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赤壁赋文言知识整理

2024-07-31

前赤壁赋文言知识整理(共9篇)

1.前赤壁赋文言知识整理 篇一

《前赤壁赋》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五年贬谪黄州时所作的赋,此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文言文《前赤壁赋》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前赤壁赋

宋代: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冯 通:凭)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 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共适 一作: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译文

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着与明月有关的文章,歌颂窈窕这一章。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徘徊在斗宿与牛宿之间。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任凭小船儿在茫无边际的江上飘荡,越过苍茫万顷的江面。(我的情思)浩荡,就如同凭空乘风,却不知道在哪里停止,飘飘然如遗弃尘世,超然独立,成为神仙,进入仙境。

这时候喝酒喝得高兴起来,用手叩击着船舷,应声高歌。歌中唱道:“桂木船棹呵香兰船桨,迎击空明的粼波,逆着流水的泛光。我的心怀悠远,想望伊人在天涯那方”。有吹洞箫的客人,按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呜呜作声: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尾声凄切、婉转、悠长,如同不断的细丝。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听了落泪。

苏轼的容色忧愁凄怆,(他)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曲调)为什么这样(悲凉)呢?”同伴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苍翠。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延绵千里,旌旗将天空全都蔽住,在江边持酒而饮,横执矛槊吟诗作赋,委实是当世的一代枭雄,而今天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边的水渚上捕鱼砍柴,与鱼虾作伴,与麋鹿为友,(我们)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我们)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颗粟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没有穷尽。(我想)与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我)知道这些不可能屡屡得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苏轼说:“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不断流逝的就像这江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但是最终并没有增加或减少。可见,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凡物各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令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送到耳边便听到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享用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时候。这是造物者(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大宝藏,你我尽可以一起享用。”

于是同伴高兴的笑了,清洗杯盏重新斟酒。菜肴和果品都被吃完,只剩下桌上的杯碟一片凌乱。(苏子与同伴)在船里互相枕着垫着睡去,不知不觉天边已经显出白色(指天明了)。

赏析

此赋通过月夜泛舟、饮酒赋诗引出主客对话的描写,既从客之口中说出了吊古伤今之情感,也从苏子所言中听到矢志不移之情怀,全赋情韵深致、理意透辟,实是文赋中之佳作。

第一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兴之所至,信口吟诵《诗经·月出》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把明月比喻成体态娇好的美人,期盼着她的冉冉升起。与《月出》诗相回应,“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并引出下文作者所自作的歌云:“望美人兮天一方”,情感、文气一贯。“徘徊”二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和脉脉含情。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游人这时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因而“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乘着一叶扁舟,在“水波不兴”浩瀚无涯的江面上,随波飘荡,悠悠忽忽地离开世间,超然独立。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在作者的笔下腾跃而出,泛舟而游之乐,溢于言表。这是此文正面描写“泛舟”游赏景物的一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这里所说的“美人”实际上乃是作者的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段歌词全是化用《楚辞·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之意,并将上文“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内容具体化了。由于想望美人而不得见,已流露了失意和哀伤情绪,加之客吹洞箫,依其歌而和之,箫的音调悲凉、幽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竟引得潜藏在沟壑里的蛟龙起舞,使独处在孤舟中的寡妇悲泣。一曲洞箫,凄切婉转,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文气一振。

第三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此段由赋赤壁的自然景物,转而赋赤壁的历史古迹。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古迹作答,文理转折自然。但文章并不是直陈其事,而是连用了两个问句。首先以曹操的《短歌行》问道:“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又以眼前的山川形胜问道:“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两次发问使文章又泛起波澜。接着,追述了曹操破荆州、迫使刘琮投降的往事。当年,浩浩荡荡的曹军从江陵沿江而下,战船千里相连,战旗遮天蔽日。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在船头对江饮酒,横槊赋诗,可谓“一世之雄”。如今他在哪里呢?曹操这类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何况是自己,因而如今只能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但那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才把悲伤愁苦“托遗响于悲风”,通过箫声传达出来。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

第四段,是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客曾“羡长江之无穷”,愿“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即以江水、明月为喻,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认识。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过是转瞬之间;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则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不必羡慕江水、明月和天地。自然也就不必“哀吾生之须臾”了。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的说明。江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明月有色,江山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声色娱人,作者恰恰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此情此景乃缘于李白的《襄阳歌》:“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进而深化之。

第五段,写客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这篇赋在艺术手法上有如下特点:

“情、景、理”融合。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形成了情、景、理的融合。通篇以景来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作者抓住风和月展开描写与议论。文章分三层来表现作者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首先写月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使人沉浸在美好景色之中而忘怀世俗的快乐心情;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变动不居,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申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是永久地存在,表现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写景、抒情、说理达到了交融的程度。

“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此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郁郁顿挫,如“万斛泉涌”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对偶不同,它相对更为自由,如开头的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又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篇末,大多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意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并且极富声韵之美,体现了韵文的长处。

