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散文

2024-08-08

端午散文(精选6篇)

1.端午散文 篇一

我喜欢艾。

虽然它只是一株很平凡的草。这种不伟岸,也不高贵的民生植物,一身草性,就生长在民间的犄角旮旯里。它多年生草本半灌木状的象形,随风摇曳,都不能给人带来多少美感和想象,可它的茎、叶里储满的绿色声音,所散发出的奇特芳香,总是愉悦着我的童心。

我生在空气清新的江南,时常行走在绿色的声音气场里。风深深浅浅地撩动我的味蕾,云飘挑着一种悠远。可就是行走在各种青草声音的合欢中,我也能从蓬勃的绿色音乐中,辨别出艾草高香又细微的绿语。艾在绿涛里的那种高低如春水明亮的感觉,色泽荡漾起的味蕾曲线,每每都水盈盈地滋润着童年的心田。久远的断断续续的记忆显示,一个傻乎乎的小孩,想把艾的气韵和全部味道,吸进自己的身体里。艾的微妙玄通,默然就趣话为童年的图画。

艾来自哪里,我并没有从愉悦的香气中得到。长在民间,香在民间,游走在民间属菊科的艾草,最初它又来自哪里?艾草延伸的物语,使我想入一片清香之地。童年的我,真想看看艾努力的内心世界,也童话般幻想它和我们人一样呼吸。全身挥发性的芳香油气息的艾,就这样一层层包裹着我的童年,玄妙着我的日子。

童年端午的早市上、巷道里到处都游走着艾。感觉与味蕾就这样碰撞着,清淡而又幻远的浓香,吹开家庭主妇们的笑脸,然后主妇们都手拿长长的一把艾草,温和地行走在孩子们的晨梦里。她们要赶在孩子出门之前,将艾插在自家的大门上。

我童年端午的早晨,总是门内粽子飘香,门外艾香茸茸。开门两香融合,使童心弥漫在熟香与野香之中。童年、早晨、温柔,清新,使我纯朴的心灵,时不时都要回头张望。走在艾香的上学路上,清淡中升起无间的快乐。

我的关于“艾”的全部宝典,都来自于家庭父母。艾传说的故事早忘了,可“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话记住了。大人们说艾是艾虎,能辟邪去鬼,端午这天大门插上艾,鬼就吓跑了。

端午一过,妈妈就将艾草拿到烈日下晒。我问,妈答道,艾是好东西,晒干了,藏好,女人做月子用艾水一熏,从此筋骨不痛。同时艾还具有平喘镇咳等功效。艾水洗身也能除病。老人讲,七年之病,取三年陈艾就能医治。艾水泡脚,有火降火,有寒驱寒。还能疏通经络,加快新陈代谢。以小野艾叶烟熏,对于多种致病真菌也有抑菌作用。在中国南方传统食品中,有一种糍粑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原料做成的。

我听着妈妈的话,又想入非非。人与草木的关系,有点如光和影。可比例是什么,我又说不清。常常枕着泥土,仰望身边的艾草。人在草木中,就是原始的生活状态。(后来,我查《中药大辞典》艾【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调经。用于风湿关节痛,皮肤瘙痒,月经不调。还真证实了妈妈所说。)

放学在山上砍柴,我专门砍艾草。别人说我傻,我不管。我将砍回的艾草晒干,专门用艾草当柴火,烧熟了一餐饭。我自以为艾火烧出的饭,一定有说不出的功效。艾燃烧着,屋子里向外散发着艾香。邻居问我是在家熏什么。饭做好了,我也被艾味熏熟了。吃饭时总觉饭里有艾快乐的味道。我的身子被艾熏香了,还不知这香来自哪里。就想找个明白人,打听香草的来历。

