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和意义(共8篇)
1.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和意义 篇一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摘要:善待地球,科学发展,就是要正确对待地球自然系统。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带来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的教训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珍惜地球母亲赐予我们的自然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人类文明演进的必然趋势。所以说,人与自然和谐对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有着重大意义,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完全符合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潮流。
关键词: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当前,我国资源环境的总态势是:资源总量大国,人均资源短缺,资源供给难以满足较高经济增长速度的需要,资源降耗困难重重,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的环境污染已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形成威胁,生态恶化趋势没有得到扭转,各类生态系统整体功能在下降,生态恶化的范围不断扩大,危害程度加剧,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减弱。显然,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在新世纪的发展中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和主要内容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的要求。把生态建设上升到文明的高度,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 1
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创新,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
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亦即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带来的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延续人类的生存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这就是生态文明。
二、各阶段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
(一)1978年以前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
尽管“大跃进”和“文革”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但总起来看,环境问题还是局部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还不突出。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也还处于起步阶段。
五六十年代,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还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环境问题”。就自然环境而言,七十年代初,我国大部分海域环境质量较好。五六十年代进行的大面积农业垦荒并没有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不良的影响。就社会生产而言,我国的生产能力总体水平较低,对自然资源的影响也相对较小。比如,五六十年代,森林工业发展缓慢,各种木材和竹材的产量分别为八十年代初期的13%和7%,对当时的森林资源还不会构成很大的影响。用于农业生产的每亩耕地施用化肥量,1957年为0.2公斤,1965年为1.2公斤,仅为 1978年5.9公斤的3%和20%,对环境的影响也相对有限。从资源消费上来看,我国人均消费能源总量(千克标准煤)1965年为264.3,远低于1994年的1029.8,对环境的影响要小于八九十年代。
改革开放后的二十余年中,依靠高投入高消耗的资源战略,我国经济建设获得较快发展。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开始突出。这一时期,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国家的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以此为标志,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国家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的论域,得以全面展开,为下一阶段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奠定了理论和实践 2
基础。
(二)1978年到2003年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
这一时期,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很严峻。在环境污染上,工业污染排放总绝对排放量还在增加,环境污染的恶化由点向面、由轻到重。人口的过快增长造成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加剧生态破坏。在生态自然资源方面,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流失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38%;耕地面积减少,土地质量退化;森林、草原和海洋水产品资源退化减少的现象继续发展;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有15%至20%的动植物受到威胁,高于世界10%的平均水平。
(三)2003年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
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仍然很突出。因此,中共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之中。这标志着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即将迎来一个质的飞跃。
经过长期努力,我国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急剧势头得到控制,局部生态环境改善明显,但问题依然存在,“生态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生态系统呈现出由结构性破坏向功能紊乱演变的态势。生态问题呈现有进、有退、更为复杂的局面。自然灾害频发,各项损失巨大,仅2008年初的冰雪灾害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16.5亿元。
三、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生态文明的观念,批判反思人与自然关系中环境污染的代价,强调要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的要求,把生态建设上升到文明的高度,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认识,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需要通过体制完善和制度创新,着力克服长期制约环境保护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建立与完善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运行和保障机制,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建立综合决策机制,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通过建立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纳入各级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计划,增强政府在产业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综合决策和协调能力。处理好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完善和强化环境保护规划和实施体系,探索开展对重大经济和技术政策、发展规划以及重大经济和流域开发计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使综合决策作到规范化、制度化。要引入以公众参与为核心内容的社会机制,通过体制创新与制度创新,健全和完善环境保护协调机制,建立法律、经济手段配合使用的利益导向机制,健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决策体系,确保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建立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明确资源开发单位、法人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把地方各级政府对本辖区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各部门对本行业和本系统生态环境保护负责的责任制落到实处。逐步开展重大环境政策、规划和法规的社会经济影响评价,实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提高环境政策的社会经济效率。健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开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损失及环境保护投资效益的统计与分析,进行环境资源与经济综合核算试点,深入研究和试行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逐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机制。通过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从根本上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环境问题。
(二)完善环境保护法规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依法治理轨道
要进一步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与法律体系,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依法治理轨道,运用法律手段规范治理生态环境。贯彻十七大提出的“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的基本方略,积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环境法规体系,充分发挥环境和资源立法在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约束作用,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有力保障。在法律制度上,应当逐步建立起由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等构成的较完整的法律制度框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抓紧有关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工作,制定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健全、完善地方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和监管制度,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执法机制。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破坏 4
生态环境的犯罪行为。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效果,实行重大环境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坚决改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克服并纠正环境执法中的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遏制行政干预执法的现象,打击权法交易、钱法交易行为,维护环境法治的统一和尊严。
