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古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精选9篇)
1.平遥古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 篇一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更新发展调研报告
----以平遥古城为例
1古城简介
1.1 区位介绍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地处汾河东岸、太原盆地的西南端,与另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祁县相毗邻,隶属晋中地区。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从一个传统的北方小城镇发展为晋商的起源地,到如今成为举世瞩目的历史文化名城,被列入世界最值得前往的一百个城市之一,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旅游业是当地的主要产业。
1.2 发展历程
平遥,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旧称“古陶”,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以后景德、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十次在的补修和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康熙四十三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把面积约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一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
平遥古城最鼎盛的时期是明清两朝,当时的晋商发展为中国经济的最强劲有力的一股势力,平遥曾是清代晚期中国的金融中心,山西商人引导着当时中国的经济一度走上繁荣,“祁太平”金三角中的“平”即指当时的平遥,平遥城当时的富裕程度也可见一般。
1.3 规模形制
平遥古城是按照中国传统“礼制”思想规划建设起来的,反映了明清时期汉民族的文化特色和小城镇的形态特征。在封闭的城池里,以市楼为中心,以南大街为中轴,有四条大街、八条小街及七十二条小巷经纬交织在一起,功能分明,布局井井有条。城内古居民宅全是清一色青砖灰瓦的四合院,轴线明确,左右对称。此外,城池内还建有一些大小庙宇,老式铺面亦是鳞次栉比,自明朝发展到现在城内面积基本未变,一直保留着明清时期的风貌,这些古色古香的建筑原汁原味地勾勒出明、清时期市井繁华的风貌。
1.4保护类型
平遥古城属于传统风貌型历史文化名城,保留着几个历史时期积淀的完整建筑群,是中国乃至世界的文明财富,应当对其实行“整体保护”。平遥古城历经千年,经受住了炮火的洗礼,比较完整的保存了下来,却在文革中收到了破坏,近年来,随着环境的恶化和人们的保护意识淡薄,一些古迹文物已经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好在人们的意识有所觉醒,经过抢救性保护和政府有力保护政策的出台,古城正以一个全新而又真实的面貌展现给世人。
2.发展现状
2.1 文化方面
晋商文化作为古城的主流文化,延绵至今,平遥当地人也很有经济头脑,依靠旅游业,直接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平遥人一直遵循勤俭持家的生活习惯,民风淳朴,又接受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文化侵染,呈现出多元化的文化形态。
2.2 建筑方面
平遥现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90处,以及待批的文物211处,堪称中国古典建筑的活标本,大部分的建筑被完好的保存了下来,有的被开发成旅游景点,有的经内部改造变成沿街商铺,部分破旧难以维修的建筑,拆除之后仿造之前的结构重新修建,整个城内的建筑格局一直保持着初建时的风貌。
2.3习俗方面
平遥古城在明清时期的大繁荣,促使了其各方面的发展,传统的民间礼制,逢年过节的习俗,历经千年,依然被人们所遵从。符合当今社会文化的习俗都被流传下来,近年来,每年的新年都会有“平遥中国年”活动,吸引来自国内外的友人来平遥过年,体会传统的平遥年味。在一些旅游景点也有传统的明清时期大院生活的重现表演,让人仿佛置身旧朝,感同身受。
2.4存在的问题
平遥古城历经千年,经过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整修,已经基本实现了古代与现代的融合,经过调研,发现其中不乏有些问题:①部分新建建筑影响了城内的风貌。城内的大部分建筑都是旧时所建,只有部分年久失修的建筑被拆除,但新建的建筑与周围的环境不甚和谐,影响古城风貌。②城内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小街小巷,仍有一部分基本处在原始落后的状态。部分沿主要道路的院落内破旧不堪,有碍观瞻。③环境绿化。整个古城内缺少绿化设施,显得没有生机,对于改善环境还需做进一步的工作。④交通组织不力。古城内为了给人营造古朴的氛围,不准机动车通行,但停放机动车的城门口距离景点门口有一定的距离,摆渡车数量有限,交通存在一定的不足。
3.保护目的3.1 遗产保护
平遥古城是人类共有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一个真实的、综合的、系统的“大文物”,古城街巷的保护自是十分重要。除有完整的城墙外,城内街道、商店、衙署等也较完整地保持着传统格局和风貌,楼阁式的沿街建筑、四合院民居以及市楼、文庙、清虚观等古建筑都很有特色。这些文物古迹既属于我国人民,也是全人类可以共享的文化财富,所以,对文物古迹的良好保护,也是对世界文化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更可以造福百姓,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3.2 原真性保护
历史城镇的保护不仅仅是文物古迹的保护,而仿古一条街等“假古董”的建设更是与世界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原则背道而驰的错误做法,是对历史文化遗产潜在的破坏。所以,历史城镇的保护更要从根本上出发,杜绝或减少假古董的产生,还古城一片纯朴与宁静。
3.3 经济发展保护
再者,旧城的保护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新城的发展,为了让整个县城的天际线看起来符合古城的面貌,古城外的新城建筑高度也都做了一定的限制,一个有着如此得天独厚历史遗存的地方,一定要大力利用现有的资源,发展旅游业,带动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样才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最终目的。
4.保护策略
4.1延续功能
在旧城改建和保护的过程中,地段和街道的格局和空间形式,建筑物和绿化、旷地的空间关系,历史性建筑的内外面貌,包括体量、形式、风格、材料、色彩及装饰等,地段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包括自然的和人工的环境的关系,地段在历史上的功能作用,这些均做了最大程度的保留。
4.2贴近风貌
对旧城区内各种损坏较严重的建筑和设施采取改建、扩建、部分拆除、维修养护、改造内部功能、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等措施,改善原有环境质量,保护原有风貌特色,提高土地利用价值。
4.3更新组织
经过上世纪八十到九十年代的整修,古城的各项基本市政和公用设施以及环境都有了较大的改善,在最近几年的发展中,古城的面貌又焕然一新,让古城在夜晚也能亮如白昼,一改以往的风情,让古老而又现代的小城变成一座“不夜城 ”。个人观点
山西是我的家乡,平遥是我们山西的骄傲,也是我生活学习过六年的地方,为了实现有效保护平遥古城,发展旅游经济,早在80年代中期,平遥就已确定了“保护古城,建设新区”的指导思想,山西省人大也颁布《山西省平遥古城保护条例》,这是全国第一个针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省级立法,科学规划依法保护了古城格局和历史风貌。同时政府引导全民参与,最大程度上调动了民众的保护热情,相信在政策的引导下,在严格的管理制度下,加之公众参与,平遥古城一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2.平遥古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 篇二
1 城市发展与遗产保护间的冲突
600年来, 南京先后是明代的首都、留都, 清代的两江总督驻地, 民国的首都。昔日的南京, 既和北京一道, 是拥有雄伟的城墙与城门、金碧辉煌的宫殿与庙宇的伟大都城;又和苏州、杭州一样, 用白墙黛瓦、小桥流水勾勒出精致典雅的江南风韵。虽然早在市场经济建立之初的1992年, 在文物、规划、城建等社会各界的努力下, 南京市制定了极具前瞻性的《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划定了多处历史文化保护区。但城建、房产部门和基层区政府的所作所为, 却造成了消极的后果。但截至2003年, 南京明城墙内老城约为40 km2, 未改造的仅剩5 km2。1992年以来, 南京老城各处都在以“旧城改造”为名进行着房地产开发项目, 大量文保单位和历史街区被接连拆除。截至2004年, 已有近百处各级文保单位遭到破坏。
