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青少年零犯罪社区

2024-09-02

创建青少年零犯罪社区(共8篇)

1.创建青少年零犯罪社区 篇一

创建“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工作总结

卫东社区位于加格达奇区城区中心地带,被誉为“兴安首府中心社区” 现有居民8077户,居民人口 21076人,其中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4092人。辖区有一所中学、两所小学,幼儿园11个。一年来,认真落实区委《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决定》,按照“教育为本、预防为主、从小抓起”的指导思想,建立健全由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教育网络。社区结合实际,紧紧围绕“青少年健康成长”这一主题,组织开展“创建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活动。社区未发生一起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我社区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依靠 “五老、十大员”,建立健全“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创建工作网络

一年来,社区把创建《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活动列入社区综治工作计划,社区成立了以党工委书记为组长,综治主任、社区民警为副组长,社区其他委员和部分“五老”同志为成员的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以“五老、十大员”为骨干,社区居委会成立了主要由学校、居委会以及社区“五老”组成的社区创建领导小组,形成了家庭、社区、单位三级联动的教育网络。同时,大力加强社区“五老”志愿者队伍建设,组建了一支由23名“五老、十大员”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做到每个居民小区都有“五老十大员”从事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此外,我们还利用社区家长学校,定期组织未成年人家长进行学习培训,提高家庭对未成年人法制教育的自觉性,使辖区内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基本实现全覆盖,为做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注重实效,多措并举,广泛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创建活动

自创建以来,我们紧贴社区实际,加强对未成人思想现状的调查,采取多种形式发放传单、图板文艺演出等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活动。

(一)抓普法教育,寓教于学,推动未成年人学法懂法。我们就配合学校组织“五老”作报告5次,参加人数3410人。其中“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1次参加50人。王春红给二小、育才小学和社区青少年讲法制宣传教育课2次有160人参加。罗万春到二小、五小讲雷锋生平和当代雷锋郭明义事迹2次,150人,刘占东在纪念“五四”青年节给扫墓青少年讲开发大兴安1次,受教育有50人。社区通过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法制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未成年人受到生动形象的教育,提高未成年人学法自觉性,大大增强了社区青少年及其家长的法律意识。

(二)抓舆论宣传,寓教于导,营造未成年人自觉守法氛围。一年来,社区与共建单位开展“大手拉小手、文明进社区”活动,去年一年共举办家长学校2期,150人参加。社区“五老’和青少年到世界广场,参加牢记4.17火灾教训、共创和谐平安家园宣传日活动,在活动上,并向群众发放了宣传单并向他们宣传消防知识,发放1000份传单。假期组织社区青少年开展读《中华魂》、《理想点亮人生》等书活动4次,参加100人。社区、居委会关工组织在北秀、九千三居委会,每季度给学生、家长、青少年播放教育光盘10次,参加150人。老少同乐次数11次。其中“趣味运动会、共创社区未来”1次。新春亲子联谊会1次,日高级中学学生到社区实践1次,春节联欢会1次,给宝宝进行早教1次、4.25老少读书日1次、“祖国伴我成长”书画展1次,广场庆建党90周年文艺晚会1次、关爱智障人士开展特奥运动会1次、庆祝建党90周年小广场卡拉ok1次,组织二小学生参观资源馆1次。大家通过一系列活动,用爱心关爱未成年人成长。

(三)抓义务监督,寓教于管,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多年来,“五老、十大员”志愿者队伍常年活跃在社区,是我们开展关工委工作的一支基本力量。一是当好文明监督员。我们组织“五老”十大员,作为文明礼仪义务监督员、网吧监督员向青少年及其家长发出文明礼仪倡议书,对各种不文明的行为进行劝阻。社区“五老”经常深入到后街背巷,深入到居民家中,劝戒青少年不参赌,不吸烟,不酗酒,不看黄色小人书和碟片。同时,他们还主动调解居民之间的矛盾,制止家庭暴力、赌博等不文明行为。老同志的举动,为青少年树立了典范,净化了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我们辖区共有网吧8所,每月检查1次,假期集中检查4次共18次。还有不定期检查4-5人检查。从检查来看,有3个网吧有吸烟现象,告诫不带身份证2人,帮助网瘾青少年典型数1名。

(四)抓特困帮扶,寓教于扶,确保特困学生不失学。辖区内有11名特困学生,他们有的父母残疾、有的是单亲、有的父母重病。如果不让这些穷孩子有学上而流入社会,很容易沾染上不良行为,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社区始终对特困学生给予特殊关爱,为这些特困生落实帮扶单位,使他们全部有学上。每到寒暑假,社区党工委及“五老”同志就主动与帮扶单位联系,落实特困生的学习费用。2011年,社区共关爱特困生资助4名,金额4000.00元。单亲子女,帮助数2名,金额400.00元。残疾儿童1名,资助金额1000.00元。其中专员办党支部、国家林业局驻大兴安岭森林集团公司森林资源办,为育才小学特困生穆媛、唐琳等同学各捐款400元。社区共帮助特困生9人,并发给衣服5件和学习用品等。“五老”李凤兰一人就每学期资助加区二小学生娄兰200元,省妇联儿童基金会举办的资助东宁县二小女童张丽娜310元。帮助单亲生孙洪强、吴洋等给他们洗衣服、做饭1年。常年给社区少年儿童义务理发。“五老”刘占东帮助育才小学三年三班霍金阳父母有病家境特困办理申请低保

三、立足长远,常抓不懈,努力创新“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创建的长效机制

“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创建,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近年来,我们从制度建设、队伍建设、阵地建设入手,大胆实践,努力探索“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创建的长效机制。

一是齐抓共管建立“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创建制度。我们建立了驻区学校以及老同志参加,对创建“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工作中存在问题、今后打算、活动开展等进行研究布置。社区的团组织制定“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创建计划,并根据各年龄段青少年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建立未成年人教育工作台帐,定期进行创建活动的总结、评比、表彰,使“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强化组织领导建立“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创建工作的激励机制。“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创建工作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必须要有相应的激励机制,才能引导法制教育向更高目标迈进。几年来,我们在社区党工委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探索“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创建工作的激励措施,建立以精神鼓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激励机制,推动“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创建健康发展。对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及时进行精神鼓励和表彰。如,九千三居委会老党员刘占东、李凤兰,北秀居委会罗万春、杨尚华、郎秀山、胡金良等长年为辖区和为青少年提供无偿服务,赢得居民的广泛认同。

三是沟通互信建立青少年救助机制。切实加强与青少年的沟通,掌握青少年的心理状态,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关键环节。社会上经常发生的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分析原因往往是他们在困难、困惑的时候没有能够得到及时疏导与帮助,使青少年能够及时得到法律援助,排解忧愁。社区定期召开会议,对辖区内一些情况特殊的家庭,认真摸底排队,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创建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我们深信,只要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以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为己任,努力探索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新路子,就一定能够取得成效。

