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指导课总结

2024-08-18

大学生学习指导课总结(通用11篇)

1.大学生学习指导课总结 篇一

昨天星期三吧我们上了我认为是无用的课吧—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本来打算逃了算了,忽然想到还有作业没写于是就打算上这节课写作业,旷况且逃课也不知道去哪玩,老师说一节课十几块钱纳不去真亏了。综合这些想法我就坚定不移的的`拿着实验报告去上就业指导课了。

这天好像是讲关与就业的一些心理指导吧,我当时在认真写作业也没听太清楚,用家乡的一句话说叫左耳朵眼听右耳朵眼冒。抬头看看亲爱的同学们干什么的都有,玩游戏 听歌 斗地主 玩手机的最多听课的最少,不过老师倒是激情澎湃。

我接着一边写老师交给我们的这硬性的任务,一边听着这教过十几块钱的课。“你们现在都在一个起跑线上对吧,可是十年后再看吧,你们将会大不同,有的同学到时候有车有房年薪几十万上百万有的同学可能还没有定居之所一月一千多块,要什么没什么,而且工作还很累,为什么?”听到这儿我抬起头看看老师“上天抛弃了他吧”我说。老师继续讲着“你们智力都不低因为你们都考上了大学,根本的原因是兴趣和品格。如果你们对一件事感兴趣。。。。。。”接下来我也没听到老师在说什莫也许是听到忘了。但是我却想了很多,呵呵不知道对不对。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也将定不移地这样认为,应为我也尝到过兴趣给我带来的成果。但是从上高中到现在我已不知道我兴趣是什么了,只知道学习因为这是父母的希望和要求。我不敢在期望去干别的因为如果驱赶我学习就赶不上了,家人就失望了我就只有好好学习不让爱我的人失望,以至于现在我连自己的兴趣都不知道是什么。我想现在的孩子是不是太“幸福”了,什么事都有父母来干不用担心自己的衣服会没人洗,不用担心自己未来会干什么,因为这一切父母早已帮你安排好了。回家看到我家小侄子6岁吧,整天背什么古诗三字经我一开始挺高兴现在想想,又感觉有点悲哀。

也许父母应该想想孩子需要什么再去为他打造未来的生活,一切让孩子选择吧。

2.大学生学习指导课总结 篇二

一、开设就业指导课的必要性

在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 是适应就业新形势的需要, 对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毕业生、对培养人才的学校都十分重要且非常必要。

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后, 一个“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业已形成。大学生面对这一客观现实, 思想上和心理上存在许多顾虑。比如, 有的学生没有真正树立起正确的择业观念, 把就业简单地理解为找工作, 很少考虑今后所从事的职业与事业的联系;有的学生对就业政策缺乏了解, 择业时往往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有的学生缺乏必要的就业指导, 同时, 使校就业指导中心能得到来自学生的就业指导需求和动向, 作出研究, 加强指导。工作中, 辅导员应及早准备, 建立信息齐全的毕业生推荐档案, 从而针对用人单位意向有的放矢, 对外推荐。此外, 应及时准确地向学生传达校就业指导中心发布的各项招聘信息;根据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安排部署做好就业指导工作。辅导员还要通过平时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发现的学生就业方面问题及时向校就业指导中心反馈, 以便尽快解决问题;作好学生就业跟踪和就业状况调查, 并向校就业指导中心提交材料, 以便校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有详实的数据进行就业工作研究, 做出就业工作的全面部署。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求职方法和技巧, 从而影响正常就业。因此, 高校应针对国家就业政策的变化和学生的思想实际, 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 一方面帮助学生尽快地适应新的就业形势, 增强参与社会和就业的竞争力, 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掌握择业技巧, 解决就业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大学生的就业状况直接影响到学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就业指导是学校培养人才和社会使用人才的结合点, 通过就业指导课, 学校可以进一步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 使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得到社会更多的支持, 因此, 开设就业指导课, 有利于高校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推动学校的发展。

二、就业指导课存在的问题

1. 缺乏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缺乏专业性特点, 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师资来源, 二是知识结构, 三是工作方法。

当前, 在学校担任就业指导课的教师主要来自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人员、各院系负责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 (所占比例大) 。在院系, 学生工作队伍往往是根据院系学生管理的特点设立的, 并未专门考虑就业指导工作情况, 所以院系基本没有专门从事学生就业指导的师资力量。

就业指导课是一门新课程, 在高校刚起步, 教师需在了解就业方针政策的基础上, 同时掌握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知识。而担任就业指导课的大部分教师, 原来所学专业都是与该课程不相关的, 他们仅靠个人的经历以及查阅一些资料来上这门课程。

目前高校的就业机构主要是用来处理联系用人单位、办理毕业生派遣手续、转移档案等具体日常工作, 辅导员又忙于院系的学生活动等日常工作, 事务繁杂, 他们几乎没有时间进行课外的就业指导。另外, 很多高校将更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2]岩磊.浅谈辅导员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J].辽宁高职学报, 2005, (3) :137, 166.

[3]谢芳, 颜伟.积极发挥辅导员在毕业生调整就业心态中的作用[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5, (15) :36-37.

[4]李丹.充分发挥辅导员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J].理论界, 2005, (5) :181-182.

[5]张建, 瞿和平, 鄢红春.论学生政治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6,

[6]杨静.论高等学校辅导员在毕业生工作中的角色定位与作用[J].经济师, 2004, (11) :99-100.

[7]林超.浅谈发挥辅导员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6, (15) :71-72.

