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来了,我们该怎样办(共8篇)
1.冬天来了,我们该怎样办 篇一
新员工进来后,第一件事就是进行入职培训。新员工通过入职培训可以进一步了解企业,对企业的发展情况、企业文化、业务流程、管理制度等都可以进行全面的了解。同时,入职培训也能验证招聘者在招聘过程中的各种说法,并且可以使员工进一步坚定自己的选择。因此,新员工的入职培训对企业来说显得特别的重要。在我们接触到企业当中,很多企业已经认识到了新员工入职培训的重要性,也一直在做新员工培训,可是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在我们对其培训活动进行一步分析、研究后发现很多企业在新员工入职培训方面存在一些误区,我将其总结为以下四点:短时间内员工被灌输过多的知识,以至于无法吸收。拿了一大堆入职员工手册,回去后没有那么多时间读,他心里就很有压力:我看不完、吸收不了怎么办?怎么样解决呢?这样就需要有一条规定,让新员工拿回去这些手册,要求他在一个月内看完就可以了。有的部门经理只给新员工安排初级的工作,使新员工不感兴趣。其实经理真的是好心,他担心新员工进来后承受的压力太大了,就给新员工轻松点的活儿,结果反而会导致新员工感觉不被激励而离职。事实上,员工出多大的成果,取决于经理对他的期望有多高,有时你要求他越严,你给他设定的工作,他踮着脚才能够着,那时他最感兴趣、也最爱去做。过多的表格要填,过多的手册要读,同时又让他去马上开始工作。至少应该给这些新员工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让他熟悉这些表格、手册、产品,然后再按正常的员工要求来严格地要求他,把他派出去干活。你给他充足的时间,等磨合期过了以后,你用正常的工作标准去严格要求他,这时他的工作效率是最高的。匆匆地被介绍完毕以后就被推入工作中去。经理们往往相信实践出真知,尤其在人手不够时,还没等人入职培训结束,已经把新员工分配去出差。加为经理会想,当初我入职时,不就是这么被对待的吗?其实还是那句话,当员工心里不踏实的时候,你越急切地推他进去干活,他越容易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这样就容易导致新员工的离职。以上几点可以说是我们大部分企业在新员工入职培训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的问题,这也是新员工培训效果不佳的原因所在。那么,怎样才能避免这些问题发生、提高入职培训的效果呢?首先,企业应该明确入职培训的目的。入职培训的目的一般可以分为如下几种:
一、降低员工流失率。你培训的越好,员工越愿意留在你的企业工作。
二、让员工适应工作,以便减少错误、节省时间。把他需要做的,那些规章制度等都要告诉他,他以后能少犯错误,节省时间,企业效率就相应的提高了。
三、展现清晰的职位及组织对个人的期望。要告诉他的职位,他是干什么的,你希望他做到什么。
四、帮助新员工更快地胜任本职工作。
五、增强企业的稳定程度。其实抑郁句话说也就是降低流失率。
六、减少员工的抱怨。员工进来不受到关照,他就会产生抱怨。一次好的培训,会减少员工的焦虑和抱怨,他才能真正的专心干工作。
七、最重要的目的是让他融入企业的文化我们套用联想的一句话叫“人模子”,也就是不管他什么背景、历史、来自什么样的企业,用强化的方式让他集训并很快适应企业的组织文化,大家用同一种声音说话,其实这才是新员工入职培训最重要的一个目的。接着,我们就要进行合理的培训内容设计。培训的内容可以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但是应该包含以下四项基本内容:
一、组织方面的设置。首先你要介绍企业历史、企业组织结构、企业物力环境及企业文化。然后给他一个组织结构图,标出他在组织中站的那一块,上面是谁,下面是谁,他一目了然,组织方面马上就清楚了。然后给他员工手册、企业制度及政策、他要接触的产品的综述或者是生产线及服务介绍之类、试用期的规定等等,这些都是组织方面要包括的内容。
二、员工福利我们应该告诉员工发薪的日期、假期及法定节假日是什么?培训及教育和福利是什么?他的保险有哪些?还有企业给他提供什么特殊服务,比如说有的企业有买房、买车的贷款或者给员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这些都是企业的一些特殊项目。一定告诉员工发薪的日期,新员工进你的企业担心的事情非常多,而最担心的就是跟钱有关系的事情,这个月发多少天的工资呀,是打在存折里还是借民卡里,他老在琢磨这些事情,那你还不如顺里成章地告诉他,企业会每个月15号发薪,如果碰到法定节假日则顺延到多少多少号,你可以在多少号领到工资,工资条在什么地方领。员工一下子就踏实了,这些疑虑都解除了,员工自然更关注工作。
