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工程系统工程的发展与展望论文

2024-08-25

矿业工程系统工程的发展与展望论文(通用11篇)

1.矿业工程系统工程的发展与展望论文 篇一

汽车再制造工程的发展与展望

介绍了汽车再制造工程的内涵,表明开展再制造工程在我国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对比了我同与国外的`汽车再制造发展情况,分析了我国汽车再制造面临的机遇与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汽车再制造工程的发展作出了展望.

作 者:李健 侯献军 LI Jian HOU Xian-jun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武汉,430070 刊 名:汽车科技 英文刊名:AUTOMOBILE SCIENCE & TECHNOLOGY 年,卷(期):2009 “”(2) 分类号:U466 关键词:汽车   再制造工程   发展   展望  

2.矿业工程系统工程的发展与展望论文 篇二

工程测量学科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应用学科, 它直接为各项工程建设服务, 并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 是测绘科学中最活跃的一个分支学科。

对工程测量学科的一般定义是:城市建设、大型厂矿建筑、水利枢纽、农田水利及道路修建等在勘测设计、施工放样、竣工验收和工程监测保养等方面的测绘工作, 统称工程测量学。

中国测绘学会测绘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对工程测量学科的注释是: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工程建设和自然资源开发中各个阶段进行的控制和地形测绘、施工放样、变形监测的理论与技术的学科。上述两个关于工程测量学科的定义, 尽管在文字表述上有所不同, 但在其研究、服务的领域和任务上基本是一致的, 没有本质的区别。

笔者认为, 就目前来说, 对工程测量学科的新定义比较合适、他把工程测量学科的研究服务领域扩展到了整个地球空间。其主要对象除了建筑工程外。还包括机器和设备, 在工业化国家。精密机器和设备的定位及精密产品生产的监控是工程测量学科研究服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2 工程控制测量向自动化、实时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GPS测量 (RTK) 技术的应用, 为工程控制测量向自动化、实时化方向发展创造良好机遇, 同时结合进行大地水准面精化工作, 建立三维G P S控制网, 为GIS数据快速采集打下基础, 将成为工程控制测量技术发展的方向。

几何水准测量是建立高程控制网的经典方法。随着电子测距技术发展, 采用电子测距三角高程代替了三、四等水准测量, 部份解决建立高程控制网的难题。数字水准仪 (如D N A) 的问世, 实现了几何水准测量中自动安平、自动读数和记录、自动检核等功能, 使几何水准测量向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迈进。

3 三维工业测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工业摄影测量系统, 通常以近景摄影的方式实现, 其优点是通过像片提供大量信息, 施测周期短, 可在瞬间完成测量全过程, 可对动态目标进行测量, 可以多重摄影, 有多余观测值, 精度可靠, 最好的相对精度可达百万分之一。在我国也采用此技术进行过大型飞机外型、古建筑、大佛建造、船闸、高炉、流速动态等测量或监测。

激光扫描测量系统, 是以激光扫描仪为传感器的三维工业测量系统。激光扫描“点阵”可再现所测物体的三维立体景观, 可直接用于点对点的量测, 利用拟合软件, 点阵可转换成三维模型、二维平面图、等高线图或断面图等, 也可以同时用于C A D及相关应用。如瑞士研制C y r a x激光扫描仪, 具有扫描范围大、速度快、分辨率高、建模快、拼接好的特点。激光扫描仪的问世, 使三维工业测量系统进一步向自动化、智能化、多用途方向发展。

4 城市全球定位综合服务系统技术的兴起

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空间数据基础设施 (S D I) 是支撑并形成信息化社会的一个必备的基础设施。一个开放性的空间数据基础设施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具备的基本功能就是实时地为所有的用户提供精确可靠的时间和空间信息。连续运行的卫星定位参考站网综合服务系统就是当代最为有效的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之一。利用全球卫星定位技术在一定地域建立若干永久性、连续性卫星跟踪站 (或基准站) , 及相应实时播发站组成, 用户通过各种数据通信手段, 结合自身的卫星跟踪观测数据, 实时地获得带有时间标志的位置信息, 用于实时精密导航、高精度快速实时定位、三维放样和各类变形监测。从而为城市规划、施工建设、国土与地籍管理、基础测绘、环境监测、灾害预测、天气预报、交通监管、精细农业等服务, 将为城市信息化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基础设施和物质保障。为“数字城市”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这是城市全球定位综合服务系统技术兴起与发展的必然的趋势。在跨人新世纪以来, 香港、深圳、上海、北京等城市都先后斥巨资, 开始建设城市多用途空间信息服务参考网系统。

5 大比例尺测图技术向数字化、信息化方向发展

全站仪的问世是现代地面测量技术发展的里程碑之一, 推动了传统地形图测绘技术向数字测图技术转换。应用数字测图技术测绘数字线划图 (D L G) , 并根据需要生成数字高程模型 (D E M) 。利用遥感影像采用全数字摄影测量技术, 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 可生成DLG, DOM, DEM图及三维景观模型, 为各种工程或城市建设提供高质量, 多形式的空间基础信息支持。但是一些数字测图软件系统由于存在:图层分配不标准、地物编码不统一、地形地物绘制方法不规范、属性数据不包含在图形数据中等问题, 给图形进人G I S造成麻烦和困难, 成为建立G I S的瓶颈。近年来广州开思测绘软件公司开发的S C S G 2 0 0 0数字测图系统和山东正元地理信息公司开发Z y d m s数字测图系统, 基本解决了上述问题, 满足了大比例尺测图的数据采集的作业习惯, 而且在实现数据采集自动化的基础上可方便的进行G I S数据交换, 使野外数字测图系统成为G I S系统的一个前端子系统。标志着大比例尺测绘技术向数字化、信息化方向发展。

数字航空摄影技术 (DMC) 的应用, 以高分辨率、高清晰度和可处理大数据量的数字航空摄影机代替了传统航空摄像机, 为城市大比例尺航摄测图和地形图数字化、信息化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激光扫描技术 (L I D A R) 可直接获取大比例尺数字高程模型 (D E M) , 为城市规划建设和工程建设提供更加直观、真实的三维立体影像图, 使城市规划设计更加方便、快捷。

DMC和LIDAR技术的应用已经基本成熟, 我国有关部门已引进上述两种技术设备, 北京、南京、天津等城市测绘单位正投人实验与应用。

利用轻型飞机、气球、气艇和无人驾驶机作业为平台, 低空遥感飞行, 具有经济、灵活、方便、适应性强的特点, 加上采用DMC和LIDAR技术的应用, 将为城市与工程测量数字化成图开辟新的途径。

6 工程数据库和城市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随着工程测量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逐步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测量工作者如何更好地使用和管理好积累和收集的大量测绘信息, 更好地为经济和国防建设服务, 最有效的方法是利用数据库技术和G I S技术, 建立数据库或信息管理系统。城市建设、土地规划、资源开发、环境治理、企业管理, 工程运营管理等部门, 都面临建立各类专业信息系统或数据库, 以实现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的需求。同时, 国产G I S基础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开发研究已经成熟, 为工程数据库和城市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创造良好基础。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 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 城市地籍信息管理系统,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大型水利建设信息系统, 矿山开采信息系统等将有较快发展和市场。

参考文献

[1]宁津生.中国测绘学科进展综述.中国测绘学会, 2001.

