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途径

2024-09-26

教育途径(通用9篇)

1.教育途径 篇一

1.1将工匠精神融入到“入口关”和“出口关”

医学生入学教育是工匠精神融入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医学生在高中阶段更多的接触到的是基础文化课知识,相对来说有关职业教育接触的少,入学教育为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工匠精神融入入学教育中,可以让医学生入学就树立一种求精、敬业、严谨、创新的价值观,为以后的文化课、思政课、专业课的学习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入学教育中,可以开设诸如:国学教育、民族文化、基础伦理、职业道德等基础性专题,从基础和源头上抓好工匠精神的培养,提升医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追求[2]。同时,医学生出口关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出口关主要涉及实习和就业两块内容。就实习方面来看,工匠精神重视扎实的基础、高尚的奉献精神,因此在实习选择中,要鼓励医学生服务基层、奉献社会,高度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在实习工作中,要不断提升实践技能和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理念。就业方面来看,鼓励医学生到艰苦、有挑战性的地区和岗位,去磨砺职业能力和职业情操。

1.2将工匠精神融入到医学人文教学中

医学人文涉及面广,因此工匠精神融入到医学人文教学的途径也很多。可以从3个方面来思考。(1)文化课教学。在文化课教学中可以多设置有关工匠精神的的案例素材,让医学生切身的感受到古今中外优秀职业者的工匠精神;也可设置一定的讨论环节,例如结合相关案例,请医学生进行思考讨论,从而把握工匠精神的精神实质。(2)思政课教学。思政课教学与文化课有着一定的区别,特别是有着很强的价值观引导作用。在思政课教学中可以将工匠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理论结合,在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深入把握工匠精神。(3)创新、创业课教学。就业是民生之本,在国家大力提倡创新、创业的背景下,高校要合理设置创新、创业课程。创新是工匠精神的一个核心理念,也是在求精、敬业、严谨的基础上新的升华。工匠精神注重对精神的把握,但是更注重精神的实践,创新创业就是一种工匠精神的重要实践。在创新、创业课教学中可以积极融入工匠精神的内容。

1.3创新评价体系

传统的医学教育评价偏重于专业课程,而相对忽视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评价。当下医患矛盾、医患纠纷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反思其中的原因,医疗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养是重要的方面。基于工匠精神,可以创新评价体系。在医学人文教学的评价中可以大胆创新评价方式,将工匠精神结合医学人文教学融合,创新评价指标。例如从求精、敬业、严谨、创新四个方面引申向医学人文教育,形成具体指标并根据权重量化,进行一定的评价。

2意义

2.1推动医学人文教育教学改革

医学人文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医学人文教育教学改革事关医学生未来的人生发展,将工匠精神融入到医学人文教育教学中,有助于推动医学人文改革。将工匠精神融入到医学人文教育中,可以有效提升医学人文教育的质量,长期以来医学人文教育相对匮乏,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将工匠精神融入医学人文教育中,可以有针对性的提升医学人文教育的效果[3]。

2.2提升医学生职业素养医学生职业素养培

养是医学生成长的重要环节,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医学生职业素养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将工匠精神融入医学人文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医学生职业素养,推动医学生的职业发展。

2.3推动医学创新

工匠精神的核心理念中特别强调了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不竭的动力。将工匠精神融入医学人文教育,一方面创新了医学人文教育,另外一方面也推动着医学创新。

参考文献

[1]刘忍.大学生“工匠精神”探析[J].科技资讯,,18(1):18-19.

[2]刘立红,肖学文.论现代工匠精神的内涵[J].新西部(理论版),2017,10(1):23-24.

[3]张忠艳.教育也需要工匠精神[J].江苏教育,2017,46(1):35-36.

2.教育途径 篇二

二是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教师的每一次教学应该说都是有“效”的, 有的是“少慢差费”的低效, 有的是“多快好省”的高效。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就是教师的教学效果不管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 不管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 都要达到最大值。

三是教学策略的最佳化。教学策略有优劣之分, 有上、中、下之说。因此, 教师在教学准备阶段, 要尝试设计多种策略供选择和比较, 以备上课时灵活运用。同时要具备反思意识, 经常反问自己“什么样的教学才是优效的”、“有没有比这更好的教学方法”。

3.教育途径 篇三

关键词:死亡教育;提升;生命教育;生死观

“未知生,焉知死”作为孔子提出的著名观点,奠定了长久以来中国人对生和死的态度,就是在对人生还需深究的情况下,将死亡暂时搁置不论。这类似西方哲学中的“悬搁法”。其实,生和死都是人不应回避也回避不了的。当前,生命教育正日益受到人们的肯认和重视。在此背景下,对死亡教育再加论析,不仅能引领人们从生命的终点反观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并且对于生命教育层次的拓深和质量的提升,都是不无裨益的。

一、死亡教育概念论析

从生物学意义上来说,生命是指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自身繁殖、生长发育、新陈代谢、遗传变异以及对刺激产生反应等复合现象。而死亡则是与生命相对应的一个概念,目前生物学上公认死亡的概念是以脑干死亡作为脑死亡的标准,一旦出现脑死亡现象,就意味着一个人的实质性与功能性死亡。然而,对生与死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生物学意义上是不够的。

自从人类社会出现以后,人们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自己生命的探索,虽然从生物学意义上来看,生和死都是一个生命体所主宰不了的事情。但人们对生命的要求,并不肯安于肉体感觉短促的一生。于是人们就在这短促的有生之年找到了除肉体之外可以永恒存在的,给自己的心灵以寄托的东西。