多的精力和经费用于学术骨干和专业教师的培训和培养, 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得到专业培训或参加社会实践和学习考察的机会很少, 使得他们的指导方法跟不上当前形势的发展。

2. 队伍的不稳定性

辅导员是就业指导课师资的主要来源, 他们对学生就业起到直接的指导作用。然而, 在很多高校, 辅导员只是进入高校的一个过渡职位, 没有将它视为终身职业来做。另外, 对担任就业指导课教学的教师, 没有完备的制度来推动他们的积极性。因此, 队伍流动性非常大而且这种非职业性造成了任课教师的临时性, 进而决定了整个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的不稳定性特点, 也制约了队伍专业化的提高。

3. 课程体系不完善

其一, 课程不规范。一些学校就业指导课未列入教学计划, 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 学校开与不开、怎样开, 学生学与不学、怎样学, 没有统一规范的要求。

其二, 课程开设的随意性较大。有的就业指导课安排在晚上、双休日, 不易引起学生的重视, 一些学生由于学业重、事务忙而不重视, 甚至没时间上就业指导课。

其三, 课时不充裕。从大部分高校了解到, 就业指导课一般开设在大学四年级的第一个学期, 课时为16学时。只靠这16个学时, 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 因此, 只能选择几个与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相关的主题讲。

其四, 就业指导缺乏针对性。求职对每个专业学生来说应有专业特点, 每个学生也有不同的需求, 可是一些高校的就业指导课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 可是对就业缺乏信心, 在实践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学校仅召开“毕业生就业动员会”和“就业形势报告会”;或者举办几次讲座、开设几堂课, 讲讲求职信息和应聘技巧, 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

其五, 课程内容不充实。由于对就业指导课的设置、研究不够, 内容也多以就业政策、就业技巧为主, 对就业能力培养不够系统。

其六, 教材不规范。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要起到实质性的效果, 就必须要有系统的高水平的就业指导教材作保证。目前, 很多高校没有统一的教材, 上就业指导课的教师, 各自从网上下载一些报告、统计数据等材料去授课, 致使大学生就业指导方面的材料种类繁多, 良莠不齐, 没有形成系统的、规范的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材。

4. 授课形式缺乏新意

就业指导课的授课形式, 一般都是单纯只采用讲授法, 学生不容易接受, 主要表现在:第一, 教学方法单一。目前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高校, 在教学形式上大多还停留在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上, 理论性的内容偏多, 从而使学生感到就业指导课空的内容太多, 对他们不实用, 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第二, 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式方法上缺乏与实践的结合, 更加显得就业指导课枯燥、不切实际。

三、改进就业指导课的对策

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毕业生就业是高校发展的生命线, 就业工作是事关高校发展的全局性工作, 具有整体性特点, 作为高校学生就业工作主力军的师资队伍更是这项全局性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调集精兵强将, 充实就业指导队伍。目前, 各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师队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很难满足就业指导课教学的需要,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当务之急。

第一是师资来源, 即学校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构成情况。就业指导教师队伍除了就业指导中心人员、负责学生工作的干部和辅导员外, 还应该吸收一批其他优秀人才。具体包括: (1) 从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专业教师中聘任一批从事就业指导的研究和应用工作; (2) 招聘一批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社会学等专业的优秀研究生, 加以培训, 从事专职就业指导工作。 (3) 利用各种社会资源, 聘用企事业单位、地方劳动就业部门长期从事职业工作的工作者担任兼职就业指导教师, 定期、不定期为学生开展职业咨询、就业信息服务、就业指导讲座等活动。

第二是知识结构, 即就业指导教师所具有的基本的知识构成情况。大学生就业对指导教师的知识要求是综合性的, 首先表现在要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咨询学、人力资源管理学、行为学、职业劳动学等多学科的理论知识, 揭示职业现象, 解释职业行为。这些理论知识是就业指导的理论基础。其次是政策知识。就业指导具有较强的政策性, 就业指导教师要具有较强的政策领悟力, 了解政策的发展变化, 熟悉有关就业的政策要求, 给学生以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

第三是加大培训力度, 即就业指导教师通过培训改善工作方法, 增强就业指导能力。对这支稳定的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师资队伍进行必要的、形式多样的培训是实现就业指导专业化, 乃至转变为职业指导队伍的必然要求。主要包括: (1) 岗前培训。就业指导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 受聘人员在上岗之前须接受严格的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咨询技巧、就业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就业心理特点、所在学校的就业工作要求和特点等。这将有助于受聘人员尽快融入就业工作中去, 进入就业指导教师的角色。 (2) 在岗职业培训。就业指导也是一项政策性的工作, 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师资必须接受在岗继续教育和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最新的职业发展理论、就业形势与政策、就业技能等。 (3) 实践培训。高校就业指导师资必须掌握良好的实践技能和技巧, 能够指导学生开展模拟招聘等实践活动。

2. 保障师资队伍的稳定性

要保障师资队伍的稳定性, 就要对从事就业指导的教师做出长远发展的统筹安排, 建立有效的制度。对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就业指导教师予以重点培养, 条件成熟时, 根据工作需要逐步提拔到领导岗位;有些教师可作为骨干进一步加以培养, 继续留在就业指导教师岗位, 也可输送到教学科研工作或行政管理岗位。

3. 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周济部长在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指出:所有高校2008年起须开设就业指导必修必选课。作为必修课开设的课程, 它的课程建设是规范科学的, 不但有大量真实的、实效的、有价值的知识作为其内容传授给学生, 而且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学习框架体系, 这

