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高校德育教育论文

2024-10-09

心理学的高校德育教育论文(精选12篇)

1.心理学的高校德育教育论文 篇一

心理学是目前高校普遍开设的一门课程。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兼备的学科,从社会的整体科学应用知识体系来看,心理学涵盖的范围比较广泛,在多个领域广泛应用。其不仅在教育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在社会犯罪行为研究与管理层的管理决策等方面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心理学学习的过程就是对理论的实践和深化,是一个极佳的学以致用的过程。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教育经验就高等院校的心理学教育展开探究。

近年来,各大高校都展开了心理学教学的改革,其中比较核心的一个环节就是心理学教育的多元化改革。在这项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做好的工作就是对学生的智力分析,即所谓的多元化智力分析。这个过程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是尊重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 当前多元化心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

1.心理学学科教学之居“危”思“安”

我国的心理学教育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相对来说已经不再稚嫩,相关配套的教学硬件和教学软件都已经比较发达,但是其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有些问题甚至十分严重。相关的教学部门要对这些问题有充分的准备和认识,部分细节问题还要格外的重视。我个人认为学校要落实好心理学教学时间的分配,并且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完善心理学的教学体系。最终能够很好地扮演领路人的这个重要角色。而由于心理学其本身的特殊性,直接导致了心理学的整个教学过程不能够操之过急。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确定相应的教学模式,使心理学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适应心理学发展的最新潮流,最终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2.心理学实验教学法的“浅尝辄止”

调查显示,现阶段许多高校的心理学实验教学模式都是非常陈旧的,在实际的教学中很难产生比较好的教学效果。而实验心理课程方面,包含了许多准确性极强的原理,这些原理通常都是难以理解的,如果教学的方法不得当,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困难。

将目前各大高校的心理实验教学模式综合起来分析,有诸多因素会对实验心理学的教学造成影响。其中一些因素对于教学质量十分不利,比较普遍的就是现行的教学模式不够新颖,并且许多的心理学实验教材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共同影响着实验效果和教学质量。

目前我国的高校在实验性心理学的教学方面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短板,常见的有实验模式呆板、教学设备落后、上课的时间地点过于局限,无法最大限度地还原真实性场景,而这些不利的因素最终会导致学生的`发展受限。除此之外,实验心理学的教学存在着评价机制不完整与规范性差的问题,在最终的评测过程中,教师会更加趋向于对心理学的理论考核,而忽略了同样重要的实验考核,使最终的结果不具备很强的科学性。

2.心理学的高校德育教育论文 篇二

一、心理学与德育工作的关系

1. 德育和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密不可分。

德育和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分别是人的思想、人的心理。思想和心理, 二者相互联系, 又有区别。思想是客观存在于人的意识中, 在认识社会存在和实践基础上, 通过思维活动而形成的概念、观点和理论。心理是客观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包括感觉、知觉、认知、情感、意志、动机、气质、性格等一切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它们产生的源泉是客观外界;产生都离不开人脑这一器官, 是人脑机能活动的产物;都属于个体精神范畴”;二者都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对客观外界的能动反映。心理活动是对客观世界的最直接、最原初的、不带有政治色彩的直观反映;而思想活动是在一定认识水平基础上形成的更高层次、更理性, 带有强烈社会政治、道德、价值色彩的反映。可以说心理活动是思想形成的基础, 思想可以调控心理活动, 思想水平和心理素质二者密不可分。

2. 德育和心理健康的教育任务密不可分。

第一, 二者的教育任务密切相关。高等学校德育的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教育学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 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心理品质进行培养, 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开发其心理潜能, 进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升。第二, 二者的教育目标和方法互为支撑。首先, 德育的任务明确要求培养的学生具有心理调试能力, 即心理素质的提升。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任务就是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其次, “二者具有相似的作用方法, 德育和心育都作用于人的精神活动和人的行为, 因而在方法上都将遵循人的心理行为的发展规律”。再次, 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源于思想和认知问题, 心理问题经常通过思想问题体现出来。最后, 德育必须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的发展规律, 通过对学生心理状态的把握, 来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所以德育和心育的目标和任务密不可分。

二、心理学对德育理念的启发

1. 教育理念的转变:

从功利性到人文化。传统的德育带有一定的功利色彩, 重视社会要求、意识形态和道德约束, 忽视学生心理发展需要;重视教育内容的正确性, 忽视学生的接受性;重视教育成果的外显性, 忽视研究教育规律和教育客体;重视理论灌输, 忽视人性化指导和人文化关怀。德育的功利化, 导致了教育成果的虚假繁荣, 部分大学生没有能够做到知行合一, 没有完全将教育内容内化为心, 外化于行;甚至少数大学生从思想上并没有完全认同德育灌输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从而导致教育资源部分浪费, 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党的十七、十八大报告均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是弱化德育工作功利性最直接的做法。借用心理学的基本理念, 可以使思想政治工作实现从功利化到人文化的转变。心理学的工作理念, 比如心理咨询等工作所提倡的“平等”、“尊重”、“倾听”, 团体心理辅导所倡导的“无批评”、“重启发”、“重体验”、“无身份限制地自由表达”、“自我反省”、“团队合作”等理念, 颠覆了传统德育的功利化教育模式, 更新了德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 使德育工作者真正意识到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性。

2. 德育方式的反省:

从灌输式到启发式。传统的德育是一种高屋建瓴式的教育, 是自上而下的单向性、说教式、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其带有强制性的道德和价值观教育, 难以适应90后大学生的接受特点, 从而使得教育对象 (大学生) 产生逆反心理, 使得德育效果大打折扣。如果说传统的德育工作者面对教育对象是在“说教”, 那么心理咨询师面对求助者主要是积极地“倾听”, 并加以引导。前者忽略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 而心理咨询中, 咨询师给予求助者充分的主体性, 充分尊重来访者的个体感受。因此, 德育工作中借鉴心理咨询中的“平等”、“尊重”、“共情”、“倾听”等理念, 转变在教育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 真正做到师生“心与心”的对话, 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接受德育工作者的引导和教育, 减少阻抗和敌对情绪, 使育人工作更完善更和谐。心理咨询中的“产婆术”、“黄金法则”等概念和方法是让求助者在咨询师的启发和引导下, 一步一步反省自己的不合理信念, 从而建立合理的信念。这种启悟式的改变信念的方式, 完全可以借鉴到德育工作中。德育工作者若从心理咨询的理念、方法和技巧, 得到启发, 重新审视自己德育的方式, 转变灌输式教育, 尝试开放式、启发式教育方式, 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的积极性, 必将增强德育工作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3. 师生关系的重构:

