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是疲倦的蝴蝶

2024-11-14

落叶是疲倦的蝴蝶(共8篇)

1.落叶是疲倦的蝴蝶 篇一

落叶是疲倦的蝴蝶的美文

夕阳老去,西风渐紧。

叶落了,秋就乘着落叶来了,秋来了,人就随着秋瘦了,随着秋愁了。

但金黄的落叶没有哀愁,它懂得如何在秋风中安慰自己,它知道,自己的沉睡是为了再一次的醒来。

落叶有落叶的好处,可以不陷入爱情的纠葛中。落叶有落叶的美,它是疲倦了的.蝴蝶,我甚至能感觉到缓缓落下来的叶子们的轻轻叫喊。

那一刻,我的心微微一颤,仿佛是那轻轻飘落的叶子中的一枚……

我看到故乡,看到老家门口那棵挺拔的老树,看到炊烟因为游子归来而晃动。对于远走他乡的脚,对于遨游天际的翅膀,炊烟是隐形的牵绊。就像门口的大树,枝干骄傲的指向四方,而起点只有一个,终点也只有一个,每一个离开根的人都带走了一片绿叶,却留下了一条根,深深埋藏在故乡的土壤里。

而眼前,秋衣正浓。依旧开始了校园清清的喧闹,依旧是独影飘荡绿荫间,依旧是短裤,短袖,依旧是轻飘飘的感觉,依旧是不那么喜欢的度着时光。

秋风扫着落叶,踏着这似曾相识的路,赏着这似曾见过的景,细雨让眼前的一切都格外秀气。想起了那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2.梦是蝴蝶的翅膀 篇二

那时她不满18岁,没技术没文凭,只能在一家路边小吃摊做服务员。摊点不远处,是一家艺术学校,每天清晨,都有背着画板的学生,踩着和煦的阳光,一脸喜悦地奔向艺术的殿堂。

她常常手里端着盘子,目光却紧随着这些学生的身影,久久回不过神来……

学校的老师偶尔会来光顾小吃摊。有一次,几个老师一边在摊上吃早点一边闲聊,说到学校要找一个清洁工时,一直在旁边默默洗碗的她忽然站起来,走到老师们面前,搓着手,红着脸,怯怯地问:“我去行吗?”

就这样,她成了艺术学校的清洁工,月薪800元,除去生活费,所剩无几,她却高兴得几夜没睡好。

从此,学校的老师们就经常看到一些很有趣的事情:这个小清洁工会一边拿着扫帚扫地,一边竖起耳朵偷听教室里的动静,巴掌大的地方,一扫就是一堂课,等大家都下课了,她又把扫帚舞得很欢,很快就把其他地方扫得干干净净。这个小清洁工还会捡同学们丢弃在地上的废画纸,不过,她没有扔进垃圾筒里,而是用橡皮把它们一点点擦干净,下班后躲在寝室里偷偷在上面涂鸦。

这些事情传到校长耳朵里,校长决定换个清洁工,学校的卫生必须保证。她听说后,扔下扫帚,跑到校长办公室,红着脸,信誓旦旦地说:“我可以不要工资,只要让我留下来就行,放心吧,我一定会把清洁工作做好!”

她急红脸的样子让校长最终留下了她,800元的月薪也照付不误。她成了这个学校的“编外学生”,白天挥舞着扫帚拼命工作,将汗珠洒在校园的角角落落,放学后,学生都离开了,她一个人坐在教室里,将所有的梦想倾注在画笔上。

画画的开支是一个月收入800元的打工妹无法承担的,为了买笔墨纸张,她又沦为了破烂王,别人扔的饮料瓶,她都当宝贝捡回来,拿到废品收购站,换回一大堆绘画用品。

一天24小时被她分割成了三段:8小时工作兼捡破烂,5小时睡觉,11小时画画,她瘦小的身影成为校园里最忙碌的风景。

虽然没有绘画功底,她的画还是慢慢引起了学校老师的注意,干练的画风,大胆的用笔,不比任何一个专业学生差。老师们不再认为这个小清洁工是“瞎忙活”,他们开始免费为她提供一些指导,这让她的画,如遇到春风的小草,快速茁壮地成长。

她不再满足于业余画画,她想参加艺术类高考!

