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的情书

2024-08-25

六年级的情书(共8篇)

1.六年级的情书 篇一

亲爱的南方:

你好!

你一直想要我写一封情书给你,其实,你真的挺奇怪的,有男朋友却不让她写一封情书给你。却要我一个女的写,算了,七夕将至我就满足你这个愿望吧!

在宿舍里,我们时常会说假如我是女的就一定会娶你之类的。可是,这也只是说的厉害!真到那个时候你确定不会移情别恋?

如果你去了北方我的余生就没有了南方!

南方请听好,以下就是我写给你的情书,为了这份情书我还特地搜了许多煽情的话。请打开QQ,我已编好序请汝阅读。

最美的感情不是我能伴你一生一世不离不弃。而是,在你走后,我依旧思念你,从没忘记。

每个人身边总有这样的人,来的时候惊不起一丝波澜,离开的时候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你就是这样的人,愿我对于你来说也是如此!

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风雨,我去接你!最纯的感情不是不离不弃。而是,在你走后,我期盼与你再相见。风雨无阻。

易得无价宝,难得有情郎!世间的多情郎,怎知那一年一次的相见于我而言是多么幸福。

曾经我总是打趣你,将来要找个怎样的男朋友?你总爱说想我这样的估计没有人会喜欢你!我想说你若单身,我就是那个没有人!

谁说只有男女闺蜜才可以说你若嫁不出去我就娶你这样的话?女闺蜜也可以,若是将来你我都没有遇见那个对的人我们就凑活着过吧!一起聊天,一起逛街。如此,亦是美哉!

听到这些话你可不要误会我对你有什么非分之想!我呢,虽然喜欢看美女,但是,这只是单纯的欣赏。不喜欢看帅哥是因为自己定力不够!

好了,就这样吧!话虽短,但情长,七夕快乐!

最后,再嗦一句,不求朝朝暮暮 只求心意相依。

初九

20xx/8/16

2.六年级的情书 篇二

一、知识再现

复习的核心就是知识再现, 将已学过的知识不断提取的过程。知识再现不是简单地把过去所学的知识再给学生重复一遍, 由于知识的重复性已经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很难进入已有的认知。因此, 必须抓住学生新鲜感、好奇心强的心理, 运用不同的方式, 创设不同的情境, 运用不同的方法重现学过的知识, 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新鲜感, 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设置适当的问题或者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小组比赛等, 如, 在复习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的时候, 可以任意找出几组数据, 让学生从中分别列出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 看谁能既准确又快速地列出来。这种讨论与比赛的过程就是对所学知识的提取, 唤起学生的回忆, 然后用语言表达出来, 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掌握了知识之间的联系, 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开拓思维

数学是人类思维的表达形式, 逻辑性强, 能训练人们的思维能力;注重方式方法, 能让人们的思维更敏锐, 因此在解题过程中必须开拓学生的思维, 提高解题的灵活性。在解题过程中, 一个题可以有多种解法, 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 不同的分析思路往往会产生不同的解题方法。在复习过程中, 教师应积极地引导学生融会贯通,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思路去看待问题, 往往会得到殊途同归的效果。如, 有这样一道题:“小白兔和小白鼠共有150只, 小白兔只数是小白鼠的2/3和小白鼠各有多少只?”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思路去分析、解答题目。解法一 (分数除法知识) :小白鼠 (只) , 小白兔150-90=60 (只) ;解法二 (比例知识) :2+3=5, 150÷5=30 (只) , 小白兔30×2=60 (只) , 小白鼠30×3=90 (只) ;解法三 (分数乘法知识) :设小白鼠有x只, 小白兔有;解法四 (分数乘法知识) :设小白免有x只, 小白鼠有解法五 (比例知识) :设小白鼠有x只, 小白兔有150-x只, 解法六 (比例知识) :设小白兔有x只, 小白鼠有150-x只, 这样一道题, 不仅唤起了学生对分数乘除法知识、比例知识、方程的解法等知识的回忆, 还培养了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灵活思维的能力。

三、融会贯通

虽然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 但从一年级学到六年级, 所有的知识都是杂乱无章地储存在学生的大脑中, 较容易混淆模糊。人的大脑就像图书馆储存图书一样, 只有按照一定规则和编号存放, 才能顺利地通过相联系的检索找到图书。如果大脑记忆库的信息储存不经编码, 胡乱存放, 那么, 信息的提取就较困难, 必须经过反复提取建立通道才能找到所需信息。复习过程中, 首先必须把分散的知识进行整理综合, 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定律的复习中, 应弄清来龙去脉, 沟通相互关系, 掌握推证过程, 注意表达形式, 从微观到宏观、从具体到抽象等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对其比较分析, 融会贯通, 使每一个相关的知识点从点到面衔接起来, 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结构。这样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综合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才能达到复习的目的和效率。

四、对比分析

俗话说: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 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这就是运用了对比分析的手法, 是按照特定的指标将客观事物加以比较, 正确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并做出正确的评价。当对象有明显的相似之处时, 在数学教学时也可以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如, (1) 学校有篮球100个, 足球是篮球的50%, 请问足球多少个? (2) 学校有篮球100个, 足球比篮球多50%, 请问足球多少个? (3) 学校有篮球100个, 足球比篮球少50%, 请问足球多少个?看似相似的题目, 结果却大相径庭。这种对比分析的方法, 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 更好地渗透科学思维, 更好地体会科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天霞.“3+3+3”浅谈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

[2]刘迎华.论如何将激励教育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之中[J].新课程:教育学术.

[3]杨巨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生思维训练[J].小学时代:教师版.