高校贫困生贫困原因社会因素探析

董玉节

(安徽中医学院, 安徽合肥

摘要:社会因素是导致高校贫困生贫困的主要因素, 主要表现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影响、高等教育收费增长速度过快、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影响、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及高校资助体系尚不完善等五大方面。同时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形成社会因素

应该说, 高校贫困生的存在由来已久, 但高校贫困生问题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凸显出来, 引人注目, 是在最近十几年, 尤其是在1994年高校收费并轨之后。目前的贫困生问题, 从本质上看, 它是我国经济、社会、教育发展局限性的反映, 是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 它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 是多种因素互动的结果。社会因素主个框架体系是科学地按照学生知识积累的增长程度设计的, 按照这个体系的指导进度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能够让学生真正学到系统的、全面的、实实在在的东西。把就业指导课作为必修课开设, 纳入学校正常的教学计划, 并构建“全程化、全员化、信息化、专业化”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制定相应的就业指导内容, 如对大学一年级的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帮助大学生制定出符合本人特点的职业生涯规划, 指导大学生作出自己的短、中、长期职业生涯规划, 并在人生发展的过程中, 针对不合理的部分进行调整;二年级的学生除了学好专业课外, 还要多参加社会实践, 这是锻炼能力和了解社会的最好时机, 通过社会实践可以了解社会的需求和自身的不足;三年级的学生进入人生发展的定位时期, 应指导学生对自己进行实事求是的认识, 并把个人价值与社会需要有机结合起来, 对自我发展进行恰当定位;大学四年级的学生进入择业期, 需要进行全面指导, 如分析就业形势、介绍就业技巧、提供择业心理咨询、开展创业教育、进行诚信教育等方面的指导, 从而达到促进学生顺利就业的目的。

4. 采取多样化的授课形式

就业指导课与其他课程相比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因此在授课形式上与其他课程有一定的区别。就业指导课要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创新, 不断改进教学和指导方法。既要抓好集体授课, 更要做好个别指导和咨询, 使就业指导课更好地发挥作用。其形式应是以课堂讲授、交流讨论、问卷调查、社会调查、实地考察、室外素质拓展、专题讲座、个别咨询相结合的形式, 灵活多样。可邀请就业指导专家、优秀校友、用人单位的代表等与学生直接见面, 通过报告会、讲座、个别交流等方式, 让他们向学生分析就业形势, 谈自己择业的经历, 谈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 激励大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参

要是国家政策层面的因素, 是导致贫困生贫困的间接因素, 也是主要因素。笔者认为, 探析高校贫困生产生的社会因素是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 意义重大。

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国家改变了学生上大学由国家提供学费的做法, 逐渐实行收费制度, 至1997年全部实现招生并轨, 学生交费上学。这是高等教育体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必然举措, 也是非义务教育的应有之举, 有其理论和现实的合理性。在这种情况下, 贫困生问题的凸显应属正常现象。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 这种制度的变迁较多考虑到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和经费投入的不足, 以及受教育与市场竞争;组织学生前往用人单位参观、访问, 或直接前往用人单位兼职、实习, 加深对用人单位的了解和对职业素质要求的认识;通过举办模拟招聘会, 让学生在参与求职的模拟过程中, 提高就业竞争力。此外, 充分利用各种电化教学手段, 制作或从有关媒体上下载有关就业指导教学资料对学生进行教育。此外, 还可以进行校企合作, 建立就业指导课实践基地, 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 在就业指导课中进行教育, 学生毕业后前往实践基地就业。

摘要:给大学生上就业指导课对于大学生自身的职业发展、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和谐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就业指导课起步较晚, 存在课程体系不完善、师资队伍建设不健全、授课形式缺乏新意等诸多突出问题, 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可行对策, 以推动就业指导课的开展。

关键词:就业指导课,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李孝光.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 2008, (2) :164-165.

[2]王玉江, 顾琳.全程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初探[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6) :125-127.

[3]黄仕强.如何提高就业指导课教学效果的探讨[J].科教信息, 2007, (32) :46.

[4]冯峰.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潜在危机的思考[J].教育探索, 2007, (5) :117-118.

[5]董文娜.高校就业指导课课程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 2008, (17) :234-235.

[6]刘胜.关于开设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思考[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7, (4) :68-70.

[7]周月华.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开创就业工作新局面[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27, (2) :102-104.

[8]田益民.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目前的困境与改进对策[J].考试周刊, 2008, (4) :203-204.

3.大学生学习指导课总结 篇三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文言文,基本还处于初步阶段。从字面上来说,许多文言文中的文字比较生疏,甚至不认识;从阅读上来说,不懂得如何断句、语调语气拿捏不准;从内容上来说,文章的前后意思难以连贯起来,理解上有难度,等等这些都给教学文言文带来不小的困难。笔者试从三个方面阐述课内外结合,有效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

一、课前自学。通过初读,了解文言文的写作背景,初步明了内容大意

课前自学,意思是在教师讲课之前,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在自主学习时,以阅读为主,读文言文的课文内容,读课文下面的写作背景介绍,读课文下面的注解。通过自主阅读,学生了解文言文作者的写作背景,让自己走进作者的生活,便于学生对文言文课文的理解,感悟课文的灵魂和精髓。注重阅读课文下面的注解,可以帮助学生对文言文字词的理解,初步读懂课文的内容。在自学时,如果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或者读不通的句段,可以把它摘录下来,请教老师、同学,或者上网查找资料,帮助理解。通过自学,能够了解文言文的写作背景,初步明了文言文内容大意。如课前自学《桃花源记》,学生了解到其写作背景是:陶渊明壮志未酬,与污浊黑暗现实社会格格不入,辞去任职81天县令,归隐田园,憎恨现实社会,但无法改变,只能借创作来抒写情怀。在自学中,摘录下不懂的词句如:阡陌交通,咸来问讯,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寻向所志,欣然规往等。

