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将伐颛臾》阅读答案

2024-11-14

《季氏将伐颛臾》阅读答案(精选9篇)

1.《季氏将伐颛臾》阅读答案 篇一

教学目的:

1.了解孔子仁政礼治的政治主张;

2.学习本文用对话方式反复辩难且富有雄辩的表达方法;

3.继续积累文言实词与句式。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⑴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孔子幼年丧父,少时家境衰落。成年做过“委吏”(司会计)和“乘山”(管畜牧)等。五十岁时由鲁国中都宰升任司寇。后罢官,曾周游列国,终不再仕。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儒家思想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仁的含义主要有两层:一是“仁者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为之仁”。孔子主张“以礼教民”,注重社会伦理问题,把礼看成是维护等级制度的重要手段。

(2)《论语》,是记录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孔门弟子(包括再传弟子)根据自己的记忆或耳闻的传说写下来的,为语录体。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本文出自《论语》。我们可以从《季氏将伐颛臾》中领略孔子高度的政治敏感和政治见地。

2、解题

春秋时期的鲁国有一个著名的历史事件:“三桓犯上”。鲁庄公有弟三人:庆父、叔牙、季友,因为都是桓公的儿子,故其后代称为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桓势力逐渐强大,不把鲁国国君放在眼里,甚至在鲁襄公十一年将公室瓜分,为了进一步排挤鲁国国君,季孙氏又谋求进一步扩充实力。

本文题目“将伐”二字耐人寻味。将DD尚未实现的事情,故尚可阻止;如果可以劝阻而不加努力,于理不通,于情不合。伐DD攻伐,明目张胆动用暴力,在本文中有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意思,一字已见季氏之伐是非正义之战。3、解读文中“三辩”(展开讨论)

思考:我所理解的孔子反复辩难。

△一辩冉有: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求!无乃尔是过与?冉有和季路作为季氏的家臣,将消息告诉他们的老师。冉有故意将讨伐轻描淡写,说成“有事”,下文又振振有词地提出讨伐的理由,可见他是赞同这场战争的。

孔子对二人是当面呵斥,说明孔子是不赞成这种做法的。后,孔子又阐明三点不赞成的理由:

先王封国DD不可伐

邦域之中DD不必伐

社稷之臣DD不当伐

附:朱熹《论语集注》:

是时,四分鲁国,季氏有二,孟孙、叔孙各一。独附庸之国尚为公臣,季氏欲取自益。故孔子言颛臾乃先王封国,则不可伐;在邦域之中,则不必伐;是社稷之臣,则非季氏所当伐也。

两个重点句式DD

无乃……与

测度语气句,译为:恐怕……吧

尔是过,宾语前置;过尔,责备你。

何以……为

反问语气句,译为:为什么(要攻打)△二辩

冉有: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孔子当即给予反驳。首先引用周任(朱熹注:平声)的话:“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意即:能施展其才能则就其职位,不能这样做就不就其职位。同是在《论语》里,孔子曾说过:“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在这里则说的是“在其位,谋其政”。其次,用一比喻:一个盲人在走路,倘是临危地而不抱持,将跌倒而不搀扶,还用辅助者干什么呢?接着,孔子又打了一个比方:老虎犀牛从栏中逃出,珍贵的玉器在柜里损坏了,这是谁的过失呢?

DD管理者的过失。

△三辩

冉有: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由于孔子的批评抓住了要害,使冉有、季路难辞其咎,所以,他们只好实话实说,冉有以“固”、“近费”为由,终于和盘端出当取的观点:“不是我们存心要消灭那颛臾,而是因为它日渐强大,又靠近费,对季氏的领地构成威胁。现在不消灭他,今后必将成为季氏的大患啊!”由此可见,冉有和季路实际上是参与了季氏集团的军事谋划的。

孔子一针见血,马上批评他说:有道德的人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愿意去做而编个谎言来搪塞的态度。(疾,憎恨;舍曰,避而不谈;辞,托辞、辩解之辞)在孔子看来,冉有的说法纯粹是侵略者的强盗逻辑。明明是自己要去侵略、消灭人家,却找借口说是因为人家对自己构成威胁。明明想的`是这样,口里却装模作样地说成那样,很有点“作伪”。

孔子孔子一改往日的温良恭俭让,当仁不让地直陈己见。他是主张仁政、正名、克己复礼的,他敏锐地看到季孙氏借此削弱鲁君势力以为己用的目的。

作为老师还得给学生讲讲道理。于是又有了以下一段议论:--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则安之。”

这是孔子的正面阐述,实际上说的是均贫富、讲安定、求发展的治国方略,既包括内政又包括外交,既涉及经济又涉及政治。其中尤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他的贫富思想。历史地看,孔子的均贫富思想仍然具有积极意义。

DD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孔子一改往日的温良恭俭让,当仁不让地直陈己见。侃侃而谈以修文德、守邦国,可谓义正词严。文章结尾一句话“吾恐季孙之忧……之内也”,表现了孔子高度的政治敏感和政治见地。其实,季氏讨伐颛臾虽然可以扩大地盘,发展实力,但主要目的还是要削弱鲁君的实力,最终篡夺鲁国的政权。从这个观点看,他发兵讨伐颛臾“醉翁之意不在酒”。孔子以他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深刻的政治眼光一语道破了季氏的阴谋,同时也有力地批驳了冉有的观点。

4、小结:

本文是一篇语录体的议论文。通过孔子与冉有、季路的对话,窥见孔子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敏锐的政治眼光。孔子历来主张温、良、恭、俭、让,但是面对原则问题,他却又有“当仁不让”的精神,充分表现了他的独立人格。

成语识记:

陈力就列

既来之,则安之

分崩离析

萧墙之内/祸起萧墙5、作业

①文中成语抄写二遍,

②背诵全文,

③翻译全文(学生独立完成)。

6、教学后记:

2.《季氏将伐颛臾》阅读答案 篇二

高等学校小学教育专业教材《大学语文》, 周建忠主编,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本教材出版于2000年, 而近十年以来, 随着学术研究的进一步繁荣, 学术氛围的进一步活跃, 学术包容度的进一步扩大, 关于“国学”、关于孔子、关于《论语》, 都出现了一些新的学术成果。特别是2006年“十一”黄金假日于丹在央视“百家讲坛”连续七天解读《论语》心得, 受到观众欢迎, 接着便有十博士联名抵制于丹, 为《论语》研究平添了许多亮丽的色彩。据此, 教学过程中“作者及作品介绍”、“注释”、“提示”、“思考与练习”等都应当注意吸收最新研究成果, 力求出新, 以弥补教材相对陈旧之不足。

教材虽称为“高等学校小学教育专业教材”, 但实质上并无明显的专业指向性。教材固然是“范例之本”, 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关注:专业是方向之本, 学生是对象之本, 生活是目标之本。中国语文教学长期处于高耗低效状态的重要原因, 就在于教师把握不住语文教学之本, 教学始终在“本”之外徘徊, 用不活教材、教不活学生。

二、对象及策略分析

教学对象:五年制师范定向培养小学教育英语专业四年级学生。

“对象感”是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标准。根据不同的对象, 有深教有浅教, 有雅教有俗教。深不是深不可测, 浅不是蜻蜓点水, 雅不是故弄玄虚, 俗不是俗不可耐。关键在于一个度, 所谓“适当”、所谓“切合”, 是教学策略操控者必须努力追求、苦心经营的。

(一) 教学对象是大专生。

作为大专学生, 又是定向培养的未来教师, 不仅要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 而且要在“大学语文”课上了解中华文化、国学精髓, 了解学术态度、学人精神。所以, “大学语文”课应该努力追求文化含量的厚重感, 同时要不失时机地渗透“学术感”。

(二) 教学对象是英语专业。

英语专业的学生, 特别容易在长期的“专业学习”中“轻中重西”, 而国人学习英语的目的本来不应该因“西方化”而丢却母语文化。近年来, 世界对孔子思想、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日渐加深。2009年, 美国国会众议院以361票赞成、41票反对, 通过了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的决议。截至2013年5月, 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建立300多所孔子学院和400多个孔子课堂。课堂教学中应通过与学生的交流, 厘清模糊认识, 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观”。