3.刍议软件工程的技术发展与展望 篇三

关键词 软件工程 发展趋势 技术展望

中图分类号:TP311.5 文献标识码:A

发展至今天,计算机软件技术也已经经历了多次变革与创新,每个时期的发展进度与开发重点也是有着很大不同的。在最初的软件工程技术开发时,仅仅只是简单的程序编制,经过长时期实践操作以及借助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逐渐形成系统、科学、先进的软件工程开发系统。我国软件工程技术相对起步较晚,可供借鉴的经验与实际操作的经历较少,必须在立足我国软件工程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全面把握软件市场的走向与发展趋势,并注重专业人才的引进与开发,为增强我国软件工程整体实力与核心竞争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并实现软件工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软件工程技术的发展历程

我国软件工程技术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具体来说,只要经历以下几个时期:

第一:诞生期(20世纪60年代)。相关领域工作人员开始发展软件技术开发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逐渐产生结构化、基础化程序建设的雏形,同时在这一时期,软件工程这一名称也首次被正式命名。

第二:发展期(20世纪70年代左右)。软件开发工程逐开始渐被人们接受与认可,并开始成长为独立的研究学科,相关软件工作也被开发出来,工作人员提出诸多开创性见解,诸如将数据分析作为软件工程技术类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注重软件设计手段与方式的创新与改革。

第三:完善期(20世纪80年代)。软件工程技术成果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在软件工程领域出现诸多研究热点,比如软件工程的环境建设、辅助软件工程的相关研究,以及软件开发的趋势与动向把握等等方面。

第四:前进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加快软件工程技术的研发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以软件工程项目开发和推广为核心的企业不断出现,软件工程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2新时期软件工程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2.1以实践为核心重新整合操作流程

随着我国软件开发工程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对软件开发的标准化、精确化、科学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以经济化原则以创新眼光推进软件工程项目的改革,以既定目标为核心,在限定时间内通过科学实践以求最大程度完成项目开发任务。比如MySQI、Eclipse的开发,便是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将原本分散、独立开发的工作人员整合在一起,以促进共同级别性能相近的软件工具的诞生。

2.2软件开发团队人数减少

计算机技术与中间技术在新时期得到长足发展并广泛应用,使软件工程工作人员节省了更多的工作时间与精力,可以更加关注与软件工程相关的业务逻辑的推进与规划,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要求精简工作人员数量,促使专业软件开发团队朝着更加多元化、专业化发展。

2.3软件技术更新换代周期缩短

当前软件工程项目多,任务重,需要软件开发工作团队团结一致,坦诚合作,利用多种方式激发工作团队的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等,注重积极向上的企业氛围的建立,使员工始终保持昂扬的工作热情,并始终以主人翁意识参与软件项目开发与建设工作中来。另外,信息化、网络化的持续发展对软件项目的更新周期有严格的要求,也就是说,在今后的软件开发中要将项目创新与新项目开发作为软件工程的工作重点,科学预见软件市场走向,使软件工程项目建设始终走在时代的尖端,使我国软件工程建设在激烈的竞争中始终占据一席之地。

2.4要求加强软件企业内部管理

不断提高软件企业的整体实力是软件工程进一步发展与进步的必由之路,软件产业需要从用户的实际需求出发,实现软件产业规模化、集团化,注重企业之间的联合工作,以此方式保障我国软件市场在国际软件产业中核心竞争力的实现。此外,要适当增加资金投入,引进先进的科技成果与专业人员,注重企业内部人才结构调整,有重点、有层次地推进软件产业的进步与完善。最后,当地政府要有意识地实行政策倾斜,通过减免税收、提供经验交流机会、帮助软件企业招商引资等方式为软件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与政策支持,使软件产业成长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核心产业。

3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硬件条件的日臻完善,以及软件开发的不断深入与创新,软件工程技术必将朝着高效化、软件平台网络化、开发过程规范化、水平国际化等方向发展。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与与时俱进相结合的原则,实现软件工程技术的创新性进步与发展,为推进我国信息化进程以及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

(作者学号:1330501)

参考文献

[1] 崔振宇.软件工程技术发展思索[J],科技论坛,2010(9).

[2] 战锴.软件工程技术发展趋势研究[J],电子科技与软件工程,2009(7).

4.矿业工程系统工程的发展与展望论文 篇四

王洋

内容简介:

首先,通过数字直观展现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在化工行业的良好地位及就业前景,之后具体介绍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经过学习所获得的知识及能力,同时,分而详述化学工程、化学工艺。

在介绍化学工程时,着重介绍化学工程的概念、其重要任务及其发展的基础,之后介绍化学工程的发展方向——学科深度及广度的发展。而介绍化学工艺时,介绍了其概念,也同时介绍了化工生产的过程,从而展现工程与工艺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其后,介绍了化学工艺所涉及的方面,最后介绍化学工艺的主要发展趋势。而分开介绍工程与工艺的同时,也穿插入两者的联系,系统展现化学工程与工艺的本质与发展。

介绍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作为学习这门专业的我们,不禁会对自己的未来产生思考,之后的篇幅便是介绍本专业的未来发展路线:技术型路线、销售型路线及复合型路线。通过对三者的一一描述,产生纵向的说明展望及横向的对比思考。

全篇从对化工专业的了解开始,止于对个人发展的归纳展望,展现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巨大潜能及良好的未来发展态势。

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深入了解及对个人未来发展的展望

王洋

化工科学体系庞大,其包括材料化学、材料物理、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精细化工、生物工程等近二十个专业。而有调查显示,目前企业需求最大的三个抓也中,化学工程与工艺以19%的比例占据第一,其次是均为14%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和精细化工专业。由此可见,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大,就业前景好,对社会的贡献也大。选择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我们,也必将在祖国的建设中大展拳脚。

学习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知识,我们可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及能力。首先,我们可以掌握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及应用化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化工装置工艺与设备设计方法,掌握化工过程模拟优化的方法;其次,我们还可以熟悉国家对于化工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化学工程学的理论前沿,了解新工艺、新技术、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发展动态;最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得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创新的意识及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他的发展方向有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

化学工程是研究化学工业和其他过程工业生产中所进行的化学过程和物理过程共同规律的一门工程学科。其一重要的任务就是研究有关工程因素对过程和装置的效应,特别是在放大的效应。以解决关于过程开发、装置设计和操作理论和方法等问题。它以物理学、化学和教学的原理为基础,广泛应用各种实验手段,与化学工艺相配合,去解决工业生产问题。

化学工程包括单元操作、化学反应工程、化工热力学、化学系统工程、过程动态学及控制等方面,其研究对象通常是非常复杂的,主要表现在过程本身的复杂,物理的复杂及物系流动时边界的复杂性。而化学工程的研究范围也包括装置的大型化和新产品、新工艺工业化的问题,且化学工程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同时,化学工程也向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方面随着学科的成熟,不断向学科深度发展,另一方面是不断向新的领域渗透,研究和解决新领域的新问题。

化学工艺即化工技术或化学生产技术,指将原料物主要经过化学反应转变为产品的方法和过程,包括实现这一转变的全部措施。化学生产过程一般地可概括为三个主要步骤:1原料处理;2化学反应;3产品精制。而以上的三步骤都需要在特定的设备中,在一定的操作条件下完成所要求的化学和物理得转变。而化学生产技术一般是对一定的产品或原料提出的,所以,它具有个别生产的特殊性,但其内容所涉及的方面一般有:原料和生产方法的则用,流程组织;所用设备的作用,结构和操作;催化剂及其它物料的影响,操作条件的确定,生产控制,产品规格及副产品的分离和利用,以及安全技术和技术经济等问题。

现代化学生产的实现,应用了基础科学理论(化学、物理和数学等),化学工程原理和方法以及其他有关的工程学科的知识及技术。而现代化学生产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是:基础化学生产的大型化,原料和副产品的充分利用,新原料路线和新催化剂的采用,能源消耗的降低;环境污染的防止,生产控制自动化,生产的最优化等。

在了解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可以让我们学到些和得到些什么之后,我们又有哪些成长路线呢?

