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倡议书

2024-11-18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倡议书(通用11篇)

1.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倡议书 篇一

分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意义,谈谈当代大学生如何争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

创业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不熄引擎,是植根于每个人心中具有顽强生命力的“种子”。推动发展,不仅要解放社会生产力,更要解放社会创造力。当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时代鲜明的主题,一批批创新创业的年轻人勇立潮头;科技日新月异,“互联网+”正引领年轻人筑梦青春,演绎一个又一个精彩传奇。时代的责任赋予年轻人,时代的荣光属于年轻人。

从自然禀赋看,创新是中华民族的固有气质,中华文明5000多年生生不息,源于中国人民自强不息、敢于创新的禀性。从历史经验看,新中国开启了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大门,改革开放更是点燃了人人创业创新的火种,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到城市国有企业改革,放开集体经济,发展私营经济等,都是着眼于调动千千万万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是解放生产力,更是解放人自身的创造力,实现人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中华大地正在兴起新的创业创新热潮,出现了以大学生等90后年轻创业者、大企业高管及连续创业者、科技人员创业者、留学归国创业者为代表的创业“新四军”,草根创新、蓝领创新、创客、众创空间等新的形式层出不穷。创业创新正在成为一种价值导向、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时代气息。那么,当代大学生如何争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呢?

第一,持续积累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根本。良好的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是创新成果诞生的良好基点。优秀的创新成果都是饱含科技含量的,没有坚实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知识底蕴,是不可能孕育出优良发明的。在大学期间,同学们一定要学好基础知识,以及本专业要求的基础课程。

第二,要营造活跃的创新校园文化氛围。体现创新教育要求的新型校园文化建设本身就是一项重大的创新实践活动,创新氛围的营造能为创新行为提供环境支持。一方面,要组织大学生营建自己的创新团体,加大指导教师的指导力度,在引导学生开阔视野、培养兴趣、实际动手能力等方面重点开拓和深入。另一方面,大学生本身也要主动参与创新活动中,同时应鼓励大学生主动走出校门,参加社会调研,在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第三,对传统培养措施的改进与优化。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上,学者们提出了很多有效的措施。在大学里,每一个人都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使自身兴趣获得优先培养,个性得到充分张扬,人性得以彻底解放。大学应当充满着人和人的友爱、平等、团结和协作,大学生应当富有高尚的道德思想品质、崇高的人类同情心和人道主义精神,能够相互帮助和学习、共同提高和进步。要营造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

第四,不断探索新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根据培养平台的不同,可以将目前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做法划分为四种模式:教学实践结合型培养模式、产学研结合型培养模式、依托科研项目型培养模式、“分层递进式"培养模式。每一种培养模式,都有一些成功的案例以及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和必须吸取的教训,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和不足,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一种或者组合几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第五,构建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制度保障。首先,在教育评价上,教师要改变以往把考试成绩,通常是一次考试的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唯一的标准,建立一套综合评价体系,将学生的考试成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实践能力都纳入评价体系中,进行综合全面的考核和评价。其次,在激励机制上,一方面要对师资队伍及骨干力量以利益激励,让他们的创新成果得到社会承认和相应回报。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是高校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尽管在新形势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面临着许多挑战。但只要我们努力探索积极突破,相信一定可以走向一个新的阶段。

当青春选择了更高远的志向,社会是否有宽阔的原野让他们去驰骋;当“创客”跌跌撞撞上路时,我们需具备“扶上马、送一程”的胸襟。创业意味着风险,创新也可能面临失败,我们既要为成功者奉上鲜花和掌声,更应该为失败者送去鼓励和宽容,让青年敢于创新创业,乐于创新创业,善于创新创业。芙蓉国里,向来是一方创新的热土;湖湘青年,携带“敢为天下先”的不变基因,在创新创业的时代大潮中,一定会发扬“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的优良传统,以青春之自我,建立青春之事业,实现青春之价值!

2.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倡议书 篇二

一、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意义

1. 是顺应我国经济战略发展方向的强国之策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将其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仅可以搞活市场经济,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更大的意义在于确保中国经济增长不“失速”,有效实现经济转方式、调结构,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企业兴,经济兴;企业强,国力强。

2. 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有力支撑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添社会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既可以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和民生改善,还将有助于加快不同群体和阶层间的流动融合,形成更加良性和谐的社会互动。我国有13亿人口,9亿劳动力资源,人民勤劳智慧,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千千万万个市场细胞活跃起来,必将汇聚成发展的巨大动能,一定能够顶住经济下行压力,让中国经济始终充满勃勃生机。

3. 是推进企业转型发展的动力之源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我国经济进入速度变化、结构转型和动力转换的关键时期,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必然选择。深入推进传统产业开展技术革新,进行工艺创新和设备更新改造,有利于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推动传统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为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提供新动力。

4. 是实现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的富民之道

大众创业能吸纳更多的人创业创新,带动实体经济做大做强,开辟新的就业渠道,最大程度降低失业率,有效缓解就业压力。此外,大众创业创新还能进一步激活城乡人力资源,激发全体劳动者的创业热情,以创业促就业,以创业促增收,不断拓宽城乡居民的收入来源,提高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距,有效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

5. 是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的有效途径

实施全民创业工程,坚持以人为本、城乡统筹、全民参与、多业并举,可以最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放手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形成人人参与创业、各业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可以促进社会纵向流动,促进经济有序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不断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水平。

二、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举措

1. 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营造良好创业环境

简政放权是激励市场活力,鼓励大众创业的先手棋。最大限度地降低创业准入门槛,优化服务措施,为自主创业开辟“绿色通道”。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优化创新创业的管理与服务,完善事中事后监管,为市场主体松绑加力。通过简政放权给市场更大自主空间,通过政策红利给市场增添信心,为创新、创业大潮营造一个低成本、高预期的环境。

2. 加大资金扶持,排忧解困,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一方面,要加大对创业资金的支持力度,在金融扶持、土地利用、税收减免、工商注册、创业培训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予以扶持和保障;并针对特殊人群给予最大限度的费用减免,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创业政策体系。另一方面要加大小额贷款发放力度,为小微企业的发展开辟新的融资渠道。加大对小微企业贴息贷款力度,加快小微企业征信体系建设,进一步丰富和创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方式,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小微企业不仅是投资与消费的重要结合点,也是创业创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与大企业相比,他们在技术、服务等方面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他们更具想象空间,拥有很大的品牌潜力。

3. 制定优惠政策,松绑加力,改善企业创新机制

要健全有利于创业的政策制度,落实和完善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的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资金补贴、场地安排等扶持政策,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的新机制。李克强总理说:“各级政府都要建立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有力推进机制,给企业松绑,为创业提供便利。”

4. 利用电子商务,建网搭台,增强企业创新活力

经济发展模式日新月异的今天,一些落后传统的营销模式已不能适应创业创新的需求。电子商务的应运而生为企业发展创新注入新的活力。企业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在原有营销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适合自己的网上营销模式,开辟“互联网+线上线下结合模式”,增加营销效益。