2.创建青少年零犯罪社区 篇二

近年来, 青少年犯罪呈现出居高不下的局面———其中, 初次犯罪的青少年中, 有60%处于闲散状态;再次犯罪的青少年中, 社区闲散青少年犯罪所占比例达到69%[2]。究其原因, 被过早的贴上“坏孩子”、“不良青少年”等标签, 融入不到社区生活中, 感受不到社会对他的接纳与认可等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因此, 探讨标签行为对社区闲散青少年的影响, 从去除标签角度预防社区闲散青少年犯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从标签理论看贴标签行为对社区闲散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标签理论 (Labeling theory) 是一种社会工作理论, 从这个理论分析社区闲散青少年的犯罪, 可以认为:被贴“标签”的社区闲散青少年最初的行为不一定是有问题的, 但是由于被贴上有问题或不良的“标签”使他的行为向更恶劣的方向发展, 最终使其可能发生犯罪行为。因此, 预防犯罪的有力途径就是要对其通过一种重新定义或标定的过程来使那些原来被认为是有问题的社区闲散青少年恢复为“正常人”[3]。

从标签理论看, 贴标签行为对社区闲散青少年犯罪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

第一, 会引起社区闲散青少年心理失衡。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据埃里克森的理论, 他 (她) 会面临同一性VS角色混乱的挑战, 急需得到周围人群对他的认同。当不被认同时, 会“以令人吃惊的力量抵抗社会环境……他宁做一个坏人, 或干脆死人般的活着, 也不愿做不伦不类的人, 他自由地选择这一切”。因此, 当社区闲散青少年被贴上他不能接受的标签时, 他 (她) 可能会产生错误的认知和情感障碍, 出现心理健康失衡, 给未来的犯罪行为埋下伏笔。

第二, 会引起社区闲散青少年自我放弃。在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中, 当社区青少年被直接贴上“犯罪者”的标签时, 他们的自尊就会受到伤害, 甚至会造成性格上的扭曲变态而变得缺乏自律性, 无法修正自己的行为。北京工业大学法学博士、团中央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常务理事张荆曾说过, 社会对确实存在有一定问题的青少年贴上不良标签, 往往会刺激或促成了其恶性转化。因为被贴标签者这时出现了“逆反”心理, 认为自己修正行为的机会由于被定性而消逝。所以“破罐子破摔”成为他们证明自己无辜的一种手段。也就是说标签强化了他心中的“恶”, 使他的行为不能被修正, 而越来越接近别人给定义的“标签”。

二、基于标签理论的社区闲散青少年犯罪原因分析

(一) 家庭给社区闲散青少年贴上隐形标签

从标签理论看, 家庭给社区闲散青少年贴上隐形标签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之一。一个人从未成年期走向成年期, 对自我的认识常常是通过“镜子里的我”———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的。而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对孩子的诸多评价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认知。尤其家长的“望女成凤”、“望儿成龙”心理, 会使个人的优缺点被无限放大。家长有意识的重复及言语中、行动上带出来的对社区闲散青少年某些正常行为的过激反应, 会使社区闲散青少年感到自己不被理解和接受。再加上独生子女的养成教育又使他们对自身认识不足, 眼高手低, 久而久之, 这种隐形的标签会促使社区闲散青少年无所事事状态一直存在。

(二) 学校、社区对闲散青少年的不正常看待

从实际情况看, 造成社区的闲散青少年“不在学、无职业”状态的原因主要有三种可能:学习不好或家庭困难, 无法升学, 就业存在一定困难;有一定学历和技能, 但或者沉迷于网络, 或者沉迷于“啃老”, 不愿找工作;有犯罪前科, 以前有过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但不管是基于何种原因造成的“闲散”状态, 他们都属于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他们易显露害怕孤独而集群这一显著特征。他们的任何行为, 包括正常和不正常行为都可能会被质疑而不被认同。这将使青少年在情感上愈加空虚和缺乏安全感, 从而成为越轨行为的基础。

(三) 集群群体对闲散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闲散青少年集群群体的组成成员大多拥有同样的处境、价值观、爱好、社会地位等等。集群群体对闲散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个别不良行为习惯易形成“示范作用”。据社会学习理论, 社区闲散青少年会在其所在的集群环境中进行观察学习和模仿学习。特别是当闲散青少年被贴上标签, 感到被社会隔离, 成为社会适应困难者时, 一旦他们当中有人通过恶劣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愤怒和不平———他就会被观察和模仿, 从而对其他社区闲散青少年有了明显的示范作用, 影响整个群体所有成员的社会认知和行为习惯。而且, 青少年的亚文化特征, 使他们具有明显的“反叛性”, 过分注重“江湖义气”。这给走上犯罪道路埋下伏笔。

(四) 社区闲散青少年的法律意识淡漠

闲散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淡漠受两方面因素影响:第一, 特殊的发展时期。青少年期是树立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阶段, 思维和认知都处于不断完善状态。他人的思维和话语常常影响并决定了青少年的思维定向。当他们偶然出现了偏差行为, 继而被贴上标签, 容易认定自己就是他人界定的越轨者。第二, 社会评价的因素。当前社会、学校、家庭等社会组织对青少年评价体系过分注重学习, 不注重品德和思想。这使他们只能接受少量法制教育, 法律知识匮乏, 法制观念和意识淡薄。即对自己的行为是否妨碍他人、伤害他人没有正确的认识。当被轻易的挑唆和误导, 出现激化行为, 最终产生反社会的越轨行为。

三、基于标签理论的社区闲散青少年犯罪预防路径探索

(一) 家长通过正念训练来改善与社区闲散青少年的关系

正念训练, 是指以一种特定的方式来觉察现在和自己, 即有意识地觉察、活在当下及不做判断。对家长的正念训练目的是舒缓家长的压力、调节家长的情绪。当家长过分关注闲散青少年时, 青少年行为被概念化, 尤其通过与他人的对比、评价, 家长往往失去了对孩子行为改变的觉察, 失去了鼓励孩子、改变孩子的最佳时机。通过正念训练, 家长能够对孩子的各个敏感期予以觉察, 不以外界的评论、自己的恼怒来判断孩子的成长, 不去否定孩子, 使其在各方面出现积极学习、准备的人生态度。即青少年偶然出现初级行为偏差时, 给予其重视和关怀及正确的教育和指导, 引导其健康的成长发展。

(二) 学校和社区有条件地接纳社区闲散青少年

心理咨询师认为:对他人的厌恶常常是一种“投射”效应, 是由于自己曾经有过或者经历过这个缺点才对拥有这个缺点的人进行批评。学校和社区正因为熟知具备某种缺点的青少年在未来会很高比例的出现各种不良的可能性结果, 所以才自动自发地在闲散青少年出现种种问题行为之后所做出自动防御。从青少年角度分析, 这种防御会严重损害社区闲散青少年的情感, 给他们的一生都造成严重影响, 也给学校环境和社区环境带来不安定的隐患。为了避免这种状况的出现, 学校和社区要有条件地接纳社区闲散青少年。有条件是指根据学校和社区实际人力、物力、财力等实际情况, 确定帮扶、辅导青少年的范围。学校和社区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尽可能多地在学习、思想道德、品格、就业、生活方式、社会交往等方式给他们以辅导, 尽全力让他们形成正确的社会认知和高尚的思想品质, 成为拥有满满正能量的个体。

