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理性是思辨理性

2024-08-04

儒家的理性是思辨理性(10篇)

1.儒家的理性是思辨理性 篇一

儒家伦理的存在合理性

摘要:儒家伦理是个巨大的优秀传统的资源库。儒家伦理学说最核心的就是它的“仁爱”思想。当代中国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等道德困境的解决要求我们不仅应积极的践行儒家伦理的道德要求,增强儒家伦理道德的感召力,而且还应在公民道德教育中强化儒家伦理对人的行为约束力,即防范人们不仁不信。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维系健康社会秩序都需要发挥儒家伦理思想的积极作用。关键词:儒家伦理 道德困境 仁爱

一、儒家伦理的核心内涵

儒家伦理是个巨大的优秀传统的资源库。儒家伦理主要表现在道德本位、忠君尊上和家族中心三个方面。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我们常说的“三纲五常”。“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儒家伦理思想是儒家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儒家伦理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儒家伦理学说最核心的就是它的“仁爱”思想,其基本含义是“仁者爱人”,强调个人对他人、对社会履行相应的道德义务和责任,主张无私奉献。儒家伦理在构建人际关系、维系社会秩序、保持天人和谐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当代中国道德困境表象

当代中国整个社会的道德出现严重滑波世人皆知,“拜金主义”盛行,道德良心丧失,唯利是图,人情变得冷漠,最宝贵的情感受到漠视甚至亵渎,亲情也在逐渐淡化。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首要考虑的不再是友谊、感情这样纯洁的关系,而是更多的基于利益而考虑;一些丑恶社会现象,象劫财劫色、杀人夺命、拐卖妇婴、贩毒走私、欺诈瞒骗、作奸犯科、破坏生态环境等情况也不断出现,严重地危害着社会正常秩序。

现今的中国,一方面有着良好的发展的态势,政治逐步民主化,经济不断市场化,科技更加现代化,制度走向法律化,而另一些方面又呈现出许多与此极不 1

协调的令人担忧的情况,像理想信念缺失,贫富差距拉大,生态环境恶化等,此可谓之为社会道德困境;对于具体的个人来说,新形势下,在事业上面临着竞争与合作的把握,在经济上面临着重义与重利的权衡,在情感上面临着仁爱与薄情的抉择,常常因缺少优越的伦理价值观指导而苦恼与烦扰,此所谓个人所面临的道德困境。

当代中国道德困境反映了现代社会的人们对儒家伦理所要求的仁爱、诚信、天人和谐等价值观的无情蔑视。如何消解道德困境而使社会和个人都呈现出完全健康状态?只有对传统伦理价值观尤其是儒家伦理价值观予以发展,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儒家伦理的存在合理性的现实依据

1、构建和谐人际关系需要儒家伦理

人际关系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就要继承儒家“仁爱”思想,树立仁爱观念,关心人、爱护人,人际关系和谐了,整个社会的和谐才能实现。儒家伦理的核心内容是讲求“仁”,其基本含义是“仁者爱人”,强调个人对他人、对社会履行相应的道德义务和责任,主张无私奉献。孔子讲“仁者爱人”。“仁”的标准是“恭、宽、信、敏、惠”,“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这些都是孔子对于“仁”的解说,反映儒家思想创立者强烈主张人要具有广博的爱心,要有善良的愿望。

历代儒家思想家都重视“仁”的价值与意义。宋代朱熹是这样注解孔子所说的“仁”:“推其所欲以及于人,则恕之事而仁之术也。”冯友兰把孔子的行仁方法概括为“忠恕之道”。孔子“仁者爱人”的理路是“推已及人”。“仁者爱人”是互动的爱,是有实际内容的,是可行且必行的爱,不是空乏的理论说教。儒家“仁爱”思想不仅表现出一种很高的境界,而且,它更是人之为人之必备的素质要求。在境界上,“仁爱”者的境界是个人中心论者的境界所无法比拟的;在实践上,持着“仁爱”思想的人际关系比个人中心论者的人际关系要和谐得多。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欲望很多,很大,这也是正常的,但私欲具有容易膨胀的性质,正所谓“贪心无足”。私欲肆意泛滥,无疑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在这种情况下,一味地鼓吹人要“存天理,灭人欲”往往是徒劳的,客观

上也不利于社会的发展。问题是如何“欲”才能兼顾道德与发展,不致于因强调一方面而损于另一方面,这就需要伦理的智慧来解决。待人以仁,施人以爱;关注他人,关注众生;在满足一已之欲时虑及他人之欲,做到利已不损人。现代中国社会只有坚持以仁爱思想为指导,才会有和谐的社会局面的存在,才会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最终确保个人的利益享受。

2、维系健康社会秩序需要儒家伦理

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现代社会,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诚信社会”。没有诚信,这个社会根本就无法正常运行。诚信失,则社会乱。正常的交往要在诚信下进行,健康的秩序要靠诚信来维系,这基本上成了现代人的共识。

儒家伦理非常重视诚信。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其意在强调“信”对于人之为人的重要性:一个人无信是不可的,如车无輗无軏之不可行。信之对于人,如輗軏之对于车,这道理表明:人无信则事不成。

现代背景下的人,都是社会性的人,都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注定要与他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无论是在商场还是在官场,无论是与熟人还是陌生人交往,对他人诚信是前提性的,几乎就是无条件的。因为,获得他人诚信的对待是每一个人所期求的,推已及人,人当以诚信为本。儒家思想家正是看到了诚信缺失会给社会秩序造成巨大的破坏,所以特别强调要以诚信来规范社会秩序。社会秩序的维系,要靠全社会成员的互助――即“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而这互助是建立在互信的基础上的。互信不存在,则互助成幻影。可以想见的是,最终结果会是整个现代社会将失去其所赖以存在的分工基础。