意象连贯,结构严谨。景物的连贯,不仅在结构上使全文俨然一体,精湛缜密,而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起伏变化。起始时写景,是作者旷达、乐观情状的外观;“扣舷而歌之”则是因“空明”、“流光”之景而生,由“乐甚”向“愀然”的过渡;客人寄悲哀于风月,情绪转入低沉消极;最后仍是从眼前的明月、清风引出对万物变异、人生哲理的议论,从而消释了心中的感伤。景物的反复穿插,丝毫没有给人以重复拖沓的感觉,反而在表现人物悲与喜的消长的同时再现了作者矛盾心理的变化过程,最终达到了全文诗情画意与议论理趣的完美统一。

2.前赤壁赋文言知识整理 篇二

,扣舷而歌之。 :“桂棹兮兰桨, 。渺渺兮予怀, 。”客有吹洞箫者, 。其声呜呜然, ,如泣如诉, ,不绝如缕。 ,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 :“何为其然也?” :“‘月明星稀,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东望武昌, ,郁乎苍苍, ?方其破荆州, ,顺流而东也, ,旌旗蔽空, ,横槊赋诗, ,而今安在哉? ,侣鱼虾而友麋鹿。 ,举匏樽以相属。 ,渺沧海之一粟。 ,羡长江之无穷。 ,抱明月而长终。 ,托遗响于悲风。”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而未尝往也; ,而卒莫消长也。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且夫天地之间, 。苟非吾之所有, 。惟江上之清风, ,耳得之而为声, ,取之无禁,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

3.赤壁赋文言虚词总结 篇三

1.之

⑴(代词)它。①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②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⑵(代词)这。①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⑶(助词)的。①壬戌之秋②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③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⑷(助词)取独。①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②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③不知东方之既白(2009年浙江)

⑸(音节助词)①扣舷而歌之

2.与

⑴(连词)和。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2006年湖南)②则物与我皆无尽也③客亦知夫水与月乎(2014年山东)

3.于

⑴(介词)在。①月出于东山之上(2012安徽),徘徊于斗牛之间(2007年重庆)②于是饮酒乐甚③托遗响于悲风③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2011天津)⑵(介词)表被动。①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4.焉

⑴形容词词尾。①少焉

5.所

⑴组成名词性短语。①纵一苇之所如②而不知其所止③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6.而

⑴(连词)表修饰关系。①扣舷而歌之②顺流而东也③倚歌而和之(2010年浙江)④抱明月而长终

⑵(连词)表承接关系。①正襟危坐而问客曰②羽化而登仙③耳得之而为声④客喜而笑 ⑶(连词)表转折关系。①而今安在哉?②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⑷(连词)表并列关系。①侣鱼虾而友麋鹿

7.其

⑴(代词)它的。①而不知其所止 ⑵(代词)他。①方其破荆州

⑶(代词)这,那。①其声呜呜然②何为其然也③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2012天津)8.乎

⑴(介词)于。①枕藉乎舟中

⑵(疑问语气助词)①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⑶(反问语气助词)①而又何羡乎!⑷(句中停顿语气助词)①知不可乎骤得

⑸形容词词尾。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②飘飘乎如遗世独立③郁乎苍苍 9.者

⑴组成名词性短语。①逝者如斯②客有吹箫者③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10.然

⑴(代词)这样。①何为其然也

⑵形容词词尾。①凌万顷之茫然②苏子愀然③其声呜呜然 11.为

⑴(动词)成为。①耳得之而为声 ⑵(介词)表原因。①何为其然也

12.也

⑴(疑问语气)①何为其然也 ⑵(肯定语气)①而卒莫消长也

⑶(判断语气)①固一世之雄也②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13.哉

⑴(疑问语气)①而今安在哉

14.则

⑴(连词)那么。①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②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15.以

⑴(连词)表修饰关系。①挟飞仙以遨游 ⑵(连词)表承接关系。①举匏樽以相属 16.且

4.前赤壁赋翻译 篇四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下游览。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浪不兴。举起酒杯,劝客人同饮,朗颂《月出》诗,吟唱“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水光一片,与天相连。我们任凭小船儿自由漂荡,越过那茫茫无边的江面。浩浩然凌空乘风而去,却不知道到什么地方才能停止;飘飘然,像脱离尘世,超然独立,成为神仙而飞入仙境。

于是,我们喝着酒儿,心里十分快乐,边敲着船舷边唱起歌来。唱道:“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拍击着澄明的水波啊,在月光浮动的江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思念着我心爱的人啊,她却在天的另一方。”客人中有会吹洞箫的,按着歌声吹箫伴奏,那箫声呜呜咽咽,像哀怨又像思慕,像哭泣又像倾诉。余音婉转悠长,象细长的丝缕延绵不断。能使深渊里潜藏的蛟龙起舞,使孤独小船上的寡妇悲泣。

我(显出)忧愁凄怆的样子,整衣端坐,问客人说:“为什么声音这样悲凉呢?”客人回答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句吗?向西可望夏口,向东可望武昌,山川环绕,草木茂盛苍翠,这不就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

