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字的语文教学方案

2024-11-17

认字的语文教学方案(共6篇)

1.认字的语文教学方案 篇一

幼儿认字教学反思

让幼儿识字,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社会上现在正盛行。“千字童”、“天天十字”等学习材料可谓各有千秋。课余时间,我在中班也开展了识字教学,我尝试了几种与传统做法不同的方法。

在汉语中,一个字往往有多种意思,而一个音也可以表示不同的汉字,这就是常见的一字多义、同音字现象。学一个字时,多种多样的含义易把幼儿搞混,而且,幼儿也容易把一些同音字混淆,如“十”,幼儿在口头组词时,会和“石”、“食”等混淆。以词代句,就可以防止或减少这种情况,因为词语的意义范围相对缩小,读音相对稳定,便于幼儿理解、记忆。

有的老师在识字教学中,为了让幼儿记住,一般是反复让幼儿认读——“请你把这个字念五遍!”“每人把这个字念一遍”„„在这样索然无味的气氛中,有的幼儿甚至打起了瞌睡。其实,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动静结合的游戏,让幼儿快乐识字。如认识动物名称时,先带领幼儿观察、认识字型、练习读音,然后请幼儿学一学这种动物的动作、叫声等;练习时,可以请一位幼儿做模仿动物的动作,请另一位幼儿指认所模仿动物的名称并读出来。再如,可以把字写在水果形状的卡纸上,和幼儿玩“摘水果”的游戏„„在有趣的游戏中,幼儿识字的兴趣和效率都得到了提高。

当然,我们在教幼儿识字时,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及时复习,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防止贪多求快,让识字成为幼儿的一种负担。

2.认字的语文教学方案 篇二

我的学生们, 就仿佛振翅的鸟儿, 没有过多的羁绊与束缚, 他们在语文的广阔蓝天中, 翱翔。

冀教版, 让我的课堂中少了一些说教, 多了许多参与。新的教材, 在开始没有磁带的情况下, 没有以前固有模式的教学实录, 一切都是新的。

《认字与学拼音》的第一课是《家》, 我该怎样说?在详读了《数学》《品德与生活》的开篇之后, 我把《家》的第一课时变成了《家的简介》, 让孩子们畅所欲言, 谈家、谈爸爸、妈妈, 谈家里所有的人, 每个人的爱好、你喜欢谁……认识不久的这些小学生们很高兴, 他们都兴高采烈地上台, 给大家说自己的小家。最后我总结:每个人都有家, 都有爸爸妈妈, 那么, 今天我们认识一位小朋友, 看看她的家里都有谁, 她的家是不是和我们一样幸福。

看, 我们的教学引入过程也许太繁, 但我们的孩子可以把课文与生活连起来。我希望他们知道, 知识是在生活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 最终, 他们还要回到生活应用之中。

万事开头难, 头, 我是开了, 后来的日子, 我的快乐, 学生的快乐, 尽在语文学习中。我们用各种形式学习小儿歌, 引进声、韵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当初我所担心的“教歌”问题解决了。

由于我平时常和我的女儿听儿童歌曲, 自己便学会了几首歌儿。我又找来音乐书, 学着谱些简单的曲子, 自己容易学会, 学生也容易学会。我想:曲子好听不好听不是关键, 关键的是我们要学得开心。我最钟爱的自己谱的一首曲子是《小河弯弯》, 它的曲子是:

看, 这是多么清丽的河水叮咚声!这样来学儿歌, 学生轻松, 有兴趣, 让语文学习一改往日枯燥的说教。其他的儿歌, 我们也采取了这样那样的学习方法。像《菜地的歌》, 我让学生试着用了《娃哈哈》的调子, 《中秋节》自然是套在了《八月十五月儿明》中。我自己谱了《白鹅》《山青青》《山上一棵树》等, 交给了学生。现在我们不是背儿歌, 而是唱儿歌, 唱属于孩子们的歌。

