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简介雨霖铃

2024-06-19

柳永简介雨霖铃(精选6篇)

1.柳永简介雨霖铃 篇一

柳永《雨霖铃》

在群星璀璨的北宋词坛上,柳永是耀眼的明星之一,而在不胜枚举的柳词中,《雨霖铃》是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全诗如下:

雨霖铃·寒蝉凄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注释】

①长亭:古代在交通要道边每隔十里修建一座长亭供行人休息,又称“十里长亭”。靠近城市的长亭往往是古人送别的地方。

②凄切:凄凉急促。

③骤雨:急猛的阵雨。

④都门:国都之门。这里代指北宋的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

⑤帐饮:在郊外设帐饯行。

⑥无绪:没有情绪。

⑦兰舟:古代传说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南朝梁任昉《述异记》。这里用做对船的美称。

【译文】

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能和谁一同欣赏呢?

【赏析一】

《雨霖铃》全词围绕“伤离别”而构思,先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次写离别时刻,重在描写情态;再写别后想象,在刻划心理。不论勾勒环境,描写情态,想象未来,词人都注意了前后照应,虚实相生,做到层层深入,尽情描绘,情景交融,读起来如行云流水,起伏跌宕中不见痕迹。这首词的情调因写真情实感而显得太伤感、太低沉,但却将词人抑郁的心情和失去爱情的痛苦刻划的极为生动。古往今来有离别之苦的人们在读到这首《雨霖铃》时,都会产生强烈的共鸣。

【赏析二】

柳永多作慢词,长于铺叙。此词表现作者离京南下时长亭送别的情景。上片纪别,从日暮雨歇,送别都门,设帐饯行,到兰舟摧发,泪眼相对,执手告别,依次层层描述离别的场面和双方惜别的情态,犹如一首带有故事性的剧曲,展示了令人伤心惨目的一幕。这与同样表现离情别绪但出之以比兴的唐五代小令是情趣不同的。北宋时柳词不但都下传唱,甚至远及西夏,“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避暑录话》)。柳词盛行于市井巷陌,同他这种明白晓畅、情事俱显的词风不无关系。下片述怀,承“念”字而来,设想别后情景。

刘熙载《艺概》卷四:“词有点有染。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念宵酒酲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确实,“今宵”二句之所以被推为名句,不仅在于虚中有实,虚景实写,更因为以景“染”情、融情入景。“今宵酒醒何处”,遥接上片“帐饮”,足见虽然“无绪”却仍借酒浇愁以致沉醉;“杨柳岸、晓风残月”,则集中了一系列极易触动离愁的意象,创造出一个凄清冷落的怀人境界。“此去”以下,以情会景,放笔直写,不嫌重拙,由“今宵”想到“经年”,由“千里烟波”想到“千种风情”,由“无语凝噎”想到“更与何人说”,回环往复又一气贯注地抒写了“相见时难别亦难”的不尽愁思。宋人论词往往有雅俗之辨,柳词一向被判为“俗曲”。此词上片中的“执手相看泪眼”等语,确实浅近俚俗,近于秦楼楚馆之曲。但下片虚实相间,情景相生,足以与其他著名的“雅词”相比,因此堪称俗不伤雅,雅而不俗。

【赏析三】

此词当为词人从汴京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柳永因作词忤仁宗,遂“失意无俚,流连坊曲”,为歌伶乐伎撰写曲子词。由于得到艺人们的密切合作,他能变旧声为新声,在唐五代小令的基础上,创制了大量的慢词,使宋词开始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首词调名《雨霖铃》,盖取唐时旧曲翻制。据《明皇杂录》云,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避地蜀中,于栈道雨中闻铃音,起悼念杨贵妃之思,“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王灼《碧鸡漫志》卷五云:“今双调《雨霖铃慢》,颇极哀怨,真本曲遗声。”在词史上,双调慢词《雨霖铃》最早的作品,当推此首。柳永充分利用这一词调声情哀怨、篇幅较长的特点,写委婉凄侧的离情,可谓尽情尽致,读之令人於悒。

2.柳永简介雨霖铃 篇二

诗歌讲究语言的高度凝练, 力求音美、形美、意美、境美, 从而抒情达意或咏物言志。这种文学形式得本质与我们的日常会话语言其实并无分别, 都是在体验了日常生活之后的一种认知表达。而对诗歌的赏析过程, 其实也就是读者通过阅读过程来重温和体验这种经过了诗人艺术加工的美好的或悲伤的生活经验及感受。而认知诗学理论正是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系统的研读方法, 来帮助我们能够精确的把握诗人的写作心态、情绪与手法, 从而更加透彻的领悟其诗歌的认知表达。换言之, 认知诗学是对诗歌的科学认知解读。

认知诗学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 其理论基础来源于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 是一门隶属于认知科学的交叉学科。认知诗学的研究对象是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形式、结构和选择, 还有作者的写作手法与风格。其具体的分析方法包括:图形——背景理论、概念合成理论、诗歌意境理论、脚本理论和指示中心理论。下面逐一进行介绍。

1.1 图形——背景理论

这一理论在1915年由丹麦心理学家Rubin提出, 其基本原理是指我们人类的视觉器官在获取信息时会本能的将眼前的场景划分为图形和背景两个部分, 其划分的基本原则叫做“普雷格郎茨原则”。这一原则是指我们人类的视觉器官往往会将个体较小的、有明确形状的、色泽相对更加鲜明的或运动的事物当作我们的观察焦点, 即图形;而将其余的模糊混杂的、没有明确边界的或相对静止的部分当作直觉观察的参照物, 即背景。例如天空中的飞鸟被我们视为图形, 而天空则充当了背景的角色。

1.2 概念合成理论

这一理论由Fauconnier和Turner提出, 其内容是关于我们人类如何利用隐喻手法来认知世界的, 即利用那些具体的、我们所熟知的概念来理解与之存在有相似性的、相对抽象的、我们感到陌生的事物和概念。当然概念合成理论也合理解释了我们利用事物的一部分来认知事物的另一部分或全部这种转喻手法, 例如在“那个戴眼镜的”这一表达中, 我们是在用戴眼镜这一特征来指代整个人。根据概念合成理论, 在形成隐喻的过程中, 我们的大脑会产生四个心理空间:两个概念输入空间、一个类属空间和一个合成空间。两个输入空间中是我们需要认知的概念和用来认知的概念, 即隐喻的目的域和来源域;类指空间分别向两个输入空间投射, 提炼出目标域和来源域的相似成分或结构;根据类指空间做提炼出的相似内容, 两个输入空间分别向合成空间进行投射并在合成空间中形成曾创结构, 即人的大脑根据来源域的内容对目标域所形成的认知。

1.3 诗歌意境理论

诗歌的美感, 全在于其意境。所谓意境, 其实是人类对于客观事物产生了某种特殊情感时的感喟。这一现象的产生原因涉及到两种认知:世界认知与文学认知。世界认知即是人类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客观世界的客观认知, 是不具备情感因素的。而文学认知则是指人们对于某种客观事物所存在的比较普遍的特殊情感, 即每当看到这一客观事物就会不自觉地产生某种感慨, 例如月亮的文学认知是思乡。