问遍平民窟的同学无人知晓,拍遍了学校的栏杆也无人回应。五花八门的传说,纷纭着我的童年,一年一年礼俗成的传统,就这样流动成我童年的端午。

有人说艾香最初来自楚国。能说是幽兰来自楚香?不能!现在满中国都流行艾。缭动草民的艾,已是一种象征。端午的物语,已于生活、习惯仅仅地联系在一起。

艾草哪来那么大的神力?一个春天就长成了人间爱物。我不相信离我们很进的传说,流传最广的是“燕王扫北”时留下的风俗。这一年燕王来到保定府管辖的雄县,看见一农家妇女身上背着包袱,怀抱一个五六的大男孩,手里拉着一个两三岁的小男孩。他感到奇怪,上前问为什么要这样。那位大嫂大胆说,身上背的是邻居家的孩子,他爹妈都死了。地上跑得是我亲生的。燕王听后很感动,就用宝刀在路边砍了几根艾草。说你插到你的门上,就不会有人去杀你们了。又转身命令将兵们,今后凡是门上插艾的人家,都是好人,一律不准伤害。插艾之风就盛行起来。我是不信这种说法的。因为这故事将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割开,故事离我们也就有几百年时间。那从前与艾的传说又怎么解释。

长在路边,水边,山旮旯里的艾草,怎么走进家门,走进我们生活的,走进我们的精神家园。日历从后往前翻,从纸翻到竹,又从竹翻到人口。清晰地看见中华文明的初始文字里就生长着艾草。屈原、庄子、孟子的口气里都流动有艾香。怪不得我自觉“艾”香在骨子里,香在记忆里,也香在书本里,也香在传说的日子里。原来艾不只是长在地域里,也不声不响地长在中国人的心坎旮旯里,活在我们的象形里。中国人的血液被艾清香了数不清的年代,然后从血液里又流淌成清香的记忆。艾草与人一代代互爱互生,又相互净化,使我们的心香了。天然的艾与人间的爱融合的已无法说清。

怀疑怂恿我,沿着艾香的来路去寻找艾在历史的土地上生发的萌芽。我的思维穿过一代代文明的丛林,从或浓或淡的朝代艾语里,寻找着一种心灵感应的信息。性味温和的艾草,是怎样摇香着它的语汇,将我的嗅觉引到《诗经》里的,现在也忘了。只记得《王风.采葛》中这样写:“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艾这种草本,在这里成了爱语。艾草在遥远的年代,就成了情物,成了情人眼里的风景,同时,香过先人的味蕾与梦幻。接着,我寻找的目光绕过众说纷纭,被夏、商、周三代的“兰浴”的香气所吸引。

古时人初识艾的药性,就采集艾蒿、菖蒲、枫叶、蒜皮、淡竹叶等一起熬水洗澡。古人称之为“沫浴兰汤,除病健康”。周代以来就有艾人悬户,系五彩缕,桂赤灵符等避邪风俗。以上的文字也符合屈原在《离骚》中所说:“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的说法。说明家家门上插艾那时已是普遍现象。我自以为古人的“兰浴”,应该是端午最早的萌芽了。

其实,每年的端午,时已入夏。蚊虫滋生猖獗,所以古人端午时节洗“兰浴”,以及后来门旁插上艾草,都有避瘟驱虫之效。无论是“兰浴”还是端午“插艾”,都是古人一种良好的卫生习惯。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

艾,就这样一代代生长、丰满起来,日历上的春风一吹,埋在地里的艾就冒出了头,谷雨墨绿色的风再吹,艾的主干里,就长满了绿声。再往后,清明、小满的季节里,各种花儿喧嚣着,一株艾草,就在欢喜的有情中内在的长成了。香气就漫漫传遍了华夏的土地。

艾就在当下与人的精神一样饱满的生长,人间春色就风情万种地摇动起“艾”的身影了。虽说我们看不见每一株艾草里蕴藏的法身,但能从艾的香语里,感到智慧的般若。一株草能无形无象地长进人们的生活,可想它的内在能量的巨大。

青青湿地草,一雷一情结。艾,这种华夏人喜爱的柔软植物,在欣欣向荣的岁月中,就顺着情感长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后来,五月端午这天又随着历史事件、人物的出现,如屈原、药王菩萨、伍子胥等人的加入,才形成了我们今天的礼俗。端午插艾、吃粽子、划龙舟、喝雄黄酒等习俗也就风行起来。

