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劳务经济加快致富步伐

2024-10-13

发展劳务经济加快致富步伐(共10篇)

1.发展劳务经济加快致富步伐 篇一

发展劳动经济 加快小康步伐

发展劳动经济 加快小康步伐

近年来,XXX闫庙村把发展劳动经济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加快小康建设建设的突破口,取得明显成效。2004年,全村劳务输出400多人,劳务总收入325万元,有力地推动了全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闫庙村劳务输出量大幅增加,质量明显提升。呈现出常年型、技工型、簇群型

和组织型的特点。据统计,全村常年外出人员占外出劳务人员的70以上。其中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有48人,占12左右,其它劳务人员也大多具有一技之长。劳务输出的组织文化程度不断提高。近几年来,与“打工潮”交相辉映的是“创业潮”的兴起。闫庙村返乡创业人员已达20余人,如闫庙村在山东省海阳市务工人员180人,该村支部书记比XXX引资1000万元创办羊毛衫厂,安装了60台先进成套机器,创造了200多个就业岗位。此外,该村还有在北京、浙江、广东等地务工人员200多人。劳务经济被该村农民称为脱贫致富的“铁杆庄稼”,正所谓“输出一人,致富一家,致富一家,带动一方”。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

XXX闫庙村发展劳务经济的经验主要有:一是摆正了位子,村两委始终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解决该村“三农”问题、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的两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二是疏通了路子,经过数年努力,该村形成了“老入”引导输出、中介服务输出、教育培训输出的大格局。三是搭建台子。主要做法是:积极为返乡创业者提供创业平台,为他们提供优质服务。四是提高认识,加强引导。村委真正把劳务经济作为一项新的富民工程和新的支柱产业来抓,使之成为突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他们广泛宣传开发劳务产业、发展劳务经济的典型和先进经验,在全村形成加快发展的大气候。五是健全网络体系,提高输出水平。健全信息网络,加强劳务协作,形成了上下联通,覆盖面广的劳务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在把各种劳务信息传输到基层和农户。六是改进服务模式,健全保障网络,对劳务人员,实行全方位一体化服务,帮助家中缺少劳动力的外出劳务人员家庭解除后顾之忧,避免了外出劳务人员盲目返乡,真正让外出务工人员“放心走、舒心留、安心干”。同时为打工人员搞好跟踪服务,维护合法权益,解决老务纠纷。七是构筑创业平台,形成创业高潮。他们建立建全外出打工和返乡创业双向流动机制,推动创业潮,逐步实现由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的思想转变。他们积极创造条件,引导返乡人员兴办有市场、有效益的二三产业,鼓励有条件的民工到城镇创业,要把发展劳务经济与发展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广开门路,扩大就业总量,为富余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外出务工农民的绝大多数是青壮年。他们在外出打工中学到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带领农民致富的能力。在劳务人员中选拔组干部,使他们成为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领头人。

2.发展劳务经济加快致富步伐 篇二

承德县林业局在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 遵循依法依规、分类指导、尊重历史、以民为本的原则, 在维护全县稳定的前提下, 全面推开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工作, 逐步建立起经营主体多元化, 权、责、利相统一的集体林经营管理新机制。实现了“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的林业发展目标, 将林地林木这笔生产资料和物质财富交给农民, 激发活力, 解决本质问题, 把“我们的”变成“我的”, 把“要我干”变成“我要干”。同时, 明析产权后结合当前生态工程建设采取多种方法带动农民致富。

1 大户承包造林

对面积较大的宜林荒山荒地和部分贫瘠的退耕地, 且适应集中治理、连片管护, 需投资较多的地段, 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以招投标方式, 鼓励大户承包参与造林, 利用责任说服、政策引导, 利益驱动, 使有资金和能力的大户将资金和精力投身到荒山绿化中来, 解决分户治理资金短缺、投入不足、质量较低差等问题。磴上乡南山村刘成承包本村其它村民荒山200.1hm2, 植树3.3万株, 全部为水平阶、鱼鳞坑整地, 并配有水利灌溉设施, 投资达40万元, 承包期50年, 村民有了收益, 刘成有了投资项目, 生态得到绿化。同时, 也激发了周边农民造林的积极性, 使得许多荒山披上了绿装。

2 股份合作和联营造林

对于已承包未绿化的荒山荒地或退耕地, 承包者由于资金、劳力短缺且力量薄弱的, 通过宣传、引导、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及其他经济成份入股或联营, 以土地、资金、技术、劳力折资入股, 集中造林、规模治理、合作开发、按股分红。上谷乡良杖子村、上谷村、娘娘庙村、马杖子等村的1400.7 hm2土地承包给李凤海、顾财两个大户以资金入股、退耕户以劳力、土地入股, 合作期为27年进行退耕还林, 林药间作, 经济效益按6:4分成。

3 产业化经营造林与利用

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新阶段要求, 按照产业化的经营思路, 通过公司+基地+农户这种形式, 以市场为导向, 以龙头企业为依托, 带动千家万户造林绿化。2011年, 石灰窑乡野猪河村积极组织各个农户开展造林栽果, 但户与户造林分散且难以组织, 造林时间紧迫, 为保证造林成活率, 经村委会与村民农户协商, 村民农户同意由村统一组织造林栽果并负责后期管理。造林后, 野猪河村将果树承包给了承德古泉山庄, 由承德古泉山庄经营管理, 收到较好效果。也为公司+基地+农户这种产业化经营形式提供了例证。以林业产业龙头企业为依托, 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 实现可持续发展。借助畅达天然营养品有限公司被评为全省重点林果产业龙头企业的有利时机, 依托帝贤造纸等龙头企业, 继续谋划了林纸一体化造林、油松花粉及松脂开发利用项目。其中油松花粉开发利用项目取得新进展, 油松花粉保健品全面上市, 销售状况良好。

4 增补资源, 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借助退耕还林项目, 在中南部15个苹果主产乡镇重点栽植苹果, 同时因地制宜, 继续巩固发展板栗、梨、桃、时令果等树种;依托露露集团及顺天杏仁脱苦厂等龙头企业, 在北部11个乡镇重点增加仁用杏资源, 推广仁用杏0.667 hm2产10kg丰产栽培技术。据统计, 2004~2013年新栽植果树7.67万hm2, 其中新栽植苹果5.01万hm2, 板栗1万hm2, 红枣0.27万hm2, 梨0.4万hm2, 仁用杏0.34万hm2, 其它0.67万hm2。

5 积极发展林下经济, 实施脱贫致富

依托退耕还林工程, 我县林下经济发展迅速, 林菌、林粮、林禽、林果得以推广。刘杖子乡、三家乡、磴上乡食用菌发展已成规模, 大营子乡林下养鸡等初步成形。经统计, 已累计发展林菌50万m2, 5000万袋;大豆、谷类等林粮间作10.01万hm2;林果间作3.34万hm2;林禽结合66.7hm2, 饲养禽类5万只。

摘要:林权制度改革的最根本精神是“兴林富民”, 通过明析权属, 将林地林木这笔生产资料和物质财富交给农民, 激发农民的造林致富积极性, 实现农民耕山致富, 森林资源增长, 维护生态安全, 建设生态文明。

3.发展劳务经济加快致富步伐 篇三

关键词 林业 转变方式 产业化 增收致富

中图分类号:F321.42 文獻标识码:A

1 林业资源富集,要充分发挥林业优势和潜力

(1)生态优势。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8年启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玉龙县坚持普遍护林,大力造林,加速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全县自然生态得到修复,荒山秃岭披上绿装,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以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核心保护区为重点的生态资源保护网络体系,以点面结合的农田防护林体系基本形成,自然面貌明显改变,玉龙雪山、老君山、文笔山到处郁郁葱葱,生机勃发,生态保护和建设得到大幅提升。玉龙县森林覆盖率已达76%。

