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学艺术(精选8篇)
1.幼儿教学艺术 篇一
幼儿艺术教学理论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新世纪的开拓者,他们的发展是人类未来发展的先决条件。今天对儿童的教育,必须有助于将来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的成长。本着这样的认识,我们在
“ 八五 ” 期间进行了儿童实施艺术综合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其目的在于探索从审美 艺术教育
入手,推进儿童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为审美创造型人格的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审美及审美艺术的教育价值
我们引进相关学科的理论,对审美艺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审美艺术活动的价值、审美艺术教育的性质和功能与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我们认为,艺术教育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价值表现在:
.为完满型人格的塑造打基础。这是因为艺术审美连着情感是心灵的活动,而心灵是没有时空限制的,它可以自由驰骋,可以把眼前和未来、有限和无限、理智和情感、物质和精神加以协调和沟通。审美艺术中所培养的对外部世界的整体反映能力是造就完满人格的基础训练。如果能在教育中坚持艺术与体、智、德教育相结合,使教育中的
“ 社会性 ”、“ 科学性 ” 和 “ 审美性 ” 相结合,使儿童的行为不但为了实用,而且可以拉开距离欣赏,使行为不但接受 “ 善 ” 和 “ 真 ” 的被动控制,而且获得 “ 美 ” 的自动调节,就能为完满人格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有助于全脑功能的开发。据研究,任何一种艺术活动都是大脑两半球协同作用的结果。在艺术教育中,坚持艺术形象布局的审美特征和具有细腻丰富的情感内容相结合,坚持直觉整体的信息加工和理性领悟相结合,使左右脑不同的工作方式和艺术作品中不同的结构要素相互作用,将有助于促进以右脑功能为主的全脑功能的开发。.有助于一般智慧和创造力的发展。艺术活动中所发展起来的直觉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对逻辑思维起互补作用。
.有助于发展儿童的艺术兴趣和艺术天赋,使童年获得更多的欢乐。同时,儿童知觉过程的整体性、直觉性、记忆的具体形象性、思维想象的独特性、情感的易感染性和弥散性等心理特点都使得他们特别喜欢艺术活动。
但是,艺术智慧的发展不同于一般智慧的发展,它并不一定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缺乏恰当的教育,早期的艺术潜能会随着儿童逻辑思维的发展、认识世界方式和学习任务的改变而削弱和消失,因此,成人在儿童 ~ 12 岁之间这一艺术潜能发展的黄金时期向儿童进行良好的艺术教育,是顺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可以使脑的潜能不失时机地得到发展。
二、学前儿童审美心理的发展特点及其培育方法
本研究综合了在美术心理、音乐心理和文学心理等方面的已有研究成果,并结合自己的实践,发现婴儿就能对外界事物的某些审美特征产生知觉选择,如鲜艳的色彩、动听的旋律、有节奏的儿歌都会引起婴儿的定向,这是审美心理发展的基础,也是进行审美艺术教育的基础。
儿童审美心理与非审美心理一样都包括知、情、意三个系统,它是审美及艺术欣赏和创造的心理基础。有关审美和艺术心理的研究成果表明,审美主体的知、情、意系统与审美艺术客体的相互作用中,起关键作用的心理功能有审美感知、审美情感、审美理解、审美想象和审美意志(创造行为),它们贯穿于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的全过程。
然而,审美心理活动和非审美心理活动在目的、方式、结果等方面都是既有相似又有区别的,反应了两种不同的反映世界的方式。在科学工作中,感知、想象、理解、发现、思考客体的目的是为了弄清客观事物本来的面貌及其发展规律,为解释、利用、改造、创新提供依据,应该是求实、求真的。违背客观规律办事,就会遭到报应。
审美活动中对客观的反映是情感的、想象的、变形的,甚至是虚幻的。以月亮这一实体为例,科学家告诉我们它是围绕地球转的不发光的星体,月亮光是太阳照在月球表面的反射光,夜晚月朗星稀是因为无云等。而审美时,则把月亮当作审美对象,当作寄托感情和想象的对象,所以就会有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月是故乡明 ” 的思乡之情融入客体之中,就会有 “ 嫦娥奔月 ” 虚幻想象。这都是审美主体的感受、想象、移情所至。因此,审美过程是主体对客体的形象、色彩、音响、韵律、节奏、流动感、和谐、秩序等情感表现性感知,感受到生命的运动,产生激情和想象,情绪情感能在映象中得到体现。如果我们把审美的结果当作科学的认识,必然会陷入荒唐。
我们参考有关资料和研究经验,归纳出以下培育方法,成为指导我们实践的依据。
.积累非审美的认识经验、实用经验、社会交往经验和情绪经验,丰富现实性表象,为感知的定向(在对象中有熟悉的成分更能引起注意)、为理解和想象的进行、为情感的产生提供丰富的源泉。.师生共同创设审美艺术化的环境。可以选择贴近生活的题材进行艺术创作,用创作成品布置环境,也可以把生活常规提升为艺术的表达方式。.系统地开展以艺术品为媒介、以审美欣赏为核心的实现多元价值的艺术欣赏和艺术创造活动,将自外向内的艺术再加工和自内向外的艺术创作实践有机结合,改变过去重内容轻形式、重模仿轻创造、重制作轻欣赏的倾向,使审美心理的各个方面从对立走向统一互补。为此,我们在组织艺术欣赏时,有两点区别于现在的艺术教育: 1)把渗透在其他事物中或艺术中的形式审美特征 ——
对称、均衡、重复变化、对立统一等加以突出,使其与儿童的意识层面相互作用,从而提高儿童对形式审美特征的直觉敏感性和迁移应用的有意性。)把蕴含在艺术形象中的社会情感模式加以突出,使主客体的情感交流从潜意识层面发展到意识层面,将作品的情感基调或人物的内部情感作为儿童识别、观赏、匹配、表现和重新建构的对象,并在观赏、表现、重建中,使儿童的主体情感获得更丰富的体验。