(三)改革生态环境监督管理体制,提高环境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改革理顺环境管理体制,强化环保工作的统一立法、统一规划、统一监管。在政府调控方面,要进一步增强基层政府的环境管理能力,逐步建立和完善对危害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的各种有效监控体系。在市场引导方面,应当逐步建立有关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培育和规范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市场机制,研究探索由资源税费、环境税费构成的“绿色税收”体系和资源、环境使用权的交易制度,逐步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市场运行机制。健全评价指标体系和部门协调机制,加强对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资源开发和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逐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机制。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机构,加快环境保护队伍建设,提高环境管理的规范化和现代化水平,保证环保工作实现统一立法、统一规划、统一监督管理。强化中央政府对跨地区综合性环境事务的宏观调控能力,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对环境保护的投资,加快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尽快扭转环境管理手段落后的局面。
(四)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和干部考核体系
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逐步完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和评价标准,全面衡量干部政绩,把生态建设和保护成效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之中,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指标体系和绿色GDP指标体系。科学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标准更多地突出以人为本为这一核心,更多地强调统筹发展,更多地关注社会效益、长期效益和环境效益,要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注重从经济指标、社会发展指标、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等多方面综合评价政绩,树立 “生态环境既是资源也是资本”的价值观和“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新理念,树立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政绩观,5
推动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从“软约束”向“硬约束”转变。要建立长效机制,制定有关约束和激励政策,加强目标责任考核,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做法。通过用科学的考核评价标准评判政绩,正确引导领导干部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讲成本、重质量、求效益,正确处理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与效益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关系,尽可能降低行政成本、减少施政代价、提高施政绩效。通过正确发挥政绩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保护青山绿水,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五)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建设补偿机制,着力解决好生态建设中的公平性问题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在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中,要加快制定相关政策,加强立法,加大补偿的力度和广度,形成一套利用经济杠杆促进生态系统功能恢复和重建的制度。政府应正视经济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突出矛盾,根据“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原则,积极探索与加快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在财政转移支付项目中增加生态补偿项目;探索“资金横向转移”补偿模式,富裕地区直接向贫困地区转移支付,通过横向转移改变地区间既得利益格局,实现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的均衡,以体现区域之间生态环境服务的公平性。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还需处理好东、中、西部或者是上、中、下游的关系,近期与长期或者是当代与后代的关系,市场作用与政府作为的关系。国家有必要抓紧建立统一的生态环境补偿税,大力促进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的发展,大力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更新发展理念,在全社会树立资源有偿、生态有价这样一种全新的观念,以新的文明理念建立一套科学的核算体系和制度,让保护者得到补偿,让破坏者得到惩罚,让占有者付出代价,让受益者分担成本,这样才能形成良性的循环,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六)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教育,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时又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向前发展,生态文明将会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文明形态。生态文明观念的核心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塑,即必须认识到:人既是自然的主人,又是自然的存在物;人既利用自然,又必须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当前最重要的是转变环境教育观念。要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高度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环境价值观。而生态道德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生态环境的渐趋恶化,需要把生态道德教育提上议事日程。通过这种教育,增强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道德意识,使之认识到,生态道德是人类道德的重要方面,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所应履行的道德义务与责任。
参考文献:
[1] 雷毅:《生态伦理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2 [2]傅华:《生态论理学探究》,华夏出版社,2002.6 [3]刘湘溶:《生态文明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4]张琳:《论生态文明观》,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5]胡锦涛:十七大报告
[6]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科学发展呼唤“生态文明”.[7] 邓力群:《当代中国的海洋事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307页。
[8] 邓力群:《当代中国的农垦事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125—131页。[9] 邓力群:《当代中国的林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68—69页。
[10] 国家统计局:《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历史统计资料汇编1949—1989》,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年,第14页。
[11]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中国社会统计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第202页。
[12] 宋健:《创建现代工业新文明》(1993年),国家环保总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207页。
[13] 《中国自然保护纲要》(1986年11月),《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7
2001年,第90—92页。
[14] 温家宝:《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1999年6月),《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566页。
[15] 《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1998年),《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513-514页。
[27] 温家宝:《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1999年6月),《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570页。[16] 胡锦涛:《做好当前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2004年9月),《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第312—313页。
[17] 梁丽萍:《访原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原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王玉庆》,《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年第9期。
2.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和意义 篇二
关键词:档案馆,信息资源,社会化共享,服务能力,保障措施
构建和谐社会, 要求社会服务机构必须以更好履行自身职能为出发点, 开展面向全社会的公共服务活动。因此, 作为社会档案信息专门管理机构的档案馆, 应从更好开展社会服务的需要出发, 将馆藏信息资源社会化共享能力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认真加以落实。
一、馆藏信息资源社会化共享能力建设的现实意义
馆藏信息资源社会化共享能力建设, 即档案馆坚持以社会公众的根本利益与现实需求为基点, 加大对馆藏信息资源开发的力度,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环境优势, 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信息产品与优质高效的利用服务, 从而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档案信息服务保障。其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 有利于提高档案馆服务社会需求的水平。
社会进步使档案馆由国家模式向社会模式转变的趋势日渐加快。以往带有神秘色彩的档案馆渐渐开始关注面向社会公众的档案信息服务, 服务范围不断拓展、服务手段日臻完善、服务理念得到更新, 使档案馆朝着社会化公共服务型的方向转化, 并已初步形成了鲜明特色。档案馆的立馆之基在于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 三者之间相辅相成、互为依托、不容偏废。但是, 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档案馆的“三个服务”职能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转化关系, 强调档案馆的公共性, 并不意味着全盘否定档案馆固有的属性与功能。事实上, 档案馆在履行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职能的同时, 还要履行为社会公众服务职能, 彼此之间并不存在矛盾。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完全符合社会公众的根本利益与实际需求;而社会公众的根本利益与实际需求则是党和政府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馆藏信息资源社会化共享能力建设的实施, 可以有效地拓宽档案馆的社会服务渠道, 更好地发挥档案馆独具的资源优势, 有利于科学确定档案馆的未来发展定位, 从根本上提高档案馆服务社会公众、满足社会公众利用需求的能力与水平。
