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2011统计工作总结

2024-08-10

乡镇2011统计工作总结(共11篇)

1.乡镇2011统计工作总结 篇一

一、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在这一年即将结束时,在各级领导的领导和支持下,我镇2011年上半年各项统计工作完成的较好。现将我镇今年上半年的统计工作汇报如下:

(一)我镇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8400万元,完成总任务数的60%,同比增长了6%;实现工业销售收入8400万元,完成总任务数的62%,同比增长了7%;实现利税总额510万元,完成总任务数的60%,同比增长了7%。

(二)由于经济和地理环境等因素,我镇的经济发展不是很快,企业来此投资的与其他乡镇相比比较少。但今年我镇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比去年来看较好,至今已完成1750万元,完成任务的58%,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经济工作要求。

二、普查工作

由于去年是每10年一次的全国人口普查年,我办在各级领导的领导与支持下,认真、负责的完成了前期的普查工作,现在我镇的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已接近尾声: 3月完成了最后的录入工作,在7月初又完成了抽查普查区的绘图工作,现在我办将已认真的工作态度和饱满的工作热情迎接普查工作的圆满完成。

三、其他工作

由于统计工作越来越重要,国家统计部随时都将对统计工作作出检查,而且统计部门要求镇村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在今年的统计上岗证的办理中,我镇又有3名人员将去学习和考证,并且还有3名人员将完成继续教育的学习。在接将到来的执法大检查工作中,我镇统计办已将所有的统计工作资料准备好,接受各级领导的检查。

四、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完成了党委、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

2.乡镇2011统计工作总结 篇二

目前, 统计队伍不稳定, 统计基础不牢固, 统计经费保障差, 业务素质偏低, 统计任务较重是乡镇统计工作的普遍现象。当前, 乡镇统计工作的推动主要依靠三种力量, 领导推动:乡镇领导重视与否, 直接决定乡镇统计工作的基础;文件推动:各省各市几乎每年都以地方政府的名义下发加强和改进乡镇统计工作的文件;统计系统推动:由各个级统计局来加强乡镇统计基础建设的各项工作。可以看出, 目前的乡镇统计工作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 因而乡镇统计工作机制建设迫在眉睫。

二、确保乡镇统计工作顺利实施须建立的机制设想

在目前的统计体制下, 乡镇统计工作机制应该实行对所辖的乡镇统计数据负全责, 接受上级政府综合统计机构的业务管理和业务指导这一基本方式, 这里, 重点研究的是这一工作机制如何有效发挥作用, 促进乡镇统计数据质量的提高。本人认为, 有效提高乡镇统计工作机制运转能力的核心是建立责权明晰的乡镇统计站, 其关键点是统计站建设、人员建设、制度建设三个方面, 由三方面的共同作用来推进乡镇统计工作机制产生更大的生产力。

1、乡镇统计站建设是顺利开展乡镇统计的物质基础

乡镇统计站的建设是乡镇统计工作机制的最核心的部分, 是乡镇统计工作机制有效运转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

1.1全覆盖的实体型统计站, 在所有乡镇推行有机构、有编制、有人员、有资格、有台帐、有经费、有场地、有设备的“八有”统计站的落实, 重点是机构、编制和经费, 这是整个乡镇统计工作机制的基础, 也是改进目前乡镇统计松散型格局的必要前提。条件成熟的地区应该尽早尽快建立, 条件不足的地区也应该尽早列入政府的规划, 制定出细致可行的分阶段性建立时间表。实体型乡镇统计站的建立, 延伸了政府综合统计系统的构建网络, 关键是切实保障了统计数据的基础“源头”。

1.2“下派制”统计站, 即乡镇统计站为县统计局的派出机构, 其人 (编制) 、财、物等核心要素由县统计局全权负责。“下派制”统计站目前已经在一些地方开展起来, 其有利的方面:一是可以较有效地防止乡镇政府的数据干扰;二是统计力量和人员素质能够得到加强, 工作任务和人员职责可以有效匹配;三是基层基础和数据质量能够得到监控。其不利的方面:一是统计的政府行为有一定程度的削弱, 特别是在普查和需要乡镇政府配合的某些调查上可能会有体现;二是人员素质的要求更高, 统计员对乡镇情况的熟悉程度和亲和力将是工作开展好坏的重要条件;三是县统计局将面临更大的政府压力, 直接的工作范围将更广泛, 责任更为重大。综合来看, “下派制”统计站利大于弊, 其有利的方面是有利于乡镇统计基础数据真实、可信, 而其不利的方面则是统计事业变压力为动力, 不断发展壮大的契机, 一方面内抓素质重责任, 另一方面不断强化法律、制度对统计工作的保障, 使《统计法》真正成为保证统计数据质量的法律武器, 从而使乡镇真正建立起统计数据的可靠“源头”

1.3“监测式”统计站, 也可以称为“代表型”或“标杆式”统计站, 即乡镇统计站为国家统计局或省统计局的派出机构, 其目的与“下派制”统计站不同, 主要是国家和省以点代面直接监测乡镇的基础数据。“监测式”统计站的设立有一个关键的要素就是统计站长必须由国家统计局或省统计局派驻, 具有较强的情况, 在每个省设立5~10个有较强代表性的“监测式”统计站, 监测各省乡镇的发展情况, 有效缓和中央与地方数据的矛盾。省一级可以根据各市的情况, 同样在每个市设立3.5个“监测式”统计站, 有效监测各市乡镇的发展情况。“监测式”统计站的设立目的:一是形成一个有代表性的监测网络, 经过几年的发展, 形成一些数据模型, 监控各省、各市的乡镇数据的离差状况;二是在现行的统计体制下, 从源头上注重中央和地方统计数据的匹配;三是用国家局和省局的权威对基层统计基础进行最大限度的改善。当然, “监测式”统计站的设立也会遇到一定的阻力, 特别是当地政府的配合支持和人员的配备问题。总的来说, 设立“监测式”统计站更多地是从统计自身的要求出发, 应该是乡镇统计网络的重要一环。

统计站体系应该以实体型统计站为主, 下派制统计站为辅, 监测型统计站有效控制的一个网络系统。实体型统计站作为一个广泛存在的网络节点, 如何用机制来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本人认为一个基本的做法是县级统计局大力强化对实体型统计站业务管理和综合考核, 同时, 地市级统计局把对乡镇的统计执法纳入日常工作范畴, 把乡镇统计巡查有效化、规范化、制度化, 更进一步的做法就是把乡镇统计站的人员编制挂靠在县级统计局下, 强化县级统计局的支配力和管理权, 当然, 这需要省、市、县政府的大力推动。经过几年的发展, 特别是在监测型统计站真正开始发挥其监控作用以后, 下派制统计站由于条件要求高难以广泛推行, 因此我们认为那时的统计站体系应该是以实体型统计站为基础, 监测型统计站有效控制的一个网络系统。

2、人员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人员建设是乡镇统计工作机制的一个重要的部分, 应该注重四个方面:

2.1更新“进口”。目前的乡镇统计人员变更频繁, 统计人员先到位再拿证是较为普遍的现象, 统计人员的素质与统计工作对能力的要求有一定程度的偏差, 县级统计局在乡镇统计人员的配备上没有话语权。乡镇统计工作机制必须把好统计人员的“进口”关, 具体来说, 要做三方面工作:一是先考后进, 必须先持有统计上岗证, 才能成为乡镇统计员;二是严格统计资格证考试, 避免走形式的做法, 使乡镇统计人员真正具备统计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三是“试用期”制度, 乡镇统计人员的到岗需要经过一定的试用期, 试用期结束需经县级统计局同意才能正式上岗, 县级统计局在其中更多的是考察其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

2.2搞好“出口”。乡镇统计工作机制必须把统计人员的“出口”关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这是提升乡镇统计形象的重要一环, 具体来说:一是形成“能上”的机制, 实体型统计站建立后, 县级统计局能够对其实施动态管理和综合考核, 对连续几年综合考核位居前列的统计站, 其统计人员优先考虑调入县级统计局工作;二是形成“能进”的机制, 通过对乡镇统计人员进行不断培训, 提高其素质, 使乡镇统计人员成为乡镇一级的突出人才, 为他们进入乡镇政府和其他县级经济部门打下知识基础并进行推荐, 通过几年的努力, 使乡镇统计人员进入县级组织部和人事局的视野;三是形成“能下”的机制, 对于综合考核连续两年不达标的统计站, 其统计人员应该采取辞退的方式。