1.4 脚本理论

脚本理论体现了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认知方式。客观世界中不仅存在个独立的客观事物, 还存在着很多的程序和流程, 而这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为了对着些客观存在的流程产生认知, 我们的大脑中就出现了脚本, 因此脚本就是那些不同的客观程序被人们体验过之后在其大脑中所总结出来的流程范本, 具有极大的抽象概括性。例如说多去饭馆吃饭, 那么基本流程就是“选择饭馆——走进饭馆——选择座位坐下——招呼服务员拿过菜单——选择菜品——等待上菜——吃饭——结账离开”。因为有了这样的脚本或基本流程在我们的大脑里, 我们在阅读有相关内容的文学作品时就会对偶尔残缺的流程进行自动的大脑补全, 为我们理解文章的内容带来了便利。

1.5 指示中心理论

我们在欣赏诗歌的时候总会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是由于我们会不自觉地将自己想象成作者本人, 跟随诗歌的词句去体会和感悟其中的美妙之处。会产生这种阅读效果正是由于指示中心理论在起作用。当诗人写作时, 他往往会将自己确立为认知指示中心, 而将自己周遭的景致、声色、时间的流逝等设置为认知域。这就有点像一个球体和其球心的关系。这样作者的写作就是对周围音形色的全方位感悟, 而读者的阅读赏析过程就是尽可能的让自己替代作者的指示中心的位置, 从而对诗歌的美好达到最大程度的体验。

2. 认知诗学理论对《雨霖铃》的赏析

柳永是宋代的著名婉约派诗人, 宋词《雨霖铃》是其最著名的代表作, 描写了柳永因仕途失意, 不得不离开京都与心爱之人分手时的伤感情景及想象其离别后的孤寂清冷处境。全诗内容如下:

雨霖铃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 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念去去, 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 晓风残月。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本词调为《雨霖铃》, 源自于唐代的旧曲牌, 据《明皇杂录》记载, 唐玄宗避地蜀中, 于栈道雨中闻铃音, 起悼念杨贵妃之思, “采其声为《雨霖铃》曲, 以寄恨焉”。可见, 这一词调本就是为有情人被迫离散时所做的哀曲, 这与柳永此时的愁绪十分吻合。

本词的上阙主要写景, 描绘了作者与爱人离别时的哀婉场面。上阕的第一句“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描写了离别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天气状况。其中“寒蝉”点出时间是在清冷的秋季, 而此处的“凄切”则是用到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将生命开走到尽头的秋蝉比喻为行将故去的人, 那么蝉的鸣叫之声中自然也就流露出了凄切之意。此处用到了概念合成理论:两个输入空间分别是将死的蝉的叫声和将要故去的人的悲音;类指空间对两个输入空间投射的内容是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生物所发出的悲哀之音;合成空间中所形成的曾创结构是秋蝉仿佛将死之人发出了阵阵哀声。同时, 这里也用到了诗歌意境理论, 即秋蝉的鸣叫为世界认知, 时一种客观存在, 而文学作品中寒蝉的悲鸣往往带给人光阴流逝, 红颜易老的悲秋之情。因此一个“寒蝉凄切”就在开篇为全首词点染出了一个清冷哀怨的氛围诗境。下面“对长亭晚”中的长亭是指古代驿站路上每十里所设的一处供驿传信使住宿休息的处所, 后来也成为人们郊游驻足和分别相送之地。特别是经过文人的诗词吟咏, 十里长亭逐渐演变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这里同样用到了诗歌意境理论。长亭的世界认知是驿站之间的驻足休息处或分别的相送之地, 但其文学认知却代表了故人相送时的不舍之情。词中的“对长亭晚”的意思是傍晚时分, 对着十里长亭送别, 这里交代了送别的地点和具体的送别时间。然后“骤雨初歇”是描写送别时的天气状况。因是秋季, 一场秋雨一场寒, 雨过之后, 应是天气转凉, 而于瑟瑟寒意之中与爱人分别, 就更加会感到内心的凄楚。另外“骤雨”即为忽至忽去的雨, 会给人一种前途飘渺不定的暗示。由此可以看出本词上阕的第一句其实是为读者设定了一个认知域, 或者是勾勒出了一个离别发生的背景。

上阕第二句“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 兰舟催发”。“都门”指京都的城门, “帐”指用来摆送别酒宴的帐子。此处的“帐饮”是在帐中饮酒道别的意思。“无绪”是指没有心情享受送别酒宴。这里“都门”进一步点出更加精确的送别地点, “帐”则将认知域继续缩小至都城门外的帐内, “饮”指设了酒宴, 二人宴饮作别, 很有几分强作欢笑的意味, 所以才会“无绪”, 即点出酒宴上的气氛沉闷。这里也用到了心理空间理论:第一个心理空间为通常的酒宴气氛, 应是欢快的, 第二个心理空间是爱人之间的离散, 是哀伤而痛苦的, 这两个空间合二为一, 就构成了文中的气氛沉闷压抑的送别酒宴。本句的叙述是按照时间的推移来进行的, 酒宴之后, 二人依依不舍, 却还要走出帐外依依惜别。接下来“兰舟催发”可以看出作者是要乘船而去, 此处的兰舟是对船的美称, 使文章更添诗意。这里一方面是情人间的依依不舍, 另一方面却是即将远行之人所乘船只在催出着出发, 更是增添了离别的愁绪。此外, 按照图形——背景理论来分析, 上阕的第一句“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其实是为第二句设定了一个时空背景:清秋、郊外十里送别长亭边、秋雨处停。而上阕的第二句则是在缩小了背景空间的同时也勾勒出了图形部分——一对惜别的情人。同时这副画面的图形部分——离别的情人——也具有动态的属性:彼此留恋却无奈分别、一人登船将行。

上阕第三句“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是在第二句的基础上将画面再次聚焦, 集中在这对情人身上。因此从上阕的第一句开始, 一直是一个镜头聚焦的过程——从背景的勾勒到背景的缩小到图形的呈现再到图形的聚焦。从这第三句,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图形的每一个细节: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噎。

上阕第四句“念去去, 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这句虽短, 却有一个从缩到放的过程。本句中“念”是想到的意思, “去去”是指路途遥远。所以, 这里其实作者是做了一次图形的切割。将一对恋人切割成远去之人。我们可以想象在第三句的“无语凝噎”之后应该是船离岸了, 因此留在岸上的女子由图形慢慢转变为了背景而远去淡出, 现在的图形应是移动的“兰舟”和上面的心碎离人。在这里, 作者的聚焦并没有停止, 而是从这个离去之人的身上再进一步转为近景, 细化到了他的绵绵思绪之中, 换言之, 在本句中作者用到了指示中心理论, 将认知域的指示中心明确设定为船上的远去之人, 用他来感知周围的一切, 而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会不自觉地将自己带入到这个离人的位置, 从而更加深刻的体会那份离愁。这里是作者视角的收缩, 随后作者马上在确立了认知中心的基础上将视角完全展开, 投放在了更加广阔的认知域中。所以“念去去”只是一个由缩至放的转折, 由于想到路途遥远, 不由抬头远望, 只见到“千里烟波”, 即水面上烟波浩淼, 然后视线在逐渐上移, 由沉沉的暮霭看到了辽远的天边。

