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之路

2024-08-15

中国改革之路(共9篇)

1.中国改革之路 篇一

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

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并没有写出一部“大革命史”,而从研究者的角度分别剖析了大革命产生的背景:旧制度,大革命如何产生,又如何发展,最终又带来了什么影响。托克维尔告诉我们:以良好目的出发的行动不一定带来良好地结果。法国大革命就是这样的典型例证。法国大革命虽然成功的推翻了原有的封建制度,但社会动荡却并未带来革命党预期的结果,革命走向了无序、失控和暴力,曾经追求的民主与自由最终带来了两次君主制复辟以及两次法国革命,无论是统治者还是民众,都陷入了仇恨与反仇恨、专制与革命的恶性循环。研究历史的目的之一在于服务于现在与将来。法国大革命这段历史和托克维尔的研究对于当今中国的发展思路有很强的借鉴意义。经历的近三十五年的发展,中国的改革已走到一个关键的时期,国家命运处在关键的十字路口,“改革如果破灭,革命必然发生”,如何避免革命,坚持改革,需要以史为鉴,避免重蹈覆辙。改革失序引发革命的惨痛教训,对于当今中国的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给全体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社会财富和更多元化的发展空间,同时,也积聚着种种矛盾和压力。可以说,不深化改革就发展转型不下去,不深化改革就利益调整不下去,不深化改革就危机化解不下去。“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当年邓小平的这一论断用在当下依然十分贴切。我国面临的主要风险总结为四个:一是经济风险,主要是经济下行的压力加大,如果房地产泡沫一旦破裂,将对我国的经济造成巨大杀伤。二是社会风险,主要是社会利益格局被整体扭曲,导致社会矛盾尖锐。三是信任风险,如果不能让更多的普通民众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就很难获得老百姓的信任。四是政治风险,如果不能构建起一个约束公权力的制度笼子,就难以有效遏制腐败的蔓延。近年,一些社会调查发现,社会各阶层都有普遍的弱势感,不仅弱势群体,就连公务员、警察、教师、企业家甚至领导干部也有一种弱势感。而以公平正义为核心价值的改革新共识,可以直面现有体制的主要弊端,凝聚民众变革的要求。

改革与危机赛跑不是危言耸听。其一,经济转型到了向消费主导转变的关节点。如果说前一阶段投资拉动增长还有战略回旋余地的话,那么在欧美等外部市场需求萎缩呈现中长期趋势、国内产能过剩的今天,回旋余地已大大缩小。其二,社会转型到了有效化解利益冲突的临界点。从根本上看,随着市场化、利益主体多元化、社会结构的分化,没有同步形成一个协调多元利益的制度框架。目前,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只占总人口的23%左右。中低收入者难以向上流动,是社会利益冲突和社会危机事件增多的特定因素。国家发改 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常修泽认为,不能不承认中国社会已经分层,社会分层加剧和固化利益格局是社会领域危机因素凸显的根本原因。其三,治理转型到了有效预防并解决体制机制性腐败的关键点。在“增长主义”倾向下,某些部门和行业的官员拥有的权力,与转型时期政府掌控重要资源结合在一起,为体制机制性腐败打开了一条暗道。而当前,人们对腐败问题的容忍度在降低,相比于其他经济社会矛盾,腐败更容易成为社会不满情绪的“催化酶”。实际上,中央已经提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如加快行政审批改革,提高政务的公开透明程度,推进司法公开透明等。这些改革都是“刺刀见红”的改革,没有强烈的危机意识是很难有大的突破的。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加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要统筹考虑、全面论证、科学决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领域改革和党的建设改革紧密联系、相互交融,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会牵动其他领域,同时也需要其他各领域改革密切配合。如果各领域改革不配套,各方面改革措施相互牵扯,全面深化改革就很难推进下去,即使勉强推进,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2.中国改革之路 篇二

在部分重叠, 不能完全显示, 因此还需在每个标签中插入空行, 使其全部显示, 并方便裁切。

为了完整显示一个页面上的发行标签, 我们利用Word的段落排版功能。其做法是首先选择全文, 然后点击段落, 使段前段后都有几行的间距, 这样就使每个发行标签中间都有了进行裁切的空档。为了更节省版面, 对页面可以进行分栏操作, 分成两栏, 这样就形成了安排紧凑, 裁切方便的发行标签 (图5) 。如果觉得两栏之间相隔太近, 不方便裁切, 还可以改变栏间距。

3“邮件合并”功能在期刊管理中

的扩展应用

除了制作发行标签外, “邮件合并”工作还可以应用于期刊管理的其他方面, 国标准出版社) 的四种期刊改革探索, 对科技期刊的改革和广告经营做些研究与讨论。

1 中国质检出版社科技期刊的改革

1.1 转变增长观念, 树立集约化经营思想

集约化发展是中国科技期刊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按照期刊专业化、经营市场化、受众群体最大化的要求, 开拓潜在市场, 努力搭建特色鲜明、优势共享、效益显著的市场框架。围绕质检事业, 强化期刊在宣传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标准、计量领域的重要地位, 实现期刊的各种形式在质检行业的全领域覆盖。

1.2 改革期刊体制, 实现跨越式发展

本着突出重点、打造品牌、整合资源的原则, 出版社与期刊其他主办单位共同投资设立期刊杂志社, 与期刊建立资产关系, 通过这样一种资产纽带, 实现投资主体和产权的多元化, 投资各方长期共享期刊的内容和收益;把期刊联合起来实施集团化运作, 打造质检领域具有影响力的期刊品牌, 增强实力, 抗衡竞争, 实现跨越式发展[1]。

1.3 加强期刊栏目建设, 提高核心竞争力

比如, 可以批量制作录用通知函、审稿函等等。其具体作法与制作发行标签大同小异。这是因为录用通知函、审稿函的格式大致相同, 只有收稿日期、稿件题目、作者信息、审稿人信息不同, 而这些信息一般都会制作成Excel表格, 因此可以用“邮件合并”功能, 从而可以批量得到录用通知函和审稿函。

4结语

“邮件合并”是Word中一项普通的功能, 平时不易注意到, 但与我们实际工作中的需求联系起来, 还是能发挥出重要作用。这提示我们科技期刊编辑们, 在实际工作中, 还要善于用现代化的设备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思路, 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南京210046)

强化各个期刊的定位, 充分调研各个期刊栏目建设的质量、深度、合理性、认可度, 着力打造符合期刊定位、满足读者需求、适应期刊发展的重点栏目。加强栏目的宣传与交流, 系统培养编辑和记者的专业栏目策划能力, 建设强有力的栏目作者、记者和编辑队伍, 利用和培育优势资源, 实现栏目专业化、特色化, 提高期刊的核心竞争力。

