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踩踏事故措施

2024-07-23

预防踩踏事故措施(共13篇)

1.预防踩踏事故措施 篇一

如何预防踩踏事故

近年来,在我们的记忆中,搜索一下踩踏事故,所列出的不能以几条的数量来计算了。踩踏事故时有发生,国内的、国外的、学校里的、社会上的,其惨状触目惊心,已然成为我们身边新的安全隐患。这样的事故一旦发生,往往是大规模的、恶性的,所造成的影响也是具大的。那么预防踩踏事故,我们应当怎样做呢?

一、尽量避开人群

1、举止文明,人多的时候不拥挤、不起哄、不制造紧张或恐慌气氛。

2、尽量避免到拥挤的人群中,不得已时,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

3、应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否则,很容易被人流推倒。

4、发觉拥挤的人群向自己行走的方向来时,应立即避到一旁,不要慌乱,不要奔跑,避免摔倒。

二、遭遇拥挤的人群怎么办

1、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

2、如果路边有商店、咖啡馆等可以暂时躲避的地方,可以暂避一时。切记不要逆着人流前进,那样非常容易被推倒在地。

3、若身不由己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切记远离店铺的玻璃窗,以免因玻璃破碎而被扎伤。

4、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有可能的话,可先尽快抓住坚固可靠的东西慢慢走动或停住,待人群过去后,迅速离开现场。

5、若自己被人群拥倒后,要设法靠近墙角,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三、出现混乱局面后怎么办

1、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2、此时脚下要注意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3、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4、当带着孩子遭遇拥挤的人群时,最好把孩子抱起来,避免其在混乱中被踩伤。

5、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2.预防踩踏事故措施 篇二

预防原理

系统安全理论的能量意外释放论认为人受伤害的原因只能是某种能量的转移, 其把事故看作是一种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释放。根据能量意外释放论将高处作业的危险源分为2类:一是高处作业工作者具有较高的势能, 能量意外释放即可造成高处坠落事故;二是人、物、环境、管理等方面存在缺陷, 即导致限制高处作业人员的势能释放的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

高处平台上有关物料、设备、工具、脚手架具有较高势能, 一旦能量意外释放即可造成物体打击事故或坍塌事故;另外, 作业人员在高处作业过程中同样具有较高的势能, 由于环境影响或自身状态的原因一旦跌落就会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因此, 要想预防高处作业事故, 就应该着力控制高处作业中的第二类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主要是高处作业过程中存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良条件和管理缺陷。

人的不安全行为指生产活动中来自人员的或人为性质的危险和有害行为, 包括施工过程中的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及施工现场其他人员。施工现场高处作业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体现为决策人员、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不足, 专业知识匮乏, 作业人员生理及心理素质不佳, 操作熟练程度不高, 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

物的不安全状态施工现场高处作业过程涉及的物包括建筑施工材料与现场大型机械设备。施工材料指模板、脚手架、扣件、混凝土等, 建筑施工材料以及升降机、塔吊、打桩机等大型机械设备的质量缺陷或防护失效是高处坠落事故的重要原因。建筑施工材料的质量和现场大型机械设备的安全状况直接决定了施工现场高处作业的安全水平。施工现场高处作业过程中物的不安全状态主要体现为大型机械的安装与拆除、维护与保养和安全检测过程中导致高处作业事故发生的机械设备因素, 大型机械的安全控制设施缺少或失效、高处作业施工材料的质量缺陷、现场防护与安全措施缺少或失效以及其他因素。

环境的不良条件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环境是否适合正常高处作业要求对施工安全性有重要的影响。如果存在恶劣的作业环境或诱发作业者失误的其他不良因素, 则高处作业者作业过程中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会大幅增加。高处作业过程中环境的不良条件主要体现为施工场所的气候条件较差, 夜间施工现场照明情况不良, 施工现场建筑材料摆放混乱, 施工现场通道拥挤等。

管理缺陷安全管理指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管理。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是否全面到位, 将直接影响高处作业事故的发生率。施工现场高处作业的管理缺陷主要体现为未建立施工现场安全规章制度或执行不彻底、安全管理机构及安全管理人员配备未达到要求、安全生产责任制未落实、未进行高处作业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未进行高处作业事故预防检查和未制定高处作业事故应急制度与措施等。

对策措施

技术措施

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 必须按照《建筑工程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若干规定》 (建质[2003]82号) 等相关规定的要求, 编制安全施工组织设计、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技术措施必须明确脚手架工程、模板工程、临边防护和包括塔吊、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作业的吊装工程高处作业位置的防护措施, 使高处作业操作具体化、规范化。

悬空作业时, 施工现场必须适当地建立牢固的立脚点, 视具体情况配置防护栏网、栏杆或其他安全设施。锁具、脚手架、吊篮、吊笼、平台等设备均须经过技术鉴定或验证方可使用。模板支撑、砌墙粉刷等不同工种进行交叉作业时, 应避免在同一垂直方向上作业, 无法避免时应采取隔离措施。模板和脚手架拆除时下方不得有作业人员。

屋顶作业时, 屋面坡度大于25°或者在石棉瓦、彩钢瓦等轻型屋面上作业时, 要使用防滑板梯并将其挂牢, 防止失稳;作业人员应系好安全带, 在屋架下方系挂安全网, 严禁在没有防护设施的石棉瓦等轻型屋面上或其他构件上行走、作业。

坚持多层次安全防护, 从个人到整体层层防护。除个人佩戴好防护用品外, 还应在作业面下方做好安全网防护棚等保护措施, 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的购买、保管、使用必须符合相应的规定。

系挂安全网时, 网面要平整;首层网距地面的支塔高度不超过5 m, 网下净高不低于3 m;建筑物周围支塔的平网, 其外侧比内侧应高50 cm。首层网是双层网, 其宽度为6 m, 往上各层宽度为3 m (净宽度大于2.5 m) ;网与网、建筑物墙体间的间隙不大于10 cm。用于洞口防护时, 较大的洞口采用双层网 (一层平网、一层密目网) 防护, 电梯井道内每隔2层楼 (不超过10 m) 架设一道平网。

