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文言句式

2024-10-02

常见的文言句式(通用9篇)

1.常见的文言句式 篇一

《常见文言句式》指瑕

文/孔宪锋

新版第二册语文课本《常见文言句式》一文与旧教材相比,在内容、表达等方面都有一定改进,但“判断句”的举例却有明显错误。

ァ 错误一 邻之厚,君之薄也。虽以“也”字煞尾,但并非判断句。

ァ 错误二 臣是凡人,偏在远郡……

ァ∮∷⑽蟆5弊鳌熬奘欠踩恕保“巨”指吴巨。详见《赤壁之战》。

ァ 错误三 误将四个带否定词的一般陈述句或祈使句处理为判断句。

下面拟就第四方面错误作重点驳析。请看课本中的引例:

①有司、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

②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④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这四个句子课本把它们处理成“用‘非’‘未’‘弗’‘无’‘莫’等表示否定判断”,显然是不正确的。(一般参考资料在谈到否定判断时,往往只涉及否定副词“非”而未及其他否定副词)

什么是判断词?《常见文言句式》认为“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它应该包含以下条件:①涉及事物的性质、情况或事物之间关系。②要作出判断。③是个句子(表肯定或否定)。显然,前三个句子都满足①③两个方面条件,第四个句子,表达一种期望、建议,仅满足③这一条件,但这四句都不满足②这一条件。

何为判断?《辞海》列出三个义项:①辨别;断定。②犹鉴赏。③对事物的情况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笔者省)判断都用句子来表达。

“判断句”中的“判断”显然取第三个义项。该义项解说的关键是“断定的思维形式”。而上引四例恰非“断定”,而是一般的陈述,或是用祈使语气提出的希望、建议。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再来考察其他资料对“判断句”的`解释。

《辞海》:用来断定主语所指和谓语所指同属一物,或断定主语所指的人或事物属于同一性质或种类的句子。

郭锡良教授的《古代汉语》(北京出版社,1982年版。后同):判断句表示某种事物是什么东西,某种事物属于某一类或不属于某一类。

鲍善淳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安徽教育出版社,1990年出版)P326:判断句,是谓语对主语作出判断的句子,说明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属于某一类或不属于某一类。

这三种解释均突出了人或事物应是什么或不是什么,属于哪一类或不属于哪一类。上述四句均不符合这些要求。

或许有人会说,古今汉语判断句未必是一回事。诚然,有道理。但古今汉语判断句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形式上,而非表现在主谓部分的联系上。“古今汉语都有判断句,它们的定义也是相同的,即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而名词主语和名词(或名词性词组)谓语的关系是判断关系,这种句子是判断句。”(康瑞琮《古代汉语语法》,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那么,怎样判定文言文中的判断句呢?康瑞琮老师的《古代汉语语法》为我们提供了判断句的十种形式,先后例举了24个句子,并作了准确的翻译。我们注意到译文中都出现了“是”(18处)或“就是”(6处)等字眼,并用波浪线标注强调。郭锡良教授主编的《古代汉语》在讲解判断句时所译出的例句也都出现了“是”或“就是”这样的字眼。这就告诉我们,文言文中的判断句,固然可以考察其外在形式,但更重要的是要考察其译文是否出现了“是”“就是”等字眼。

我们来看人教社老教参和新《教师教学用书》对这四句话的翻译:

①有司业、博士当他们的老师,没有任何问题得不到回答,没有任何要求得不到满足。(老教参)

②如果(你)吆喝着给人吃,过路的饿人也不会接受。(同上)

③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

(老教参与新《教师教学用书》同)

④希望将军早定大计,不要采用(张昭)那些人的意见啊!(老教参)再看新《教师教学用书》对“邻之厚,君之薄也”的翻译:

邻邦的国力雄厚了,你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这五句译文均未出现“是”“就是”等表示判断的字眼,这就进一步证明它们不是判断句。

中国基础教育21世纪

2.常见的文言句式 篇二

一、高中文言文被动句型及辨析

所谓被动, 即指主语、谓语之间的关系处在一种被动状态。也就是说, 主语是谓语动词的被动者、受动者, 而谓语动词是对主语状态的拖动、制约。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种是借助标志词表被动, 称为有标志被动句;一种是无标志被动句, 又叫意念被动句。

1.有标志被动句。高中阶段, 这种被动句, 大致分为四小类。

(1)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 “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主动者的作用。例如, “故内惑于郑袖, 外欺于张仪”。——这里“惑”“欺”的动作分别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的。所以, 在内被郑袖迷惑, 在外被张仪欺骗。也有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 形成“受……于……”式。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 十万之众, 受制于人”。

(2) 用“见”“见……于……”表被动。例如,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我确实害怕被大王欺骗而辜负赵王 (的期望) 。“于”引进动作的主动者。有一种特例, “见”不是被动标志词, 而是一个动词, 介绍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表被动句状态。如“暴见于王”译成现代汉语是:庄暴被齐王接见。