二、课堂导学。教师有效指导,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技巧,深刻理解内容

在有限课堂时间内,教师必须做好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疏通全文,而且学会阅读学习文言文的技巧,深刻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文言文的内涵,提升文言文的鉴赏水平和能力。

首先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文言文的学习,主要靠阅读,读得越多,越能够感悟出文言文的内涵、情感、语感、深度,而教师的范读,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会文言文的词句的停顿、节奏,帮助学生理解。如“自云/先世避/秦时乱”学生不懂得断词、断句,是很难理解其含意的;在教师有效指导下,学生学会了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字、词、句的停顿、节奏,就要自己阅读,朗读、默读就必不可少了,熟读背诵,加深理解,增强语感,久而久之,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就会增强。

其次指导学生学会译文。文言文有很多字、词和现代文的意思不同,学生并不清楚,通常用现代的意思来理解,就容易出错。文言文的句子往往和现代文的句子顺序也不同。课堂上,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文言文字、词与现代文不同的意思,如“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的行业)、妻子(古代义:妻子和儿女;今义:成年男子的配偶)、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 今义:形容很像)、扶(古义:沿、顺着;今义:用手搀扶,按着把持着)、咸(古代义:全,都;今义:一种味道)”等。文言文中有很多句子常以省略的形式出现,可以省主语、省宾语、省介词等。如“(村子里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打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子里人)便要(打渔人)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招待打渔人)。”学生掌握了这些规律,对文言文的理解就有很大的益处。文言文的翻译,包括直译和意译,直译是根据文中字、词的意思直接翻译,意译是结合前后文的意思加以翻译,使翻译更具完整连贯性,更易于理解。译文删去文中文言虚词,补出省略成分,把古代句式换成现代句式等。

再次指导学生学会鉴赏。学习文言文的一大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鉴赏文言文,从中领悟文中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陶冶情操,引发联想,产生创新,净化灵魂,提升素养,产生正能量,树立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志向。这也正是学习文言文的目的所在。如学习《桃花源记》一课,通过问题:桃花源美在何处?桃花源神秘在何处?桃花源的幸福表现在何处?桃花源里的人们的生活是一种理想社会,具体是怎样的?桃花源是一个人间乐园,现实生活中存在吗?请评价:陶渊明写作《桃花源记》表现其追求美好生活的积极态度,还是反映其逃避现实世界的消极态度?将学习引向深入,学生在思考中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和能力。

三、课后再学。反复阅读,在实践中巩固、提升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课堂上教师帮助学生学会了很多阅读和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如果课后不加以练习,很容易遗忘。课后阅读,十分重要。不仅要阅读已经学过的文言文,加深巩固理解,增强记忆,也要阅读没有学过的文言文,通过增加阅读量,在练习中提升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只有在不断练习中,加深理解,达到熟练,才能提高文言文的鉴赏水平。当然选择的文言文也要与自己的认知水平相适应,遵循从浅到深,从简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4.大学生学习指导课总结 篇四

第一节课觉得蛮好玩的,把大学生的学业与就业问题当作高深的理论来讲,我觉得很有必要让我们意识到大学生就业的现状,以及就业的形势和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进入大学学习是青年大学生立人生志向、扬理想风帆的关键一步,是进行职业发展准备的重要阶段。在这样一个较高的职业发展乃至人生发展平台上,青年大学生应正确把握毕业前的就业形势与趋势,深入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与实践中来。

课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就是学会分析自己。通过分析,认识、了解自己,评估自己的能力,理解自我的性格及情绪变化,发现自身兴趣及特点,明确自身的优劣势,提前给自己一个定位,然后制定符合自己兴趣与特长的职业生涯路线,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让大学从起点就为将来做准备。

课程所教的是职业规划,但我以为我们学会的应该是规划——需要规划的不只是职业。很多时候,没有规划的行动低效的,规划有助于我们安排好日常生活的轻重缓急。在没有规划时,我们很容易就会陷入与目标无关的旁事中。忘记了目标、主要的事,便会成为琐事的奴隶。有句话是这样讲的:“智慧是懂得该忽视什么的艺术。”的确如此。而规划便能使我们紧抓工作的重点,提高做事效率,缩短步向成功的道路。这是我的第二点感悟:规划可以提高效率。

学习了该课之后我认为与其在进入职场后叹息迷茫,不如现在进行职业规划的探索。职业规划是要依据个人的特殊情况、特殊才能,考虑社会背景等多方面主客观因素,结合职业发展的阶段,提出相应的发展目标、拟定实现目标的工作和教育的一个综合体系。做一个适合自己的、合乎现实的职业规划,不仅能帮助我们学生在进入职场时省时省力,还能帮助我们能健康发展职业能力。在大学阶段,为自己规划一条职业之路是很有帮助的。

接着,我觉得进一步规划,让我对适合自己的行业和公司类型有了了解。思索自己的职业环境要求和职业目标计划,让我对职业有了一个细致的描绘。现在我比较清晰的理清了自己的职业系统,进行了相应的职业规划,拨开迷雾,第一次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职业之路。但是我也了解现实变化很多,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职业规划进行,所以我有了心理准备,面对不同的情况适时调整职业规划的细节,长期目标是明晰的,职业自我系统是明确的。

