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不文明行为分析(共8篇)
1.旅游不文明行为分析 篇一
不文明旅游行为的原因和对策
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产生不文明旅游行为,不仅会导致旅游景区环境污染、景观质量下降,还会给其他游客造成视觉、听觉污染,影响他人的旅游心情,甚至给民族和国家形象蒙羞。纠正游客在出游过程中出现的不文明旅游行为,成为提高国民素质,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的重要方面。
不文明旅游行为产生的原因 1.文化传统因素
中国社会的道德文化主要是一种私德文化而非公德文化,这导致旅游者在出游过程中只注重个人以及亲朋好友的感触,而不太顾及他人感受,缺少公德意识。
2.道德感弱化因素
人们在旅游过程中的“"道德感弱化”“现象是游客不文明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追求休闲、放松、无拘无束,因而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随意、懒散、放任、无约束的心理倾向,道德的约束力量降低至最低点。
3.教育传统因素
中国是礼仪之邦,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并向邻国输出礼仪文明,对邻国影响深远。而现代教育的也是重视政治教育,轻视公民教育,缺乏对人性的教育。历史教育传统的缺失以及现代教育的不足,共同造成了教育传统上的缺失。
4、游客的环保意识不强、生态道德素质低下是传统教育缺失的结果之一。环保意识差,游客很少会考虑自己行为的环境影响, 因而容易在不知不觉间产生不文明行为。
改善不文明旅游行为的对策
1.深入开展精神文明教育,提高公民道德水平、公德素质和秩序意识。
2.相关部门加强引导和管理
与旅游业有关的部门,应加强环境保护大力宣传旅游活动可能会给环境造成的损害, 尤其应让公众认识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对旅游环境、景观的污染和破坏问题重要性的宣传, 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3、旅游景区采取有效措施
景区应提供各种设施、设备以防止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的发
生。制订比较完备的规章制度对可能出现的各种不文明行为进行制约,对于有损景区形象的行为加以劝阻或惩罚。通过种种措施和手段在旅游景区内造就一种保护环境和景观、遵守游览规范的良好氛围, 使游客时时意识到旅游景区对其文明行为的期待, 从而能够约束自己的不文明旅游行为。
4.导游发挥监督作用
带队导游可对游客的行为起到直接的示范、监督和制约作用。在旅游过程中, 导游不仅要完成组织协调、解说等传统职责, 同时还应负有监督游客不文明行为,对游客进行文明旅游行为教育。的职责旅行社在组团出游之前,要说明目的地的风俗习惯、礼仪规范、民族禁忌及行为方式,必要时组织出国文明旅游考试,签订”“文明旅游承诺书”。
2.旅游不文明行为分析 篇二
21世纪以来出行的游客群体范围进一步扩大, 旅游进入“大众旅游时代”, 部分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问题日益突出。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给旅游景区的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 也给旅游目的地的社会文化带来重大的冲击。李萌、何春萍认为就人为因素而言, 旅游业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旅游开发者、经营者不负责任的掠夺性行为;二是来自游客的不文明旅游行为[1];李天元认为旅游活动是一种以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社会以及具有不同文化传统的人群之间的交往和接触为基本特征的访问活动,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 无论是否有意, 都会通过自己的行为给东道国的社会和居民带去影响[2]。就环境保护而言, 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是造成污染和破坏的重要因素。因此, 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不仅会给旅游地的社会文化带去负面效应, 而且也会使旅游者形象大打折扣。2005年新华社《参考消息》刊载的《台湾人担心大陆游客不拘小节》、香港《亚洲周刊》一篇题为:中国游客的“七宗罪”的新闻等, 提出了国内部分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议题。为此, 2006年10月2日国家旅游局、中央文明办联合发布了《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与《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 对旅游者的行为规范提供制度上的依据。国内学者对旅游问题的研究多集中于旅游消费、旅游经济、旅游决策等方面, 以旅游心理学为切入点, 旅游者不文明行为为主体的研究还比较缺乏。田勇提出“旅游非道德行为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 通过言行表现出的不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行为”[3]。本文将“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界定为“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 并没有触及到法律底线的, 且有伤社会文明状态的, 存在于部分中国人传统思想中的固有陋习”。本文从意识、社会知觉和旅行团的特殊性的理论出发, 结合国内社会状态认识到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问题,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 探索旅游者行为的原因, 为游客行为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2 国内旅游者不文明行为分析
国内部分城市随机发放“国内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现状问卷调查”问卷150份, 回收问卷128份, 经过整理、分析, 有效回收率为85.3%。有效问卷中女性比例高于男性, 女性68.75%, 男性31.25%;年轻人比重较大, 25岁及以下约54.7%, 26~35岁约21.9%, 36~45岁约11.7%, 46~55岁约11.7%;接受调查的整体受教育水平较好, 高中3.13%, 中专1.56%, 大专46.88%, 本科42.19%, 硕士4.69%, 博士1.56%;中等收入为主, 月收入3000元以下的占39.06%, 3000~5000元占15.63%, 5000~8000元占1.56%, 8001~10000元占3.13%。被调查者集中于女性, 年轻人偏多, 多受过良好教育, 收入水平一般, 基本能够代表大众旅游。
