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音乐鉴赏心得论文

2024-07-11

大学生音乐鉴赏心得论文(共13篇)

1.大学生音乐鉴赏心得论文 篇一

同时,通过音乐鉴赏课学习,我对我国民族音乐也有了更深的认识。以前我一直觉得民族音乐不好听,或者说是听不懂,不了解。像大多数青年人一样,我们都很喜欢当今的流行音乐,我们对港台流行音乐更是趋之若鹜,不喜欢民族音乐,对民族音乐知识可以说了解甚少,说不出几种民族乐器的名称、叫不出几位中华民族音乐家的姓名。而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深深地感受到我国民族音乐的优美、动人,我被吸引了!我国民歌浩若烟海,有内蒙民歌的豪放、辽阔,江南民歌的婉转、秀丽,陕北民歌的高亢、奔放,云南民歌的明丽、清新,新疆民歌的活泼、欢快,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我开始觉得我可以从中得到丰富的体验,甚至体味到各民族的风俗民情和鲜明的地域色彩。另一方面,民族音乐也因地区的差异而有不同的风格特色,这也是它们的魅力所在,正是因为这样,音乐的元素才会丰富起来,否则再有内涵的歌曲总有一天也会听“腻”的,歌曲的最高境界我认为还是音乐元素的多元化。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音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生活的调和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音乐的意义所在。在情绪低落时适合听激情澎湃的音乐如交响曲与进行曲,在心情烦躁的时轻音乐是不错的选择能让人平静下来,认真的思索。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音乐,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感情重要的存储和表达方式,也越来越受我们的欢迎。

如今的音乐鉴赏已经开始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生活中总是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音乐节奏,如同生命里的行进步伐一般。伴随着自己喜爱的音乐,寻找那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音乐是一种消遣娱乐的表现形式。音乐作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帮助人们舒缓工作中的压力,减轻了精神上的负担。

从另一方面来讲,音乐鉴赏对人的性情也有着极大的陶冶作用,它会使人成为一个感情丰富的人,一个有格调和品位的人,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一个拒绝暴力的人。因为音乐能陶冶人的性情,当你真正沉浸在音乐中时,你会忘掉世俗中一切繁杂的事,尽情的畅游在音乐中!恰当的旋律总能引起人们的欢娱感或者悲伤感,令人振奋或者令人如痴如醉,能够调节人们生活、工作、思维的节奏,可以提高这些人处理事务和学习的效率。

我们每天都会听到各种各样的音乐,或喜或悲,或激扬或低沉,我们感受着音乐的种.种,然而很多人都把音乐仅仅当做歌来听,而并不懂得音乐的内涵、魅力、作用。音乐不仅是简单的几首歌,几个曲子,它有着深刻的意蕴,它包含了很多知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普普通通的音乐但却能起着巨大的作用,让我们变得更加睿智,更加敏锐。还有音乐能开发一个人的思维,启迪一个人智慧。法国大文豪雨果有一句知理名言:“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字,一把是音符。“可见音乐对一个人的智力的开发有着重大的作用,很多人胎教选择的就是用音乐,就因为音乐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心理感应,从而开发一个人的思维。

时间过得很快,一个学期的选修课就要结束了。虽然《音乐鉴赏》课学习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我的收获却非常多,这门课程对我的影响也非常大,我对欣赏音乐的看法不再是那么简单了。通过上《音乐鉴赏》课激发了我对音乐的兴趣,使我更加注意去听、去想、去感受、去体验音乐,使我懂得了在欣赏音乐中去陶冶性情和品格。

我想,今后我会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收集各种音乐文化资料,学习音乐知识,多听、多看、多接触优秀的作品,从而增长见识,并获得更多美的感悟。最后,我想说:音乐是一种美好的特殊的听觉艺术,不同的音乐形式就像是各式各样的色彩,只有你接触的越多、越广,才会给我们在生活中增添色彩,使我们的生活五彩缤纷,因而人们的生活离不开音乐。这就是我学习了《音乐鉴赏》课后最深的感受。

2.大学生音乐鉴赏心得论文 篇二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社会急需的是一批有文化、有修养、有能力和有创新意识的全方位人才,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重要的人才培养目标, 其素质教育的好坏是当前人们重视的热点话题。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已经逐步意识到素质教育是大学生成长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大学生音乐鉴赏能力是当代大学生需要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 通过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可以让更多的大学生正确的了解音乐和喜爱音乐, 帮助他们借助音乐陶冶情操, 对促进大学生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精神升华有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知识匮乏, 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对音乐艺术内涵的有效认识。为此, 如何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是当前高校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首先, 大学生应该深刻认识到音乐鉴赏能力的重要性。1. 音乐鉴赏主要就是通过音乐作品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 引发共鸣, 所以, 音乐对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有着良好的影响作用, 现在有些医学界在治疗心理疾病的过程中会引入一些音乐治疗, 在很多情况下音乐可以起到重要的舒缓作用, 大学生在校期间忙于学习, 走向社会还要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压力, 有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 可以借助音乐的力量帮助大学生释放情感, 缓解压力。2. 对于艺术专业的大学生而言, 具备一定的音乐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每个人对音乐的认识和掌握程度不同, 他们在面对不同的音乐就会有不同的鉴赏结果, 而每个阶段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鉴赏区别, 都融入了个人的主观想法, 就相当于对这部作品进行了再次创作, 对培养艺术音乐专业的学生的创造能力和音乐能力有了很好的促进作用。3. 音乐鉴赏的过程, 其实也是一种音乐欣赏的活动, 大学生在倾听音乐的时候可以可以激发内心的情感, 将自身的情感带动起来,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性情, 陶冶情操。

其次, 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社团社区活动, 让学生了解多元化的音乐。音乐鉴赏其实就是一个聆听的过程, 要想让大学生主动的参与到音乐鉴赏活动中, 就需要养成良好的音乐习惯, 能够在不同场合聆听不同的曲风。1. 大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专家的讲座和现场互动, 在音乐名人的引导下了解更多的音乐鉴赏知识, 学校还可以聘请当地有名的艺术家进行音乐指导, 教会学生们如何欣赏本地文化, 激发学生们的音乐鉴赏兴趣。2. 鼓励大学生组建社区活动, 提高大学生参与社团社区表演活动, 为学生的才艺表演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让学生们在锻炼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价值, 让音乐艺术融入更多的群体, 学校通过各种形式播放具有代表性的音乐, 让学生体会不同的音乐风格, 鼓励学生对不同时期的音乐, 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戏曲、乡村音乐、悲情的、抒情的、激情的等等, 都能有所了解, 不但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音乐的意义, 还可以提高学生们的音乐层次, 对促进大学生的音乐素养有很大的帮助。

还有, 大学生了解基础的音乐知识, 能够正确分析作品的艺术风格、创作背景、形式等, 是提高大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重要条件。音乐鉴赏是一种有益的实践活动, 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作为指导方向, 否则在音乐鉴赏过程中, 容易造成偏离主题的现象。所以, 大学生在音乐鉴赏作品之前, 不能急于欣赏, 需要了解作者当时的创作背景, 揣摩主人公想要通过音乐旋律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 了解这个创作者的艺术风格, 每首音乐作品都蕴含了丰富的情感, 以及音乐者在表演过程中所使用的乐器, 每种乐器突出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每种乐器所体现的情感不同, 即使是同一种乐器在不同的歌曲中所突出的用途也是不同的, 所以掌握基础的音乐理论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另外, 每首音乐的背后都能体现出时代的气息, 还有作者对当时生活的感受, 间接反映当时社会的生活形态, 学生能从这个角度去分析音乐和欣赏音乐, 不仅能提高大学生对音乐鉴赏的准确性, 还可以让学生深深感受到生活和音乐的紧密联系, 激发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对音乐的热爱。

总之, 提高大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是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也是现代大学生需要具备的重要素质。提高大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这是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大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人, 要做到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在实践过程中不但能够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 还要从艺术中得到享受。大学生提高自身的音乐鉴赏能力, 需要在掌握一定音乐理论的基础上, 深入钻研音乐作品的内涵, 通过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体验, 去感知音乐作品的主要情感, 进而在欣赏作品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和联想, 在反复欣赏中达到对音乐作品进行再创作的效果, 最终促进大学生自身音乐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杜清林.新时期大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提高[J].继续教育研究, 2011 (04) .