2. 有利于增强档案馆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档案馆肩负着积累、保存历史记录的社会责任, 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 并以其独有的功能成为连接馆藏档案信息与社会公众的纽带。在社会的档案利用实践中, 档案馆始终处于档案信息资源“支配者”、“供给者”的突出位置。伴随着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 我国的社会结构、经济体制、利益格局、思想观念等均发生了深刻变化, 使影响到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外部因素显著增多、日渐复杂, 客观上要求各级各类档案馆必须积极配合开展政府信息公开与建立服务型政府的需要, 切实解决好档案馆在履行“三个服务”职能中面向社会公众服务明显滞后的缺憾问题。馆藏信息资源社会化共享能力建设, 是档案馆面向整个社会, 为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增强社会的创造活力、保持社会的安定有序而提供优质档案信息服务的保障条件, 通过馆藏信息资源社会化共享能力建设, 达到档案馆依托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应用平台, 以开展人性化、个性化档案信息服务为基本目的, 拓宽馆藏档案信息资源向社会各领域、各阶层传递的渠道, 逐步形成具有公共性、普惠性和社会公平性特点的档案馆信息服务体系, 达到切实增强档案馆参与社会实践能力的目的。
3. 有利于促进档案馆社会服务方式的变革。
近年来, 各级各类档案馆在开展信息服务领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在面向社会公众提供有效服务方面仍然面临着繁重而艰巨的任务。因而, 要彻底扭转档案馆在政治、经济领域服务职能较强, 社会公众领域服务职能较弱;管理功能建设较强, 服务功能建设较弱的弊端, 就必须重视深化档案馆服务方式的变革问题, 扩大档案馆开展档案信息服务的辐射面, 通过开展馆藏信息资源社会化共享能力建设, 引发档案馆服务理念的转变, 促使档案馆信息服务方式发生巨大变革, 使档案馆的服务能力与服务方式更加适应科学发展理念与和谐社会建设要求。馆藏信息资源社会化共享能力建设, 需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环境为依托。网络环境中所具有的“塞帕空间”可以对所有来源不同、形式不一、类型相异的馆藏档案信息进行扁平化链接, 将分布于不同地域、行业间的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 形成集成化、智能化的综合优势, 实现不同档案馆际间创建与维护的分布式档案资源的共享与互操作, 便于更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 激发广大社会公众主动利用档案资源、了解档案工作的积极性, 增强全社会的档案意识, 拓展档案馆服务领域与服务空间, 促使档案馆的社会服务方式发生巨大变革。
二、馆藏信息资源社会化共享能力建设的保障措施
1. 实施数字转换, 整合馆藏资源, 是馆藏信息资源社会化共享能力建设的物质基础。
开展馆藏信息资源社会化共享能力建设, 必须做好对现有馆藏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转换工作, 加快直接利用数字技术“生产”档案信息资源的步伐, 以便实施网络环境下的馆藏档案信息资源传输与计算机组织、检索、利用馆藏档案信息资源等。目前, 馆藏信息资源社会化共享能力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 在馆藏信息资源社会化共享能力建设中, 一方面要注意科学运作, 循序渐进, 主动会同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协商制定馆藏信息资源社会化共享能力建设的发展规划, 坚持统筹规划、统一管理、共同实施, 保证馆藏信息资源社会化共享能力建设的有序开展;另一方面要强调分工协作, 提高效率, 充分利用网络环境的便利条件, 本着分工协作、提高效率的原则, 积极建设馆藏档案资源共享数据库体系, 研发高性能的档案资源传输、查询系统, 使其适应社会公众在线搜索查询的需要, 提高馆藏档案资源利用效率, 适应网络环境下快节奏、高质量、高效率利用的社会要求。
2. 建立科学标准, 保障组织实施, 是馆藏信息资源社会化共享能力建设的技术前提。
馆藏信息资源社会化共享能力建设需要建立一整套统一的组织标准与技术标准, 其中技术标准的作用尤为突出, 包括馆藏档案信息的加工标准、记录标准、传输标准、检索标准、处理与控制标准以及馆藏信息资源社会化共享标准等。只有在馆藏信息资源社会化共享能力建设中坚持标准化, 才能实现网络环境下馆藏信息资源社会化共享的目的;才能避免在馆藏信息资源社会化共享能力建设中出现各自为政、互不兼容的现象;才能切实提升馆藏信息资源社会化共享能力, 达到馆藏信息资源社会化共享能力建设的目的。
3. 更新服务观念, 关注社会民生, 是馆藏信息资源社会化共享能力建设的思想保障。
档案馆开展信息服务的量多面广, 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解决民生问题等不可或缺的内容和手段。因此, 在馆藏信息资源社会化共享能力建设过程中, 要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改变档案馆自我封闭、过分强调政治性与保密性、忽视社会公众档案信息需求的思维定式, 奉行以人为本、贴近社会公众需求的公共服务理念, 关注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 完善馆藏结构, 丰富馆藏内容, 以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作为馆藏信息资源社会化共享能力建设的重点, 这也是馆藏信息资源社会化共享能力建设的基本任务所在。
4. 改善服务体系, 形成常态机制, 是馆藏信息资源社会化共享能力建设的组织目标。
档案馆必须围绕构建和谐社会、保障社会信息需求与信息公平的现实要求, 创新档案馆的综合管理机制, 改善信息服务设施, 完善档案服务体系, 更新档案服务观念, 建立起档案信息服务渠道, 利用各种有效方式, 面向社会公众的需要开发档案资源, 开展更加集中规范、系统有效的档案信息服务, 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档案体系, 并形成常态化的运行机制, 发挥档案馆对社会发展所应有的积极作用。
5. 提高队伍素质, 培养造就人才, 是馆藏信息资源社会化共享能力建设的人力基础。
开展馆藏信息资源社会化共享能力建设, 使传统档案馆的服务方式、服务手段等均有本质性的改变, 需要具备一支了解掌握档案馆业务、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精通信息服务工作的人才队伍。档案馆要从服务广大社会公众的视角, 对内以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根本, 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对外研究社会公众的需求, 增进社会公众的认可, 以追求社会公众的满意度为根本。只有这样, 馆藏信息资源社会化共享能力建设才会具有强大动力和明确方向。因此, 要尽快研究制定一整套提升档案馆信息开发与利用服务能力的人才培养办法、培养内容和培养制度。加大培训力度, 加快人才队伍培养步伐, 变一般性号召为强制性要求, 将其列入档案馆人员培训计划和业绩考核之中。同时, 结合馆藏信息资源社会化共享能力建设的业务需要, 制订科学合理的人才管理办法, 从吸收、激励、管理、教育等方面加以完善, 切实使馆藏信息资源社会化共享能力建设实践得到有效加强, 为档案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真正发挥应有作用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严怡民.信息系统理论与实践.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
[2].崔保国.信息社会的理论与模式.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3].倪波.信息传播原理.书目文献出版社, 1996
[4].张锐.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档案信息服务.档案学研究, 2005.6
3.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和意义 篇三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政府形象;社会保障;服务平台
政府的服务力度与福利措施都与国家的财政支持密切相关。随着我国经济实力水平的提升,我国的公共服务水平也显著改善。我国的大中型城市已经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制度,但是在广大乡镇和农村,尤其是偏远地区,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制度仍然不尽完善,亟待加强。为了适应国家发展需要,尽快建立起优秀的基础公共服务平台显得尤为重要。
一、加强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一)加强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国民经济要想继续保持中高速发展,不仅需要高精尖的领导和科技人才,更重要的是需要广大的高素质基层劳动人员。真正将这些政策落到实处,还是需要基层的工作人员,所以要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首先要注重基层高水平队伍的建设,这就需要通过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进行保证。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之一就是破除城乡二元化发展,缩小城乡贫富差距。政府部门需要认清国内国际形势,理清社会发展矛盾所在,找到最核心最本质的问题,做到听百姓言,知百姓难,解百姓忧。
二、加强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需处理好的五对关系
(一)正确处理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的关系。既要贯彻落实政府部门的公共服务责任,高效利用政府的有限资金,把有限的财力投入到基层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上去,又要从政府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首先保障满足公民生产和发展基本需求的公共服务。
(二)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的关系。政府承担着基础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但并不意味着政府必须包打天下,而是应该把握公共服务发展方向,在战略规划、制定政策、明确习作、监督评估等方面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三)正确处理统筹制度与循序渐进的关系。城市的公共服务建设相对较为完善,如何做到公平对待城乡基础设施存在的差异,消弭制度接线,应该统筹规划,做到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向薄弱环节、弱势群体适度倾斜。
(四)正确处理全面覆盖与重点支持的关系。基本公共服务应面向全体公民,不因户籍、身份、职业、区域有差异,在此基础上,先易后难、试点先行,是城乡公共服务有序进行完善。
(五)正确处理贴近需求与顶层设计的关系。建立自上而下的信息反馈机制,强化政策的顶层设计和系统安排,部门出现政出多门和“碎片化”现象,有效解决制度分设和分层情况。
三、加强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
(一)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的重要载体。通过这个窗口,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可以了解基层群众对于社会福利待遇的意见,听取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改进建议。因此加强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变得势在必行。
(二)加强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还是我国基础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在目前就业形势严峻的大环境下,如果基层公共服务平台能够容纳足够多的基层群众,就可以将巨大的人口优势转化为巨大的劳动力资源优势,这给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四、加强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建议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总体目标应该是到“十二五”末,全国所有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全部建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要努力做到“六个统一”。统一标识和名称。各等级服务平台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使用符合自身情况的名称,并要求标识设计合理简洁,方便大众识别。平台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统一配置信息管理设备。通过信息化管理,能够直观的比较全国范围内的平台使用情况,便于数据的采集分析和研究。
五、结语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发展基层的重要指示,通过加强建设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使基础群众能够及时、准确的了解到国家的就业、培训、福利信息,培养出一批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工作需要,能够创造高价值的劳动力,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王伟刚.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14).
[2]张国庆,杜海涛.加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基层公共服务网建设[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2(10).