吗?当他夺取荆州,攻下江陵,顺长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他临江饮酒,横握着长矛赋诗,本是一位盖世英雄,然而如今在哪里呢?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驾着一只小船,举杯互相劝酒;寄托蜉蝣一般短暂生命在天地之间,渺小得象大海里的一粒小米。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愿与神仙相伴而遨游,同明月一道永世长存。知道这种愿望是不能突然实现的,只好把这种无可奈何的心情,通过箫声寄托在这悲凉的秋风中。”

我对客人说:“客人你知道那江水和月亮吗?江水象这样不断流去,但它实际上不曾流走;月亮时圆时缺,但它最终没有消减和增长。假若从它的变化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瞬间都不曾停止变化过;如果从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万物和我们都是没有穷尽的,我们又羡慕什么呢?再说那天地之间,万物都有各自的主宰,如果不是我应有的东西,即使一丝一毫也不拿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它,听到的便是声音,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色彩,得到它没有人禁止,享用它没有竭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而我和你可以共同享用它们。”

客人高兴地笑了,(于是)洗净酒杯重新斟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地摆放着。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一、通假字

1、举酒属客 举匏尊以相属(属,通“嘱”,劝酒)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

3、山川相缪(缪,通“缭”,连结、盘绕)

4、杯盘狼籍(籍,通“藉”,凌乱)

5、举匏尊以相属(尊,通“樽”,酒杯)

二、词性活用

1、名作动

歌 唱 扣舷而歌之

下 攻下 下江陵

东 向东进军 顺流而东也

渔樵 捕鱼砍柴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白 显出白色 不知东方之既白

2、名作状

南 向南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西 向西 西望夏口

东 向东 东望武昌

匏 用葫芦做 举匏尊以相属

桂 用桂树做 桂棹兮兰桨

兰 用木兰做 桂棹兮兰桨

3、名词作意动

侣 把...当做伴侣 侣鱼虾而友麋鹿

友 把...当做朋友 侣鱼虾而友麋鹿

4、使动用法

舞 使...舞动 舞幽壑之潜蛟

泣 使...哭泣 泣孤舟之嫠妇

危 使...端正 正襟危坐

5、形作动

正 整理 正襟危坐

尽 吃完 肴核既尽

横 笼罩 白露横江

适 享用 吾与子之所共适

三、古今异义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2、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四、一词多义

1、如

往 纵一苇之所如

像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2、于

在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从 月出于东山之上

在 徘徊于斗牛之间

被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给 托遗响于悲风

3、之

定语后置的标志词 凌万顷之茫然

音节助词,无义 扣舷而歌之

代词,指“歌” 倚歌而和之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哀吾生之须臾

4、而

连词,表承接 羽化而登仙

连词,表修饰 扣舷而歌

连词,表并列 侣鱼虾而友麋鹿

连词,表转折 逝者如斯,而未偿往也连词,表因果 耳得之而为声

5、然

...的样子 其声呜呜然

这样 何为其然也

6、乎

……的样子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吗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助词,无意 郁乎苍苍

7、夫

无解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再说 且夫天地之间

8、歌:

扣舷而歌(唱)

倚歌而和之(歌声)

9、望:

七月既望(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 眺望,向远处看)

10、长:

抱明月而长终(永远)

而卒莫消长也(增长)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2、省略句

省略主语

(苏轼)举酒属客

省略介词

击空明兮溯(于)流光

3、被动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4、定语后置句客有吹洞箫者

凌万顷之茫然

5、宾语前置句何为其然也?

而今安在哉?

而又何羡乎

6、介词结构后置句击空明兮溯(于)流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游于赤壁之下

5.前赤壁赋赏析 篇五

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因”乌台诗案”,苏轼被贬黄州。为了排遣内心的苦闷,他除了礼佛参禅,就去赤壁矶头欣赏自然,畅游长江。佛道思想的影响、天地灵气的启迪与对历史人物的深思,使苏子逐渐走出心灵的阴霾。而其重要的标志,就是这篇震烁古今的名篇──《赤壁赋》。

文章开篇描述一幅如诗如画的月夜秋江美景:凉爽的秋风徐徐吹来,江面上荡起漾漾的微波,一轮明月从东山冉冉升起,月光下的薄雾如轻纱般笼罩在江面上,水天一色,浩浩渺渺,茫无际涯。应对迷人的景色,作者忘情地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情个自禁地“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人间的一切烦恼、个人的不幸遭遇都一下子抛于脑后,他进人到一种飘飘欲仙的陶醉状态,“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而正当“饮酒乐甚”的时候,箫声响起。这“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其实正是苏轼心迹的折射。作者忘情于月夜秋江,但没有忘身。“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桂棹”“兰桨”是文人的自喻,“美人”是梦想君主的象征。苏轼“扣舷而歌”的喜悦背后隐藏着一抹哀愁──一个不被重用反遭迫害的落魄文人的幽怨。借客之箫声,他奏响了一支哀婉、凄切的心曲,“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如潜蛟舞于幽壑,如嫠妇泣于孤舟,从而给原本优美的景色涂上一层淡淡的悲哀,为下文的主客问答奠定了基调。