5. 加强创业教育,奖传帮带,发展创业后备力量

搞好创业培训和服务,推动高校普及创业教育,鼓励科技人员和大学生创业。开展各类创业培训,加强跟踪扶持,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推动企业家进校园活动,通过企业家言传身教,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持和帮助,让他们敢创业、能创业、创成业,为创业大军积蓄后备力量。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要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中国经济发展打造新引擎。

摘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持续优化经济结构、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的重要抓手。我们要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来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和活力。它顺应国家战略的发展方向,是应对经济下行的有力支撑。

关键词:新常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转型发展

参考文献

3.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 篇三

本届人才科技周新闻发布会于10月10日上午 10点在宁波泛太平洋大酒店举行。本次新闻发布会由宁波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海娟主持,宁波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人才办主任张良才,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周永全和本届人才科技周的各工作部负责人参加了新闻发布会。张良才、周永全代表组委会致辞。与往届相比,本届人才科技周更加突出创业创新、人才资本融合发展、人才发展理念创新。

以“众创”、“共赢”、“品牌”为关键词的“宁波‘才·富’对话第二季”于10月11日下午举行,活动邀请了海内外有着不同经历的数位创业嘉宾向观众分享他们的故事。从中国药物研究所辞职创业的黄道飞在宁波成立了天衡制药有限公司,开始了在创新路上的坚守,经过两年多技术创新后,天衡制药的主打产品盐酸吉西他滨成功投入市场,并获取了专利,打破了原本由美国公司垄断的专利壁垒。

宁波高交会作为人才科技周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自2005年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十届,并取得了丰硕成果。记者在活动现场观察发现,相较往年,今年的高交会有两大亮点,首先是各个展区在技术领域上重点突出专业化,更贴近宁波市产业实际;其次是参展展品多,科技含量高,更贴近民生。比如在展區中的“360度全景影像系统”,这个系统突破了现有技术的局限,实现了全车360度无死角,汽车安装这个系统后,就可以从显示屏看见车身周围所有的障碍物,不会出现视觉盲区的问题,也让出行更加方便。此外,记者也在现场看到了很多让生活变得更方便的科技产品。

记者还了解到,本届高交会除了在展区有所创新之外,活动内容也和往年不太一样。今年的高交会首次尝试举办企业技术难题竞价活动,这个活动不仅在浙江省内尚属首例,在国内也屈指可数。企业技术难题竞价活动从企业的角度出发,深入挖掘企业存在的技术难题,为企业寻找更多意向合作单位,并在最终通过竞标的方式使企业获得最优最合适的技术难题解决方案和技术合作团队。

4.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本站推荐) 篇四

摘 要: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中国经济发展“新引擎”。当前,新一轮创业创新浪潮正在兴起,对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具有重要意义,必将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持续活力。根据国务院最新指导意见,指出在网络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趋势下,要加快发展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激发亿万群众创造活力,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关键词:创业 创新 创造 发展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强烈现实意义的提法,把握发展脉动,契合国情民意,是推动我国经济行稳致远和提质增效升级的新引擎,是改革开放在新时期的新航标,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关键。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正向我们走来。

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及意义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在中国转型变革和创新发展大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其实质是要打造一个创业型的社会。创业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不熄引擎,是植根于每个人心中具有顽强生命力的“种子”。推动发展,不仅要解放社会生产力,更要解放社会创造力。所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应然而生。

(一)中国正处于转型变革期

现在中国经济一方面在合理的增长区间,即我们的经济总体状态还是处在稳中有进,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确实要看到经济下行的压力仍然存在,潜在的风险和困难不容忽视。总的来说,就是三期叠加,第一就是我们现在正处在增长速度换档期,第二就是结构调整阵痛期,第三就是以往刺激经济政策产生副作用的消化期。这三个期同时出现,它的作用相互叠加,所以整个局面就更为复杂。

不仅是国内正处于经济转型阵痛期,而且国外社会上,某些势力却在千方百计遏制中国之崛起。特别是2015年5月以来,国外势力和某些国内势力相勾结,借中国股市涨幅过大过快之时,竭力做空打压中国股市。股市崩盘,导致股民基民损失惨重,消费能力下降,资金流动性吃紧,银行收紧银根,使得一些企业得不到资金贷款,使得企业出现倒闭潮,社会出现失业潮。

所以,在我国经济转型变革期,结构调整、应对复杂的局面需要我们自主创新;在国家金融保卫战之时、在股灾到来之时,我们的政府部门、证监会需要智慧创新。

(二)就业压力和就业新动向

目前,我国就业压力还是很大的,虽然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上升,但企稳回升的基础还是不牢固的,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问鼎现有岗位和进一步扩大就业面临较大的压力。从大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目前,转型升级创造高端岗位的速度还难以跟上毕业生数量的增加,适合毕业生的有效岗位相对不足,毕业生专业结构、就业观念与市场需求脱节的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一些影响毕业生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因此,供求缺口依然存在。鼓励民众创新创业是一条解决就业压力非常有效的途径。

不仅如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的“创客”更是如同雨后春笋,迅速成长。中华打的涌动的“创客风潮”加速推开了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新工业革命的大门,正在引领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的到来。

(三)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需要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有利于广泛动员和激励人民群众参与改革、推动改革,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合力。实践一再证明,基层和群众的探索实践、创新创造,是推动改革车轮滚滚向前的重要力量。如今,只要我们充体制机制和政策上大力支持和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每一个创业创新者都拥有梦想成真的公平机会,必定能够开辟经济增长新天地,必定能够形成奋发进取的时代新风尚和社会繁荣新气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不可低估。

二、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举措

(一)建立必要的法律法规制度

建立必要的法律法规制度是激励和保护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保证。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建立必要的法律法规制度,这样就可以从法制的高度有效地激励和保护民众创业和创新的积极性。

(二)创造宽松良好的环境

创造宽松良好的环境是开展和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基本前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光大人民群众自觉、自主的行动,但不仅个人要具备一定的物力和智力条件,而且必须要有一个宽松良好的大环境。其中包括宽松良好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等。

(三)提供基础保障

首先,要完善资本市场。其次,我们要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事业。最后,在各地设立创业创新基地、创业扶持基金以及创业创新指导中心等专门机构,为创业者提供更多的资金、政策支持和市场分析指导。

(四)加快构建众创空间与途径

首先,发挥政策集成和协同效应,实现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和仙侠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为广大创新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其次,要为了推动和引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大力培育和支持企业家队伍的不断壮大,是推动和引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效途径。

(五)营造舆论氛围

要做好创业创新的各项工作,需要强大的价值引导力、精神推动力的支撑,需要讲道德、重诚信、循法治、守契约的社会文化氛围。要认真研究如何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伟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成为引导和推动创业创新的重要精神力量。创业创新者所具有的强烈责任意识、参与意识、进去意识和家国情怀,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三、当代大学生如何适应新背景

(一)个人要善于创业

创业,是一个发现和捕捉机会,并创造出新颖的产品,提升服务,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所以个人要善于创业:把握市场、认识自我,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业方式。把握好政府部门的创业创新优惠政策,在政府的资金、政策支持和市场分析指导之下,让自己拥有自主创业的空间,让自己的创造梦成为现实。