临边作业、分层施工的楼梯口和梯段边、井架与施工用电梯和脚手架等建筑物通道的两侧、各种垂直运输接料平台两侧均应设置防护栏杆。

高处平台上的平面孔应采用坚实的盖板盖严并进行固定, 大于1 m的洞口应采用双层安全网挂牢, 并沿洞口周围搭设栏杆。电梯井口、管道井口应设置高度为1.5 m以上的固定栅门, 井口还应设置明显的标志。

交叉作业时, 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上下同时操作。下层作业的位置必须处于上层作业物体可能坠落半径范围外。不符合上述条件时, 中间应设置安全防护层。

管理措施

安全生产的首要责任人应加强对安全施工重要性的理解, 认真贯彻《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393号)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国务院令第397号) , 加大对安全生产的各项投入, 设置专项机构, 配备专职人员, 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

严格按照《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考核管理暂行规定》 (建质[2004]59号) 和《建筑业企业职工安全培训教育暂行规定》 (建教[1997]83号) 的要求, 积极落实施工企业3类人员的培训考核工作, 强化施工现场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提高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业务素养, 保证安全工作有效落实。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 (安监总局令第30号) 的要求, 经过专门培训并考试合格, 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新上岗的作业人员必须进行3级安全教育, 经岗位调动员工应重新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经考试合格后, 方可上岗作业;新技术设备、材料投入使用前, 要按新的安全操作规程, 应对作业人员进行与新安全操作规程相关的专门培训, 检验合格后, 方能进行独立操作。

施工企业职工每年应接受1次专门的安全培训, 且培训内容和培训学时要满足要求。通过教育培训, 不断增强全员安全生产的意识, 切实提高全员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增强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 以及自我防护能力。

高处作业使用的设备、设施要符合相关规定。使用较多的脚手架、吊篮要严格按照JGJ 59—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13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和JG 5027-1992《高处作业吊篮安全规则》的要求, 在设施使用前, 经过专业人员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按照JGJ 80—199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规范做好“四口、五临边”的防护措施, 并按照规定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在作业过程中, 加强对防护措施的检查与维护, 保证防护措施完整, 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

建立健全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制度。建设项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实行全日制巡查制度, 对II级或II级以上高处作业应实行跟踪检查或监察, 重点检查规范和标准的落实情况, 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事故隐患要及时进行整改, 实行事故隐患整改、反馈、复查责任制度。检查过程要有检查记录。

按照GB 5725—2009《安全网》、GB 2811—2007《安全帽》和GB 6095—2009《安全带》的要求, 在高处作业场所设置安全网等防护设施, 作业人员要佩戴安全带、安全帽等个体防护设施。

严禁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癫痫、酒后、疲劳、精神不振等不适宜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进行作业。

编制完善的恶劣天气下高处作业的规章制度, 并严格执行, 对于不利于进行高处作业的天气应该严格禁止作业。夜间进行高处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 危险处应专人监护, 光线不足时, 严禁进行高处作业。施工现场施工材料的堆放要整齐、规范。

由于建筑施工过程中高处作业的场所和环节众多, 导致高处作业事故的途径和原因也非常多, 这就增加了控制高处作业事故风险的难度。因此, 为有效控制高处作业事故的风险, 利用系统安全理论, 辨识施工现场高处作业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并对施工现场高处作业中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风险进行评价, 最后提出针对性的高处作业事故预防对策措施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结语

在提出高处作业事故预防对策措施时, 除了重视预防高处作业事故的技术措施, 还应重视预防高处作业事故的管理措施。尤其是针对我国当前现状, 加强高处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 提升高处作业人员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 增强高处作业人员的自我防护能力, 使其熟知自己享有的安全生产权利和承担的安全生产义务是当务之急。

3.预防踩踏事故措施 篇三

【关键词】群集流动理论踩踏事故预防

1 前言

人群在拥挤状态下容易发生踩踏事故,踩踏事故发生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就最近几件踩踏事件就让人触目惊心。2004年2月5日北京密云灯会发生的踩踏事故造成37人死亡,15人受伤;2004年2月1日,在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大批朝圣者出现拥挤混乱局面,发生踩踏事故,约244人被踩死,另有244人受伤,几天后死亡人数上升至251人;2003年12月11日河北成安县商城镇中学发生学生拥挤踩踏事故,造成5名学生死亡,4名学生重伤。可见研究如何预防踩踏事故具有巨大的价值。

2 群集流动理论

2.1集结群集人数

从疏散开始时刻(t=0)起到T时刻为止,到达P点的集结群集人数为:

式中N(t)为入口处群集流动系数;B(t)为第i个入口的幅宽;n为入口数目。

2.2流出群集人数

到时刻T为止经P点流出群集人数,包括疏散初期通过的人数和时刻以后出现定常流后通过的群集人数为:

式中为出口处群集流动系数;为出口处的幅宽;为出现定常流的时刻。

2.3滞留群集人数

到T时刻为止在P点的滞留群集人数为:

将该式求导数并令其为0,可求出最大滞留群集人数出现时刻:

3.运用群集流动理论对密云踩踏事故进行分析

出事桥梁位置:密云县城区的西南侧,呈东北到西南走向,横跨白河,为拱桥。桥距水面高度:30至40米;桥面最窄处:3至4米;桥面的跨度:80至100米;周边环境:西北面有一个仿古的排楼,附近有很多在庙会上摆摊的商户,桥东侧是奥林匹克公园,西侧为密虹公园。图一为事故现场示意图。事发的2004年2月5日是农历正月十五,密云密虹公园的观灯人数骤增至3万多人,观众为赏花灯蜂拥而上,原本为单向的彩虹桥也变成了双向,桥上密密麻麻聚集了上千人,后因一名游人在彩虹桥上不小心跌倒,引起连锁反应,其它游人受到惊吓,互相拥挤,最终造成踩死三十七人,伤二十四人的重大事故。