(3) 用“为”“为……所……”引出动作“为”的主动者, 或以“……为所……”的形式表被动。例如, “及其衰也, 数十伶人困之, 而身死国灭, 为天下笑”。——被天下人嘲笑。

(4) 用介词“被”表被动。例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参佐无不被系束”。同时, “被”作“披”的通假字的情形不少, 如“同舍生皆被绮绣”。

2.无标志被动句。例如, “爽籁发而清风生, 纤歌凝而白云遏”。其中的“白云遏”指白云被清脆的歌声所凝结。又如“六王毕, 四海一, 蜀山兀, 阿房出…”“戍卒叫, 函谷举, 楚人一炬, 可怜焦土”。其中的“蜀山兀”“函谷举”为比较明显的被动句。

3.特殊被动句。这种情形比较少见, 可作为高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参考。例如, “春秋伐者为客, 伐者为主”。其中的第一个“伐者”应为“被伐者”, 即与邻国邻邦关系不睦者, 倒行逆施者。“为客”为客方, 处在下风的一方。第二个“伐者”, 应为“伐人者”, 即与邻国邻邦相处和睦, 处事圆融, 为众拥护者。这个例句作被动句理解的前提各有不同, 可以向学生作适当讲解。

二、被动句式的翻译

被动句式的主要特征在于, 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或行为的受动者, 一般是不好的状态。因此, 翻译时一定要体现这种状态, 使之与全段或全文语境相合, 或者说应在全段或全文语境中翻译被动句式。具体简述如下:

1.被动、受害、受窘状态。例如, “不者, 若属皆且为所虏”。——不然的话 (不刺杀刘邦) , 你们这些人都将被 (刘邦) 俘虏!这是一种典型的受害、受窘、被动状态, 翻译时句末宜使用感叹号。再如, “轩凡四遭火, 得不焚, 殆有神护者”。——项脊轩一共遭受四次火灾, 总是得以不被焚毁, 大概是有神灵护佑。这个句子语意状态基本上与上一句相同, 但语气较轻, 翻译时句末可以使用句号。

以上是被动状态最多的情形。

2.叙述一般的情形。例如, “伏唯圣朝以孝治天下, 凡在故老, 犹蒙矜者, 况臣孤苦, 特为尤甚”。——我想当今圣朝以鼓励孝行来治理天下, 只要属于年迈的老人, 都被国家照顾;何况我孤苦无依, 情况就更为特殊了。这里基本上是叙述凡年迈老人被国家照顾的情形。再如, “戍卒叫, 函谷举, 楚人一炬, 可怜焦土”。——戍边的士卒怒吼, 函谷关就被攻克了, 楚国人一把火, (阿房宫) 就被烧成了一片焦土。例二与例一的区别在于, 例一是人, 例二是地点, 但都是处在一般的被动状态中。据考察, 叙述一般情形的被动句式大多以事物包括地名在内的情形较多。

3.叙述好的状态。这种情形较为少见, 但高中教材中存在这样的例子。如, “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 赠谥美显, 荣于身后”。——因此蓼洲周公, 忠义的行为显扬在朝廷, 被 (朝廷) 赠给光荣的谥号, 在死后享受到荣耀。

还有一种似受窘实褒扬的被动语态, 要细心地领会, 准确地翻译。如,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 何哉”?——现在这条溪流独被我这愚笨之人来污辱, 这是为什么呢?这里实际上柳宗元是借命名“愚溪”来表达自己高洁的品性。这种情形只有把握似贬实褒的状态来体会全文, 在全文的领会中来把握这种被动状态, 才算得上是理解和语感相结合的有效阅读。

三、被动句式的练习和掌握

高中学生文言文阅读水平须通过对词语特殊用法和各种特殊句式的有效练习才能巩固提高。因为高中处于学生人生学业承上启下的阶段, 可以针对高中学生学习语言的水平, 采用单项练和综合练两种方式进行, 使他们在问题情境中愉快地学习。

单项练, 一般宜安排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学习完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的文言文单元后, 让学生对这一阶段的所有被动句式进行搜集, 按第一部分所述被动句式类型加以归类整理。也可以在总复习时, 对高中阶段课本中涉及的各种文言句式加以分类整理。因为这种形式正是以分类进行的, 可视为单项练习。

综合练, 可分为两种形式, 都在单项练的基础上进行。第一种, 教师将预先准备的包含各种句式的句子, 打乱顺序, 交给学生分辨整理, 并进行适当的翻译。第二种, 将涉及句式较多的文段让学生进行阅读, 并分类归纳其中包含被动句式在内的各种句式。

为提高复习效能, 明确学习目标, 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梳理文言句式。教师须对近几年高考试卷中涉及的各种文言句式进行认真梳理, 清晰地呈现给学生, 让学生心中有数;了解各种题型, 进行适度有效的复习, 使学生明确自己本阶段的学习进度。