1.4 扩大期刊加盟规模, 创新合作出版模式

贯彻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的“主管主办报刊编辑部不够3个的, 并入其他新闻出版传媒企业”通知精神, 主动合作质检系统内独立编辑部, 创新科技期刊合作出版模式, 探索与科技类期刊建立新型出版纽带关系, 争取更多期刊加入到质检出版社期刊服务平台。加强与期刊其他主办单位合作, 通过内容与经营分离, 发挥各自优势, 促进期刊的整体发展, 形成以出版社为主体的多种期刊合作出版模式, 实现多方共赢的跨越式发展。

1.5 利用多种资源, 探索经营新思路

整合各个期刊的内容资源、发行渠道和广告客户, 充分利用多种形式的资本和资源, 在专题策划、发行、广告等方面开发与不同地域和不同领域机构的深度合作, 探索各个期刊间、期刊纸质媒体与网络媒体、期刊与出版社其他出版资源经营一体化新思路。建设期刊发行联合平台、分区域开发期刊广告地方合作机构、建设期刊品牌地方调查服务机构, 实现期刊发行、广告与期刊内容推广的联合共同发展模式。

1.6 建立特色数字平台, 延伸期刊网络品牌

建立具有符合自身特点的期刊数字平台, 延伸期刊品牌, 实现科技期刊由传统出版向现代出版的转型, 突破期刊自身增长极限, 创建期刊的网络品牌[2]。建立和完善与国内外成熟网络数字出版平台的合作, 建立期刊网络投稿系统、期刊微博、期刊论坛、期刊网络征订与发行系统。通过期刊网站的内容开发, 提高期刊的时效性、互动性和信息传播能力, 降低运营成本。开发和整合期刊网络营销和广告的授权方式、合作方式、分配方式, 提高期刊的发行量和广告量。

1.7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实现国际化之路

积极开展对外新闻资讯交流, 实现与国际标准、计量、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领域组织的工作联系, 充分利用期刊资源与国际相关组织进行信息共享, 积极参加国际相关行业活动, 提高自身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增加国际相关先进科技信息的报道, 增加国际相关科技文章的编译, 增进国际技术交流, 提升期刊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国际性, 实现期刊的国际化发展之路。

2 科技期刊的广告经营

2.1 明确广告定位和广告客户的选择

由于期刊的分类和定位不同, 而广告产品也具有各自的专属性, 因此, 一方面广告产品应该尽量刊登在具有相同受众群体的期刊上, 另一方面不同期刊需要定位各自的广告客户和受众对象[3]。期刊的广告定位和广告客户的选择应该以期刊的内容为基础, 科技期刊的科学严谨性, 要求其刊登的广告具有相应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因此, 我们需要的就是充分运用自身期刊的特点, 打出有特色的广告。

2.2 分析广告数量和质量与读者的心理承受和选择

期刊为了经济效益, 希望尽可能的增加广告数量;读者则认为期刊广告多了会影响到期刊的质量和内容阅读, 希望广告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因此期刊经营者与期刊读者在广告数量必然产生矛盾。期刊经营者需要在期刊广告数量与读者心理承受能力间找到平衡点, 否则, 将会面临读者群流失, 影响到期刊的发行。再者, 对广告内容进行编辑和审核, 使其文字内容具有一定的可读性, 尽量减少读者的排斥心理;最后美术编辑还要对广告的设计风格进行把关, 使其与栏目内容的设计风格相融, 保证期刊的良好视觉效果[4]。坚持广告须符合本期刊特色理念, 以期刊内容和主题为基础, 不让广告数量和质量影响到科技期刊的整体特色, 努力将广告作成期刊内容的延伸。

2.3 通过期刊的多种经营发掘潜在的广告客户

期刊作为一种平面媒体, 本身具有宣传资讯的功能。可以根据各个期刊的特点, 开展各种培训、咨询、公益宣传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是免费的, 也可以是收费的, 但是都应该是对杂志品牌具有推广作用, 并通过各种途径努力将活动的参与者可能成为杂志的广告客户。

2.4 利用专业广告公司合作发展

期刊自身的宣传和广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而与专业的广告公司合作可以突破杂志自办广告经营的瓶颈, 实现品牌推广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专业广告公司熟悉广告界的运作方式, 掌握相对丰富的广告资源, 对客户的服务更加周到全面, 可以在期刊和广告客户间搭建交流的平台, 整合期刊和广告公司现有的资源, 拓展了期刊的广告业务, 实现广告收入的快速增长。

3 总结

总体而言, 科技期刊就是要本着突出重点、打造品牌、整合资源、加强保障的原则实施改革, 提升科技期刊的整体竞争力, 创新期刊广告经营模式, 最终实现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质检出版社的期刊改革正在探索中前进, 我们坚持以内容为基础, 充分挖掘自己潜能, 树立广告品牌, 努力把握正确的改革方向和期刊的可持续发展的经营之路。

摘要:我国科技期刊绝大部分都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物, 而是在计划经济体制管理下的产物, 改革是大势所趋。而广告经营作为科技期刊改革的关键部分, 已经成为各个科技期刊的重要工作和研究。以下结合中国质检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的四种期刊改革探索, 对科技期刊的改革和广告经营做些研究与讨论。

关键词:科技期刊,广告经营,改革

参考文献

[1]李笑雪.期刊改革与创新.襄樊学院学报, 2012, 33 (4) :85-86.

[2]龚维忠.对我国报刊发展、治理的思考——兼谈期刊的深化改革.出版科学, 2005, 56 (4) :42-44.

[3]彭宇文.我国科技期刊广告市场环境SWOT分析.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 2009, 9 (1) :22-24.

3.中国改革之路 篇三

得先从1979年回顾起。1978年底之前的30年,中国走的是(1)计划经济、(2)公有体制、(3)闭关锁国三合一的体制模式,这条路让八亿老百姓解决不了最基本的民生问题,明显走不通。所以邓小平说,摸一条路,“摸着石头过河”试试看,摸的这一条路,就是“改革开放”——改革就是将计划经济改向市场经济,将公有体制改向民营体制,将闭关锁国改向开放外向。当时,市场经济(为了避讳,只能称“商品经济”)及民营体制显然不为旧思想所接受,邓小平因此讲了一句名言:“不管黑猫白猫,能抓耗子的就是好猫。”作为第一步,把思想解放了一些。

毕竟由于没有经验,靠摸索,加以体制的转型的确并不容易,1979年以后的改革开放初期,尽管经济与生活出现了显著的改善,但改革开放出现的问题也着实不少,如贫富差距拉大、物价开始上涨、权力寻租现象普遍等等,终于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持续积累,发生了1989年的事件。1989年之后,连续三年,经济气势明显转弱,邓小平于是决定要作出一些扭转,特别是在经济改革方面。然而当时已出现思想上“左”的势力的返潮,对一度勉强接受的“商品经济”及“个体户”等所谓资本主义色彩的事物相当排斥。很明显,这样的社会氛围是不利于改革的推动的,邓小平不得不在重新启动经济改革之前把这些障碍与阻力排除,这即是1992年南巡的背景。