(三) 教学对象是师范生。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 是教育先师, 其教育思想、观念包括其实践对中国教育乃至世界教育影响至深。作为未来教师, 应该积极培养善于学习“教育”的职业敏锐意识。本文中孔子与学生的对话, 与其如“教材《提示》”所说的“为政论散文, 也是一篇驳论文, 具有浓厚的论辩色彩”, 不如说是一篇典范的“教育叙事”。教师应当具备“充分”驾驭教材的能力。

以上种种, 并非每一点都要平均用力、详细讲解、重点突破, 如果这样, 语文课势必成为大杂烩、大拼盘。这里就涉及语文教师对“大语文”的理解问题。

大语文是指建立在现代意识基础上、具有开放视野的语文教学观念。它很容易被误解为“泛语文教学观”, “泛语文”是指缺乏科学认知基础、对语文教学外延和内涵超限度泛化的语文教学观念。大语文关注的是语文这门学科的境界之大, 注重的是质的提升。泛语文追求的是语文学科面的延展, 追求的是涵盖范围之大、之宽、之泛。二者的区别在于能否坚守语文的本体性地位。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具有强烈的语文本质观和课堂“对象感”, 决定了他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在“大语文”和“泛语文”中有怎样的取舍。

三、目标预设

(一) 通过对古文的疏通, 进一步学习文言常识, 培养文言文阅读的语感。

(二) 通过对文本的分析, 进一步了解《论语》、孔子及儒家思想。

(三) 通过对孔子言论的分析, 理解孔子的教育策略。

(四) 通过课堂互动环节, 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设计意图:黎锦熙先生早在1924年出版的《新著国语教学法》中, 对“国语教学之目的”便运用图示的方式告诉我们:“国语的要旨”包含“形式的”和“实质的”两个方面, “形式的”包含“理解、发表”两大环节, 分别要达到“能读、能听、能说、能作、能写”的目标, 概括言之, 指的是“自动的研究与欣赏、社交上的运用、艺术上的建造”三大向度;而“实质的”又包含“扩充知识与经验、启发想象与思想、涵养感情与感性”三个层面, 最终实现“个性与趣味的养成”。这仍然可以作为我们今天语文教学的“指南”, 他的语文教学目的论并没有过时, 甚至可以说, 我们对他的语文教学观把握得不透、不深、不精, 才导致语文教学问题丛生。)

四、教学环节

(一) 关于《论语》, 交流平时学习积累。

(设计意图:定向培养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喜爱阅读, 有少数学生阅读面广、阅读品位高, 且善于思考, 对于《论语》, 学生并不陌生, 但能系统地把握且具有深度的并不多, 通过交流一则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对《论语》的认知程度, 二则可以促进学生相互间的阅读交流。阅读交流是学生阅读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 常规的阅读交流可以促进学生的阅读欲望, 可以增进阅读理解, 可以促使学生进行阅读的理性梳理, 可以通过交流拓宽阅读视野, 至于锻炼口头表达能力这是最基本的就不必说了。)

(二) 根据“注解”通读文章。

(设计意图:根据教材所提供的“注解”自行理解文章, 这是阅读古文的基本功, 特别是进入大专课程学生阶段的学生, 更是一项必备的基本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而定向培养的学生自身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 只是对于古汉语, 他们在阅读方面会存在一些障碍, 但教材与一般读物所不同的是, 文本中提供了较为详细的“注解”, 大多数学生完全可以据此及以前掌握的古汉语基础知识, 完成基本理解文意的学习任务。少数学生或者在少数字、词、句、段出现理解障碍时, 或通过相互交流、或由老师适当点拨, 即可完成任务, 完全不必花费大量的时间在文章的疏通上。但同时也要注意, 不能过高估计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前知识积累, 而忽略对知识点“扎扎实实”的掌握, 对文意“扎扎实实”的理解。)

(三) 情景再现:孔子与弟子的对话。

(设计意图:通过角色与语体的转换,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检测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 使学生体会孔子的思想及辩驳技巧, 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为下一环节的分析与讨论作铺垫。)

(四) 分析孔子言论中所传达的“儒家思想”。

1.反对黩武;

2.在职尽责;

3.以均求安;

4.以德化民。

(设计意图:分析“思想”, 是教学的基本环节, 其意图无需赘述, 关键在于如何通过师生的互动, 让学生读出、弄懂、悟透本文所传达的思想与儒家思想的关联。)

(五) 通过师生互动, 了解孔子在与弟子的对话中所表现出的教育策略。

1. 批评的直接性:

在《论语》中, 孔子表扬或者赞赏弟子的篇章不下几十则, 而直接当面批评的并不多见。但本文中孔子三次直接地批评:“求!无乃尔是过与?”“求!……则焉用彼相矣!……是谁之过与?”“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可谓毫不留情, 直指要害。教育中离不开批评, 更离不开表扬, 如何选择最佳时机通过最佳方式进行表扬与批评, 全在于教师的价值观念和教育智慧。在大是大非问题上, 老师不应闪烁其词。

2. 观点的鲜明性:

直陈利害, 批评中有引导。孔子的教育绝对不会停留在简单批评的层面, 如果仅仅是这样, 颜渊就不会由衷地“喟然叹曰”:“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瞻之在前, 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博我以文, 约我以礼。” (《子罕篇第九》) 所谓“晓之以理”, 是教育中常用的策略, 但并不是每一位为人师者都能精准地掌握此道的。只有批评, 不会观点鲜明地“晓理”的老师现在仍然大有人在, 固然有缺乏教育智慧的原因, 但更重要的是缺乏建立在科学价值观之上的理性思考。

3. 思想的深刻性:

一个深陷在日常鸡毛蒜皮中的教师是不会有思想高度的, 而思想缺乏高度的教师是不可能真正实现“育人”目标的。教师思想的高度决定了教育行动的敏感度、执行力。“邦域、社稷、国家、君子”是孔子日常思维中出现频率极高的概念, 也是他自身内心挥之不去的“情结”。正因为此, 他才能真正做到“以理服人”, 这个“理”, 是关乎家国之大理, 是关乎人伦之至理, 是关乎政治之真理。有境界自成高格, 没有境界是成不了教育家、思想家的。

4. 表达的艺术性:

引用、设喻、反诘。教育表达的艺术性, 是一个无需阐述的基本要求。孔子在本次的对话中体现出了高超的表达艺术, 达到了“育人”的鲜明效果。

(设计意图:师范定向培养学生学习《论语》, 不仅仅是学古文常识, 不仅仅是学《论语》、学文学常识, 也不仅仅是了解儒家思想、了解文化常识, 还应学“人文”, 理解并力行其中所蕴含的“人文思想”。更有别于一般“大学语文”的是, 还要学孔子作为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与操作策略。操作策略是建立在教育思想上的。没有教育思想就没有操作策略, 更没有好的教育策略, 有了教育思想未必会自然形成操作策略, 但它比没有教育思想而冥思苦想教育策略要简单、容易得多。本文中孔子的驳论实则上是一次教育批评, 它不同于学术辩驳, 而是师生之间的一次教育对话。)

(六) 课后阅读补充材料:《论语》中的名言警句。要求有选择性地背诵 (至少20则) 。

(设计意图:本环节原本设计要求学生自己阅读《论语》, 并选择部分篇章背诵, 但考虑到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的特点, 改为印发老师选定的名言警句, 学生有选择地理解并背诵。《论语》言简意丰, 其中很多文字已成为国人耳熟能详的常用语, 作为拓展阅读, 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进一步理解《论语》, 对于理解儒家思想会有较大的帮助, 也是学生文化积累必不可少的过程。) (七) 游戏:从《论语》中选择文字, 给人起名, 并解释取名所包含的文化追求。

从学生熟悉的苏有朋、任贤齐、张学友, 到国家前领导人王任重、著名美学家王朝闻、数学家陈省身、诗人贺敬之、播音员邢质彬、毛泽东子女李敏、李讷, 这些人名明显可以看出与《论语》的渊源, 要求学生模仿这种给人起名的方式, 尝试起一个富有文化含义的名字。

