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励志教育报告会(精选7篇)
1.感恩励志教育报告会 篇一
经济管理学院感恩励志教育报告会主持词
各位同学:
大家好。为了落实好国家和学校的奖助学金政策,大力促进优秀学生发挥模范引领作用。激发全院学生形成争优上进的良好学风,切实鼓励和帮助有困难学生安心学习和生活,圆满完成学业,营造和谐美好的校园环境。我院特此举办此次感恩励志教育报告会,以促进同学们的全面发展。
同学们,无论你过去怎样,今天这堂课,同样都是为你准备的。只要你认真地听,认真地想,你的心灵一定会得到净化,你也一定会从中得到真切的感悟和动力!我们也相信,这场报告会一定会震撼我们的心灵,一定会激发我们的斗志,一定能给各位同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下面,我们欢迎汪丹同学为大家做报告。
感谢这几位同学以激昂的精神点燃我们的激情,激发我们的斗志。我相信,这场别开生面的报告会,将是我们学生自我转变、重塑人格、树立信心、确定人生理想目标的一次重要契机。接下来,我们要建立长效机制,使感恩励志教育日常化、生活化、社会化,使之成为贯穿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使之真正促使同学们由被动学习状态转到自主学习状态,实现“人要我学好”到“我要我学好”的自主性转变。
同学们,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压力,我们绝不逃避,要把压力转化为成功最大的动力,努力学习技能,挑战人生极限。让我们怀着一颗对自己负责、对人感恩的心在快乐中学习,在幸福中成长。
2.感恩励志教育报告会 篇二
一、感恩励志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当代大学生自主意识、权利意识强烈, 但责任观念淡薄, 依赖思想较严重。部分学生从小到大倍受宠爱, 认为得到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 稍不如意就怨天尤人, 抱怨不公, 很少反省自己, 不清楚自己的社会角色, 不知道自己的权利义务, 很少思考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 不懂得自我反醒和自我教育。他们大多是中学阶段教育的成功者, 虽历经多年的励志教育, 但在励志初步成功后还会面临诸多困扰:一方面对自己目前的现状感到沾沾自喜, 另一方面, 对未来前途忧心忡忡、缺乏明确志向, 感到茫然。无聊、无所谓、懒得去做, 成为一些大学生的口头禅。造成这种现状的, 主要有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方面的原因:
1. 不少家庭重智力投资, 轻道德品质培养, 把成绩好坏作为衡量教育效果的唯一标准。
父母往往在生活方面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 对孩子的综合素质尤其是道德教育较为忽视。家庭教育中缺乏自理自立教育, 导致孩子家庭责任意识淡化, 缺少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缺乏尊重与关爱别人的意识, 易于养成只知索取不懂感恩、只看结果不知艰苦奋斗的行为与心理。
2. 学校教育偏重升学和就业, 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 弱化了教育的育人功能。
传统的思政教育课模式形式单一、方法落后, 较少关注道德的情感体验和道德认知内化, 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积极性, 简单的说教、灌输方式导致教育成果不明显, 感恩励志教育一度淡出教育视野。
3.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多元文化的强烈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
对经济利益的过度追求导致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的现象层出不穷, 削弱了学校教育的影响力, 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网络环境在给人们带来福祉的同时, 也带来了一些不好的东西, 感恩励志得不到尊重和认可, 真善美的标准被颠覆, 道德价值的悖反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人们正确的价值判断, 给涉世不深的大学生带来了负面影响。
二、大学生感恩励志教育的三方面
1. 大学生对父母的养育应怀有感恩之心。
我们首先要感恩父母。对父母的养育之恩, 我们应心存无尽的感恩与报答之情。如果连父母的养育之恩也漠然置之, 又如何能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关爱、来自社会的体恤、来自祖国的培养和来自自然的赏赐。
2. 大学生对师长的教诲应有感恩之意。
当今社会, 尊重教师已成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科学的重要表现, 反映着全社会的精神文明水平。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 在人类文化的继承发展中起着桥梁纽带作用。在学生的成长中, 无不凝结着教师的辛勤劳动。今天的大学生更应该像毛泽东当年尊重、感激徐特立那样, 来尊重、感激自己的老师, 要学会尊重老师的人格、尊重老师的劳动及尊重老师的创造。
3. 大学生对社会的救助应存有感恩之情。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感恩优良传统的国家, 大学生更应懂得“饮水思源, 知恩图报”、“滴水之恩, 涌泉相报”这些经典诗句的真正涵义。每个大学生都应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学会感恩, 把爱心献给社会, 把忠心留给祖国, 把信心留给自己。只有这样, 将来才有能力担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三、大学生感恩励志教育的实施对策