邓小平南巡讲话中的经典句子是:“资本主义可以有计划经济,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经济。”又说:“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这一南巡,终于把“反改革”的“左”的声音及势力压制了下去,为邓后来起用的朱镕基铺平了进一步改革的道路。朱也不失时机、不负使命地全面展开了金融体制、财税体制、投资体制与外汇体制的改革;稍后,还推动了难度更高的国企改革与军企分开改革。但必须看到,相关改革基本上均属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范畴,属于社会及政治体制改革的部分很少。这种经济改革一马当先,社会及政治体制改革相形滞后的现象也未在后邓小平时代出现明显变化,以致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发展又再度出现许多发展上的麻烦与问题:贫富差距、环境污染、社会矛盾、群体事件、贪污腐败等等现象,普遍而又严重,说明社会与政治体制改革的迫切性与日俱增。不仅如此,许多表面上属于经济性质的问题,例如拉动内需、住房问题、民企发展等等,之所以未见根本的改善与解决,核心关键亦多与政治体制改革有关。最近世行提出《中国:2030》报告,向中国政府含蓄地建议必须推动“深层次改革”,亦为同一思路。

但也必须看到,由于社会矛盾积累,贫富差距恶化,无论社会民间及党政内部又再度出现了“左”的思潮的返潮,加以当前形势与20年前相比,还多了一股来自于既得利益集团对于任何进一步改革的抗拒,由此对改革而言,无疑更为复杂与艰巨。但中国别无选择,温家宝说,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改革的成果必将得而复失;《人民日报》也有评论文章指出,“改革有风险,但不改革有危险”,说明中国的改革形势,在十八大前后,又到了关键时刻。2012,继1979及1992年之后,或将又是一个中国改革关键年。

4.中国改革之路 篇四

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改革

今年是邓小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30周年(十二大),南巡讲话20周年。十八大报告强调不走老路和邪路。近日习总书记又南巡,冲走小平南巡之路,所有热点指向今年要在此点命题,2013考研同学要高度重视。毛中特第七章改革论部分,第八章经济体制,务必吃透,冲刺考点必背如果不理解,暑假讲义必须要拿回头好好理解。请同学们相互转告。

改革开放要有新开拓继续走富国富民道路]

南报网讯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8号来到深圳莲花山,向邓小平雕像敬献花篮。除广东现任官员陪同外,四位曾陪同邓小平南巡的老同志也出席仪式。习近平在仪式现场表示,改革开放,是共产党必须坚持的方针。

12月8日9点55分,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莲花山邓小平雕像前,他缓步走上台阶,并伸手整理花篮上的绸带。随后在习近平带领下,现场官员向邓小平雕像鞠躬致敬。在结束敬献花篮后,习近平来到现场民众中间进行交流。习近平就表示,中国未来要继续走富国富民的道路。

习近平:“党中央作出的改革开放的决定是正确的,今后仍然要走这条正确的道路,富国之路、富民之路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而且的话要有新开拓。”

陪同习近平的,除广东现任官员外,还有四名老同志,当年他们也曾经陪邓小平南巡。有分析认为,习近平履新后首次视察选择深圳,或有意重走邓公南巡之路,实际上则表明了他拓展改革的决心。对于习总书记的话语,有民众就表示非常期待。

5.步履不停走改革之路 篇五

——续写农发行壮美篇章

【摘要】2015年将成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改革发展创新之年。中国人民银行在今年2月5日、4月20日先后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4个百分点和2个百分点,加大了对“三农”以及重大水里工程建设等的支持力度。作为基层行,顺应改革浪潮,抓住创新机遇,挖掘发展潜力是至关重要的突破点。在加快深化内部机制改革的形式下,充分了解我行存在问题以及症结所在,并通过实证分析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以及对员工归属感进行调查,更有利于从员工角度切身感受到政策制度是否落实到位,业务发展是否切实提高,福利水平是否符合实际。只有增强员工工作积极性,鼓励员工践行改革道路和让员工得到长效的归属感,才能体味到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

【关键字】员工归属感 个性化服务 转变业务发展理念

【正文】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部署,2011 年8 月,人民银行会同中农办、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法制办、银监会等有关部门成立农发行改革工作小组,着力推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简称“农发行”)改革工作。2014 年9 月24 日,国务院第6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农发行改革实施总体方案,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批准,国务院于12月8日正式批复。2015年4月12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了国务院印发《关于同意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改革实施总体方案的批复》,标志着农发行改革实施总体方案正式开始实施。

一、改革背景

自1994 年成立以来,农发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和金融发展大政方针,拓宽业务范围,强化政策性职能,加大对农村改革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逐步形成粮棉油收储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中长期信贷业务“两轮驱动”发展格局,为支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积极加强内部管理,主动做好风险防范工作,财务状况不断改进,经营效益稳步提升。但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也面临一些问题,需要通过改革加以解决,此次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农发行改革方案,涵盖了农发行履行职能、完善体制机制的方方面面,为农发行进一步加大支农力度、打造一流现代农业政策性银行、实现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二、改革方向

改革是农发行进步发展的必经之路。其改革必要性和方向在于:

(一)明确农发行的职能定位和业务范围。一直以来,商业性业务与政策性业务边界不清令政策性银行饱受诟病。此次获批的农发行改革方案明确提出,将农发行业务划分为政策性和自营性两类,实行分账管理、分类核算。合理界定政策性业务范围,突出政策性功能定位,坚持以政策性业务为主体,审慎发展自营性业务,并在业务范围总体稳定的前提下适当动态调整。“从世界各国来看,如果定位为政策性银行或者明确为政策性金融业务,那么,监管和考核会有一套有别于商业银行的机制。”业界人士也解释了为何首先要明确政策性业务的范围和监管标准。

(二)资本金是金融机构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风险支撑力最集中的体现,政策性金融机构也不例外,从农发行了解到,目前农发行资本金缺口很大,亟须建立动态有效渠道补足资本金,以增强资金实力。除原有的发债、存款外,财税支持也将成为农发行增强内生性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要动力。为进一步补充资本金,中国央行2015年4月20日普降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的同时,并额外降低农发行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另外,农发行获财政部“返税”式注资1500亿元用于加强放贷能力。决策层通过增加对政策性银行的流动性支持、甚至直接注资,进而鼓励其基建领域提供信贷支持,从而在支持经济增长方面将更大程度地发挥政策性银行的作用。

(三)农发行设立董事会,走出了建立规范法人治理结构的第一步。

(四)农发行未来业务定位,要锁定在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中长期信贷领域。农发行行将按照符合国家政策导向、与政策性业务紧密相关、特定市场环境下急需的原则,开办一定比例的自营性业务,将其作为履行政策性职能的客观要求和有益补充。《金融时报》中记载道,“‘业务范围是动态调整的,两类业务的划分也不是固定不变,应随着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需要而进行调整。’农发行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重大水利工程、贫困地区公路建设等领域特别是新开工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

三、浅谈践行改革之路的途径

笔者作为基层行员工,若能够为改革发展亲历亲为,亲眼见证改革成效,是最荣幸不过的事情了。现结合我行发展实际情况和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对我行改革创新建言献策。