所有人都认为,这个小清洁工的梦想实在太像白日梦,但她却在嘲笑和不解中,交出了让人瞠目结舌的答卷。她以556分的高分,成功通过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专业课考试,在一群经过专业培训的学生中,名列第203位。

这个女孩有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名字——邓轩,但她用自己的努力,一步步靠近梦想,让人生变得不再普通。

3.落叶是疲惫的蝴蝶作文 篇三

落叶是疲惫的蝴蝶,仰叹生命脆弱地凋零;落叶是疲惫的蝴蝶,寂寞沦为秋的空灵;落叶是疲惫的蝴蝶,无奈地消隐于悲伤的沉吟。

——题记

生命的秋轻轻地拭去那抹翠绿,几片枯叶凋零飘飞,曼妙地留下疲惫的行迹,恰似一只只疲惫的蝴蝶,温柔地飞向大地......

——我走在回教室的途中,突然感觉一种神秘的感觉弥漫于脑海,像一种很自然的坠落感。是亲吻大地的呢喃?顿停,一撇枯黄充斥眼瞳。于是,我便小心地拾起:“哦,只是一片枯叶罢了。”但不自觉地,又认真地端详起那片落叶:

岁月的腐蚀为它涂上了那抹金黄,叶脉已经老化了,边上还镀上了几个小小的黑斑点,亦是痕,或是泪?落叶,你为何独自凋零?是秋擦掉了你旺盛的翠绿,还是时光老化了你水盈的面庞?是谁?!是谁偷窃了你的青春?快告诉我!快告诉我!你为何要舍生相撞那坚如磐石的大地?你柔弱的身躯,哪能受得了这轰顶的撞击?是命运,让你颤栗的吧!但,你为何要舍弃那温暖的栖息地呢?

......

沿着你坠去的路线,我找到了那棵树——那颗瘦骨嶙峋的古树,就是你所谓的家吗?这棵树佝偻着,如老妪负水,枝干已翘得很高,几棵枯叶栗栗地抖动着,如瑟缩在寒风的老人。看到这儿,我的心底如潮水般涌起一阵酸楚和悲哀......不知又哪里来的一阵秋风,忽地夺去了最后的一片枯叶。于是,枯叶又跌了下来,它飘舞着,在古树的映衬下,场面极其凄美。这片最后的.枯叶,它也是以同样的姿势以身相撞于那坚如磐石的大地。在它坠落的一刹那,我的心也仿佛是被刀子扎了一下,血液喷涌;心,仿佛也死了一般。这时,手中的枯叶也滑落了,疲惫地像蝴蝶般坠了下去......

于是,我又想起了自己,那个疲惫不堪的自己,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努力而努力,迷失了自我的自己。我累了,我真的累了,明知是不可能成功的事,为什么还要硬撑头皮让自己头撞南墙,最后而头破血流呢?这一切是在冥冥之中就早已安排好了吧!但,为何自己还不放弃呢?

......

想着想着,自己仿佛也已经变成了一片孤独的枯叶,一只疲惫的蝴蝶——我在枯树枝上,看着同伴们一一在秋风中不幸坠落。但,为什么还要这么义无反顾呢?

骤然地,一阵秋风呼啸而过。我被气流卷了上去,自由地舞蹈在这空灵绝美的秋天里;我随风旋转,曼妙地谱写着这动人心弦的秋之乐章。这时,我发觉自己已不再疲惫了;我感觉到触及大地之时,那来年的复苏与新生。

4.落叶是疲倦的蝴蝶 篇四

【近义词】

孜孜不倦

【词语释义】

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出处】

《尚书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后汉书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三国志蜀书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

【示例】

他长年累月~地工作。

【词语造句】

1、转眼间到了炎热的夏天,知了在树上不知疲倦地叫着,辣椒树的叶子更绿了,小辣椒在微风中轻轻摆动,静静地等待着收获的季节。

2、金翅雀唱着、跳跃着,有时也扑打着,像一群不知疲倦的孩子,给这幽静的山庄更增添了情趣。

3、少年的我在故乡的湖里游泳,不知疲倦;少年的我采一片荷叶顶在头上,对抗烈日炎炎;少年的我在夕阳下不愿回家,被父母追赶……

4、小溪的流水永远不知疲倦,常年不断地唱着欢乐的歌,流向远方。

5、雨不知疲倦地下,下湿了这座城市,下湿了人们回家的路,淋湿了我原本就潮湿的心情。才知道这万物蓬勃的五月,怀念也会无休无止。

6、雪不停地下着,从上午一直下到下午,欢快地下着,不知疲倦地下着,铺天盖地地下着。枯树枝上开出了洁白晶莹的花朵,松树柏树穿上了白色花边的绿裙子,房子个个都带上了洁白晶莹的帽子。