3.1计算理论状态下拱桥的通过能力

设观灯人群上桥时流动系数为N=1.3人/ ,幅宽由于是双向通行取桥的最窄处的一半B=1.5米;按照实际情况,人群上桥之后不会立即下桥,由于观灯有一定的滞留时间,参照群集流动系数表,可设下桥的流动系数比上桥的流动系数小0.1,即下桥时的流动系数为;由于事故发生时,桥上已密集聚集了上千人,所以有理由假设事故前30分钟内过桥群集已非常密集,出现定常流;由以上三个假设可以由群集流动理论计算出事故发生前30分钟内,由单向通行滞留在桥上的人数,故双向通行滞留人数为540人。可见由于游人滞留在桥上观灯而导致滞留在拱桥上的人数就比较多。

3.2事故发生原因分析

由上述假设计算可知,在观灯高峰期,由于人群会在桥上观灯,会导致滞留群集人数增加,这与有现场群众回忆说有人要下桥,前边出口却又堵住的情况比较符合;且通过拱桥的是双向人流,构成了异质群集流和异向群集流,很容易发生踩踏事故。事故发生前,桥上群集密度大(约1000人),后因一名游人在彩虹桥上不小心跌倒,引起连锁反应,其它游人受到惊吓,互相拥挤,发生踩踏事故。

4 对群集踩踏事故的预防措施

评价公共场所可安全承受的人群数量:利用群集流动理论,估算公共场所重要通道的通行能力,以及一定人流量下,在该场所单位时间的集结群集人数、流出群集人数、滞留群集人数、出现最大滞留的时刻和疏散结束时间等,并据此制定相应的公共场所的最大允许人流量;避免拱形路面:由于上下桥的流动系数存在少许差值会导致在拥挤情况下拱形路面上出现滞留人群,威胁人群安全;防止成拱:在公共场所出入口处用绳子或栏杆围成只允许一个人通行的通道,可以防止成拱;防止恐慌发生:当公共场所发生危险情况时,应立即采取措施消除、减少使群集不安的因素,从根本上防止恐慌发生;迅速疏散人群:当公共场所发生危险后,必要时调动武警部队帮助维持秩序,迅速疏散人群。

5 结束语

4.预防踩踏事故应急预案 篇四

为了确保全校学生的生命安全,防止学生在校园内发生踩踏事故,特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应急预防踩踏事故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朱红梅

副组长:张书伟

成 员:各班班主任

二、各部门工作职责

根据安全应急事故的要求,工作小组可以随时调集人员,调集物质及交通工具,全体教职工都有参加重大安全事故抢险救灾的责任和义务。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协作,处理到位。

三、工作职责

1、当遇到突发事件,及时组织、指挥各方面力量,开展重大安全事故现场的应急处理工作,控制事故的损失。

2、组织召开处理突发事故工作会议,确定救援方案。

3、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做好抢险救灾、事故调查、后勤保障、信息上报、善后处理以及恢复生活、教学秩序等工作。

4、检查督促各部门责任人做好各项突发事故的防范措施和应急准备工作。

四、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发生预案

1、结合国内发生的几次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各班要以主题班会、黑板报等形式对学生集中开展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专题教育。

2、规定好学生上下楼梯的通道,在集会做操等活动中,要适当错开时间,分年级、分班级逐次下楼,各班任课教师就是该班的组织者和直接责任人。

3、告诫学生上下楼梯相互礼让,靠右侧行走,遵守秩序,注意安全。集体活动时,做到上时不下人,下时不上人。

4、一旦发生事故,要迅速组织教师指挥学生疏散,及时将事故信息上报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5、教育学生在楼梯、走廊通行时,如果发生有人倒地,要立即停止前行,不拥挤、不惊叫、自觉回撤。

6、每学期组织一次防踩踏演习。

五、具体工作措施

1、楼道灯手控开关由值周学生开关,做到人走完灯熄灭。

2、采取分流放学的方式,防止一涌而下的局面发生。在放学时,值周学生、教师必须到指定岗位维护秩序,行政领导负责督岗。

3、建立安全上下楼制度。要求各班班主任、任课教师在下课时组织好本班学生排队,按顺序有序上下楼,并紧跟班级,不能离开。各楼层楼道口,有值周学生值日,对乱跑、乱窜、拉拉扯扯、大呼小叫的学生除批评外,还要登记,纳入一周评比中。一楼楼梯口值周教师负责组织好学生排队有序上下楼。

4、各班按学校所规定的楼梯上下楼。不得窜楼梯。楼梯上划分道线,要求学生上下楼梯靠右行,防止了学生乱跑乱窜,发生碰撞事故。

5、利用班队会、晨会时间教育学生“谦让、友好、团结”。在楼梯上,彼此互相关心,他有困难,我帮他,我有困难,他帮我,互谦互爱是防止打闹事故的“疫苗”。

6、建立踩踏事故救护预案。学校针对这类事故的特点,成立了一支应急小分队,从救护车辆、救护人员、分流路线等方面制定了详细的方案,确保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能对事故最好的处理。

六、应急救急程序

1、事故报告及应急处理实行学校一把手负责制。

2、学校发生或接到突发安全事故后,必须在最短时间(5-10分钟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并及时向公安、交警、卫生、消防等相关部门报案请求援助。学校本着“先控制、后处置、救人第一、减少损失”的原则,果断处理,积极抢救,指导现场师生离开危险区域保卫好学校贵重物品,维护现场秩序,做好事故现场保护工作,上交学校突发安全事故有关材料,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5.预防踩踏事故应急演练方案 篇五

小沙溪小学

一、活动目的

为了增强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掌握有关安全知识,提高应急逃生的本领,打造平安校园,根据上级部门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决定开展“预防踩踏事件应急演练活动”。本活动旨在预防校园踩踏事件的发生,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逃生要领,从容应对突发事件,主要达到以下目的:

1.使全体师生熟悉撤离线路及疏散方法,在紧急状况下能迅速、有序、安全地通过教学楼疏散通道,撤离到指定地点。

2.使全体师生在人多拥挤道窄的地段,文明靠右行走,队伍静、齐、快;了解遇到紧急情况如何逃生的相关知识,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活动时间 2010年12月29日

三、组织机构 总 指 挥: 何以光 责任指挥: 李永忠 宣传标语布置:姚慧娇 演习总结:宋仕才 警报和计时:孙章雄

四、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分两个阶段:

(一)教育训练阶段

全校师生观看《预防踩踏事件》影视,各班主任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安全撤离知识及撤离过程中的要求、注意事项的辅导、教育与训练。要求队伍做到静、齐、快:从演练开始(警报拉响)到回教室止,自始至终不讲话,队伍整齐靠右行,快走但不追跑,不推推搡搡,整个过程严肃认真。(有讲话、追跑、打闹的班级要扣分。)并结合活动课、体育课(体育老师要配合)进行实地多次训练到位,使学生了解活动概况,严格遵守撤离要求,避免在演习中发生意外,确保学生的安全与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应急演练阶段

1、全体师生撤离,撤离路线按集会线路撤离到操场,整齐地站立在原先集会的位置。各班班主任站在本班的队伍前。

2、撤离要求,(警报拉响)全体师生听到警报声1分钟内全体教职员工到岗,指挥学生撤离。2分钟内各班学生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排队撤离。5分钟内全体师生安全转移到大操场(各道口的教师随最后一班学生撤离到大操场)。各班到场后,班主任立即清点人数,向责任指挥汇报,责任指挥再向总指挥汇报,总指挥确定人数后宣布:“全校师生已安全撤离,疏散成功”,并作简要讲话。

五、活动要求

(1)活动开始,所有学生在教室内直接按座位次序并排两个(不

在过道内排队、整队),迅速从楼道内撤离,到操场集合;要求参加演练的学生听到警报,沉着冷静不慌张,严肃有序不嬉闹,服从指挥不抢先,互相帮助不拥挤,按照集会的路线迅速撤离。

(2)从教学楼内撤离出的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在操场按集会顺序排列。在活动结束前,从教学楼内撤离出的学生不能随意再次进入教学楼内。

6.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制度 篇六

(2010——2011学年度)

为了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严防学校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老庄小学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制度。

1、组织班主任、任课教师认真学习《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安全工作,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的通知》,从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

2、教学区安排教师专人值班,并记载每天值班情况。

3、学生上、放学时,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值日教师负责在校门(外大门)做好疏导和纪律的维护工作。

4、出操、归操时,集合不强调快速、整齐,以班级为单位,按学校指定的行走路线逐次。做到不拥挤,不跑动,按平时走路的节奏匀速行进。

5、学校每月对全体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一次(少先队部组织);班主任利用每周一的班会时间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一次。

6、认真制定《老庄学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应应急预

案》,每学期组织学生演练一次。

7、安全事故,学校要第一时间积极查找原因,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严重的,要第一时间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不得延误!

7.港口企业预防安全事故的措施研究 篇七

关键词:港口安全,工作现状,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特别是与世界经济联系不断加深,港口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任何企业中,安全生产是永恒的主题,是一切工作的基础,港口企业也不例外。

1 港口安全的总体目标

为了提升港口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水平,“十一五”计划提出我国港口安全生产、安全管理的总体目标是:以港口发展为主题,以法律法规标准为依据,以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为动力,以保护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出发点,以基础设施和人员素质为基础,以责任制落实为关键,以关键岗位和部位为重点,建立我国港口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努力打造平安港口。

2 港口安全工作现状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港口企业的安全生产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港口重特大事故及主要港口的年千人死亡率和每百万吨货物吞吐量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也都在下降,但是与中等发达国家相比,安全生产、安全管理的形势依然严峻。无论是体系建设、安全规划、安全设施建设、港口安全发展政策、安全监管法规、安全科技信息、安全教育和培训都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将直接影响到港口的安全生产、港口的效率和社会的安定。

港口企业主要是从事港口装卸作业,是伤亡事故多发的作业,特别是直接参与装卸作业的工种,又是事故多发的工种。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多数是工人安全意识不强、违章作业造成的,也有个别事故是因为机械故障或装卸工艺不当造成的。近几年来,随着港口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不断深入和提高,各项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已经基本建立和健全,为保证安全生产、预防安全事故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个别职工遵章操作的自觉性还是比较差,违章操作的现象仍没有得到彻底的控制,特别是在部分职工中的一些习惯性违章操作的行为,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潜伏着事故的隐患,因此造成违章事故时有发生。

3 预防港口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点措施

3.1 切实抓好培训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各级人员的安全素质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首先把重视人的生命视作企业安全管理的第一需要。其次始终把做好广大职工安全思想教育作为安全工作的重点,加强安全培训,提高职工的业务能力和工作责任感,通过考核、奖惩激发职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消除职工在安全生产上的麻痹大意思想和侥幸心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

(1)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决定于企业领导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保证,因此抓好企业领导人的培训教育工作,是搞好企业安全工作的首要前提。在《劳动法》的贯彻实施过程中,应采取多种形式举办各级领导人员的安全培训班,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教育,以提高他们的安全法制观念,使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和提高。

(2)加强生产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生产管理人员是港口装卸生产过程中的指挥者和组织者,是港口安全生产中的核心人物,他们的素质高低是港口安全生产的关键。在狠抓落实“双管”原则的同时,应编写出标准的培训教材,对其进行定期的系统的培训教育,提高他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组织能力和管理水平。

(3)下大力量抓好特种作业人员(各种机械设备的操作者)的培训教育,彻底解决习惯性违章操作的问题。随着港口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更为突出,在港口企业伤亡事故中,因起重伤害、车辆伤害、物体打击造成的安全事故比较多。虽然受害者绝大多数是装卸工人,但造成事故的原因,往往与特种操作人员有关。对这部分人员除按劳动部门的要求定期培训、考核、复试外,还要制定长远培训计划,进行持之以恒的培训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按章操作的技能。

(4)强化农民合同工的培训教育。自1984年农民工从事港口装卸生产以来,他们在装卸队伍中的比例不断壮大,由于他们的安全素质较低,这些年来在港口装卸作业中装卸工人发生的伤亡事故占大多数。为此港口企业与有关劳务公司应结合用工制度的改革,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标准,编写统一的培训教材,建立培训基地,对农民工进行全面系统的安全教育,并实行持证上岗的制度,彻底解决其安全素质低的问题。