当今国人大多处于道德茫然状态。由于体制的欠健全和正确伦理观的丧失,人固有的虚荣和贪欲在现代社会的物质利益刺激下得到了突然的释放,于是,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出现了大量的欺诈、瞒骗、作弊等非道德现象。非道德现象出现的表面原因是人们对于利益的过分追求,也即所谓“物质崇拜”、“拜金主义”所诱,其深层原因还在于欺诈者、瞒骗者、作弊者缺乏诚信的伦理意识。

3、增加道德感召力需要儒家伦理

面对当代中国道德困境, 我们应积极的践行儒家伦理的道德要求,增强儒家伦理道德的感召力。增加儒家伦理的道德感召力主要是从劝导方面教人要行仁守信。要增强儒家伦理道德的感召力,就就必须突出儒家伦理当中最具有普适性的是“仁爱”与“诚信”两部分。无爱无信,一切其它价值观都将是空洞和虚伪的,甚至可以说文明根本就不存在,只存在野蛮。现代化程度越高的社会越需要讲求仁爱与诚信。“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积极伸出援手,共度难关,此为仁爱所施。“仁爱”与“诚信”是现代社会得以正常运行,健康发展的基石。在现代社会,仁爱与诚信必须得到增强而决不能减弱。因此,我们在现代公民道德教育中突出仁爱与诚信教育,其意义在于能增加儒家伦理对大众的道德感召力。

4、强化道德约束力需要儒家伦理

面对当代中国道德困境,我们还应在公民道德教育中强化儒家伦理对人的行为约束力,即防范人们不仁不信。强化儒家伦理的道德约束力主要是从劝阻方面教人不要作恶弃信。在一个社会中,一个不仁不爱,不诚不信的人,其行为一般情况下不能得到认同。但遇到泛爱者(指无原则的仁爱者),他也会受到爱的对待,这就是道德约束力的缺席,使他感觉不到约束力的存在,而还会抱着不仁不爱的态度。另外,还有的不仁不爱者伪装成仁爱者(即假仁假爱)而逃脱道德的约束力。“对不仁者的仁慈就是对仁的残忍”。对不仁者仁,就使道德的约束力丧失,从而会造成不良后果;同样,对不诚信者无原则地宽容,也就使道德的约束力丧失。儒家伦理要发挥其对于维系道德规范的强大作用,就要强化其对人的道德约束力。要强化其约束力,就要强化其对于不仁不爱无诚无信的行为进行制约的一面。

参考文献:

黄慧英.儒家伦理.[M]上海三联书店社出版 2005

郭齐勇.儒家伦理争鸣集.[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刘清平.论儒家伦理的深度悖论..[J]哲学研究2004(1)

2.儒家的理性是思辨理性 篇二

关键词:康德,理性,二律背反,界限

一、经由批判审理独断论与怀疑论的争议

大多数启蒙运动的领袖们都犯了盲目乐观主义的错误, 以为理性无所不能。以为人类社会将随着启蒙运动的推展而永续进步, 康德则于1781年发表其不朽名著《纯粹理性批判》, 针对理性本身的认识能力展开严谨的审查。这是康德思考理性的界限的历史大的背景。人类的理性, 就其本质而言, 要被迫面对一系列问题的挑战。理性必须就人所观察或经验到的居多, 依据普遍法则, 予以理解为一相关的整体, 而非一团混乱。但是正因为意图在经验之外去寻找知识, 理性才无可避免地掉入假象与矛盾的深渊之中。在形而上学的论证中, 一方面有充足的理由支持“世界有一个开端”的主张, 但另一方面也有同样的充足的理由支持完全相反的主张。到底哪一方面主张才是正确呢, 困惑着理性。由于这些主张乃是构成经验之所以有效的理论基础, 因此不可能再用经验来检验其真假对错。这些主张并非来自经验, 而是源自理性本身, 是独立于经验之外的纯粹理性的产物, 这使得形而上学成为各说各话, 永无休止的争论的战场、争论中的一方是理性主义的形而上学, 其代表人物是笛卡尔, 斯宾诺莎, 莱布尼茨, 沃尔夫等人, 他们认为经验固然是知识的来源, 却深信只有经由纯粹思维或纯粹理性才能获得与经验有关的知识, 康德称这种观点为“独断论”因为未经理性批判, 他们就将灵魂不朽等基本假设强加于人身上。另一方面则是经验主义的形而上学, 其代表人物是洛克与休谟。洛克抨击笛卡尔的“天赋理念”学说, 主张所有的知识最后都得还原到内在或外在经验, 反对知识有严格独立于经验之外的基础。康德称这种论点为“怀疑论”因为它将损坏一切客观知识的根基。

二、“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提出

《纯粹理性批判》就是在探讨普遍并且必然有效的客观知识如何可能的问题, 即“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问题。康德首先区分了两种类型的判断:分析判断与综合判断。前者是指宾词所蕴含的意义已经包含在主词的概念中, 后者指宾词所蕴含的意义并未包含在主词的概念中。在分析判断里, 宾词只不过是对主词概念的阐释, 实际上并未增加知识的内容, 且只要分析主词的概念, 即可得出宾词, 所以它的成立无须借助经验, 因此必然有先天的判断。反之, 在综合判断里, 宾词扩大了主词的概念, 扩展了知识的内容, 由于宾词的意义并未包含在主词的概念之中, 因此需要一个中介要素将宾词与主词连接起来, 传统上认为这个中介因素就是后天的经验, 换言之, 先天分析判断和后天综合判断都不成问题。先天分析判断不能带来新的知识, 只能将既有的知识阐释的更清楚明白。后天综合判断也无法提供任何客观知识。因为客观知识的两个认识特征——普遍性与必然性——无法从经验中获得。客观知识必然是综合的, 只有综合判断才能增加知识的内容;然而客观知识也必须是先天的, 只有先天判断才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因此, 客观知识必然是先天综合判断。“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问题, 是康德认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康德认为, 先天综合判断当然存在, 数学与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就是先天综合判断。所以, 康德不问“先天综合判断”是否可能, 而是问“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如果不回答这个问题, 就无法为客观知识的成立取得理性上的依据, 也就无法抵挡来自怀疑论的攻击。