2.3第三方面:建立培训的长期规划。知识培训是乡镇统计人员提高统计能力和适应不断提高的统计要求最重要的方式, 乡镇统计工作机制必须把培训纳入长期规划, 制定分类的培训计划。具体来说:一是普通培训, 对全部的乡镇统计站每年进行标准化的基础培训;二是重点培训, 对重点乡镇每年进行充实型的加强培训;三是提高培训, 对综合考核前若干名的乡镇每年进行提高型的强化培训, 提升其综合素质;四是系统培训, 对乡镇统计的优秀人员每年由省级统计局组织高效的短期培训班, 进行系统培训。

2.4探索建立更高层次的统计专业职称。现行的统计职称分为:初级职称、中级职称、高级职称三种, 一般来说, 统计的专业职称仅在统计系统内有用。目前, 会计、审计、咨询等均有注册考试, 社会需求大, 影响力强, 不少人把它作为求职的天然门票。统计职称可以充分发挥数据分析优势、数据模型构建优势、调查设计优势、趋势判断优势等专业的强项, 探索建立统计注册资格, 从而形成社会注册考试体系的一部分。当然, 这需要几个前提:一是统计数据被社会认同;二是统计数据被社会更广泛应用;三是统计工作更为专业化;四是统计认定更具权威性;五是社会统计调查机构发展更为广泛。基于以上前提, 统计注册资格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但应是统计事业的发展方向之一。

3、制度建设是乡镇统计工作正常开展的关键

制度建设是乡镇统计工作机制的另一个关键部分, 是乡镇统计工作机制有效运转的最重要的制度保障, 这里是指乡镇统计站内部的制度建设, 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

3.1基本工作制度。依据统计法规要求, 结合乡镇工作实际, 制定《统计站职责》、《统计站长岗位责任制》、《统计员岗位责任制》, 明确各自责任和基本任务, 做到有章可循。同时, 规范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 规范统计调查行为。

3.2报表管理制度, 包括3个方面:一是报表的产生, 统计报表以统计调查对象的原始记录和台帐为依据, 因此, 乡镇统计的台帐建设, 需要有标准化的台帐设置、记录方法、检查程序和留存方式等台帐制度保障;二是报表的审核, 目前乡镇对统计报表的审核随意性较强, 主要依靠统计人员的个人能力对数据质量进行把关, 应当建立乡镇统计的标准化审核制度, 对各项基础性统计报表和统计工作的审核方式进行规定, 特别是建立县、乡一体化的审核机制, 依托信息化平台, 及时、高效地对乡镇数据进行互动审核。三是报表的上报, 统计报表须经乡镇统计站长和统计人员签字, 加盖公章后才能上报, 已实现无纸化上报的地区, 应当探索统计战长网上审阅签章程序, 实现数据上报规范化、负责制。

3.3档案管理制度。目前, 乡镇的统计档案管理比较混乱, 大多数乡镇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档案管理。基于现状, 乡镇档案管理制度应该侧重于4个方面:一是统计档案的认定, 统计档案应该包括原始记录、统计台帐、统计报表、统计分析及有保存价值的其他资料;二是统计档案的规定, 统计档案应严格遵守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 于次年4月底以前建立索引目录, 实行统一编号、统一格式、统一封皮、分类装订、分类保管, 并实行专人专柜、专室管理, 已经实行网上直报的地区, 应当明确界定有纸化保存和无纸化保存范围, 使各项资料的保存都按照国家档案管理制度切实执行;三是重点档案的管理, 乡镇应当加强对规模以上工业、限额以上商业、资质以上建筑业等建立基本资料数据库, 并及时更新, 重要信息应当永久归档保存;四是电子档案的建立, 统计应该建立标准化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 以利于数据管理、使用和共享;五是交接与保密, 目前, 乡镇统计的保密意识还不够强, 需要建立和强化交接制度、保密制度。

3.4信息化管理制度。统计信息化是统计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标志, 是统计现代化的核心。推进统计信息网络建设, 是乡镇统计站规范化建设的必修课, 也是达成统计数据采集、处理和发布电子化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信息化管理制度需要侧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和完善统计信息网上直报功能, 重点是网络统计平台建设;二是统计专用网络建设, 建立标准化的网络数据传递方式, 一口收集、多口使用、层层传递;三是建立健全计算机操作规章, 注重统计网络安全, 履行各项保密措施。

三、结语

3.乡镇统计工作现状调查与思考 篇三

关键词:乡镇统计工作调查

0引言

统计工作是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情况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各级政府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而乡镇统计工作是统计调查立足之本,是统计人建功立业之基,是统计事业兴旺发达之源。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不仅是提高统计调查数据质量的重要环节,更是打造“科学统计、依法统计、阳光统计”,实现“内创和谐,外树信誉,优质服务”的关键所在。近年来的统计工作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统计工作环境有了较大改善,统计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发挥了较为重要的决策咨询作用,统计事业不断健康有序发展。但相对来说,基层统计工作建设还比较薄弱,与统计工作的客观要求相差甚远。

1乡、镇统计工作现状

1.1统计网络不健全,业务经费无保障由于《统计法》只规定乡镇应配备专职或兼职统计员,乡镇机构改革时,不仅撤掉了原有的统计站,而且没有设立专门的统计岗位。统计人员不专一,有的乡镇统计工作由乡镇办公室文书、经管站干部等兼职。统计管理不归口,从分管领导来看,出现了管人的不管业务,管业务的不管人的矛盾:从统计工作归口管理看,未进行详细区分,乡镇政府一个统计往往兼搞农业、工业等多个专业。由于统计机构不健全,绝大多数乡镇财政紧张,造成了统计工作办公条件普遍较差,业务经费无保障,工作难以正常开展。乡镇统计人员办公设备简陋。由于经费无法保障,大多数乡镇一年难以召开一次,乡镇统计工作会议,对于上级会议精神和工作任务,只能分级贯彻安排,导致会议精神传达不及时、不准确。致使统计工作不能及时完成,统计数据不能准确上报。

1.2统计队伍不稳定、人员不专业由于乡镇统计人员归乡镇政府管理。工资由乡镇政府发放,办公费用由乡镇政府出,而且关于乡镇统计人员的管理问题,有关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的规定,县级统计部门大多权力有限,无力干预乡镇政府调配统计人员,因而乡镇政府随意更换统计人员,随意安排人员从事统计工作,统计人员一年一换、一年几换,导致乡镇统计人员不稳定、素质不高、兼职过多,统计只当副业干,迟报、错报、漏报现象时有发生。

1.3统计资料不完整。调查中我们还发现,一些乡镇由于统计人员更换过于频繁,统计员之间交接手续不完整,致使统计资料丢失、损坏,年度统计资料断档现象较为严重。同时,一些乡镇统计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没有严格按上级统计部门的规定和要求设置统计合帐,对统计资料的归档不够规范。

1.4统计方法制度改革滞后,不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县乡农村经济发展的多元化,要求统计工作做相应的变化,而多年来,农村统计制度一成不变,农业是一个受自然影响大的行业,因自然灾害和农民生产趋向而改种、弃种的现象时有发生,而报表却不变。如春夏播种面积和全年播种面积调查表,上半年报的数字,下半年不得做任何改动,而实际的情况有时却有很大的出入。这既不能反映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进度,更凸现出统计制度和统计报表呆板,不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1.5统计数据处理手段落后,信息化建设进展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基层统计人员的工作只局限于一种简单的报表收集和初级数据汇总整理,而忽视了统计分析和综合服务的职能。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基层统计人员少,而各种统计调查过多,个人承担的工作过重,无暇开展统计服务;另一方面,部分基层统计人员业务素质偏低,缺乏应有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必要的专业知识。