3.2 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抓好作业现场的安全控制

港口装卸生产是靠多工种、多环节的有机配合完成的,一条作业线中的各个操作过程各有差异。人的素质、操作的水平、货物的种类等诸多因素,对安全生产都有着一定的影响,抓好装卸作业现场的控制,就是要控制住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从而达到预防或减少事故的目的。

(1)运用安全系统工程学,对装卸作业中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进行安全评价,将影响安全生产、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分类、排队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抓关键的因素,建立控制点进行重点控制。

(2)在抓重点控制的基础上,全面推广,实行“自控、互控、联控”,并逐步拓宽控制范围,运用TQC的管理方法,抓好“人、机、料、法、环”现场五大要素的控制,及时清除不安全因素,实现全方位控制。

(3)加强信息交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对来港作业相对固定的船舶建立安全档案,对船型、载重吨、经常性货类及作业中安全注意事项等信息进行登记,以便提前制定装卸作业过程中的重点控制部位和安全控制措施,从而使控制措施更有针对性,可操作性也更强。

3.3 加大检查和奖罚力度,提高安全保证能力

安全工作重在管理监督到位,这是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现场的监督检查就是要根据生产不断发展的需求,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及时纠正和查处违章,实现安全监督由事后分析向事前监控的转变,从而达到减少事故和杜绝事故发生的目的。

(1)自查。自查是安全管理的基础。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一些基层单位经常是处于被动管理的状态,针对这种情况,安全主管部门一方面要加强培训教育,增强基层单位的主动管理意识,另一方面要协助各基层单位建立安全自查责任制,并设专人负责此项工作。自查过程中要做到: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不放过任何一个关键部位,不放过任何一件违章违纪事件。对查出的各项违章和不安全隐患要归纳成条,逐条治理整改,并在今后的工作中抓好落实。对本单位不能解决的问题,应按有关工作程序逐级上报;对一时不能解决的应采取临时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2)日常检查。安全主管部门设专职安全检查员,实施全天二十四小时监控,除了负责每昼夜的日常检查和对作业重点部位的检查之外,其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安全监督管理上,即:监督检查各基层单位的自查是否到位,各项安全责任制度是否认真落实。在日常检查中,对各基层单位的安全操作情况进行考核、记录,对考核的结果与季度安全奖挂钩,奖励先进,处罚违章。

(3)综合检查。在自查和日常检查的基础上,还要实施定期和不定期的综合检查。安全主管部门每月及节假日前都应组织各有关单位对企业内部各相关部位进行全面细致的安全大检查,对查出的问题要严厉处罚,绝不能姑息迁就,特别是对于重复性发生的违章要加倍处罚,与此同时要帮助责任单位找准症结,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并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反馈。

3.4 加大安全措施的资金投入,确保安全生产

(1)更新和改造缺陷设备,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要求配备安全防护设施和器具,使生产的硬件符合安全生产条件。

(2)改善作业条件,使生产环境达到国家和行业标准,使各种安全标识齐全,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措施,消除事故隐患,做到“不安全、不生产”。

安全生产必须警钟常鸣,常抓不懈。古代荀况就说过“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因此预防工作是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要把安全工作纳入企业的日常管理中,不要把安全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真正把管安全上升为要安全,使安全工作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包起帆.港口大型起重机抵御风害的技术安全措施[J].中国港口,2006,(06).

[2]彭传圣.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防风设计[J].港口装卸,2007,(02).

[3]樊长录,曹裕民.大型起重装卸设备防风安全装置的应用和比较[J].港口装卸,2002,(06).

8.如何在踩踏事故中脱身 篇八

人毕竟不是椋鸟和沙丁鱼,我们并没有进化出有效组织大规模人群有序运动的能力。

那些年发生的踩踏惨案

世俗和宗教节日、体育比赛、音乐会、逃难、赶地铁、学校下课……这些都可能成为踩踏事故的发生条件。

1989年4月15日的英国希尔斯堡球场惨案虽然不是损失最大的,但却是最有影响力的踩踏事件之一——96人被活活挤死。

有记载死亡千人的踩踏事故包括:

1941年6月6日,由于日军空袭造成恐慌,上千名重庆市民在涌入防空洞时因踩踏丧生。

1990年7月2日,沙特阿拉伯麦加,朝圣人群在通过一个地下通道时发生踩踏,1462人丧生。

2005年8月31日,参加宗教活动的人群在通过伊拉克一座大桥时,恐怖袭击的传言导致人群失控,约1000人死亡。

拥挤的人群有多大的能量? 如果你被汹涌的人潮挤在一个不可压缩的物体上,比如一面砖墙、地面或者一群倒下的人身上,背后七八个人的推挤产生的压力就可能达到一吨以上。实际上在踩踏事故中,遇难者大多并不是真的死于踩踏,他们的死因更多的是挤压性窒息——人的胸腔被挤压得没有空间扩张,肺因无法扩张而不能完成呼吸动作。如果时间持续几分钟,人就会因为大脑缺氧而失去意识。在最极端的踩踏事故中,人在遇难时甚至可以保持站立的姿态。

如果此时没有人启动心肺复苏,生还希望则基本为零。而在这种情况下,医护人员无法及时抵达现场,互救也几乎不可能。

2013年2月10日,印度阿拉巴德(Allahabad)踩踏事故中,丈夫想要保护妻子,但根本无力阻挡人群的力量。这起事件造成36人身亡(图片来自(AP PHOT/Kevin Frayer)。

如何在踩踏事故中脱身

如果在拥挤的人群中看不到或听不到维持秩序的警察或其他管理人员,现场没有足够的人群分流设备,就要当心,要尽快离开人群。

任何时候去人流密集的地方,都应当观察周围,记住出口的位置,提前在大脑中规划撤离方案。

一旦你发现已经被人流裹挟,无法自主控制前进的方向,切记不要停下,也不要硬挤,而是要一边顺着人流同步前进,一边向前进方向的侧方移动,直至移出人群。

双手握拳架在胸前,就像拳击手的防守姿势,这样可以尽量保证胸腔不被挤扁。

注意脚下,千万不要被绊倒。

一旦摔倒,赶紧站起来。如果身边同伴摔倒,立即把他拉起来。如果身边是儿童,把他们举过肩。

如果你能幸运的抓到栏杆等固定物,一定要尽量依此稳定自己的姿势(在上海的踩踏事故中,就有一对情侣抱柱子躲过一劫)。

如果摔倒了没法站起,爬也要跟着人群前进的方向。如果无法移动,用手护住头部,蜷缩膝盖至胸前。不要俯卧和仰卧。

如何避免踩踏事故

在踩踏事故发生现场,个人的力量实在太渺小了。不被踩踏的最有效办法就是避免踩踏事故发生。

对于个人而言,最重要的是不凑热闹,同时教育自己的孩子不凑热闹,不在学校和其他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追逐打闹,上下楼梯注意安全。