感恩励志教育要取得好的成效, 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 从家庭、学校、社会、网络等方面, 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感恩励志环境。
1. 重视家庭感恩励志教育影响。
家庭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 父母的言行对孩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要让子女学会感恩、励志成才, 自己就应该率先垂范, 日常生活中尊敬父母、孝敬老人、努力工作、刻苦专研, 孩子耳濡目染, 自然会在心中埋下孝敬感恩、励志成才的种子。如在央视公益广告给妈妈洗脚中, 当孩子看到妈妈为奶奶洗脚时, 孩子觉得自己也该为妈妈洗脚, 于是就悄悄端来一盆清水, 请妈妈洗脚。可见父母的模范行为对孩子幼小心灵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因此, 感恩励志教育离不开好的家庭教育。
2. 优化高校感恩励志教育系统。
大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 提高感恩励志教育必须优化学校环境。这就要求:首先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优势, 挖掘各种资源, 用丰富的案例引导学生懂得感恩、励志成才。其次注重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要以自身言行感染学生, 尊重和信任学生。最后优化校园生态环境。优美的校园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 和谐的校园文化促进感恩励志教育。高校要充分发挥班委会、学生会、社团组织的作用, 利用特殊节日,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感染学生, 并有意识地塑造、悬挂感恩励志主题的雕塑、画像等。
3. 营造社会感恩励志教育氛围。
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互帮互助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起到良好的熏陶作用。政府要加大感恩励志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 大力增加财政性教育经费, 积极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充分发挥媒体的宣教功能, 通过宣传感恩励志先进事迹引起大学生的关注和学习;帮助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取缔非法歌舞厅、夜总会、美容美发店等;为大学生开展公益活动、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暑期实践、社会调查、专业实习等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生活艰辛、社会对自己帮助, 将感恩意识和榜样力量化为感恩励志行动。
4. 加强网络感恩励志教育引导。
感恩励志教育可以充分发挥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 开展网络教育。建立网络感恩励志教育平台, 开辟网上相关主题资源库, 为学生提供丰富资源;利用BBS、QQ群、飞信群等建立学生交流平台, 学生在网上倾诉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论坛交流中建立感恩励志意识;加强网络监管, 维持信息的有序传播, 抵制不良信息;增加投入, 开发各种感恩励志教育软件, 提升网络安全水平;提倡网上道德自律精神,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 文明上网。
大学生只有学会感恩, 才会少些抱怨、仇恨和对抗, 多些宽厚、友善和快乐;才会对生活寄以希望, 对别人施以爱心, 对工作报以敬意, 对社会予以回报;才能在社会中与人和谐相处。怀感恩之心, 行报恩之举, 应当成为每个大学生的行为准则。我们应该通过感恩教育, 树立起知恩图报的社会风范, 让这个世界充满友爱, 以期实现人与自我, 人与社会, 人与自然的三大和谐, 进而升华我们的人格魅力, 辉煌我们的民族精神。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不断加强感恩教育, 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摘要:感恩励志教育是以感恩、励志为主题, 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感恩励志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提升高校育人工作的内在价值, 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有利于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构建。
关键词:大学生,感恩励志教育,行为准则
参考文献
[1]李丹.感恩励志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 2011, (7) .
[2]孙立龙.“90”后大学生感恩教育有效实施途径探析[J].教育研究, 2011, (3) .