本词的下阕重在抒情, 这也符合文学写作的一般的范式——写景之后抒发情思。同时, 这也是形成世界认知到文学认知的方式——于客观事物之中寄托情思。从下阕的第一句开始, 作者的笔触完全转为对离人的内心世界的描写, 不再设计实际的景物, 这也可以理解为离人以无心观景, 而完全陷入了沉思。下阕第一句“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这是一句感慨, 为引入下面的抒情部分做了铺垫。这句中用到了隐喻和拟人的手法。首先是作者将“情”比喻为可以增加的物品, 所以才会有“多情”的说法。其次, 作者将“情”视为可以受伤痛苦的人, 所以才会“伤离别”, 才会“不堪冷落清秋节”。此外, 此句还用到了情感隐喻——寂寞是寒冷。这个隐喻的两个输入空间分别是与爱人离散后的孤寂感与寒冷的体表感觉, 类指空间是需要慰藉与温暖的感受, 合成空间中的曾创结构是因为与爱人的分离内心仿佛感到寒冷般的孤寂。最后要提到的是中国人, 特别是中国的文人常会有“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文学认知, 即在本该与家人或爱人团聚的节日里若是形单影只则会倍觉凄凉, 况且中秋佳节正是在秋季, 就更增加了离人内心的孤独感。

下阕的第二、三两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 晓风残月。”依然是沉浸在离人的内心世界的描写, 是对不远的未来的某种凄凉的预测。“今宵酒醒何处?”是个问句, 这里涉及到另一个文学认知——酒。中国的文人常会发出“酒入愁肠愁更愁”的感触, 因此“酒”这一客观事物就具有了与孤独寂寥为伴却会加深这种孤独感的文学认知。与爱人分开之后, 文中的离人应是会独自借酒浇愁, 所以会有这种猜测:今夜酒醒之时自己会身在何方。然后离人自问自答, 应该是杨柳岸, 伴着清冷的晨风和天上的残月。这里的“杨柳岸、晓风与残月”同样具有各自的文学认知特色。中国古代有人离别之时常会互赠柳枝, 因此这里的杨柳岸其实暗含了离别与不舍的情愫。而秋天的晨风一定会令人倍感萧瑟凄清。最后是残月, 如果满月是团圆的象征, 那么残月就一定是孤寂与凄凉的代表景物。作者在这里实际是在自己的脑海中勾勒出了一幅未来的图景, 其中的图形是清晨酒醒的离人, 而背景就是船外的杨柳岸、晨风和残月。这也是对心理空间的一次使用。

下阕第四句“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则是对更远的未来的预测。这里的“经年”是一年又一年的意思, 所以这里的应该是离人对今后的漫长岁月的预测:此番离别多年之中。“应是良辰好景虚设”是预测的结果, 这里的良辰与好景属于同意重复现象, 用于加深含义, 因此本句应该是绘制了多幅图景, 而这多幅图景的共同之处在于背景的美好与图形——离人——的萧瑟心境。所以这里是具有同一特色的多层心理空间的叠加, 目的在于体现离人对远方爱人的深深思恋。

下阕的最后一句“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是从对良辰美景之中冷落萧索的自身的幻想之中再抽离出来之后对自己的反问。本句中的“风情”指的是柔情或情意, 因此这里用到了隐喻, 即人的情意是可数的物体, 因此才会有“千种风情”的表达。本句的意思是, 在阅尽了千般美景过后, 纵使内心中柔情万千, 却又能同谁来分享。在下阕第四句中的种种美好与落寞交织的场景幻想之后, 作者脱开之前营造的各种心理空间场景, 开始扪心自问, 即将关注点聚焦在自己的内心深处。这里看似是反问, 其实也是对自己一片深情的某种肯定, 即在遥远的将来将不会把真心在赋予他人。

整首词凄婉动人, 思绪回转, 仿若优美的情歌, 一波三折。作者的视角先从高远处着手, 步步缩小聚焦, 营造出凄美的氛围和令人唏嘘的主角人物, 然后再深入到人物的内心深处, 一点点的揭开其款款深情与哀哀离情, 最后一句则是将关注点聚为一点之上, 即坚信自己对爱人的专情, 便是经历千般美好也绝不会动心。

此外, 本首词的作者也运用到了脚本理论, 或者说是读者与作者共同运用到了该理论来理解诗词的内容。我们知道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而爱情本身就设计到程序的问题。爱情的程序可概括为:相识——相知相恋——相守, 或相识——相知相恋——分离——相思。本首词的作者柳咏正式用到了第二组模式, 而我们也清楚第二组爱情模式其实更适合于文学作品, 因其哀婉缠绵, 更具悲剧美感。正式由于作者与读者都对第二组爱情模式的熟悉, 才使得作者在创作本词的过程中可以省略很多不必要的环节, 而读者在欣赏本词的过程中可以轻易地理解这种爱人离别相思的苦痛而不需要之前的诸多环节进行铺垫。

结语

认知诗学理论认为文学作品并非只有文人墨客才可以读懂的阳春白雪, 认为其只是人们日常经验的艺术表达形式, 是可以被任何人理解与认知的。而认知诗学理论正是为我们能够更加清晰深刻的理解文学作品, 特别是诗歌, 提供了一套系统的理论工具, 通过这些理论工具, 我们可以准确的还原作者的创作思路与手法, 从而实现对文学作品的深入解析。

参考文献

[1]Fauconnier, G.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2]Gibbs, R.Embodied Experience and Linguistic Meaning[M].Brain and Language, 2003, 84:1-5.

[3]Johnson.M.The Body in the mind[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4]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 We Live by[M].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5]Lakoff.G.1987.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6]Stockwell, P.Cognitive Poetics:An Introduction[M].London:Routlege, 2002.

[7]苏晓军.认知科学背景上的文学研究概览[J].外国语言文学研究, 2006 (3) :63.