2.处理好练习选文与课文的关系。练习的材料最好是课文与选文相结合, 做到有梯度、有章可循的练习、复习, 使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

3.构建好知识网络, 夯实基础。建立词类特殊用法和各种特殊句式的知识树;在主干的枝条上添加典型例句, 通过建立知识网络,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文言文句式的梳理 篇三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2.用副词“乃”“则”“即”“皆”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刘备天下枭雄。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

二、被动句

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2.用“为”“为……所……”或“……为所……”表被动,“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恕也”,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4.用介词“被”表被动。例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5.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例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三、省略句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1.省略主语。有承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1)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2)承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3)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4)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2.省略谓语。谓语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如,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3.省略宾语。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如,以相如功大,拜(之)为上卿;省略介词的宾语,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往承上文省略。在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要补充出来。4.省略介词。在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如,“赐之(以)彘肩。”5.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如,修饰语的省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中心词的省略: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人),而得天下,不为也。

四、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语后置)

4.高中文言文常见固定句式 篇四

文言文有一些固定搭配的句式,牢牢地掌握这些句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快速、正确地进行文言文翻译非常有帮助。

现将常见的固定句式汇集如下:

1.“无以”,“无从”,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无法”。例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译文:因此不积累半步一步,就无法达到千里之外;不汇集细微的 水流,就无法形成江海。

例2: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以手共搏之。

译文:群臣仓猝惶急,没有什么东西来对付荆轲,只能用手搏斗。

2.“„„,抑„„”,译为“是„„,还是„„”或“„„,或者„„”。例: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译文:或者考察其成败的事迹,不都是由人事所决定的吗?

3.“有所”,译为“有„„的”。(人、物、事)

例: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译文:死也是我厌恶的,(但是我)厌恶的还有比死更严重的,所以祸患(也)有(我)不躲避的。

4.“无所”,译为“没有„„的”。(人、物、事)

例: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指南录后序》)译文:天刚亮,在竹林里躲避哨后,(碰到)几十名巡逻的骑兵,几乎没法逃脱而死。

5.“如何”、“奈何”、“若何”,译为“把„„怎么办呢?”“对„„怎么样呢?”,如果之间没有插入名词、代词和词组,则译为 “怎么,怎么样,怎么办”。有询问怎么处理的意思。

例:“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译文:(沛公说:)“现在出来了,没有告辞,对这怎么办呢?”

6.“如„„何”,译为“对„„怎么办?”

例: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译文:对太行、王屋怎么办?

7.“奈„„何“,译成“把„„怎么办?” 例1:三老不来还,奈之何?(《西门豹冶邺》)译文:三老不回来,把他们怎么办? 例2:虞兮虞兮奈若何!译文:虞姬啊虞姬,把你怎么办(安置)?

8.“是故”,“是以”,译为“因此,所以”。

例: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译文:因此,无论(身份)高贵还是低贱,无论年龄大还是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9.“所以”,译为“用来„„的”、“„„原因”。

例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译文:老师,是用来 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

例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我们离开父母亲属来侍奉您 的原因,只是仰慕您的崇高品德。

10.“不亦„„乎”,译为“不也是„„吗?”

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经常温习所学知识,不也是高兴的吗? 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快乐的吗? 别人不理解自己,自己也不生气,不也是有道德的人吗?”

11.“有以„„”,“无以„„”,译为“有可以拿来„„的”,“没有可以拿来„„的”。

例1:吾终当有以活汝。(《中山狼传》)译文:我总会有可以拿来使你活下去的办法。例2:军中无以为乐。(《鸿门宴》)译文:军营里没有可以用来作乐的东西。

12.“庸„„乎”,译为“哪里„„呢?”

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译文:我以道理为师,哪管他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13.“其„„乎(邪)”,译为“难道„„吗?” 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译文: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 是他们真的不知道千里马啊!

14.“得无„„乎”,“得无„„耶”,译为“恐怕„„吧”或“莫非„„吧”。

例: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记王忠肃公翱事》)译文:你们的老人很廉洁,你们恐怕不免穷困吧? 15.无乃„„乎(与),译为“恐怕„„吧?”

例:无乃尔是过与?(《论语》)——恐怕(应该)责备你们吧?

16.“„„之谓也”,“其„„之谓也”,译为“说的就是„„”“大概说的是„„吧”; “岂„„之谓乎”,译为“难道说的是„„吗?” 例1:其李将军之谓也? 译文:这大概 说的是 李将军 吧? 例2:岂管仲之谓乎? 译文:难道说的是 管仲 吗?

17.“孰与”,“与„„孰”,译为“跟„„比较,哪一个(更)„„”。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比,哪一个更厉害呢? 18.“然则”,译为“既然这样,那么”。例: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译文:这样做官也担忧,不做官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能 快乐呢?