三、把新员工介绍给别人并带领他参观厂区或企业。把新员工介绍给部门主管、同部门的人、别的部门相关的人、财务部、人力资源部的人;介绍办公室里的复印区、产品陈列室等等。最后,在新员工入职培训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就是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比如说:举行新员工欢迎仪式、及时配置办公用品等等。从这些方面员工可以感受到企业对新员工的重视程度,让员工有一个家的感觉,这样就更加有利于新员工的稳定。
四、做好新员工的职业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对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忠诚度的作用,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了。但是,当我们提起职业生涯规划时,大家想到的便于工作是企业的资深员工,对新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也许并不被很多人所认可。但是,职业生涯规划对于新员工来说同样重要,这就是我们的企业在新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方面进行积极探索,研究出各种新员工职业规划的方法。我认为对新员工的职业规划方法是:提供一个富有挑战性的最初工作。大多数专家都认为,企业能够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争取为新雇员提供一份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企业除了要给新员工提供一份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外,还应给员工提供多种职业发展渠道。公司提供职业发展通道,是新员工实现个人目标泊必要条件。员工职业发燕尾服道路可以概括为“纵向发展”、“横向发展”、“综合发展”三种类型。纵向发展指的是传统的晋升道路,即行
政级别的晋升,又称之为职位提升。横向发展通道包括两个方向:一是针对员工特长进行工作轮换,发展多重技能,如会计和出纳轮岗、销售业务员和技术员轮岗,等等。二是钻研本职岗位业务,从一般科员发展为有关方面的专家,这种发展又可称之为职级发展,比如从人力资源管理员到人力资源管理师再到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等等。综合发展是指横向发展、纵向发展相结合的综合发展通道,比如从技术人员到销售业务员到车间主任到质检部门负责人到专家,等等。综合上所述,企业要想自己的新员工能够迅速地适应工作,融入团队,并且让新员工的潜力、价值更快、更大程度地发挥出来,就必须首先从招聘工作抓起,确保招聘进来的人都是能够适应工作需要的、合适的、认同企业的企业文化的人才。其次,就是要进行必要的新员工入职培训,让新员工在入职培训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企业,熟悉相关业务流程、掌握相关的工作技能、认同企业的企业文化。同时,在新员工入职培训过程中,企业应当注意感情的培养,表现出企业的诚意与热情,让员工有一种家的归属感。最后,就是要做好新员工的职业规划,结合员工自己发展空间,给员工提供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2.我们该怎样对待学生 篇二
--语言如何更能打动学生
在我们日常的德育工作中,谈话、说服、报告、传授等手段,都是依靠语言来实现的,而语言的运用又直接影响着德育工作的效果。
如何让我们的语言更能打动学生的心灵呢?回答是四“言”四“有”。
言之有情。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要使他们对教师所传递的内容有所理解、体悟、内化,并转化为自己的品德、言行,教师就必须用真挚的感情去打动学生。要有爱生之情。有爱的教育,学生才会欣然接受;有爱的教育,才会硕果挂满枝头。
要以诚待人。在真诚的前提下,即使是坚持原则的告诫和实事求是的批评,学生也会理解和接受。
要平等对待。今天的学生自主性、独立性较强,渴望在教师面前得到平等地位。唯平等待生才会有师生的互动和感情的交融。
要“不战而屈人之兵”。在做学生思想工作的时候,我们要充满感情,鼓起激情,饱含真情,目的只有一个:感化学生。
言之有物。“言传”,能否打动学生,起到作用,关键在于内容。
我们的教育,只有目的明确,有的放矢,针对性强,才能切中要害,产生教育效果。要通过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分析,使我们的“言传”以学生需要为目标,触及焦点,揭示主题,从而达到教育之目的。
要体现道德伦理的知识性和理论性,要有一定的思想深度。我们的讲话要有观点、有分析、有结论,要运用逻辑的力量、真理的力量去说服学生。