(二)个人要勇于创业

个人要勇于创业:大多数人、尤其年轻人都会萌生创业的冲动,产生创业的梦想,但由于害怕失败的心理在作祟,很多人不敢迈出创业的第一步。互联网使我们真正进入一个“一切皆有可能”的时代,为大众创业提供了无限的机会,但如果不能迈出创业的第一步,就永远没有成功的可能。

5.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总结 篇五

一是以开展各种宣传活动为契机,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利用元旦春节期间送科技下乡、三月“科技之春”科普宣传月、“4.26”知识产权宣传、科技活动周等科普宣传活动,深入沿口、飞龙、白坪等乡镇,宣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群众知晓率大幅提高,创业创新激情高涨。目前,全县开展各种展览展示活动16项(次),参观活动人员达3万多人次,发布创业项目15项,初步达成合作意向项目6项。

二是以省级农业园区创建为载体,激活农业园区创业创新。以白坪—飞龙现代农业园区为重点,积极开展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创建,充分调动园区管委会、园区企业、业主的创新创业积极性,力争得到省科技厅的支持。目前,已完成项目申报各项准备工作。

三是以省市科技项目为重点,激活企业创业创新。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系,积极为我县企业牵线搭桥,今年共组织实施省、市科技项目20余项。截至目前,已获立项支持资金454万元,创历年最高记录。推荐申报市级科技项目5项、省知识产权项目3项,通过项目带动,全县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6户,四川省创新型企业8户。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建设取得新进展,目前已经开展建设的有2家,已通过专家认证评审。

四是以科技进校园的方式,促进青少年科技创新。制发了科技进校园方案,积极组织科技辅导员老师参加全省第30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广安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骨干培训班学习,充分利用科技活动周宣传展示科技成果,积极开展科普专场、“科普大篷车进校园”等活动,大力开展科普宣传和教育,青少年科创新意识明显增强。

五是以科技扶贫为示范,辐射带动新型农民创新创业。积极向上争取支持,将猛山乡万民村等3个贫困村上报省科技厅进行科技扶贫试点,探索科技助农增收的长效利益机制。目前,3个科技扶贫试点村第一批的科技扶贫项目已获省科技厅60万元经费支持。

六是以科技项目监理为手段,确保创新创业实效。制发《武胜县科技项目管理办法》,加强项目申报、实施和监管。武胜鑫鑫禾盛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得丰电气、金易管业绩效考评工作通过省财政厅的全面检查验收。

七是以电子商务为抓手,加快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在城东商贸新区规划建设占地60亩集运营中心、仓储中心、服务中心于一体的电子商务产业园,成功引进阿里巴巴四川区域渠道授权商和认证服务商—四川派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建设运营阿里巴巴武胜特色馆(四川唯一县级馆),现有醉仙麻辣牛肉、藏香黑猪等107家企业入驻阿里巴巴武胜特色馆,正式上线运营64家。鼓励中小企业利用第三方平台开展电子商务,积极开拓市场,新增淘宝、京东等商户300余户。1-10月,全县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11.05亿元,网络零售额2.1亿元,带动就业600余人。

6.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倡议书 篇六

1 财政部门要加大政策扶持, 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制度环境

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财政政策, 应充分调动自身优势资源, 创新激励扶持政策, 为经济发展和创新驱动营造有利环境, 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政策支撑[1]。

1.1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提升创新创业潜力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现也需要遵循市场规律。在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效力的前提下, 财税政策可以起到引导和杠杆作用, 并与市场作用形成合力, 以提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带来的经济发展潜力[2]。一方面应支持国有资本创业投资, 研究制定鼓励国有资本参与创业投资的系统性政策措施, 完善国有创业投资机构激励约束机制、监督管理机制, 引导和鼓励央属、省属企业和其他国有企业参与设立国有资本创业投资基金, 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在创业创新中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 采取财政补助、间接投入的方式支持个人创业、企业创新, 鼓励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向社会加大开放力度, 同时多渠道筹集创新成果转化资金。

1.2 提高企业活力, 增强企业创新动力

运用市场经济杠杆, 在不额外增加市财政负担和企业负担的前提下, 通过制定实施企业内部技术收益分红、股权激励和企业新增利税地方留成部分的奖励等激励政策, 驱动地方经济超常规快速健康发展, 激发企业内部活力, 实现产业和企业转型升级战略目标。

1.3 立足“创新驱动”, 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

以科技人才为主体, 以提高效率和增加效益为目标, 引导和激励企业科技人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以及社会其他人员以自主创新、技术改造和引进消化吸收等多种方式参与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转化活动[3]。落实国家有关高校、科研院所等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政策, 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经所在单位批准, 在不影响本职工作和单位权益的条件下, 允许其到企业兼职或在职创办企业、进行成果转化。

1.4 做好加力增效, 完善制度体系

财政政策继续增大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支持力度, 可以采用以下措施:一是加大对研发机构的科研项目的财政支持, 通过增加财政投入鼓励机构创新;二是完善首台 (套) 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试点, 降低高端装备制造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风险;三是研究设立激励创新项目政府引导基金, 组建帮助个人创业和新兴产业创业的相关投资基金。

1.5 厘清产权收益分配, 收益激励到人

在大力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基础上, 通过细化政策优化国家、企业和研发人员的分配格局, 加大对项目承担研究团体和突出贡献的个人的创新收益倾斜力度, 落实相关法律和政策, 完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 用于奖励科研负责人、骨干技术人员等重要贡献人员和团队的份额要达到较高比例。在利用财政资金设立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中, 将职务发明成果转让收益在重要贡献人员、所属单位之间合理分配, 对用于奖励科研负责人、骨干技术人员等重要贡献人员和团队的收益比例, 予以较大提高。

2 采取有效措施, 促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局面

2.1 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实行减税降费, 不断扩大优惠政策范围

为了更好地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我们积极研究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切入点, 加大对小微企业贴息贷款力度, 加快小微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进一步丰富和创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方式, 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环境[4], 目前安阳市出台了《安阳市小微企业担保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 (安政办〔2014〕140 号) 等一系列政策文件, 从支持贷款担保为切入点支持小微企业融资, 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2014 年共拨付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3 224 万元, 其中拨付市区贴息资金587万元, 拨付县级贴息资金2 637万元, 拉动全市小额担保贷款5个亿, 有力支持了地方经济建设。下一步, 安阳市将出台《小微企业发展贷款贴息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筹集300~500万元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的贷款,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限贷款基准利率的50%给予贴息。

2.2 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和企业还贷应急周转资金, 努力拓宽创业创新融资渠道, 支持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

市财政局通过盘活存量资金, 整合产业扶持类财政性涉企专项资金, 月绩效考核奖惩资金等市财政资金5 000 万元, 和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共同发起成立产业发展基金, 基金总规模原则上不低于2.5亿。产业发展基金原则上在安阳注册设立, 主要投资于安阳市境内的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和文化产业等。企业还贷应急周转资金优先满足创新型企业使用, 在疏通企业融资渠道,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安阳市财政出资1亿元, 成立企业还贷应急周转资金, 专项用于企业办理银行贷款续贷业务的临时资金需求。为规范操作, 制定了《安阳市企业还贷应急周转资金使用管理办法 (试行) 》。企业还款应急周转金业务有效缓解了企业办理续贷手续的短期资金需求, 并大幅降低了利息支出, 对减轻银行逾期贷款压力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2.3 强力推进全社会参与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转化