(三) 尊重青少年文化, 给予社区闲散青少年更多鼓励关爱

青少年的亚文化现象使其兼具积极的和让社会烦恼、不安的特征。对于这种文化现象, 社会应予以尊重。首先, 对待他们的各种行为, 不能以成年人的标准和规则去定义, 而是要从多个角度聆听他们的声音。其次, 我们要认识到青少年期既是人生的“风暴期”, 也是“再生期”, 许多被贴各种标签的社区闲散青少年, 身上也有充满正向发展的力量———前提是要帮助他们度过自身的认同危机, 建立自我发展的信心。

另外, 社会应给予社区闲散青少年更多鼓励和关爱。基于标签理论, 当社区闲散青少年出现初级越轨行为并被贴标签时, 他们有两种反应:修正标签反应和顺应标签反应。也就是说他们可能会出现修正行为, 去证明社会对他们的认识是错误的、不正确的, 或者产生逆反心理, 成为标签所定义的人物。所以, 社会应给予闲散青少年更多鼓励和关爱———他们会意识到社会是关心他们的, 没有抛弃他们, 他们将有极大可能性向修正标签行为的方向发展。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 缺少情感关爱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恶劣影响。所以, 社会建立对社区闲散青少年的关爱机制, 提供各类社区闲散青少年需要的闲暇场所, 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 以各种方式展现对社区闲散青少年的关爱和重视, 使他们充分融入和谐发展的社区环境当中。

(四) 对社区闲散青少年进行全面的辅导, 加强法制观念建设

青少年时期, 需要加强全方面的辅导, 尤其是思想道德品格的辅导、心理及认知辅导、生涯发展辅导和生活及人际交往辅导等。通过对社区闲散青少年进行全面辅导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

同样的, 也需要加强法制观念建设。首先, 家庭教育中应对其进行正确的是非观教育, 明白哪些事情是正确的, 哪些事情是错误的、必须禁止的。其次, 学校教育中, 面对他们在日常学习、成长中遇到的问题, 应对其灌输一定的法律知识和培养其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通过案例让他们明白如何保卫、捍卫自己的权利, 懂得保护自己。再次, 社会生活中, 社会团体或组织应加大对法律知识的宣传, 以各种幽默风趣的漫画作品或其他的适宜年轻人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来教导他们如何遵守法律法规, 当发生被误导或者被诱导犯罪时, 应该进行怎样的自卫措施和正确解决方式。通过这些措施, 使社区闲散青少年懂得一些最基本的法律知识, 做任何事情时, 不盲从、不冲动, 做之前已经深思熟虑, 并已咨询老师、家长等的意见, 避免被轻易教唆和误导。

摘要:从标签理论来看, 贴标签行为对社区闲散青少年犯罪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标签理论分析造成社区闲散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家庭给社区闲散青少年贴上隐形标签;学校和社会中的不正常看待;集群群体对闲散青少年的负面影响;社区闲散青少年的法律意识淡薄等。针对这些原因, 对预防社区闲散青少年犯罪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标签理论,标签,闲散青少年,青少年犯罪,去标签

参考文献

[1]杨晓菡.论闲散青少年的现状、成因及社会工作介入——以辽宁省鞍山市为例[J].法制与社会, 2015, 2 (04) :171-172.

[2]青少年犯罪时多处闲散状态专家吁完善社会保障[N].法制日报, 2013-10-02.

3.创建青少年零犯罪社区 篇三

一、违法犯罪青少年社区矫正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法律法规的支撑

当前,关于社区矫正方面的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的限定范围,相关部门只是根据国家下发的通知开展工作,社区矫正没有被归为法律制度管理的范围,造成社区矫正的法律效力没有得到及时解决。虽然在试点工作中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但是真正解决社区矫正法律效力问题的少之又少,特别是关于社区服刑人员的强制性措施没有明确的法律根据。

(二)学校缺少教育监管

近些年来,校园暴力事件与未成年犯罪事件不断增加,引起了人们对学校管理制度的关注。调查发现,包头市某社区青少年共有23人,经常三五成群集合起来欺负在校女生,但却没有受害者报案。而且发案学校有1088名学生,夏季在校住宿有230多人,冬季在校住宿的达到550人,但是学校只是安排2名生活指导教师进行检查。校园管理秩序混乱,来往人员过多,没有进行详细登记。同时,学校周围有许多游戏厅和录像厅等娱乐场所,学校对住校生的安全管理缺乏。

二、优化违法犯罪青少年社区矫正体系的途径

(一)加大网络宣传力度

目前,网络逐渐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网络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网络的瞬息万变,导致一些不良思想层出不穷,网络犯罪不断增加,涉及范围较大,具有很大的危害性。青少年缺少这方面的认知,极易被网络影响,走上犯罪道路。因此,为了有效阻止青少年沉迷于网络,应加强社区网络管理的力度。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网络知识宣传力度,提升青少年对网络犯罪认识;二是健全完善与网络有关的法律法规,以法院为中心,建立一个法制宣传和教育的平台,让学校、家庭和社区共同参与到宣传当中,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让青少年知法、懂法、守法。例如,政府应专门建立为青少年开放的网吧,只对青少年开放,不以赢利为目的,而是以提升和教育青少年为主,以此分流一部分网络痴迷者。要求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参与进来,家长适时与其进行沟通分析网吧的利与弊,以帮助他们健康上网。

(二)建立完善的立法体系

在现代法制社会中,预防与控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手段是依靠法律。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已经成为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是关键。例如,包头市政府结合青少年犯罪的具体情况,在已有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上进行完善,同时配合各个地方司法部门协调青少年法庭工作,在提倡“教育、感化、挽救”原则的同时,适当加大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处罚力度。另外,地方执法部门应加快完善《保护法》《预防法》有关规章制度,健全执法监督机制,并将其落实到位。修订《监狱法》,增加与青少年犯罪使用社区矫正的条例;补充《刑法》《刑事诉讼法》中保护青少年的条款,明确处罚原则,对使用的刑法种类进行详细规定,对缓刑、减刑与假释条件酌情放宽。同时,制定《社区矫正法》和《未成年人刑法》;最后,各方面条件成熟后,根据情况制定《青少年社区矫正法》与《青少年刑法》,以此对犯罪青少年的社区矫正制度进行界定。

(三)完善社区矫正工作主体

针对目前社区矫正工作缺少专业矫正人才的情况,须制定相应的措施来处理。因此,要想促进犯罪青少年社区矫正趋于职业化和专业化,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矫正工作人员职业制度的建设。建立一系列与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职业有关的制度,以此促进矫正工作队伍向职业化方向发展。二是职业统一评价标准的建设。设计与职业工作有关的评价标准,以此统一衡量矫正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资历,不仅可以确保人员流动的有序性,还可以为工作者自身合法权益提供保证,进而保持队伍的稳定性。三是制定适宜的薪酬激励制度。在设计行业薪酬方面,应根据学历、岗位、业绩、资历和资格等进行制定。对于业绩突出和能力卓著的工作者,可以适当地表扬、奖励,甚至给予晋升的资格,以此留住高素质人才。四是加强专业化培训的力度。定期对工作者进行培训,提升其工作水平。