其实老师在谈论着一个很浅显的话题。觉得深奥或是正由于浅显反而觉得深奥,是因为我们的理解没联系现实,如果你足够幸运,老师所举的例子里就有你日常生活中的影子。规划不仅仅是让自己定一个目标,还会激励、鞭策自己前进。随着规划一步一步的转变为现实,践行者便会产生成就感,此时它会激励人前进。不试图认真的听听,你永远不会知道,当你满以为道路清晰的时候,你心底的困惑不知还要有多少迷茫。老师的谆谆教导,我们要牢牢记住,不仅是我们的方向,更是一笔我们的不小的财富。

这是一门伸发性很强的课程,

没有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与重要性,认为找到理想的工作_的是学识、业绩、耐心、关系、口才等条件,认为职业生涯规划纯属纸上谈兵,简直是耽误时间,有那时间还不如多跑两家招聘单位。这是一种错误的理念,实际上未雨绸缪,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磨刀不误砍柴工,有了清晰的认识与明确的目标之后再把求职活动付诸实践,这样的效果要好得多,也更经济、更科学。

5.公开课学习总结 篇五

一、具体上课情况上:

一组游戏,优点:这里想引用一段校长的点评:一组提问。提起了同学们学习兴趣;恰当的激励语言,较好的组织形式使学习氛围活跃;降低位子,与学生们平等探讨,师生互动,共同参与,鼓动“创意”惊喜”评价,效果很好。这里不是偷懒,只是觉得邓校说得足够全面了自己总结反而怕说得不好。

缺点更要注意,缺点:优点要发扬。加以改正,这样才能更进一步。认为这节课不足的地方有三点:

1、开局不佳。

课刚开始时由于课件的问题我本人随机应变不够。没被问题所累,但被影响了心情,有点紧张,没能让学生一开始就投入进来,因为我自己也没能投入。

2、教态问题。

上课时习惯双手交叉抱于胸前。不雅,显得随意,这个姿态在礼仪学中也是被认为是不礼貌的仪态很重要,这会影响学生上课的态度。之后的欣赏作品过程中我做桌子的行为系同个缺点,今后要注意。

3、口误。

介绍艺术家时名称前后不够统一有时念:路易斯阿姆斯特朗。虽然音译过来问题不打,但不注意会容易引起学生的困惑。

二、教学方法上(与上个学期的公开课对比)

1、有大舍才有大得”

解决难点,这节课之所以从整体上看是成功的总结是12个字:突出重点。展现亮点。俗话说,有舍才有得,一节课就40分钟那么长的时间,要怎么分配才能让学生达到最大的学习效果。上个学期也上了节公开课,就在这个问题上犯了错误,把一个个知识点罗列出来,逐一讲授,但是重点不够突出,让人印象不深。而这节课我克服了这个毛病,备课时搜集的资料很多,但最后经过我筛选,放弃了很多非重点知识,重点是欣赏爵士乐作品《玫瑰人生》针对这个重点,提问和互动上下了功夫,并鼓励学生们学唱主题旋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就是所谓的突出重点。而后八个字中,解决难点是很困难的否则也不会称之为难点了做法是把这八个字融合了把难点通俗化,化难点为上课的亮点。具体做法:这节课是欣赏《爵士乐》爵士乐知识的难点在于那变幻莫测,即兴式的节奏,如果我生硬的教他拍打节奏,既调动不了学生的听课兴趣,也不一定能让他学会这个节奏。想到做游戏,安排做厨房炒菜的无实物练习,并在过程中让学生自己配上适当的声音节奏,这个安排果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场气氛热烈,学生积极讨论并参与到游戏中来,既在游戏中得到乐趣,又从中体会到爵士乐那极富即兴性的节奏特点,之后我教他打了那个专业性较强的切分节奏,学生们也参与度很高,很快就学会了看似困难的所谓“难点”就是这样被我解决的并且转化为了这节课的一个“亮点”

2、平等、民主的与学生交流。

6.基础写作课学习总结 篇六

基础写作课学习总结

我觉得基础写作这门课程,给我们构建了一个完整且具实用性的写作体系。以前是比较零散的学习写作知识,现在可以系统的学习这门课程,让我们对写作有更清晰的认识。

学习写作课我知道了观察在写作中的重要性。通过观察尝试感知、发现和理解外在的事物,从而获取写作所需的素材,带来写作的灵感以及可以培养自己的感受力。有时候半天写出来字或者写着写着不知道如何接下去,可能跟我们自己缺少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多观察、多感受对写作大有益处。

事实上以前想到了要写的材料就埋下头奋笔疾书,学习了写作课后知道了应该注意材料的选择和使用,要选择最能表现主题、具有典型性、新颖的材料,还有最好选择自己熟悉的材料,这样运用自如,才能写出独特的感受和独到的见解。而且会注意到写作材料在使用上的要求,比如材料顺序方面、详略的安排、使用材料的角度、材料是否与要表达的观点相一致。

以前在写文章的时候,可能会像记流水账一样没有丝毫波澜,或者是平铺直叙,想到哪写到哪,没有在技巧上斟酌斟酌。学习了基础写作课程,我会注意在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上花些心思,例如以前可能是单一的议论或者是单一的叙述为主,后面的写作可能涉及夹叙夹议、描写与抒情相结合等。在写作技巧方面,尝试运用现代表现技巧和辩证技巧,抛弃以前写文章枯燥无味的缺点,为文章增添一些亮点。

7.浅谈小学生说话课指导 篇七

上小学语文课, 最令我头痛的是说话课教学。如何调动学生的说话兴趣, 使学生敢在课堂上大胆地说话呢?因此, 我们班推出了说话课“无错话原则”。就是对敢于回答问题的学生进行延迟反应, 敢于对站起来说话的学生只要用普通话进行表述, 无论对错, 都能得到精神上或者物质上的奖励, 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不但是说话课, 带动其他学科也变得活跃起来。

二、有话敢说得想说———想说

随着学生敢说, 问题也出来了。学生要么不着边际地乱说一气, 要么掰着脚指头, 不想说, 怎么办?