2.1 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普遍且花样多
被调查者中的90.63%曾经在景区游览时目睹过不文明行为, 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现象普遍。如表1所示, 在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中以“随地吐痰, 随手扔垃圾”、“损坏公共设施, 在旅游资源上乱涂乱画”、“不遵守景区秩序、翻越护栏”、“大声喧哗, 大声接打电话”、“在景区里采摘花草, 果实”现象居多, 分别占82.81%, 71.88%, 62.5%, 59.38%, 53.13%;“使用不文明用语”占40.63%, “随意拖鞋, 衣冠不整”占39.06%, “酗酒赌博”占10.94%, 虽然这些现象所占比例较小, 但影响严重。
2.2 旅游者自身素质不高成为不文明行为主要原因
旅游者已经逐渐认识到自己是旅游过程中的主体, 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给景区的环境和社会的风气带来影响。大部分人 (82.81%) 都觉得不文明行为的出现应该归因与自身素质问题。在旅游过程中, 由于地域环境、身份变化, 人的心理活动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道德弱化的趋势也比较明显 (64.06%) 。加上外界的干预力度不够 (70.31%) , 规章制度不健全 (65.63%) , 法律法规有疏漏 (23.44%) 使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得到了隐形纵容 (表2) 。
2.3 对不文明行为的态度以厌恶为主
旅游者不文明行为会影响观光的心情, 破坏游览的兴致, 对景区的环境和氛围也是极大的损伤, 影响了旅游地和旅游者的游览质量。如表3, 76.56%的接受调查者对不文明行为表示“厌恶”, 仅有4.69%的旅游者见状会“出面劝告”, 还有18.75%的人选择漠视此现象, 觉得“与己无关”。
3 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心理分析
3.1 无意识驱动旅游者不文明行为
无意识是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 无意识包括大量的观念、愿望、想法等, 这些观念和愿望因为和社会道德存在冲突而被压抑, 不能出现在意识中[4]。无意识状态又分为下意识、无意识、潜意识和前意识。那些已经自动化的行为, 不受意识的控制, 例如远距离时, 想要叫住某人, 自然而然地提高嗓门;打电话时周围环境嘈杂, 声音就会加大分贝等, 有些不文明行为是不经意识加工的, 只是由无意识驱动的。因此, 大声喧哗, 大声接打电话, 随地吐痰, 随手扔垃圾等行为属于无意识驱动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
3.2 人际知觉和自我知觉的不调和导致旅游者对不文明行为的认识偏差
人际知觉是指对人与人关系的知觉, 自我知觉是主体对自己心理活动与特征的认知与判断。调查问卷中关于小孩在景区随地小便的问题, 有68.75%的旅游者认为这是不应该发生的事情, 但是还有31.25%的旅游者认为可以理解。可以看出主体的知觉角度不同造成了认知理解出现差异, 坚决反对的群体认为保护景区环境是第一要义, 小孩子随地小便严重破坏了环境, 该行为是不恰当的, 小孩的父母没有履行好管理小孩的义务;表示理解的群体认为孩子的身体健康是首要关注的, 小孩子身体功能没有发育健全, 憋尿对肾功能、神经系统都有损伤, 小孩子尚可以理解。不赞同的占主流地位, 那么就出现了部分旅游者的自我知觉与公共道德的不调和, 他们认为自己做出的认知判断是正确的, 无可厚非, 更没有意识到人们对他的评价将威胁到他自我认可的需要。故此, 我们能看到在外人看来无法忍受的行为, 而当事人可以堂而皇之地做。
3.3 旅游团队的特殊性为放纵创造条件
J·L克罗姆认为, 休闲的基本动机是“打破常规”, 旅游是休闲的一种, 在旅游现象中, 反常行为与客源地社会的“无意识”和社会异化现象有关。旅游团队具有临时性的特点, 是来自不同生活环境、不同岗位的人群的一次短暂集结, 彼此之间认识的机率很小, 到了旅游地, 遇到自己认识的人就更不容易了, 这就提供了一个“随心所欲”的好机会, 大家隐去身份, 隐去姓名, 暂时摆脱条条框框的束缚, 约束感减轻甚至消失, 从而容易导致行为失范。
3.4 社会去个体化导致旅游者的破窗原理现象
旅游者无论是团队, 还是散客自助, 在同一个时间、同一个景区都会形成一个群体, 这就容易出现去个体化的现象。所谓的去个体化, 就是在某个群体情境中, 人们可能会抛弃道德约束, 以至于忘却个人身份, 而顺从于群体的规范。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有82.81%的旅游者选择随身带着垃圾直到有垃圾桶, 但是还有17.19%的旅游者选择扔到已有垃圾的角落。在旅游过程中, 随意扔垃圾的行为得到了纵容, 旅游者看到角落已经有垃圾, 即使认为这么做不对, 也会选择扔在这里, 类似的还有翻越护栏、采摘花草等。
4 改善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相关策略
旅游者不文明行为有的是国内积重难返的硬伤, 像粗俗的口头禅, 在景区喝酒打牌;天热难耐, 有的男士就赤膊上阵, 随便脱鞋躺在花坛座椅上, 完全不顾形象和影响, 这些只能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引导来改善;对于可以及时修正的行为, 比如不遵守秩序翻越护栏、采摘花草, 就可以从思想上和制度上形成双重作用, 双管齐下。归因究理, 所有的错误不只能纠责于人, 所有的不当不能只找旅游景区的纰漏。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的治理需要由小到大, 由个人主观到社会宏观齐力化解。对旅游者不文明行为进行管理将是一项复杂长久的系统工程。
4.1 旅游者自身主观方面
82.81%的被调查者认为不文明行为的首要原因是旅游者的素质不高, 而根据心理分析, 无意识的习惯、去个体化的纵容以及旅游团队环境的放纵都是导致行为失范的原因, 形成旅游者低素质的表象。因此从旅游者自身主观方面应该提高社会公德、树立环保意识、完善自身修养、内化优雅品格。
4.1.1 提高社会公德的觉悟
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日常公共生活中所形成的, 公民应当遵守的起码行为准则。公民道德意识的强弱和公德水平的高低与旅游道德行为密切相关。一般来说, 公民道德意识强、公德水平高的地区, 旅游者的道德弱化行为也会因此受到约束, 自觉地加强社会责任感;相反, 某个地区公民道德意识薄弱, 那么, 旅游者也会不自觉地加入到不受社会公德约束的队伍中来[5]。因此我们可以看出, 提高公民的社会公德觉悟, 使游客的无意识的习惯、去个体化的纵容以及旅游团队环境的放纵受到谴责和鄙视, 用社会公德约束旅游者的行为。
4.1.2 树立旅游者保护环境的意识