(设计意图:《论语》是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 虽不能说字字珠玑, 但“半部《论语”治天下”绝对不是无稽之谈。而文化不仅仅只在学术中, 同时也渗透在人们的日常行为中。语文教学的“高阁”化是语文课的致命失误之一, 学生读了十几年甚至二十多年中国语文, 最终不善、不会使用母语的现象比比皆是。让语文多一点生活的质感是语文应当追求的目标, 让语文触摸生活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所在, 所以在语文课堂中努力实现课堂与生活的对接是应有的语文教学观。给人起名是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文化现象, 也是一门最需要文化的学问。当今社会, 人名无文化、伪文化的现象屡见不鲜。生活中与语文息息相关的文化现象学生不可能都有接触, 语文老师要做有心人, 做敏锐的文化渗透者, 做自觉的文化传承人。本环节说是“游戏”, 其实只是课堂文化生成的技艺, 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整课堂节奏的方式, 与有些课堂纯粹追求“热闹”、好看、有趣有着本质的区别。)

3.《季氏将伐颛臾》课堂实录 篇三

一、开篇导入

播放电影《孔子》主题曲《幽兰操》视频,师生轻轻应和,营造氛围。

(上课铃响,起立,问好)

师:“以日以年,我行四方……君子之守,子孙之昌”荧屏上的孔子从春秋到盛唐再到当下,以那份经世济民的情感,感染着古今中外的有识之士。诺贝尔奖获得者有这么一段宣言“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幻灯展示该语句并师生齐读)

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季氏将伐颛臾》,一起“品师者语录,悟圣人智慧”。(幻灯展示课题)

二、在诵读中走进先哲(孔子)

师:俗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那么,就让我们先在诵读中走进孔子吧!(幻灯显示:在诵读中走进孔子)

生自读两遍,师巡视、倾听、个别指导交流。

生齐读,生评读后感悟。

生1:没有感情。(摇摇头,很感慨地说道)

生2:孔子的话,在朗读时应有语调的变化。

师:言为心声,因声求气。语气和情感的准确把握,需要我们深入文本,于字里行间细细品悟。

(结合课文注释1)《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人物的真性情在对话中体现。在冉有与孔子的对话中,我们是否可以感受到孔子真实的内心世界?如果此时要在孔子的脸谱上描上表情,你觉得是怎样的?

生:气愤、恼怒、懊恼、无奈……(大部分学生不由自主地回答)

师:在接触课文之前,同学们印象中的孔子是怎样的呢?

生1:慈眉善目、和蔼可亲。

生2:像一位长者,一位老爷爷似的,很慈祥。

生3:像我们的老师,平时都笑咪咪的,一旦生气就会很严厉。

三、在微言中领悟真情

师:这是课文插图中的孔子,这是《论语》中弟子眼中的孔子“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幻灯显示孔子像及《论语》中对应的语录)

那么,是什么让主张温良恭俭的孔子严肃了起来,我们试着从课文中寻求一下答案。(幻灯显示:在微言中领悟真情)

生1:“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这里看出来孔子很生气,因为冉有是主张打颛臾的却找借口。

师:这句话你能试着翻译一下吗?

生:君子厌恶那些不肯说(自己)想要那样而偏要找借口的人。

师:很好。这句话的翻译我们在课下注释2能够找到,大家做上记号。那么,这句话中的哪一个字最集中最直接表现孔子情感的?

生:疾。在这里是痛恨、讨厌的意思。

师:他痛恨讨厌冉有的什么?

生:失德。

师:很好。(板书:冉有——失德)

师:文中冉有还有让孔子生气愤怒的地方吗?

生2:第二自然段,“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了,冉有却说是季氏要打,不是自己的主张。孔子认为,冉有没有尽到为人臣子的职责,就像后面提到的“相”和“虎兕”“龟玉”的看守者一样。(板书:冉有——失德 失职)

师:弟子冉有的失职、失德让身为老师的孔子很生气。那么,师生争辩或者说矛盾的焦点究竟是什么?

生:季氏将伐颛臾(生小声议论,季氏要打颛臾。)

生3:季氏要攻打颛臾,孔子认为不能攻打颛臾,因为孔子主张仁政,反对武力攻伐。

师:孔子认为不能攻打的理由在文中有吗?

生:有。(异口同声)

师:哪些语句?

生4:集中在第一自然段。有三条理由。“先王以为东蒙主”,伐颛臾于礼不和;“在邦域之中”,没有伐的必要;“是社稷之臣也”,不能伐。(师板书:冉有——失职、失德、失礼、失理)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在文中能够明显的感觉到,孔子反对伐颛臾,并且陈诉了充分的理由。其实在这里,是否伐颛臾,关键不在冉有,而在季氏。那么季氏是何许人也?

(幻灯展示:补充关于季氏的知识和孔子的相关主张。“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

师:同学们,在当时当地的情境之下,孔子的情感应是怎样的?

生1:痛恨之外还有气愤和无奈。

生2:还有谴责。

生3:还有批判。

师:师生对话之初,是怎样的?

生4:责备、谴责意味重一点。

生5:孔子的情感是随着和冉有的对话的深入而逐步变化的。

(师板书:孔子——责备、谴责、批判、痛恨)

四、在真情中涵咏大义

师:在这次对话中,孔子步步紧逼、义正词严,冉有节节败退、闪烁其词。让我们通过更优秀的诵读还原一下当时的场景。

(分角色诵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先同桌互读互练交换角色,再班级展示,学生互相点评。读前提醒注意区分四种情感的强度。)

师:读的真好,要是真实的孔子也有这般的容颜和风度,我想会打动更多的人。

师生之间的对话,让我们感受到了孔子作为一个师者的真性情。孔子除了是教育家外,还是政治家、思想家。我们关注课下注释,这两者还排在教育家之前呢。我们看看能否在课文中找到集中体现孔子政治思想的语句,并试着找出里面的核心词汇。

生1:前两段间接体现了仁和礼的思想。第三段集中具体一些。从丘也闻这里开始……endprint

生2:我认为可以再精炼一些,“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生3:还有“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也是。

师明确并板书:均、和、安、修文德

(师生对话中提醒关注“既来之,则安之”古今异义和成语典故“祸起萧墙”。)

师:刚才我们领会孔子的情感时说道,孔子此时听了冉有的托辞是痛恨的。那么,当他向学生陈述自己的政治思想时,孔子的情绪是否有所变化呢?

生1:由开始的痛恨转而语重心长。师者风范又出来了。

师:嗯,有道理。我们自己读读第三段中孔子的语言,揣摩一下这是怎样的一种语重心长。(生自读)

生2:语重心长中也有变化的,有些担忧。

生3:有担忧,有批评,有无奈。尤其是最后一句,“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该生不由自主地读,大家不由自主鼓掌叫好。)

师:很好。接下来,我们自己把这段文字诵读一下。试着读出情感的变化。痛恨、语重心长、责备、无奈、担忧。

师:孔子希望的国家是哪样的一幅图景,现实呢?一个“恐”字饱含了孔子对现实的无奈与担忧。

让我们再次诵读该段文字,体悟这微言微语中的大义深情。(“丘也闻……”)指导诵读语调、语速。如“也”字。(师范读,生自读,生展示)

师:此时,除了掌声,我似乎什么也无法给你们了。太棒了。

五、在穿越中对话圣贤

师:春秋过后是战国,这是一个更加混乱不堪的年代,孔子的担忧成为了历史的真实。我们无法评说这是幸还是不幸。

(扩展孟子相关言论: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2500多年前的一次师生对话,到今天还是那么让人感慨万分、心潮澎湃。季氏将伐颛臾,究竟伐不伐、伐没伐?

生1:我觉得伐了。因为季氏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他担心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

生2:我希望没有伐,但我觉得可能性好小。(生笑)

师:假如,三次对话之后,冉有还有话要说,你认为他会说什么?孔子又将如何回答?你认为孔子能够说服冉有,甚至阻止季氏吗?

(生自写自话,小组讨论对话提升完善,生展示)

生1:冉有说:老师,纵观当前形势,我们不伐,别人也会伐。攻打下颛臾后,我保证用您教育我的礼乐去治理颛臾去好好辅助季氏,让百姓安居乐业。(掌声)

生2:冉有说:老师所言极是,弟子谨遵教诲。孔子说:孺子可教也。但是我认为冉有回去后,还是会照原来的想法办,只是这里给孔子面子或者出于礼貌。(笑声)

生3:我写的是文言文,我觉得要和课文格调一致。冉有曰:夫子言过矣。师者教诲吾辈未敢忘矣。然季氏一世之雄也。欲图霸业,难免征伐。愚以为,战,不可免矣。(掌声雷动)

师:好厉害的学生呀。孔子如何回答的呢?