在我们既往的教育中,陈词老调是最为学生所诟病的。我们不妨试着换一种思路,换一个角度,换一个例子,换一种语言;不妨正面反面结合说,道理事例结合讲,既摆现象又析事理,既回答“为什么”又回答“怎么样”,使讲话内容更加全面、丰富、充实。
言之有趣。生动有趣的讲话才会吸引学生,触动学生,产生效果。从内容角度考虑,运用典型事例是一种有效的办法。今天的青年学生,有自己的思想,不看重权威,也不轻信既有的理论,所以运用事实材料来说明问题,会有更好的效果。而且,如果例子选得好,形象具体,典型生动,常能成为讲话出彩之处。
从表达角度考虑,除了把握好语音、语调、节奏,使讲话抑扬顿挫外,要注意运用鲜活通俗的口头语言,使讲话形
象生动。笔者学会开车后,曾与学生算过一笔账:如果我学车需要30个小时的上车时间的话,那么,同学们大概只要花10至15个小时就够了,也就是说,我学一样东西花的成本是你们学同样东西的两三倍,甚至更高。而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的使用时间呢,正好相反。我50多岁了,用到75岁,使用时间20年;你们十七八岁,使用到75岁,有近60年,你们的使用时间是我的3倍,甚至更多。我们学点东西困难,而且使用时间短暂,尚且还在学习,你们就更应该努力了。通俗的语言,对比的形式,给学生的教育比较深刻。
言之有方。因为德育既是科学又是艺术,而艺术就是创造性的方式、方法,它没有固定不变的办法和模式,它也拒绝陈旧和老套。我们也需要讲究“言传”的方式、方法。一要把握好时机。一般性问题,不必急就,尽可择机而行;突发性问题,先制止安顿,使头脑发热者先冷静下来再做工作较为有利;在某种情况下,故意延宕时间,留下“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空白,待到“非说不可”的时候说,往往说的“理”最易为学生接受。
二要把握好形式。个别问题个别谈,班级问题班会谈,倾向性问题校会讲。批评、了解情况,宜个别进行;表扬、嘉奖宜大张旗鼓。
三要善于“调动”学生。在我们的讲话中应该有娓娓道来的叙说、丝丝入扣的分析、慷慨激昂的陈词、一字一顿的评点,以调动学生的情绪,提高讲话的效果。
四要让学生有说话的机会。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尤其是个别谈话,要让学生有述说情况、发表意见、甚至为自己申辩的机会,形成交流探讨的氛围。
五要有耐心和韧性。不急于求成,也不图立竿见影,不要指望一次谈话能解决所有问题,要有反复多次做工作的思想准备,而且每次的时间也不宜过长。
(浙江省诸暨市荣怀学校 陈善钊)
3.我们现在该怎样读书 篇三
读书之前我们应该了解一下作者的背景。在了解了作者生平的经历之后,再去读书,就一定会对书中的内容有更深的理解。这样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书的主旨,感受当时的社会。我们也会从中学到一些生活的智慧。
有自己的读后感。这个读后感不一定要写在纸上,但是一定是要自己好好地思考过的。在这个时候,我们最好不要去看别人的读后感是怎样的,因为再看了别人的读书感后,自己就会不想去思考了。所以一定要自己领悟。
读不懂的书不要厌恶。读书的时候我们也许会遇到一些读不懂的书,这时候不要厌恶这些书,因为读不懂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因为我们的经历还不够。当我们慢慢变得更加成熟后再来读这些书的话,就会觉得很有感悟,并且对自己很有帮助。
4.毕业了,我们该怎样选择 篇四
又是一年毕业季,莘莘学子即将走出校门,他们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有困惑,有迷茫,有期许。记者日前走进鹦哥岭,与这支优秀青年团队一起探讨,为大学毕业生们深感困惑的问题寻求解答。
就业:到基层这个最需要自己的地方去
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达699万,为历史峰值。海南高校毕业生预计达4.4万,比去年增加多人。截至目前,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医学院、海口经济学院毕业生的签约率仅在4成左右。
海南省鹦哥岭自然保护区管理站站长李之龙说:“毕业季大家都面临很多选择,我当年也曾困惑过,但我现在建议学弟学妹们到基层去,到最需要自己的地方去。因为基层天地广阔,工作纷繁复杂,是一个大熔炉,更能锻炼人。由于自己长期在基层与村民打交道,我觉得现在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比那些一毕业就坐机关的同学强。”
鹦哥岭自然保护管理站社区科的麦严也打趣地说:“到小城市吧,这里没有雾霾,没有交通拥堵,不会迷路,也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所学和所长。”