(2)资源优势。玉龙县是林业资源大省。全县有种子植物二千多种,其中木本植物上百种,有云南松、华山松、铁杉、云杉、冷杉、高山松(红杉)、川滇高山栋、黄背栎等木本植物,丽江境内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名录共34种,隶属于20科28属,滇金丝猴等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全县林业用地 493336.1 公顷,全县活立木蓄积量为45800220立方。生态旅游资源富集,类型多样,特色鲜明,空间组合配套好、品位高,不少属于精品级。丰富的生物资源、林地资源和景观资源,开发潜力巨大,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创造了有利条件。

(3)工程优势。玉龙县实施的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对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工程规模大,几大工程项目基本涵盖全县,投资多,促进了林农的增收致富;效果好,全县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促进了林果业、生态旅游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政策优惠,广大农民从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4)技术优势。经过多年努力,全县培育了一大批林业科技成果,拥有一支素质较高的专业技术人才和职工队伍。从种苗生产、林木栽培、资源管护到开发利用,从科学研究、规划设计、试验示范到技术推广,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服务管理体系,为农村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 创新发展方式,推进林业产业化建设进程

(1)大力发展林木培植和种苗培育产业。玉龙县现有森林面积为715万亩,森林活立木蓄积量非常可观。虽然我县的森林资源丰富,但是森林生长周期长,林木增长量低,需要加大森林培植力度。加快森林培植是缓解森林供需矛盾最重要、最基本、最急迫和最有效的措施,需要加快造林绿化步伐,要通过积极扶持非公有制造林,重点发展短轮伐期速生丰产林基地、用材林薪炭林基地和高、优、稀经济林三大商品林基地,使全县森林面积在短期内有一个较大幅度的增长。林木种苗的培育、生产,也是我县林业产业多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选择。要力促种苗基地上规模、上台阶,要以市场为导向,培育适销对路的林木种苗,使之逐渐成为替代林业产业的支柱。

(2)加快林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发展。通过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扎实推进林产品精深加工,在较短时期内建成一批相互依存、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家具、办公设备、雕刻、建筑材料、旅游产品等木材加产业群。特别是要选好、建设好一批龙头企业,同时引进系列大型的林化企业和生化企业,带动我县松香等林产工业的发展,从而实现以林产工业的大发展和带动资源培育业的大发展。

(3)统筹规划,构建立体森林生态网络。良好的生态环境,应该建立在总量保证、布局均衡、结构合理、运行通畅的植被系统基础上,而森林生态网络是这一系统的主体。经过多年努力,全县已初步构建了功能较为齐全、点线面齐头并进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森林生态网络是一个总体上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共同发挥社会公益效益、维护我县国土安全的有机整体。

(4)全面应用混交林技术。玉龙县单纯树种林较少,混交林较多。但纯树种林仍然占了三分之一以上,其中以松树、冷杉林、灌木林较多,这种纯树种林中依然有大量的混交空间。提倡混交林可提高林产生产率,而且会大大提高森林抗病免疫力,减少森林病虫害。在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后,可在林农中大量推广混交林技术,各地林农可根据各自的需要和市场需求推行混交林技术,特别是一些珍稀树种、经济回报高的树种都可以作为混交林的形式进行种植。

(5)合理间伐技术。森林过密会导致林木细小,死亡率高,成材林不足的现象,而且上千年上百年的树林已呈现老化衰竭,生长停止,死亡率高,需要及时采伐,间伐是调节树体生长和树种间竞争的一项重要措施。玉龙县大片国有林,还有大片集体林,特别是过去没有大规模采伐过的森林,由于没有得到合理采伐,森林再生低,只有纯粹的在发挥保生态的作用,而合理间伐不但可以实现保生态,还可以实现经济回报,所以在林权制度改革后,最关键的要建立合理间伐制度。根据本地树种的特性,合理地确定间伐间隔期,要达到在树木生长期内间伐2~3次。间伐减少了树林的密度,剩下的树木可以获得更多的光照、水分和营养,加速了生长;间伐还可以去除竞争力过强、抑制多数树木生长的树体,增加林地总体生长量,一般可以使林地的经济产量增加50%。间伐的另一个作用是增加了林地的功能,间伐后扩大了树林地面空间,改善了光照条件,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生长,尤其是有利于野生动物的活动,还为游人的休闲创造了条件。

(6)抓好森林防火工作。森林防火是对于我县来讲,是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全县16个乡镇,个别乡镇外,每年都要发生几起大大小小的森林火灾,在秋冬季节火灾发生率相当高。但是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火灾绝大部分由人为引起。而且由过去的自然引火、人为过失引火导致的火灾现象转变到人为故意纵火现象,这与林农的意识有关。长期以来,玉龙县广大山区林农守林护林,为保护生态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一方面是国家禁伐天然林,一方面林农一直难以找到经济替代产业,守着大山也守着贫穷,国家又没有根本的补偿政策,对林区农民来讲,当地森林覆盖率高,退耕面积少,实际收到补偿是很少的。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这种现象可能会得到改变,人为森林火灾可能会大大减少。但是目前来讲,仍然要花大力气,抓好护林防火工作。为了有效抓好护林防火工作,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完善防火设备,建立有效的扑火机制等,让森林火灾减少到最低限度。

(7)加大执法力度,抓好林政管理。一是要加强林地保护管理工作。突出抓好《森林法实施条例》和省、市、县对森林资源相关政策的贯彻实施。二是加强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工作。三是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恢复和扩大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实现濒危重要物种资源的充分保存与典型生态系统的有效保护,维护和丰富森林生物多样性。四是严格查处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严惩林政违法行为。

(8)全面推进林权配套改革。目前全县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已经结束,林农的权属问题得到了解决,下一步要积极推进林权制度配套改革,配套改革关系到如何经营和流通的问题,林农从中可以享受到切实的经济回报,要结合玉龙县的实际情况,创新经营机制,将林业经营这篇大文章切实做好。

4.发展劳务经济加快致富步伐 篇四

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吉林经济发展步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得到长足发展,服务业平均增速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速度.据国家统计局核算,服务业实现增加值9.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很显然,服务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与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相比,吉林省服务业对经济贡献的比例还很小,现代服务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势头强劲,潜力巨大,只要很好地规划,现代服务业将会成为吉林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作 者:闫春英  作者单位: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吉林,长春130033 刊 名:经济视角 英文刊名:ECONOMIC VISION 年,卷(期): “”(24) 分类号:F719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   就业   经济增长  

5.发展劳务经济加快致富步伐 篇五

根据县委办的统筹安排,我办组织调研专班,就秦巴山片区(房县)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认清了抢抓秦巴片区新一轮扶贫开发的紧迫性,明确了新一轮扶贫开发的方向与重点,提出了加快开发建设的对策与措施,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十一五”扶贫开发工作情况