3.浅析人教版小学语文认字教学技巧 篇三

【关键词】浅析;人教版;小学语文;认字教学;技巧

中图分类号:G623.2

一、小学语文认字教学的技巧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1、游戏识字,激发兴趣

小学生认字,最重要的是培养学习兴趣,只有对文字有一定的兴趣之后才会更加努力的学习。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记忆知识是短暂的,但不得不承认他们记住汉字是很快的与此同时自然忘得也快,针对这个特点,就要想出一些办法来帮助这些小学生,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认字。低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爱玩,所以我们便可以通过做游戏的方式来帮助他们认识汉字,在娱乐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欢腾,这样他们才会对小学语文认字环节产生兴趣。接下来,便要举例子进行详细说明:

(1)电脑版动画认字:电脑的应用,能把原本枯燥的知识变得十分生动、形象,如果加以声音配合会更加吸引这些学生的注意力。比如说在学习“采”这个字的时候,可以配上这样一幅插图,一个树上长了一堆果子,一个大手活灵活现的采摘着果子,然后配上甜美的声音:“采”树上的果子。这样的认字方式,画面鲜亮、声音甜美,这一定会吸引许多小孩子的注意力,帮助孩子们记忆汉字。再比如说,学习“走”这个字的时候,搭配这样一幅动画A:以一条宽广的大道为背景,一个疾跑的人闪现在屏幕。教学中组织学生观察,进行语言训练:(1)这是一个( )的人。这个人( )。(2)他跑得( )。 画面B:出现“走”的字理,加以解说:古人说“走”就是跑的意思。“儿童疾走追黄蝶”就是这个意思,后来才单指步行。孩子们,你们能记住这两个字了吗?你们能记得这两个字的意义了吗?你们除了在这里还在哪里看到过这两个字呢?这样的方式,才能使孩子们真正的理解我们博大精深的汉字,生动形象的表达才是培养学习兴趣的良好开始。

(2)编儿歌、编字诀在开始学习认字的时候,老师要编写一些儿歌或者是字诀之类的文字来帮孩子们进行识字,在这些孩子们学习一写字之后就让这些学生尝试着进行编写。例如:“一点一横,两眼一瞪(六)”。“一口咬掉牛尾巴(告)”。“十人打架八人拉,三人报告一人抓(李)”。“一个小日本,拿了一把刀,杀了一口人,滴了四滴血(照)”。“远看峨眉山不在(我),西下美女谁不爱(要),口中有口难开口(回),法字三点水不在(去)。”这种娱乐的方式,不仅仅增强了学生识字的趣味性同时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重要的是还能是孩子们记这些字记得又快又好又持久。

(3)拾贝壳:孩子们在学完许多字之后,可以让这些孩子们在黑板上画上形状各异、色彩各异的大贝壳,并且每个贝壳中间都写上所学的汉字,每一个上台拾贝壳的孩子都要大声朗读并带动下面的小朋友进行跟读,如果读对了、孩子们就鼓掌;如果读错了、就可以求助同班同学。这个游戏,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也会踊跃参与、争先恐过上台拾贝壳,态度认真、开心愉快,这个游戏巩固了所学知识还能融洽班级氛围。

这些实验都显示了,在认字教学的过程中,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既可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其实还可以开展各种有关认字的比赛,比如说让他们识记路标、辨认广告牌等,孩子们会异常兴奋和开心。一句话来说就是,低年级的孩子喜欢做游戏、喜欢竞技、喜欢课外活动,小学语文教师如果能够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那么小学语文教学认字便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多渠道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让学生会自主学习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学实际上就是对汉字、语言的教学,所以孩子们的学习资源也就无处不在,所以要培养这些孩子的的学习兴趣,努力让他们爱学习、乐学习、自主学习,做学习上的主动者。新的人教版《语文课程标准》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认字,在阅读中认字,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汉语、文字的知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汉字识写能力。