接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以自己的故事和保护区的发展历程讲述基层天地为什么广阔。
李之龙是最早加入到鹦哥岭团队的成员之一。,省林业厅任命李之龙为鹦哥岭工作站副站长参与组建工作,那时他喜忧参半。“我知道在鹦哥岭我所学的专业知识将得到发挥,但鹦哥岭保护区刚刚建立,百业待兴,与其说是机遇,不如说是一次全新的挑战。”李之龙坦言。面对没有办公场所、缺少工作经费、没有交通工具、缺乏专业人才等现实困难和问题,大家横下一条心,迎着困难上,推着鹦哥岭保护区的工作向前进。
“基层很苦,很落后,可正因为如此才需要我们年轻人去改变它。”王云鹏说。当看到被大山包围的道银村黎苗同胞生活非常艰辛,他就决定一定要利用自己的所学帮助村民改善生活条件。于是从那时起,王云鹏和同事们先后在道银村开展了各项可持续农业示范项目。如今,道银村有了第一个社区活动中心,有了第一个图书室,有了第一个禁渔区,有了第一条通往外界的摩托车道路。
爱情:能和喜欢的人一起奋斗是最大的幸福
六七月的大学校园里,总是弥漫着温馨而伤感的离别气息。海南大学食品科学专业的小张和男友在这样的氛围里也格外苦恼。“我们大学相恋4年,现在却面临着为了工作各奔东西的现实问题,我在成都找了工作,他考上了江西老家的公务员。难道我们真逃不过‘毕业就分手的魔咒’?”据了解,与小张一样不知毕业后爱情飘向何方的大学生情侣不在少数。
廖常乐和王慧颖、米红旭和蒋帅这两对毕业后就成双成对飞进鹦哥岭自然保护区管理站的情侣用行动解答了这一困惑。
鹦哥岭到学校招聘,廖常乐与女友商量,决定一起赴鹦哥岭工作。虽然遭到了家人和朋友的极力反对,但廖常乐和王慧颖始终坚持并且成功了。于是两人毅然踏上了南下的旅途。在鹦哥岭,廖常乐发现了鹦哥岭树蛙,而且经过几次科学考察填补了这个物种的世界性研究空白。在事业上取得成绩的同时,廖常乐和王慧颖的爱情生活也同样甜蜜。
米红旭和蒋帅是去年刚加入鹦哥岭的“新兵”。他们俩是大学同班同学,本科毕业报考研究生时,他们依然同时选择了生物类专业。去年,他们同时从东北林业大学毕业,蒋帅被一家生物制药公司录用,起薪3000多元,而米红旭则从事生物制品的销售工作。米红旭始终觉得放弃已经学了6年且十分挚爱的专业,非常心痛。正在这时学校老师告诉他鹦哥岭在招人。得到消息后,米红旭和蒋帅立即上网,从网上看了关于鹦哥岭青年团队的报道后,两人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应该是我们去的地方啊!”对于这两个热爱生物研究,渴望有所作为的年轻人来说,鹦哥岭自然保护区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可以让他们有所作为,也让他们神往。而且双方的父母都比较支持,表示“只要你们两人在一起,不管到哪里我们都支持”,最终两人辞掉了在青岛的工作奔赴鹦哥岭。
米红旭说,他现在的月工资是1300多元,跟留在大城市的同学没法比。因为大部分时间都在山上,吃饭基本都在集体食堂,两人的工资加起来也基本够用,但觉得非常幸福,只是衡量幸福的标准里没有金钱。“虽然生活条件艰苦,许多时候也会觉得不适应,但是只要跟红旭在一起,只要在山上能继续调查研究,我就觉得这一切都是有意义的。”蒋帅说。
理想:在现实中不断调整方向实现自我价值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是不少大学毕业生发出的感慨。海口经济学院环境与艺术设计专业的小吴从小喜欢画画,上大学时之所以选择这个专业就是希望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室内设计师。“那是我儿时就怀揣的.理想,可是找工作时发现跟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特别少,投了几十份简历都杳无音讯,如果不能成为一名设计师,我不知道自己还能胜任什么工作。”
面对小吴的困惑,鹦哥岭青年团队的成员们认为应该怀揣理想,但不能理想化,应在现实中准确定位,适时调整航行的方向以抵达理想彼岸,实现自我价值。
鹦哥岭的麦严,大学学的是信息工程专业。麦严说:“我现在的理想就是把鹦哥岭的环境保护好,最快乐的事就是带着学校的孩子到鹦哥岭保护区去认识植物、动物,认识河流里的鱼类,树林间翻飞的蝴蝶和鸟儿,告诉他们环保的意义。”
和麦严同在社区科工作的李国,大学毕业后曾在深圳一家银行工作,从深圳跳槽到了鹦哥岭。“其实我刚来鹦哥岭保护区管理站时,是非常害怕爬山的,所以才选择了社区科这个岗位,以为可以少爬点山,没想到鹦哥岭保护区周边的5个村庄全都在山上,我打错了小算盘。”李国笑道。在鹦哥岭,从小在城市长大的李国曾想过打退堂鼓,但凭着一股乐观劲和不服输的性格,他坚持了下来。“说大了是坚守理想,说小了就是不愿当逃兵,不愿输给别人。当我们做社区工作时,一位素不相识的90多岁的老奶奶指着我们工作服上的标志竖起了大拇指,那自豪感别提了。说明我们的工作得到了村民的认可,这就是实现了阶段性的理想。”李国说。