1技术型路线:技术员-工程师-总工程师(或创业)

化工行业是个讲究资历和积累的行业,很少有“一飞冲天”的特别机遇,初毕业的我们可以做些技术类的工作,踏踏实实,一步步积累技术资本和经验,然后到了一定程度后,便能获得比较好的机遇和地位。化学工程与工艺工作,一般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来让自己的理论和实践得以充分的结合后,才能谋取个人职业的发展基础。所以,若要走技术路线,对于刚毕业的我们,必须在寂寞与微薄的薪水中提升自己,技术和经验是化学工程师的资本,基本可以替代金融资本进行创业,这也是工作最开始几年的寂寞和低收入换来的回报。有技术在手,想有高薪或者是创业,都不是问题。

2销售型路线:业务员-销售主管-区域经理-销售总监

化工原材料的辨别必须是建立在扎实的专业基础之上,否则无法向客户解释产品的优劣。所以,化工贸易人才基本都需要是化工专业出身,同时熟知外贸规则和单位业务,还必须具备贸易人才的耐心细致,语言表达能力强,开朗乐观,能吃苦耐劳等素质,若你具备以上的素质,那便在你涉足该行业做销售时,努力地工作。工作的前两年是收入和职业发展的关键期,因为,销售过程中最重要的渠道(人脉)和技巧在两年内基本定型。好的销售人才永远都不用发愁企业或行业的不景气,因为销售技能的通用性,跳槽转行都是非常轻松的。

3复合型人才路线:

化工类专业毕业生若要成为企业青睐的复合型人才,关键的在于如何取得化工类技术以外的教育背景和从业经历。除了传统的化工生产、工艺、研发、质量检验等化工专业型人才外,物流、法律、环保、项目管理等“边缘性”人才的招聘比例大大提高,有时甚至超过了化工专业人才的招聘量。这些人才要求掌握多

方面的专业知识。通过跨专业开研究生,是取得相关专业教育背景和专业知识的主要途径。另外,双学位的获取,也是个选项。而达到大三的我们,可以通过辅修来学习其他专业的知识。同时,我们在校期间,通过参加权威的认证考试,也可取得毕业时进入相关行业的“通行证”。最后,有目的的选择实习单位也是极其重要的。

如此,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前景是广阔的,为了美好的明天,今天的我们偏硬开足马力,加紧学习。

5.21世纪岩土工程发展展望(四) 篇五

李广信认为岩土工程不同介质间相互作用及共同作用分析研究可以分为三个层次:①岩土材料微观层次的相互作用;②土与复合土或土与加筋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③地基与建(构)筑物之间相互作用[2]。

土体由固、液、气三相组成。其中固相是以颗粒形式的散体状态存在。固、液、气三相间相互作用对土的工程性质有很大的影响。土体应力应变关系的复杂性从根本上讲都与土颗粒相互作用有关。从颗粒间的微观作用入手研究土的本构关系是非常有意义的。通过土中固、液、气相相互作用研究还将促进非饱和土力学理论的发展,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各类非饱和土的工程性质。

与土体相比,岩体的结构有其特殊性。岩体是由不同规模、不同形态、不同成因、不同方向和不同序次的结构面围限而成的结构体共同组成的综合体,岩体在工程性质上具有不连续性。岩体工程性质还具有各向异性和非均一性。结合岩体断裂力学和其它新理论、新方法的研究进展,开展影响工程岩体稳定性的结构面几何学效应和力学效应研究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当天然地基不能满足建(构)筑物对地基要求时,需要对天然地基进行处理形成人工地基。桩基础、复合地基和均质人工地基是常遇到的三种人工地基形式。研究桩体与土体、复合地基中增强体与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了解桩基础和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是非常有意义的。

6.我国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篇六

工程测量通常是指在工程建设的勘测设计、施工和管理阶段中运用的各种测量理论、方法和技术的总称。传统工程测量技术的服务领域包括建筑、水利、交通、矿山等部门,其基本内容有测图和放样两部分。现代工程测量己经远远突破了仅仅为工程建设服务的概念,它不仅涉及工程的静态、动态几何与物理量测定,而且包括对测量结果的分析,甚至对物体发展变化的趋势预报。苏黎世高等工业大学马西斯教授指出:“一切不属于地球测量,不属于国家地图集的陆地测量,和不属于法定测量的应用测量都属于工程测量”。随着传统测绘技术向数字化测绘技术转化,我国工程测量的发展可以概括为“四化”和“十六字”,所谓“四化”是:工程测量内外业作业的一体化,数据获取及其处理的自动化,测量过程控制和系统行为的智能化,测量成果和产品的数字化。“十六字”是:连续、动态、遥测、实时、精确、可靠、快速、简便。

2 我国工程测量技术现状

2.1 先进的地面测量仪器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许多先进的地面测量仪器,为工程测量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工具和手段,如:光电测距仪、精密测距仪、电子经纬仪、全站仪、电子水准仪、数字水准仪、激光准直仪、激光扫平仪等,为工程测量向现代化、自动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改变了传统的工程控制网布网、地形测量、道路测量和施工测量等的作业方法。三角网已被三边网、边角网、测距导线网所替代;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代替三、四等

!!!!!!!!!!!!!!!!!!!!!!!!!!!!!!!!!!!!!!!!!!!!!!!!

命令;控制与射频卡的通信过程(主-从原则);信号的编解码。对一些特殊的系统还有执行反碰撞算法,对射频卡与阅读器间要传送的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以及进行射频卡和阅读器间的身份验证等附加功能。

4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

当前RFID的应用领域包括:ETC(电子收费)、铁路机车车辆识别与跟踪、集装箱识别、贵重物品的识别、认证及跟踪、商业零售、医疗保健、后勤服务等的目标物管理、出入门禁管理、动物识别、跟踪、车辆自动锁死(防盗)在国外,射频识别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商业自动化、交通运输控制管理等众多领域。

例如,波士顿在1999年的马拉松比赛中使用RFID技术进行计时管理,计时系统是将带感应器的运动鞋感应器通过一个塑料的固定装置固定在每一个运动员的鞋带上,当运动员通过在起跑线和终点线的地面或地下埋藏的感应天线时进行记时,从而保证每一个运动员的信息都可以被记录下来。射频技术的使用使上万个马拉松参赛者的比赛时间变得简单,而不象以往的方式将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被世界许多重要的比赛项目所接受,还可以对个别的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时间进行跟踪,在一些临时检测地点放置感应天线可以防止欺骗行为。同时也可以应用到铁人三项、自行车比赛和滑冰比赛,使得每一个运动员的比赛时间都可以简单的记录下来并发送到因特网上。运动员的朋友和家人可以登录波士顿马拉松的官方网站,输入运动员的名字或比赛号码,就可以查看由每3英里设置的检测站检测的运动员的比赛时间,并随时更新。

其次,维多利亚州政府选定了6个农场推行RFID技术,即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并且羊群中的每只羊都是不同的,必须要单个管理,如果只是使用人工管理的话,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金钱,而利用RFID标签技术管理单只绵羊将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RFID标签还可以保存绵羊的体重增加或减少的信息,凭借此信息就可以确知绵羊的健康状况并适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比如当得知绵羊体重减轻后就可以多喂一些饲料。还可以帮助农户淘汰那些生产低质羊毛的羊,识别出最好的和最有价值的羊群之后,农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和赢利能力。另一用途就是将羔羊与母羊信息联系起来,用以比较不同母羊后代之间的优劣。不过如果使用人工手动的话就很难办到了,因为一般情况下羔羊都会紧跟着母羊,这样记录起来很复杂且很乱。而将羊羔贴标签之后,则在羔羊跟随母羊通过RFID读写器时就会被自动识别,识别出优质的羊羔将产生明显的经济利益,农户可以将劣质的羊羔剔除出去,适当地分配饲料并将劳动力转向最需要的地方。

5射频识别技术的发展前景

射频识别技术的发展,一方面受到应用需求的驱动,另一方面射频识别技术的成功应用反过来又将极大地促进应用需求的扩展。从技术角度说,射频识别技术的发展体现在若干关键技术的突破。从应用角度来说,射频识别技术的发展目的在于不断满足日益增涨的应用需求,并且得益于多项关键技术如:芯片技术、天线技术、无线收发技术、数据变换与编码技术、电磁传播特性等技术的综合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射频识别产品的种类将越来越丰富,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可以预计,在未来的几年中,射频识别技术将持续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射频识别技术的发展将会在电子标签(射频标签)、阅读器、系统种类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参考文献:

[1]刘长征,熊璋,王剑昆.基于智能标签的射频识别系统的研究和实现[J].计算机工程,2003,29(20).

