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教学

2024-06-16

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教学(共8篇)

1.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教学 篇一

让生态文明洒满校园 让绿色融入我们的生活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早上好!

我是学生会宣传部的孙梦雅。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生态文明洒满校园 让绿色融入我们的生活》。

当我们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中读书时,哪能不全神贯注?当我们在整洁优雅的环境中学习时,定会倍感心情舒畅。优美的环境,让我们懂得珍惜,学会爱护;优美的环境,让我们知书达礼,更加文明;优美的环境,让我们学习进步,道德高尚;优美的环境,让我们学会谦让,学会做人。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我们沐浴着阳光。

作为一名皖江学子,我希望我们要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从身边环保小事做起,从校园做起,以环保公德规范自主的行为。“捡起这个纸团,你捡到了一种快乐;丢掉这片果壳,你丢掉了自己的美德。”我们希望这样的话语成为皖江每一位学子的箴言。

我们呼唤皖江学子一起修养自己的美德,拾捡自己的快乐。“自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将是我们行为的原则;“奉献校园、传播文明、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也会成为皖江的新风。

来吧!让我们亲爱的校园变得更加洁净,让我们所有同学的心情愉悦,让一切美好成为我们的追求。

学校是我们的家,我们是学校的主人,学校环境的美化靠大家的共同努力。为了使我们美丽的校园有一个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老师们、同学们,积极行动起来,保护好我们的环境。今天,我们学生会借此向全校师生倡议开展以“让生态文明洒满校园 让绿色融入我们的生活”为主题的行动,让我们共同做到以下几点:

一、以爱护校园环境为己任,自觉维护校园的清洁卫生。

二、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随便乱扔垃圾。

三、提倡“弯腰精神”,随时拾起地面上的点滴垃圾,扔进垃圾筒里,确保地面的干净。

四、爱护公共设施、不乱涂乱画。

五、自觉与不文明行为说再见,与不文明行为作斗争,成为保护环境的卫士。

来吧!各位老师、同学们,让我们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爱护校园环境,自我约束,相互检查,拾起一片垃圾,留下一方洁净。让我们共创皖江新风!

谢谢大家!

2.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教学 篇二

这种新形势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式的多样化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关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内容已开始启动,也取得初步成效,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得到了初步提高。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生态文明的教育过程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生态文明教育的主动性有待提高;教学整体效果不理想;生态文明教育方式单一,实践环节薄弱等。所以,我们要基于生态文明素质内化的出发点,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文明相关内容的实践路径。

一、整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的生态文明内容,形成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一体化”与“系统化”

(1)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进行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今天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源泉,所以要求学生对理论把握相对扎实。(2)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道德法律教育。同时,该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帮助学生梳理传统的生态文明脉络,让学生清楚生态文明也是我们中华传统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3)“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课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讲授从毛泽东的生态建设思想到胡锦涛的生态文明观,使学生理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与资本主义环境政策的本质区别,以及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基本国策。(4)“形势与政策”课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形势政策观,正确分析形势与处理问题。生态问题的有效处理已迫在眉睫,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理性分析生态问题产生的渊源,进而提出处理生态问题的建议。(5)通过“近现代史纲要”课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育,反思生态危机的历史教训,深刻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努力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除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干课程之外,还可以设置专门的生态文明公共选修课。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灵活的设置不同内容的生态知识校选课,让感兴趣的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互动程度较高的教学手段,引起学生共鸣与思考,达到教学目的。

二、在课堂外设置相应的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平台

行动必须有理论作指导,但是理论必须在行动中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可以延伸至不同教育领域和层面,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和践行能力,提升学生的生态文明综合素质。高校可以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建立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利用暑假或者特别设定的时间段开展生态实践活动,让学生可以将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与技能,通过亲身实践将知识更好的内化与理解。同时,有条件的高校可以通过本校生态相关专业开展相应的绿色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学生的生态科学知识水平,在生态文明意识的深化与绿色科技发展的深层互动中,体现生态文明建设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

三、以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为契机,促进生态化校园的转型

我们能否通过积极营造生态文明的校园精神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从学生的角度,高校需要通过不同的平台和媒体宣传生态文明知识,培养生态文明意识,使之成为校园精神文化的一部分。关注学生的校园生态文明行为。让学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从每时每刻做起,如维持一个整洁的宿舍、保护周围的草坪与绿树、节约生活用水、垃圾分类放置等。这种生态文明行为会产生一种惯性,当学生离开校园之后,也能保持这种生态化的行为模式;从学校建设的角度,校方应合理规划布局,营造情景融合、人与自然协调的校园氛围,努力构建“绿色校园”“生态校园”“美丽校园”。让学生感受到优美的环境所带来的积极力量,使之成为生态文明教育的“第二课堂”,达到“不教而教”的效果。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内容。在此背景下,高校应当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的生态文明内容,形成“一体化”与“系统化”发展;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公共选修课;拓展课外实践平台;促进生态化校园的转型,进而培养符合生态文明发展要求的新型人才。

关键词:生态文明,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参考文献

[1]吴菲琼.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路径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4.