避免此类悲剧发生更主要的责任在于政府。在可预期的人流密集地点制定拥挤预案。比如新年夜,人流可能从哪里来,预计有多少人,如何评估现场人数,一旦现场评估人流超过容量,如何分流继续涌入的人群,如何疏散人群。这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任何细节处理不当都有可能引发灾难性的后果。比如警力如何分配,控制人群使用什么措施。有时候警察的出现会安抚人群的情绪,而有时候正好相反,这非常微妙。2003年2月17日,美国芝加哥E2俱乐部,夜店中发生斗殴,保安使用了胡椒喷剂意图制止混乱。刺鼻的气味在拥挤的人群中引发恐慌,进而发生踩踏,21人死亡。

广场、车站、学校、医院和娱乐场所,这些公共设施的设计和施工要考虑到预防踩踏的因素。1883年6月16日,英国桑德兰市(Sunderland),很多儿童在观看演出时发生踩踏,183名儿童死亡。之后,英国议会通过法案,规定所有的公共娱乐场所都必须使用安全逃生门。这种门上装有一个横杠,不管门锁了还是没锁,当横杠上的压力达到某个数值时,门就会自动开启。这个法案至今仍有法律效力。在我们的身边,一些外资的大型商场,随处可见这种一个多世纪前的古老发明,除此之外,并不十分普及。

9.预防踩踏事故措施 篇九

为了确保全校学生的生命安全,防止学生在校园内发生踩踏事故特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应急预防踩踏事故工作领导小组

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各部门工作职责

1、安全事故应急工作救援小组分为①、新闻宣传组②、后勤保障组③、救援行动组④、治安维护组⑤、疏散引导组⑥、医疗救护组⑦、事故调查组⑧、善后工作组。各工作组指定负责人,负责各组工作的组织和开展。

2、根据安全应急事故的要求,工作小组可以随时调集人员,调集物质及交通工具,全体教职工都有参加重大安全事故抢险救灾的责任和义务。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协作,处理到位。

三、工作职责

1、当遇到突发事件,及时组织、指挥各方面力量,开展重大安全事故现场的应急处理工作,控制事故的损失。

2、组织召开处理突发事故工作会议,确定救援方案。

3、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做好抢险救灾、事故调查、后勤保障、信息上报、善后处理以及恢复生活、教学秩序等工作。

4、检查督促各部门责任人做好各项突发事故的防范措施和应急准备工作。

四、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发生预案

1、结合国内发生的几次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各班要以主题班会、黑板报等形式对学生集中开展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专题教育。

2、规定好学生上下楼梯的通道,在集会做操等活动中,要适当错开时间,分年级、分班级逐次下楼,各班任课教师就是该班的组织者和直接责任人。

3、告诫学生上下楼梯相互礼让,靠右侧行走,遵守秩序,注意安全。集体活动时,做到上时不下人,下时不上人。

4、一旦发生事故,要迅速组织教师指挥学生疏散,及时将事故信息上报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5、教育学生在楼梯、走廊通行时,如果发生有人倒地,要立即停止前行,不拥挤、不惊叫、自觉回撤。

6、每学期组织一次防踩踏演习。

五、具体工作措施

1、楼道灯手控开关由值周学生开关,做到人走完灯熄灭。

2、采取分流放学的方式,防止一涌而下的局面发生。在放学时,值周学生、教师必须到指定岗位维护秩序,行政领导负责督岗。

3、建立安全上下楼制度。要求各班班主任、任课教师在下课时组织好本班学生排队,按顺序有序上下楼,并紧跟班级,不能离开。各楼层楼道口,有值周学生值日,对乱跑、乱窜、拉拉扯扯、大呼小叫的学生除批评外,还要登记,纳入一周评比中。一楼楼梯口值周教师负责组织好学生排队有序上下楼。

4、各班按学校所规定的楼梯上下楼。不得窜楼梯。楼梯上划分道线,要求学生上下楼梯靠右行,防止了学生乱跑乱窜,发生碰撞事故。

5、利用班队会、晨会时间教育学生“谦让、友好、团结”。在楼梯上,彼此互相关心,他有困难,我帮他,我有困难,他帮我,互谦互爱是防止打闹事故的“疫苗”。

6、建立踩踏事故救护预案。学校针对这类事故的特点,成立了一支应急小分队,从救护车辆、救护人员、分流路线等方面制定了详细的方案,确保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能对事故最好的处理。

六、应急救急程序

1、事故报告及应急处理实行学校一把手负责制。

2、学校发生或接到突发安全事故后,必须在最短时间(5-10分钟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并及时向公安、交警、卫生、消防等相关部门报案请求援助。学校本着“先控制、后处置、救人第一、减少损失”的原则,果断处理,积极抢救,指导现场师生离开危险区域保卫好学校贵重物品,维护现场秩序,做好事故现场保护工作,上交学校突发安全事故有关材料,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3、学校不得缓报、瞒报或延误有效抢救时间,对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予严肃处理。

七、本预案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END

10.预防楼梯拥挤踩踏伤害事故制度 篇十

1、各班主任要经常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教育学生要严格

按照学校指定的上下楼路线各行其道,上下楼梯时要靠右行,不拥挤,防止踩踏挤压等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对违反规定的学生要给予批评教育,责令其改正错误行为。