生3:我觉得孔子要么转身离去,要么怒吼一声“求”,再拂袖而去。(掌声再次响起)

生4、生5、生6……

师:这哪里是一次假如的穿越,这分明是一场超时空的辩论。我们与冉有辩论与孔子对话,刚才分享着同学们的智慧,我觉得自己真有说几句话的必要了,可以吗?

我想对孔子说几句话:(即兴配合幻灯显示后世对孔子思想的评价)

致孔子

你可曾想到千年之后的课堂依然有你

一群学生、老师,如当年的你、你们

坐而论道、谈古论今

我们想象着你的嬉笑怒骂

我们体悟着你的怨恨嗔痴

是啊,你怨!怨“逝者如斯”,你等不到天下大同!

你恨!恨“礼崩乐坏”,你却无力扭转混沌乾坤!

你痴!痴念“爱民富民”,三寸之舌怎敌百万之师?

周游列国的沉沉车辙,湮灭于金戈铁马的飞扬尘土。

可是,你听到了吗?“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你看到了吗?435所孔子学院644个孔子课堂117个国家流传哪!

壮哉!孔子,你的思想之光已透彻寰宇,上下千年!

伟哉!孔子,你的赤子之情正撼动天地,纵横万里!

美哉!孔子,你的经世之梦将圆在中华!

你的济民之略正逢此盛世!

(掌声)

师:下课的铃声已经响起,我们的思想火光正呈燎原之势,我希望这份热情能够绵延不绝,因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起诵读单元知识首段: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古往今来,仁人志士们以雄才大略行富国强民之道,圆民主自由之梦;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经世济民的卓越思想和心忧天下的高尚情怀代代传承,缔造出人类灿烂的政治文明。先贤的话语音犹在耳,具有征服人心的力量……”

另——

推荐书目:李泽厚《论语今读》,于丹《论语心得》。

课后作业

1.归纳整理课文文言知识(重点词语、特殊句式)。

2.自主研习《沂水春风》,并完成课后练习。

4.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篇四

文章分三段,分别记叙了孔子师生间对话的三个层次。文章开头,首先介绍了谈话的政治背景:季氏将要讨伐颛臾,当作为季氏家臣的冉有和季路将消息告诉孔子后,孔子劈头就责备冉有,认为他们应义不容辞地制止季氏这种不仁不义的做法,并对季氏将伐颛臾表示坚决反对。然后从三个方面充分说明理由:“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是说明颛臾在鲁国有一定的政治地位,一向受到礼遇,不可伐;“且在邦域之中矣”,是说颛臾是鲁国境内的小国,对鲁国并未构成威胁,不必伐;“是社稷之臣也”,点明了颛臾是鲁国的臣属,不是季氏所应当讨伐的。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孔子一向主张“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礼乐征伐”始自诸侯出。孔子认为,季氏将伐颛臾是擅权弄国,自然十分反感。

第二段,冉有受到孔子责备,企图推卸责任,他采取了步步设防的方式,但孔子却步步进逼,紧迫不舍,予以严厉批评。他对冉有“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的自我辩解当即给予反驳。首先引用周任的话,如果臣子不能尽职,宁可辞去职务,也不应尸居其位,徒得俸禄。季氏将伐颛臾的僭越行为是孔子所不能容忍的。作为季氏的家臣,冉有和季路应拼死进谏,若季氏不采纳他们的意见,他们就应辞去职务,以“独善其身”。接着,孔子运用比喻论证法,形象地举出一个例子:“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出来伤人,龟玉在匣子里被毁坏,是谁的过错呢?难道是老虎、犀牛以及龟玉的过错吗?显然不是应是看守人员的过错,是看守人员的失职。

第三段,冉有受到孔子严厉批评后,继续给自己找借口,提出了季氏将伐颛臾的理由:颛臾的城墙很坚固,又距季氏的采邑费地很近,现在不把它拿过来,将来会给季氏的子孙留下祸患。这番话的言下这意是赞成季氏讨伐颛臾,但却恰恰和冉有前面讲的 “吾二臣者皆不欲也”自相矛盾,这种口是心非,遮遮掩掩的态度更加激怒了孔子,他先批评冉有的政治品质不端正:“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指出冉有的理由是强词夺理,又提出了他的根本的政治主张,即:“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这里“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古本有误,应是“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因为“贫”与“均’是指财富,“寡”与“安”是指人口,下文所说“均无贫”与“和无寡”可以为证。颛臾是鲁君(先王)封的‘东蒙主”,如果季氏抢占来,必然引起社会动荡,就要“不安”。接着,孔子批评冉有和季路,“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是错误的。文章结尾一句“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表现了孔子高度的政治敏感和政治见地。孔子已经看穿季氏讨伐颛臾的最终目的其实是要削弱鲁国的实力,以至篡夺鲁国的政权,从这个意义上看,李氏的行为只是一种试探性的武力示威,因而最后一句道破了季氏的阴谋,一语中的。

全文论点鲜明突出,证据确凿有力,批中有论,论中有批,批和论融为一体。同时,运用比喻、排比、反诘、呼告、引用等多种修辞手法,不仅文采斐然,犀利活泼,而且具有极强的论辩力。

【难点答疑】“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的双重喻义在这个比喻句中,孔子第一是把季氏比作虎兕,把颛臾比作龟玉。季氏攻伐颛臾,就好比虎兕从笼子里跑出来伤人;如果颛臾在鲁国境内被季氏攻灭,就好比龟玉在匣子里被毁坏。这层比喻义,有力地揭讨了季氏的贪暴及其伐颛臾的非道义性。其二是把作为季氏家臣的冉有和季路比作虎兕的看管人和龟玉的保管人。出现“虎兕出于押,龟玉毁于椟中”的情况,其过错既不在于虎兕和龟玉,也不在于柙和椟,而在于它们的看管人和保管人。同样,季氏将伐颛臾,也是辅佐季氏的冉有和季路的责任。这层比喻义表现出孔子对自已学生的严肃批评。

〔字词释义〕

1、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辞:托辞;寻找借口。舍曰:不说。

2、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服:顺服。

3、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焉: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

4、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以:介词,可译为“凭”、、“根据”。

5、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以:连词,可译为“来”、“而”。修:讲究、完善。

6、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事:战事

7、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固:坚固。

8、既来之,则安之。来:通“徕”,招徕,归顺。安:使安居。

9、陈力就列,不能者止。陈:陈列,施展。就列:接受职位。

10、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萧墙:国君宫门之内迎门的小墙,又叫照壁。这里借指宫廷。

〔知识点〕

《论语》: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由孔子弟子或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核心是“仁”提倡“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原文今译〕

季康子将要攻打颛臾。冉有、子路被孔子召见,说:“季康子将要对颛臾采取军事行动。”孔子说:“求!恐怕要责备你们吧?那颛臾,当初先王让它的国君做东蒙的主祭,而且它已经在国境之内了。这是国家的臣子啊!为什么要攻打它呢?”

冉有说:“季康子要这样做,我们两个做臣子的都不想打。”孔子说:“求!周任有段话说:如果能施展自己的才力,就接受职位;如果不能,就应该辞去职位。盲人站立不稳而不去扶持,盲人摔倒了又不去搀扶,那么何必要用那搀扶的人呢?而且你的话错了,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逃出来,龟甲和玉器在匣子中毁坏了,这是谁的过错呢?”