(一)突破难点,狠抓整乡推进工作。

2007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克服协调工作难度大、建设成本偏高等实际困难,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回龙实施整乡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专题会议纪要》精神,按照“统筹安排、尊重意愿;确保稳定、有土安置;自力更生、国家扶持;相对集中、便于管理”的原则,采取自行搬迁与依托政府集中安置相结合的方式,精心组织,严格程序,强化管理,稳步推进,回龙乡整乡推进工作稳步推进。截至目前,新建搬迁户住房216套,集中安置搬迁户216户950人;有284户1306人根据签订的自行搬迁协议书实施了自行搬迁,达到了“三证”(迁入地户籍证明、房产证和土地转包合同)齐全的要求,并通过了检查验收。通过实施整乡推进扶贫搬迁,搬迁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搬迁群众亲身感受到党和国 家扶贫政策的温暖,也激发和调动了其他搬迁户的搬迁积极性。今年3月9日,回龙整乡推进第二个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双柏安置小区正式动工,回龙乡群众和当地群众积极响应,小区建设正有序推进。同时回龙乡就地开发和保障式扶贫已完成规划任务。2010年6月,原省委书记罗清泉深入到古桥沟集中安置小区调研后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古桥沟扶贫搬迁为山区新农村建设闯出了新路子。

(二)突出重点,强力实施整村推进。

坚持把整村推进作为扶贫开发的重中之重,围绕省政府十二条新验收标准和市政府“兴建创”的目标,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筹规划、资源整合、综合开发、整村推进”的思路,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狠抓项目实施管理、资金统筹监管和督办检查指导,重点贫困村建设在领导重视力度、群众参与程度、资金投入额度、项目推进速度、贫困群众受益广度等方面明显提高。通过五年努力,2006、2007、2008年62个重点村整村推进工作顺利通过省政府验收;2009、201053个重点村整村推进项目建设全面完成。

(三)培育产业,引导贫困农民脱贫致富。

产业化扶贫是帮助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扶贫会议精神,围绕“县有龙头企业、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的目标,实行“小额信贷推动、互助资金拉动、龙头企业带动、技术培训促动”的四轮驱动模式,发展特色 主导产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首批启动3个试点村,吸纳入社农户164户,其中贫困户111户,互助资金总量达52万元,累计向83户发放借款36万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五年累计争取扶贫贴息资金227万元,有19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得到扶贫贴息贷款支持,其中有8家被确定为扶贫龙头企业,辐射带动5.1万户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有1.45万户5.23万人圆了致富梦。

(四)强化措施,确保扶贫搬迁落到实处。

坚持把扶贫搬迁作为扶贫到户和实施民生工程的重要措施,按照“瞄准对象、先难后易,一户一策、相对集中,有土安置、产业致富”的思路,整合各类资源,实施综合配套,强力推进扶贫搬迁工作,着力从根本上改善搬迁对象的生存环境,帮助他们稳定脱贫致富。五年完成扶贫搬迁2005户8019人,比前五年增加1635户6540人,其中2008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扶贫搬迁工作优胜单位”。

(五)创新方法,不断提高转移培训水平。

坚持将“雨露计划”培训作为提高贫困人口发展能力、增加收入的治本之策,按照“政府引导、学校承办、部门监管、市场运作、农民受益”的工作要求,做到“五个到位”:即政策宣传到位、部门监督到位、对象审核到位、技术培训到位、补助发放到位。五年完成雨露计划培训4106人,比前五年增加2350万人;举办培训班219期,培训贫困农民17500人次,比前五年增加 14000人次。通过整村推进、产业扶贫、智力扶贫,五年减少贫困人口7.5万人。

(六)打牢基础,大力推进“两项制度”有效衔接。“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是做好扶贫到户的基础性工作,为了抓好这一基础工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专题研究、精心组织,全面部署,集中大量人力物力,按照“因地制宜、仔细调查、认真识别、摸清对象”的原则,依据“户主申请、民主评议、乡镇审批、两榜公示”的程序,认真开展了调查摸底工作。2010年共识别出“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对象15.89万人,其中五保户0.5万人、低保户 3.5 万人、扶贫对象11.89万人,并全部录入上网。

(七)凝聚合力,实施思源回报工程。

把加强老区建设作为执政不忘根本的“思源回报工程”摆在重要位置,以老区重点村整村推进为平台,对内开展调查研究、募集资金工作,对外争取省市相关部门支持、争取房县在外成功人士的支持,五年争取老区建设项目124个,争取到位扶持资金1268万元,有40个老区贫困村完成规划任务。通过有效帮扶和重点建设,老区乡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面貌焕然一新。

二、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一)贫困面广量大,贫困程度深。2010年,我县人均纯收入在23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有22.5万人,其中低保人口4.5万人,痴、呆、傻、疯等智障人口较多,贫困人口占农村户籍人 口50%以上。由于山大人稀、土地贫瘠,加之十年九灾、九灾九旱,因灾返贫问题较为突出。全县需要扶贫搬迁对象9200户3.6万人,生态移民对象5460户2.2万人,地质灾害搬迁对象231户920人,工程移民对象1760户7032人,还有24.23万人没有实现安全饮水,占全县总人口48.9万人的49.6%。

(二)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环境脆弱。目前有51个行政村、247个自然村没通水泥路,部分跨乡、村、组的断途路尚未打通;通村公路中等外公路居多,路基质量不高,水毁现象严重。部分塘堰、渠道渗漏严重,农田水利灌溉系数较低,不能保证正常农业生产。水土流失严重,用地矛盾突出,人均耕地不足1亩,其中旱涝保收的当家地不足2分,远不能适应群众脱贫致富的需要。

(三)人才资源匮乏,公共服务滞后。贫困人口受教育程度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28%,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人才招不进、留不住,流失现象严重,教育、卫生领域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进出逆差达132人。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人均教育、卫生支出仅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61%和72%,乡村教育、医疗条件落后,贫困地区群众上学难、就医难等现象依然存在。

(四)县级财力有限,行政成本较高。由于山大人稀、交通不畅,导致工作成本、建设成本增加,公共财政“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压力逐年增大。

(五)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明显。2010年,从全省看,我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全省平均水平的33.6%和51.6%,与其他县市相比,差距在进一步拉大。从县内看,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3:1,城乡之间差距较为明显。

三、秦巴山片区新一轮扶贫开发的对策、措施

秦巴山片区新一轮扶贫开发是房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新的重要机遇期。国家、省新十年《纲要》全面启动,我县已纳入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秦巴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区域。加之国家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南水北调”工程,我省实施“中部地区崛起”、“两圈一带”战略,为新一轮扶贫开发创造了更多的有力条件。我县作为秦巴山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全省28个比照西部大开发的县市之一和湖北省山区城乡一体化试验区,将享受到连片特困地区特殊扶持、西部大开发和推进城乡一体化诸多优惠政策,为推进新一轮扶贫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突出产业发展,着力打造山区经济强县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紧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坚持调优结构主攻方向,全面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力争到2005年实现贫困人口数量减半的目标。

1、培植基地,做优农业。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用市场化理念经营农业,努力把房县建设成全省农业特色县。一要壮大基地。深入实施“一统三分”战略,用足用活产业扶贫 政策,巩固壮大烟、果、羊、药、菌、茶六大产业板块,力争到2016年,建成百万亩核桃基地、百万只山羊基地、10万亩药材基地、10万亩茶叶基地、10万亩糯稻基地、5万亩烟叶基地,食用菌产量稳定在8000吨以上,把房县打造成名符其实的“两乡”(耳菇之乡、皇酒之乡)、“两地”(优质烤烟核心基地、地道中药材主产地)、“两大县”(百万亩核桃大县、百万只山羊大县)。二要培植龙头。重手培植农产品龙头企业,力争到2016年产值过亿元的省级龙头企业达5家、产值过千万元的市级龙头企业达40家。大力推行“企业+基地+农户”经营模式,着力发展订单农业、设施农业,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延伸产业链条,完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鼓励能人大户、村组干部、返乡农民工和大学生村官创业兴业。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积极引导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三要创优品牌。发挥生态优势,主打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推进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质量认证,力争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数量达50个、认证规模达45万亩。