在真文物被频频破坏的同时假古董却层出不穷。2001年, 金陵报恩寺塔重建项目推出。堪称中国瓮城之最的中华门, 这座经历过太平天国、抗日战争血雨腥风的明代聚宝门, 600年来, 一直护卫着城内秦淮河两岸的民居。而今天, 在中华门外, 即将崛起的是投资数亿、重建毁于太平天国的明报恩寺琉璃塔, 而中华门内, 饱经沧桑的真实的历史街区却纷纷化为废墟。南京下关狮子山, 阅江楼建成。这座所谓“江南名楼”的仿明建筑, 虽然有宋濂的《阅江楼记》, 但自古以来却是“有记无楼”, 是一座不折不扣的假古董。而不久之前, 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清两江总督署之前的, 为纪念清代名臣、两江总督陶澍、林则徐的陶林二公祠 (市级文保单位) , 却因市政项目而被“易地重建”, 恢复重建遥遥无期。我们不禁要问南京有关部门, 一方面在积极申报明孝陵、云锦和城墙为世界文化遗产, 甚至宣称要将南京“打造”为世界遗产城市, 可是, 另一方面为什么听凭如此众多的文化遗产, 特别是作为南京城墙所依托的历史环境和云锦所依托的传统社会的明清老城区, 惨遭市场化开发而造成的所谓“建设性破坏”或“破坏性建设”。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谁造成了南京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挽回的损失。
保护文化遗产不仅仅是每个国家的重要职责, 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义务。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 于内罗毕通过的《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 强调“历史区域及其环境应当视为一种不可再生的普遍的遗产”。拥有这些历史区域的各国政府和公民有义务保护这些遗产并将其整合到当代的社会生活中去。1987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 (ICOMOS) 于华盛顿特区通过了《保护历史性城镇和城区宪章》 (简称《华盛顿宪章》) , 旨在推动各国政府采取必要步骤保护、保存和修复历史性城镇和地区, 以及使其得以发展并适应当代生活。
2 西方城市遗产保护的举措
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时期也都经历过类似的对历史城市从破坏到保护的曲折历程, 但最终各国政府、知识分子与人民普遍意识到了文化遗产不可再生的特殊价值, 纷纷采取各项措施保护历史城市。美国1966年的《国家历史保护法》, 英国1967年的《城市宜人环境法》, 日本1975年的《文化财保护法》, 都通过立法来保护历史城市。特别是法国著名的1962年《马尔罗法》, 将有价值的历史街区划定为“历史保护区”, 保护区内的建筑物不得任意拆除, 维修、改建要经过“国家建筑师”的指导, 符合要求的修整可以得到国家的资助, 并享受若干减免税的优惠。这条思路, 对中国的胡同四合院具有极强的适用性。
的确, 旧城历史建筑普遍面临了人口过多、亟需修缮的困境, 相当部分的居民因不满居住现状而表示愿意外迁。但是, 这并不成为一些人主张拆除传统街区, 改建房地产项目的理由。修缮历史街区与房地产开发, 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旧城改造”, 是在旧城区修复历史建筑, 恢复社区活力, 保持传统社会, 使旧城区重获生机, 而绝非是用房地产项目取而代之。旧城区的保护问题, 本质上也是一个公共利益与部门/地方利益, 乃至私人利益的博弈。保护、复兴传统街区的结果, 将会复兴城市的人文传统, 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 改善南京乃至江苏的旅游业、服务业, 乃至招商投资的外部环境, 其收益对象是全体公众, 其回报也将更为丰厚、全面、多元。
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在于保护历史街区, 总体思路是保护古城, 另建新城, 力求保持城市的历史风貌。这也是《梁陈方案》的精髓所在:将旧的行政、经济中心和过多的人口从老城转移到新城, 既可以解决旧城的交通、居住、办公问题, 又可以体现古城历史、文化、旅游的价值, 新城老城并行不悖, 从根本上解决老城面临的种种压力。
其实世界上已经有许多这样成功的城市发展案例。如法国巴黎的城区保护和新城区的协调发展就是其中的翘楚。1960年的PADOG文件第一个提及法国巴黎的城市规划, 其中中心多极化是分散巴黎人口和工业活动的手段。“中心地区人口过于稠密, 离城市边缘地区太远, 需要建立新的中心地区”。1965年SDRAUP提出了城市和地区规划的框架, 新城和以往的中心地区将并行发展, 而不是相互竞争。“新城市中心形成后, 将成为城市扩展区域的新城, 它们将在目前的城郊地区得到强化和改造, 并不断多元化”。新城将成为真正的城市中心。
人们对这些新城进行了细节的构思 (马恩拉瓦勒 (Marne-laVallee) 有12个区4个区域, 色那特 (Senart) 有10个区) , 它们都坐落于城郊。法国的新城, 有等级之分的中心多极化。新城距省会城市不到30 km, 而20世纪40年代英国的新城距省会40多千米 (比如巴斯尔敦 (Baslldon) 距省会48 km) 。新城是就业、管辖、商业和文化服务等活动的场所, 但在巴黎地区只起次要作用, 人口聚集量也有限 (是社区的分支) , 但新城与市中心有一定的距离, 这使巴黎地区和就业市场的关系更加紧密。中心多极化与城市扩展从经济地使用空间的角度来看, 中心多极化是解决城市扩展的途径。“就这点而言, 要组建大巴黎, 不能把巴黎延伸”。60年代以前, 规划者力图牵制城市化的发展, 例如1939年的巴黎PARP规划项目。在1994年SDRIF框架下, 人们就有了控制城市延伸的愿望, 方式是牵制, 不是组建 (敌人是城市蔓延) 。问题是如何一方面在法国的不同部门之间平衡城市发展和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在法国和其附近区域之间平衡它们的发展。有3个主要的规划原则, 其中一个是中心多极化 (提高农村环境质量, 美化自然空间。多个中心的城市组织, 交通组织) , 另一个是确认它们的城市建设作用。大克洛恩 (Grande Couronne) 的3个地区 (蒙特斯Mantes, 米克斯Meaux, 米沦Melun) 和它行之前的城镇———城市经济发展区是相邻地区的过渡区。
3结语
其实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不一定是互相矛盾的, 也可以是相辅相成互相推动的。一个保护良好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可以带给城市发展良好的契机和经济收入, 而具有规划协调的城市发展同样也可以对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优秀的保护手段。
参考文献
3.平遥古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 篇三
在这个星球的某个地方,我们叫它家乡
我们的祖先在那里
我们出生在那里
我们的孩子也将会出生在那里
于是,我们为它而歌唱、舞蹈
——爱尔兰《大河之舞》解说词
世界上有两千多个民族,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花园因百花而绚烂,世界因多元而精彩。不同的人不同的梦想,当千万个梦想交织在一起的时候,那就是希望、梦想、光明、欢乐、友谊、和平、平等。这就是我心中先进文化的目标。
初中政治课本讲: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相互推动,缺一不可;
几任中国领导人讲:人类需要可持续发展,资源需要循环利用;
这是中国的文化政策。
今天我们的媒体常常问:我们的未来在哪里?
罗大佑在《恋曲1990》里有歌词云:生命终究难舍蓝蓝的白云天。
这些是文化传播者应思考的问题。普通人需要生活在当下,文化工作者必须想像未来。
人民需要先进文化的引领,精神家园应展现真善美。这是中国梦的一部分。
那么,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在世界的眼里是什么样子?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开始中国人的文化记忆。闭上你的眼睛想,米高梅电影公司生产的《猫和老鼠》、迪士尼的《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美国近年来拍摄的《阿凡达》、《蝙蝠侠》、《2012》;同时还有那一阵阵韩流来袭更不用说了。不容置疑,这些作品之所以受中国人喜爱,因为他们确实拥有很优秀的元素,比如先进的思想,逼真的场面,幽默感等。转看中国,《西游记》家喻户晓,甚至部分外国人也知道了执着的唐僧、七十二变的孙悟空,憨态可掬的猪八戒;凄婉动人的《梁祝》为世界所知,孔子学院遍布世界。这些是中国留给世界的印象,是中国的软实力所在。
但比较而言,中国电影近年来一年可生产四五百部,但是真正能创造收入的却没有几部,产出投入比是如此,更不用说相关的产业链条,与核心产品相关的文化产品,书、各类印刷产品、玩具。能彻底征服观众的少之又少。
曾几何时,中国是一块文化的土地,是神秘的国度,礼仪之邦,文明古国。56个民族的家园,至2014年,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上公布的为812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说明:中国是梦想的摇篮,中国人浪漫纯真、自由。“花木兰”2008年6月被国务院确认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却被美国迪士尼公司拍成了动画片,深受中国儿童的喜爱;熊猫在中国人人皆知,但被美国梦工厂动画拍成《功夫熊猫》,2008年5月,影片一上映就席卷全球,在全球取得631,744,560美元的票房成绩;这一切说明中国有丰富的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可是今天我们遗忘了多少?倒是韩剧一部接一部在中国上演,用那点有限的中国元素博得中国观众的无比喜爱——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让今天的中国文化人再次俯视脚下的这片热土;与此同时,雾霾、酸雨、层出不穷的灾害让中国人再次开始探讨中国智慧,《易经》、《河图》、《洛书》、《黄帝内经》,重新体会神秘而颇具预见性的中国智慧,这些值得全世界人民学习和羡慕。
在世界经过300多年的工业进程后,中国智慧再次以无言和现实有力的证据证明了中国人的哲学思想——人类发展都需要平衡。这说明中国智慧是世界先进文化中绝对重要的元素。
5000年的文明中国,有梦想的种子,但大多数没有得到儿孙的照顾,没有发芽、开花、结果与传播。为什么?