3.将生态文明融入到高中政治教学中 篇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美丽中国"以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一个重要支点,需要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位置,使之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根据新形势的要求,如何将生态文明有效融入到高中政政治教学中去。

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教育,因为生态文明教育本身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高中思想政治课,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简明扼要地讲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的基本观点,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帮助学生初步形成观察社会、分析问题、选择人生道路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提高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使其成为具有良好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公民。思想政治课是学校中实现德育的重要途径,有着特殊的德育功能。因此,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就是思想政治课的应有之义了。

将生态文明融入到高中政治教学中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一、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与教材的结合点

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已经渗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吃透《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深人钻研教材,分析时政热点,建构生态文明教育的框架,使学生在认知、情感、能力和价值观上得以提高,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态价值取向。例如,在《经济生活》模块"消费及类型、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发展生产,满足消费"的教学中,可以着重让学生理解:我们必须转变生产、生活观念和行为,追求健康的消费方式,摈弃以物质主义为原则,以高消费为特征,认为更多地消费资源就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的观念。在进行"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内容的教学时,科学发展观的树立、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上强化生态文明理念的讲解、建设生态文明,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保障。要以尊重生态为出发点,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托,以生产发展、生产富裕、生态良好为基本原则,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同时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实现三大转变,必须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必须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费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方式,向增长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必须从增长简单地同于发展的观念、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发展观念转变。生态文明致力构建一个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社会经济文化为手段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在《生活与哲学》模块中,着重从科学发展观的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等问题的讲解中,找出政策提出的哲学依据和体现的唯物论、辩证法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的基本观点,充分体现生态文明理论提出的重要胜和现实性。

二、不断改革教学方法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是国家对基础教育教育质量指标所作的基本规定,是新课程标准为描述学生学习行为变化及其结果所提出的3个功能性基本要求,简称三维目标。而传统教法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教师轻学生、重教法轻学法、重说教轻情感激发、重课堂教学轻课外实践等局限性和缺陷,传统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和教学改革的要求。以落实三维目标为基本出发点,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可以尝试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探究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变说教式为情感激发式教法的运用。根据教材主旨,设置具体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逐步探究。教学中以水污染、生活垃圾分类、秸秆焚烧的环境问题与再利用、微山湖湿地保护等为问题情境展开教学。这一方法使整个课堂教学在情境所营造的清新氛围下进行,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中形成环境保护意识。2.活动教学法。活动教学法是变封闭式教法为开放式教法。立足于国际国内的环境和生态问题,通过座谈会、专题讲座和报告和社会调查等形式,实现理论与现实生活的结合,一方面,让学生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方向,另一方面,通过分析现实问题,让学生进一步丰富理论知识,扩展思想政治课的生存空间。

3.声图电导学法。声图电导学法是变单一性教法为综合性教法;变单向式为多向式教法的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广泛运用政治课教学,通过运用图片、电视、录音、幻灯、多媒体等教学设施,围绕教材重点、难点,结合国内外正在发生生态破坏或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事实,让生动的声图电形象地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让学生在积极思维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提高觉悟。

三、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

21世纪是创造教育的世纪。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新一轮课改将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以及劳动技术教育共同归为"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列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中。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高中研究型课程(初中称为探究型课程)的开设,不仅为政治课由封闭走向开放、由课堂走向社会提供了课时的保证,而且为课堂质量改进注人了强大的活力。

顺应这一要求,思想政治课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生态文明的道德意识、价值认同感,从而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在这种思路指导下,笔者在教學中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了以"创建绿色学校"为主题的环境教育综合实践以及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活垃圾处理、水污染防治、秸秆新能源利用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实践,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力得到了增强,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转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此外,在具体组织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时,还应该注重利用本地乡土资源,从生态环境、生活环境和环境问题3个方面,选取学生身边的环境教育问题为话题,逐步开发高中阶段探究性实践活动的环境教育校本课程。这些综合实践活动不仅使广大同学获得充分的感性认识,而且激励他们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更重要的是,广大同学在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徜徉于自然和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加强了热爱家乡、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观念;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关注家乡发展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4.论语文教学中的生态文明教育 篇四

刘娅莉[1]

[内容摘要]生态文明则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处理人(社会)和自然之间关系以及与之相关的人和人、人和社会之间关系方面所取得的一切积极的进步的成果的总和。在基础教育阶段,通过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又跻身渗透,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找准生态文明教育的渗透点,积极创造条件、采取多种范式进行渗透。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态文明教育;渗透

一、生态文明:人类文明的新形态

“生态文明”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其内涵极为丰富,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理解。从文明形态上看,它是与历史上的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相对应一种新文明形态,并由此演进而来的。人类文明的发展,表现为文明形态的不断扬弃的过程,体现为人与自然矛盾不断地展开而又历史地解决的逻辑。一般说来,人类以何种方式来解决这对矛盾,人类的文明打上什么样的印记,对其解决达到何种程度,人类文明演进也就达到何种程度。原始文明时期,人对自然的影响几乎是微不足道的;相反,各种自然力则超乎强大。人慑服于自然的强大威力,表现出对自然的绝对顺从。农业文明时期,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基本上是利用和强化自然过程,不是对自然实行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对自然的轻度开发没有像后来的工业社会那样造成巨大的生态破坏,人与自然保持着一种低水平的和谐关系。工业文明时期,人以自然的征服者自居,致使人与自然处于尖锐的对立状态。用机器进行生产成为这个时期的核心内容,机器生产不仅摆脱了农业生产那种受时令节律等自然因素的制约,引起自然界自身不可能出现的变化,而且还生产出在自然状态下不可能出现的产品。这个时期也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期,人类凭借这根强有力的杠杆,在改造、控制和征服自然面前,可以说是一路凯歌猛进,使得资本主义生产在短暂的几百年内所创造的文明成果,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好要多得多。工业文明的出现致使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然而就当人们还沉浸在对自然空前胜利的喜悦当中的时候,自然的报复惩罚也开始了。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等等,人类遭遇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大自然的报复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也促逼人类开始反思。生态危机的实质是人的生存出现了危机,是我们用错误的方式对待自然而导致的危机;而要摆脱这种危机,就必须重新调整人类对待自然的方式,扬弃这种建立在对自然征讨和控制基础上工业文明形态,确立一种人与自然矛盾得到和解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这就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兴起,预示着人与自然矛盾经由原始的统一,通过对立又重新走向统一。它体现的是人对自然开发利用和恢复保护的统一,是人类权利和责任的统一。