19.“有„„者”,译为“有个„„人”。例: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促织》)译文:县里有一个叫成名的人,读书考秀才,但是多次没有考中。

20.“与其„„孰若(无宁)„„”,译为“与其„„,哪如„„,哪里比得上(不如)„„”。

例: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译文:与其坐着等死,哪如奋起抵抗拯救我们村庄?

21.“能无„„乎”,译为“怎么不„„呢?” 例: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译文:诚信却被怀疑,忠心却被诽谤,怎能不怨愤呢?

22.“(而)况„„乎”,译为“何况„„呢?”或“又何况„„呢?” 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译文:现在把钟和磬放入水中,即使有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又何况是石头呢!

23.“安能”、“何能”、“何得”,一般译为“怎么能”。

例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译文:怎么能让我低头弯腰去侍奉权贵,叫我不能开怀展笑颜!例2: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

常见固定句式的语法功能,有时能体现一定的表达语气。

1.推测语气 “„„得无„„” 这个词组表示对某种情况的推测。

“得无”也常写作“得勿”、“得亡”。译为“莫不是”或“该不会”。例如: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译文: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了吧?(意思就是可能减少了。)

2.疑问语气

(1)“如„„何”、“奈„„何”、“若„„何” 这是三个表示相同的疑问语气,可以翻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或“怎么对待„„”。例: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译为: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

(2)“„„何(胡)以„„”。“何以”是“以何”的倒装。意思是“用什么”、“拿什么”、“凭什么”,表示疑问。例1: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译为:国家拿什么来救济(灾民)呢?

例2: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孟子•庄暴见孟子》)译为:我们君王大概没有疾病吧,(不然)凭什么能够奏乐呢?

3.反问语气(1)“不亦„„乎”。“亦”是副词,用来加强反问语气。译为“不„„吗”或“难道不„„吗”

例: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译文:难道不是令人高兴的事吗?

(2)何(奚)„„为? 奚以„„为?“为”是表反问的语气词。译为“哪儿用得着„„呢”或“要„„干什么呢” 例:奚以 之九万里而南为?

译文:哪里要 飞到九万里的高空 而向南飞 呢?

文言句式的掌握直接影响着文言句子的翻译和文章的理解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些帮助。同时,同学们还应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发现,不断的去积累,以便更好的去应对高考。

一.翻译下列句子

1.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西门豹治邺》

2.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晏子春秋•晏子使楚》 3.若辈得无苦贫乎?(《记王忠肃公翱事》)4.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孟子•庄暴见孟子》)5.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 察今》)6.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鸿门宴》)

7、谚所谓“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8、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9、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10、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促织》)

11、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1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

13、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14、安能、何能、何得,这三种固定结构一般译为“怎么能”。

安能摧屑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15、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5.高中语文文言文常见句式 倒装句 篇五

高中语文文言文常见句式 倒装句由查字典语文小编整理并分享,欢迎老师同学们阅读。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查字典语文网,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文章!倒装句

现代汉语的语序一般以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状语在前,动词在后;谓语在前,宾语在后。如果这种顺序被颠倒,就成为“倒装句”。文言文的语序倒装主要有四种:

A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在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

B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候,宾语通常都要前置。

C定语后置。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的后面。

D状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A主谓倒装。

1、渺渺兮予怀。—“渺渺”是主语“予怀”的前置谓语,译:我的心想得很远很远啊。(《赤壁赋》)B宾语前置。

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提前:

1、何为其然也?—(何为是为何的倒装)译:为什么箫声这么悲凉呢?(《赤壁赋》)

2、而今安在哉?—(安在是在安的倒装)译:现在在哪里呢?(《赤壁赋》)

3、而又何羡乎?—(何羡是羡何的倒装)译:又羡慕什么呢?(《赤壁赋》)

4、不然,籍何以至此。—(何以是以何的倒装)译:不如此,我怎么会这样?(《鸿门宴》)

5、今日之事何如?—(何如是如何的倒装)译:今天的事情怎么样?(《鸿门宴》)

6、客何为者?—(何为是为何的倒装)译:客人是干什么的?(《鸿门宴》)

7、大王来何操?—(何操是操何的倒装)译:大王来时带了什么东西?(《鸿门宴》)

8、沛公安在?—(安在是在安的倒装)译:沛公在哪里?(《鸿门宴》)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