历代中国没有公办学校,知识只掌握在权贵手中,但权贵却不劳动,而知识却多半产生于劳动之中,权贵基本拿来无用,大部分的劳动人员对知识基本靠猜。曲解与闲置造成了大量的糟粕。对此,毛泽东提出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新中国的文化事业曾一度繁荣,但是十年的文化革命造成物质、文化一片萧条。彼时的香港,金庸先生却在1955年至1970年间写出了十五部武侠小说,建立了自己的文化事业,这是一个人的贡献……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邓小平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命题与科教兴国战略,使中国经济大踏步跟上世界步伐;
2012年,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013年,习近平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014年,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主席,电影公司邵氏兄弟的创办人之一,香港知名的电影制作人、娱乐业大亨、慈善家邵逸夫在107岁时去世。在世期间,拍摄上千部作品,他的公司,成为一代又一代港星成才、成名的摇篮,其创造的产值达200亿港币,不仅在世界华人圈中影响深远,而且引起世界的瞩目。
以上这一切让我做为一个文化工作者而反思香港仅是弹丸之地,却依然靠着深厚的中国文化做成一番事业。身在内地的文化人有什么理由说不行?
中国智慧需要薪火传播,需要播撒五洲四海,需要繁荣强盛。也许亲爱的读者想问,凭什么?文化产业之路的坐标又在哪里?托举梦想的力量何在?
文化界拿什么来成就事业、来创新?树有根,河有源,文化的源头是丰富的民间文化,也就是我们近年来关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资源是文化繁荣、文化交流的根本所在,然而今天,很多资源却面临着无人继承的局面,新疆著名的维吾尔木卡姆、哈萨克族达斯坦面对后继无人的局面让人焦急,难过。
事实上,大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者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甚至无法得到一个专门的岗位。综合历届政府对文化的要求,中国今天的文化事业与产业应得到应有的重视。挖掘保护好源头,结合现代思想,跟上时代要求,创新工作方法、表现形式,不断做好基础工作的同时,合理利用,开拓进取。树立文化工作者终身学习的观念,全面提升新一代文化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四国时,首次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这一战略构想,既传承了以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的精神,也顺应了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的时代潮流。丝绸之路经济带穿越欧亚18个国家,涵盖40个国家,覆盖人口约30亿,在世界政治版图中具有重要意义。新疆作为中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这里是四大文明的交汇之地。新疆是东西方多元文化的交汇点,古代中国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和希腊文明交汇于此,是保存和展示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博物馆。周边与8个国家接壤,边境线长5700多公里,这里总人口2200多万,少数民族占60%,与周边国家语言相通、风俗相近、传统友谊源远流长,有着广泛的文化认同。
文化交流将会促进商贸、教育以及其它领域的交流。随着2014年6月22日,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进而确定了今天丝绸之路在文化与商贸发展中的地位。
下功夫踏踏实实的做好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保护与传承,加大对新疆宗教、历史的研究,将会成就新疆文化产业的第一步。
第二步是合理开发新疆文化,以现代科技为基础,以先进文化做引领,坚持真善美,展现美丽新疆,绿色新疆、多彩新疆、科技新疆。
第三步是借西部大开发的东风,各省援疆的力量,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开拓文化交流的空间与频率,向世界展示中国智慧,魅力新疆。
我想,如果有一天这些都可以实现,新疆文化将再次大放异彩,中国的先进文化与智慧将随着丝路文明一同发扬光大,同时也将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平遥古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 篇四
摘要:现在计算机已经在生活和各个行业被广泛使用,无论是教育行业、工业行业,现如今某省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领域都已介入使用计算机的使用,使其在工作更加便捷,由此看来计算机已普遍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可以预见其发展前景是非常可观的。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发展前景
自计算机的出现,以及在各个领域的广泛使用,可以看出计算机的发展是极其迅速的,并且也渐渐的向多功能个性化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的作用也是随之越来越重要,正是因为有了计算机,电子商务时代也逐渐的发展起来,电子商务在计算机的基础上迅速的占领了各个领域,形成了一种新的网络文化。计算机很显然已经成了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例如,生活中上网阅览资料等,办公和娱乐,甚至在某省的民族非物质文化保护中也用到了计算机,计算机可以取代传统的管理方式,使在对保护非物质文化的工作中有了更先进的工作方式,在这么多便捷的同时,计算机也会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
一、计算机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1、计算机应用的概念
计算机的应用是指将计算机运用到各个行业当中,对计算机的应用和功能全面的进行研究,研究其应用的策略、技术等,这需要与其他学科的综合知识运用,其涉及的面很广,主要包括办公、家用、管理、数据统计等等方面的应用。
2、计算机应用的功能
2.1信息数据处理
计算机对于信息数据处理方面也是强大的,计算机能够确切的对搜索规则进行设定,很快的对相关信息进行整合处理,此功能现也被广泛的应用。现如今计算已经在工作方面已经替代了很多手工工作,例如对信息进行筛选、加工、管理等的处理,现在只需要简单的进行计算机操作就可以完成这些复杂的工作,而且不会出现差错,准确性也相对提高,最重要的减少了人们的工作时间,获得了最直接的资料信息。现阶段,有很多大型企业也应用计算机来对生产进度进行跟踪、管理、有的甚至通过计算机来传达指令,实现了真正的无纸化自动管理,对于企业来说减少了人力投入,为企业节约了成本。
2.2科学计算
计算机的发明最初是为了解决数学上的数值计算研究的一项计算工具,现如今计算机的普遍应用,计算机依旧是数值计算的一项重要的计算工具。由于很多高科技的行业领域有大规模的数据统计以及数值统计,此时,计算机对于这些工作来说就尤其的重要,因此计算机在工程设计、气象预报、地震预测以及航天技术等领域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也正是计算机在其他行业领域的广泛使用,如现某省的民族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也应用了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上得到了更可能的完善性和安全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计算机的应用可以减少很多人力劳动,对于很多的数据统计都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实现。计算机以其强大的计算功能和逻辑判断能力,在各个科学领域获取了不可替代的位置。
2.3监测和制约功能
随着计算机不断地应用和发展,在应用过程中总结理由,研发更多的使用功能。计算机在工作中还有一个是非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在工业生产的全部过程进行检测,可以实现远程遥控,通常只需要把指操作令输入到系统中,并对生产设备进行操作,通过监测系统对运转情况进行监督,便能够收集检测到信息,形成数据库,从而便于操作者观察。这个检测和制约功能在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应用是非常有利的,这样的自动化系统已经在各个工厂的自动化管理中被广泛应用,为实现无纸全自动化管理打下了基础。
二、计算机应用的发展前景及存在的理由
计算机技术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也在不断进行更新发展,行业领域的广泛性决定了计算机技术也要随之越来越完善,涉及的领域也要越来越广泛,在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影响推动下,不仅推动了市场的发展,同时也有新的理由产生。
1、电子商务的发展
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带动了电子商务这个新兴产业,使电子商务在市场上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所以从某种作用上说,电子商务是依托于计算机的,故计算机的应用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电子商务的发展,或好或坏。然而怎样让电子商务安全、持续的发展,这将是一个关键的技术理由。随着计算机和网络化的发展,电子商务市场也越来越广阔。
2、网络教育
计算机课程在教育领域早已应用,教育作为培养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渠道之一,其发展也越来越高,计算机的运用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技能。计算机网络教育一方面能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增长学生的见识,开阔视野。所以计算机对于教育发展也是必定的发展趋势。
3、网络化
随着计算机广泛应用的深入,尤其是家用计算机越来越多,一方面是为了能让更多的用户得到更多的信息资源,另一方面计算机网络之间也可以实现信息传递的功能,人们可以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完成自己想要完成的事情,例如网上购物等都可以在计算机网络上实现。
4、智能化
随着社会各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也是在不断地深入改革,计算机智能化将是其发展的必定方向,但是智能化的计算机的研究是要建立在现代科学成熟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根据现阶段发展的趋势来看,智能化是一个计算机发展的重要方向。
结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在不久的将来,计算机也将更加的迷你化、网络化、智能化。以目前计算机的迅速发展来看,计算机将来完全可以替代人类,甚至计算机会发展的和人类的大脑一样,使其代替人类,人类所做的一切,计算机也将会实现。计算机技术的种种功能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有着很大的影响,现阶段的使用领域极其广泛,如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计算机监控功能对其是非常有利的,还可以对参观游人进行数据统计,在达到饱和状态下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人数制约。计算机将来面对的发展方向就是使其更加人性化,甚至超出人们的期望。我们将会把计算机的科技化、信息化的产物应用于有利人类的一面。使其为我们人类创造更多的财富,坚决杜绝以之满足个人私利去破坏社会安定。
参考文献
[1]李尹浩,马文字.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J].中国科技纵横,(13).