安阳市政府出台《强力推进全社会参与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快我市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办法》 (安政〔2013〕25号) , 引导和激励企业科技人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以及社会其他人员以自主创新、技术改造和引进消化吸收等多种方式参与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转化活动, 运用市场经济杠杆, 在不额外增加市财政负担和企业负担的前提下, 通过制定实施企业内部技术收益分红、股权激励和企业新增利税地方留成部分的奖励等激励政策, 驱动我市经济超常规快速健康发展, 激发企业内部活力, 实现产业和企业转型升级战略目标。如:企业因实施科技创新项目为企业带来新增利润的, 其新增部分的20%~70%以分红方式直接发放给创新团队或个人。企业因实施科技创新项目为地方带来新增税收时, 经认定, 其新增税收地方留成部分的20%~50%由受益财政奖励给企业, 再由企业拿出该项资金的50%奖励给创新团队或个人。

2.4 加快中小企业创新服务体系建设,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为加快安阳市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 创新企业服务模式, 促进中小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促进全市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安阳市财政筹措50 万元, 支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建设。

2.5 完善促进就业创业的财政政策, 不断强化政策支持力度

2012-2014 年, 安阳市就业资金支出58 963 万元, 为公益性岗位补贴、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大学生求职补贴、培训补贴、小额担保贷款担保基金等各项就业政策的落实提供资金支持, 享受各类就业资金扶持197 093人。同时, 安阳市财政部门联合市人社部门出台了《安阳市公共职业介绍用工信息采集补贴办法》《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就业培训的通知》等政策, 一方面积极推动创业带动就业, 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 另一方面使就业培训形式更为灵活, 使更多的人通过技能提高实现更快更高质量的就业;随后又出台了《关于调整失业保险率有关问题的通知》, 失业保险费率从3%降至2%, 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 加大了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及稳岗补贴政策落实力度。

2.6 重点支持大学生就业创业

近年来, 市财政部门始终将高校毕业生放在促进就业工作的首位, 每年安排500万元的创业扶持资金, 积极支持大学生就业创业,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是联合市人社部门转发省《关于进一步加大大学生创业扶持力度的通知》, 对符合条件初次创业的大学生给予5 000元创业 (开业) 补贴, 帮助大学生顺利创办企业。二是对入驻创业园区的大学生给予房租、水电等补贴, 每年最高补贴10 000元。三是对应届困难大学生给予每人1 000 元的求职补贴, 对见习基地的大学生给予见习补贴, 将见习补贴提高到每人每月1 000元。四是进一步加大对大学生创业培训方面的支持力度, 将创业培训纳入高校学分管理范围。五是每年为大学生发放不低于1 500万元的小额贷款, 并进一步简化了大学生贷款的手续, 同时鼓励高校和群团组织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反担保。六是健全创业孵化体系, 在高校建设公益性的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园, 力争在年内建成1~3个创业园区, 支持和帮助大学生创业。

2.7 发挥政府采购支持作用

加强对采购单位的政策指导和监督检查, 督促采购单位改进采购计划编制和项目预留管理, 增强政策对小微企业发展的支持效果。

2.8 大力支持高校、职业院校等学校科研课题研究、人才培育及校企合作

加大对高校科技拨款力度, 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特别是安阳市高校和科研院所职务发明成果转让收益中用于奖励科研负责人、骨干技术人员等重要贡献人员和团队的比例不低于50%。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所得收入全部留归单位, 纳入单位预算, 实行统一管理。

3 优化财政政策, 加大创业扶持力度

3.1 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引导力度, 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和杠杆效应

安阳市财政每年安排500 万元的创业扶持资金, 用于支持创业创新。并根据工作需要适时进行调整。各县 (市、区) 财政也将统筹安排资金预算, 用于落实大学生创业 (开业) 补贴等扶持政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各类投资主体, 充分利用闲置厂房或楼宇构建众创空间。市财政根据其改造费用给予一定比例补贴;鼓励依托创业投资机构, 打造孵化与投资相结合的众创空间, 为小微企业和创业人员提供融资支持。采用政府采购购买方式, 对众创空间提供的宽带网络、公共软件服务费用, 给予一定比例补贴。鼓励行业骨干企业建立专业孵化机构, 完善创新链, 加快壮大小微企业群体。对新认定的国家、省、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分别给予40 万元、20 万元、10万元一次性奖补。对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投入的种子基金按不高于20%给予配套支持, 最多不超过30万元。

3.2 鼓励各类科技人员来安创业

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留学回国及各类科技人员携带具有发明专利和市场前景良好的科技成果与安阳市相关单位合作, 形成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 给予实际形成固定资产投资额20%, 最高50万元一次性奖励。

3.3 研究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创业券等多方式支持创新创业。

引导社会资本投入, 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种子期、初创期小微企业发展。统一制定众创空间认定办法, 对经认定国家、省、市级的众创空间, 参照相关地市标准结合我市实际给予一次性财政补助。积极配合我市参加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工作, 为投资机构与创新创业者搭建对接平台。对获河南省级以上奖励的团队在一年内创办企业, 市财政给予10 万元创业资助, 对获奖企业参照相关地市标准结合我市实际给予奖补。

3.4 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利用自有资金先行投入, 开展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活动。

在项目完成后, 经评估或验收, 已取得经济效益的科技项目, 原则上按该项目研究开发总投入的20%, 每项最高30万元补助。加快技术成果与企业对接, 对购买技术成果形成产能的企业给予技术成果交易额30%, 最高不超过50万的补助。对购买技术三年内形成产能的, 形成产能后第二年全额返还政府补助金;三年内未形成产能的, 第四年返还70%补助金。

3.5 大力支持发展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孵化模式

鼓励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集聚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和高校、科研院所等, 学习中关村、深圳等地区的先进经验, 发挥行业领军企业、创业投资机构、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 探索建立多模式的众创空间, 形成创业主体大众化、孵化主体多元化、创业服务专业化、组织体系网络化、创业路径资本化、建设运营市场化、创业模式多样化的发展格局。

摘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举措, 财政部门应充分调动自身优势资源, 统筹各方力量, 为经济发展和创新驱动提供动力支撑。

关键词:财政,创业,创新

参考文献

[1]“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再添新动力[J].中国财政, 2015 (4) .

[2]发挥财政职能推动创业创新[J].山西财税, 2015 (10) .

[3]财政部.部长详解财税体制改革思路、任务和要点[N].经济日报, 2014-07-04.