2、搭建平台,做强工业。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努力把房县建设成为全省山区工业强县。力争到2016年工业增加值在生产总值中比重达50%以上,工业税源在税收构成中超过50%。一要大气魄建设大园区。要围绕“产业集群、企业集聚、土地集约”目标,按照“一区三园”的发展布局,高起点 规划、高标准建设房县经济开发区,着力打造以泰山庙为重点的东城工业园、以高枧为重点的北城工业园、以高碑为重点的西城工业园,重点把万亩北城工业园建设成全省一流的现代产业园区。力争到2016年开发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二要大手笔培植大产业。围绕打造汽车配件、食品饮料两个产值过40亿元和生物制药、纺纱织布两个产值过30亿元的产业目标,提档升级,做大规模,重手培植大产业。大投入培植大企业,全力引进一批亿元项目,重手打造十堰百万辆汽车配件后方基地。力争到2016年,亿元企业达50家,其中10亿元以上企业达5家,规模以上企业达160家。

(二)发展生态旅游,着力打造生态文化旅游名县

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是房县的优势,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是房县跨越发展的增长极。继续以武当山、神农架两座国际名山为依托,秉承“借两山盛名、承两山辐射、与两山互补、同两山相融”的思路,全力创建全国生态文化旅游名县。力争到2016年,年接待游客3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亿元。一要打响文化品牌。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深度挖掘整理以诗经文化为主题的房陵文化,形成一批有内涵、有价值、叫得响的文化成果。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鼓励文艺精品创作,推进房陵文化发扬光大,重点实施“诗经文化工程”,使“诗经文化”品牌唱响全国。二要创建一流景区。围绕建设一批 5A级景区、提档升级一批3A、4A级景区的目标,强力推进温泉、“双野”5A级景区建设,深度开发南潭生态文化旅游村,改造升级观音洞、显圣殿、封神洞、柳树垭森林公园、五台山森林公园,规划建设“一道(诗经景观大道)、两城(中华诗经城、庐陵王城)、三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高标准建设一批星级酒店,形成一批档次高、吸引力强的旅游景点。力争到2016年,5A级景区3家,4A级景区4家,3A级景区5家。三要加强宣传推介。放眼世界,大手笔策划,高标准包装,开发一批旅游产品,引进1—2家国内知名旅游机构,聘请国内外知名导演制作拍摄旅游专题片、景点宣传片,在全国重大媒体上宣传推介房县旅游,叫响“诗祖故里、魅力房县”品牌。

(三)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建设和谐幸福房县

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切实把人民群众的诉求解决好,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全面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1、千方百计解决群众后顾之忧。坚持宽领域、多层次原则,建立健全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和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事业。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应保尽保,逐步提高保障标准,推进扶贫开发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之间的衔接,建立临时救助制度。加大保障 性住房建设和农村危旧房改造力度,改善城乡群众居住条件。扎实做好就业工作,落实各项就业政策,促进充分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建立完善法律援助保障机制,积极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全面实施工资保证金制度,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2、千方百计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投入力度,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让更多的社会事业发展成果惠及全县人民。一要加快教育发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逐步提高片区教师待遇,全面落实农村医务教育学生份营养改善计划,积极发展学前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着力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关心和重视特殊教育。通过财政资助、助学贷款、社会帮扶等形式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二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农村医疗卫生网络,为城乡群众提供安全、便利、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加大对城乡贫困家庭医疗救助力度,积极推进城乡基本医疗救助力度,努力缩小城乡医疗保障水平差距。三要加强计划生育。完善计划生育家庭优生优惠政策,建立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和特别扶助金调整机制,帮助贫困家庭脱贫致富。加强科技创新,着力推进生态修复、环境治理等技术的研发,培育企业技术创新和孵化基地。四要加大科技扶贫力度。创新科技扶贫模式,加大科技扶贫力度,加强雨露计 划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贫困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乡土人才培养,实施一批科技扶贫项目,进一步提高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建立和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服务网络,改进农技推广手段,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提高农产品质量。五要探索文化扶贫新途径。加快乡镇(场)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文体活动中心建设和农家书屋,加强城乡体育健身场地和设施建设,夯实城乡公共文体设施基础。

(四)加快项目实施,着力打造十堰南部中心城市

抢抓政策机遇,加快城乡发展,形成城乡一体、共同繁荣的新格局。

1、在提高品位中建设新城市。围绕建设十堰南部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大手笔规划,高品位建设,打造县城新形象。聘请权威专家,对县城规划进行第三次修编,科学划分功能分区。坚持以路拓城,强力推进泉水至炳公、县城至军店一级路建设,完成房陵大道西延工程,构建城区东西、南北大通道,拓宽西部县城空间,高标准建设南部新城,完成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的南部新城区建设项目,西河至三海桥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建设项目,城区面积达30平方公里,人口达25万人。加大老城区改造力度,完成城区主干道改造任务,完善供电、供水、信息管网,积极实施“集中供暖、集中供气”工程,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彰显“以水兴城、以绿美城”特色,继续加大城区防洪大堤建设,兴建城区绿地公园、城郊森林 公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加强城市管理,重手整治城市环境,扎实开展“三城联创”活动,全力争创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提高城市品位。九是完成

2、在完善功能中建设新集镇。按照城区辐射集镇、集镇带动农村的思路,高标准建设一批中心集镇,全面完善集镇功能,改造提升集镇基础设施,努力实现集镇供水、绿化、亮化、通讯、有线电视全覆盖;积极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生态旅游、商贸流通等产业,不断增强集镇的辐射带动能力。高水平编制集镇小区建设规划,新建一批农民集中居住小区,不断提高集镇吸纳农民、集聚农民的能力。

6.发展劳务经济加快致富步伐 篇六

加快推进南康民营经济发展步伐

——赴福建晋江等地学习考察民营经济发展的体会和思考

近期,南康市组织有关人员赴福建泉州、晋江等地对民营经济发展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学习考察。考察期间,考察团一行听取了各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历程、现状的情况介绍,与当地有关部门领导、企业家代表进行了座谈和交流,先后参观了七匹狼实业、安踏集团、九牧王服饰等民营企业。通过学习考察,晋江市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势头、正在形成的集群经济使人印象深刻,对如何加快南康民营经济发展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一、晋江民营经济发展的特点

晋江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面积649平方公里,人口104万,现有民营企业14103家,从业人数80多万人,年财政收入76亿元,经济实力连续16年保持“福建省十强县(市)”首位,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位居全国第6位。改革开放以来,晋江走出了一条依靠民营经济发展产业集聚、政企互动协作、敢闯新路、独具特色、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发展路子,成为中国县城经济发展四大模式之一。通过考察发现,目前晋江民营经济发展呈现四大特点:

其一,企业规模庞大,产业集群发展。2008年,晋江市有规模以上企业1367家,占全部工业企业总量22%;实现规

模以上产值1330.72亿元,占工业产值的86.8%。规模以上企业平均产值达9735万元,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290家,纳税超千万元企业80家,上市公司13家,上市后备企业60多家。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晋江很多地方形成了配套完善的专业生产区,如陈埭镇的制鞋,英林镇的服装,东石镇的雨伞等,产业集群特色非常明显。

其二,产品质量过硬,知名品牌众多。近年来,晋江市大力实施“品牌立市”战略,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建立品牌,取得显著成效。在以安踏、乔丹、361°、德尔惠、喜德龙等为代表的鞋类品牌带动下,晋江的中国名牌、福建省名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企业品牌发展进入政府推动企业创牌的自觉状态。晋江市现有驰名商标81个,品牌产品24项,5个品牌入选亚洲500强,10个商标入选中国最有价值商标500强,3个品牌入选中国行业标志性品牌,成为享誉国内外的“品牌”之都。