[3]丰玉梅.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途径探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0, (3) .
[4]张忠春.大学生励志教育的探讨[J].新西部, 2011, (6) .
3.资助工作与感恩励志教育探究 篇三
【关键词】中职学生 资助工作 感恩教育 励志教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B-0026-02
近年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职业教育,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奖、助、免等的职业教育资助体系。吸引了不少初、高中毕业生和社会适龄青年接受职业教育,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然而,在中职资助政策出台十多年来,中职学校的资助仍主要停留在物质上的资助,在精神上的影响非常小,思想教育不足。虽经济资助多样,但教育力度不够,全员育人格局有待提高。
一、中职学生感恩励志缺失的现象
国家对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中职学校)学生的资助力度越来越大,全面实施了“奖、助、补、免”等多元化的资助模式,几乎所有的中职学校内的学生都能获得至少一项以上的资助。这些资助在物质上极大地帮助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解决上学的困难,大部分学生对良好的国家资助政策都怀感恩之情,立志学好技能将来回报社会。
不过,也有不少学生出现感恩缺失的现象——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只懂得一味索取,不愿意付出,更不愿意吃一点小亏。国家的资助被他们认为是理所应当,他们一拿到资助就立即挥霍,月初是土豪,月中就花光,不懂得感恩,更谈不上励志。这些学生贪图安逸、不愿劳动、不愿奋斗,以至厌学逃学,没有追求,没有目标,精神空虚,缺乏责任感,等等。现实中,更有不少学生甚至因贪玩丧失学习兴趣,出现厌学、辍学,沉迷网络游戏等现象。
因此,这就成了中等职业学校资助工作中亟待完善的一环——感恩励志教育。
二、中职学生感恩励志缺失的现状
中职教学感恩励志教育中出现的这些现象也是有原因的,仔细分析,有如下原因:
(一)就读中职学校的学生群体的个人原因
由于社会的观念、家长的心理等因素,认为成绩好的学生应该选择读高中,有的家长甚至会尽其所能一定要孩子上高中,认为读中职没有出息。现在的社会观念认为,上高中考大学才是“正道”,才有前途。这些“前途”都是为成绩好的学生准备的,而只有成绩不好的学生才会选择中职学校。
这样一来中职学校的生源整体来说就是来自各校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们有很多共同的特点:成绩偏差,充满失败感,自认为没有前途,未来灰暗,他们心里问题也较多。比如考试成绩较低,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较差,具有失败心理,对前途感到悲观迷茫,对教育的敏感度较低,教育管理难度较大。
一般中职学生可以分为四类:
1.留守儿童或是来自单亲家庭。
2.家庭富有,父母溺宠,任其挥霍。这类学生在初中时调皮捣蛋,且年龄尚小,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不能马上就业而且也不需要他们赚钱养家的,这些学生的父母将其送到中职学校的目的就是要他们在学校多混几年,而且是跟父母协商好每月得多少钱后才来学校的(等于是用钱请学生来上学的)。这类学生只懂索取,不爱学习,不在乎学校的资助,用钱经常挥霍无度。稍有不顺,就和老师、家长对立,完全没有感恩之心。
3.初中毕业考不上高中,家庭一般的学生。他们来读中等职业学校的目的就是靠着国家的各项资助来完成几年的学业,混个毕业证,个人生活规划较差,同样无目的性,无进取心,对学习对学校的各项活动毫无兴趣。然而他们对国家资助有着极强的期盼心理,对资助只懂得一味地索取。
4.家里贫困,交不起学费杂费的学生。因为有了国家资助政策,得以继续求学。这类学生往往进取心较强,对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较为珍惜,有个人的人生规划以及较强的学习目的性。这类是怀有感恩之情的学生群体,他们积极乐观,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服务于全校师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传播感恩意识和爱的力量,这类学生也成为各大中等职业学校独特的风景线。