7.基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 篇七

关键词: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 必要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5(b)-0132-02

在我国传统经济体制的制约下,经济保持需要各类经济发展的支撑。然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思维为时下的经济结构做出有效整合与转型,从原来的单一模式的产业发展,升级为自主研发创业的新型领导产业规划。它像一颗新星点燃了整个半明半昧的夜空,为大众与市场的协调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背景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是人口大国,政府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是一种新型的引导与解放思维。无论是高校里面的大学生,还是社会上的技术人员,都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自身优势,进行个性化发展,用知识与科技来进行创新创业,为实现多样化的人才需求而积极响应起来。

2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出现的必然原因与基础条件

2.1 新技术革命为大众创新创业提供了便捷工具

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真理无限次放大化时,社会的经济新形式下的人才需求模式也从而变得层出不穷,随着国内GDP不断地向上攀升,人民的物质文明也逐渐提高,自主创业也成为时代发展的宠儿,以全新姿态迎接新的契机、新的信息化环境。新的产业文明为这些千千万万的创业创新者提供了一轮旭日朝阳,寄托着希望冉冉升起。

2.2 科技创新与体制改革为大众创新创业提供了条件保障

在大众创新创业的浪潮中,大量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新的业态应运而生的是商业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也从生产小型化向智能化与专业化发展,更多的先进技术作为支持,为我国新兴科技产业提供了优良的条件与保障。

我国的信息产业在移动通信、宽带网络、超级计算、卫星导航、智能终端、光通信等方面的创新能力与产业规模走在世界前列,互联网企业在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等创新平台,为带动以互联网为核心的创新创业应运而生,并迅速崛起。

2.3 高素质人才为大众创新创业提供了智慧源泉

在各类高校里面,许多在校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都开始以自主创业为目标、为理想,在学校学习的各种文化知识,为这些莘莘学子们打开自主创业创新的大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与科学基础,高校里面出现的创业课程,侧重点是教学生如何发现商机、开办企业以及如何将所学知识进行创新以迎合市场的需求。

各类商学院、工学院的学生更是跃跃欲试,在社会思潮与文化传播多元化的今天,凸显创新精神、冒险精神、合作精神等方面的培养。先进发达的互联网时代下的新型经济模式又为这些高素质人才提供了广阔长远的发展空间,成为他们在时代下的弄潮儿的温床。

2.4 改革开放为大众创新创业提供了宽松包容的政策环境

经济全球化的新业态为中国的经济命脉注入一股新的活力与血液。改革开放的政策与措施让各类经济形式百花齐放,以当代大学生为主的青年创业创新群体,更是具备了各方面扎实的科学基础,发达的网络技术,还有开阔的视野与思维,使得他们紧跟时代的步伐,第一时间就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到世界在发生着什么,社会市场又需求哪些,根据有的放矢的原则,进行创新创业的拓展与研究。

然而,政府也要加大各种保护政策的出台,随着市面上各种电子银行的兴起,商业化的第三方支付、P2P金融改革措施等新形式下,为自主创业创新的人们提供了极为宽松包容的政策支持。鼓励越来越多的人们去认同、参与、投身于自主创业的队伍中来,宽容失败,激励人们个性化发展,也实现了自由多元的经济发展态势。

3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必要措施

3.1 提高思想认识,形成发展共识与合力

以改革思维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引领经济新常态的重要途径。政府与各部门怎样来保持经济中高速运转的“新引擎”。实现市场多样化的发展,服务满足多元化的经济结构,从而推动大众创业创新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我们对产业结构、科学技术、发展方向等方面的认识,扩大经济效益与规模,实现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是进行创业创新发展的新动力。

3.2 聚集整合创新创业资源和政策,大力发展众创空间服务机构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符合时代潮流,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在社会驱动、教育驱动、政策驱动、体制驱动下形成一种由内而外的有效动力,讓每一领域的资源与政策都得以充分发挥其职能,合理优化生产结构与产业规模,降低生产成本,激发生产要素活力,提高生产率,从而达到提升经济增长的目的。建立起开放式的新创业模式,使得大家都能劳有所得。

3.3 完善体制机制,提升创新创业服务水平

就目前来讲,我国已经进入飞速发展经济产业化的模式,许多领域都亟需相关人才,他们求贤如渴,而新业态下的经济状况驱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一种转变思维的改革措施,它有效弥补原有机制的单一桎梏,打破经济体制化发展的藩篱,是一种宏观调控的手段,目的在于实现各类经济多元化发展,充分满足各类群体的产业需求。联合建立“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孵化链条,鼓励社会力量依托孵化器发展新型创业服务机构,最终把最为便捷、科学的经济创新制度带到我们每一个创业者的身边。

3.4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

其中,政府应加强监管力度,有效实施公共职能,努力营造出一个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环境,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让生产结构适应供求关系,用无形的手来引导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大力盘活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园的创业创新资源,完善各个创业服务机构的运营机制,发挥创业创新资源的规模优势,着眼于市场与政府的有效干预,切实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的创业服务平台。是新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同时也为创造良好有序的经济竞争环境而创造契机。

4 结语

随着万家欢乐、安居乐业的一片祥和之态,经济改革的急先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一剂强有力的催化剂。调动各方面人才的创新创业精神,是一种整合优势资源的有效表现,它带动了人们广泛的积极性,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运用科技知识进行大力发展自主经营态势,是产业结构多元化发展的宏观体现,是推动我国经济出现“质”的飞跃的一种神奇力量。运用先进的改革思维进行大力发展各种创业创新,调动起亿万民众的创业创新的激情,从而实现人民的富裕,使得市场的产业结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万钢.以改革思维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J].中国中小企业,2015,5(1):20-22.

[2]周跃辉.以改革思维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J].人民公仆,2015,10(3):43-45.

[3]陈池.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环境下高校创业教育热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5,10(5):91-94.

[4]郭秀珍.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重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J].中国集体经济,2015,34(6):65-66.

8.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情况汇报 篇八

今年以来,**市科技局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省出台的一系列新时期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文件精神,认真研究推进措施,加快发展众创空间等新型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将大众创新创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

一、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扶持力度,形成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

一是研究出台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措施,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激发大众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市委改革办、市科技局、市发改委等部门参与起草的《**市关于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若干意见》已形成初稿,正在征求意见;《**市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正在起草。二是建立各级财政支持科技创新稳定增长机制,不断加大财政资金对科技创新支持力度。探索实行科研项目分类管理,改进和加强科研项目资金管理,初步完成了《**市人民政府关于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并报市委改革办待批。三是研究制定科技型中小企业成果转化资助政策,合理配置研究与开发的资金投入比例,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扶持力度。扶持一批优质企业和技术研发中心,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培

1植一批创造税收产出多、经济价值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就业机会多的创新型企业,起到示范带动效应。四是开展中小企业科技服务专项行动,深入企业开展帮扶活动。五是加强银企对接,切实解决科技创新企业融资难题。

二、集聚整合创新创业资源,大力发展众创空间等新型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学习借鉴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模式,重点依托**高新区、**高新区、产业聚集区、高校、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各类创新创业载体有利条件,加快建设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为小微企业成长和个人创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支持完善**学院创新创业孵化园的服务业态和运营机制,在全市高校推广**学院创新创业孵化园等新型创新创业服务模式,支持各高校最大限度地盘活利用自身的创新创业资源。加快推动**众创空间建设运营。