三、结语

4.创建全国零犯罪活动方案 篇四

为深入贯彻落实我市《关于加快依法治市进程,推动滨州科学发展、追赶超越的决定》和上级有关部门《关于开展第二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的通知》精神,扎实开展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着力增强广大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有效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研究决定,开展创建全国“零犯罪学校”活动。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活动计划

自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3年4月)

1.在全市正在开展的第二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召开会议等形式,广泛发动全体师生积极参与争创全国“零犯罪学校”活动。

2.学校要照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实施方案。

3.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对本次活动的领导和协调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3年5月至2014年3月)

1.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将普法教育纳入学校课程计划,明确课时安排,做到有教师、有教材、有教案、有记录。注重学科间的渗透作用,将普法教育与德育课、安全教育课、语文课等相关学科的教学活动相结合。

2.组织开展普法宣讲活动。主动加强与各级普法活动宣讲团的联系,制定具体宣讲计划,认真组织宣讲。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的作用,定期举办法制教育报告会。通过“一帮一”、“多帮一”等多种形式,重视对有不良行为青少年的关注、关爱和帮扶。

3.加强普法教育阵地建设。充分利用宣传栏、校讯通、宣传橱窗、广播站、校网站等宣传阵地,营造浓厚氛围,使广大青少年对普法教育入耳入脑入心。创造条件积极组织在,— 1 —

校学生到各类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接受法制宣传教育。

4.组织开展专题读书活动。充分利用班会和法制课时间开展专题读书活动,并组织开展读后感交流、征文等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积极学法、守法、用法。积极订阅《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读本》,扩大教材在学生中的普及率和覆盖面。

5.组织开展普法体验活动。积极组织开展模拟法庭、普法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活动,提高广大青少年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认真组织观看《代号12348》等普法教育专题片和普法教育专家讲座光盘。

6.组织开展普法知识竞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由全国青少年普法活动办公室统一开展的“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律知识竞赛。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适时组织开展普法知识竞赛活动。

7.开展自查,改进提高。各参与学校对照全国“零犯罪学校”的评选标准,每月进行一次自查,及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不断改进提高,巩固普法教育成果。

(三)总结评比、申报国检阶段(2014年4月至5月)

1.学校按照创建全国“零犯罪学校”的要求,对活动进行认真总结,形成书面材料,完善相关档案资料。

2.按照要求,上报参评材料。

二、活动目标

1、建立由校长担任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将创建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和工作计划;制定明确的创建目标和切实可行的创建方案;明确部门和人员分工和责任。(详见附录)

2、建立完善的校园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将普法教育工作和成效纳入班级考核、教师考核内容;建立健全教师法制培训制度,将法制教育纳入教师培训、进修或继续教育当中,建立培训考核制度。

3、聘用法制副校长和辅导员,积极开展法制培训和辅导,定期进行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并做好工作记录;定期邀请“五老”和法律志愿者等“青少年普法教育宣讲团”成员到校开展法制教育宣讲和报告会。

4、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活动场所,建立和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普法教育网络;加强学校与公安、司法等机构的合作,建立校园警务室和青少年维权岗;完善学校法制宣传设施,加强法制宣传的力度。

5、利用宣传栏、校讯通、宣传橱窗、广播站、校网站等传统宣传渠道,开展以“关爱明天、普法先行”为主题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利用“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重大节日开展专题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定期组织在校学生到监狱、少管所等场所参观,开展警示教育活动。

6、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在校学生观看《代号12348》和《青少年普法教育专家讲座》DVD光盘等普法教育影片;组织在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普法教育专题读书活动和开展演讲比赛、辩论赛、模拟法庭、摄影比赛、作文比赛和动漫比赛等体验教育活动。

7、组织在校学生参加由全国活动办公室统一组织开展的青少年法律知识竞赛活动。

8、使在校师生掌握基础法律常识,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明显增强,法律素质显著提高。校园内形成良好的学法、知法、懂法、守法氛围。

三、保障措施

1、创建所需经费列入学校公共费用支出,保障创建工作顺利进行。

2、法制教育做到计划、课时、师资、教材和经费“五落实”,将法制教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切实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在学科教育中渗透法制教育内容。

3、普法教育活动做到有计划、有方案、有督查、有保障、有总结,档案齐全。附:“零犯罪学校”创建领导小组及分工

组长:刘波(全面工作)

成员:韩兴建(法制教育“五落实”、专题读书活动等工作)

韩兴建(安全、宣传、材料收集报送整理等工作)

卞继平(普法宣讲、法制报告会、知识竞赛及学生体验教育等工作)刘胜三(后勤保障工作)

各班主任(组织落实各班的相关工作)

下设创建活动办公室(安全办)具体组织落实各项创建工作。

5.创建“零犯罪学校”实施方案 篇五

关于开展创建“零犯罪学校”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临沂市《关于开展创建“零犯罪学校”活动实施方案》(临教法字〔2013〕8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普法教育,有效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加快依法治校建设进程,推进“零犯罪学校”活动的开展,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是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具体体现。创建“零犯罪学校”活动是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是创建“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的必备条件。创建活动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推动力,营造关注青少年普法教育、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形成学校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合力。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在青少年中广泛普及法律知识,引导青少年不断增强学法知法守法的自觉性,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二、组织领导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创建目标

开展创建“零犯罪学校”活动,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着眼教育,立足校园,重点引导青少年学生牢固树立“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犯罪为耻”的思想;建立预防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组织网络、阵地网

络、工作队伍;创新管理机制,运用社会管理方法,协调动员司法界、法律工作者、教师、爱心人士、各族各界社会力量,将预防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的各项任务、措施和责任落实到位,从而减少或消除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四、活动实施

本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3年10月)。学校成立“零犯罪学校”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举行相应规格的启动仪式,通过多种形式对活动的意义和有关内容进行宣传,营造全社会关注青少年普法教育,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3年10月——2014年5月)。学校根据制定的方案开展宣讲、法律知识普及和体验教育等系列活动。

(三)总结验收阶段(2014年5月——2014年6月)。对活动开展情况和成效进行总结,上报总结材料。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创建“零犯罪学校”工作,安排专人负责,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扎实开展创建活动。

(二)做好保障。开展创建“零犯罪学校”工作需要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学校积极争取党政领导和社会支持,加大投入,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附件:全国“零犯罪学校”评选标准

沂水县第三实验小学

6.运小创建零犯罪汇报材料 篇六

创建“零犯罪学校”汇报材料

运江中心校位于运江街南面,学校创办于1981年,现辖10所村委完小,13个教学点,现有在校生641人,教职工60人,专任教师合格率为100%。校舍建筑总面积11290平方米。自2012年开展创建“零犯罪学校”活动以来,学校根据各级领导要求,按照县关工委“零犯罪学校”创建工作启动会和县教育局的部署安排,从基础做起,开展形式各样、丰富多彩的普法教育活动,推进“零犯罪学校”创建工作,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青少年普法教育之路,全校师生遵纪守法,道德素质得到良好的潜移默化,促进了学校快速发展。