7、这些天使般的小鸟总是不知疲倦地唱歌。这样一来,我家门前可热闹了,就像随时开着一个录音机,我天天免费欣赏着动人的歌曲。

8、连蝉的鸣声都没有,这夏的歌手,这不知疲倦的、摩擦腹部两块褐黄色的薄片,全身颤动着发声的昆虫,难道也被酷暑吓退了?

9、小河,为了大自然的富饶而美丽,你不知疲倦的日夜奔流。在你走过的路上,婆娑的杨柳正在向你喃喃细语,茁壮的新枝,碧绿的柳丝,待放的蓓蕾,无际的绿野,似乎都在向你抿着嘴笑,似乎在向你招手。

10、黄河,咆哮,奔涌,跳动着永恒的旋律,唱着不知疲倦的歌。黄河汹涌,九曲十八弯,曲曲折折,一往直前,任它“山重水复”,定会“柳暗花明”。

11、为了筹集到资金,她不知疲倦地四处游说。

12、操场的东边站着一位举旗手,不知疲倦,他站在那里,手举红旗风雨无阻,它就是国旗杆。每个星期一升国旗的时候,我们都站在操场上,排着整齐的队伍升旗。这时,举旗手显得更加威武。

13、时间就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总是不知疲倦地向前走着.时间像金子,却比金子更宝贵。

14、时间,他有脚的啊,他永不知疲倦地向前走。

15、只有那不知疲倦的爱和冷静的牵挂,才是一个母亲真正的喜悦。

16、我爱读书,我就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在书的百花园里不知疲倦地飞来飞去,采集花粉,小说教给我做人的道理,诗歌唤起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童话让我感受到美与丑、真与假……读书成了我每天生活中的必修课。

17、不知疲倦地翻越每一个山丘,越过山丘虽然已白了头,喋喋不休时不我予的哀愁,还未如愿见着不朽就把自己先搞丢,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

18、时间就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总是不知疲倦地向前走着。

19、我最喜欢的课余生活就是绘画,每天晚上只要一有时间,我就会不知疲倦地拿起心爱的画笔画一幅画,绘画让我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

20、鸟,是我最喜欢的动物。它那小巧玲珑的翅膀上长满了米黄色的羽毛,摸上去毛茸茸的。一张小嘴一天到晚不知疲倦地唱着歌。

5.落叶是疲倦的蝴蝶 篇五

和光学显微镜不同,扫描式电子显微镜不是利用自然光的折射进行观测的,而是利用极窄的电子束扫描样品,以二次电子信号成像来观测样品的表面形态的一种生物研究仪器,它以电子光束作为光源取代了传统意义上的光学透镜自然光光源,而电子光束扫描观测下的样品是不会呈现色彩的。通俗地说,它其实就相当于一台黑白相机,在这种显微镜下无论观测什么都是无色的。

从蝴蝶翅膀的构造来说,它由众多鳞片构成,而鳞片的颜色分为三类,分别是化学色、物理色、混合色。在众多的鳞片中,化学色鳞片由化学物质构成,由于含有不同的色素,能显现出不同的颜色,就像花青素之类的,所以它是绝对有颜色的;物理色又叫结构色,物理色鳞片本身是无色透明的,因其表面的微观物理结构,使光波发生干涉、衍射和散射,从而产生了比化学色更加绚丽的颜色;第三种混合色,顾名思义,它既有化学色,又有物理色。