一棵精神的草,文化的草,唤起一代代人的感恩之心后,在我们的家园里长成了。我们的端午,季节的物语,从此也就清香起来了。流传的文字里也就有了艾的味道了。

不过,今天过端午,划龙舟、吃粽子都是为纪念屈原演变而来的。我们一边吃着文化粽子,一边不要忘记屈原的探索精神。他在《离骚》中的那句话“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便是粽子从文化根底发出的一种声香。

作者:凌代琼

公众号:东方散文杂志

2.端午散文 篇二

在课堂主问题:“作者围绕鸭蛋, 写了哪些内容?”引导下, 学生主动阅读课文, 概括文章的记叙要点, 梳理出作者写作思路。

在学生概括到“挂鸭蛋络子”、“挑鸭蛋”时,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 课文的第4、5小节写了哪些内容?

生 (七嘴八舌) :挂鸭蛋络子、挑鸭蛋、吃鸭蛋、玩蛋壳!

师:看来, 鸭蛋在孩子们眼里乐趣无穷啊!老师觉得挑鸭蛋很有意思, 大家看——

(师朗读挑鸭蛋一节。)

师:我觉得呀, 别看这短短几句话, 背后蕴含着很有情节和趣味的场景呢。我们来试一试吧——以四人小组为单位, 把这一段话改变成一幕小情景剧。会有哪些人?会有怎样的对白和动作呢?动脑筋, 看哪个小组最能再现情境。

学生激动地组合, 设计, 表演。

第一组准备不足, 不好意思, 语言断断续续。冷场……

师:这几个孩子挑鸭蛋挺冷静挺有礼貌的哈。 (众笑)

第二组表演比较生动, 动作夸张, 语言搞笑, 频频笑场。

师:演得不错, 但是, 老师觉得你们如果能把课文中的一些字句加入进去会更契合情境。

第三组开始表演:

妈妈:快来快来!孩子们, 来挑鸭蛋了!

男孩女孩围聚在一起头碰头, 左看右看、翻来拣去。

男孩:我要这个!这个大! (一把抢过)

女孩:说你笨吧你不信, 你挑的鸭蛋大是大, 可样子那么蠢!你看我这个, 淡青的壳, 形状秀气, 样子多么漂亮呀, 一定油顶多! (得意地晃晃手里的蛋)

男孩沮丧地看看手里的蛋, 撅着嘴。

妈妈爱抚地摸摸男孩的头:傻孩子, 来, 妈妈给你挑了个漂亮的蛋。快吃吧, 吃完还要去比鸭蛋络子呢。

男孩女孩雀跃:噢!吃咸鸭蛋咯!

同学们鼓掌。

师:不要我评价, 大家的掌声已经说明了一切。这一组同学的表演好在哪里?

生1:他们表演自然、大方, 口齿清楚。

生2:他们能够结合课文中的有关内容进行改编。

生3:我最喜欢他们表演时候那种生动、充满童趣的动作和表情, 体现出孩子的天真和可爱。

师:是啊, 这组同学最妙之处在于他们恰到好处的表现出孩子们过端午节时高兴雀跃的心情, 尤其是孩子的顽皮、天真心理, 这也是汪曾祺老先生想要传达给我们的吧。不信, 我们来读一读第5小节吃鸭蛋。

学生齐读第5小节。

师:看, 汪老先生多么细致地回忆了吃鸭蛋、玩蛋壳的经过, 可见童年往事印象之深刻呀!谁来读一下最后一句?

生4起读, 语气平淡。

师:注意最后四个字“好玩极了”和感叹号。再读一遍。

生4重读, 有很大变化。

师:很好, 你感受到怎样的心情?

生4:一种喜悦、惊奇, 开心!