其三,自主创新活跃,结构转型加快。近年来,晋江市年均技改投入近20亿元,组建了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开发机构71家,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县级博士后工作站,创建民营科研所30多个,有50多家企业与86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人才智力机构建立合作交流协议,有近200家企业自行建有产品研发机构,培育省级以上高新企业84家。安踏集团为保持核心竞争优势及加强产品差异化,与北京体育大学、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进行合作研究项目,2008研发费用增加至销售成本的3.0%,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47项。

其四,外贸水平提升,招商方式创新。在抢占国内市场的同时,晋江民营企业大力拓展国外市场,先后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济合作关系,服装、鞋类、玩具、文具、雨伞等传统产业出口总量逐年提升,陶瓷、石材、食品等行业出口取得突破性进展。2009年,在金融危机冲击下,晋江市出口交货总值仍然高达59.20亿美元,增长了12.0%。在招商引资方面,晋江把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充分发挥临近港澳台地区优势,着力创新招商方式,把招商工作重点转移到产业链配套、新产业形成上来,2009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5.7亿美元。

二、晋江发展民营经济的主要成功经验

改革开放30多年间,晋江从一个资源贫乏、工业基础薄弱的小县,迅速发展成为一个综合实力强劲、拥有庞大产业集群的全国百强县,其成功的经验确实很多,尤其是以下四个方面最为突出:

其一,政府的大力扶持是晋江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必要前提。晋江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政府的作用功不可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采取有力措施引导民营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初期,政府采取放宽管理、尊重民营的方针,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崛起。“九五”期间,当企业发展面临更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时,政府着力培育主体、营造载体、注入动力,及时引导企业转变经营方式,做强企业,打响品牌。近年来,政府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强力推动民营企业股份制改造和上市融资。二是提供优质服务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在民营经济 的发展过程中,晋江市政府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充分运用行政职能维护企业权益,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三是加强市场管理规范民营经济发展。上世纪80年代末期,受“假药案”和“星期鞋”等事件的影响,晋江民营企业遭遇了重大的信任危机与损失,民营经济发展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在经历了惨痛的教训之后,晋江政府大力实施“质量立市”的战略决策,不断加强市场秩序管理、产品质量管理和行业自我管理,引导企业在以质取胜的路子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其二,优越的发展环境是晋江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坚实基础。在硬件环境方面,1992年晋江撤县建市后,政府就开始集中财力加强交通、能源、水利、通讯、工业园区、社会事业等公共基础设施,为本土企业的发展和外来资本的注入提供了优越的硬件环境,也为各类生产要素的集聚和经济社会发展后劲的积攒奠定了基础。近年来,该市又致力于加快城市化建设,提升城市形象和环境吸引力,营造区域经济发展平台。在软件环境方面,民营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张,对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变化,晋江市及时将政府职能转变的重点转向构建公共服务平台,先人一步组建了机关效能投诉中心和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组织结构重组、工作流程再造和管理方式创新,对行政审批内容、流程、方式、载体进行全面改革,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其三,敢创品牌、善创品牌是晋江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根本之路。晋江企业发展走的是品牌之路。1998年,晋江市

政府根据市场的变化和经济发展趋势的调整,提出了“品牌立市”的战略,出台了一系列奖励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进行品牌塑造。在政府的激励和扶持下,民营企业非常注重品牌建设,通过整合多方面的宣传资源,包括聘请明星常年在中央电视台等全国知名媒体进行品牌宣传、大型活动赞助、平面广告、户外广告及品牌网站等不同宣传方式,着力提高品牌知名度。品牌的推广,提升了产品品位和企业形象,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了优势,促进了企业良性发展,加快了产业集群的形成,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和拉动作用。

其四,技术创新、结构转型是晋江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比拼的是产品的质量和价格,为了适应市场环境变化,晋江的民营企业主动加快新技术的研发和运用,不断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仅促进了生产技术的持续升级,还分化出了高、中、低档产品市场,迫使一些技术差、实力弱、无品牌的企业,或倒闭或退而帮别人加工、做配套,加速了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形成。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日益成熟和与世界经济的逐步融合,以家庭、家族企业发展而来的晋江民营企业,在进行资本集聚、扩大规模的同时,非常注重制度创新与管理创新,先后出现了股份合作制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企业集团,促进了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晋江成功经验带给我们的启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加快推进民营经济发展步伐,立足南康实际,借鉴晋江的经验,我们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优发展环境。近年来,南康市民营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链不完善的问题依然严重,民营企业“小、散、乱、弱”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政府任重而道远。我们要以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为契机,进一步转变职能,不遗余力地为民营企业创优发展环境。一是要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以构建快捷、通畅的交通体系为先导,大力发展物流产业,不断完善人才、土地、技术、资金、信息、劳动力、生产资料等要素市场体系;在政策法规上为民营企业创造均等的发展环境,重点加强对矿产品、家具、服装等领域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产业升级。二是要帮助民营企业畅通融资渠道。加强与银行、企业的沟通协调,逐步建立民营经济融资担保体系,切实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三是建立健全面向企业的服务体系,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手续,提高行政效能和办事效率。

2、着力搭建企业平台,扩大市场份额。2009年,我市民营经济户数(含个体工商户)达到17800户以上,注册资本达到22亿元,从业人员达12.1万人。从总体上看,我市民营经济已有一定的规模和基础,但缺乏特色和优势企业,大部分企业市场竞争力薄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企业赖于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政府要通过搭建各种平台,帮助

企业拓宽发展渠道,扩大市场份额。一是要有计划地举办和组织民营企业参加各类经贸洽谈、招商活动,特别是组织参加好“百人赴台”、“千人赴港”、“万人赴长珠闽”招商系列活动和开展好自主招商活动,帮助民营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民营企业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资合作。二是要努力搭建各类网上交易平台,建立起市场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及时快速的为企业提供更多信息。三是要重视民营企业引智工作,为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搭建合作平台,解决民营企业人才、技术短缺的问题。

3、大力打造企业品牌,增加产品附加值。良好的品牌形象,能够吸引顾客、留住顾客,为企业带来丰厚利润。民营企业要发展壮大,必须打造品牌产品,赢得竞争优势。我市目前没有驰名商标,著名商标也较少,要改变这种现状,一是要出台相关政策,对获得著名商标、驰名商标的企业给予重奖,并在土地、税收、融资等方面给予扶持,鼓励企业实施品牌战略。二是要扶持一批民营企业,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扩大企业规模;鼓励他们开展技术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引导他们建立产权明晰、管理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为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奠定基础。三是要加大品牌宣传和保护力度。品牌的诞生,是企业经营历尽艰辛取得的成果。政府要帮助企业充分利用网络、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体进行品牌宣传,提高知名度;同时要规范市场经营秩序,打击假冒名牌行为,加强对企业品牌的保护。

4、注重改善企业管理,增强发展后劲。一是注重加强

7.发展劳务经济加快致富步伐 篇七

一、强引导、优服务,切实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关键是要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常德市要努力把企业推向创新主战场,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活动的主体、成果运用的主体和研发投入的主体,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好引导,大力实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切实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企业科技创新。从演绎一粒稻谷传奇的金健米业,到重振“纺城”雄风的常德纺机,科技创新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发挥了重要作用。常德市应集中力量攻克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配套技术,促进传统产业的现代化改造。同时,大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实施一批科技重大专项,培育一批市场前景广阔、支撑未来发展的企业,引导企业科技创新。