美国的国父之一托马斯·潘恩 (Thomas Paine) 曾经写到:“人没有创造地球, 因此地球本身不是人的财产。”环境消费心理学认为, 决定个人产生保护环境的愿望的因素有三:一是对环境问题严重性的认知;二是对造成环境污染的责任归属的认知;三是对解决环境问题有效性的认知[6]。节能减排、低碳生活都是旨在保护自然资源, 珍惜现有资源, 不仅是对生活区域环境, 对旅游地的环境更要保护, 这是对旅游地原住民的一种责任, 而且也为了让后代也可以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 保证旅游资源可以健康可持续发展。
4.1.3 完善自身修养, 内化优雅品格
不要把规范当成一种性格的限制和约束, 为了想要放飞自我, 而任意妄为。苏格拉底的“道德是一种习惯”, 是说道德本身就没有外在强制力, 是靠个人自律产生的, 完全依靠舆论高压形成的道德行为是不会长久的, 我们要做到的就是完善自身的修养, 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在传承发扬的同时, 也剔除糟粕, 内化成为一种优雅的品格, 锻炼一种属于中国人的气质, 减少和降低旅游中出现由于旅游者素质引起的各种不文明行为。
4.2 旅游目的地的客观方面
旅游者表现的不文明行为不仅有自身的原因, 而且还有小环境的纵容产生的破窗现象, 更有临时组建的旅游团队中, 抛弃道德约束, 以至于忘却个人身份, 而顺从于群体的规范, 产生的群体的放纵。因此, 减少或降低国内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 不仅需要旅游者提升自身素质, 也要旅游目的地对旅游者行为约束。
4.2.1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旅游者随意、放纵产生的不文明行为部分原因是旅游地的设施不齐全, 要求旅游景区加快各种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 例如垃圾桶、卫生间、游客休息处应该多少米设立一处, 如何分区安排更为合理;景区警示标识要清晰明确;完善游客服务中心的建设, 为游客提供免费的咨询服务。从心理学角度来看, 周围环境对旅游者来说有一定的暗示作用, 即当旅游者身处一个干净、整洁、有秩序的环境中, 会觉得身心愉快, 并且乐意维持现状, 因此约束自己的行为[7]。
4.2.2 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 正确引导旅游者行为
在旅游过程中, 旅游从业人员是一个活动的文明风向标, 旅游管理部门、景区管理部门和旅行社都应当加强对其工作人员的培训, 不仅是技能培训, 思想教育的培训也尤为重要, 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应该成为旅游者文明行为的榜样, 以实际行动引导旅游者, 适当地运用“罗森塔尔效应”, 给予旅游者获得对尊重的需要, 调动出旅游者积极美好的一面, 在满足自尊的同时自律其身。其次, 热情周到的服务也可以拉近旅游者和景区的距离, 让旅游者觉得爱护景区的环境就像爱护自己家一样。
4.3 社会的宏观作用
76.56%的接受调查者对不文明行为表示“厌恶”, 说明旅游者不文明行为已经引起旅游者自身和社会的关注, 旅游者自身在进行自我约束的同时, 社会也需要宏观对旅游者行为进行约束。
4.3.1 加强宣传力度, 倡导健康优雅的旅游行为
环保部门、景区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宣传片、纪录片、广告等方式, 进行宣传和倡导健康、优雅的旅游行为, 提高公民的文明公德意识、环保意识, 以最直观的方式将破环资源带来的后果展现到公众面前, 让旅游者了解到大自然赋予祖国壮丽山河的同时也需要我们精心的呵护。通过社会舆论的大肆渲染, 营造良好的旅游大氛围。可以在门票、路牌等醒目的地方安排文明旅游的信息内容, 使保护资源的意识无形中植入旅游过程中。
4.3.2 健全规范制度体系, 加强旅游市场监管
旅游管理部门、旅游局应当制定相关旅游纲要, 抓紧旅游综合立法, 加快制度旅游市场监管、资源保护、从业规范等专项法规。国外在这方面有一些做法值得借鉴, 如美国旅行商协会制定的《生态旅游十戒》, “拯救我们的地球”组织制定的《低影响度假准则》, 加州地区“责任旅游中心”制定的《旅游者伦理规范》等[7], 都旨在使旅游者的行为规范有据可依, 让旅游者意识到哪些行为是恰当的, 哪些行为是不被公众所接受的, 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景区产生的影响, 从而有效地管理自己的行为。
4.3.3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实践旅游的“真谛”
良好的社会氛围, 不仅是指景区, 还有旅游业上的相关共生产业, 以至社会的各行各业能和谐、积极向上地发展, 需要社会各界积极配合, 政府宣传引导, 媒体公告监督, 法律健全保障等, 将各种措施结合在一起, 才能营造出良好的社会氛围。由于现在生活节奏变得紧张, 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 将自己释放到旅游的过程中去, 不是像脱缰的野马不管不顾, 而是在旅游中获得心灵的安抚, 在自然中找到原生的归宿。旅游不仅是吃吃玩玩, 更要在行进的过程中忘却城市的喧嚣, 换得一方宁静, 洗涤纷繁, 接受简单的快乐。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收集了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表现, 运用心理学知识从意识、社会知觉、旅游团的特殊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显示:旅游者不文明行为是由无意识驱动、人际知觉和自我自觉的不调和导致旅游者对不文明行为的认识偏差, 去个体化导致旅游者的破窗原理现象, 旅游团队的特殊性为放纵创造条件等。通过以上分析提出了内化旅游者优雅品格, 完善景区旅游基础设施, 增强对有关部门的市场监管的建议。
关键词:旅游者,不文明行为,心理分析,行为管理
参考文献
[1]李萌, 何春萍.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初探[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 (1) :26~28.
[2]李天元.旅游学[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3]田勇.旅游非道德行为与旅游道德的塑造[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 10 (2) :15~16.
[4]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4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5]刘椰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域下国内旅游者道德弱化问题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 2011.
[6]于斌.环境消费心理学[J].应用心理学, 1999, 5 (1) :61~64.
