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长论坛材料

2024-11-01

小学校长论坛材料(共8篇)

1.小学校长论坛材料 篇一

经典点亮校园文化

---西留养小学校长论坛材料

站在大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阔的校园主干道,两旁绿树成荫,楠竹青翠,青青草坪,七彩花坛,处处显示出浓厚的人文特色和育人品位。

这就是轵城西留养学校,这就是一所底蕴深厚百年老校。始建于1926年,其前身为济源县第七完全小学,所在地因“商周时期,武王伐纣后在此地实行留养生息政策”而得名。

学校始终坚信,校园文化是一种教育精神,它一定会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怀着美好的理想走向人生的路。新时期,学校赋予“留养”以新的内涵,学校以“吟典留香 修身养德”为办学理念,以“留高雅德行,养博雅学识,育家国情怀”为育人目标,开发“以典养德、以典启智、以典修身、以典育艺、以典促劳、以典游践”立体课程,打造最具我校特色的经典课程发展模式,从而深化办学内涵,促使教师可持续发展和孩子幸福成长最大化。

近几年来,学校以自主开发校本课程《中华经典诵读》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形成了一定特色;尤其是2017年,学校以“经典带动 博览群书 ”为思路,开发校本课程升级版---《吟典留香》,通过“师生共读”、“亲子共读”、“父母课堂”、“一班一品”展示等构筑“大阅读”行动,大力实施“经典诵读五进入”工程,即经典诵读进校园、进班级、进活动、进课堂、进家庭,为此,相继举办以“吟典留香”为主题的校园艺术节、合唱节以及“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从而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涵养学生高雅气质,积极构建校园文化大厦,全面推进幸福教育。

一、校园文化解读篇

(一)学校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吟典留香 修身养德 理念解读:“吟典”,即吟诵经典,这是西留养小学构筑特色之校的切入点,也是我校立校之本;“留香”,从狭义上,即留住书香,近期目标是将我校打造成具有诵读特色的区域性名校;从广义上,以“留住书香”为底线,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实施多元发展,让学生在养德、启智、修身、育艺、促劳、游践六方面均有所提升;“修身养德”,出自于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并根据我校实际,进行整合,并在“静、俭”基础上,科学拓展“修身养德”外延,引导学生“修善自身、淳养品德”,为学生未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夯实好根基。

(二)育人目标:留高尚德行,养博雅学识,育家国情怀。具体来讲,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解读。

1、学校发展目标:以“吟典留香

修身养德”为办学理念,以“留高雅德行,养博雅学识,育家国情怀”为育人目标,开发“以典养德、以典启智、以典修身、以典育艺、以典促劳、以典行践”立体课程,打造最具我校特色的经典课程发展模式,引导“园丁过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培养“每一朵花儿尽情绽放”,从而实现教师可持续发展和孩子幸福成长最大化。

2、教师成长目标:培养心系学生、学识博雅的有为教师

加强课程团队建设,提出教师“1+2”行动计划。“1”指的是适应课程建设要求,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任务;“2“指的是根据自身成长实际,在综合性实践活动、课程开发、课题研究等方面选择一项有所突破;根据自己爱好,在写作、诵读、绘画、体育等方面选择一项有所发展。

3、学生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知识博雅的留养才俊,具体分解为六大子母标:

养德,赫尔巴特说:“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通过升班旗、三无两齐一文明活动、研学旅行等德育活动课程化,并将德育教育与道德法制教育结合起来,与各个学科德育渗透结合起来,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孩子们拥有“高尚的品德修养、高远的志向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启智,苏霍姆林斯基说:“生活在书的世界之中,意味着领略思维的美,享受文化财富,使自身变得更加高尚”。在开好国家规定的基础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开发校本教材、开展读书沙龙、吟诵“三字经、弟子规”、我们的节日系列诵读等多彩的教学活动,使孩子们乐于学习、善于学习,从而具有终生学习的能力。

修身,孟子说,“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通过两操一活动、体育课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拥有强健的体魄和彬彬有礼的气质,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

育艺,赫伯特.斯宾塞说过,“没有油画、雕塑、音乐、诗歌以及各种自然美所引起的情感,人生的乐趣会失掉一半”。通过艺术教育,使孩子们热爱生活、尊重生命,拥有健全的人格。

促劳,陶铸说:“劳动是一切知识的源泉”。我校通过学校花草管理、卫生管理和家庭家务承担,从小培养学生爱劳动、想劳动的意识。

游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校以综合实践活动和研学旅行为抓手,开阔学生视野,锤炼学生意志。

二、校园文化行动篇

(一)显性文化:让每一处地方都育人

在主干道两侧,“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学而知不足 思而得远虑”两个横幅格外醒目,“三字经、弟子规”言行文化时时熏陶着学生,“我们的二十四节气”气象文化氤氲着孩子,这是西留养校园墙壁文化的一个剪影。

让每一堵墙都会说话,让每一块绿地都会抒情,让每一个角落都有美的闪现,这是西留养小学校园文化的追求。具体来说,校园文化提升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墙壁文化:

一是在校园中设置六个“我们的二十四节气”专题橱窗,营造传统文化的浓郁氛围。

二是在行政楼侧面设置“百年西小”专栏,内容包括学校简介、办学特色,办学理念、以及校徽、校训、校歌、教风、学风,并配有全体教职工的照片、获得荣誉及教育感言,激发每位教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三是把操场西墙命名为“经典文化墙”,全面展示经典古诗内容。四是教学楼走廊主要悬挂《论语》经典名句,并配以画轴、扇形作背景,古色古香,书香浓厚。

五是教学楼楼梯墙壁张贴古诗名句,分类详细,春夏秋冬,花草虫鱼,应有尽有。

2、班级文化:

一是制作班级简介牌,内容包括班名、班徽、班级口号、班主任寄语等,悬挂在教室门口。

二是打造班级墙壁文化,全面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有主题,有内容,如古诗配画、古诗书法、中队角,精彩纷呈,应有尽有。

五是完善班级“传统文化板报”,倡导学生过中国节。如各个班级的“我们的节日清明”黑板报,独具班级特色。

六是各班设立图书角,教师带动,全员参与,将自己的好书带到学校放到班级图书柜中,实现资源共享。

七是美化环境,在教室摆放花草,为学生营造赏心悦目的阅读环境。学校每一处都是宣传的阵地,从校园的“我们的节日”橱窗到走廊的扇形文化、画轴文化,从教室的文化墙到班级的班训、班旗展示,无处不体现着校园文化的教育作用,为校园添了浓烈的人文气息;可以说,文化教育的图、文、声、像已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不断提高师生的文化素养。

同时,西留养小学今年启动了“四清四化”行动,全面绿化、美化校园,实现了四季常绿,三季开花;将校园卫生区责任到班,严格执行每日两小扫,每周一大扫的卫生制度,厕所、花池等卫生工作有专人负责,保证校园各个角落始终洁净如一;学校还开展了“护绿保洁使者”活动,以班级为单位,承包校园绿地及树苗的养护工作,让孩子们亲自来管理,体会其中的艰辛和喜悦,更加懂得爱护这份难得的美丽。整个校园翠竹青青,绿草茵茵,鲜花竞放,成为学生流连忘返的花园、温馨的家园和幸福的乐园。