三、思辨理性不能超越经验的界限, 逾越即产生二律背反

康德指出, 思辨理性不能超越经验的界限。纯粹理性在其超验应用上的这一产品是最最值得注意的现象, 它在一切现象中也是最有力的作用于把哲学从其独断论的安睡中唤醒, 并推动它去从事理性自己的批判的艰难工作。

在先验辨证论中, 康德提出四组“二律背反”。这种并非是任意捏造的, 而是建立在人类理性的本性之中的, 从而不可避免的, 永远没有终结的二律背反。所谓“二律背反”是指正命题及其反命题都同样的有根据。第一组二律背反的正命题是“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有限的”, 反命题是“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无限的。”第二组的正命题是“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单子组成的, ”反命题是“没有任何单一的东西, 一切都是复合的”。第三组的正命题是“世界上存在着一种出自自由的因果性, ”反命题则是“没有任何自由, 一切都都从属于自然律”。第四组的正命题是“有一个绝对必然的存在体作为世界的一部分或世界的原因, ”反命题则是“没有一个绝对必然的存在体”。康德认为, 二律背反之所以发生, 是因为思辨理性的运用逾越了经验的界限。由于思辨理性必须停留在经验的范围内, 即对象首先必须通过感性被呈现给我们, 而感性不可能感受到该对象的“物自身”, 只能感受到“物自身”所呈现给吾人的“现象”。康德曾说:“通过对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是在向自然界的内部深入, 可是, 将来我们在这方面能够向前推进多元就不得而知了。”“物自身”的说法提醒人们注意有一些科学无能为力的领域存在, 例如意志自由, 上帝存在与灵魂不朽等问题。

参考文献

[1]朱高正:《朱高正讲康德》,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10-13。

[2][德]康德, 庞景仁译:《未来形而上学导论》, 商务印书馆, 1982:267-269。

3.注重思辨 彰显理性 篇三

一、开发写作资源,从指导素材积累入手,着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教材是经过精心筛选的文章,学生从高一开始的课内学习绝大部分时间是学习教材。因此,教材内容既可以作为写作素材,也可以是学生进行思辨能力训练的一个很好的媒介。比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抒写的作者对于生死问题的感悟,既可以作为写作素材,又能够让学生通过探究“史铁生对生与死的拷问”这一问题,弄清楚要用全面的观点来分析问题,要一分为二,确保全面地认识问题。像这样能够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教材内容还有很多,如阳作华的《甘瓜苦蒂,物不全美》中的“全面地看待自己和别人”,庄子的《逍遥游》中的“大小之辨”,苏轼的《赤壁赋》中的短暂与永恒的冲突,等等。充分利用这些教材进行思维训练,可使学生逐步形成思辨能力。

二、用辩证思维指导审题立意,提高思辨的能力

1. 要教会学生运用联系的观点审题立意。所谓联系的观点,就是从事物的普遍联系中去分析事物,不仅要看到矛盾的各个方面,而且要看到各个方面的联系和统一,在联系中把握问题的本质。如 “自由与纪律”这个题目,用联系的观点审题推知:没有“自由”无所谓“纪律”,没有“纪律”也就没有“自由”,二者对立统一。根据这种关系可立意为:没有纪律,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人要有自由,但自由要受纪律约束。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审题立意,不难发现事物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样有利于由浅入深地分析事物之间的关联,审清题意,准确立意。

2. 要教会学生用发展的观点审题立意。比如,材料作文题目“‘艺术家说,跌倒了赶紧爬起来向前走,别去端详那个坑。哲学家说,成功了,就从零开始吧,别太在乎过去的荣耀。史学家说,一个人永远不可能从零开始,他过去的失败也好,成功也好,都是他抹不掉的历史。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学生用发展的观点审题立意:从艺术家的角度审读,从哪跌倒从哪爬起,要尽快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由事物发展的变动性立意为“失败终将过去,战胜挫折,才有可能走向成功”;从哲学家的角度审读,不能静止在“取得了成功”的状态中,要有挣脱过去羁绊的勇气,要有破旧立新的创新精神,由此立意为“面对成功,要敢于超越或创新”;从史学家的角度审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成败,要重视过去对现在的价值和作用,由此立意为“在继承中发展”。只有用发展的观点来审题立意,才能揭示作文题目中事物的矛盾运动,并对事物的发展做出准确地判断,从而正确立意。

三、构思行文加强思维训练,强化学生的思辨能力,使学生能够恰当地选材布局

材料作文题目“犹太人谚语:你需要在口袋里经常放两张纸条,一张写的是‘我只是一颗尘埃,另一张写着‘世界为我而造。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有学生确定主旨为“一个人生活在宇宙中、在历史长河中是十分渺小的,但一个人又是伟大的,他可以创造人类最伟大的事业”。这名学生选取了史铁生的材料,仅仅提到表象“失去双腿的史铁生感悟生死,参透万物,写出了一篇又一篇经典佳作”,这么写缺乏深入的思考。我指导这名学生由现象想到其本质。于是,他想到“生命存在本身的价值意义以及精神文化”等相关问题,进而指出“对于宇宙,人如尘埃,微不足道;但对于史铁生来说,他认为“世界为我而造”,为心中的理想而战,演绎着生命的精彩,最终攀上了生命的顶峰”。经过这样的思维训练,作文材料就有了深度,有了思辨的色彩。由此可见,对于材料的处理必须深入思考,只有深入思考生活,揭去生活的表象,挖出生活的深刻内蕴,做到情动于衷,这样方可以由现象到本质,整理好具有思辨性的材料。

4.理性思维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篇四

什么是理性思维?