(一)发挥“救命稻草”职能。亚洲金融危机后,韩国产业银行(KDB)承担了处理金融危机的重任。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急剧下降,信用度降低,流动性问题严重,只有回收贷款,没有能力开展更多的业务。在处理危机中,KDB一方面代表政府在国际资本市场中筹集资金,承担政府国际资金借款的转贷,向国内的金融机构尤其中小金融机构,提供信用证和资金,对商业银行给予扶持和支持。韩国政策性银行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突出显示了政策金融的导向性和不可替代性,受到来给本国和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在笔者所在的农发行门源支行,也曾为浩门农场当过一回“救命稻草”,某年夏天,天气灾害让农作物受灾严重,由于商业银行谨慎选择客户,回避高风险和低经济效益的项目,没有给浩门农场提供贷款,只有农发行发挥了其政策性贷款的职责,帮助浩门农场脱离困境。如今,该企业的会计依然对我行当时的“救命之恩”赞不绝口。

(二)总体上看,基层行员工工作随着农发行各项业务发展而发展,员工队伍素质随着农发行整体素质提高而提高。但是,由于受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制约,基层行员工思想素质总体水平与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1.惊慌思想。首先是对农发行的改革认识不足,理解不透准备不充分,一旦实施,感到惊慌。其次是对新业务与新知识无法掌握和适应。随着目前“新一代”软件的推广应用,一批从农行划转过来的人员大部分已超过40岁,文化素质相对较低、业务能力已赶不上业务发展的需要。

2.畏惧思想。一是对农发行业务转型觉得困难多、压力大,力不从心,感到畏惧。二是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特别是农发行政策性业务的商业化经营的转型特殊时期,经营压力大,心理不能适应,感到畏惧。三是害怕农发行实施撤并机构、减员增效战略而待岗学习,丢失“饭碗”。

3.悲观思想。一是对农发行发展感到信心不足。有人认为农发行不如农行、工行、中行、建行等商业银行,只看到农发行面临的严峻挑战,没有分析农发行的发展优势,一定程度上失去信心,甚至伤心。二是对自身发展也失去信心。认为自己素质低,年龄大,接受不了新知识、新业务,不能适应新形势而落伍掉队。

4.厌倦思想。一是一线员工,长期与粮棉企业打交道,查库、核打码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感到工作和生活单调,枯燥无味,对工作产生厌倦感。二是上级行的各种检查与各类活动太多、太繁,难以应付而感到厌倦。三是处罚不公致使员工产生厌倦思想。员工面对的就是处罚,而奖励少见,不论事情大小,都是执行者的责任,而决策者都是“正确的”。

5.懈惰思想。主要是年龄偏大,工龄偏长的老职工,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他们的思想中残存着不少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缺乏忧患意识和危机感,认为自己接近内退和退休的界限,银行改革的成败、事业兴衰与已无关,以至于产生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思想,工作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做好新时期基层农发行员工思想工作应采取的对策措施。农发行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肩负着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使命。那么,基层行员工如何适应时代的步伐,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充当主力军作用,实现自身价值,必须要员工从思想上解决根本问题,打造一支可持续发展的员工队伍。

1.加强教育,牢固树立精神支柱。基层农发行要加强对员工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不断激发员工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培养他们爱行敬业情感。根据农发行业务特点,要加强形势教育,对当前的经济金融形势进行客观分析,既要让员工看到农业政策性银行面临的严峻挑战,更要让员工看到农发行竞争的优势和发展机遇,引导他们克服暂时的条件艰苦等困难,调整心态,更新观念,增强信心,使广大员工感受到在政策性银行工作有奔头、有出息。

2.强化培训,有效提高竞争能力。针对农发行业务特点,必须把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与对他们的综合素质培训结合起来,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理论学习和技能培训,使他们由弱势群体向强势群体转化,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做到立足岗位“精一业”,面对竞争“会两手”。鼓励他们“边干边学”、“边学边提高”,从思想、业务上全面发展,适应新形势、新机制、新业务、新任务

3.以人为本,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基层行要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机制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一大批富有才华的员工不仅看到银行美好的发展前景,要看到自身价值,增强为银行事业发展奋斗的信心和活动,作为“建设新农村的银行”,多培养后备人才力量,有效助推基层行业务经营持续健康发展的后劲

4.和谐沟通,不断增强员工自信心。农发行改革进入关键时期,上级行领导必须进一步转变作风,深入群众,特别是基层行的领导者要进入角色,领会员工真实心情,与广大员工促膝长谈,做到心与心沟通、情与情交融。真正弄清每个员工心理的疙瘩,有针对性地做好疏导工作,反复向员工讲明农发行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克服其心理障碍,消除不良情绪,增强自信心,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

5.完善激励机制。采取不同措施来激发员工的潜力,培养员工归属感,要管理好人才,保持结构合理的人力资源队伍,我行需要做好员工的持续激励,合理规范员工职业生涯,培养员工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不仅是帮助个人适应时代发展的关键,更是我行留住员工、激发内生动力,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从而将个人的事业目标和我行的发展目标相结合,形成员工个人事业成功和农发行快速发展的双赢局面。通过很多研究表明,知识员工的物质激励、文化激励、组织激励、工作激励都对员工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有很大帮助,同时研究表明,薪酬福利与个人成长在我国员工行为的激励因素中排前两位。随后是企业前景。工作挑战性和工作的稳定性。

四、员工归属感大调查

前段时间央视曾街访过路人“你幸福吗?”,得到的答案多种多样。笔者借助同样的采访形式,问过身边同事,“工作带给你归属感了吗?”。所谓员工归属感是员工对特定企业的依赖并依此表现出来的相应行为,由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使员工对企业产生高度的信任和眷恋,从而员工在潜意识里将自己融入到整体中,将整体利益作为自己行事的出发点和归结点。采访结果,大部分员工对工作充满归属感。农发行引进人才坚持“五人”方针:以制度引人,以事业聚人,以感情暖人,以机制用人,以待遇留人。对于员工普遍关心的待遇和利益问题,对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给我们一份满意的答卷。

五、努力迈向发展之巅切实把抓实抓好信贷工作。一切按制度执行,揭示贷前贷中贷后各环节制度落实、尽职履责、合规操作。根据风险排查情况,分析风险成因,及时采取措施,有效化解风险。坚决纠正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逐一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切实消除合规隐患。完善信贷管理系统应用和信息维护相关制度,建立数据质量治理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系统功能。完善培训机制,使信贷人员培训制度化。完善问责机制,做到有章必循违规必究,切实提高执行力。