[2]冯坚, 罗钧梅.高校通识“音乐知识与鉴赏”课程的理念与方法更新[J].北方音乐, 2010 (02) .

[3]裴海青.如何提高大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J].时代教育 (教育教学) , 2010 (03) .

[4]于秀娥.加强音乐艺术教育提高大学生音乐鉴赏能力[J].衡水学院学报, 2007 (02) .

3.大学生音乐鉴赏心得论文 篇三

关键词:大学生 音乐 鉴赏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09)5-0228-01

音乐鉴赏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是体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我校为提高大学生的音乐修养,开设了艺术、音乐鉴赏等方面的选修课程。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开展也使更多学生更多的了解了音乐。但是根据对我校大学生最喜欢的音乐类型抽样调查显示,喜欢西方古典音乐的占12%;喜欢中国古典音乐的占15%;喜欢流行音乐的占73%,之所以喜欢古典音乐的学生比例较小,大多数学生反映听不懂古典音乐,不知道如何了解和理解古典音乐,还有少数学生觉得古典音乐听起来“都一个样子”。这个调查让我感到若想真正提高大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需要采取一些更加新颖的途径和方式,来普及大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加强音乐欣赏的常识教育。

1 音乐具备的基本特点

音乐是由客观世界和人类审美活动创造出来的,不同时代、民族、国家、地区以及流派创造出的音乐都不相同,他们以各种形式、各种手段来表现不同内容、含义的音乐。音乐的主要特征分为:

1.1 抒情性

音乐是表现感情的艺术,感情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活动,是人对客观事物认识过程产生的心理体验。音乐最重要的内容是情感的表现,是作者对世界的认识、对社会的看法和对生活情感的体验。如贝多芬就因为非常热爱大自然而写出了《田园交响曲》这一美丽的乐章。

音乐的抒情性在影视艺术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它能使观众在不知不觉中沉浸在音乐和画面共同创造的氛围中。如:电影《勇敢的心》插曲就是为表现幽静的田园景色而配置的牧歌风格的音乐;电视剧《乡村爱情》的乐曲,就是为喜庆场面配置的欢乐而活跃的音乐;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主题曲,就是为悲惨的场面配置的呜咽而凄凉的音乐。

1.2 时代性

音乐的时代性是它又一重要特性。许多优秀音乐作品都是作曲家对当时社会现实生活的深刻体会、认识和描写。不同的时代产生不同的音乐,每个时代的音乐作品无不打上那个时代的烙印。如,我国三四十年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和欺凌,音乐发出了全国人民不屈的怒吼和抗日的呼声,《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正是这一时代的代表作;目前我国正进入一个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家喻户晓的《春天的故事》和《走进新时代》正是反映这一时代特色最典型的音乐作品。

1.3 民族性

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语言,音乐所表现的情感是人类共通的。但由于各国的地理环境、人文背景、审美标准不同,音乐语言的差异也就很大,这些差异就是民族性差异。音乐的民族性表现出一个民族千百年来逐步形成的审美习惯、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

1.4 概括性

音乐的概括性是由于音乐的不确定性决定的。音乐能抒发和表达一种情绪或感情以及外在环境的某些形象和状态,但不能像文字或绘画那样具体精确地描绘。音乐的描绘是一种概括性的表达,它可以使人产生极为丰富的遐想和意境,这是任何文学语言所不能代替的。音乐对世间万物描写的高度概括力主要由两方面构成:一是模仿,二是引起人们的遐想。

2 结合实际多渠道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

几年来,我校为提高大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主要采取以下一些做法:

(1)每年聘请音乐方面的名人、名家、名校进校园开设讲座、演出数场,通过讲解、演奏和现场互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了解音乐,同时产生共鸣,引起兴趣。

(2)加强地方音乐的了解和宣传,组织学生研究当地音乐。

因学校地处苏州,为使学生学会欣赏本地区的音乐,学校经常聘请当地有名的昆曲、评弹表演艺术家来校讲演。让更多学生了解地方音乐,并学会如何欣赏这些音乐。

(3)组织有艺术特长的学生成立各类乐团,委派有经验的指导教师,排演经典的中外优秀作品,如,室内乐团排练约翰·斯特劳斯的圆舞曲《蓝色多瑙河》;民乐团排练《春江花月夜》;合唱团排练《黄河大合唱》等。每次演出都将作品的详细介绍提前公布,让学生了解作品的作者、含义和所处的时代背景。这样学生就不会盲目的去听音乐会,以入门者的角度去欣赏音乐会。

(4)让学生了解多元化的音乐,拓展视野提高欣赏能力。

学校还通过广播等形式对不同风格的音乐进行播放,在播放前进行详细介绍,目的是让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作品,了解音乐风格。播放的音乐健康、广泛,具有代表性,让学生对各个时期的音乐作品有直观的认识。如,中西方古典音乐,乡村音乐,流行音乐,爵士音乐和戏曲等等。

(5)重视音乐艺术社团的建设。

在学校里音乐类学生社团也有很多,学校为这些社团成立了专门的音乐社团联合会,加强社团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委派了长期固定的专业指导教师对社团活动进行指导,以提升活动的水平和质量;学校还结合质量工程和素质教育向这些社团下拨足够的活动经费。这样就使得音乐社团的层次和影响力大大提高,吸引了更多学生的参与。为他们搭建了了解和学习音乐的平台。

(6)加强大学生的社区演出活动,让大学生走出学校在一个更广阔的平台上表演,通过这样的社区演出使大学生更能充分展示自我。也让音乐艺术走进百姓的生活中,这些活动的参与使大学生对音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提高了大学生整体的音乐素质。

3 对非音乐专业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设想

音乐的鉴赏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加强对非音乐专业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更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对此本人有如下设想:

首先应将音乐鉴赏课程纳入学校的培养方案,开设必修课程,课程的学时至少应每学年34节课,每周两节课。课程的内容可以包括初级基本乐理、简单的中西音乐史、中国戏曲音乐作品结构及艺术风格分析等内容。同时开设更多内容的全院性选修课程,使学生全面了解音乐的历史和演变过程,了解不同国家地区的音乐特点。如:开设古典音乐赏析和流行音乐赏析、戏曲赏析等课程,合格者获得相应的学分。目前我校已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大学生选修这方面课程的热情非常高涨,这个现象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渴求。当前我校正处在提高素质教育教学改革阶段,针对如何提高大学生音乐素质,正在积极努力的进行尝试和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其次,有条件的学校图书馆可开设古典音乐欣赏数字教室。因音乐会的门票价格比较高,大多数学生不能经常出入音乐厅。数字教室为学生提供资源,定期播放和下载一些影音资料。对音乐了解的越多,欣赏水平才会逐渐提高。

4 结语

4.音乐鉴赏心得 篇四

XXXXXX

XXXXXX

XXXXXXX

XXXXXX 时间飞逝,音乐鉴赏课还有一周就要结束了,虽然只有短短的5周,但我却学到了很多东西。让我对音乐有了新的理解和定义。而且老师上课非常有新意,一点也不死板。比如:他在给我们上小提琴鉴赏时,他不像其他老师那样只让我们听音乐然后讲一些理论性的东西,而是给我们看了一部叫《和你在一起》的电影,这部电影讲述一个小男孩学习小提琴的故事,里面有许多著名的小提琴作品。当电影里响起小提琴音乐时老师就给我们讲述这个作品的演奏形式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等,让我们能把音乐和故事情节联系起来,这样我们更容易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老师不仅知识渊博上课形式新颖,而且人也非常随和。我非常喜欢这种上课氛围,这真的让我在选修课上学到了不少东西。