在古代西方,人们认为灵魂是不死的。在古代希腊人思想里,灵魂的观念,占重要的地位。毕达哥拉斯最注重的理论,就是灵魂轮回不朽说,他认为有一个灵魂可以从此体转移而至彼体。柏拉图也有灵魂先在不朽论和后在不朽论,他认为一个人的灵魂,可以有他的前生与来世,这也是一种灵魂不朽不灭的想象。自从基督教在西方宣扬以后,人们对灵魂的重视更为清澈鲜明,甚至到达“热恋死亡”的程度,把“死亡”及逃离现世生活看作步入“天堂”、走向“永生”必须跨越的门槛。奥古斯汀的神之城,只在天上,不在地上。人生之终极,灵魂之救赎,精神世界之重视,均为西方中古时代的显著特征。灵魂再世及轮回说法的背后其实是透露了人类对自己生命要求的永生及不朽之无奈的心理,这一要求确实为人类心理上深刻而普遍的要求。

二、死亡教育:当前教育不可缺失的一环

1.恐惧死亡

庄子云:“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至乐》)庄子是从宇宙之道这一大背景下来认识生命和死亡的,认为死亡是自然现象,是不可抗拒的。体认宇宙之道,就不会对死亡过于悲伤,还会从内心深处叹服宇宙之道的伟大。“人有旦夕之祸福,天有不测之风云”,汶川大地震给我们最深刻的教训就是给我们的每一个活生生的个体补上死亡教育这一课,使我们在危机的时刻能够临危不惧。现代有些人很忌讳谈论死亡,把死亡看作是一种很可怕的事情,进而影响了生的质量。但并不是我们回避它,它就不会发生。斯宾诺莎如是说“让死的恐怖缠住心,是一种奴役”。

2.漠视生命

据湖南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书《十问》记载,尧和舜有过这样一段对话:“尧问舜曰:‘天下孰最贵?’舜曰:‘生最贵’。”舜明确肯定生命是普天之下万事万物中最为宝贵最有价值的东西。从那时起,两千多年来,中国一代又一代的先贤圣哲无不把生命看作最为珍贵的东西。然而近年来,漠视生命的现象却呈上升趋势。首先表现在对生命意识与生命价值的负面反应。 调查4000多名中小学生发现,有49.8%的初中生和61.4%的高中生相信“有人能够死而复生”的说法,而只有4.9%的四年级小学生和7.0%的五年级小学生相信此说,40%的初中生不相信“生死轮回,因果报应”,而高中生只有20%不相信。其次轻生已成为我国青少年非常死亡的第一大因素。据2000年4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中美精神病学术会议上的一份资料显示:在中国,15—35岁人群死亡的第一位原因是轻生,尤其令专家震惊和关注的是,近两年,青少年轻生呈明显的低龄化趋势。2004年对上海2400多名中小学生的调查表明,被调查的人群总的轻生意念发生率为24.39%,认真的轻生意念为15.23%,轻生意念随年级上升而升高,而1997年对上海市4600名中小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轻生意念仅为0.19%,由比较可以看出,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轻生意念上升了近100倍。这些调查结果对教育敲响了警钟,教育在关注升学率和智力发展的同时,对学生的生死价值观的关注也是教育面临的至关重要的课题。

三、死亡教育:提升生命教育的必要途径

1.生命教育

20世纪初的哲学家们提出了种种关于生死的哲学主张,其中根本的精神就是“找回失落的精神世界”,归还生命的完整性,生命哲学应运而生。狄尔泰从社会历史领域探讨生命哲学,并一针见血地批判当时社会危机的基本症状是知识与生命根本脱节,理论与实践严重分离,产生了许多无思想的生命和无生命的思想。以狄尔泰的生命哲学为基础,斯普朗格从生命本身来理解教育,认为教育“是一个人心灵的“唤醒”。教育要打破知性对人的钳制,把教育过程变为对文化的摄取和人生的体验过程,通过文化理解,进而陶冶自己的人格和灵魂,唤醒人的精神和生命活力。这也成为人们呼唤生命教育的哲学基础。

2.生命教育中死亡教育的缺失

鲁洁教授认为:“教育的真谛与要义在于使人获得属于人的生命,去取得人的身份和资格,他要使人成为人。”教育的根本职责在于“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人之所以为人,就是会去追寻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美国可以把生命教育的课堂转移到殡仪馆,通过电影,电视的宣传进行,日本由于本身是一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对学生的死亡教育更是从来没有松弛过。 死亡教育作为可以使学生反省自己的生命意义、价值的最好学习材料却被我们遗忘在角落里,这必然难以发挥教育塑造健康人格的功能。

总之,死亡教育有利于生命教育的进行,与生命教育相辅相成。死亡教育的本质与生命教育一样,也是要求我们关注人的生命,引导人们珍惜自己的生命,使生命绽放出更耀眼的光彩。

参考文献

[1] 郑晓江.国外死亡教育简介[J].教师博览,2000(2).

[2] 夏凤鸣.死亡教育三题[J].教书育人,2003(1).

[3] 兰小云.生命教育——从青少年自杀现象谈起[J].江西教育科研,2003(8).

[4] 蔡向红.“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关于开展死亡教育的断想[J].教师之友,2004(2).

[5] 唐庆,唐泽菁.死亡教育漫谈[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12).

[6] 吴增强.生命教育的历史追寻及其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2005(9).

[7] 平荣,阿米娜.开展临终关怀与死亡教育的意义[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12).