从文明的内容上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相对的,并与之共同构成“四位一体”的文明体系。文明是标志人类社会进步和开化状态的范畴,是人类通过实践所取得的积极的进步的成果在各个领域的积淀和体现的总和。生态文明则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处理人(社会)和自然之间关系以及与之相关的人和人、人和社会之间关系方面所取得的一切积极的进步的成果的总和。[1] 张云飞:试论生态文明在文明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哲学原理》[J],2006年第8期.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它本身包含着复杂的结构,形成了自己的价值形态、实践形态、理论形态和政治形态,并按照自己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对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进行整合,成为其基础和前提。物质文明强调改造自然,而生态文明则强调保护自然;精神文明只能强化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却阻止不了人类无可奈何或不知不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无法解决其引起的后果;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强调要树立生态观念,约束自己的行动,而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显然,生态文明是一种具有独立存在价值和意义的文明形式。

二、加强生态文明教育,语文教学不可回避的职责

1、生态教育全球化构成当代语文教育的基本背景。新的文明形态呼唤确立新的文明理念、树立新的文明观。从直接的层面上看,生态文明是人们对当下由资本主义社会主导的工业文明而导致的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进行深刻的反思的结果。反思虽然是面对过去,但又意味着是一种指向未来的建构,而这种建构意味着对旧的文明观念的否弃或转换。具体表现在:首先是价值观念的转变,即从以人单方面控制自然的价值观转到“人—自然”的和谐共存的整体价值观;其次是发展观的转变,即从单纯追求经济目标向追求经济—生态双重目标的转变,否定“重增长、轻发展”、“高消耗、高污染”和“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观,确立人口、社会经济与环境、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再次是思维方式的转变,即从机械论的思维方式转到有机论的思维方式;第四是消费观的转变,即从有害环境技术向无害环境技术的转变,实行绿色消费。而观念的转变,必须通过教育来实现,而这一点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了一场生态文明教育运动(或称绿色教育运动)就是明证。美国联邦教育局专门设立了“环境教育科”;英国制订了以8~18岁学生为对象的《环境计划》;俄罗斯中小学教学计划中也把“生态学”和“生命活动安全基础”列为单独开设的课程。此外,国际组织也相继召开了一系列会议,推行生态教育计划。早在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上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认为“教育是环境发展过程的核心”,提出了“发展环境教育”的号召,并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1975年召开的贝尔格莱德会议,制订并公布了《贝尔格莱德章程》这一“环境教育”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环境教育”概念的正式确立。1977年在第比利斯召开的有68国代表参加的国际环境教育大会,则使“环境教育”趋于完善和成熟。该大会明确宣布,“环境教育在现有的课程中是一门新学科,它应作为一个组成部分包含在现有教学计划及教学过程中”[2。柳若芍,刘世峰.环境教育: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重大课题[J].教育研究,1995(7).这一切表明,生态危机正在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生态文明教育全球化,也构成了世界当代教育的基本背景。

2、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体现了语文新课改教学目标的要求。21世纪既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也是人类遭遇全球性问题的时代,更是充满竞争的时代。面对这样的时代,我国开始了新的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新课程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其最基本的目标就是“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并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正确价值观自然包含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等以生态文明为价值取向的内容。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新的语文课程理念中就包含了“生态”的理念。从教学目标看,注重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从教材来看,要求“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现代意识”必然包括“生态文明意识”;而“关注人类、关注自然”则是生态文明意识的具体体现;在课文的编排上,也是按“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来进行的,完全打破了过去以文章的体裁来编排,也充分地体现了语文“人文性”的特点;从学习的主体来看,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这都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念;从师生关系来说,强调的是“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也符合生态的“和谐”特征。

总之,生态文明意识已经被当今社会所认同,并且已经渗透到了教育领域,作为语文学科教学,不管是从传承文明的角度,还是从课程改革的角度来说,都应该与生态文明相联,从而更好的发挥语文育人的作用。

三、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可能性

生态文明教育采用何种课程模式,要受国家及学校现行课程模式及教学体制的制约。目前,世界各国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单独设立环境教育课;二是在学校各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而不单独设课;三是在一些实施“综合主题”课程模式的学校,以环境教育的若干主题为线索,将各学科或各领域教育内容综合在一起设计和组织教育活动。相较而言,我国的生态文明教育起步较晚,存在诸多不足:一是缺乏总体的目标和计划,致使这种教育仅停留在对公众宣传的水平上;二是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尚未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开设;三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较为散乱,未能形成上下贯通的完整体系,具体施教则带有很大的随意性。[3]柳若芍,刘世峰.环境教育: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重大课题[J].教育研究,1995(7)因此,从我国的教育实情来看,当前较为有效的教学方式主要是在单独的学科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这种渗透,无论是从语文学科自身的性质、特点还是从其内容来看,都是可行的。从语文课程性质上看,《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揭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定位体现了语文课程在价值取向上的现代意识。语文的人文性表现在其教育内容是以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为主。而“语文学科先天的人文精神对于当代人类环保意识的确立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支撑点。”[4]郭笃凌,郝怀芳.传统文化是环保教育的助推器[EB/OL]httP:///20050411。从语文课程特点上看,语言性是其最突出的特征。语文教育就是人们利用最为熟悉的母语语言文字进行交际和思维的工具。《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母语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文教育作为母语学科文化属性决定它在语文学科中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具有一种天然的适合性。从新课改语文课程内容上看,其本身蕴涵了许多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为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有机渗透提供了基本条件。