在没上音乐鉴赏之前,我对什么大提琴、小题琴、钢琴等乐器一点也不了解,只是知道个名字而已。但是上了音乐鉴赏课之后我却懂了很多。比如小提琴和大提琴的区别,小提琴是一切弓弦乐器中流传最广的一种乐器,也是17世纪以来西方音乐中最重要的乐器之一。小提琴在交响乐中,分为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第一小提常担任乐曲的主旋律,第二小提琴主要担任乐曲主要声部和声伴奏。小提琴音色优美,接近人声,音域宽广,表现力强,演奏技巧极其丰富,从它诞生那天起,就一直在音乐中占有显著的地位。而大提琴在形状与构造上和小提琴相似,但琴身比小提琴长约一倍。大提琴以其热烈而丰富的音色著称,是交响乐队中最常见的乐器之一。适合扮演各种角色,有时加入低音阵营,在低音部发出沉重的叹息;有时则以中间两根炫起到节奏中坚的作用。大提琴音色浑厚丰满,具有开朗的性格,擅长演奏抒情的旋律,表达深沉而复杂的感情。此外老师还给我们欣赏了分别用大提琴和小提琴演奏的《天鹅湖》。让我们进一步的了解了两种乐器的不同。老师在给我们讲钢琴鉴赏的时候也采用的音乐与电影接合的方式,电影的名字叫《莫扎特》。莫扎特这个名字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都知道他是欧洲最伟大的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之一,但莫扎特的性格、人生经历、创作环境又有谁了解呢?想必大多数同学都和我一样一无所知,如果对这些一点都不了解的话那怎么能欣赏他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呢?《莫扎特》这部电影不仅给我们展示了许多莫扎特伟大的作品,而且让我们了解了莫扎特幽默、傲慢、不屈于势力的性格。和莫扎特许多作品的创作环境。像《后宫诱逃》就是在莫扎特与大主教决裂后写出的著名歌剧,因为他是奥地利历史上第一个有勇气和决心摆脱宫廷和教会,维护个人尊严的作曲家。但是以后他虽然名义上是一位自由作曲家,实际上仍然无力抗争封建社会对他的压迫。生活的磨难对他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维也纳的十年,成为他创作中最重要的十年。所以才创作出这样优秀的作品。还有许多关于莫扎特作品的创作背景在这我就不一一列出了。老师在电影的过程中给我们讲解了关于钢琴的发音特点等知识帮助我们更好的欣赏莫扎特的作品。除了这些老师还给我们讲了中华民族乐器,主要讲的是二胡,还有协奏曲交响曲的赏析等。

在音乐鉴赏的过程中我可以充分感受到音乐的艺术魅力,外在的形式美、内在的情感美。沉浸在音乐中感受音乐所带来的体验,如:《国际歌》的庄严、《天鹅湖》的优雅、《梁祝》的凄怨、《祝酒歌》的激情等,从而唤起内心相应的情感,逐渐形成对音乐价值的认识,使审美意识与审美情趣逐步升华,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和敏锐的鉴别力,获得审美判断、审美评价、审美领悟能力等审美综合素质能力。我想如果能长期欣赏与积累的话,必定会不断丰富艺术知识,从而提高艺术修养。

5.音乐鉴赏心得体会 篇五

忘不了第一堂课走进大教室的那种感觉。满满的几百人坐在大教室内,人头攒动;忘不了老师每一次风趣幽默的点名;忘不了老师在百忙之中给我们上的每一节课;忘不了„„

时间很快,转眼我们这学期就将结束了,我们的音乐鉴赏课也快结束了。起出我选修《音乐欣赏》课,仅仅是因为觉得欣赏音乐时不用动脑子,不用写字,只要用耳朵去听就行,上课时会很轻松。但在上过几堂课之后,我的想法有了些变化。想想这学期在这堂课上的收获,还真是很多,我对欣赏音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且在通过课堂上老师的讲解以及我利用业余时间增加对音乐知识的学习之后,我感觉我的艺术修养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音乐是美好的,音乐是神奇的,一首动人心扉的音乐,能唤起人们甜蜜的回忆,能奇迹般地给人以生活的勇气和奋进的力量。它是我们的心灵之友,给我们以精神的慰藉。

音乐鉴赏课,一堂可以让自己完全放松的课,很喜欢老师的讲课方式,喜欢老师的平易近人以及温柔,对我们的理解,最重要的是老师有一颗不老的心,和愉悦的生活态度。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班上有学生违反纪律打扰到老师上课了,老师的处理方式,我觉得很容易接受,而且老师同样保持很投入地讲课。一堂90分钟的课,老师总能带动大家的听课兴趣,每堂课给我们讲许多有意义的内容。这也是唯一一门可以让我聚精会神连续听两节的课。课堂上老师随口的哼唱就唱出了味道,让我仿佛看到了艺术大家的身影,不愧是音乐老师啊。老师为我们放的每一首歌曲又让我们驰骋在音乐的世界里,为我们介绍的每一首民乐、管弦乐,每一种乐器又让我们徜徉在音乐的海洋里。同时,这些都深深的培养了我们的音乐素养,提高我们心灵的感悟能力。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也欣赏到了许多著名的曲目,让我们懂得什么是情,什么是美。

在学习《音乐鉴赏》课前,我对音乐的认识更多是在流行音乐方面。之所以更关注流行音乐,是因为它的语言生活化、节奏明快、贴近生活、易于接受。而对于其它方面的音乐,我则是一知半解,而这学期的《音乐鉴赏》课使我开阔了眼界。在《音乐鉴赏》课上,我们是以“聆听”的方式进行学习的,聆听是沟通的开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觉得老师的角色像是一个导游,引导着我们直接面对音乐,体验音乐,同时也给我们留有想像的空间,这使我们能够很好的感受音乐、欣赏音乐。在课上,我们都欣赏了民乐、管弦乐、钢琴曲····以前我对音乐的认识是肤浅的。一直都是因为它的那种旋律和 歌词,才喜欢上它的,很庆幸自己在选修课上有机会更深层次的了解到音乐的真正内涵,虽然还没真正入门,但至少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从老师的教学中我了解了音乐的相关知识,第一次知道原来音乐可以划分出好多类,而且可以从不同要求去细分,从体裁大体可以分为声乐、器乐和戏剧乐。

经过上音乐鉴赏选修课,多多少少使我了解了一些音乐乐理的知识,也使我领略了中外闻名的音乐乐曲,我对音乐有了新的认识.在还没有上课之前,因为对音乐没有太多的了解,思想中总以为上音乐鉴赏的选修课是一种比较枯燥无味的过程.也许是我不太了解音乐的缘故在还没有开始之前.就已经这样惧怕,而且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选修课程都是一些诸如音乐美术影视等等一类的课程.在我记忆中,从高中开始就没有音乐美术等课程,久而久之也就将它们淡忘了。而如今,感觉又回到小时候上音乐课,因为唱歌的时候总跑调,我因此一度对音乐灰心丧气。但是在看电视搜台的时候听到有好听的歌曲总要停下来去听,也许是对音乐的“另类”喜欢,我选择了音乐鉴赏作为我的选修科目。在这一段比较曲折的过程中,在学习乐理知识的同时,也非常荣幸能够听到各种各样乐器演奏的中外名曲。这也使得我在课程结束以后觉得受益匪浅。

我觉得,我的收获还在于对于音乐我又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与认识,对音乐认知领域更加广阔。由于从小就没有被音乐知识熏陶过的我,对音乐的专业知识可谓是一窍不通,更不用说知道音乐的类型有哪些。尽管我平时经常听歌,但听的都是些流行歌曲。对其它类型的音乐的了解真的少得可怜,只知道一些如贝多芬的《欢乐颂》、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这种耳熟能详的乐曲。

我们每天都会听到各种各样的音乐,或喜或悲,或激扬或低沉,我们感受着音乐的种种,然而很多人都把音乐仅仅当做歌来听,而并不懂得音乐的内涵、魅力、作用。音乐不仅是简单的几首歌,几个曲子,它有着深刻的意蕴,它包含了很多知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普普通通的音乐但却能起着巨大的作用,让我们变得更加睿智,更加敏锐。还有音乐能开发一个人的思维,启迪一个人智慧。法国大文豪雨果有一句知理名言: “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字,一把是音符。”可见音乐对一个人的智力的开发有着重大的作用,很多人胎教选择的就是用音乐,就因为音乐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心理感应,从而开发一个人的思维。

音乐的最大功能是从精神上让我们超越有限的生命的围墙,把视野投向另一个关于美的音乐世界。她最奇妙的力量在于让我们日益漂泊的灵魂有回家的感觉,扩充我们生命的宽度和深度,寻找到生命的精神支柱,找到灵魂的归属。时间过得很快,一个学期的选修课就要结束了。虽然《音乐欣赏》课学习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我的收获却非常多,这门课程对我的影响也非常大,我对欣赏音乐的看法不再是那么简单了。通过上《音乐欣赏》课激发了我对音乐的兴趣,使我更加注意去听、去想、去感受、去体验音乐,使我懂得了在欣赏音乐中去陶冶性情和品格。