1、 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生活中认字

学习汉字、认识汉字,就要培养孩子们留意周边、留意生活、留意细节的良好习惯,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让孩子们在生活中认字,毕竟在课堂上学习的时间是少数的,最重要的还是家庭教育、家庭认字。例如说,在上课时,也可以让学生观看室内的桌椅、电器等那些我们身边常见的事物,鼓励、支持、引导学生说出这些事物的名称,然后再在纸写下来并贴在相应的事物上;回到家,这些孩子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认识室内的一些生活用品,如“衣柜”、“沙发”等;走上街道可留意店铺名称、灯箱广告、海报等。这就是所谓的处处留心皆学问,学习汉字、认识汉字就要处处留心。

2、加强课外阅读,巩固识字成果

小学生想学习汉字是非常困难的,他们还有许多字不认识也不明白其中的含义,所以就应该让这些孩子们通过多种方式积累一定量的汉字,虽然不是能记得很牢靠,但必须让他们时常运用,这样才能够真正的记住。正如古人所言:“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现在每个学生手里都应该有几本书,学校图书室也有一定量的藏书,而且经常对学生们开放,作为教师和家长应正确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好这方面的资源。对于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在校时教师要及时作跟踪调查,了解其阅读效果,家长还可以给孩子念书教他们认字、记字。老师应该对那些读书认真、效果好的学生予以表扬,对于那些读书欠认真的学生、加以引导和鼓励,调动这部分孩子阅读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巩固识字的目的,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欲望。

3、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

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不同、天分资质各异,所以不能用同一套方式来教育他们,然而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优秀获得老师和同学肯定,所以就必须让他们意识到什么才是适合自己的认识汉字的方法?当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识记汉字的时候,往往会得到心灵上的满足和愉悦,并会用饱满的热情来迎接一批又一批新的汉字的到来,他们会更积极的去探索、发现。作为老师,一定不能打击孩子们的积极性,孩子积极性一旦遭受打击就会对这个孩子造成极大的压力和困惑,他们会变得不自信、不开心,老师们不应该要求他们都一模一样,他们需要个性。比如说:孩子们在认识“司”字时,有的学生用“同”字去掉一笔“丨”就变成了“司”,有的学生用“词”去掉“讠”旁就变成了“司”。学习“李”字时,有的学生说“李”就是“十、八、子”这三个字组成的,有的学生说“李”就是“木、子”这两个字组成的。这些情况的出现,都是由于孩子的性格、资质造成的,所以必须加以鼓励、支持,这样有利于激发孩子兴趣。

二、总结:

总而言之,人教版小学语文识字量大、难度也大,给学生和老师带来的压力也大,所以对教师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只有有趣、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堂,才能够真正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参考文献:

【1】张行涛、郭东岐主编,新世纪教师素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张春明等编写,有效备课,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版

【3】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绎,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4】李树珍编著,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苑出版社,2005年版

4.高龄老太学认字 篇四

张淑荣从没进过学校的大门,18岁那年嫁人,之后一辈子几乎只做了3件事:操持家务、生孩子、照顾家人。

后来,孩子们一个个长大成人,离开了农村,连孙子辈都已长大。张淑荣和老伴随儿女迁到市里居住。2002年,张淑荣的老伴被查出患了肠癌,已是晚期。张淑荣看着和自己风风雨雨走过60多年的老伴被病折磨得痛苦不堪,难以忍受,整天在家反复纳着一双鞋底,以此排遣痛苦。孩子们怕老母亲忧虑成疾,千方百计转移她的注意力。一天,大女儿陪着母亲在花园散步,张淑荣终于忍不住心里的痛苦,倾诉说:“我这一生不识字,只会做家务,照顾你爸和你们,现在你们也用不着我了,要是你爸也不在了,我就真没事可以做了,我这个睁眼瞎怎么活呀?”