.教师的人格特征和美学修养。在审美艺术教育中,首先,教师必须是一个人格完满或追求人格完满的人,在知、情、意心理系统和真、善、美的外部行为方面比较和谐或不断追求和谐完善的人,是一个善于发现美、创造美或努力使自己成长具有丰富
“ 美感的人 ”
。其次,教师在音乐、美术、文学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素养。她不必具有多方面的表现技能,但她应该具有一定的艺术鉴赏知识,有广泛的艺术欣赏的兴趣、欣赏能力、选择能力和感情表现能力,有及时将美介绍给儿童的热情。再次,教师必须热爱儿童,了解儿童,乐观开朗,勤奋工作;能够乐此不疲地引导幼儿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在近似于玩耍的艺术活动中引导儿童健康、和谐、活泼、愉快地发展。.以艺术审美为中心,把美感的培养辐射到各种活动中去,使审美经验与非审美经验得到互渗、互补、互相转移,在 “ 虚 ” 和 “ 实 ” 的循环反复中促进幼儿审美心理和一般心理的同步协调发展。
三、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课程的总体构思
如何实现审美艺术教育的多元价值、促进审美心理的发展?关键在于培养人们一种整体的反应能力。我们试图利用幼儿浪漫幻想和泛化的特点作一些实验尝试,在有意识、潜意识和无意识之间架起桥梁,在沟通三种艺术形式,培养综合性艺术智慧方面作零的突破。.理论假设。
必须从伦理的、智慧的、审美的三个方面入手培养,才能塑造一个全面发展的完美的个体。艺术教育的任务,就必须从人的整体发展出发,从素质教育入手,从研究儿童的审美心理结构的构建入手(而不是从艺术的技术培养入手),使人的整体人格与自然、社会协调一致,与当代物质文明相对应、同步发展。
(2)综合性艺术智慧是存在的,美术、音乐、文学三种艺术形式存在着某些共同的审美要素,它们之间可以通过审美直觉、情感同构而相互迁移、渗透和沟通。
(3)儿童艺术心理的发展是在不间断的教学过程中逐渐完成的。用艺术综合教育的形式,加强艺术情感教学的力度,就有可能促进综合性智慧的发展和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艺术综合教育课程的编制。
艺术综合教育课程与传统的注入式学科教学课程不同,它是以开发与培育主体内在的、内发的价值为目标,以人为中心的课程,同时还吸收了以学问为中心的课程中的某些精髓。从教育目标的角度来看,艺术综合教育是要利用最富人性的学科,充分发掘儿童的感性潜能达到个性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从教学方法的角度来说,主张在自由气氛中,在师生的相互信赖和尊重的条件下,摒弃教师的强制性教学,以儿童为主体,把儿童的兴趣、需要、经验摆在重要地位;从教材的组织结构来说,强调学科的综合性和课程的整体性。艺术综合教育课程的目标体系见下表。
四、艺术综合教育课程的实施 .分析提取同构的要素。)不同艺术品之间内容情感表现的相似性,使主体产生情感的态度和体验的相似性。无论是音乐、美术还是文学,只要作品的情感基调相同,主体在欣赏时都会产生相类似的情绪体验。音乐、美术和文学三种艺术形式都可以通过各自不同的情感符号表现人物的相同类别的情感或情绪。在绘画中,用线条或色彩以及不同造型表现。文学中主要是通过人物和事件的细节描述得到体现的。音乐的形象和情感都是不确定的,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常常会勾起与自己相类似的情感记忆的浮现,而产生可视性形象。)艺术构成要素唤起主体的情意象征的沟通性。主要包括: ① 色彩的情意象征性。如绿色象征大自然的勃勃生机,象征和平,给人安全、温馨、宁静、纯真的感受;黑色象征死亡、危险,使人产生恐惧、压抑等体验。但是,色彩与心灵之间的同构关系不是一一对应固定不变的,色彩的象征及其偏好,受民族、个性、个人习惯和具体心境的影响。
② 线和形的情意表现与内心体验的沟通性。如竖直线表现挺拔、坚毅、呆板、凝固,用水平线表现平静、沉稳,用精直线表现沉重、有力,用细直线表现轻快、灵活,用曲线表现柔和、流动、委婉、轻盈、优雅、机敏、狡黠,用放射线表现开朗、伸展、高兴、生长的活动,用正方形表现稳定、刚直、呆板,用按黄金分割的长文形表现适当、舒服。
③ 节奏。节奏的不同组合及其变化,既表现作品情绪的起伏,也能引起欣赏者的情绪变化,如缓慢的节奏可引起舒缓、平和、疲劳、沮丧的感觉,快速的节奏使人兴奋、活跃、紧张、焦急。
④ 声音和旋律。声音有高低、强弱、长短、顿挫、连绵、纯杂之分。对不同声音的处理,能表现不同的情感。旋律与节奏是构成听觉艺术的重要元素,与主体心理结构中的不同情感模式直接对应。如听到进行曲使人振奋激昂,听到轻音乐舒畅柔和,欢快跳跃的音乐令人喜悦,低沉缓慢的音乐使人伤感、凄凉等。而这些情感都会与欣赏者的经验相联系,在脑中产生视觉表象,因此,旋律与节奏一样,构成对音乐形象的象征性。
⑤ 力度与方向。任何一种元素在整合成艺术品时都表现了力的强弱运动变化及其走向,是上升的力还是下降(沉)的力,是递增的力还是递减的力,是对抗的力还是调和的力,是聚积的力还是扩散的力,是张扬的力还是萎缩的力。力的运动模式决定方向的变化,例如张扬的力,其方向必然是上行的、步步加强的或向外放射的。不同的力的模式及其走向都与特定的情感结构达到同构。(形式美法则在艺术品中具有普遍适用性。我们选取了幼儿能感受和适应的若干法则加以引用: ① 对称与均衡; ② 重复与变化; ③ 整齐一律和多样统一。制订分层次的同构活动的目标。我们试图把本课程中的同构能力从最低水平到最高水平,分成三个等级。低一层次的能力是高一层次能力发展的基础,高一层次的能力发展又整合着低一层次的能力。值得指出的是,这三个层次的目标,不是小、中、大班的对应性目标。儿童艺术能力反映在不同班级中差异很大,起点较低的班级可以完成低中级的目标,起点较高的班级可以完成中高级的目标。艺术能力的个别差异也很大,同一个班级中,不同儿童可能要分别完成不同的目标。但是能力发展与年龄阶段存在着密切关系,要小班儿童完成高层次目标为每个孩子营造宽松的氛围,让他们按照自己的速度得到最好的发展。.确定同构活动的内容。(1)同形同构。坚持以直觉体验为基础的艺术作品之间的形式共同构成 “ 同形同构 ”,包括色彩、线条、构图、音韵、旋律、节奏等要素,夸张、拟人、象征等手法构成的整体画面。这些结构虽然普遍存在于各种艺术形象之中,但其表现的鲜明程度是不同的。如文学的形式特征比较隐蔽,人们欣赏时容易被主题和情节所吸引,把形式