音乐鉴赏这门课程带给我们的不只是音乐本身,更加包括如何以一个绅士的姿态面对音乐、面对艺术,真正的静下心来感知和享受音乐带给我们的激情与安慰。音乐艺术领域中有着无数的伟大作家,他们同样用他们的思想与精神为我们诠释艺术的真谛,每一部作品都是作家的心血集成,都是他们在挖掘内心,挖掘社会,挖掘时代后的结晶。听古典音乐,它的每一个音符都好像是在你的心头跳动,每一个旋律都像是能踏入我们的内心深处,让我们的心境与思绪也随着音乐的起伏而变化,我想这就是音乐永远能带给我们奇妙的感受,也是音乐亘古不衰的道理所在。

我想,今后我会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收集各种音乐文化资料,学习音乐知识,多听、多看、多接触优秀的作品,从而增长见识,并获得更多美的感悟。最后,我想说:音乐是一种美好的特殊的听觉艺术,不同的音乐形式就像是各式各样的色彩,只有你接触的越多、越广,才会给我们在生活中增添色彩,使我们的生活五彩缤纷,因而人们的生活离不开音乐。这就是我学习了《音乐欣赏》课后最深的感受。

最后,感谢老师给我们上的每一节音乐鉴赏课,让我们获益匪浅。。。

6.音乐鉴赏课学习心得 篇六

一直以来我对音乐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有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音乐以其独特、美妙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伴随我们每一天的生活。聆听一场音乐会,会使我们陶醉其中,观看一场歌舞晚会,会使们激动万分。演奏家精湛的表演,令我们羡慕不已,歌唱家动听的歌声,令我们跃跃欲试,这是因为音乐是美的艺术。追求美是人类的天性,高层次的审美追求会使人的精神得到升华,情操受到陶冶,生活也将变得更加丰富而充实。

我记得小学的音乐老师是一位气质高雅的女教师,莫名的我们都很喜欢她,记得那时候课本叫唱游,一直都是跟着老师唱唱跳跳,后来我们还学了一学期口琴,那个时候能够吹出一首曲子非常兴奋。课堂上老师没教什么乐理知识,只是教我们唱,不过我的音乐老师组织了校合唱团,那个时候她说我的声音不错,她希望我去参加她的团,那个时候我很高兴,也去上了课,在那段时间我学了些乐理知识,包括识五线谱,简谱,不过只学了一学期就升学了,后来也就没再学,高中回老家念书,音乐课几乎被那些所谓的主课占用了,也没上什么课,也就荒废了。

本来这次选修音乐鉴赏课是因为学院要求修艺术类的课才选的,之前也是抱着一种随便听听的心态,不过渐渐地我被吸引了,它让我再次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课堂上老师不但教给我们一些基础乐理知识以便我们更好的学习,还叫我们视唱,还给我们能介绍乐曲和一些优秀歌唱家的作品。这不但使我们会唱,还让我们了解一些民族音乐,使我们受益颇多。一些优美的民族音乐一直萦绕在我耳边,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康定情歌》,以前一直听别人说起这首曲子,可从来没认真听过,也没唱过,在课堂上我不但听了,还会唱了。还有阿柄的二胡独奏《二泉映月》深感人心,我终于明白音乐给人带来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音乐是最能抒发人类情感的。

至于音乐鉴赏课有没有必要学习一些基础乐理知识和视唱知识,我不是很清楚,我个人认为如果仅仅就欣赏而言,不是很重要,音乐是作曲家(当然也包括演绎者)心灵的吟唱,所以,要用心灵去感受。如果过多的用乐理知识去分析一部音乐,那其实是对音乐的肢解。我认为,其实音乐的技巧即使对于作曲家来说也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内涵。就像那些世代传颂,脍炙人口的诗词往往不是那些格律谨严的诗词;那些精于格律的诗词家,其作品往往是苍白的、空洞的技巧的堆砌。音乐也是同样的道理。

周国平先生有过这样一段话,比较有趣。他说“音乐家用天国的语言叙说天国的事情,诗人用人间的语言述说天国的事情。诗人痛苦了,因为俗人根据人间的事情来理解人间的语言,总是误解了诗人。音乐家可以免于此患,反正俗人听不懂天国的语言。”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其最后一句,也就是每个人对于同一首音乐作品,会有各种不同的感受和理解。很多时候,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和心境下,对于同一首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也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差异。

适当的了解作品产生的时候作曲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曲家当时的处境,对理解音乐也许有一定的帮助。但是,也仅仅是“适当的帮助”而已。因为我们即使知道作曲家当时所处的时代环境、生活环境,我们也不可能完全了解作曲家当时的心境。对于音乐而言,最重要的,还是能不能引起你共鸣。再退一步讲,也就是能不能让我们觉得所听的音乐“好听”。伯牙与子期的“高山流水”的故事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钟子期以一介樵夫,应该也没有什么高深的乐理知识,但是,却能感受伯牙琴声中高山流水的意境。所以,我觉得,乐理知识对于欣赏(仅仅是欣赏)音乐而言,不是太重要。欣赏音乐,重要的是感悟,而不是知识。

但说到音乐鉴赏与基础乐理知识和视唱知识的联系时,我还是要承认他们之间是有一定联系的。音乐知识是音乐鉴赏的重要内容之一,和其他门类的科学知识一样,由于高度理论,故难免显得机械、枯燥、单调、乏味,所以我们一般特别不喜欢音乐课上讲乐理。音乐知识可分为音乐常识和乐理两类,音乐常识很容易掌握,而乐理则缺乏形象性、生动性,咬文嚼字的概念往往可以让我们迅速失去对它的兴趣。然而,乐理又是音乐知识的核心内容,只有掌握了乐理,才能使我们的音乐欣赏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才能从“欣赏” 音乐提升到“鉴赏”音乐,才能做音乐的主人。因为乐理提供了解析音乐作品的武器、打开音乐神秘大门的钥匙。在艺术与心灵的碰撞中,激起知识的火花,真正感受知识的力量与魅力。补充与乐理完全对应的、美妙的听赏资料,只有在动听的音响活动过程中细细地、尽情地品味旋律特征带来的震撼,才能真正领略所谓“音乐的灵魂”那丰富的内涵,进而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陶冶情操,完善人格。视唱包含了丰富的音乐词汇,有节奏、旋律音调、和声、调式以及各种体裁,这些元素不仅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而且是音乐中的经典。而且在视唱的过程中培养了我们的音乐感觉,同时提高我们的学习兴趣。因此音乐鉴赏课上学习一些基础乐理知识和视唱知识还是有必要的。

通过一学期的音乐鉴赏课学习,我对我国民族音乐又有了更深的认识。以前我一直觉得民族音乐不好听,或者说是听不懂,不了解。像大多数青年人一样,我们喜欢当今的流行音乐,我们对港台流行音乐更是趋之若鹜,不喜欢民族音乐,对民族音乐知识可以说了解甚少,说不出几种民族乐器的名称、叫不出几位中华民族音乐家的姓名。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深深地感受到我国民族音乐的优美、动人,我被吸引了,我国民歌浩若烟海,内蒙民歌的豪放、辽阔,江南民歌的婉转、秀丽,陕北民歌的高亢、奔放,云南民歌的明丽、清新,新疆民歌的活泼、欢快,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从中得到丰富的体验,体味到各民族的风俗民情和鲜明的地域色彩。民族音乐风格上地区差异而不同,这也是它们的魅力所在,因为只有这样,音乐的元素才会丰富起来,否则再有内涵的歌曲总有一天也会听“腻”的,歌曲的最高境界我认为还是音乐元素的多元化。

7.大学生音乐鉴赏心得论文 篇七

关键词:高中音乐,鉴赏能力,审美意识,培养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音乐教学的一项主要任务, 柴可夫斯基也曾说过:“我们注重音乐教育, 不是为了培养音乐家, 而要要培养合格的听众。”因此, 音乐教学不仅是为了教给学生音乐基础知识和技巧, 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通过艺术欣赏活动, 获得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增强对美的感受能力, 加深对美的理解。作为高中音乐教师, 我们应当在吃透大纲和新课标的基础上, 将音乐欣赏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 引导学生进入到音乐的意境中, 进而净化心灵、启迪智慧、陶冶情操, 获得身心的健康全面发展。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研究和实践谈一谈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一、创设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