值得注意的是,赋文中的主客未必是两人,问答本身兴许就是苏轼内心的自我剖白。此时此景,作者“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从眼前的赤壁,联想到三国的曹操,其用意颇深。曹操“固一世之雄”,曾“破荆州”“下江陵”,曾“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结果不也有“困于周郎”之时“而今安在哉”两相比较,自我可是一个“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的官宦小吏,曹公的身份、功业与自我可谓判若云泥。突然间,苏轼意识到了自我的“渺小”,仿佛一个寄生在天地之间小虫儿……字里行间,虽流露出人生短暂的思想,而实质却是其心理变化的一个转折──消极的思想深处正在酝酿“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内心骚动。只是,这“飞仙”与“明月”并非什么“求仙隐逸”,而是文人早年“忠君报国、经世济时”的梦想。“知不可乎骤得”,苏轼此时才恍然明白,当年进谏神宗皇帝所说的“欲速则不达”正印证在了自我的身上。

6.前赤壁赋教案 篇六

前赤壁赋教案

前赤壁赋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苏轼的有关情况。 2、 比较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后赤壁赋》《赤壁之战》。 3、 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教学重点 1、 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 2、 了解作者运笔自然,文辞优美的写作特色。 教学过程 1、 题解 (1)关于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父苏询,弟苏辙均以文名著称,而以苏轼成就最大。文坛历史上称他们父子为“三苏”。宋仁宗嘉佑二年,苏轼中进士,受到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赞赏。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实行变法,苏轼因反对新法而外调杭州通判,转任密、徐、湖州知州。元丰二年因讽刺新法的诗句,酿成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而被捕下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因筑室于东坡而自号东坡居士。哲宗继位,一度被召回家,等哲宗亲政,苏轼再一次遭贬到惠州,后又到琼州。徽宗即位后,遇赦北还,途中在常州病逝。 (2)苏轼的文章如波澜迭出,变化无穷,无论什么样的题材,在他的笔下都表达得新鲜贴切而又明白晓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赤壁赋》用古代散文的笔调写赋,叙事,写景,抒情,说理浑然一体,想象丰富,哲理深邃,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我们的课文所选是他的《前赤壁赋》。 2、 写作背景。 熙宁九年十月,王安石变法受挫,变法动向发生逆转,一些投机新法的分子,结党营私,倾轧报复,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政治的牺牲品。元丰二年四月到达湖州,七月二十八日突然遭到逮捕,罪证是苏轼的一束诗文。原来在苏轼的诗文中曾流露过一些牢骚,表示过对新法的不同意见,也针砭新法的流弊,其目的无非是“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这些就成了遭受弹劾的把柄。那些奸佞的小人诬蔑他“衔怨怀怒,恣行丑诋”“指斥乘舆”“包藏祸心”,把他投入牢狱之中。一时亲友惊散,家人震恐。苏轼在狱中遭受诟辱折磨,有时感到难免一死,曾写两首诗与弟弟诀别,有“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的诗句。幸亏亲友的营救,当时的宋神宗也不想杀他,这年年底,结案出狱,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的名义被贬谪到黄州。 元封三年正月到黄州,苏轼一住就是五年,在这里他生计困难,在友人的帮助下,开了几十亩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号“东坡居士”。苏轼在黄州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这样残酷的打击感到愤懑、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同时,在他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温暖,增强了信心,他一方面表现了旷达自适的性格,一方面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现实。他的前后赤壁赋正反映了这时的思想情感。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放课件):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3、 课文正音。 属(Zhǔ) 窈窕(Yǎo Tiǎo)斗(Dǒu) 冯(Píng) 棹(ZHào ) 和(Hè) 愀(Qiǎo) 扁(Piān) 藏(Zàng)藉(Jiè) Ⅱ特殊句式 (1) 客有吹洞箫者 (定语后置) 4、研讨课文 问题一:作者在游赤壁时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抓文本,请在文中找到相关表示情感的字) 乐-------悲--------喜 先请同学们一起朗读第一节,注意体会作者的“乐”的情感。 译文: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下游玩。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浪不兴。举起酒杯,劝客人同饮,朗颂《月出》诗,吟唱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白蒙蒙的雾气笼罩江面,水光一片,与天相连。任凭水船儿自由漂流,浮动在那茫茫无边的江面上。江在旷远啊,船儿象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又象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仙果的神仙。