1、及时相遣归。—(相遣归是遣归相的倒装)译:趁早送我回娘家。(《孔雀东南飞》

2、嬉戏莫相忘。—(相忘是忘相的倒装)译:游戏时不要忘了我。《孔雀东南飞》

3、誓天不相负。—(相负是负相的倒装)译:我指天发誓,绝不会辜负你。《孔雀东南飞》

4、好自相扶将。—(相扶将是扶将相的倒装)译:好好侍奉婆婆。《孔雀东南飞》

5、还必相迎取。—(相迎取是迎取相的倒装)译:那时一定去接你。《孔雀东南飞》

6、久久莫相忘!—(相忘是忘我的倒装)译:永远不要忘记我啊《!孔雀东南飞》

7、君既若见录。—(见录是录我的倒装)译:您既然如此惦记我。《孔雀东南飞》

8、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自意是意自的倒装)译:但是我没有料到自己能先进入关中(《鸿门宴》)用“之”“是”把宾语提到前边 C定语后置。

文言文虽有修饰词放在中心词前面的,但多数置于中心词之后,所以构成了文言文句式的又一特点。定语后置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者“”之“”而“作标志词。二是数量词作定语时,也常后置。

1、凌万顷之茫然。—(茫然是万顷的后置定语)译:越过茫茫的江面。(《赤壁赋》)

2、客有吹洞萧者,—(吹洞箫是客的后置定语)译:有吹洞箫的客人(《赤壁赋》)

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知其事是宾客的后置定语)译:太子以及知道这件事的宾客。(《荆轲刺秦王》)

4、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一双是白璧的后置定语,一双是玉斗的后置定语)译:我拿一双白璧,想献给项王,一双玉斗,想给亚父。(《鸿门宴》)

5、群臣侍殿上者.—(侍殿上是群臣的后置定语)译:侍立在殿上的群臣。(《荆轲刺秦王》)

6、金千斤,邑万家。—(千斤是金的后置定语,万家是邑的后置定语)译: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荆轲刺秦王》)

7、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三是举所佩玉玦以示之的后置定语)译: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再三举起他佩带的玉暗示项王。(《鸿门宴》)D状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应为“苏子与客于赤壁之下泛舟游”)(《赤壁赋》)

2、月出于东山之上。(应为“月于东山之上出。”)(《赤壁赋》)

3、徘徊于斗牛之间。(应为“于斗牛之间徘徊。”)(《赤壁赋》)

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应为“况吾与子于江渚之上渔樵”)(《赤壁赋》)

5、相与枕藉乎舟中。(应为“相与乎舟中枕藉。”)(《赤壁赋》)

6、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应为“唐浮图慧褒始于其址舍.。”)(《游褒禅山记》)

7、古人之观於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古人之於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观)(《游褒禅山记》)

7、沛公军霸上。(应为“沛公(于)霸上驻军“)(《鸿门宴》)

8、徘徊庭树下。(应为“(于)庭树下徘徊”)《孔雀东南飞》

9、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应为“夫今樊将军,秦王(以)金千斤,邑万家购之。”)译:现在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赏格,购取他的头。(《荆轲刺秦王》)

10、嘉为先言于秦王曰。(应为“嘉为先于秦王言曰。”)译:蒙嘉替他先在秦王面前说道。(《荆轲刺秦王》)

11、燕王拜送于庭。(应为“燕王于庭拜送。”)译:燕王亲自在庭前拜送。(《荆轲刺秦王》)

12、见燕使者咸阳宫。(应为“(于)咸阳宫见燕使者。”)译:(秦王)在咸阳宫接见燕国的使者。(《荆轲刺秦王》)

13、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应为“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于项羽言曰。”)译: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对项羽说。《(鸿门宴》)

14、具告以事。(应为“以事具告。”)译:把事情全告诉了他。(《鸿门宴》)

15、长于臣。(应为“于臣长。”)译:比我大。(《鸿门宴》)

16、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应为“以沛公言具报项王。”)译:把刘邦的话全部报告了项羽。(《鸿门宴》)

6.文言句式的教学设计(详案) 篇六

——宾语前置、介宾结构后置

作课人:张小晋 [教学目标] 1.立足课本,指导学生归纳、整理文言宾语前置句、介宾结构后置句的一般特点、规律,面向高考。

2.让学生通过与教师一同归纳宾语前置句、介宾结构后置句这一知识,培养他们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以学生为主体,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帮助学生理解、归纳、总结、讨论等方式学习宾语前置句、介宾结构后置句。4.通过学习调动他们的做古文阅读题的积极性,树立学生的信心,相信自己能行。【教学重点】

宾语前置句 【教学难点】

宾语前置句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语言大师吕叔湘先生说“古今言殊”。他说,尽管是为《论语》作注的大学者朱熹,假如时光倒流,让他参与孔子与其弟子的交谈,春秋孔子他们的说话,宋人朱熹一句也听不懂。为什么?“古今言殊”。

二、考点阐释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这一考点在近几年高 考中虽未单独设题,但其知识点遍布文章,阅读内容中许多句 子涉及这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在翻译题中,因此其是不可忽视 的一个考点。

三、回顾句式类型

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

四、课堂活动

(一)动宾前置 1.学生练习

练习一:翻译下列句子

以为莫己若者。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良曰:“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

童子何知?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夫晋,何厌之有?