3.不是情书的情书 篇三

“三十年了,我几次没有让出版社重印,因为我那时认为这种情调同那时的空气不协调。现在雨雪菲菲的日子终于过去了,我想,就让它重见天日罢。”

这是真话。不能怪出版社,只能怪我自己,我没有冲破那股“空气”的胆量和勇气,何况我那时恐怕也沾染上那种“空气”。但奇怪的是在海峡那边这个集子(虽然没有署译者的名字)却多次同读者见面——这是我一九八○年带代表团访问香港时才知道的,而且当时新华社香港分社祁峰副社长送了我一本台湾版。

台湾版是在哪一年初次印的,我不知道。由台北乐友书房作为《乐友丛书》之八印行时是一九五九年(前此已有文星书店的版本),又十年(一九六九)印了新版,我得到的一本是民国六十三年(一九七四)九月的四版本。书名为《柴可夫斯基书简集》,署梅克、包温合编,只署吴心柳校订;书前有校订者写的《新版序》(一九六九),和《重刊感言》(一九五八)。由于此书在彼岸印过多次,可以断言“老柴”也很受那里的读者欢迎的。《重刊感言》末段云:

“对于本书译者,我们充满了感激。设非他的努力,中文的音乐书丛中何来此一佳著?知音何处?只此附表敬意。”

十年前当我在香港读到“知音何处”这四个汉字时,我深深的感动了。天然的障碍,人为的阻隔,都阻不住艺术家心声的交流。但愿这位从不相识的“老柴”迷此刻还健在,有朝一日到这边来看看“老柴”在大陆有多少相知,这该多好!台版校订者继续写道:

“柴可夫斯基与梅克夫人间的逸事,久为音乐史上的美谈之一。其间的情挚意深,非仅后人难究其详,就是当时也少为人知。他俩曾维持通信十四年,简牍盈累,寄意寄情。有一段时期两人的住处相距还不到半英里,而且互相都清楚知道对方的所在——可是仍然款款鱼雁,未曾有过一次交谈。这种友情交往方式,更使人觉得如在春朝薄雾,看绰的花枝,沉在人们心底下的迷茫美感,反比看透了更为撩人。”

《重刊感言》接着对这世界乐坛的佳话,发表了一些感想,虽有不少臆测成份,却正好是译者我在初版前记(一九四八)或重版前记(一九八○)中都没有触到的。比如说——

“至于两人间的感情深度和幅度,有无爱情的成份?答案可以说是有的。这可以从梅克夫人对柴可夫斯基太太的暗妒上面反映出来。还有那些缠绵醇醪的传情字句,使读的人每每有书不胜情之感。但两人都懂得用理智来约束自己(虽然也有激动之时),乃有此玉洁冰清之局。至于两人为什么连面都不愿意见?明显的理由自然是怕沉沦于世俗的男女情爱漩涡中。因为照当时的社会习气(对寡妇的歧视),双方年龄(女大男九岁),身家境况(夫人有十二个孩子),怕羞性格(男比女更腼腆),连维持这种通信的‘神交’都是一种不便广为人知的行为,遑论其他?

“另一处细节也值得注意——即一般多认为两人确是终生不曾见过面的。事实证明并非如此。——至少他们碰过两次头,但始终未通一言。昔人诗云:‘束情难似束马’,这种自制与自持,我们低徊传诵其婉丽信柬之余,未免令人叹息。但正也可以看出两个何等坚毅高洁的灵魂,不时在这些信中交互闪现。”

这段充满感情的推理,引人浮想连翩。贵夫人与平民,富婆与潦倒的艺术家,寡妇与结了婚的男人……所有这些都同社会传统的道德规范相抵触,甚至比作曲家普茨尼(Puccini)在歌剧《波希米亚人》(《绣花女》)所描写的那位穷艺术家和染了重病的绣花女之间的遭遇更困扰人。“老柴”和冯·梅克夫人默默地、悄悄地,文字交往了十四年,固然已经是一个谜;忽一日他们之间突然中断了通信,更是不可解的一个谜。无法解释,十年前我只好把这归结于命运,我写道:

“然而命运对柴科夫斯基却是多么残酷啊。他不与人争,但乐坛的人们却并不护着他。他把一部钢琴协奏曲献给他所尊敬的大师鲁宾什坦——而大师却拒绝演奏;他把一部小提琴协奏曲献给他所钦佩的欧爱教授——教授拒绝接受。他胡里胡涂跟他的一个女学生结了婚:他憧憬着的是理想、爱情、事业、祖国,而她追求的则是浮华、虚荣、庸俗的生活与无目的的享乐。无恋爱的婚姻(虽则短时期的共同生活)迫使这个音乐家几乎陷入精神分裂,的境界——还是冯·梅克夫人把他解救出来,让他游历西欧,摆脱世俗的纠缠。然而同冯·梅克夫人的交往,最后也并没有使我们的作曲家得到持久的幸福。两人第一次通讯是一八七六年,是作为‘施主’向他‘订货’的,十四年间她资助他,鼓励他,却有意地避开了面对面的接触(虽则有过两次是在马车上偶然邂逅),到一八九○年,冯·梅克夫人突然诿称破产了,停止了对他的经济支助,同时也停止了书信往来。这中断对于这个忧国忧民而又多愁善感的音乐家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尽管如此,在其后的三年间,他还是出访了‘新世界’(美国),他写完了最后的一部交响乐——第六,即题名《悲枪》的交响乐,然后与世长辞。”

这两个人十多年间的通信,一九三四至三六年由苏联科学院汇编成三卷,以Academia(科学院)名义印行,故称“学院版”。此书我始终没有看到过。中文版书简集是根据美国兰登书屋(Ran-domHouse)一九三七年出版的《挚爱的友人》(“BelovedFriend”)一书译出的,这部书有个副标题,即《柴科夫斯基和梅克夫人的故事》。冯·梅克夫人的孙媳妇巴巴拉(他们夫妇二人一九二三年离俄定居美国)在美国人波汶(C.D.Bowen)的协助下编成此书。原书以“老柴”与冯·梅克夫人的通信为中心,夹杂了少量其他信件,加上叙述性文字,有意将它编成一部传记性质的读物。因为加了说明,读来容易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也因为加了叙述,不免带有一些感情色彩,尤其是带着一层小市民的伤感色彩。在翻译时我已适当地加以处理,初版时取名《我的音乐生活》,由吉少甫主持的群益书店刊行。封面是郭老(沫若)题的书名,字写得刚劲有力,现今已成为郭老留给“老柴”迷的墨宝了。我在初版题记的第一节“书名的来由”中说:

(这本书是由梅克夫人的孙媳妇和C.Bowen根据两人的通信编成的),“其间加插了事实的叙述,和同时代人其他通信的选译,首尾连贯,俨然一部专讲柴科夫斯基音乐生活的专书,甚至俨然是柴科夫斯基自己写成的讲他自己的音乐生活的专书,所加的说明正好是一种加深后人了解的诠释。因此,当出版者仿照史坦尼斯拉夫斯基所著《我的艺术生活》,想把这部书的译本定名为《我的音乐生活》时,译者经过一阵踌躇,也觉得相当确切;不过因为不是柴科夫斯基亲自有意写成的专书,因此译者提议上下加一个引号,即《“我的音乐生活”》,表示这不过是借用来表达书中的内容的。后来我们就这样定下来了。”

不过后来书名并没有加引号,封面除了郭老题的六个大字外,右上角还有两行仿宋字:

柴可夫斯基与梅克夫人通讯集

中苏文化协会研究丛书

显然此书是中苏文化协会的研究丛书之一;与此同时,还有苏联研究丛书由俞鸿模主持的海燕书店出版,这两套丛书是不是一个计划的两面,我说不清楚,但其源头却只有一个,即中苏文化协会,这一点是无可怀疑的。老世界语者先锡嘉杭日战争时期曾在郭老手下工作,后来又在中苏文化协会工作,他于一九八九年六月二十五日托曾任中苏文化协会秘书的张震转给我一封信,叙述了这一段史实,其中说到:

“张震同志是原中苏文化协会的秘书处秘书(我是他的助手——助理秘书),为应四川省党史工委编纂四川省党史资料的需要,撰写南方局领导下的中苏文协的史料。他已把初稿寄给我看了,我提了一些修正补充的参考意见,补充了一些(关于〕研究委员会的工作情况。

“研究委员会在重庆时期未能开展工作,到南京后更难工作了,当时,三位领导人——主任委员郭老〔沫若〕,副主任委员阳翰老〔翰笙〕和葛一虹都在上海,主要的文化界人士也集中在上海。研究会的两位专职工作人员在南京无事可做,就自动离去了。一九四七年初,研究委员会计划在上海编印《苏联研究丛书》,需要一个为此工作跑腿的人,由于秘书处有张震在南京,于是我调来了上海。一九四七年三月,郭老出面邀请有关文化界人士在他家便餐,商谈编印《苏联研究丛书》事,应邀出席参加的有:姜椿芳,吴清友,梁纯夫,焦敏之,陈冰夷,叶水夫,许磊然,有阳翰老和葛一虹,VOKS〔苏联对外文化协会〕驻华代表符拉基金,驻沪代表克留柯夫也应邀出席参加了。席间,一致赞成编印《丛书》,初步商定了选题,落实了撰稿人。VOKS代表表示给予大力支持。计划开始实现了。一九四八年夏开始,上海已处在暴风雨似的日子里,被黎明前的黑暗笼罩着,在行将灭亡的反动统治的迫害和威胁下,文化界进步人士纷纷离开上海,其中有《丛书》的撰稿人。海燕书店负责人俞鸿模走了,担任《丛书》排版的利群出版社的负责人冯秉序被捕了,于是,撰稿中断,排版停止,已发排的稿子只得收藏起来,《丛书》的编印工作搁浅了。”

先锡嘉信中所述是指苏联研究丛书,“老柴”书简集似不在内,但这部书简集确实在一九四八年在郭老及中苏文协关怀下出过一版,因为我是四八年十一月奉命撤离上海的,在这之前我已经完成了译事,并且见到样书了。不管怎样,它是这套丛书的一种也好,是另一套丛书的一种也好,总之是在非常艰难的日子里印出来的,这应当感谢吉少甫和群益书店同人。

那时我手中除了那本我据以为蓝本的《挚爱的朋友》之外,只有“老柴”的《日记》——我手中还没有由“老柴”一个兄弟莫德斯特(ModesteTchaikovsky)编译的两卷本《柴科夫斯基生平和书信》(TheLifeandLettersofPeterIlich Tchaikovsky),虽则这部书早在一九○六年已于伦敦印过,据说此书汇集了“老柴”跟冯·梅克夫人全部通信的四分之一。我在一九八一年游美时才看到纽约维也纳书屋(ViennaHouse)一九七三年的重印本。莫德斯特编书时,也加上史实背景的描述,这些描述比起巴巴拉来,少带感伤色彩。如果我四十二年前得到莫德斯特的书,也许中文版“老柴”书简集的面目就和现今刊印的不一样。现在的译本对“老柴”最后三年——即“老柴”跟他的“施主”中断了通信以后的三年——过于简略,而这不能责怪原书,因为原书的主题是这两个主角之间的交往,交往中断了,任务也就完成了。这三年,在莫德斯特的书却还占有一百一十页的篇幅,包括“老柴”给他的信,给出版家犹根孙的信以及给别人的信。遗憾的是现今的集子缺少了“老柴”同冯·梅克夫人最后一年的几封通信(莫德斯特的书有这几封信),涉及他的最后歌剧《黑桃皇后》(PiqueDame)而且表达了作曲家对祖国的热爱。请看“老柴”分两次(一八八九年十二月十七日,二十六日)写成的信:

一八八九年十二月十七日(29),彼得堡。

“我亲爱的,柔情的,无可比拟的朋友,——

此刻你在哪里?我不知道。但我真想跟你说一会话,所以我开始写此信,打算到莫斯科后找到你的通讯处立即寄给你。我在彼得堡三个星期一事无成。我说‘一事无成’,因为我真正的事是作曲;而所有指挥乐队,排练舞剧,等等,我都看做无目的的,逢场作戏的勾当,这些事只能缩短我的生命,因为需要集中我的意志力来忍受彼得堡这种生活……正月六日我必须回到莫斯科,指挥音乐协会的一场音乐会,安唐·鲁宾斯坦将在这个音乐会中弹奏他的新作,而我十四日却在这里有一个大众的音乐会;在这之后将会是我气力用尽之时。我已下定决心推辞国内外所有的邀请,也许要去意大利休息四个月,并且在那里写成我未来的歌剧《黑桃皇后》。这个题材我采自普希金。事情是这样的:三年前我的兄弟莫德斯特给克伦诺夫斯基写过一个脚本,然后在这个主题上写成一部非常成功的书。”