(二)隐性文化:让每一次活动都有效

共同学习,不忘初心;聚焦课堂,深度研讨;夯实技能,展示风采;教师讲坛,共同成长;系列培训,专业提升。长期以来,西留养小学坚持利用校园环境资源,以系列化主题活动为抓手,在校园内营造了“生动、活泼、健康、和谐”的环境大课堂,使学生思想不断得到升华,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和谐发展。

道德教育净化灵魂。学校始终把德育作为一种充满生命体验与生命关怀、富于生命活力的教学课程,把习惯养成教育作为“养德课程”的着力点,本学年相继开展了 “三无两齐一文明” 文明习惯养成等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举办了家长文明素养讲座、“轵城镇西部片区美德少年”颁奖活动,开展了以四五六年级为参与对象的研学旅行等一系列深受广大学生青睐的新型教学课程活动,实现了学生“身心俱健、幸福成人、全面发展”的育人成效;同时,学校还开展了每周升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崇尚“团结、友爱、互助、奉献”的精神,弘扬了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2017年,我校根据课程建设要求和学生年龄特点,组织教师编写《吟典留香》教材,开展“吟典留香”活动,并规定了全校诵读时间,确定各年级学习内容,如:一二三年级《三字经》、四五六年级《弟子规》。

2、规定上课时间,每周下午第三节是诵读时间,周五下午是读书沙龙交流时间。

3、确定任教老师。由郑战利主任亲自抓、各语文老师亲自任教。

4、定期检查。规定每月最后一个星期五集体抽查与个人展示时间,同时在庆六一艺术节活动中进行展演,如各班的“弟子规”节目,有配乐朗读、快板诵读等形式各异,精彩纷呈;同时每学年在学生中评选出20位“吟典留香小学士”,六年级代表我校参加济源市“经典照亮人生”经典活动荣获二等奖。

另外,学校固定在每天下午最后一节为大阅读时间,将图书室图书充实到各班,使每一名学生不用到图书馆,不用去阅览室,随时可以阅读自己心仪的读物,同时参与了“经典照亮人生”等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活动,全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学生的基础素质和个性特长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学生成长描绘了新的蓝图,成就了孩子们一个个出彩的人生。

节日活动异彩纷呈。在国庆节、中秋、端午等重大节日,开展艺术节、体育节、合唱节等活动,学雷锋日到街道打扫卫生,科普宣传月到街道宣传科普知识。通过这些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审美,使学生的个性品质在活动中得到升华。

艺术活动活跃校园。为进一步丰富养性课程体系,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实现“育艺的目标,学校积极推进艺术活动建设。音乐课上,琴声悠扬,号声铿锵;体育课上,呐喊连连;教室内,挥毫弄墨;微机室内,轻点鼠标。这是学校特长班在开展活动。学校相继成立了学生口风琴队、舞蹈队等四个兴趣特长班,学生自由自在地参与活动,他们学得有情、有趣、有味,各尽所能、各尽所长、各得其乐。活动的开展,不仅展现了学生风采,陶冶了学生情操,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同时,学校强力推行学生成长2+1项目方案,不断完善六年级微机学科和科学实验考试办法,精心开展阳光大课间活动,举行了轵城镇最美大课间展示活动和首届体育节,使体、音、美、微机、科学实验变成了学生爱上乐学、培养高雅志趣和艺术素养的幸福课堂,促进了学校工作的发展。

研学旅行锤炼意志。在西留养小学,每学年都要举行一次研学旅行活动。学生们向小鸟一样在大自然中飞翔,或穿越电网,或挑战150,他们精诚团结,顽强向上,锤炼了他们坚强意志。

系列主题教育的开展,有力推动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了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几年来,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奖200多人次,2017年在济源市第三节“经典照亮人生”诵读大赛中,我校获集体二等奖;2017年,我校先后获得教育教学先进工作单位、教育宣传先进工作单位。

雨露润花蕾,温馨满校园,如今,西留养小学已成为一所花蕾绽放的花园、温馨幸福的家园。目前,学校正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姿态,为争创又好又美区域性名校而努力奋斗!

2.小学校长论坛材料 篇二

“2010年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与数字化校园发展高峰论坛”征文

用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一直得到中央和各级教育部门的高度关注。当前热议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对于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革命性影响,书写了浓重的一笔。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在促进学校信息化应用发展的整体进程中,校长的角色引领和推动力量不容忽视且备受时代考验。在教育部2010年工作要点中,更是将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和素质要求置于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学校各方面协调发展?如何带领教师团队从优秀迈向卓越?如何实现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创新应用?这些已成为现代校长热切关注的问题。我们将举办“2010年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与数字化校园发展高峰论坛”。围绕着本届论坛,现面向全国组织征集“校长信息化领导力与数字校化园发展”主题论文。

征文主题紧扣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校长领导力的提升和数字化校园的创新应用。具体包括:(1)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所呈现的创新变革点以及其表现形式;(2)在数字化的引领下,如何打造学校的核心竞争力;(3)深入探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征文要求:尚未公开发表的原创性作品;内容注重科学性和创新性,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篇幅以3000字左右为宜。

本次征文收取评审费80元/篇。主办方将邀请评审专家依据科学、公开和公正的原则对征文进行相关奖项的评审,将于“2010年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与数字化校园高峰发展论坛”大会上颁发获奖证书。

截止时间:2010年7月10日。

征文一律在线提交。网址:http://www.itedu.org.cn/index/onlinesolicit.php邮箱:ketixiao@163.com

3.小学校长论坛材料 篇三

活动由征文和论坛组成,具体事项如下:

(一)论坛主题:现代校长领导力与教育综合改革

(二)征文选题: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实践教育综合改革;促进学校教育公平的思考;办学理念与校园文化塑造等。

(三)征文要求:

1. 文章题目自拟,题材自定。文章要结合本人本校实际,要有观点、有感悟。

2. 字数以3000~6000为宜。

3. 来稿须以邮寄和电子邮件两种方法同时报送,不符合要求者不予参评。参评论文一律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

4. 截稿日期为2014年4月10日。

(四)论坛与颁奖:

征文结束并评出奖项后,举办“第十二届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论坛暨颁奖大会”。

(五)联系方式:

来稿和评审费请寄:广州市广卫路14号广东教育学会 秘书处收

邮编:510035 E-mail:jyxhgd@126.com

联系人:赖老师 电话/传真:020-38847852

梁老师 电话/传真:020-83345147

4.校长论坛交流材料 篇四

加强学校管理,努力使学校工作规范化精细化特色化

管理是责任,管理是科学,管理是艺术

通渭县榜罗镇史家庙学校

赵书童

一、学校简况

通渭县榜罗镇史家庙学校于2010年合并(前身为青堡初中和史家庙小学),现任校长赵书童,学校地处通渭县城南约80公里处,与陇西、武山相接,是一所九年制学校。占地面积约4207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080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学班19个(张湾教学点1个,栗湾教学点1个),本学期报到学生共744人, 有300个校外寄宿学生,有教师44人,本学期没有辍学学生。学校现拥有理化生科仪器室、实验室、图书室、音体美器材室、计算机室各一个,多媒体白板教室五个,现基本能满足日常教育教学的需要。近年来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硬件建设不断更新,本学期新建食堂和学生寄宿楼准备投入使用,软件建设不断改进,下面就学校管理方面的看法浅谈如下:

二、管理是责任,管理是科学,管理是艺术

(一)、管理是责任,教育要立德树仁,使学生全面发展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学校发展,教师有责,校长更有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有用之才。这就是我们每一位教育者的使命。道德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国之器。在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中,还有比学习成绩更重要的吗?品德不好,成绩再好又有什么作用呢?我们一直也提倡以德育为首,德育是一所学校最应该做好,但又是最不容易做好的事。这牵扯到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正是在这种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难度。但不管怎么样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有所作为,在学校要建设美德团体,让立德成为学校师生的共同愿望。教师应该和孩子们一起成长,把每一个孩子放在心上。要坚持为师底线,时时处处传递“正能量”,要坚持以德树人,以德立己,以德立人,要让每一节课成为道德飘扬的旗帜。

在加强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的对象是一个个生命鲜活的人,在施教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能搞一刀切,针对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古人就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些都强调的是人的个性发展,这就需要我们施教者必须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的成才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管理是科学,校长要成领头羊,排头兵

在钱学森生病的时候,温家宝总理去多次看望,钱学森问:“我们的学校为什么老出不了杰出的人才?”我也多次想过这个问题,最终找到点滴答案,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没有弄不懂的事情,关键看用心不用心,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是学校办学的灵魂,从事爱的事业,安于清平,乐于奉献,从古至今,当老师没有发财的。教师的理想是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教师必须师德高尚,业务精干,结构合理,充满活力。作为校长一定要深入教学第一线,脱离教学第一线的校长在教学管理中是没有发言权的。有一句话说的很好:一位好教师不一定是一个好校长,但一个好校长一定要是一个好教师。只有这样,才能以自己优于其他教师的教学业绩来说话,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影响全校教师,引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组织、引导、参与的作用。因此,课堂中不是看教师讲得多么精彩,而是看学生学得是否主动,学得是否精彩。这就得有思想观念的转变,教育观念的转变。

学校要全员发动,全面推进,全力以赴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教育观念的转变必须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要坚持科研兴校,组织教师通过学习更新教育理念采取听评课等方式,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素质教育的本质是解放学生,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变讲堂为学堂,变学会为会学。

激情是一种昂扬的、积极的心态,它可以提升自信,激发灵感,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身心的潜能,极大地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没有激情的学校是没有希望的学校。要建设名校,提高教育质量,还必须养育广大师生的激情,打造一支富于激情的教师队伍,培养一群富于激情的学子,创建一种激情文化,让校园生活激扬飞越。在学习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们提出了三个学会:学会反思、学会包容、学会沉默;三个带头:做奉献的带头人、做干实事的带头人、做维护大局的带头人;校领导绞尽脑汁,千方百计,不择手段地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引领教师创先争优,尽职尽责,校务班子干给大家看,带着大家干,身先垂范,行成合力,一团和气。

(三)、管理是艺术,校长沟通非常重要

良言一句暖三天,恶语伤人六月寒,言多必失,祸从口出。有效的沟通是事业成功的关键,言语沟通是做人做管理的三个杠杆:协调、联络、沟通。言为学生之师,行为工作之范。表扬要当众表扬,批评要单独进行,适可而止,点到时为止,多用阳光语言,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好老师是夸出来的,好学校也是夸出来的。微笑是许可证,穿着是通行证,谈吐是结婚证,举止是身份证。

(四)、发挥校长的引领作用,为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奠定基础。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校长是学校之魂。”这句话毫不夸张地概括了校长这一角色在学校中所处的核心地位和领导作用。一批好学生加上一批好教师就成就一名好校长,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首先,校长应该变“人治”为“法治”。给学生一片爱心,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给教师多加关心,帮助教师成长与成功,以爱育爱,共享成长,要懂得施比受更幸福的道理。以人为本,制度先行,这是施行“法治”的前提,校长必须要通过民主协商这一渠道,制定出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使学校各项工作有法可依,这样不仅管理轻松,而且会更加有效。

其次,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优秀的教师队伍。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校长要能够整合力量且善于借力,一批好学生加一批好老师成就一名好校长,借助别人的力量比自己发力大的多。这就要求校长要善于授权,敢于放权,乐于收权,善于激励和表扬教师。这样教师们就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他们不仅能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出谋划策,献计献策,也能让其感到自己就是学校的主人,学校的事务离不开自己。有了这样和谐、宽松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何愁学校的向前发展呢?

三、学校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教师严重短缺且专业教师失衡,还难管理。

2、现在的留守儿童和残缺家庭的学生难管理;

3、学生食堂和营养餐难管理;

4、冬季来临之际寄宿生取暖存在问题;

5.校长论坛材料 篇五

——2009年中小学校长论坛材料

刘志广

带着一份喜悦,带着一份责任,2009年4月19日我们15位中小学校长在市教育局的安排下,赴沈阳市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挂职学习锻炼。

我在大东区白塔小学挂职副校长。白塔小学坐落在北顺城路138号,是沈阳市大东区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名校。学校不但教育教学设备实施先进,各种专用教室齐全,还装备了校园网络、电视监控系统、电教演播大厅,班班都有闭路电视,并都配备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真正是一所办学条件标准化、现代化的学校。

在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里,我通过深入各部门、各科室、各班级,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参观学习和调研,让我由表及里深度地了解了名校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管理艺术,同时也被白塔小学以及其他几所我单独考察的学校,从领导到教师那种团结协作、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敬业奉献的精神所深深地感染,亲身体验百年名校课程改革的取得的成绩,更引发了我自任校长以来,管理学校,亲身实践新课程理念所产生的深度思考:

我们距离名校还有多远?