3.从旅游者义务的角度分析文明旅游 篇三
文明旅游即负责任旅游。所谓负责任旅游,依照世界旅游组织在《全球旅游伦理规范》中的解释,是指旅游时“要抱着对不同宗教信仰、哲学观念和伦理观念宽容和尊重的态度”。它的具体内容包括:遵守旅游目的地的法律;尊重当地政治、宗教、民族风俗、文化传统中已经确立的秩序;爱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淡化旅游者与当地人之间的心理和物质距离,不过分强调二者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行为文明,符合公共道德规范。”按照本条的规定,旅游者文明旅游的义务应当包含以下四方面的内容:一是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二是尊重旅游目的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三是爱护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四是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值得注意的是,《旅游法》除了在本条对旅游者的文明旅游义务做出规定之外,还在第41条第1款规定:“导游和领队从事业务活动,应当佩戴导游证、领队证,遵守职业道德,尊重旅游者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应当向旅游者告知和解释旅游文明行为规范,引导旅游者健康、文明旅游,劝阻旅游者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这一规定是《旅游法》从旅游经营者工作人员的角度对同一内容做出的规定,与第13条前后呼应。
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宪法》第5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社会公共秩序又称社会秩序,是指为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由一定的规则确定和维系并被人们遵守的秩序和生活状态。社会公共秩序由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规章制度以及习惯性规范等确定,主要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工作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社会公共秩序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反映了社会的文明和发展程度。社会公德是指在人类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要求每个公民在履行社会义务或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它与国家、集体、民族、社会等有关,在本质上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群体在历史长河中、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下来的道德准则、文化观念和思想传统,如文明礼貌、尊老爱幼等。社会公德对维系社会公共生活和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作用。《旅游法》之所以规定旅游者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的义务,首先是因为这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旅游法》应予以贯彻落实。其次,旅游者有必要遵守社会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以维系良好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应当坚决抵制任何违法犯罪活动;不扰乱交通规则和公共场所秩序;遵守游客准则;做到文明礼貌、乐于助人、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尊重旅游目的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也就是尊重旅游目的地的各种文化。文化传统即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如中国的儒家文化。《旅游法》要求旅游者承担尊重旅游目的地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义务的原因有以下两点:首先,减少文化冲突,避免纠纷的发生。旅游者从外地来到旅游目的地,外来文化和当地传统文化可能会激烈对撞,旅游者只有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才能顺利完成旅游活动。其次,保护旅游目的地文化的需要。大多数旅游目的地的文化都比较脆弱,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旅游目的地之所以能够吸引游客,是因为它的景观或者文化有特色。这种特色的形成可能是因为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闭塞,也可能是数量稀少。无论是哪种原因,都会导致文化的脆弱。旅游者的行为以及他们带来的外部文化很容易对旅游目的地的原有文化造成冲击、破坏。旅游者对当地各种文化的尊重,可以减轻旅游目的地文化受到的冲击,避免“文化殖民”。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不应嘲笑、歧视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也不应强迫当地人民接受自己的行为、生活方式和习惯。
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是旅游者最基本的义务。《旅游法》之所以要规定旅游者的此项义务,有以下两点原因:其一,旅游者享有旅游的权利,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旅游者从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中获得放松和享受,也应承担爱护、保护它们的义务。其二,虽然旅游业本身是无烟工业,但旅游却会对旅游目的地的资源和环境产生巨大的威胁。一方面,旅游目的地的资源和环境承载量比较低而且被破坏后很难恢复。伴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地资源、环境超载现象更加普遍。另一方面,旅游者经常抱着“与己无关”、“花了钱就尽情享用”的心态,无节制地使用和破坏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结果造成旅游资源和环境的“公地悲剧”。所谓公地悲剧,是指当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他们每一个人都有权使用资源,但没有人有权阻止他人使用,由此导致资源的过度使用。如草场过度放牧、海洋过度捕捞等。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不能乱刻乱画、摘花折枝、乱丢废弃物;要爱护动植物,不购买通过破坏旅游地的资源和环境而产生的商品…等。
4.旅游不文明行为分析 篇四
1、我国出境旅游者的不文明现象 据国家旅游局统计,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人数在2006年达3400万人次,居亚洲第一位。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接待国和世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出境旅游热的兴起使中国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潜力最大的新兴旅游客源大国的形象更加突出。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国人走出国门,出境旅游者“不文明”旅游行为的发生却越来越频繁。
2002年5月19日香港《亚洲周刊》有一篇题为《中国游客的“七宗罪”》的报道,历数了一些中国游客的的七大“罪状”。2005年9月12日香港迪斯尼乐园的“丑闻”事件引发了内地和香港网民激烈的争论,最后甚至演变成人身攻击。针对内地游客种种“不文明”行为引起香港居民抵触情绪的事实,北京《新京报》曾发表社论,题目是:某些大陆游客“丢脸丢到迪斯尼”。在法国巴黎圣母院竖起了 “请勿喧哗”、在泰国皇宫竖起了“请随手冲水”等专门针对中国人的中文告示牌;有些国家甚至采用了让华人旅行团隔离用餐等非常措施。像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让人又好笑、又可气。但同时,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2、旅游者不文明行为产生的原因 影响旅游者行为的因素多种多样,但是行为总是受意识所支配的,所以我认为,旅游者自身应该为他们的不文明行为负有最大的责任。