从阶级性到平等化。人际心理学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促进思想的沟通。而传统的德育过分强调学生是被教育的对象和客体, 师生之间是生硬的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 有明显的阶级化特征。教师以一种“道德模范”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 高高在上, “持有评价性的学习观, 即教师采用自己或社会的参照标准, 去了解、评价、奖励和处罚学生”;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道德规范与社会要求。这种明显对立的师生关系理念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心理咨询中, 咨询师与求助者是合作关系, 咨询师是诊断者、倾听者, 求助者是主动的再学习过程。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途径和方法是:尊重, 热情, 真诚, 共情, 积极关注。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 在人的五个需要层次当中, 尊重的需要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学生在教育语境中感受到平等和尊重, 才能更好地从内心接受教育内容。所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首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对于学生不但要给予关心和爱护, 更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 以民主的方法进行管理, 满足他们的成人感与独立性, 重构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当德育工作者以朋友的身份, 走到学生中间去, 引导学生通过自我探索、自我发现来实现自我提升, 建立深层信任的师生关系, 就为更好地开展思想教育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而当教师与学生建立了民主、平等的交流与合作关系时, 通过讨论、互动的形式来开展教育活动, 更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心理学研究方法和成果在德育工作中的应用

心理学为德育工作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许多新的增长点。通过对心理学研究方法和成果的借鉴, 使得德育工作者真正转变了工作理念, 创新了工作方式方法, 提高了工作效率, 也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1. 心理咨询方法在谈心工作中的应用。

作为高校德育工作者的辅导员与学生的日常谈心工作可以借鉴心理咨询的各种方法、技巧, 来提高工作效率。传统的辅导员谈心工作, 主要是依靠自己的经验来对学生进行帮助和引导, 缺乏相关理论指导, 谈话技巧缺失。如果能够合理引入心理咨询理念, 将心理咨询技能适当运用到谈心谈话工作中去, 势必将增强辅导员工作的实效性。通过借用心理咨询中的共情[4]、倾听、“三原则”、“许又新打分法”等心理咨询的技巧和原理, 辅导员针对在学习及生活中遇到各种压力和难题的同学们, 可以了解其思想动态, 了解其不同的个性特点、成长背景等, 在此基础上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指导。此外, 辅导员还必须了解心理健康评价标准, 可以在与学生谈心中筛查出学生的心理问题, 进行分类指导, 或者对于筛查出的有心理疾病的同学, 指导其就医。

2. 对团体心理辅导的借用丰富了德育形式。

团体心理辅导是心理辅导与咨询的一种类型, 是以团体为单位, 以活动为载体, 通过拟定不同主题和目标, 模拟社会情境, 使个体在团队的人际交互中, 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的心理成长训练。“采取团体心理辅导方式开展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 可以让学生在平等、安全的团体氛围中进行讨论、体会、思考, 让学生不知不觉地从中获得启发, 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德育工作者可以借鉴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开展各类学生组织的团队建设, 将授课方式拓展为游戏、娱乐、情景剧等各种形式, 富于开发性和创新性。比如将团体心理辅导运用在高校班级建设中, 在活动中, 让学生真正体验敞开心扉、团结协作、共同成长的全过程, 对打造和谐的班级成员关系、健康向上的班风、氛围浓厚的班级文化、高效的班级事务管理体制机制、人人为班的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等方面有着实际应用价值。

总之, 德育工作通过对心理学理念、工作方法和技巧的借鉴, 一方面, 可以更加深入理解德育对象 (大学生) 的成长规律、心理发展规律, 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 也可以将心理学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成果运用到德育工作中, 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所谓,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高校德育工作者掌握心理学等学科研究的方式方法, 必能为德育工作输送更多新鲜血液, 实现德育工作的创新和突破。

摘要:德育作为一门综合性科学, 在新形势下, 要创新和发展, 除了在自身学科领域加强建设外, 还应借相近、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 为德育工作所用。心理学作为德育的相近学科, 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诸多可借鉴之处。本文从心理学相关工作理念、方法、成果等方面, 研究其对高校德育工作创新和发展的启示与借鉴价值。

关键词:德育,心理学,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

参考文献

[1]熊丽娜.论团体心理辅导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才智, 2010, (31) :261-262.

3.心理学的高校德育教育论文 篇三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心理健康教育 消极心理学

目前,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范式所带来的重大影响刚刚开始。积极心理学不同于传统的心理学关注于心理问题的诊断与干预,相反,它强调的是培养个体独特的积极心理品质以及最大化地激发个人潜力。Mark D. Terjesen等提出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心理范式,并指出该范式必将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1]。

一、目标得到升华

根据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大学生,构建不同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第一,针对少数已产生心理疾病的大学生目标是矫治心理疾病,恢复心理健康;第二,针对亚健康状态的大学生目标是预防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第三,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大学生的目标是优化心理品质,促进主动发展,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

王承清、崔立中指出,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健康观主要包括:积极观、幸福观、预防观,利用他们的积极力量、积极品质来达到摆脱各种心理问题困扰的目的[2]。因而,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指导之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实践矫治心理疾病这一基本目标的同时,更加注重预防心理疾病和优化心理品质方面的教育,进一步升华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二、内容更加丰富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主观水平上的积极体验、个人水平上的积极人格特质研究和群体水平上的积极组织系统。因而,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指导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涉及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的教育,更应关注于高校学生主观层面如幸福感、满足和满意、希望和乐观,充盈和快乐,流畅和弹性等;个体积极人格特质如爱的能力、勇气、毅力、宽容、创造性、关注未来、洞察力等,以及自身各种潜能的开发。

积极心理学极大地丰富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不竭的源泉,提供了新的范式。

三、方法取得改善

1完善课程

积极心理学着眼于建立:积极情绪、积极个人优势和积极组织,通过三个途径:快乐、参与和意义来帮助人们通往幸福与快乐[3]。根据积极心理学理念,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首先要由对心理问题的解决扩展到对积极心理品质的关注与培养,在关注少部分有心理问题学生的同时,更要把普通学生作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重心。因而,积极心理学倡导在高校中有必要进行幸福课程的教育。

如何将幸福课引入中国,使其与国内心理健康教育实际有机结合这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实践。

2建设组织系统

根据积极心理学理念,Sheila M.Clonan等认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一个和谐的心理健康组织系统作为保障:积极的学校、家庭和社会全方位、立体化的环境发展和支持个体积极心理品质,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4]。尤其在中国,建设积极、健康、和谐的组织系统更加重要,因为中国是以集体主义文化为背景的国家,人们更倾向于参照集体标准来判断是否快乐,并且在评估生活时,会考虑到家庭和朋友的趋向[5]。因而努力烘托和营造一个积极、健康、宽松、愉快的环境,能陶冶大学生的高尚的情操,使学生们充分地感受到满足、快乐和希望,增强积极体验、积极情绪,培养积极品质。

3实现方法多元化

积极心理学重视自我发展,更强调积极人格特质及组织系统的重要性,这就决定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必须多元化。不管采用何种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都应该要遵循体验性、可操作性、平等性等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特点和需要,结合现实生活中生动有趣的事件,使活动的设计真正有效地唤起学生的积极心理体验。例如,可以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进行丰富多样的心理情景剧等都能够传播积极心理理念,使学生们在愉快地气氛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积极心理学将培养高校学生的积极品质作为主要目标,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我们必须相信,积极心理学的范式必将逐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所接受[26] ,成为未来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流方向。

参考文献:

[1]Mark D.T, Matthew D.J, Jeffrey J.F, Raymond D. Integrating Positive Psychology into Schools: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J].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 2004,41(1):163-172.

[2]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59-61.