4.探索双语教育的有效途径 篇四

关键词:幼儿园双语教育 途径

随着中国世贸组织的加入,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也随之热门起来,有研究证明人类学习语言的关键期是二至六岁,因此,英语学习在许多幼儿园的课程中占有一席之地,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相当一部分实施英语或双语教育的幼儿园正受到诸多问题的困扰,如没有合适的教材,合格的教师,幼儿英语学习和汉语学习出现相互干扰等问题,我园在探索双语教学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如何有效地提高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近年来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实践探索。

一、双语教育的指导思想

(一)学习双语的意义

语言不仅是一种符号系统,而且还是人们相互之间进行情感交流和信息交流的工具,幼儿学习语言是以情感交流为动机的,婴幼儿期,他们主要是通过动作,表情等和言语等形式实现与他人之间的日常交往,也是通过动作等进行学习的。但是通过动作是很难实现复杂的交际和学习活动,他们便开始学习用语言与他人进行日常交往。通过语言学习知识获得经验并以一定的形式在记忆中储存,整理归纳这些知识的经验。

我园在开展双语教育同时把汉语和英语同时作为交流工具和手段在幼儿园使用,在一定时间里,用汉语和英语组织幼儿的学习活动,游戏活动和日常生活活动。并在幼儿的英语学习活动中采取全英式教学方法。

(二)双语的相互渗透

由于幼儿从一出生接触就是我们的母语—汉语,每天听说均用汉语来交流,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在学习中就有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们在英语学习中并不掘弃母语,而是用母语带动英语的学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两种语言虽然语言形式不尽相同,但语言内容即语言所指的实物及其表象的概念是基本相同的,语言语言运用的某些技能也是相通的,因此,我们在选择双语学习内容时,不仅考虑前后活动在汉英两种语言自身的系统性,而且还应考虑英语活动的内容和汉语活动的内容与幼儿当时学习和生活发生必要的联系,将幼儿已获得的汉语经验和英语经验联系起来,逐步形成自己的经验并将期有机结合,同时,将这种经验贯穿于一日生活中。

(三)双语学习的顺序性

幼儿学习语言首先是从听话开始逐步达到说话,阅读等技能。幼儿只有经过一个沉默期以后才会说本族语言。在这个沉默期内,外界的语言输入在幼儿头脑中逐渐积累,形成潜意识,并逐步唤醒大脑中潜在的语言信息,当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在外界交流环境的刺激下,幼儿开始说话。由此可见,幼儿听话的能力远远超过了说话的能力,说的技能的高低决定于听的能力发展程度。而英语的学习与母语一样,同样经过沉默期。因此,幼儿园双语学习应在创设纯汉语的交际环境之外,还应创设一个模拟的纯英语的交际环境,让幼儿从中获得充分的听、说双语的机会,并鼓励幼儿大胆地用汉、英配合动作,表情等体态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在学习中,主要以幼儿的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要求幼儿将掌握的语言、合理、自如地运用到实际

生活中真正起到第二语言的作用。

二、学前双语的师资标准

(一)教师的基本素质

在多年的双语实践教学中,我发现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并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我们在实施的双语学习中,普遍出现的问题是,外语专业的教师会说不会教,而幼师专业的老师会教不会说。如何让二者合二为一,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是双语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双语教师比普通幼儿教师的要求更高,很多不但要具备幼师的专业技能,如唱、跳、弹、说、画、同时还要具备标准而流利的英语听说能力。在这一问题上我园采取:

1、专业教师自我完善

即专业英语毕业的教师在具备标准的英语听说的能力下同时还要有一颗童心、爱心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不断学习幼儿的心理学及教学法,并逐步掌握幼儿教师的技能技巧,以达到幼儿英语教学的要求,寓教于乐,以游戏为主要的学习方法。

2、幼儿教师专业培训

作为幼儿教师她首先具备了专业的技能与技巧,掌握了幼儿心理学及教学法。但在标准的英语听、说上就差距很大,为了弥补这一问题我园采取送出去培训的方法,及园内培训的方法。送出去培训即送到专业英语教师培训部进行系统的学习;园内培训即采取由专业教师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专业口语培训,并进行考核以促进教师的学习积极性。

3、外籍教师配合教学

我园在使用以上两种方法的同时,今年聘请了外籍教师,以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我发现,外籍教师的聘用并不为大多数幼儿所接受,因为外教的聘用费用高,没有长期性(外教大都是一年一调整),再加上外教多数不会中文,除了与专业教师的沟通没有问题外,与其它教师之间很难沟通。而双语学习不能只局限于个别教师,还要与各班老师沟通,探讨教学的最佳途径。外教其最大作用是标准的母语(指具备教师资格证的外教),凡纯粹的西方文化,能让幼儿感受到学习外语的快乐,并感受优秀的西方文化及风土人情。

(二)开拓、创新的教育理念

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及本土性,如何让这一语言在我们的母语环境中生根发芽,就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开拓创新意识。要求教师在具备专业素质及幼师所具备的专业技能技巧的同时,还要有不断开拓求新的精神,在每一次的活动中尝试用有效的方法进行教学并总结,出其可取及不足,在下一次的活动中改进,以求达到理想的教育方法。

三、学前双语环境的创设

(一)精神环境

幼儿从一出生就生活在母语的世界中,听的、说的全都是汉语。英语作为第二种语言,对于幼儿来说是陌生的,没有任何感知和认识,全靠教师创设一个模拟的英语环境来拉近幼儿与这一语言的距离。为了达到较好的英语模拟环境,我们首先从以下几点做起:

1、积极创设英语交际用语环境

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幼儿间哪怕是只会说一句话,也要积极用英语来表达,鼓励教师勤学、多问并提出了八字方针:不怕说错,就怕不说。全园上下从园长到幼儿,每人都有英文名字,自一上班,看到孩子与同事,就主动用英语问候、打招呼,并要求对方用英语回应。做广播操喊口令用英语,就连舞蹈律动也有英语国家的文化表现。

2、带动家长营造英语交际用语氛围

家庭教育与幼儿教育的不可分性是众所周知的,而双语学习中家庭教育同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利用早接,晚接的时间要求幼儿与家长用英语进行告别及问候,并长期以往的一贯坚持,我发现有一部分家长已经能用英语回答幼儿的问候。实在不会说英语的家长也能要求幼儿对老师说声“bye---bye’’及“see you’’了,在此同时,我们还利用家长开放时间,在英语活动这一超市中给每位幼儿家长发放“mony’’并要求幼儿与家长共同用英语购物,家长的积极性非常高,会说英语的家长带动幼儿说,不会说的家长也谦虚地让幼儿教,孩子与家长间在游戏中感受到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及无比乐趣。