2解决乡镇统计工作问题的对策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指出“要完善统计体制,健全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加强各宏观经济调控部门的功能互补和信息共享”。切实加强和搞好基层统计工作,确保统计数据源头的真实可靠,成了当前各级统计部门的一项主要任务。加强乡镇一级的统计工作,应当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2.1明确责任,加强管理。根据情况,乡镇可成立联合型综合统计机构,设置专职统计员1至2名,由组织人事部门统一任命,明确身份为乡镇行政编制,条件成熟的可以享受副科级干部待遇。承担乡镇农村统计工作,并负责收集乡镇各站(所)的全部统计资料及运15-情况,按照上级统计部门统一编制的统计报表进行归集、汇总、分析,将月度统计报表资料和相关分析材料于次月5日前提供给乡(镇)有关领导,经乡(镇)领导审核同意后,同时报送县统计局和县直有关部门,充分保证乡镇统计网络的稳定性,确保统计报表渠道畅通。

2.2稳定队伍,上下联动。统计工作在国民经济运行中起着指导和监督作用,为各级领导宏观决策提供依据。乡镇政府要重视统计工作,把统计工作当作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来抓。同时,要建立和完善统计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良好的激励机制促进统计人才不断创新,要使统计人员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自身价值不断得到实现。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适当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福利待遇,解决基层统计人员在工作环境、办公条件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增强统计人员的爱岗敬业精神。严格执行《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基层统计人员变动必须征得统计管理部门的同意,统计员必须持证上岗,统计员不得随意变动。

2.3健全制度,严格考核。制定和完善《乡镇统计工作目标考核制度》、《统计调查制度》、《统计报表报送、审核、评估制度》、《统计数据责任追究制度》等,用这些制度来规范乡镇统计工作,管理约束统计人员,逐步使乡镇统计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从源头上确保统计数据质量的真实可靠。

2.4加强乡镇统计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实现基层统计电算化。首先要加强硬件建设。要为各乡镇统计站解决办公用房、办公桌椅、资料柜等必要的办公设备,并配备专用微机,解决统计手段落后的问题,逐步实现县、乡统计信息微机联网,推进乡镇统计信息化建设。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对统计信息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从统计报表指标复杂化,还是从报表的趋势上看,统计工作网络化、信息化是,必然趋势。这就要求所有乡镇都要配备电脑设备,统计人员要努力学习计算机知识,与业务工作相结合,快速提高统计工作的服务水平。其次是加强软件建设。选拔一批政治素质好、文化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人才进入统计队伍,并不断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4.乡镇统计工作总结 篇四

领导高度重视统计工作。

成立了以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具有统计业务职能的部门和8各党总支为成员的统计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两名副科级领导干部协管统计工作。镇长坚持每月听取一次统计工作专题汇报,及时解决统计工作遇到的困难。定期召开统计工作部门协调会,增强统计工作部门协调沟通。

强化统计保障措施。

党委行文成立了综合统计机构,明确了综合统计的工作职责。按照市统计局要求,综合统计站配备了5名专职统计人员,全部具有大专以上文化,30岁以下的2名。统计站有集中办公场所2间,档案资料室1间,配备电脑5台,打印机1台,外线电话1部,档案橱柜6个,并架设了统计专线。统计工作经费全额纳入本级财政预算,落实统计人员工作补助。

规范统计工作制度。

结合本镇实际,建立了统计职业道德规范、档案管理等15项工作制度,落实了统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对站内人员明确分工。注重加强对村级统计人员进行统计法律法规和业务的培训,不断提高村统计人员的.统计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增强统计服务功能。

5.乡镇统计站工作总结 篇五

**镇统计站2008年工作总结

统计工作是国家了解掌握国情国力,各级领导实现科学决策和宏观调控的依据,是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2008年我镇统计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区统计局的正确引导下圆满完成了。2008年即将结束,为了在今后能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找出不足,现将过去一年的工作进

行回顾,做个总结:

一、2008年我站在各有关部门的全力配合下,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认真完成2008年定期报表的报送任务,对各套报表做到按时、按质、按量上报,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各项统计指标都请农科部门、兽医部门等数据评估领导小组进行评估,征求主要领导意见,以求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认真完成三项调查工作。即劳动力抽样调查、人口变动调查、群众安全感调查,在领导的关心帮助下,顺利地完成此项调查任务。

3、认真完成统计历史资料上账工作,我镇的统计历史台账自1980年起,在老一辈统计工作者的不懈坚持下,一直保持着资料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我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将自2001年起新的又一个十年的台账继续上账。

4、认真抓好“十五”期间统计图表上墙工作。在今年10月份,我及时地将2008年的各项数据整理上墙,保证了数据的连续性和可比性。

5、认真做好2008年度内政务公开工作,至今,共公开统计站政务三期。

6、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认真为即将到来的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开展做好前期工作。

7、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协助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

二、一年来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1、统计资料的信息服务工作表现被动。开展统计信息服务是搞好统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统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由于我镇统计工作只有一人专职,精力有限,在开展统计分析和信息服务方面显得被动。

2、对村级业务人员没有建立完整的考核制度。村改以来,村干部思想变动较大,业务人员变换较大,业务素质不尽相同。村级报表迟报现象屡有发生。对此没有建立系统的管理方式,仅仅只是靠统计人员苦口婆心地讲解,对村级业务人员的业务监督力度还有所欠缺。

3、对“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做的还不够。我站由于人手较少,工作局限于见子打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之中。在“创新”上下的功夫不够。

4、统计业务培训抓得不够,在统计新知识、新业务的培训学习不够,有部分统计人员业务不熟、工作效率和质量不高。

5、村级换届后,统计资料管理混乱,有的不全。统计资料的归档工作做得不够,应督促好他们尽快地统计资料归好档。

6、村级历史台帐不完善。应加强这方面的建设。

7、充分发挥统计服务功能有待提高,统计人员为领导决策提供有价值的统计分析报告等,与领导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

三、2008年的工作打算。

1、持之以恒发扬吃苦耐劳的优良工作作风。对2008年的各套报表做到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不拖全区后腿。

2、进一步加强业务建设。对农业普查业务人员进行全面的业务培训,力争每一个业务人员都有过硬的业务素质。

3、加大统计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搞好统计法制宣传,用法律法规保证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统计人员和社会各界的统计法制意识。

6.乡镇统计个人总结 篇六

今年以来,按照xx区统计局、调查队20xx年统计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的要求,长阳统计所以加强统计基础工作为重点,以加大统计执法力度为手段,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和统计服务水平为目的,在认真完成市、区部署的定期调查和专项调查的同时,积极开展统计业务培训,不断增强基层统计人员素质,认真开展统计数据分析,及时为本镇领导提供信息服务,使统

计服务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统计职能得到了进一步发挥。现将20xx年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20xx年主要工作回顾

(一)顺利完成20xx年报工作

一是制定年报会听课计划。我们为所里每人制作一张听课表,具体安排每个人哪个时间听什么课,并严格按照课程表组织参加年报会,确保参会和培训考核率达到100%,为年报工作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制定基层年报培训计划。根据区统计局、调查队年报培训会计划安排,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用三天时间分别召开三个集中年报会,每个专业年报会都邀请统计局同志辅导讲解,安排会前讲法,会后考试,取得了很好的培训效果。

三是加强审核录入,确保年报数据质量。20xx年我们对所有网报单位加强督促检查,对网报有困难的企业,我们亲自到企业协助解决电脑和网络等技术问题。对于出现的问题,我们逐一进行查询修正,确保网报数据内容全面、及时、准确。

四是重视对限下企业年报工作的组织。我们对所有限下年报单位逐一核对,确保非“采集平台”所有专业全部纳入年报范围。对于上报的纸介质报表,认真审核,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与单位统计人员核实修正,保证了报送及时、格式正确、内容齐全。

(二)按时完成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整理和课题开发工作

区统计局普查中心返回第二次农普数据后,我们立即责成专人对农普数据进行核对整理,在规定的时间内把整理好的数据资料上报统计局普查中心进行再审核,同时,认真开展农普数据课题分析,针对本镇特点撰写了《浅谈长阳镇发展都市农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和《长阳镇农业从业人员构成状况分析》等文章,并把审核无误的农普数据和课题分析资料整理成册,及时送到了镇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手中。