5.今天我们该怎样学习雷锋精神 篇五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这是雷锋日记中的部分,内容看到这样的句子,就不难体会到古人所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大境界;而感受“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把同志的愉快当成自己的幸福”这样的情怀,耳边就会响起“仁者爱人”的千古咏唱„„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雷锋精神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正在华夏大地上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今天,我国已进入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该怎样学习雷锋精神?笔者认为,开展学雷锋活动,最关键的就是要把握其核心和实质,紧密联系实际,着眼于推动工作,不断把学习活动引向深入。
学习雷锋精神,就要学习他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的目的,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党性修养,牢固树立党的宗旨意识,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要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作珍惜资源、优化环境的表率,坚决反对大手大脚、铺张浪费、讲排场、比阔气的奢靡风气;就要积极参与干部下基层、进村入户工作,创新基层群众工作机制,与群众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交朋友,广泛开展“三进三同”、“大下访”、“结穷亲”等
实践活动,切实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就要紧密结合群众工作特点,到条件艰苦、环境复杂、矛盾集中的地方了解民情,倾听民声,集中民智,真心实意、尽心竭力地为基层和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就要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焕发干事创业的激情和热情,把自身价值的实现融汇到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去,自强自励,脚踏实地,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就要立足岗位、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把岗位学雷锋作为党员干部学雷锋活动的主阵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专一行,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争创一流业绩,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
6.在英留学我们该怎样去学习 篇六
据了解,英国伍斯特大学曾发生这样一件事:老师批改论文时,发现一名中国学生和一名欧洲学生论文的部分内容雷同。学校叫来两名学生并召开听证会。欧洲学生最终承认自己抄袭了中国学生的作业,中国学生也证明了自己对此并不知情。最后该名欧洲学生不但成绩被取消,必须重修此课程,而且被严重警告。
这是有着国际教育经验的英国伍斯特大学国际部官员、驻华首席代表谢源晖日前所出版的新书《孩子怎么学,毕业才会赢》中所举的一个例子。他借此来阐述中国留学生海外学习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目前, 秋季入学的准留学生即将赴海外求学,如何让自己的海外学习充实而有价值?
“课业内容雷同是作弊行为”
从您这本书中所举的这个例子说起,西方大学对课业内容雷同是如何做界定的?对学生来说,如何避免出现“所见略同”的情况?
学生间进行学术观点的沟通和交流是没问题的,西方大学也一直鼓励大家“各抒己见”。
但这种交流更应该在口头或网上进行,不能直接拿别人已经成文的课业来看。否则的话,即使是无意抄袭,文笔表达也有雷同的可能。结果最后误人误己。
课业内容的雷同,在西方大学被视为作弊行为。轻则取消成绩,重则取消学籍。有中国学生喜欢借阅高分学生的作业,而很多高分学生又碍于面子不好意思不给,这其实是个不好的习惯,容易为课业雷同埋下隐患。
“觉得作业做得不错,为何分不高?”
有中国留学生纳闷,觉得作业做得还不错,为什么得分却不高?在您看来,这其中关键的问题在哪儿?