(二)物质环境

要想营造一个较好的模拟的英语环境,幼儿园的生活环境中墙面的布置也是不可忽略的环节。我园在创设这一环境中要求墙面布置汉英对照进行注解,并在相对应的对方贴上英语字标,如在门口贴上“were come to you’’或“please come in’’即(欢迎你,请进来),在水杯架上贴上“please have some water’’(请喝水)的字标,一方面方便教师及时准确地运用英语,同时也对幼儿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幼儿记忆,并感受到英语的氛围。

四、学前双语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一)形象直观教学法

此方法就是通过实物直接地传授知识,以点概面,如教幼儿学习“banana”一词时,首先让幼儿感受其形状,再让幼儿品尝感知它的味道,同时让其幼儿感知其颜色,通过观察与品尝,幼儿不但学会了香蕉—banana,还同时学习了长—long;黄色—yellow;甜—sweet并学会了英语短句:banana is yellow banana is long;banan is sweet l like banana.(二)游戏教学法:

游戏教学法是幼儿教育中极其重要的的组成部分,它与幼儿的心理及年龄特征非常贴近,易于被幼儿接受、并喜欢。因此,英语教学也离不开此方法。并且是重要的教育手段。游戏的范围很广,有体育游戏、生活游戏、音乐游戏等。我们在任一领域都有机地,灵活的运用了游戏教学法。如:玩hide-and-seek(捉迷藏)的游戏:请一名幼站起来,等其他的幼儿闭上眼睛后,躲到教室的某一地方,当大家问xx xxx where are you’’ 时,该幼儿需要用回答:“l’m here, l’here, behind(in on)the tree’’为了参与游戏,幼儿会主动地学习相关的单词和词组,在这个活动中,幼儿既复习了相关动物和教室相关物品的英语名称,同时也学会了表示方位的介词的用法。更重要的是,幼儿还能将这些英语用于日常的交往之中,1、生活游戏的渗透

幼儿园开展的区域活动,角色游戏活动都是学习英语的最佳方法。如:我们设计的月目标“有趣的数字”,在区域活动中,就用英语设计了多种有关“数字”的,有趣的游戏活动,有棋盘、时钟、图形、加减运算等,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不仅在玩中掌握了数字的多种表现形式,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数字已经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了。

角色游戏活动—“超市”是孩子们生活中有切身体验,且非常喜欢的一项游戏,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将英语巧妙地结合进去,在孩子能非常自如地用汉语玩“超市”这一游戏时,我们提出新的要求,就是要求幼儿用英语进行交流、购物,在汉语的

知识经验上,学习英语,幼儿不但感到轻松,而且充满好奇,激发了幼儿探索用第二种语言玩相同的游戏的兴趣。并在游戏中懂得了谦让,学会了使用钱币,培养了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因为在买商品的时候,遇到不会说的单词,他就要主动让老师帮助,因此,小小的“超市”活动,是幼儿非常自如,主动使用英语交流的有效方法之一。

2、体育游戏的渗透

用英语组织的体育游戏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我们在设计和组织体育游戏时,注意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配以动作示范向幼儿介绍游戏规则,在幼儿自主游戏时,要求教师尽量少干预或者不干预幼儿的活动,让幼儿尽情玩个够。我们还将存些英语体育游戏活动安排在相关的汉语体育游戏活动之后开展,作为复习。

例如:“wolf wolf whar time is it’’活动与汉语游戏活动“老狼、老狼,几点了”,是同一活动,幼儿为了学会这一游戏活动,必须学会这个问句并会回答“It’ s one o’clak’’等关于时间的短句。孩子在欢乐的体育游戏中学会了英语,并体验了汉语与英语之间的联系。

3、音乐游戏的渗透

用英语组织的音乐游戏活动是以英语歌曲作为基本内容和载体开展的活动。活动的重点是歌曲或游戏本身,而英语单词或句子不是活动的重点。因此相当一部分歌曲的歌词幼儿未必全部掌握,有的歌词幼儿也未必理解其意思,但丝毫不会影响幼儿演唱和参与游戏。

例如:歌曲—“london brldge”“伦敦桥倒塌了”这一首歌曲,我们在幼儿会唱的基础上,首先在场地上画一条线,一边贴有苹果图案,一边贴有香蕉图案,由两名幼儿手拉手,搭成“桥”,其他幼儿排成一队边唱歌边排队依次从“桥下”钻过,歌曲结束时“桥倒下”套住一名幼儿,搭桥的幼儿提问,“what do you like apple or banana’’若幼儿回答“l like apple’’时便站在apple的一边,游戏依次进行,直到全部站在apple和banana两边后,两队进行拔河比赛。此音乐游戏活动不仅趣味性强,而且培养了幼儿的英语技能及身体的灵活性。

(三)儿歌教学法

汉语言有多种体裁:有散文、诗歌、古诗、谜语等,其中古诗讲的是平仄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英语也同样有这样的表现形式,幼儿在朗读时,前后押韵,读起来趣味性强,象唱顺口溜一样,生动、形象富有节奏感。例如:“five little monkeys”(五只小猴)就充分体现了这一表现形式。“Five little monkeys jumpiry on the bed / one feel off and bumped his heed / ma-ma called the doctor, the doctor saiel / no more monkeys jumpiry on the bed.”孩子在朗读时,边做动作边念,非常喜欢。

(四)谜语教学法

谜语是无论大人小孩都非常喜欢的一种游戏,它可以充分调动孩子的参与性,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体验快乐。英语谜语也同样深受幼儿喜爱。例如:“rabbit’’一词可以用谜语:“l have two red eyes and two long ears / l have a short tail and eat grass and turnips / what am l ?’’ 用简单的英语说出小免的爱好及特征,让幼儿猜出动物名称。