5.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篇五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设计构想:

《季氏将伐颛臾》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篇课文,这篇文章体现了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思想,具有极高的文学鉴赏价值。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古文教学重在一个“读”字,通过读,可以积累文言知识,了解文章大意,体会人物情感;通过读,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质疑问难,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一步体悟孔子“仁”的思想;通过读,可以在理解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基于以上想法,我将借助读,让学生在读中疑、在读中思、在读中议、在读中悟,将课堂教学连缀成一个有机整体,最终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了解大意,积累文言词语“是、疾、止、见、过”;掌握文言句式 “无乃„„与”“何以„„为”;背诵全文。

2了解孔子以德服人、加强教化的政治主张,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思想教育。3学习孔子以理服人的辩驳艺术。教学重点:

背诵全文,掌握“无乃„„与”“何以„„为”两个句式。

教学难点:

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及其辩驳艺术。

教学方法:

这篇课文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文章,年代久远,学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朗读,扫清字词障碍,理解文中人物之间的关系,了解孔子的思想。教学方法之一是诵读法。

“教是为了不教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会学生自学文言文是文言文教学的归宿。在本节课中,力图教会学生质疑难点字句、背诵文言文、理解孔子的辩驳艺术。即教会质疑,在师生互动探究的氛围中完成教学工作。教学方法之二是质疑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上有这样一则宣言:“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从2500年前的孔夫子那里寻找智慧。”这则宣言,出自一个外国人之口,一个外国人为什么如此崇拜中国的孔夫子?孔子的智慧到底在哪里?问题的答案全在一个字——“仁”,即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政治家、思想家孔子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板书: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季氏将伐颛臾》这篇课文,让我们借助这篇课文进一步理解孔子的“仁”这一思想(板书:《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二 老师范读

听老师范读课文,注意语音和句读。

(范读后)请同学们认读下列字音、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颛zhuān臾yú 冉rǎn 有 社稷jì 虎兕sì 费bì(古音异读)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有人建议听磁带范读,我以为那样疏远了学生跟范读者之间的距离,不如老师范读来得亲切。文言文的朗读有三条标准,即读准字音,读出句读,读出感情。听老师范读,达成朗读标准中的前两条,第三条标准高于前两条,必须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才能达成,所以在后面的步骤中完成。

三 一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句读,读得连贯顺畅。2 指名朗读 请三个同学分别朗读课文的三个段落,其他同学仔细听,听字音、听句读,听是否连贯顺畅。

3读后点评(点评这一环节不能少,通过点评,让大家读准每一个字的读音,读准每一句的停顿,如此,才能准确地把握课文内容)。

四 二读课文

1同坐互动,读一节翻译一节,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释进行翻译。同坐互为读者和听众,圈画出解决不了的字词。2字句质疑

有没有不理解的字句呢?请大家提出来。教会学生质疑,告知学生要质疑的字句是不能理解的以及比较重要的字句。学生提出的问题,凡是学生能回答的均采用学生问、学生答的方式,促进生生互动;学生答不出来时教师点拨。

学生可能提出的主要问题有:

①“无乃而是过与”如何理解?“无乃而是过与”“且尔言过矣”两句中的“过”意思是否相同?“无乃而是过与”与“是社稷之臣也”“是谁之过与”三句中的“是”意思是否一样?

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怎样对译,这两句分别是什么句式? ③ “既来之,则安之”与现代汉语中的“既来之,则安之”意思一样吗? ④ 第三段中“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中的“盖”,字典上有八个解释,能排除①②③④⑧,剩下的⑤⑥⑦到底应该选哪个?

⑤如果学生没有问题了。老师可以补充讲一下另外三个词语“疾、止、见”,并且由本课联系到以前所学的句子,如“寡人无疾”“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等,积累相关文言实词。3指名翻译

指名三个同学分别翻译课文的三段文字,提醒学生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修改订正翻译中出现的错误。4总结整理

请同学们整理出本文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整理后交流、补充。

五 三读课文 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名朗读,达到文言文朗读的第三条标准——读出感情。评议同学朗读的情况,体会孔子的感情。

可以就以下问题展开思考,准确把握孔子和冉有的情感:

①冉有、季路向孔子禀告了一则怎样的消息?(“有事于颛臾”)两位弟子的神情态度如何?该怎样读?

②冉有和孔子对这件事的态度有什么不同?孔子为什么反对攻伐?(明确:冉有赞成,孔子反对。应该读出不同的语气。孔子反对攻伐的理由:“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不可伐,“且在邦域之中”——不必伐,“是社稷之臣”——不当伐。)

③冉有找到了怎样的托词?孔子引用谁的话、用了那些比喻来反驳冉有的?此时孔子的语气如何?(冉有的托词是:“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引用周任的话:“陈力就列,不能者止”,用了盲人的比喻,用了看管猛兽、看护宝物的比喻进行反驳,孔子的语气应该更严厉。)④冉有道出讨伐颛臾的真正理由是什么?孔子又是怎样反驳的?(讨伐颛臾的真正理由是:“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先批判冉有找托词,明明是自己要去侵略、消灭人家,却找借口说是因为人家对自己构成威胁。冉有的说法纯粹是侵略者的强盗逻辑。正如20世纪初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却说成是要搞“大东亚共荣圈”一样,活脱脱的“伪君子”形象。再提出自己的治国安邦的原则,然后批评冉有违背了这些原则。最后,指出季氏之忧的实质,“吾恐季孙之忧„„之内也”,孔子认为季氏讨伐颛臾虽然可以扩大地盘,发展实力,但主要目的是要削弱鲁君的实力,最终篡夺鲁国的政权。发兵讨伐颛臾是一种烟幕,是一种试探性的武力示威。孔子以他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深刻的政治眼光一语道破了季氏的阴谋,同时有力批驳了冉有的观点。表现了孔子高度的政治敏感和政治见地。)在理清师徒对季氏伐颛臾不同态度、不同情感的基础上,自由大声朗读课文。

4齐读全文,要求用合适的语气、语调读出孔子、冉有的不同情感。5 分析孔子的辩驳艺术

孔子先责备,认为不能伐:为先王封国(不可伐),在邦域之中(不必伐),是社稷之臣(不当伐);

再批驳,提出应阻伐:引用周任的话,指出作为家臣应该“在其位,谋其政”,尽到臣子的职责,不能尸位素餐;再用比喻,把季氏比作虎兕,把颛臾比作龟玉。季氏攻伐颛臾,就好比虎兕从笼子里跑出来伤人;如果颛臾在鲁国境内被季氏攻灭,就好比龟玉在匣子里被毁坏。这层比喻义,揭露了季氏的贪暴及其伐颛臾的非道义性。同时把作为季氏家臣的冉有和季路比作虎兕的看管人和龟玉的保管人。出现“虎兕出于押,龟玉毁于椟中”的情况,其过错既不在于虎兕和龟玉,也不在于柙和椟,而在于它们的看管人和保管人。这层比喻义表现出孔子对学生的严厉批评。最后是斥责,反对伐:对内——“均、安、和”,对外——“修文德”,表明了对内创造平等、安定的政治局面,使人民安居乐业;对外加强文教

德化,使外邦异族归附。冉有的做法违背了以上原则,孔子大加斥责,体现孔子实行仁政、实行礼治、加强教化、以德服人的政治主张。

六 背诵课文 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孔子辩驳艺术的领会,尝试背诵课文。2 指名背与齐背交互进行。3 交流背诵方法。

总结:背诵课文,方法很多。如朱熹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读几遍,自然上口,便久远不忘。”朱熹采用的是朗读背诵法,这对不少同学也是适用的;除此,还有意义背诵法,即在理解课文意思的基础上背诵,这样的背诵既可避免死记硬背,又能使背诵的内容长时间不忘;还有书写背诵法,有人读十遍、百遍都不能将一篇文章背下,可书写一到两遍却能背住,就可采用这一方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每位同学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提高背诵效率。

七 总结拓展

1孔子反对季氏讨伐颛臾、强调以德服人、以德治国的思想根源是什么? 根源是孔子的“仁”的思想。2拓展训练。

翻译下列句子,进一步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以突破本文的难点。①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②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译文]①用道德来治理国政,自己便会像北极星一般,在一定的位置上,别的星辰都环绕着它。②用政法来导引他们,使用刑罚来整顿他们,人民只是暂时地免于罪过,却没有廉耻之心;如果用道德引导他们,用礼教来整顿他们,人民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人心归服。

这两句告诉我们孔子的主要政治思想是:修文德,以德报人,主张礼治,反对法治,反对武力征伐。即孔子的“仁”这一思想。3你怎样看待孔子的“仁”? 八 再读质疑 再读课文,质疑问难。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只是在字句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疑难,那是浅层次的,如果能就课文内容提出问题,那就是真正在思考、在探索了,请同学们提出你想知道的问题。

同学们可能提出如下问题:冉有、季路为什么要把季氏要伐颛臾的消息告诉孔子?两位弟子有没有接受孔子的批评,有没有阻止季氏的攻伐行为?孔子的以德服人的治国主张如今是否适用?他的均贫富思想跟我们提倡的共产主义思想本质上是否一致? 师生探究,就以上问题进行探讨,以明确必须批判地吸收孔子的仁政思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我们不能不患寡,不能满足于“和”,在创造和谐社会,还应该促进生产发展,提高生活水平,使老百姓的生活日益富足。九 布置作业 看“百家讲坛”易中天《实话孔子》,丰富对孔子“仁”这一思想体系的认识。看电影《孔子》,进一步了解冉有、季路的思想及其个性特征,同时了解颜回、子贡等人,感受孔子的师者风范。十 教后反思

6.季氏将伐颛臾上课教案 篇六

一、课堂检测,矫正。(可改为课前检测,课堂矫正,缩减为一课时)

二、课堂讨论,小结。

孔子的性格特点:

有敏锐的洞察力,对原则问题态度严厉。主张在其位谋其政。(富于责任感)反对言不由衷。(坦诚)能言善辩。孔子的政治主张:

1、遵从礼法,反对诉诸武力的强行霸道。

2、远人不服,修文德以来之

3、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要之,主张“礼” “德” “仁” 冉有的性格特点:

1、忠于职守

2、矫饰伪行

冉有的政治主张: 以“武功”求“长治”。

三、迁移阅读,引导。(根据学生揣测选择指导阅读)“打酱油”的子路:你为什么不说话?