四、语文教学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和方式

由上可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此谈一点自己的做法。

1、充分挖掘教材中蕴藏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找准渗透点。首先,通览全套教材,努力挖掘课文中有关生态文明教育的素材,以确定渗透教育的总体目标;然后再根据总目标设计好单元课文中的生态文明教育的渗透点,使每个单元的渗透连点成串,连串成片,分层次地逐渐推进。以新课改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人教版)为例,初步统计,其中直接或间接涉及到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课文、看图说话、儿歌、作文等)就达40 篇或处。将其归为三类:第一类是与爱护环境和欣赏环境相关的如《北京》、《黄山奇石》、《日月潭》《富饶的西沙群岛》等等;第二类是与环境科学或环保知识相关的如《大熊猫》、《庄稼的好朋友》、《植物妈妈有办法》、《只有一个地球》等等;第三类是与环境道德和环境行为(维护或破坏)相关的如《一只小羊羔》、《达尔文和小松鼠》、《带翅膀的种子》、《大森林的主人》等等。第一类在渗透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目标主要是通过对祖国及世界各地环境特征的描写和议论,通过叙述人类与环境和睦相处的实例,使学生认识丰富多彩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懂得美好景观和环境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激发他们欣赏环境、关心环境和保护环境的态度和情感。第二类在渗透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目标主要是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文中出现的环境科学术语,并在分析和理解文章主要内容的过程中掌握有关的环境科学知识,了解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及适度利用环境和有效保护环境的科学方法。第三类在渗透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目标主要是通过揭露损害环境的不良行为,或展示爱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使学生逐渐形成谴责或抵制前者,提倡并模仿后者的行为倾向。

2、充分发挥语文课堂教学渗透生态文明教育主渠道的作用,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渗透。课堂教学是学校育人的主渠道,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就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的作用。由于小学阶段的儿童年龄幼小、身心还处于发展时期、认知能力有限,教师可采用情景教学模式进行渗透。通过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的情景中去理解生态文明理念、激发其环保热情、增强其环保意识。创设情境有多种方式,一般说来,应根据渗透点内容的不同而相应地创设。可通过音乐渲染:如在学习《保护鸟类》一课时,我选择了《有一个女孩》这首歌曲导入。这是一首旋律优美的歌曲,同时也是一首立意鲜明的护鸟、爱鸟的歌曲(讲述了一位女大学生为保护仙鹤献身的故事)。教师以“一望无边的沼泽地“飞翔的丹顶鹤”作背景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美感知词句的大概意思;在不知不觉中融入情境体会对鸟类的那一份爱心。也可通过图片展示:在教授《鸟的天堂》一文时,可先让学生欣赏“榕树茂盛”、“群鸟欢叫”的录像,初步领略鸟的天堂的奇异景观,然后引导学生研究重点段是怎样有条理地描写大榕树的?农民为什么不许捉鸟?从而让学生懂得这美丽的自然风光是自然生态平衡发展的结果,唤起学生强烈的环境意识。还可通过角色表演:如在上《爷爷和小树》一课,我让学生分别扮演爷爷和小树。冬天爷爷给小树穿上稻草衣服、白雪衣服。小树在爷爷的精心照顾下茁壮成长;夏天,小树撑开绿伞给爷爷遮挡阳光,爷爷在树下乘凉。学生沉浸在这个生动有趣的环保情境中无形中深刻地认识到了人与树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此外,还可图画再现、语言描述或上述方式综合运用等将教学融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使学生环保热情得以激发。

3、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拓展生态文明教育有机渗透的空间。这里的“第二课堂”是泛指除教学课堂之外的校内或家庭等学习空间,它是教学课堂的对外延伸和辐射。课堂教学虽然是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渗透的主渠道,但时间、空间、视野毕竟有限。教师应充分利用第二课堂,作为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有机渗透的补充。具体要求是:(1)学习在课堂、贯通在课外。《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通过语文单学科渗透生态文明教育毕竟有其局限性,这就需要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外把语文课堂所授内容同其他学科结合起来理解。如教学《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文时,为了使学生真正明了“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我要求学生在课后再从历史、地理等学科角度查阅书籍、搜集资料了解黄河,以实现多学科的融会贯通。(2)认识在课堂,拓展在课外。如教学《海底世界》,学生虽然对课文所介绍的海底世界有了一定认识,但毕竟有限,同时对海底的奇异景象又有浓厚的兴趣,此时教师可借机引导他们要求课外去看《海洋深处的秘密》、《海底两万里》等书,激发学生对大海的向往之情,对科学的探求之心。(3)问题在课堂、思索在课外。问题是思维的向导,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提问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使他们有所感悟,从而在思想认识获得升华。如教《灰尘的旅行》一文,在引导学生认识灰尘的旅行对于人类生活的危害后,教师设疑作为课外作业进行思考:灰尘的旅行给人类生活带来了这么多是害,你认为应该怎样控制灰尘的旅行呢?你能围绕书中“多想成为控制灰尘旅行的能手”这句话谈谈自己的想法吗?通过设疑,唤起学生对环境危机的忧患意识,增强环埃保护的紧迫感、责任感,促其投身到环境保护的伟大事业中来。

四、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语文活动当中,增进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学而后知,知而后行,这是符合教学常规的,生态文明教育的渗透也应如此。通过课堂渗透,课外延伸,学生已经有所“学”和“知”了,然而更重要的则是“行”环节。如果“学”和“知”是侧重于生态文明思想意识渗透的话,那么“行”则是把这种思想意识外化为具体行动。让他们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靠大家,要求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因此,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以语文学习活动为依托,以生态文明渗透为目的而相应地组织开展一些实践活动:

1、开展宣传活动。组织学生在校园或走上街头,通过黑板报、手抄报、宣传橱窗、文艺节目等形式开展生态文明宣传和教育,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动口动手能力,也增强了他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