“ 挤压 ” 进无意识中。与此相反,在美术作品的视觉审美特征和音乐中的听觉审美特征却表现得十分鲜明。根据这一特点,形式同构应以显性形式带动隐性形式进行感知、体验、识别、创造,如
“ 对称 ” 这一结构特征,绘画中最直观,宜在绘画欣赏和绘画操作中进行内化,再去同化音乐、文学中的对称现象。(2)异质同构。“ 同形同构 ” 是客体审美形式结构的相似性的感受与识别,“ 异形同构 ”
是指各种形式结构能够引起主体的不同的情感体验之间的对应性、沟通性。情感是通过形式表达的,任何形式都蕴含着特定情感才成为艺术的,所以 “ 异质同构 ” 与 “
同形同构 ” 是不可分的。为了说明问题,我们才尝试性地剖析它们的内部结构层次。在具体操作中,这两方面的同构往往交织在一起进行。建构同构活动的过程。(1)根据同构目标选择教材。选择教材是进行同构活动的重要方面。一般来说,不同的教材在实现同构目标方面各有侧重。形式同构一般都以美术、音乐为核心教材,而内容情感同构一般以文学、美术为核心教材。(梳理核心教材中的同构要素。以文为例,如《树妈妈和树叶娃娃》有两大同构要素:一是情感的对称性发展,以树叶妈妈为情感主线,构成了从欢乐幸福到伤心孤独再回到欢乐幸福的完整情感变化过程。二是这一情感的变化正好构成了整体结构上的三个段落,又可以进行 ABA 结构的匹配。在音乐、美术这些作品里,也有同构要素。(3)
根据同构目标选择不同切入口。可以从音乐欣赏切入,感受、理解和表现作品的旋律和节奏继而发现文学和美术中的类似特征;也可以从美术欣赏切入,感受对称、均衡、重复变化、多样统一等整体画面结构,继而发现在文学和音乐中的类似特征;还可以从文学欣赏切入,感受作品中形象丰富的情感类型,再带着文学的情感经验和丰富的想象,欣赏美术和音乐,从而对美术、音乐中的社会情感产生联想、想象、感受、体验、移情和创造出新的形象。确定同构目标和切入口之后,就要考虑怎样呈现作品的同构点,使其凹现出来。同构活动的过程大致都有二个层次:
感受层次。感受和体验同构点特征全貌,可以通过许多方法,如讲述、音乐、绘画和动作参与等凸现作品的审美的特征,引起儿童的感受。(2)选择、匹配、理解层次。在 ~ 2 种作品中取得经验后,用已知的观念或形象去匹配求知的相似性形象,使已知与未知相互作用。同构活动的经验准备和时机。同构活动中,对三种艺术形式共同审美要素的感受和沟通,必须在已知和未知材料中进行,必须让儿童以某一领域的审美经验去同化和顺应其他领域的审美信息,因此为儿童准备分领域的审美经验是很重要的。教师适宜地掌握同构时机也十分必要。在艺术综合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分领域课程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同构课程是穿插在不同的连接点上进行的,不是什么活动都必须进行同构,也不是什么同构都必须把三个领域硬拉在一起。实际上,在同构活动之前,还有许多分领域的活动和低一层次的同构活动。教师必须从目标、材料和儿童的基础几个方面考虑确定时机,其宗旨在使各领域的审美要素在综合中有助于儿童的审美加工,而不是互相干扰。
五、小结
本课程的设计和实施,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在实施中,实验班的儿童表现出了对各领域共同审美要素的敏感性、情感的丰富性、艺术活动的空前的活跃和主动创造精神,充分展现了自己的个性。实验班儿童的多幅艺术作品获全国性的奖励,他们在其他领域的学习中也表现出色,并能将审美法则及情感融于生活,使班级氛围温馨、有序。可以说,本研究基本验证了理论假设。
我们虽然探讨了一些问题,但是还有更多问题值得探讨。我们将继续努力,使该模式逐步完善而服务于中国的未来。
2.幼儿教学艺术 篇二
教师要注意倾听幼儿的心声。因为教师倾听的时候, 幼儿一定会心花怒放, 他们就能够做到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所以, 我们要注意引导幼儿, 让他们没有顾虑。我们还不能打断幼儿的谈话, 做到不插话、不反对, 并要多给予鼓励, 让幼儿在自然、轻松、愉快的状态下, 把心里话似瀑布飞扬般向我们倾诉。整个过程当中, 教师要注意一边倾听, 一边流露出亲切的微笑, 柔和地拉住他们的小手, 不时地鼓励他们, 比如说“你很有观察力”“原来是这个样子”“你的表现真好”“你做得非常正确!老师就知道你是最棒的”等等。这样就能让原本内向的幼儿, 因受到良好氛围的影响而逐步树立说话的自信心, 从而不断开启思维的闸门, 促使言语水平的发展达到最佳。美国心理学家调查发现:成人蹲下来倾听孩子的谈话, 孩子会感到非常放松。蹲下来是成人关爱儿童的最好的方式, 是成人打开儿童心扉的钥匙, 是通往幼儿内心世界的捷径。关心孩子, 尊重他们, 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语言能力会显著提高。蹲下来这一方式有利于双方的沟通, 满足幼儿的表现欲, 促其表达的顺畅, 帮助他们点燃语言的火花, 树立交往的自信。
二、让幼儿认识到音乐的价值
席勒说过:“若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 唯一的路径是使他成为审美的人。”音乐教学的过程, 就是把幼儿引领成为审美者的过程。在幼儿将来各个学科的学习中, 音乐有无与伦比的重要性。因此, 从幼儿园开始培养音乐天分对幼儿的语言智慧思维等都有非常大的帮助。人的音乐美感属于社会意识。音乐是情感的流泻, 是艺术的沟通, 是非语言而高于语言的交流。音乐的悦耳动听是一种感染。赏心悦目很容易引起共鸣, 人的感官由音乐的触发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而且, 这种美感具有独特性, 是其他艺术不能取代的, 能够让人类心灵得到启示、洗涤, 对人的情操有非常好的陶冶。在不断地享受音乐之后, 人的精神生活得到丰富。对音乐艺术情有独钟的人, 他的行为也容易得到美化, 能够感受到生活带给他的快乐, 让他的内心感到充实, 让“音乐人”产生无穷的力量。例如, 在教学《玩具兵进行曲》时, 教师首先要给幼儿启示:玩具兵是什么?你们想不想做一个玩具兵?玩具兵有什么样的特点?他们怎么样走路?他们做游戏的样子怎么样?他们都会做什么样的游戏?如果你是一个玩具兵, 你会怎么表演呢?然后, 教师要根据幼儿对音乐的理解, 使他们随心所欲地设计各种各样的动作。同时, 教师要鼓励幼儿大胆进行表演。由于教师对幼儿并不限制, 使得每一个幼儿都觉得很放松, 使得他们的想象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平心而论, 幼儿学习音乐, 我们并没有期望他们将来都能够成为出色的音乐家, 也没有严格要求他们必须掌握一种乐器。心理学家研究证明, 一个人的情感世界如果干瘪枯燥, 如果对音乐没有深刻的体验, 如果没有接触过艺术, 那么他的人生就没有什么伟大的创造。因此, 我们真正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他们对音乐的认识, 能够进行音乐审美, 从而产生对音乐的喜爱和鉴赏, 并在这个基础上, 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 成为一个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全方面发展的栋梁之才。