(三)积极开展统计业务培训,夯实统计基础工作

按照20xx年培训安排,上半年分别完成了对农村记账户、行政村统计人员和规模工业企业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培训基层统计人员120余人,每次培训都得到统计局相关业务科室的大力支持,抽出业务骨干亲自讲解统计业务知识,同时,结合培训会开展统计“五五普法”教育,下发普法试卷150余份,目前已回收120余份,6月底前完成全镇培训任务。

(四)认真开展统计执法检查工作

今年我所把开展统计执法检查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执法检查过程中,按照局队要求精心组织,严格履行执法检查程序,上半年已完成对北京市烟草公司、北京淮扬天下餐饮有限公司和北京瑞得利物资中心三家企业的统计执法检查工作,占全年统计执法任务的3/4。其中,在对北京市烟草公司执法检查中,发现“劳动失业保险费”和“商品销售额”两项指标存在统计违法数额,经进一步核实已达到立案标准,案卷已移交局执法队复审。另外,积极协助重大项目办公室办理《房地产开发企业月报表》的申报审批手续。

(五)认真开展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

从20xx年10月开始,全国范围内开展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这是一项重大的国情调查,涉及长阳镇工业、服务餐饮业及驻镇企事业单位、医院、饭店、汽修、食品加工在内的261家普查对象。由于普查指标多,技术要求高,统计所人员相对紧张,增加了普查工作难度。在历时八个多月的时间里,统计所人员经常加班加点,克服了很多困难,目前已完成全部普查表的初审、录入、复审工作,修改工作仍在紧张进行当中。

(六)积极开展统计分析工作

按照局、队总体工作部署,结合本镇实际情况,我所制定了拓宽统计服务领域,努力提高服务水平的工作思路。每季度,制作统计资料《数字简报》,并及时送到镇领导手中,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可靠数据,得到了镇领导的充分肯定。另外,结合第二次农业普查课题开发和农村改革30年巨大变化以及当前本镇经济形势,加大了专题统计分析力度,截至6月上旬,我所共撰写统计分析10篇,其中,反应农业生产形势和农村发展变化题材的5篇;反应统计执法和开展统计基础工作的2篇;反应全镇经济形势和指标变化趋势的3篇。上报各类统计信息25篇,提前完成局、队下达的全年任务指标。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基层统计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统计队伍建设是统计工作开展和统计事业发展的关键,而基层统计队伍建设问题是摆在当前急需加强的首要环节。目前基层统计队伍大体可分为村级统计人员、行政事业单位统计人员和企业统计人员三类。从目前村级统计人员情况看,绝大部分人员都是兼职,有的身兼数职,另有一部分人员年龄偏大,对于统计指标变化的理解能力下降,给统计调查的开展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增大统计所数据汇总难度。此外,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统计人员大部分都是会计兼任,他们以从事会计工作为主,尤其是规模以下

企业大多都是兼职会计,且流动性相当大,今天在这个单位工作,明天又换了其他地方,而且对于是否具备统计任职资格也不太关心,缺乏从事统计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统计所在职能发挥方面存在不足

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一年多了,局、队融合,撤科建所工作的顺利开展,使统计队伍进一步壮大,给今后统计工作开展带来了生机。统计所处于统计局、调查队与基层统计单位中间,如何发挥好统计所服务职能,对于基层统计工作顺利开展起着重要作用。我所上半年存在着下基层调研不够,提供信息分析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以及在增强服务的主动性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

三、20xx年工作重点

(一)全力抓好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工作

按照市区普查办的要求,全力做好我镇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及时组建机构,选聘人员,落实办公场所,制定本镇普查方案,加强宣传,认真开展清查登记,为开展普查做好充分准备。

(二)加强统计业务培训

继续抓紧统计业务培训工作,利用统计人员例会、办培训班和下基层实践等不同形式开展业务培训,逐步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素质。

(三)努力提高统计服务水平

下半年在重视统计分析数量的同时,注重提高统计分析质量和统计服务水平。针对本镇经济运行特点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及时为镇领导提供信息服务。

(四)大力推进统计依法行政

以统计“五五普法”教育为契机,大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逐步扩大统计法的影响面,营造依法统计的良好氛围,同时,以开展统计执法检查为手段,在完成局、队下达统计执法指标的前提下,结合本镇实际适当增加统计执法检查单位数量,推动统计依法行政工作的展开。

乡镇统计个人总结2

半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由统计局的业务指导,本着以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做好工作。在工作中,首先在思想上。认识工作的重要性、责任性。推进统计工作,向经济社会发展搞好统计;其次在工作力度上。以谋划工作机制,夺取统计工作的进展,赋予工作效率。特别是抓住村级统计员的统计工作,以认清职任、明确任务、提高工作效率;然后在业务技术上。搞好经济产业的统计测算。就以经济产业发展的价值计量、增长率的.提高,均为做到数出有据的统计准则。现将乡镇半年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所做的工作半年来,紧紧围绕本职工作的要求。

以有序的工作机制,抓住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其次,在理清工作思路的基础上。侧重于工作中的三抓:抓重统计基础、抓重统计测算、抓重统计调查, 促使统计工作得到有条不紊地开展 。

(一) 抓重统计基础、力求质量提高抓重统计基础,是搞好统计工作的首要之举。也是体现了统计业务技术得到有序进行,更是为数据质量提供正确依据,急需奠定统计基础。就工作要求,力求抓重村级统计员的业务技术和工作基础。在工作基础的要求上:一是抓住统计网点(即:分散型产业户、规模型产业户);二是抓重产业播种量的构成;三是抓重产业样本定量基础。尤其是针对分散型和规模型的统计测算规则,急需确定产业户的调查基础。就工作要求,着重从这样几方面做好工作。 1.抓重经济产业统计网点。就全镇的经济产业统计,则需按照统计规则的要求,从两个方面做好工作:①好分散型样本产业户落实(指非规模型产业测算)。据全镇十三个村,采取等距抽样的办法,已搞好560户的样本测算落实。②搞好规模型测算户的落实。随统计规模的要求,据调查核实为225户,其中生猪规模为 216 户,则表示为统计测算点。 2.抓重农作物播种量的统计测算。就农业经济的播种格局,作出了专题的农作物播种面积统计。针对全镇13个村级统计员的工作要求,力求推进面积统计的正确性、责任性。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统计与否,直接关系到收获面积与单位产量的测算计量。所以在工作中,着重要求村级统计员做好三项工作:①抓重样本面积测算的正确性。对样本面积的统计,已作出了逐户上门统计。在工作中,均无出现样本收集整理 ]面积的差错,体现了总量面积的正确性;②抓重多种经济作物面积测算。已做到了分门别类的统计上报。③抓重全镇总量面积的推算。根据各样本面积测算的真实性,取得了有序的总量推算。即如上半年夏播面积的统计测算,体现了经济作物播种格局,赋予经济结构的效率之举,就蔬菜面积均有增加,并作出了数出有据的统计规则,及时搞好上报。

(二)抓重统计总量、勤于经济测算。 半年来,为加强统计测算,亟需作出了统计工作步伐。在工作中,紧扣着统计数值反映的时效性、责任性。及时搞好统计总量上报。就工作的要求,搞好本镇统计数据的收集、测算、分析。就上半年的经济总量,工农业总产值已完成134093万元,增长率 11.7 %、其中农业总产值为12093万元,增长率已达15 % 、农业gdp生产总值为5360万元,增长11.5%、人均收入高达3860元,增速高达16%。

(三)抓重统计调查、提供文章。信息返馈 抓住产业调查,提供发展信息。自从今年以来,专题数次下村搞好统计调查,特别是对农业经济结构调查,例如:畜牧规模型的发展趋势调查、农业经济的高效产业调查(蔬菜作物)、以及社会事业发展情况的收集,同时搞好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

(四)服从中心工作、接受领导安排 根据本意服从组织安排和领导的分配。在工作中,力求工作的重要性和责任性,以及搞好一个联系村工作。就半年村级班子换届选举,已做好力所能及的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回顾半年来的工作,按照工作的要求,尚有很多不足有待改进