3.试析柳永代表作《雨霖铃》 篇三

词最初名称叫“曲子词”,是为配合音乐而创作的歌辞。词大致产生在唐朝,先盛行于民间,晚唐五代致力于词的创作的文人逐渐增多,一些著名的词人,如温庭筠、韦庄、李煜等,都具有自己独到的风格。后来,越来越多的文人开始介入词的文学创作。北宋前期的词坛承续晚唐五代词风,以欧阳修、晏殊为代表,词中多半反映贵族士大夫闲适自得的生活及其流连光景,伤感时序的愁情。词发展到了宋代,新的大一统时代已非前代衰世可比,词人们渴求着一种既“大”且“新”的艺术格局和审美气度,从而催生了慢词的勃兴。

二、柳词在词史上的影响

北宋词至柳永而一变,成为慢词的大家,开启了宋词新天地。前代的词,基本都是令词,而柳永所写,则多是慢词长调,善于化时曲为新声。柳永创作了大量篇幅较长、句子错综不齐的慢词,使词的体式趋向完备。篇幅的拉长导致词风得以“放大”,具体铺叙形容,开合起伏,组织景语。柳永发展了长调的体制,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从都市生活摄取题材,善于用民间俚俗的语言和铺叙的手法,组织较为复杂的内容,表现他生活在市民中间的感受,反映中下层市民的生活面貌。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受到广大百姓喜爱,获得“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声誉。

柳词最令人注目的特色,乃在于“经俗”为美。他把词从贵族文人“沙龙”引向市井“坊曲”。晚唐五代词,从其创作动机、创作环境到作者身份等方面均属于贵族“文艺沙龙”产物。而柳永是一位失意下层文人,唱者和听者多半是一些歌妓和市民,其词更属于那种“流行歌曲”式的“俗曲”。所以,柳词无论从其思想色彩、审美意向,还是艺术风貌来看,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最大特色便是“世俗化”:一是感情更“世俗”,二是语言更“俚俗”。情志基本是一种男恋女爱情感和理想愿望,塑造少见的世俗社会人情味。这对当时社会传统的文学观念及审美观念是大胆的挑战,直接影响着“婉约”派的创作。

“婉约”派出现较早,以唐朝温庭筠为鼻祖的五代“花间派”词为开端。宋初欧阳修、晏氏父子奠定了该派的基础,对后世“婉约”名家词人有启迪作用。但此时,词仍没有突破“词为艳科”的传统。主要特征:题材较窄,一般不出伤离送别、儿女恋情之类;多用含蓄委婉、蕴藉比兴表现手法,曲折表达细腻思想感情;格律形式也较严密,重视结构组合,表意求曲,声律和谐,语言流利,绮丽挥绰,文思绝佳。

三、柳词代表作《雨霖铃》

柳永生活的年代——北宋前期,正是创作大量适合于歌唱的新乐府时期,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中晚年中进士,官居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一生仕途坎坷,于是淡泊功名,以“白衣卿相”自居,耽溺于“偎红倚翠”“浅斟低唱”的生活。他创作的《雨霖铃》词调来源唐教坊国家乐府机构中教坊大曲名。《明皇杂录》云:“幸蜀。初入斜谷,霖雨弥旬,栈道中闻铃声,採其声为《雨霖铃》以寄恨。……今双调《雨霖铃慢》,颇极哀怨,真本曲遗声。”柳永盖取唐时旧曲翻制,即本古乐以翻新调,恢张词体,革新歌辞抒写内容。词人离汴京前往浙江与情人话别时所作。当时的作者内心因羁旅生涯所诱发出来的伤感随着作者的游踪越来越浓。仕途上的失意,不得不离开京师而远行,这种抑郁忧愤的心情与失去爱情慰藉的痛苦交织在一起,词人便更加感到生活前途的黯淡无光。全词以冷落的秋景作为衬托,精心刻画了情侣分别时留恋的情态及复杂微妙的心理,进而设想别后的孤独与思恋,深刻地表达了有情人之间难舍难分的情意。

1.从词谱上讲

宋朝填词并无专门韵书(或已失传),是根据唐及后来的词论家推测的。《雨霖铃》又《雨霖铃慢》,双调仄体。双调就是把一首词分为前后两阕。两阕的字数相等或基本上相等,平仄也相同。正体103字,上阕10句5仄韵,下阕9句5仄,除第一字“切”为去声韵,其余押韵尾字用入声韵。慢,词乐格调之一。慢曲子的简称,及慢曲,慢词说法。古书上写作曼,亦延长引申歌声延长,就唱得迟缓了,因此,由“曼”字孳乳出“慢”字。指调长拍缓,节奏徐纡舒慢的乐曲,通常慢词字多调长,多属于长调,急慢是按其音乐节奏区分;词调长短是按字数多寡划分。

词调用慢字,往往可以省去,在宋代可有可无。张炎《词源》云:“慢曲不过百余字,中间抑扬高下,丁抗掣拽,有大顿、小顿、大柱、小柱、打、掯……”此中有许多唱歌术语,因为有种种延长引申唱法。

2.从声律上说

唐宪宗时《元和韵谱》指出:入声直而促,出音直接而收音短促,当有塞音尾p、t、k收尾,至宋代北方方言合并为喉塞音。入声,极短的多半是中低降调、促阴阳。其词中的韵角字:切(为去声韵)、歇、噎、阔、别、节、月、说(为入声韵),韵母ie\ian\uo\üe在现代汉语中为后响复元音,发音哽咽而短促。柳永在《雨霖铃》中用入声可见其意。韵角字“发”、“设”也为入声韵,大概在当时与前面几个韵角字同是一个韵部,发展到今天发生了变体吧。

3.从词韵上推

双调《雨霖铃》用柔和韵,介于洪声与细声韵之间。其调悲咽、凄楚、感人至深。双叠以上词中,后叠首句“别”和前叠尾句“阔”押韵,这谓续韵。此词调“用仄韵而必须入声者”,平仄韵不得通融,可晓柳永极通韵律,既表情达意,又音韵谐合。

4.从词牌上究

初配音乐歌唱,须按律制调,依调填词,后来词牌和词的内容不再有联系,各词牌只作词的结构定式。词牌来源,主要有三种情况:①乐曲的名称。②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③词的题目。词牌之外,还有一个词题,在词牌下面用较小的字注出。

而《雨霖铃》则为乐曲名,无词题。词人不想再旁释,直接让听者进入意境,领略词的内涵,可见词人用意之所在。

5.从词内容章法赏析

《雨霖铃》是一首写别离之情的词。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一开头,词人就捕捉到有特征的秋景渲染气氛。“寒蝉”透示了秋意,“凄切”之声令人感到凄凉、冷落。“对”字引出了离别的时间、地点。词人起笔用融情入景,以景衬情的手法,不仅捕捉了晚秋景物特色,写出所见所闻所感,而且营造出足以触动离愁别恨的气氛和情调。阵阵骤雨,刚刚收住了雨脚,好朋友啊,就要走了!这时节,怎样将动人的愁思抒发出来呢?情中有景,字字含情。开头造境,选一个切合主题的环境,然后因景生情,依景叙事,带出词的主体部分。起首三句为后两句设下伏笔,以环境渲染别离时的凄苦心情。

◆都门账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从吃不香,饮不畅,可品味出词人的别离苦味,从“乘船留恋”到“艄公催发”这一对矛盾中,可以窥见情深。就在这不想别而不能不“离”的最后时刻,真是情意深长而觉时间太短。“账饮”用词的组连法则变化,“留恋处”结合上下文,表明“骤雨”是“留恋”的短暂时机,而“初歇”是“催发”的缘由;同时“留恋”表明不得不别,一个“处”字既点明关节,又提示出比较微妙的心理活动。主观现实和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使“无绪”铺写一定深度。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彼此眷恋之情,无可奈何之心写得非常深刻,所谓“语不求奇,而意致绵密”。既然欲饮无绪,欲留不能,这时作者纵有千言万语也因喉咙噎住而说不出口,只有泪眼相对,执手告别罢了,满腹哀伤情,尽在不言中。柔情蜜意的流露,情感集中的表现,把人物痛别时的动作、神态勾画得极为生动、逼真。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一个“念”字是怜爱也,在这为一字领,下面所写想象景物是虚设。“去去”行程之远,“沉沉”深厚邈,“阔”无边意。这里“景语即情语”,不光是自然景色之暗淡,更深一层隐藏着无边无际的离恨。这两句歇拍,由近及远,即实入虚。结句望空凝思,情意绵绵。“念”有着无限追思的意味。一方面紧扣上文的“无绪”,衔接自然,把近景和远景连成一片;另一方面贯注到下阕描述,在手法上以情带景,在结构上有结有领。这两句以愁心想愁景,愁景又渲染了愁心。“念去去”三字都要是仄声,加重悬想别后的凄楚之心,词中主人公的黯淡心情给天容水色涂上了阴影。