[3]阳志平,王薇.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幸福课对学校心理团体活动课的启示[J].国际传真, 2010,(140):28-31.

[4]Sheila M.C, Sandra M.C, James L.M, T. Chris Riley-Tillman. Positive Psychology Goes to School: Are We There yet? [J]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 2003, 41(1):101-110.

4.心理学的高校德育教育论文 篇四

[摘要]心理剧是一种可以让人练习怎样过人生,但不会因为犯错而被惩罚的方法。由于其趣味性和体验性的特点,非常符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能极大地调动大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热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理剧的应用有着独特的优势和市场,能有效的引领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但就目前的应用的现状而言,还存在专业指导薄弱、心理剧优质剧本匮乏等不足。为了使心理剧更好的为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发挥有效作用,应该对这种方式予以重视,加强对心理剧专业指导人员的培养和指导,从而保证心理剧的治疗、引导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关键词]心理剧;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一、心理剧的特点

1、定义

心理剧是由维也纳精神病学家莫雷诺于 19在奥地利维也纳创办的,它是用来帮助个体“演绎”本身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有着团队治疗的特性,在团体的互动中,借着参与者身体的活动,让他们感悟到内心世界的需求和渴望。马修。卡普是莫雷诺的第一批弟子并且为心理剧的推广应用做出杰出贡献的心理剧专家,他定义这种方法是一种可以让人练习怎样过人生,但不会因为犯错而被惩罚的方法。心理剧在促进人格的发展与完善、化解个人情绪冲突和挖掘个体潜能等方面有较突出的效果。

2、与一般戏剧的区别

首先是主角,心理剧的主角往往是没有经过任何专业训练的普通人,没有预先指定,主角被要求做他自己,而不是隐藏自己的个性去进入剧本中的某个设定角色;其次是导演,心理剧的导演必须是受过心理剧训练有系统心理学背景的专业人士,他要在心理剧中使用心理剧方法引导主角探究其问题;再次是演出剧本,心理剧是现场演出,一般来说没有事先准备好的剧本,丢掉剧本是心理剧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最后是演出流程,心理剧的流程一般有暖身、主角产生、演出和分享审视四个阶段,其主角是由个人意愿、团体选择和导演选择等方式产生,这一点明显区别去一般戏剧,同时演出的内容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的,允许被随时打断,允许被导演现场干预。

3、与其他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区别

首先,心理剧要求他们进行“本色”演出,能调动起广大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其次心理剧寓教于乐,有效减少参与者的阻抗;最后,心理剧能唤起当事人的主观情绪,较深入的引导大学生体验自己的情绪和问题,能带来较好的改变效果。

二、心理剧的应用现状

1、校园心理剧形式

校园心理剧是心理剧的应用形式之一,是心理剧技术在学生适应与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中教育启发、寓教于乐的模式,通常由主角将自己的心理问题通过戏剧、小品的形式展示出来,再由接受过心理剧专业培训的治疗师、导演和教师作为情景剧指导者运用心理剧的技术和方法,帮助主角和当事人检验真伪,表达感受,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洞察力。这些年,高校的学生管理部门、心理协会或心理健康教育部门结合校园活动开展校园心理剧大赛,这些心理剧选择大学某一阶段的突出矛盾编写成剧本,但这种形式往往对于一些确实存在心理问题和困惑的学生的作用十分有限,同时由于其表演性质,与观众的互动交流几乎呈单向进行。

2、基于个人成长和治疗的心理剧

这种方式由经过培训的专业咨询人员组织实施,有完整的心理剧演出过程和要素构成,心理剧演出过程中由导演应用替身、角色互换、镜子技术、空椅技术等心理剧技术对心理剧的主角、辅角和观众进行分析引导,这种心理剧由存在一定心理困惑的来访者担任主演,由存在相同心理问题的来访者作为观众和辅角。其对组织者的专业性要求较强,心理剧的演出以封闭形式进行,心理剧结束后,导演会严肃地提醒所有的参与者在心理剧结束后,把所有的问题、疑虑和建议都留在演出地点,不允许在剧后对主角进行追问、讨论。这种心理剧的形式较多的应用于高校的心理健康指导课堂或团体辅导治疗中,对参与者的人格发展有较强的引导作用,但由于其专业性和封闭性的特点其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较少,影响比较有限。

三、校园心理剧应用的不足

1、校园心理剧偏重表演、娱乐性质

心理剧以其独特的魅力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被越来越多的使用,受广大师生的喜爱。但由于有过心理剧系统培训的专业人员的短缺以及大众对心理剧这一形式的不了解,高校现有的心理剧应用大多偏重于表演、娱乐方面,其对大众心理的深度引导及对有心理困惑的学生的治疗显得非常薄弱,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心理剧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2、校园心理剧优质剧本短缺

校园心理剧以大学生的生活为创作素材,讲述大学生自己的真实故事,剖析心理问题,借鉴心理剧的技术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各种不同的选择和价值观念,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校园心理剧的剧本直接影响对观众的引导和成长,目前校园心理剧剧本的数量较少,而有创作能力和指导能力的专业老师也非常稀缺,这直接导致目前校园心理剧优质剧本的匮乏。

3、引导和治疗功能缺失

校园心理剧一方面强调大学生将自己的困惑和问题以演出的方式表现出来,另一方面也需要接受过心理剧专业培训的治疗师、导演和教师作为指导者帮助主角和当事人检验真伪,表达感受,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洞察力。而现实应用中,往往只强调演出,而专业人员的介入往往被忽略甚至缺失。这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心理剧的作用和意义,必然会损伤心理剧作为有效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地位。

四、心理剧的应用对策

1、提高认识,充分发挥心理剧这种方式的作用

相对于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方式,心理剧不失为一种既能吸引广大学生参与热情又能达到对参与者心理困惑进行有效指导二者兼得的一种方式。只有充分提高认识,重视发挥心理剧的应用,才能真正使这种方法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走到广大同学中去,为大众所认可。

2、培养队伍,提高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的指导水平

要使心理剧发挥出其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关键在于要有专业的人员引入专业的方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中对心理剧技术有过系统学习和训练者寥寥,心理剧的技术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应用的较少。这种状况直接导致心理剧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改变这种状况,只有加大培养力度,选拔有一定心理学专业背景的工作者参加心理剧培训,提高其应用心理剧技术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水平。

参考文献:

5.心理学的高校德育教育论文 篇五

一、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

现在社会上对80后的大学生有一种流行的说法:草莓一族。具体而言,就是说外表光鲜,还疙疙瘩瘩的挺有个性,而内部却苍白绵软,缺乏内涵,不堪压力,稍有挫折,就会成为一团稀泥。这种状态就对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严峻的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边面面对的是被冠之以“草莓族”称号的大学生,另一边面对的是巨大的学习压力、人际压力和就业形势。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覆盖面广,受众学生人数多。因此,探讨心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需要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育的原则

(一)要立足于满足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立足于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调查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面临巨大的压力从而存在一定的心理困扰,如人际关系、学业问题、自我意识、情绪调控、亲密关系、职业规划等。因此,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内容,缓解他们在成长和成才过程中出现的困扰,提高自我认同感,曾强课程的实际效果。