4.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和意义 篇四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成为党要面临的首要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主要是学习苏联经验,这在当时是必要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后来的实践表明,照搬照抄苏联模式不符合中国国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事实上,再完美的理论也不是万能的,也需要与实际情况结合,推陈出新,积极探索。下面我们探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1956年4月和5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明确提出了以苏为鉴,独立自主的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他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这就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这一根本思想。《论十大关系》标志着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具的良好开端。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完成以后,国内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由于社会主义制度刚刚建立,需要有一个不断完善和巩固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大量人民内部矛盾逐渐成为政治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矛盾。
实现工业化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要条件。近代以来,民族工业虽然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难以获得大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很早就开始重视国家的工业化问题,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提出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的保障,就必须工业化。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又提出了实现国家工业化的目标。
当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历经艰辛和曲折,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这些成果对于巩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促进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来,如何巩固和发展这一制度是我们党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社会主义的建立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建设热情和积极性。但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艰巨繁重。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采取敌视政策,并进行封锁和遏制,企图颠覆社会主义制度。面对着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带领全国人民,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社会主义也在实践中得到了发展。
第二,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经历艰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这些都是党和人民在历史实践中获得和发生的。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误的教训,正确地加以总结,都是党的宝贵财富,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在探索中形成的一些正确地和比较正确的思想观点,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尤其是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大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为开启新时期新道路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这一时期的建设成就为开启新时期新道路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第三,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几亿人口、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其艰巨性、复杂性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都是没有先例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既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也不同于在资本主义有一定发展基础上开始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党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汲取了苏联模式的经验教训,根据自己的实践形成许多独创性成果,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探索的成就表明,社会主义建设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各个国家应该根据自己的国情,独立自主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这不仅丰富了中国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也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为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遭到了严重挫折,造成了严重后果,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探索中的教训。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曾比较正确的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问题,他在1956年1月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提出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已经进入、尚未完成的思想。但由于我国当时刚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没有足够的经验使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规律具有很清楚地认识,因此,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没有能够得到坚持和进一步发展。在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由于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认识的不科学和对社会生产力发展速度做出严重错误的估计,又产生了“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不是什么遥远的事了”的盲目乐观情绪。60年代党的指导思想方面“左”的倾向不断发展,进而把社会主义理解为“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认识上走了弯路,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最终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由于这些失误,总结了以下经验教训:
第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社会主义改造还未结束时,毛泽东就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然而,由于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的理解不够深入,对中国的基本国情缺乏深刻认识,没有能够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实践证明,只有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准确把握中国基本国情,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逐渐掌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开辟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二: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践证明,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始终坚持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对于社会主义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的阶级斗争,不能将其简单的等同于全国范围的阶级斗争,更不能搞大规模的政治运动。
第三: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采用科学态度,深入了解和分析实际情况,努力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只有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才能逐渐掌握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
第四,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由于民主和法制都不健全,党内外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意见受到压制和打击,正确的主张得不到采纳甚至被贴上资本主义的标签遭到批判,错误的决策得不到及时制止甚至被当作社会主义的原则加以固守,结果导致阶级斗争扩大化,甚至发生“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实践证明,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治。
第五,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实践证明,无产阶级政党在执政以后,必须认真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反对个人崇拜,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保证党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必须大力发扬党内民主,确保党员的民主权利,避免少数人说了算、个人说了算的现象。
第六,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
邓小平总结这段历史经验时指出:“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
5.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和意义 篇五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大意义,总体思路和目标第一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从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来看,我国是农民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首先和最重要的就是解决好农民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使农民有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从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中心内容来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又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农村是我国最辽阔的地域但又是最穷的地域。因此,实现工农业全面发展,城乡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都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华图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高分通关课程5折优惠啦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从本世纪起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目前,我国所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小康。这种现状主要表现在农村。我国又是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发展中国家,而这个国情又主要凸显在“三农”之中。所以,“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要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关键是把农村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因为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也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的一个重大创新,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在于各阶层、各群体的利益在变化中协调,收入在稳定中提高,生活在发展中改善。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地区之间等方面的差距都还比较大,其突出的表现就是,农村相对落后,农民收人水平相对较低,农业基础相对薄弱,所以,必须在发展战略和政策把握上得当,把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处理好,尽快扭转农业基础薄弱、农民收入偏低、农村发展滞后的问题,以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农村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也就是说,新农村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农村,是“硬件”、“软件”,共同发展的农村,是村容村貌与农民精神状态文明进步的农村。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形成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长效新机制,有利于促进农村基础公共设施不断完善,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文明进步,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树立文明新风尚;有利于促进农村民主自治建设,建立农村民主管理的新体制。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思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目标要求。为此,“十一五”规划提出了以下总体思路。