一八八九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一月七日),莫斯科。

“我继续写我的信。《黑桃皇后》这个脚本是莫德斯特为克伦诺夫斯基写的,但由于某种原因他不愿将它配上音乐。后来歌剧院院长符舍伏洛伊斯基很想我来写曲子,由于下面的原因,这事就办成了。原来他把他的愿望告诉我,这同我暗下决心离开俄国一个时期以便潜心创作相一致,所以我就说:行。召开了一个会,我兄弟朗诵了他的脚本,讨论了它的优点缺点,分了场次,甚至连扮演者都分配好了……我非常非常想工作。只要我能在国外某个角落舒适地住定,我将能胜任愉快,而且可以在五月里交出钢琴总谱。配器将在夏季完成。”

这封信表明了在最后的几年,“老柴”的创作力还是那么旺盛。接着,翌年(一八九○)四月七日他在罗马给冯·梅克夫人写的信表白了他对祖国的爱:

“亲爱的朋友——

我正被迫逃离罗马。我不能再给我的真名保密。有几个俄罗斯人已邀请我参加宴会,晚会等等。我已婉拒了所有的邀请,但我已无法自由自在,我出访的愉快已经结束了。此间的著名音乐家斯甘巴蒂听那几个俄罗斯人说我在罗马,便将我的第一部四重奏编在他的室内音乐会节目里,并且来邀我出席。我不好不顾礼貌加以拒绝,因此我只得牺牲我的工作时间,坐在那沉闷乏味的客厅里,去听我的作品的二流演奏;况且在整个晚上我都成为听众猎奇的目标,因为斯甘巴蒂已通知大家说我在场,而他们好像十分好奇地要看看一个俄国音乐家究竟像个什么。这真是太不好受了。因为这种机遇肯定会一次又一次地出现,所以我已决定两三日内取道威尼斯和维也纳回国。

“你不能想像我是多么想念俄国,你不知我如何想望着在乡下独居。此刻俄国虽遇到一些麻烦。但无论什么也不能阻止我对我自己的国土那种热爱。我简直不能想像我从前为什么要离开它那么多日子,甚至在国外还会有那么多的欢愉。”

我上面谈过巴巴拉的书带着某种情感的色彩,她没有叙述到“老柴”这段故事的终结,也许她不想提起这个结局。书中只是感伤地叙述:

“这就是柴科夫斯基的终局;这是他重建通信关系的最后企图。他最好的友人永远的离开了。他已经五十一岁。过去的记忆一幕一幕在他的脑海里重现。他累了,他不能再找新的友人,他也不愿再去寻找了。这时是一八九一年的六月。两年之后,柴科夫斯基就走完了他的人生之途。”(’八二版第254页)莫德斯特比较巴巴拉冷静些。他交代得清楚——

“这就是柴科夫斯基要挽回他的‘挚爱的友人’最后的努力。但是伤痕始终没有治愈,一种说不出来的苦恼使他的余生笼罩着一层灰暗。甚至在他弥留之际,他仍经常喃喃地念着娜哲兹达的名字,在他最后呓语发出的声音中,只有这个名字在他身边的人都听得出来。

“可以认为,这个在柴科夫斯基的生活中起着施主作用的冯·梅克夫人——为了减少她那不应有的铁石心肠的罪过——她的生命也在缓缓走着下坡路,她得了一种可怕的神经性病痛,使她改变了她的一切关系,不只改变同他的关系,而且改变同其他人的关系。他辞世的消息传到她的病榻,两个月后,她也辞世了——这是一八九四年一月十三日。”(纽约版,第616一617页)

在“老柴”同他的“施主”之间的无数通信中,有三封信是一八七八年七月连续写成的,表述了“老柴”本人以及他的“挚友”的音乐观和创作方法。所有别人的评论远不及作曲家本人说得那么真切。

在这些表述中,“老柴”把他的艺术作品分成两类,一类是由于自己的冲动非写不可的(“我主动地由于忽然的意趣与内在的迫切需要而写的曲子”),另一类是人家“订货”的(“由外面做主动的曲子,例如应一个朋友或出版家委托而写的”)。世人通常以为头一类才是“创作”,连某些艺术家也不免这样认为;而第二类则不过是“应景”之作,没有什么艺术价值的。可是“老柴”不这样认为。他说:

“经验证明了一部作品的价值并不看它属于哪一类。常有这样的事,即受人委托写出来的曲子结果很成功,而由我自己的灵感写出来的东西,有时却因为种种意外的理由而不甚成功。作曲家写曲时的周围环境,因此而产生的心情,这是很重要的。艺术家在创造的时候,他必须是很平心静气的。在这种意义下,创造性的活动往往是客观的,即使音乐的创

造也不能例外。”

他接着分析第一类作品,即由自己内心冲动写出来的作品,是无需乎什么“意志力”的,只要听从“内心的声音”就够了。那时,“你忘记了一切,你的精神和甜蜜的刺激一起在震动,你还没有时间跟随这飞快的行程走到结尾时,时间早已不知不觉的溜过去了。在这种情况下面就有所谓梦游病的状态。Onnes′entendPasVIVre.

