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2024-07-01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教学设计(精选11篇)

1.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篇一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教学案例

设计意图:虽然简单的搭配问题二年级时已接触过,但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我决定把例题的2个与3个搭配,降低为2个与2个搭配。我认为,这并不影响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降低一点难度,能避免学生在一开始就遇见困难、受到挫折,失去学习信心和兴趣。第二,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也是课能否上得成功的关键。我开始冥思苦想,用什么来吸引学生。学生对肯德基(尤其是我们农村的孩子)很感兴趣,何不把数学问题放进孩子们的生活里,让数学问题生活化,让生活问题数学化,又能够达到激发兴趣、探究方法、解决问题、训练思维的目的呢?因此,我创设了模拟吃肯德基的情境,让孩子探索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又得到思维能力的锻炼和培养。第三,除了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探究,更要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数学家郑毓信说过“数学化是人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素养”。在本课教学中,我想从两个方面来渗透数学化思想。由2种主食品搭配2种饮料的早餐问题,再到2座大桥搭配3条路的路线问题,最后到3对3到4对5的照相问题,让学生经历横向数学化的过程;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画一画、连一连,算一算的方法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提高,让学生经历由“物体”到“符号”(图形),再由“符号”(图形)抽象到“数”的纵向数学化的过程。

案例描述及思考: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吃肯德基吗? 生:喜欢!(异常兴奋)

师:你喜欢吃肯德基中的哪些食品?

生:薯条、汉堡、鸡肉卷、可乐„„(七嘴八舌)[思考: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创设学生感兴趣吃肯德基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出示肯得基的图片)今天,肯得基早餐提供两种主食,分别是汉堡和虾卷,两种饮料,分别是可乐和果汁。如果,每人可以选择一种主食搭配一种饮料,那么,一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案呢?

生:跃跃欲试。

师: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可以摆一摆!生:可以算一算!生:可以画一画!生:可以连一连!

(师有意识地按以下顺序板书摆一摆;画一画;连一连;算一算。)师:还有其他的办法吗? 生:没有了。

师:现在请你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方法,尝试解决这个问题。生动手操作。有的拿出学具摆,有的在纸上画、连线„„ 师:谁想把你的方法与大家分享? 生1上台,在黑板上摆出了四种搭配方案。生2:我先算1×2=2,2×2=4 师:你是怎么想的呢?

生:汉堡可以搭配2种饮料,虾卷也可以搭配2种饮料,一共有4种,所以我写1×2=2,2×2=4。

师:你的想法真不错。谁能理解他的想法,帮他再说一说? 生:1种主食搭配2种饮料,2种主食就是2个2种,就可以用1×2=2,2×2=4来算。[思考:学生提出用“算一算”的方法来解决,这是我预先没有想到的。后来,竟出现了用1×2=2,2×2=4的算式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更是超越预设的自然生成。此时,教师如何应对,是压制或是顺势引导呢?我采取了顺其自然、顺势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说清楚思维过程,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

师: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吗? 生:我用画的,再连线。师:你怎么画呢?

生:我想画汉堡、虾卷、和饮料。师:请你上台来画吧!生上台,怎么画也不象„„

师:很难画是吧?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图形或别的什么来代替呢?

生:用圆形表示汉堡和虾卷!生:用三角形表示饮料!

师:那请你试一试他们建议的办法吧。生:画出2个圆形、2个三角形。

[思考: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遇到困难,自发产生用符号或图形表示物体的需要,而不是由教师直接把方法教给学生。]

[本节课我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学习中收获快乐、收获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

2.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篇二

一、问题———教学中为何难以落实

(一)思想认识欠缺。

数学思想在整个小学数学阶段是非常重要的,但通过调研发现75%的小学教师对数学思想方法在课堂中从未渗透过,尤其是50岁左右的老教师,对数学思想概念模糊不清,在课堂中更是很少给孩子们渗透点拨数学思想方法,仅是为解决一个问题选择解题思路,草草了结一道题,而对一道题中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教师往往都忽视了。

(二)教师能力所致。

通过对农村150个教师的问卷调查及近年来青年教师专业知识测试,我们发现刚入职的青年教师及老年教师独立钻研教材的能力不强,挖掘教材中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能力欠佳,意识淡薄,大部分教师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却淡化了知识发生过程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长期教学中不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往往是孤立、零散的东西,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三)培训引领不够。

在小学数学各级各类培训中,对某堂课该如何来上学生的吸收可以做到最大化的研究与讨论比较多,但很少有专家或教师在点评过程中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引领,所以数学教师整体上对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视度有所欠缺。

郑毓信先生说,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突出强调,应当说是数学教育特别是数学课程目标现代演变的一个主要特征。数学思想方法以具体数学内容为载体,又以具体数学内容为指导思想的方法。他在教学中积极发挥,能使学生学会严密的思考问题,感悟数学教学的真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更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小学阶段必须在课堂中有意识地渗透数学思想的行为方式,这已经是教学专家所达成的共识。本文以小学三年级上数学广角《集合》一课教学为例,对数学思想与方法展开教学实践与研究。

二、探寻———以《集合》为例寻求落实数学思想教学之路

(一)课前之研

数学教材是通过静态的形式呈现信息,而学生需要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的动态过程才能更好地形成数学素养,因此教师必须深入研读教材,优化课堂设计,使学生真正触摸数学的思想与本质。

1. 追本溯源,寻找起点

(1)本学科的追溯:细看《集合》是三年级上册的内容,但是集合的概念、集合的思想在一二年级早已出现。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开始,教材就通过直观形象的韦恩图渗透了集合的概念。在认识0~10的十一个数字中,每个数字都有一张相应的集合图,也就是告诉学生,一个集合中有几个元素就用“几”来表示。如《数学》第一册表示“1”的集合图里只有一个元素(一面红旗);表示3的集合图里有3个元素(3把凳子)。这就很形象地把集合中的元素与基数的概念有机地联系起来。《数学》第二册的“认识图形”一节课中,把类似的图形都放在一起。这部分内容渗透了如何把一些同类的物体组成一个集合的思想。还有一开始的加法运算中,左边一只千纸鹤,右边2只千纸鹤,一共有几只千纸鹤?是两个集合间不交叉的运算,也是集合思想的一个体现。虽然集合思想早就渗透在教材中,但对于两个集合间的运算,尤其是交集的体会并不多,但也有如学生在一年级时接触过这样的题:“有一列小朋友,从前数明明排第6,从后数明明排第2,这一列有几人?”对于“重复的人数要减去”,学生是有经验的,能够列式解答,这里就已经开始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来解题。