(1)中国传统文化影响。首先,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以农业文化为基础文化,中国人民创造的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也是农业文明史,几千年来的农业文化使现在国人身上仍然保留着难以完全祛除的“小农”意识。一些中国游客将家乡习以为常的。但难与国际接轨的行为举止带出国门,如在豪华酒楼赴宴时脱鞋盘腿而坐以及在国外耍小聪明、爱占小便宜等,这些都是目的地居民难以接受的不良习惯。其次,中国文化属于群体文化,处于群体文化当中的人们喜欢热闹,主张团结协作,因此中国游客出境旅游大多随团行动,目的是希望相互照应。这样就可能会导致一些游客在飞机、车船上、餐厅里大声喧哗,甚至在酒店大开着房门,穿着睡衣互相串门等在外人眼里的“不文明”行为。
(2)游客自觉提高自身修养的意识不足。有调查显示,出境游客的学历普遍偏高, 游客自身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学习、掌握相关知识的能力, 但还缺乏提高自身文明素质的意识。更何况那些文化素养低、环保意识差的游客,他们很少会考虑自己行为带来的环境影响,因而更容易在不知不觉间产生不文明行为。
(3)游客道德感弱化。旅游是一种暂时性、异地性的活动,当一个人以旅游者的身份在异地游览时,其目的就是想摆脱日常生活中的束缚,道德的约束力量远不及在他日常生活圈子中那样强大。旅游者摆脱了日常生活圈子中众多熟人的目光的监督,对自己的行为举止便少了许多顾忌与约束。那种解脱的感觉使人们感到轻松。
(4)占有和从众心理。对于旅游者而言,花钱外出旅游,消费的是无形的旅游产品,从中只能获得一种体验和感受,得不到实物的东西,最多是带走几张照片,因而就会有一种求补偿的、占有的心理。例如一些游客会偷偷的摘几朵花带走。而且很多旅游者在景区游览过程中的行为都是很盲目的,看到别人干什么,不管其行为对与错,就也会学着去做。这就是占有和从众心理在作祟。
(5)游客故意的行为。这种行为的动机一般有二种:一种是纯粹为了寻开心、寻求刺激和快感,有人称这种行为是“为了寻求刺激而对旅游资源的施暴行为”。另一种是为了发泄自己某种不满情绪,把对环境、景观的破坏作为发泄心中不满的途径。这类行为造成的破坏相当严重。
其次,中外的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也是造成我国出境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主要因素。中国的传统文化礼仪与国际上的交往礼仪格格不入, 严重影响了目的地人民的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如外国人对中国人询问年龄、收入、婚否颇为反感, 其实对中国人来说则是一种客气;请人吃饭不停劝吃, 本是国人的热情,却让外国人受不了。欧洲实行收小费,中国人却以不付小费来表示尊重。
除此之外,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不平衡性和旅游产业发展的不成熟也是造成出境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原因。在国内,大多数城乡居民还没有养成自觉遵守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瓜皮果壳的生活规范,十字路口人车抢道、硬闯红灯司空见惯。在参加旅游活动时,游客要处处提防导游人员“欺客”、“宰客”行为,无暇顾及不良习惯。另外,领队的劳动强度太大,忽略了提醒告知的义务。
3、出境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
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影响涉及到旅游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和阶段,无论是对环境和社会,对旅游者自身,还是旅游业的健康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旅游业的正常发展秩序。
第一,目的地旅游资源与环境承载力自身正面临严峻的考验,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则直接加重了旅游资源的毁坏及旅游基础设施的损耗,最终使该旅游产品提前进入衰退期,造成难以修复的损坏。
第二,不文明行为严重影响了旅游目的地的社会风俗。游者的不文明行为会把消极的意识和生活方式一并带入目的地,产生示范效应,深化与当地民众的矛盾,进而使当地的传统道德观念发生扭曲,促使了一些社会问题的出现。
第三,给游客自身带来危险。有些不文明行为容易产生传染疾病,如接触动物。随意攀爬可能导致身体意外伤害。此外,不文明行为可能导致其他人的不满而招致言语甚至人身攻击。
从更深一层次来说,可能阻碍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的开拓。中国开放出境旅游不仅是为了满足人民出境旅游的需求,其目的也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国际旅游者入境旅游。而出境旅游者的行为表现代表了中国国民的整体形象。因此,一旦形成不好的印象,就会对其旅游决策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影响到中国的入境旅游市场规模。
4、规范出境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措施(1)加强国民道德素质教育和旅游知识普及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有许多的优良传统和美好品德,但是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今天,社会上贪污腐败、招摇撞骗、横行霸道、公德沦丧等不正之风盛行,一旦被带出国外,影响是很恶劣的。因此,加强国民的道德素质教育势在必行。同时,旅游普及知识教育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国民不注意旅游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对出游目的地国家缺乏必要的了解,不能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与当地居民沟通不畅正是造成各种“不文明”现象的重要原因。
(2)提高旅游者自身素质,做成熟和理性的消费者
一方面,要求旅游者不虚荣、不浪费。目前,我国已经跻身于全球出境旅游消费前十位,但很多出境旅游者存在着虚荣心理,喜欢“打肿脸充胖子”。另一方面,要求旅游者不能贪图便宜,不要被 “零团费”、“负团费”所迷惑,片面追求低价,降低服务水平。同时,在境外旅行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洁身自好,抵制不良诱惑,以免给自己带来麻烦。
(3)做好宣传工作,尊重别国习俗 我们的旅游部门有义务将各主要目的地国家的风俗习惯、社会规范及各种禁忌等整理出来,有针对性地对出境旅游者做出宣传,使旅游者有一个明确的参照规范。同时,也要向目的地国家的相关部门讲解中华传统习俗,增进彼此的了解。毕竟,加强沟通与交流是减少误会的基础。
(4)政策引导与舆论监督相结合
近年来,我国出境旅游人数数量庞大且增幅惊人,增大了我国出境旅游者“不文明”行为发生的几率。因此,国家有必要对出境旅游发展进行适当限制,避免发展过速;同时,要加强对出境旅游者行为的控制力度,可与新闻媒体合作,及时曝光出境旅游中国民“不文明”行为的典型案例,对没有做好出境旅游培训的组团社以及发生“不文明”行为的旅游者本人,相关部门要给予适当处分。
(5)加强领队、导游人员和出境旅游者培训
有关单位应通过各种渠道培训导游和领队,使他们掌握目的地国家的历史文化、人文地理、风俗习惯以及法律等知识,精通当地语言,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为旅游者与当地居民之间的交流沟通创造条件。同时,要求他们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自觉维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并能妥善处理出境旅游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时劝导和制止旅游者的不良行为。此外,出境之前应集中培训,介绍目的地的情况及强调出境旅游的注意事项,培养旅游者维护国家及自身形象的自觉意识。
(6)建立公德档案档案
5.国人旅游不文明现象新闻评论 篇五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就成了一项休闲放松的优先选择活动。可是说到旅游,就不得不提旅游中的不文明行为。而其中可谓人尽皆知的人群就是中国游客了。那究竟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人旅游不文明这一现象呢?