带着这样的问题和思考,一个月的时间,我静下心来,认真阅读省内外名校管理经验书籍;潜下心来,集中精力,与白塔小学的领导、老师一同工作;把学习的触角从课堂教学延伸到班级 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的每一个细节;学习的过程不仅仅停留在课堂听课、参与校本研修活动上,还认真倾听白塔小学教师与学生的谈话与交流。我把自己的思考与学校的各项工作、活动融合为一体,在工作中、在反思中、在与白塔领导教师的交流中寻求答案,寻求我们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学校管理创新的新思路。

我抓住区内教研活动的机会,又到沈河区北一经街小学和大东区杏坛小学参观学习,学习两所名校,两位名校长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方略,去感悟、体验名学校的办学精华。

通过对三所学校的参观、感悟、体验和深入调研,通过从横向上对几所学校的对比,在找出几所名校共性特点的同时,也着意追寻名校个性化的办学特色,透过艺术化的校园环境文化,感受并思考学校深邃的发展内涵,那就是:教育的品牌,不是简单的奖牌和荣誉的罗列,更不是一个个虚幻的名称叠加,最重要的是校长和他所带领的团队对社会承担的一份责任和使命;奖牌不能等同于品牌,教育的品牌、办学的品牌,来自于学生、社会、家长对学校办学的认可,来自于教育同行对学校办学的认可,来自于人民群众对学校办学的良好的口碑。

也许,我们距离名校就有这么远!我们与名校的距离就在于此。下面,我想从以下三点,阐述我的拙见,如有不妥,请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一、办好一所学校,尤其是要把学校办成名校,要在“实”字上下“真”功夫。

“实”字,说文解字中解释:本义为富足、殷实;又指财富、财物;引申为充满,与“空虚”相对;又指真实,与“虚假”相对。实际:指客观存在的现实。实践:实地履行。实惠:实在的利益、好处。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求得正确的结论。我们从“实”字的本义理解,我们办教育,办学校,必须注重实际;必须重于实践;必须让家长、学生、群众享受到教育给每个人、每一位成员带来的实在的利益和好处。基于这样的思想,学校的学生管理要从“给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入手”,把班级管理、学校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细节都做实。我在白塔小学第一感受就是这一点,白塔小学抓住“行为德育”这个焦点,在养成教育上,充分发挥家长学校、连心桥制度的作用,围绕“学校、家庭、社会”三条养成教育辐射线,构建一个紧密而又成效显著的养成教育网络。从“小”活动着眼、从“实”字上严格要求,从“实践”环节入手,不断创设小、实、精的丰富多彩的体验式养成教育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社会环境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全面推进养成教育“四项达标”活动,寓教于乐,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例如:(请志广举一例)

学校的业务学习活动,设计的更实在,更有特点,也更有实效。他们为了全面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精心设计每一次的教师业务学习。一个月的时间,我认真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每一次教师的业务学习,他们的学习设计很有特色,正真把教师的学习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学习内容不对付,学习形式求创新,学习过程中实效,学习效果有考核。(举一例,并加以分析)从这个意义上讲,名校之所以是名校,在于他们扎扎实实地做好 每一件平凡的小事。俗话说,把平凡的小事做好就是不平凡。白塔小学的教师们与学生的交流也是如此(举一例谈话内容,对过程进行分析)

通过挂职学习,现在我对“教育无小事,小事即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现代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在盘锦市的中小学生中坚持做好七件事,做实七件事,主要就是从培养终生受益的好习惯这个大局出发,从一件件小事入手,帮助师生养成足以改变人生的好习惯,即:每人每天做家务、写日记、唱军歌、走队列、搞竞赛、练讲演、读名著。七件事每件至少一分钟,多做也提倡,过度要控制。

盘锦市师生在七个一分钟平常事中,感受到潜心育人校校可成净土,忘我科研时时能在天堂;感受到学习是享受、工作是享受、尽责是享受、助人是享受。

引导学生一分钟、一分钟地把平常日子里的、于己于人于国于民都有利的平凡小事,做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坦坦然然、快快乐乐、如诗如画、如舞如歌。坚持了,做实了,孩子们便有了好习惯,有了自我教育能力,有了正确价值观、人生观。长大后,便能元帅做得,士兵当得;高楼住得,茅屋居得;顺境处得,逆境受得;表扬禁得,批评听得。便能放得下,拿得起;出得来,进得去;能顶天,可立地。在祖国需要的任何一个工作岗位上,都能寻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至少能够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合格的公民。我想这就是我们教育的真谛,所谓“和风细雨、润物无声”,正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也是我们办学赢得学生、家长、社会良好口碑的唯一途径。

7月23日,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李镇西来我市讲学,讲的都是平平常常的教育小事,恰恰在这样平凡的教育叙事中,成就了一位教育家,也成就了一所全国名校。李镇西作为校长,关注的“提升教师、关爱孩子、影响家长”这三件事,这三件我们看起来很重要,又一时感觉不好下手去做的三件关乎实施素质教育关键的小事,又是大事,得到了温总理的首肯,我们应该有所思考,有所启发,有所创新,有所作为,那就是是把关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每一件小事、关爱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细节、影响家长的每一项小的活动都做实、做好、做出成效,学校办学就会给家长、给孩子、给社会带来意义久远的收益,口碑因此也会久远传颂,名学校就会自然成长。我想,这也是我这次挂职最深刻的思考。

二、创建名校,校长必须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我们必须在“转变观念”上下“苦”功夫。

在创建品牌教育,离不开品牌校长,更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富有献身和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俗话说,一所名校总有一个名校长;一个名校长总能带出一所名校。这几所学校的校长都是屡获各级各类荣誉且备受师生、家长和社会认可的具有很高领导力的领袖人物。他们都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确立全新的教育观、育人观。校长的个人品牌一旦形成并通过学生家长被社会广泛认可后,它生的巨大品牌效应为学校的发展赢得非常有利的社会舆论氛围,从而产生某种巨大的、无形的推动力。从学校外部来说,校长个人品牌使得学校的 生源、办学资源、发展空间和机会都会得到改善,并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从学校内部来看,校长的个人品牌一旦形成并被学校教职员工所认同,学校发展便获得了强大的内部凝聚力。校长的个人品牌对学校的教职员工还具有强烈的示范性,在校长的示范和感染下,教职员工也将注重个人品牌的打造,并从中获得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和个人价值的增值,实现自身专业发展,学校师资队伍的整体实力最终也将得到提高。

没有特色的品牌不具有生命力,也无法成为真正的品牌。具有鲜明特色的个人品牌更易为他人接受、认同和理解。所以校长要打造好自己的个人品牌,必须要有鲜明的个性,必须要在特色上下功夫,而要打造特色必须懂得创新,唯有创新才能创造品牌和保持品牌。一个人云亦云,亦步亦趋的校长是不可能树立起自己的个人品牌的。校长打造个人品牌既要把自己的个性展现出来,又要实事求是,符合自己和学校的特点。这三所学校都实现了各自的特色品牌。白塔小学的国学与书法让全校师生每天都徜徉在中华五千年的墨香和瀚海之中。学校常年坚持每天半小时的中华经典诵读和每天半小时的师生全员书法临摹活动。几年的坚守、几年的不变,使学校浸润在浓郁的国学芬芳之中,让这所百年老校古树又绽放新花;北一经街小学的“脉”引国防教育和美育让师生每天陶醉在“与炎黄文明脉脉相承,使今为育人脉脉含情”的情境中。学校构建出独特的“环境浸染——学科渗透——国防沁润——实践体验”四元结构教育框架。六年的积淀、六年的完善,使“脉”引古风韵,“美”传人文情,让古老与现实相交融;杏坛小学的 “雅行”与科技创新让师生们在不断约束自己行为的同时,不断激发观察、思考、想象、探索、创造的能力。学校的科技小组、科技比赛,班班都有、周周进行。学生们纷纷手举自己的科技作品向阿基米德挑战说:给我一个创新的机会,我会还你一个全新的世界。