[2]杨杰,陈潇哗.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展望[J].黑龙江科技信,(25).
5.世界文化遗产良渚古城遗址作文 篇五
我通过查阅资料发现良渚古城位于杭州市余杭区西北部,老师说古城是依靠凤山和雉山两座自然石山作为城墙角建的。它的总面积约34平方公里,是目前所发现的同时代中国最大的城址,我们在游览古城时,坐得是观光车,在车上我看见了很多的稻田,我觉得古城好大,但是导游说这只是古城的一小部分。
在遗址公园里,导游向我们介绍良渚时期的农业很发达,已经开始使用石犁和石镰。手工业也很发达,已经有了纺织、玉石制作、制陶和木作。我再展览厅里看见头顶上挂着独木舟,应该是良渚人用石器凿出来的。墙上挂着石斧和石锤等工具,还有各种玉器的,其中有一张是介绍玉琮王的,上面雕刻着精美的神人兽面纹,导游说这线纹只有0.5毫米。展厅里还有两口陶锅,导游介绍良渚人就用这个来煮食物的。他们的食物包括猪、鹿和牛,我觉得他们吃得很好。
6.平遥古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 篇六
——探究式学习活动教案
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姓名:朱华丽
学号:20110401070 专业:历史学
一、教学目标:
通过探究式课堂教学活动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机会,使学生养成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及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以“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看可持续发展”为课题,围绕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政策与方法等进行深入的研讨,将其与城市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想结合,从探究式学习活动中让学生自主认识到、并了解到保护文化遗产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所在。
二、教学内容:
【提出问题】
首先课堂导入要做到有趣吸引,才能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课堂以几则遭破坏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例子为引导,播放视频加上文字简述,材料为“北京顺义村:为了方便出行,顺义的古城墙被陆续拆掉,仅余下保留在太平村中的一段。”、“江苏周庄:由于旅游业高速发展,苏州市政府准备修建一条旅游公路,修公路欠规划,古镇风貌受威胁。”、“陕西延安“红色文化”“在枣园革命旧址,不少游客把领导旧居里的陈设当成了自己照相留影的道具。参观过程中,不少小游客还挥舞旅游纪念品中的“大刀”向文物猛砍,随行家长也不予制止。”
从以上几个例子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情绪,使学生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这方面的相关信息产生兴趣,对当前我国的文物保护情况及其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充满求知欲,激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使他们主动地进入探究阶段。【质疑问题】
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代入情境,在特定的情境中激发自主质疑。选定情境:1953年吴晗坚持拆北京牌楼,梁思成气得痛哭。通过引导学生扮演角色,再现此情境,通过亲身体验感受梁思成当时的处境与想法,在模拟的实际情境中帮助学生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思考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联系,不断激发学生探究学习、深入了解的兴趣。【解决问题】
课堂讨论是探究性课堂的常态,以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引导学生利用多元化的资源,达到合理解疑的目的。以“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吗”为主题展开专题辩论,使学生通过专题辩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与更深一层的理解,使学生在辩论中合作,在合作中解疑,在解疑中总结,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与学习习惯。【拓展探究】
总结上三个阶段探究活动的基本收获,请几个同学分享本次探究性活动的感受与心得,对学生运用的探究方法予以总结与引导,给他们往后的探究性学习提建议,促使他们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不断提高人文素养。
三、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5分钟):
(1)、以几则文物遭破坏的新闻引出课堂教学内容,播放视频加上文字简述,材料为“北京顺义村:为了方便出行,顺义的古城墙被陆续拆掉,仅余下保留在太平村中的一段。”、“江苏周庄:由于旅游业高速发展,苏州市政府准备修建一条旅游公路,修公路欠规划,古镇风貌受威胁。”、“陕西延安“红色文化”“在枣园革命旧址,不少游客把领导旧居里的陈设当成了自己照相留影的道具。参观过程中,不少小游客还挥舞旅游纪念品中的“大刀”向文物猛砍,随行家长也不予制止。”
(2)、根据以上新闻事件,请学生讨论并请2-3名同学发表对上述事件的看法和想法,根据学生的想法总结出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与联系,点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对社会精神文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从而引出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看可持续发展。
(二)、讲解课程(30分钟)(1)、质疑问题——情境代入
选定情境:1953年吴晗坚持拆北京牌楼,梁思成气得痛哭。将该情境的背景及故事发展情节脉络打在ppt上(即:情景一:8月20日,吴晗主持会议,讨论北京文物建筑保护问题。郑振铎态度强硬地说:“如有要拆除的最好事先和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联系,由中央决定,不应采取粗暴的态度。” 但吴晗绵里藏针:“全国性的问题请示中央决定。” 林徽因提出,“保护文物和新建筑是统一的。保护旧的是为新建筑保存优良的传统”“北京的九个城门是对称的,如一旦破坏,便不是本来的基础了。再如天坛只保存祈年殿其他都拆掉也不是保存文物的办法”。她认为民居建筑的保存也是重要的方面:“艺术从来有两个传统,一个是宫殿艺术,一个是民间艺术,后者包括一些住宅和店面,有些手法非常好,如何保存这些是非常重要的。” 梁思成在发言中指出,“北京市的发展是要在历史形成的基础上发展,一定要保存历史形成的美丽城市的风格。有些单位(如公安、交通、经济部门)考虑得片面”,“在保护古文物建筑工作上,首都应起示范作用,慎重是必要的。” 他搬出了苏联经验,提出“在莫斯科建设中,古建筑在原则上尽量保存下来”。他还以“土地私有”讥讽破坏文物建筑的行径:“北京各机关好像有‘土地私有’的观念,在他们自己的范围内爱拆爱建,一点不考虑整体。” 可是,吴晗作答:“在处理中应尊重专家的意见,但专家不能以为自己的意见必须实现。” 会后,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与文化部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等部门共同组织的联合调查小组,对北京城区的牌楼及其他一些古建筑进行调查。最后,吴晗宣布:“对牌楼作出了保、迁、拆三种处理方式,即在公园、坛庙之内的可以保下来,大街上的除了成贤街和国子监的4座外,全部迁移或拆除。情境二:拆卸工人正将大街文物拆迁,梁思成前来向文物道别,失声痛哭。),使所有同学对当时情境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请6名同学上台,分别饰演梁思成、吴晗、林徽因、郑振铎、拆卸工人,重新演绎出当时的情境,引导台下同学在观看的同时对当时的情境与各人做法进行思考与反思。
(2)、探索问题——思考发言
请个别同学就演绎情境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其设身处地想如果面临着那样子的问题的人是他,咨询他的想法与做法。(3)、解决问题——探究辩论
从上述情境演绎与问题思考中引出:关于历史文物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与意义。将班里同学分成两个小组,让其对于“历史文物维护是否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进行一个小组辩论。学生通过专题辩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与更深一层的理解,使学生在辩论中合作,在合作中解疑,在解疑中总结,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与学习习惯。
(三)、课堂总结(5分钟)
总结上三个阶段探究活动的基本收获,请几个同学分享本次探究性活动的感受与心得。授课者对学生运用的探究方法予以总结与引导,给他们往后的探究性学习提建议,促使他们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同时引用澳门文化局副局长陈泽成先生的一段话作为课堂的总结:文物保护其实并不是表面所看这么简单。其实最重要是它背后可以产生很多无形的价值给这个地方的人。因为我们成天都讲可持续发展,文物保护里边其实你可以看到一个可持续发展。因为上一代传下来的东西,我们去保护利用,我们不是用完它们,我们会留给下一代,下一代在接过来之后,他们也会利用保护。最后鼓励引导学生在历史文物保护中支持社会精神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四、课前准备:
1、ppt制作:准备好相关的视频、文字材料
2、情境再现道具:配有人物名称的布带——梁思成、吴晗、林徽因、郑振铎、拆卸工人;
五、可行性分析
1、课堂以研究性形式展开学习,以提出问题、质疑问题、解决问题与拓展探究四个部分组成,课程开展井井有条,条理严谨,脉络清晰。
2、历史文化遗产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之一,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社会精神与文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莫大关联,将二者结合探究,有利于让学生自主认识到、并了解到保护文化遗产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所在。
3、课堂以探究式课堂教学活动展开,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活跃气氛,鼓动学生的积极参与。
4、探究性活动简单易懂,易于让学生接受并积极投入其中。
六、风险预测及解决方法
1、问题:课堂导入内容较多,学生不耐烦,不对课题展开联想,无法引起其兴趣。
解决方法:尽量丰富内容表达形式,采用视频、文字加图片、讲故事形式等方法勾起学生兴趣。
2、问题:情境再现环节,学生对代入角色并演绎情境可能稍显羞涩与抗拒。
解决方法:老师以身作则,首先扮演角色,带动学生也参入其中,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3、问题:学生之前较少接触辩论,对辩论规则、形式不甚熟悉,辩论赛运作得不够顺畅。