师:是的, 孩子们看到萤火虫在鸭蛋里闪烁, 真的是欢喜极了。大家一起来体会一下吧。

学生开心地读末句。

二、教学反思

非常喜欢汪曾祺老先生的散文, 尤其爱极了他着眼于“小场景”、“小叙事”着力写凡人小事, 写油盐酱醋茶, 写“一地鸡毛”, 凭着对事物的独到颖悟和审美发现, 即兴偶感, 娓娓道来, 于不经心、不刻意中设传神妙笔的写作风格, 于是我也寄希望于能将自己对美的感受传达给学生。在这种意图驱使下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 理解平凡的日常生活中蕴涵的人生情趣和诗意之美。

2. 理解文章行文从容、闲适自由的风格。

3. 学会品味富有童趣和特色的重要语句, 理解作者情感。

在确立教学目标之后, 我以一个梳理内容的主问题展开:“作者围绕鸭蛋, 写了哪些内容?”鼓励学生主动阅读课文, 概括文章的记叙要点。在梳理文章内容的过程中, 自然穿插重点难点教学——以第一小节为阅读重点, 感受汪曾祺闲适自由的行文风格;跳读文段, 感受作者抒发的对故乡对童年的怀念;品读语言, 体会平淡有味、动感传神的细节描写。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难点在于首节的阅读感知, 因为首节其实是汪散文闲适自由风格的集中体现, 闲笔启文, 淡淡化开, 娓娓道来, 不着痕迹。在以往的教学中, 很多老师只是关注将习俗简单梳理, 划分层次, 并未将首节自然与全文融合, 教起来费力, 学生体会起来也艰难。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个探究问题:“这么多习俗当中, 作者详写了什么?为什么要详写?”通过对比, 学生自然感受到记叙纷繁复杂的场景时应该根据写作目的与实际情况有所删减取舍。文中将鲜见的放黄烟子详写正是如此, 同时最为重要的是对十二红的详叙, 也是为了自然引出对鸭蛋的介绍。并且, 让鸭蛋在一片热热闹闹的端午背景下隆重登场, 自然也契合了题意, 洋溢了浓浓的乡土意味。理解了这样一个开头之后, 再引导学生探究结尾囊萤映雪典故的引用, 其实也就充分感受到汪曾祺闲适自由的行文风格了, 难点自然破解。

《端午的鸭蛋》之所以有味, 关键在于字列行间蕴含浓浓情致。细数端午习俗, 难道不是因为对家乡念念不舍?难忘家乡鸭蛋, 难道不是因为对家乡不倦的爱恋?但我们学习这篇文章, 不能忽略汪曾祺先生蕴含在字列行间的盎然童趣。忽略了这一点, 也许我们会错过很多至真至纯至美的璞玉。所以, 在设计教学的时候, 我尤其关注了这一点。

课堂小情景剧的表演, 就是为了让学生主动品味语言蕴含的童趣。将作者以第三人称叙述的简单文字改编成小情景剧进行表演, 这本身就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好奇好玩的性格特征。语文课堂表演演什么?应该融入文本, 有所想象, 加深理解, 体会写作意图;并非简单地为演而演, 鼓鼓掌、笑一笑、造气氛。所以表演完毕老师的点评至关重要, 对表演存在不足的必须指出, 而且要一语中的。点评不足的目的是让学生一步一步纠正误差, 走进文本。通过点评与改进, 第三组的表演显然抓住了文章的意图, 将文中短短四句话的介绍, 通过对话、动作、神态进行具体展现, 男孩女孩的天真可爱在简短的表演中有很好的体现, 所以值得肯定。这样的表演显然才是紧扣文本有所延伸的, 才是语文教学所必须的。

对吃鸭蛋、玩蛋壳这几处旁人容易忽略的小场景记叙, 我也在品味童真童趣这一教学主旨的引领下, 启发学生去深入品读。吃鸭蛋有滋有味, 玩蛋壳步骤详细, 汪曾祺先生是带着一颗不老的童心去着意描写的。萤火虫“好看极了”, 用练囊不如用鸭蛋壳装萤火虫, 北京的咸鸭蛋“叫什么咸鸭蛋呢”, 端午节将符贴在门上“这就能避邪吗”, 包括放黄烟子那么不厌其烦的介绍……这样富有孩子天真稚趣心理的可爱文字其实在文中俯拾即是。