加快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鼓励和支持多元化主体投资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创业服务载体,鼓励和支持高新区、高等院校科技企业孵化器通过招投标程序确定专门的孵化运营团队(运营管理机构),实行市场化运营。鼓励行业骨干企业建立专业孵化机构,完善创新链,加快壮大小微企业群体。完善“苗圃+孵化+加速”孵化服务链条,探索创业孵化新机制、新模式,建设一批产业整合、金融协作、资源共享

2的创业孵化示范区。探索**高新区、**高新区创新创业服务业态和运营机制新模式,推动各产业集聚区和**等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

支持各类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和服务机构建设,鼓励科技企业孵化器与各类协同创新中心对接合作,建设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优化各类创新平台布局,按功能定位分类整合,构建开放、共享、互动的创新网络,建立向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有效开放的机制。加快产业集群创新平台建设,重点推动服务于产业集群创新的公共技术服务、科技企业孵化、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创业投融资等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加大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和专利基础信息资源等资源向社会开放力度。以**科技协作综合服务平台、**省中科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为依托,加快建设覆盖全市、服务企业的科技服务网络,为企业提供资源共享、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咨询培训等一站式综合服务。优化创新创业项目资源库。建立创新创业信息发布机制,广泛征集创新创业项目,使项目与创业者有效对接,促进项目成功转化。

三、完善体制机制,提升创新创业服务水平

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强化资本对大众创新创业的推进作用。着力发挥传统孵化器在基础设施方面和新型创业服务机构在专业服务方面的互补优势,促进传统孵化器与新型创业服务机构的深层融合,联合建立“创业苗圃—孵

9.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言稿 篇九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甘孜州委办公室、甘孜州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协甘孜州委员会办公室关于〈2016年度协商计划〉》精神和州政协年度工作重点安排。甘孜州政协成立调研组,于2016年4月14日至25日,分赴州工商局、州发改委、州人社局、州科技局等部门,采取实地走访、召集座谈等方式进行了调研。同时结合甘孜州2014年开展的全国企业创新调查工作,对部分企业通过电话咨询,了解收集企业对万众创新的认识和看法。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万众创新的发展现状

2014年,党中央、国务院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定义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在“互联网+”时代,全州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施创新创业甘孜行动,有效整合资源,集成落实政策,完善服务模式,培育创新文化,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搭建创新创业转化孵化平台,构建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形成想创、会创、能创、齐创的生动局面,实现新增长、扩大新就业,促进全州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一是创新平台及创新能力建设取得成效。2014年,首批认定四川康定金珠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等8家企业为甘孜州科技型中小企业,标志着甘孜州科技型中小企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二是市场主体创业活力得到激发。截至今年6月12日,全州注册登记市场主体共33289户,同比增长32.1%。

三是就业机会更加丰富。结合全州“旅游全域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以“创业+技能培训”模式,相继出台了《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扶持创业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搭建创业平台,完善创业载体,成立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筹建创业人才库。给甘孜州高校毕业生、城乡失业人员、复员转业军人、“9+3”毕业生、失地无业农民、城镇创业的农村劳动者、残疾人提供不同就业岗位。如:2014年开展的一次创业培训专项活动,活动共投入专项资金226.05万元,开展创业和创业+职业技能系统培训共有600人,其中实现创业42人,实现就业472人,就业创业成功率达85%以上。今年甘孜州率先在三州建立省级认定的首个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孵化基地内现有6户创业者入驻,带动24人就业,其中2人成为专家志愿团企业实践组成员。

二、实施万众创新的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

(一)大力推进“飞机+X”产业发展新模式

2013年,州委、州政府提出了“一优先、二有序、三加快”的产业发展思路,出台《甘孜州优先发展旅游业实施方案(2013—2015年)》,在甘孜州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开展“两环一区(环贡嘎山两小时旅游经济圈、环亚丁旅游经济圈、康北康巴文化旅游区)旅游目的地建设”。四川康定机场集团公司的三大机场更是成为甘孜州东路、南路、北路3个片区既独立又互补的交通集散枢纽。2015年3月,四川航空集 1 团有限责任公司与州人民政府签署了四川康定机场集团公司重组事宜备忘录,提出了全新的“飞机+X”产业发展模式。

(二)科技投入的放大效应日益明显

一是科技投入递增。据调研结果显示:在十二五期间,州本级财政科技投入超过2亿元,省州两级科技研发资金投入4780余万元,仅2014年,争取到省州两级已投入2935万元科技研发创新与成果转化资金。通过政府引导,不断带动企业科技投入增加,引导全社会投入科技资金超过9亿元,组织和实施国家、省、州科技项目254项。二是项目收益明显。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年新增产值2.4亿元,年新增利税4325.76万元。《甘孜州牲畜养殖实用技术组装示范》项目,优选组合包括草原建设、畜禽饲养、疫病防控等11项实用技术,在全州13个县、94个乡镇、1543家农户推广应用,实现年创经济效益2000万元。《雪域俄色茶研制与开发》项目,通过产、学、研联合,形成了技术集成、转化、推广一条龙的产品开发模式,发展原料基地3万余亩。项目自实施以来实现新增产值8100万元,利润2348万元,税收890万元,体现了科技支撑作用,提高了财政科技资金使用绩效,实现了产业倍增,增加了就业岗位,带动了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促进了县域经济和产业发展,并取得了发明专利1项,外观设计专利7项、商标注册4个,获得了中国著名品牌、四川名牌、甘孜州知名商标。

(三)科技合作的开放度进一步提升

院州校州合作成绩斐然。首次聘请13名州外专家担任州科技顾问团外聘顾问,与省农科院、西南民大、川农大、成都理工大学、西北农大等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开展科技合作,专家来州工作65人次,达455个工作日,实施合作项目16个,投入科研经费570万元,有力推进了甘孜州“中国松茸之乡”品牌的获得、食用菌产业发展、酿酒葡萄基地建设。

(四)科技支撑产业发展创造了亮点

一是科技研发和示范推广,有力支撑了特色农牧业发展。通过支持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研究与开发、示范与推广,先后取得了49项科技成果,发表论文127篇,出版专著6部。建成了全国第一个青稞原种基地、藏区最大的青稞良种繁育基地、全省最大的青稞生产基地及四川青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育成了康青8号、9号,康麦8号,川芋117、川芋802等农业新品种和“H2048老芒麦”牧草新品种。州林科所与成都科分院共同完成的芒苞草科研究,改写了世界植物学100多年无新科发现的历史。特别是依托科技项目实施,为高原特色农牧业发展提供了支撑。

二是以推广“农技宝”平台为抓手启动“互联网+农业”。为创新农技推广方式、提升农技推广服务效能,构建适应生产经营信息化需求的新型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推进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建设相融合,有效解决农村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州农牧局与州电信公司合作,以“用好一个平台、完善一个数据库,建立两支队伍”为抓手,通过推广农技宝平台,搭建新型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努力提高技术推广服务到位率。