①、由于个别村的统计员,在业务技术和工作的信心尚有不足,还需加强辅导做好工作。

7.乡镇2011统计工作总结 篇七

一、乡镇统计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近年来, 乡镇统计工作在乡党委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 扎扎实实的抓好农村基层统计工作, 较好的完成了国家统计调查和地方统计调查任务, 促进了乡镇统计工作的发展, 但是当前乡镇统计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 新问题严重影响了统计质量, 制约了统计工作水平的提升, 具体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乡镇统计力量薄弱, 统计任务繁重, 人

员配备和统计工作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这种矛盾很难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 涉及乡镇社会统计发展情况的报表有增无减, 各种周期性普查调查项目也越来越细, 这就造成乡镇统计机构承担的统计任务与统计人员力量的过分悬殊, 使乡镇统计员疲于应付, 严重影响数据质量

2、乡镇统计方法滞后, 影响了统计数据质量的提高

农村统计范围广, 日常报表包括农业统计, 企业统计, 三资统计, 固资统计, 农调记账, 企调等, 可现在乡镇统计仍沿用80年代的统计方法, 计算器, 算盘等原始的统计工具仍是统计报表汇总和计算的主要工具, 乡镇统计既没有专用统计管理系统也没有统计专用计算机, 这种手工操作方法很难和基层企其他工作, 待遇偏低, 严重影响了统计人员的积极性, 导致统计留不住人, 另一方面乡镇人员更换频繁。这两点造成统计队伍不稳定, 给上级业务培训带来一定的困难, 这种状态严重影响了统计工作质量。

4、经费不足, 影响了统计工作的正常展开

农村税费改革后, 乡镇财政收入渠道有限, 乡镇财政资金紧张, 对统计工作的投入严重不足, 基层经费的紧张成为制约统计发展的瓶颈。

5、统计法成为软法, 统计数字真实性难以保证

现行的统计管理体制是地方管理为主, 统计负责人也是地方领导任命的, 经费主要是地方政府供给, 工作中的问题也是地方领导帮助协调解决的, 统计人员为了迎合领导调整数字的现象很普遍。统计不实的情况也越来越普遍。

二、解决乡镇统计工作中问题的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 各级统计部门的领导要达成共识, 形成合力, 双管齐下, 标本兼治, 切实解决统计工作中问题。

1、减少乡镇统计的工作量

在遵循市场规律的情况下, 改革统计制度, 破除陈旧落后的统计制度, 统计方法和统计指标体系, 建立符合实际, 又符合国际规则, 能及时满足各级政府需要的统计制度, 具体来说就是在国家统计报表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农村统计的全面调查, 取而代之的是以方案简单, 指标较少的专项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2、改善乡镇工作条件, 提高乡镇统计的信息化水平

改进统计工作手段, 尽量实现乡镇统计微机和联网直报, 促使乡镇统计信息化, 网络化水平的全面提高。

3、建立和健全职能机构, 健全机构和人

员是夯实统计基础的关键

建立健全具有行政管理效能的乡镇统计机构, 并将村级统计正式纳入法律体系的框架之内, 并进行全方位的统计体制改革。解决统计人员的编制问题, 待遇问题, 加大力度, 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广泛开展统计法律宣传活动, 增强乡镇领导乃至全社会统计法律意识, 提高乡镇领导对统计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对无视《统计法》。随意调动统计人员的应采取必要的行政和法律手段加予制止, 确保乡镇统计队伍的稳定。

4、切实解决统计调查于统计经费脱节的问题

要坚持“谁的任务谁出钱的原则, 统计调查所需要的人员和经费应当有保障, 普查工作要与经费相配套, 对于分级负担要科学界定, 对于地方负担部分要下达强有力的硬性规定文件使乡镇摆脱要钱搞普查的困境。对于经费分配问题要公开, 并首先满足基层。真正使统计部门与有关单位一起在政府领导下共同高质量的完成普查任务。

5、加强统计法律宣传, 加大统计执法力度, 确保统计数据的质量

坚持依法治统, 建立健全法律工作机制, 全面推动统计工作的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要加强宣传, 采取多种形式, 深入, 广泛扎实的开展统计法律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全面统计法律意识, 把统计工作置于广大人民的监督之下。

各级统计执法部门要加大统计执法力度, 加强统计执法检查和统计违法案件查处工作, 各级部门, 特别是统计部门的领导干部要进一步认识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加强法律意识, 做到严格执法, 善于执法, 把统计工作贯穿的日常统计业务工作中, 并以此来推进乡镇统计基础建设。

三、结语

8.乡镇2011统计工作总结 篇八

【关键词】乡镇;统计工作;方案

一、前言

乡镇统计工作的职能不仅有一、二、三产的日常统计业务、临时统计业务,还有社会范畴内的人口、治安、社会保障、临时性统计业务、各种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工作,以及进行统计培训、执法检查等。乡镇统计工作中种类繁多、千头百绪的统计任务和统计人员素质薄弱、统计设备落后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突出,严重阻碍了乡镇统计工作的健康发展。

二、乡镇统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要想做好乡镇统计工作,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是前提,数据质量关系到每一次统计任务的成败。在乡镇统计工作中,工作人员要不断深入农村及乡镇集体、私营企业,农村及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素质、设备装备良莠不分,参差不齐,严重阻碍了统计工作的进行速度和所提取统计数据的质量。我们只有意识到这些问题,扎扎实实的做好乡镇统计工作的各项基础工作,才能促进农村和乡镇经济的全面发展。现将阻碍乡镇统计工作的问题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统计任务繁多

调查工作需要很多数据,而且最近一些年的报表有增无减,而且有越来越细致的趋势。特别是在一些重大的农业、工业、人口普查任务中,负责调查人员的统计范围和统计任务非常大。这样就需要从其他部门调取工作人员,这些临时抽调的工作人员,并非统计专业人员,需要进行岗前培训、业务学习,这样就降低了统计工作的质量。然而在人员缺少的情况下,统计站人员要进行各种详尽调查,这样会使统计工作人员出现疲劳工作,延长工作时间的普遍现象,久而久之,就会严重影响统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影响统计调查的进度和质量,从而对乡镇统计工作起到消极负面的影响。

2.速度毁坏了质量

调查的质量是调查过程中最核心的部分,也是调查的生命,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要调查的质量,一旦质量出现了问题,例如统计调查结果不实,存在虚假,那么一切的统计调查工作都是无用功,也失去了其意义,正所谓“事倍功半”。任何一项统计调查任务都有其固定的调查时间,只有在时间充足的条件下,调查者才能够给出一个准确、满意的调查结果,任何急功近利、不切实际、想超额完成工作的心态都是不切实际甚至是有害的,更为甚者还会毁坏调查结果的质量。但现实情况常常是领导着急要报表,基层统计人员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常常在完成本该细致、准确地完成工作任务时草率、马虎,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这就会导致只有调查速度而损害了调查质量。

3.调查方法、设备落后

在乡镇统计工作调查中,需要调查的数据千头万绪,光日常报表包括工业、农业、劳资等。许多乡镇统计站还在继续用计算器和算盘最为主要的调查工具,这样就会严重影响统计工作的质量,不但速度慢,还极易出现差错,一旦出现问题,为了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从头修正、返工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样势必在客观上增加了乡镇统计人员的工作量,若有专门的统计汇总系统,乡镇统计工作将会事半功倍。

三、解决问题的建议

我国要想进入强国之林,必须要解决这些困难,万事开头难,无论如何我们必须度过重重的考验,历尽艰难险阻,最终会达到胜利的顶峰,所以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我们最需要掌握的。

1.统计报表简约化

调查报表在乡镇的调查基础上要尽量简约化,将在内容设置上重复的报表进行合并、删除,改变传统的调查方法,寻找简单、实用、可行的调查方法,选择简单易行或一次性的调查方案,这样就能大大降低乡镇统计人员的工作量,从而提高了乡镇统计工作的效率。

2.质量为核心,速度为辅助。

在乡镇统计工作中,一旦工作任务减少,乡镇统计人员就会集中力量做好一项统计工作,从而提高了统计数据的质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俗话说“宁咬仙桃一口,不啃烂杏一筐”。只有为乡镇统计工作人员留够了充足的调查时间,基层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才能够得到保障。所以追求质量才是乡镇统计工作的重中之重。

3.乡镇统计硬件设备配置有待提高。

由于全国乡镇的社会经济水平和各大中城市存在严重差异,在一些在大中城市中早已普遍使用的统计技术软件平台,目前还无法在普及所有乡镇,这就造成了许多从事最繁重统计工作任务的乡镇统计人员使用着最落后的统计技术设备。联网直报和PAD机还有待在广大乡镇统计人员中进一步普及,乡镇统计工作离人员人手一部电脑,人手一部PAD机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四、结论

综上所述,乡镇统计工作中出现的这些问题都是一些基本问题。虽然做到以上建议,乡镇统计工作中还会出现其它各类问题和潜在矛盾,但只要各统计部门工作人员齐心协力,解决好了乡镇统计工作中存在的这些基本问题,其它各项次要问题都会土崩瓦解,迎刃而解。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我国“十三五”规划,经济新常态过程中,乡镇统计工作必将发挥它应有的积极有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范明好.蒙城县乡镇统计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3,14:16+38.