对“筷子头一扎下去, 吱——红油就冒出来了”这一个充分体现汪曾祺擅用语言造型的散文风格的句子, 我们同样也可以从童真童趣的角度去别样体会。这一精彩传神的描写, 何尝不是汪曾祺童年时候对于吃鸭蛋的深刻记忆?正因为喜欢, 所以筷子头是轻快愉悦地“扎”进去的;正因为喜欢, 所以孩子仿佛听到了红油冒出的欢喜的声音;正因为喜欢, 所以红油流淌的动态也是汩汩而充满生机的“冒”字。这一为人称道的细节, 你难道没有看到一个食指大动、垂涎欲滴的孩子形象?他是那样向往, 那样迫不及待, 那样欢天喜地地享受着难得的美食, 多么可爱, 让人忍俊不禁。

这些富含童趣的情节和细节, 我将其作为教学重点, 吻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情态, 使他们更深刻更乐于走进文本, 品味语言, 感受必然深刻。

在教学过程的最后, 我选择了汪曾祺的自白诗《我为什么要写作》, 目的是要透过文字让学生深入感受汪老的个人风格和人格魅力。不少学生在读到“我事写作, 原因无它:从小到大, 数学不佳”时, 已然嘴角含笑了, 因为这一诗歌恰恰印证了我们通过文章和文字体会到的那个性情通达、谦虚幽默、童心犹存的学者形象。最后点选汪曾祺自叙的片段:“我写的是美, 是健康的人性。美, 是什么时候都需要的。”提醒孩子们生活中除了忙碌, 除了压力, 更多的是美和快乐, 我们要学会品味人生, 品味快乐。

《端午的鸭蛋》是一篇难得的美文, 美文要美读, 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去主动发现文字背后蕴含的生活情趣。以课文为范本, 感受语言的无穷魅力, 借用课堂上的一句话:让我们在忙碌之余, 抽身看看周围, 人生其实有很多乐趣, 我们何妨慢点走, 欣赏你自己。

摘要:本文作者以《端午的鸭蛋》一课教学为例, 指出此课教学的重难点是对第一小节的分析, 解决了这一问题, 汪曾祺先生闲适自由的行文风格便自然展现于眼前。

3.端午往事散文 篇三

外祖母就是用竹箨!

竹箨就是笋壳,外祖母用的笋壳都不是新鲜笋壳,是陈年笋壳。今年端午用了,在清水里洗净,然后自然晾干,又存放在房上的阁楼里。阁楼里堆放了很多家什,很杂乱,我有一次还见到一张蜕掉的蛇皮。外祖母就是从这里把那些笋壳取出,又在清水里用丝瓜瓤擦拭着每个角落,洗净后晾干,用它来包这年端午的新鲜粽子。老瓶装新酒,外祖母很懂生活。

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我们这里俗称酒米。酒米本是酿造黄酒的,但我们这里没有黄酒,黄酒在绍兴。我们都是直接食用。酒米淀粉多,不透明,有大理石的光泽,煮熟后很绵软,用来包粽子很合适。新鲜酒米头天夜里就要浸泡在水里,外祖母用的是一个很大的搪瓷盆,外面绘有青花。白米青花,一切都那么动人。除了酒米,外祖母会准备好花生,绿豆,有时会有几粒枣。这些都在水里泡。

对于食材我们是可以帮忙备好,但真正包粽子便只能是外祖母了。在屋檐下晾干的笋壳被取下,多年地使用让笋壳色调暗淡,近似酱色,笋壳上的黑色斑点也有些漫漶。包粽子是要技术的,外祖母深谙个中道理。笋壳在外祖母手里跳跃,对折,成漏斗状,将由酒米、绿豆、花生和红枣混合而成的主料舀出一些装入漏斗里,用竹筷戳,使之压紧,然后封口,再用事前撕下的笋壳长条捆绑扎紧,一只笋壳粽子就被放在一旁以备入锅。粽子多棱角,中国文学里描写旧时妇女的裹脚,便常常用粽子来形容,这多少叫人心里不舒服。粽子和裹脚,这算什么回事!