(五)故事教学法

故事是文学作品的一种类型,通过故事学习语言是幼儿学习英语的又一重要的途径。故事语言的特征是简单明快,具体形象,富有韵律和节奏感以及具有启发性等。通过英语故事学习,幼儿可以获得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和书面语言。让幼儿在理解和体验故事情节发展变化的基础上学习故事中重复次数较多的,结构较完整,较复杂而且有情节的完整的英语表达;幼儿可通过故事进行续编或者仿编。试行“纲要”

中对幼儿语言的内容与要求,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艺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因此,我们针对这一要求,采取中文故事译成英语故事,英语故事译成中文故事的方法,不仅幼儿易学,而且通过互译了解了中西文化的特点,并在中西方优秀儿童故事中受到启发和文化熏陶。同时,我们还组织幼儿观看优秀的外国儿童动画片,有“白雪公主”“狮子王”等,通过全英动画片,让幼儿根据故事情节的变化,理解故事内容,并通过故事内容学习相关句子。

例如:“小蝌蚪找妈妈”这个幼儿百听不厌的故事,我们把这个故事译成英文,幼儿园因为有了汉语故事的感知,在学英语故事的时候感到非常轻松、自如,尤其是多次重复句更便于幼儿记忆。在幼儿能熟练掌握这个故事的同时,我们还将这个故事排成“童话剧”,用艺术的表现形式将这个优秀的文学作品搬上舞台。同样优秀的西方儿童文学作品我们也采取此办法,并获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如:“an ugly duckling’’—“丑小鸭”这个优秀的文学作品,我们首先让幼儿看“an ugly duckling”这个全英语故事碟片,在看的同时,理会其大概的故事内容,并让幼儿边看边讲述你认为故事中发生的事情,然后再由教师翻译成中文,对说对的幼儿给于鼓励,说错的幼儿给于帮助,幼儿的学习兴趣极浓,当翻译正确时,我们看到幼儿的脸上洋溢着得意、幸福的自豪感,使英语学习变得轻松快乐起来。

5.小学教育管理革新途径论文 篇五

一、目前小学教育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传统教育管理模式得不到改变

尽管国家已经实施小学课程教育改革,提倡素质教育,大多数学校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但是在学校的教育机制中,改变的只是教育内容,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并没有得到彻底改变。在大多数学校管理模式和社会的评价观念中,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仍然是衡量老师的最大标准,一但老师出现独树一帜的教学方式,将会面临社会舆论和上级领导的谴责和压力,在这种观念下,老师无法施展自己的创造力,导致教师的主动性不高,只能对学生进行传统的教条式教育。

2.教育管理观念落后,过分依赖既定制度

教育管理观念对学校开展教育管理工作起着行为指作用导的,好的管理观念在教育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虽然素质教育和小学课程改革不断发展,但我国大多数小学并没有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先进教育理念,而是继续采用陈旧的教育管理观念。大多数教育管理者对待老师和学生的管理方式单一陈旧,没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忽略对小学生的全面的培养。用陈旧的教育观念来指导教育管理工作,使得教育管理工作在改进的过程中受到很大阻碍,很多改进工作因此无法正常进行,陈旧的管理理念成为了落后管理体系的保护伞。

3.教育管理队伍建设不完善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经济科技飞速发展,教育事业也需要不断地顺应时代推进,甚至需要处在思想变换的前沿阵地,这就要求学校一定要拥有高素质的教育者和管理者。目前,我国部分小学虽然选用的老师大学拥有高等文凭,但是在教育管理上却并没有投入高素质人才,管理队伍综合素质不高,造成很多用人机制不完善,淘汰机制不完整,存在才能和岗位不相符的状况。大部分小学,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小学,往往把教育管理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的性质混为一谈,遏制了管理层职工的主动意识。

二、改善小学教育管理现状的建议措施

1.转变陈旧观念,树立新型教育管理意识

改善小学教育的管理,首先要转变在教育管理活动中起引导作用的教育管理理念。走出以往教育管理误区,将民主化自主化的观念引入教育管理领域。这是教育管理改革发展的重要趋势。对于被管理人员来说能够激发他们教学的主动性和新型教育方式的积极探索,把现代小学教育管理建设成为一个开放的科学的管理系统,将对被管理者的责任落到实处,做到权责统一。当然管理理念的成功运用需要经历一定时期的发展和渗透。在时间的积淀下,教育管理团队的管理品位逐步提高,从而使教育管理更加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2.建立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完善教育激励和竞争机制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传统的教育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已经成为了制约现代小学教育的瓶颈。传统的评价模式基本通学生的考试成绩,考察对书本知识的再现能力,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学习态度的考察。新的评价体系将评价过程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把教育者是否能引导学生产生对学习的`主动性,促使学生树立自主管理观念,有意识的进行自我学习作为评价标准。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通过科学手段,能够真实地反映出教师教学效果和职业能力。教师在小学教育管理中既是被管理主体中的一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直接管理的主体。在学校中普遍推广合同制,能够迫使教师产生危机意识,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和教学能力。通过公开招聘和择优聘任的方式,为学校留住优秀教学人才。同时在工资的分配上按照效率优先的原则,建立有差别的工资待遇,使职工的待遇个人工作业绩紧密相连。鼓励教师积极投身于学校的教育改革创新事业。只有在管理工作中为教师提供有利于发掘其潜能的制度环境,才能使教育管理有飞跃性突破。建立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是对学生的连续考察过程,而不是对学生的阶段性考察。我国大多数的公立学校都没有采取对教师的激励措施。其实完善的教育激励机制能够激发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的积极性。

3.重视对人的管理,完善教育管理队伍建设

要实现小学教育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建立高素质的教育管理队伍是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学校本身存在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学校首先要具备以人为本的观念,重视人的管理,做到以人为本。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不能只把教师当成简单的管理对象和教学工具,从发展的、长远的、客观的角度考虑学校教育的发展。把教师作为拥有发展需求的人,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是以人为本的体现,也是为实现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一种手段。处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顺应时代潮流,引导教师提高工作效率和职业道德是教育管理者的当务之急,只有如此小学教师的整体师资力量才能够得到有效提高。在重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同时,也不能忽视对科学的方法理论运用和对有益的经验方法的借鉴。只有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够使现代小学教育的管理工作顺应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才能促进小学教育事业更加积极健康的发展。