——这一瞬间是不可能解释的。在这样的时候,凡是笔下流出来的,或者仅存在于脑海里的,往往都很有价值,要是从外边并无什么东西打扰它的话,将会成为这个艺术家顶好的作品。”

至于第二类即别人的“订货”,则必须由艺术家因这种委托而激发出自己的灵感来。他说,“常常会有这样的情形,你首先必须征服懒洋洋的状态,和缺乏兴趣的状态。接着种种困难来了。有时胜利来得很容易,有时灵感完全消失。但我相信一个艺术家的责任就是永远不肯罢手,因为懒洋洋是人类很强烈的习性,对于一个艺术家,是再没有比之让懒洋洋支配了他更坏的事情了。你不能老是坐在那里等待灵感;灵感是客人,她不会来拜访懒汉的,她要去看那些想会见她的人们。”“老柴”把灵感称为“善变的客人”,谁去追求她,就会得到她。

灵感是勤奋产生的,“老柴”这样认为;但在必要的时候,要“舍得把带着爱情和灵感写出来的东西摧毁。”他在信里对冯·梅克夫人这样说:

“只有勤奋的、不断的劳动,才使我终于获得一种在某种程度上跟内容相称的形式。”

“凡是感情冲动所写出来的作品,必须精密地去处理它,把它修正,把它增补,顶重要的是把它压缩来适应格式的需要。”

我在《重版题记》中暗示了“老柴”以他自己的辛勤劳动为俄罗斯乐派打下了坚实的根基。我在那里写过译本初版前记所不曾体会到的这样一段话:

“……他膜拜莫扎特(这是他的“神”!),他敬重贝多芬(这是庄严的师长!)。他没有盲从,他创新。在许多自白中(我这里指的特别是给冯·梅克夫人写的信中),他提出了一个复一个新的断想。有一次他甚至提出‘不协和音是音乐史上最伟大的力量,没有了不协和音,音乐就会变成永久的祝福——而无法表现一切受难和痛苦。’这样,他不仅从教堂音乐和古典音乐中破门而出,而且还大胆地跨过了浪漫派的门槛,通向现代主义。当然,柴科夫斯基曾经警告过,必须‘很有见地,很有技巧,很有风趣’地使用不协和弦,否则就显不出它的‘巨大的意义’——仿佛他预见了各式各样现代主义音乐滥用了不协和音,这样的断想对于我们当然是饶有兴味的。”

台湾版的重印感言中也有类似的说法:

“从这些信中我们可以发现几点:第一,如果没有梅克夫人,便不会有柴可夫斯基。在他四十岁以前,她的金钱支助使他安心于作曲;此后则因精神的鼓励,而光大了他的才华。第二,原来直到柴可夫斯基写出他那首出色的小提琴协奏曲时,俄国音乐在德、法、意等国度里还是被歧视和鄙视的,他乃是在诽谤的环击中挣扎了一生。第三是梅克夫人的过人才华与德性,尤其是她的音乐素养,不少次的含蓄暗示,给予柴可夫斯基的创作以很大的影响。”

这几句话说得比较中肯,同我上面说的异曲同工。尤其值得译者感激的是台湾校订者花了一定劳动,校正了我的译本中的错误。《感言》中说:

“在决定重刊之后,我曾以半个月的功夫,把原书与有关资料对照细校一遍,结果发现有些尚待修订之处。首先,原书译者把安唐·卢宾斯坦(Anton G.Rubinstein 1829—1894)和尼古拉·卢宾斯坦(NicholasG.Rubinstein 1835—1881)这两个人混在一起,每有错断。事实上,安唐是哥哥,是柴可夫斯基的老师,常住圣彼得堡;尼古拉是弟弟,是柴氏的同事,为莫斯科音乐院院长。在本书中柴氏所流露对‘卢宾斯坦’的怨懑和责难,多是指尼古拉而言的。”

知音何处?我愿在这里重复台版校订者这句话,对他的教正表示由衷的感激。

4.六年级的情书 篇四

01.

季节里的风吹动着洋流,少男少女的心里充满着悸动。

我们在合适的时候爱上合适的人,在不合适的时候爱上不合适的人。

我一直不信一生只爱一个人这种鬼话。但是,我要声明的是,目前为止,人生二十五年的光景里我只有过你,也只那样的爱过你。

能给你的,我没给除你之外的任何人,也给不了任何人。

02.

丽的事也不是例外。

我绝对没有你了解她。你可能很喜欢她依赖她,而我连喜欢都没有。

看见你的第一眼是看上了你,看见她的第一眼是看也没看。

那天晚上你在吃晚饭的时候对我说起这件事。当时我就快气炸了。我告诉你,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最后一次允许你这么误解我。

你一直很听话。

可是,今年四月终于还是有了第二次。

03.

你知不知道你无理取闹的样子真的很丑。你把冬天的围巾砸在我的头上,擀面杖上的面粉飘起来,飘在空气里,阳光下,像雪花一般。你和我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话题,把我们的家弄得一团糟。

第二次这个女性朋友的名字叫什么来着?忘了。

我真的失望极了。

你怨恨的脸上,眼角的皱纹变得很明显。

你愤怒的表情,仿佛分分钟想要杀死我。

我走了,摔开我们的房门。

那是第一次。

04.

也许在以后的日子里还会有第三次第四次,第五六七八次。

如果真的有,我是希望每一次的主人公都是我和你。而不是那些仅存在于通讯录中的一个个陌生的名字而已。

我爱你。

我从没怀疑过。

因此是否你的品格该比我高尚,还是我更信任你呢?

每次见面的时候都要把这些话放在最开头来说。这样许多的误解会自然地消除。因为不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接下来的约会没办法进行。许许多多的手段就这样迁就着出来了。

事情过后往往是后悔和遗憾。觉得错了也好,觉得不值也好。生气的和受伤害的说到底是自己人,甚至是自己最在乎的人。

毋从六月,毋望长安。古人字眼之间把愁解怨怼写乱。

05.

我不能关怀地问丽的近况,但是我是想问的。

你们早就又联系了。当初闹的时候不留情面,再去交好的时候一定有些难堪。你这么好面子,我不知道你是怎么磨开面子的。

怎么会分开呢?