(二)要立足于心理学理论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不能够脱离心理学基础、心理学理论的。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要贯穿心理学理论,让学生在认知和理解层面上将知识系统化。通过学习心理学理论,掌握了解决日常学习、生活中出现问题的基本方法,从而能够把握自己的情绪,有效解决自己的问题。

(三)要立足于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要始终贯穿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原则。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运用视频、案例、讨论等多种方法,让学生把课堂知识内化成自己的观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形成积极的自我认同。

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案例教学法

从广义上讲,案例教学法(case methods of teaching)是通过对一个案例(具体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案例(特殊情景)进行讨论以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具有以下特点:1.现实性。案例是现实生活中具体问题的真实再现,贴近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替代性。案例发生在现实生活中,但不是发生在学生中间,能够通过讨论案例来学生自身带来启示,是一种间接的、非创伤性的学习,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在选择案例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案例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选择案例时,一定要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以利于学生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和讨论。2.案例要贴近大学生实际。选择的案例,要和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关,能够引发大学生强烈的兴趣,从而开展深入的思考和探讨。3.案例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的观念是发散式的,灵活的,存在一些非主流的思想观念。因此要及时对学生的观念加以辨别和引导,避免案例带给学生负面影响。

(二)心理测量教学

心理测量(psychometrics)是指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能力、人格及心理健康等心理特性和行为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广义的心理测量不仅包括以心理测验为工具的测量,也包括用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实验法、心理物理法等方法进行的测量。在教学中常用的是心理量表和问卷,通过心理问卷和量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人格特征等方面。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专业的心理测验或问卷的科学性强,具有可靠的信度和效度,能够客观真实的帮助学生深入的了解自己。同时,心理测量也不能在教学中过多的使用,要配合课堂教学的内容使用,它是一个辅助教学的手段,因为测量内容一般是由题目组成的,过量的使用会导致课堂教学气氛冷淡,教学效果下降,指导性不足。

(三)视频教学

在教学资源中,有很多的视频资料。视频通常的解释为“连续的图像变化每秒超过24桢(frame)画面以上时,根据视觉暂留原理,人眼无法辨别单幅的静态画面,看上去是平滑连续的视觉效果,这样连续的画面叫做视频。”比如,现在的电视节目中有《心理访谈》、《社会广角》等心理类节目,有《心灵捕手》、《雨人》等心理影片。这些视频材料的内容丰富,表达信息全面,能够和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等特点。

选择视频材料要依据以下几个原则:1.典型性原则。选择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材料,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2.现实性原则。在选择视频材料时,要围绕课程主旨和教学内容来选择,使视频材料为教学目的服务。3.引导性原则。视频材料的使用一定要配合讲解、讨论等活动进行,要在课堂上充分挖掘材料的内涵以及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现实指导意义。

(四)课堂讨论教学

课堂讨论式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以小组或全班为单位,通过讨论或辩论,发现问题、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一种课堂形式。课堂讨论式具有学生参与性强、互动性强等特点,易于为学生接受。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开展课堂讨论,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能动性、独立性,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

在课堂讨论式教学中,要注意以下问题:1.讨论问题要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教师选择的讨论内容应该是学生共同关注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引起每一位同学的思考,才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2.教师要在讨论中及时把握学生的讨论导向。在讨论中,既要让大多数同学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同时又要化解因为观点不同而导致的感情上的伤害,使讨论存在观点层面,能够达成“求同存异”的共识,把课堂讨论作为一个了解自己、了解他人的窗口,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6.心理学的高校德育教育论文 篇六

摘要 高校辅导员是最基层的学生工作者,既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也是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层队伍。本文主要从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具备的素质及具体开展途径两方面进行阐述,系统强调了高校辅导员在具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的重要性。

关键字 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辅导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内容,而当今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大学生的许多问题不仅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解决,还需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解决。因此在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要不断探索并掌握适合学生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做好学生的心理指导和调节工作,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一、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具备的素质

(一)以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基础

教育心理学家张大均教授认为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它由认知因素、个性因素和适应性因素三个方面构成。

认知因素包括注意力、感知觉、记忆等。辅导员在开展学生工作中,应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应拥有鼓励、信任、平等对待学生的态度;同时保持清醒的理智,对待问题能够进行客观分析、理性应对。

个性因素主要提倡高校辅导员应拥有良好的个性如自信、自强、自律、乐观开朗、真诚热情、善解人意、认真负责、敬业、勤奋等。

适应性因素。高校辅导员应表现为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如心理应变能力、团队竞争协作意识、承受挫折、调适情绪、控制行为的能力等。

总之,高校辅导员应该是人格健全,情绪稳定,反应适度,积极进取,人际和谐,才能把他们的精神带进学生工作,传递给学生。

(二)树立正确的心育理念为保障

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心育理念,倡导高校辅导员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无条件积极关注、积极倾听学生的心声,有效共情等。

无条件积极关注这一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具体指以积极态度看待学生,对学生的言语和行为的积极面、光明面给予有选择的关注,利用其自身的积极因素促使学生发生积极变化。

积极倾听要求辅导员在与学生沟通时,放下教育者的姿态,以学生为谈话主体,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积极倾听需要操作者保持价值中立、避免说教、不加道德评判;积极倾听需要操作者耐心、细心,关注学生的非语言信息如姿态动作、语音语调、表情等;积极倾听需要操作者态度亲切,不过多表达个人见解和渗透过多个人感情;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达到有效教育的目的。

共情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辅导员应学会从学生的内心参照体系出发,设身处地的体验学生的精神世界。如对于作弊学生的教育问题,从教育者的立场对其进行道德批判,往往教育效果不佳,不能深入人心;但从共情的角度了解学生作弊也是上进心的一种表现,想有个好成绩的愿望是好的,只是方法不得当,引导学生在采取行动前应先考虑所应遵循的所处环境的规范约束,这时就很容易看到正向引导的效果。

(三)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为后盾

高校辅导员应掌握的工作相关心理健康知识包括了解基础的心理学知识、认识大学生阶段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应对方式、心理咨询理论等。推荐书籍如下: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孟昭兰),作为入门教科书,了解心理学基本知识感知觉、记忆等认知因素、情绪、动机、人格,从较为系统的角度了解心理学这门学科,把握科学的心理现象。

青年心理学(冯江平、安莉娟,王极盛)研究青年期个体的心理特征,及其发展规律的发展心理学分支。内容包括青年的智力发展、个性形成、情感和意志表现、世界观的形成、心理卫生等多方面的问题。帮助辅导员更好认识大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各项特点,以便更好开展工作。

高教司出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徐光兴的学校心理学。从具体问题的现象描述出发,深入了解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并提供了可操作性的心理教育方法,全面满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求。

二、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

(一)积极关注班级心理问题的学生 1.甄别心理问题学生

辅导员在开展工作中,对存在下列因素之一的学生,应作为心理高危个体予以特别关注:(1)在心理健康普查中筛查出来的可能有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学生;

(2)存在心理困扰学生(如:存在适应困难、情感困扰、人际关系不良、自卑、情绪低落、抑郁、躁狂、长期失眠等现象,社会支持系统缺乏或丧失,有明显的攻击性行为或暴力倾向,或其他可能对自身、他人及社会造成伤害的倾向等);