(一)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发展远程教育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发展农村通信,继续完善农村电网,逐步解决农村饮水的困难和安全问题。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
(二)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采取综合措施,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扩大养殖、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食品的生产,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带动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继续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开辟增收途径,因地制宜地实行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对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易地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建立救助制度。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明确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可以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生产发展是关键,生活宽裕是目标,乡风文明是保障,村容整洁是形象,管理民主是基础。
这二十个字,内容丰富,含义深刻,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它既要求发展农村生产力,又要求调整完善农村生产关系;既要求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又要求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既要求加强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又要求加强农村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既鲜明而具体地指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又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指明了方向。其目标内容主要有:
(一)生产发展
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也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基本前提,进而是解决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关键所在。
农业生产发展必须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央明确提出,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调整的重点是,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加快畜牧业发展,发展农产品加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调整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等。调整的目标是,通过农业区域布局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通过农产品结构调整,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加快实现我国农产品的优质化和专用化;通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通过农村就业结构调整,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农业生产发展必须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化、现代化。在农业科技化方面,政府有关部门可统筹安排,精心组织机关、事业单位干部、科技工作者、高等学校师生定期不定期地深人到村、户,将更多的科技知识、实用技术切实送到户,教到人。在农业现代化方面,要围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未来的农业发展将突出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夯实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促进农民持续增收,需要“内外结合”,既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也要下大力气拓宽农民增收的外部空间。
(二)生活宽裕
生活宽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表征。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努力使广大农民群众过上生活宽裕的日子。
1.农民生活宽裕,必须统筹城乡发展。
首先,各地区各部门要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上,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其次,要进一步强化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发展远程教育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乡村道路建设,逐步解决农村饮水的困难和安全问题。
2.农民生活宽裕,必须努力发展农村各项事业。
一要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二要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救济、养老保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和合作医疗六项制度在内的,层次不同、标准有别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社会保障服务网络。
三要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以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为重点,使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协调发展,使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四要加强农村公共产品公益化建设。加大农村医疗、卫生、文化、娱乐、教育、托幼、托老等公共产品设施的政府投入,积极开拓公共产品投入渠道,全面构建农村公共产品服务保障体系。
3.农民生活宽裕,最基础和根本的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扩大养殖、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食品的生产,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带动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继续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开辟增收途径。要进一步优化农民进城务工环境,制定相关政策,确保农民工在城市中能够有工可务,有钱可挣,挣了钱能拿到手、带回家。
4.农民生活宽裕,必须实行国家农业资金直接惠农的投资机制。国家农业资金的投入,要真正着眼于惠农,要重点用到村以下,去支持和农民息息相关的、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活条件的小项目,如小型道路、小型水利、小型水库、小型电力、小型沼气,让农民摸得着、看得见,直接受惠。
(三)乡风文明
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该是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乡风文明,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建设成就和发展成果的外在体现,更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精神层面的要求,反映农村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的是农村的“软件”建设。
1.让乡风文明起来,必须用社会主义新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要加强农民的道德教育,弘扬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从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方面着手,逐渐树立家庭和睦不拌嘴、孝敬老人不忤逆、崇尚科学不迷信、移风易俗不浪费等良好风尚。根据农村生活的现实和农民的思想状况,不断对农民进行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教育,尽快建立有农村特色,适合基层操作的日常行为规范、村规民约,形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公民道德风尚。
2.让乡风文明起来,必须大力发展农村基层文化。要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队伍建设,组建文艺队伍,创办藏书室、阅览室、娱乐室、广播室、科技培训室、文艺辅导室等宣传文化站,有条件的乡镇村要成立文化活动中心。要逐步形成以县城为龙头、乡镇为枢纽、村为基础的三级文化网络,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广大群众提供丰厚的精神食粮,不断满足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使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和乡风民俗焕然一新。
3.让乡风文明起来,必须努力提高农民的法制意识。随着多年来在农村开展普法教育,特别是依法治国作为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农民的法制意识在总体上不断提高,但民主法制意识较弱的还为数不少。有的因不懂法而造成的违法,有的又不懂得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的阻挠基层政府依法行政,从而触犯法律。因此,加强对农民群众的法制教育仍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各地农村要进一步加大法制教育力度,使广大农民群众知法、懂法、守法,并自觉用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农村社会的协调稳定。
(四)村容整洁
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外在反映。“村容整洁”,一般来说应包括道路硬化率、安全饮水、排水、清洁能源户使用率、垃圾收集处理、农村改厕、公共照明、绿地率等项内容。村容整洁的目的是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实现村容整洁,要搞好乡村建设规划。
1.实现村容整洁,要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各地农村在着力解决直接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各类生产生活问题的基础上,要切实加强乡村规划,逐步改善村容村貌,使乡村的建设和管理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乡村建设规划的实施是一项长期任务,既要着眼于改善村容村貌,又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的意愿,充分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既要坚持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的基本原则,又要便于农民生产生活,体现地方特色。
2.实现村容整洁,要大力开展文明生态村建设。在进行村容整治的过程中,要把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作为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按照“经济发展、民主健全、精神充实、环境良好"的要求,加强对创建文明生态村的理论研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从改善人居环境人手,集中精力抓好硬化道路、净化街道、绿化村庄这三件实事,逐步解决村庄建设散乱和“空心村”问题,引导创建活动健康、有序、良性发展,推进创建活动不断向纵深发展。
3.实现村容整洁,要发挥村委会以及县乡(镇)政府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以村委会为主体,因为村民自治是我国农村的基本制度,村容整治作为农村事务的一件大事,必须充分发挥村民的参与作用,群策群力,齐心协力推进。村容整治规划制定和实施的各个环节,都必须高度重视村民意见,调动村民参与村容整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要切实解决新农村建设的困难和问题,重点是解决农村饮水难、走路难、住房难、看病难、读书难以及村庄建设中的硬底化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困难问题。
4.实现村容整洁,要抓好试点、稳妥推进。全国现有村庄320多万个,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生活习俗等情况千差万别,东、中、西部地区有差别,同一个地区也有较大差别。村庄整治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各地当前的重点,首先是抓好试点,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再逐步推开。
(五)管理民主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奋斗目标。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农村的具体体现就是民主管理,由农民群众自己管理自己的重大事务,把涉及农民群众切身利益或农民群众普遍关注的村务,通过一定的形式告知群众,使群众在了解真实情况的基础上,参与村务决策与管理,并实施有效监督。
6.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和意义 篇六