(二)受助学生对国家助学金的不合理使用和对学校资助工作的不理解
国家助学金是对贫困生的资助,希望贫困生能够更好地完成学业。但一些获得资助的学生把这当作是理所当然的事,不懂得感恩国家和社会、学校。没有把助学金用于学习和生活,而是用来请吃请喝,任意挥霍。这些学生甚至还抱怨学校老师把钱发得慢,等等,这种感恩缺失的现象是目前比较严重的一个问题。
在进行资助工作中,这种无偿的资助方式虽然解决了学生的“燃眉之急”,但也产生了一些弊端,使得一部分学生产生依赖心理,并把学校给予他们资助的视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毫无感激之情,甚至感恩的意识都没有,甚至出现把获得助学金的多少当作攀比的对比物的现象。
(三)学校教育的片面性,忽视感恩励志教育
长期以来大部分的中职学校重视学生的专业教育、能力的培养和就业出路等问题,对技术教学,不少学校成立专门的比赛特训团队,高度重视本校有多少学生能在某某级别比赛中获多大级别以及多少奖项。相对来说,对资助工作则以完成任务为标准,往往忽略了学生的情感教育和其中的育人功能。
虽然在中职的德育课中也把“感恩励志”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是,许多中职学校对德育课的态度是雷声大,雨点小,甚至有些学校随便找一个其他专业的老师来上。德育课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是次要。段考随堂,期考更是用一篇作业来完成,也就是说,忙起来就可以不用上德育课。很多关于感恩的教育活动都是走过场,走形式,达不到想要的效果。
(四)社会转型带来的负面效应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富裕起来的人们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金钱至上,物质至上的社会现象不断地影响着中职学生,社会上的那种急功近利、追求享乐、重利忘义等严重地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特别是“90后”“00后”,他们感恩意识薄弱,只知索取,不懂感恩,更不懂奉献。不少学生不会体谅父母,不懂得教师的辛劳,没有爱心,没有责任感。更不知道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教师的教导之恩,更不知道感谢祖国、社会对自己的培育之恩。
三、加强中职学生感恩励志教育的措施及途径
感恩励志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它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等的社会工程,想要较好地完成这项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多方面的通力合作,形成好的合力。
(一)从家庭教育着手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应该成为孩子感恩励志教育中的启蒙老师,并将家庭教育看作孩子获得感恩意识的第一个平台,教会学生明事理,立志成才。从孩子来到这个世上开始,接触最多的是父母,孩子与父母可以说是全方位的密切接触。因此,父母可以随时随地地利用生活中的点滴,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感恩教育。
人类行为习惯的养成,道德思想的完善都不是与生俱来的。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的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父母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当发现孩子有要帮助父母的意识时,要及时给予鼓励,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和行为,让孩子体会到实施感恩的快乐。并言传身教,树立“仁爱之心”,常存“感恩之念”,尊老爱幼,善对亲友,关心别人,对待工作、家庭、社会负有责任感,构建团结和睦的家庭环境。为孩子提供榜样,做示范,这样能够促进孩子更加自觉地知恩、报恩和施恩,为感恩励志教育创建良好的氛围。
(二)以学校教育作为主导手段
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把感恩励志教育作为其重要的内容之一