一、成立机构,加强领导

为切实开展好全国“零犯罪学校”创建工作,我们学校把创建全国“零犯罪学校”确定为“一把手工程”,整个工作校长负总责,少先队负责具体实施。学校成立了创建“零犯罪学校”工作领导小组,由李克廷校长担任组长。学校制定了创建工作方案,将目标和责任分解到各部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各司其职,负责抓好创建工作的实施,为创建全国“零犯罪学校”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完善制度,按章实施

(一)建立完善的校园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学校先后建立完善了《教学与活动安全制度》《传染病防控制度》《学生安全汇报制度》《消防安全制度》《校园应急预案》《汛期学生安全管理制度》等管理制度。

(二)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和激励制度。

将普法教育纳入班级管理和教师考核工作,作为评比文明班级和教师评优条件之一。每周的文明班级评比中,班级发生较大的安全事件和斗殴事件的,给予一票否决,评选优秀教师、班主任、教育工作者、德育先进工作者的,都有开展普法教育的赋分条例。近年来,由于普法教育工作成绩突出,先后有梁建家、罗金兰、谭海亮等老师被评为象州县德育先进工作者;廖超军、黄琼、陈凤羽3位教师所带的班级被评为象州县先进班集体;黄小英、梁玫瑰、陈凤羽、钟卫红等老师所带的班级被评为学校文明班集体。

(三)加强教师法制培训工作。

每年的继续教育和暑期政治理论学习,学校都开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培训内容,同时,将不按时参加培训,未取得合格学分,不上交学习心得体会,作为每年年度考核评为基本合格条件之一。认真组织教职工参加“四五”“五五”“六五”等普法活动,积极征订普法教材,及时学习,认真参加考试,近年来,学校参加学习考试达110多人次,参考率和成绩合格率达100%。

三、建设队伍,建设阵地

学校先后聘请镇司法所领导担任学校法制副校长,定期邀请法制副校长到校教师培训和学生普法报告,同时,成立“青少年普法教育宣讲团”,到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教育活动。“宣讲团”每个学期都开展法制教育进校园活动,有效地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普法教育网络。2012年,学校与镇派出所建立了校园周边治安环境治理联合工作组,对学校周边的门面、摊点、游戏娱乐场所开展排查治理,有效排查了诱导学生违法犯罪的源头因素。建立了校园警务室和青少年维权岗,2013年秋学期,县政法委副书记韦国成同志到校指导工作,学校聘请4名专职人员从事保安工作,按要求配齐警务器材,门卫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和来访登记制度。青少年维权岗每个学期都正常指导学生维权活动,如2013年春,四(2)班学生黄如双的父亲不想送女孩读书,维权岗了解到情况后,主动上门家访,指导黄如双维护自己上学的权利等。2012年秋学期,象州县海事局领导到校开展防汛教育,全校500多名学生听取了教育,发放防汛宣传单600多份,到柳江河渡口检查渡船安全运营情况,为学生安全保驾护航。同时,学校充分发挥学校网站、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宣传途径,有效开展法制宣传工作。

四、开展活动,趣味普法

(一)利用学校网络、校园广播、宣传栏、班会课、黑板报、国旗下讲话等,结合“12.4”全国法制宣传日、“3.15”等重大节日开展以“关爱明天、普法先行”为主题的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学校网络发表消费权益、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文章28多篇,校园广播播出法制知识稿件65篇,出版宣传喷绘板报8幅,黑板报128期,国旗下法制讲话15次,班会开展普法宣传教育5次,发放宣传单达3千多份。

(二)定期组织学生到镇派出所参观,接受警示教育。主要参观了派出所户籍室、审讯室、拘留室等场所,听取干警关于社会犯罪及关于少管所的知识,做到警钟长鸣,学法守法。

(三)利用自习课和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到多媒体教室观看《代号12348》和《青少年普法教育专家讲座》DVD光盘等普法教育影片。近年,我校组织学生观看影片51场次,观看学生达5千多人次。

(四)组织学生开展普法教育读书活动,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基础法律知识。邀请法制副校长到校参加指导,各班主任在班会上指导学生阅读《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读本》《未成年人保护法》等。

(五)在丰富的体验活动中,进一步学法。

1.邀请政法等部门进校开展普法报告活动。2013年11月9日,象州县教育局局长黄桂路亲自陪同县海事局领导到校召开象州县水上交通安全现场会,626名学生参加了现场会,现场会上发放宣传单700多份,70多名上放学需过河的学生到柳江河现场开展水上安全演练活动;2013年3月21日,县教育局覃寿娟陪同县交通局、海事局领导进校开展陆路、水上交通安全培训会;2013年6月8日,南宁市消防安全咨询服务中心领导到校开展消防知识讲座及演练活动,300多名师生听取了培训讲座,10名师生现场体验了使用消防栓灭火演练;2013年秋、2014年春学期,法制副校长黄魏均进校开展法制讲座。

2.2012年5月,成功举办了“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启动仪式,全校586名师生参加了启动仪式。余鸣荣副校长在仪式上作讲话,学生代表陈静怡作宣誓讲话,300多名学生参加了签名仪式。覃孙葵书记作“关爱明天、普法先行”知识讲座。过后,开展了 “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法律知识竞赛和演讲比赛活动,全校16个班90名学生参加了演讲比赛。

3.开展“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活动。2013年4月26日,学校开展“反邪教”报告会,覃孙葵支部书记作报告,全校626名学生听取了报告。会后,印发《反邪教倡议书》634份,张贴“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等标语15份,16个班都及时开展了一次《崇尚科学,反对邪教》主题班会,参加班会学生达总人数的100%,学校还出版了一期黑板报;2013年6月26日,开展“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班会,印发《远离毒品倡议书》700份。

4.在文艺作品中渗透法制教育。2013年“元旦”文艺晚会上,四⑵班学生廖庭伟、潘炳燚表演的小品《你是差生》,成功反映了学校青少年维权岗指导学生黄如双维权上学的事例;梁玫瑰、蓝柳琴等老师表演的《早餐店》宣传了保护消费者权益法律知识;2013年“六一”文艺晚会上,四⑴班刘盼盼、黄莫溢表演的《两个小伙伴》宣传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知识;2014年壮族“三月三”文艺晚会上,蓝柳琴、赵文杰老师宣传了《义务教育法》知识。

5.在郊游活动、手抄报比赛等活动中开展普法教育。学校每个学期期中考试过后,都会组织学生郊游,各班都把普法教育渗透到郊游活动中,开展“普法小故事”、“普法知识抢答”等小活动,寓教于乐,深受学生喜爱;2013年秋学期,举办全校性的普法手抄报比赛,学生将学到、感闻到的法制知识、事例通过图文方式表现出来;参加2013年来宾市第九届“中国梦我的梦”普法书信比赛效果好,学校获得来宾市优秀组织奖;2014年4月,学校开展了“普法教育”读后感征文比赛。

五、落实保障,有效推进

一方面,我们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用于创建全国“零犯罪学校”工作需要。2013年,我们投资420万元新建综合楼1座,为学校工作开展提供了场所。为抓好宣传阵地建设,投资5.46万元建成不锈钢宣传栏展板15块、教室宣传黑板16块,投资4万元新建篮球场和跑道,孩子们有了整洁活动场地。同时,我们投入2万多元用于普法专职教师培训、普法主题活动开展、普法教材征订、普法宣传资料印制等,为创建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