三、教师要多读书, 了解学生心理
读儿童读物也是幼师读书的一项内容。孩子的眼光和成人的眼光是不同的。随着时间的流逝, 成人都已经忘掉了他们最初看世界的想法。读孩子们的书, 倾听他们内心的话语, 与他们用同样的目光看世界, 再与他们对话, 这样, 一扇扇门扉就会敞开, 你会看到一个个稚嫩细弱的心灵, 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你怎么会不快乐, 不欣喜, 不热爱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光?因为热爱, 你才会把热情、辛勤的汗水、智慧加倍地投入进来;你才会在土地上辛勤耕耘。并且, 你会发现在和幼儿的对话中, 不仅幼儿在长大, 你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成长。
幼教工作者还要读一些教育前辈的书, 包括他们的传记, 如教育大师蔡元培、陶行知、叶圣陶等。走进大师的智慧和心灵世界, 触摸和倾听圣贤的心声, 与大师进行历史的和现实的对话, 是多么美妙、浪漫的体验。用他们理性的眼光、教育理论来梳理自己丰富的感性经验和教育感悟, 学习他们热诚、理想和诗意工作的快乐的人文境界。这样, 你才会几十年如一日快乐地工作, 越来越年轻, 越有源源不断的才思。
此外, 教师还应读科普书, 自学科技知识, 并把学到的知识带到课堂上来。出神入化的讲解和手工制作不但是幼儿连同行也会惊讶瞠目, 教学能力的提高也许就这样轻松地完成了。在幼儿的目光中以及与同事的对话中, 你会发现一个成长中的自己。
从某种意义上说, 一个喜欢读书、擅长思考、富有爱心、诲人不倦的人成长为优秀教师或教育大师的可能性, 比不爱阅读、不爱读书的人要大得多, 因为他具有与生俱来的内生式的教师素质。这样的人具有一种强烈的、稳定的热爱读书的激情和习惯, 擅长传播或交流人类创造的智慧, 并具有巨大的热情和兴趣, 即具有读书人格。
教师专业成长需要人格修炼。这个话题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 它是对教师的课程观念、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技术和手段的新要求。在教师专业化的整体成长过程, 强调人文素质修养与专业智能培养、培训的有机结合, 具体包括教师的教育理念、知识观、教师伦理观和教师人格的整体化或生态化的和谐提升、成长过程。而完成这种良性成长, 最重要的是要求教师形成读书人格。
综上所述, 幼儿教师是需要具备综合素质的, 不仅仅要有着博大的知识含量, 还有拥有了很多的兴趣爱好。教学要讲艺术, 要引领学生学会欣赏音乐, 要学会倾听幼儿。幼儿就是等待着知识滋养的幼苗, 他们总是有着许多稀奇古怪的, 让我们这些成人感到不可思议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 你不能拒绝, 更不能含糊其辞, 而最应该做的就是正面耐心的解答。这个时候, 无疑广博的书籍知识就会成为了一个跨越年限世界的桥梁, 将已经有着成人心态的幼儿教师与渴望被自己去浇灌的幼儿芽苗连接在一起。那时那刻, 没有什么会比书籍所发挥的功效更大, 没有什么比一名幼儿教师不断的自我成长更来的立竿见影。
摘要:幼儿是祖国的未来, 因此, 幼儿教育是最基础的教育。本文围绕教学艺术展开论述, 诠释了倾听幼儿、音乐学习和了解学生心理三个方面的问题, 并提出了私人管见。
3.浅析幼儿数学教学艺术 篇三
一、制作形象的教具,自编适合数学内容的故事,融数学知识于故事之中
形象生动的教具最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故事又是幼儿感兴趣的教学形式之一。由此,我在教学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针对数学内容要求,自编了许多既有趣又符合知识要求的故事,并把数学教具作为故事中的道具。这样既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如:在新授“4的组成”时,我利用贴绒教具边演示,边讲述自编故事《小猫钓鱼》:今天的天气真好,猫妈妈让小猫咪咪和小猫喵喵一块到小河边钓鱼,河里的鱼真多呀。一会儿,他们就钓到了很多鱼。(小朋友数一下他们一共钓到几条鱼?)回到家,猫妈妈一看,高兴极了,要把这4条鱼分给他俩吃。猫妈妈说:“给咪咪1条,剩下的3条给喵喵(4条鱼可以分成1条和3条,4可以分成几和几?)咪咪一看,不高兴了:喵喵比我多,我不干。”猫妈妈说:“那合起来重分吧。”(1条鱼和3条鱼合起来是几条鱼?1和3 合起来还是4)用同样的方法学习4可以分成3和1,再引导幼儿想象咪咪和喵喵的分鱼方法,来学习4的其它分合方法。通过故事的讲解,结合形象的教具演示,使幼儿直观的看到数的“分”和“合”,从而帮助幼儿理解“分成”、“合起来”等的组成教学中的关键词语。教师边讲故事边提问,幼儿边思考边回答,最后教师和幼儿用圆点及数字卡片进行练习巩固,完成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渡。实践证明,这种形式效果很好。
二、设计、利用数学教学游戏,寓数学教学于游戏之中