雨过天晴, 我带领学生去爬学校背后的那座山, 刚走到山脚下, 学生发现天空挂了一道绚丽的彩虹。这一下可热闹了, 有的叫, 有的直拍手, 叽叽喳喳闹个没完。看来, 山是爬不成了, 何不把这堂体育课改成说话课呢?于是我召集同学们盘腿坐成圆圈, 我先讲了彩虹的形成, 然后, 话题一转, 向同学们提出要求:每人即兴说一段风景。学生个个跃跃欲试, 说话兴趣比以往都浓厚。什么“彩虹像一条五颜六色的绸带镶嵌在天边”, 天像“一道五光十色的花环笼罩大地”。学生融会贯通, 把老师教过的、自己看到的, 有关描写色彩的词汇都搬出来了。这堂说话课竟比任何一节都上得成功!

三、有话可说得会说———会说

指导学生敢说、想说是为了会说, 这是基本的技能训练。怎样训练学生会说呢?在小学课堂上经常有这样的事, 老师问:“同学们, 你们的作业做完了吗?”有的学生就举手说:“老师做完了。”

尽管语言不周尚可意会, 也不应放过。事后我给学生讲了“老师做完了”与“老师, 我做完了”在句子成分和语气上的区别, 引导孩子们在课堂和日常对话中注意想清说准, 这不仅涉及遣词造句, 表情达意, 而且牵涉到了思维逻辑。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 激活了学生的说话兴趣, 提高了学生的说话能力。由教师“要我说”变成了“我要说”的学习自觉主动性, 学生的思维逻辑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摘要:小学说话训练, 对学生的成长尤为重要, 如何进行说话课的指导和训练, 作经验介绍。小学说话教育, 不仅要关注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 为今后的语文教学打好基础, 更好关注学生语文技能的养成, 为学生走向社会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把近几年来试行“敢说·想说·会说”的说话指导途径进行简介。

关键词:小学生,说话课指导,介绍

参考文献

8.论新课标下学生的自主学习 篇八

仔细研读新课标,不难发现,其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通过积极尝试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主动实践的学习方式,形成具有高中学生特点的英语学习模式。

那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如下: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

要敢于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组织学习,改变原来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分析近几年全国高考试题和山东省自主命题试题,很明显的一个信息就是开放性的试题分量逐渐增加。这就要求学生具有创造力和想像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独立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有机会锻炼自己的联想、推理、归纳等思维能力。

有的教师说,不敢把时间给学生是因为:第一,学生表现不积极,浪费时间,也完不成教学任务。第二,学生讨论的答案与预定的答案不一致,好像白白劳动一样。殊不知,正是给学生自己探索的机会,学生自主能力才会养成。

例如,处理人教版Making the news时,笔者让学生课前搜集各种报刊杂志,课上先用提问方式让学生回答所看到的报纸是由哪些主要工作人员完成的。学生们通过仔细观察、对比分析、总结出工作人员有:re-porter、photographer、editor、design-er、printer。然后,笔者又让学生分组讨论各工作人员的具体任务。继而,在学完reading和using language后,笔者让学生分别挑选一个角色。出版一期手抄报。学生们表现得异常活跃,他们根据自己的特长,认真挑选自己的工作,绘画好的同学选photographer,书法好的同学选print-er。不到两天,一期内容丰富、版面设计整齐的报纸就完成了。读者是全班同学和各科任课教师。教师们看完之后感到很惊讶,因为平时看起来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竟然有很高的写作能力和组织能力。可见,通过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运用任务型的教学方法,的确能增强同学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创造力,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提倡独立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高中生独立意识较强,在学习中表现为“单打独斗”,不善于与别的同学交流与合作。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不愿意和成绩较好的同学结伴学习,在教学中往往出现以下问题:布置一项任务,只有部分好同学积极参与,其他人要么看热闹,要么干别的事情,教师教育的对象只是成绩好的同学,影响整个班级的教学成果。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进行任务型教学时,应当充分考虑到所有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的任务具有可操作性,难易合理,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刚开始时,可以按高低层次把学生分成几组,给层次低的学生布置较容易的任务,给层次高的学生布置较难的任务。获得成功后,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会加强,然后再重新分组,以好带差,使学生逐渐学会合作,共同完成稍难的任务,培养其与人交流的能力。

三、扮演好学生学习中的多重角色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要转变在教学中的角色,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和合作者。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时,教师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教师应努力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身心愉悦,有安全感,学生才能自由地、敏捷地去探索,创造火花才会进发。

第二,教师应通过各种方式激励学生的探索和进取精神。着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敢于回答问题。当后进生不能回答时应耐心鼓励:“Try a-gain”“I think you call d0 it well next time,"这样使不同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实现自身的价值。对学生的消极情绪、思想顾虑、精神负担和学习困难要给予耐心的指导、帮助。

第三,教师必须使教与学两类活动真正形成互动,由学生决定教法,使教师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教学内容,是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