你们是十几年的好朋友啊。

正是如此亲近的人之间才存在着一种竞争的恐惧。什么只要你过得比我好。

事实上是,只要你过得比我好。我的难过恐慌和害怕就一点儿也少不了。我和你之前是同样的人,相同的背景,相同的经历,甚至相仿的外表和相似的性格。几年之后的某个瞬间,你突然成了我不认识的人。

我们之间仿佛差着十万八千里。但我知道,这十万八千里事实上也许只有几厘米。补上了这几厘米,我就成了另一个你。

可恨的是,为什么这几厘米只是属于你。

在我的世界里,丽永远会比你少这么几厘米。但是她从来没有过怨恨。

你不这样以为。

你以为的是,在你的世界里,你永远比丽少这么几厘米,而且是无法弥补的几厘米。所以你有芥蒂,你敏感到她和你的男朋友打声招呼都觉得那是侵犯。

你有你的道理。

你按你自己的理解来对待身边的人没有错。

我因为爱你,所以理解你。

我因为支持你,所以告诉你。

06.

亲爱的请让我再说一遍,那是最后一次。

当时你说了好多话我都记不清了,我只记得当时脑子里懵懵的有些发热,你的眼睛瞪得很大。

你那个样子很丑,回想起来有点可爱。

以后,以后的时间里,我想我还是不说了。

什么最后一次这种屁话,永远不可能实现的。你说了这一次,总还有下一次,只要心中的疑虑不解,事情的羁绊不除,问题会永远存在。

如果不在一起了,就永远没有机会了。

如果还是一直在一起,夫妻间的吵架总是避免不了的。

07.

说到吵架,多说两句。

永远别拿吵架当借口。吵架应当成为和谐的理由。吵架是为了和解而不是分手。

吵架是为了化解。尽管我们都知道,吵架是最笨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但那到底是一种方式。

08.

这封信罗里吧嗦絮叨地有点儿长了,内容很多,意思只有一个,我相信你一看就已经看懂了。

5.六年级的情书 篇五

那时我们学校有两座教学楼,分别在操场两边,老楼有三层,颜色暗沉的砖楼掩映在高大茂盛的树后,阳光透过密实的树冠,撒下一地斑驳的光点。

那栋教学楼只有教室和办公室,卫生间都是户外的,在老楼的右边,隔着操场与校门相对。

后来学校扩建,就在老楼操场的对面新盖了一栋五层的新楼,外墙通体雪白,窗户大且明亮,楼前也没有再栽种树木,阳光散下来,感觉大楼亮得能闪瞎人的眼。

低年级的我们幸运的被安排在新楼上课。

那次考试应该是一次大考,不过我不太记得是不是期末,男女分班,下午考试的时候,男生留在新楼,女生去老楼的教室。

中午的时候,就有些阴天,厚厚的云层把天空压得很低,窗外一丝风都没有。

我们坐在老楼的教室里,由于搂外的树木真的太茂盛了,以至于阴天的中午,昏暗得如同傍晚一般。

日光灯全部打开,木质的小格子窗全部打开,头顶的两个吊扇发出轻微的“吱呀”声,不急不缓地转着,我们依旧有一种憋闷的感觉。

只记得当时,除了考试以外,只盼着千万不要下雨,等考完了再说。谁知,天公不作美,卷子才写了一半,几条银龙穿过云层,几个响亮的雷声过后,倾盆大雨“哗”地泼了下来。

即便是在“不得喧哗”的考场里,依旧发出了哀叹“没带伞啊,可怎么办……”对,我们所有女生,全都没带伞……

这雨下得有多大呢,当我们考完试,跑到楼道口,积水已经淌入大楼,如果没有那垫高的三级台阶,水已经漫进楼道了……

女生们焦虑地堵在楼口,面对这还在倾泻的大雨,叽叽喳喳地讨论怎么办。

几个平时跑步快的姑娘,把外套搭在头上,鼓起勇气,冲出教学楼,向右先跑进卫生间,稍作休整,准备冲回新楼。

正在这时,神奇的一幕发生了,就见雨幕另一边的新楼那里出现一些人影,人影渐渐清晰,他们或打伞,或披着雨衣,一路小跑地穿过操场,涌进老楼……是我们班留在教室的男生们!

男生们进楼道第一件事,就是扯着嗓子喊自己同桌的名字!原来是班主任让男生们分批次带着雨具,去接自己的同桌!

我记得有个男生冲进楼道,找同桌的时候得知,那女孩刚刚以迂回的方式经过卫生间,回去新楼了,两人在雨幕中完美错过,于是“哎呀”一声,又一头冲进雨里,一边喊着名字,一边冲回去……

留守的姑娘们无语了……纷纷表示,你就算没接到同桌,顺便捎一个女孩回去也是好的啊!怎么就这么跑了呢……

不过,剩下的人倒也不似先前那么焦躁了,还隐隐有些小期待。

当然,最后我也是被同桌的男生撑着伞接回去的。

在最需要的时候,有人专门为你而来,为你撑伞,就算脚下淌着过膝的积水,那泼天的雨水好似也闪着耀眼的光。

6.六年级的情书 篇六

“铃,铃,铃……”上课铃打响了,我像离开了弦的箭一样飞快地冲回教室。“蹬,蹬,蹬。”老师的皮鞋鞭打着地板,发出刺耳的响声。只见老师拿着一大沓东西不紧不慢地走上讲台,对我们说:“同学们,现在我们进行语文期末考试。”哦!终于要期末考试了!我想着。接着,“刷刷刷”几声,老师就麻利地发完了试卷。我漫不经心地打开卷子,扫视了一遍题目,心里胸有成竹:语文是我的强项,加上前面那么长时间的复习,考个98,99分不是问题! “好,现在开始做试卷。”随着老师的一声命下,教室霎那间变得死的一般宁静,凝聚着一股让人紧张得喘不过气的气氛,似乎连一根针掉到地上的声音都听得见。可我却丝毫不觉得紧张。填好了名字,我就开始了“奋笔疾书”。几乎每道题目都是浏览一遍就写答案,感觉这些题都太简单了,我“刷刷刷”地填上了答案。这道题也是,不就是找病句嘛,我三下五除二地写。接着我看了看作文,作文真简单,我随便想了个题材,挥起笔开始写。不一会儿,我就把作文写完了,而且还不短呢,掐指一算,总有个600字吧。再看看手表,离收试卷的时间还有5分钟,时间快到了!不过没关系,我已经把试卷写完了,一道题也没留空。100分?小菜一碟!等我考好了,少不了一顿麦当劳!我伏在桌子上,想的净是这些美事。