解决方法:老师先简单讲解辩论规则,在辩论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对辩论要求可作出调整。
4、问题:学生无法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无法在总结过程中对课程作一个系统的、全面的总结。
7.平遥古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 篇七
海派黄杨木雕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上海徐汇区初步形成, 经过了众多优秀的艺术家们的发展、发扬, 至今已形成了成熟的海派黄杨木雕刻艺术风格, 有着鲜明的海派艺术特色和艺术价值。
然而, 如今海派黄杨木雕的继承与发展的现状却不容乐观。随着时代的发展, 传统艺术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人们追求更快更容易的赚钱方式, 传统手工艺人在不断减少。现在仍在从事黄杨木雕刻行业的工艺美术师已经寥寥无几, 而且大多都已到退休年龄, 只是因为热爱着这门技艺, 即使退休也仍不愿意放下刻刀, 仍将其作为一种兴趣爱好来传承着;行业的不景气直接影响到了年轻人的从业选择, 如今已经几乎没有新一代愿意学习、继承和发展黄杨木雕刻, 海派黄杨木雕即将面临后继无人的状况, 海派黄杨木雕的未来急需得到人们的重视和保护。
一、海派黄杨木雕独特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20世纪30年代, 上海徐家汇以土山湾为中心的天主教社区成为了最具规模与影响的西方文化传播地之一, 海派黄杨木雕的创始人徐宝庆先生当时就在土山湾孤儿院学习雕刻、素描、雕塑, 在汲取西洋雕塑注重解构的基础上, 他结合中国传统雕刻因材施艺、讲究简练的特点, 开创了海派黄杨木雕的独特风格。
海派黄杨木雕的特点是中西融合, 其既继承传统而又大胆创新, 刀法圆润明快, 注重以凝练的刀法、立体的方式创造形神兼备的作品。在发展初期, 创始人徐宝庆大师受到天主教堂的影响, 创作了许多天主教题材的作品, 如他的早期作品《圣母子像》 (图1) , 就表现了西方宗教人物。但那时徐宝庆大师已经开始了他中西结合的创新了。《圣母子像》的人物比例和结构处理上按照西方的雕刻艺术, 但人物的衣饰纹理则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方法进行精雕细刻, 圣母的面容也带有些许东方女性的韵味。
随着徐宝庆大师离开土山湾孤儿院独立发展, 他开始渐渐倾向于雕刻贴近生活、轻松活泼的作品, 如儿童嬉耍题材的《撑骆驼》 (图2) 、《顽皮娃娃》 (图3) 和《五子戏龟》 (图4) 等, 这些作品造型生动明快、富有民俗情趣, 海派黄杨木雕的独特风格在这一时期已经逐步形成并走向成熟。
同时, 受到徐宝庆大师的影响, 他的徒弟侯志飞也偏爱儿童题材的作品, 并创作了许多既生动活泼、富有童趣, 又隐含着深刻寓意的优秀作品, 他的作品《农儿乐》 (图5) 、《飞跃》 (图6) , 入选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并受到人们的喜爱。上海工艺美术学校黄杨木雕班的学生如毛关福、林翊、刘巽发等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黄杨木雕作品, 如毛关福作品《王杰》 (图7) 等。
到了1965年, 随着第一批上海工艺美术学校黄杨木雕班学生的毕业, 海派黄杨木雕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它的题材广泛涉及生活及民族因素, 不局限于西方宗教题材或传统中国民间神话传说等题材, 生动地表现历史典故、民间故事及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及故事、文学作品人物、传统吉祥图案、传统民间游戏、民间技艺、农村题材和动物题材等, 作品讲求生动传神, 捕捉生活中最生动的瞬间, 予以艺术化表现。
到了“文化大革命”期间, 黄杨木雕行业同其他工艺美术行业一样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徐宝庆被逐出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 许多黄杨木雕刻师也被迫转行。1972年上海工艺美术学校停办, 而该年黄杨木雕产值仅1.15万元[2]。
改革开放后, 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 工业现代化不断推进, 但随之而来的是, 手工业开始走下坡路。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 人们越来越追求快速的获利方式, 在机械化批量生产的冲击下, 传统手工艺日渐萎缩。黄杨木雕需要耗费艺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而由于当时的国家经济水平限制, 雕刻作品无法卖到好价钱。让上海黄杨木雕迅速萎缩的另一个原因, 是当时国民收入较低, 产品大都销往国外, 而上海工资相对较高, 黄杨木雕产品的技术水平相比浙江等地要好, 因此产品价格相对偏贵, 在外国人眼中就失去了吸引力。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 由于企业生产机制不适应市场的变化, 黄杨木雕生产逐年萎缩。从事黄杨木雕刻的工艺美术师越来越少, 其继承与发展面临着极大的危机。
近年来, 随着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逐渐重视, 保护和发展海派黄杨木雕被重新提上日程。2007年, 徐汇区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 海派黄杨木雕成功申报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7日, 海派黄杨木雕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政府和老一代的黄杨木雕大师们一起积极采取措施保护这一优秀而独特的技艺。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尝试, 海派黄杨木雕的现状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 如今挽救海派黄杨木雕仍刻不容缓。
二、海派黄杨木雕的艺术魅力
上海黄杨木雕从开创以来, 一直富有灵活多变、善于创新的特性。这得益于艺人们的开放创新和积极进取精神, 它之所以能自成一派, 就是因为富有创新性, 具有自己的特色。
海派黄杨木雕不仅涵盖了丰富的题材, 在雕刻技艺、雕刻方法上也不断在改进, 突破着传统模式。在对工具器械的运用上, 海派黄杨木雕大师大胆创新还曾在行业内掀起了一股技术改革风。上海黄杨木雕的这种不断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品格, 已经深深融入了行业文化之中, 也深深影响了各个工艺美术师, 这使得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后来从事其他艺术行业之后, 仍然坚持弘扬这种精神, 在各个领域不断有所突破, 有所成就。
海派黄杨木雕大师们的创新和进取精神在他们的作品中都有体现。下面以海派黄杨木雕大师侯志飞的作品为例来说明。
侯志飞大师早在1956年就学习黄杨木雕, 是海派黄杨木雕创始人徐宝庆的大徒弟。时至今日, 他已经从事黄杨木雕刻行业50多年了。在他一生的雕刻生涯中, 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其中, 参加了“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并广受好评的作品《飞跃》, 可谓是最为突出的一件作品。《飞跃》表现了五个活泼可爱的孩子乘着一条威风凛凛的龙, 在祥云的环绕下, 正在腾空而起。作品生动形象, 五个孩子表情栩栩如生, 他们跨在龙身上, 有的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 好像在享受飞跃的快感;有的向下眺望, 好像在欣赏云下的大好河山;龙则雕得昂首挺胸, 脚踏祥云, 仿佛正在向天空直冲而去。这件黄杨木雕不仅生动形象、雕工细致, 它还蕴含着丰富的寓意。侯志飞大师创作这座黄杨木雕的时候正值“文革”刚结束, 国家正从拨乱反正中走出, 人人身上都憋着一股劲, 恨不得马上投入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生产、建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飞跃》诞生了。作品中的龙, 就代表了正准备发展、腾飞的中国, 而龙上的五个孩子, 分别代表了工、农、商、学、兵, 正乘着国家大发展的趋势一起飞跃。这件作品将时代精神与作者喜欢的儿童题材结合起来, 使作品既生动又寓意丰富。
海派黄杨木雕刻中, 有许多像这样优秀的作品。它们既雕工细腻、人物形象结构逼真、表情栩栩如生, 又富含海派黄杨木雕大师们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时代意义, 极具艺术和文化价值。如果海派黄杨木雕艺术不幸衰落乃至消失, 将是海派文化甚至中国文化的极大损失。
三、如何保护和发展海派黄杨木雕艺术
近几年来, 国家开始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许多即将失传的民间艺术开始重新被重视起来。海派黄杨木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国家和政府也积极采取措施对其进行保护。然而我认为, 对于海派黄杨木雕目前面临的严峻状况来说, 只有政府的保护措施还不够, 海派艺术家们也应该加大力度, 齐心协力保护和重振海派黄杨木雕。
首先, 海派黄杨木雕的保护和发展需要培养年轻人才。现在许多日渐衰落的传统艺术面临的最大问题, 是传承人稀少, 海派黄杨木雕的这一问题尤其严重。如今, 老一辈木雕大师们有的已经辞世, 大部分都已经退休, 20世纪60年代上海工艺美术学校毕业的一批黄杨木雕艺术家中, 大部分人现在都已经转行。而新一代的大学生们普遍对传统艺术的重视程度不够, 又因其制作起来耗时耗力、在市场上不受关注, 黄杨木雕对他们来说不是好的择业方向, 导致如今海派黄杨木雕已经面临后继无人的危机。2008年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办人员到浙江访问、取经, 提出了在聋哑学校开办黄杨木雕班, 通过教授聋哑学生技术以传承海派黄杨木雕。侯志飞大师也曾受邀到上海聋哑学校传授黄杨木雕刻技艺。然而在聋哑学校传承黄杨木雕的设想却收效不好。侯志飞大师以及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的许多传统工艺美术大师们经过长期讨论的结果是:政府加大力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他们提出:有些国家, 比如日本, 他们对手工艺艺人的保护措施是, 只要艺人不转行, 一直继续手工艺制作, 政府会给与中等生活水平的保障。如果政府给手工艺人发工资, 传统工艺美术就会是一个稳定的行业, 那么必然就会有许多新一代的学生愿意学习和发展传统手工艺。一些在市场上销量不好, 或是耗时耗力又没有高收入, 已经频临失传的传统工艺美术就能重现生机, 发展起来。
对于濒临失传危险的传统工艺美术来说, 依靠宣传来引起人们的重视, 从而进行保护, 固然是一种重要的措施, 但唯有政府真正出资出力, 投入到传统工艺美术产业的振兴中, 才能真正保护和推动产业的发展, 才能吸引新一代学子们进入传统工艺美术行业, 给行业带来新的血液、新的生机, 海派黄杨木雕是上海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它在海派文化中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我们期盼着政府能尽快采取实质性措施, 保护海派黄杨木雕。