上阕:写离别时难舍难分的心情,一对恋人依依惜别的场面。从抒情的重点和层次上看,抓住“别”字,由出行到“帐饮”,到“催发”,到“执手”,到“遥念”,突出了惜别的深情、离别的痛苦。最后两句既是对上阕所写情景的收来,也是下阕写别后离人的心情张本,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此句承上启下。“伤离别”点明这首词主题,写得含蕴丰富,凝重有力。“自古”是把自己的感情赋予普遍的意义。这样写不仅扩大了这种感情的意义,同时也衬托出自已的离情比古人更深。江淹在《别赋》中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作者把古人这种感受融化在自己的词句中,更赋予以新的含义,“更那堪”三个字更加强了全词的语感。“多情”一句为点,“清秋节”一句为染。“染”融情入景,以景写情,隐约委婉。“点”直抒情感,直白点出,是归结,是提升,是更强烈地表达。点染结合,相辅相成,相映成辉。道出人生哲理,遥应上阕首句。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句是柳永的名句。据记载,须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之,可领略其词风。情景交融,自然天成,被人们许为古今俊语。“杨柳岸”古人早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据《诗经·采薇》中写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也是离别。“柳”与“留”谐音。离别的人一看见杨柳,就会想起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面,就会浮现出赠柳惜别的情景。心中就会涌起一缕缕离愁。“杨柳岸”三字明写眼前景和暗写别时情,显得含蓄而有余味。作者为什么要写“晓风残月”呢?“残”字突出凄清冷落之感。清秋的晓风是凉的,柳永正是通过凉风写出别后心境的凄凉。月挂树梢本是一种自然景象,着一“残”字,就透露出凄清冷落之感。词人写风之凉,月之残,都为了倾诉出离情别绪。设想之辞,景是凄清静寂的,人是孤零飘泊的。从呼应上阕来看,“酒醒”遥接“帐饮”,尽管“帐饮无绪”,然而借酒消愁,依然酒醉,于是借“酒醒”而设问,倍增惆怅;从以情带景来看,顶承“念去去千里烟波”,尽管景色已甚暗淡,然而词人悲凉的心情随着星斗的推移而加深,倍觉孤寂;从意境上看,推相与好朋友分手后,在今夜酒醒的时候,扁舟空空,情景凄清,只看见岸边的杨柳随着晓风在飘拂,一弯残月,孤零零地挂在梢头。妙在寓情于景,意在言外。“杨柳”“风”“月”这些本是自然界的景物,然而不少文人曾予以特殊意义,李白有“此夜曲中闻折柳”,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杨柳就成了送别的象征;古代的行人于黎明时分踏上征程,送别也在这时刻,韦庄就有“惆怅晓莺残月”,因而“晓风残月”更见依依惜别之情。作者组合了最能触动离愁景物入词,酿造意境,增添了抒情色彩,渲染了浓烈的气氛,更能展现微妙的心理活动,拨动读者的心弦。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想想今一别,何时见?即使有“良辰好景”,但天各一方,哪有兴致欣赏,不也如同虚设?感情得到进一步升华,无需景情语,直接道白更痛快。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越是“良辰好景”就越使人伤神,即使有“千种风情”也“无人诉说”。作者艺术地把离别之情推向高潮。“便纵有”三字领,千言万语难表此情。长吟击节,回肠荡气,词人的相思之挚、相忆之苦瞬间便跃然纸上。

下阕充分表达了词人别后的凄苦之情和无法割舍的爱恋之意。

6.从全词神韵来看:

《雨霖铃》全词围绕“伤离别”而构思,铺叙展衍,以离情为贯穿全篇主线。先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次写离别时刻,重在描写情态;后写别后想象,重在刻画心理。各层前呼后应,层层深入,尽情描绘,情景交融,感人至深。词以悲秋景色为衬托,把秋色、秋思和别境、别情结合起来描写,使眼中景,心中情,意中人三者之间构成完美的艺术形象,主客观高度统一,物与我和谐一致,词中通用白描手法,语言真实自然,情意细密缠绵。章法不拘一格,声情并茂,起伏跌宕,特别是末句更留有无穷的意味,耐人寻绎。情、景、意写得文思高绝。内藏无限画意和水墨色彩,浓淡的情思交错,忽强、忽弱的词采,和变化多端的音乐意韵。以深情的词句作结,余意深远,很有特色,“词意俱不尽,余意更深邃”。这首词不事雕琢,旖旎近情,以白描见长,铺叙景物寒蝉、烟波、暮霭、杨柳、晓风、残月等,倾吐心情。词人大量吸收口语入词,如兰舟、催发、执手、无语等。通过缓急轻重的语气表达人物内心情绪的起伏变化,对后来说唱文学和曲辞创作有深远影响。铺叙展衍,以离情为主线贯穿全篇。全词之气犹如奔马收疆,有住而不住之势。曲处能直,密处能疏,状难状之景情。前片自第四句起写情至为缜密,换头却用提空之笔从远写来,显得疏朗清远。上下阕通过衬托、点染浑成一片。一扫晚唐、五代词人的雕琢习气。作家说境界有时是“死”的,而神韵一直是“活”的。我们是否从中可悟柳词永恒魅力所在呢?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

2.唐圭璋主编《唐宋词鉴赏辞典》上海古籍出版社。

3.龙榆生主编《唐宋词格律》上海古籍出版社。

4.王力主编《汉语音韵学》《诗词格律概要》中华书局出版社。

5.倪维锦主编《语文教学参考书》高等教育出版社。

4.柳永《雨霖铃》教案 篇四

1、知识目标:

(1)以读带析,在朗读中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教学难点)

(2)鉴赏意象和意境,掌握婉约派词的风格特点。(教学难点)

(3)深刻体会《雨霖铃》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艺术特色。(教学重点)

2、能力目标:

通过掌握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学生掌握和鉴赏词的能力。(教学重点)

3、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以真情品读作品,培养学习诗歌的兴趣和文学素养。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我们在讲宋词简介的时候说过,宋词可以分为几个流派?(生:两派。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是?(苏轼、辛弃疾)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是?(柳永、李清照)

传说苏轼曾问一个善于唱歌的幕士:“我词何如柳七(柳永)?”这个人回答:“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由此大家可知这两个流派的不同特点。。

能让苏轼与之一争高下的“杨柳岸晓风残月”出自哪首词?(生:《雨霖铃》)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雨霖铃》 (板书)

二、整体感知。

1、范读《雨霖铃》。

(让学生感受词的感情基调)

师:能感受到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吗?