几天之后,我到学校看分数,望着那上面的分数,我惊呆了,眼泪都快要流下来。脑子被这几个字占满:怎么会,怎么会……语文只考了89分。同学们个个都比我考得好。唉,我终于知道骄傲是什么后果了。

7.六年级的情书 篇七

一、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与自学思维习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自学意识和自学思维习惯的培养与其他各项能力一起构成了语文教学能力培养目标的内容, 并占据着重要位置。

(一) 语文自学意识

语文自学意识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 是个体对于语文这一特定对象比较持久的肯定的内在反应倾向, 是语文自学能力结构中动力性的心理因素。学生只有具备了语文自学的意识才能产生顽强的内驱力, 从而促进和保障语文自学能力的发展。对于这种自学意识的培养, 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提升学生自学认识水平

这里我们借鉴魏书生老师的经验, 老师少讲甚至不去讲抽象的大道理, 而是将自学能力的重要性外化为可见或者可感的形式, 如提供名人自学榜样、挖掘同年级或班级内自学事例。如此, 让学生感到语文自学能力不是空谈, 而是确确实实存在, 并且是可以从自身实现的。

2. 教师的引导作用

六年级学生的自学心理状态不是完全稳定的, 因而在学生自学能力获取过程中需要教师参与。学生对于某一学科有兴趣, 就会积极地对其进行学习乃至研究, 从而使学习效果得以提升。因此, 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对其兴趣所在应当给予鼓励, 对于学生对本科目兴趣不大的问题, 应当引导其发现乐趣, 最终实现学生的自学局面。

3. 意识的升华——产生“趣”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而, 对于学习的兴趣可以看做是自学意识的升华, 即学生不仅看到了自学的重要性, 而且在实践自学的过程中保持着良好的精神状态。具体到六年级语文教学实践中, 可“以新引趣”, 扩充内容, 丰富教学手段;“以美激趣”, 感知体会美的意境;“以疑促趣”, 紧抓学生好奇心, 引导学生探索。

(二) 自学思维习惯

如果说自学意识是自学能力培养的第一块阵地, 那么关于自学思维习惯的培养就可以看作是对这块阵地的巩固。通过培养自学思维习惯可以初步形成学生对于自学的习惯, 固化自学意识培养成果。笔者认为六年级语文自学思维习惯的培养应当从内外两个方面进行:

1. 内部驱动力

自学思维应当是一种质疑和创新结合的思维, 它的培养不能单纯架在传统的“老师讲什么, 学生做什么”的模式上。发现问题并力图去解决问题, 最终实现解决问题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情感体验, 这应当是目前最为有效的自学思维运行机制。因而, 应当引导学生勤于动手, 乐于动脑,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 外部驱动力

针对六年级学生自制力的发展状况, 我们在培养其语文自学能力的同时还应当重视外部力量的影响。笔者通过探究比对, 建立了“自学联系化”的外部激励发展机制, 即通过建立自学小组等形式, 将学生的个体自学行为纳入集体自学行为中, 学生间互相学习交流、互相监督提醒。这种机制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因自制力欠缺而懈怠自学能力培养的弊端, 同时使学生之间通过交流比对随时调整自我培养方案。操作示意图如下:

二、培养学生自学操作方法

要想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 那么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必要的。倘若学习方法科学得当, 那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践过程中就因学习方法失当导致学生成绩低下或者停滞不前的情况屡见不鲜。同样, 学习方法的得当与否与培养语文自学能力的成败是息息相关的。

观察语文教学实践, 我们可以得出语文自学能力培养应当融入实现教学目标的日常教学过程中。这是其性质决定的, 因为自学能力是一种培养目标。但是如何将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纳入日常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以分析、整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六年级学生的培养目标, 主要从阅读、写作两方面入手, 对学生进行技法训练, 使学生熟练自学技能的使用并依据自身特点实现自学手段的特色化, 最终达到我们培养六年级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目的。

(一) 阅读自学能力的范例化培养

想要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首先要“举一”, 反映到本课题中就是要向学生展示一个典型、可行的阅读自学程式。这个程式的确定应当既包含对于识字、阅读等基础目标能力的培养, 又要包含阅读中理解力、思考力等高级能力的培养。

对于六年级学生的语文阅读方面自学能力培养, 我在考察和比对现行的诸多方法后, 整理和修订出了阅读“四步法”:一读二划三想四表达。读, 要扫清文字障碍, 大体了解文章脉络;划, 划分段落分析意义层次, 重点语段标注;想, 围绕问题, 展开对文本的深入理解, 结合自我体验形成新的认识甚至提出质疑;表达, 通过书面表现或者言语讨论, 实现学生间的交流, 同时教师基于学生的表达进行评价和指导。

我的阅读“四步法”兼顾了语言与思维的训练, 包含了思考与表达的结合, 实现了生生与师生间的沟通。课上, 教师积极鼓励学生进行阅读实践, 激发学生主体主动性, 使学生充分阅读、思考、表达, 在培养学生基础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了审美及思想教育水平的提高。当学生真正掌握了阅读“四步法”, 那么他们就可以基本明确自学应当学什么, 不会出现以往自习中茫然无措的情景。在自学实践中, 学生可以再行修正阅读自学方式, 为自己“量身定做”自学方法的目的, 这是符合建构主义理论的, 即“知识是学习者在试图理解其经验的意义时构建出来的”。