大力实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各级政府和部门要主动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技术和人才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特别是科技部门要树立为企业服务的理念,切实加大为企业服务的力度,经常带领专家教授和技术人员到企业开展科技咨询、技术攻关与培训指导服务。加强国家、省级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国家火炬计划等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跟踪和服务力度。选择一批成长性好、创新型强的中小企业,根据企业需求,进行新产品研发与产业化,解决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问题,切实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二、拓领域、广平台,着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创新

长期的实践证明,产学研结合创新是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科技创新的主要手段和成功模式,更是市县一级科技进步与创新的主要途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也指出:“要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因此,应着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创新,助推常德经济可持续发展。

进一步拓宽领域。鼓励由重点企业、高校或科研机构牵头,围绕重大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领域组建产学研结合创新战略联盟,联合开展产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研究和攻关,共同承接重大研发课题。结合常德市实际,可以进一步扩大生物医药、农产品精深加工、新材料、纺织和电子信息五大产学研合作联盟的合作领域和成果。进一步扩大市校(院)合作、县校(院)合作的广度与深度,争取尽可能多地与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

进一步扩展平台。积极搭建产学研结合创新服务平台。围绕满足产学研结合创新的公共服务需求,重点建设创新科技园、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中心,吸引国内外一流的高校、科研机构、大型企业来园区设立研发机构,吸纳国内外顶尖人才来园区开展研发和成果转化活动:重点建设公共科技资源信息共享平台,使项目要求、技术需求和技术供给有效对接:重点建设技术交流平台,积极扶持发展科技中介机构和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促进技术交流合作;重点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系列的政策咨询、项目立项、动态跟踪和督查管理等服务。

三、重示范、惠民生,全面加强农村科技和民生科技创新

惠民生是科技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加快推进农村科技创新,加强民生科技领域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才能真正使科技服务于民,才能建设满意科技。

加强农村科技创新。以国家农村信息化科技示范试点市建设为重点,继续坚持“各级政府统筹、科技部门协调、专家和协会服务”的方针,大力整合农村远教12396科技服务、科技特派员以及涉农部门的科技资源,进一步形成农村远教12396科技服务的长效机制,为国家农村信息化科技示范试点建设提供成功经验。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创新科技特派员选派与管理机制,重点建设茶叶、柑桔、水产、朝鲜蓟、蔬菜等5个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和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推动科技特派员领办、协办、创办科技实体。加快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技术,巩固和扩大常德市在农业科技领域的优势和领先地位。加大新技术、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力度。重点做大做强一批规模较大、示范带动能力较强的科技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

加强民生科技创新。一是支持医疗和安全科技创新。主要是加大医疗科技服务基础条件建设力度,加大对面向城乡的清洁能源、安全饮水方面的项目支持,加快建立食品安全、医疗卫生、科技强警、科技防震减灾项目的支持。二是发展“两型’,科技。主要是加强资源环境、节能减排等领域的技术研发,积极争取可持续发展试验区、新能源、环境保护、废物利用、节能减排等方面的项目,促进科技支撑“两型”社会建设。

四、引人才、增投入,强力保障科技创新机制

人才与投入是影响科技创新的两大要素,政府要多方引导,创新手段,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兴市”战略,增加科技投入,为科技创新提供强大的内在动力,强力保障科技创新机制。

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常德处于中部欠发达地区,人才引进、留住难,本土人才也较为缺乏。首先是加大本土“植根性”科技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力度,建立人才库,并对科技项目立项、实施上给予支持。二是重点引进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人才。充分发挥科技专家顾问委员会、自然科学联合基金、博士联谊会的使用,不断完善和充实科技人才队伍。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创新素质培养工程,努力壮大懂科技、善管理、会经营的高素质企业家队伍。三是由政府给予资助,在优势行业、重点企业建立博士后工作(流动)站,吸引优秀硕士、博士到企业从事技术创新;采取兼职、“假日博士”、“星期日工程师”或博士创新联盟等多种形式,借用智慧和技术推进技术创新。

8.发展劳务经济加快致富步伐 篇八

加快南浔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中共南浔区委南浔区人民政府

(2004年12月31日)

今年以来,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实施“八八战略”和建设“平安浙江”的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年初提出的目标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和牢固的群众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区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年预计实现生产总值115亿元,同比增长14.5%;财政总收入8.64亿元,同口径增长23.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4亿元,同口径增长16.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7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工业性投入36亿元,同比增长26.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13180元,同比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6230元,同比增长12.8%。

今年工作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

1、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一是围绕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突出工业结构优化提升,着力培育壮大六大支柱产业。扶优扶强,大力培育发展规模企业。在全区329家规模以上企业中,实现“亿千”企业28家,其中久立、依多金、长城、丝得莉等4家企业产值超10亿元,洪波、先登等2家企业产值超5亿元。突出块状经济发展,积极培育特色产业,提出了打造“中国木地板之都”的目标。目前,全区有木地板企业300多家,木地板年生产销售量达到6300万平方米。有5只产品获省市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3只品牌的地板获国家免检产品。特种电磁线特色产业基地被列入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二是着力加快招商引资步伐,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预计完成协议外资2.4亿美元,实到外资8500万美元,自营出口1.87亿美元,同比增长28%;实到区外内资17.6亿元,同比增长50%。三是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努力创新“三农”发展思路。全区已有农产品生产基地44个,面积27.7万亩,其中省级无公害基地21个。已基本形成了“银湖羊”、“金獭兔”、“香大头”、“温氏鸡”、淡水产品等特色农产品,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19只。销售额100万元以上的农业加工企业151家,其中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55家,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11家。四是围绕提高三产比重目标,着力加快旅游商贸业发展。今年以来,实现市场成交额105亿元。接待国内外游客167万人次,旅游收入1200万元。

2、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根据新建区的实际,做到规划先行,切实做好各类规划的修编完善工作。切实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南林路、嘉业路的全面改造及污水管网的铺设。扎实推进“百千工程”,全区已完成1699个自然村整治,受益人数达27.6万人。积极实施“康庄工程”,加快农村镇村公路网建设。目前,已完成路基249.4公里,砂改油206.9公里,投入资金9930万元。

3、坚持优化环境讲求成效。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区为手段,着力提高市民素质,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积极打造“平安南浔”。科学规划、合理设置了全区28个卡点,刑事发案率增幅低于去年水平。切实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出台“两禁一限”(午餐禁酒、禁止驾驶公车、会议限日制)等制度。

4、坚持目标责任制抓好落实。抓机制引导,落实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党风廉政建设等各项目标责任制,制定规范重大事项的决策程序。全面推行了“星期一夜校”学习制度,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抓用人引导,抓好《干部任用条例》的贯彻落实,实施常委会讨论干部任免票决制、全委会差额票决公选副科级领导干部等制度,出台《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的暂行规定》、《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的暂行规定》。抓舆论引导,树立了贾建平、周美凤等一批身边典型。

明年是“十一五”规划编制之年,是宏观调控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影响显现之年,也是加快南浔发展的关键之年。2005年,我区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接轨大上海、建设新南浔”战略目标,突出重点,创新破难,加快发展,努力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二三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旅游服务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突出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接轨上海的前沿阵地、优势产业的制造基地和休闲观光的旅游胜地”工作重点,着力打造“经济强区、文化大区、商贸旺区、旅游名区”。主要经济社会发展预期指标初步考虑是:GDp增长13%;财政总收入增长1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增长20%,其中工业性投入增长25%;实到外资完成9000万美元,实到区外内资2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