第四,教师要坚持不懈地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注意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使学生进行自觉自主、有创造思维的学习。

9.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总结 篇九

本学期,根据期初课外阅读教学计划,我进行了积极的研究、探讨,经过一学期的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实践,总结如下:

一、了解了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趋势

当前《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因此,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点缀”,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会学生读书方法

课内外结合,教会读书方法。教师要以课内带课外,用课堂上学到的读书方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用课外阅读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促进课上的学习,以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1)浏览法。我们需要读的书很多,可是时间和精力又很有限,为了尽可能地扩大知识面,广开眼界,必须采取走马观花的浏览方法。有的文章,是属资料性的,只翻一翻,知道大概内容就行;有的文章,虽然重要,但目前对于自己还不急需,或者是力所不能及的,也只看一看,记下一个纲目和出处即可。浏览,重在广博,拓宽知识面。

(2)跳读法。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时,有选择地读,与自己需要有关的重点读,无关的则跳过去不读。跳读,重在“为我所用”,又保证读的数量。此外,还有快速读法、做卡片读法等。课外阅读,做到精读和博览相结合,学生就会获得广博的知识和技能,为写作奠定扎实的基础。读写结合,提高读书效益。写读书笔记具有明显的积累功能和表达功能,是提高课外阅读质量的有效措施,为此,要培养小学生尤其是中高年级学生随读随记、“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促进学生读书效果的提高。

三、为读书创造条件

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学校和家庭,积极创设条件让学生广泛地“读”,大量地“读”,经常性地“读”。

1、确保有书可读。

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首先要供给学生读物。要求家长,要定期为学生购买一些有益的课外读物,每学期应把图书馆内的图书轮流借到班级,让自己的学生将自己的图书捐出来设置班级图书角,同时可以各班级之间调换借阅,这样就使图书角灵活增容,有源源活水。另外还由班长到学校图书室借书,统一借阅、统一归还。

2、推荐阅读书目。书籍浩如烟海,如果不加选择去读,效果一定不理想。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自制能力和免疫能力都差,而农村学生家长教育观念淡薄,知识面狭窄,往往对课外读物的选择无所适从,仅仅依靠自己的读书兴趣是远远不够的。作为教师,有必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做好读物的推荐工作。

(1)平时多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作为语文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另外,小学课本中选入的名家名作多是节选,所以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去阅读作品的全部,甚至增读该作家的同风格的其它文章。

(2)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和《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推荐优秀古诗文和名家名著。

(3)在语文课上,不时向学生推荐一些班级图书角里的好书。鼓励学生多读名著,增加自己的阅读量,与书交朋友。

(4)每逢假期,介绍一些好的书刊杂志,指导家长和学生自愿选订、购买。如果条件允许,家长最好和孩子一起读书,共同成长。(5)教研室推荐书目。

四、检查读书效果

为了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总结阅读收获,促进学生认真自觉的进行课外阅读,必须重视阅读效果的检查,如:检查学习笔记,举办读书展览,读书心得交流,课外阅读知识竞赛等活动,促使课外阅读的有效进行。

10.关于篮球课的学习总结 篇十

一个学期的篮球课就快结束了,回望这十几周的课程,中间有太多事情的耽搁而使得课程断断续续地进行。

在我们有限的体育课上,我们做了关于投篮的一些练习,尤其是定点投篮。定点投篮首先要练习的就是罚球线的投篮。罚球在比赛中是至关重要的得分手段。关于罚球,比赛规则如下,每名球员各有 4 次被允许犯规的机会,第五次即犯满退场(NBA中为6次)。且不能在同一场比赛中再度上场。罚球是在谁都不能阻挡、防守的情况下投篮,是做为对犯规队伍的处罚,给予另一队的机会。罚球要站在罚球线后,从裁判手中接过球后10秒内要投篮。在投篮后,球触到篮框前均不能踩越罚球线。队员或教练员因表现恶劣而被判犯规,比如与裁判发生争执等情况。这些情况下被犯规的一方都要进行罚球,这便是追上比分或是拉开分差的一个机会,所以练好罚球是至关重要的。

除了罚球,三秒区外的中投也是至关重要的练习位置。当外线身体不足够强壮,或是底线占位人数较多,无法或不易进入三秒区投篮时,中投便是一个很适合的得分方式。以我个人经验来说,中投对于后卫的用处相对较大,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除了投篮的选择外,上篮是重要的得分方式,通过对上篮速度,起跑,步伐,和反应,来进行得分,不仅增加了团队的气势,更多的是得分的回报,因此,篮球课上最重要的练习,便是上篮的练习。最基础的上篮练习便是,三步上篮。其实,三步上篮的步骤很简单,带球进入三分线内,根据自己不同的情况,在三秒区左右的位置开始抱球迈步,亦是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合适的步伐,行走两步,第三步跳起并出手投篮。而投篮的方式,基本上是打板或是轻轻弹入篮筐。以上便是本学期所学习的篮球知识,由于过去有些基础,所以这些东西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所以更多的是练习,以增强自己的投篮命中率和技术。在临近期末的时候,我们还进行了体育测试,八百米和跳远。这便是检测身体质量的一个测试。通过这个测试,我了解到自己还需要多多加强身体素质上的练习,以便更好的适应篮球赛中的大量体力消耗。一个学期的篮球课已经接近尾声,但我明白对于篮球我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但这十几节课我已经受益匪浅了。希望通过以后更多的联系和辅导来提高自己的篮球水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11.大学生学习指导课总结 篇十一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指导 教学模式