包好的生粽子放入大铁锅中煮,水大开,粽子在里面翻滚。煮好取出,用剪刀剪断笋条,慢慢打开笋壳,粽子熟黄如同一枚寿山石,有笋壳味。用竹筷夹一口粽子,在有白糖的细瓷碟里翻几下,吃到嘴里糍糯绵软,淡香甜润。我们看着外祖母,她在灶台的雾气里笑。

端午这天,我们那里不吃咸鸭蛋,不喝雄黄酒,也没处看龙舟。只有吃粽子。吃了粽子,才算过了端午。吃了外祖母包的粽子,才算过完整无缺的端午。这也是以前,外祖母不在了!

今年又要过端午了,街上卖的都是青箬叶包的粽子,他们把箬叶泡在水盆里,一边包一边卖,以示食材的新鲜,可惜没有笋壳。里面包的也只是酒米。这样粽子吃起来总让人寂寞,现在我只能吃这些。

4.端午草药香散文 篇四

每年的端午,不是粽香萦绕,而是各种各样草药的回味。母亲在的时候,在端午前,就有各种草药卖了,我们还小的时候,母亲就会根据自己每个孩子的体质,买到各种草药,有清热解毒的:鱼腥草、薄荷、车前草、白蛇舌草、金银花藤;温胃补气调经:艾叶、白花益母草、大牛奶、香藤仔、鸡血藤、七片健季、野麦冬、山调蛰子;增强骨质:痛风劫、波节草等等,有可以煲汤的、有洗澡的、外用的、内服的等等,犹如药铺里中药,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当时年小时,时常好奇问母亲:这些树草根和叶子有用吗?母亲总是笑笑。记得有一次的夏天,我们姐妹因为天热,一边扇着老蒲扇,一边在席子上打闹,姐姐嘴馋,还没有等西瓜凉透,就啃了几块。半夜时,闹肚子,一个晚上来回折腾五六次,整个人都快蔫坏了。母亲见状,赶紧在她的“草药袋”抓了几把草药,掀开锅盖,放入草药,一会儿功夫,滚烫滚烫的带着草药味的汤汁,给姐姐喝下,直到天亮了,姐姐又活蹦乱跳起床。不知道母亲的草药竟如此神奇,不得不佩服啊!

端午季节雨水多,且天气变化无常,时常听到母亲在雨天时,摊开簸箕,摆开各种草药,一刀刀把草药切削和剪短,一股股草药味迷漫全屋,一会儿一簸箕一簸箕的草药,就在母亲的手指中变了个样,在太阳的照射下,显得有序有节的。有时,我们姐妹们淘气,母亲切碎的草药,在撒雪花般游戏,浓浓的草药味,又不得不停下手中的游戏,让我们捂鼻子开怀大笑。等端午午饭的端出来的鸡汤,就更是浓浓的草药鲜香味了。闻着、吃着,身体里的每个细胞都充满着草药味,更是母亲对孩子们浓浓的平安祝福味。等我们有孩子了,母亲就会更悉心的准备健脾开胃的草药,有:白马骨、核杉子等,洗净、晾晒、切段、切片,以便随时可以用,浓浓的爱意,在一片片叶子、一条条藤里,更是那杂草和气熬成黑黑的洗澡水中。有一种味儿就是令人难忘的,母亲端午当当当当的切草药声,无法再现了,还好有点母亲的小小草药传承,算是端午情怀的向往吧!