先给你出一道题:球和球拍的总价是 1.1 美元,已知球拍比球贵 1 美元。请问球的价格是多少?

如果你的回答是 0.1 美元,恭喜你,你答错了!研究者发现,即使是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等顶尖学府的学生,也会答错。其实,正确答案是 0.05 美元,球拍是 1.05 美元,加起来才的总价才是1.1 美元。

这其实就是一种理性思维能力。一个理性的消费者不会为了订单免运费而多买不需要的东西凑数,理性的成年人会考虑到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不会盲目乐观。对孩子来说,理性思考同样很重要。例如孩子常常会只看到眼前的好处,而没有考虑到长远的好处,结果就会吃亏了。

认知科学家早已经发现,就算很小的孩子也已经能够考虑各种可能性,并区分可能性和现实,会通过观察来推断事物间的因果关系。理性思考的能力,随着年龄和认知能力的发展,才会越来越好。但孩子长大,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拥有理性思考的能力。越早开始帮孩子打基础,对孩子来说是越好的。

从哪些角度培养孩子的理性思维能力?

第一:帮助孩子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

理性思考第一个要素,就是要知道事物之间是有关联的。孩子最擅长观察学习,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要做示范。

你可以从生活中开始,比如想让孩子收拾好一个玩具,才能够开始玩另一个玩具,这就是一种规律的学习。孩子越早搞清楚这样的关系,他们就越能够用好理性思考能力。

有一次,我家大宝不小心踩到我的脚,我叫了一声,然后大宝就说:「抱歉」。这时,二宝也跑过来说了声「抱歉」,然后直接踩我的脚。原来,二宝把踩爸爸一脚这个行为和跟爸爸道歉这两件事情联系在了一起。我非常庆幸这小孩逻辑能力很好,但是脚也真的很疼。

此外,你可以通过玩游戏的方式来进行示范。

第二:培养孩子的判断能力

帮助孩子做选择判断要掌握两个原则:

1. 把可能的选择陈列出来。

比如孩子玩滑梯就是停不下来,你可以告诉他,「你是现在回家,还是再滑两次再回家?」,提供有限选择既让孩子独立做选择,也是在让孩子思考自己有哪些选项。

2. 让孩子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孩子做好选择后,一定要遵守约定。虽然刚开始孩子可能会反悔,但是也要坚持执行。孩子理解这些结果需要他自己承担后,他会在之后需要做选择的时候更加谨慎、更有策略。

第三: 培养孩子的弹性思维能力

所谓弹性思考,也就是不要被既有的框架所限制住了。我们要多带孩子去体验事物的不同方面,特别是鼓励孩子用多样的感官来做探索,从不同的方面去观察、使用一个物品。

除此以外,父母也要身体力行。比如用乐高板子套上钥匙圈挂钥匙,废报纸和杂志剪下来制作成各种小动物形状。

第四: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解决会是理性思考中最高阶的一个能力,也可以说是达成目标的能力。帮助孩子达成目标,也要做一些规划。这里介绍两种做法:

1. 做示范

不管你是有意示范,还是无意示范,孩子都在观察大人在做什么,所以,日常遇到解决生活难题时,最好要把我们思考的过程讲出来跟孩子分享,对孩子非常有帮助。

2. 拆解目标

孩子接到一个任务,通常会束手无策,这时,可以帮他们把复杂的目标拆解成好几个可以依序完成的小目标,然后一步一步完成。

此外,在培养的过程中,请注意多给孩子一点时间,尽量管好自己的嘴巴和手——不随意指点,不随意帮忙。

给不同年龄孩子的特别建议

3 岁以下的孩子

对于 3 岁以下的孩子,建议从养成固定的习惯做起,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习规律。在陪伴孩子时,尽量把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和孩子一起分享。你也可以邀请孩子帮你做决定,孩子会对这件事情的印象特别深刻。

3-5 岁的孩子

建议可以跟孩子一起读一些跟思考有关系的绘本,或是有限度地看一些视频。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可以帮孩子理清事物之间的联系、训练孩子去做判断、换位思考,也就是弹性运用自己的知识,举一反三。

5 岁以上的孩子

建议让孩子学习编程。编程玩具是一个极好的锻炼解决问题的工具。

5.理性爱国是真爱国(推荐) 篇五

通识教育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 演讲与口才 学 院: 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12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班 学 号: 3112004588 姓 名: 张就 联系方式: *** 任课教师: 韩亚楠

2013年04月20日

理性爱国是真爱国

前几年,中日经贸关系渐趋佳境之际,中日的政治关系还是一般,呈现出“政冷经热”的状态。最近,因为钓鱼岛争端,日本参拜靖国神社等事件,严重影响了中日关系,中日关系进一步滑向冷淡的深渊,两国国民感情恶化,两国交流减少,造成经济关系也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导致“政冷经凉”。至此,在中国,爱国主义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愈发浓厚,呈一发不可收拾的状态。

当日本政府宣布“购买”钓鱼岛后,引起国人一片愤怒,国人爱国情绪高涨。国内发起一系列活动,此甚至是不明智之举。一些高校大学生举行反日游行活动,最后却逐渐演变成一场骚动;国人抵制日货等非理性的抗议情绪高涨,甚至有人当众焚烧或打砸日系车;有些地方出现殴打日本人的犯罪行为。这些举动对于解决问题并无裨益,反而是破坏社会安稳,难道这就是真正的爱国吗?