其次, 海派黄杨木雕艺术家们应该更新观念, 大胆创新, 从观念、艺术创新上寻找发展的突破口。在黄杨木雕行业不景气的时候, 许多黄杨木雕艺术家转行, 从事其他艺术门类的创作。其中, 有一些大师选择了从事公共艺术雕塑这一行。比如曾为上海工艺美术学校第一届黄杨木雕班学生, 现为高级美术师的刘巽发, 就有许多优秀的雕塑作品。其中, 青铜雕塑《镇海蛟》 (图8) 、石雕《且为忠魂舞》 (图9) , 就带着浓厚的当代艺术的气息, 它们造型雄伟利落, 刀法简洁大方;同时, 又保留了传统海派黄杨木雕造型精准, 形神兼备的特点。这对于海派黄杨木雕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启发, 将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恰当地结合, 创新海派黄杨木雕的创作风格, 既能给人们带来新的审美冲击, 又能通过与当代艺术结合, 给黄杨木雕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最后, 加大宣传力度以引起更多人关注海派黄杨木雕, 也是保护和发展海派黄杨木雕的一项必要措施。黄杨木木材珍贵, 而许多优秀的海派黄杨木雕作品都雕工精细, 栩栩如生, 而且透着时代性和艺术家的个人特点, 很有装饰性和收藏价值。政府可以举办一些上海黄杨木雕展览, 集聚从海派黄杨木雕创始以来, 一代代上海黄杨木雕艺人的优秀作品, 向世人们展示这一正在走向衰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引起人们的兴趣和重视, 呼吁人们进行保。
四、结语
海派黄杨木雕创始人徐宝庆大师已于2008年辞世, 他的弟子中最年轻的也年已过六旬, 海派黄杨木雕的保护与发展已经刻不容缓。
海派黄杨木雕是如此独特, 又是如此优秀, 它凝聚了众多艺术家的创意和精神, 蕴含了独特的海派艺术风格, 以及一个时代人们的审美和创造。如此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就此消失, 将会是中国文化巨大的损失, 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积极想办法保护、继承和发展海派黄杨木雕。
参考文献
[1]张道森.中国美术欣赏[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207.
8.平遥古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 篇八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推进;科学规划;传承人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12-0043-03
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现状综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下文简称“非遗”),指被各群体、团体或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或技艺等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
全世界各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是悠远绵延的。在国外,日本早在明治30年,便制定了《古社寺保护法》,迄今为止已有100多年的保护史,1996年,日本国会出台《文化财保护法》,并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登录制度,实践证明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现今登录制度已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韩国政府除切实的推出了有效保护政策外,还将其产业化并应用在商业和旅游业中,收益颇丰;法国,迄今为止成立了1.8万多个文化协会保护,建立了91个文化遗产保护区,保护区内文化遗产达4万多处,80多万居民居住其中。
近年来,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我国于2004年8月28日正式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拉开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序幕;2005年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制发了《国务院办公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现已成为我国非遗保护的主要政策依据;同年12月20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详细规范了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2006年11月,文化部颁布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重申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2007年2月,由商务部、文化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老宇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提出了保护其传统技艺、文化内涵等方面的措施;2008年5月,文化部颁发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口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了代表性传承人的评定条件、申报材料、申报程序、管理和培训以及义务等;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针政策上升为国家意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坚实保障。
虽然我国近年来在非遗保护中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新形势下,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较大冲击。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总体处境堪忧,就像生物物种一样,在一天天消失。非物质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智慧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联系民族情感的纽带。因此,加强非遗保护工作势在必行。
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近年来,我国政府、学术团体及社会相关人士在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步,非物质文化一词也从原来的无人知晓发展到了如今的家喻户晓,但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仍存在以下问题:
1.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政策不完善。
近年来,我国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形成与国情相适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尤其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出台,成为我国非遗保护史上的里程碑。
然而,鉴于我国推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政时间不长,相关政策仍然存在如下不足:
第一,我国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侧重于宏观的指导,法规中关于非物质文化保存的具体方法、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各级财政预算的比例等方面尚不完备,仍需在细节上细化;
第二,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包含收集、整理、调查、记录、建档、展示、人员培养等环节的系统工程,存在着管理主体多元化、管理客体复杂化的现象,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出现无序、混乱的局面,政策中的相关管理制度尚需进一步规范;
第三,许多民间老艺人生活窘迫,平时仅仅能维持生计,无法带徒授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匮乏,且仍未受到应有的社会地位,相关的政策也疏于对传承人的重视和管理,因此国家需进行政策调节,改善传承人的生活质量,促进其传承的积极性;
第四,近年来,我国逐步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投入,但与其需求比较,可以说是“杯水车薪”,进而导致一些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工作无法开展,一些非物质文化项目的传承因缺少扶持而面临“灭绝”,因此须进一步增加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的投入。
2.宣传力度不够,保护意识不强,全社会范围尚未形成良好有效的保护风气。
非物质文化是一切物质文化的灵魂,也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标志。目前,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并没有未全面开展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形势下保护与发展的宣传工作,尚未形成全民族共同关心并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氛围。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对非遗保护工作的认识不深刻,对非遗保护工作的宣传、保护、申报等不重视,致使群众对于非遗保护工作的意识淡薄,甚至持有“做与不做一个样,传与不传一个样”的错误思想,进而导致部分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工作不予支持。
3.工作缺少规划,且保护工作开展形式程序繁多,无统一标准。
在现行社会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经济价值开发过程,各部门地方认识不统一、协调不一致、地方个别保护主义特殊等一些因素影响,不同地区存在条块分割、点面断裂、缺乏整体规划与統筹协调的情况,这样的开发保护和利用发展往往会导致盲目作业,不仅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往往还会造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破坏。
4.辨识难度大,专业和技术性强,缺乏对口人才进行指导。
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工作非常繁杂,涉及收集、整理、调查、记录、建档、展示等环节,在照相记录、辨别真假、创新制作等方面缺乏专业人才,导致许多非物质文化不能有效的开发、保护和利用;其次,掌握传统技艺的民间艺人已屈指可数,有的年事已高,有的生活困难,很难做好传承非物质文化的工作,导致非物质文化传承后继无人,同时相关部门也未形成有效机制培养出该领域的传承人或技术人才,进而造成今后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利用、创新等工作出现断层。