生:能。哀婉、悲伤、凄清。 (板书)

2、指导诵读。

我们讲过诗词诵读要把握的几个要点,首先要读准字音;

其次要读出节奏,宋词不比唐诗那样整齐划一,每句是不同的。再注意韵脚的读法,要短促而清晰;引导学生试读一遍,划分节奏。

最重要的要读出感情,刚才大家已经感受到了,现在就试读一遍,自己体会体会。

学生自由朗读——指明学生朗读——学生齐读。

3、疏通词句:(注释中有的不在讲解之列。)

寒蝉:初秋乍寒时的蝉,偶尚自鸣,但短促无力,至深秋则噤。

烟波:烟雾弥漫水波动荡的水面。

无绪:古,没有心思。今,没有头绪。

念去去:想到将来……(“行行重行行”)。

应是:即便是。

三、赏析

1、听录音,注意正音和节奏

2、指读,注意诗歌基调。这一首词是词人与红颜知己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离别场景,因此与“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诀别的悲壮不同,是“凄苦”。

3、结合注释掌握词意,描述诗意:

《雨霖铃》

秋蝉的鸣叫凄凉急切,面对着暮色中的长亭,一阵暴雨刚刚停歇。在京城门外设帐饮酒饯别,却没有好心情,正当难舍难分之时,行船的人催着要出发。手拉着手泪眼相望,哽咽着竟然说不出一句话来。想到我这次要一程又一程的离别远去,舟行千里,水上雾霭朦胧,夜晚浓云笼罩着的南方天空是多么深远辽阔。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无不悲伤地离别,偏偏又在这冷落凄清的深秋时节,叫人怎能承受?今晚酒醒我身在何处呢?也许是泊舟杨柳岸边,晨风习习,天空挂着一钩残月。这一去经年累月,就算遇到美好的日子、美好的景物,也形同虚设。即使有千般情意,又能跟谁诉说!

4、整体把握:

1)全诗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什么情感?

“多情自古伤离别”, 词以“伤离别”为主线。写离别,抒“伤”情。

2)锤炼诗眼: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可结合背景,知人论世)

该句在诗中为“过片”,承上启下,并表明诗歌主旨情感,为全词“诗眼”。而且本句由伤离别——自古伤(见下)——多情更伤——秋更伤(见下)——清秋更伤——冷落更伤来层层突出“那堪”“伤离别”的情感,表达细腻,情感凄苦,感人至深!

自古:离别在古代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所谓“生离死别”主要原因是交通的不发达,远行多半走水路,行程往往成年累月,以及诸多难以预见的阻隔因素,从而让分别之人产生前路迢迢、山重水复、归期难料的纷繁情绪。加上离人多半因为被贬、流放,或为生活所迫,或因战争离乱或男女情缘,这就特别惹起人的万端感慨。

清秋:秋天本来是草枯叶落,百花凋零的季节,人在秋中往往会有一种凄清冷落之感,所以古人在描写秋天的时候,经常与“愁苦悲凉”的感情联系在一起。先秦的宋玉在《九辨》中说:“悲哉,秋之为气也!”南宋吴文英在《唐多令》中说:“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而曹雪芹在《秋窗风雨夕》中则说:“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这些诗句都写出了怀有特定情感的人在秋天中的特定感受。词人把离别之事与清秋之气叠加悲苦再加凄凉,情感的表达更加沉重。

抒情手法:直抒胸臆。

3)围绕诗眼,体会全诗的基本结构:

上片:别时(实写) 晚(黄昏) 长亭(饯别——催发——执手——念)

下片: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别后 (虚写) 今宵 杨柳岸

经年 未卜

四、合作探究赏析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分析角度提示: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注意抓首句的作用以及本句的意象特色来分析)

开首三句道出时间、地点、景物。以凄清景色揭开了离别的序曲:

元代的卢挚在《沉醉东风》:“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

宋代词人晏几道在《采桑子》:“一寸愁心,日日寒蝉夜夜砧。”

长亭:早在秦汉时便开始在道旁设亭,供旅客停息休憩或送别饯行之用。当时是十里置亭,也叫“十里长亭”五里一短亭。

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骤雨初歇,凉意彻骨,暮色苍茫,云低风冷的环境中,人将别、日已晚、雨乍停、蝉声切。惜别的长亭,凄凉的深秋,让人黯然销魂!首句借景抒情,营造了凄清惨淡的画面,奠定全诗低沉伤感的情感基调。

2、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注意从离人心理的矛盾现实的无情入手)

3、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注意抓离人的动作分析人物的心理)

4、“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注意从该句的空间感、色彩感入手体会“念”而难舍的情感)

5、“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注意从白描手法、想象虚写、景语皆情语、意象的特征等等的特色体会)明确:杨柳离,晓风冷,残月缺,更酒醒。

6、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注意抓想象、反问、虚词等体会情感中的无限怅恨!)

五、朗诵,总结

5.雨霖铃柳永翻译 篇五

诗人柳永词大量描写市民阶层男女之间的感情,词中的女主人公,多数是沦入青楼的不幸女子。诗人柳永的这类词,不仅表现了世俗女性大胆而泼辣的爱情意识,还写出了被遗弃的或失恋的平民女子的痛苦心声。在词史上,诗人柳永第一次笔端伸向平民妇女的内心世界,为她们诉说心中的苦闷忧怨。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诗人柳永的词才走向平民化、大众化,使词获得了新的发展趋势。[49]

2、描写都市生活和市井风光

诗人柳永词多方面展现了北宋繁华富裕的都市生活和丰富多彩的市井风情。诗人柳永长期生活在都市里,对都市生活有着丰富的体验,他用彩笔一一描绘过当时汴京、洛阳、益州、扬州、会稽、金陵、杭州等城市的繁荣景象和市民的游乐情景。这些都市风情画,前所未有地展现出当时社会的太平气象。

3、描写羁旅行役

诗人柳永多次科举失利后,为了生计,不得不到处宦游干谒,以期能谋取一官半职。诗人柳永工于羁旅行役词[50]  ,正是基于他一生宦游沉浮、浪迹江湖的切身感受。《乐章集》中六十多首羁旅行役词,比较全面地展现出诗人柳永一生中的追求、挫折、矛盾、苦闷、辛酸、失意等复杂心态。在这类词中,诗人柳永写其行踪所至,自抒漂泊生活中的离别相思之情,背景远比五代以及宋初词人所写思乡念远词阔大,意境也更苍凉,特别真切感人。

4、其他

诗人柳永还写过不少歌颂帝王、达官贵人的词,也写过一些自叙怀抱,自叹平生遭际的词,例如其《戚氏》一篇,是《乐章集》中最长的一首词,他在词中对自己的生平作了回顾,字里行间颇多感触,唱出了天涯沦落的不遇之士的悲音,被誉为《离骚》的遗风。