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形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针对不同年龄班幼儿的特点,根据数学教学内容,设计搜集了大量幼儿感兴趣的数学教学游戏。如:小班区别“1和许多的”情节性游戏“小白兔拔萝卜”;中班学习分类的操作性游戏“动物找家”;大班学习组成的口头游戏“碰球”、“小鱼游”“对数”等等。再如,学习了“5的相邻数”后,我就和幼儿一起玩“抢椅子”的游戏,进而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出示5把椅子,晴名幼儿参加游戏,教师击鼓,游戏开始,鼓停,有名幼儿没有抢到椅子,由此,通过对应比较,得出5比6少1,抢不到椅子的幼儿淘汰出去,这时,椅子和幼儿一样多,拿掉一把椅子,继续游戏,再通过对应比较得出5比4多1。
总之,采用多种多样的游戏进行教学,不但可以使犹如在欢乐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和巩固知识,激发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幼儿的比较、分析、判断、推理能力。
三、数学教学和美术活动相结合针对幼儿喜欢画画、折纸的特点,我引导幼儿在画画、做做、玩玩中学习和巩固数学知识
如在学习了5的加减运算后,我让幼儿折出5只小船,一边动手操作自己的小船一边编出加减应用题,再进行解答。
再如,在“认识时钟”时,我先引导幼儿观察实物钟表,再引导幼儿画出钟表,在作画的同时让幼儿分清长的是分针,短的是时针,进一步明确它们的作用。画好后,请幼儿说出自己画的钟面是几点几分。这样,手脑并用,很快就掌握了认识时钟的要领。有不少小朋友回家后还在家长的帮助下用硬纸壳制成了钟表模型。这充分说明了只要方法得当,便能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发挥幼儿的创造性。
四、利用各种材料,让幼儿充分动手操作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
智慧自动作发端,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抽象概念的掌握要丛动作开始,幼儿期幼儿的思维特点是直觉行动占主导地位,抽象思维开始萌芽,他们只有在动手操作时,才能很好的进行思维,促进思维能力,特别时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动手操作又迎合了幼儿好动的生理特点,他们常常会常时间的摆弄物品而了此不疲。因此,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种材料:火柴棒、冰糕棒、小石子、饮料管、各种插塑、瓶盖等等,让幼儿动手操作,亲身实践。如:在比较长短宽窄时,我就让幼儿拿着冰糕棒、去量一量毛线的长短,桌子的宽窄。再如:在学习组成时,我分给幼儿足够的操作材料(插塑、石子、扣子、小棍),让幼儿自己去分,并把分得结果说出来,再引导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发现数的分合规律,按互补关系或互换关系列出组成式。
只有让幼儿自己动手,自己操作,才能极大地调动幼儿参与活动,勤于动脑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主动发现问题,积极探索,寻找答案,从而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五、充分运用幼儿的各种感官,在日常生活及周围环境中寻找数学内容幼儿周围的环境及日常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数学材料
如:活动室墙壁上的装饰的小花、小草、小动物等经常是我们数学教学活动中点数、加减运算的对象。孩子们对周围的事物多很熟悉,当他们看到、听到这些熟悉的东西也成为数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就会倍感亲切,非常兴奋,也容易接受。
例如;在学习“排序”时,我就让幼儿按各自高矮的规律来排队;按男女小朋友交替排列的规律来排队;按小朋友穿的衣服颜色来排队;再启发幼儿发现、寻找规律,有的小朋友想到了按胖瘦来排,还有的想到了按有没有辫子的规律,戴没戴帽子的规律等等。然后再过渡到按图形或几何形体的不同规律来排序。这样,孩子们身临其境的去感受、观察、寻找排序的规律,比用教具、图片效果好的多。
再如:在学习编加减应用题时,我也启发幼儿从日常生活及周围环境中寻找编题的素材,有的小朋友编班里养的金鱼、花;有的小朋友编活动室里的吊扇、灯;还有的小朋友编自己身上的五官、衣服上的扣子等等。在认识几何形体时,让幼儿通过视觉去观察发现家里、幼儿园里的圆形、椭圆形、长方体、正方体等等各种不同几何形体或由几何形体构成的物体。在学习数的形成及加减运算时,让幼儿通过听觉感知声音的次数,如:教师击铃,幼儿说出总数,既训练了幼儿的数学运算能力,又培养了幼儿的有意记忆;通过运动觉来感知运动的次数,如:教师引导幼儿日学小兔跳,先跳两下,再跳三下,问幼儿一共跳了几下?这样,既满足了幼儿好动的特点又巩固了数的运算,幼儿还非常喜欢。总之,充分运用幼儿的各种感官,让幼儿看一看、找一找、听一听、动一动、摸一摸,从而加深幼儿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当然,这几种方法也不是孤立的,而是融会贯通的,交互运用的。就是将抽象、单调得数学知识,以直观形象、通俗易懂且饶有趣味的形式让幼儿接受,进而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运用所学知识,去寻找规律、发现规律,做到举一反三。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达到开发智力的目的。
4.幼儿园艺术领域教学方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知道广告词的作用和特点,并尝试用节奏型创编简单的广告词。
2、在小组合作为上海做广告的过程中,萌发对自己家乡上海的喜欢。
活动准备:字帖、响板、照片、音乐
重点:了解广告词的作用和特点
难点:尝试创编广告词
活动预设流程:
一、说一说:喜欢上海的理由
1、我有一首好听的歌曲,听听唱的是哪里。
2、你喜欢上海么?(幼儿大胆说,幼儿归纳总结)
小结:我们都喜欢上海,因为上海有许多好吃的,好玩的。
二、编一编:我为上海做广告
过渡语:刚才我们说了这么多有关上海的事情,想不想把这些介绍给其他朋友,怎么介绍?(做广告)
1、你看见过广告么?广告有什么特点。
2、教师以生活中幼儿所熟悉的事物为例,编一则广告。
(1)我的广告词的快慢一样么,有什么不同?