1、子路本来不同意

2、子路胆小怕事,不敢说。

3、尊敬老师,怕老师生气

4、、人有城府,不做“出头椽子”。迁移阅读参考翻译: 1.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论语·公冶长第五》 【译文】 孔子说:“理想无法实现了,我准备乘筏漂到海上。会跟我走的,只有子路吧?”子路听说后很高兴。孔子说:“子路啊,他比我勇敢,但缺乏才能。” 2.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

【注释】 请祷:祈祷。有诸:有这回事吗?诔(垒):祈祷文。祗(其):地神,天神为神。

【译文】 孔子生重病,子路祈祷。孔子说:“有这回事吗?”子路答:“有。我祈祷天神地神保佑您平安。”孔子说:“我早就祈祷了。”

3.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论语·先进第十一》

【译文】 闵子骞在旁侍奉时,一副正直而恭敬的样子;子路侍奉时,一副刚强的样子;冉有、子贡侍奉时,一副温和快乐的样子。孔子乐了,说:“象子路这样,恐怕不得好死。” 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论语·先进第十一》

【译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坐,孔子说:“不要顾及我年长,而不敢讲真话。你们经常说,没人理解你们,如果有人理解并重用你们,你们打算咋办?”子路急忙说:“较大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外有强敌入侵,内有饥荒肆虐,我来管理,只要三年,可使人人有勇气,个个讲道义。” ”孔子微笑。„„说:“您为何笑仲由呢?”“治国要讲礼让,他的话一点也不谦虚,所以笑他。” 5.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论语·颜渊第十二》

【译文】 孔子说:“仅凭片面之词就可以断案的人,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履行诺言从不拖到第二天。

6.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第十三》

【译文】 子路说:“如果卫国的君主等待您去执政,您首先要做的是什么?”孔子说:“一定是纠正名分呀!”子路说:“是这样的吗?你太迂腐了,纠正名分有什么用?”孔子说:“你太粗野了!君子对于不懂的事情,一般都采取保留意见。名分不正当,说话就不合理;说话不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法律就不能深入人心;法律不能深入人心,刑罚就不会公正;刑罚不公正,则百姓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所以领导做事必须说得通、说话必须行得通。领导说话,绝不随便、马虎。” 7.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译文】 孔子在陈国断粮时,跟随的学生都饿得走不动路。子路埋怨地说:“君子也有穷困潦倒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虽穷,但穷不失志;小人一旦穷了,就自暴自弃、一蹶不振了。”

8.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论语·阳货第十七》

【译文】 公山弗扰占据费市反叛,来召孔子,孔子想去。子路不高兴地说:“没地方去就算了,何必到他那里去?”孔子说:“他来召我,难道是说空话?如果有人肯用我,我也许就会建立又一个强盛的王朝。”

9.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论语·微子第十八》

【译文】 子路跟随孔子出行,落在后面,遇到一位老人,用拐杖挑着农具。子路问:“您见到过我的老师吗?”老人说:“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你的老师?”说完,就扶着拐杖除草。子路拱着手站在一边。老人留子路过夜,杀鸡煮饭给子路吃,又让两个儿子跟子路相见。第二天,子路告辞,赶上孔子一行,把情况向孔子做了汇报。孔子说:“是隐士。”让子路返回去见老人,到了他家,他已出门了。子路说:“不做官是不对的。长幼之间的礼节,不可废除;君臣之间的大义,又怎能抛弃呢?想洁身自好,却破坏了君臣之间的大伦。君子做官,只是履行人臣的义务,至于天下太平的理想,早就知道行不通了。” 10.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论语·雍也第六》

【译文】 季康子问:“可以让仲由当官吗?”孔子说:“仲由果断,当好官没问题!”问:“可以让子贡当官吗?”答:“子贡精明,当好官没问题!”问:“可以让冉求当官吗?”说:“冉求多才多艺,当好官没问题!” 11.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论语·先进第十一》

【译文】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算大臣吗?”孔子说:“我以为您问别人,哪知道您问此二人。所谓大臣,应以仁道辅佐君主,不行就不干。现在他二人,可算充数的臣子了。”说:“那么他们是否绝对听话?”孔子说:“弑父和弑君,他们也不会服从。” 12.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论语·先进第十一》 【译文】 高柴愚笨,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仲由莽撞。

13.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第十一》 【译文】 孔子的学生中,品德高尚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善于言谈的有:宰我、子贡;善于政事的有:冉有、季路;精通文学的有:子游、子夏。

小结:从疑问中得意外收获,从阅读中认识子路。

7.《季氏将伐颛臾》阅读答案 篇七

[教材解读]

《季氏将伐颛臾》安排在苏教版必修四“我有一个梦想”专题的“经世济民”板块。整个专题选文从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到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作者都不再是单一的“文艺圈”专事文学创作的人,更醒目的多是他们的政治身份;选文主题也不再专注于个体的情感表达与命运诉求,而是站在了政治文明推进与人类社会进步的平台上。

那么专题用意也很明确,希望学生在埋首学习之余,抬头看看古今中外这些为了政治理想、为了社会进步而以笔为戈、奔走呼号、燃烧一生的人们。一个人的力量看起来是那么的渺小,在时代的狂澜前又是多么的无助,我们似乎已惯于感慨自己的无力,惯于为了小我的安身立足而营营役役。可看看这些先辈们,他们确实以一己之力改写了历史。人类社会若无这样的脊梁,万古如长夜。当然,选文也绝不是鼓励个人崇拜。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育人,个体应为社会奉献自己的才智,在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个人禀赋不同,能力有别,未来所承担的社会分工不同,但对社会的责任感无有贵贱,不分高下,这种公民意识应当在学生时代就予以培养,而语文作为人文学科,责无旁贷。

回到《季氏将伐颛臾》,作为中国人,我们理所当然觉得孔子距离我们很近,可实际上,当我们在谈论孔子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呢?是那后世帝王家追赠的“圣”、“王”头衔与金光耀眼的冠冕?还是那后代大儒们、卫道士们层层附会、奉若神明的治世良方与行为教条?恐怕真实的孔子远没如此官运亨通,他那上至君王近至弟子都不愿尊奉的学说,想来也不乏他个人天真的理想主义。不知道孔子训话完毕后,冉有、季路是不是便回去阻止了季氏攻打颛臾,可就二人“负隅顽抗”的架势看,挨训归挨训,“有事于颛臾”是势在必行的了。如此看来,孔子可实在不算是一个成功的政客,可我们想到他,依然感动,提起他的理想,依然仰望。褪去所有神圣的光环,他不过是一个为了美好的政治蓝图、社会理想而不断奔走,并为之喜怒哀乐的有血有肉的“人”。然而,能将那份“知其不可而为之”坚持到底,他便注定了是一个伟大的人。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常用字词,掌握文言文固定句式:

(积累实词“是、疾、过”,特殊句式“无乃……与”、“尔是过”、“何以……为”,成语“既来之,则安之”、“分崩离析”、“祸起萧墙”)

2.理清文章脉络,感受孔子以理服人的辩驳艺术;

3.明确孔子政治主张,感受先贤经世济民的政治胸襟。

[重点难点]

1.理清孔子师生的矛盾所在;

2.理解孔子“礼”与“仁”的政治主张。

[教学方法]

1.讨论法,于研讨之中明确孔子的辩论艺术;

2.归纳法,于字里行间归纳孔子的政治主张。

[过程设计]

一、导入

关于《论语》其名,《汉书·艺文志》记载,“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论语即依次编辑众人之语。该书成于众手,相对忠实地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较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李零说,《论语》有个优点,就是没有后人的那种虚伪劲儿。书中人物,夫子也好,十哲也好,都是普通人,嬉笑怒骂,毫不遮掩。谁说伟大导师就得高大全,圣门弟子就得身披光芒?他们师生在一块儿,学生顶老师,老师骂学生,都被记下来。[1]

《季氏将伐颛臾》便真实还原了孔子与弟子冉有、季路的一场论辩。辩论因何而起,谁是谁非,又谁输谁赢?跨越千年,让我们回到杏坛之下的论道场,一探师生之辩的原委,一览先贤风采。

二、文本探讨

(一)标题“季氏将伐颛臾”交代了哪些信息?