女儿知道老母亲操劳一辈子,不图享受,现在也不愁吃穿,就怕没事做日子难打发。她当过小学教员,突然有了个想法,对张淑荣说:“妈,您老学认字吧,认识字生活就有意思多了。您学认字就当消磨时间,学会多少算多少。”张淑荣一听也来了兴趣,自己活了80岁,还不知道认识字是啥滋味,就跟孩子们学学玩吧。

老太太要认字,得到全家人的一致支持。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孙子、外孙,都成了老太太的老师,随问随教。老太太年纪大,照课本学不实际,儿女们照生活中的实物教老太太,见什么学什么,由简到繁,由近到远。从人、手、口、水、米等简单的生活常用字学起。老太太记性差,教过的字很容易就忘,儿女们就借用图形帮助她记忆。学“刀”字,就在旁边画把刀;学“衣”字,就画件衣服。学认字确实分散了老太太的注意力,她不会成天为老伴的病情担忧,也找到了晚年生活的新乐趣。每学会一个字,老太太都高兴得像个孩子。

2003年,张淑荣的老伴最终因无法医治去世。为了排遣寂寞,她专注地学起字来。她从子女们的名字学起,学会写一家人的名字后,再学另一家。不知用了多久,她终于学会了6个孩子家的所有人名。孩子们都夸老太太聪明,她听了也对自己更有信心,更爱认字了。现在她能从字面上认出这家是食杂店,那家是粮店……她兴奋地说:“过去从店门前走过,不进去就不知道这店是干什么的。”

5.米爷爷学认字 篇五

米爷爷会做牛奶松饼,会把树做成桌子,还会做枫树糖浆,可是他不会拼音;米爷爷会种番茄,会种黄瓜,会种玉米,可是他不会阅读;米爷爷会辨认动物的脚印,知道气候变化的征兆,可是他不认识字。于是,米爷爷和小朋友们一起去上学了……

米爷爷会修长木头篱笆(lí ba),也会做牛奶松饼,但是他不认识字。

米爷爷会把树做成桌子,也会采收枫树汁制成糖浆,但是他不会拼音。

米爷爷会种出漂亮的番茄、长长绿绿的小黄瓜和美味多汁的玉米,但是他不会阅读。

米爷爷辨认得出动物的脚印,知道季节变化的征兆,但是他分不清字母,不认得字。

米爷爷对他的弟弟杰克森说:“我想学认字。”

杰克森说:“你已经这么大年纪了,儿子、孙子都有了,几乎什么事也都会做啊!”

米爷爷说:“可是我不会认字。”

杰克森说:“那么,你就开始学吧!”

米爷爷和米奶奶说:“我想学认字。”

米奶奶说:“你现在这样子就很好啊!”说完,她摸了摸他的灰胡子。

米爷爷说:“可是我还可以更好啊!”

“好吧!”米奶奶说,“那去学吧。学会了,你就可以读书给我听了。”她织着手上的东西,笑眯眯地看着米爷爷。

米爷爷还跟他的老牧羊狗说:“我想学认字。”

老牧羊狗只是看了看他,然后在他脚边的毯子上躺了下来。

米爷爷想:“我怎么学认字呢?弟弟不能教我,太太不能教我,这只老牧羊狗也不能教我。我怎样才学得会呢?”

米爷爷左思右想,终于,他露出了微笑。

第二天,天刚亮,米爷爷就起床了。做完日常的工作,他把手和脸洗干净,梳了梳头发和胡子,穿上了最喜欢的衬衫。他做了小面包、番茄片和肉汁当早餐,又准备了一份三明治当午餐。然后,他亲了亲米奶奶就出门了。

米爷爷跟着一群小朋友,走过绿荫下的小路。小朋友进了教室,米爷爷也跟了进去。柏老师看见他,微微笑了。

米爷爷告诉柏老师,他想学认字。柏老师指给他一个空座位,米爷爷坐了下来。

柏老师对全班同学说:“今天来了一位新同学。”

米爷爷首先学的是字母和读音,小朋友们也来帮助他。下课时,他坐在一棵树下讲故事,还模仿山雀和野雁的叫声给小朋友听。

很快,米爷爷开始学认字了。他很认真地准备功课,每天都练习写字。

米爷爷很喜欢听柏老师和高年级的小朋友为大家念书。

有时,他一边听,一边随手画画。

米爷爷不只是来学认字,他也会教大家一些事情。他教米勒家的双胞胎怎样用小刀削东西,还教柏老师做苹果酱(jiàng)和吹口哨。

过了不久,米爷爷已经学会写句子,也会写自己的故事了。他写了救松鼠宝宝的事,写了他在河里游泳的事,还写了他遇到米奶奶那一天的事。

晚饭后,米奶奶坐在桌前看着米爷爷写字,她问道:“你什么时候可以读给我听呢?”