学校要加强感恩励志教育,并把它作为加强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思想道德教育是一种比较抽象的“行为”,想要将思想道德教育推进,需要通过各方面进行“具体化”的工作。而感恩励志教育则是其中比较有实效的方法。感恩励志教育的主要目的便是要人懂得感恩,让人明志,有奋斗的方向,并在不知不觉当中引导学生知恩感恩,知荣明耻,进而知礼明德,促进思想道德发展。
在开展感恩励志教育中,要从细微处着手,于细微处见精神,教育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生活中的道德教育作为感恩教育的基础,在道德教育中渗透感恩励志教育。教育学生,无论是学校生活还是社会生活,都要用感恩的心来对待。只有有了感恩的心,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社会才会更和谐、更阳光。
2.把感恩励志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
校园文化对学生成长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建设校园文化过程中,要把感恩励志教育融入其中,并把感恩励志作为重要的校园文化因素之一。让校园处处都体现出感恩励志的力量和感恩励志的意识,把感恩励志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具体来说,学校在不断优化物质环境的同时,建立一个良好的精神环境,创设和谐的校园环境,让师生都能感受到校园生活的美,把校园建设成为富有激励的阳光的文化环境,建设良好的班风、校风。通过这样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熏陶学生,使之受到感染与鼓舞,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感恩和励志。
(三)把社会教育作为辅助
充分利用实习见习活动,开展切实的感恩励志教育活动。学生到企业实习时虽然脱离了学校的管理范围,但仍受学校管理。因此,在实习过程中,学校要把感恩励志教育带动实习活动中,并把它贯穿始终。教育学生在与社会人员的交往中学习为人处事,在工作中学会吃苦耐劳,得到别人的帮助要懂得感恩。特别是在实际工作中,要尊重师傅和工友,当师傅传授技术时,要虚心听讲,要以感恩的心来对待师傅。同时,学校也要争取得到企业的支持,让师傅在传授技术的同时,把社会生活中的道德礼仪知识等教给学生,把它当作一种有益的社会教育形式,融入学校的感恩励志教育体系中,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作为有益的补充。与学校教育联动,共同作用于学生,促进学生成长。
总之,中职资助工作中的感恩励志教育是建立在物质的资助的基础之上,把精神的关怀和心理上的疏导融合起来,让学生在感恩励志教育的实践活动中,自信、自强、自立,进而以感激的心对待国家和社会,加倍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励志成才,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社会、国家。
【参考文献】
[1]魏宇.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感恩教育[J].今日湖北,2013(10)
[2]廖远志.高校资助工作与感恩教育[J].考试周刊,2013(95)
[3]黄晓钰,宋齐明.浅议如何有效实施中学生感恩励志教育[J].学园(教育科研),2012(11)
【基金项目】南宁市教育科学规划2014年度南宁市学生资助研究专项课题“职业学校感恩励志教育途径探析”(2014XSZZ08)
4.感恩励志教育报告会听后感 篇四
国旗下讲话2012.10.29
上个周三下午就是在这个升旗的地方,我们举行了“关爱生命、伴你成长 ”感恩报告会,不用我说,这场报告会是感人肺腑的,是令人心潮澎湃的,是催人泪下的,对我们,包括对我们的家长,也很有可能是有生以来的听过的最感人、最难忘的一堂课。从长辈们湿润的眼睛中,从学生们低声的哭泣中,甚至是大哭,我知道那不只是自己良心的谴责,更是良知的发现。
当听到在汶川大地震中,一位女教师在楼房倒塌的那一刻,用自己瘦弱的双臂为两名学生撑起生存的一片天,却把自己的生命圈到了圈外,最后是用锯锯开教师紧紧抱住的双臂时,同学们的眼睛湿润了,那是发自内心的敬佩和感动。
当听到《感恩的心》这首歌背后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为了一个和自己一点血缘关系都没有的女儿上大学,临死之际捐出自己有用的器官,只求孩子上学的每月生活费时,同学们都不敢抬头听,开始哭泣了。