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作者与客人月夜泛舟的情形和飘飘欲仙的欢乐心情。 问题二:作者在游赤壁时因何而乐? 观美景而乐。 景具体为:清风、静水、明月、白露、 夜游赤壁的美景图: 在清风和明月交织、白露与水色辉映的充满诗情画意的夜景中,作者驾一叶扁舟,轻浮水面,任意东西。景象澄澈、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赛似仙境。 试想一下,当背负罪名、双脚带上无形镣铐的苏子来到举目无亲的黄州,在抛却了白日的烦忧后见到如此美妙的夜景图,他自是陶醉其中、快乐无比。 正所谓乐极生悲吧,从下文中可见,很快苏子的情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阵阵悲意渐起、渐深、渐浓,一如水中的涟漪正一圈一圈的散开。 ③诵读提示 第2节,注意这个乐极生悲的转折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一位客人吹起洞箫,悲戚的箫声使大家“乐甚”的心情陡转,一下跌落到情绪的低谷,都随着箫声悲伤、痛苦。诵读时,注意三个阶段:第一,读“乐甚”句,语速要快一些,这样可以表达快乐的心情。第二,“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句,语速可以逐渐放慢,情绪由快乐转为平静。将这句话作为下文“生悲”的`过渡。第三,读吹箫客人倚歌和之,传出悲凉曲调时,语速要放得更慢,并且要注重重读的字。如“可读成“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②教师引导:如此幽美的自然环境中,作者的心情如何?请在此段找一个词概括。作者写了饮酒放歌之乐后,接着写谁?箫声如何?请找四个词概括,并分别组词。明确:哀怨、思慕、啜泣、倾诉 歌是欢乐的,而箫声却如此悲愁。此处有一个问题,从行文看,“主乐客悲”是明显的,而正文前的提示却说作者“力求排遣苦闷”,这个矛盾应该怎样解决?请大家认真思考之后讨论,用简洁的语句表达出来。假如有难度,可结合提示中“作者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这一句话思考。最后,引导学生认识到客的苦闷就是苏子的苦闷,问答的过程其实就是苏轼自身思考、排遣的过程。就在此处,作者的心情由乐转悲了。 这时候,喝着酒儿,心里十分快乐,便敲着船舷唱起歌来。唱道: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拍击着澄明的水波啊,在月光浮动的江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瞻望心中的美人啊,在天边遥远的地方。客人中有会吹洞箫的,随着歌声吹箫伴奏,箫声呜咽,象含怨,象怀恋,象抽泣,象低诉。吹完后,余音悠长,象细长的丝缕延绵不断。这声音,能使深渊里潜藏的蛟龙起舞,使孤独小船上的寡妇悲泣。 歌声:“美人”一般认为是君主,自己与君主天各一方,这就写出了苏轼的忠君的殷切,希望君主能重用自己,希望自己能为大宋王朝分忧,然而自己却遭受贬谪,理想无法实现,所以他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便感叹道“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箫声幽怨凄凉:使长期过谪居生活的作者内心惊动。 (六个比喻,箫声的悲哀凄凉); (3)学习第3节:写作者内心的苦闷,道出了悲的原因。 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为什么奏出这样悲凉的声音呢?客人回答说:月光明亮星星稀少,一只只乌鸦向南飞翔,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句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这儿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不就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当他占取荆州,攻下江陵,顺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临江饮酒,横握着长矛吟诗,本是一时的豪杰,如今在哪里呢?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驾着一只小船,举杯互相劝酒;寄托蜉蝣一般短暂生命在天地之间,渺小得象大海里的一粒小米。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愿与神仙相伴而遨游,同明月一道永世长存。知道这种愿望是不能突然实现的,只好把这种无可奈何的心情寄托于曲调之中,在悲凉的秋风中吹奏出来。 ①重点字词 Ⅰ一词多义 (1)固 A 固一世之雄也 (本来) B 雍州之地,ズ之固,自若也 (险固) C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使动,使……稳固) D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顽固) Ⅱ通假字 (1)举匏樽以相属 (通“嘱”,劝酒) (2)山川相缪 (通“缭”) Ⅲ词类活用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名作状) (2)顺流而东也 (名作动) (3)侣鱼虾而友麋鹿 (意动) Ⅳ特殊句式 (1)何为其然也 (宾语前置)。“其”:代词,代箫声;然:……的样子; 正常语序:其为何然也?翻译:(箫声)为什么这样(悲凉)呢? (2)而今安在哉 (宾语前置): 安,是宾语,放在谓语“在”的前边了。 意思是:到如今在哪里呢? ②诵读提示 第3节,客人说出“悲”的原因――人生短暂,历史无情。比起气势宏大、生命悠长的长江来,人类显得多么渺小、可悲!诵读这一段时,第一,读曹孟德横槊赋诗,周瑜鏖兵赤壁时,要读出英雄当时的气势,同时,也要把对英雄的仰慕之情读出来。可以这样读:“月明星稀……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对这两个反问句要诵出他们当年踌躇满志、英姿勃发的情感。读“方其破荆州,下江陵……横槊赋诗”句,读出当年英雄的气魄――“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语速放慢,

7.前赤壁赋赏析 篇七

的景美。你看,一叶扁舟浮在茫茫江面,月色水光与天宇合一。以至于江动还是船移,御风还是乘云,是实景还是虚象,说是又不是了。然而,文章写得却是常景,正如清代文学家方苞所说,“所见无绝殊者(没有什么异常与众不一样的地方),而文境邈不可攀”。文章写的是常景,是山水,是风月。可是,为什么又有如此感人的魅力呢答曰:它的景是诗化的景情融合所致。