同时,学校制定可行的工作计划,有序开展活动,将法制教育纳入课程表,由品德课教师负责开展课堂普法教育活动,以《品德与社会》《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读本》为主教材,同时,各学科有机渗透法制教育内容。

六、依法治校,成效显著

自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普法活动,创建“零犯罪学校”活动以来,师生掌握基础法律常识,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得到明显增强,法律素质显著提高,校园内形成了良好的学法守法氛围,学校无重大违法、安全责任事故发生。2012年学校荣获象州县教育局第二届普法信息报道一等奖,党支部被评为象州县优秀党支部; 2013年学校获得来宾市书信比赛优秀组织奖;2014年获得象州县“五四红旗团支部”奖。

我校在创建“零犯罪学校”的过程中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我们感到压力很大,责任很重。一是教育资源不足,随着学生数量持续增长,使原本就不足的学校教育资源更显紧张。主要表现为学生教室旧、窄,班额过大、学校多功能教育资源被挤占。二是安全隐患大,学校正在开展大规模的校舍建设,给学生安全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今后,我们将继续以创建平安、和谐、文明校园为目标,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规范管理,依法办学,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持续推进法制教育,在构建零犯罪学校工作中,向人民交出满意答卷。

7.创建青少年零犯罪社区 篇七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校师生对各位领导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学校始建于2004年,环境幽雅,整洁怡人。现有18个教学班,69名教职工,996名学生。学校设备先进,班班多媒体,综合实验楼,仪器室、阅览室、舞蹈室等活动室一应俱全,可以说这里是孩子们学习成长的摇篮,是孩子们梦想启航的港湾,也是教师展示自身才华、智慧的舞台。学校先后被评为“滨州市平安和谐校园建设先进单位”,滨州市“三项活动”示范校,滨州市五好关工委、滨州市规范化学校和滨州市教学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为深入贯彻落实滨州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加快依法治市进程,推动滨州科学发展、追赶超越的决定》和中国关工委、司法部、中央综治办以及省关工委、省司法厅、省综治办、省教育厅关工委《关于开展第二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的通知》精神,按照《关于开展争创全国“零犯罪学校”活动的意见》(滨关工委„2013‟10号)文件和市、区争创全国“零犯罪学校”活动工作会议的明确要求,结合我校实际,以法制副校长、班主任、法制志愿者、“五老”同志和公安司法等为主讲教师;以《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为主要内容;以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为第二课堂;以《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读本》为主要教材。积极动员,广泛宣传,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狠抓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落实,多年保持校内青少年违法犯罪零发案率的记录,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近几年来,学生队伍中出现两个特殊的群体,一是留守儿童,二是单亲家庭子女。目前,我校这样的学生有191人,占学生总人数的19.2﹪。这些孩子多数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监护,其中多数老年人体弱多病,大部分家庭生活相对困难,对孩子教育方法不得当,使孩子在学校生活中表现出好动、淘气、调皮、孤僻、不合群等个性。这些家庭中的孩子在品德、学习、纪律等方面有很多不良行为。如果他们的这些不良行为得不到老师和家长的正确教育和引导,将有可能会继续恶化下去,长此以往甚至还会出现犯罪现象,对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和谐造成严重的后果。为此,学校有责任、有义务要为这些特殊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和道德品质,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二、工作措施

(一)、学校组建了“零犯罪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健全未成年人保护体制。

我校重视“零犯罪学校”创建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其它领导班子成员和班主任为组员的“零犯罪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未成年人保护体制,密切注重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协调各方力量,妥善解决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依托学校德育活动阵地,充分利用班队会、国旗下讲话、校团委广播站、安全教育课、观看普法教育片、法制副校长讲座等途径,采用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广泛开展节日性的感恩教育、道德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自护教育,增强未成年人法制意识,提高他们辨别是非、遵纪守法和自我保护的能力。普及未成年人对不良行为的知晓率,认知不良行为的危害性和危险性。提高他们克服、矫正不良行为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三)、加强管理,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加强对学生养成教育专项检查评价,通过优秀班级的评比活动:规范学生的语言,要求学生讲普通话,正确使用文明用语,不说脏话、粗话;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不在走廊和楼梯上跑跳、不打架,积极参加兴趣小组活动,队列、课间操、各种集会做到快、静、齐。

(四)、爱心帮扶,减少未成年人心理负担。

面向困难未成年人群体,针对他们的实际问题,在生活上帮困,学习上帮助,心理上辅导,行为上纠偏。对每个学生做到不嫌弃、不抛弃、不放弃,采取“一帮一”、“多帮一”等有效措施,做好教育、矫治和挽救工作,及时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用爱心换回良知走向正路,成为社会有用之人。

(五)、开发资源,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家庭、社区要及时进行沟通,关注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做到早发现、早疏导、早化解、防微杜渐。学校成立心理咨询室,专人负责。并为每位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心理有障碍的未成年人,特别是单亲子女、留守生和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加强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及时解决、化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辨别是非、美丑、善恶,耐心细致地做好释疑解惑、理顺情绪、平衡心理、化解矛盾工作,调动和激发他们内在的生机活力,引导他们养成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六)、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长教育管理孩子的水平。办好家长学校是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教育格局的重要一环。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引导家长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掌握教育子女的正确方法。通过家长见面会、致家长一封信、家校互访、家长问卷等形式及时沟通学生在家里、学校中的情况,并对家庭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进行指导,切实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和家教质量。特别重视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贫困家庭、留守儿童等特殊家庭家教工作的指导和该类家庭学生的教育。

(七)、加强监督,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网吧、游戏厅、不健康“口袋书”图书摊等危害未成年人成长的场所进行监督检查,整顿好学校周边环境,维护好校园内治安,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氛围。

(八)、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

1、班主任利用安全教育课深入学习各种安全知识,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要以案说法,引导未成年人懂得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违法犯罪行为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的危害和违法犯罪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使未成年人树立起遵纪守法和防范犯罪的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2、树立学校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自护自救能力,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提高我校安全工作水平。根据“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安全教育周”活动的要求,制定好《树人学校安全教育日,安全教育周活动方案》,精心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宣传橱窗、校园广播、安全教育黑板报、安全教育主题班队课、安全知识宣传标语、安全知识讲座、安全知识竞赛、观看安全教育警示片等活动,广泛宣传开展安全教育周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调动全体师生参与安全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九)、整合各种资源,开展寓教于乐活动。

充分运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精心设计、认真组织未成年人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参与广泛、生动活泼的实践体验、科技文化、文娱体育和社会公益活动,特别是开展好“安全教育日、安全教育周主题系列活动”、在学雷锋月开展“学雷锋系列活动”、利用班会开展“法制教育活动月、爱国主义教育月”等主题教育月活动,把广大未成年人吸引、凝聚在一起,让孩子们在学中玩、玩中学,受到教育,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操。