(2)跨学科的追溯:其实在我们的科学起始年级教学过程中也有对思想方法的渗透,在教学《蛋的结构》时,教师给每个小组一个新鲜的鸡蛋,让学生发现蛋的结构。学生通过小组自主观察,用列表法记录好对蛋结构的发现,蛋有胚胎、卵白、卵壳、卵黄等,教师就运用一一列表,画图的思想方法,让学生学得轻松,懂得容易。又如在学习《神奇的磁铁》一课中,教师分别给各小组一些能被磁铁吸的物体、不会吸的物体及实验记录单,让学生分小组分别实验、动手实践,发现怎样的物体能被磁铁吸,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磁铁的特性。科学课中就有画图、列表、分析、归纳等思想方法的渗透。

2. 精细解读,理解教材

“三上”数学广角集合单元中共有9个用集合思想方法解决的题(含例题、“做一做”、练习题),涉及学生在生活(比赛人数、水果品种、参观人数等)和学习(按要求填数、写成语等)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求两个集合的并集或交集的元素个数。教材例题的教学意图很明显,可以分三步走:

(1)教材中用统计表的形式给出某班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提出要解决的问题。教师给学生充分自主探索解决的各种方法。环节中呈现了一一列举出参加两项比赛的学生姓名(两个集合的元素),把重复的连起来凸显出来,让学生感悟到在求两个集合的并集时,它们的共同部分在并集中只能出现一次。

(2)了解用维恩图表示集合及其运算的方法,让学生体会集合元素的特性是无序性和互异性,明确集合的运算有交集和并集。

(3)“可以怎样列式解答?”教师提出问题,能脱离具体的图和情境,从集合的角度让学生用计算解决两个集合的并集的元素个数问题。

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猜想、推理等活动,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意义,逐步形成严密地、有序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养成探究意识,形成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3. 课前调研,再探起点

执教新课前对集合一课进行了前测题目与课本例题相同,5%的学生能用比较完整的维恩图来解决,20%的学生对他们的重叠部分能初步感悟,但不能用准确的维恩图来表示,75%的学生还是不能体会到人数有重叠。其实,集合数学思想方法不仅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是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这一数学思想的引入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在今后的学习中经常运用到维恩图表示关系,如:三角形的分类、各种四边形关系等。都是让学生在体会运用上解决实际问题,为今后学习奠定基础。根据以上的认识将《集合》一课设计了简要的教学思路,以学生喜欢的脑筋急转弯创设情境引发冲突,揭示课题;列表呈现提出问题质疑解题,发现学生的种种思考,教师给予学生用图的形式表达心中的想法,将孩子们的想法一一呈现,引出集合;设计由简到难,有层次的练习巩固新知;课外拓展,课堂回顾总结。

(二)课中之研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展开了对集合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教学设计:

1. 引发冲突,唤起学习的“兴趣”

(1)趣味题:师(口述):昨天,老师见到两个爸爸和两个儿子一同去看电影,可是他们只买了3张票就顺利地进了电影院,这是为什么?(师:爷爷、爸爸、儿子)。

(2)呈现改变例题主题图中统计表,提出“喜欢吃梨和桃子的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老师对自己班部分学生做了一个小调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四(1)班喜欢吃梨和桃子的学生名单:

说说你从调查表中获得了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喜欢吃梨和桃子的一共有多少人?)

师:怎样求出一共的人数。

生1:9+8=17(人)学生有歧义,发现重复,引起矛盾。

2. 数形结合,突破探究的“拐弯”

我们知道数和形关系非常密切,不可分割,我们要很好地把数和形结合起来,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帮助学生掌握概念。数形结合既是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可以促使思维更加完善、精确。借助直观,深刻理解维恩图中每一部分的含义,加深对集合知识的理解。

(1)数形结合突破

师:是的,我们发现有些人既喜欢吃梨又喜欢吃桃子,我们没法一眼就看出一共有多少人。那你能不能想想办法,把这些同学的名字再整理整理,要求一眼就能看出这些同学喜欢水果的情况,然后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它表示出来。

生1:用文字表述的生2:用三个图表述的

生3:用两个图来表述生4:用两个图并配上文字

(学生自己动手试一试,教师引导可以写一写、画一画、有条件还可以摆一摆)

师:比较上面几位同学的方法,你们觉得,谁的图能最清楚地让我们看出这些同学喜欢水果的情况?

教师在教学集合图时,并没有直接出示维恩图,也没有指定孩子们一定要用维恩图,而是给了孩子将自己的理解用各种形式表示出来,但教师在展示环节时,有意识地安排学生第一层次地点拨从文字开始,再从第二层模棱两可的表格式递进,凸显出表格比文字表达更甚一筹,再到第三层一个小小的圈的作用凸显一部分,再到第四层级逐步明朗,并有学生自主提出用这样的维恩图。

在此环节教师充分挖掘学生符号化的思想以及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将自己的理解和想法用自己喜欢的符号表示出来,并给学生创设了比较的环节,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感悟,这样将课的重点凸显出来,水到渠成。

(2)解决问题多样化

利用维恩图解决问题时,教师提出:“刚才我们根据这幅图,已经清楚地知道了学生喜欢水果的情况,现在我们一起回过去解决最开始提出的问题:喜欢吃梨和桃子的一共有多少人?现在你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吗?”