(3)身体有重大疾病或残疾、正在服用心理治疗药物或抗精神病药物,特别是被确诊(或疑似)为抑郁症的学生;

(4)患有严重心理疾病,并经医院确诊的学生(如:患有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癔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等疾病的学生);

(5)学业困难学生(如:多门课程不及格、不能如期毕业等);(6)行为异常、出现怪异或明显偏离常规行为的学生;

(7)行为违规学生(如:经常上网或上网成瘾、夜不归宿、旷课者,由于考试作弊、打架、偷窃或其它行为受到校纪校规处分者);

(8)家庭出现突发应激事件的学生(如:家庭经济困难,父母离异、失业或有重大健康问题,丧失亲人,家庭有法律或其他重大纠纷的学生)。2.应对心理问题学生

首先,不要歧视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心理问题和我们的生理疾病一样,是一件在正常不过的事情。同生理问题相同,心理问题是我们的健康信号,每个人处于某些情境中都会或多或少、或轻或重体验到的,当我们认知、情绪、行为出现异常时,意味着我们要及时关注、及时解决,不应逃避,也不应否认,只要承认,然后积极应对,情况就不会恶化。

其次,多角度多方面了解情况,甄别问题的真实严重程度。以谈心的名义,和学生进行谈话,关心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该生的同宿舍其他成员、班级心理委员及其他关系密切的学生进行谈话,全面把握学生的真实状况。

最后,根据不同的问题类型,做出相应的积极反应。针对问题程度较轻者,应及时上报心理咨询中心,进行咨询干预,并成立以学生干部为负责人及同宿舍同学为主的不少于三人的学生监护小组;针对问题程度较重但能坚持并接受治疗的,建议休学或由家长签书面协议后陪读监护;针对严重心理危机者,建议休学并医院就诊,在校期间由辅导员为负责人及同宿舍同学为主的不少于三人的学生监护小组进行24小时特别监护。

辅导员要认识自己的专业权限,当发现自己已尽全力而学生发展变化仍非常缓慢甚至有恶化的趋势时,应考虑转介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或医院。转介不是推卸责任,而是为了学生利益,同时还要做好家长的工作,消除家长和学生的病耻感:心理疾病是处于这个时代下很多人都会共有的、非道德性、非个人品质问题的正常表现。

(二)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宣传活动。

辅导员要了解大学生的成长需要,不断补充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掌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在日常工作中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做到全面把握,重点关注。注重日常知识宣传,鼓励学生对于自身的心理健康多加关注,增强学生在面临心理问题时的求助意识。

在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辅导员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心育理念,维护学生自尊,关注学生内心需求,对学生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多引导;少说教,多倾听。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可以引入一些心理教育方法促进班级的和谐班风,如开展心理主题班会,引入团体心理游戏到班会中针对性的加强班级凝聚力。如:针对部分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不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拔河比赛、同舟共济或蜈蚣翻身活动;营造和谐人际关系,可以通过心有千千结、背摔、人椅等活动增强同学间的信任和合作关系;针对学生情绪管理问题,可以引入疯狂复读机、天气预报和心的支撑游戏教给学生如何面对负性情绪。

(三)加强队伍建设,深入指导学生同辈教育活动。

由于时间、精力、角色等的各项限制,要全面把握学生状况,就需要充分发挥学生骨干队伍的重要作用,使之做好信号员和预报员的工作。因此,加强学生队伍建设,指导学生进行同辈心理辅导,就显得尤为必要。在队伍建设方面,除了每个班级一名心理委员外,还可以在每个宿舍增设一名宿舍信息员(也可由宿舍长兼任),及时全面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在选拔心理委员及心理信息员时,应注意选择那些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为人乐观,开朗;热心班级心理健康工作,具有服务意识;善于与人沟通,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心理学感兴趣,且对心理健康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的学生。

另外,辅导员应定期召开班级心理信息员会议,对性格孤僻、学业困难、家庭经济困难、行为异常、就业困难等特殊群体学生给予特别关注,在班级中构建以教育为基础、以预警为重点、以干预促转化、以跟踪固疗效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四)全面参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高校应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制度、心理信息月报制度、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制度等一系列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机制。在危机干预等的具体工作中,辅导员站在监护救助的第一线,需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全面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危机信息,用自身的实际行动为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维护校园稳定,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实现“早发现、早识别、早评估、早处理,防患于未然”奠定坚实基础。参考文献

7.心理学的高校德育教育论文 篇七

近年来,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 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不断出现各种骇人听闻的社会事件, 使得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包含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科学等很多方面, 虽然我国的很多高校都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机构。但是其功能还只是停留在以防治为主, 并没有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积极心理学在促进和实现人的心理发展需求方面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可以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的路径, 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涵

积极心理学始于上世纪末美国的一场心理学运动, 倡导人们要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不应该只关注人的弱点和问题, 人的美德和优势也应该成为研究的重点。美国的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指出应该使普通人的才能和天赋得到充分的发挥, 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分为三个方面:一个是侧重于研究主观的层面, 强调人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 对生活要有满足感和幸福感;二是侧重于研究个人层面, 主要研究人的性格特质;三是侧重研究群体层次, 主要研究人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积极的建立各种社会关系, 使每个人都成为具有社会美德的公民。

2. 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1) 过分的关注学生的消极层面

当前我国很多高校都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 但是受到传统的消极心理学的影响, 在实际工作中只是关注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心理发展上的缺陷, 换句话说, 就是当前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关注有问题的学生, 侧重于治疗。在此观念的长期影响下, 就会使没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也会反思自己消极的方面, 从而使心理防御变的脆弱, 缺乏自信心, 不能使自身的潜力得到更好地发挥。

(2)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缺乏专业性

目前在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中, 工作者的专业性存在很大的不足。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的数量几乎微乎其微, 很多都是思想政治老师或者辅导员等其他德育教育工作者兼职, 并不具备专业的心理学知识, 更谈不上从专业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3)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不合理

自从我国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以来, 所采取的工作方式是以防治为主, 重视学生的心理障碍, 主要通过选修课和讲座为主, 对学生宣扬一些消极的心理体验, 让学生从自身的缺陷出发, 分析自身的问题。这种教育方式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范恶性事件的发生, 但是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上来看, 并没有达到其预期的效果。

3. 积极心理学理论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对策实施

(1) 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一切从“积极”出发, 以学生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为努力的方向, 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目标。教育的培养重点从消极层面转换为积极的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和品质, 积极的培养学生的人格, 积极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积极的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方式, 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的挑战, 在此过程中, 发掘学生的潜力所在, 使学生以全新的姿态, 自信的在社会工作中展现优秀的才能, 去塑造积极的人生。

(2) 构建科学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

从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塑造学生的积极品质和组建积极的组织系统出发构建科学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美德, 具有强大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提升学生对生活和学生的幸福感, 使学生积极的面对社会的各种问题, 使世界变得更美好。

(3) 拓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从高校心理辅导和学生的个性体验两方面拓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方式。通过课堂教学这个主要的渠道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定期的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了解学生的心理动向, 发现学生的发展潜力, 使学生可以更丰富的成长, 实现自我价值的实现。

(4) 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配备专业的师资, 并定期进行专业培训以掌握专业发展的前沿动态, 使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同时高校应该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供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技术支持, 使其可以在良好的研究环境下对专业进行更好地钻研。

结论

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积极心理学理论可以更好地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 提高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进而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公民道德, 也可以使教师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目前, 积极心理学应用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尚处于探索阶段, 其实施需要各个部门的理解和支持, 才能更好地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提高学生的人格品质, 使学生积极发展自我, 服务社会, 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

参考文献

[1]季丹丹, 郝乐祥.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创新[J].继续教学研究, 2009 (2) :90-91.