(十)、加强教师师德教育,改进学校法制教育、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

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一经发现,学校将严肃处理。对造成学生伤残等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同时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工作。邀请法制副校长进行法制讲座,并开展绘画展览、板报宣传、征文比赛等活动,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法、懂法、用法、守法的法制氛围。

三、取得的成效

几年来,学校实现了在校学生“零犯罪”的目标,保持了安全工作“零事故”的纪录,学生的学习习惯逐步得到规范,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孩子在学校学习生活是快乐的、安全的、幸福的。

尽管我校的普法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还面临许多困难,工作中还有很多不足。今后,我们一定会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厉行改革,开拓进取,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全社会的广泛参与下,我校的未成年人零犯罪保护工作一定会更加协调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8.创建零犯罪学校工作汇报材料 篇八

古城镇中心小学

走进古城镇中心小学的教学楼大门,一个醒目的标志便映入眼帘,那是古城镇中心小学的校标,寓意“齐心协力促发展,春风化雨育人才”。古城镇中心小学有12个教学班,在校生400多名。近年来,古城镇中心小学在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重要指示为指导,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工作中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深化创建“未成年人零犯罪”学校活动为主题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作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开展“遵纪守法、从我做起”主题教育、礼仪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普法教育、扶贫助学 等工作,千方百计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办实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效。我校加强了创建活动制度建设,建立起思想道德教育、遵法学法守法用法、关爱救助、优化环境等长效机制,工作中,我们着眼细微,力求全面,工作成效逐步显现,实现了创建的常态化。

一、领导高度重视,关心支持关工委工作

县关工委和古城镇中心校对我校关工委工作高度重视。中心校姜校长和县关工委领导多次来我校进行督导检查,省市关工委领导上学期也曾到我校检查指导工作,对我校此项 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要求。同时,针对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困惑给予妥善解决。让我们行动有了方向,意志更加坚定。有了这份宝贵的支持与理解,我们更有信心、有责任把关心下一代工作做得更好。

二、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制度,形成常态化

1.预防青少年犯罪是我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少先队工作和德育工作更是密不可分,以此基础,学校专门成立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领导小组,由徐淑荣校长任组长,大队辅导员夏伟为副组长,少先队、教务处负责人为组员,下设办公室。聘请了法制副校长、家长为校外法制教育辅导员。同时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在教师中积极学习推广法律知识,抓法制安全普及教育,抓班主任队伍,抓预防措施落实。

2.完善工作机制,为了充分发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能作用,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能、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学校制定了详细的普法工作计划和完善的规章制度。学校每学期初召开一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专题会议,邀请家长代表,共同研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新形势、新特点,达成共识,并结合学校特点,制定切实有效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计划,扎实开展各项预防工作。学校每天安排专人值班,有一名中层领导带队,全面负责学校安全和校车工作健全制度,形成常态化。3.整治周边环境,打造一方净土。与镇政府、派出所、片警联系,对学生校外活动情况实时监控,教育学生不进游戏厅。与相关部门联系,对学校周边的流动摊点、小饭桌、游戏娱乐场所的不规范经营行为进行整治,有效铲除引诱学生违法犯罪的土壤。

三、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充分发挥五老作用,创建和五老组织相结合

我校关工委从成立以来,在中心校党支部的直接领导下,充分发挥“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的优势,不同时期突出不同的工作重点,卓有成效地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有力地促进文明学校建设,为创建“文明示范校园”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校作为古城镇中心小学,在县关工委的领导下,和镇党委政府、中心校党支部的直接领导下,创建工作,在探索中前进。学校关工委工作目标明确,措施得力,成效显著。

1、抓德育教育,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勤俭自强。中心小学关工委五老自成立以来,五老特别是为创建“文明示范校园”做出了很多贡献,每次活动都邀请五老参加并在活动中作重要的讲话,他们和孩子们谈心,五老和孩子们成为了好朋友。树立了关工委五老在学生心目中的模范形象,将关工委活动室办成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教育活动中心,认真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教育, 五老对全体学生进行党史、国史教育、法制教育,把“五爱”教育贯穿于关工委的各项工作中,长期宣传教育,孩子们听讲座写感受,效果特别好。

2、抓法制教育,促进遵纪守法,预防犯罪。针对农村儿童法律意识淡薄的情况,在中心校党支部的重视和支持下,五老队伍已成为中心小学法制教育,预防犯罪的主要力量。“未成年人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是关工委法制教育的重点。由于法制教育宣传的不断深入,现在学校在各项活动中,大都能依法办事,正确使用法律,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能够比较自觉地用法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现在学校,学法守法已成常抓不懈的工作,数年来,我校没有刑事犯罪案件发生,社会风气净化,为学校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近年来我校开展创建零犯罪活动情况

我校领导、教师遵照《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依法履行保护未成年学生职责。学校依照创建“零犯罪学校”实施方案将预防犯罪工作的教育,作为法制教育内容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对不同年龄的未成年学生进行针对性的预防犯罪教育。我们聘请法制副校长,经常性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我们运用广播、宣传橱窗、黑板报、上法制课、报告、讲座,演讲比赛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扎实有效的法制宣传 教育,积极营造预防未成年学生违法犯罪、创建“未成年学生零犯罪”的法制宣传氛围。

1.以法规教育为核心,融《规范》教育于活动中。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目标,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分阶段有重点地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从小就教育学生心怀坦荡,堂堂正正做人,开开心心学习。开展法规活动月活动,寓《规范》教育于活动中,使学生学规范,正言行。

2.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主阵地作用,融法制安全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学校设法制课,有专任教师,在教学中以《青少年法制教育读本》为教材,结合教材内容讲解法律基本知识,在其他学科教育中有机地渗透相关的法律知识,如在综合实践课中渗透环保教育,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渗透版权法知识,在健康教育课中渗透有关传染病防治法知识等等,切实做到了计划、课时、师资、教材四落实,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3.加强法制安全系列主题教育。《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读本》已经进入课堂主渠道.以 “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6.26全国戒毒日”、“全国环境保护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节日开展了主题教育,开主题班队会,主题家长会,国旗下讲话,法制副校长讲座,参观大高派出所警务室学习自卫能力,张贴宣传标语、组织学生征 文比赛,法律知识竞赛,12348观后感,学法、守法签名活动,下发反邪教倡议书,邀请五老进校园多种形式,普及《宪法》、《环境保护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语言文字法》等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增强了学生的法制观念。

五、主题活动形式多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1、重视遵纪守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我校利用每周一国旗下讲话的时机,由值周领导进行国旗下演讲,对全校师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生命,热爱科学、遵纪守法等一系列公德教育。大队部以培养学生文明习惯,提高自身素质为目的,向全校学生发出倡议书,使全体少先队员明确学习生活中以礼待人、举止文明、品德高尚。

2、法制教育形式多样

我校非常重视安全教育工作,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除了常规的法制教育之外,学校根据时令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安全教育。近年来,我校认真开展“十个一”活动:开展一次知法守法国旗下讲话,开展一次由大队辅导员组织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宣传活动,开展一次遵纪守法从我做起演讲比赛,举行一场有关创建未成年人零犯罪知识专题报告会,开展一次有关法律法规知识竞赛,出一次有关法制的校刊,出一次有关法律黑板报,开展一次由中队辅导 员组织的知法守法我先行主题班会,拉一条有关横幅,开展一次有关创建未成年人零犯罪征文和绘画比赛。为了普法知法教育,学校开展了“拒绝犯罪,拥抱健康”的签名活动,开展由徐校长进行的法制教育讲座,在全体学生中产生强烈的反响。