龙岩山区有位母亲为了凑齐孩子上学的200元学费,爬几十里山路去卖血,最后晕倒在风雨的山沟里,还是这位伟大的母亲,蹲侯垃圾桶10余年,供应了清华大学的一位博士生,好多同学都哭了,一些老师也黯然泪下。高老师让我们看看身旁的父母、爷爷奶奶,看看他们为我们操心的痕迹。果然,父母原本乌黑的头发多添了几缕银丝,原本白净、细腻的手变得枯黄,粗糙甚至有些变形,妈妈原本美丽的脸,居然已有了那么多皱纹!时光带走了妈妈华美的青春,岁月磨光了妈妈的锐气,同学们哭了,哭得厉害,有些喘不过气来。十四岁,自尊心很强的年龄,怎么会在那么多人的操场上哭得那样失态?可我们就是哭了,哭得自己都控制不住。同学们终于齐声喊出了那声:“妈妈,我爱你!”这句我们认为再平常不过的话语,这句我们认为与亲生父母根本不用说的客套话、肉麻话,竟让妈妈的眼圈“刷”得红了,流泪了。
当我们站在这旗台上一个个对我们的班主任说:“老师,我爱你。”“老师,我一定好好学习”时,我们敬爱的班主任们,在闪着泪光,一个一个地与同学们拥抱,原来无私的不只是父母,还有老师。
我一直在用录像机记录着这感人的时刻,当大多数学生直直跪在爸妈、爷爷奶奶的身旁,或者抱头痛哭时,我的手都在颤抖,我知道我们学生真的震撼了,体会到了做长辈的不容易,也感到自己的任性、不孝顺。这是打心底的在忏悔。
从同学们的哭泣中,我可以感受到,我们的学生是有良知的,美好心灵是不会泯灭的,这场感恩励志报告会是我们这学期最感动的一次,但他不可能让我们一学期都感动,所以我想让同学们记住几个节日,阳历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父亲节,阴历九月九是中国的老人节,还有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的生日,在这几个节日那天,别忘了给远方打工的爸妈打个电话,问个好,报个平安;别忘了给在家辛苦工作的爸妈倒杯水,亲口说声:节日快乐。更别忘了帮一直为我们烧水做饭的爷爷奶奶拎桶水,洗洗碗筷。
当我看到同学们高高举起自己的拳头,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我要成功”时,我知道我们的学生是有骨气的,不会让爸妈忧伤的,不会让老师失望的,更是让家长、老师看到了希望。
既然接受了父母的爱,就要用最动情的方式报答这份爱
既然选择了上学,就要用饱满的热情为自己的选择而努力
5.感恩励志教育报告会 篇五
2015年11月13日下午,方城县广阳镇一初中举办了“习惯养成教育月”感恩励志报告会,来自“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资深讲师张自学先生为学校3000多名师生和家长做了近两个小时的大型感恩励志演讲。
报告会由穆德会校长主持。穆校长首先对“关工委”的大力支持和张自学先生本人应邀前来广阳一中表示由衷的谢意,对广大家长朋友能够前来跟孩子们一起度过一个美好的下午表示赞赏。接着,穆校长简要介绍了广阳一中的基本情况,以及在全体教职工的辛勤付出下,这些年学校取得的成绩和获得的荣誉,加深了家长对学校的了解,拉近了家长和学校的感情。
而后,报告会正式开始。张自学先生从“感恩国家、感恩老师、感恩父母”三个方面做了精彩演讲。张老师用满腔的热情,抑扬顿挫的语言,动情的讲述了一个个发人深省、感人至深的感恩故事,在场的许多师生和家长都被深深感染,当场流下了激动的眼泪。要感恩,马上行动起来。在张老师的引导和鼓励下,同学们摒弃胆怯和羞涩,大声喊出了“老师,您辛苦了”,“老师,我爱你”,“爸爸、妈妈您辛苦了”,“爸爸、妈妈,我爱你”,一声声发自内心的呼唤,一次次深情的拥抱,同学们与自己的老师、自己的亲人相拥而泣。更有同学纷纷走向舞台,泣不成声的表达对父母和老师的感恩之心,让在场的每个人热泪盈眶,整个校园变成了爱的海洋。
6.感恩励志报告会有感 篇六
哈尔脑初中八年1班李海月
人生最大的价值就是爱和奉献,把爱和奉献当作享受,永远都会生活的很快乐。有一种爱,是世间最无私的爱;有一种付出,是世间最真诚的付出;有一种关怀,是世界上最永远的关怀,这便是父母给予我们的一切。
我的父亲和别人的父亲一样是一个平凡不过的农民,可他却给予了我和别人父亲不一样的爱。记得自己小学的时候不愿去上学,爸爸去送我,可我当时还是不喜欢上学,渐渐地自己长大了,想着好好学习了,可已经晚了,每次跟爸爸顶嘴,自己总是控制不住自己,就和吃了“炸弹”似的,马上就炸了,可事后自己想想,我为什么控制不住自己,想去跟爸爸说声对不起,可却说不出口。
通过今天开展的感恩励志报告会,让我们父女之间的亲情牢牢地锁在了一起,让我们有什么话可以说,平时说不出口的话又可以大声说了。今天是我通过这个活动而且是在自己长大之后第一次拉住父亲的手。当拉起手的那一刻起,我的眼泪就忍不住的又掉了下来,父亲的手,因为干活变得那么粗糙,当我跪在爸爸怀里的时候,听到爸爸的心跳,流着眼泪,我想:爸爸等这一刻已经等了十多年了吧,可我又不好意思跟爸爸说声:“我爱你!”只抱在爸爸的怀里哭,这是我第一次听着爸爸的心跳,握着爸爸的手,抱在爸爸的怀里,跟爸爸大声地说:“爸爸,我爱你,永远爱你!”