艺术成就

1、丰富词调

唐五代时期,词的体式以小令为主,慢词总共不过十多首;到了宋初,词人擅长和习用的仍是小令。与诗人柳永同时而略晚的张先、晏殊和欧阳修,仅分别尝试写了17首、3首和13首慢词,慢词占其词作总数的比例很小;而诗人柳永一人就创作了慢词87首、调125首,是第一个大量创制慢词的人。诗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

诗人柳永还是两宋词坛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据统计,在宋词880多个词调中 ,属于诗人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的就有一百多个。词至诗人柳永,体制始备,令、引、近、慢、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长调短令,日益丰富。形式体制的完备,为宋词的发展和后继者在内容上的开拓提供了前提条件。

2、雅俗并陈

词本来是从民间而来,敦煌曲子词,也多是民间词,到了文人手中后,渐渐被用来表现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感。诗人柳永生活在市民阶层已渐壮大的北宋中前期,混迹青楼酒馆,对市民的生活相当了解,诗人柳永表现女性生活、感情的词作,不仅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而且从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雅”为“俗”,使词从贵族的文艺沙龙重新走向市井。

但诗人柳永的羁旅行役词,又相当的典雅。羁旅行役词,多和怀才不遇、天涯沦落有关,这一类词抒发的是士不遇的感情,这本身就属于“雅”的范畴;在创作手法上,诗人柳永还兼容了诗的表现手法,意境的`创造、气氛的渲染,用典使事,遣词造句,无不体现了“雅”的特色,使其词呈现出雅俗并陈的特色。

3、表现手法

①抒情的自我化

晚唐五代词,除韦庄、李煜后期词作以外,大多是表现离愁别恨、男欢女爱等类型化情感,采用的主要是“代言”的抒情模式;诗人柳永词则注意表现自我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心态,采用“代言”的抒情模式,注重自我的情感体验。其《鹤冲天·黄金榜上》一词,尽情地抒发了名落孙山后的愤懑不平,也展现了他的叛逆反抗精神和狂放不羁的个性,是这类作品的典型。

②语言的通俗化

诗人柳永在词的语言表达方式上,也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他不像晚唐五代以来的文人词那样只是从书面的语汇中提练高雅绮丽的语言,而是充分运用现实生活中的日常口语和俚语。诸如代词“我”、“你”、“伊”、“自家”、“伊家”、“阿谁”,副词“恁”、“怎”、“争”,动词“看承”、“都来”、“抵死”、“消得”等,诗人柳永都反复使用。用富有表现力的口语入词,不仅生动活泼,而且使读者和听众既感到亲切有味,又易于理解接受。

③铺叙和白描的手法

小令由于篇幅短小,只适宜于用传统的比兴手法,通过象征性的意

象群来烘托、传达抒情主人公的情思意绪。而慢词则可以尽情地铺叙衍展,故诗人柳永将“敷陈其事而直言之”的赋法移植于词,或直接层层刻画抒情主人公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或铺陈描绘情事发生、发展的场面和过程,以展现不同时空场景中人物情感心态的变化。

与铺叙相配合,诗人柳永还大量使用白描手法,写景状物,不用假借替代;言情叙事,不需烘托渲染,而直抒胸臆。如《定**·自春来》不加掩饰地吐露了青年女子的生活愿望,写景状物,运用白描手法,描述十分精细。

④结构巧妙

同时,诗人柳永善于巧妙利用时空的转换来叙事、布景、言情,将一般的人我双方互写的双重结构发展为从自我思念对方又设想对方思念自我的多重空间结构,体现为回环往复式的多重时间结构,如“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后世影响

作为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大词人,诗人柳永对后来词人影响甚大。南北宋之交的王灼即说“今少年”“十有八九不学柳耆卿,则学曹元宠”;又说沈唐、李甲、孔夷、孔榘、晁端礼、万俟咏等六人“皆在佳句”,“源流从柳氏来”。即使是苏轼、黄庭坚、秦观、周邦彦等著名词人,也无不受惠于诗人柳永。

6.柳永《雨霖铃》教学设计 篇六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柳永其人及其词作风格;

2、以读带析,在朗读中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

3、深刻体会《雨霖铃》的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二、能力目标:

1、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品赏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通过理解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在朗读中品味这首词的意境;

2、引导学生体味这首词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1、引导在了解词作内容的基础上把握诵读技巧;

2、引导学生深刻分析这首词的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讨论法;

3、点拨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雨霖铃》MTV;朗读flash。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在讲宋词简介的时候说过,宋词可以分为几个流派?(生:两派。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是?(苏轼、辛弃疾)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是?(柳永、李清照)

传说苏轼曾问一个善于唱歌的幕士:“我词何如柳七(柳永)?”这个人回答:“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由此大家可知这两个流派的不同特点。。

能让苏轼与之一争高下的“杨柳岸晓风残月”出自哪首词?(生:《雨霖铃》)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雨霖铃》 (板书)

二、关于柳永 :

柳永,原名三变,排行第七,世称柳七。 他少年时到汴京应试,由于擅长词曲,熟悉了许多歌妓,并替她们填词作曲,表现了一种浪子作风。当时有人在仁宗面前举荐他,仁宗批了四个字说:“且去填词”。柳永在受了这种打击之后,别无出路,就只好以开玩笑的态度,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在汴京(即开封),苏州,杭州等都市过着一种流浪的生活。大约在少年时的“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考取进士,在浙江的桐庐、定海等处做过几任小官。晚年死于润州(江苏镇江县)。死时家无余财,群伎和金葬之于南门。

他精通音律,变旧声为新声,在唐五代小令的基础上创制了大量适合于歌唱的慢词,这首词调名《雨霖铃》,就是取唐时旧曲翻制。据《明皇杂录》云,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避地蜀中,于栈道雨中闻铃音,起悼念杨贵妃之思,“采其声为《雨霖铃》曲”。所以这支曲本来就是寄托相思的,词调极尽哀怨。”柳永充分利用这一词调声情哀怨、篇幅较长的特点,写委婉凄侧的离情。此词当为词人从汴京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

三、整体感知:

1 、范读《雨霖铃》。

(让学生感受词的感情基调)

师:能感受到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吗?

生:能。哀婉、悲伤、凄清。 (板书)

2 、指导诵读。

我们讲过诗词诵读要把握的几个要点,首先要读准字音;

其次要读出节奏,宋词不比唐诗那样整齐划一,每句是不同的。再注意韵脚的读法,要短促而清晰;带领学生试读一遍,划分节奏。

最重要的要读出感情,刚才大家已经感受到了,现在就试读一遍,自己体会体会。

学生自由朗读——指明学生朗读——学生齐读。

3、疏通词句:(注释中有的不在讲解之列。)

寒蝉:初秋乍寒时的蝉,偶尚自鸣,但短促无力,至深秋则噤。

烟波:烟雾弥漫水波动荡的水面。

无绪:古,没有心思。今,没有头绪。

念去去:想到将来……(“行行重行行”)。

应是:即便是。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诗歌。

2、搜集柳永的诗歌进一步赏析。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鉴赏:

学生自读,思考:从时间角度看,这首词的层次应如何划分?