汇报:

生1:9+8=17(人)(错。有三个人既在9个人里面也在8个人里面,有重复。)

生2:9+8-3=14(人)

生3:9+(8-3)=14(人)

生4:(9-3)+8=14(人)

生5:6+3+5=14(人)

……

孩子们根据刚才符号化的展示用算式来表示,教师在此环节及时地渗透算法多样化的思想,让学生的想法在课堂中得以展示。教师心中有渗透数学思想的意识,他的课堂就一直会以学生为中心,将每个孩子的所思所想淋漓尽致的体现。

3. 丰富练习,完善思维的“内化”

在教学中,我们围绕着集合思想的感悟展开活动,选择一些趣味性、实践性的素材设计练习,提升学生用数学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和技能。本单元共有9个题目来源于学生熟悉的情境。我们安排三个层次的练习设计:

这三个层次的练习设计,从具体的生活实物,到抽象的文字训练,学生慢慢地体会到用集合的角度来思考并解决问题,是非常有效的。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训练学生的思维,而且还让学生体会,逐渐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物。

第二方面,这样设计练习,可以逐步丰富学生对集合知识的理解。练习中第1~2题,都提供了具体的集合元素的支撑,帮助学生理解集合及其运算。第3题,则没有形象的实际物体的支撑,让学生直接从集合元素的个数抽象地探索解决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题目中还给出了两个集合没有交集、有包含关系的两个集合等情况,丰富学生对集合间关系的认识。

三、思考———总结辐射,感悟思想

日本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说:“学生们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在进入社会后不到一两年就忘掉了,然而那种铭刻于头脑中的数学精神和数学思想方法却长期地在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作用。”

(一)课前备课挖掘思想的“自觉性”

在我们小学阶段六年的数学学习生涯中,整理数学广角的内容就渗透出众多的思想方法,比如转化、类比、集合、数形结合、代换、数学模型等数学思想,一直贯穿我们的教材,教材中的数学概念、法则、公式等知识都是有形的,而数学思想方法却隐含在数学知识体系里,是无形的,常常被教师忽略。在数学教学研讨中,应提高教师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自觉性,使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也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往往比书本知识的传授更重要,更能使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二)教学过程渗透思想的“巧妙性”

从数学的各分支中提炼和总结出来的教学思想方法,实质上就是学习和研究教学的方法,进行数学活动的方法,揭示了数学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有渗透数学思想的意识,然后通过分析挖掘教学的隐形处,了解教材中是如何渗透的,就能从高处着眼,分析和处理教材,并巧妙地将数学思想方法在课堂中进行渗透,让学生了解知识发生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科学地思考问题。比如在“四下”数学广角《鸡兔同笼》一课中,教师就可以巧妙地运用画图法、列表法将学生难以理解的题意,通过画图或列表,使学生能非常清楚地明白为什么鸡几只、兔几只的复杂问题,而且能通过观察图和表格让学生习得一种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教学掌握数学思想,就是掌握数学的精髓。

(三)课后提炼数学思想的“延伸性”

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可以使人们对这些思想方法不自觉地应用,变成普通人无意识的、自觉的行为。作为教师在课堂中对数学思想方法考虑周全、渗透及时,无形中能对学生的解题思路带来开阔的视野,让学生能在遇到难题时成功运用思想方法想到解决的策略,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坚实的数学素养基础。例如在学完“六上”数学广角《数与形》,学生通过画图对《数与形》的知识进行数形结合,为了加深对新授知识的理解,教师在课后要安排相对应的运用新授知识画图的方式来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适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整个小学阶段重视数学方法的渗透,让学生数学学习犹如在幽幽江中撑篙而行,缓缓前行,一步一景,移步换景,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也是一场美丽的旅行。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束仁武.如何渗透数学思想[J].安徽教育,1997(5).

[3]吴明富.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池州师专学报,2004(5).

[4]黄育粤.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应遵循的原则[J].云南教育,1999(5).

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篇三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

学习目的:

1、能够用合理、快捷的方式解决沏茶等简单的生活问题,懂得在同一时间内,所做事情越多,效率就越高。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

2、通过小组的合作讨论制定自己及小组学习、休息一天、一周时间表,让自己的学校生活更“从容不迫”。

3、通过学习自己能够合理的安排好所做事情的流程,让自己的学习、生活更高效。

学习重点:能够用合理、快捷的方式解决沏茶等简单的生活问题

学习难点:能够合理的安排好所做事情的流程,让自己的学习、生活更高效。

活动过程:

一、情境激趣,初步感知

师:星期天早上小红主动要帮妈妈做2件事,洗衣服(30分钟),烧开水(15分钟)请你算一算小明做这两件事一共用了几分钟?

学生汇报时间:十分钟

师:其实啊,合理安排时间可是一门大学问,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到时间的世界去探秘吧:怎样合理安排时间,好吗?(出示课题)

二、自主探究、辩论感知

1.幻灯片出示小红家里来客了要喝茶的情景:(先不出示工序和问题)

师:你了解到哪些故事情境?谁来说给大家听一听。

师:说一说沏茶都需要做哪些步骤?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一说感知做事要有一定顺序。

师:

我们来看看小红沏茶都需要做哪些工序?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屏幕出现沏茶工序和问题)

2、观察工序

师:观察工序,你发现了什么?(工序的顺序是乱的,有些事情可以同时做)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是为了学生能更好更快的解决“小明怎样能尽快的让客人喝上茶”做铺垫,这样做是不是引导的有点多?思维灵活,解决问题快的优秀生会不经铺垫也能解决问题,但课堂上还有一些速度慢的孩子们,对于他们我还是主张这样的引导。但孩子们的回答又怕阻碍了孩子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不知怎样才能完美些。师:谁想好了,可以趴在老师的耳边说一说。

3、屏幕出现问题

师:小红遇到了一个什么问题?先独立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小红怎么办?