4.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管理体系

课程教育的选择决定了学生的接受知识的内容。小学是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想要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就必须要对小学的课程安排做到合理科学。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要求多元化和创造性。这就要求当代的小学生不仅要掌握大量的科学知识,而且要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心理素质,培养高尚的道德修养,挖掘多种才能的潜力。目前我国小学课程的设置基本统一,不能够适应未来的发展变化。因此,我国的小学教育管理机构需要从儿童心理阶段和生理发展特点出发,根据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管理要求,积极构建适合小学生的新课程管理体系。

三、结论

6.论高校奥林匹克教育途径 篇六

奥林匹克运动具有先天强大的.教育功能,让奥林匹克教育进入大学,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重要措施.体育公共课是高校奥林匹克教育的基本途径,开设奥林匹克课程是高校奥林匹克教育的重要形式,大学生体育社团是高校奥林匹克教育的组织载体,学生体育活动是高校奥林匹克教育的舞台,“奥林匹克日”是高校奥林匹克教育的重要机会.

作 者:张慧峰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体育系,河北秦皇岛,066044 刊 名:科技创新导报 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2009 “”(35) 分类号:G64 关键词:奥林匹克   教育   高校   途径  

★ 奥林匹克格言

★ 论文国外研究现状怎么找资料

★ 国外家长怎么进行财商教育

★ 关于国外教育的高中英语作文

★ 教育研究计划范文

★ 教育叙事研究

★ 奥林匹克精神教案

★ 奥林匹克作文大赛范文

★ 奥林匹克新格言

7.高职学生诚信教育途径探究 篇七

一、当前高职学生诚信缺失现状

1. 学习过程中的作弊行为

当前, 很多高职院校都注重加强学风建设, 但仍然有部分学生因在高中时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入学后面对相对枯燥的专业知识, 对所学专业失去兴趣, 以消极的态度应付学习, 有的学生为了通过考试而利用各种手段作弊, 抄作业现象更是普遍存在, 甚至已不被学生认为是失信行为, 影响了良好学风的形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2. 学习生活中的失信行为

比较突出的现象是故意拖欠学费和助学贷款逾期不还, 有的学生钻了国家确保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政策的空子, 即使拿着家长给的学费也不及时缴纳而转作他用或者存入银行收利, 还有的学生助学贷款到期不还, 不仅失信, 而且直接影响了一些银行继续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的信心。

3. 就业过程中的失信行为

随着高校扩大招生, 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 一些高职学生为了迎合用人单位的需要, 对自荐材料虚假包装, 在求职履历上作文章, 涂改成绩、制造假证件、虚构经历, 企图瞒天过海, 同时随意签约、毁约现象也在高职毕业生中层出不穷, 签约时缺少慎重考虑, 工作一段时间后觉得不理想又马上要求毁约, 还有少数毕业生同时与多家用人单位签约, 这样失信的行为不仅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 同时也使其他急需岗位的毕业生失去就业机会。

二、诚信缺失的成因分析

1. 社会失信危机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各种思想意识也随即涌入, 传统的思想道德评价标准和价值观受到冲击, 社会一些领域及各个层面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以及社会关系中人际交往感情的淡漠、诚信的缺失、安全感的缺乏等, 使人们对传统的道德观念和诚信原则发生了动摇和怀疑, 这些负面的影响导致了高职学生诚信意识的淡漠。

2. 学校诚信教育的缺失

部分高职院校过分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 忽视职业道德特别是诚信教育, 片面强调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现象普遍存在, 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往往只是简单进行道德规范的灌输, 导致了学生认知的偏差, 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 很多高职学生认为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是择业和就业的关键, 从而忽视了诚信意识的培养, 同时诚信机制未能引入学校及学生群体, 也使得学生诚信意识不强, 个别教师也没有做到以身作则。

3. 家庭诚信教育的缺失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 都以学业和就业教育为主, 认为满足了孩子的经济和生活上的需要就是尽到了家长义务, 而忽略日常的思想品德教育, 对子女平时出现的不诚实行为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还有的家长不能以自身的行为影响子女, 也成为产生诚信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加强高职学生诚信教育的途径

1. 构建和谐诚信的社会环境

高职院校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 社会道德氛围将直接影响到高职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为此, 必须强化全社会的诚信教育, 培养诚信责任感, 既要从舆论上加强树立诚信之风的良好宣传, 又要在制度上建立起监督约束机制, 将诚信教育落到实处, 才能使诚信教育真正成为立人之本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本。

2. 重视家庭教育在诚信教育中的作用

家庭是高职学生接受诚信教育的重要课堂, 学校要主动加强与家长的交流、配合, 帮助学生家长充分认识诚信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从而使家长以身作则, 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抓好诚信教育, 促进学生诚信素养的提高。

四、充分发挥学校在诚信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

1. 建立健全各种诚信制度, 加强教师诚信教育

高职院校要树立诚信为本的办学理念, 要把诚信的具体规定列入有关的制度中去, 同时加强教师诚信教育, 发挥其表率作用, 率先垂范, 做到“言必信, 行必果”, 给学生作诚实守信的榜样。

2. 利用两课主渠道增加和渗透诚信教育的新内容

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 使学生树立诚信意识, 让学生意识到诚信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 是走上社会后“以德立身”的基本要求, 也是经济社会的道德底线。

3. 将诚信教育贯穿到高职教育全过程

诚信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 依靠学生的各种组织,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诚信教育, 树立校园诚信标兵, 学习诚信模范, 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