文章通篇以景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川、江水辅之。首段“风”和“月”开卷。“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和“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几句,极凝练简洁点出风月,写出江景。之后,文章反复再现“风”和“月”形象。如歌中的“击空明兮沂流光”,客引曹操的“月明星稀”及“抱明月而长终”、“托遗响于悲风”,苏轼答对的“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都紧紧扣住了“风”和“月”。这种景物的连贯,不仅仅在结构上使全文浑然一体,并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你看,秋江的清风,澄净的星空,月移船行。无边的风月渺渺入怀,人好像在仙界飘。

8.前赤壁赋教案1 篇八

语文教研室 吴威

一. 教学内容分析

本文为苏轼被贬黄州,夜游赤壁之作。全文以风水月为主景,以作者泛舟赤壁过程中的感情起伏为主线,想象丰富,变化奇妙,借景抒怀,寓情于理,写得波澜曲折,妙趣横生,画意、诗情、哲理交融在一起。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文赋佳作。

第一段写景,充满“画意”,境界开阔,格调清新,壮美之情与旷达之情水乳交融。第二段“诗情”之乐,后转入悲。第三段借客之口再写“诗情”,抒发了作者人生无常的感慨。第四段在以上“画意”“诗情”的基础上,阐释哲理。

二.学情分析

无论对于高二(5)班或(8)班的学生来讲,这篇散文赋都是有很大难度的。开头与中段相对来说还是容易解决的。因为“画意”“诗情”在我们平时的古诗词讲解中已经广泛接触而变得容易;但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哲理”实在太难了。原因有二:一是缺乏丰富的人生经历,二是现在的高二学生尚未接触过一点点的哲学理论,提及一些概念术语,对于他们而言,实在难懂。所以要真正完全读懂此文,几乎不可能;但我们可以巧妙地类比,使其懂得尽量得多。所以,基于此现状,我将课文的讲解重点侧重在哲理的阐释上。

三.教学重点难点

1.解读苏轼情感变化的真实缘由。

2.体验苏轼如何在逆境困苦中运用理性思辩使自己走出悲情,从而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

3.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四.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常用的实词和虚词。

2.了解文中苏轼情感变化的过程,体验苏轼如何在逆境困苦中运用理性思辩使自己走出悲情,从而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

3.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五.教学设计思路

先由基础字词句扎扎实实地梳理清晰,再研究文本内涵,最后把哲理尽可能地阐释地通俗易懂。课时安排3课时(本教案是第2、第3课时)。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前确定“走近苏东坡”主题阅读。

七.教学过程

(〇)序幕:

用优美的画面及音乐背景创设和谐良好的教学氛围和情境。

(一)导入

人生“最难耐的是寂寞,最难抛的是荣华,从来学问欺富贵,真文章在孤灯

下”。这段话是国家优秀经典剧目《班昭》中的一段精彩台词。我可以用它来概括苏轼在黄州期间那段苦难而又不平凡的经历。苏轼因“乌台诗案”含冤身陷囹圄130天后,他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被人押着来到满目荒凉的黄州,一代名人与鱼虾麋鹿为友,与樵夫渔民为伍,苏轼感受到了有生以来从未有过的孤寂和悲苦。于是他多次来到人们传说中的古战场赤壁,去寄情山水、凭吊古人。在赤壁下,他一次次看穿生命的短暂,一次次悟透生命的永恒。他用《念怒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为他苦难多变的人生作了最精彩的诠释。那么今天就让我来欣赏其中的《前赤壁赋》这篇千古美文,共同感受这位大文豪的心路历程吧!

(二)掌握字词句

1.字。读音易错字

属zhǔ 窈窕yǎo tiǎo 斗dǒu 冯píng 棹zhào 和hè 愀qiǎo 扁piān 藏zàng 藉jiè

通假字

(1)举匏樽以相属(通“嘱”)(2)山川相缪(通“缭”)2.词。

一词多义(1)固

固一世之雄也(本来)

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使动,使„„稳固)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顽固)(2)适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当(享有)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到)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女子出嫁)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适合)适大病,不能行(适逢)

(3)逝

逝者如斯,而未尝为也(流逝)词类活用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通“誓”,发誓)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去,消失)时不利兮骓不逝(跑)

(4)曾

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副词,连„„都)

(5)苟

苟非吾之所有(假如)

(6)虽

虽一毫而莫取(即使)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虽然)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作状)

(2)顺流而东(名作动)

(3)侣鱼虾而友麋鹿(意动用法)3.句。词类活用

(1)客有吹洞箫者兵(定语后置)(2)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3)而今安在哉办(宾语前置)

(三)研读讨论课文的内容

问题一: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饮酒乐甚——→愀然——→喜而笑(乐)——→(悲)——→(乐)

问题二: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为何而乐?