[2]王建君.加强乡镇(街道)统计工作的思考[J].经济师,2010,09:274+276.

9.乡镇统计工作年终总结 篇九

一、今年的工作

(一)按时、保质完成统计年报和定期报表及各项调查任务

今年以来,法脿镇统计站坚持以提高数据质量为中心,经统计站人员的辛勤工作和全镇各单位统计人员的密切配合,圆满完成了农业、工业、固定资产、劳动工资、农村住户等专业统计报表的收集、汇总、上报任务。此外,还连续开展了工业企业中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抽样、等专项调查,为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了必要的统计信息。充分发挥统计职能作用,为振兴全镇经济发展和领导决策提供依据,提供准确可靠的统计资料和统计信息是统计镇最基本最主要的工作,也是发挥统计整体功能,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领导决策正确与否来源于准确的信息资料。没有信息无法做出判断,而错误的信息将会导致错误的决策。我们要按时、保质完成统计报表任务,为本级政府领导和上级领导提供正确决策的依据。

(二)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

为了进一步做到优良服务、依法行政,更加规范工作程序和行为,强化机关内部管理,全面提高工作效能,我站把以往一系列工作制度加以补充完善,使我站的工作制度更加完善,更加健全。

(三)巩固成果,加大力度,搞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扫尾工作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是国务院批准的大型国情国力调查,意义重大。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普查精神,一步一扣地做好人口普查后期工作,力争我镇的人口普查工作走在全县前矛。统计规范工作建设上了新台阶,任务重和人手少的矛盾一直是我镇统计站的一个突出问题,为了进一步解决这一现实矛盾及统计网络不健全等诸多困难,认真分析形势,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力求统计手段的改革和创新,在县进行统计信息化网络建设时,投入资金配备了专用电脑,使规模以上工业及劳动工资统计实行了网上直报。

(四)不断增强服务意识,统计服务水平迈出新步伐

树立“有为才有位”思想,提高统计优质服务水平,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更好地为党政领导决策和社会各界提供服务,统计部门是政府的工作部门,是信息处理中心,及时、快捷地为领导提供准确的统计信息,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做好服务,是统计站最基本的职责。今年以来,我站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致力于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在继续开展往常各种服务的同时,进一步拓宽服务载体,讲求服务质量,丰富服务内容,增加服务形式,较好发挥了统计的基本功能。第一我站提供统计信息查询,积极提供各方面统计资料查询工作。使人们充分了解我镇的概况等方面内容;第二充分利用统计资料,尽最大的努力来满足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需要。第三开展了为民办实事活动。加强与基层统计单位的联系,对他们的问题和要求尽量以最快的时间和速度予以解决,解决统计业务各种问题,受到了各服务对象的欢迎和好评。

(五)抓基层统计基础建设

基层统计是整个镇统计工作的基石,也是我镇统计工作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今年以来镇统计站坚持以提高数据质量为中心,经工作人员辛勤工作和全镇上下广大人员的密切配合,圆满完成了农业、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劳动工资、农村住户等专业统计报表的收集、汇总、上报任务。此外,还连续开展了人口抽样等专项调查,为地方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了必要的统计信息。

1、农业统计:村级报表上报及时,报表齐全。我镇统计站及时通过网络上报。各种报表数据符合报表制度要求。建立健全统计台帐,统计资料管理规范,报表按表种装订成册并封有封面。

2、住户调查:我镇住户调查涉及2个点,20个户。每月“三帐”实行微机录入并按规定时间通过网络上报。三帐之间关系保持一致,没有出现三帐不符现象。帐页都按顺序装订成册并付有封面。规范、完善下村入户登记制度。

3、固定资产投资:我镇严格按照县人民政府和镇政府要求,及时准确按时做好全镇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做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不重不漏,严格把好源头关,最大限度减少瞒报、漏报、虚报现象的发生,客观、真实地反映了我镇的投资情况。

4、人口普查:20XX年完成了人口普查主体工作,今年以来,不断巩固和完善人口普查工作,做到善始善终,力争把我镇人口普查工作做到最好,确保人口普查数据质量。

(六)、严格统计法制,加快统计法制化进程

上半年,我镇继续紧抓统计法制建设,认真贯彻执行依法统计工作精神,有计划、有步骤,扎扎实实地开展各项统计法制工作。

一是认真制定20统计法制工作计划,为全年法制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认真做好普法教育。三是配合县局加大对统计执法力度和统计人员业务素质培训。认真贯彻执行省、州、县有关统计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考试工作文件精神,在往年的基础上继续做好统计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考试的工作。

(七)、统计档案工作取得新成就

为了加强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档案管理水平,使档案工作走向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的道路,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统计事业服务,今年以来镇统计站重视档案工作,档案整理得力、文件资料归卷合理、排列整齐、封面填写整洁。

二、今后工作安排

我镇统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镇委、镇府中心工作,以切实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统计优质服务水平为根本目的,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锐意创新,扎实推进统计改革,夯实统计基础,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为推进全镇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优良服务,努力使我镇统计事业更上新台阶。

(一)进一步按时、保质完成统计年报和定报及各项调查任务。

(二)要进一步加强档案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以更高的标准、更好的质量,把档案资料保管好、利用好、开发好,使我镇统计工作站档案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统计信息建设,及时进行网上直报和信息交流。

(四)扎扎实实做好统计基础工作。

加强统计基础建设,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确保统计数据准确可靠。20XX年要着重抓好统计队伍建设,统计人员业务培训工作是今后的重要工作。

(五)积极推进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

完善统计资料、统计单位名录库等各项管理办法;要继续组织和实施《统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指导、督促基层统计调查单位按照《统计法》的要求,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做到数出有据。

(六)要增强依法统计的意识,加强统计执法力度。

10.2020年乡镇统计工作总结 篇十

乡镇统计工作总结篇一

20x年是全县统计系统的“基础工作年”。上半年,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基础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发扬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围绕“三三一一”工作目标,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工作任务。

一、坚持以人为本,狠抓队伍素质建设

以人为本,抓好队伍建设是全县统计系统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内容,是统计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上半年局领导班子将队伍建设的重点确定为抓基础、求实效,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是强化思想教育。我们以党员先进性教育为楔机,加大对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教育;抓好党组理论学习,制定了先进党员的标准和不合格党员的表现。以股级干部的学习成果促进全局人员的学习。建立健全考核、报告、评议、责任追究制度;按照责任制的要求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局长、副局长及分管科室负责人层层签定责任书,明确责任,抓好落实。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引导党员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严格遵守中纪委三次全会关于党的四项纪律、八项要求的规定,组织召开廉洁自律民主生活会。做好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准备工作,突出抓好“三服务”。加大对青年积极分子的培养力度,确定培养对象,建立重点联系人机制。抓好理论学习制度的监督和检查,科级领导学习情况记入《领导干部学习手册》,股级及以下人员建立读书笔记,由局党支部定期进行检查、评比。思想政治工作体现了经常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是规范基础工作。制定《x县统计局工作人员考勤管理办法》;规范统计局内部公文处理、资料传阅工作流程;修订《x县统计局公文处理办法》,严格内部行政管理。各专业建立统计数据评估制,提高对基础数据的控制力度。强化数据质量分级管理责任制,严把数据质量关。建立专业科室内部及相互间统计工作流程与制度,设立台帐,规范数据来源。