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能让学生主动的投入其中, 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因此, 培养高中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教师先要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课堂, 让学生以轻松愉悦的心态进入到新课程的学习中, 全身心地享受音乐带来的愉悦感。首先, 教师要在课前精心备课, 为学生准备充分、准确、生动的音乐欣赏素材, 以抒情、优美的音乐为主, 这样既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又能够迅速地将他们引入到鉴赏活动中。其次, 教师要走到学生中间, 与他们进行良好的交流。这样的课堂, 教师不再高高在上、居高临下, 学生也不必仰视教师, 也没有了思想负担和压力, 会以一种积极、自由、主动的心态投入到对音乐作品的欣赏中, 并且能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在热烈的讨论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眼界得到了拓展, 鉴赏能力也有了相应的提高。因此, 高中音乐鉴赏课堂上,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 使学生无拘无束、畅所欲言, 并引导他们在交流、讨论中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二、创设相应的情境, 培养学生想象和联想能力

音乐是人类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 是人类特有的语言形式, 它不像绘画、雕塑、舞蹈等艺术有具体的形式, 它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一种艺术, 只能通过谱例上的音符表现出来, 是一种声音的表象, 因而它具有非语义的特点。因为音乐要靠声音来刺激人们的听觉器官, 进而使听众通过想象和联想在头脑中形成某种表象和意境, 产生音乐欣赏的满足感, 所以它又具有模糊性的特点。但是, 正是因为音乐具有以上特点, 决定了它比其他的艺术形式有更丰富的内容、更广泛的接受群体, 以及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对于高中生来说, 他们的生活阅历和社会经验比较匮乏, 知识积累也有限, 接触的音乐作品类型比较单一, 主要是以流行歌曲为主, 对于古今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知之甚少, 因此面对课本中的鉴赏曲目常常表现为不知所措、难以理解。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就可以创设相应的情境, 激发学生的想象, 引导他们进入到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过程中。具体来说, 教师可以借助幻灯片、视频、投影、绘画等多种视觉手段, 使音乐作品由抽象变为具象, 使学生通过直观的画面来引发想象和联想, 进而加深对作品内涵和意境的理解。比如, 在让学生欣赏京剧《铡美案》中的选段——《包龙图打坐开封府》时,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这一段的视频, 让学生通过戏曲演员的精湛表演、浑厚的唱腔体会京剧艺术的节奏美、韵律美, 并加深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和理解。这样的教学过程, 既让学生的鉴赏变得愉快轻松, 又使他们感受到了京剧无穷的魅力。

有人说, 绘画是凝固的音乐, 音乐是绘画的芳姿倩影, 有时我们通过一个生

动的画面就可以让学生对音乐有更具体丰富的联想。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适当地运用一些生动的画面来创造一个联想和想象的空间, 比枯燥的讲解更能使学生进入音乐意境, 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三、丰富学生的积累, 提高他们的鉴赏水平

高中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不能靠欣赏一两首作品来达到目的, 他们需要通过不断欣赏优秀作品来积累经验, 久而久之, 他们的鉴赏水平就会得到提升。

首先,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哼唱优秀音乐作品的主旋律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经典的、优秀的作品之所以广为传唱, 往往是因为其主旋律优美动听、易于演唱, 能引起人们的共鸣。比如小提琴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二胡名作《二泉映月》等, 学生能在反复聆听和哼唱这些作品主旋律的过程中感受到乐曲的旋律和节奏之美, 而且能够对作品有更深入、全面的认识,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己的鉴赏能力。

其次, 教师要精心选择音乐欣赏作品。要提高高中生的音乐鉴赏水平, 教师要精心选择一些适合学生欣赏水平, 且思想性和艺术性较高的音乐作品, 我们可以重点选择以下类型的作品: (1) 以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为题材的作品, 在欣赏这类作品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故事的背景入手, 了解创作者的创作意图, 这样他们就能通过作品的旋律、节奏、和声等获得相应的体验。 (2) 具有较强的民族民间风格的作品, 如《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 这些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 常常是旋律优美流畅或色调鲜明, 能够在音响感知上首先抓住学生的耳朵引起学生对作品的兴趣。 (3) 以自然风光为题材的作品, 如《蓝色的多瑙河》《月光曲》等, 这类作品以自然风光为背景或作为艺术象征来表达情感, 具有丰富而具体的联想的效果。

四、引导学生的审美情趣

中学生都钟情于流行歌曲, 对于课本中歌剧、戏曲、民歌等音乐作品没有多大的兴趣, 更不用说让他们鉴赏这些作品了。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高中音乐教师应当学会因势利导, 在鉴赏教学中多加入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流行音乐,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要找到流行歌曲与传统音乐的结合点, 由此引导学生进入到对其他种类的音乐作品的鉴赏中。比如, 流行音乐与民族音乐有很多相似先, 不少流行歌曲的素材都来自于民歌, 如上世纪80年代风靡一时的“西北风”系列, 《黄土高坡》《山沟沟》等。再如, 不少音乐创作者将戏曲也流行音乐做了很好的结合, 创作出了非常优秀的流行音乐, 如《北京一夜》。还有, 一些音乐人将古典诗词、散文等与合适的音乐进行了搭配, 能使听者体会到音乐与文学的完美结合, 如《寂寞沙洲冷》《东风破》等。在具体的教学中, 教师要以音乐专业化知识引导和帮助学生分析他们喜爱的流行音乐的特征, 提高他们对流行音乐的辨别能力, 进而让学生主动获取音乐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使他们逐步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8.有效发掘学生的音乐鉴赏潜能 篇八

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师结合学生实际和专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美和蕴含其中的丰富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境界所吸引、陶醉,进而获得强烈的情感体验,切实提高学生的体验、理解、创造能力,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才能。但很多老师都表示,鉴赏课年年上,但学生们收效不大,丝毫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那么,老师到底需要怎么上音乐鉴赏课,才能让学生感兴趣,入门入戏呢?

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我的“发掘潜能式”音乐欣赏课堂教学模式收效良好。

一、欣赏经典音乐,发掘学生潜能

在进行音乐艺术欣赏过程中,教师通过介绍、欣赏中外各时期、各类型的经典音乐作品,来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建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观。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音乐主题,充分发挥想象力,体味音乐形象;熟悉音乐体裁,把握音乐表达内容的特殊方式;了解音乐家及其作品所处的时代、文化背景,力求准确而丰富地领会作品的时代性、社会性、民族性特点及文化蕴含。

欣赏外国音乐,诸如,肖邦的钢琴曲《#C小调幻想即兴曲》,情绪热烈,富有光彩,中段旋律尤其优美动听。再如,老约翰·施特劳斯的《拉德斯基进行曲》,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圆舞曲《蓝色多瑙河》,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等,都堪称经典。这些古典音乐历经岁月考验,久盛不衰,是众人喜爱的西方音乐。

聆听《高山流水》、《十面埋伏》等中国十大名曲,有效刺激学生的音乐体验,帮助学生提升音乐敏度,让学生的生命潜能爆发出来。深刻感知:音乐不但可以刺激人的感官,激发智力,还可以使人的心灵得到满足。

通过对中外音乐鉴赏的教学,扩展学生的音乐欣赏范围及欣赏能力,从而掌握中外音乐在形势及内容上的特征,使学生具备分析各类不同体裁音乐作品的能力,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艺术素养以及对艺术类的认识。

当学生学会用真情实感去听音乐时,他们就会感知到作曲家用真情实感创作的作品,一切美好的音樂就会向他们展现,去听喜欢的旋律,畅游在各种不同类型不同时期的音乐里,感受其中情感。古典音乐可以抚慰人们高度紧张的情绪,振奋精神,让人欢欣鼓舞、放松自如,当然,这要看你的情绪或你选择的音乐而定。

二、领略民歌的永恒生命力

在民歌鉴赏教学时,教师要运用听赏、引导法、比较法等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掌握中国民歌,从而懂得民歌是艺术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它和人民生活紧密地联系,是历经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实践、经过广泛口头传唱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歌曲艺术。