6.是蝴蝶,就不怕翅膀上的雨水 篇六

母亲曾是一名歌剧演唱家,小小年纪的她受母亲影响,4岁时,就迷恋上了音乐。13岁起,她开始了音乐创作。高中毕业,她不顾家人的反对,带着稚嫩的梦想,到了纽约。

初到纽约的日子异常艰难,然而她没有屈服,在昏暗的灯光下,她不停地写歌。18岁时,她终于在一家热门的俱乐部获得了登台表演的机会,她的完美嗓音和创作才华渐渐为人注意,哥伦比亚唱片公司以35万美元的合约成功将她揽入旗下。她很快在公司崭露头角,长居排行榜十大热门明星之首,频频出现在各大杂志的封面上。这些杂志认为她在音乐和形象上的转变带动了整个乐坛的潮流,并将此种潮流命名为“蝴蝶效应”。 然而,不久她就与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分道扬镳,新的公司也认为她失恋后精神上出现了问题,与她终止了合约。那时的她备受争议,然而在低谷中的她没有放弃音乐,她坚信,是蝴蝶,就不怕翅膀上的雨水。

两年后,她凭借新专辑重新回归乐坛的巅峰,此后她的歌曲一直在各大音乐榜单上排名第一,她的歌曲受到全世界各地歌迷的喜爱,她因此被称为流行乐坛天后。她就是玛丽亚·凯莉。

【读与悟】只要你始终相信自己是一只美丽的蝴蝶,雨再大都不会打湿为梦想而飞的翅膀,那么终有一天,你会迎来属于自己的绚丽春天。

7.不知疲倦的歌者 篇七

我读姚先生,印象最深的倒不是先生的作品何其多、何其好,唯感慨一点:他是如何写了那么多回族题材的诗呀!只消从题目望去,《金积堡》《讨“乜贴”的小姑娘》《回乡往事》《回回的歌》《老阿大漫步天安门》《固原月》《圣地顶礼》《瀍河的传说》……仿佛是洁白的浪朵潮涌般地,一浪高过一浪地扑来,从解放前到新世纪,各个时期都有回回味儿十足的诗篇。这些诗,取材往往平凡无奇,语言轻雕饰,鲜有金戈铁马磅礴恢弘之气,但在凡人俗事一吟一叹中,总蕴含着炽烈的民族情怀。

想来,那个年代的回族作家,好几位都是有着这一特质的:他们一生写了很多作品,但发表最多、影响最大、感情最真的,多是反映本民族生活的。他们不知疲倦地为母族歌唱,顺境中放开了喉咙唱,逆境中沙哑了喉咙唱,几乎到了忘情的程度了。譬如马瑞麟、李佩伦、冯福宽诸先生,莫不如此。那些尘封的作品在特定时代留下的美学价值抑或局限,已不是今天的我所要注目的——打动我的最是,他们曾经如此滚烫地写过、爱过,而这样的一代作家,这样一种表达爱的方式,已然一去不复返了。

姚欣则写回族,有一首诗最有名,这便是发表于1944年初的《扎白头巾的妈妈》。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浩瀚长卷中,这首小诗或许是不足为道的,但对于回回民族来说,它是无论如何不应被忘却的。因为,就当前的研究情况来看,那大概是新文学运动以降,回族诗人公开发表的第一首本民族题材的诗作,也可以说,是在新诗领域开了“回回写回回”的先河!

至于这首诗究竟是否有首创之功,我的看法是,最好还需一些时光的沉淀。当前的回族文学研究尚存诸多盲区,特别是对现代文学的研究,基本处于垦荒状态。回顾回族新文化运动的浪潮,报刊林立,华章缤纷,其中当然也不乏一些尚未引起重视的文学作品,或许某一角落,便夹有遗漏的珍宝。对姚欣则的公允评价,应当等待这些研究更为充分严谨之时,这亦是对作家真正的尊重。故此,我在编纂《中国回族文学通史·当代卷》时,对姚先生的评介,没有随众使用“最早”、“首位”这样的词汇,而是言其“较早地采用新诗体、以鲜明的民族色彩和强烈的民族意识,描写回族人民现实生态和历史文化”,这一表述,也是得到了姚先生认可的。

先生大抵最不喜欢的就是高抬自己吧。记得回北京后,先生几次来信叮嘱:若要写他,务要客观,不许夸大,他从心里更加敬佩木斧、马瑞麟等这样一些同时代的回族作家。

如今,品咂起这首七十多年前的《扎白头巾的妈妈》,诱人长思。尽管那只能算是一首稚拙的习作,但一个民族关乎灵魂的表述,毕竟就这样启程了——

妈妈扎着白头巾,

在家里忙碌;