乐: 清风明月、水天一色(景美)朦胧迷离、羽化登仙 问题三:苏轼的悲又从何而来? 从歌声中来(政治失意)从箫声中来(箫声幽怨)从历史人物中来(人生无常)从个人境遇中来(生命短暂)

问题四:苏轼又是如何从悲情中走出来的?

●探究第四段的思路、说明分层理由;分别用一对表示矛盾关系的词语来概括层意。

可分为两个层次: 一:变与不变 二:取与不取

(注意抓住“且夫”等关键性词语来理清思路)

●从文中找出苏轼关于水、月、人“变与不变”的词句,并深入理解。变 不变

逝者如斯(水)未尝往也(水)

盈虚者如彼(月)卒莫消长也(月)时刻在变(人)无尽也(我)(水、月、人都是既变又不变的)

●比较客与苏轼关于物和人在“变与不变”的问题上,观点有何不同?并加以分析。

物 人

客: 无穷 不变 须臾 变化(片面)(悲)苏轼: 物与人都是既变又不变(全面)

(喜)

(用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分析问题,这是一种理性的思辩。)

●分析第二层“取与不取”

取 不取 清风明月 非吾之所有(大自然是一部抚慰人心灵、开阔人胸襟、陶冶人情操、启迪人智慧的百科全书。)

小结:苏轼的心中是悲苦的,但却表现出豁达乐观,这在中国文人身上比比皆是,如以前的李白、杜甫,后来的陆游、辛弃疾等。这种痛苦来自于传统思想中儒道两家的斗争:一方面是兼济天下、建功立业的儒家入世抱负;另一方面是在人生失意时追求精神超脱、遗世独立的道家人格理想。但儒道又有互补的一面,二者相互调和、补充,共同构成了苏轼既心怀苍生兼济天下又善于自我调节、胸怀豁达的伟大人格。

问题五:苏轼是如何得到了永恒的?

●人格魅力:辩证处世、正直进取、旷达乐观、真纯淳朴、胸怀天下等 ●文学成就: 文: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苏黄”(苏轼、黄庭坚)词: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辛”(苏轼、辛弃疾)等

●文化遗产: 书画成就 :“宋四家”(苏轼、蔡襄、黄庭坚、米芾)《前赤壁赋》被董其昌誉为“《兰亭》之一变也” 食文化(东坡肉等)酒文化(自酿养生酒)茶文化(自制紫砂壶)

服饰文化(东坡帽、东坡巾等)

●为官政绩:

疏浚西湖、修建苏堤、兴办医院、学校等为民办的实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泽被后世。

(四)反馈交流

结合这次“走近苏东坡”的主题阅读,谈谈你的阅读收获。●教师用多媒体交流自己阅读收获并作总结。老师的一点体会与学生共享: “人生最难抛的是荣华”。哲学思想和理性思辩使苏轼悟透功名利禄,荣华富贵是身外之物,如过眼云烟,不必强求。“人生最难耐的是寂寞”。集文化之大成的苏轼用丰厚的人文底蕴让自己在寂寞中淡泊沉静下来,与自然山水对话,与历史人物对话,与自己的灵魂对话。寂寞也使苏轼在孤灯下写完了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寂寞使苏轼如此美丽。寂寞使苏轼真正地成熟。

(五)拓展阅读

●读一书读一文: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 书摘: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对比《作业册》上的《后赤壁赋》,加深对苏东坡其人其思想的全面而真实的了解。

提示:回归文本,找出关键词,理清线索为:“乐”“叹”“悲”、“恐”“惊”

八.教学反思

果然,这篇散文赋无论对于高二(5)班还是(8)班的学生来讲,都是有很大难度的,可以说真正懂得“变”与“不变”的哲理的深层内涵的学生,不多。表现在虽然记住了哲理,也复述得出来;但让学生自己举例来印证的话,许多同学感觉到很困难。

预期中的开头与中段的确比较容易解决。同学自己都能概括得很好。这也坚定了我“每课一诗”的环节继续搞下去的信心,现在我们又向前走了一小步,即在早读课上尝试着由学生来选择几句名言阐释之。一来积累写作素材,一来锤炼思想,提高思维品质。

我相信,文史哲不分家,随着同学的知识不断扩展,人生阅历不断丰富,哲学理论的修养不断提升,终有一天,这篇千古美文会被读懂的。同时加强课外延伸,引导同学多读一些难读的书也是必要的补充手段。

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美食家,豪放派词人代表。中国文学史上少有的全才之一。

 苏门三学士:苏洵,苏轼,苏辙  散文“欧苏”:欧阳修,苏轼  宋诗“苏黄”:苏轼,黄庭坚  宋词“苏辛”:苏轼,辛弃疾

 宋书法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 画作:开创了湖州画派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余秋雨《东坡突围》  汉代大赋:铺张扬厉