感恩,是一盏明灯,它温暖了心田,照亮了人间,我要感谢我的父母亲,把我带到这个世界,还有的班主任老师,是您一次次鼓励着我,为我费心,让我在学习上有了长足的进步,我亲爱的老师,您辛苦了!
7.感恩励志教育报告会 篇七
关键词:新资助政策,贫困生,励志,感恩,诚信
一、贴近学生实际, 正确认识新资助政策的影响
2007年,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 建立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新资助政策体系。随后, 相关政策、措施相继出台, 形成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 (即通常所说的:“奖、助、贷、补、减”) 等多种方式并举的资助政策体系。
新资助政策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清晰的解决路径:即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 以国家励志奖学金等为辅, 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住宿费问题;以国家助学金为主, 以勤工助学等为辅, 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问题。这个资助体系帮困奖优并举, 在积极促进教育公平的同时, 也优化了教育结构。
在新资助政策的激励下, 受助学生能更加努力的学习。那些因为自身原因暂时没有获得资助的学生, 也开始努力改变自己不好的行为习惯, 努力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来争取下一次的资助。所以新资助政策无论对获得还是未获得的同学都起着鞭笞和激励的积极作用。
自新资助政策实施以来, 我们也在学生中发现了一些问题: (1) 缺乏诚信, 弄虚作假。因为资助金额较大, 部分学生的家庭经济并不困难, 却出具假证明, 以骗取助学金; (2) 不正确看待国家助学金。大部分学生对资助政策存在着只要是贫困生就应该受到资助的认识误区。有些贫困生因为表现不佳没有获得国家资助, 他们不但不检查自身原因, 反而通过违纪等消极行为来表达对政策、学校、老师的不满; (3) 不恰当地使用国家的资助。有的贫困生在领到助学金后不是把钱拿来用作学费或生活费, 而是随意挥霍浪费, 甚至买一些奢侈品; (4) 恶意欠费。在助学金评定过程中, 有些学生是实实在在经济困难, 交不出学费, 只能暂时欠学费, 但有些学生明明有学费, 为了表明自己“十分贫困”, 故意拖欠, 以获取助学金。
二、实现教育功能, 融入励志、感恩、诚信教育
高职院校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实施新资助政策中, 融入励志、感恩、诚信教育, 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促使学生全面成才。
(一) 融入“励志”教育, 发挥激励作用
励志教育是人生观教育, 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不少家庭贫困学生由于经济原因, 给他们心理上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表现为迷茫、自闭、脆弱、敏感, 对未来没有信心。新资助政策的实施, 不仅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 更重要的是消除了他们的心理负担, 重新树立起他们对美好未来的信心, 培养起自立、自强、积极、乐观的健康心态。
同时, 学生的思想品质、行为规范表现也很重要, 利用好资助政策, 把资助对象的评定条件与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考核挂钩, 可以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一些助学金获得者在维护寝室卫生、严守各项纪律等方面起到很好的榜样示范作用, 这样也能带动其他同学, 形成良好的班风班貌。
(二) 融入“感恩”教育, 引导正确的情感体验
不可否认, 有相当一部分受助学生感恩意识淡薄。他们认为受到帮助是理所当然的, 对他人的帮助从来都“毫不客气、欣然接受”, 有些学生还因为资助金额太少而怨声载道。这些学生中“等、靠、要”的思想比较严重, 不懂得知恩图报, 甚至当帮助过自己的人面临困境时也无动于衷。