一、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定位模糊,院校不予重视

目前,各大高校虽已开设就业指导课,但从开办形式上讲远没有达到应该重视的程度。调查显示,将该课进课程、进学分、进教学计划只是少数高校,部分院校虽将就业指导设为必修类,但只在毕业前一年才开设。大多数高校只是将该课在毕业班中开设为选修课,有的甚至只举办几场讲座就敷衍了事。更甚之,某些院校在双选会进行后才应急学习,学习时间倡促,对学生的引导作用甚微。同时,院校对该科的理解狭隘,认为这是一门为毕业生介绍就业形式、通晓就业信息的课程,对学生而言这样的教学内容缺乏切实应用价值,也将其视为鸡肋,不予重视。这样,就业指导课的定位不够准确,意义认识不够深刻,重视程度不足,从而学习很多都沦为形式化,很少能得到规范化、系统化等正规课程的待遇。

2、教学手法单一,实际效果不佳

从开设就业指导课的反馈来看,学生认为上课方式上大多还是停留在灌输者教学模式,照本宣科让学生失去耐心。授课老师一般由多位组成,这样教学的连贯性下降更降低了课程的品质。这些因素都形成了大多数高校就业指导课的支招多,解惑少;信息多,观念少;择业多,敬业少的困境。这样看来,就业指导课缺乏一个既能照顾共性又能兼顾个性的教学模式,从而导致就业指导效果不佳。

3、教学内容空洞,缺乏应用价值

目前,就业指导材料多种多样,各高校的选择也呈现“八仙过海”之势,但是在一些院校在开设课程时都没有一本规范教材。根据各院校实际情况自编的教材更是少之又少。各级院校共用一本教材的现象也是时有所见。教材内容老化空洞脱离实际,在当下社会没有切实的应用价值。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研究

1、开创我国当代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新理念

由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发展史来看,我们国家应该在充分结合本国特色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借鉴和学习西方科学的理念和模式,创立当代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新概念。

对于大学生来说,培养和建立正确的择业观不仅是十分重要且有必要的,而且,正确的择业观与学生的人才观念也息息相关,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成人成才教育为学生的择业观提供了坚实的理性支持,而正确的择业观则为成人成才教育奠定了基础,使其更加具有实践性。在当代大学校园中,应该把大学生的择业观教育渗透到各个领域,无论是思想政治课中,还是课余生活活动中,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教育中获得成长,在成长中得到教育。而对于临近毕业的学生来说,就业指导显得更加重要,通过就业指导课程,不断完善毕业生的择业观,从而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使命感以及责任感,强化他们的成人成才意识,激励毕业生们主动投身到祖国各地最需要他们的地方,支持基层工作,支持西部大開发,这不仅仅是个人价值的实现,也正是大学生人才教育的最终目标,更是社会的需要。

2、建立并完善就业指导结构化体系

就业指导课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观和价值观,因此,构建合理化的结构化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建立就业指导结构化体系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首先,在高等学校当中应该重视就业指导课,建立研究并负责学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安排和计划,对教学的结果进行评估和交流的专门性的教研工作室。使教学组织结构化、教学内容多样化和教学形式丰富化。就业指导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不能只局限在某一本特定的教材当中,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通过广泛的学习和研究,结合在学习或实践过程中得到的经验,制定出具有时代性、现实性和实践性的教学内容和讲义,编制出与时俱进、更加直观有说服力、更加丰富的课堂内容。其次,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不能只在大学三年级或者大学四年级才开展,而应该从学生刚刚步入大学,就开始开展对学生就业职业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系统分析所学专业与今后就业方向之间的关系,指导学生在适应新环境的同时,使他们充分认识所学专业,明确今后职业目标;对于大学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应通过就业指导课培养职业道德,充实职业知识,同时了解当今就业形势,教育学生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逐步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同时加强就业能力的提高,学会根据自身的特点,提高自己的优势,增强自主选择就业的能力;对于临近毕业的学生,学校应在提供各种就职前培训、心理辅导、面试技巧指导、提供就业程序及就业权益保护等的同时,组织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宣讲会和招聘会。使就业指导全面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生涯的全程当中,相互作用,相互支持。

3、运用社会资源,提升就业能力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应打破封闭的传统教育体制,充分的利用各种现有社会资源来改善现行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教学。比如说,我们可以聘请一些兼职教师或客座教师来参与教学,像是政府机关、知名招聘单位、职业培训公司人力资源专家、企业的成功应聘者或者本校已经毕业的学生,他们可以从自身情况出发,在教学大纲的总指导下以不同角度来提出、分析并解答问题,使学生们能从中受到激励,尽早的了解到社会单位对所需人才的要求。在指导教学中,学生们可以跟随教师的引导去参观校园招聘的活动现场,尤其是大型的招聘会,并鼓励他们主动与雇主进行沟通,认清就业形势,尽快了解到求职过程中的辛酸以及用人单位的要求,增加学生的就业紧迫感,以便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大学教育的全过程都应涵盖着就业指导的教育,并且还应该延伸到对毕业生的后续跟踪调查,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参与,引导他们做好毕业生的后续调查,如果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有一些有价值的评价或者对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有好的意见,都应及时地将其反应给学校,争取早日探索出一条适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就业指导道路,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

总而言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是一门系统的学科,高校要根据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学生的实际需要来构建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模式,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实效性,帮助学生能够更好的认识自我,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能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郭亚红.关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2]赵鹏云,裴贺男.高校就业指导课应采取多种教学形式[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上一篇:《做不抱怨的教师》教师读书笔记下一篇:退休党员党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