1、加大接轨上海力度,在招商引资上求得新突破。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对我区提出建设“接轨上海的前沿阵地”的要求,加大接轨大上海工作力度,争取新突破。一是研究制定接轨上海的实质性、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努力把南浔建成上海产业梯度转移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先进配套产品加工基地和旅游休闲观光胜地。二是创新工作方式。建立“一号工程”办公室,从招商信息收集、筛选到对接联系;从招商项目的包装到推出;从各类活动的组织到签约项目的跟踪服务;从引进项目的开工建设到投产,做到有人办事,有人抓落实。三是突出招商引资成效。在今年引进1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的基础上,明年争取再引进1家;力争引进国内500强企业2—3家,千万美元以上项目10只。同时,积极做好现有外资企业的增资工作。四是再掀招商引资新高潮。打算在春节上班的第二天,组织各镇、区级有关部门到外地参观学习,回来后召开全区招商引资动员大会,进一步统一思想,在全区范围内掀起招商引资新高潮。

2、加大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力度,在平台建设上树立窗口新形象。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快绿化、亮化工程及道路、桥梁建设,强化规划管理,调整空间布局。明年南浔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总投入不少于2亿元,建设标准厂房5万平方米,着力推进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形成

信息工业、纺织及服装服饰、木业工业、机电制造四大集群区。练市工业园区按照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的要求,调整园区规划。投资1.2亿元,重点抓好裘皮产业集聚区的建设,打造“东南亚裘皮生产基地”,争取在已入户6家企业的基础上,明年再入户4家。努力使南浔开发区、练市工业园区成为全区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最高、活力最强、后劲最足,引领全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龙头和主阵地。

3、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在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上力求新提高。坚持工业创强,充分发挥新型纺织、新型建材、机械电子、医药化工、皮革制品、金属冶炼等六大支柱产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优强企业。加快结构调整步伐,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加大粘土砖瓦窑、小水泥企业的淘汰力度,完成对小化工、小油脂等污染企业的阶段性整治任务。全年力争实现销售收入超过5000万元的企业达到70家,其中超过20亿元的企业1家,超过10亿元的企业2家,超过5亿元的企业4家。在大力培育十大块状特色经济中,重点发展壮大木业、电磁线和电梯业。实现地板产业销售总量达到75亿元,电磁线及相关产业实现销售55亿元,电梯业实现销售10亿元。加大工业投入和技术改造力度,工业性投入资金超过45亿元,其中,全年超千万元以上项目100项;努力培育企业上市,力争早日实现零的突破。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着力缓解要素供给瓶颈制约。在缓解土地制约方面,通过对机立窑水泥厂、粘土砖瓦窑、小油脂企业、小化企业的整治及农村土地整治等有效措施,创造土地增量,盘活、用足土地存量。在缓解电力制约方面,强化调控,优先保证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用电。在缓解资金制约方面,加强企业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和协调,对有利于调整结构的项目积极给予支持。

4、加大推进农业产业化力度,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上取得新成效。一是围绕优质高效发展农业。力争新增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5万亩,农产品生产标准10项,省级以上名牌产品和国家级无公害产品10只。二是围绕农业“走出去”发展农业。到省内外开辟各类种养业基地和原材料基地,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加大对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力度,力争劳动力转移率达80%以上。三是围绕农民组织化发展农业。重视培育、发展、规范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促进农户、基地和市场的联结,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四是围绕规模效益发展农业。重点发展练市裘皮加工、菱湖淡水鱼加工、南浔木业和兔毛加工四大产业,加快特色农产品生产规模基地建设。力争新增销售超50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4家。五是围绕特色品牌发展农业。用工业的理念经营农业,实施品牌战略,继续加大对“温氏鸡”、“银湖羊”、“金獭兔”、“香大头”等四大品牌的培育力度。

5、加大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推进南浔古镇保护性开发项目建设上实现新面貌。坚持“一城两区”战略不动摇,加快中心城区建设步伐,进一步集聚人气商气,使中心城区真正成为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提高对全区各镇的集聚、辐射、带动作用,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一是加快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古镇保护、工业西移、新区南建、中心提升”的构想,继续抓好以道路为重点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快南浔古镇保护性开发项目的推进。在今年投资2.15亿元的基础上,明年计划投资4.8亿元,力争“五一”黄金周前基本完成三线下埋、石板路铺设、立面修复等修复整治工作;建设完成南浔古镇主出入口停车场工程;完成人民广场、丝行埭等七个节点的改造。实现全年旅游人数200万人次,门票收入超1600万元。

6、加大营造良好环境的力度,在加快发展中体现执政能力。一是推进“平安南浔”创建。构建法制宣传教育、情报信息、不稳定因素排查、矛盾纠纷调处、打防控一体化、维稳工作责任等六大网络,对重点人群、重点部位、重点区域投入重点力量,加强管理,重点整治。二是推进“生态区”创建。深入开展生态镇和生态示范村创建工作,确保创建工作顺利推进。三是开展“开放、开明、开拓”的“三开”精神大讨论活动。使“三开”精神成为共同关心南浔前途、共同推进南浔发展、共同建设南浔文明的动力。四是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各级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建设。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统一部署,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加快南浔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作风保障。

9.发展劳务经济加快致富步伐 篇九

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加快经济发展步伐

——李群茂同志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年月日)

同志们:

这次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去年的经济工作,安排部署今年的经济

工作。上午,各乡镇汇报了工作打算,邹洪同志对今年的经济工作作了具体安排,讲的很好,我完全同意。根据县委常委(扩大)会议研究的意见,我再强调几个问题。

一、认清形势,把握大局,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

×年是全面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我们经受考验、克服困难、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一年来,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和严重的洪涝灾害,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抓住发展这个中心,以换届为动力,同心同德,排难前进,夺取了抗非抗洪工作的重大胜利,保持了经济快速增长和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应当说,我们遇到的困难比预想的多,取得的成绩比预想的好,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良好开局。一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严重受灾的情况下,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亿元,增长,地方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居民储蓄存款增长。二是民营经济、劳务经济发展较快。民营经济户数、规模、从业人员大幅增长,营业收入、增加值、入库税金分别增长、、。劳务经济在农村经济、劳务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全县输出劳务万人次,实现总收入亿元,占农民总收入的。三是国有企业改革稳步推进,实现了国企改革任务大头落地的目标。争取各种项目到位资金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亿元,增长,有力地拉动了经济增长。四是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大局保持稳定。面对诸多困难,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来之不易。这既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全县干部群众团结拼搏的结果。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更要清醒的看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工业规模小、层次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农业基础脆弱,抗灾能力不强,农民收入增长不快;社会就业压力增大,社会保障任务繁重;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支出压力加大,县乡财政困难;一些部门和单位的服褚馐恫磺浚八穆摇甭沤恢梗⒄够肪巢还豢硭桑灰恍└刹克枷氩还唤夥拧⒐勰畛戮伞⒆鞣绮皇担荒苁视π滦问啤⑿氯挝竦囊蟆N颐潜匦胝诱庑┪侍猓扇∮辛Υ胧┘右越饩觥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有许多体会需要总结。在指导思想上,始终突出发展主题,进一步奏响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主旋律,一手抓抗非抗洪不动摇,一手抓经济发展不放松,在大灾之年保持了经济快速发展。在工作大局把握上,立足县情,放眼未来,提出今后五年和本世纪头年的发展思路、奋斗目标,作出加快非农化进程的决定,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形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合力。在工作部署上,突出重点,主攻难点,抓住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积极培育特色经济,主攻工业经济,发展民营经济,打造旅游经济,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在工作要求上,提出务实为民,加快发展,狠抓落实,务求实效;要求各级干部以实干为立身之本、成事之基,牢固树立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在工作保证上,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切实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结合换届,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守原则、讲公道、扬正气,把政治坚定、埋头苦干的干部推上领导岗位。好范文版权所有