[2](德)Klaus Finkenzeller.射频识别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3]康东,石喜勤,李勇鹏.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与典型应用开发案例.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水准测量;具有自动跟踪和连续显示功能的测距仪用于施工放样测量;无需棱镜的测距仪解决了难以攀登和无法到达的测量点的测距工作;电子速测仪为细部测量提供了理想的仪器;精密测距仪的应用代替了传统的基线丈量。

2.2 GPS定位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GPS是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历时20年,耗资200亿美元,于1994年全面建成,具有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施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随着GPS定位技术的不断改进,软、硬件的不断完善,长期使用的测角、测距、测水准为主体的常规地面定位技术,正在逐步被以一次性确定三维坐标的高速度、高精度、费用省、操作简单的GPS技术代替。

在我国G P S定位技术的应用已深入各个领域,国家大地网、城市控制网、工程控制网的建立与改造已普遍地应用G P S技术,在石油勘探、高速公路、通信线路、地下铁路、隧道贯通、建筑变形、大坝监测、山体滑坡、地震的形变监测、海岛或海域测量等也已广泛的使用G P S技术。随着D G P S差分定位技术和R T K实时差分定位系统的发展和美国A S技术的解除,单点定位精度不断提高,G P S技术在导航、运载工具实时监控、石油物探点定位、地质勘查剖面测量、碎部点的测绘与放样等领域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3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测绘工程领域得以广泛应用,使大比例尺测图技术向数字化、信息化发展。大比例尺地形图和工程图的测绘,历来就是城市与工程测量的重要内容和任务。常规的成图方法是一项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的艰苦的野外工作,同时还有大量的室内数据处理和绘图工作,成图周期长,产品单一,难以适应飞速发展的城市建设和现代化工程建设的需要。随着电子经纬仪、全站仪的应用和GEOMAP系统的出现,把野外数据采集的先进设备与微机及数控绘图仪三者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从野外或室内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图形编辑和绘图的自动测图系统。系统的开发研究主要是面向城市大比例尺基本图、工程地形图、带状地形图、纵横断面图、地籍图、地下管线图等各类图件的自动绘制。系统可直接提供纸图,也可提供软盘,为专业设计自动化,建立专业数据库和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打下基础。

20世纪8 0年代以来,我国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开发研究和应用发展很快,成效显著。由于技术标准和规范不同,国外研究成功的数字化测绘系统不适合国情,难以推广应用,只有依靠自己研究开发。1987年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在国内首先完成了“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系统”(即DGJ)的软件开发,并通过技术鉴定,1990年被建设部列为第一批技术推广应用项目之一,在80多个城市及工程测量单位推广应用,同时又有十几个大专院校、仪器公司和工程测量单位,先后开发和研制出多个类似的数字测图系统软件。

2.4 摄影测量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

摄影测量技术已越来越广泛的在城市和工程测绘领域中得以应用,由于高质量、高精度的摄影测量仪器的研制生产,结合计算机技术中的应用,使得摄影测量能够提供完全的、实时的三维空间信息。不仅不需要接触物体,而且减少了外业工作量,具有测量高效、高精度,成果品种繁多等特点。在城市和工程大比例尺地形测绘、地籍测绘、公路、铁路以及长距离通讯和电力选线、描述被测物体状态、建筑物变形监测、文物保护和医学上异物定位中都起到了一般测量难以起到的作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由于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的出现,为摄影测量技术应用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该技术已在一些大中城市和大型工程勘察单位得以引进和应用。

航空摄影测量是进行城市大面积大比例尺地形图、地籍图测绘与更新以及大型工程勘测的重要手段与方法,它可以提供数字的、影像的、线划的等多种形式的地图成果。目前,我国有100多个城市或工测单位利用航测技术测制大比例尺地形图和地籍图,最大比例尺为1/500。采用的仪器除利用高精度的模拟测图仪和解析测图仪成图方法外,还用立体坐标测图仪与微机连接进行数据采集,经微机数据处理输入绘图机自动绘图。

3 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展望

展望21世纪,工程测量将在以下方面将得到显著发展:

测量机器人将作为多传感器集成系统在人工智能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其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影像、图形和数据处理方面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在变形观测数据处理和大型工程建设中,将发展基于知识的信息系统,并进一步与大地测量、地球物理、工程与水文地质以及土木建筑等学科相结合,解决工程建设中以及运行期间的安全监测、灾害防治和环境保护的各种问题。

大型复杂结构建筑、设备的三维测量,几何重构及质量控制以及由于现代工业生产对自动化流程,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质量检验与监控的数据与定位要求越来越高,将促使三维业测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工程测量将从土木工程测量、三维工业测量扩展到人体科学测量。

多传感器的混合测量系统将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如GPS接收机与电子全站仪或测量机器人集成,可在大区域乃至国家范围内进行无控制网的各种测量工作。

GPS、GIS技术将紧密结合工程项目,在勘测、设计、施工管理一体化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在人类活动中,工程测量是无处不在、无时不用,只要有建设就必然存在工程测量,因而其发展和应用的前景是广阔的。

参考文献

[1]李小华,王卫华,赵建才,王峰.现代精密工程技术及新进展.2007'全国测绘科技信息交流会暨信息网成立30周年庆典论文集.

7.矿业工程系统工程的发展与展望论文 篇七

关键词:工程机械;焊接技术

引言

工程机械是中国装备工业和中国制造装备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支持和关注工程机械的发展,研究工程机械的各种技术需求,特别是焊接技术的发展与其需求同步十分重要。

1.工程机械的发展

1.1.概括地说,凡土石方施工工程、路面建设与养护、流动式起重装卸作业和各种建筑工程所需的综合性机械化施工工程所必需的机械装备,称为工程机械。它主要用于国防建设工程、交通运输建设,能源工业建设和生产、矿山等原材料工业建设和生产、农林水利建设、工业与民用建筑、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领域。

1.2.进入20世纪,随着机械工程技术的发展和知识总量的增长,机械工程开始分解,陆续出现了专业化的分支学科。矿山、冶金、轮船和机车等大型机械的发展,需要成形加工和切削加工的金属零件越来越多,所用金属材料由铜铁发展到以钢为主。同时,随着生产批量的增大和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大量生产方法(零件互换性生产、专业分工和协作、流水加工线和流水装配线等)的形成。

机械工程以增加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的经济行为目标来研制和发展新的机械产品。在未来的时代,新产品的研制以降低资源消耗,发展洁净的再生能源,治理、减轻以至消除环境污染作为超经济的目标任务。计算机科学与机械工程之间的相互促进,平行前进将使机械工程在更高的层次上开始新的一轮大发展。

2.工程机械对焊接技术的需求

2.1.主要焊接母材的应用领域

2.1.1.冷轧和热轧板的应用领域。所用的钢材主要是冷轧板和热轧板(板厚2-10mm),其材质主要是以Q235,Q195等牌号的热轧板和冷轧板洗板为主,主要应用在驾驶室、发动机罩、操纵台架、铲斗和油箱等覆盖件方面。

2.1.2.中厚板材的应用领域。中厚板主要以Q235、Q345B、Q345C或Q345D(具有良好的低温冲击韧性)等低碳结构钢为主,应用在装载机的前车架、后车架、动臂等工作装置结构件领域,是制造装备中的主要钢材种类。SS400/SS400A是低碳优质结构钢,由于这种钢材具有屈服强度高400MPa,抗拉强度超过520MPa,延伸率达到30%的良好的机械性能,被广泛地应用在挖掘机的结构件领域,特别是应用在动臂斗杆等重要的结构件上。