2、开展主题活动。根据环境和资源纪念日而确定生态文明教育主题,例如每年“3.12植树节”,可开展以“我为校园添新绿”为主题的植树种草活动;“3.22世界节水日”,可开展以“水资源、知多少”为主题的知识竞赛活动;“4.22地球日”,可开展以“我心目中的地球”为题的征文竞赛活动;“6.5世界环境日”,可请环境专家来校为学生做专题报告。

3、开展考察调研活动。鼓励学生们利用业余时间对身边的环境问题做调查,总结出环境污染的种类(生活垃圾和污水;噪音、粉尘、汽车排放的尾气;工厂排放的三废;农药化肥的过量和不当使用),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法(宣传环境知识,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积极行动改善环境状况;建议有关部门采取相应有效措施等)。笔者曾配合学校组织了一次由班级学生参加的“淮河之行”的考察活动,对淮南市淮河段水质情况进行考察,并撰写出了一份有一定质量的考察报告,并向全校学生发出了倡议,倡议书《母亲河的呼唤》在校园中引起积极反响。

5.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教学 篇五

我国第十二届全国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在原来的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的基础上加入了原生态唱法,如青海的花儿、侗族大歌等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奇葩,展现在全国人民的面前,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当时的声乐界一时间众说纷纭,原生态民歌受到前所未有的瞩目。近几年我国原生态民歌蓬勃发展,全国涌现出了山西左权的放羊倌石占明等东西南北的十大民歌手王,还有亚妮专访组深入农村拍到的真实的百姓中的民歌以及相关的民俗民风,那质朴的艺术魅力感染了每一个人,特别是我国的昆曲、新疆十二木卡姆、古琴、蒙古长调申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内掀起了抢救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

一、原生态民歌现状分析

原生态民歌的概念界定:原生态民歌是音乐与生活的复合体,生成于我国久远的农业社会,与自然环境相依,与民俗活动相融合,与各种生活需求相结合产生的民间歌曲。主要为我国的农业社会的各种民俗生活所用,用于生产、生活、婚丧嫁娶等,它的作用主要是实用、促生产、促交流等。原生态民歌特点:我国的原生态民歌来源于生产生活,大多是为了实用,有别于作曲家创作用来表演的作品,无论是歌曲风格还是演唱方法都保留着最原始的状态。她的最大特点是质朴,发自内心,是情感的迸发。歌曲个性鲜明,地方色彩浓重,形成独特的风格,歌曲的节奏自由。

原生态民歌演唱特点:以我国各民族的民族语言为主,大多注重歌曲内容的表达,歌曲咬字清晰,声音的音色偏明亮,位置靠前,歌唱的`气息较浅。我国的原生态民歌歌手都来自于田间地头,有的甚至是很落后的偏远山区,一代代民歌的传承都是靠口传心授,基本没有书面的记载。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的现代化,大多数原始劳动已经被现代化机器工作所代替,原生态民歌赖以生存的农业原始土壤消失了,就连偏远的山区也通上了电话,接上了网络电视,原来消息文化闭塞的村庄也通了公路,大量的信息灌输到人们的视线里。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人们的审美也就逐渐发生了变化,哈尼族的哭嫁歌不唱了,而用录音来代替,原生态民歌的主体青壮年农民进城打工了,等等,这一切现象对原生态民歌传承与发展造成一定的难度,尤其是近几年来原生态民歌以惊人的速度在消失。有资料显示每一分钟都有可能有一位民间老艺人,一门手艺,一首民歌在消失,而每一位民间艺人的消失就是一个“民间艺术博物馆”的消失。我国的各界喜爱原生态民歌人士长期致力于原生态音乐的挖掘及抢救工作,但我国的原生态音乐还在不断流失,现状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那就需要我们全社会的人都动员起来,一起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留住我们中华民族的“根”。音乐学家田青教授指出原生态唱法以音乐学家的眼光来看起码具备以下三个意义:第一、接续历史,让我们重新找到民族文化的根。第二、重新强调艺术的本质,提倡真情,提倡个性,反对在艺术领域里的技术至上主义和科学主义,回归艺术的本质。第三、提倡文化的多样性,反对在某一个艺术领域里只有一种声音。田青教授对原生态民歌的阐述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了原生态民歌的巨大的保存价值,同时也对当代音乐教育造成了一个冲击,引起了我们的思考和关注。笔者试图把原生态民歌与大学生音乐教育相结合,突出高校办学特色,同时也把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在下一代人身上得以传承和发展。

二、当代大学生对原生态民歌的认识

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要靠他们去传承并发扬光大。笔者对自己所在的晋城职业技术学院的100名学生进行了书面问卷调查,他们对原生态民歌的态度是:不知道原生态民歌的有23人,占调查人数23%;不喜欢原生态民歌的有66人,占调查总数的66%;喜欢的只有11人,占调查总数的11%。上述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我们的原生态歌曲了解少,同时也不关注,更有很多人的态度很明显就是不喜欢,学生喜欢的歌唱就是通俗歌曲,一些港台的歌手是很多学生的偶像,他们根本不喜欢原生态歌手和原生态歌曲,对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根本没有兴致更无从谈起继承和发展。

三、在大学生音乐教育中渗透传统原生态民歌的教育

6.教育生态文明论文 篇六

有学者将生态文明教育分为专业的生态文明教育和非专业的公共生态文明教育两大类。

其中,专业的教育,重点使受教育者掌握生态文明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而非专业的公共教育则侧重于提高受教育者对生态文明的整体认识水平,培养他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引导他们树立生态文明道德观念,激发他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

非专业的公共生态文明教育与实践是高校环保社团开展工作的重要着眼点。

具体来讲,教育与实践辐射的对象涵盖三个层次,即同辈群体、中小学生、社会公众。

大学生同辈群体因相互之间地位的平等、沟通交流中的相互启发、原有知识结构的积累等,更易于在潜移默化中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但对于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要求也更加专业化。