妈妈扎着白头巾,

去田间劳作;

妈妈扎着白头巾,

到清真寺做礼拜。

……

诗中可见,姚欣则文学活动出场的第一步,就牢牢踩稳了母族文化的大地。在诗歌第二节,诗人分别以“心”、“灵”、“胸怀”、“品性”为具象,选用具有宗教意味的“纯净”、“圣洁”、“宽阔”等词汇,对“妈妈”的形象进行了刻画。诗的束尾,倏然一变,采用了一个突厥语称谓单词“阿娜”,使全诗意味顿然一变:“阿娜抚育我长大∕白头巾也化入我的生命。”至此,读者顿悟:诗人抒写的不是具体的血亲妈妈,而是“回回民族”这个文化母亲。

姚先生告诉我,他写此诗,几乎不假思索,一气呵成。

动力何在?其时,姚欣则正在大西北读书。他翻遍学校图书馆,想方设法搜罗书刊,见蒙古、藏、维吾尔等兄弟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学作品,却唯独找不到一篇反映回族生活的作品!他感到了困顿,感到有了一种不可遏止的使命感。《新疆回族文学》1999年第四期的“回族作家之窗”栏目,曾刊载一篇姚欣则的创作谈,亦谈及此问题:“不平与气愤之余,天真地立下了志愿,将来一定要当一名作家,也为自己的母族写几本书。”

立此志愿时姚欣则十七岁。

弹指世纪过半,他已是河南省作协的资深会员,还担任过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的常务理事。共发表了六百多首(篇)诗文,结集为诗集《村歌》《绿地》,散文集《原上草》,以及诗文合集《徒步集》,部分作品被收入《河南新文学大系》等选集。他还编撰了电视专题片《节日来到回回家》,于央视及一些省台播出,被记入《河南年鉴》。君不见,今日的回回民族,再也不会没有表达自己心情的文艺作品了。

然而,为回回写了一辈子的姚欣则,仍然感到愧疚:最好的创作年华,没法写;改革开放后,可以写了,却老了。他多想为这个民族,写得再多一点,好一点。老友冯福宽安慰他说:“不要太愧疚了。我们都尽到回族知识分子应尽的责任,这就够了。”

陇东:人生的第一个驿站

犹记得,走进姚老的寓所,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

我听说老人家退休以前,是河南省粮食厅的干部,但没有想到,他的家会是那样简朴。房屋不能算窄碍,但几乎没有任何装潢,没有一件值钱的家当,门窗床柜,桌椅板凳,都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老物件。仿佛是要与之匹配似的,姚先生知我要来录影,却没有丝毫穿戴上的讲究,只是穿了老年人冬天常见的那种亮面的藏蓝色薄棉袄,套着一件灰白色夹袄。他讲话的思维是流利的,不像是一个耄耋老人,但起初也会有一些局促,比如为我端来橘子和糖果的时候,还有在我调整机位的时候。

他只是爱笑。面颊自始至终总是红润的,像是刚被阳光烘过了。讲到什么话题,总以笑容收束,即便讲到了他的磨难、他的病,讲到生死两茫茫。

印象比较深的,是先生家里的书。书很多,挤在腐旧的两三个书架上,摇摇欲坠的。很多都破了边儿了,想必读过多遍。后得知,2015年春,这些书已被姚先生悉数捐献给了郑州北大寺。

nlc202309090211

先生从小就是爱书的。

河南偃师,属洛阳界,因周武王东征伐纣在此筑城“息偃戎师”而得名。姚欣则就出生在偃师乡村的一个回族家庭。家道虽中落,但祖辈留下的三间藏书库尚在,单是名人字画便占去半间。在“文化地主”祖父的鞭策下,幼年的姚欣则没事便扑在书堆里,一边读着《诗经》《唐诗三百首》,一边认着字。三四岁的时候,他也被送到清真寺里,学习过波斯文经典,这样的童年经验,培育了他朴素的民族情感。