三是工业科技得到加强,企业主体地位逐渐确立。紧紧围绕传统技术提升改造建设创新型企业,积极支持新产品开发、技术引进、技术改造和信息化建设,加大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力度,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制定了《甘孜州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暂行办法》、《甘孜州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甘孜州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办法(试行)》,通过政策引导,推动企业深入转变发展方式,逐步成为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主体。先后筛选认定四川省一码通科技信息有限责任公司、康定恩威高原药材野生抚育基地有限责任公司等8家企业为甘孜州科技型中小企业。经认定的州科技型中小企业优先给予“甘孜州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项目支持,同时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省的各类科技计划。康定金珠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先后于2011年、2014通过评定、复审两次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到2014年底,已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5.86亿元。通过实施州级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正逐步成为甘孜州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截止2014年,经评审共批准立项29项,州财政投入345万元,平均资助强度约为12万元/项。据统计,各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年新增产值7553余万元,新增利税220余万元,直接带动农户2000余户,人均增收200余元。如:积极支持甘孜州神螺藏医药研究中心研制三类藏药新药然降多吉胶囊,支持雪域俄色茶研制与开发,里五铜业股份公司矿山裂隙水拦截技术和白玉鑫源矿业尾矿再选锌再选硫技术,既保证了安全生产,也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高原特色无公害芜根蔬菜产品研发》项目实现新增产值360万元,直接带动农户1500户,直接吸收200人就业,户均增收1000元(人均增收200元)。《泸定桥水泥有限公司高寒地区道路微膨胀缓凝水泥新配方技术应用》项目实现年销售收入2400万元,产品广泛用于国道317甘孜-德格、炉霍-甘孜;国道318雅江-理塘;省道216丹巴-八美等公路项目建设。《高原名贵药材川贝母高效快繁技术研究》项目实施已建成温室大棚5000平方米,形成鳞茎1.2亿粒,生产可加工新鲜川贝母鳞茎3000kg,实现年产值2000万元。《虫草沙棘软胶囊的开发》项目实现年产值500万元,实现年利税15万元。《理塘县牦牛肉深加工园区建设项目》新增就业人数40人,年销售收入900万元,较立项时增长5.9%,年净利润较立项时增长20%。

(五)电子商务不断实现新突破

全力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充分利用“互联网+市场监管”平台,营造公平竞争的创新创业市场环境。一是行业逐渐活跃,队伍不断壮大。截止2014年,甘孜州成功培育注册资金达百万以上企业4家,其中,注册资金在500万以上的企业3家。2014年全年电商企业交易额达2194万元。二是企业实力增强,品牌效益初显。成功培育一码通甘孜网、溜溜康巴网2个传统类电子商务平台,推出○ya(哦呀购)移动电商平台,获得了中国农业银行《支付业务许可证》。网销产品涵盖旅游景区、住宿、餐饮、民族手工艺品、土特产等优势产品,电商企业实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初步形成传统经营与现代网络销售并存的多元化发展模式。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问题

甘孜州开展万众创新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我主要谈下教育卫生行业存在的困难问题:人才匮乏有待进一步壮大。一是高层次人才和优秀科技人才缺乏。据2014年四川科技统计年鉴显示:2013年,全州企业事单位专业技术人员23931人,其中科学研究人员83人;科技活动 人员760人,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为468人;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377人,其中研究人员209人。二是传统型人才多,创新型人才少。根据甘孜州人才资源调查显示:受地域气候、生存环境、科技含量低等因素的影响,甘孜州人才中属本州户籍的占65.36%,外来人才占34.64%,属典型内向型人才发展模式,以传统人才为主,创新型人才少,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主要分布在教育、卫生等事业单位,而技术创新型人才和产业化人才匮乏。三是人才分布不合理,结构性矛盾突出。2013年底全州专业技术人才(含公务员)52873人,占全州人才资源总量的35.96%,除总量小外,更多地凸现专业技术人才分布不合理,结构性矛盾突出。从职称层次上看,存在技术人才缺乏,中级、初级专业技术人才多,高级人才稀少的问题,呈典型的金字塔型分布,高、中、初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结果比例为1:3.45:10.19(以高级副高级为1),高层次人才比例严重偏低,中、初级专业技术的人员占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九成以上,人才结构严重不合理。从行业分布上,专业技术人才扎堆分布在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等行业,占专业技术人才的比重达81.92%,而其他行业专业技术人才偏少,占比仅为10.08%。其中:教育专业技术人才11916人,占全州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22.54%,卫生和社会工作专业技术人才4919人,占全州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9.30%,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专业技术人才26479人,占全州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50.08%。从年龄结构上看,集中在35周岁以下的有14904人,占全州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28.19%。专业技术人才数量不够大,后备力量稍显不足,教育人才40周岁以下的居多,农业人才年龄偏大。

四、建议

创新人才培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0.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倡议书 篇十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推动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十六园”总体布局的核心区,海淀区政府、海淀园管理委员会设立了“海淀区重点产业化项目股权投资专项资金”和“海淀区初创期企业股权投资基金”,旨在扶持更多、更优秀的创新创业企业快速发展。为海淀区内创新创业企业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降低创新创业企业的创业难度、创新成本。

北京中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投”)作为海淀区重点产业化项目股权投资专项资金和海淀区初创期企业股权投资基金的受托管理机构,截止到2015年一季度,共投资60余家企业。为了充分发挥政府股权投资的引导作用,为被投企业提供特色的投后增值服务,经过系统分析国家政策导向,全面调研创新创业企业的需求,创造性的提出“以学会友,以教促产,通过发动广大企业参与互动的积极性,构建大众创业生态,营造万众创新氛围”。在2014年成功举办第一期“中海见龙”投后企业总裁实训班的基础上,精心策划了第二期“中海见龙”总裁实训班。

2015年5月22日,第二期“中海见龙”总裁实训班在北京龙泉宾馆正式开班,北京市科委政策法规处李萍、中海投董事长柳进军、中关村创新研修学院副院长张国庆出席了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中海投总经理助理王华主持。

中海投一直致力于更好的服务已投企业,为探索投后企业的增值服务模式,帮助已投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在2014举办首界“中海见龙”总裁实训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参训企业家的一致好评,后期学员之间紧密联系,产生一系列企业间的合作。今年,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已投企业,为海淀园培养优秀的企业管理人才,中海投举办第二期“中海见龙”总裁实训班,希望能够巩固首期成果,建立一个资源共享,共同成长的互动平台。中海投的愿景是以科技金融服务创新创业,促进核心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助力“四个一批”早日实现,让创新创业之路更便捷。

中海投董事长柳进军从三个方面谈此次培训班。首先是此次培训班的目的“以学会友”,希望通过5个月的学习生活建立同学关系、人脉圈子,从政策、资本、人才、市场等企业发展要素出发,通过各种形式整合资源,使企业发展与周边资源配合,共同营造圈子社群。其次,对于学员的期望,柳总谈到在人生的各种关系中,同学关系是纯洁美好的,希望同学之间的情谊长存,在今后各企业的发展过程突显价值。最后,关于学习方面,柳总表示一个企业的高度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的高度,企业家的高度取决于他不断学习不断吸收新的资源、吸收新思想,在实战中不断前行的过程,希望通过这期培训班巩固建立学习习惯,把学习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家成长的核心竞争力。