《茉莉花》既是国人熟知的江南地区的民歌小调,又是走向世界的民族艺术瑰宝。教学中,用大屏幕播放场景歌曲《茉莉花》,一首婉转优美的《茉莉花》把课堂气氛带到了优美的江南水乡,师生不约而同地哼唱茉莉花,体会着江南小调的特色美,感受着旋律婉转之美。

欣赏《澧水船夫号子》后,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歌曲特点。号子时而节奏舒缓、曲调悠扬;时而节奏有力、语汇简洁;时而节奏急促、音调高亢,总之,它准确生动地反映了船工们紧张、激烈的行船生活和乐观自豪、坚毅勇敢的性格。 在激烈的讨论和归纳发言后,教师及时在大屏幕上给出知识结论:

号子,也叫”劳动号子”,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与劳动节奏紧密结合,带有呼号的民歌。劳动号子根据不同的劳动条件,又可细分为搬运、农事、作坊、捕鱼、工程等不同类别,船工号子就是劳动号子的一种。澧水位于湖南省的西北部,由于水流湍急、水情复杂,船工的劳动强度大且多有风险。一代代船工们在火热的劳动生活中共同创造了动人心魄的《澧水船夫号子》。

山歌,是劳动人民在山野、田间、牧场即兴抒发思想感情的民歌。在欣赏内蒙古民歌《牧歌》、苗族民歌《歌唱美丽的家乡》时,让学生比较山歌与小调、号子的不同特点,学生会发现山歌音调高亢、嘹亮,旋律和节奏自由、舒展。

通过民歌鉴赏教学,学生基本了解和掌握了民歌的分类和特点,领会了民歌产生于劳动,表达了人民的感情、意志和愿望。 民歌是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又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因而优美动听,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三、感悟中国音乐艺术,做有范儿的职业人

在中国文化发展的悠远历史长河中,中国音乐也独有其特殊的审美价值,体现在寂静、空寥、清幽、闲散等诸多旋律的审美意境,也体现在音乐中的诸多文化信息方面。

品位那些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和艺术价值的优美的乐曲,不仅能够使我们的身心得到慰藉,精神得到放松,还能提高我们的艺术修养。如乐曲《二泉映月》、《十面埋伏》、《梁祝》、《彩云追月》等中国传统音乐,这些文化遗产、艺术瑰宝,无不体现了中国文人志士的精神风貌,反映出古往今来艺术家们对生活的感慨、对人生的体验以及对社会变迁的细微情感,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让学生学会艺术欣赏,感悟艺术创造。教学中,要让欣赏者(学生)发挥想象力,再现艺术作品的艺术形象;只有当欣赏者(学生)的审美活动从被动地接受变为主动的参与后,艺术欣赏中“再创造”和艺术家的“原创”才能产生共鸣,更好地把握和玩味艺术作品的意境。

让音乐发挥其治疗作用。音乐对于人的身心具有确实的治疗作用,据研究表明,人的血压在某些音乐特有的旋律与节奏中能够降低,同时人的基础代谢和呼吸速度也有所减慢。因此,当人们的精神压力较大时,要学会用音乐来舒缓自己,在音乐中释放压力,使自己在受到压力时所产生的生理反应变得较为温和、平静。这也是现代医疗体系中心理及生理治疗广泛应用的音乐配合疗法。

教师要在艺术鉴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学会缓解压力,深度放松,恢复旺盛精力,从而学会集中注意力,开发大脑潜能、心灵改造,迅速提高功效和业绩。感悟中国音乐艺术,让学生从一个对音乐充满疑惑、迷茫于艺术欣赏的人变成一个有范儿的职业人,实现人生目标。

9.音乐鉴赏心得体会 篇九

我非常喜欢德彪西和拉威尔的作品,有几盘CD反复听了几十遍,欣赏中总有许多的感受转瞬即失无法抓住,十分遗憾,我以为自己的脑子有问题。吕先生的课驱散了我的自责,我对印象派音乐的感受大体基本正确。在音乐中在光影下许多鲜艳的镜头在重新组合,组合的方式前所未有,光怪陆离的“碎片”在没有“做作”的状态里顺其自然的整合,呈现的是在大自然中人与万物的和谐。当我再听这些作品时,脑子清凉了,潜意识中再也没有为“抓不住什么”而产生丝毫的忙乱。我极从容的走进音乐,很随意的坐在大师们身旁,全身心的观览风光,又全然忘记了大师们的存在,君子之交平淡如清水,来之随意不须理由,离之自由不用挥手。印象派音乐用另眼看世界,看到自然界比人类更有力量,这种散淡的精神视角具有无限的包容性,在意识形态纷乱的今天,意义非同一般。

我赞同音乐欣赏是3度创作的说法,我对古典主义音乐的欣赏,自认为是可以无偿享用并不断实现这笔最珍贵的精神财富之价值的具有最现实主义意义的不可或缺的最后过程。我在聆听中,诠释贝多芬第九交响乐的合唱部分,那是全人类的圣咏,是对共产主义理想的音乐宣言;我许多次噙不住热泪,在德沃夏克的“念故乡”中,遥想几万年前人类的故乡,那时的地球是如何的郁郁葱葱;在生不如死的悲痛中,我一次次借用柴可夫斯基“悲怆”的巨浪以撞碎心中的“小小悲”;吟唱李斯特的交响诗歌,我感受着英雄塔索的悲伤与胜利;萎靡不振时,我选择布鲁克纳第一交响乐的谐谑曲,在极优美的旋律衬托下,奔放的号角在旋转中攀升,召唤起深埋的丰富;当无聊袭来,我听听卢托斯拉夫斯基的交响合唱“灾难中的宁静”,许多的大主题大命运随即显现;我痴迷于瓦格纳的乐剧,他让我知道了天堂在哪?尼伯龙根指环就如当今世界的能源命脉,谁都想染指。指环的故事在全世界继续到处上演,人类自己永远也拉不动结束的大幕,指环将亲眼见证人类的兴衰。奥!我已热血喷张,但安魂曲一定是我最后的乐章,我迟早要听着“弥赛亚”去渡河,这可算是我的一个愿望。

我总有许多的困惑,音乐知识的贫乏还在其次,对伟大作曲家及其作品的内心认知真是很难太难特难。当然也有例外,我在倪洪进的钢琴旁听肖邦,看见了肖邦鲜活的生命,自以为在瞬间能为肖邦在今天代言,此刻便是他的知音。但是,更多的时候,我不能深入作曲家的内心,不能感受他们在创作中的沥血过程,每每这时,我倍觉沮丧。最新的困惑是,我们几个音乐发烧友在离退休工作处的支持下,办了一个面向离退休人员的“音乐欣赏”,初衷是“CD共欣赏”,但现在要求我们提供“欣赏提示”的意见比较多,这种因人而易的3度创作,我们又能写出多少?

10.音乐鉴赏课心得体会 篇十

谈起古往今来的音乐,绕不开欧洲。而说起欧洲的音乐,似乎又离不开宗教。在我看来,宗教诞生于信仰而坚定了信仰,那些音乐家们在音乐中所倾注的热情与信仰,得要人们细细品味,才能能够在音乐中寻找共鸣,得以情感的宣泄。在这篇文章里,我将从欧洲四大艺术风格的角度,简要的谈谈我对几类音乐的理解。

一、巴洛克风格的音乐——赞颂上帝的和谐声音

巴洛克音乐应该算是胎教音乐光盘里收录的最多的了。这充分的说明巴洛克音乐的一大特点,使人平静,不会产生多少类似于忧愁,哀伤或者愤慨的情绪。正如巴洛克风格的代表人物同样是路德教徒的巴赫所认为的,音乐是“赞颂上帝的和谐声音”。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家们也许就是怀着一颗对上帝虔诚赞颂的心以及对自然的享受与热爱,才创作出如此多可以净涤心灵的美妙音乐。

巴洛克时期弦乐器的发展特别迅速,而弦乐的音色成为了这些乐曲表现力的主导。例如亨德尔,大概是音乐他的音乐较于巴赫节奏要明快,小提琴用的多,感觉比起巴赫给人的感觉要更加活泼和热情,线条短一些。巴赫的音乐更加柔和,沉稳,恢弘,当时就被《马太受难曲》刚开头的大提琴给惊艳到了。