打造品牌教育一定要有持续不断地投入。对品牌教育的投入不仅要有物质性的,更要有精神性的。尤其是要不断地更新观念,更新教育理念,我们已经更新了十几年,甚至是二十几年了,真正更新到什么程度,我看还需要有一个漫长和艰苦的过程。所以说漫长,是因为在我们的传统的理念中,还有许许多多不适应新课程的理念占据着我们的头脑中主要空间,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地更新,不断地用新的理念去占据我们头脑的空间,新的理念逐渐地在我们思考问题时占据主导地位。所以说艰苦,是因为我们有些陈旧的教育思想,还非常有市场,社会一时还不能接受新的教育思想,需要我们几代校长不懈地努力,从一所学校,营造新的氛围,让新的教育思想在一所学校先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不断地辐射到其它学校,推而广之,终成遍地开花之势,结出名校之果。

三、创建名校,必须打造“现代+人文”的学校形象、锻造“爱心+智慧”的教师形象、塑造“活力+自律”的学生形象。

这次挂职,我还有一个直觉,我感到:几所名学校,“现代+人文”的学校形象和“爱心+智慧”的教师形象、“活力+自律”的学生形象家长、社会的非常认可。我所挂职的白塔小学如此,其它两所学校也是如此。纵观其它名校,也有类似点。

“现代+人文”的学校形象

1、面向“三个”现代,彰显校园青春与活力 ——思想现代

用现代的教育理念武装头脑,把现代教育思想转化为先进的、科学的教育行为,树立平等、人本、发展、服务为主的育人观念,把学生培养成思想活跃、手脑灵活、个性活泼、充满活力的新一代,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方法现代

坚持以改革为方向、队伍为根本、德育为核心、教学为中心、科研为先导、管理为基础、文化为氛围的办学策略,努力建设个性化学校,成就个性化教师,培育个性化的学生,——设施现代

学校将各专用教室配备齐全,现代化教学设施完备,并精心打造学校网络系统,为全体教师配备人手一台手提电脑,为教师们创造性地开展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优质条件,鼓励教师建立自己的工作站或博客,努力使其成为对外开放与宣传的主窗口,对内管理与交流的主渠道。

2、倡导“三大”人文,丰富校园关怀与内涵 ——管理思想人文

借鉴白塔小学的人文管理理念,丰富校园的内涵。白塔小学的领导班子平均年龄35岁,他们是一支思想活跃,接受新思想、新事物能力强、反应快的团队。他们要求全体教师,特别是学校 领导,要自觉学习吸取“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人伦管理理论”等众多理论流派的管理精髓,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审视学校管理问题,对管理的要素和管理的过程进行“松绑”,赋予制度以人情味和人性化,让规章制度的“人文性”替代传统制度偏重的“规范性”,使制度运行的渠道畅通无阻,让师生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最终达到“发展人”的目的,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校园环境人文

校园是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地方,教室、办公室、走廊、专用教室、操场、花坛等场所的布置与美化都要赋予其独特的文化和艺术色彩,努力把校园营造成师生学习的乐园,活动的花园,生活的家园。充分挖掘学校自身文化内涵,通过创设特色环境熏陶人,塑造人,提高人。

——教育行为人文

“像对待自己的儿女一样对待学生,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像热爱自己的家庭一样热爱学校,恪尽职守,敬业奉献”。全体教职工的一切教育教学行为和言行举止,必须时时处处以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爱心+智慧”的教师形象

1、师德的核心就是爱学生。

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所以教师要“奉献于教坛,服务于学生”。引导教师用"爱心"导航:爱是海纳百川的胸怀,爱是质朴自然的奉献,爱是永不言弃的责任,爱是感化人心的细节.睿智的教师,用无私与真诚的爱心扶助每一位孩子走向人性温暖的 殿堂。

2、凸现教师智慧,建设“三型”教师。

——学习型教师:当今世界,瞬息万变!白塔小学明确向全体教师提出学习倡议:要切实增强学习意识,学理论,学经验,学方法,学技巧,向书本学,向同事学,向网络学,向家长学,向学生学,向社会学,学校每月对全校教师进行一次综合知识考试。

——科研型教师:每一名教师都是研究者!学校倡导全体教师要增强科研意识,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把科研融入到日常教学工作中。

——创新型教师:学习的目的是发展和创新,学校针对不同教师的自身实际,要求其工作有新举措,教法有新突破,年年有新目标。

“活力+自律”的学生形象

充分开发学生潜能,帮助学生为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学力基础和健全的人格基础,帮助每一个学生幸福地成长、成人、成才、成功.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增长见识,培养能力,增强活力,在发展中懂得自律,在自律中厚实德行。

1、关注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

学校始终以“关注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宗旨,着力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利用班队会、晨间谈话、小广播、国旗下讲话等时间开展“四项达标”和“大拇指行动”等活动,加强对学生的文明习惯养成和基本道德教育。《弟子规》《三字经》的学练,倡雅行活 动的开展,让学生的文明意识大幅度提高,成为新世纪的礼仪特色。

2、深化系列活动,突出主题活动

学校开展“我是新世纪的小雷锋”、“小眼睛看世界” “环保我先行” “书香飘飘伴我行”等系列活动,开展 “人人是形象文明礼仪伴我成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 “珍爱生命 安全出行”主题宣传教育和演练活动、开展社区的“护绿”活动、“家校社区庆和谐,老少同乐新世纪”联谊活动,开展星级队员评比系列活动,及 “最佳教室”“最佳中队”的评比等等系列活动,系列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学生在这样宽松的氛围中学习、生活不仅能增强活力,懂得自律,也铸就了美德。

3、拓宽行为德育渠道。

抓住“行为德育”这个焦点,充分发挥家长学校、连心桥制度的作用,围绕“学校、家庭、社会”三条德育射线,构建一个紧密而又成效显著的教育网络。不断创设丰富多彩的体验式活动载体,让学生在真实社会环境下进行模拟式学习活动,让孩子到社会这个大熔炉里千锤百炼。加强行为养成教育,活化“四项达标”、“魅力班级 ”评比等活动载体,寓教于乐,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深化“全员德育”思想,形成学科教师以德育人,班主任以情育人,后勤人员以质育人的全员育人氛围。

4、开发深广特色项目

以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全面开展艺术、科技为中心的特色课程开发活动。通过“演艺大厅”、“艺术工作室”、“手工制作室”、“书法展室”等阵地,逐一启动学校艺术教育的程序;立足学生生活,以科技创新、综合实践、学生社团、班级自主管理活动为载体,实施特色德育主题活动,让丰富多彩的活动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始终。

5、创建健康心理氧吧。

利用电视台、广播台、宣传窗、网络平台、健康心理辅导室等阵地,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与指导,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教育学生养成交流、合作的习惯,培养学生与人和谐相处的意识与能力,激发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同时重视每一个人独特的生命价值,重视对人的激励,维护人格尊严。

6、优化生命评价体系。

构建以促进发展,提高素养为目标的激励性生命评价体系。坚持评价过程、教育教学过程与学生生命成长过程的无形统一;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让学生树立自信,体验成功,让成功成为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强化评价的诊断和引导功能,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能动性、自律性,引领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学有所长,充满生命的活力!