对于广大高职生来说, 感恩不止是简单的回报, 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我们应加强对学生的关爱, 了解他们的内心思想, 在给予他们资助的同时, 也要给予他们心灵的扶持。应深入开展关心他人、学会感恩、知恩图报的感恩价值观的宣传教育, 同时配合社会教育逐渐使学生学会知恩图报, 常存感恩之情。此外, 还可开展感恩教育的实践活动, 例如召开“感恩”的主题班会、感恩志愿者活动、感恩的模拟情景教学等, 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自我、反省自我、完善自我。
(三) 融入“诚信”教育, 打牢做人的基础
在贫困学生资助范畴内, 不诚信的事例屡次见诸报端, 高校学生的诚信教育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做假”问题, 更是一个危及学生成才、成人的大问题。
1. 抓师德师风建设, 教师做诚信的表率
作为教师, 要以身作则, 时时事事讲诚信, 给学生作诚实守信的榜样。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诚信教育, 发挥教书育人的强大功能, 把诚信教育落到实处。特别是教师要善于利用辩论、讨论、思想交流等多种形式, 摆事实讲道理, 驳斥学生错误的看法和言论, 帮助学生分清是非, 提高思想认识。
2. 营造诚信环境, 引导学生共建和谐校园
校园环境建设要体现诚信教育, 如规划诚信教育专栏, 在教室等公共场所设置诚信格言、警句牌, 在校园网上设置诚信道德建设网站, 形成诚信文化氛围。还要营造诚信教育舆论环境, 用诚实守信的榜样鼓舞人, 用弄虚作假的反面教材警示人。
3. 开展诚信实践活动, 强化诚信意识
我们应通过开展有益的活动深入、细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从而强化学生的诚信道德意识。
4. 建立信誉档案, 形成考评体系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 可建立学生诚信或个人信用档案, 将其作为就业、毕业、评奖的重要指标。还可确定诚信度测评的标准, 通过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议三者结合的方式, 对学生诚信作出评价。
三、衔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 形成教育合力
最后, 高校还应注重与学生家庭的联系, 充分发挥新资助政策的激励导向作用。一方面, 从经济困难的学生家庭来讲, 家长希望子女获得更好的教育机会, 而新资助政策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因此, 家长一定会督促学生在学校要努力学习, 争取成为优秀生, 获得国家或学校的资助, 这有助于学生励志成才。
另一方面, 从学校教育来讲, 新资助政策的积极作用使家长能更好地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家庭和学校共同监督学生对资助金的使用,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资助金, 又促进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
总之, 我们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国家的资助, 要把“助学、励志、育人”作为学生资助工作的发展目标和工作原则, 努力实现“济困助学”和“励志成才”相结合。
参考文献
[1]马静, 刘利才.论当代大学生励志教育[J].学术论坛, 2008 (8) .
[2]姜微微.高校贫困生主要心理问题及其励志教育初探[J].科教文汇, 2009 (15) .
[3]刘锴栋.国家助学贷款与贫困生诚信问题探究[J].文教资料, 2009 (2) .
[4]刁艳红, 高小华.关于高职贫困生感恩意识培养的思考[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6 (4) .
[5]张革, 杨迪.对贫困大学生贷款诚信问题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 2008 (5) .
【感恩励志教育报告会】推荐阅读:
感恩励志教育报告会总结讲话10-27
“诚信感恩,励志教育”主题班会策划书10-26
《感恩我们在行动励志报告会》观后感07-12
感恩,励志,诚信09-20
感恩孝亲励志成才07-08
感恩励志征文文件08-12
感恩励志演讲比赛11-10
经典感恩励志小故事09-16
感恩励志诗歌散文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