(二) 作文自学能力的开放式培养

作文水平反映了学生对于祖国文字的理解能力, 同时体现着学生对文字的驾驭能力以及学生思想的发展状况。在我国语文教育过程中, 作文是被单列出来作为一个板块进行教学的, 但这个板块是令学生乃至教师头疼的地方。学生接受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参差不齐, 这个特点外化到数据上就是语文成绩的差距甚至两极分化。面对这种局面更多的教师是把问题笼统地归结于学生基础薄弱, 并大力推广模式化作文, 让学生背诵诸多作文模板。这种做法无疑将语文作文教学置于恶性循环之中, 学生写得假, 教师读着乏, 终于使作文成为学生厌, 教师烦的“毒瘤”。

笔者依据教育界近年来倡导解放学生, 实施快乐作文、成功作文的号召, 试拟了一套“参与式”作文法, 即使写作主体真正参与到作文中, 使作文承载写作主体的思想感情。该方法首先着眼于学生口语与书面语的结合, 将学生日常的话语转化为文字, 通过日志等各种自由的形式降低学生作文门槛。其次, 在学生参与的基础上使学生评说作文的优劣、闪光点和不足之处, 在培养作文鉴赏力的同时促进作文整体思维的构建。再者, 先说后写, 说写结合, 促进两种能力的协调发展。需要提出的是这里的“说”是包含了学生思考之后的口语表达。教师要鼓励学生或“自言自语”, 或彼此交流, 或小组探究, 最终说出思想, 形成条理, 下笔成文, 一气呵成。

8.小学六年级语文的阅读教学 篇八

关键词:小学六年级;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245-0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的要求。阅读作为一项最重要的语文基本功,阅读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方面一项主要的能力之一,是学习、吸收知识必须具备的不可缺少能力,也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因为阅读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积累语文知识,提高各种能力、发展智力的教学环节,还是陶冶情操和塑造品格的良好平台。因此,我们应当重视小学生阅读教学的指导,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一、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学校读书环境是一种语言,良好的读书环境的能够激发师生的读书欲望。把班级布置成一个小型图书室,开展了“自给自足”式的补充图书方式,进一步规范了图书角的建设,学生的课外书籍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利用教室的墙壁展出名人名言、经典诗文,乃至优秀学生的读书自创“小名言”。如:“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每一面墙壁,都浸润着文化气息,飘溢着浓浓书香在学生认真写读书心得的基础上,定期利用语文课进行交流,评出优秀读者给予表扬,做到以读促说,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同时也领悟到阅读和写作的方法,学校或教师要适当地提供学生把阅读的感受和习作展示出来的场地。课外阅读不仅是学生开阔眼界、储备知识、训练能力的有益桥梁,而且更是大语文课堂所必不可确的一项重要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的、有序的、有效的课外阅读学习,让课外阅读为学生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均衡阅读设计的梯度

新课标强调:“根据学生不同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获得的教育效果、接受的教育条件、享受的教育资源都得到相对的均衡发展”。因此,我们要关注学生差异,注意阅读的差异化设计,比如为了寻找机会让学习差生表现自己,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时,特别设计了一些简单的问题提问学习差生:①“想象”是文章的表达方法之一,那么想象的内容是现实的还是幻想的呢?②课文中的小女孩最后的命运是怎样的?③一些常见的字组词等等。作为六年级的学生,根据以前的知识积累,一般都能回答出以上这些简单的问题。于是在阅读教学中,就把这些简单的问题抛给差生。当差生答对时,要不失良机鼓励他,表扬他。当他体会到学习的成功后,身心就愉悦快乐了,也就爱学习了,这样日积月累,学习差生就不再差了。学习好的学生也不一定样样都好,可能在某一方面是最差的。我们常常发现,学习好的学生善于思考,听从教育,但动手能力欠佳,不爱说话,诡辩能力较差。相反,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动手能力特别强,语言表达能力强,诡辩能力强。学习差的学生也会转变为学习好的学生,同样,学习好的学生也会变为学习差的学生。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法中要防止学习好的学生变为学习差的学生,防止骄傲自满情绪出现,我们就要善于创设一些问题情境,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引导他们勇往直前,达到好生更好的目的。

三、注重阅读中的情感体验

文章是作者传情达意的工具,通过语言文字,表达作者对自然、人情的不同感受,这就是对生命的不同感受,人的生命价值得到表现,就是人的这种独特的生命感受,生命力量得到尊重和表现,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生命跃动,感受到生命价值的升华,就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人文性阅读教学的核心在读。该模式认为,感受胜于理解,多读,就是让学生多感受,感受文中人物的悲欢命运,行为节操,文中描述的风土人情,秀美风光,感受语言文字的气韵、神采、品格。通过感受,促进理解。例如,《穷人》在激烈的对比中,荡起学生思想与情感的涟漪。室内与室外做着对比;人物内心的前后变化做着对比。让我们感到渔夫和桑娜都在经历着惊涛骇浪,也都战胜了惊涛骇浪,驾驭着各自的小舟平安而归,相信他们也会驾驭着未来之舟平安抵达彼岸。又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篇长文,而长文短教的关键,就是找准切入点,让学生了解鲁迅是一位怎样的伯父,一位怎样的先生,这是我们在学习这篇文章中最需要考虑的问题。而人物的动作与神态恰恰最准确地体现了人物的内心,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体会“严肃”表情的背后先生的内心世界。对先生的内心的理解需要学生走近那个时代,不然我们无法理解先生内心的悲怆与希望。

四、强化阅读中的读写整合

优化阅读效果在大量的阅读实践活动中,结合训练组读写重点和针对阅读内容,我们还指导学生有侧重地写好摘抄型、归纳型、感想型、评析型四类读书笔记,有时还结合训练重点设计相应的小练笔。通过读书笔记展评等轻松多样的形式吸引和激励学生广泛地去交流、去创新、去超越。这些都为训练组最终的“习作”减缓了坡度。

总之,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对于阅读教学的方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最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切方法都应该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让学生有收获,切不可为方法而方法,更不能只求形式的花哨而忽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艳.培养阅读能力方法谈[J].现代教育科研杂志2007(4).

上一篇:小暑节气防暑的祝福寄语下一篇:低压配电箱投标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