(2)出示节奏图谱,幼儿发现,并大胆尝试拍出节奏。
小结:广告词都是围绕着产品的特点来说的,有一定的节奏型,读起来朗朗上口。
1、分成4组,每组4人。每组选择一个内容。
2、幼儿讨论并创作,教师指导。
3、你们的广告想好了么,请你们展示一下。
4、听了这一组的广告,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么?
第二次做广告
幼儿继续创编,教师指导
三、广告宣传大比拼
1、广告展现交流欣赏。
5.幼儿园艺术教学计划 篇五
认识新老师
熟悉新同学
星期二上午
数学:小动物的家
科学:找芽芽
星期三下午
安全教育
星期四上午
数学:有趣的日历1艺术:柳树姑娘主备人:孙荣敏
星期五下午
手工:大嘴虎
本周工作重点:
1、热情接待幼儿和家长,稳定幼儿情绪,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
2、常规培养:教育幼儿懂礼貌;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3、教育幼儿注意安全:不推、不挤、不乱跑
6.浅谈幼儿识字教学的创新艺术 篇六
【摘 要】鲁迅先生曾说过:“识字是一切探求之起步,识字是一种很重要的基本能力和素质,以至其他一切知识的学习,都必须以识字为前提和基础。”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识字教学的重要性。在现在的幼儿园教学中,识字教学是重要的一个部分。
【关键词】识字兴趣;巩固
汉字是一种集音、形、义于一体的语言文字符号,作为知识传播的载体、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读汉字和书写汉字是我们必须掌握的技能。作为刚刚接触汉字的学前幼儿来说,汉字的识读成为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的阅读开始越早,阅读时思维过程越复杂,阅读时对智力发展就越有益。7岁前学会阅读,就会练就很重要的一种技能,边读边思考边领会。”《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良好的教学情境。广大学前及小学语文教师要深刻认识到识字教学的重要性,并且在实际教学中探索高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轻松识记枯燥无味的汉字。下面,就探讨学前幼儿识字教学策略研究。
一、识字教学原则
1、早期性原则
经过早期阅读培养的儿童有良好的语言能力,并且证明它与儿童入学后的认知水平、读写水平均有较高的相关关系。据了解,有人认为学前阶段应以发展幼儿的口头语言为主,而阅读是进入小学后的学习内容。他们担心因为幼儿智力发育不完全,过早让幼儿识字会增加幼儿的负担,甚至使幼儿产生厌学情绪。对此,相关教育专家表示,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就目前我国的小学生识字状况来看,远远不能达到儿童自身发展的需要,小学中多出现学生识字量少,阅读能力低导致成绩不理想等问题。阅读是以识字为基础的,因此早期阅读自然而然就要与幼儿的识字量联系在一起。只有识字,才能真正地实现自主阅读,识字与阅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这一点,一直是我们识字课堂上以及和家长沟通上所倡导的。
2、科学性原则
识字如此重要,但并不意味着幼儿识字越多越好。家长不可一味追求孩子识字量或压缩应有的时间,摒弃了科学的筛选,在孩子识字过程中,首先应该先注重量的积累,做一个科学而有效地施行计划,让孩子识字的过程科学合理,不能为了教认字而识字,要真正让孩子学以致用,理解字的含义,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的故事中,我们的识字课采用从字-词-句-段-文的方式,让孩子学习过后懂得运用,培养阅读思想,正是科学规划识字的体现。
3、趣味性原则
孩子年龄越小,他们的学习活动越需要靠兴趣来维持。也就是说,孩子感兴趣才肯主动学,孩子缺乏兴趣当然就不肯学。家长如果强迫孩子识字阅读,往往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家长可能会问,如果孩子不喜欢识字,怎么办?其实兴趣是可以培养的,特别对于年龄还很小的儿童,因此,教师首先要注意发现孩子的兴趣中心和爱好,并把识字阅读融入其中。其次,要采用丰富多采的游戏形式,保持识字阅读活动的趣味性非常重要,趣味性越强的方法,越能使孩子想学、爱学。
二、幼儿识字教学的实施策略
1、新奇引趣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n堂上发挥主体作用。“顺口溜”这种形象化的语言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一种形式,让学生在兴趣盎然、轻松愉快中掌握生字。例如,学习“力”字,先板书“刀”字让学生读,再把“刀”的一撇写透变成“力”,并随口读出“‘刀’字出了头,‘力力力’”,让学生把顺口溜说一两遍。然后教师边作动作边问:“我把桌子推动了,用了什么?”“手。”“光有手,手上没一点力气能把桌子推动吗?”“不能。”“这就是‘力气’的‘力’。”最后启发学生组词造句。
2、游戏法
幼儿具有好奇、好动、好问、好强的心理特点,据此开展游戏识字,寓教于乐,使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在最兴奋时自然识得汉字。因此我在教孩子们识字时,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设计这样一个游戏让孩子在玩中学,如:为让孩子认识自已的姓名,老师、同学的姓名等,我首先把它写在纸上,把几个小朋友的名字,让孩子们贴在墙上,并和孩子一起唱这样一首儿歌:小朋友,小朋友,真好玩,这儿找找呀,那儿找找呀,找到了××,同时配有一定的动作。基本上几遍之后,就能记住这些字了,而且孩子对此游戏乐此不倦。有时我还用方法来设计识字游戏。通过开展识字游戏,使幼儿在玩耍中、嘻笑中认识一些常用的汉字。汉字教育应着力启发幼儿的心扉,因此,我们还应用灵活的方法,千方百计调动他们识字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逐步培养和提高幼儿认识汉字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孩子认字时,我们还可采用启发、诱导、直观等形式来进行。
3、竞赛激励法