2、上下楼梯的教师、值周班值班人员,要主动对学生上下楼梯

时故意打闹等不良现象给予制止,防止拥堵现象的发生。

3、在课间操、放学、学校大型集会等学生集中上下楼的重点时

段,楼道、通道要保持畅通,值周班值班人员应着重检查防护。

4、教师都有责任教育学生遵守学校规定,特别是“对上下楼道

应该注意安全”要经常讲,教育学生上下楼梯要相互礼让,靠右轻行,遵守秩序,注意安全,以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5、严禁任何学生在楼梯间打闹、顺楼梯下滑、搞恶作剧等危险

性游戏,一旦发现有此现象,将严厉批评教育。

6、学校一旦发生拥挤踩踏等事故将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所在班级教师要及时组织疏导,防止事故扩大。所在班级老师要马上报告学校

领导,同时根据伤情拨打120急救电话,组织送往医院进行抢救处理。

11.煤矿机电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 篇十一

关键词:煤矿机电事故,预防措施,事故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煤矿安全事故的统计数字表明,煤矿机电事故已经位于所有煤矿事故中的第五位,仅次于顶板事故、瓦斯事故、运输事故和放炮事故。可以说,煤矿机电事故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很坏的影响,因此研究煤矿机电事故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煤矿机电事故的特点

(1)煤矿机电事故大多为零星的单个事故为主,零星且离散的事故发生涉及面非常的广泛,因此,对于这种零星且离散的事故,它们的管理难度普遍较大且常常不能引起煤矿管理者足够的重视。(2)煤矿机电事故常常具有同类性与重复性的特点。同类性与重复性的特点说明煤矿机电事故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可预防性,这说明煤炭安全事故是可以预防的也是可以管理的。(3)煤矿机电事故中常常是以设备故障事故为主,其他类型的事故发生的概率没有设备类事故发生的频率高。

2 矿井机电事故原因分析

2.1 煤矿机电设备使用方法不规范,更新改造速度较慢

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我国当前部分煤矿存在着“重产出轻投入”的客观现实,我国很多煤矿具有的安全装备和机电设备数量普遍不足,且煤矿忽视了设备的投入使用量,使得煤炭安全生产工作所需设备严重不足。

2.2 机电设备管理制度不健全,专业管理组织不完善

2005年我国推出了“国家最新煤矿质量标准化标准”,这个标准规定每个煤矿矿井的开展,都需要配套有至17种基本煤矿机电管理制度。而就我国目前煤矿的现状来说,认真执行这一标准的煤矿不多,并没有根本落实并考核是否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或是这些煤矿虽然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普遍不健全执行程度和落实程度也不够。而一些煤矿设备监察管理人员的素质上也有待提高,这些人往往没有进行专业的培训,工作能力有待提高。对于煤矿机电监察、监督工作来说,它的专业性很较强,而且他们不但需要有相关的专业知识还要求他们全面的掌握相关的行业知识,这样才能做好相关的监察工作。并且,缺乏较为详细的操作说明又是国家现行的煤矿机电设备执行标准中的一大弊端,使得设备管理人员在执行相关的设备标准时,还有一定的可变通可回旋的余地,相关的界限不是十分明晰。这样不明晰的标准增加了煤矿机电设备的监管难度,再加上部分监管人员的工作能力差且工作的责任心不强,使得相关的监管工作存在很大的不足和漏洞。国家和煤矿对于这些问题的存在既没有系统的整改指导意见提出,也没有对具体的整改工作进行跟踪和落实。

2.3 机电专业人才缺乏,在岗人员素质不高,培训工作不到位

煤矿行业的工作环境差且工作压力和风险性比较大,煤矿行业是一种高危行业,这些特质使得许多大学毕业生不愿意选择煤矿行业,煤矿行业的吸引力也不足。导致了目前我国煤炭行业所需的人才紧缺,许多煤矿常年都招不到优秀的对口毕业生,煤矿中技术工程师年龄结构不合理。

3 机电事故预防措施

3.1 煤矿设备改造资金的投入力度

这需要我国广大煤矿对于现有的机电设备要不断地进行优化和升级,提高我国煤矿事业机电设备的装备水平,加大我国煤矿机电设备改造资金的投入力度,这些都是对煤矿机电事故进行预防的一个重要措施。逐步淘汰那些落后的、高耗能的和低效率的煤矿机电设备,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2 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的综合管理,完善煤矿机电专业管理组织

(1)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对煤矿机电设备进行网络智能化管理,形成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管理系统,推进我国煤矿的信息化、现代化和技术化水平。(2)对煤矿机电设备的基础性管理要不断加强,不断的完善煤矿机电设备的图纸和技术资料,不断的明晰机电设备的工作状态,不断的对员工进行培训,使得煤矿员工明晰设备的使用方法,力求达到零失误管理。(3)对于煤矿机电设备的使用规划和型号进行严格按照使用,且对于这些编号要不断地进行维修和更新。且在进行相关设备管理时,要引入全过程管理的概念,对于每一台设备要定期的进行性能测试,力争做到科学的管理和使用每一台煤矿机电设备。(4)对于国家最新出台的煤矿机电质量标准化标准要进行坚决的执行和落实。同时要根据国家的指导精神结合煤矿的具体实际情况,对于相关的细则和条例要不断的细化,同时对于执行情况和执行过程要不断地进行监督管理,对于各种规章、制度的执行和监督管理工作,要努力做到考核到位、落实有力。

3.3 加强员工培训力度

我国各大煤矿应该加大员工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煤矿机电专业人员素质和工作能力;还应该不断的提高和完善员工的待遇水平,稳定煤矿机电专业现有的人才队伍。具体措施如下:(1)对于原有的招工模式不断地改变,强化培训新招聘员工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时间大约在一年左右,且应该对相关培训进行严格的考核。考核通过后方能取得煤矿机电专业的从业资格。(2)不断加强对于在岗员工的培训工作,定期的培训与考核在岗工人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安全规范知识。在员工内部,树立全员学习和全过程学习的观念。(3)不断的完善煤矿专业的安全培训手段和培训方式的改进,努力提高煤矿企业的培训水平和员工接受培训的热情。(4)不断地提高煤矿行业员工的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水平,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关,同时从精神上和物质上加强对员工的关爱,使煤矿专业人才队伍稳定,减少人才流失。

参考文献

[1]李平,陈健永.当前煤矿机电管理中的问题探析[J].煤矿开采,2008,(4):88-90.