[2]梁光霞.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思考[J].九江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3) :116-118.

8.心理学的高校德育教育论文 篇八

关键词:高校学生   德育   心理健康教育   融合

心理健康与德育都能促进高校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品德的发展,对发展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直接的影响,把这两者有效融合起来,可以扩展两者的功能,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虽然心理教育也具有一定的德育功能,但与德育还是有着明显的区别。教师只有清楚地区分两者,才能更好地开展高校学生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意义

1.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道德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内在前提,这一命题既肯定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又强调了两者的一致性与依赖性,对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工作具有启示。

高校是学生树立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如果没有正确引导他们,他们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而解決心理问题的关键,在于注重德育与心理健康的教育。

现阶段,很多教育工作者研究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通过不同方式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了研究,而这两者的本质与最终目的的一致性,也为两者的融合提供了基础。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都是育人,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培养综合性人才。这就要求高校应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加强高校学生的德育工作,完善学生理想信念、思想品德以及行为养成等。

2.德育离不开心育的支持

当前,我们所在地区还没有一个正规化架构的学校,师资薄弱的学校也存在心育与德育工作不科学、教学效率较低的问题,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教育者没有科学地把握被教育者的心理,教育者基本上是根据自己的个人经验、固有的思维模式,想当然地实施教育,导致学校德育工作陷入了经验主义的泥潭。而心理健康水平较低,正是实施德育的障碍;反之,则是实施德育的有利条件。

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一个心理健康水平低的人,其心理防卫机制很敏感、很牢固,这就导致他对别人的信任度低、很自然地抗拒别人的建议和帮助;而一个心理健康水平高的人,则容易感受和接受别人的善意,更容易沟通和合作。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德育离不开心育的支持,心育对于提高德育工作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1.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联系

心理教育与德育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虽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两者之间是有直接联系的。德育主要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而心理健康教育是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提高他们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整体素质。德育包含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延伸,它们都是以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目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帮助高校学生树立健全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健全自身的人格,形成良好的教育品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因此,在高校进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直接影响高校教育的效果。

2.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区别

(1)理论上的差异

高校的德育与心理教育遵循的理论来源存在一定的差异,德育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伦理学原理,而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来源则是教育学与心理学。

(2)特征上的差异

德育与心理教育的特征受外界与自身的影响较为明显,一方面,由于外界影响因素的不同,所需要的学科方法与社会形态改进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另一方面,自身的特征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如稳定性、恒常性与时期性等。

(3)学生观上的差异

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学生称之为教育者和求助者,这也表明了对教师的态度,即把教师与学生放在同等地位上,使双方可以不必顾忌身份差异,畅所欲言地讨论问题,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给予学生正确地引导与帮助。但是,德育不是这样,它主要从阶级社会开始,被看做是统治阶级用来维护自己权益的手段,具有一定程度的权威性,要求教育对象遵守这一规范。

(4)目标上的差异

心理健康教育面向的主要是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来改善学生的认识与观念,这不仅与教师有关系,也与家庭有着直接关系,其工作核心是治疗心理不正常的学生,矫正他们不正常的心理状况。

在价值取向上,德育主要是服务社会,其目标是转变人们的观念,使学生在思想、政治以及道德等方面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保持一致,进而保障社会的稳定与进步。

三、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途径

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方法来源于精神分析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等。特别是社会心理学的态度转变理论,对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离开个体心理特点谈德育,或者离开社会规则谈心理健康,都是片面的,两者整合的目的在于实现“教育关心人”。

在教育形式上,为了使之与内容相适应,高校可以开设专门的心育课程,进行专门的心理训练。心育重在开导、引导、疏导和防治,心理咨询也是一样,辅导教师要满腔热情、拨雾点睛地给予患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有效的帮助。开展心育,一定要学生积极配合和参与,使其乐于接受,正如开展体育活动一样,不是有病了,才进行体育锻炼,所以不是有了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才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笔者建议,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创设优良的学校环境

学校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主要地点,所以它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素质的形成,笔者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1)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教育的主体,也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想要完善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由于教师的道德品质与心理健康都会影响学生,所以学校应该着重培养教师,以此来提高高校教师的工作责任心、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等,以为人师表促进学生的素质教育。

(2)建设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是对学校主体文化的反映,可以说学校的教育氛围离不开校园文化。这就要求学校必须根据自身的教育资源,一方面,通过设立雕塑、开设图书馆以及报栏等形式,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另一方面,通过广播、讲座、图展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生,以此增强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2.发挥家庭的作用

家庭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德育也能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很多学生习惯、个性及思想品德的养成都与家庭有着直接关系。这就要求学校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家长不仅要了解孩子的情况,还要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参与校园活动。只有双方形成合力,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总而言之,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一方面,使人类享受到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另一方面,社会生活中快速的节奏、频繁的应激、剧烈的竞争,也给人类造成了空前的心理压力和社会道德等问题。把心理教育融入高校德育中,可以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有效提高德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耀灿.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

[2]罗国杰.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3]陈成文.思想政治教育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9.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篇九

1.1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准确的认识

随着近些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多发,高校也开始逐渐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是这远远满足不了现实的需求,加上很多学生资金投入的欠缺,很多工作没有做到位,起到的效果非常小。高校大多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也开设有供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机构,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很多需要帮助的学生没有得到实际帮助。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科学认识,不少老师和学生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未能以正确的态度看待,有时甚至简单地认为他们不正常。受这种环境影响,一部分学生由于各种心理压力长期积压得不到调适和释放而走上了歧途。

1.2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不足

有了学校为了自身的利益,只片面的重视招生和就业这两项工作,对于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缺乏应有的重视。有的学校甚至连基本的心理咨询机构都没有设立,更别说相应的心理教育课程。部分高校只是象征性的开设几堂课,起到的作用可以说微乎其微。除此之外,高校也没有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队伍,配得几名教师也都是非专业,只会简单罗列教材上东西,根本达不到教育的效果。有些心理辅导员其实是政治辅导员,根本不具备对学生进行专业心理辅导的能力。高校开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只是为了应付教育政策需要,很多工作都是非常不到位。基本都是流于形式,走走过场,对有需要的学生没有实际的帮助。一些学校即使有心理咨询的机构,也只是形同虚设。

二、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首先,要做好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让学生对其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利用校报开始建设健康教育专栏和心理驿站专栏,对心理健康的知识进行大力宣传。开展各种宣传活动,给大学生传输正确的理念,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问题。

其次,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日常教育工作的内容,保证其工作进行。不仅要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课堂教育,还要通过各种渠道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融入到正常得教学活动当中。确保高校形成系统、全面的心理健康知识体系,对大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健康知识传输。

最后,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保障工作的科学化。从适应和发展的角度来构建高校学生的心理咨询模式,确定高校学生心理咨询的发展方向,才能使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真正成为高校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它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小结

10.心理学的高校德育教育论文 篇十

鉴于当今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探讨了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就辅导员如何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有效的应对措施.