这是一种类似“智力竞赛”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根据儿童争强好胜、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的特点,有意引进竞争意识,激发学习兴趣。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教学,特别是发挥有效表扬的促进作用,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以抢答记分或当场评分表扬等形式进行比赛,如“小兔跳高”“小燕飞到优秀组”“谁的红花多”等等。如将分插在各组的慢生定为该组“识字代表”,让他们开火车比赛读字卡,让他们为自己组争光,既帮助他们克服了学习困难,又帮助他们增强了学习信心;教学偏旁相同的生字“树”“桥”“棉”“村”等,看谁识字的速度快,就评他为“识字小能手”;教学“眼、耳、鼻、脖、胸、手、腿、脚”等字时,先让学生比赛见字做动作,再让学生像接力赛跑一样,将字卡一边读一边贴到黑板上贴图旁相应的位置。最后评议哪组表现最棒,奖励小红花。在激烈的竞争中,大家情绪高昂,学习生动,记得牢固。
4、识读结合法
幼儿识字和朗读两环节是相互促进,相互结合的。幼儿对朗读活动兴趣的浓厚,直接影响幼儿对汉字认读的兴趣,所以朗读游戏的选择,教师也应多动脑,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朗读游戏中,从而提高幼儿认读汉字的速度。儿歌浅显易懂,充满童趣,朗朗上口,尤为幼儿喜爱,利用幼儿熟背的儿歌教幼儿点读识字更易于记忆。
5、形象识字法
每个汉字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既传承了我们悠久的文化古韵,又有着耐人寻味的广阔空间。汉字的一大特点是象形字,一个汉字就是一幅图。从汉字的这一特点出发,抓住幼儿都喜欢看有声动画的这一特征,利用多媒体教学,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教孩子认识“上”“下”两个字时,在屏幕上呈现动画,再配上一小段故事作为背景声音,可指着一横说“这是栏杆”,指着一竖一点说“这是一面旗子”,然后让幼儿看着字说出旗子插在栏杆上面的就是“上”字,旗子挂在栏杆下面的就是“下”。这样直观、生动的识字教学能够有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起幼儿识字的欲望。
对幼儿进行汉字教育必须经常反复,循序渐进,还要特别重视复习巩固的效果,我相信只要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设计更好的识字方案,一定会让孩子在学字的过程中学会快乐。
【参考文献】
7.幼儿绘本阅读教学的艺术同构策略 篇七
关键词:幼儿,绘本阅读,艺术同构策略
绘本阅读中的艺术同构是指借助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充分表达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能够让幼儿在学习中融会贯通,将教学的目标、方法以及内容等进行有机整合,最终实现教学方式与教育目的的融合。绘本阅读的教材中蕴涵着不同的艺术形式,充分挖掘音乐与美术等艺术形式,对于把握好文学与艺术的相互融合、提高幼儿教学质量有积极作用。为更好的发挥音乐、美术在绘本阅读中的艺术同构作用,可以从教师授课的生活化、幼儿的角色体验、创造多种情境等方面人手,充分发挥艺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一、多元化的情景模拟教学
幼儿通过绘本阅读,能够极大的激发幼儿的创新能力,绘本中的故事阅读,能够在无形中与幼儿的内心产生共鸣。绘本阅读中通过一些列的动词、形容词、名词的描写,将故事人物、情节描绘的栩栩如生,尽管如此,幼儿也只能对故事凭借想象能力,幼儿阶段的孩子对于文字的领会能力较弱,对有些文字的描述不能完全理解,那么这时,家长或教师就要帮助幼儿理解,我们可以通过情景模拟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尤其是教师,因为教师是幼儿接受教育的直接引导者,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任务,以及幼儿的思想意识,进行情景模拟,通过情景再现的方法,让幼儿能够尽快的进入故事之中,利用此种方法,还能够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提高创新能力,进而加深故事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我的家是动物园》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幼儿进行绘画动物,当动物绘画完成时,播放该故事,当幼儿听到“其实我的爸爸呢,就像狮子”教师就可以进行角色安排,依次排序妈妈、爷爷等情景,教师为幼儿进行装扮,模拟故事中小犹太自述的方式,家庭成员依次进行出场,加上音乐的美感,充分体现出故事中一个家庭的和谐。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提高幼儿的学习热情,还能够增加教师而幼儿之间的感情。
二、多元化的表达意识
教师在教学时,是将知识传授给幼儿的过程,其教学过程的形式也可以是多样化的,而绘本阅读也正是这个道理。在教学时,教师要尽可能的为幼儿创造表现机会,通过多样化的途径满足幼儿的表现力,而教师则需要对幼儿的表现力进行赞赏,从而实现艺术同构。通过系统的表达和情景模拟,将幼儿置身投入于无限的想象,当幼儿有活力的阅读,教学效果自然也会得到提高。
绘本能够为幼儿提供一个充分表现的机会,其表现机会也是多形式的,通常情况下,操作的有几种:第一种,音乐的配合。绘本主要的表达形式是通过文字和动画声音表现的,虽然是运用想象力的故事编排,但其故事情节逼真,并且与幼儿实际生活相符合。在这种绘本条件下,教师可以通过故事的情节,来进行音乐的选取,通过音乐的融合,营造出一个十分逼真的艺术环境。第二种,则是通过游戏的结合。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能够根据自身的理解,对故事中的情节进行描述,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幼儿的引导和角色的理解,让幼儿能够充分的感受到绘本的艺术价值。
三、多元化的生活表现
绘本本身就具有不可估量的教育意义,而我们之所以大力提倡绘本教学,是因为绘本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实现幼儿的行为迁移,是对幼儿创新能力的实现,也是最佳的教学方式。但当教学方式落实到具体教学中,则需要为幼儿能够提供一个与生活相符合的教学情景,这样才便于幼儿对故事的理解,进而创新生活。