中小学生价值观正在形成时期,可塑性强,易于组织动员,但也要求教育形式的生动活泼。

社会公众分布广泛,构成复杂,思想多元,生态文明教育较难开展与实施,但也因此更加考验环保社团的实践性和持续性。

这些既是着力的重要平台,又充满着诸多挑战。

高校环保社团如能在传播生态文明知识的同时,动员和吸引更多人参与生态文明教育行列,则能形成“滚雪球效应,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基础。

二、高校环保社团的发展方向

(一)集约性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的是集体行动和集约效应。

从以往的实践来看,高校环保社团多是突出自身的特色,相互之间乃至对外联合较少,以致难以形成较大的社会影响力。

近两年来,区域性和流域性环保组织联盟渐成气候,手挽手投身生态建设。

这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高校环保社团在不断摸索前进中,应主动寻求与地区专业化的环保NGO(非政府组织)和其他高校环保社团合作。

一方面相互交流经验,促进工作提升。

另一方面,探索有效的合作模式,联合呼吁与行动,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地区影响力,利于推广生态环保的理念,实现工作的预期目标。

(二)专业性

高校环保社团的发起与运作,普遍都是凭着大学生的一腔热情,较少有环境相关专业的骨干成员,且多数没有专业教师的指导,常常导致环保实

践活动中避重就轻,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也因专业性不强、对社会热点关注不够等往往难以使人信服。

事实上,高校环保社团可以探索通过多种途径提升自身的专业性。

例如:依托高校的学科优势,尤其是农林理工类专业,定期邀请相关专业教师开展专题讲座加以指导。

全媒体信息时代,大学生获取专业生态知识的渠道更加广泛、便捷且体现主体性,但这对环保社团骨干收集、甄选与组织信息的能力提出挑战。

网络沟通的即时性也大大方便了高校环保社团从民间环保NGO那里得到专业的指导。

(三)社会性

高校环保社团最终要走出校园,迈入社会,才能更大限度地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突显社会价值。

首先,社会性的发展方向体现在与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合作上。

如在一些大型生态环保项目中,高校环保社团可以发挥大学生的固有优势,在其中承担某一部分或环节的工作。

还可以建立青年与地方人大、政协代表的定期联系机制,递送社团所做的生态调研报告,找到合理的呼吁表达途径,同时为社团日常工作的开展争取支持。

其次,新媒体时代手机终端的普及应用,为高校环保社团面向社会公众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话语体系和更为开放的发展思路。

社团自身要在微博、微信、qq空间等新媒体运营上下功夫,传播生态科普知识,准确解读环保热点,定期开展微直播、微话题等,借助新媒体扩大影响力,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与支持。

(四)持续实践性

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最终体现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能力。

因此,作为生态文明教育者,高校环保社团必须从自身做起,做到身教言传,持续开展生态环保实践行动,才能最终带动社团公众的自觉参与。

持续实践尤其应注意坚持两方面的行动。

首先,率先践行低碳环保生活,分类处理垃圾、收旧利废、节水节电、光盘行动、减少塑料使用等。

其次,在持续实践中传播生态文明理念,避免为了宣传而宣传。

高校环保社团十分重视借助地球日、环境日、地球一小时等开展主题宣传活动,虽也能取得一定社会效应,但难免有些形式化,反而淡化了日常环保实践的感染力量。

而被认为无技术含量的清洁环境类项目其实是最好的日常生态环保宣传,只有持续坚持实践,才能于无声处动人。

三、高校环保社团的项目化运作

明确的定位与发展方向为高校环保社团提供了努力的目标,落实到具体实践中还需要从自身组织建设做起。

目前,高校环保社团的组织架构大体相似,会长为第一负责人,下设秘书处、财务部、宣传部、项目部、外联部等部门,组织分工与管理难以满

足会员参与生态环保事业的期待与兴趣,组织目标随负责人的换届呈现不稳定性,社团缺乏有效传承。

基于现状,尝试探索社团的项目化运作是一条可行的路径。

项目化运作“将工作任务和目标变成一个个项目,而后通过项目管理的思路来进行运作,使社团的工作构想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态环保实践,为高校环保社团的组织建设和工作创新进一步开阔了思路。

(一)项目化运作丰富工作内容

生态文明教育与实践是一项内涵丰富的系统工程。

然而,很多高校环保社团的工作内容却较局限,未能突破单一的捡垃圾、种树、废物回收等工作形式,跟不上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究其原因,高校环保社团现有组织架构很难充分激发会员的创造力,调动会员的积极性,导致活动缺乏新意。

而围绕各类生态文明教育与实践主题,鼓励会员组成项目小组,深入开发特色项目,则能打开工作思路。

例如:围绕生态文明宣教开展绿色公益讲堂、组织青少年绿色环教、定期发起绿色微话题。

围绕践行低碳生活开展光盘行动、倡导低碳出行。

围绕爱绿护绿开展绿植领养、倡导公益植树。

围绕清洁环境普及垃圾分类常识、推动政府垃圾分类回收体系的建立等。

单个项目因专门团队的负责能够推动进一步深化开展,而对于整个社团则因实施项目的丰富性和创新性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二)项目化运作保障社团传承