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

2.师生归纳总结动宾前置的情况。

动词宾语前置的情况: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置于动词前;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置于动词前;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

(二)介宾前置 1.学生练习

练习二:翻译下列句子

君何以知燕王?

微斯人,吾谁与归?

胡为而来哉?

一言以蔽之。

歌以赠之。

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并力西向。

2、师生归纳总结介宾前置的情况。

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

(1)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前;

(2)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是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的前面,最常见的是介词“以”;

(3)介词宾语是方位词,也放在介词的前面。

(三)介宾结构后置1.学生练习

练习三:翻译下列句子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佚之狐言于郑伯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2.师生归纳总结介宾结构后置的情况。介词结构后置的情况:(1)介词结构“于„„”在古代汉语中放在谓语动词后,按现代汉语习惯应放在谓语动词前作状语;

(2)介词结构“以„„”在古代汉语中放在谓语动词后,按现代汉语习惯应放在谓语动词前作状语。

五、课堂练习练习四: 1.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是()A.时人莫之许也。

B.吴子未之恩也。

C.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2.下列句子中与“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句式相同的一项()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B.甚矣,汝之不惠。

C.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D.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六、布置作业

1.资料上的文言句式题;

2.2010年全国高考卷I、2010年浙江高考卷、2009年天津高考卷上的文言文阅读题。

七、课后小结

从本节课学生的活动情况来看,学生掌握了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宾语前置这一特殊句式。存在的不足之处是这一知识点是在翻译题中考查,学生的翻译不到位,句式掌握了,但一些重点字词翻译不出来。

八、课后反思

针对学生存在的这一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立足课本抓好重点实词这一知识点。

板书设计

(一)动词宾语前置的情况: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置于动词前;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置于动词前;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

(二)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

1.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前;

2.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是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的 前面,最常见的是介词“以”;

3.介词宾语是方位词,也放在介词的前面。

(三)介词结构后置的情况: 1.介词结构“于„„”在古代汉语中放在谓语动词后,按现代汉语习惯应放在谓语动词前作状语;

7.高考文言句式备考指南 篇七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文言句式作了这样的要求:“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该考点的内容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习惯搭配五个方面。这一考点知识遍布全篇文章,阅读理解时许多句子涉及这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在文言文的阅读过程中,如果对古汉语中一些句式特点,尤其是像主谓倒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比较特殊的句式不熟悉、不理解,必然会造成阅读的困难和翻译句子的不准确。因此,对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中不同的句式的理解,应该有足够的认识,这是我们复习备考时不可忽视的一个考点。

这一考点的设题主要体现在文言文句子的翻译上。在文言翻译题中考查对文言句式的把握,从近三年高考来看,有逐年加强的趋势,尤其是2006年、2007年的高考,几乎所有的考卷都强化了对这一考点的考查。如2007年湖北卷“门前植槐一株,枝叶扶疏,时作糜哺饿者于其下”,2007年江西卷“与其得罪于能陟我、能黜我之君王,不如忍怨于无若我何之百姓”的翻译中都出现了介词结构后置句,应该将后置的定语提前翻译;2007年辽宁卷“吾向之隐忍而不之杀者,为其有仓卒一旦之用也”,2007年山东卷“钟会伐蜀,过与戎别,问计将安出”,考到了宾语前置句,需要把前置的宾语还原,才能正确地翻译。其它考区的句子翻译也大多侧重在文言文特殊的句式上,由此可预见,在以后的高考中,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仍然会是一个热点,这需要引起我们充分的注意。

我们要想从容地应对这一考点,就必须掌握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以及各自的特点。《考试大纲》中要求了解如下几种句式:

一、判断句

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示判断的,但在古汉语里,“是”多作代词用。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借助语气词来表示判断。判断句一直是高考翻译题中的一个重点,每年都会有多套试卷考查到,2007年几乎每套试卷都有所涉及,大多是与其他句式一起综合考查。如“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宜谨宝藏之,勿令损毁。”(2007年高考安徽卷)该句前一分句是一个用“……也”来表判断的句子,因此,翻译时要照顾到这种句式的特点,译为:这是五代、宋时的古董,年代很久了,应该小心地把它当作珍宝一样收藏着,不要使它毁坏。

二、倒装句

倒装句是文言文翻译中的一个难点,高考对其考查历年都很重视,近几年尤为明显,考查的题量也呈上升趋势,2007年高考有多套试卷考查了这一知识点。如“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书相闻。”(2007年高考浙江卷)该句既考查了“相”作人称代词时常常前置这一特殊句式,翻译时要把语序理清,才能做到准确翻译。该句的顺序为“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书闻相”,译为:我猜测他非常怨恨我,不敢写信给他。

三、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是古今共有的,不过,文言里这种现象更突出,而且有些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古文中也经常被省略。省略句主要有省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连词几种情况。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是主语的省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是谓语的省略;“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是 动词宾语的省略;“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是介词的省略;“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是介词宾语的省略。

对省略句翻译的考查,是历年高考中对句式翻译考查时题量最大的,它要求考生在翻译时补出省略的成分。

四、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对被动句的考查,历来也是高考常见的考查点之一。如“尤为帝所礼重,而不至大用,时议惜之。” (2004年高考江苏卷)该句中的“为……所”表被动,翻译时应译为表被动的介词“被”或“受”等。再如“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2007年高考浙江卷)本句中的“终身不用”考查了被动这一句式,译为: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终身不被重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吗?