4. 全面建立高职学生诚信管理机制

建立诚信考评体系和相应的信誉档案, 并和全社会的信用制度协调一致, 加大对不诚信行为的处罚力度, 对于不诚信者, 不仅要使之受到舆论的谴责, 而且要在行为上受到惩罚, 促使学生培养良好的诚信意识, 自觉提高信誉度。

总之, 加强诚信教育是高职学生成长成才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内在要求,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必须受到高度重视。社会各界要为诚信教育创造良好氛围, 高职院校要通过有效途径, 采取多种措施, 切实加强学生诚信教育, 确保学生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

摘要:诚信是文明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也是高职学生安身立命之本。然而, 当下高职学生诚信缺失问题日益突出, 令人担忧。因此, 高职院校必须积极采取措施加强诚信教育, 以提高高职学生诚信水平。通过对高职学生诚信缺失现象成因进行分析, 并就加强高职学生诚信教育的途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职学生,诚信教育,途径

参考文献

[1]石维富.当代大学生诚信的现状分析和诚信教育思路探索.攀枝花学院学报, 2004, (04) .

[2]胡家俊, 吴爱兰.由《新规》颁布谈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黄山学院学报, 2005, (05) .

8.中职创业教育途径探析 篇八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创业教育;途径;探析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8-0055-02

收稿日期:2014-06-28

作者简介:洪源,江苏省姜堰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姜堰,225500)教研处主任,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职教育教学管理。

江苏省姜堰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姜堰中专校”)十分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的培养。2007年,学校参与泰州市NFTE创业教育的试点培训,随后又将创业课引入课堂,并尝试在校园里创办“学生创业点”,激活了学生的潜能,把创业教育做到了实处。

一、培养创业精神是实施创业教育的核心

中职的创业教育有别于高校,应将重点放在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上。在开展创业教育活动之初,学校对培养目标进行了定位:一是要有新的创业思想和观念。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和瞬息万变的环境中,要思路清晰.不墨守成规,善于捕捉和创造商机。二是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在商业环境中要遵守商业的游戏规则,做生意更要讲信用,有诚信。三是具备创业心理素质。创业中可能会遭遇各种挑战和挫折,需要面对失败和成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心理基础,才能坦然面对各种问题。四是要增强责任意识。学会负责、敢于承担责任是创业者的基本素质。五是要学会合作,具有团队意识。现代创业只有依靠团队的精神和力量才能成功。[1]

确立了明确的目标后,创业教育就能步入有的放矢、可操作的运行轨道。

二、推进教学改革是实施创业教育的保证

姜堰中专校改革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从学科教学、学科渗透、专题教学和创业实践活动等方面,加强创业教育。

(一)加强创业教育学科教学,以NFTE创业教育为核心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改革创业教育教学内容,将“NFTE创业教育”课程列入教学计划,按学科要求组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创业知识,在实践活动中着力进行创业实务知识的传授,突出实用性和实践性。

(二)强化创业教育学科渗透,将创业教育的内容融入专业课程的实习与实践之中。结合不同专业和学科教学特点,将创业知识、创业意识和创业心理培养等渗透在相应的教学实践中,在学科教学的同时鼓励学生结合本专业特点,开展专业实践活动。

(三)组织创业教育专题教学活动,运用创业教育专题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学校根据学生的学习阶段和经验技能积累的程度,将专题教学包含在学科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注重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增强创业过程的感性认识积累。目前,学校开展的专题教学活动有:创业商业计划书的设计与比赛,即让学生构建创业方案、开展辩论、模拟创业,让每个接受创业教育的学生都能把自己的商业想法通过商业计划书展示出来;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比赛,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职业生涯设计活动,强化学生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就业观、创业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成功者”的心态,形成努力提高素质的动力。

(四)开展创业教育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运用知识,提高综合能力。以校内外、课内外各种活动为载体,开展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逐步实现知识和能力的整合,提高学生的综合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学校创建了学生创业园,各专业均在校园里开办创业点,起初是学生商店,然后是结合专业开办的小家电维修、自行车电瓶车维修、服装缝补等。在反复不断的摸索中,努力寻找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的最佳结合点。

四、开展创业实践是实施创业教育的平台

在创业教育的操作方面,学校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开展力所能及的创业实践活动,并且形成了一种机制。在实施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学校为学生自主创业实践活动提供资金、环境、政策和其他方面的支持和保证,并且引导学生在熟练掌握所学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主性和开创性,不拘泥于某一种创业实践方式,尽可能尝试适合自己的各种创业活动。

(一)进行文化熏陶。学校搜集百名创业成功校友事迹,按照“超越自我”、“追求梦想”、“关注社会”、“自主创业”四个主题汇编成《草根英雄的创业故事册》。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向在校学生展示创业校友的风采,让他们分享创业校友的成功经验。在开展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不仅引进企业的技术,更引进企业的文化。学校先引进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应用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后来又根据企业实行的5S管理模式,在全校实行7S管理,将教室搬到实训室,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开展班前讲话,引入企业现场管理理念,实现“做中学,学中做”,使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特别是把企业中的改革创新精神、合作竞争意识整合到学校文化中,培养了学生的创业意识和信心。

(二)建设校内创业教育基地。建立了学生创业园(即创业教育中心)。以培养“诚信规范、吃苦耐劳、创造价值、懂经营会管理的人”为价值取向,吸收优秀学生入园。学校规划主导,学生自主经营已成为创业园建设特色。邦妮个性印象DYI工作室在教师的带领下,已经带出3任“掌门人”,培养骨干数十人,工作室的DYI产品,广受校内外学生的欢迎。你我他维修站、漂亮饰品店、校园便利店、T秀服饰店、手机美容店、图书租赁室等15个创业项目入驻创业园,结合产学研一体的专业建设,正常对外营运,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建立校外创业教育基地。利用双休日和寒暑假,将学生送进校外创业教育培训基地,使学生直接参与生产、经营和管理,在实践中发现和弥补自身知识和技能的不足;同时,还能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体验创业的艰辛,培养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掌握创业必需的多种关键能力。

学校还通过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创业课题探究措施加强创业教育,此处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高洁.创业教育——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新视角[J].职教论坛,2005(8).