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形势下保护与发展的有效措施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若要搞好这项工程,不仅要发挥国际组织、国家政府、保护机构、社区民众等不同保护主体的作用,还要有科学合理的方法。根据前人积累的非遗保护的实际工作经验,针对现存的问题,应着重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推进。
前文分析到,鉴于我国推出非遗保护相关政策政的时间不长,导致我国非遗保护政策仍然存在着种种不足,因此,需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完善相关政策:
其一,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制。例如,赋予各级政府在其行政区域内进行非遗保护工作的职权、明确各级政府在非遗保护工作中的具体职责、各地方政府在新形势下制定切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保护机制、提出更具操作性和规范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管理方法等;
其二,改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管理方法。各级政府或机构要建立传承人档案,并记录年事已高的传承人所掌握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同时,建立有效的奖励机制,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传承人给予嘉奖,切实提高其生活质量,同时探索更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管理方法;
其三,多渠道吸纳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费保障。目前,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主要经费来源于政府投入,今后,要制定社会捐赠和赞助的政策措施,广泛吸纳民间资源,并采取一些优惠政策以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组织对非遗保护工作进行资助,充分调动民间力量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情。
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形成全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新风尚。
要在全民范围内形成共同参与非遗保护的好风气,就需要让每个公民更早、更清楚、更全面的认识到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相关知识。首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进校园,在学生中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教育,通过學生进一步影响广大群众;其次,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有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展演,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深入人心;再者,通过网络、媒体等各种宣传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介绍,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形势下的保护和发展的意义和重要性深入人心。
3.科学规划,加强组织领导,分工明确,落实责任。
一方面,非遗保护工作中要通盘考虑,制定一个可行性规划,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目标与方针、任务纲要、进度推进、报告规定、发展前景,确保规划的可实施性、规范性和权威性,使之有效推动保护工作稳步前进;另一方面,在坚持以政府主导的同时,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落到实处,把保护工作列入当地政府日常事务中去,并成立领导小组或组织部门特有的会议制度,加强组织领导,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加强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取长补短,分工明确,并落实责任,稳步推进非遗保护工作前行。
4.引进专家指导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非物质文化是无形的,是依附在个人身上的一种无形的物质产物,人的消失就代表着文化的消失,目前很多民间技艺都是掌握在年老者,青年人鲜有的去关注这些。在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随时都要逝去的严峻情况下,我们应建立应急机制,带领更多的人去学习传承民间文化。设立专项补助资金给艺人提供带徒传教的机会,还可以利用乡镇的文化阵地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并办好培训班,培养和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传人。进而加强保护工作的队伍建设,充实稀缺的基层文化人员,以满足新形势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工作的需要。
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展望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形势下的保护与发展,说到底还是是思想意识的问题,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其保护的意义,进而制定保护对策,使那些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为国家的政治、经济、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否则历史将在此断代,传统将在此断裂,文化将在此失传,后人将谴责我们。
我们应从实际出发,遵照国家“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既定方针,充分利用我们现有的各种有利条件,建立和完善新形势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制度,推进保护工作的程序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汁原味”,同时,又要加大创新,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新道路,在今后的工作中,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推进: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大力推进非遗数字化进程。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是世代口碑传承,这种“民间的口头文学”易受城市化、老传承人消亡等因素而出现断层,推行非遗数字化可以有效解决此类问题。首先,数字化技术已成为当下非物质文化保存较为便捷可靠的方式,用数字化技术可将濒危的非物质文化永久保存在计算机、光盘等媒介中,不用再担心非物质文化的消亡;其次,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提高,将非物质文化的文字手稿、影像资料进行加工处理,通过互联网进行资源共享,不再受时间、地域、客观因素的影响,使非物质文化经典可以随时随地展现给大众,促进民族文化的广泛交流,增强民间对非物质文化的研究兴趣,激发民间非物质文化发展的活力;再次,现代数字化技术也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的创新发展,如将传统的非物质文化加入现代元素、对一些保存不完整的非物质文化进行计算机模拟、重现经典等。因此,将数字化技术融入非遗保护工作益处多多,今后,我国应该搜集海量资料,通过整理、分析、技术处理,逐步完善国家非遗数据库(非遗普查资源数据库、非遗项目资源数据库、非遗专题资源数据库和非遗数字化保护管理系统等),逐步完善非遗数字化保护标准体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体系进行统一规范。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方面,走产业化之路。要坚持“既要保护,更要发展”的原则,拓宽视野,创新理念,创新形式,创新内容,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产业相结合,主动融入市场,吸引年轻一代,向世人展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近年来,若干地方政府已经提出并实施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产业化的口号,并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非遗文化产业链条,为带动地经济生产总值和群众就业起到了促进作用。今后,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产业化的相关政策和管理机制,切实的做好规划,进一步提高群众参与非遗保护积极度,营造出人人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重点打造非物质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特色代表性的项目,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和非物质文化产业开发区,在解决周围群众失业问题和带动周围经济稳定快速发展的同时,更好的传承当地的非物质文化的风貌和特征,促进非遗文化保护与非遗文化保护产业化发展的良性循环,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形势下的保护与发展之路稳速前进。
参考文献:
[1]凌照,周耀林.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推进[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03:117-122
[2]刘铭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的国内研究综述[J].现代交际,2014,01:78-79
9.平遥古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 篇九
定陶县文化馆
彭强
近年来,定陶县紧紧抓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申报的契
机,以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龙头,注重非物质文
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正确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事
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进一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扎实推