学生独立设计自己的方案

【设计意图】:学生要参与讨论,参与探究,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认知能力作为基础,而个体的独立思考是无法由别人或小组来替代的。只有在学生思考到达一定的程度展开讨论,才有可能出现一点即通、恍然大悟的效果;也只有在此时展开讨论,才有可能出现观点的针锋相对和正面交锋,因此在组织学生参与讨论或探索之前,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

学习思考的时间。

4、小组交流,自主设计的方案。

师:小组之间说一说,如果你是小明,怎样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教师到学生中去,听他们交流)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方案,并画出流程图。

5、展示汇报设计方案

各小组把本组的方案张贴在黑板上。

学生参观各组的成果。

6、举手投票,评选优秀设计方案

学生举手投票,老师查票,宣布票数。

表扬优秀方案设计小组。

【设计意图】:学生亲自参与的,才是最好的;学生评选出的,才是最好的。在这个环节里,通过让学生参观,并从中评选出最优方案,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受到了重视,自己的劳动得到了认可。

7、通过刚才沏茶问题的研究与解决,你觉得合理安排一件事应该考虑哪些问题?如果让你合理安排自己一天或是一周的时间,你又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

三、学以致用,制定自己或是小组一天或一周时间表

1、师:制定自己或是小组一天的时间表,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做好记录。

2、学生汇报并汇总公布:

A、弄清楚学校的时间表。

B、明白自己今天要干的事情。

C、如何让自己要干的事情合理的安排在一起。

D、哪些事情是可以同时完成的。

E、要如何做到劳逸结合。

F、时间不能安排的太满,要预留一部分时间,防止有特殊情况放生。

……

3、学生依据上面的问题独立制定自己一天的时间表。

4、在小组内交流、修正完善自己的时间表。

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完善时间表。小组成员相互提出补充意见。

5、全班展示自己的时间表。

学生把自己的时间表张贴在指定的位置,接受同学们的参观。

四、活动小结

师:通过本次活动,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收获。

五、课后延伸

4.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集合的思想。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重点难点:

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入: 猜一个脑筋急转弯题:

看电影:两位妈妈和两位女儿一同去看电影,可是她们只买了3张票,便顺利地进了电影院,这是为什么?这里谁的身份最特殊?为什么?

【师板书:外婆、妈妈、女儿】

[设计意图]兴趣是第一任教师,只有学生有所思,有所疑,才会主动探究,培养孩子的观察和思维训练。

二、探究新知

1.这是老师统计的第一组学生活动情况,喜欢跳绳和打球的人数情况:(1)男生有9人,女生有5人。

(2)喜欢跳绳的有8人,喜欢打球的有9人。2.你能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吗?喜欢跳绳和喜欢打球的共有()人? 3.请同学们用喜欢的方式解决上面的问题: 可列表,可编号,可绘图等等 4.展示:分组展示并解说

5.小结方法(课件展示4—10张)

同学们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集合更清楚地展现问题中显示的关系。

第一组喜欢跳绳、打球的学生名单喜欢跳绳④⑤⑥⑦⑧喜欢打球⑨⑩①②③11121314喜欢跳绳陈东王爱华张伟丁旭赵军喜欢打球杨明李芳刘红王志明于丽周晓陶伟卢强朱小东喜欢跳绳喜欢打球5人3人6人 [设计意图] 让学生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而对同一个问题每个有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他们的自主建构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为了让课堂成为学生充分展示生命智慧的舞台,教师除了要为学生提供平等、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外,还要做一名善意的鼓励者和欣赏者。

6.小练笔:

填一填把下面动物的序号填在合适的位置①②③④⑤会游泳的⑥会飞的

[设计意图]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题型以学生的喜好为题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A 测一我们班喜欢吃香蕉和苹果的人数情况香蕉苹果14人8人12人一共有多少人? 测二我们班参加口算比赛的有28人,参加作文比赛的有26人,两项都参加的有10人,想想这个班一共有多少人? 3.运用所学知识辨一道生活中的重叠问题并解达出来。

课堂检测B 1.2.检测:你知道吗?从前往后数小红是第6位,从后往前数小红是第9位,这一队一共多少人?3.同学们种树,种了4排,每排4棵。需要多少棵?你是怎样种的?

四.丰收时刻

今天我们在数学广角中想办法解决了一些生活中有重复现象的问题,像这样的问题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就等着你们去发现,去解决!

课堂检测A参考答案 1.14+12-8=18(人)2.28+26-10=44(人)3.略

5.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篇五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让学生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组合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方法。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有序思考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有序思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课件、数字卡片、记录卡。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师:上课前,我们先做个“正话反做”的小游戏,比比谁的反映最快。听好口令“坐下、向左转、向右转、起立、举左手、举起手来”。大家的反映可真敏捷,我再来考考大家,谁能随意说出1个两位数? 生:…… 师:同学们真棒,说出了那么多两位数。以上两个活动都没难倒大家,相信今天的数学课大家表现的一定会同样精彩!现在开始上课好吗?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这节课我要和大家一起走进有趣的数学乐园.(贴出:数学广角)这里有许许多多的数学游戏,希望大家开动脑筋、攻克一个个难关,大家有信心吗?

师:(出示课件)瞧,数学乐园到了。不过进门之前我们必须要先打开密码锁.(课件出示)(指生读题)“ 密码是由数字1和2摆成的两位数。”

师:你知道密码是多少吗?(生答:12 21)

师:密码到底是多少呢?一起看一看,原来是21。

师:密码门轻而易举得被大家打开了,不过这儿还有一把超级密码锁呢,你能打开吗?

二、合作探究

(一)排列问题

1.(出示)指生读“这把锁的密码是由1、2、3这三个数字中的两个数摆成的两位数。” 师:这次的密码是多少呢?老师为大家准备了1、2、3三张数字卡片和记录单,看屏幕。指生读:“同桌合作。一人摆数、一人记录,看看你们能摆出几个不同的两位数。比一比哪个小组摆的数最多,既不重复也不遗漏,而且方法最好。”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3.汇报:

师:谁先来说说你们摆出了哪些不同的两位数?(生读师板书)预设: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12、23、13、12、13、21、12、21、13、31、23、32 21、31 23、31、32 4.比较方法。

师:大家采用各种方法摆出了6个不同的两位数,真了不起!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几种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指名生说,若说不出可以同为讨论)

生:第二种方法有明显的规律,每组两个数的十位都是固定的,这样先确定十位上的数,再用这个数,与其他两个数分别组合在一起,并且都按数的大小来排列。

师:你太聪明了,老师很感激你能和大家分享你的好办法。生:第三种方法也有规律,每组两个数的卡片是一样的,只是卡片的位置调换了。

师:为什么不喜欢第一种方法?