明确:交代了辩论的起因与政治背景。当时的鲁国政权动荡分裂,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家独大,鲁国公室则日渐衰微,为权臣左右,史称“三桓犯上”。季氏攻伐颛臾,表因是觊觎颛臾土地,铲除军事威胁,实则是担心鲁君与颛臾形成掎角之势对付自己,攻伐颛臾实际是为了与国君分庭抗礼。

关于战争性质的认定,孔子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敌(敌:等级相当)国不相征也。”季氏的这一场战争,既非出自其“上司”鲁国国君之令,攻伐对象又地位相当,是彻头彻尾的“不义之战”,是“天下无道”的真实写照,完全违背儒家的政治原则。

(二)第一轮PK:对“季氏将伐颛臾”这件事,冉有、季路是如何交代的?孔子态度如何?

明确:冉有、季路当时都出任季氏家臣,前来面见老师,对此事的汇报是“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有什么事,不明说,语焉不详,闪烁其词,似乎心虚地想将此事轻描淡写地掩饰过去。

孔子则开门见山,他说,“求!无乃尔是过与?”(恐怕应该责备你们吧!)二人之中,冉有担任季氏宰,权位高于季路;能力上冉有长于政事,善于钻营,季路以勇著称,不善谋略,孔子有理由认定冉有在战事发动上负主要责任,因而矛头直指“求”(冉有,名求,字子有)。“尔是过”为宾语前置句,意为“责备你”;“无乃……与?”意为“恐怕……吧!”,推测语气之中,诘问之感强烈,直接表达出孔子对“季氏将伐颛臾”一事的强烈反对。自己的学生充任季氏家臣,却听任此事成行,说不定还直接参与到战事的谋划,孔子对他们的姑息甚至怂恿压抑着强烈不满。

责备之余,孔子理性阐述反对讨伐颛臾的理由:颛臾曾受先王东盟主之封,不应伐;颛臾在邦域之中,已是附属国,不必伐;颛臾又是社稷之臣,不可伐。既然如此,又“何以伐为?”孔子质疑得入情入理,反诘得天经地义,两位学生顿时招架不住。

(三)第二轮PK:面对老师入情入理的反对与责备,冉有如何应对,孔子又如何拆招?

明确:站在儒家政治立场上,季氏伐颛臾“无道”无疑,冉有作为孔子高徒,本就心知肚明。面对老师责备,他无法正面接招,便以一句“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搪塞——“是主人季氏想要这么做,我们做家臣的也没什么法子”。将发动战争的责任都推到季氏身上,企图逃避指责。

孔子对学生推脱责任的态度相当不满,第二轮对话语气强化到驳斥。他先引用上古史官周任的名言:“陈力就列,不能者止。”一个做臣子的,有能力就担任职务,无能就辞职,绝不应尸位素餐。季氏伐颛臾是“无道”,冉有、季路便应阻止,既然阻止不了,这本身就是无能失职,可这两个学生不仅不以此为羞惭,反而用事不关己的态度来推卸责任,这是一向强调“在其位谋其政”的孔子绝对不能容忍的。

接下来孔子连用两个比喻来强化论证:“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季氏决策失误如盲人,家臣应负起“相”(辅佐)的责任;“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征伐兴祸如猛兽出笼为害,颛臾无端遭祸如龟玉毁于椟中,谁之过呢?相当于看守者的家臣自然难辞其咎。

由引用到比喻,都在批驳冉有逃避责任的言论,斥责二人的严重失职。

(四)第三轮PK:面对怒气渐盛的老师步步紧逼,冉有、季路如何招架,孔子如何应对?

明确:装糊涂、推卸责任都不成,理屈词穷的冉有道出了理由——那颛臾城池又坚固,又接近季氏的封地费,对季氏构成了威胁,现在不消灭它,必然遗患季氏子孙。

冉有此刻的坦白,无疑又露了个馅——之前都是在敷衍、狡辩。孔子的愤怒到了顶点,先立刻在人格上抨击了弟子矫饰:“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君子厌恶那些不说自己想要那样而偏要找借口的人)在孔子看来,冉有的说法纯粹是侵略者的强盗逻辑:明明是自己心怀鬼胎,觊觎人家土地,却找借口说是别人先对自己构成威胁,颛臾简直躺着也中枪。冠冕堂皇地拨着利己的小算盘,这样的伪君子实在为孔子所不齿。

批评之后,作为老师,孔子破中有立,还得给学生讲讲道理,于是再一次描绘了他那周礼治下的美好社会,对内要“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对外要“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其实追求的是社会的公平、稳定与发展,涉及经济、安全、外交等几个层面。这样的理想,想来不是孔子第一次对弟子陈述。因而畅想之后,孔子看看眼前杵着的冉有和季路,大概又动了气,接着指出二人之误:远人不服不能来,是无德;分崩离析不能守,是无能;谋动干戈于邦内,是兴乱,这是对儒门理想的背叛。在那礼崩乐坏的乱世中,孔子苦苦寻觅的救世良方便是“克己复礼”,宣扬“礼”、“仁”主张。周游列国推行学说时,孔子已是处处碰壁,累累若丧家之犬;他从事教育,本想让学生传其衣钵,而此刻,他寄予厚望的高徒们却公然背叛了他的原则。整部《论语》,孔子情绪很少这么波动,但设身处地想想,他的严厉、愤怒、失望便可以理解,那句“今由与求也”的责备,大概充溢着深深的伤感与无奈。

最后一句“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萧墙,是宫室的屏帷,指鲁君所在。冉有道出了攻打颛臾的表因,孔子则进一步揭示了隐情:季氏表面上忌惮的是颛臾,实则担心的是鲁君,他怕国君以颛臾为内应,收拾自己,便想先下手为强,灭了颛臾,削弱公室力量,好与国君分庭抗礼。孔子以他敏锐的政治眼光一语道破了季氏的阴谋,冉有、季路无异于助纣为虐。

三、拓展讨论

试猜想,约谈结束后,冉有、季路这两位学生会接受老师的教诲、阻止对颛臾的战事吗?