总结起来,巴洛克音乐以对造物主与自然的赞颂,加之弦乐的大量运用,给人以自由,和谐,恢弘,平静的感觉。非常适合在休息的时候倾听。

二、罗马式音乐——纯净而清丽的圣咏

罗马式音乐的特征非常明显,没有和声,没有伴奏,只是齐唱。天主教风格格外浓厚。纯净是罗马式音乐的关键词,演唱者们通过教堂天井的回音产生庄严的和声感,又音乐曲调的简单平稳营造出了淳朴而圣洁的感觉。

听了格列高利圣咏的系列组曲,感觉对于我与这种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说,能在这种音乐中体会的可能并不够丰富,的确能够领会纯粹人声的美感,但那种教徒们在音乐中所体会的朴实而清丽的宗教情感,想来是很难感受了。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音乐不再如此高高在上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不同于建筑与绘画,具有统一的“文艺复兴”标识,而且音乐文艺复兴的时期实际上也是晚于建筑与绘画的。相较于罗马式音乐与巴洛克音乐而言,文艺复兴时期是世俗音乐得以发展的时期,原先只出自于贵族小教堂,教会大教堂的音乐家大家庭在文艺复兴时期容纳了新的成员:吟游艺人。歌剧在此时期也得到飞速的发展。

因为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体裁众多,风格各异,就不一一列举。总结说来,这一时期的音乐家们有了一个新的理念:音乐必须是和谐悦耳,满足听觉需要的,也应该是表现情感的。

四、哥特风格音乐——天使与恶魔的共舞。

哥特风格实际上是文艺复兴时期发展的一种艺术风格,但是由于其具有的强烈的风格与魅力,使之现今与文艺复兴风格并称成为了欧洲艺术风格之一。

而有趣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哥特风格实际上又和现代的哥特风格有着很大的不同。原本只代表了“接近上帝”般宏伟辉煌的哥特风格的逐渐转变,是因为受文学和绘画作品的深刻影响而变成了现今恐怖与黑暗的代名词。

哥特风格在音乐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哥特金属。哥特金属在分类中属于广义的摇滚乐,也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一类,她的魅力主要在于将各种极端的融合,反而造就成了刺激的听觉体验。宗教与复古是哥特金属的主要特点。

一首Theatre of Tragedy的《and when he falleth》大致可以说明哥特金属给我的全部感受。首先里面的女声,就类似于歌剧中的天籁女声,单独拎出来就是纯净而圣洁的宗教颂歌,给人一种美好的感觉。而到男声出来,似乎是突然出现在爱丝梅拉达背后的卡西莫多,嘶哑而低沉如同野兽一样的音色瞬间把人从满是阳光的草地带入漆黑的炼狱,人们将这种唱法称之为“死嗓”。于是,天籁与哀嚎交织,加之恰到好处的鼓点以及大量失真音色的电吉他,低沉而有力的贝司极度富有爆发力的配乐演奏,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可以说让美的声音更难忘,低沉的声音更深邃,情感的宣泄更加的彻底。正如这首歌体现的那种虔诚教徒与恶魔对话的矛盾的情绪,这就说到哥特金属乐曲歌词中常体现的主题:宗教和神、地狱与天堂、爱、惊慌、绝望、丧亲、空虚和死亡。大部分的歌词内容早在20世纪前就定位了。另外,交响因素在哥特金属中也非常常见。

哥特金属连同剧院金属等其他金属乐流派,大都给人很有力,情感宣泄的十分彻底甚至说很酷的感觉。

通过这学期音乐鉴赏课的学习,最大的收获就是意识到了学会欣赏不同类型音乐的乐趣,也让我对音乐更加的热爱了。

21211129

交通学院

11.小议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篇十一

一、培养音响感知能力

我们培养学生的音响感知能力,不单纯是指他某一方面的技能或技巧的提高,而是包括他全面的音乐素质和对音乐的感觉。音响感知是一种通过听觉进行的感性活动。在上音乐欣赏课时,首先听到的是音乐的旋律,其次是音乐的力度是强还是弱,速度是慢还是快,然后才是考虑是有什么乐器演奏的。在以往的音乐教学中,很多老师讲课时,会问学生这段音乐表现了怎样的场面?学生会争先恐后的回答,表现了……然后再给学生们讲解每段乐曲的思想内容及音响感觉。如,在上《苗岭的早晨》这首乐曲的欣赏课时,我把乐曲的讲解分两层,第一层是音响的感知,第二层是内在的思想。此外还根据乐曲表现手法分三段欣赏,第一阶段是富有苗族音乐特色的“飞歌”旋律,通过快的节奏,把学生带进了山峦起伏的苗家山寨。第二段,小提琴以二胡的滑音和笛子的花舌音等演奏手法,模拟百鸟在晨曦中清脆婉转的鸣唱。第三段是短小的结尾,与第一段遥相呼应,再次重现苗族山寨的秀丽景色。

第二首乐曲是《海滨音诗》,选择这一乐曲是因为它易懂并富有特点,比较适合学生欣赏。我首先准备了文字材料,介绍作曲家和演奏家,分析乐曲思想内容和它的创作体系,然后准备了为乐曲配备的图片。小提琴协奏曲《海滨音诗》,由著名的小提琴家盛中国演奏,是一首以大海为背景,借物咏怀的音乐诗篇。此乐曲在微微起伏的海浪式音型的伴奏下,由小提琴轻轻奏出,如歌、如吟、如诉,向大海尽情地倾吐,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人民的理想像大海一样坦荡宽广的胸怀。学生在网上图文音像并茂地欣赏这一乐曲,仿佛身临大海边,看到无边无际的大海、狂风暴雨的大海、风平浪静的大海、朝霞红日升起的大海,从而感受到了乐曲真正的内涵。我们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需要漫长的时间,所以我们平时對学生讲系统的音乐知识。帮助学生们理解音乐作品,加快提高音乐的感知能力,由一般的感性理解上升到理性。通过这种分层、分段的欣赏方式,使学生们的音响感知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二、音乐与情感的体验

在音乐欣赏课上让每一学生受到情感教育,这是我们音乐课的主要目的。音乐教育和其他学科不一样,是特殊的教育。如大合唱课就是学生受情感教育的最好的课堂,学生们通过大合唱课,把自己的感情和歌曲感情融为体,唱出歌曲的内容,表达歌曲的感情,从快乐中享受快乐,从娱乐中体验歌曲的感情。其次,欣赏乐曲的方式,也可得到情感的体验。如苏东坡听客人吹洞箫,能够听出“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白居易听舟是妇人弹琵琶,都是听得泪湿青衫。学生听这段音乐有同样的感受,打动了学生的心灵,产生内心的共鸣。学生上音乐欣赏课,陶冶情操、净化思想,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应有一个理性的认识,这种理性认识,不仅针对音乐作品形式的表现,更重要的是针对音乐作品内容的理解。对学生的心理及情感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理解音乐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欲望。

12.如何提高高中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篇十二

关键词:新课改,音乐鉴赏课,学习兴趣,鉴赏能力

如今的中国,音乐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在新的课程改革推动下,音乐鉴赏已是普通高中的必修课程,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具备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于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形成完善的个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对本校630名学生的调查中,有560名表示喜欢欣赏音乐,占被调查者的89%;有56名学生表示无所谓,占9%;有14名表示不喜欢,占2%;可见绝大多数学生都喜欢听音乐。但是,在学生所列的“你喜爱的音乐作品”中多数为流行歌曲,只有少数民乐曲和外国乐曲,在接触音乐的途径中多以网络、电视和购买为主。可见,学生在平时的音乐生活中多是盲目而随意的,缺乏正确的引导。怎样使音乐鉴赏课发挥它应有的作用,除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外,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的兴趣。如何才能唤起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将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的任务。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点是激发学生和音乐作品的情感共鸣,要激发学生对音乐情感共鸣,创设一定的情境是一条事半功倍的途径。音乐的意境是一种不具体而又确实存在的东西。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才能更快、更确切、更丰富地让学生进入到音乐意境之中,去体验它的奇妙。如果教师以情感为切入口,引导学生理解音乐的意境,更能促进学生产生对音乐的情感共鸣。