自小学之始,姚欣则就开始练笔了。正值抗日战争,他就写了一些与抗战有关的日记,有一篇记下了日军炸死几个女学生的事,表达了对侵略者和汉奸的憎恨。一位姓张的语文老师惊喜地对他说:“你的日记写得像文章,改改投到县报上吧。”后来,几百字的文章真的在《偃师县报》上发表了,没有稿费,却收到了一本《模范作文》。这应该是姚欣则最早的一次发表经历。

当时家乡的回民,多是上到初小就不念了,姚欣则却以第三名的成绩考上了高小,并且还当了图书管理员。书读得多了,志向也愈大了起来。终于有一天,他决定走出家门,到远方去。

远方,远在西北,天地苍凉。但那里有一座陇东师范。

抗战之初,达浦生阿訇曾向国民政府表态:“我平生致力于回民教育,希望在内地恢复原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其时,甘肃平凉作为西兰公路上的军事和商贸重镇,为抗日战争运送支前物资和苏联援华装备,也接纳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量难民。蒋介石出于安全考虑,同意由教育部拨款,迁上海伊师至甘肃平凉,改名为平凉伊斯兰师范学校,后又于1941年改为国立陇东师范学校。除在平凉招收甘、宁、青各地回族学生外,也派人到河南、湖北等地招生。

正是此时,高小毕业的姚欣则动心了。举棋不定之际,又是那位语文老师鼓励了他:“孩子你去吧,家乡也沦陷了。那里虽远,但为了求学,值得。”

据姚欣则先生口述,1940年7月左右,他便远离河南老家,负荆求学于西北,一去便是八年。童年耳畔的中原谣曲,换作了高亢凄凉的花儿少年。浓郁的回乡氛围,使散居区长大的姚新则眼界大开。在陇东师范读书的四年里,每天都要守五番礼拜,就连拉警报时也不曾停歇。阿拉伯文是严苛的科班教育,阿文若不及格,便不能晋级。达浦生阿訇亲口教着《法提哈》,母校的屋檐下走出了陈克礼、黄万钧、马贤等赫赫有名的阿林。可以想见陇东这段青葱岁月对姚欣则的濡染之深。此后,他走到天南海北,凡到一处,必入清真寺;凡留作者简介,也定要把“阿卜杜拉”的经名亮在前面。

1944年11月,姚欣则曾在《别平凉》一诗中写道:“陇东是我人生的第一个驿站/在这里我寻觅到了/一千零一个天真的梦……”

谢冰莹:相遇与错过

当时的陇东师范,以培养经汉兼通的开明师资为目的。学生可做阿訇,可做教员,甚至有一次,尕司令马仲英来校演讲,竟鼓励大家好好读书,到外国留学,回来当外交家报效祖国。可是这些梦想似乎都与姚欣则无关。他还是只想当他的作家。在陇东如此,后来到了汉中青年中学、河南商业专科学校,乃至1949年辗转到解放区的河南大学,无论在哪里学,上什么课,脑子里总是想着写东西。

想当作家的人很多,但要当成,毕竟需要太多因素:禀赋、努力、时代、机遇……还有冥冥之中那根拨派的手指。

“谢先生给我讲过课。”姚老漫不经心的讲述震动了我。

因为一个名字:谢冰莹。

回族的文学,从来没有孤立于中国文学而存在过。这本是不必解释的常识,但如果你慢慢发现,几乎每一个知名的回族老作家都或多或少地与文坛大家有所交好,或者至少受到其当面的指点和提携,便会感到惊异和有趣了:马宗融之于老舍,白平阶之于巴金,木斧之于胡风,马瑞麟之于沈从文……诸如此类;而姚欣则如果也算一例,那么他遇到的这位贵人,应该就是谢冰莹了。

据姚欣则回忆,大概是1941年左右,平凉曾组织过一个抗敌文艺队,旨在用文艺的形式在西北宣传抗日思想,上演的第一出戏便是红极一时的独幕剧《塞上风云》。此后,便是一些画展、讲座。谢冰莹也被邀来讲座,而听讲者中就有十四岁的姚欣则。

当时《平凉简报》办有一个副刊,叫“垦荒”。谢冰莹说:“这里不能叫荒地,只是缺乏耕耘者、播种者罢了。”她凝视着场下的青年学子,说:“你们正年轻,又来自不同民族,应该勇敢地充实自己,去做播种者。这样大地自然就不荒凉了,就茂盛了。”她还鼓励大家大胆写作,最好写抗日,写不了抗日,写自己的感受也是可以的。