提升财务会计管理水平。财务会计工作要把严格落实中央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等有关规定作为今年的重要任务,始终坚持艰苦奋斗勤俭办行,加大增收节支力度,优化财务资源配置,进一步强化财务会计基础管理。一是严格营运费用管理。重点是会议费、差旅费、公务接待费和因公临时出国费等,明确开支范围和标准,严格报销审核,加强检查监督,严肃问责处罚。二是积极组织财务收入。要将贷款执行市场利率实现的收益纳入当年利润计划,继续鼓励开展表外欠息清收工作,加大力度帮扶亏损县级支行。三是优化财务资源配置。适当增加人员配套费比重,继续提高县级支行福利费分配比例,并加强支出检查,确保合规使用。要进一步规范集中采购管理。四是强化财务会计基础工作。完善财务管理相关制度办法,制定下发会计核算规则,做好实行新会计准则有关工作。加强检查辅导工作,对省级分行机关费用、营业机构同业往来资金库存现金、大额资金交易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等政策执行情况开展专项检查。要落实坐班主任责任制,进一步强化柜面监督,重点对信贷资金支付贷款利率政策执行情况等加强审核,严格把关。

加强内部审计监督。要重点督促落实内外部检查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建立整改信息平台,做到应改尽改,上半年力争整改完成率达到95%以上。健全内控监督制度,以信贷、财会案防为重点全面开展内控评价,促进依法合规经营。完善非现场内审工作机制,加快内审工作信息化步伐,规范内审流程,提高内审工作效率。

6.中国改革之路 篇六

社保一班 蔡伟 ***

一、中法两国进行退休改革的原因

1.法国政府进行退休改革的原因

法国高福利社会保障体系是经过战后60多年的反复修改建立起来的。前总统密特朗当政期间,法国政府于1983年将法定退休年龄从65岁降至60岁。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全球化,法国社会保障体系日益难以为继。一方面,政府越来越吃力地承受着由此带来的沉重经济负担;另一方面,高福利、高税收、休假时间长于工作时间等,使得法国经济在全球日渐失去竞争力。1945年法国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时,人口平均寿命为65岁。而今天,人口平均寿命为78岁。法国战后“婴儿潮”一代已全部达到退休年限,国家退休金支出不足以支撑他们的退休费用。法国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法国退休人员约占全国人口的23.8%。每年靠国家举债支付退休金的退休人员已达150万。如果不改革退休制度,法国退休金赤字2010年预计将达323亿欧元,2018年将达到423亿欧元。届时,退休金制度恐因不堪重负而瓦解。在欧洲范围内,法国人平均退休年龄偏低。德国和西班牙的法定退休年龄为65岁,瑞典为61岁。官方数据显示,法国55岁至64岁人口的就业率只有33.75%,为欧洲最低水平。2010年7月13日,法国内阁通过退休制度改革法案草案,将法定退休年龄从目前的60岁延长至62岁,将可领取全部养老金的退休年龄从65岁提高至67岁,将交纳退休金的年限提高到41年。此外,公共部门退休金缴纳比例将在10年内从7.85%提高至10.55%,向私营部门看齐。

2.中国进行延迟退休改革的原因

第一是由于我国进入了人口老龄化国家,未来劳动力量将逐步减少,如果还都是男60岁,女55岁退休(可不做事),那么供給总量就会减少,同时缴费者与领取待遇者的比例有很大差距,毕竟独生子女家庭占多数,一个家庭老人占多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早期退休人的工资也要跟着提高,这样就会给国家带来很大负担。说的不好听就是靠劳动创造经济财富的人少了,吃喝玩的人多了。

第二是由于人均寿命都在增长,如果还维持较低的退休年龄会导致中青年劳动者的积极性。同时已经退休了的人的退休金不能持续合理的得到提高。否则还没退休的人会有很大意见,因为交了这么久这么多的钱,自己退休后,早期退休的人都赶上了现在交的人的工资,心里会很不平衡。

第三是随着文明素质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劳动者受教育年限不断延长并形成起始工作年龄普遍退后的格局,也就是读完大学本科二十五、六岁,或读完研究生三十来岁,再加上从基层干十几年,等到自己真正锻炼变成人才的时候,发现已经到了退休年龄。这样将不仅限制中老年人力资源特别是女性人力资源充分利用,还会导致人才强国的战略实施。

二、法国退休改革之路对我国延迟退休改革的启示

我国需要尽早确立“适度老龄化”的人口发展战略。换言之,必须事先统筹好生育制度与养老制度安排,必须认识到只有适度生育、人力充沛才能确保老有所养。事实上,考虑到独子化、高龄化和贫困化趋势,我国21世纪面临着远比法国和欧洲严重的退休危机和养老困境。人口少子化的危机信号就是少子高龄化,在中国,则是独子高龄化甚至是无后高龄化。

建立公平、科学、可持续的退休保障制度。未来我国需要建立公平、科学、可持续的退休保障制度。为此需要对目前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重新审视,建立公平共享的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广覆盖,不同职业群体的养老待遇在体现差异的同时缩小差距。针对目前养老保险制度碎片化的局面,需要进行适度整合,建立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平台。要加强推进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尽快结束退休养老“双轨制”的局面。需要健全投资体制,促进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在准确测算养老保险制度转轨债务的基础上,通过国家、单个、个人、社会等责任共担的方式化解债务。此外,在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同时,需要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为劳动者提供更好的退休保障。

7.搁置征收走改革之路 篇七

在新一届政府改革的情形下看待邮政普遍服务基金的征收, 首先这是和新一届政府的改革方向背离的, 其次征收基金虽然合法但又存在不合理的方面。在这种背景下, 邮政普遍服务的出路在哪里?根本的出路还在于加快邮政业和邮政企业的市场化改革。

基金背离改革方向

新一届政府对于行政性收费和政府的基金项目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今年3月份出台的国务院方案中, 在关于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部分的第四项, 就是减少专项转移支付和收费。其中规定, 取消不合法、不合理行政性事业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 降低收费标准, 建立健全的相关管理体制。根据了解, 现在政府性基金收入已经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第二大户, 目前全国有近500项政府性基金, 但是其中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纳入政府性预算管理, 在管理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征收主体多、标准乱、使用透明度低、社会反响强烈。在这样一个形势下, 新一届政府认为加大政府基金和收费的管理已经迫在眉睫。

本届政府改革有着非常显著的特点:抓住政府改革滞后的时弊, 着力解决政府职能越位、缺位的问题。这次方案明确重点是转变职能, 这和过去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相比是非常大的一个亮点, 也就是说重点要向市场、向社会放权, 政府部门要减少微观干预, 同时要改善和加强宏观管理。

新一届政府对于政府性基金的管理提出了十项要求, 并且要求在今年9月底以前取消一批不合理、不合法的行政性收费和政府基金, 同时要降低标准, 明确管理单位。并要求2014年要落实相关政策28项, 要求发布新的行政事业型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目录及收费标准并组织事实。这表明我国政府性的基金和税外收费进入一个新的全面清理的阶段。