12.幼儿园预防踩踏事故应急预案 篇十二

为了进一步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预案。

一、成立“预防校园拥挤踩踏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园长

副组长:保教主任、后勤主任 组员:各班教师

二、机构职责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制定应急预案和落实各项措施,完善工作机制和应急保障系统。

2、领导小组成员要识别容易出现踩踏的风险所在,重点防范楼梯口,加强对幼儿行为规范教育、安全教育、遵守秩序教育、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3、领导小组成员要经常性地对幼儿园教学和设备以及场地、房屋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要立即整改,要确保安全。

4、健全幼儿园各项规章制度。

5、安全负责人履行值日工作职责,坚守幼儿园,有事外出必须告知另外安全负责人,或请其他负责人代履行值日工作职责。

6、幼儿密集出入时,安排一名教师维持秩序,白天值班教师负责。

三、教师职责及对幼儿的安全教育要求。

1、各班主任要经常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教育幼儿不要拥挤,防止踩踏积压等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有这样现象的幼儿要给予

错误行为。

2、教师要对幼儿进出教室故意打闹等不良现象给予制止,防止拥堵现象的发生。

3、在上课期间,教室门都要打开,一旦发生拥挤踩踏或者火灾等问题,便于幼儿及时有效地疏散。

4、一旦发生踩踏等安全事故,值班教师或现场老师要马上报告园长,同时根据伤情拨打120急救电话,组织送往最近的医院进行抢救处理。

13.预防踩踏事故措施 篇十三

宾县第四中学

认真领会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安全工作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的通知》及省、市、县相关通知的精神。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坚决杜绝因楼道拥挤而产生踩踏伤害事故,确保学生在校期间的生命安全,为广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切实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

对学校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审查,将安全工作的各项职责层层进行分解,落实到人,每一个班主任、任课教师都要担负起对学生进行安全管理和教育的责任,并签定安全工作责任书。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上操、集合等上下楼梯的活动中,不强调快速、整齐,适当错开时间,分班级逐次下楼。每月一次定期检查楼道、楼梯的各项设施和照明设备,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成立预防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领导小组:

组 长:王立忠

副组长:孙吉国、刘靖华

组 员:马力、曲凤金、李文明、姜茂森

唐晓波、秦剑飞、于兰芳、姜亚丽

二、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纪律教育,提高学生的防患意识。11、结合有关发生在学校的楼梯间拥挤而产生的伤害事故例子,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安全专题教育,使学生树立相互礼让、遵守秩序的良好习惯,养成过楼梯和走廊要轻声慢行、靠右走的良好习惯。教育学生不开导致同学心理紧张的玩笑,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2、各班级要根据各自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具体情况,班会课时间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纪律、自救自护等方面的专题教育,要向学生强调提出在楼道、楼梯实行右行,不猛跑,不恶意堵道等具体要求及遇到危险情况下自护自救的基本常识等。

三、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坚决遏制事故发生

认真开展校园隐患大排查,加强对楼道问题的专项检查和研究,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环节。具体从如下工作掀抓起:

1、定期仔细检查楼梯间设施,保证楼道、楼梯的照明,及时更换照明设施,要按照国家标准加高、加固楼道栏杆、楼梯扶手,并落实专人定期检修,发生损坏及时修复或更换。及时清理楼道、楼梯间堆积物,确保楼道、楼梯通畅。

2、按时上课、下课,不占用学生上厕所的时间,避免下课时的拥挤。值班领导重点检查督促,并做好记录。

3、集合按学校指定路线行走,确保学生的安全。强化对学生上操集合、上下楼梯、放学疏散等活动安全的重要环节管理。从学校实际出发,在周一升旗、课间操、放学和集合等上下楼梯的活动中,不强调快速、整齐,适当错开时间,分年级、分班级逐次下楼,学生不能乱窜楼梯,所有值班教师分楼层定点定时定位置进行安全疏导,负责维持秩序,管理学生。

4、初三学年上晚自习时,出现停电或楼梯间照明设施损坏时,要及时开启应急照明设备,带班领导与值班教师要立即到现场疏导,自习辅导教师要求学生在教室等候,根据带班领导的疏散安排,组织学生有序下楼。

5、冬季结冰时间,楼门卫生区清理不用湿拖布清理,避免结冰路滑,滑倒造成事故。可利用气温较高时彻底清理。

6、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做好对学生不安全行为的监督、检查、劝阻等工作,并及时汇报学校或直接向班主任反馈。

四、明确学生疏散线路,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1、学生升旗、集会、放学上下楼梯行进时间、路线:

教学楼一楼班级按时下课,二楼班级推迟一分钟下课,综合楼初三年级按时下课,听从值班老师安排有序下楼。

2、各值班老师值班楼梯:

教学主楼一层唐晓波、秦剑飞及各班任,二层李文明、潘秀艳及各班任,三层马力负责。综合楼一层刘福兴,二层曲凤金,三层姜茂森、姜亚丽及各班任,四层邓玉兰负责。

3、如遇地震、火灾、停电等突发事件,则不依据升旗、集会的上下课时间限制,收到警示信号后,立即启动紧急疏散预案,全体人员立即到达指定岗位,根据疏散路线组织学生有续下楼,全体师生必须全力支持和配合,共同营造一个文明、安全、和谐的校园。

五、严格执行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1、对值勤值班人员擅自离岗,或不认真履行疏导、保护、管理职责的进行严肃处理,对工作失职酿成严重后果的有关责任人,将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有关规定和管理权限或司法程序上报上级有关部门予以处置。

2、将发生责任事故与先进班级和先进个人的评比表彰工作结合起来。如发生安全责任事故的班级在考核评比中采用“一票否决制”。

3、学校将教师是否履行教育、防范义务纳入对教师工作的考核中。教师未履行教育、防范义务的,在年终考核中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处理。

4、违反学校纪律,对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学生,学校应根据其认知能力作出相应的处理,并告知监护人。

5、对扰乱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或侵犯学校、教师合法权益的,学校将报公安机关依法处理,造成损失的,依法要求赔偿。

上一篇:高考素材积累:作文经典结尾下一篇:平安建设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