“中国游客大闹亚航航班热水泼空姐扬言炸飞机”,京华时报报道,2014年12月11日,在从泰国曼谷飞往南京的亚航航班上,两名中国游客因提供热水及找零问题与空姐产生冲突,男游客将垃圾倒在过道上乱踩并辱骂空姐,女游客将一整杯热水泼在了空姐身上。“新婚夫妇大闹机场蜜月游竟成了拘留”,南海网报道,2014年11月23日,海口市美兰国际机场有一对新婚夫妇因不满航班延误耽误蜜月行程而堵塞登机口。警方在劝说无效后决定将其带离现场,被激怒的男子谩骂民警,后来突然倒地作发病状;女子则推搡抓挠民警,撕扯民警的领带、警号,后来竟把撕扯下的警号塞进自己内衣拒不交还。诸如此类的新闻在近年来比比皆是,中国出境游人数增加的同时,更多的不文明行为传播至海外。而与此同时,“中国人,便后请冲水”,“请安静”,“请不要随地吐痰”等这种仅以中文标示的警告牌更是在海外国家屡次出现。但是不仅仅是国外,在国内,这些不文明行为依然存在。“颐和园绿地成‘公厕’? 至少十名男性游客当众小便”“杭州西湖成了‘洗脚池’大煞风景”这些惹人厌的不文明行为碍的不只是外国人的眼,更丢了中国人自己的脸。
虽然我们不能一竿子打死一船人,不文明的游客有很多,有素质的游客也仍存在。“帕劳:黄渤潜水捞到‘中华’烟盒”,2013年,演员黄渤在太平洋岛国帕劳度假时,在其微博中晒出了中国游客随手乱扔垃圾的照片,并用委婉的话语劝诫国人游客不要丢了中国这两个字的脸。但是由于这些旅游不文明行为太多,以至于似乎外国人一说起中国游客就想到了“粗俗、不文明”这些词语。比如说“中国游客卢浮宫泡脚事件”,起因是一组照片蹿红网络:法国卢浮宫水池上,几个中国人正在泡脚,旁若无人、怡然自得。无论是国人还是外国人一见到这组照片就不停地批评中国游客素质低下,然而这组照片中“泡脚”的人还有不少外国人。那为什么挨骂的却只有中国游客呢?不得不承认,中国游客不文明行为已经深入人心了。
那到底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第一,我国人口基数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意味着人们悠闲娱乐的方式的增多,而旅游更是其中人们最优先的选择。无论是国内还是出境游的人数都越来越庞大,这些良莠不齐的人中出现一些坏了一锅粥的老鼠屎也不为过。第二,社会对这种行为管制不严,惩罚得不到效果,更有甚者对这些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人们的侥幸心理导致人们对规则的不甚在意,从众心理更是添了一把火。第三,语言以及习俗习惯上的差异。国内都存在方言和不同民族习惯的差异,都别论国外的差异了。语言沟通上的不便会导致人与人之间产生不少误解;习俗习惯的区别更会使人与人之间产生罅隙与愤怒。
由于近年来,国内外不时报道的中国游客不文明行为新闻,相关部门已经对此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来有效制止减少这些不文明现象。那么作为当事人的中国游客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减少这些现象的产生呢?第一,从现在做起。“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破坏公物”等不文明行为是一种长期的坏习惯,所以从平常做起减少这些粗鲁行为的发生。通过日常逐渐养成一个文明、礼貌的习惯。第二,提前了解旅游景点的风俗习惯。不仅是去国外,去国内其他城市也是一样。提前掌握旅游区的特别的习俗和与平时自己有差异的习惯,尊重他人也尊重地方。第三,适当制止他人不文明行为。文明出游不仅要自己做到,当你发现有人做出不适当的行为应该礼貌劝止。当有人站出来劝诫时,这些人或许感到羞愧,从而明白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吸取教训以防止下次做出这样的事。
6.向不文明行为说不作文 篇六
当你遇到不文明行为的时候,你会沉默,假装没看见,还是会勇敢发声呢?现在我已经有了肯定的答案,这还要从不久前的一件小事说起。
三月的一个周末,我们去金匮公园里赏樱。公园里人头攒动,处处都有欢声笑语。正值樱花盛放期,放眼望去,一簇簇洁白的樱花压满枝头,粉嫩的花瓣像小姑娘的脸庞,惹人喜爱。人们争相在树下拍照,突然,前面一棵树下出现了不和谐的一幕:几位大妈可能觉得树下的角度不好,于是都三下五除二爬到了树上,她们在树上笑的多灿烂,但树下的其他游人都对她们侧目而视,却都没有人开口制止。正当我感到义愤填膺时,耳边响起一个清脆又响亮的声音:“老师说爬树摘花是不对的!”我循声一看,原来是一个幼儿园小朋友,听了他的话,周围的人纷纷应和道:“是啊!太不应该了!”“赶快下来吧,都把树踩坏了!”在大家的谴责下,大妈们尴尬的从树上下来了。
我从中得到了一个启示,容忍不文明行为就是在鼓励这些行为,而只有勇敢地谴责这些行为,才会让文明得到彰显,社会的黑暗面才会无所遁形。我们要向不文明行为勇敢地说“不”,社会才会走向文明,变得更加美丽。
7.旅游不文明行为分析 篇七
一、大学生网络使用现状及大学生网上不文明行为的表现
1.绝大部分大学生都能够做到文明上网
一项以河北省保定市在校大学生为总体的调查表明, 大学生对于文明上网是非常认同的, 对网上骂人、盗用他人账号等不文明现象深恶痛绝。在调查中, 有93.7%的大学生从来没有用非法手段入侵或者攻击过他人的网站;有78.4%的大学生从来没有上过他人的机密网页;有84.5%的学生没有想过在网上散布电脑病毒;有78.4%的学生从没有想过下载非法的黑客软件去盗取别人的账号;有77.8%的大学生对语音聊天室存在的骂人现象“非常反感”, 表明大学生对于有违于网络道德的言行是持批评态度的。
2.少数大学生在网上的言行随意放纵
在调查中, 我们还是可以看到, 曾经用非法手段进入或者攻击他人网站的占6.4%, 在网上散布电脑病毒的占2.4%, 在聊天室中骂过人的占7.8%, 还有少数大学生浏览一些低级趣味的色情网站等。也就是说, 大学生上网不文明行为确实存在。非法入侵和攻击他人的网站、散布电脑病毒等需要较高的网络技术才能实现, 因而这种有违于道德与法律的行为只可能发生在少数学生身上, 即便如此, 它的危害却是巨大的。因此大学生应该如何健康文明的利用网络是他们自己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大学生网上不文明行为的原因分析
1.网络的匿名型、隐蔽性
网络的匿名性和隐蔽性是造成网络不文明行为的主要原因。每个人在网络上的存在都是虚拟的、数字化的、以符号形式出现的, 人与人的交流网网页表现在符号与符号的互动。上网的人都缺少“他人在场“的压力, 大学生上网是没有教师和家长的监督和约束, “快乐原则”支配着他们的欲望, 日常生活中被压抑着的人性恶的一面会在这种无约束的状况下得到宣泄。由于网络的超时空性、虚拟性和无规范性的特点, 大学生在网络上的言语、行为表现为不可预测性。