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还可以通过身体律动的形式激发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我让学生主动参与、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并以身体律动和即兴的表演表达对音乐的理解,以及再创作。在活动中,同学们全身心投入于创作活动中,相互敞开又相互接纳,从而不断实现融合与交流。在教学中,应通过师生和生生之间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的全面互动,改变传统的“要我学”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式的“我要学”,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二、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从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开始

音乐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语言,它是以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要素作为基本的表现手段,通过声音刺激人们的听觉器官,从而使人们在头脑中产生想象而获得听觉形象,因而它具有模糊性的特征。因此,学生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难免会摸不着头脑,甚至报怨音乐作品太抽象、不易理解。然而正是因为音乐作品的模糊性和非语义性的特点,才使它具有比其它的艺术形式更广阔的联想空间,也更具有无穷的魅力。只是对于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阅历和知识积累有限,加上接触音乐作品较少—————很多学生在平时的音乐活动中仅限于听流行歌曲,而对浩如烟海的中外优秀音乐作品却知之甚少,也就难免会对一些作品难以理解或理解不能深入。因此,我们更要为学生创设情境,从具体的情境入手感受抽象的音乐语言所表达的意境,从而唤起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达到有效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目的。例如:《森林狂想曲》是一首容易被学生接受的乐曲,在理解作品本身的意境的基础上,随着引子优美动听的旋律引出时,引导学生想象初晨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空隙洒满整个静谧而安详的森林,各种昆虫、鸟禽的叫声穿透阳光……活泼的主题旋律跳出,欢快的音乐立即牵动了他们的心,此时,学生会不自觉地跟着快乐起来,兴奋起来。虽然森林的形象依然是朦胧的,但是音乐已经引起了他们联想,进而提高了他们对音乐的鉴赏力。

三、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从创设平等合作教学、增强学生创造力开始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音乐是一个以创造力为生命的学科,随着教学理论的发展进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正是推行音乐素质教育的关键。所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是音乐教学的目标之一。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音乐的创造,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仅会使他们更好地融入音乐,而且会使他们更深入地理解音乐,从而对音乐产生更浓厚的兴趣。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由此可见,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应处于平等地位,把自己融入学生中,做学生的朋友,注意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交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才能激起学生的心灵火花。在合作教学中,由于营造了一种独立思考与合作互相结合的氛围,大力提倡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了加强,思想得到了解放,更好地使学生发挥了丰富的联想和创造,从而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力得到了提高。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调动起来,积极地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知识、解决问题,这种通过自身努力获得知识的方法,使学生在主动接受美的教育的同时,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四、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从熟记音乐主题旋律开始

优秀音乐作品的主题旋律往往易于演奏和演唱,像《梁山伯与祝英台》、《二泉映月》等作品的主题旋律学生在聆听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跟唱。学生在对这些主题旋律的反复聆听和背唱中既感受了音乐的旋律、节奏等要素的丰富表现力,又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通过背唱的优秀音乐作品的主题旋律,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五、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从音乐的各个要素在作品中的表现意义入手

歌曲作品《祖国颂》,这部作品不同于其他作品的特点就是运用众多的节拍交替,丰富的节奏,调式对比及和声织体的进行,抒发了对伟大祖国的感情。因此,通过这首乐曲的赏析,可以让学生理解节奏、调式、和声织体在音乐作品中的表现意义,起到一举多得的作用。无伴奏合唱曲《半个月亮爬上来》,可以让学生通过仔细欣赏来了解音色、力度、速度等因素的变化使用把姑娘和小伙子之间羞涩的、追求美好爱情的关系惟妙惟肖地描绘出来。斯美塔那的交响诗《沃尔塔瓦河》,形象地描绘了沃尔塔瓦河两岸的美丽风光、动人的传说、英雄的历史,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深切之情。在展开部村民婚礼的一段中,开始时力度由弱而强,可以提示学生这时仿佛坐着船顺流而下,两岸的风光渐渐移近,传来了农村婚礼上纯朴的波尔卡舞曲,随着力度的渐强,来到了婚礼现场,感受到了一幅捷克民间风俗的温馨画卷。接着,音乐又由强而弱,仿佛小船渐渐远去,甚至消失在远方,似乎夜幕降临了,所有这些想象都是随音乐要素的力度变化而跌宕起伏的。

六、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从了解音乐作品的时代背景入手

同学们在欣赏器乐作品时(特别是无标题器乐作品),由于没有文字的帮助,要理解音乐的思想内容确实是困难得多。这时,一方面要求学生反复地聆听,加强对乐曲的体会,另一方面也要求学生了解一些有关的资料。如:了解乐曲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作曲家的生活、思想、创作意图,借鉴前人或有关专家对乐曲内容研究成果,等等。如果同学们在这些方面有较深的了解,就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乐曲的内容。比如欣赏柴可夫斯基的《第六(悲怆)交响曲》时,如果对柴可夫斯基所处的时代环境(即沙皇专制统治下的俄国黑暗现实)及柴可夫斯基这样一些向往自由的俄国知识分子当时的苦闷、彷徨心理状态有所了解,那么就有可能更深刻地体会到这部交响曲的感情内容,以及它所包含的社会意义,达到对这首乐曲的更深理解,从而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七、结语

教师要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利用各种有效资源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注重突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激发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实践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参与、合作、探究能力,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生动、有趣、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体验音乐、探究音乐、表现音乐,以“趣”激发动机,以“美”愉悦身心,让他们在欢乐活跃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让学生真正爱上音乐鉴赏课。

参考文献

[1]郭声健.音乐教育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4.

[2]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王克, 杜光.中等学校音乐教学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4.

[4]邹阳.音乐教师与新课程[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3.

[5]吴永贵.浅议音乐欣赏教学的几种方式[J].艺术教育, 2008, (10) .

[6]教育部.艺术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13.音乐艺术特征及作品鉴赏心得 篇十三

这几周上了一节有关音乐艺术特征及作品鉴赏的通识课,在老师的穿针引线的指导下,学到以前不知道的东西,欣赏了很多好听的,耐人寻味的歌曲,知道了许多音乐方面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以及他们不为人知的艰难创作历程,同时学到了很多的有关音乐专业方面的知识,我觉得自己真是获益匪浅,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对这门课的一点心得体会。

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音乐,有它自己的所长,又有自己的局限。就是说,音乐与其他同类艺术相比,有许多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音乐是声音的艺术,音乐所运用的声音,是从客观世界里的各种声音现象抽象、挑选出来的有组织的一群声音序列。这些声音又依它的高低、长短、强弱、音色等性能构成旋律、节拍节奏、调式调性、和声复调、以及配器等音乐语言的要素,有时它还包括一些经过选择、加工的噪音。

二、音乐是属于听觉的艺术,要了解音乐的特性,必须了解声音、听觉感受和听觉表象的实质,也即从感性基础进入到音乐审美意识的全部过程。有时它还通过全身的感觉来感受音乐。比如,对于节拍、节奏和力度等,就不仅仅是通过听觉来感受的。

三、音乐是一种表情的艺术,特别是在没有歌词语义结合的器乐曲中表现得更清楚。一首乐曲,可能是一种情感的起伏发展,以及几种情绪的对比和冲突。

四、音乐是一种表演的艺术。音乐通过演奏、演唱,才能为人们所感知而产生艺术审美效果。表演,应该说是音乐的二度创作。

在课堂上,老师给我们讲许多有意义的内容,在老师的推荐下,我们也欣赏到了许多著名的曲目,感觉真的很不一样。不像以前总是很盲目的去听歌,根本什么都不了解,一味地追求流行音乐,把很多经典的音乐遗忘了。在后来的课上,我们又听了许多的西洋交响乐。我觉得听这些交响乐又和传统的民族器乐不同,应该有文化的差异,而且交响乐是很多器乐一起演奏,表现出来给人复杂的情感和磅礴的气势。当老师给我们详细介绍每一个作品后,我懂得了要了解了一首歌或者一首曲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思想,了解当时作者的心理状态,自己融入到当中去,我想只有这样才能更准确的阐明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正意义。唯有与作者当时心灵和心理距离的缩短,才能真正品味作者的作品。

上一篇:浅谈多媒体地理教学下一篇:怎样为教育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