生:这种方法没有规律,而且容易重复或漏掉。

小结:看来,这种先确定十位上的数,再用这个数,与其他两个数分别组合在一起,并且都按数的大小来排列的方法,最快最准,不容易重复,也不容易漏掉。像这种排数问题在数学上称为“排列”(贴出)。在排列时一定要按照一定规律和一定顺序进行有序的思考。

5.请同位俩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再互相说一说,1、2、3能摆出哪些不同的两位数。6.巩固:游戏《摸球中奖》

超级密码锁在同学们集体智慧下被大家攻克了,大家可真棒!下面我们来做个抽奖游戏,每个小朋友都有中奖的机会哦。

①教师出示3个号球:这里有三个球:2、5、7。什么样的号码能中奖呢?我给你们透露点信息:中奖号码就是从这3个数中选出的两个数组成的两位数。猜猜,什么号码可能中奖?这个号码肯定能中吗?再猜?看来,可能中奖的号码有很多个。你能把可能中奖的号码都写出来吗?请大家写在2号记录单上。②写好了吗?谁来说一说?

大家来摸奖吧。学生先摸出一个球。中奖号码的最前面一位数出来了,是2,那中奖号码可能是?再摸一个球。中奖号码是?恭喜你!

(二)组合问题

1、握手。

师:今天你太辛运了,来,咱们握握手,我也沾沾喜气。祝贺祝贺!

哎!我现在有个问题,如果三个小朋友,每两个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几次手呢?猜猜看!生1:6次!生2:4次!

师:究竟几次,小组长作裁判,小组内的三个小朋友握一握,试一试,到底几次?

学生汇报表演。小组长指挥说明。教师板书(甲乙丙连线)

师问:A和B握手了吗?B和A握手了吗?这算一次还是两次呀?

小结:看来,两个人相互握手,只能算一次,和顺序无关。这在数学上称为“组合”

2、比较“排列”与“组合”的不同 师:老师现在有一个疑问,摆数字卡片时用3个数字可以摆出6个数,握手时3个同学却只能握3次,这是怎么回事? 小结:摆数与顺序有关,摆数交换位置,就变成另一个数了,握手与顺序无关,位置换一下握手的还是这两个人;只能算一次。

三、巩固练习1.乒乓球比赛

师:同学们今天表现太出色了。数学乐园要举行乒乓球比赛了,我们一起去看看。每两个人打一场比赛,那么三个人至少要打几场呢?为什么?分别是谁与谁比的?

2、搭配衣服

运动员比赛完后,流一身汗,为了预防感冒,要赶快穿上衣服。我们来搭配漂亮的衣服给他们穿,好吗?

师:每一件衣服搭配一条裤子,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怎样搭配才能不重复不遗漏?用手比划着连一连。

3、词语搭配

数学乐园还为大家准备了一道组词游戏呢,我们来看看。

4、回家 数学乐园游完了,大家该回家了。走哪条路呢?

四、课

6.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篇六

导学案设计课题 集 合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集合是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它可以简洁、准确地表达数学内容。集合思想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因此本节课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运用“维恩图”表示集合,并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集合的意义,学习用集合的思想方法思考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1.设问质疑,引发冲突。

一切学习源于对知识的渴求,只有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才能达到教育的最理想效果。上课伊始便出示脑筋急转弯:“两位妈妈和两个女儿一起买票乘车去柳州,可是她们只买了3张票,便顺利上了车。这是为什么呢?”使学生初步感受重复,为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埋下伏笔。接下来出示例题的统计表,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从而主动地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2.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数学课不仅是让学生学数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欣赏数学,体验数学神奇的价值,从欣赏和体验中去感悟数学,培养数学素养。本节课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不仅真正地做到了自主探究、不断创造,还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与成功。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复习引入。(6分钟)1.课件出示:两位妈妈和两个女儿一起买票乘车去柳州,可是她们只买了3张票,便顺利上了车。这是为什么呢?(揭示原因:因为只有三个人)2.引入新课——集合。(板书课题)1.怀着好奇的心理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2.明确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1.把西瓜、土豆、黄瓜、香蕉、南瓜、豆角、菠萝、柚子分类,并说一说你是按什么方法分类的。

二、探究新知。(20分钟)1.课件出示教材104页例1。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1)观察统计表,获取信息,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2)引导学生想办法验证,判断到底哪个答案是正确的。3.结合学生讨论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用“维恩图”解决重叠问题。(课件出示“维恩图”)(1)认识“维恩图”,结合例题探究“维恩图”各部分的含义。①两边的部分分别表示什么?中间的部分表示什么? ②三个问号所在的区域分别表示什么?(2)完成“维恩图”,探究解题方法。4.结合“维恩图”找到解题方法。

只参加跳绳比赛的人数+既参加跳绳比赛又参加踢毽比赛的人数+只参加踢毽比赛的人数=总人数 对应算式:6+3+5=14(人)5.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方法。

(1)只参加A的人数+只参加B的人数+A、B都参加的人数=总人数

(2)参加A的人数+参加B的人数-A、B都参加的人数=总人数

1.观察统计表,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1)根据获取的信息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方法,并选代表汇报方法。3.(1)小组内讨论、交流,明确“维恩图”各部分的意义,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2)完成“维恩图”并探究解题的方法。4.结合“维恩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5.明确解决集合问题的不同方法。

2.两位爸爸和两个儿子一同去参观动物园,可是他们只买了3张票,便顺利进入了动物园。这是为什么呢?

3.有几个小朋友站成一排,从前往后数,小明排第5;从后往前数,小明排第4。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完成教材105页“做一做”1题。2.完成教材107页5题。

1.在小组内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填一填。2.能够用多种方法解决集合问题。

4.三(1)班的同学参加运动会,其中参加跑步比赛的有25人,参加跳远比赛的有22人,两项比赛都参加的有10人,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比赛?

四、全课总结。(4分钟)1.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批注

板书设计 集 合 解题方法:

1.只参加A的人数+只参加B的人数+A、B都参加的人数=总人数

7.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篇七

(一)简单的排列

半壁山联小 高明月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

3、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

教具准备:每组三张数字卡。

教学设计:

今天老师要带领你们去一座叫数学广角的王国游玩,你们愿意去吗?好!让我们现在就出发吧!(出示课件)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呀!还有一把大锁呢。原来国王是不让随便进入,聪明的国王利用简单的排列设了一个密码,(板书课题)我们只有破解了密码才能进入.看看怎么设的?(点击课件)师:还不能进.为什么呢?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一)、排数:

1、(情景创设)提出问题:

师:我们已经进来了,就快乐的玩一玩吧。

(课件:数学广角乐园 用1、2、3组成两位数,个位数和十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

师:从这三个数字选其中的两个而组成的两位数,有哪些呢?