三是加大培训力度。面对我县统计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动快的特点,我局定期进行统计业务培训,并对统计局业务人员进行上岗证和统计职称培训,提高我县统计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和统计服务水平

㈠强化统计基础工作,提高数据质量

改进数据整合方法,逐步提高核算水平。我们客观分析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选拔局内业务骨干充实核算工作力量,优化核算队伍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通过召开经济分析、GDP核算专题研讨会和局务会交流学习,使各专业认识到专业统计数据对GDP核算工作的影响,各专业的经济指标与GDP核算的密切关系和重要作用,提高了各专业自觉参与核算的意识,增强了责任感和工作的针对性。

加强部门协作,建立数据整体机制。GDP核算工作需要借鉴、使用和参考各部门统计的数据,县导对此极为重视,召开专门会议,协调各部门工作。强调各相关部门必须指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县统计局确定专人同各部门建立工作关系,定期对全县各部门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并进行分析,建立正常的数据管理机制。

㈡围绕全县经济发展战略,积极提供统计服务

第一,为落实县经济工作会精神,充分发挥统计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在主管县长的主持下,对全县“一二三”战略工程动态统计监测工作进行了研讨。

第二,配合市统计局做好生产总值、固定资产,农民现金收入项指标的考核工作,在考核中真正做到客观、公正,把各乡镇的经济运行情况考实,考准。

第三,为使经济普查更好地服务于曹县经济发展,制定了《x县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特定区域、产业和管理部门代码规则》。该规则在不修改经济普查表式、不添加指标的前提下,充分开发利用了表中由区县自行掌握的部分代码空间,对曹县重要大街、产业和管理部门进行分类编码,制订填报细节。这一规则的使用使普查数据的应用更为快捷、方便和准确,更能满足我区对普查数据的特定分类要求,将提高普查数据的应用价值。

乡镇统计工作总结篇二

20x年上半年我镇的统计工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业务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严格执行国家统计制度,强化统计管理职能,着力提高统计服务能力,准确及时上报统计调查资料,全面完成政府目标和各项任务,统计工作成效显著,现总结于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成立由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统计专项调查工作工作小组,形成专项统计调查工作方案,抽派专人开展此项工作,统筹协调力量,按照“准确、及时、完整”的工作要求,逐一查找问题,逐项逐条梳理,认真研究措施,解决统计调查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二、完善制度,强化监管措施

对统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深入分析原因,特别是从思想上、领导上、管理上和制度上查找根源,举一反三,不断完善和健全相关工作制度,严格执行统计法规和统计制度,实事求是,依法统计,切实杜绝了各种违法违规现象发生,确保统计质量。

三、规范档案,促进统计管理制度化

把各村社、单位有关部门统计资料和报表集中归档,将所有档案资料送交统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并建好全镇统计台账,确保统计台账和统计数据来源的可靠性。

四、开展调查研究,提高统计服务水平

针对农村经济中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广泛开展调研究,做到选题准、调查明、问题实、措施具体。上半年编写工作信息、经济信息3篇,反映统计工作中和新方法、新措施、新亮点以短、平、快的节奏反映农村各项政策的执行情况,以及农村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提高统计服务水平。

五、强化进度报送、为领导决策和掌握农业生产动态提供可靠依据

一按时完成及时上报了生猪监测月报表;二是完成上报了退耕还林监测季度报表;三是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产量定期报表;四是完成了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登记和各种普查资料的上报工作;为党政领导掌握农业生产动态、指挥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

以上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得益于全镇干群的大力支持和统计人员的辛勤劳动,但也还有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去克服和解决。在下半年的工作中我们将会更加努力,勇于探索,开拓创新,使我镇统计工作更上一层楼。

乡镇统计工作总结篇三

一年来,我们严格遵循统计制度,按照计划生育统计基本任务,对全乡育龄群众的婚姻、生育、节育状况及有关社会活动进行统计分析、评价,提供可靠的统计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真正起到了参谋助手的作用。经过一年的统计工作,有以下几点总结:

1、认真做好统计工作,坚持实事求是,做到“摸实情、讲实话、报实数”,以微机指导工作,提高统计准确率,使今年的报表统计质量有明显提高,统计数据能如实反映全乡人口形势,使我乡的统计工作上了新的台阶。

2、强化统计制度和报表统计新口径及相关法规的学习。各村包村干部与统计、微机人员熟悉统计制度与统计口径,严格按照事实报数据,按照新统计口径做报表,不弄虚作假,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

3、加强统计管理,巩固提高统计质量。现代代微机管理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让统计人员从纷繁杂乱的数字中解放出来,方便快捷的查询系统不仅减轻了统计工作量,而且将失误减到最低,准确、可靠的统计信息及统计数据为领导决策提供充分有力的参考依据。

4、充分利用微机统计的科学性与可靠性,通过常规统计,收集和整理有关计划生育资料,提供准确、可靠的统计信息,制定行之有效的计划生育工作计划,指导我乡的计划生育工作,促进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5、运用微机管理,提供有效的统计分析,对育龄群众进行科学管理,使他们有计划的生育子女,采取避孕节育措施,以促进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6、微机管理使信息的传递便为迅速快捷。建立的个人信箱,每月的报表及各种文件已可以通过网络传输。

总之,一年来我乡的统计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微机管理的科学性使统计数据更加准确,真正成为乡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促进了计划生育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虽然今年我们的统计工作初步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许多地方还有待进一步充实完善。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更加巩固统计工作基础,提高统计质量,做好统计工作,使我乡计划生育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乡镇统计工作总结篇四

20x年统计站在镇委镇政府的领导下,在市统计局的大力支持下,统计站一班人勤勤恳恳、扎扎实实,为服务经济发展出真据、出实据作出了我们应有的努力,得到了各级领导和部门的充分肯定。

一、抓农村统计基础建设,保源头数据真实可信根据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结合统计局年初工作要点,我们把农村统计基础建设当成本年度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一是组织了15个重点带头村到、毛嘴、工业园等先进地方去学习取经;

二是按市局村级基础工作达标要求,以镇为单位统一制作宣传刊栏、工作制度、办公标牌等发放到村(居、场)统计室;

三是规范农村农业统计指标,统一指导村整理统计档案和统计台账;四是举办统计人员业务知识培训,深化业务技能,稳定统计队伍素质。据统计,全镇38个村、2个居委会、4个规模以上企业都按统计局基础建设标准落实到了位,确保了源头数据可信可用,有据可查。

二、建基层统计信息网点,为国家地方提供库据国家、地方点记账户所记录的日常收支账目,是反映当地城镇、农村人居可支配收入的重要依据。今年初,我们完成了国家、地方点的抽样换点工作,并且按市统计局的要求,确定了马脑、芭芒二村20户农村记账户的常年记账任务;确定了梨园居委会10户城镇记账户的常年记账任务。元月至11月份以来,我们将30户的日常收支记录账整理归档,录入刻盘,并用电子档、电子表格形式传送给了省、市统计部门,为国家评估城乡人均收入提供了重要依据。对地农作物抽样调查是国家统计制度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

三月中旬,我们接受了国家调查队在本区域抽样确定对地农作物调查,张马、赵湾、吊堤三村九个片块150多亩农田作为常年调查点。20x年夏粮、秋粮的收获季节,我们配合市调查队深入农户,深入农田,实地收割,现场过称,保证了农作物产量抽样结果的准确性,真实性。三、全方位核实经贸单位,为国家经普做好准备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从20x年6月起就进入了准备阶段,我镇按市政府要求,从今年6月开始启动。

至11月底,我镇第第三次经济普查准备工作主要抓了以下几点:

一是宣传发动。我们除了召开全镇动员大会、与普查区签订责任状外,经普办还组织宣传车在全镇范围内巡回宣传五天、在各主要路段悬挂横幅20多条、发公开信1.5万份、张贴告知书600余张、办宣传刊三期、利用集镇六处电子显示屏二十四小时滚动宣传等,把经济普查的范围、目的、内容、方法等让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知晓。