2.2.各种型材的应用领域

工程机械所用的各种型材主要是指优质棒材、钢管、各类型钢等,主要应用在液压系统中的油缸、阀类元件中。油缸钢桶,主要应用的材质是20#、27SiMn钢管,钢管内径63-220mm,厚壁在8-20mm范围内最为常见。棒材主要应用在油缸的活塞杆、驱动桥中的半轴,材质主要是35#、40#、45#和40Cr等中碳合金钢。罐体材料可按抗拉屈服强度σs或抗拉标准强度σb分为低强钢和高强钢,高强钢多用于5000m?以上储罐;附属设施(包括抗风圈梁、锁口、盘梯、护栏等)均采用强度较低的普通碳素结构钢,其余配件、附件则根据不同的用途采用其它材质。制造罐体常用国产钢材有20、20R、16Mn、16MnR 以及Q235 系列等。

3.焊接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焊接已经从一种传统的热加工技艺发展到了集材料、冶金、结构、力学、电子等多门类科学为一体的工程工艺学科。而且,随着相关学科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不断有新的知识融合在焊接之中。

3.1.现代的焊接的几大特征:

3.1.1.焊接已成为最流行的连接技术。在当今工业社会,没有哪一种连接技术象焊接那样被如此广泛、如此普遍地应用在各个领域。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其极具竞争力的性价比。

3.1.2. 焊接显现了极高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焊接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当今世界的许多最新科研成果、前沿技术和高新技术,诸如:计算机、微电子、数字控制、信息处理、工业机器人、激光技术等,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焊接领域,这使得焊接的技术含量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并在制造过程中创造了极高的附加值。

3.1.3.焊接已成为关键的制造技术。焊接作为组装工艺之一,通常被安排在制造流程的后期或最终阶段,因而对产品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正因为如此,在许多行业中,焊接被视为一种关键的制造技术。

3.1.4.焊接已成为现代工业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在工业化最发达的美国,焊接被视为“美国制造业的命脉,而且是美国未来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许多工业产品的制造已经无法离开焊接技术的使用。

在近代的金属加工中,焊接比铸造、锻压工艺发展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焊接结构的重量约占钢材产量的45%,铝和铝合金焊接结构的比重也不断增加。

未来的焊接工艺,一方面要研制新的焊接方法、焊接设备和焊接材料,以进一步提高焊接质量和安全可靠性,如改进现有电弧、等离子弧、电子束、激光等焊接能源;运用电子技术和控制技术,改善电弧的工艺性能,研制可靠轻巧的电弧跟踪方法。另一方面要提高焊接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如焊机实现程序控制、数字控制;研制从准备工序、焊接到质量监控全部过程自动化的专用焊机;在自动焊接生产线上,推广、扩大数控的焊接机械手和焊接机器人,可以提高焊接生产水平,改善焊接卫生安全条件。

4.总结

在激烈的竞争中,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创新活动无一不与其获取的信息密切相关。焊接行业由于本身具有开放、分散的特征,信息的资源、获取方式及准确性评估、分析整理都显示出很大的难度。焊接已不再是一种单纯意义上的加工技艺,它已发展成为集多种学科为一体的工程工艺科学。焊接在未来工业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无法取代。技术创新和支撑体系建设及完善是今后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焊接手册第三卷(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8.矿业工程系统工程的发展与展望论文 篇八

对外承包工程市场的发展前景

对外承包工程市场的发展前景,总体的发展趋势是机遇大于挑战,市场潜力很大,但是也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这几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的快速发展,无疑与两个方面的因素分不开,首先就是国家对开展对外工程越来越重视,支持政策和相关措施在不断完善,在财政、金融以及外交等诸多方面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第二个因素是国际承包工程市场本身快速发展,为我国企业大力开展国际工程承包业务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未来十来年,不仅仅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们对外承包工程这个行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现在我国政府在和一些国外政府签署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的框架协议,还有经济合作的一揽子协议。同时我国政府也在与周边国家,以及其他国家进行基础设施的五年规划,因此国际市场的潜力巨大,这也为我国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会。

从全球化市场来看,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世界各国与地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产业转移和分工合作不断增强,有力拉动了各国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发达国家在经历近25年的停顿以后,出现了一轮新的对地铁、发电进行改造扩容的趋势,而受惠于全球化和能源价格攀升的新兴国家纷纷崛起,这些新兴国家的GDP比重占世界GDP从1990年的39.7%上升到2006年的48%,地位明显提高。新兴国家更多的投资于基础设施领域,每年大约以20%的速度增长,而美国只有5%-6%,据分析新兴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约是一万亿美元左右,发达国家在基础设施投资大约是5000亿美元左右,由于道路、港口,机场和其他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通常都是15年到20年的周期,可以预见,在未来的这段时间内,国际承包工程市场将继续扩大。这是我们根据国际上一些权威机构发布的信息所作出的分析。从区域分布和发展来看,亚洲和非洲市场仍然是我们主要市场,也是传统市场,这些国家现在都在经历着超常规的发展,建筑市场的规模在不断的扩大,远远高于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长水平。无论是“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还是“远景五国”—越南,印尼,南非、土耳其,阿根廷,有关经济体的经济都在强劲地增长。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整体的发展特点

一是规模不断扩大。

近五年来,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业务量,相当于之前20年业务量的总和。从发展速度来看,整体的规模每年都在以30%的速度增长,速度在加快,同时档次也在不断提高。过去我们在海外承包的工程项目,多数都是以施工、土建为主的低端项目,也就是说外国公司不愿意干的,难干的项目我们中国公司去承包,挣的是辛苦钱,现在我们在从事对外承包工程的业务当中,档次比以前有一个大大的提高,这里面一个是体现出我国公司的技术力量很强,再一个中国的企业管理水平以及其他各个方面也有比较大的增长,过去我们在承包这些项目中,到年底我们统计的时候,5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就算大项目。现在上亿的项目在整个业务统计中都不足为奇。从发展的领域来看,我们过去比较单一的就是从事房建的施工,现在除了房建,道路交通领域之外,已经发展到了石油化工、工业生产、电力工程、矿山建设、电子通信、环境保护、航空航天、核能以及医疗卫生,咨询服务等很多领域,在我们发展的过程当中,规模在不断扩大,速度在不断加快,档次也在不断提高。

二是工程承包模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我们的企业已经逐渐认识到带资承包以及通过投资获得工程建设项目是目前承揽国际项目的主要模式,因此积极探索采用工程与投资相结合,通过与境外合作,房地产开发,资源合作开发等方式,推动对外工程承包业务向高端发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更加重视规划、勘探、设计、咨询等领域,通过开展高端业务来进一步扩大对外工程承包业务。据初步统计,目前总承包的项目已经占到了我国对外总投标项目的52.6%,超过一半的项目都是企业通过总承包的形式来进行的,特别是工程总承包项目有了明显的增加,大量带

动了我国国产设备的出口。BOT等融资项目开始取得了一定成效,近两年来,中国对外承包工程经营企业结合矿产资源的开发、住宅小区开发建设等等,已经开始进入了对外承包工程高端业务领域,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果。比如印尼的巨港电站,就是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采取BOOT的方式做的一个项目,巨港电站项目进入运营阶段以后,效益非常好。越来越多的公司已经看到,高端项目、高端市场能够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大家都在进行积极探索。

三是分布全球的市场范围不断扩大。

目前我们国家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的发展已经遍布全球将近两百个国家和地区。也就是说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即使在一些未建交的国家也开展了一些业务。除了亚洲、非洲这些传统市场依然保持着稳固的主导地位之外(亚洲、非洲占我们新签合同额的80%),在拉美市场、欧洲市场、北美市场,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的业务也呈现了较快的增长态势,市场向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市场结构也得到了进一步优化。由于我国公司接连在非洲签署大项目,非洲市场的新签合同额增长趋势明显。2006年非洲市场首次超过了亚洲市场,新签的合同额达到了287.4亿美元。拉美市场新签的合同额首次超过欧洲市场,达到了42.5亿美元。根据初步统计,非洲市场依然是发展前景最好的市场。从市场分布的特点来看,亚洲市场和非洲市场依旧是我们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的主要市场,这些年来,随着中非论坛的召开,随着我们跟非洲国家经济合作不断扩大。尤其是许多国家,常年战争,现在停战以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非常大的市场需求,市场潜力很大,再加上这些国家有一些石油资源、矿产资源,还有其他的一些资源,我们开展经济合作,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双方互补性很强,他们有项目需求,有资源但是缺乏资金,缺乏施工力量,我们有施工力量,有资金,但是缺乏资源,在这种情况之下双方的互补性非常强,因此非洲市场发展非常快。