所谓和则两利,斗则两伤,中日两国本是是一衣带水的邻邦,自古以来就有着很密切的联系。我国古代的文化思想、政治制度和生产技术,都对日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日本的制度、文化以及茶道精神等,无不是学习于中国文化,就连日本的古都奈良都可以说就是长安的一个缩影。而唐代鉴真东度和日本派遣唐史,更是增进了两国人民的了解和亲近。与此同时,我们对日本人的感情是复杂的,日本曾对中国发起的侵华战争,也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法磨灭的伤痛。在这样错综复杂的关系下,我们怎么样表达自己的爱国情绪,便显得尤为重要。而我们大学生,作为祖国的希望,作为社会未来的顶梁柱,更是深爱着我们的祖国,愿意为祖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但在爱国方面,应当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爱国行为,应当怎样表达爱国精神,才是我们要真正思考的问题。

爱国主义从来就不是抽象的。它是具体和务实的,是和国家的根本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在爱国主义的感召下,我们克服了数不尽的困难,华夏五千年历史文化才能传承下来,爱国热情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命的保障,试想一个国家被他国蹂躏,丧失尊严,甚至丧失主权,而这个国家的民众还无动于衷,这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可以说,爱国热情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每一个国家都需要有爱国之士。

爱国主义应该与时俱进。低级的爱国主义是感性和自发的,深化的爱国主义具有自觉情感的倾向。而当今的爱国主义,更强调理性,更强调的是从情感到理性的升华。我们应该理性地爱国,才会爱得深厚持久,爱得有效。爱国不是靠形式,更重要的是我们怎么去做。理性爱国就是要我们自觉地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化作为报国之行,也就是说把对祖国的理性认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并指导我们的行动。对于当代的大学生而言,努力学习,提高自身文化水平,就是最好的爱国方式。作为大学生在参与一些爱国活动时要做到三思而后行。可能当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受挫时,当我们的国家利益受损时,我们都会愤怒,便会有了很多过激言行。但是,我们在发表言论作出行为之前,应该好好考虑一下我们这样究竟对不对?我们这样做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只有做到三思而后行,才真正做到了理性爱国。

生活中我们知道的很多消息都是从网络上发布的,而网络上的各种言论都是难以辨别真伪,我们也不能从中到确实的证据。真正了解事情始末的人是很少的,若有人在网上发起一些游行活动之类的建议,我们就有可能盲从。只是空有满腔爱国热血,缺乏对事件了解的我们很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成为了他们的工具,如果这样的话,我们不反而成为了别人的傀儡吗?而这正是考验我们对事物理性分析,理性判别能力的时候。

理性爱国,需要我们首先应学会如何去明辨是非、透过事物的表象看本质。当今国际形势瞬息万变,矛盾一触即发,因此我们要学会思考,以一颗理智而成熟的心关心时事, 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我们的行为才会更加理性,不然不是有一叶蔽目,管窥蠡测的嫌疑?当我们面临复杂多变的情况时必须要沉着冷静,不能一味盲目、武断下结论,更不能采取冲动的行为,而要时刻保持头脑的清醒,冷静思考、理性分析,谨慎下结论,不给别有用心的人可乘之机。同时,自己也要时刻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情理法理,学会换位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看问题、思考问题,这样就能避免盲目性和冲动,采取的行动才能更加客观,才是自己真实意愿的表达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理性爱国的目的。

6.儒家的理性是思辨理性 篇六

一、该书从历史主义视角审视西方档案学两大支柱理论

本书从“魂系历史主义”这一颇有哲学意味的视角, 较系统地论述了西方档案学两大支柱理论的形成、确立、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正如作者在绪论中所说, “来源原则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虽有很多不同, 但实质上都是历史主义的产物, 具有历史主义的思想。”[1]档案的产生、档案学专业的出现也都是历史主义的产物, 档案的管理的基本方法也是历史主义的———历史主义是档案专业之魂。作者在研究问题、在本书的写作中也严格地坚持了历史主义。在本书的最后一部分, 作者更是在充分论证了两大档案学支柱理论的发展规律就是“魂系历史主义”。

黄霄羽博士从对档案界人士并不新鲜的两大理论入手, 经过深入研究, 正式提出来源原则和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档案学的支柱理论这一论断, 这在中外档案界实属首创。正如韩玉梅教授所说“无论是现代档案学者谢伦伯格和当代档案学者特里·库克, 还是电子文件专家戴维·比尔曼, 都没有正式提出来源原则和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档案学的支柱这一理论, 作者却填补了中外这个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其次, 历史主义一直以来就被认为是档案学和档案专业一以贯之的方法, 但作者在这里将之上升为档案界的“专业之魂”, 并总结了来源原则和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这两大魂系历史主义的发展规律, 阐明了它们的生命力和发展方向。再次, 该书揭示了两大支柱理论之间的历史联系和专业联系以及对档案学科和档案专业发展的贡献。这些给我国档案界外国档案史研究领域吹进一股清新之风。

由此可见, 理论创新不仅仅是新创某一理论或对已有理论补充纠正, 将已有理论系统剖析、深入思考、横纵对比、总结其规律, 将其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 提升该理论的价值也不失为创新的一种。有时候创新是用不同的方法, 过去没有人用, 现在用了就是创新;有的时候创新是用不同的材料, 过去没人发现, 现在发现了就是创新。黄霄羽博士这一治学方法是我们档案学研究生要深入学习并坚持的, 在追求创新的过程中, 一定要真正致力于追求科学的真理, 要辨别真伪。