6.业务校长论坛发言材料 篇六

一年来,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我校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一心一意抓教学,千方百计提质量,认真落实“瞄准内涵发展,巩固深化规范,创新提升管理,力争质量突破”的学期工作总要求,求真务实,拼搏奋进;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教学工作稳步推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012年中考年取得历史性突破。我校重点高中上线154人,其中一中43人,二中111人。达到一中录取分数线(644分)人数是去年的2.2倍,达到二中录取分数线(564分)人数是去年的1.7倍。这是我校2008年合校以来,达到一中录取线人数首次突破40人大关。体育中考成绩优秀率达到52%,超去年10个百分点;实验操作考试成绩优秀率达到90.%,超去年7个百分点,均创历史新高。可以说是结果喜人,成绩突出,令人鼓舞,成绩的取得使我校获得了认可,赢得了尊严,提升了地位,增强了自信,成绩的取得激励了全体师生,也鼓舞了仙河人民。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一主题,我校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上下协同 全力以赴 全力备考

1、制定科学的中考备考方案

李主任来我校视导时指出:备战中考不仅仅是教学部门、毕业班老师的事情,而是需要学校多部门协同,全员参 与,共同努力。为此,我们在2011年暑假就多方征求意见,多次组织相关人员开会讨论,着手制定了目标明晰、科学合理、便于操作的《2012中考备考方案》,对学校班子成员、职能部门、年级部、备课组、班主任、任课教师的职责、任务均提出了具体要求。暑假结束前,学校专门召开相关人员会议对《中考备考方案》进行了详细认真的解读,取得了职能部门、年级部、教师的高度认同。为落实学校2012年中考目标提供了纲领性的指导。

2、落实两级承包责任制

作为2012年中考备考的保证措施之一,学校实行了两级承包责任制。学校分管领导和主任承包班级和学科,任课教师承包学生。班级承包人建立工作日志,工作计划具体到周,每周一晚7:30定时召开班级承包人工作运行会,汇报一周工作成效、发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对下一周工作作出具体安排。班级承包人深入课堂听课,了解课堂教学效果;同任课教师一起分析学生变化,及时找学生谈话;参与学科教研,共同探讨教学方法;通过家长会、家访、打电话等方式同家长交流,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学生承包教师与学生深入交流,在认真分析学生的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制定发展目标,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通过面批作业、试卷,家长、学生、教师三方沟通、针对性的辅导等形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促使学生不断进步。

3、广采众家之长,寻求专家引领

为增强备考的科学性、有效性,学校先后组织学校领导和中层干部一中、胜利八中、胜利十三中、胜利十五中、胜利十六中、胜利四十六中、胜利五十八中、我市育才中学等学校进行观摩交流,学到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受到了很多启发。这些兄弟学校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极大地提升了我校复习备考的效率。我们积极参与兄弟学校组织的联考,对比先进找不足,找准问题想办法,明确方向定措施。

为了加大对薄弱校的帮扶,管理中心马主任、教研室张丛晓主任、张广伟主任及各科教研员多次亲临我校指导,对我校的中考备考工作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马主任对我校中考备考工作提出了方向性的指导性意见,张丛晓主任给我们做的关于2011年62中中考分析的报告,对我们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具体要求和方法,为我们2012年中考备考指明了方向,对我们2012年中考成绩的取得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特别感谢一中无私地派出毕业班备课组长亲自到我校,同我校备课组长交流座谈、传经送宝,他们很多成功的经验和办法为我们解除了困惑。

4、加强形势任务教育,激发教师和学生斗志(1)认真分析中考形势,时刻保持清醒头脑 科学谋划工作是今年中考取得突破的重要因素之一。今年中考具备三个特点:一是考生多;二是生源质量高;三是 我市地方学校瞄准一中移民中心学校的人员多。由于以上三个特点,决定了今年中考异常激烈。学校利用专门会议和其他会议反复跟老师和学生讲清了这一点,使老师和学生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盲目乐观。感觉好的时候找不足,把工作做细做实。

(2)认真做好生源分析。62中生源、家庭教育和教育环境有着独特的特点,有些情况可能在其他学校根本不会出现。大多数学生家长在前线上班,他们早出晚归,很多还要经常上夜班。有些家长对孩子梳于管理,有些家长是力不从心。本届毕业生中有100多个外来务工子女,家长从事的职业五花八门:种地的、卖菜的、做生意的、拣破烂的、偷油的等等,这些孩子基本谈不上家庭教育,处于一种放养状态。学生有问题,老师根本就找不到家长。这就给学校教育教学带来许多困难。针对以上情况学校组织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帮助学生找优势,找亮点,不畏难,不放弃,不屈服。学校多次组织家长会,对家长进行引导、指导和教育。

组织中考备考百日和倒计时60天动员大会,召开全体学生大会4次,部分学生大会和专题讲座4次,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3)根据学校发展实际进行引导教育。目前62中的发展处在一个艰难的爬坡阶段,很需要一场胜利,鼓舞士气,赢得尊重。2012年中考必须获得突破,这是全校上下必须要 努力实现的目标和必须完成的任务。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教育,教师的精神面貌,工作热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打造了“无私奉献,以苦为乐;胸怀大局,勇于担当;齐心协力,和谐奋斗;不畏强手,决不屈服。”的教师队伍,为中考取得理想的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巩固深化规范,落实教学常规

为使教学常规管理落到实处,我校结合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了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对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考试与评价、辅导、校本教研、教学反思与总结表彰等教学基本环节提出明确要求,加强了对教学过程的全程管理。

1、认真落实先周备课制度

学校制定了《集体备课暂行规定》,落实备课组教学质量责任制,按照“集体研讨,形成初案;自主备课,形成个案; 完善整理,形成定案; 教后反思,形成补案” 的流程进行集体和个人备课。