国务院的工作规则修订后, 特别强调在履行政府职责中要更加注重公共服务, 完善公共政策, 要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增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中规定, 国务院的各部门在提请国务院研究批准事项, 都要经过深入研究, 特别是对于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公众权利, 容易引发社会稳定的问题, 要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并采取听证会等多种方式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根据国务院相关要求和新的改革形势, 目前正在动意中的邮政普遍服务基金处于何种状态?前景又如何?邮政普遍服务基金属于新增的政府性基金项目, 目前已经列入了政府的工作计划, 有关部门已经制定了“征收办法”, 但是从行业反映的情况来看, 绝大多数快递企业普遍表示反对和担忧, 同时社会公众意见也很大。这种情况表明邮政普遍服务基金既涉及公共服务, 又涉及公众权益, 属于容易引发社会稳定问题的项目。依照国务院新的规定, 就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和采取听证会等多种方式, 加大社会监督, 把改革真正往前推。

邮政基金合法不合理

《邮政法》第17条规定国家设立邮政普遍服务基金, 邮政普遍服务基金的征收、使用和监督管理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实施。这表明了邮政普遍服务基金的合法性, 然而在其合理性上却还有待探讨。

从2001年开始, 多家物流协会、专家学者和各类非邮政企业就积极地关注邮政改革, 不断参与《邮政法》的修改。针对解决邮政普遍服务的补偿基金问题, 业界提出了很多建议, 比如说建议政府引入竞争机制, 有条件逐步地开放这个普遍服务的市场, 改善服务, 缩小邮政专营范围, 扩大市场调节的作用。然而这一建议一直未被采纳, 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我国邮政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现实是邮政普遍服务属于公共服务, 财政就应当履行它的保障公共服务的职责。同时, 邮政企业的专营和国家扶持、优惠政策是挂钩的, 正是在这政策的有力推动下, 邮政企业近年来已经持续盈利, 能够消化亏损。在多数非邮快递企业看来, 已经履行了纳税责任, 再征收基金, 有重复征税嫌疑, 与“国九条”就形成了矛盾状态。非邮快递企业发展靠自负盈亏, 随着成本上升, 利润摊薄, 出现普遍困难, 如果强行征收, 只能转嫁给快递消费者, 这样做的结果肯定是推高物价, 增加社会生产成本与民生负担。

另一方面, 由于邮政普遍服务基金涉及各方面的利益, 意见对立。政府层面财政部和邮政部门一直在积极推动, 主要是因为普遍邮政服务基金的征收可以减少财政部的财政补贴支出, 但是这凸显了政府公共职责缺位。

搁置征收寻出路

而在基金征收合法不合理的情况, 其出路何在?有一个案例可以参考:新《邮政法》第五条规定“国务院规定范围内的信件寄递业务, 由邮政企业专营”。在新《邮政法》实施以后, 由于各方对这个问题的分歧很大, 邮政部门提出的草案不被业界认可, 也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最终国务院领导权衡利弊, 决定暂时搁置这个草案, 也就形成了今天除了外资企业, 允许国内各类快递企业继续经营国内信件快递业的情况, 这样做避免了快递业内尖锐对立, 促进了邮政与快递业持续高速发展。因此在邮政普遍服务基金征收的问题上同样可以采取暂时搁置的方式来处理。

在不征收和搁置邮政普遍服务基金征收的前提下, 根本的出路还是在于加快改革, 改革产生的收益也必将远远大于政府基金征收收入。而在这一过程中, 首先就需要转变观念, 政府要能够接受批评, 接受不同的意见,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重点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更好地发挥社会力量在管理社会事务中的作用, 同时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

就当前邮政专营的政策和法律环境, 只要政府部门和邮政企业各司其职就能为邮政普遍服务基金问题提供更多的解决办法。

首先, 政府部门要切实履行保障公共服务的法定职责。对财政部门而言, 应用勇承担相应保障义务。比如《邮政法》规定, 财政部门要对邮政公共服务的亏损予以补贴。从邮政部门来说, 作为主管部门, 应当把邮政普遍服务列入第一要务, 同时对于各类快递企业, 应当坚持公平竞争原则, 改善发展环境。而对提供普遍服务的中邮集团而言, 应当切实承担独家提供邮政公共服务的法定职责。

其次, 要理顺相关部门的关系和定位。在国家给予邮政企业扶植政策和改革的推动下, 近几年中邮集团已经做出了很多的努力, 改革魄力明显增强, 已经实现了持续盈利, 通过内部调整, 自身有能力消化普遍服务亏损。

而在未来的发展中, 全球邮政和快递业市场化改革已经成大势所趋, 我国应当从国情出发, 借鉴国际经验, 加快改革, 新的改革也有很多选项, 比如借鉴国际经验, 来试点开放邮政普遍服务基金业务, 就是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

8.中国改革之路 篇八

与以往的论坛不同,被这届参会者提及最多的话题是金融改革,金融改革的呼声从未如此清晰而响亮。

金改路线图揭幕

金融崛起,是制造业大国的新梦。以制造崛起于世界的中国,在饱受金融落后之苦后,决定奋起直追。

其实从规模上看,中国已经是金融大国。中国的储蓄率全球最高,中国资本市场市值、银行资产规模已居世界前列,这意味着中国有对金融产品需求最旺盛的市场。

这远远不够,中国这位制造巨人还要努力加入金融家们的聚会。

9月11日,在2013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说,“经济体制改革当中一项重要内容是金融改革。在金融体制改革中,抓住重点和难点或者说是关键问题,将有利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会影响中国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利于促进全面改革的深化。”

与此同时,李克强亦指出改革进程要与中国经济的实力、金融体系的成熟程度和监管能力相匹配。

会场内一位多年关注中国金融改革的学者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这是中国改革开放30余年来,金融改革第一次被放在了“牵一发动全身”的重要位置。他还推测此次李克强讲话的目的在于利用开放的平台,向国际社会明确改革的坚定态度。

而在开幕式前一天,在很多与会代表和媒体尚未到达会场时,李克强就已经与出席达沃斯论坛的企业家代表进行了交流。李克强表示:“我们推进金融改革的决心是坚定的,首先我们将继续推进利率的市场化。取消贷款利率的下限,这只是利率市场化进程当中的一步,还会继续往前走。”

在资本市场方面,李克强还指出,中国还将推进资本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因为中国整体来讲间接融资比重较高,融资的渠道还不够丰富。“前不久中国推出了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的措施,这也会继续推进。”李克强表示。

在金融开放方面,“中国还会继续推进金融领域的对内对外开放。比如,我们正在推进村镇银行的试点。同时,我们也会继续推进人民币资本项下的可兑换。”李克强表示。

最后李克强强调,在金融改革的时候,必须同步推进金融监管。以上四点,被外界解读为中国金融改革路线图,这些内容刺激了国内外关注中国发展的人的最敏感的神经。

“2013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会前和会中,李克强两次重点阐释了中国金融改革的‘路线图’,并特别强调了金融改革的决心。决策层在一次活动上就同一问题多次进行阐释的情况并不多见,这是动真格的了。”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副院长朱宁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渣打银行集团行政总裁冼博德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十分重要,逐步推动利率市场化是好事,没有过度刺激,而是专注于结构性变革,这无疑是十分明智的,会有助于中国银行体系的发展。”但他亦担忧,金融改革会让金融行业的监管层面对不少新挑战。