招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招远市地处胶东半岛西北部,总面积1433平方公里,辖10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省级开发区,58万人口,是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县级市之一。目前,在全国百强县市中排名第59位。近年来,我们按照国家、省和烟台市的统一部署,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04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6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5.1亿元,分别增长19%和36%;万元GDP能耗为0.83吨标煤、取水量为36吨,分别下降0.28%和
3.2%;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8.9%,提高了5.4个百分点。
一、招远市发展循环经济的现实意义
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途径和方式,也是传统经济向可持续发展经济转化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招远市大力推进循环经济,主要基于以下四个方面的考虑:
首先,招远是一个资源型城市。招远市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现保有矿产储量2亿多吨,境内富含金、银、铜、花岗石等多种矿藏,尤以黄金、花岗石的储量、产量比较突出。目前,黄金探明储量、保有储量和黄金产量居全国县级(市)之首,拥有较大的花岗石矿床3处。2004年,全市实现矿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1.4%。长期的开采,使招远同大多数资源型城市一样,面临着资源逐渐枯竭、循环利用率低、生态环境脆弱的沉重压力;招远同时也是一个资源、能源相对短缺的城市,辖区内没有煤、油等资源,土地、水、电等供需矛盾突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其次,招远是一个工业主导型城市。招远工业门类较多、基础雄厚,现有工业企业1400多家,主要分布在黄金、汽车零部件、电子、化工、轻纺、食品、建材等高消耗、高排放行业,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还有较大的挖掘潜力。200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382亿元,利税45.5亿元,分别增长49%和75%,二产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61.5%。
第三,招远城乡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要求非常迫切。“十五”以来,招远的GDP年均增长15.4%,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1.3%。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4年,招远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962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998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72.9亿元。城乡居民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对生产、生活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我市人大建议、政协提案涉及环境、环保方面占到了总数的六分之一。
第四,招远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较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招远市全方位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活动,连续几次通过了验收和复核,并全面启动了生态市创建工作。2004年,在山东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中名列第三。良好的环保、生态环境,为发展循环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基于上述认识,招远市把发展循环经济列入经济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通过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循环经济之路,提高资源、能源的使用效率,摆脱经济增长对资源的过度依赖,推进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二、招远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做法
近年来,我们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立足于招远的实际,着眼于资源型城市的转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生态城市的创建,在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树立新的资源观,以循环经济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
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我们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利用效率,循环使用资源,形成了合理有序开发利用的良性循环。在资源开发环节,实行统一规划、有序开发。按照控制性、保护性开发的原则,科学制订矿产、土地和水资源的总体规划,依法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土地、矿产、水等自然资源,有效防止资源的衰减枯竭。近年来,我们先后制订出台了招远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控制性规划》和《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为依法有序、科学高效的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坚实保证。2004年,我们在原有基础上启动了新一轮土地总体规划修编,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布局,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为经济发展储备更多的增量空间。在资源利用环节,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出效益。一方面,从源头上提高集约利用水平,避免资源的浪费和过度、掠夺性开采。对黄金、花岗石等矿产资源的开采,我们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提高探、采矿权人资质门槛,严禁村和个人从事勘查和开采。几年来,全市地质勘查、开采持证率均保持了100%;对土地资源,在严格建设用地审批,控制新增建设用地的同时,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和使用效率。2003年,我们出台了《开发区用地管理规定》,规定进入开发区的项目投资额每亩不得低于100万元;对水资源,严格审核工业用水计划,引导企业增设节水设施及污水净化设施,对超计划用水加价征收水资源费,促使企业节约用水。严格城市自备井管理,依法收取水资源使用费,有效保护了地下水资源。2004年,全市10户重点用水企业万元产值取水量同比下降48%,节水增效486万元。我们还累计投资1.56亿元,发展节水灌溉面积44多万亩,年可节水4800万方。另一方面,大力推进循环利用,不断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在土地循环利用上,采取多种方式盘活城市低效利用或城市周边乡镇企业闲置的用地。共挖掘存量集体建设用地 620亩、国有建设用地534亩,在清理银行贷款土地使用权抵押中,盘活存量土地80余亩;在水资源循环利用上,积极发展中水回用。我们投资5000万元兴建了污水处理三期工程,使城市日处理污水能力提升到近5万吨,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100%,处理后的中水用于城市园林灌溉和新建小区厕所冲洗。在资源保护环节,实施依法治理和整顿。围绕矿产资源保护,开展了“四项整治”活动:第一,矿业秩序整治。2002年,我们将矿业秩序整顿纳入“严打”整治斗争大格局中,用“刑法”开路,综合运用《矿产资源法》、《土地法》、《安全法》、《环保法》等法律法规,开展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矿业秩序整顿。先后清理取缔非法矿点395个,选厂138处,遣返矿区外来务工人员7500名。此外,我们还开展了花岗石开
采秩序综合整顿活动,先后取缔非法采石场16处。目前,全市矿山资源管理进入了良性发展轨道,2003年全国非煤矿山专项整治现场会在我市召开。第二,土地市场秩序整治。定期开展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对圈而不用、多占少用的工业项目用地进行全面清理,对该收回的项目用地,依法坚决收回,切实提高工业用地的集约程度。第三,城市地下水使用秩序整治。制定出台了《关于封闭城区地下水井的实施方案》,先后依法查处违法打井案件10起。第四,地质环境整治。高度重视矿产资源开采对经济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坚持“边开发、边治理”的原则,全面加大了地质环境的整治力度。我们先后组织了4次大规模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彻底摸清了全市地质环境的底子,编制完成了《招远市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规划》,先后划定各类保护区31个,总面积232平方公里。同时,制定下发了招远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环境管理工作的意见》、《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收取地质环境治理预备金规定》,按照“谁破坏、谁治理”和“辖区负责制”的原则,督促矿山企业做好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工作。几年来,累计完成投资8000余万元,治理塌陷区19处、废石堆96座;年复垦尾矿库1500余亩,土地复垦率达到46.3%;有88%的矿山企业实行选矿尾砂井下充填办法,每年减少尾矿排放200万吨;有3家企业利用黄金尾矿、花岗石锯粉炼制建筑材料。2003年,市政府投资2600万元,将开发区中心区域一处占地约300亩的黄金尾矿库,改建成集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凤凰岭公园,成为城市绿化的重要景观。在资源可持续发展环节,大力实施“以金兴工”战略。在上游,进一步加大探矿力度,实施“走出去”战略,搞好资源的战略储备和战略性扩张;在中游,充分发挥资源和资金优势,引导黄金企业在黄金以外的汽车零部件、电子、医药等领域开发和应用项目,逐步实现黄金企业地下一半、地上一半的产业格局;在下游,以黄金珠宝首饰市场建设为抓手,紧盯金、银、铜、硫、铁、砷等多元素拉长产业链条。我们正在筹建黄金科技研发中心,加紧招聘、引进黄金专业人才,以加大对黄金中、下游产业发展的研发力度。
(二)树立新的生产观,以循环经济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按照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降低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度,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一是按照循环经济理念调整产业结构。对全市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进行合理调整,限制和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产品,关闭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企业和生产线,构筑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绿色产业体系。2004年,对22家无治污设施的企业依法予以关停,对47家小化工企业进行了清理,对部分治污设施管理不善废水不达标的企业实行了停产整顿。二是加快技术创新,挖掘资源综合利用潜力。对全市的资源性利用企业,引导其提高资源综合回收能力,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扩大企业经济效益。2004年,全市黄金企业回收边角残矿和利用低品位矿石50余万吨,多回收黄金200千克,价值2000余万元;共处理固体废弃物475万吨,实现综合利用产值7.1亿元,增长56%。金翅岭金矿投资
1.35亿元的多金属金银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项目,在提高处理复杂金、银精矿的氧化回收率的同时,从尾矿中回收铅、铜、锌等有价金属,被授予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004年8月投产后,日处理复杂金、银精矿100吨,金银回收率从50%提高到97%以上。项目试验成功后,我们及时进行推广,目前全市有3户黄金冶炼企业都采用此技术。中矿金业利用该技术,年新处理矿石23万吨,新增经济效益1150万元。国大黄金股份有限公司的复杂含金矿物无废料提取多元素项目,年新增处理复杂含金物料10万吨,增加黄金4845公斤、白银6953公斤,创造经济效益2700万元,获得了国家技术进步二等奖。三是推进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原材料利用水平。加强对黄金、汽车零部件、电子、化工等重点行业能源、原材料、水的消耗管理,采用高效低耗低污染技术、工艺和设备,提高能源、原材料产出效益。我们对金宝电子、尹格庄金矿、热电厂等9户年耗能5000吨以上的企业进行监测,提出节能整改意见123条,整改率达到87%,年挖掘节能潜力6800吨。2004年,这些企业万元产值耗能0.72吨标煤,实现综合节能率4.3%,节能增效2860万元。玲珑橡胶有限公司投入369.5万元,安装设备91台套,使水重复利用率由73%提高到96.4%;金宝电子投资220万元,新建年处理100吨的铜箔漂洗水回收净化工程,年回收电解铜120吨,回收软化水80万方,实现利润300多万元。四是推广清洁生产,加强污染排放治理。一方面,加大了对重点领域的污染治理力度。针对我市粉丝企业多、分布广、污水治理不彻底的现实,集中开展了粉丝生产专项整治。去年以来,先后有43家企业新上了治污设施,新增废水日处理能力6450吨。目前,全市粉丝企业污染治理率达到100%。狠抓了化工废水污染治理,对存在问题的20户企业进行了集中整治,限期治理;另一方面,引导企业发展清洁生产,实现了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的转变。2003年,夏甸金矿在我市率先通过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目前,全市已有9家企业通过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有6家企业正在进行清洁生产审核。
(三)树立新的环境观,以循环经济推动生态城市创建