四是承接对外承包工程的企业群体在不断扩大。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一支由多行业组成,能与国外大承包商竞争的队伍。2007年我国有49家企业进入了全球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行列,这49家企业在2006年共完成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162.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61.8%,占我国对外工程承包企业海外总营业额的54%.工程承包行业的集中度进一步加强,大企业的竞争能力进一步提高,现在我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已经不仅仅体现在劳动力成本、价格等方面,更体现在技术、成套设备、资源整合和项目管理等多个方面,并且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普遍认可,特别是我国企业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承建了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满足了当地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迫切需要,受到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的拥护,也产生了非常好的影响。从2006年开始,越来越多的国家,包括发达国家的政府,主动向我国政府表达了希望和中国公司合作,请中国公司参与这些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愿望。因此我们的发展现状是一个非常好的态势,也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

几大重点区域市场介绍

在非洲地区,由于石油、矿产等能源价格持续高涨,导致经济快速发展,非洲国家有些国家的GDP的发展速度有些达到40%以上,为大力发展基础设施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如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赤道几内亚、安哥拉等等市场,承包工程项目在快速发展,主要集中在道路、房屋、水电等基础设施领域。比如合同额一百多亿美元的尼日利亚铁路项目,最后由中土公司中标。阿尔及利亚67亿美元的高速公路项目,也是由中信和中铁集团的联营体中标。在非洲,最主要的合作特点就是经济合作一揽子协议,既用资源换取工程合作,双方政府间谈的一种投资模式,在非洲开展此类业务超过了其他国家。

在亚洲市场,也在经历快速发展的阶段,比如印度、越南、巴基斯坦、菲律宾等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投资巨大。比如印度,在未来几年内,印度电场、机场和其他基础设施领域的年投资额将达到GDP的3.5%,预计印度在未来几年内,交通领域、城市化,住宅,道路、港口、机场等基础建设领域的投资将高达5000亿美元,因此在未来的投资过程中会做更多的规划。越南,2007年,根据分析实际增长率可以达到8%,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滞后,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心的投资正在持续扩大,这是越南市场的特点,为实现到2020年成为现代工业国家的目标,每年投资一百多亿美元在兴建工业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根据我们现在初步统计,2007年,我国企业在亚洲投标项目占整个投标项目的36%.中东市场是国际承包工程另外一个重要的区域市场,随着石油的飙升,这些国家正在实施蓬勃的发展计划。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海湾六国在06年到2010年投资规划将达到7000亿美元,而根据海湾新闻报道,海湾合作委员会,伊朗、伊拉克计划建筑项目总值

约为一万亿美元。其中阿联酋市场规模占了三分之一,约为2940亿美元,科威特、沙特分别为第二和第三,计划建筑项目总值分别为2110亿美元,2010亿美元,整个地区对于建筑项目需求庞大。目前在中东地区,包括伊拉克这样的国家,现在很多公司在密切关注,同时在阿联酋、沙特、科威特项目开展非常多,已经和沙特签署了政府框架协议,提供了一份从事基础设施建设的企业长名单,名单涉及铁路、公路、房建、电力、化学工程等众多领域,市场潜力非常大。

再看欧洲,从东欧地区来看,东欧许多国家的建筑增长率都在7%以上,在未来几年内,仍将保持增长势头,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等等国家在加入欧盟之后,接受了欧盟大笔的财政援助,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方面大幅度增加,大型项目急需引进新的建设者。随着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在住宅建设、非住宅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需求非常大,国内建筑工程企业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他们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给我国企业提供了巨大纳袒?/P>

另外,在南美,拉美地区,巴西、阿根廷、智利等等国家经济复苏带来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增大,比如巴西正在大张旗鼓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我们很多公司已经参与到巴西的一些项目当中,有些已经动工了。我们在对委内瑞拉考察的时候,政府组织委内瑞拉的企业和我们中国企业座谈,合作愿望非常强。委内瑞拉的石油资源非常丰富,项目非常多,但是缺乏建设者,这对于我国企业来说也是很好的机会。

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在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前,我们的对外工程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和进展,但是有一些问题依然存在,有一些突出的问题要高度重视。第一、业务发展的整体质量不高

目前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的增长方式仍然是粗放性,营业额的增长主要是依靠项目数量的增加,业务的质量提高还不明显,部分企业管理水平比较低,盈利能力比较差,存在着盲目追求项目数量的提高,忽视项目效益。企业综合服务能力,融资能力不强,管理金融产品能力不强。从2007年投标统计来看,企业主要是传统的资金落实的现汇项目为主,根据统计,我们国家企业在投标国际金融机构的项目占了12.4%,业主和地方政府自筹资金的项目占了65.9%,两者加起来,占了我们全部投标项目的78.3%,带资承包所占的比例比较低,这种状况与国际工程65%是采取的带资承包的趋势还有很大的差距。此外企业大部分集中在产业链条低端的、利润较低的施工领域,基本上靠成本价格在进行国际竞争,这在金融发达国家和地区是面临了一个困难和挑战,是目前面临的突出的问题,当然这种情况在逐渐改变,商会也一直在推动企业向高端市场和高端业务发展,但是以设计咨询为龙头开展总承包的方式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第二、企业经营秩序尚待规范

目前我国国际承包商之间的分工合作体系、诚信自律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中国公司随着整体实力的增强,各类企业走出去的速度在明显加快,几乎在世界的每一个市场、每一个领域都有中国企业之间的竞争,同质竞争、过度竞争,甚至恶性低价竞争现象还比较突出,相应的工期、质量等问题已经开始显现出来,由于不正当的竞争,导致国家利益,行业利益和公司利益受到严重损失,这就是市场经营秩序问题,这个问题大家不要小看,实际上它给我们企业,行业和国家带来巨大损害。因此我们商会努力促使会员企业由竞争走向竞合,大家开展合作,通过实践,企业也慢慢认识到合作比相互压价竞争获利更大。比如合同额六亿美元的苏丹麦洛维大坝项目,是中水电建设公司与中水电对外公司组成联营体共同承担的,双方通过组成联合体避免了国内企业互相压价竞争,并以令人满意的价格拿下了这个项目,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合作的重要性,这样的案例非常多。

第三个问题就是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随着走出国门的企业越来越多,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境外人员和机构面临的新情况也就越来越多,总体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目前安全形式错综复杂,安全的隐患因素非常多,如恐怖分子的袭击,社会治安问题以及与当地利益集团发生矛盾的问题。除了我们自己采取安全措施以外,恐怕更深层次的问题是我国企业要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履行社会责任,我们的很多企业就是因为不太注重这个问题,从而自觉不自觉地和当地利益集团产生了矛盾。比如在巴基斯坦的瓜德尔港,我国公司在那里承建项目,使得当地一些既得利益者

受到了损失,因此产生了矛盾。我们现在很多企业在开展业务时候,应要注意这方面的情况,尤其在非洲,当地的就业率就非常低,很多人找不到工作,因此当地员工的雇佣是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同时,我国企业要注意处理好与项目所在地的关系。比如中国公司在非洲的一些做法非常好,给当地建个学校,打个井,修条路,让附近的老百姓受益,相处的非常好,这也为我国企业在当地顺利地开展项目铺平了道路。

再一个就是政治和金融风险需要关注。目前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主要集中在亚、非等发展中国家、部分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不稳定,存在运作不规范和腐败现象等问题,使得行业风险较大。此外,由于人民币对美元有持续升值的可能性,对项目的实施带来不利的影响。开展国际工程合作的几点建议

抓住发展机遇,进一步扩大业务规模。当前,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以及国际工程市场新一轮快速发展的有利形势下,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必须抓住市场机遇,抢占市场先机,继续扩大市场份额,在业务规模上再上新的台阶。