明确:别前、别时、别后。(板书)

师:这首词的重要特点是情景交融、虚实相济。(板书)

鉴赏时注意词中哪些是景语,哪些是情语? 哪些是情景和说?词中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

上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师:起首三句写什么?是情?是景?

生:写景。

明确:对。写别时景。点明了季节、时间、地点和事件。勾勒了一个情人离别的典型环境。

师:地点呢?(长亭)时间呢?(晚上)季节(秋季)

提到秋季会有怎样的感觉?(萧瑟)

时当秋季,景已萧瑟;且值天晚,暮色阴沉,而骤雨滂沱之后,继之以寒蝉凄切: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加之当中“对长亭晚”一句,句法结构是一、二、一,极顿挫吞咽之致,更准确地传达了这种凄凉况味。

起首句已给全诗定下了基调:“凄切”。

“都门畅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师:这写什么?(写情) 极写饯别时的心情,委婉曲折,欲饮无绪,欲留不能,依依不舍,难舍难分。

恋人在都门外长亭摆下酒筵给他送别,然而面对美酒佳肴,词人毫无心思。(问:为什么?他的思绪正在想什么?)正专注于恋人,所以词中接下去说“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这样的矛盾冲突何其尖锐。

关于这样的环境和心理描写古人有很多。

林逋《相思令》云:“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欲平。”这仅是暗示船将启碇,情人难舍。刘克庄《长相思》云:“烟迢迢,水迢迢,准拟江边驻画桡,舟人频报潮。”虽较明显,但仍属含蓄之作。可是柳永的“兰舟催发”,却以直笔写离别之紧迫,虽没有他们含蕴缠绵,但却直而能迂,更能促使感情的深化,可见留恋之情浓。

于是后面便迸出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师:这句写情态。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如在目前。

启发学生想象这副画面,把语言形象化进而图象化,以体会诗的意境。

(提示:两人相对而立,手握手,眼对眼,泪眼婆娑。是“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是“相对无言,惟有泪千行。”也既然这么不舍得,那词人为什么要离开呢?也许是统治者不欣赏,也许是迫与生计。总之是不得不离开。古往今来恋人离别都是一样的。所以江淹在《别赋》中说:“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矣!”)

后来传奇戏曲中常有这样一句唱词:“流泪眼看流泪眼,断肠人对断肠人”,语出于此,然却不如柳词凝炼有力。词人“竟无语凝噎。”那么词人凝噎在喉的是什么话呢?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念去去”二句便是他的内心独白。

师:这句写什么?

生:写景。

这里的“念”字用得特别好。“念”字是上声还是去声?(是去声。)“名词转折跌荡处,多用去声,何也?非去则激不起。”此词以去声“念”字作为领格,承上启下,表明是设想别后的道路遥远。

“念”字后“去去”二字连用,则愈益显示出激越的声情,读时一字一顿,遂觉去路茫茫,道路修远。“千里”以下,声调和谐,景色如绘。既曰“烟波”,又曰“暮霭”,更曰“沉沉”,着色可谓浓矣;既日“千里”,又曰“阔”,空间可谓广矣。

(提示学生想象这副画面:作者站在河边,放目远眺,面前所见:一望无际的海面,远处山色朦胧,海面上层层灰蒙蒙的雾气升腾,整副画面是灰色调。好象一副山水画。)这样的画面给人怎样的感觉?(生:压抑、苦闷)诗人想到前路茫茫,自己将越走越远,离心爱的人越来越远,心越来越苦,愁思也越来越深。全句写景,又全句写情。

下片 :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师:下片换头写情,叹息古往今来离情之可悲。“伤别离”点名这首词的主旨。“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又推进一层,更何况我正在这冷落凄凉的秋季,多么难以忍受!江淹在《别赋》中说:“黯然消魂者惟别而已矣。”柳永把这种感受融化在自己的诗中,又扩大了这种感受,以“更那堪”衬托自己的离情比古人更深。

师:“清秋节”一词,照应前面哪句?

生:起首一句“寒蝉凄切”

师:前后照应再次点明离别时的凄清氛围。比起首三句的以景寓情更为明显、深刻。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今宵”三句蝉联上句而来,后来竟成为苏轼相与争胜的对象。那么它究竟好在什么地方?————词中有画,景中含情。(提示学生想象画面: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

联系特定情境。画面出现在“酒醒”之后,离人借酒消愁,但举杯消愁愁更愁,帐饮时已然无绪,更何况酒醒之后?诗人此时,前晚“执手相看泪眼”的图景依然鲜明的留在心上,而前路是“千里烟波”,继续前行离爱人越来越远,可以想见他的心情。

感受画面色调。古人有折柳送行的习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折柳送行,取其依依之态。另外,“柳””留”谐音,折柳赠人有挽留之意。所以古代文人写离别之情,往往要写到杨柳。清秋的晓风是凉的,恰合别后心境的凄凉。残月清冷的形象暗合凄清冷落之感。词人寓情于景,借景传情,以风之凉,月之残透露离情别绪。

结合全诗旨趣。这首词的主题句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这两句叙述全篇本意,是词的主文,“今宵酒醒何处”两句烘染本意,将诗人的.立意渲染为—幅深秋羁旅图。“杨柳岸”、“晓风”、“残月”三个典型意象“列锦”式的组合在一起,引起读者无尽的想象和遐思。这两句诗暗含旨趣,画面生动。

师:整个画面的基调如何?

生:整个画面充满了凄清的气氛。

师: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绵邈,完全凝聚在这画面之中。比之上片结尾二句,虽同样是写景,写离愁,但前者仿佛是泼墨山水,一片苍茫;这里却似工笔小帧,无比清丽。词人采用了画家所常用的点染笔法。“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在上两句的基础上进一步渲染这种离别时的凄清。这四句密不可分,相互烘托,相互陪衬,中间若插上另外一句,就破坏了意境的完整性,形象的统一性。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此去经年”四句,构成另一种情境。因为上面是用景浯,此处则改用情语。他们相聚之日,每逢良辰好景,总感到欢娱;可是别后非止一日,年复一年,纵有良辰好景,也引不起欣赏的兴致,只能徒增枨触而已。

师:“此去”二字,遥应上片“念去去”。“经年”二字,近应“今宵”。在时间与思绪上均是环环相扣,步步推进。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益见钟情之殷,离愁之深。

其以问句做结,更留有无穷意味。

如此归纳全词,犹如奔马收缰,有住而不住之势;又如众流归海,有尽而未尽之致。

师:我们再回头看整首词,情语在写情,景语也并非只写景,每句中都包含无限情思。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诵读时注意体会词融情入景的特点。

再就是虚实相济。哪些写虚?别后想象。写实?别时情景。

再想想词中的三副画,给人的感觉都是:哀婉、无奈、凄清。这是这首词的特点,也是婉约词共同的特点。

二、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婉约词的代表作《雨霖铃》,重点让大家把握词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特点。另外还让大家品位词中意象,体会作者感情。在此基础上了解婉约词的风格。

学生齐背《雨霖铃》。

三、作业

1、诵读

上一篇:长恨歌(高二必修教学设计)下一篇:幼儿中班语言区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