2.网络的利益驱动
当前有些网站出于商业利益为了迎合某些人的需要, 提高访问者的点击率, 热衷于传播一些荒诞、变态、色情、暴力等方面的有害信息, 严重污染了社会风气, 损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 这是极不负责任的做法。北京市互联网宣传管理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席伟航表示, 网络不良信息的出现从网络自身来看有这样几个原因, 一方面, 网民有这种层次不高的需求, 希望在网上看到这种内容。另外一方面, 网站竞争的加剧又促使网站提供这种内容, “据我们了解, 网站甚至把点击率落实到每一个编辑的头上, 就是一个编辑每天要带来多大的点击量, 有时候编辑完不成这个任务, 就想弄一些露点的图片, 弄一些不健康的文字把这个点击率弄上去。”席伟航说, 网络首先要彻底打断这样不健康的链条。
3.互联网管理法律的缺失
相关互联网管理法律的缺失和不完善导致出现不文明行为以及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局面难以得到有效且合理的处理, 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该行为的日益嚣张。
4.网络不文明现象是社会生活中不文明现象的反映
网络不文明现象其实是对现实社会道德的一种反面写实。虽说网络是虚拟的, 但必定操纵它的是人, 所以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不文明现象也相应地在互联网上反映出来。这也说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任重道远。
三、大学生文明上网的对策分析
1.大兴网络文明之风, 是网站义不容辞的责任
网站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净化网络。任何传媒, 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的网络媒体都应当正视社会责任, 承担起社会公共媒介传播健康信息的义务。任何一个具有责任感的传播者都应当审慎处理此类信息, 要追求信息传播的高品位, 坚决抵制品位低下, 粗俗不雅的信息, 净化网络传播。
2.高等学校要担负起引导大学生文明上网的责任
加强校园网的建设, 营造积极的网络舆论环境。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主动参与, 走进网络, 开展丰富生动的形势与政策宣传活动, 引导学生创办他们喜闻乐见的网站、网页, 设立理论学习园地、“两课”辅导与答疑、心理健康咨询、学生生活服务等专题。通过这些途径把大学生的兴趣吸引到繁荣校园文化上来。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 通过精心设计的网站和网页, 给大学生提供一个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 以提高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增强他们的辨别能力。
加强网络教育, 提高网络主体道德修养加强网络教育, 引导上网者对巨量的网络信息持扬弃的态度, 特别应该在德育课中增加“网风”与“网德”教育。网络是一个自由的传播媒体, 上网者具有很强的自主性, 这就给人的道德自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通过积极引导使广大大学生网民做到自我塑造、自我约束, 最终做到文明上网。
3.作为上网主体的大学生严格自律, 文明上网
(1) 严格要求自己, 从自身做起, 自觉地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这是最基本的一个条件, 遵守法律是每个公民最基本的义务。大学生在社会上属于高素质群体, 更应该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 否则会受到法律的追究。具体来说我们应该做到:不浏览或散播有关色情、暴力、恐怖、分裂、颠覆国家、煽动民族分裂等的信息, 不制作或散布计算机病毒, 不利用网络作出危害国家、群众、他人的行为。
(2) 增强道德观念、提高素质修养, 加大自我防护意识及抵御外来诱惑的能力。
安全上网是文明上网的重要前提, 具体来讲, 应当慎重结交网友, 不随便约会网友见面, 即使约会也要有他人的陪同, 对于网友或网上的传言要加以分析, 不要盲目相信。在受到网友的骚扰、威胁、恐吓时, 要及时与其断交, 必要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3) 诚实友好、尊重他人。
这是道德上的要求。诚实友好一向都是中华民族倡导的传统美德, 在网上也不例外。我们在网上与他人交流时, 应当使用友好的语言, 不使用粗言秽语。但对于诚实这一方面则要有所区分, 诚实不代表把自己所有的真实资料向他人透露, 当他人询问时, 应当拒绝回答, 在必要的情况下, 才使用虚假的资料。
(4) 合理分配时间、善用网络资源。
这是文明上网最高层次的要求。在网络上虽然有用之不完的资源, 但也要合理分配好上网、学习、生活的时间, 不要只顾在网上流连, 应当把上网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和娱乐方式而不是消磨时间的方法。同时也要明确上网的目的, 正确处理好与学习、生活的关系, 做到真正的文明上网。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互联网作为传播的新媒体, 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知识、交流思想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然而, 网络是把双刃剑, 它同时也给大学生的生活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解决这个问题, 网站要大兴文明之风;高校要担负起引导大学生文明上网的责任;大学生要严格自律。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不文明行为,原因,对策,分析
参考文献
[1]殷建中.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M].成都: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1.