2、自主探究:

师:小组的小朋友交流交流,也可以拿出数字卡摆一摆,然后把你们排出的数记录在纸上。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排列方法)

3、汇报结果。

(1)、师:你们怎么排的?指名学生一边操作一边汇报。其他学生一起说数。(2)、检查一下,有没有重复的?还有吗?(有没有漏掉的,如果有,学生补充)(3)、他们排数有规律吗?(可以让排数的学生说,也可以指名其他同学说。)

4、观察、比较、分析、小结。

(1)、同学们,看看,他们排出的都是哪些数?

(2)、看来呀,我们的方法虽然不完全一样,但都只能排出这6个数。(3)、你喜欢哪个方法?

(4)、教师小结:看来,按同学们说的方法不容易重复,也不容易漏掉。我给起个名字:

调换位置法:也就是每次拿出两个数字,先摆一个数,然后再调换位置得出另一个数,可以得到6个数。

固定数位法:先固定一个数字在十位上(或者个位上)则个位(或十位)就有2种方法,也能得到6个数。(如果学生没有这样操作的,老师黑板提示)

5、应用

用0、1、2组成几个两位数?

师:在这个乐园我们有没有收获?带着这些收获去下一个乐园吧!

(课件出示:数字乐园 用0、2、3能组成几个两位数?)选择你喜欢的方法在本子上写一写 汇报交流

三、拓展应用,深入探究

1、涂色(2)涂色

活动乐园:(出示课件:从红、黄、蓝三种颜色中选择两种给地图上的两个城区涂上不同颜色,一共有多少种涂色方法?)学生书空涂色,师巡视 汇报交流

2、游戏乐园:合影:

课件:有三个同学要在这里站成一排合影留念,可以怎样排呢?一共有多少种排法?(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可以用符号代替画一画,数字代替摆一摆,同学一起排一排)汇报交流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我们在数学广角里玩出了智慧,那么你们快乐吗?你们收获了什么呢?

五、拓展延伸

8.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 篇八

赵和镇还封小学

赵双喜

一、教学内容

“烙饼问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P112“数学广角”中的内容。主要通过讨论烙饼时如何合理安排操作最节省时间,让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优化思想的应用。烙饼虽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家务劳动,但里面蕴涵的数学问题和数学思想却是深刻的,教材的编排目的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烙饼的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从而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思想,让学生体会统筹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二、学情分析

因为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基础,可以说,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生能很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还会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但这里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内容,“烙饼问题”学生是陌生的,而且“烙3个饼”的最佳方法与实际生活是有距离的,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了困难。如何突破难点,让学生真正掌握,初步感受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呢?这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基于以上思考,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烙饼这一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2、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特别是“烙饼的数量与时间之间的规律”的探究是本课的难点。指导探究“三张饼”的最优化方案是本课的重点。

四、学具、教具准备

学具为每组学生三个饼,为攻破三个饼烙法提供实践操作材料。变抽象为直观。在教具的安排上,我同样安排了“三张饼”作演示用,并以直观的多媒体课件相辅,进一步增加直观性,提高教学效率。

五、教学策略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着以学定教、教服务与学的教学思想。在教学活动中,主要运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在突破本课重点时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探究最佳方案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小组合作自己动手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时优化思想的应用。体现“做中学”的理念。在教学活动中,体现由引——帮——放的教学策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的直观演示,让学生观察、探索、思维与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对烙饼问题有一个形象的感知,并利用多媒体将知识直观动态地展示出来,同时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创新意识。

本着“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的指导思想我设计了六个板块的内容:

第一二个板块是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目的有两个:一是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二是为本节课

第三四板块是自主探究,优化策略。这一部分内容通过“操作感悟——抽象内化——巩固应用”三个片段,使学生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沿以下四个步骤:“两张饼的烙法(基础)→三张饼的最佳烙法(难点)→双数饼、单数饼的烙法(提升)→最佳方案、双数饼:两张两张烙;单数饼:两张两张烙+最后3张饼交叉烙(优化)进行探究。

1、探索烙3张饼的最少时间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优化的数学思想只能是“渗透”而不能“明透”,也就是说只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理解,而不能仅仅靠传授。因此,本课中蓄势----为探索最佳方法打基础的方法,自认为运用得恰到好处。例如,围绕“烙2张饼最少要花6分,为什么烙1张饼与2张饼所用的时间一样多呢?你们是怎么想的?”这个问题,让学生体会烙2张饼是用足了空间,而烙1张饼浪费了空间和时间,为探索烙3张饼埋下了伏笔。

2、学生的自主探索是需要动机的,如果总是在教师的命令之下被动探索,那么效果是不会好的。要让学生主动探索,产生探索的源动力,关键就是要把握认知冲突,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探索的全过程中。本课中,探索烙3张饼的最少时间,就是运用了“初步尝试暴露问题,再引导重新操作”的策略,学生的探索积极有效。例如,在探索最佳方案时请学生回忆一下,“1个饼和2个饼都要用6分的原因是什么?”的问题,学生积极思考,合作操作,谜底终于被慢慢揭开----原来只要不让锅浪费空间,就可以做到时间最少。

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渗透数学优化思想,不是靠几道题目的讲解和练习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随时随地引导学生自觉运用,在运用中逐步培养和提高应用意识。本节课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不以探索到的具体某次烙饼的最佳时间为终极目标,而是重点引导学生在后继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方法,自觉应用。例如,探索了3张饼的最佳方法,在讨论烙5张饼时,学生想到了把5分成2张和3张进行思考,因为都有前面的结论和方法,只要6+9=15分就可以了,而不是拘泥于“零起点”去进行从头探索。同样,在7张、9张时推广应用,逐步探索得出规律。