听到这段回忆,我立时来了精神,又请姚老补充了一些细节。

姚老说,谢先生一点不像个大作家,很朴素地坐在凳子上,逐一询问文学爱好者的名字。当问到姚欣则时,没想到谢先生居然记得他,哦了一声:“我知道,你是穆斯林!你的稿子不错,就是太白了,有点诗意就好了。不过你年纪小,也就到这个水平。以后好好努力就是。”

姚欣则从未和一位大作家有过这样亲切的交谈。他当然知道,谢冰莹是“五四”早期的女作家代表人物之一,北伐途中便写下著名的《从军日记》,受到罗曼·罗兰的赏识,也被誉为中国新文学史上“女兵文学”的祖母。抗战爆发后,这个湖南女子又辗转各大战区,一边救危扶伤,一边战地疾书。而现在,她果真来到荒凉的平凉,坐在自己的面前?

的确,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期(具体地说,是1940年1月17日至1943年3月12日的三年多时间),此时期的谢冰莹,正是因为在西安主编西北唯一的纯文学刊物《黄河》,而与西北大地产生了深挚的联系。巧合的是,当时《黄河》在西安的办公地址——香米园德化里,就在回坊之中。谢冰莹见到姚欣则第一面,就认出了他,并且脱口而出“你是穆斯林”,我想极有可能与她身处回坊办公,熟悉伊斯兰文化有关。

再说这本《黄河》,虽偏居西北,却因主编的口碑与付出,而在文学界影响深广:孙伏园、梁实秋的散文,柳亚子的诗,老舍的小说,丰子恺的漫画……名家之外,刊物也格外提携新人,特辟“读者园地”和“青年园地”,如姚雪垠、牛汉等人都曾得益于此。谢冰莹曾说:“我们可以自慰同时对得起读者的,是培植青年作家,我们尽到了最大的责任。”

nlc202309090211

在这培植的新人之中,年少的姚欣则应当也算一位吧。

当时在西北,写稿子的人很少。据说全平凉加起来,给《黄河》寄稿的也不过三人。编辑对年轻人,特别是少数民族作者非常关心。姚欣则常给《黄河》写信、投稿,起初自然都发不成的,但谢冰莹先生总会回信,指出稿件还需改进之处,建议他要多读唐诗宋词,增加诗的意境。有一次,姚欣则还收到了谢先生寄来的一本书,是1942年西安大东书局出版的《写给青年作家的信》,专门讲创作的。姚欣则清楚记得,那本书还是一个“毛边本”。毛边本,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藏书界曾是一种时尚,鲁迅就曾是毛边本的爱好者和提倡者:装订成册的书刊不加裁切,书边不齐,毛茸茸的,颇别致;有些则是要让读者自己动手裁切开来的。姚欣则是头一回见到毛边本,不明就里,有人告诉他,这是谢先生尊重他的意思,他才恍然。

有一天,姚欣则接到一封回信,却不再是谢冰莹先生所写,而是一位叫厉厂樵的先生。信中说:“你给谢先生写的信收到了,但她已调走,以后可直接与我联系。”

谢先生调去了哪里,信息闭塞的年代,姚欣则并不知情。然而当他把这段逸事讲给我以后,我查考了不少现代文学史料,发现与姚老的口述恰可重合——1943年3月,谢冰莹离开西安,转往成都,任职于制革学校。而接替《黄河》主编工作的,正是厉厂樵!

这一段回忆至关重要。

一则,我查遍了谢冰莹的年谱、生平等研究资料,没有找到她曾在平凉讲座、辅导新人的记录,姚欣则的口述填补了现代文学研究中的一节空白;二则,这段回忆也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当时以《黄河》为代表的文学刊物,那样一代办刊人,对培养边疆少数民族写作者,持着一种怎样的心怀。

后来呢?