推动增长方式转变,实现业务升级。目前全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增长速度保持在4%~5%左右,2007年全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是5万亿美元。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但如果我们只作低端的施工业务,利润率非常低,这一点已经得到了行业内的普遍认可。因此,广大对外承包企业要努力转变增长方式,进一步优化行业结构,要将业务从低端向高端业务链延伸,有实力的企业要结合自身条件,大力推动工程总承包业务,尝试承接BOT/PPP项目,并提升自身的工程咨询、服务能力,并争取参与到项目的前期运作中去,为承包工程创造有利条件。

找准自身定位,实现差异化发展。各种不同的公司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在国际市场上的定位,全方位、多层次地开拓国际承包工程市场。在发展工程总承包的同时,大力发展专业分包业务,形成结构合理、分工明确、风险共担、互相促进的分工合作体系。多方位,多层次地培养人才队伍。在走出去过程当中,要做好人才准备,加强人才培养,并着重培养他们的商务谈判能力、风险控制能力以及协调能力。

9.工程造价总结与展望 篇九

结论与展望

毕业设计对于每个大学生来说是一门必修课程,在大学这一个求学阶段只有一次。

面对这一次难得的机会,我想检验一下自己真正的实力和潜力,尽全力完成这次毕业设计,为美好的大学生活画上圆满的句号。

毕业设计跟我们平时上的基础课或者是专业课不同,它是一个课题,要用到很多综合性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一下做科学研究的整个过程。

毕业,最重要的一个过程,最能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的过程就数毕业设计了。

这次我选择的毕业设计题课是xxxxxxxxx投标文件编制。

这次毕业设计让我获得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

在这一阶段里,从开始的确定选题,书写开题报告,到逐项计算工程量,让我对自己即将从事的专业有了新的认识。

我的毕业设计的课题主要步骤是:

1、收集资料,比如该楼盘的施工图纸、勘测报告以及相关的技术规范等等。

2、熟悉图纸。

熟悉图纸是计算工程量的前提条件,只有把图纸熟悉透彻了才能在计算工程量的时候避免很多的问题。

3、计算工程量。

计算工程量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土石方计算(基础计算)、基础垫层计、各层柱、梁、板混凝土工程量计算、屋面工程、楼地面工程、外墙装饰、脚手架计算、套工程量定额。

4.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5.剩余部分的撰写以及论文的排版。

完成了工程量计算这一部分的工作内容,我觉得自己又从新将自己曾经学习过的知识再次学习了一遍,对于各个工程量的计算规则,又有了进一步的熟悉。

在这么的过程中,每一步都是自己亲自做过的,遇到的问题也非常多,在经过遇到问题,思索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收获是最多的。

以往没有注意到的问题,都在这一次的毕业设计中得以体现,这培养了我的细心,耐心和专心。

指导老师给予的指导、同学的帮助让我受益良多,无论是理论工作上的计算,还是实际现场施工操作,老师都给我们做了详细的分析,让我在计算各个工程量时更能理论结合实际,更合理地计算工程量。

通过这几个月的毕业设计的编写工作,我对于工程造价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于造价行业有了更多的认识,这为我以后的职业生涯有着很深远的影响。

随着我国建没事业的迅速发展,不论是我国建设项目管理的法规、规范及政策制度,还是程造价管理企业的经营水平,以及从业人员的素质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

我作为一名工程造价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更要在以后的置业生涯中提升自己的各方面素质,提升理论与实践能力。

10.我国系统集成的发展与展望 篇十

【关键词】系统集成;展望;发展

本研究从空间设计、集成系统安装方面着手,对我国建设单位施工中不规范的行为进行了罗列,为我国未来集成系统设计的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建设性意义。

一、系统集成设计的概述

系统集成的相关设施是保障系统本身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一项重要的消防安全设施,其作为系统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仍是一个发展历史较短产业。集成系统主要是指由各类风口、送排风管道、管井、系统集成阀、送排风机、防火阀等零部件组成的综合化的系统集成。高层系统物系统集成的具体设施主要包括机械系统的总体集成设施、送风防烟设施和其他系统集成设施。系统集成系统在系统物火災隐患防范中的作用十分巨大。具体表现为:其是人员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集成系统设施,有利于及时排出火灾现场的烟和热,阻止火灾蔓延的速度,为迅速灭火消除障碍。因而随着各地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努力解决系统集成运行过程中存在问题,对消除系统安全隐患十分重要。

二、集成系统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系统集成的主要设备位置设置不当,且安装规范不明确。由于系统集成的风机主机、系统集成口、送风口和电源控制柜等设备对预防系统物火灾具有不同的作用,因而安装人员如果不严格按照具体的安装规范进行,就会出现高层系统施工工程质量不达标的情形。集成系统安装人员经常对电源控制的相关零件缺乏有效的灵活设置,不利于有效控制公共疏散走道;系统集成的送风口和补风口设置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问题,存在在同一层面多重设置集成系统集成的相关问题。现阶段我国相关产业缺乏对集成系统固定资产的有效投入,使得系统集成的相关问题逐渐突出,导致一些集成系统缺乏比较详细的行业标准,尤其缺乏对系统集成的有效破坏,不利于提升系统物的安全性能。

(二)系统集成的设计方案容易发生混淆。系统集成工程中普遍认为集成系统利用其原有的系统,使系统集成能够保持原样,这对系统集成的运行埋下了安全隐患。其主要原因是对新建系统集成缺乏原始设计和内装修设计的认识不足,忽略了系统集成的服务对象,使其产生了混淆。系统集成设计单位沿用了原来的机械设计方案,且不作任何系统集成的有效调整,导致集成系统的服务范围很难实现有效的扩展,导致系统集成的保护距离不断缩小。加上系统设计的相关单位在追逐效率和利益的过程中比较盲目,忽略了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导致系统集成的相关部分得不到有效的完善,忽视了集成系统的安全问题和运行隐患,不懂得系统集成设计的相关技术内涵。

(三)系统集成的运行不流畅。按照系统集成设计的具体规范要求,系统集成设计的运行方案需要根据具体的参数计算来确定,尤其需要明确规定系统集成参数选取的最小值。相关设计单位应当对集成系统中的一些集成量进行有效的规定,防止出现集成系统的相关设备出现过度损耗、加大施工难度等因素,导致系统集成很难实现综合分析和精确计算,而习惯沿用原有系统的设计风量或者采取想当然的方式,甚至简单照搬系统集成系统设计的规范规定的最小值,从而忽略优化最佳的系统集成设计方案。此外,还忽略系统集成设计的深层次精神含义,使得我国的系统集成设计市场中出现十分笼统、刻板的局面。

三、完善未来系统集成的相关策略

(一)明确系统集成的行业规范。集成系统中的主要零部件设备的位置设置需要具体的操作规范,尤其是相关人员需要严格按照具体的操作规范进行有效的完善设计,以保障集成系统的整体质量。在进行集成系统的优化创新过程中,这些集成系统设备的相关安装人员应当将系统的电源控制和相关机械设置在集成系统的各个部位上。集成系统的相关装置应当严格按照具体的行业操作规范确定具体的操作位置。国家有关部门应当对系统集成相关行业的具体标准进行有效规范,优化行业的创新方式,这有利于不断提高系统集成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确保系统的整体安全性能,规范系统集成的整体行业的运作机制,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加强系统集成整体市场的监管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系统集成设计的综合发展,保障集体财产的健康安全。

(二)优化系统集成的整体设计方案。由于系统集成过程中经常存在相关的设计方案与系统相混淆的问题,因而系统集成相关人员需要进行相关的功能转变,实现相关系统的整体调整工作,严格按照系统的整体操作规范实现相关的认真审核,一些系统的具体消防设施的不断规划能够实现系统的完美调整与设计。同时集成系统的相关设计单位应当不断熟悉系统内部的结构,完善集成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案,使得集成系统能够实现整体的优化,进而满足系统集成设计的规范要求。

(三)增强系统集成设计的风量。为了增强系统集成的整体质量,相关人员应当按照集成系统的整体功能,科学地计算集成系统的整体质量,尤其要明确规定集成系统的最小值。工作单位应当综合考虑集成系统的整体运行效能,完善系统集成的各项环节,有利于实现对集成系统的综合分析和综合计算,根据系统集成的整体构造,相关人员应当积极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对集成系统的有效完善,同时优化系统集成的各项方案,尤其要结合现代化的先进技术,实现集成集成的有效创新。集成系统的相关设计行业应当重视集成系统设计的深层次精神含义,完善集成系统设计的综合要求。

四、结语

综上所述,集成系统的优化设计对实现相关工作的顺利展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集成系统的运行不正常会严重损害系统整体价值功能的有效发挥,导致一些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可见,完善集成系统的相关设计既可以提高集成系统的整体质量,也可以有效预防和消除具体的安全隐患,进而为人们的生命财产提高有效的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文君.系统集成的新方法探究[J].自然科学,2013,(2):11-12.