生态城市是区域发展循环的重要模式,集中反映了城乡居民的价值取向。为此,我们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环境观,把生态城市创建纳入循环经济的总体规划,通盘考虑,同步推进,让城乡居民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地生产生活。一是建设“绿色金都”。围绕改善城乡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生态承载能力,实施了以城市东西出口绿化、荒山治理、荒滩改造和“村村通”道路绿化等为重点的大绿化工程。2004年,全市完成造林面积1.85万亩,其中荒山造林2500亩,河滩、海滩造林2000亩,完成了威乌高速和“村村通”道路绿化近400公里;全市有近20万人次参加了义务植树活动,栽植树木达50多万株;市区新增改造绿化面积60万平方米,对城市东西出口和11条主干道路进行了高标准绿化。截止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了33.2%,城市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分别达到了36.1%和32%,人均公共绿化面积达到了16.3平方米。二是打造“绿色城市”。从完善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入手,优化城市生产、生活环境。首先,调整完善了城市规划。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合理规划城市规模、功能区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充分考虑城市产业体系之间的衔接和环境容量的大小。2004年,我们聘请有关专家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了修订完善,突出了以温泉路、城东河为“金轴银线”的两大城市景观,形成了“一城六区”的城市功能分区,充分展示了蓝天、碧水、绿脉的城市新形象。其次,加大了城市环保投入。近年来,累计投入6亿元,用于城市供排水设施、污水处理、垃圾中转站、集中供热供气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城市供热总面积达到162万平方米;城区年供水量达到1200万吨,人均生活用水量每日90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清扫保洁率均达到了100%,污水处理率达到了73%以上。2003年,我们投资9800多万元发展市区集中供热,拆除锅炉50多台。第三,启动了城市过境河流综合治理。去年以来,我们投资7000万元,全面启动了城东河、罗山河两条过境河流的综合改造,对河道蓄水、防洪截污、绿化、灯光和沿河建筑物进行综合整治,建成后将成为城市中优美的滨水观光带。第四,全面加强了城市环境监测。围绕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狠抓了大气污染治
理和烟尘控制区、环境噪声达标区建设。目前,城市总体环境质量稳定改善,始终保持国家二级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城市地面水和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达100%,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100%,城市噪声达标区覆盖率为78.76%。三是倡导“绿色消费”。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为主体的绿色消费体系,大力推进绿色采购和社会可持续消费。在政府层面,我们建立了绿色采购制度,优先采购节能、节水、再生利用产品。同时,对新建项目、新增城市公共设施优先使用节能、节水产品;在社会层面,大力开展了“绿色照明”、全民节水、绿色社区和建筑节能示范小区创建等活动。2004年,全市建筑工程竣工面积86万平方米,新型墙体建筑材料应用达到98%,金都花园小区基本达到了建筑节能示范小区标准。四是发展“绿色农业”。在种植业领域,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产业化生产,加快无公害农产品和基地开发建设步伐。近年来,先后有力源豆奶、金海果汁、金城粉丝等5户企业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全市绿色食品基地达到了8万亩,无公害食品基地达到了25万亩;在养殖业领域,以养殖场污物综合利用为重点,积极推广新型沼气生产技术,实现种养良性循环。截止目前,全市共建新型沼气池6000立方米,不仅治理了污染,年还可为农民增收50万元;在农产品加工领域,建立起变废为用的循环体系,将加工过程产生的废弃物重新“上岗”,用来生产饲料、肥料等。目前,我市金海、金潮、联蕾等果汁加工企业年产生果渣8000余吨,全部回收用于生产饲料,年可增加效益320多万元。
三、招远市政府在推进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招远市政府在推进循环经济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以规划为前提,以政策为保障,以宣传教育为手段,在全社会形成了强力推进循环经济的合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强化规划指导。我们在全面开展循环经济战略规划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招远市《关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意见》,分阶段提出了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目标、任务,明确了基本途径和重点领域。同时,把发展循环经济纳入“十一五”发展规划,切实转变观念,把推进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贯穿始终的重要宗旨。市里还专门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市长任副组长,市环保局、发展计划局、经贸局、财政局等24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确定了工作机构和分工责任,做到层层有责任,逐级抓落实;研究制定了循环经济发展的推进计划和实施方案,加强了部门之间的合作,建立了有效的协调机制。
(二)实施政策引导。我们在认真落实国家、省关于鼓励循环经济发展的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地方产业、财税、投资及激励等政策体系建设,大力扶持循环经济项目建设。在产业发展导向上,把发展循环经济列为重点,鼓励发展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和废弃物减排等方面的产业;在资金上,积极引导金融信贷机构支持循环经济项目,鼓励社会资金投向循环经济;在政策上,市财政建立了市级资源节约专项基金,每年拨款200万元用于扶持和奖励循环经济发展。2004年,我们在黄金、汽车零部件、电子、化工、轻纺、食品等行业选取了8户企业进行试点和重点扶持,同时全面落实了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企业优惠政策,全年共减免增值税758万元。
(三)实行重点推进。始终把发展循环经济摆在重要位置,强化保障措施,加以重点推进。一是加大考核力度。调整完善了市镇两级经济工作考核办法,加大了对发展循环经济的考核力度,调动了各级各部门和企业的积极性;二是加大检查力度。健全加强了环境监察队伍,加强对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等行为的检查密度和查处力度,提高了环境执法的刚性和严肃性;三是实行理性招商。一方面,将循环经济项目列入全市招商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重点对外推介,吸引外商投资;另一方面,成立了项目效益评价办公室,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对新建项目进行效益评估,限制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益项目的引进。
(四)提高公众参与度。充分发挥新闻、广播、文化等部门和社会团体的作用,大力宣传发展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弘扬先进典型,对浪费资源行为进行公开曝光,在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合理利用资源、防止污染、保护土地的良好风气。加强对社会各个层面的宣传教育,引导企业和社会转变观念,树立可持续消费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提高全社会的认知度和参与度,使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成为公众的自觉行为。
四、招远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几点启示
招远市在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地探索,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在实践中,得到了一些体会和启发。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政府推动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基础。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扯到各行、各业和各个领域。在实践中,必须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制度创新为保证,做到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循序渐进。政府在指导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一定的经济支持和政策鼓励,以及必要的行政干预手段,都是促进和发展循环经济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其次,市场化运作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在循环经济发展初期,政府通过适当地发挥财政杠杆、产业导向作用,建立“政府引导、企业投资、社会参与”的市场运作模式是必不可少的,也有利于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循环经济的合力。随着循环经济的深入发展,政府应逐步从投资引导转向政策优惠,将投资拉动变为市场选择,逐渐培育完善自发的高效运行机制。
7.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和意义 篇七
关键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中心,机房建设,研究
“十二五”时期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重要时期, 既面临严峻的挑战, 又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要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 实施充分就业的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和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然而, 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中,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已经成为各项工作开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坚实基础性工作及技术支撑手段。无论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工作还是就业再就业管理等, 都需要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应用, 人们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中心信息化建设有了更高要求, 如何建设更加安全高速的机房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中心必须解决的问题。
1 对工作区合理划分
首先,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中心机房的建设应对工作区进行合理划分, 划分时应在立足明确机房机构的同时, 保证机房日常管理及维护工作的方便和有效性。可以将其按功能分为网络区、小型机区、服务器区、UPS区等。在对各个区位划分之后, 就要注意机房各个系统的建设, 如电源供电配电系统、恒温横式及环境新风系统等。直观来说可参考图1。
2 对电源供电配电系统的建设
作为中心机房运行的基础保障, 电源供电系统建设的好坏对所有设备的安全运行有重要影响。机房电源配电系统主要包括市电供电电源、UPS供电电源和电机供电电源等。其中市电电源主要提供给UPS、精密空调、新风系统等, UPS则主要提供电源给机房内小型机、监控系统、门禁系统等。发电机则主要用于市电断电后的应急电源, 即便断电也能向向UPS供电, 以保证机房内非市电供电设备使用的正常化。在对机房的维护内容中, 电源供电系统是其中重要部分, 必须定期检查。在对UPS进行日常维护时为了确保UPS电池的使用寿命, 应对其定期充放电, 当UPS电池有变形等现象时应立即对电池组进行更换。对发电机则应做好定期的发电演练, 以保证在紧急情况下能确保其应急工作。
3 对恒温恒湿及环境新风系统的建设
为确保机房内设备运行的正常, 机房的温度应保持在19-25℃之间, 湿度则应保持在50%左右, 以免机房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出现烧毁设备或造成设备短路等现象。可以对高效、低噪音、低振动的40KV专用精密空调加以使用, 以对机房内的温湿度自动控制, 保证信息中心机房环境恒温恒湿, 确保机房设备运行的安全性。新风系统主要是为了为机房运行提供更好的环境保障, 关系到机房空气的新鲜与否及机房内正压差的维持等, 同时能够免于灰尘的进入。为了消除所有的安全隐患, 环境新风系统还应实现与消防系统的联动, 以防火灾等突发事故。
4 对消防系统和门禁系统的建设
在现代生活中, 火灾是最为常见的灾难之一, 为除去该隐患机房除应对管理制度和安全制度严格制定外, 还应对机房安装各种消防系统设施, 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对消防规定严格遵循, 中心机房可对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加以采用, 杜绝一切火灾可能性。同时, 还可以在将独立温度感应器安装在机房的各个不同位置, 使其与值班室的报警器实现联动, 及时传输报警信号。除此之外, 机房还应对门禁系统进行建设, 机房重要区域不得随便进入, 必须通报, 以保证机房内部资料的安全。也可以对重点区域设置指纹与密码共用的密码锁, 对进入机房各区域的人员情况加以记录。
5 对监控系统的建设
机房监控系统主要为了保证对机房运行情况完全掌握, 通过监控这一直接反映更好地了解机房状态, 也能为机房抢修提供一定的参考, 促进故障处理速度的加快。机房监控系统主要包括三方面:
(1)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 可在相应设备对监控模块进行安装, 通过对局域网的采用在统一的界面下集中对各个子系统进行监控。 (2) 机房温度模拟报警系统, 可在机房不同区域对温度感应器加以设置, 并将其与值班室及传达室连接起来, 一旦出现问题值班室及传达室都可以收到报警。 (3) 机房视频监控系统, 可在机房安装多个摄像头, 将所有视频情况汇集到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主机上。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中心除了能较好地反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状态及其发展变化外, 还能反映各种情报、信息、文字等, 对促进国民经济和人民权益的发展与保障有重要作用, 因此必须注意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中心机房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唐玲, 胡成.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亟待加强[J].中国经贸导刊, 2010, 9 (17) :32-33.
[2]胡志红.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J].工会论坛 (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9, 2 (04) :17-18.
[3]张玉红.浅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网络的维护管理[J].考试周刊, 2013, 05 (21) :75-76.