二是组织40个普查区的100余名普查员指导员进行单位核查培训,在全镇范围内进行地毯式搜查,做到应统尽统,不留死角。

三是反复核查建立信息库。我们对全镇经济运行中的所有法人、产业活动单位、个体经营户,按照市名录库返给的底册和工商所返给的电子档案表,一家一户进行反复核查,对不存在和停业的进行分类登记,对新增加和正在办执照的进行建档建卡。经初步统计,全镇实有法人单位350家,比“二经普”增加2.4%;个体户实有3308家,比“二经普”增加10%。

四是克服重重困难,牺牲个人假节日休息时间,保证了工作进度与市同步。工作启动初期,个别企业、个体户对经济普查工作认识不够,不予配合,我们齐心协力做工作,一个难关一个难关的解决。为了把工作切实做到位,主任吴贤光主动放弃年休假,万英武、肖婷两位同志日夜加班,星期天也不休息,刘云霞孕期反应大,坚持同专班到一线工作等,确保了经济普查准备工作的顺利展开。今年我们在工作中做了一些我们应该做的事,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何进一步做好统计为党委政府提供优质服务还不够。

乡镇统计工作总结篇五

一、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在这一年即将结束时,在各级领导的领导和支持下,我镇20x年上半年各项统计工作完成的较好。现将我镇今年上半年的统计工作汇报如下:

(一)我镇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8400万元,完成总任务数-的60%同比增长了6%;实现工业销售收入8400万元,完成总任务数的62%同比增长了7%;实现利税总额510万元,完成总任务数的60%同比增长了7%。

(二)由于经济和地理环境等因素,我镇的经济发展不是很快,企业来此投资的与其他乡镇相比比较少。但今年我镇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比去年来看较好,至今已完成1750万元,完成任务的58%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经济工作要求。

二、普查工作由于去年是每10年一次的全国人口普查年,我办在各级领导的领导与支持下,认真、负责的完成了前期的普查工作,现在我镇的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已接近尾声:3月完成了最后的录入工作,在7月初又完成了抽查普查区的绘图工作,现在我办将已认真的工作态度和饱满的工作热情迎接普查工作的圆满完成。

三、其他工作由于统计工作越来越重要,国家统计部随时都将对统计工作作出检查,而且统计部门要求镇村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在今年的统计上岗证的办理中,我镇又有3名人员将去学习和考证,并且还有3名人员将完成继续教育的学习。在接将到来的执法大检查工作中,我镇统计办已将所有的统计工作资料准备好,接受各级领导的检查。

11.乡镇统计的困境与出路 篇十一

管窥基层统计现状

在统计机构和人员编制方面,各乡镇(街道)严格遵照区改革方案中制定的“人随编走”原则,采用“逐步落实、逐步交接、逐步调整”的方法,将原统计专项事业编制划归房山区统计局,基本保证了基层统计工作的连续性。

在统计工作软硬设施方面,统计所软硬设施基本到位。全区所有乡镇(街道)均建有统计工作制度、统计人员职责和统计工作考核办法,并进行了公示。在24个统计所中,92%拥有独立办公场所;100%的统计所有专门存放统计资料的档案、资料柜,并全部配备了专用电话和专用计算机,所有统计所均已连接互联网。

在统计队伍建设方面,区统计系统现有干部职工中行政编制149人、市队编制13人、国队编制11人,其他编制4人。其中具有中级统计师职称及以上人员22人。此外,区统计局制定了严格的培训计划,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对基层统计工作人员开展相关统计业务知识培训和统计职业道德教育,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工作高效的统计队伍。

三大难题待解

工作任务逐年加重,数据质量难以保证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级党委政府对统计监测、统计信息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标设计更细,要求更高。统计任务不断加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年报等定期报表多。目前政府统计共制定了25个大类的专业统计报表制度,共涉及统计报表300余种,国家各部委布置调查项目380多种。第二,普查任务繁重。从2000年开始,人口普查、经济普查、农业普查、人口抽样调查等工作接连不断,涉及国计民生的全国性普查几乎每年都有,基层统计部门不断地处于筹备、开展、收尾的循环中,形成了很大压力。第三,上级部门布置的临时性专项调查较多。各种各样的统计调查使基层统计人员负担加重,从而对工作的深入性开展不够。第四,政绩考核工作任务不断增加。为确保考核指标数据客观真实,考核结果公平公正,统计部门承担了大量的事务性工作,工作任务成倍增加。第五,调研分析任务较多。各级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情况、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都要求统计部门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以满足各级领导和社会公众对统计产品日益增长的需要。第六,乡镇(街道)中心工作较多。除日常的调查和普查任务外,一些乡镇的基层中心工作繁重,在从事统计工作的同时,还要长期抽调人员参与地方政府的“中心”工作,从而增加了工作负担。

人员更换频繁,业务能力不强

统计人员是统计工作的保证,高质量的统计数据呼唤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和相对稳定的统计队伍。但从调查得到的结果却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第一,统计队伍不稳定。据调查,目前房山区24个统计所平均拥有统计人员5人,每个专业统计人员至少要承担2个以上的专业统计任务,普遍处于人手吃紧、应接不暇的局面。由于人才竞争与激励机制不完善,统计所优秀人才的流失也很严重。第二,统计业务素质不高。从统计人才的现状看,统计队伍的整体素质与新形势统计工作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普遍不足,而集统计专业知识、经济理论、计算机技术、英语、研究等能力于一身的人才更少。

忙于各项调查任务,统计服务不到位

基层统计所既要承担国家、市和地方的各项统计调查任务,还要组织乡镇和街道的统计调查,其业务工作量的增长远远超过人员的增长。基层统计所既是区统计局的组成部门,同时也要接受乡镇级政府的领导。一些乡镇政府领导从地方利益出发,干预统计数据,影响了统计工作的独立性和数据的权威性。基层统计人员少,个人承担的工作过重,无暇开展统计深层次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基层统计人员的工作只局限于简单的报表收集和初级数据汇总整理,而忽视了统计分析和综合服务的职能。

支招基层统计建设

建立现代统计管理体制,发挥基层统计整体功能

从目前基层统计的现状来看,统计所的功能往往局限于完成上级布置的报表任务,缺乏为本地区服务的能力。建议有条件的乡镇成立相应的基层统计信息管理中心,进一步增强乡镇统计的“生产加工”能力。充分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和新的企业管理理念,以满足基层各主体的信息需求为导向,充分考虑信息资源在种类、数量和质量方面的发展变化,应用新的信息处理技术,健全乃至重新设计、构造基层统计的全过程。实现统计手段的计算机化、网络化和数据库化,以便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基层统计运行方式。

健全基层统计工作网络,实现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

乡镇统计是统计的基础和数据源头,基层数据搞不准,统计工作无异于空中楼阁。一方面,乡镇统计机构要逐步向“实体型”转化,充实力量,形成完整的统计网络,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实现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一方面,重视建立健全基层基本单位登记对开展好统计工作的意义。基本单位是构成国民经济的细胞,是开展各项统计调查的基础。对于人员少、任务重的乡镇统计工作,做好这项工作是能否使工作赢得主动、提高质量的关键。

创新基层统计工作理念,完善统计管理体制

基层也要秉承统计服务的理念,为单位行政、为发展、为决策服务。统计业务培训也应跟上时代的要求,及时补充现代科学知识和现代意识元素,掌握现代统计技能,提高监控分析水平。要改革乡镇统计的管理体制,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统计的独立性问题,乡镇一级统计人员应由县级统计部门统一“派遣”,则人员、经费、数据质量这些长期以来困扰乡镇统计部门的难题便可迎刃而解。

加强民间统计机构参与,促进基层统计机制改革

民间统计若能得到充分发展和壮大,不仅能构成官方统计的有益补充,而且通过民间统计与官方统计以及民间统计内部之间的借鉴、参照、竞争,能起到矫正和维护统计数据真实和准确性的作用,确保统计的社会公信力。民间统计的另一价值还在于,它能凭借其更加独立、直接源自民间的特性,实现对政府施政行为的监督。引入民间统计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调查成本,更重要的是能够打破传统调查体系的封闭性,通过系统开放而提高系统运行的透明度和工作效率。

上一篇:菜根谭的启示作文下一篇:2011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