11.浅谈桥梁工程发展历程及展望 篇十一

1 桥梁的重要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逐步实现,交通工程和工具的发展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建立全面的、完善的交通网络,大力发展交通事业成为了我们的当务之急。而桥梁建设作为交通建设中较为关键的一步,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20世纪中期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敦促了桥梁的高水平建设。连接各城市的适合快速行驶的高速铁路桥和高架桥,解决城市拥堵路况的城市高架桥和立交桥,跨越海峡、河流的跨海、跨河大桥等主要交通建设除了方便我们的生活外,无一不对我们当代桥梁技术形成了严峻考验。提高桥梁设计、建设技术,研究更为安全、方便的桥梁成为了交通建设者夜以继日的工作。因为桥梁建设不仅是交通建设重要的一部分,在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时代,桥梁建设也常常作为一个国家建设技术甚至是科学技术、综合国力的体现。

2 桥梁工程发展历程

18世纪以前,桥梁以木材和石材作为主要材料,最有名的当属中国的赵州桥(跨度37.02 m,公元605年)。科学的设计、优秀的施工成就了百年屹立的美名。18世纪末19世纪初,随着西方国家炼铁技术的发展,使得铁元素融入到桥梁建设中,其中以位于英格兰中西部的世界首座铸铁桥(跨度30 m,1779年)和法国巴黎塞纳河上的亚历山大三世铸铁拱桥(跨度107.5 m,1899年)最为著名,以此为例,欧洲也真正地进入了工业社会。期间,中国也建设了大渡河铁索桥(跨度100 m,1803年)。19世纪中叶,随着建筑钢材和钢丝的发明,人工建筑材料实现了飞跃,桥梁建设也实现了历史的跨越。桥梁建设的主跨长度由百米飞跃到500 m左右。20世纪初期,欧美国家的工业发展盛况空前,国家日趋发达,大跨悬索桥的建设此起彼伏。美国纽约华盛顿桥(跨度1 607 m,1931年)、旧金山金门大桥(跨度1 280 m,1937年),都显示出了西方国家在桥梁建设领域的绝对实力。二战后,德国、日本再度崛起。20世纪50年代初期,复苏的德国经济使得德国桥梁发展更上一层楼,斜拉桥结构展现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趋势。20世纪60年代,日本、丹麦率先实施了跨海工程计划。日本以关门桥为起点,建设具有东中西三条通道的本州—四国联络线工程;丹麦则以小海带桥为起点,最终建成连接领土两岛的大海带桥(1642 m,1997年)。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改革开放的政策,使得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杨浦大桥、南浦大桥的成功建成重新确立了我国在桥梁界的世界地位。

3 桥梁工程发展现状

如今,桥梁工程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被认可,成为了各大知名工科院校不可或缺的专业,抛弃了初期紧靠经验和智慧创造的方式。并且不断地吸取相关科目的优秀经验,不断地开拓新领域,完善桥梁工程建设系统。与此同时,关于桥梁施工质量控制和管理的相关学科也在不断地增加,例如:桥梁抗风、抗震、桥梁CAD等等。而且,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更新也使桥梁结构三维线性分析成为可能。

对桥梁技术体现最明显的还是桥梁工程规模和建设速度。我们以悬索桥和斜拉桥为例。仅在20世纪一个时代内,悬索桥的跨度便从威廉斯堡桥(跨度488 m,1903年)到明石海峡大桥(跨度1 991 m,1998年),实现了4倍跨度的增长。在这里我们还应特别提到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计划的意大利墨西拿海峡桥。这个跨海工程前后经历了40多年的准备工作,考虑了当地地震活动频繁等多种地理因素,经多次修改方案,设计方最终确定了主跨3 300 m的单孔悬索桥方案。这将是世界跨海大桥工程的丰碑式建筑。斜拉桥则从斯特伦松德桥(跨度183 m,1955年)发展到至今为止承重量最大的斜拉桥—厄勒松大桥(跨度490 m,2000年),再到多多罗大桥(跨度890 m,1998年),斜拉桥跨度增加近5倍。由此看见,桥梁工程在20世纪至21世纪初这段时间内发展迅速。

谈到桥梁建设,就不得不提到桥梁设计,由于计算机等高科技的出现和发展,桥梁设计可使用的工具日益增多,至今已取代绝大部分的手工设计。桥梁设计也从最初简单的浮桥、拱桥发展到如今的钢桥、塔桥等,形式繁多,为国家建设、城市建设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也为历史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4 桥梁工程发展展望

在20世纪,世界桥梁工程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大部分国家完成了本国桥梁建设任务,小部分国家实现了跨国、跨海桥梁建设。实现了全球交通网络连通的初级目标,桥梁建设还有巨大的进步空间。21世纪,桥梁发展应以20世纪的成就作为基础,在完善基础的同时开拓创新。如上所述,桥梁工程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主体框架基本构筑,但羽翼远未丰满。可以预见,在桥梁建设未来的发展中,学科分支将逐步完善,且独立发展直至成熟。例如:在桥梁抗风领域,大跨度桥风致振动控制技术将成为研究的热点,试验将依托风洞,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值风洞技术将有望突破瓶颈。

说到计算机技术,我们不得不谈论一下其在桥梁建设发展中的未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桥梁设计、评估、施工和管理将不断地使用计算机软件。一来降低工作量,二来实现了对桥梁工程的立体化管理。从建立模型展示最初的设计到成型展示,再到施工管理控制以及最后的使用管理,计算机技术将近乎完美的展示桥梁建设的魅力。

至于桥梁本身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在20世纪,桥梁已经从最初的100 m左右的跨度发展到现在的2 000 m左右的跨度。但是这还远远不够,为了建设全球交通网络,还需要不断地突破现有瓶颈,挑战极限。加大跨度,丰富桥型将是桥梁工作者不变的课题。桥体轻型化、结构简易化等问题也将随着更大跨度桥梁的出现而解决。

5 结语

我国从古至今桥梁发展呈现良好事态,古人的伟大智慧以及国外的先进经验都对我国桥梁建设起着推动作用,最重要的还是我国科研人员,工程师们的辛勤探索。虽然桥梁本身的发展略有不足,但笔者相信经过更深入的研究,我国桥梁工程会更上一层楼。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交通网络建设成为我们必须解决的课题。而桥梁建设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更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桥梁工程在近几百年间发展速度惊人,由最初的几十米跨度发展到如今的几百甚至是几千米的跨度,材料也由最初的木材、石材发展到如今的钢筋混凝土等。在此,我们简要回顾了桥梁工程的发展历程,阐述了桥梁工程发展的现状并对桥梁发展做出了自己的预估。

关键词:桥梁工程,发展历程,发展展望

参考文献

[1]许立英.桥梁工程发展浅述[J].甘肃科技,2005(4):146-147.

[2]方明山.20世纪桥梁工程发展历程回顾及展望[J].桥梁建设,1999(1):58-60.

[3]巩海帆.21世纪世界桥梁工程的展望[J].土木工程学报,2000(3):1-6.

上一篇:2018中考冲刺考点15:简单机械下一篇:节约用水的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