×年是实现“十五”计划的关键一年,也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重要一年。春节前,中央和省委、市委先后召开了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明确了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市委围绕“走在豫东南地区前列,争当中原崛起的后起之秀”的发展定位,提出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我们谋划新的一年,必须认清形势,把握大局,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把今年的经济工作放到全市的发展大势中去把握。全国新的发展机遇期机会难得,全省、全市各地都在竞相发展,不发展不行,发展慢了也不行,在发展问题上要有紧迫感,有危机感。结合我县实际,今年的经济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大力促进结构调整,坚定不移地走非农化之路,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培育特色经济,主攻工业经济,发展民营经济,打造旅游经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

10.发展劳务经济加快致富步伐 篇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统筹城乡就业为核心,以关注民生实际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以市场化运作为手段,以社会化管理为保障,以增加农牧民收入和提高劳动力素质为目标,统筹各类资源,完善服务体系,提升培训质量,拓展转移渠道,优化就业环境,实现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一体化就业新格局,促进全州劳务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现结合我州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发展目标

按照东进、西出、南下、北上全方位展开的思路,巩固和发展省、州内流动就业和就地转移的规模,积极开拓经济发达省区的劳务输出领域,建立稳定的劳务协作关系,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逐步建立“政府推动、政策促动、市场带动、城乡互动、有序流动”的劳务经济发展新机制。走出一条政府引导、市场配置、专业化培训、企业化运作、一体化服务的劳务经济发展新路子。至2010年全州劳务输出17.5万人(次),其中跨省2.16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8.46亿元,劳务收入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26.3 %;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1.2万人。至2015年全州劳务输出50万人(次),其中跨省6.18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47.83亿元,劳务收入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49.6%;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

3.2万人。至2020年全州劳务输出85万人(次),其中跨省10.5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45.82亿元,劳务收入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58%;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5.2万人。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主体的原则。以市场为主导,做到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拓宽劳动力就业渠道。

坚持城乡统筹的原则。以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为重点,做到发展劳务经济与城乡统筹就业相结合,保证劳动力转移就业有序推进。

坚持注重素质的原则。以中长期培训为重点,做到引导性培训和技能培训相结合,提高务工人员的就业能力。

坚持注重实效的原则。以稳定就业为重点,做到劳务输出和增加收入相结合,确保劳务输出的成效。

坚持突出重点的原则。以省内转移就业为重点,做到省内和省外转移就业相结合,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

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以扩大规模为重点,做到因地制宜和分类指导相结合,提高劳务输出的规模效益。

三、重点工作

(一)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州、县、乡(镇)政府要突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专业化建设,充实和加强机构、人员,完善州、县、乡(镇)、村劳务输出工作组织体系,全面提升人力资源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服务质量和水平。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和乡(镇)劳务输出平台,逐步实现乡(镇)与省、州、县四级联网的城乡网络互联,及时准确地发布劳动就业供求信息,减少农牧民外出务工的盲目性。

(二)建立驻省外劳务管理服务机构。各地要加强与省外的联系,继续在经济发达和用工量大的省市以及劳务输出较为集中的地区开展劳务输出协作,建立和巩固以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西藏等为重点的长期稳定的劳务输出基地。到2015年各县在省外设立一个劳务管理服务机构,配备人员,负责输入地务工人员的管理工作,并提供用工信息、政策法律咨询、维权等服务。

(三)建立劳务输出工作站。到2015年,劳务输出工作站覆盖全州36个乡(镇),建站率达到100%;建立民间职业中介机构3个(共和、贵德、贵南县各1个);培养劳务输出经纪人60人(共和、贵德县各21人,其它三县各6人)。通过建立劳务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逐步形成以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为主体,市场中介服务和劳务经纪人为补充的社会化就业服务体系。

(四)建立健全技能培训体系。州、县政府要把农牧区劳动者的技能培训工作纳入经济社会整体规划,根据本地实际合理确定培训规模,建立健全农民工岗位培训制度、日常监管制度和培训成果验收制度;乡(镇)政府要做好组织实施农牧民技能培训工作,以社会化、市场化、企业化培训为主,逐步建立以州级培训机构为龙头,以县为基地,以乡(镇)、村为基础,以民间职业培训机构为补充的培训体系。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为加快发展劳务经济提供有力保障。实行劳务输出工作分级负责制。州、县政府主要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加强宏观指导,保证资金到位;乡(镇)政府要做好劳务输出的具体实施工作。要求每个乡(镇)长带

队,定向性向省内外劳务输出200-500人(次)。州、县、乡(镇)政府要定期召开劳务输出联席会议,继续坚持政府“一把手”负责制,认真落实州级领导联乡(镇)、州直部门、县、乡(镇)领导包村责任制,并将劳务输出目标责任落实情况列入县、乡(镇)领导目标责任考核。各级政府要加强劳务经济的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劳务输出的成功经验和典型事例,发挥其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二)明确职责,形成各部门分工负责制。劳动保障部门是劳务输出的牵头部门,要加强劳务输出的宏观指导和管理,负责职业技能鉴定,提供劳务信息、就业指导、法律法规政策咨询、技能培训、维权服务,建立省际间的劳务协作关系。发展计划部门要统筹经济与就业发展,在组织实施重大建设项目时,要把本州劳务输出作为重点,做出相应规定。交通、水利、建设等部门要确保在建设工程中当地普工人员的用工比例不低于60%。农牧、科技部门要认真组织实施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科技培训。扶贫部门负责研究落实劳务输出扶贫项目计划和“雨露计划”。财政部门要确保劳务输出专项资金和奖励资金足额落实到位,并对劳务输出资金拨付和使用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教育部门要重点实施好职业技术教育。工商部门要积极完善和培育就业市场。机构编制部门要研究协调覆盖城乡就业管理服务组织体系建设中的机构和人员编制保障。工会、共青团、妇联等有关部门结合部门优势,积极参与劳务经济政策的实施工作。

(三)加强技能培训,提升农牧区劳动者素质。立足本地特色,积极打造我州劳务输出品牌。各地应根据劳务文化经济等特点,注重发展和培育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劳务品牌。紧紧围绕劳务市场的需求,制订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对象,确定培训内容,保证培训时间。在农闲期间和春节前后,重点培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富余劳动力或外出返乡务工人员。对农牧区初高中毕业生,有针对性地开办为期1年的职业技能培训班,使其掌握1—2门专业技能。重点培养内地需求量大的服务业、建筑业、制造业方面的技术工人。引导性培训时间一般掌握80课时,技能性培训时间一般掌握240-480课时。大力开展劳务输出带头人和经纪人培训,培育和发展一批专业化的劳务输出经纪人。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积极为接受培训的农牧区富余劳动者进行技能鉴定,使大多数培训人员能够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四)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劳务输出工作顺利开展。

1、村级劳务联络员、外出务工贫困人员、本州批准的劳务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组织带领农牧民外出务工的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和乡(镇)工作人员的补助资金,列入各县财政预算。

2、州、县每两年召开一次劳务输出工作会议,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干部职工和劳务输出经纪人给予表彰奖励。奖励资金州级5万元、县级3万元列入州、县财政预算。

上一篇:家规作文450字下一篇:《嘉莉妹妹》中男女主人公命运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