作 者:肖颖 刘连新  作者单位:咸阳师范学院,陕西・咸阳,71 刊 名:科教文汇 英文刊名: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42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11.高校体育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篇十一

【关键词】高校 体育 心理健康

1.前言

教育部2002年颁布实施的《全国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要将以往的体育课程主要使学生获得运动知识和技能以及增强体质,扩展到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高校体育课恰恰是以注重大学生的“身”和“心”的双重健康为指导思想,尤其是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之一。但长期以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

2.高校体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2.1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已有的研究表明:心理健康教育一直被当成是高校体育课的附属功能,高校体育课只注重大学生的生理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使得学校体育课的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高校的大部分体育教师认为:体育课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动作技能,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强调的是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体育课中动作的讲解、示范成了教学的主要内容,这从根本上忽视了高校体育课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作用,体育课的育“心”功能成了一句空谈。

2.2体育教师对学生了解和鼓励不够,造成学生心理负担加重

体育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些运动项目与人的自身素质有一定关系,并且影响大学生体育运动效果的缺陷不是靠后天努力能改变的,而部分体育教师为了到教学目标,不体谅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学目标和方法安排过死,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身体能力,导致部分生的心理压力加大,并没有到达体育课的育“心”目的。

3.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分析

3.1促进大学生生理功能发展,为心理健康提供物质保障

心理健康发展,必须以正常发展的身体,尤其是以正常健康发展的神经系统和大脑为物质基础。通过体育运动,可以促使身体正常、健康地发展,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体育教学要求调动学生相关的感官,充分发挥学习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维和动作思维,以及肢体的灵活、协调能力,从而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有效保证。

3.2 有助于磨练大学生的意志

体育教学中的每一项内容都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学生为达到预期的目标,要经过一个不断反复的练习过程,并付出一定的意志努力。体育教学中的每一个练习,都存在着成功与失败的交替进行,在这种不断反复的交替中,大学生才能逐渐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增强对挫折的耐受力,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只有这样,大学生的坚强意志品质和对挫折的耐受力才能得到相应的磨练与升华。

3. 3 有助于大学生情绪和情感的调控

通过体育课教学可以使大学生掌握各种体育手段来发泄情绪的合理方法。如心理调节训练法、念动训练法、激励调节法、自我宣泄法等。体育教师在进行身体教育的同时,能够善于激发、保持、深化学生积极健康的情绪,并能用自己的积极情绪感染学生,有助于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使学生将“理智的思考”寓于“情感的体验”中。

3.4 有助于大学生宣泄情绪,缓解压力,调节心理平衡

当人在运动时,主管运动的神经中枢兴奋性加强,主管学习的那部分神经中枢的兴奋性则处于相对抑制的状态而得到积极的休息。同时,运动时引起血浆中某些激素(如糖皮质激素) 的水平下降或保持不变,使精神刺激大大减小,从而使高度紧张的大脑神经得到松弛,缓解精神压力。大学生的心理负担主要体现在学业负担过重、社会及家庭的期望值过高、升学及就业竞争压力的增大,具体表现形式以焦虑、抑郁、孤独、敌对、恐惧为主,通过体育练习,大学生能更好地缓解这些不良情绪,调节心理平衡。

3.5有助于大学生发展个性,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体育教学的突出特点就是强烈的实践性,这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里,每个学生都懂得只有通过自身主动自觉的活动,才能将运动知识和技能转化为自己的认识和行为方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活动,体验到运动的乐趣,使自我意识得到发展,个性得以优化,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6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力

体育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而且可以促进人的社会化,调整人际关系。运动中的良好自我体验可以促进人的社会化。如,通过有目的、有规则的参与有关活动,有助于形成健全的自我意识和提高自律的能力,有助于体验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的关系,并能自觉主动地调节人与人、人与整体的关系。教师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课堂社会”和课余群体性的体育活动与锻炼,以小组合作学习、竞赛等手段,通过运用游戏,加强交往;采用竞争,加强交流;轮换保护帮助,加强合作;自由组练,加强沟通等手段,发展学生的交往能力。教师教育学生要善于合作、敢于竞争,善于竞争,以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

4.高校体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

4.1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以适宜的身体练习为载体,生动、活泼、有效地开展,促进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研究认为体育与健康教学可以兼顾学生的身心发展,但不能保证自发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4.2教师要有目的地挖掘体育教材中有心理健康价值的知识内容,或补充一些相关的材料,融人体育卫生、保健知识与体育基础知识的传授之中。

4.3在课堂中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寓于严密的体育教学组织之中,且要作为重要的部分来抓,与身体教育、德育教育融为一体,使体育课堂中的心理素质培养一体化。

4.4有针对性地开展体育运动项目,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活动辅助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项体育竞赛活动。

参考文献:

[1]钟平,李龙. 大学生体育七沃里健康教育初探[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21).

[2]谭小丰.谈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5).

[3]李瑜.浅议高校体育教育如何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5).

12.论加强高校心理学教育 篇十二

一、高校教育的地位和任务

高校一直担负着我国人才培养的重任,大学生被誉为祖国的栋梁。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很重视高等教育,社会各界人民也非常关注高等教育。高校也被比喻为象牙塔和神圣的殿堂,毕业的大学生也被寄予很高的希望。

《纲要》中指出,高校要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紧接着,胡锦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这就意味着高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科技知识,更重要的是具备健全的人格、健康的身心。

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正是接受知识、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有必要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和促进。

二、加强高校心理学教育的必要性

(一)大学生发生恶性犯罪情况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恶性犯罪事件不断上升,据统计,2007年大学生犯罪占青少年犯罪的17%[1]。

2004年云南大学的马加爵将同室的4名同学杀害;2008年7月北京某大学已毕业的学生返校砍伤微积分老师;2010年3月19日毕业不到2年的某大学毕业生李宗熙杀死厂长白守川;2010年3月30日四川大学曾世杰杀害本校1名女生;2010年4月7日四川大学再次发生惨案,陈某杀害本寝室的同学1名。这几起典型的恶性犯罪案件中大学生杀害了自己朝夕相处的同学、值得尊敬的老师以及身边的领导。

以上几起严重的大学生杀人案例已经让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产生了各种质疑,利用媒体、网络等展开了讨论,甚至有人担心“将来我们的孩子怎么办”。这个问题更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二)大学生发生恶性犯罪的原因

目前,有很多学者撰文分析了这些案例发生的原因,主要归结为[2,3,4]: (1) 扩招后资源欠缺。 (2) 社会不良风气熏染。 (3) 法制观念淡薄。 (4) 人格和心理缺陷。的确,我国高校扩招后,生师比从1998年的11∶61上升到2008年的17∶23,教师资源相对短缺,教育产业化使贫富差距显著化,市场经济化过程中产生了一批不良风气,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笔者认为扩招影响和社会不良风气是外因,不是大学生犯罪的根本原因,正如有枪并不一定就要杀人是一个道理。我们很多人总是喜欢在教育出了问题的时候归结于政府制度失误,把自己的责任推光。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是建立在社会变化的基础上的,如果环境一成不变,教育何需改革?大学就是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至于法制观念方面,目前很多学校都开设了法律的公共课,并且现在接收法律知识的途径非常广泛,与过去相比,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应该要强得多,同时,四川大学在几天之内发生两起命案,难道后一起命案的主谋还不能从前起命案中获取法律意识?