第五六版块是总结内化,拓展应用。

本课教学中,我通过在烙两个饼、三个饼的优化方案的基础上,通过烙更多的饼,把学习过程层层推进,把静态的知识转化成了动态的过程,让学生在思考、讨论中逐步构建并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尤其是,本课的点睛之笔还在于课末的生活化应用。众所周知,烙两个饼、三个饼是研究统筹思想的精典范例,但如果仅局限于此,还不够深刻,至少在提升学生思维品质上还有所欠缺。因此,在课末我安排了“为妈妈设计烙饼方案”的环节。通过围绕“要烙 15 个饼,怎样烙时间最省”这一问题的讨论,让学生自觉地意识到“把 5 个饼看成一份”,从而把新问题转化成旧知识,在学生的脑海中牢固地构建起烙饼策略的数学模型。

六、教学中的困惑

9.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篇九

藁城市岗上学区岗上小学:芦金肖

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第35—36页上的例

1、例2,完成“做一做”中的题。

教学目标:

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它们的角都是直角。

2、通过找一找、分一分、围一围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

3、通过情境图和生活中的事物进入课堂,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

1、认识四边形,找出四边形的特点。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

2、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难点:

1、一系列活动直观感知四边形,总结概括四边形的概念,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学习过程。

2、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四边形拼图,三角板,直尺,钉子板,装好各种图形的学具袋。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体育活动吗?喜欢什么运动呢?

2、现在我们就到运动场去,仔细观察,你能从图中找到哪些认识的图形呢?(课件出示课本34页校园平面图。)学生回答,教师课件出示图形。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其中的一类图形----四边形。(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探究新知。

(1)下面的图形中,找出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印发,两人一份)

学生完成后汇报,并说说理由。

(2)小组讨论。

你发现四边形有什么特点?(师课件展示)

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回答板书:

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根据四边形特点,判断图形是否是四边形。(课件展示图形)

(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的。

2、教学例2.(四边形分类)

(1)、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明确分类标准。

你手中的四边形中,哪些是大家非常熟悉的?

学生回答:长方形和正方形。

请同学说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师课件展示)

今天认识的其它几个四边形中有没有相同的特征?

下面,我们就按角的特点和边的特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

(2)、同桌合作,选择一种分类方法,对你们手中的四边形进行分类。

(3)、全班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分的,并将分类结果展示出来。

方法1:根据有没有直角分{② ⒕}{⑤⑥⑧⒒⒓}

方法2:根据对边相等分{②⑤⒒⒕}{⑥⑧⒓}

方法3:根据对边相等的情况分 {②⒒} {⑤⒕} {⑥⑧⒓}

鼓励学生发表不一样的看法,教师给予肯定。

三、方法应用。

教材第36页的“做一做”

1. 说一说你身边那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的。(四边形认识中已提过)

2. 在钉子板上围出不同的四边形:围一个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围一个对边相等,四个角不是直角的四边形。

(全班交流)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学生汇报)

2、今天我们学习了四边形,掌握了四边形的特点;还能根据四边形的边和角的特点给四边形分出不同的类型。

3、我再考考你们,能帮小猴穿过迷宫吗?(课件展示,小猴走迷宫)

五、作业:

同学们想一想,把四边行去掉一个角会是什么图形?自己动手试一试。板书设计:

10.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篇十

1、学生情况:

从上学期的教学观察与测试结果看,这班学生的学习态度较端正,学习习惯较差,跟不上教学进度的多。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师生习惯于接受性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风气尚未形成。作业习惯抄袭,勤思好问的少。从抽查的情况看,学生对要理解记忆的知识掌握得不够好,读题、理解题意的能力弱,综合分析题目信息,确定解题思路、方法的经验不足,答题书写随意,格式不规范。综合评估本班教学成绩明显低于去年班级。为此新学期的数学教学要积极尝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品质,努力提高综合成绩,尽量缩小与去年学生差距。

2、教材情况:

本学期是本年级学生初中学习阶段的第二学期。新授课程主要有相交线与平行线、平面直角坐标系、三角形、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实数。现行教材、教学大纲要求学生从身边的实际问题出发,乘坐“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之舟,去探索、发现数学的奥妙,用学到的本领去解决“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拓展探索”等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师在灵活选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应适度引用新例,把初中数学各单元的知识明晰化、条理化、规律化,激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习兴趣和习惯品质。

二、目标要求

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问题出发,积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数学问题,要鼓励学生去探索、发现数学的奥妙,用学到的本领去解决“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拓展探索”等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学中既要注意知识的覆盖面,关注中考的重点、热点和难点,又要突出数学知识在社会、科技中的运用,让学生在学习、练习中熟记知识要点、考试内容,掌握应试技巧和数学思想方法,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在期末考试中力争生均分70分左右,合格率60%以上,并将低分率控制到10%以下,综合成绩镇前五。

三、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积极捕捉课改信息,尽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品质。

2、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与学生沟通,搞好师生关系。

3、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重难点,训练考点、热点,强化记忆,形成能力,提高成绩。

4、改进教学方法,用挂图,实物创设情景进行教学,力求课堂的多样化、生活化和开放化,力争有更多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机会。

5、精讲多练,在教学新知识的同时,注重旧知识的复习,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让学生在练习、测试中巩固提高,减少遗忘。

6、开辟第二课堂,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兴趣,提高能力。

11.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篇十一

《數學廣角——搭配1》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P97例1及“做一做”,練習二十四第1、2題。

教材分析:本節課の教學內容主要是滲透排列組合の數學思想,為便於學生理解,把重要の數學思想方法通過學生日常生活最簡單の事例呈現出來,使學生對排列の有序性有一個初步の了解,並能依據一定規律來處理排列問題,做到不重不漏,為以後探索其他有關の數學知識奠定良好の基礎。學生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問題都需要用排列の知識來解決,如數字組成數、照相時の位置安排等等。學生已經有了一定の生活經驗,有時也可能運用到排列知識解決問題,但對於小學二年級の學生來說,“排列”の數學思想只需感知,而不需教給他們“排列”の有關概念術語。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依據學生の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注意安排生動有趣の活動,讓學生通過這些活動來自主嘗試學習解決問題,經曆簡單の排列規律の探索過程,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究新知,發現規律,逐步培養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解決問題の意識。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猜測、操作等活動,找出最簡單の事物の排列數。

2、使學生經曆探索簡單事物排列規律の過程,初步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の意識。

3、在自主嘗試學習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の緊密聯系,在數學活動中養成與他人合作の良好習慣。教學重點:經曆探索簡單事物排列の過程,滲透“排列”の數學思想。教學難點:初步理解簡單事物の排列規律。教學准備:數字卡片、課件。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構建知識坡度。

師:今天老師帶你們去一個有趣の地方。(課件出示:數學廣角)裏面有座‘數學城堡’,你們想進去玩一玩嗎?(課件出示:城堡圖)可是,大門被一把密碼鎖鎖住了。小朋友們你們有信心解開嗎? 生:有!