(责任编辑:章跃一)

An Analysis of the Way for Secondary Voc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 Case Study

HONG Yuan

(Jiangsu Jiangya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Jiangyan 225500, 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 Jiangsu Jiangya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By taking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s the focus of teaching reform to cultivate the school's innovation spirit, promote teaching reform and undertake entrepreneurial activities, the school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9.教育途径 篇九

(1)内在悖论

各种形式的创业教育正在全世界迅速发展,但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开展创业教育的方向和方式的观点却不一致。现有的`创业教育经常以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为依托,必定绕不开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知识。而从理论深层分析,两者有着内在的悖论。

库拉特科认为创业学是商学院的未来,创业学专业的相关教员正转变为领导人角色。商学院教育领域有一个相当有趣的辩证法:控制和创新,即服从于创造,他们是互相矛盾的两种方法,可以归类为不同的思维体系。服从导向的管理学科(如金融、会计)与强调创造和创新的创业学之间存在理念上的巨大分歧。澳大利亚的创业学教授凯文·凯德尔认为创业学教育摆错了位置,它好典型的大学商学院的教育不协调,无论是在教授课程的方式上,还是在评估方式上。新的领域必须拓展到管理学或者工程学领域之外,或许甚至是大学之外。创业学教育家戴维·伯奇认为,商学院教给你的恰恰是创业学的反面;基本上来说,商学院是教你如何为别人工作。欣德尔甚至质疑创业学专业是不是应该在商学院教授,提出创业学属于在任何地方都可教授的课程,只要那里具备了具有创业的天才想法和对待创业的正确态度[2]。

从形式上看,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属于工业时代的产物,细化的分门别类学习,而创业教育具有后工业时代的思维方式特征,强调资源整合、持续发展等。工商管理类专业大致沿着工业时代思维——工具主义——专业细分——显性有边界——传统教育模式——聚集模式的模式进行,而创业教育则是根据后工业时代特点——人本主义——专业融合——隐性无边界——创新教育模式——辐射模式的路线展开。

(2)现实困境

目前的创业教育的课程资源贫乏,内容零散未成体系。加上教材西化的倾向,不能与国情相符合,导致理论单薄,无法支撑创业教育的体系化开展。

首先,创业教育的相关理论已有研究成果从数量上、质量上处于初级阶段,创业教育系统理论薄弱,导致理论研究尚不能对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教学实践充分发挥指导作用。

其次,高校的创业教育脱离学科专业教育,未能融合于学校的整体教学体系中,与学科专业教育的开展并未形成有机联系,更无法做到以创业教育来统领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如能将创业和创业教育作为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特色来构建,本来就相当不容易,二者相互有机融入更加艰难。

再次,高校的创业教育多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创业教育,只注重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误以创业竞赛、创业报告代替创业教育。这种做法的直接后果是创业教育脱离学科专业,从“点”上展开,相应地学生就失去自身专业优势的有利依靠。

必须清醒地看到,创业教育决不能脱离专业教育而孤立进行,因为人的创新思维和创造精神不能如同具体的技能那样传授,而需要通过现代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所内涵的文化精神的熏陶和教化积累才能潜移默化地生成。

3 创业教育的显性开发融入

创业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包括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创业教育至少可从两方面展开,一是在显性层面进行从事事业、企业、商业等规划、活动、过程的教育,二是在隐性层面进行事业心、进取心、探索精神、冒险精神等心理品质的教育。

(1)创业教育的层面

完备的创业教育具有某种层次性的特点,并非在一个点、一条线或一个面上展开。创业教育具有某种纵向的层次性,大致包括创业思维层面(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层面(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理论、经济法、税务及知识产权等),创业能力层面(企业运营、组织协调、团队管理、组织策划),创业模拟层面(创业设计、沙盘决策模拟等)。每个层面均可由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来体现和落实,亦可提升学生的投入度。

(2)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共性

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均具有明显的外向性,即眼光向外才有效果。这种外向性表现在教师视野和实践的外向性,专业课程体系的开放性,以及学生实践的外向性。美国高校教育创业模式的典型三种模式中的“聚集模式”是传统的创业教育模式,主要面向商学院和管理学院的学生。课程内容表现为高度的系统化和专业化,创业教育的师资培养、经费筹措、课程设置等事宜都商学院和管理学院负责、组织和实施。

(3)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优化

创业教育是工商管理类教育的深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在创业教育的创业知识层面和创业能力层面的一部分有共通之处,因而,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可以创业教育为专业支撑,某种程度上可以成为创业教育的载体。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是按照学科门类或技术领域划分的,重在传授工商管理类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而制定展开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课程评价等。以创业教育为导向,完全可能为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专业特色,反过来塑造专业教育,并按照不同教学阶段强化课程实践。

4 创业教育的隐性渗透融入

创业教育在思维层面呈现出持续性、隐蔽性的特点,学生独立意识和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意志品质无法靠显性的课程知识单独承担。

(1)隐性渗透的内容和方式

隐性渗透的创业教育融入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方式,更加具有现实性。创业教育不只是创业知识、能力,先导性的创业的思维和心理准备必不可少。我们的创业教育首先要强化创业意识、捕捉商业机会的敏锐程度,对创业激情和理性的理性关系的把握,保持创业者必须的好奇心、兴趣、激情、理想,使学生始终保持自我探索,摒弃心态而保持风险意识的底线思维。这些内容可以渗透在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的大部分课程中,以创业教育作为主线,会使得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立刻饱满起来。另外,对于创业管理而言,某些行业的知识属于隐性的知识,只有身处那些行业中才可以领得到,因而,隐性渗透的创业教育方式在这些方面更好的作用。

(2)创业教育目标的实际达成

上一篇:笔记本屏幕插电源闪烁是什么原因下一篇: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