五、习惯搭配

文言文中的一些词语经常结合起来使用,表达一定的语法意义,由于世代沿用,就成为一种用法和结构都比较固定的习惯句式。在2006、2007年的多套高考试卷中,每套试卷都以不同的形式考查了对文言固定句式的掌握。如“是非真能好古也,特与庸俗人同好而已。”(2007年高考安徽卷)该句考查了“特……而已(耳)”这一固定句式,相当于现代汉语“只不过……罢了”。译为:这不是真能爱好古物,只不过与平庸世俗的人趣味相同罢了。

考点误区

这个考点考生答题时常犯的错误有:

1.不明句式特征,译文颠三倒四

由于特殊的情况,造成了文言文中的句式和现代汉语的句式不一样,因此我们在翻译时要把文言文的句式调整为现代汉语的句式,让它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可是有些考生在答题时对文言文的句式特征不甚了解,这样就不能正确翻译句子的意思,给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如“因乞李氏以归”(2007高考湖南卷)这句在“李氏”前省略了“之于”,即省略了“乞”的宾语“之”和介词“于”,而“于李氏”又是介词结构后置,翻译时的语序应为“因于李氏乞之以归”,译作“于是向李氏讨取这部书回家”。有些同学不明白这个句式的特点,译作是“因此乞求李氏归家”这显然是错误的。再如“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2007高考浙江卷)引句的“终身不用”属于意念上的被动句式。在翻译时应注意一定要体现出被动关系。很多考生翻译成“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一辈子不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吗”也是错误的。

2.不明句式特征,译错重点词语

汉语意义是丰富的,在不同的語言环境中含义是不一样的。如“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这是一个有标志的用“为”或“为……所……”表被动的句子,即“……被天下人嘲笑”,可是有些考生不明白,却把“为”译成“向”即“……向天下人笑”,这种错误是很可惜的。

实战演练

把下列文言文语段中的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练习1】

邹与鲁哄。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1)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2)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二章》)

【练习2】

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客有言于郑子阳者曰:“列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穷,(3)君无乃为不好士乎?”郑子阳即令官遗之粟。子列子见使者,再拜而辞。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望之而拊心曰:“妾闻为有道者之妻子,皆得佚乐。今有饥色,君过而遗先生食,先生不受,岂不命邪!”子列子笑谓之曰:“君非自知我也。(4)以人之言而遗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其卒,民果作难而杀子阳。(《庄子·杂篇·让王第二十八》)

【参考答案】

(1)官吏没有人把(如此严重的情况)禀告(君王),这就是处在上位的人怠慢残害百姓呀。(注意判断句式)(2)您施行仁德的政策,这些百姓(就会)爱护自己的上官,为自己的上官效死了。(注意“死”的为动用法)(3)您恐怕是不喜欢士人吧?(注意固定结构“无乃……乎”的翻译)(4)(他)根据别人的话才(派人)送给我粮食,他将来加罪给我也(一定)会根据别人的话,这就是我不愿接受的原因。(注意判断句式)

8.·文言常用句式 篇八

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m 7

·文言常用句式

文言常用句式和现代汉语的常用句式基本上是相对应的,主要要求同学们掌握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变式句等五种。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判论战》)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即今之偶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五人墓碑记》)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苏轼《石钟山记》)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刘备天下条雄。(司马光《赤壁之战》)刘豫州王室之胃。(同上)

二、疑问句

文言中的疑问句,一般要用疑问代词(谁、何、易、胡、安、孰、焉等)或疑问语气词(乎、欤、耶等)提出问题。用疑问代词的,例如: 谁为哀者?(张溥《五人墓碑记》)独五人之激檄,何也?(同上)蹈死不顾,亦曷故哉?(同上)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司马迁《鸿门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师说》)且焉置土石?(《列子·愚公移山》)用疑问语气词的,例如: 壮士,能复饮乎?(司马迁《鸿门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张溥《五人墓碑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苏沟《六国论》)