马加爵事件之后,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到云南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撰写了《马加爵犯罪心理分析报告》,李教授认为马加爵犯罪的真正原因是心理问题,是强烈、压抑的情绪特点和扭曲的人生观,还有“自我中心”的性格缺陷[5]。这一结果得到了很多学者的赞同,心理健康问题和心理教育缺失是根本。

根据以上分析,大学生发生恶性案件的根本原因是作为主体的大学生心理产生了某种变异,其他的因素并不是没有作用,而是对主体因素产生了一定影响,使主体因素更加突出。

(三)加强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必要性

有人做过调研,发现93.5%的学生认识到自己存在心理缺陷并苦于无法克服[6],这无疑说明了我国高校缺乏足够的心理教育和咨询的资源。事实上,在大多数高校并没有设立心理咨询机构,也没有专职专业的心理学教师。

大学之大不在于校园之大,而是提供了一个开放、自由发展的大空间。青春期的大学生,处于一个特殊时期,从严加管束的家庭挣脱出来,耳畔不再萦绕严厉老师的唠叨,挣脱中学的束缚,接受大学的自由,压抑的叛逆之心可以萌芽。他们渴望认知新鲜事物,渴望自己被外界接纳和认可,渴望情感交往,但是由于他们此前没有单独经受过挫折,心理比较脆弱,判断能力较差,自我控制能力较弱,一旦自己不被认可,就会产生情绪剧烈波动,产生心理障碍,如果此时不能得到很好的引导和正确发泄,随着障碍的积累,就可能产生非常惨重的后果。

随着时代的推移,所谓“90后”逐渐占据高校的主舞台,90后的思想与理念与老一辈人有很大的不同,同时有着不同于前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其实他们也渴望被理解,所以必须以发展的眼光来审视他们,推动高校的心理学研究发展与教育工作。

心理教育就是要让心理障碍不致于产生或者产生了而不致于累积爆发。只有身心健康的大学生才能适应社会,才能将自己的学识才能发挥到极致。有观点指出要进一步加强政治、思想、道德教育,但是目前所暴露的问题更多的是心理问题,而且高校开设的政治思想教育的课程已经非常多,作用并不明显。

尽管在2001年教育部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高校教育体系[7],但是由于教育措施不得力,并未起到应有的效果。加快大学心理学教育课程建设已经引起部分学者的重视[8],但是还缺乏相应的措施。各专业的培养目标都提出了培养综合素质高的人才,综合素质更多的是强调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学生社团经历等,随着社会发展,应该将心理健康作为一个重要指标。

三、加强高校心理学教育的措施

(一)高校心理学教育的相关机构设置模式

高校心理学教育应该包括课堂心理教育、课后心理监测和心理咨询几个部分,因此,高校可以设立心理教育中心、心理健康管理中心和心理咨询中心,分别执行课堂教学、学生心理健康跟踪、心理健康评估与咨询,其中心理健康管理中心可以下设在二级院系。

有观点认为应该提高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核心能力[9],但是不得不看到辅导员本身的工作量已经很大,往往一个辅导员要管理几百个学生,同时他们毕竟不是专业心理学教师,难以起到治病救人的作用。因此,上述三个中心均应聘任有资质的专业教师。

通过点击高校网页发现,大多数学校首页或醒目位置都没有心理健康的链接或栏目,高校应该建设自己的心理咨询网站,并链接其他的心理学网站,如中国教育心理网,中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线等。

(二)高校心理学课程设置模式

目前高校对非心理学专业学生开设心理学课程都是设置在文化素质限选课中,如我校开始了《心理健康教育》,而选课的学生很少,因为文化素质课学分有限制,更多的学生对艺术导论、影视鉴赏等更感兴趣。所谓当局者迷,学生对自己的心理问题认识是不足的,导致主动选修心理课程的人数偏少。甚至在课程设置讨论过程中也有老师提出该课程学时短,对学生起不到什么作用,建议不开设。

课程设置改革需要更好地整合其他课程,将心理教育进行交叉融合,例如除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将《思想政治修养》《社交与礼仪》等课程进行融合,并且将心理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程,类似于《形式与政策》一样,每学年至少安排32学时,实现心理教育不断线,真正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日常教学和管理的范围。

(三)高校心理学教学内容模式

据悉,马加爵杀人案后,已经发表相关的心理学研究论文200多篇[10],如果仅仅停留在研究阶段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而是要把形成的相关成果实施到教育中去。目前有很多相关教材相继出版,为课程的开设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当然教学内容应该多样化,更应该结合实际进行,在每个年级设计一个主题,围绕该主题展开教学。对仍然处于青春反叛期的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要有实效性和针对性,但又要注意不引起学生的反感。通过心理学教育来塑造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鼓励多元化发展,突出在心理健康基础上不拘一格降人才。

(四)高校心理学教学形式模式

如果心理学教育仍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育、说教式教育,那效果肯定不尽人意,甚至很多学生会反感而逃课。心理教学过程中除了理论部分采用传统教育外,其他大部分都要体现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因为大学生已经对对位戴帽的说教具有反感心理。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录像、互动游戏等教学形式,甚至可以将虚构的网络社区搬到教学中,或将学生拉出教室去上课,力求教学形式多样化,使学生真正感兴趣。总之,心理教育课要体现学生的主动性,要使每个学生真正参与进去,真正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例如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形式[11]。在教学形式方面还需要不断创新,吸引学生参与,并在无形中受到教育。

(五)高校心理学教学考核与心理档案建设模式

心理教学的考核一般不采取传统的书面考试,要采取让学生真正参与的互动模式。目前高校几乎还没有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心理健康管理中心对每个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建档。心理档案一人一卡,记录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状况、心理变化等信息,以及涉及到的学生社交、学习、生活等内容,记录的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严密管理心理档案,保护学生隐私,定期分析,积极指导学生朝健康方向发展,帮助辅导员进行人性化管理,减小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实现和谐环境。心理教育中心和心理咨询中心可以配合心理健康管理中心做好建档工作。

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符合《纲要》的精神,是一个刚刚起步而难度较大的教学改革课题,需要在讨论和尝试中前行,只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之后,才能真正起到其应有的作用,促进人才的健康发展,推动社会的和谐进步。

摘要:培养知识丰富、身心健康、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是高校培养学生的根本目标, 随着学生主体和社会环境的变化,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发生了新的变化, 高校心理学教育面临新的问题。本文对加强高校心理学教育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 对高校心理教育的机构设置、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档案建设提出了思考。

上一篇:学校教学计划下一篇:花事现代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