米爷爷回答说:“到时候了,就会读给你听。”

有一天,米爷爷从学校带了一本诗集回家。诗中描写了树、云、小河和奔跑如飞的鹿。

米爷爷把诗集藏在了枕头底下。等到晚上,他和米奶奶上床睡觉时,才把它拿出来。

米爷爷对米奶奶说:“你听!”他先是念了一首描写玫瑰花柔嫩花瓣和甜甜香气的诗,接着又念了一首描写海浪的诗,最后他念了一首诉说爱情的诗。

米奶奶深情地看着米爷爷灰色的眼睛说:“噢!我也想学认字。”

米爷爷笑眯眯地回答她:“亲爱的,明天吃完早餐,就来学认字吧!”说完,米爷爷把灯熄了。

阅读思考

1.想想看,故事中的米爷爷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2.“活到老,学到老”是什么意思?

6.姜淑梅:60岁认字76岁出书 篇六

1937年2月,姜淑梅生于山东省巨野县董官屯乡百时屯,1960年跑盲流时落脚黑龙江省安达市。如果没有那场灾难,也许姜淑梅的生活状态是这样的:和老伴在一块儿,给儿女做个饭,没事儿一起拉呱,一起养个花种个草什么的。但是,一场车祸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姜淑梅有6个儿女,随着孩子先后成家立业,她思乡情切。1996年9月,她和丈夫回山东老家,在秦皇岛出了车祸,老伴儿不幸去世。那一年,她虚岁60。

此后,姜淑梅的精气神儿似乎被抽走了。她让女儿张爱玲买了几斤毛线,睡不着就织毛裤,不长时间就织了两条毛裤一件坎肩。张爱玲一看,这样下去可不行,为了使悲伤与绝望中的母亲转移注意力,便提出让她识字。姜淑梅生逢乱世,和大多数人一样,很难有学习的机会,在60岁之前,她一直是大字不识几个。

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姜淑梅开始了自己的识字之旅。女儿、身边的孩子、街上的行人,都成了她的老师,牌匾、广告、说明书、电视字幕,都是她识字的教材。为了方便记忆,她想了不少办法:开始的时候,“俺自己编快板,俺说女儿写。自己编的快板自己知道它们的读音,俺就一个字一个字,念了一遍又一遍,就念熟了。”后来,她向邻居学唱歌,还自己编歌词,不会写就让外孙女记录下来,然后就唱。这种识字的方法,其实也是一种创作。

就这样一点一点地学,一个字一个字地记,姜淑梅坚持不懈,识字越来越多。几个月以后,她就能读幼儿故事了,她说:“有些字不认识,一顺就顺下来了。”

创作之初受“嘲笑”

姜淑梅阅历丰富,历经战乱、饥荒、闯东北等,一张嘴就是一个精彩的故事。姜淑梅的女儿张爱玲笔名艾苓,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听多了母亲的故事,张爱玲鼓励她学习写作,把自己的经历写出来。起初,她对此毫无信心,连连摇头。

2012年6月,在学会几首新歌、学会在电子琴上弹《苏武牧羊》之后,姜淑梅有了自信,对张爱玲说:“俺要跟你学写作,写不好,你就当素材。”第一天写了几行字,她连连摇头:“手不好使了,连一道儿都画不直,像锯齿。”张爱玲说:“谁开始写字都这样,慢慢来。”十天以后,她开始惊喜:“做梦也想不到,俺会写这么多字。”

姜淑梅将自己正在学习写作的事告诉家人后,刚开始大家并不看好她。得知此消息,平时不苟言笑的三哥哈哈大笑。二女儿借用赵本山小品里的一句台词说:“赶紧写吧,东边茅楼儿没纸了!”她认为他们太瞧不起人,自己一定能行,就暗下决心学好写作。