2、加强课堂管理,构建高效课堂。

(1)全面推行“导学式生态课堂”。为落实中心构建“和谐高效课堂”的文件精神,学校学习和借鉴外地名校的先进经验,创立了“导学式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学校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强力推行,组织了一人一节过关课,骨干教师示范 课等,目前“导学式生态课堂”模式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开展常态课督评,加强过程管理。由校长、分管校长负责领导,课程教学部、教师发展部根据年级和学科特点组织中层干部、教研组长、校级名师等骨干教师组成督评小组,采取推门听课的方式进行督评,内容包括:听课、评课、检查教案(导学提要)、学生作业等。每听必评,听后即评。评课时突出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议,对课堂教学中的自主学习、教学设计、教学语言、课堂管理、习题配置、结构安排、知识密度乃至板书、教态等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对教学亮点和教学特色充分肯定(不少于三条);对课堂教学中值得商榷的问题进行探讨(不少于两条);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存在的不足诚恳的提出改进办法或建议(不少于一条)。督评小组每周将督评情况进行汇总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并适时在校园网上进行通报。在学校主要领导亲自参与、推动下,每周组织督评活动均在四次以上,有力地推动了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促进了学校常规教学精细化水平的提高。

(3)加强课堂巡查,规范教学秩序。东西两个校区各成立两个课堂秩序巡查小组。每天上午和下午不定期巡查两到三次,并把检查结果当天通报。使课堂秩序得以改善和规范。

3、细化作业布置与批改

为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锤炼提高教师布置与批改作业的教学技能,使各科教师对作业布置与批改有章可循学校制定了《胜利我校学生作业布置与批改方案》对学生课堂作业、课外作业、双休日、节假日作业、寒暑假作业的布置、批改作出明确、具体、规范性的要求。

4、认真落实教学质量五级分析制度

考试是学校对教与学评估的重要手段,而考后的教学质量分析是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它对教学过程起反馈与调控作用。为更好的发挥教学质量分析的效能,结合学校实际,学校制定了《教学质量五级分析制度》,针对考试情况分别进行教师分析(命题质量分析、学生答卷分析)、学科备课组分析、班主任分析、年级部分析、课程教学部分析。通过分析达到改进教学的目的。

5、加大常规教学检查力度

制定《教学常规工作检查评价办法》,针对教师统一性的常规教学工作设置检查评价项目,主要包括集体活动、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考试、学业辅导、各类记录、计划总结等8个项目的检查评价。按照责任分工到部门,由备课组、教研组、年级部、教师发展部、课程教学部定期检查,由课程部统计检查结果,并进行评比,按月度、期中、期末进行表彰和宣传。

三、探索实施全员育人工作

在构建特色办学的过程中,我校实施了全员育人新机制。学校制定了《全员育人工作方案》并提交教代会审核通过组织实施。构建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管理网络,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形成“人人承担育人任务、堂堂渗透育人内容、时时蕴含育人理念、事事体现育人作用”的良好局面,促进了学生成人、成才。

四、加强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认真开展主题教研

开学初制定学校教研活动运行表、学校领导和教学管理人员教研活动督查安排表。把每周三定为“教研日”,下午三、四两节课作为集体教研活动时间。各教研组根据中心议题,就教学中的某个问题、某种方法进行专题研究,共同解决;积极开展课例研究,教师轮流举行公开课,全组教师在听课后,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进行评课、研课,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为保证教研活动落在实处,我校实行领导和教学管理人员教研组联系制度,全程参与教研活动。活动的开展为教师互相交流学习搭建了平台,深化了教师的课改理念,更新了教育教学的方法,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为实现我校乘势前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奠定了基础。

2、教育科研扎实推进 本学期《基于课例的校本教研行动研究》被省教研室确立为省十二五科研课题,《基于网络环境的导学式历史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被省信息办确立为十二五科研课题,《自信文化建设实验研究》被确立为为我市特色学校重点研究课题,在此基础上,我校各学科组和全体教师积极开展基于课例的专题教研,本学期我校上报了81个学校主题教研课题,推荐了十位教师的主题教研为管理中心级教研课题。

3、积极开展区域教研

为了更好地搞好中小学知识衔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学校先后与胜利振兴小学、胜利中华小学、胜利友爱小学进行了学科区域教研活动。通过课堂观摩、深入交流探讨,促进了线和地区教师队伍的共同成长。

在广大师生的辛勤努力下,我校的教学工作取得了点滴成绩,但教育质量与上级要求和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倍加珍惜荣誉,时刻保持清醒、总结传承经验,继续发扬团结协作、拼搏进取、奋勇争先,永不屈服精神,虚心向质量优异的兄弟学校学习,努力改进学校教学工作中的不足,继续咬住“质量”不放松,盯着“实抓”不动摇,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完善全员育人机制,力争使我校的教育质量上一个新的台阶。

我市胜利第我校学

7.小学校长论坛材料 篇七

开放与交流既是教育的品质和要求, 也是本次论坛的初衷和目的。作为新教育全国名校联盟理事会理事长单位和本次论坛的承办单位之一, 我们非常荣幸地得到了中国教育报刊社雷振海社长、海南教育期刊社李捷社长的关注与指导, 非常荣幸地得到了市区两级教育局的关怀与支持, 非常荣幸地得到了潍外海南分校、云南分校、滨州分校及共同体学校的关心与配合, 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来自全国各地十几个省市的专家领导和教育同仁, 我个人也非常高兴能借此机会汇报我们的教育思考和教育实践。下面, 我就抛砖引玉, 围绕论坛的主题和本次论坛所探讨的内容简单讲五句话, 汇报五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 优质教育是学校的共同追求

学校发展是校长的第一责任, 优质教育是学校的永恒追求。从现实情况来看, 不管是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 都有且只有三种发展状态:劣质、平庸和优质。劣质必遭淘汰, 平庸艰难生存, 只有优质蓬勃发展。这就要求学校必须立足长远、拒绝平庸、优质发展。

潍坊外国语学校自2001年成功创建以来, 以“超前超常超越”理念为精神文化动力, 以名生、名师、名校长为人才支撑主体, 以英语、计算机、母语为优势学科三翼, 以“生态课堂、时尚英语、根基教育”为三大育人主阵地, 以活动课程、第二课堂、发展平台为学生个性发展方式, 构建起全面均衡的育人体系, 培养了大面积优秀学生群体, 铸就了品牌学校的特色魅力, 成为齐鲁知名品牌学校。回顾成长历程, 总结经验得失, 正是因为我们始终着力于优质发展, 才有了学校持续健康的快速发展。

第二, 改革创新是学校的不竭动力

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时代主题, 而潍坊则是一片教育改革的沃土。十多年来, 潍坊市先后被确定为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全国中考改革试点市、全国“探索中小学校长职级制, 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市等, 承担着7项国家改革试点任务和14项省改革试点任务, 是全国教育综合改革的先进典型。

面对波澜壮阔的时代洪流, 学校同样是“唯改革者进, 唯创新者强, 唯改革创新者胜”, 而扎根在潍坊潍城这片教育沃土无疑是潍坊外国语学校的幸运。与全国第八次新课程改革和潍坊系列教育改革探索同步, 学校十多年来一直勇于变革, 不断创新, 因此才形成了素质教育模式观, 并构建起生态课堂、时尚英语、根基教育三大板块体系, 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出版了系列教科研著作, 培养了大面积优生群体。2012年, 学校顺时应势发起成立潍坊外国语教育集团, 成功迈入新十年“名校集团化”的发展轨道;2014年以来, 乘借潍坊教育内涵提升的东风, 学校进一步引进专家资源, 全面启动全国品牌学校建设工程, 全新构建“WW教育体系”, 强力打造课堂生态, 开发课程样态, 凝聚文化情态, 塑造名校神态, 提振职业状态, 迎来了花香果硕的新潍外。