8.旅游不文明行为分析 篇八
一、读者不良行为成因
夏季将至,对穿拖鞋、吊带背心等衣装不整读者的规劝和管理工作再次被提上图书馆的工作日程。自从大学生结婚合法化以来,图书馆内卿卿我我的大学生随处可见。手机的日渐普及使图书馆“手机文化”日益丰富。这些现象无疑反映出的如下问题
1. 大学生综合素质和修养教育的缺失
首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追求高升学率,考试成绩、升学率成为衡量学生水平和评价学校教学质量的标准,从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文明教育和道德修养教育。这一阶段道德品质和人文精神教育的被忽视和缺失状况很容易导致学生行为习惯上出现偏差和陋习。而已经养成各种不良习惯的学生一旦进入大学校园,就会不可避免的给大学校园造成很多不和谐因素和不文明现象。
其次,高等教育部门中同样存在着对大学生文明教育认识的误差,片面地认为作为成年人,大学生理应已经在基础教育阶段受到过很好的文明教育和道德修养教育。所以,大学所进行的应该是专业学科知识教育和相关科研能力的培养,高校没有责任进行相关的文明教育。
二者叠加造成学生从小接受不到作为社会成员所应遵循的基本规范的教育。缺乏有效的文明行为养成过程,大多数学生不能意识到自身文明素质的缺陷。大学生作为一群生理成熟心理卻稚嫩的特殊群体,更以违反基本道德标准为能事。无奈高校图书馆无权将这些不文明行为列为不良或违规行为进行处罚。这势必影响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最终影响高校图书馆文化的构建。
2.大学生对“个性”和“自由”的误读
大部分当代大学生是“80后”和“90后”的独生子女。某种程度上他们是改革开放成果最大受益者,也是受社会一些新思想、新观念影响最多的一代。竞争观念、个性自由观念等等,在激励大学生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的同时也造就了他们中的一些人过分强调自我、占有欲过强、道德素质低下的问题。
“网络时代”的开始使西方自由主义思潮侵入。不少学生的自由主义思想变得越来越强烈,甚至把自由主义扭曲为自由就是我想怎样就怎样。他们却忘记生活在社会性的群体环境中,人与人是相互依赖与需要的,而道德生活就是适应相互依赖与客观需要的产物。单纯服从于自己的主观性行为、过度地彰显个性、追求自由价值同时又没有良好的道德观念约束,很可能做出不道德的行为。
二、发挥图书馆教育功能杜绝读者不文明行为
杜绝读者不文明行为一定要发挥图书馆的主观能动性,让图书馆的教育功能在这一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良好的图书馆教育功能可以起到导向功能和辐射功能。
1.导向功能
图书馆建设良好的人文精神,构建和谐的人文环境,充分考虑读者的困难和需求, 对读者要采用引导与教育的管理方式,少用惩罚式的硬性管理,分体现对读者的人文关怀。
首先抓好新生入学时入馆教育的重要契机。使学生认识到彰显个性和追求自由必须注意场合。尤其像图书馆这样的公共场所,不能过度行驶自我权利。让同学们认识到,适合场合的着装、不在图书馆中大声喧哗、乱扔纸屑这些行为可以折射出人们的教养与品位,而不是违反图书馆几项规定那么简单。大学生作为受到高等教育的人才,更应该在图书馆这样的人类知识传播的神圣殿堂里,做出符合自身素质的行为,使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这种价值观念,自觉地把图书馆作为践行文明行为的开端。
2.辐射功能
发挥图书馆教育的辐射功能,通过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耐心指导、文明的图书馆环境等影响读者,乃至影响到社会。一旦形成较为固定的图书馆文化氛围,它不仅在图书馆内部,对广大读者和本馆成员产生影响,而且也会通过各种渠道对社会产生影响。
试想,各高校图书馆文都能建立一种和谐文明的文化氛围,这不仅有助于图书馆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更能影响读者的行为并养成良好的文明素养。四年大学生活不仅充实学生的专业知识,更给予他们做人的基本素养。当他们完成学业踏入社会,无疑会将自身文明素养带入社会,彰显新一代大学生的良好素质,进而影响和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结论
高校图书馆要加强要加强与读者的沟通和互动,变各项冰冷生硬的规定为对学生更有意义的文明和道德教育。在沟通和互动上传递出高校图书馆对广大读者的人文关怀,使读者在图书馆享受读书的快乐的同时能共认识并践行符合大学生素质的文明行为。希望图书馆能够发挥其教育作用,协助培养高素质的大学毕业,同时密切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交流,使图书馆获得持久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廖球,“谢绝穿拖鞋者入馆”谈起—议高校图书馆的人文精神建设【J】 兰台世界,2008.7
2.崔桂花 葛晓华 董东 刘立强 胡晋,大学生衣着形象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J】中国科技信息 2008.21
3.陈光华,规范读者不良行为构建和谐高校图书馆【J】 山东图书馆季刊 2006.1
4.徐鹏程,学生不文明现象探析,东北师范大学
【旅游不文明行为分析】推荐阅读:
景区文明旅游宣传标语09-03
高中文明旅游作文800字08-24
市民出境文明旅游倡议书09-21
文明旅游从我做起pt10-08
十大文明用语和不文明行为10-05
何桥小学开展“文明旅游”主题活动小结06-28
打造生态文明美丽乡村着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07-08
告别不文明行为宣誓词09-07
向不文明行为说不心得感悟10-19
向不文明行为说不议论文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