姜淑梅最初写的两个故事都很传奇,是她听来的。张爱玲指导她:“要写就写自己的故事,你的经历就很传奇。你要想象着对面坐着一个人,从来没听过你的故事,你要从头到尾讲给他听。”并建议她先写闯东北的事,一件事写一篇。她的悟性很好,随后写得很顺利。她写一篇,张爱玲帮她录入一篇,贴到自己的博客上,注明作者。作家朋友都说好。也有不合格的,几件事塞到一篇文章里,张爱玲让她重写,她呵呵笑:“这老师还挺严格呢。”女儿也笑:“对学生必须这样。”

把一生一世都写在纸上

“刚开始时,俺还得要姑娘督促,几张纸、一支笔、一块橡皮,写写擦擦,就把写作当成玩儿,只当消磨时间了。后来写着写着找到了乐趣,就爱上了写作。没写作之前感觉天可长了,写作以后开始忙了,感觉天短了。”姜淑梅喜欢在凌晨三四点写作,她说休息了一夜,眼睛好使,脑袋清亮,什么都能想起来。张爱玲说:“平时老太太就住在我家,家里的条件有限,但我娘在哪儿都能写。她跟我儿子住一个屋,起初儿子不在家,她就在房里写;后来儿子放寒假回来,为了不打扰他休息,她就拿着小台灯,趴在客厅茶几上写;后来家里来客人,客厅也占上了,老太太就带着小台灯去厨房写。”

姜淑梅说:“把一生一世的事儿写在纸上,真是太高兴了。”不过,在写“挨饿那两年”的时候,回忆起那段苦痛的饥荒日子,她写着写着就会心里难受,写了好几天就是写不下去。张爱玲劝她:“你写吧,写出来就放下了。”她继续提笔,用简单质朴而又生动传神的语言,记录那些密封在心里的陈年旧事。她说:“俺一门心思想着写作,过去的很多事一点点都想起来了。俺只想写过去俺经历的事,现在有好多大作家,她们写现在的事比俺写得好。”

写是对写的奖赏。此后,姜淑梅的作品连续刊载于《读库1302》《读库1304》《新青年》《北方文学》等刊物,引起读者和网友的热烈反响,被称为:“每个字都钉在纸上,每个字都戳到心里!”众多读者、网友感动落泪。

写作养生两不误

姜淑梅一直信奉父亲的两句话: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别在困难面前低头,要动脑筋解决问题;做错了事,就不要去想,想也没有用。这让她受用一辈子,让她学会总是用微笑来面对一切。

说到养生之道,除了以写作陶冶情操之外,她觉得最重要的是心要宽,少计较,和人相处,多想着别人的好处。她说:“凡事莫生气,要始终想到别人对自己的好,即使别人对自己不好,你也要对他好。人心都是肉长的,时间长了他就知道你好啦。”她感叹,以前觉得孩子最重要,自己啥都不重要,而现在觉得自己和孩子一样重要。她认为,身为老年人,应积德行善,适度饮食,不要浪费粮食。

姜淑梅喜欢穿颜色鲜艳的衣服,不喜欢穿黑色灰色的衣服,因为那样看着不精神。她保持着年轻的心态,不断接受新鲜的事物。她曾和张爱玲去听演唱会,如今提及此事,她说:“听不太懂,但俺喜欢那个氛围。”

也就是在那次演唱会上,姜淑梅听到台上说梦想之类的话,想到自己一直也没什么梦想,但也这么过来了。其实每一个目标何尝不是一个梦想呢?正因为实现了一个个目标,所以走到了现在。

就像她17年来学习的历程,虽然她说是玩儿,但她又有“干啥事就要有干啥事的心劲儿,劲儿往一块儿使肯定能干好想干的事”的念头,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她的识字写作的实践,让“都这么大了”、“太晚了”、“现在学也不赶趟儿了”等借口显得苍白无力,对老年人甚至年轻人都是一种激励,就像有位读者所说:“这已不仅仅是老有所为的故事了,更是一个励志的传奇。”

摘自《生活报》

上一篇:基层信访工作封面下一篇:西充县食品安全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