高校环保社团的传承容易受负责人个人特质的影响,新任负责人尚未很好地领会社团的宗旨与特色,就急于打开新的工作局面,造成组织发展的不稳定性,难以形成持续坚持的品牌。

出现这一突出问题的原因在于社团注重了组织机构的传承,而非内在精神与品牌特色的传承。

项目化运作能有效避免这种“因人而异带来的社团断层发展问题。

高校环保社团在探索项目化发展过程中,通过结合自身特色,开发可为领域,主动寻求专业的指导,可逐步沉淀社团发展的品牌项目。

如北京大学的“林歌项目、山东师范大学“星星之火,‘纸’有行动项目、南京师范大学“乐活LOHAS项目等。

社团若能在组织传承的基础上重视项目的传承,以项目为主体选任新的社团骨干,因事任人,则可有效促进社团品牌项目的持续发展,从而保障社团精神的有序传承。

(三)项目化运作稳定人员队伍

“会员流失率高是高校环保社团普遍遭遇的尴尬。

一年级新生刚加入社团时有较高的热情,也希望在参与生态环保行动中体现自己的价值,因而对社团活动抱有较高的期望。

但加入社团一段时间后,会发现实际情况与自我期待差距较大,社团活动中也找不到自己的用武之地,到最后选择离开。

部门设置未能很好地与生态环保工作有效结合是重要的原因。

而项目化运作更多地体现了“事业留人的理念。

会员根据个人的兴趣和专长选择适合的品牌项目,参与到相应的团队工作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而愿意留下

来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更多的锻炼,也为项目的深化开展提供了必要的人力智力支持,实现了个人与集体目标的双赢。

(四)项目化运作争取经费支持

目前,高校环保社团经费来源主要依靠会员自筹、学校团委资助、商业赞助、环保项目小额资助几种渠道。

资金匮乏是社团发展面临的硬性挑战。

项目化运作可以从两方面为社团争取一定经费。

一方面是公益组织小额项目资助,如中华环保基金会发起的大学生环保公益活动小额资助项目、团中央发起的保护母亲河行动小额项目资助等。

这就要求所提交项目要经过充分的前期准备,能够聚焦问题,有相对专业的设计和严谨的可行性论证,并对项目组织者提出较高要求。

如果社团一直坚持项目化运作的模式,必然积累了较为成熟的项目管理经验,也能产生严谨切题的优势项目,这样成功申报的几率较高。

另一方面是企业专项资助。

如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联合百胜餐饮集团必胜客品牌在全国17个城市发起的“必胜客绿色小超人项目,用于支持高校环保社团通过游戏的方式针对小学生开展环境教育。

7.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教学 篇七

关键词:自然地理学,生态文明教育,教学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开幕式上,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提出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 并明确提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将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 以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来换取一时经济繁荣的做法日益不可取。正是这种清醒, 推动着人类文明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人们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研究和实践活动推上当今社会发展主旋律的位置, 进而成为全球性的时代潮流。这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自然地理学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 并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上承担起重要的责任。

1 在自然地理学教学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

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 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一种新的文明形式。从词源学意义上讲, 生态文明与野蛮相对, 是指在工业文明已经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 不野蛮开发, 不粗暴对待大自然, 努力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 认真保护和积极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地理环境, 是一门内容广、综合性高的学科, 综合了天文、气候、地质、资源、环境等多种学科内容。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生产力的巨大进步, 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变得越来越尖锐, 在自然地理学领域里出现了一系列重大问题, 例如国土规划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环境的保护和改善、生态平衡的破坏和重建等等。随着现代自然地理学的发展, 自然地理学研究的空间已不仅仅限于地球表层, 而是涉及整个行星空间, 并正在不断向远处延伸。现代自然地理学面对多层次、多因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环境, 必须要用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去认识自然世界, 解决人类面临的种种问题, 认识和协调人地关系, 进而探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当代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的可持续发展, 十七大要求建设生态文明, 构建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而自然地理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给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从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不难看出它在很多方面都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首先, 自然地理学给我们介绍地球的大气环境、水环境、生物环境、土壤环境以及它们各自存在的问题, 特别是现代的全球变化问题, 让我们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 并使我们从内心形成生态文明的理念;其次, 它还介绍了地球上各种自然资源的储存情况以及人类的利用情况, 让我们认识到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要性;另外, 它还告诉我们要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正确处理人地关系。而近几年自然地理学课程的改革也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相当大的关系。总之, 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2 在自然地理学教学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

2.1 在自然地理学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努力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

在自然地理学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就是要把生态精神、生态观点、生态知识等生态素养提高到一个较高的层面上。众所周知, 自然地理学内容具有涉及的学科门类多, 时空跨度大和发展变化快等特点, 由于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 人类对宇宙空间认识的范围在不断扩大, 对自然界的认识在不断深化, 自然地理现象的变化日新月异。老师在传授自然地理学知识时必须要采用人类的最新科研成果、最新的科学发现和最权威的资料、数据, 同时以科学的态度向学生传授自然地理学的基础知识和概念, 以保证老师所讲授的内容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生态科学知识即属其中之一。教师通过科学的传授过程, 引发学生对生态文明问题的关注和探索, 使学生学会从生态文明的角度思考问题, 逐步掌握生态科学的基本思路, 并且培养学生的生态理念。自然地理学知识的领域较广, 讲授中老师要根据自然地理学内容结合相关的生态文明知识自然地渗透, 培养学生对涉及生态文明问题的探索、解释、检验能力, 从而发挥生态文明教育的作用, 同时要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实际, 用规范语言讲授生态文明知识。在自然地理学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可以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生态文明知识,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2.2 努力挖掘自然地理学中的生态教育因素

现在, 生态文明问题已经成为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学生本身对生态文明问题也有非常浓厚的兴趣, 只要适当引导, 这种兴趣就能被激发为学习的动力。自然地理学本身包含有丰富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 教学中应注重充分挖掘学科本身的生态含量, 并结合日常生活实际来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在自然地理学知识中从宇宙探索至地球运动, 从资源的开发利用到环境的保护整治, 从地球表层的空间分布、时间变化到相互关系等等, 几乎每一个自然地理内容都包含着丰富的生态知识、生态思想和生态观点等生态文明教育的素材。教师在自然地理学教学中就要按照生态文明的观点和意识来教育和影响学生, 真正将生态文明教育、知识更新和能力培养放在同一教学目标上, 努力挖掘自然地理学中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有利因素, 积极向学生渗透生态思想和生态观点, 进而拓宽学生视野, 增强生态文明意识。使学生不仅了解自然地理概念、现象、规律和知识, 而且要从中领会到相关的生态观点, 培养他们的生态文明观念、生态文明态度和生态文明意识。