二、该书史论结合, 论述中留给读者广阔的思考空间

在阅读的过程中, 笔者就已经感受到作者在搜集资料上下了很多工夫。正是由于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历史事实、大量的文献材料, 才使得这本书读起来有趣、不空洞。又由于作者是通过充分论据式的历史考察而得出结论, 也使所提出的观点有理有据, 让读者信服。本书主要的参考文献共5大类123本/篇, 包括半个世纪以来讨论档案学理论、档案管理发展的著作与论文, 其中除了有大量的译著外, 有25篇是外文文献。在整本书中, 作者还参考了大量早期欧洲档案学专著, 阐述事由原则、尊重全宗原则、来源原则、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历史背景、产生、发展的过程。通过作者对大量文献资料的征引及叙述, 这些已远离我们的历史进程得以完整再现。在翔实的历史事实基础上, 作者接下来的对比研究及其个人观点的论述就有理有据, 真实可信, 避免了断章取义的情况。

对于各理论的论述, 作者严格遵循“历史背景———产生———确立———发展———受到冲击———完善”的叙述方式, 逻辑性地论述各理论的发展过程及其背后的原因, 并在其中穿插介绍这些理论的内涵、论证和意义。作者紧紧围绕每一章的主题进行层层深入地论述, 并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 使读者可以跟着作者的思路, 一步步了解与认识这些理论, 最后通过作者的研究心得, 也可以使自己的认知得到升华。

该书四大部分九章均有史有论、史论结合, 并且作者和读者之间形成了一种互动。笔者以作者论及的问题为出发点展开了深入思考, 特别是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定性方面。“对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我国档案界不是评价过高, 而是认识尚待深化;该理论在我国不是‘不适用’, 而是大有用武之地”[2], 且何嘉荪、傅荣校教授也说过“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应该作为我们档案学的核心理论”[3]95。对待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专业地位的认识虽然中外有差距, 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专业地位反而应该得到更高的评价。理论引领着实践, 实践又促进理论的不断发展。我们需要把对历史的记忆整理起来, 把一切都融合交织在今天的平台上展现出来。把握理论与实践的衔接, 找出传统的沉淀和积累, 追求“新”但却不失自己的特色。

三、作者在中外对比中凸显广阔的研究视野

本书在整个论述的过程中, 运用了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用对比的眼光来审视两大西方档案学理论。在纵向上, 作者除了对两大支柱理论进行对比分析, 还对这两大理论与其他理论进行比较研究;在横向上, 比较了各个国家的档案学理论发展, 重点突出我国的具体情况。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后接受了来源原则并加以丰富和发展, 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全宗理论, 后来也提出了与“新来源观”类似的结论。同时, 我国早在民国时期就萌发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火花, 后来也提出了符合本国国情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这说明来源原则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中外档案学共同支柱理论, 同时有力说明了两大理论的世界通用性。

大量的对比研究, 可以使读者更清楚地认识到这些理论的本质与表现形式, 使读者可以辨析这些理论的异同及其在众多国家的发展程度、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这样的写作手法不但能体现作者的研究心得, 也能引起读者思考、继续深入探索。

在中外对比研究中凸显出黄霄羽副教授开阔的眼界和深厚的知识储备。作者充分发挥自己多年从事外国档案史教学与科研以及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优势, 加之其近年赴美国和加拿大短期进修的经历, 运用与引进不少国际档案学者对两大支柱理论的新观点、新材料, 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如作者所说的“难度极大且极富挑战性”的研究成果。作者潜心治学的态度和迎难而上的精神不得不让笔者折服, 也正在于此, 本书是我国档案界在外国档案史研究领域同国际档案界接轨的一次有益尝试。

档案学理论的发展轨迹和规律可以说是目前档案学理论研究比较薄弱的领域, 已有的相关文献, 大多为对史实的介绍或对西方档案学研究成果的评价。本书不但系统地介绍与评价了西方重要的档案学理论的发展, 而且深入思考了档案学理论的发展规律。在阐述各档案学理论的时候, 作者采用了历史主义的思想, 其论述也符合各理论自身的生命周期———“产生、发展、成熟、下降、衰亡、再发展”的规律。本书由现象到本质、由西方到东方、由过去到未来, 对档案学理论进行梳理, 理清了档案学理论发展的基本情况, 可以说是一本系统研究西方档案学理论的专著。

如果要说有哪里做得不够完善, 笔者认为本书对历史主义的阐释不明够确, 对档案学支柱理论的发展趋势预测部分的论证和阐述略显不足, 当然, 对于同一事物,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对本书的看法肯定不尽相同。可以肯定的是, 一本著作能出版发行本已不易, 作者为学术研究不懈努力的精神更是不容置疑。但这些并不影响该书成为档案学界的一部佳作, 档案学理论界的一道风景。

参考文献

[1]黄霄羽.魂系历史主义——西方档案学支柱理论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11) .

[2]黄存勋, 魏鹏飞.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在我国大有用武之地[J].档案学研究, 1991 (1) .

7.思辨,让数学更加理性 篇七

一、思辨让数学界定更加清晰

数学是一门以“数量关系”“空间结构”“实践运用”等内容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由于它研究的内容具有普适性和宽泛性,故而使得数学常常成为其他学科的基础,也使得数学总与其他学科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正是这些千丝万缕的联系,常常干扰我们对数学本质的认识,模糊我们对数学核心概念的判断,影响我们对数学本位的把握,进而将数学引向“非数学”的视界。为此,我们必须冷眼看数学,慢慢拔开数学的面纱,从而对数学的界定更加清晰,更加理智。

轴对称图形的讲解。我们常常听到某些教师这样问到:“人脸、飞机、奖杯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我们从生活的角度来考量的话,这个问题的提出是合情合理的,即通过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出有关“对称”的初步认知,从而让“对称”的学习有一个具体实在的“物象”基础,让学生的学习有一个意念上的承接。但是如果从数学定义准确性的角度来衡量的话,“人脸、飞机、奖杯”这些事物都不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只不过是具有对称现象的事物。虽然数学教材是通过“人脸、飞机、奖杯”等事物来引出对称现象,再从这些事物中引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但是它有一个从实物到图形、从立体到平面的抽象过程。所以“人脸、飞机、奖杯是轴对称图形吗?”这样的说辞是明显欠妥的,因为实物是对称的并不是轴对称图形。