后来,随着笔力的提高,姚欣则的诗作《高原的太阳和月亮》也终于在《黄河》发表了。比起先前的处女作《扎白头巾的妈妈》,这一首对民族经验的表述似乎更进了一层:“大唐的太阳,天天从东向西∕亲切地迎接波斯商旅。”“如船新月∕满载圣洁的白云∕擦拭着渺远的天宇……照亮了华夏大地∕从此?,古老的东方/便有了戴白帽的民族。”

多年以后,姚欣则偶然在报上看到,一位在台湾师大工作的河南老乡说自己的老师是谢冰莹,他忙与之通信询问,才知道谢先生已在美国定居,一个人生活很可怜。姚欣则想念谢先生,想写一封信过去。然而老乡却说:“你不要给她写信,她也不会给你回信。人已经痴呆了。”

人生啊,如果就是相遇与错过,也许错过的还要更多一些吧。

人生如果就是得到与失去,也许失去的也会更多一些。

失去先生

摄像机静静记录着,不动声色。

镜头中,姚欣则先生谦朴地笑对着我,就像七十多年前,谢冰莹先生谦朴地笑对着他。

这段录像,已在我的电脑里封藏了两年半,未曾打开。如今点开文件夹播放它时,我所感到的已绝无记录时的庆幸,只剩了满满的哀伤。

2016年5月6日清晨,我在邮箱里接到《伊斯兰文化研究》主编古凤英先生发来的讣告,得知八十九岁的姚欣则老先生已于前夜归真,下午主麻即在北大寺行殡礼。老人真的无法与时光赛跑吗?就在前一个月,我还曾与姚先生的女儿通话,商榷为姚老再版诗集之事,当时已知先生卧病,状况很不好,孰料未及去郑看望,噩耗已先至一步。

一篇迟到的追记,总是一丝告慰。只是,不得不翻出当年的录像,查对口述的细节——那怎会是一件轻松的事!屏幕中的姚先生,仍旧总那么笑着,脸颊是温润的,颧骨泛着红晕;那语吻,像是带着一丝豫剧腔,永远是亲和的,如叙家常一般,听不真的地方便倒回去重听两遍。

先生真的走了吗?

他不是正在与我娓娓而谈吗?

我无数次地惊醒;无数次,顿笔,静默。

终可肯定,先生走后,回族文学曾经的辉煌星空,便又少了一束明净。我的眼前总是晃动着1944年平凉大地的一幕,想象着一个十七岁青年找不到一篇写回回的作品时那愤愤不平的表情,想象着他明知笔力不足,却硬要逼着自己为母族写出一首新诗时,那一定很犹豫又很卓绝的样子。忽感到,一界之隔的自己,少了一份孤独与凄清。

大地荒凉无边,但总会有人成为第一个垦荒者,即使他是那样地瘦弱而无助。

一个民族的风骨与担当,也便是这样,经由着高贵的文学而经久不息地传递了下来。

8.永不疲倦的实验者 篇八

霍克尼以大胆尝试绘画方法著称,传真机、影印机、电子刨笔刀,甚至还有iPad。这一独特的风格被称为“霍克尼式拼贴”,爱者赞为杰作,厌者则贬为垃圾。因此,他的名字常常与两个矛盾的标签相连,“英国活着的最出名画家”,以及“艺术史上无足轻重的嘻哈之士”。

不过,霍克尼的创作手段虽然不断更新,却始终执着于同一个有些过时的主题:寻常的人物和景致。它们在霍克尼笔下永远充满新意。这种生命力并非仅来自于工具的变化,而是这位永不疲倦的实验者不断改变的看待世界的方法。

Exhibition at a Glance

大卫·贝利摄影展/2月5日—6月1日/伦敦英国国家肖像画廊/英国摄影大师大卫·贝利是时装史上第一位名流摄影师,他敏锐地捕捉到1960年代的“摇摆伦敦”风潮,并见证了高街时尚和名流风尚的形成。此次展览展出了大卫·贝利的250多幅人物摄影作品,这些作品都是由贝利亲自挑选出来的,极具代表性。

2014年秋冬米兰时装周/2月19日—2月24日/意大利米兰Corso Venezia、Piazza Oberdan秀场等/今年,GUCCI、Fendi、Prada等大牌和新锐品牌们将在米兰带来上百场时装发布会。老实说,作为四大时装周中第三个开幕的时装周,来到米兰的模特和设计师以及秀场嘉宾或许都免不了显露出些许的疲态。

上一篇:火烧店乡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观后感下一篇:中医怎么治疗宫颈肌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