三、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例如: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动见瞻观,何时易乎?(曹丕《与吴质书》)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用介词“被”表被动。例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张溥《五人墓碑记》)参佐无不被系束。(《世说新语·桓南郡好猎》)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例如: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四、省略句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很多省略现象,古代汉语中更为多见。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省略主语。有承前省、蒙后省,自述或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例如: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柳宗元《捕蛇者说》)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宋濂《送东阳马生序》)()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左传·曹判论战》)省略谓语。与现代汉语比较,文言中谓语的省略较多见。例如: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同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省略宾语。有动词宾语的省略。例如: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司马迁《陈涉世家》)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沈括《活板》)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司马迁《鸿门宴》)有介词宾语的省略。例如: 竖子不足与()谋。(同上)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陶渊明《桃花源记》)省略介词。文言中介词“于”也常常省略。例如: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苏轼《石钟山记》)激昂()大义,蹈死不顾(张博《五人墓碑记》)

五、变式句 所谓变式句,是比照现代汉语说的。文言中句子的语序多有变化,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主语后置。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愚公移山》)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晏子春秋·晏子辞千金》)宾语前置。宾语前置相当多见,有几种情况。一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苏轼《石钟山记》)。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弗怠之)(宋濂《送东阳马生序9)一是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提前。例如: 大王来何操?(操何)(司马迁《鸿门宴》)沛公安在?(在安)(同上)子何恃而往?(侍何)(彭端淑《为学》)微斯人,吾谁与归?(与谁)(范仲淹《岳阳楼记》)不然,籍何以至此?(以何)(司马迁《鸿门宴》)一是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前边。例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韩愈《师说》)唯利是图(图利)定语后置。文言中,一些修饰性的定语常常置于中心词之后。例如: 遂率子孙荷担考三夫。(《列子·愚公移山》)大阉之乱,绍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张溥《五人墓碑记]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介词结构后置。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有则往往置后作补语。例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得双石于潭上。(苏轼《石钟山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司马迁《陈涉世家》)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9.文言句式归纳总结 篇九

判断句主要形式:

一、用“者”或“也”句式表判断。

①用“……者,……也”表判断。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②句末用“者也”表判断。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③前单用“者”或后单用“也”表判断。3粟者,民之所种。4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二、用“此(是)„„”句式表判断。5此天子气也。6是寡人之过也。

三、用动词“为”“是”表判断。7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8不知木兰是女郎。

四、用“即”“乃”“则”“皆”等副词表判断。9梁父,即楚将项燕。10当立者乃公子扶苏。1112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五、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13刘备天下枭雄。

六、用“非” 等表示否定的判断。14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被动句主要形式:

一、用介词“于” 表被动。15不拘于时,(学于余)

二、用“见”“见„„于„„”表被动。16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三、用“为”“为„„所„„”表被动。17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四、用介词“被”表被动。18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动词本身表被动。19洎牧以谗诛。

省略句主要形式:

一、省略主语。20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

二、省略谓语。2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三、省略宾语。

1、省略动词宾语;22尉剑挺,广起,夺(剑)而杀之。

2、省略介词宾语。23秦王不怿,为(之)一击缶。

四、省略介词(“于”“以”)。24 沛公军(于)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25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以)鸡,果如成言。

五、省略量词。26蟹六跪而二螯

倒装句

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定)主─[状]─谓─(定)─宾

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这就是所谓倒装句(变式句)。

文言倒装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宾语前置;

二、定语后置;

三、状语后置;

四、主谓倒置。

宾语前置

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疑问代词:何、谁、孰、胡、安、焉等。27沛公安在?

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否定词:不、未、莫、无等28忌不自信。

三、用 “唯……是”或“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是”或“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29唯利是图。30夫晋,何厌之有?

四、介词宾语,有时也放在介词的前面。31微斯人,吾谁与归?何以战?

定语后置

定语后置形式之一: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3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定语后置形式之二: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33马之千里者

定语后置形式之三:中心词+ 之+后置定语3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定语后置形式之四:中心词+而+后置定语+者35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定语后置形式之五:中心词+ 数量词36我有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状语后置

一般即指介词结构后置。文言文中的介词结构大都会置于谓语部分后面,其中尤以“以”“于”构成的介词结构居多。有时候,后置的介词结构中的介词(主要是“以”“于”这两个介词)会省去,这种情况仍可视为介词结构后置。37私见张良,具告以事。38

用“如(若)„„”这类修饰形容词或动词的状语,常常放在形容词或动词的后面。例:39火烈风猛,船往如箭。

主谓倒置

即将谓语前置,大都是为了突出谓语部分,适应表达的需要。主谓倒置句以感叹句、疑问句居多。

40甚矣,汝之不惠!41美哉,我少年中国!42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43何哉,尔所谓达者? 判断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

1、君何以知燕王?

2、宋何罪之有?

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5、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6、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7、会于西河外渑池。

8、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9、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0、善哉,祁黄羊之论!

11、頒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2、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13、莲,花之君子者也。

14、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上一篇:悄然开放作文700字下一篇:八一联欢会主持词 红楼斋主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