(課件出示)守門老人說:密碼是1和2組成の兩位數。(請學生齊讀)師:你覺得可能是哪個數? 生:12或21。(板書)師:“有可能是1或2嗎?” 生:不可能。師:“為什麼?”

生:題中要求是兩位數,1或2是一位數。

晴儿

晴儿

師:那麼12和21這兩個數有什麼不同?

學生可能回答:十位和個位上の數字正好交換了位置。

師:既然1或2是不可能の,那12和21你能確定哪個是密碼嗎? 生:不能。

(課件出示)守門老人又說:密碼是1和2組成の兩位數中の較小數。(請學生齊讀)生:12!

點擊“12”,課件演示鎖打開。

(設計意圖:教材中直接呈現了給出3個數,能組成多少個兩位數,對於部分學生還是有難度の。因此,我先出示1和2兩個數,利用開門密碼の方式,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體會排列是有順序の,也為後面三個數の排列提供了活動經驗和思維方向。)

二、小組合作,自主探究。

(一)、嘗試學習

第二道門出現。(課件出示:我這道門の密碼也是兩位數,但它是由1、2、3當中の兩個數字組成の。)

1)這可有點難度了,你先猜猜可能是幾?(12、23、33等)2)大家這麼回答問題你有什麼感覺?

3)這麼回答很亂,容易遺漏和重複。怎麼把組成の兩位數の情況不重不漏地全部找出來呢?請你們小組合作,用數字卡片擺一擺。

(課件出示)要求:利用手中の三張數字卡片,同桌兩人合作,一人擺數,一人把數寫在練習紙上,最後數出一共擺了幾個兩位數。

(二)、展示交流

匯報一下:你們找到了幾個數?

匯報交流結果並介紹方法:一個組到前邊來匯報,要求2個人一起來。一個人擺卡片,一個人把 擺出の數在黑板上寫出來。

反饋:

1、(漏寫の)

2、(多寫の)

3、(比較淩亂の寫法)4、12、21、13、31、23、32

共6個

師:你覺得她寫得怎麼樣?(生:有規律)--------兩個數字交換一下。5、12、13、21、23、31、32

共6個

(固定十位數)

師:你覺得她寫得怎麼樣?(生:有規律)--------從小到大,1、2、3輪流放在十位上。6、21、31、12、32、13、23

共6個

(固定個位數)

師:你覺得她寫得怎麼樣?(生:有規律)--------一小一大,1、2、3輪流放在個位上。

教師組織逐個分析:這是哪位小朋友寫の?你們同桌兩人能說說自己の想法嗎?

晴儿

晴儿

(有順序の寫法可以請學生多說幾遍:“誰聽懂了他們の想法?你再來說一說?實在說不清可以請學生上講臺擺一擺。表揚回答精彩の學生。)

師:老師發現我們の小朋友真有辦法,排數の時候能按一定の順序來排,這樣不會遺漏也不會重複了。

(全班同學交流,注意突破:在組成兩位數時有數字重複或者遺漏這一難點)

(三)、點撥提升

師:看了這麼多方法,你覺得哪種寫法好一些,為什麼?(有規律)假如用1、2、3、4來組成幾個

不同の兩位數,你覺得采用哪種方法來寫能寫得又快又好?(第5、6種)師結:這些辦法很有規律,他們の好處:很有順序、不會重複,不會遺漏。(板書:有順序 不重複 不遺漏)

師:密碼提示:第二把密碼鎖の密碼是把這六個數從小到大排列の第四個。你們說是幾呢? 師:你怎麼這麼快就知道是23了呢?

學生可能回答:我是從第5種方法裏一看就看出來了。點擊“23”,媒體演示鎖打開。

(設計意圖:教師點撥提升,讓學生進一步系統地、全面地掌握知識,既突出了重點,又突破了難點。為承上啟下,又讓學生找出密碼數:23,再次激發學生學習數學の情感。)

三、靈活運用,解決問題。

師:恭喜你們,闖關成功,門打開了,裏面有什麼呢?(課件出示任務)

1、任務一:塗顏色。(教材第97頁“做一做”)(1)全班學生獨立思考完成。

(2)指名學生(有代表性の)到前面展示。(3)先獨自思考,再全班交流。(4)交流評價,理解方法。

2、任務二:幫照相。(練習二十四第1題)

談話:數學城堡為了獎勵你們剛才破解兩道門,想給你們照個合影,你們樂意嗎?

3、任務三:送圖書。(練習二十四第2題)

談話:數學城堡為了豐富你們の學習知識,又送你們一些圖書,請看有哪些圖書呢?

4、作業布置。

(1)書面作業:用“讀、好、書”三個字一共有幾種讀法?(要求:不遺漏,不重複)(2)課外作業:0、2和3可以組成哪幾個兩位數?

(設計意圖:以活動の形式培養學生の實踐意識和應用意識。通過不同內容の活動練習,不但激發了學生の學習興趣,而且鞏固了學生所學の知識。特別是課外作業の布置,讓學生在完成明白考慮問題要全面,沒有十位上是0の兩位數,這需要靈活地學以致用,為以後の學習打下良好の基礎。)

四、歸納總結,拓展延伸。

今天你們在數學廣角學到了什麼?有什麼收獲?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學會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晴儿

晴儿

題,你們能到做嗎?只要你們細心觀察,就能發現更多有趣の數學問題,掌握了這些知識,我們就可以把生活裝點得更加美麗!

五、板書設計

數學廣角 搭配

(一)十位 個位 十位 個位 十位 個位 1 2 1 2 2 1 2 1 1 3 3 1 1 3 2 1 1 2 3 1 2 3 3 2 3 2 3 1 1 3 2 3 3 2 2 3 交換位置

上一篇:杭州西湖街道2018年部门预算下一篇:一次难忘的经历小学五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