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深入细致的开展“非遗,普查
1、提高认识,形成合力。
定陶历史悠久,两千多年来,不仅留存着大量的物质文化遗
产,而且有诸多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就
有民间文学《陶朱公传说》、《戚姬的传说》,戏曲剧种《两夹弦》、《定陶皮影》、《柳子戏宋家班》,曲艺《山东南路琴书》,手工技
艺《陶布》,生产商贸习俗《仿山山会》,民间音乐《牛屯大鼓)};
文化空间有著名的仿山山会,它不仅是豫、鲁、苏、皖等省交界
之处定期的大型经贸盛会,还是定期举办传统文化活动和集中展
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重要场所。多年来,定陶县委、县政府十
分重视这些世代相传既是历史见证、又是珍贵文化资源的文化遗产保护,不断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但是,也认识到随着经济和
社会的变迁,我县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
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
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
存保护和发展的严峻形势,县委、县政府也多次听取文化主管部
门的专题汇报,多次召开文化工作的专门会议。对此,县文体局
牢固树立全县“非遗”普查保护一盘棋思想,全局上下,形成合力,迎难而上,迅速掀起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高潮。
2、制定方案,组建队伍。
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会议之后,定陶县人民政府
办公室及时印发了《定陶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工作实施方
案》,确立了“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和工作目标,采取有力措施,建立定陶县非物质文化
遗产普查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县文体局牵头,迅速抽调县
文化馆中、高级职称专业人员12人,组成4个普查小组,负责全
县普查工作;返聘已离职高级专业人员8人,组成2个专家小组,设立专门办公室,负责普查项目的审核工作。同时,举办了两期
各乡镇宣传委员、文化站长、文艺骨干参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
查培训班。
3、细致普查,划片包干。
为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普查中不漏项、不缺项,县非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严格按照普查要求制做了适合定陶县自身条件的《普查手册》,印制了5000多份详细的《普查表》。把全
县11个乡镇按艺术分布划分成6个版块;每个版块分成8个艺术
门类,实行门类交插,艺术整合;每个艺术门类之间,要求谁表
演、谁讲述、谁记录,谁就在《登记表》上签字,最后由普查小
组汇总,专家分析后,整理归档,以备查询。
二、扎实搞好“非遗,’名录申报
1、挖掘项目内涵,做好基拙工作
经过普查和专家分析比较,从收集到的民间的文学、音乐、戏曲、曲艺、生产商贸习俗等7个文化表现形成中,产生了48
个子项目。在这48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子项目资源的基础上,首先
确立了18个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后对每个县级非物质文
化遗产名录,实行专家复查制度,即:对照录音看笔录,对照照
片看传承人,对照传承人看传承脉博,通过寻找历史根据、历史
渊源,以确认该艺术门类、该项目的话体传承人的资格。
2、考证精益求精,求得专家认同
县级名录确认后,民间的文学《陶朱公传说》,戏曲《两夹弦》、《定陶皮影》、《柳子戏宋家班》,音乐《牛屯大鼓》,生产商贸习
俗《仿山山会》6个项目被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筛选出
来,成为我市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使市级名录能进
一步申报省级名录,我们对6个市级名录进行了更加严格的考察
和论证,每个项目的考证结果都以学术论文的形式提供给了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有关专家学者。为制做标准的申报文本,使书面材料、电子材料、高分辨照片等附合申报要求,县
财政及时划拨了23万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为进一
步搞好运作,县财政又补充运作资金12万元,使申报工作得以顺
利进行。2007年1月,定陶县申报的民间文学《陶朱公传说}},民间戏曲《两夹弦》、《定陶皮影》,被省政府公布为山东省首批非
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县也因此成为除曲阜外,全省县(区)“非
遗”项目中标最多的一个。
随着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
普查和申报工作并没有停止。取得省级名录就有了冲击国家级名
录的资格。为在全国近3000个省级名录中冲击国家级名录,定陶
县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及进调整工作状态,组成了更强有力的申报小组,并从北京、济南、河南、石家庄等大专院校、研究机
构,特邀部分戏曲和民俗等一流的专家学者,亲临定陶进行实地
考察,来指导我县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县保护中
心曾4次邀请国家级专家学者,6次邀请省级专家学者;36次去
济南,8次去北京,4次去河南,3次去石家庄,2次去唐山,行
程3万多公里;拜渴专家学者120余人次;查证记录达15万字,录像125小时,录像21小时;采访老艺人210人次;搜集整理珍
贵照片1500余幅;整理原始材料250万字,为最后冲击国家级名
录创造了先决条件。
3、文体反复修改,打造精品工程
一是申报文本的制做。申报文本做为申报项目的“说明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项目的历史渊源和基本内容决定着项目的命
运,传承关系与传承人又是项目的核心。做好的文本经专家指导
后又要重做也早已习惯,每个文本的最后定稿都是几经推敲才能
完成。二是申报专题片的制做。文本定稿后,接着要做的是专题
片解说词的修订,10多分钟的专题片与解说词几乎不差分秒。专
题片用的每个镜头更是百里挑一,有的镜头要重复录制10多遍,最远的镜头是从1000多公里的河南南阳浙川县范蠢故里拍摄完
成的。最难找的镜头是两夹弦剧种的前身“花鼓丁香”,为能更好
地说明两夹弦的来历,拍摄小组先后到安徽、河南、河北等地寻
找“花鼓丁香”,行程2000多公里,最后在黄河古道上一个不知
名的小村庄,找到了几位以唱“丁香花鼓,戏为生的艺人才得以拍
摄,结果回来制作时,只有镜头,未有录音,县保护中心的人员
又敢紧沿河寻找,才将镜头完成。制做《定陶皮影》专题片时,为求得原生态镜头,三伏天里,县保护中心人员半夜起来帮助老
艺人安装古影箱,点燃着一灯多捻古老的海碗吊灯“拿人”(耍皮
影者),一场影戏拍下来天都亮了。三是相关辅助材料的整合。制
做好文本、专题片,只能是完成了申报工作三分之一的工作量。
原始材料的分类,年代的认定,照片、手搞、家谱和相关器具的整理归纳还很繁琐。为求得认同,在专家指导下,反复筛选重要的身份信息,力求文本、专题片和辅助材料的立体再现,达到文
字和视觉艺术的完美统一,以确保项目的精心打造和制做。
2007年12月29日,定陶县申报的“山东省申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民间文学《陶朱公传说》民间戏曲《两
夹弦》(二夹弦)、《定陶皮影》(皮影戏)三个申报项目全部被国
家公示,定陶县的申报项目在全市县(区)、全省县(区)名列第一,为我县、我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和申报工作中赢得
了荣誉。
三、综合保护促进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
1、名录体系基本形成。
我县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名录确定后,非物质文化遗
产普查保护更加走向深入,确实抢救和保护了一批珍贵、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提高了全民对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弘扬了优良文化,使非物质文化遗
产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发挥了作用,许多有地方特点的非物质文化
遗产在普查保护中得到定位。
2、文化事业得到振兴。
沉默已久的地方戏曲久旱逢甘露,著名的地方剧种两夹弦更
是如沐春风。县政府拨专款80余万,为剧团购置了流动舞台,更
新了崭新的箱衣道具,剧团新吸收具有戏曲专业学历的青年演员
12人,县人事部门为剧团核定了34人的编制,县劳动部门为离
退休演职员办理了养老保险,解决了演职人员的后顾之忧。剧团
自2007年8月改制以来,已演出260余场,新编历史剧6个,新
编现代戏3个,市、县电视台也录制播放了两夹弦戏的专题节目。
定陶古老的有着近300年历史的皮影戏也挽发了青春,定陶张湾镇政府对这一古老民间戏曲进行全方位的包装和政策扶持,使古老的皮影戏又在定陶大地开花结果。
随着民间文学《陶朱公传说》的申报成功,定陶县的说唱艺
术也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生根发芽,久违的说唱艺术又出现在街头
巷尾,许多文化活动场合又多了一些“说评书”、“讲故事”、“唱陶
朱公,’的文艺爱好者。
在山东省首届农村文化艺术节上,·定陶县选送的代表菏泽唯
一参赛的民间音乐《牛屯大鼓》荣获金奖,选送的两夹弦小戏曲
《三亲家》荣获银奖。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和利用的有力证明。
3、带动了文化产业项目的开发。
一是50集电视连续剧《一代商圣》拍摄筹备工作。一代商圣
陶朱公居陶十九年间“三致千金”、“富行其德”为太史公司马迁所
褒奖。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搜集整理的陶朱公传说故事、美丽动听的典故有近百篇。为弘扬先贤、传播陶朱公诚信经商的经历,以陶朱公传说故事为主线的电视连续剧《一代商圣》已经
县委、县政府与中华经济文化协会协商筹拍50集的电视连续剧,以此把一代商圣陶朱公的儒商文化思想和经营之道推向世界。
二是定陶县委、县政府已在城南2公里处,平整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复垦土地300余亩,用于筹建高水平的商圣文化园,该项目已经中国范氏宗亲会与台湾世界华人杰出代表、范氏后裔
范光陵先生取得联系,并有意为范氏先贤做出贡献。三是商圣墓修复、商圣公园建设也列入了议事日程;范蠢商
学院也正在规划中;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将邀请世界杰出华人和国
内成功人士,再建范蠢商贸城,群英汇萃,共铸辉煌。
【平遥古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推荐阅读:
平遥古城景色优秀作文10-13
游平遥古城总结700字10-23
平遥印象作文400字07-24
古城高一作文10-12
美丽的古城作文08-04
那座古城作文08-20
古城风情叙事作文10-03
《游古城商丘》作文赏析06-29
凤凰古城景点介绍07-21
古城导游词作文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