金融家的竞争更激烈

对于众多奋斗在一线的金融企业来说,金融改革的信号更像是一个“集结号”,他们要做的就是不能沉湎于过去,而是为未来而战。朱宁亦表示,中国金融改革的未来取决于改革浪潮下,本土金融家们将做出怎样的选择。

这是民生银行(600016.SH)行长洪崎的第一次夏季达沃斯之旅,他希望在世界经济论坛上多听听多看看,为未来寻找一些灵感。

洪崎对未来金融改革的方向和银行业将要面临的挑战有着清晰判断,他常说金融改革背景下,未来的竞争不是一个“勇”字就能解决的。他还认为,利率市场化是早晚的事,也许在2015年就可能会实现。

“金融改革的大背景下,你的核心竞争力在哪儿,怎么能够在这个环境下打造出来,这是我们考虑最多的东西。”洪崎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我想我们商业银行要做几手准备,第一要有自己差异化的客户定位,比如说现在民生银行定位小微、定位到小区,要加强在支付结算、银行卡等中间业务方面的营收能力,使自己对负债业务、对资本的依存度比较低。”

“还有一个是内部的管理成本要降低,这样在价格竞争上有优势。当利率市场化以后,有一些经营不善的银行就可以被并购。”洪崎表示。

广发银行已经开始为金融改革之后的竞争做准备。“中国的商业银行同质化严重,而迫于经营上的压力,可能会向高风险领域投资,银行要提高在金融创新方面的风险把控水平。”广发银行行长利明献指出。

香港永隆银行董事长、招商银行(600036.SH)前行长马蔚华则坦言觉得银行越干越头疼,“银行不要盯着过去30年挣钱,以后好日子不像过去那样容易了,所以要考虑还有很多别的机会。比如,充分利用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利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机会提供跨境金融服务。”

对此,朱宁认为:“中国金融企业从金融开放的过程中获益的关键在于,能否培育出可以抗衡海外金融企业的,有全球竞争力的金融机构。”

“有了路线图,还要迈开步。”这是达沃斯论坛最后一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副总裁朱民对中国金融改革的期盼。中国金融业的未来愿如李克强总理所言:“今天,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已进入提质增效的‘第二季’,后面的故事我们愿意也希望更精彩。”

专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朱民:资本账户开放是中国金融改革的必经之路。

银行监管改革很重要

《中国经济周刊》:当下中国金融改革您最关注哪些方面?为什么?

9.中国改革之路 篇九

——镇江一中课堂教学改革嬗变之路

教室座位像食堂的餐桌一样,学生可以围着坐。课堂上老师围着学生转,自学讨论热情高涨。不少到镇江一中听过课的老师都感到很惊奇,感受到“三生”课堂的魅力。

教室很特别 学生都是围着坐

一进教室,学生们的座位准让你大吃一惊。全班50余人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8人左右,同一个小组的人面对面围坐在一块,每个人的一举一动都能被全组人看见。老师可以在讲台前讲课,也可以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讲课。这样安排座位主要是为了方便学生讨论,这个小组分法是很有讲究的。

分组时,各科老师集中在一起商量,每科老师都要选出对该学科最有兴趣的6个学生,这些学生被平均分配到6个小组来担任组长,领导该小组每个人此科目的学习和讨论,同组各科小组长尽量不重复。

开放式课堂 老师只讲15分钟

一般情况下,老师先花8分钟将该小节基础知识和重点带学生一起梳理一遍。接下来学生们都站起身,每个小组人员围在一起,针对该章节习题进行讨论。讨论完毕坐下,期间遇到问题可以问老师,这一过程费时15分钟。

接下来10分钟时间,各小组派代表发言,讲述小组讨论情况,任老师答疑。完毕后,小组再次有针对性的讨论10分钟。下课前最后两分钟,老师对该课时进行一个小节提炼和总结。

45分钟的课堂,老师合计只讲了15分钟,其他时间都是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自学。

老师似轻松 课前备得更用功

以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老师讲3节课内容,现在采用开放式课堂,只需要两节课就能完成,且大部分是引导学生自学,讲课时间很少,不用口干舌燥,不用“吃”很多粉笔灰,看似老师轻松了许多,但实际上不尽然。“我们老师备课花的功夫更多了,要想得更全面,不然常常会被学生问倒。”我们的老师都这般说。

传统的老师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而现在这种方法对老师提出更高要求,老师的教学模式体现出了管理和沟通艺术,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整个教学过程是动态的,很考验老师应变能力。

因问题而改 绝非一时的冲动

前几年,因我校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学生生源基础较差,有相当多的学生上课不愿意动脑,也不认真听讲,一个50多人的班级,睡倒七八个是常有的事。厌学、辍学的现象比较普遍。初一时一个班50多人,初二时就变成了不足50人,到初三参加中考时,就变成了40多人。学生辍学,是因为实在“熬”不下去了,学习成了十分“痛苦”的事情。

我们也进行“面壁思过”,原来的课堂教学是老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少,以前设计的学案也没有层次性,往往打击了不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只有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才能切实体现我校“学生成才——我们的责任,教师成长——我们的追求,学校发展——我们的理想”的办学理念及“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

比对着问题,老师们、学生们都发现了转变课堂教学方式的必要。不变,则没有出路和希望,当然也没有未来。改革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必然的、慎重的抉择,是与传统课堂教育进行的一场“决裂”。

因问题而改,成了学校教学改革直接的改革动因。

课改回头看 我们也曾很彷徨

走进镇江一中课堂,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幅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动活泼的教学画面:学生的集体展示,不拘一格,个人展示,独具特色,即兴表演尽情发挥,说学逗唱,竞相辉映。

如果要在前几年,这可是难以想象的情景。刚改革时,老师们不理解,突然不让多讲了,学生能学成啥样子?压力很大,对改革都很有情绪;原来沉寂的课堂,变得乱糟糟了;原来一向站在讲台上的老师,被学生赶到讲台下面去了;原来额定份量的作业,变得五花八门„„

到底还要不要改下去?我们也曾很彷徨。

全力推进课改 确立教改新模式

办教育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迷惑中,只要是想干事的人,总会找到突破问题的瓶颈。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1999年正式启动,在附近的学校,我们不是最早搞课改的,却像一根“独苗”坚持了下来。其他学校未能坚持下来,主要是因为这些学校的课改在仓促中推进,没有统一部署、整体设计和分步实施的有序步骤。遇到了一些问题,没有预设好,就不知道怎么办了,后面还有很多不愿意改的,想方设法地阻拦,怎么可能改得通?