中国学生应该做到两点:首先,有问题和老师沟通,尽量不要问中国同学。因为中国学生对西方学术要求不熟悉,互相误导的可能性大。
其次,讨论学习时,尽量让西方本土学生参与,因为他们比较了解西方的教学要求。不要轻易认为成绩优秀的中国学生给出的建议就一定好,他们成绩虽好,但往往因为学习习惯更好或学术能力更强,并不一定代表他们具有老师的评分能力。有不清楚、不明白的地方,直接请教老师是最好的`。
“不提前预习,课上如听天书”
作业多、课业重是不少中国留学生对留学的直观感受,您认为该如何应对学业上的难题以缓解压力?
有些学生喜欢拖拉,总是到最后两三天才开始着手,就会导致作业完成得匆匆忙忙,甚至连改正语法错误的时间都没有,更不用说学术含量了。
优秀学生和普通学生的区别不在于理论知识多少,也不在于学习成绩的高低,而是做事习惯不同。
此外,在海外学习,由于全是外语授课,教义和资料也全是外文的,即使是外语分数很高的中国学生,也会有部分授课内容未必能听懂。如果不提前预习,就会如听天书一般。
7.新时代,我们该怎样选择职业学校 篇七
随着近几年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的改变,技术的重要性已无需多言。
许许多多有远见的学生准确的把握了这一信息,选择了到职业院校学习技术。
然而现在职业院校比比皆是,究竟什么样的职业学校是我们需要的?
一所好的职业学校应该具备这些特征
课程设置: 面向市场,全天候实践课程
职业院校办学的着力点就是要给学生提供更适合、更优质的就业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适应市场变化,学习到有利于就业的知识与技能。山西新东方烹饪学校以市场为导向办学,在充分考察市场的基础上,结合市场需求制定课程,并且学校提供全天候实践,原材料配比更是严格按照酒店配比实习。
前厅后厨
实战演练
技能公共课
签约名企
培养目标:优质培养,技能学历两手抓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好的职业学校在人才培养上应该是真正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心理需求与个性发展的。山西新东方烹饪学校按照“技术+学历”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传授烹饪技艺的同时,还重视学生素养的提升,除了平时的素质教育课程外,学校还与高校合作,为学生提供学历提升平台。
师资力量:名师济济,百家荟萃育英才
任何一所学校从办学到办好学,从小到大,从大到强,最关键的问题是质量。而提高办学质量最关键的是教师,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标志着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山西新东方烹饪学校现拥有一支以素质高、技术强、教学精而著称的专业教师队伍。与此同时,学校积极引进教学资源,聘请知名酒店后厨、外籍教师为学校客座讲师,保证高校的教学质量。
外籍大师亲自授课
国内知名大师零距离接触
校园文化:积极向上,提升在校生素养
积极的职业教育主张立足挖掘每一个职校生的美德、优势和潜能,理解、尊重和包容学生间的差异、差距和差别,让每一个学生努力成为最好最优秀的自我,成为具有核心积极素养的现代人。为营造更加和谐融洽、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优化育人环境,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山西新东方烹饪学校积极开展各项文体活动,如篮球比赛、叠被子大赛、魅力新东方才艺比赛、烹饪大赛等等,提升学生的素养。
军训叠被子
魅力新东方我等你出彩
烹饪大赛
学生作品
8.我们该做怎样的老师 篇八
各位老师:
你们好!本人已从教十多年了,在很多老师面前只能算个新手,但我已经腻了,作为一个老师,特别是一个语文老师,我感到困惑而无聊。当你讲得唾沫横飞的时候,很多学生冷漠地观望,觉得自己激情飞扬,完全是自作多情;有个学生一个学期不做语文作业,甚至根本就不来,考试却并不比那些认真听讲的学生差,很有些觉得是对自己教学的一种讽刺;拿到试题答案的时候,觉得很难自圆其说,但为了适应标准,生拉硬扯,很有些得尴尬,甚至背脊生凉。还有很多的时候,我心悲凉,我很早听一位年长的老师说过,“前辈子杀了人,这辈子教语文”,是报应。我本以为是那位老师的愤激之辞,后来和很多老师交流过,很多人知道这句话,可见并非那位老师的首创。近年,更有“误尽苍生”和“过街的老鼠”之说,简直是千夫所指,你说作为语文老师,悲凉不悲凉?