2.3 在自然地理学教学实践中开展生态活动, 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自然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一般根据教学进度会安排相应的实验课和野外实践课。通过学生亲自实践, 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解决周围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使学生了解自然环境的组成及其特征, 理解其发生发展规律和自然环境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以及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并使学生认识协调人地关系的途径, 这是提高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最有效途径。同时通过自然地理实践教学也促使学生反思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所走的弯路, 从而使生态文明观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心中, 为建设生态文明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此外, 通过自然地理学和其它学科结合, 开展各种主题、系列性教育活动, 也是自然地理学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途径。

2.4 在自然地理学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是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基本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生态文明教育是学生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包括环境意识在内) 的基本手段之一。高校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生态文明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新领域, 特别需要该领域高素质的师资力量, 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教师的培养, 高师院校肩负着重要的责任。

地理科学专业是专业设置中唯一以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环境, 即地理环境为主要研究对象, 以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为其主要研究内容的学科。自然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两大分支体系之一, 其研究对象为地球表层即自然地理环境, 包括未经人类作用的天然环境和人类作用后发生变化的环境。很显然, 现代生态科学理论体系与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一体的, 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因此, 现代生态知识和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必然是建立在自然地理学理论和知识基础上的, 除自然地理学外, 其它学科尚难以全面胜任现代生态文明教育中的专业基础地位。无疑, 在自然地理学系列课程中进行贯穿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改革, 是地理科学专业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最直接, 最现实的切入点。

3 结语

自然地理学是一门比较悠久的学科它将继续发展下去。特别是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为其提供了更好地发展平台, 它将更加体现综合性、生态性、实用性。在以后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 自然地理学也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而自然地理学教育也将承担更多的任务, 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 以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政治报告[R].2007-10-15.

[2]伍光和, 田连恕, 胡双熙, 等.自然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3]倪绍祥.论全球变化背景下的自然地理学研究[J].地学前缘, 2002 (1) .

8.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教学 篇八

【关键词】生物教学 生态文明 渗透

生态文明教育是当前解决环境危机、粮食危机、能源危机、人口危机等一系列生态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加强和改进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学生是未来地球的主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意识,这不仅是生物学科教学的需要,也是学生今后发展的需要。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要注重立足学生实际,从生活出发,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以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让学生通过在外在直观感知,在探究中获得内心升华体验。

一、立足生活,以生活现象切入

教学即生活,生活是最好的教材,要在生物教学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还得以生活现象为原点,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说、多思,从生活中去了解环境,在直观中感知环境的重要性,客观看待环境现状。目前,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力度还不足,还是过于注重抓知识灌输,忽视生态文明教育对学生终生发展的重要性,课堂中对生活现象的应用不足。提倡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身边的可见、可感的现象来切入,这不仅可活跃课堂气氛,也使学生更好地感知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以《种群的特征》的教学为例,该课时不仅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种群的特征,且要尝试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以此而让学生更好地关注濒危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化及措施。在教学中,对于什么是种群,以科教频道的“自然世界”栏目视频而引导学生观看引出概念,同时,强调种群并不是不同个体的简单相加,明确生物生存会受同种生物的影响,也会受到异种生物的影响,让学生感知生物种群联系的重要性。在教学中,也可围绕生活中的现象而引导学生交流,发表自己的意见,以此增强对生态文明重要性感知。

二、紧扣教材,由教材向外拓展

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生物科学知识是基础,同时,也要注重在引导学生构建生物知识的同时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从高中阶段生物教材的编排来看,每个学段、每个章节都渗透环境、生态和社会意识。如《生物科学与社会》中就把生物科学和健康、农业、工业和环境保护融合了起来,那么,落实到生物课堂实践中,教师就应把握好教材中的这些素材,及时引导学生探究并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渗透生态文明教育,首先还得以生物知识体系的构建为基础,为此,教学中要注重提倡探究式的教学,引导学生多展开交流活动。如《生态系统的结构》中对其概念、四种组成成分的功能、地位及相互关系的学习,就应结合案例,以问题方式组织学生交流。如营养结构中的食物链,可用“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而启发学生对生活中的食物链进行分析,由生物链而拓展到生物网。同时,在知识探究的同时要结合实际而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如物网中的不同种生物之间除了捕食关系外,还有竞争关系,那么如何看待这种竞争关系,是利还是弊,这就可组织学生探讨、交流、沟通、共享。

三、借助典型,探究中丰富体验

渗透生态文明教育,语言直观当然重要。要取得实效还要在生物教学中注重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以典型案例而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分析,以此来丰富学生的体验,让学生从认知过渡到体验,真正体会生态文明对人类发展的重要作用。在生物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学习后,教师要及时结合教学内容而选择具有典型性的案例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以《生态环境的保护》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为例,教学中生活中常见的水葫芦为例而引导学生对生物入侵的概念、危害等展开探究,探究后可借助网络而搜索相关资料,如“凤眼莲的入侵”、“米草的生物入侵”、“紫茎泽兰的生物入侵”等案例,以图片、入侵案例等而引导学生观看、讨论、分析其危害、污染途径,交流其对策。

四、实践拓展,由认知转向行动

学而知,知而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习生态知识,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还得引导学生由学而行,由学校走向生活,通过他们的言行感染和影响身边的成年人,带动全民生态文明意识的提升,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实践。

上一篇:小学三年级作文集下一篇:成功的通行证——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