明确:(个人观点)冉有二人作为孔门高徒,即使孔子不说,他们其实也明了老师的主张,但在政治立场上,他们站在了主人季氏一边。就二人三轮“负隅顽抗”的架势看,挨训归挨训,劝不劝阻季氏却又另当别论,这场战争想来是无法避免的了。

在整场对话中,孔子是老师,是正统周礼的维护者,有着话语的主动权,并占据着道德上的制高点。可即使是在孔子连续强势地批评下,冉有仍道出“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的理由,言之凿凿,不以为错,那是因为他们认同了季氏攻伐颛臾的政治正确,支持主人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因此即使尴尬,冉有依然站在利益原则的角度陈述了自己的观点:消灭威胁势力是明智之举,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也正是因为赞同季氏攻伐颛臾的必要性,所以被老师约见后才会有三轮对话,而不是见了老师就坦诚错误。

如果这是一场辩论,那么三轮PK下来,在道德立场上,孔子完胜;可在现实利益面前,孔子显得徒然天真,无能为力。他的政治主张不仅被各国诸侯拒绝,连自己苦心栽培的学生也与己背道而驰,也正因为这样,更显孔子奔波于天下,蓬头垢面地宣扬自己礼乐仁政主张的悲剧性。[2]

[教学感悟]

国学热、读经热已不是一年两年,常州二中作为府学课程基地,也一直在宣扬国学学习的必要性。外在轰轰烈烈,好不热闹,好似国学经典们由故纸堆里一下咸鱼翻身,曾经高居庙堂的辉煌今朝又再现:从国家领导人到牙牙学语的小儿,当全社会都在关注传统文化。按道理说,语文学科也应乘了一阵东风,我们这些为母语教育声嘶力竭的语文老师们也理应庆幸且与有荣焉。

然而,扯着国学的大旗,你方唱罢我登场,一阵阵喧闹之后,我也不禁迷茫,当我们在谈论国学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所谓国学,篇目范畴是什么,学习目的是什么,一味吟哦奉若圭臬,我们又得到了什么。

出自《论语》的这篇《季氏将伐颛臾》自然也是国学,它毫不诗意,读起来也不朗朗上口,若不是教材选定篇目,主动接触的人想来是寥寥无几。学完后,我们的收获是什么呢?若说辩驳艺术,也不过看个唇枪舌剑的热闹;若说政治高明,也不过是个理想主义者的天真坚守。可能在我看来,收获更多的,是带着学生一起接近了一个历史上曾被尊做“圣”的人,这是一位愤怒的老师,一名失意的政客,一个天真的仁政推行者。体会了他的无奈,便接受了他生而为人的平凡与无力;了解了他的坚持,便能够接受他超越常人的伟大。再看关于他的作品,我们也能多一分耐心多一些公允,少一些偏激也少一点谄媚。

参考文献:

[1]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

8.季氏将伐颛臾文言知识整理 篇八

一.词类活用 1.既来之,则安之(使动用法 使„„来、使„„安定).2.则修文德以来之(使动用法 使„„来).3.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使动用法 使„„来).

二.实词虚词 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用兵)..2.是社稷之臣也(指示代词,这).3.且尔言过矣(错).4.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辞(厌恶)(找托辞,找借口)..5.危而不持,颠而不扶(表转折)..6.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辞(表转折).7.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表转折).8.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表转折).9.而谋动干戈于邦内(表转折).10.固而近于费(连词,表并列).11.不患寡而患不均(连词,表并列).12.是社稷之臣也(助词,的).13.吾恐季孙之忧(助词,的).14.夫子欲之(代词).15.先王以为东蒙主(当作).16.后世必为子孙忧。(动词,成为).17.何以伐为?(语气词,表反问).18.则修文德以来之(表目的 来).19.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介词,对).20.虎兕出于押(介词,从).21.龟玉毁于椟中(介词,在).

三.文言句式

1.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判断句 语气词 1

“也”,表判断)2.求!无乃尔是过与(揣测语气)3.何以伐为(反问句)4.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倒装句 于颛臾有事,介宾短语后置)5.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倒装句 于柙出,介词宾语后置;于椟中毁,介宾短语后置)6.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倒装句 于邦内谋动干戈,介宾短语后置)

四.句子翻译

1.求!无乃尔是过与?

译文:求,恐怕该责备你吧!

2.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译文:做到这样,远方的人不归服,就发扬文治教化去招抚他们,既然使他们来了,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3.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译文:展现才能担任职务,否则就不要去(当那个官)。

4.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译文:君子厌恶那些不肯说(自己)想要那样而偏要找借口的人。

9.季氏将伐颛臾知识点归纳 篇九

一、字音

颛臾()虎兕()柙()社稷()冉有()萧墙()相夫子()椟()....

二、通假字

1.无乃尔是过与

三、古今异义词

1.昔着先王以为东蒙主 古义—— 今义—— ..2.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古义—— 今义—— ..3.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国 国:古义—— 今义—— ..家: 古义—— 今义—— 4.不患贫而患不安 古义—— ..今义——

四、重点词语:

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有事:

2、无乃尔是过与 过:

3、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陈: 力:

就: 列: 止:

4、固而近于费 固:

5、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疾: 辞:

6、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患:

7、则修文德以来之 修:

五、词类活用 1.动词用作名词

后世必为子孙忧 忧: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①既来之,则安之 来、安: ②则修文德以来之 来: 3.形容词用作动词

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近: 4.名词用作动词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辞: 六、一词多义 为:

①何以伐为

②昔着先王以为东蒙主

③后世必为子孙忧

④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相:

①则将焉用彼相矣

②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③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

④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过:

①无乃尔是过与 ②且尔言过矣 ③是谁之过与

④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⑤过犹不及

⑥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⑦一日大母过余曰 疾: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③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④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⑤君有疾,在奏理,汤熨之所及也 止:

①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③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而:

①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②固而近于费 ③吾尝终日而思之 ④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七、古汉语句式

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3、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4、是社稷之臣也

6、无乃尔是过与

7、何以伐为

8、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9、固定句式:

无乃尔是过与? 无乃„„与

何以伐为? 何(以)„„

八、重点翻译:

1、无乃尔是过与 译:

2、何以伐为 译:

3、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译:

4、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译:

九、成语

1、祸起萧墙:

2、分崩离析:

3、既来之,则安之:

《季氏将伐颛臾》知识点归纳

一、字音

颛臾(zhuān yú)虎兕(sì)柙(xiá)社稷(jì)

冉.有(rǎn)萧.墙(xiāo)相.夫子(xiàng)椟.(dú

二、通假字

1.无乃尔是过与 “与”通“欤”,表揣测的句末语气词)

三、古今异义词

1.昔着先王以为东蒙主 古义——让„„担任 今义——认为 ..2.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古义——指有军事行动 今义——有事情 ..3.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国 国:古义——诸侯的封地 今义——国家 ..家: 古义——卿大夫的封地 今义——家庭和住所 4.不患贫而患不安 古义——社会不安定 ..今义—— ①不安定,不安宁②客套话,表歉意和感谢

四、重点实词

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有事:有军事行动

2、无乃尔是过与 过:责备

3、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陈:施展 力:才能

就:担任 列:职位 止:停止

4、是谁之过与 是:这

5、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疾:痛恨 辞:托辞,借口

6、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患:担心

7、则修文德以来之 修:修治

五、词类活用 1.动词用作名词

后世必为子孙忧 忧:忧患,祸患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①既来之,则安之 来、安:使„„来,使„„安定 ②则修文德以来之 来:使„„来,3.形容词用作动词

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近,靠近 4.名词用作动词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辞:找借口 六、一词多义 为:

①何以伐为 语气词,呢

②昔着先王以为东蒙主 动词,担任

③后世必为子孙忧 动词,成为

④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介词,替 相:

①则将焉用彼相矣 名词,辅助盲人走路的人

②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动词,辅佐

③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 名词,丞相

④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 过:

①无乃尔是过与 动词,责备 ②且尔言过矣 形容词,错误 ③是谁之过与 名词,过错

④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动词,走过,经过 ⑤过犹不及 超过

⑥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过于 ⑦一日大母过余曰 拜访,看望 疾: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痛恨,讨厌

③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快

④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妒忌

⑤君有疾,在奏理,汤熨之所及也 小病,轻病 止:

①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动词,停 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动词,制止

③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副词,只 而:

①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连词,表转折,却 ②固而近于费 连词,表并列,并且

③吾尝终日而思之 连词,表修饰,不译

④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连词,表顺承

七、古汉语句式

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状语后置

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状语后置

3、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状语后置

4、是社稷之臣也 判断句

6、无乃尔是过与 宾语前置

7、何以伐为 宾语前置

8、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省略句

9、固定句式:

无乃尔是过与? 无乃„„与 恐怕„„吧?

何以伐为? 何(以)„„ 为什么„„呢?(表反问)

八、重点翻译:

1、无乃尔是过与 译:恐怕要责备你吧

2、何以伐为

译:为什么要攻打它呢

3、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译:有道德的人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想要去做却偏要另找借口的做法。

4、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译:(财物)平均分配就无所谓贫,(人与人)和睦相处就不会人少,上下相安无事(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

九、成语

1、祸起萧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2、分崩离析:崩:倒塌;析:分开。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季氏将伐颛臾》阅读答案】推荐阅读:

季氏将伐颛臾答案10-07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07-16

季氏将伐颛臾教学实录06-21

上一篇:公路局党务政务公开工作报告下一篇:临床营养学教案讲稿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