5.端午节散文 篇五

在我的印象中过节大多是孩子们喜欢的事,因为我小时候就喜欢过节。

记得那已是几十年前的事了,那一年的端午节我们院子上屋的来友哥要结婚了,那几天整个小院像是沸腾了,全院所有的人都在忙碌着,就连街上的四邻也前来帮忙,最热闹的还算是我们这些不干活白吃白喝还闹事的孩子们,在我的印象中那几天真的比过年还要热闹。

大人们一大早就开始忙碌起来,有包粽子的,有做绿豆糕的,还有炸油糕的,大人们一见到我们孩子就往我们的身上挂一个香包,有几次我们几个孩子为了那个香包香,那个香包好看而闹得不可开交,大人们不管我们的吵闹,看着我们只是在一旁笑,但他们的手脚是不会停下来的。

前来道喜的人们挤满了我们的小院,不管是大人和孩子来的都是客,最让我们这些孩子们高兴的事,那天来了很多和我们同龄的孩子,刚开始大家还比较拘束,一旦玩熟了,那些孩子比我们更加的能疯,我们很快和他们成了好朋友,有几个孩子在分手告别时哭的哇哇的,大人们只好留一两个孩子在小院过夜,几家的孩子都在抢和自己最好的朋友到他家去住,这时的大人们笑得更加的开心了。

我那是时搞不清人为什么要结婚,端午节刚过不久,我们几个孩子就问大人,来友哥什么时候还结婚呢?大人们说:人一辈子只能结一次婚,你来友哥不再结婚了,那还有谁要结婚呢?大人说:你们问谁结婚干什么,结婚就有好吃的,好喝的,还有好多好多的小朋友和我们玩,大人们笑着逗我们说:等你们长大了就可以结婚了,我们就问大人:我们什么时候长大,我们什么时候能结婚。

在我的印象中,那时的人们前来道喜,大多有前来帮忙的意思,礼品的`多少都不会受到人们的耻笑或非议,特别是人们一见面时的道喜场面显得更加的融合,亲切,吉祥。就如同大家是一家人似的,我每每想来心里总有一种难于言说的留恋,那情景在我已是很久远,很久远的事了,就如同已故的亲人们,我只能想念他们,而永远也见不到他们一样。

我记得那天的晚上,来友哥的爸爸还给我们这些孩子们讲起屈原的故事,也许我是从那时起喜欢上了屈原,后来又喜欢上了屈原的(橘颂),特别是经过郭沫若改编的新橘颂,更使我永远记住他。

辉煌的橘树呀

枝叶纷披

生长在这南方

独立不移

绿的叶

白的花

尖锐的刺

多么可爱

圆满的果子

由青而黄

色彩多门么美丽……

6.端午节各地习俗 篇六

赛龙舟, 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 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 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初五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 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 盛行于吴、越、楚。

吃粽子

“粽子香, 香厨房。艾叶香, 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 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地端阳, 那儿端阳, 处处都端阳。”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总体上说, 各地过端午节习俗大同小异, 而端午节吃粽子, 古往今来, 中国各地都一样。

吃打糕

端午节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人最有代表性的是打糕, 就是将艾蒿与糯米饭放置于独木凿成的大木槽里, 用长柄木桩打制而成的米糕。这种食品很有民族特色。

菖蒲酒

江南有些地区的习俗是在端午节饮菖蒲酒, 其药用效能就更为直接。通常是在节前便把菖蒲切碎, 拌上雄黄, 浸入酒中, 节日便可饮用。

雄黄酒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 从前在长江流域极为盛行。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 病魔都远走”。雄黄是一种矿物质, 俗称“鸡冠石”, 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 并含有汞, 有毒。一般饮用的雄黄酒, 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 无纯饮的。

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 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 用雄黄泡酒, 可以祛毒解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 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 意在消毒防病, 虫豸不叮。

佩香囊

香囊又叫香包、荷包等, 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 有用碎布缝成的, 内装香料 (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柰、甘松) , 佩在胸前, 香气扑鼻。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 内容物几经变化, 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 避虫的越黄粉, 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 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工艺品。

吃大蒜鸡蛋

河南、浙江等省农村每逢端午节, 主妇将事先准备好的大蒜和鸡蛋放在一起煮, 供一家人早餐食用。有的地方, 还在煮大蒜和鸡蛋时放几片艾叶。早餐食大蒜、鸡蛋、烙油馍, 这种食法可避“五毒”, 益健康。

拴五彩线

上一篇:性格英语翻译下一篇:邀请函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