我常想,是什么使我们悲凉?仔细想来,可能是我们条分缕析,用文章学的理论,把生动的文章剖析得杀猪似的大卸八块,除了旁观以外,却很难有美的感受,为了防止学生作壁上观,于是我们千方百计,设计各种问题,组织各种形式,美其名曰“诱导”,很多情况下是“引诱”,时间长了,学生不吃这一套,烦了,厌了,语文课成了休息课,成了可有可无的课。我们谆谆教导,写作应当如何如何,可是他写作并非“心中有所郁结而发之于外”,只不过是为了应付而作,于是作文语句不通,感情虚假,责骂他为何狗屁不通,学生说,“老师,我真的无话可说。”我们还有最后一招,试卷,作业。你要分数吧?你要升学吧?于是考题,讲题,可是这绝非语文的目的,怪不得洪禹平老先生在《误尽苍生》里这样说,“为此,我想先要认真了解一下实情。我请人为我找来一些高中语文课本以及相关的“教参”、考卷。长夜孤灯,我将这些资料认真看了一遍,有些“教参”和考卷,我是翻来复去看了几遍才能大体上看“懂”其中的含义和思路。它们给我的总的感觉是烦琐而荒唐,试题花样层出不穷,出题考人成瘾成癖。就我所见的这些资料看,情况要比那三篇文章说的还严重得多。这实际上已不是误人子弟的问题,因为所有的老师都得用这种课本、“教参”教书,都要想尽办法让学生们能对付这种试题,还有天下所有当父母的,都得为这种烦琐荒唐付出财力、精力。所以我说,这是一件误尽天下苍生的大事!诚如我那位堂兄说的,要向党和国家领导人呼吁,请他们在日理万机中把这件事也当作一“机”过问一下。”
那么,当什么样的老师,交给学生些什么样的东西,才会使我们少些悲凉呢?这个问题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和老师的价值取向等很多因素相关,这里,我说说我的感受,我想,应该是交给学生终生有用的东西,即能提高学生人文素质,能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东西。我们的一切语文课,应该是以此为终极的目标,尽一切努力,采用一切的方法,争取达到这样的一个目标,而不是止步于其他的任何一个目的。所以,在讲解《祝福》的时候,应该更多地把情感投注在对祥林嫂的同情、对旁观者的愤怒上,而不是对作者写作技巧的分析上;对《边城》的分析,应该着眼于翠翠的善良、孝心等美好的品性上,而不是沈从文小说的特点上:对《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讲解应多关注于孔子的思想,而不能止步于词句的含义或人物的性格;对《归去来兮辞》的讲解应多关注陶渊明清高平和的心态,而不能止步于词句或行文的特点。
有人会问,难道《祝福》的行文特点不突出吗?难道沈从文的小说特点不应该让学生知道吗?我想,知不知道没有什么妨碍,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喜爱,绝不是对作家行文特点的喜爱,很多是对人物形象的喜爱,进一步可能是对语言的喜爱,但是这些文学或文章学的专门知识,可以留给那些对文学有兴趣的同学,对于面向全体同学的基础教育,没有必要为了少数同学的需要而花费过多甚至不必要的时间。
长期以来,对于课堂的形式争论很多,批评“满堂灌”的落后,欣赏你来我往的“对
话”,推广分组式的“合作”,我想,这种形式之争,实在是无关紧要,凡是能达到我们的目的,即能促使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促进形成健全人格的形式,都是好形式,反之,就不是好形式。《百家讲坛》哪位老师不是“满堂灌”,却赢得了全国无数观众的喜爱;平日整天的唇枪舌剑,未见得有多少收获;课堂上的分组,正好是学生课堂上闲话的最好时机,未见得有多少创新的结论。
当前有高考的压力,我知道很多愿望难以实现,但是为了我了良心的安稳,做得了多少算多少。
总之,精英教育的归精英教育,基础教育的归基础教育。我们能看到学生多一点健全的人格,多一点人文的素质,我们就多一份欣慰,少一份悲凉。
【冬天来了,我们该怎样办】推荐阅读:
《冬天来了》主题活动反思06-29
小学冬天来了优秀作文08-14
冬天来了初中作文1000字10-22
“冬天来了”600字优秀作文10-28
冬天来了作文350字左右10-30
小学生作文冬天来了300字优秀11-08
我们该怎么样理财?06-23
我们怎样爱护环境范文08-16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教案09-23
怎样激活我们的语文课堂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