平行线的教学。某位教师是这样组织教学的:他在揭示平行线的特征后,从生活中选取了一组实物来印证平行线的特征,其中一个实物就是火车的轨道。火车的轨道是平行的吗?撇去拐弯的因素,轨道的两条边也不是真正意义的平行。严格地说,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或者说很难找到)真正意义的“平行”,因此无论列举什么样的例子,都有不够严密的因素。平行应是从生活中一些特殊的现象中提炼出的具有“数学特征”的概念。因此,我们列举平行事物时,应更多地从近似的角度去阐述,而不应该赤裸裸地“指定”。

二、思辨让数学思维更加多样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它通过层层逻辑的推演使学生的思维得到缜密性的发展,它通过等量关系的代换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性地锻炼,它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抽象与建模使学生的视角得以全面打开……然而,尽管数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提升思维的品质,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无法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无法正确地引领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常常使得数学在培养思维方面的作用大打折扣。为此,我们应找出有助于数学与思维共生的契合点,帮助学生学会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形成数学意识与应用能力。

“角的度量”的教学。传统的教学过程常常是从“实用性”的角度出发的,即先介绍量角器(一个半圆式的工具,将其等分成180份,一份就表示1°),然后介绍量角器的使用方法(先将量角器的中心点与所量角的顶点吻合,再将0°刻度线与所量角的一边吻合,最后再看另一条边所对应的刻度数)。如果从“实用性”的角度来考量,这样的教学次序是无可厚非的,但这样的教学到底能给学生带来怎样的思维训练,我们无从知晓。如果我们抛开“实用”的功利色彩,或许会让学生习得更多的思维力量:我们可以直接抛出问题“如何使用量角器?”以此问题让学生积极探索、验证,学生就可能在探索与验证中求得思维的多样化。

三、思辨让数学文化更加博大

“作为知识的数学,出校门不到两年就忘了,唯有深深铭记在头脑中的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思想才会伴随终生。”同样,如果数学教学离开了思想的支撑、文化的浸入,数学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灵性。然而,现实的数学教学常常将思想、文化弃于一旁,使得数学在学生面前渐渐地失去了理性的光环。为此,我们应慢慢辨析,找寻、利用数学与文化的关联,从而使得数学文化更加博大。

“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是“数与代数”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基础,也是一个难点。因为在小学生的脑海里,很难理解“代换”的实际意义。如果我们硬是将字母代入到具体的等式中,学生是很难接受的。此时,如果我们将“用字母表示数”置于学生熟悉的儿歌中——“一只青蛙一张嘴……”,并慢慢地转变为“n只青蛙n张嘴……”。这样,学生就会在熟知儿歌的文化介入中,慢慢地体会出“用字母表示数”的简约性,以及数学思想的博大精深。

8.儒家的理性是思辨理性 篇八

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第一、是因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们的认识不是人的头脑里固有的,而是从实践中产生的。

第二、实践是认识的动力,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第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还必须回到实践中去以满足其需要。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是否正确,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的,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除了实践没有别的东西能够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离开了实践。认识是否正确,是无法得到证明的。

马克思提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问题:“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这就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一个理论,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实际,是不是真理,只能靠社会实践来检验。这是马克思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

门捷列夫根据原子量的变化,制定了元素周期表,有人赞同,有人怀疑,争论不休。尔后,根据元素周期表发现了几种元素,它们的化学特性刚好符合元素周期表的预测。这样,元素周期表就被证实了是真理。

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在三百年里一直是一种假说,而当勒唯列从这个太阳系学说所提供的数据,不仅推算出一定还存在一个尚未知道的行星,而且还推算出这个行星在太空中的位置的时候,当加勒于一八四六年确实发现了海王星这颗行星的时候,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才被证实了,成了公认的真理。

就中国来说,总所周知,文化大革命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发展,而四人帮以毛主席为幌子,继续作乱,人们的思想混乱不清。这时,邓小平提出“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在全国开展关于真理问题的大讨论,最后,拨乱反正,算清文革的错误。这应该是全中国人都知道的教训吧。

我记得我小时候很挑食,我妈妈常说:“你不试试怎么知道不好吃呢?”后来试试才发现味道不错。不试试怎么知道——和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不是同一个道理吗?

9.清华招生新政是一种理性纠偏 篇九

,清华大学将在经济、教育欠发达地区实行新的招生政策,包括投放更多招生计划,将自主招生范围扩大至县级中学和乡镇中学,并根据农村学生的特点设置自主招生方式和内容。在今年的试点中,已有8名来自农村贫困家庭的学生通过优惠政策考入清华,明年,这一招生新政将覆盖全国592个国家级贫困县。(10月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

清华招生新政看上去是对贫困地区农村学生的照顾,但这更是一种理性纠偏。近年来,高校招生越来越青睐并有利于城里学生,自主招生范围锁定城市的名牌中学,高考加分项目多以城里学生为本位,唱歌、跳舞、弹琴、绘画、三模三电之类,这些城市学生的强项、农村学生的.弱项往往可以获得加分。其结果是,无论自主招生还是高考加分,都基本上与贫困地区的农村学生无缘,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越来越困难,名牌高校中农村学生占比越来越小,城乡教育鸿沟越拉越大,而“寒门难出贵子”则成为舆论热门话题和人们的普遍感慨。