吸取其他学校 “教训”,坚持课改要整体推进。

学校先后组织教师四出取经,同时借助 “小班化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着力打造体现生活、生态、生命的“三生”课堂。

所谓“三生”课堂,即让教材、教学与生活相对接,诠释教育即生活;营造绿色的、环保的教学生态,把学生看作生物来呵护,呵护其自由呼吸,自由生长;既要促进学生知识的提升,更要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生命成长。

“不断强化课改意识,加强学习和钻研;减去‘旧模式’的影响,减去自己的惰性;尽快掌握新模式,成倍提高课堂效率;除去自己的私心杂念和影响健康的言行。”这是我校刚开始课改时,向教师们提出的“加减乘除”法则。

现在课堂上,我们能随时看到了或平实或诗意的“教”与“学”的生活:他们能就近取材,将课堂搬进荔枝林,在荔花盛放的美景中诵读美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习题题材均向生活靠拢。

课堂上,也呈现着“绿色的生态”:随时可以看见学生激烈讨论的场面,“小先生”手持教鞭在本组黑板前认真讲解,其他学生自觉地围拢在黑板前„„没有教师的强制,没有清规戒律,有的是自在的展示,和谐的学习,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张扬。

课堂上,同样有自信的生命成长。“规律让学生去发现,方法让学生去总结,思路让学生去探索,问题让学生去解决”,学生们有创作、有发明、更有心灵相约、情感奔放——生命便在这样的自主自信中成长。

课改后,大家才明白了,过去学生为什么不愿听课?在不断的摸索中,老师们都渐渐发现,学生们学习变得主动多了。原本要叮嘱好几遍的知识,甚至不用说了,因为大家都会;原本要点名让某个同学发言的问题,现在大家争着抢着站出来。原来,好的教育都写在孩子们的脸上。

宽松教改环境 促教师快速成长

教改是需要环境和气候的。当时的我们学校规是什么样的教改环境呢?

首先是学校的政治氛围好。对党中央的教育方针、新精神知道得及时,吃得透。学校领导只要读到中央有关教育的文件,听了有关中央负责同志的讲话,第二天就传达给全体教师,得风气于前。

其次,学校的规章制度特别宽松,老师们有充分的成才空间。

当年中宣部秘书长童大林曾说过:“你们要勇于做孙悟空,敢于大闹旧教育领域的天空。在教学上要善于‘七十二变’。”

课堂上,学校要求教师解放思想,大胆试验。只给教师教学原则,没有具体的“条条框框”,鼓励教师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允许教师们有不同风格的教学方法。只要在政治上不出错误,在科学上不违反客观规律,至于如何教给学生,教师有充分的自主权。你就在课堂上领着学生撒着欢儿地“七十二变”好了,只要能把学生领进知识的殿堂,怎么变都成。

教英语的朱维省老师自编教材把语音训练与口语训练结合起来,从国际音标入手,以口语会话为主,经过几个月的训练,孩子们能用英语简单地与人对话,说出自己的年龄,名字。他们特别高兴。于是朱维省又编了一本《英语诗歌》(一些英美家喻户晓的儿歌),让孩子们背诵。他还指导孩子们排练英语话剧《罗宾汉》的片断,在“元旦”晚会上演出,颇受师生和家长的欢迎。

在时间上,没有捆绑住教师们的手脚。教师在工作时间可以到图书馆读书、查阅资料,与教学有关也行,无关也可。学校设有阅读课,要求学生多读课外书,同样也要求教师多读课外书。教师有了丰富的知识才能讲课言之有物,这就是通常说的“一桶水和一杯水”的关系。

培训上,对教师严格要求。教师要求学生读的课外书,教师必须先读;要求学生背过的课文,教师必须会背;学生每周写一篇作文,教师也必须每周写一篇习作。

这些年轻教师个个是“初生的牛犊不怕虎”;他们不是名教师,身上没有任何包袱,错了,改了从头再来。他们不怕丢人,不怕露丑。只要教师做出一点成绩,学校领导就鼓励、表扬。在教改试验中走了弯路,学校领导承担责任。如今,他们都跟头趔趄地走过来了。

创新教学常规 优化教学五环节

优化备课环节。在新理念的基础上,继续推行分管领导包级、科组制,科组长、备课组长把关责任制,加大集体备课的力度,实现资源共享。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加强教材分析和教学研究,统一编制导学案,从源头上保证集体备课的实效性,从而保证课堂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集体备课同说课、上课、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保证集体备课每周不少于一次。建立“课前一聚”“课后会诊”制度,进一步强化对课堂教学的过程性研究。

优化上课环节。在教师中积极推广“三生”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包括领导定期进行教学质量调研、随时推门听课、随机进行师生问卷调查等制度,及时了解存在的问题,研讨解决的方法。课堂上努力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思维发展的全过程,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把学习思考的时间交给学生。

优化作业环节。学校要求教师布置“自助餐式”的有弹性、分层次、适合每个学生的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引领全体师生走轻负高效之路。教师切实做到“三布置三不布置”:不布置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作业,布置启发性思考性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布置可选择性层次性作业;不布置繁难偏旧作业,多布置检测性作业。

优化测试环节。对课堂跟踪、当日练习、单元过关等检测,要求教师从试题质量上进行严格把关,把重点落在掌握学情、把握教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四个环节上,对于每一次统一组织的知识检测,教师都要写出试题分析、学生情况分析等,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找准知识弱点,进行二次过关,直至学生熟练掌握为止。教师要通过组织检测,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时总结教学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调整策略,改进教学工作。

优化辅导环节。坚持“抓两头促中间”的辅导策略,实现培优拔尖和帮扶后进两不误,重点抓好优秀生的培养、边缘生的提高和学困生的转化。教师通过灵活多变的方式方法,使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都有所提高。通过有计划的学情会商、耐心辅导,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曙光喷薄四射 幼苗茁壮吐新芽

镇江一中通过“三生”教学模式的研究实践,打造出具有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富有个性的新学生;通过模式的实践研究让教师们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合作者、引导者,从而打造出一批具有强烈的课改意识、具有新思想、新方法、新视角的新教师。

课堂兴则学校兴,文化盛则教育盛。镇江一中的改革实践正在验证这一点:2011年中考,我校考入城区四大中学人数跃居全市第八名;学校教科研论文多次获国家、省、市级奖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同行纷纷到校参观学习,并评价“把高效课堂的先进理念与现代技术嫁接,自成一格,实现了新技术与新文化的高度融合。”

志在巅峰不辞遥,新竹正欲冲天高。镇江一中将继续细化管理,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农村中学生存发展的新思路,打造草根教育的新亮点,积极创建人民满意的学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参考文献:

[1] 陈旭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学习导引[J].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第2期(总第244期))

[2] 李世春.新课程与教师教学行为转变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2(5)

[3]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4] 张卓玉等.现代教育思想.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5] 魏国栋,吕达主编.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6月第1版 [6] 钟启泉,张华等主编.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8月第1版

[7] 国家教育部文件教基[2001]17号 国家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 附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8] 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6月第1版

[9] 王晓辉,周娜等编著.新课程:语文教育怎样改革.成都: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3年10月第1版

上一篇:场区平面控制网、建筑方格网、高程控制网如何建立?下一篇:保险代理人试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