3、让德育走进学生的心灵

每年开学第一课以“养成教育我先行”为主题,积极引导小学生们养成教育的重要性。组织全体少先队员学习了《小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一日常规》,让同学们对自身的行为进行了自查,努力做养成教育的小主人。

全校每个班都要在三月份的学雷锋活动月中行动起来,积极学习雷锋精神,开展各种学雷锋活动。利用这次雷锋活动对广大学生开展了 “学雷锋”教育.学习雷锋的光辉事迹,学习他的“钉子”精神,学习他的知难而进、勇往直前的精神,寻找身边的一个榜样,学习一种精神,争做一件好事.学生在老师带领下在校园内进行义务劳动,清除了卫生死角,还同学们一个干净、舒适的环境,同学在活动中积极地打扫卫生,体会到“劳动最光荣”.在“三八”妇女节到来之际,古城镇中心小学开展了“我爱妈妈”的感恩教育活动。大队部号召孩子们为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做感恩卡,有的给妈妈洗脚、捶背,说一句 “妈妈您辛苦了”,家长们含着泪给老师打电话,非常感谢老师对孩子的教育。

3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植树节,为给学校发展作贡献,给我们的家园增添一点绿色,徐校长带领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在校园里植树浇水,做到人人参与,宣传与实际行动相结合,校园里欢声笑语,干劲十足。

每年4月初,我校组织全校师生到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孩子们亲手制作花圈,怀着对革命烈士的崇敬在墓前宣誓“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国人,我要好好学习把我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丽”,并能把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并融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我校以教师节作为向学生进行尊师教育的重要契机,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庆祝教师节活动。开展为老师写一封慰问信、为老师办一期手抄报和画一幅画等形式的庆祝活动。召开“为教师喝彩”教师会议。号召学生们观察教师一天的工作:上课、批改作业、组织活动、辅导学生等等,了解教师职业的特点和主要工作内容。学生说:过去总认为老师既轻松又威风,往讲台上一站,说说写写就行了,而我们太累了。经过这几天的观察才知道,老师真不容易。别看短短的40分钟,老师们光为此做的准备就远远超过40分钟,还有课下的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再长的时间也代表不了 老师为我们所付出的心血,况且老师的工作并不仅仅是单纯的上课。我想真诚的对老师们说一句:老师,您辛苦了!大队部号召学生能够自己动手、自己动脑,为老师做一份小礼物谢师卡,卡片上写上自己最想和老师说的话,以此表达对老师的敬爱之情。活动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同时也杜绝了购买教师节日礼物的旧习。教师节庆祝这天,每位从教室里走出来的教师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为了进一步丰富校园生活,推动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培养学生乐观向上、健康活泼、格调高雅的品质和精神风貌,特开展古城镇中心小学独唱比赛“我是小小歌唱家”活动。比赛中,同学们以饱满的精神,激情昂扬,声情并茂地演唱着《歌唱祖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雨花石》、《快乐节日》、《嘀哩,嘀哩》等经典歌曲。他们用嘹亮的歌声歌颂祖国、歌颂社会主义、歌颂新时代。嘹亮的歌声唱出了学生们的心声:“祖国,我爱你”;嘹亮的歌声展示了学生们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比赛过程中,每个班的同学以饱满的热情赛出了风格,赛出了水平。特别是六年级同学们,他们洪亮的声音,充沛的感情,默契的配合,激情澎湃的演唱,不仅博得场下师生的阵阵掌声。还获得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主题活动中,从学习“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班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知识竞赛。还有传递正能量 “我的读书故事演讲”比赛无不体现我校的德育特色,特别是中心校组织的全镇学生“遵纪守法、从我做起” 演讲比赛,县关工委宋书记做出了重要讲话,鼓舞着我们每一个教育人。参赛的学生们以充实的内容、饱满的激情、生动的语言诠释了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台上演讲的选手展现了个性风采,台下听讲的领导教师也是激情满怀,充分反映了我镇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参赛的学生们个个自信、大方、富有激情,他们如同春天里的花儿,一朵朵争奇斗艳,妖娆多姿,用自己优美的音色,抑扬顿挫的演讲,惟妙惟肖的表演,其韵味、真情、铿锵有力,尤其是参加演讲比赛的同学都认真的围绕着演讲主题把自己活动中的收获与体会用演讲形式表达出来,演讲内容十分精彩,都阐释了大家对主题的理解与思考,这样生动活泼的形式乐于被小学生接受产生共鸣。

为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校还组织各班召开了“三爱三节”主题班会。会上,同学们通过讲故事、演讲、自主讨论、感悟分享等活动形式,充分体现了“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粮食”的实际意义,树立勤俭节约意识,达到人人知“三爱、三节”,各个参与“三爱、三节”,倡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三爱、三节”。今年六月份,我校开展了“我的童年,我的梦,庆六一”乡村少年宫汇报演出,活动节目都是才艺辅导员和队员们自己编排的,他们各尽所长。如:有三字经、弟子规新唱、钢琴演奏、现代舞蹈、葫芦丝竖笛演奏、教师舞蹈等。老师们演出了精心编排的节目,师生同乐,欢聚一堂。

在每年春季运动会活动中,精彩的团体操表演、激烈的运动场比赛、文明有序的会场秩序,都得到了各级领导关注和社会家长的好评,充分展示了我校教师与学生的风采,也是德育教育成果的最真实体现。

六、做好留守儿童之家的建设和管理,让惠民政策真正得以落实。

在实施“留守儿童关爱工程”活动中,我校成立“留守儿童之家”,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管理教育工作,采用代理家长结对帮扶的形式,让留守儿童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

在学校设置亲情电话,定期让留守学生与家长通话交流感情;学校在“留守学生之家”开设了心理咨询热线,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举办心理健康辅导讲座,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留守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关心困难学生,经常组织送温暖活动。我校吕文博同学被查出脑瘫,少先队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书,组织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募捐活动,大家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的精神,纷纷献出自己的爱心,共募集善款5038.5元。

2015年6月16日,团县委、中心校和我校组织了一次送温暖活动。各位领导来到困难学生家中,送去了书包和现金,把党的温暖送给这些因家庭贫困的孩子们。2016年6月25日,中心校和县关工委负责同志,来到我校看望困难学生,将多方筹集的慰问金送给这些学生,并对他们的提高提出殷切期望。

近年来我校创建零犯罪活动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但成绩代表过去,更重要的是展望美好的未来。创建“未成年人零犯罪校园”活动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只有使学校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学校青少年法制教育才能持之以恒,卓有成效地开展下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努力,勇于开拓创新,探索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新途径,使我校的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创建“未成年人零犯罪学校”工作汇报材料

上一篇:活动赞助商的感谢信下一篇:家长会高中家长代表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