第三, 面向个体是学校的价值方向

学校发展需要方向引领, 尤其需要教育价值方向的引领。通行三百余年、引入我国百余年的班级授课制是在社会化大生产、需要高效培养技术工人的背景下孕育而生的。它具有灌输高效、管理简单的优势, 但它强调统一性、进程形式化、要求齐步走, 势必造就“老实听话、本事不大、千人一面”的学生群体。而社会的多元性及其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 也必然推动教育价值观的嬗变:2001年开始的中国第八次课程改革提出“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 2010年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及规划纲要》提出教育就是要“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 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因此, 我们提出, “从整体走向个体”是21世纪基础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

把握时代脉搏, 引领教育潮流。由著名教育专家孟国泰教授主推的新教育工程更是旗帜鲜明地提出“从个体出发”的核心理念, 并在十几年内先后在全国近百所学校着力打造从个体出发的课程、从个体出发的课堂、从个体出发的文化、从个体出发的管理, 在教育界产生了广泛影响。潍坊外国语学校则在建校之初就致力于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又有个性地发展, 并通过课题研究和18类平台的搭建和100多门活动课程的设置将学生个性发展由实践层次提高到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层次。当前, 学校正在孟国泰教授专家团队专业引领下, 高扬“从个体出发”的新教育旗帜, 围绕课程、课堂、质量、管理、文化等内涵发展的关键要素, 努力让每一个孩子在原有起点上都实现不同程度的进步, 让每个孩子都享有教育生活出彩的机会, 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第四, 高快学习是学校的教育生态

在阔步迈向全面小康社会的今天, 面对越来越讲求品质内涵的教育需求, 面临全新改版的高考形势, 关注学生的情意品质、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建构学生的学习能力、导引学生的价值观念已成为学校教育的迫切之举。而杜威早就告诉我们:空洞的说教是无用的。为此, 新课改则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作为三维目标之一, 把“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作为实现生本、落实人本的桥梁。我们则明确提出:快乐是童年的最大意义, 要把学校建成中国笑得最灿烂的学校;要让学生成为主角、让学习成为快乐、让高效成为结果。

所谓高快学习, “高”即“高效”, “快”即“快乐”。课程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课堂是学校的核心技术。学校高快学习的主要路径也就是潍外教育品牌建设的五大路径:从个体出发的课程、从个体出发的课堂、从个体出发的质量、从个体出发的文化、从个体出发的管理。通过全面实施“从个体出发的新课程”建设, 我们目前已经建立起面向个体、体现立体、彰显主题, 包含800多门大大小小课程的课程体系, 其中包括高快演讲、高快记忆、高快阅读等各种方法类课程;通过全面实施“从个体出发的新课堂”建设, 经过再造三标流程、落实小组合作, 彻底打掉了教师的“课堂霸权”;通过全面实施“从个体出发的新文化”建设, 我们制定了31章383条近5万字的《潍外教育集团全国品牌建设行动宣言与实施纲要》, 正在实现从自上而下的外源驱动文化到自下而上的内生驱动文化的转变, 从整体关怀向个体关注的转变, 各层级文化建设成果斐然, 学校文化活动丰富多彩;通过全面实施“从个体出发的新管理”建设, 我们成立了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 自主产生了潍外科学院, 成立了潍外吉尼斯, 自发组建80多个学生社团, 自主高效成为学校管理的新常态。

第五, 组团发展是学校的共赢之道

优质教育, 百姓选择。努力提高学校教育优质化水平、扩大学校教育优质化覆盖, 让百姓享受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 这是校长应有的民生情怀, 也是学校应然的社会担当。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离不开“增量提质”———新建、扩建优质学校, 改造薄弱学校, 进而整体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 满足家长优质教学需求。但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客观现实及优质学校发展存在长效性的教育实际, 决定了上述方案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要在较短时间内扩大优质教育供给总量、破解“择校热”难题, 名校集团化无疑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

2012年潍外教育集团成立后, 提出了“十个统一”的校际均衡新思路, 建立起“联督联评”的管理协同新机制, 实施了“五讲五美”的根基教育新举措, 创造了分校发展速度, 保障了集团教育品质, 形成政府、学校、企业、家长、学生多方共赢合作范式;不仅开辟了社会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的有效渠道, 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 更激发了名校内生动力, 加快了新校成长周期, 进而扩大了优质资源覆盖, 是超常规破解择校热问题的思路创新。2015年, 伴随集团云南分校、海南分校和滨州分校的成立和诸多共同体学校的加盟, 潍外正阔步迈向万人规模的全国名校。选择源于信任, 信任连接责任, 责任催生使命。伴随学校的发展壮大, 我和我的团队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教育事业的责任与召唤, 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从事教育的辛勤与幸福。

8.小学校长论坛材料 篇八

由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主办,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首届广东省职业教育校长(书记)论坛”日前在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成功举办。来自省内50多所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和相关机构的70多名校长(书记)、专家学者代表出席了论坛。

论坛开幕式由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刘安华主持,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段邦贤、广东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郑文、河源市副市长朱蔚蔚、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李小鲁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论坛围绕中高职衔接和高本衔接、现代学徒制的构建以及新常态下学校创新管理等三个主题,7位嘉宾分别进行了主题演讲。在沙龙环节上,17位校长(书记)分三组继续进行深入探讨,围绕中高职本科衔接问题、现代学徒制、新常态下学校创新管理等三个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各位校长、书记以自己在职业教育办学第一线的实践经验为基础,反思了学校中高本衔接、现代学徒制办学和创新管理的当前格局和困境,探讨了政府、学校和企业如何更有效地共同应对挑战,产生了激烈的思想碰撞。论坛学理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对广东省职业教育发展将起到一种思想引领的作用。

论坛总结上,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李小鲁对论坛给予充分肯定,认为论坛自始至终围绕学理性问题进行探讨,围绕着学校发展过程当中、事业发展过程当中,大家都高度关注的问题展开讨论。本次论坛所探讨的三个主题都是省教育厅推进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创建职业教育改革试点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职业学校在按照全省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部署,做好本校工作的过程当中面对的一些必须思考,必须实践、必须创新的问题。论坛的召开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李小鲁建议把论文汇编成册,让论坛的成果能够更好地展现,产生更大的影响。并希望论坛能够每年定期举办,逐步打造成我们的品牌,成为培育广东职业院校名校长的摇篮。希望大家能够将论坛的成果和收获应用到本职工作中,有所创新,有所提升。(本刊记者)

上一篇:职校班主任工作计划下一篇:入党申请人谈话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