中关村创新研修学院的副院长张国庆从专业组织培训的角度谈了对此次培训班的教学安排和班级管理规定。在接下来的5个月时间,围绕企业最关心的政策解读、资本运营、股权激励与绩效管理、互联网+、市场营销和知识产权等方面,以参观交流、讲座、沙龙、私人董事会等形式开展10次主题活动,希望在5个月的学习生活中通过学院的服务让大家学有所成,学有所获。

“中海见龙”总裁实训班不仅是学习平台,更是基于互联网思维的资源整合平台,在这里获得海淀政府股权投资的企业可以轻松的对接到政府资源、金融资源、技术资源、市场资源、人力资源等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要素,以互联网作为辅助工具,让企业更加精准,更加高效的获取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需的资源,这是海淀政府服务企业的一大创新实践,是互联网+的典型应用,相信通过5个月的O2O模式的服务,企业与政府之间,企业与中介之间,企业与资本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必然将产生许多物理化学反应,创新创业将在这里进一步升华。

11.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倡议书 篇十一

1 时代背景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4年9月10日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出席第八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 并发表讲话。李克强说, “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熄引擎, 世界经济稳定复苏要靠创新, 中国经济近年来能够持续健康发展, 主要动力也来自改革创新。用好创新“金钥匙”掀起“草根创业”热潮”。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4日电,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生态。降低创新创业门槛, 鼓励科技人员和大学生创业, 鼓励高校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建立健全大学生创业指导报务专门机构, 推进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 整合发展国家和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 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场所、公共服务和资金支持, 以创业带动就业。面对一个“一元钱可以注册公司”的新时代, 创业指导课被赋予了更加神圣的使命。

2 我国创业指导课的现状

2.1 师资力量薄弱, 实践经验少。

由于高校的就业指导课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各高校对该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也不一样, 缺乏对这门课程的智力投入和经费支持。很多授课教师都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 很多高校都存在授课教师一边摸索, 一边学习, 一边上岗的情况, 课程体系不健全。众所周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对于一门指导性如此强的学科, 遗憾的是很多授课教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 却只是纸上谈兵, 一旦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 老师会显得底气不足。有些大学生真正地投入到自主创业的实践中, 很多授课教师的指导还不一定凑效, 一些创业实践时间较长的学生, 在创业指导课中很容易发现老师理论重于实践的缺陷。一个就业指导课程教师, 如果自己从未参与过创业实践, 而要驾驭一门如此指导性强, 实践性强的学科, 确实是我们当今创业课程改革要思考的问题。

2.2 学生对该门课程缺乏全面的认识。

很多学生功利地认为创业指导课的目的就是培养创业者, 是有针对性地为那些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提供教育指导服务, 是一种速成的教育模式, 如果自己没有创业意向, 就可以对这门课程屏蔽或者应付。因此这些学生把创业指导课看成了部分人的课堂, 甚至觉得创业者毕竟是少部分, 大部分人是在既成领地工作奋斗, 这门学科被严重边缘化。

2.3 教学模式单一, 与实践脱节较为严重。

创业指导课, 针对的不仅是精神和品质的塑造, 还是一项复杂工程的分解指导, 它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和课上课下的互动配合, 还需要多种渠道和方式的共同介入。但是, 在实际的学习中, 创业课的课时被压缩得非常厉害, 甚至有高校以讲座代替授课, 授课教师在这样的课时安排展开之下, 不得己蜻蜓点水, 有限的课时就连梳理理论都显得得仓促, 实践活动的开展就更无从提起, 由于知识没有展开, 也没有深化, 实践活动又没有跟进, 学生的收获自然是大打折扣, 这样就难以产生良性地互动和发展。

3 优化建议

3.1 教师要上好创业指导这门课, 必须要到实践的洪流里去感受和积累, 各高校要明确全体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责任, 将提高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作为岗前培训、课程轮训、骨干研修的重要内容。建立相关专业教师、创新创业教育专职老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制度, 教师到行业中去了解整个产业链, 从中发现价值链的不足, 而这些不足之处正是未来学生创业的切入点。行业挂职锻炼, 有利于增强老师对行业的现状和趋势判断能力, 从而在行业价值链中找出问题和改进之处, 这会显著提升创业教育的针对性, 避免教育指导出空拳, 提升大学生创业指导的效果, 间接提升创业成功率。高校教师由于其丰富的创新成果、一定的社会阅历及较高的个人素质,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具备了有利条件。近年来, 高校教师创办企业数量不断扩大, 其中也涌现出了大批的行业龙头企业, 如华中数控、博云新材料等优秀科技型企业。这些老师在实际的创业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又因为在长期的教学中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 这样的教师将是就业指导课程改革的先驱和课程发展的中坚力量。

3.2 纠正学生对创业指导课的片面认识, 从就业教育的概念和目标不难看出, 创业教育培养的是有社会变革精神的创新者, 向他们传授概念和技能, 使人们能够辨别他人还未曾发觉的机会, 培养和强化学生的洞察力、自我评估能力和知识技能, 培养学生的环境应变能力、开拓创新能力、整合利用资源的能力、沟通交流能力、执行能力, 激励学生勇于挑战困难, 强化学生的抗挫能力。因此, 创业教育的重心是放在创业能力、素质、精神的培养, 而并不只是单一的传授学生关于创业的相关知识。创业能力、素质、精神这些能力的培养, 有助于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 能够更好的胜任自己所选择的工作岗位, 并在岗位上进行更好地开拓和创新, 具有团队协作的精神和诚实守信的态度, 为自己赢得一份有价值的事业, 同时为社会的发展更大程度地发光发热。因此, 每一个学生都应该认真地参与到这门人生大课堂来。

3.3 创业教育的目标和特点决定了它需要实践, 创业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开放的时代, 为有志创业的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宽松的政策。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 要求高校要设置合理的创新创业学分, 探索将学生开展创新实验、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等情况, 折算为学分, 允许学生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 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可将创业折算为学分, 高校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选修课。参与创新创业的学生, 还将得到高校优先支持, 转入相关专业学习。高校还要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 并在现有相关评优评先项目中, 拿出一定比例, 用于表彰优秀创新创业的学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好时代为每一个有志创新创业的青年学生敞开了热情阳光的大门, 老师要有意识地带领这群朝气蓬勃的学生, 从理论走向实践, 构建创业指导课实践活动体系, 并在实践中总结, 让梦想照进现实, 这样的创业指导课才能真正地接地气。

综合上述, 创业指导课迎来了一个美好的时代, 要在教师、学生和途径上进行革新, 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担起时代使命。

摘要:自主创业是对大学生就业的一种有益补充, 在高校开设创业指导课, 是对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素质培养的有效手段,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的来临, 高校创业教育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改革机遇, 创业指导课作为一门与社会经济, 市场走向紧密相关的学科, 必须顺应时代及时作出调整, 主要要从老师、学生、途径三方面下功夫, 以期求得更大实效。

关键词:创业,创新,创业指导课,改革

参考文献

[1]蔡克勇, 等.创业教育:大学生就业新视点[N].北京:科技日报, 2005.8.

[2]祝虹, 潘勇涛.大学生创业教育初探——以东南大学创业教育实践为例[J].东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6) .

上一篇:南科大自荐信800下一篇:测试工作流程以及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