高考录取以分数论英雄,表面上是公平的,但应该看到,与城里学生相比,农村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享受了较少的、较差的教育资源,教育起点不公平、过程不公平,却要他们在高考中与城里学生同场竞技,以分数论英雄,其结果怎么可能公平!因此,从公平角度看,高校招生本就应该向农村学生倾斜,让享受了较少基础教育资源的他们,能够更多地(至少是公平地)享受高等教育资源,这才是更高层次的公平、真正的公平。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清华招生新政是一种理性纠偏,作为高等院校,也许无力改变贫困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薄弱的现状,但至少不能在招生过程中再次歧视农村学生,而应该通过招生政策的调整,让更多农村学生有机会上大学、上好大学,以缩小城乡教育鸿沟,拓宽穷人孩子向上流动的通道,这是高等院校应当肩负起的社会责任,义不容辞。

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有言:“不能一谈到素质就是说唱歌好、跳舞好,农村的孩子更知道尊重别人,更能吃苦,更知道感恩,这是比会背一些诗歌、多解一道数学题更高的素质。”是的,农村学生的素质并不比城里学生差,关键是我们怎样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农村学生一旦得到良好的受教育机会,其发展后劲同样不会落后于人,无数事实和数据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清华招生新政开了一个好头,愿更多高校效仿之。

来源:合肥在线

10.儒家的理性是思辨理性 篇十

《囚绿记》课文的主题在这里不赘述,而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生成的“古怪”问题中,有两个问题几次三番被不同届的学生提及:“囚绿”是不是不人道(作者都说自己自私了)?绿色是生命吗?

不能说学生的思考没有理由,我们不妨来捋一捋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古怪”问题背后的理性思考

笔者起初听到这些问题时,颇感意外,同时又反思为什么以前不会出现这些问题。反思的结果还是令人欣喜的,因为笔者发现这是自己教学理念进步的结果——如果课堂上过于专制,学生没有思考的空间与发言的机会,还能听到学生的这些古怪的问题吗?同时,笔者发现,这也是令人沮丧的——这么一篇富有寓意的文章,怎么就读出了这些问题呢?这些问题也太理性了吧?因为学生是这么说的:

作者自己“囚绿”为题,说明他的动机就不纯,而在文本中看到了常青藤被拉进房间后还向外生长,这是很自然的一种现象嘛,有必要老是往里面拉吗?而且看作者的意思,其实就是满足自己的观感,为了排解自己的郁闷,才不惜将常青藤拉离它的生长环境,这不是自私又是什么?

对于第二个问题,学生的观点是:文学描述中常常将绿色象征成生命,可是学生在科学课堂上接受到的教育却不是这样,因为科学老师说了,植物是因为不喜欢绿色,才将太阳光中的绿色反射走的,植物生命所需要的是除了绿色之外的其它颜色。那为什么说绿色象征着生命呢?

结果笔者发现,自己可以认为学生的问题太古怪,但又不得不承认学生说得有道理。再深入思考,真正的问题才浮现了:在这样的文本解读中,应当充满着感性的认识的,为什么学生的理性思维在此时却如此的明显?这背后是不是存在着教学设计与实践方面的什么问题呢?一想到这里,笔者感觉就不得不认真面对了,因为笔者发现这背后可能有能够促进自己成长的某些机会。

二、理性思考背后的情境问题

学生没有象自己所想的那样感性,而是让理性思维在文学文本解读中占据了思维的一部分,这怪不得学生。那是不是教学设计出了问题呢?笔者感觉还是有这种可能的,因为学生无论解读什么样的文本,入境是关键,走不进文本的情境,就不可能解读出课文的本义。本课题为“囚绿”,文中作者自己也说了“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那是不是可以引导学生去从“我”的角度去创设情境而实施教学呢?于是笔者作了一次尝试。思路并不复杂,就是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一是回忆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最为郁闷的情形(隐喻课文当中的“不快的记忆”);二是让学生思考在无助的情况下遇到一抹绿色的时候会是什么心情(隐喻课文当中的“孤独而陌生”)。

这两个问题是逐一呈现的,首先让学生回忆生活中遇到的郁闷事情,这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并不难,因为即使不谈生活,也有学习上的郁闷情形。如果学生的感觉不够强烈,不妨让学生想像自己虽未遇到但可能遇到的事情,以营造一种“感同身受”的体验。学生的回忆结果如何,可以从学生的表情上看出来,教师要做的就是确保课堂气氛安静而凝重,等到学生走入自己所营造的心境之后,再提出第二个问题。这个问题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一种相当无助的情形下,对象征着生命的事物产生一种感情依托。

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设计是有一定的效果的,这实际上也是对传统教学思路的一种深入,因为通常所强调的情境创设,关键还是为了营造一种能够让学生走进文本的心境。学生提出了“理性”的问题,导致他们走不进课文这一“感性”的世界,使得文本的解读偏离了预设的轨道,这或许反证了情境的创设需要作出进一步的改进,而改进的依据就是学生认知特点,知道学生在文本解读中会出现什么样的理性思考,而设计出相应的感性情境,或许是教学的一种策略。

三、教学引导是面对生成的关键

但是,在教学中还会出现教师所不愿意看见的情形,因为情境并非万能的。如果情境解决不了学生理性思考的问题,笔者以为关键就在于教师的引导了。

其实,认为作者因“自私”而“囚绿”并非不对,甚至可以认为这是一个很显性的逻辑。这里不妨顺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思考人是不是总有自私的一面,而本文中的自私所导致的,也就是将常青藤的一缕绿叶拉向了自己,而目的却只是认为自己“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只是希望“它也了解我的语言”罢了。这何尝不可以理解为人与自然的一种互动呢?

又如绿色是否表现着生命,这其实可以让学生知道,这样的描述并不是一个科学问题,文学不同于科学,文学的意义在于将人类的一种愿景赋予到不同的事物上,于是科学上阴冷的月亮变成古今多少文人的诗意栖居之所,就是这个道理。

有此思路,学生在课堂上的任何理性问题,都可以成为引导的契机。

上一篇:非全日制中等学历教育下一篇:挑战自己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