8.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和意义 篇八
摘 要: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的体现。在新的历史时期,长征精神所蕴含的为崇高的革命信念而矢志不渝的理想主义精神,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灵活机动的创新精神,严守纪律、顾全大局、加强团结的集体主义精神,相信和依靠群众、永远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精神依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可靠的精神资源,对推动革命老区和谐社会建设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长征精神;革命老区;和谐社会;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3-0020-02
长征精神既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长征精神虽然产生于70多年前的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大背景下,但历久弥新,至今仍具有强大的鼓舞力和感召力。即使我党带领全国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所面临的历史任务和主题与长征时期所处的革命战争年代所面临的历史任务和主题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伟大长征精神所蕴含的超越时空的带有永恒精神价值的实质性内容仍然并必然不会过时,在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进程中,大力弘扬这种精神,尤其对今天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革命老区加快发展而建成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
长征能够取得巨大成功的首要原因就是要坚定革命理想信念不动摇,坚信追求人类解放和发展的崇高正义事业必然会取得成功。对革命老区构建和谐社会而言,必须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伟大旗帜,为老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不已。
70余年后的今天,和长征时期的历史条件和任务有根本的不同,党的十八大提出了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而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最困难之处是在革命老区而不是在东部发达地区,如何实现革命老区的和谐发展,为革命老区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今后我党能否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重中之重。由于历史原因,革命老区大多是欠发达地区,老区和谐发展的不利因素还很多,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老区和谐发展所面临困难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并且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因素,使得老区和谐社会建设不能简单照搬照抄东部发达地区发展的现成经验,老区和谐社会发展还必须要根据老区的实际情况来综合考虑和安排。但不管老区和谐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有多大,跟当年红军长征当中面临的困难相比是不可同日可语的,当年的长征同样主要由老区人民构成的红军取得了巨大成功,根本原因是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这个精神支柱,今天的老区人民仍然需要构筑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面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场深刻而伟大的历史变革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最需要就是要在具备坚定的信念基础上不断提高老区人民的精神境界,坚信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追求老区的和谐发展这一崇高的正义事业必将最终得以成功,老区的全体人民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把老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铸造成老区人民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老区全体人民在当年红军长征中所遇到的艰难险阻的历史氛围感召下,有着不畏险阻、艰苦奋斗、力争上游、团结进取的优良传统和宝贵品质。红军长征的成功是追求人类解放和发展的崇高正义事业的伟大胜利,今天老区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旧是对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这样才能使老区人民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朝气蓬勃地促进老区和谐发展,从而更好地总结老区和谐社会建设的经验,探索老区和谐社会的建设的实现路径,最终真正把握老区和谐社会建设的历史发展规律。
二
长征能够取得巨大成功的第二个重要原因是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奉行开拓创新精神,采取了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对革命老区构建和谐社会而言,必须要在新的时代当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弘扬创新精神,努力开创老区和谐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长征在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当中没有先例,同样,今年创建革命老区和谐社会也没有先例,没有老区建设的现成经验可以借鉴,更没有现成的老区建设的发展模式可以照搬。这和当年探索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一样,都是在实践中摸索前进,同样是全新的事业,因此要求老区人民必须跟当年探索中国革命成功的道路一样,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老区和谐社会建设的实际出发,勇于实践,敢为人先。只要看准了的发展道路和方向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敢于尝试不同于东部沿海地区没有走过的道路,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修正错误和偏差,最终探索出适合于老区和谐社会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道路来。比如老区大多交通不便,不具备沿海、沿江、沿边地区的区位优势和地理优势,因此就不能简单采用东部地区“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去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物流运输相关产业,而且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整体较东部地区有明显的差距,因此也不能提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建设国际大都会等口号来凝聚力量和招商引资,因为东部地区在这方面也有明显优势。老区要多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来思考发展道路方向,开创老区和谐社会的构建的新局面。这里仅提出一点来说明老区的发展优势。老区大多山川秀美、风景名胜众多,具备发展现代旅游业得天独厚的自然历史条件,而且有我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众多纪念地和标志物,具有丰富的革命历史内涵、先烈的业绩及精神内涵。比如位于江西、湖南两省交界处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自然风景优美,又保留了很多革命先烈的纪念物,体现出革命战争年代的精神内涵与现代旅游业的有机结合。各革命老区因地制宜去深入挖掘这些红色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是革命老区探索自身的发展道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条可能的捷径。保护好、利用好这些中国革命的历史文化遗产,既为大力创建先进文化,为构建革命老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精神资源、营造适宜的心理基础及社会氛围,又能为革命老区带来可观的直接经济收入,并且旅游业是无烟工业,只要处理得当,是不会破坏老区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的,真正实现老区物质、环境和精神的多丰收,是一举多得的好事。老区必须在新历史条件下去挖掘革命先烈的革命理想、革命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而不要把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搞成简单的道德说教,这就要与时代特征相结合来开展红色旅游活动,把老区的革命历史文化、现代文化、民俗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革命历史传统教育真正深入人心,起到其他爱国主义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从而把红色旅游打造成为众多革命老区的一块金字招牌,为老区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贡献足够的力量,提供长久的支持。另外,很多老区还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这些都是老区的宝贵财富,需要有序合理开发,不能一哄而上,走粗放式发展道路,这样除了产生短期效益外,只会与构建老区和谐社会这一大目标背道而驰。关于老区因地制宜地从实际出发来构建和谐社会还有很多可以探索的,这里不一一列举。
三
长征能够取得巨大成功的第三个重要原因是红军具备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互助友爱的高尚品德,始终坚持相信和依靠群众、永远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因而能在党中央制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和军事路线的指导下,把革命的理想信念和英雄主义精神转化为坚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保证了红军长征的最终胜利,对今天的老区来说,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显得尤为珍贵,是创建老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条件。
红军战士绝大多数都是从革命老区中走出来的,应该说今天的老区人民也是红军战士的后代,那么老区人民必须继承这种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和品德,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老区人民的根本团结是老区和谐社会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一个基本条件。建设老区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事业,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尤其需要一个精诚团结的政治局面做保证。这里的团结主要是老区的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团结,老区要发展,离不开老区各级党和政府机关的正确领导,更离不开老区人民的鼎力支持和参与。必须要依靠各级领导团结人民来开创这一宏伟事业,这样才能真正把老区和谐社会构建成功。而要团结人民就必然要求党和政府机关的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始终与老区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各级领导和干部在严守党纪和国法的基础上,还要顾全老区创建和谐社会这一大局,要绝不能在职务和待遇上向东部地区的发展水平看齐,而在工作和自身建设上又向西部地区发展情况看齐,老区党和政府机关的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工作作风,把构建老区和谐社会这一理想信念真正转变为自身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实现与老区人民的紧密团结和互相关爱,才能激发出老区人民改变自身落后面貌、创造幸福美好明天的活力和动力来,只有实现了老区从上到下紧密团结,才能心无旁骛地搞好老区的小康社会建设,也只有实现了紧密团结,才能实现老区社会的真正和谐和人民的互相关爱。
在实现了老区各族人民的紧密团结和互相关爱的同时,老区党和政府机关的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还必须坚持走党的群众路线的指导思想,绝不能把创建老区和谐社会的希望仅仅寄托知识分子、社会名流、富贾豪绅等社会精英人士身上,绝对不能在创建老区和谐社会中忽视群众的基础性作用,必须把相信和依靠群众、永远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摆在第一位。当前,党群、干群关系与社会精英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在一些革命老区显得比东部发达地区更为紧张,特别是有那么一批老区的党政机关的干部和工作人员的官僚主义作风,搞特殊化;一些老区的社会精英利用自身的名望和财富所获得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而不把人民群众放在眼里,公然要和群众划清界限,搞精英化。这些行为已经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及精英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有鉴于此,老区的各级党政机关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各级人大、政协当中社会名流、富贾豪绅必须要永远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从严治已,切实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改进群众工作,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和精英与大众的关系,从而使广大人民群众衷心支持和拥护党和社会精英对大众的领导。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和意义】推荐阅读:
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总结07-27
(一季度)新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党风廉政建设分析会08-15
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型社会调查报告07-23
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0-17
学校课程建设和教学资源建设08-22
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07-15
爱护资源节约水资源09-11
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11-01
节约资源,从节约粮食做起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