例如《我的家是动物园》,在教学接近尾声的时候,教师可以播放相关动物的动画,再次进行体验,通过相关视频动画的播放,教师可以讲述,在动物界中,虽然有生性凶猛的狮子,当然也有大浣熊和其它动物,虽然他们性格不同,但作为一个家庭,他们懂得相互帮助,就像《我的家是动物园》中的爸爸妈妈一样,那么孩子们现在想一想,在你的家中,爸爸妈妈像是什么动物呢?在教师以上讲述中,要加入音乐的气氛。通过形象生动的描述,在教学结束时不忘对幼儿进行再次激发,将故事中的虚构转变为现实的教学,让绘本本身变得更有艺术价值。
四、全方位的角色体验
绘本阅读注重的是幼儿的表达和阅读能力,将绘本作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全方位的的培养幼儿综合能力,利用多种途径的艺术同构,将绘本内容充分表现出来,使幼儿在内心深处能够与绘本内容形成交点,同时,也要通过家长的配合,教师可以将故事以文档的形式发送给家长,让孩子在家也能够进行绘本阅读,并且家长要对幼儿不懂或理解错误的绘本,做好记录,并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家长若是有一些可行性的建议,也可以向教师进行征求,在这样双向教育的模式下,让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8.浅谈幼儿识字教学的创新艺术 篇八
关键词:识字;创新;艺术
幼儿识字教学上的“创新”就是把枯燥无味、抽象、难于理解、难于认识的汉字,变成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知识,掌握汉字规律,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创新能力,保持孩子们强烈好奇心和旺盛求知欲的一种教学方法。
针对小孩子天真活泼、好唱好跳、思维活跃的年龄特征,我借鉴和创造了许多“创新识字”的方法,力争营造出一种自主、协作、创新的新型课堂教学情境,寓教于乐。
一、快乐游戏法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可以满足他们好动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稳定,而且注意的紧张程度也较高。
我在“创新识字”教学中,经常采用“猜认生字”“组合生字”“叫字排队”“送字回家”“读词赏画”“读文找字”“孪生聚会”“玩玩字卡”“找找朋友”“选难认字”“眼明手快”“邮差送信”等游戏方法进行教学。希望通过各种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玩乐方式帮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识记汉字。采用生动形象、趣味无穷的游戏学习方法,学生兴趣高昂、记忆深刻,识字效果极佳。
二、新奇引趣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上发挥主体作用。
“顺口溜”这种形象化的语言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一种形式,让学生在兴趣盎然、轻松愉快中掌握生字。例如,学习“力”字,先板书“刀”字让学生读,再把“刀”的一撇写透变成“力”,并随口读出“‘刀’字出了头,‘力力力’”,让学生把顺口溜说一两遍。然后教师边作动作边问:“我把桌子推动了,用了什么?”“手。”“光有手,手上没一点力气能把桌子推动吗?”“不能。”“这就是‘力气’的‘力’。”最后启发学生组词造句。
三、竞赛激励法
这是一种类似“智力竞赛”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根据儿童争强好胜、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的特点,有意引进竞争意识,激发学习兴趣。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教学,特别是发挥有效表扬的促进作用,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以抢答记分或当场评分表扬等形式进行比赛,如“小兔跳高”“小燕飞到优秀组”“谁的红花多”等等。如将分插在各组的慢生定为该组“识字代表”,让他们开火车比赛读字卡,让他们为自己组争光,既帮助他们克服了学习困难,又帮助他们增强了学习信心;教学偏旁相同的生字“树”“桥”“棉”“村”等,看谁识字的速度快,就评他为“识字小能手”;教学“眼、耳、鼻、脖、胸、手、腿、脚”等字时,先让学生比赛见字做动作,再让学生像接力赛跑一样,将字卡一边读一边贴到黑板上贴图旁相应的位置。最后评议哪组表现最棒,奖励小红花。
在激烈的竞争中,大家情绪高昂,学习生动,记得牢固。
四、尽早阅读法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人,是不可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的。”阅读能力形成得早,理解能力则发展得快,学生自学的能力就强。只有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时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从实质上减轻过重的学习负担。阅读能力是学习的基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学生的阅读能力形成得越早越好。
汉字是形象联想的文字。汉字的表意特性,使字形和意义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表意文字的汉字所折射出的汉民族思维方式,强调重领悟、重意会的审美习惯。因此,看到一个汉字,容易产生联想,推测它的意义。这样就使得儿童在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也可凭借字形猜测出词句的大意。汉字形声字占绝大多数的特点,又使得儿童在没有教的情况下也能对音和意揣摩个八九不离十,这就使儿童在阅读中实际使用的汉字远远不止课堂中所学得的,他们在阅读中障碍越来越小,遂使阅读兴趣越来越高,一个生动鲜活充满神奇的世界在他们面前延伸,使他们获得快乐,并不断产生认识未知的动力。
【幼儿教学艺术】推荐阅读:
幼儿艺术教学理论09-07
幼儿园艺术教学教案08-02
【幼儿教学】幼儿体育基本动作规范要领09-08
家长幼儿教学10-20
幼儿游泳教学总结06-26
幼儿英语故事教学09-24
中班幼儿教学反思11-13
幼儿大班健康教学总结06-16
幼儿小班教学计划06-23
幼儿园教学教案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