 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

 六朝律赋:注重对仗工整

 宋代文赋:介乎诗和文之间,整散结合,灵动灵活。

 《赤壁赋》是宋代文赋的代表。除采用赋体传统的主客问答形式外,句式长短不拘,用韵错落有致,语言晓畅明朗,其间有歌词,有对话,抒情、说理自由洒脱,表现力很强。

1、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物体非常渺小。

2、正襟危坐:形容人物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3、遗世独立:脱离社会,独自生活,不跟别人往来。

4、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5、杯盘狼藉: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

译文

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着与明月有关的文章,歌颂窈窕这一章。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徘徊在斗宿与牛宿之间。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任凭小船儿在茫无边际的江上飘荡,越过苍茫万顷的江面。(我的情思)浩荡,就如同凭空乘风,却不知道在哪里停止,飘飘然如遗弃尘世,超然独立,成为神仙,进入仙境。

这时候喝酒喝得高兴起来,用手叩击着船舷,应声高歌。歌中唱道:“桂木船棹呵香兰船桨,迎击空明的粼波,逆着流水的泛光。我的心怀悠远,想望伊人在天涯那方”。有吹洞箫的客人,按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呜呜作声: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尾声凄切、婉转、悠长,如同不断的细丝。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听了落泪。

苏轼的容色忧愁凄怆,(他)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曲调)为什么这样(悲凉)呢?”同伴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苍翠。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延绵千里,旌旗将天空全都蔽住,在江边持酒而饮,横执矛槊吟诗作赋,委实是当世的一代枭雄,而今天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边的水渚上捕鱼砍柴,与鱼虾作伴,与麋鹿为友,(我们)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我们)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颗粟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没有穷尽。(我想)与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我)知道这些不可能屡屡得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苏轼说:“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不断流逝的就像这江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但是最终并没有增加或减少。可见,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凡物各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令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送到耳边便听到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享用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时候。这是造物者(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大宝藏,你我尽可以一起享用。”

9.前赤壁赋教学方案 篇九

一、预习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课文,通读两遍。

分别划出写景、抒情、议论的句子或段落。

二、导入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ppt)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三、范读

配乐朗诵课文。

1.指导学生注意以下押韵字和换韵情况

第一段 间 天 然 仙

第二段 桨 光 方

慕 诉 缕 妇

第三段 稀 飞 诗

昌 苍 郎

东 空 雄

鹿 属 粟

穷 终 风

第四段 往 长

瞬 尽

主 取

月 色 竭 适

第五段 酌 藉 白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按现代汉语语音来读,有些字今天已不再押韵,这是由于语音随着语言的发展演变而变化了的缘故,在北宋时期,它们都是押韵的。至于其间发展演变的规律怎样,那是音韵学研究的`课题。这一点,向学生交代一下即可,不必求之过深。

2.注意下列划线字的读音

举酒属(zhǔ)客 歌窈窕(yǎotiǎo)之章

少(shǎo)焉 徘徊于斗(dǒu)牛之间

冯(píng)虚御风 扣舷(xián)而歌

桂棹(zhào)兮兰桨 溯(sù)流光

幽壑(hè) 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 山川相缪(liáo)

舳舻(zhúlú)千里 酾(shī)酒临江

横槊(shuò)赋诗 江渚(zhǔ)

一叶之扁(piān)舟 举匏(páo)樽而相属(zhǔ)

寄蜉蝣(fúyóu)于天地 天地曾不能以一瞬(shùn)

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 洗盏更(gèng)酌

肴核(yáohé)既尽 杯盘狼籍(jí)

相与(yǔ)枕藉(jiè)

四、诵读、感悟、背诵

学生诵读、感悟。教师从句法、层次理路等方面进行指导,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提高记诵速度,逐段练习背诵。

1.第一段

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从而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悠扬和谐的基调。

指导要点

句法。“举酒属客”“少焉”为散句,其余皆为骈句或近乎骈句,如“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舟”后可断,为两个六字句;“浩浩乎”一句中,去掉第一个“而”(骈体文中有些虚词只有辅助作用,常不计入),也可视为宽对。

层次理路。首句点题,“泛舟”“赤壁”四字是下文写景、议论的依托。次写泛舟所见景象,而以风、水、月为主,为下文“苏子曰”一段张本;写景用虚实相济之法,先实后虚,虚景(即“浩浩乎”一句)伏下段“乐”字。

熟读成诵。

2.第二段

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箫声起,悲意生。哀怨,爱慕,哭泣,申诉,潜龙舞,嫠妇泣,六个比喻,渲染箫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哀,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指导要点

句法。这段开头是散句,次用楚辞句法(与《九歌》中“桂棹兮兰”“目眇眇兮愁予”等相似)。“客有……其声呜呜然”也是散句,以下都是骈句。

层次理路。“乐”字承上。由“乐”而“歌”,歌词暗写苏子胸襟,为下文“苏子曰”一段作烘托。以下写箫声,为“客曰”一段作烘托,兼伏下文苏子“问客”。

熟读成诵。

五、布置作业

上一篇:第三章商务接待礼仪下一篇:描写菊花花瓣形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