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化管理经验介绍(精选8篇)
1.网格化管理经验介绍 篇一
街道消防“网格精细化”经验材料
建立“层级化”网络,组建“四员”队伍
新阳街道从细分消防工作网格入手,以街道为大网格、以4个社区为中网格、以 32个责任片区为小网格,在街道设立消防工作站,实行人员编制化,明确街道消防工作站指导监督、组织开展消防工作职责任务;在兴旺、新垵、祥露、霞阳4个社区建设消防工作室,负责指导督促社区消防工作;在每个居民小组、每幢出租屋设立消防联络点,负责本区域消防工作,形成了“街道有站、社区有室、楼幢有点”的层级化消防工作网络。
在健全组织的基础上,新阳街道组建了消防“特派员、镇村消防员、网格管理员、社区宣传员等“四大专员”队伍,把有限的人力放在火灾防控的“第一线”。消防“特派员”经过消防部门的培训,进驻街镇消防工作站,负责协助街镇开展消防工作,指导志愿消防队开展灭火训练。
除了消防“特派员”,今年以来,新阳街道还组建了一支32人的专职消防员队伍,并把社区流动人口“协管员”队伍组织起来,结合外来人口入户访查工作,让每一名协管员身兼消防“管理员”。发挥社区离退休人员、文明督导员、卫生巡视员作用,组建社区义务消防宣传员队伍,颁发社区消防宣传聘书,在每个楼幢设置一名消防宣传员。
社区“数字消防”,实现远程巡查
引入信息化手段,厦门海沧区新阳街道开发了社区“数字消防”管理平台,目前已经正式上线运行。
社区“数字消防”管理平台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在细分社区消防管理责任片区、搜集整理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辖区消防道路水源的基础上,运用系统菜单技术,分别录入每个层级消防工作重点内容,并对每个网格内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消防道路、水源信息进行编号标注。管理人员只要进入系统,就可以查询到社区水源道路和消防器材分布、重点单位消防安全信息、火灾隐患排查整治等情况。
针对霞阳社区出租屋集中的特点,“数字消防”管理平台还搜集整理了辖区2000余幢出租屋的基本情况、外景图片、楼层平面图、消防设施、日常管理等详细内容,消防管理人员只要轻点鼠标,即可查看出租屋消防安全情况,对出租屋进行远程巡查,提升了“网格化”消防管理水平。
在开发“数字消防”管理平台的基础上,新阳街道还引入由电信公司开发的“消防助手”,给社区消防工作室人员派发消防工作手机,开通GPS消防安全巡查定位系统,通过对社区消防巡查人员手机定位管理,动态监控消防巡查人员巡查线路。通过“消防助手”手机,消防巡查人员还可以适时将巡查结果上传到“数字消防”管理平台,确保巡查责任落实到位。
出租屋消防安全有标准
针对新阳街道外来人口密集、沿街商铺众多的现状,新阳街道以霞阳社区为试点,推行出租屋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规定凡150平方米以上的出租屋,必须配备4个以上灭火器。为鼓励出租屋提高消防安全标准,新阳街道出台奖励政策,规定出租屋设置应急灯、防火门、简易喷淋,达到基本消防安全条件的,由街道按规定奖励灭火器。在沿街商铺、店面推广10户联防,每10家商户集中设置一个灭火器配置点,加强灭火技能培训,提高自防自救能力。指导出租屋集中的村居成立自治组织,依托派出所开展出租屋星级管理,将场所具备消防安全条件纳入出租屋星级评定标准,对安装简易喷淋、疏散条件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灭火器材完备的出租户,悬挂合格出租户牌;符合疏散条件基本要求、灭火器材完备的,悬挂基本合格出租户牌;不具备基本消防安全疏散条件、未配备消防器材的,则不予挂牌。
投入60万元,添置了6辆消防车
海沧区政府从农村消防工作专项经费中,投入60万元,添置了6辆“金刚龙骑”消防车。这种经过改装的农村专用消防车,配备了两台吸水灭火用的泵浦,最大的一台工作压力达到8.5公斤,射水高度达到6层楼高。一台细水雾装置,还可以对普通的农村家庭小火、杂草、垃圾火灾进行扑救,其小巧的车身,便于在农村街巷行驶。
为了方便消防“特派员”开展工作,新阳街道还为“特派员”配备了消防宣传电动车,每辆宣传车都配有两具小型灭火器、一个“百宝箱”,箱里有防
毒面具、消防手套、消防宣传品,车上还配备了一个可以播放音频的广播设备,方便他们到社区开展消防巡查、宣传工作。
现场会上,新阳街道专职消防队还模拟出租屋发生火灾,开展了一场灭火救援演练。只见现场一幢7层出租屋二楼发生“火灾”楼上多名群众被困。正在巡查的消防“特派员”发现火警后,迅速组织专职消防队赶赴现场,利用市政消防栓出水控制火势,一组消防员进入楼层,将被困群众安全疏散到出来。
2.网格化管理经验介绍 篇二
随着城市经济建设和市政功能日臻完善的发展趋势, 提出了以网格化概念, 规范城市 (公用) 配电网络的建设和发展, 并由此化解目前配电生产组织、营业收费管理以及市政改造发展中的诸多矛盾, 为逐步实现城市配电、供电高可靠性目标打好基础。
1配网基础管理中的网格化模式
网格化供电管理是以供电客户为基本单位, 将供电辖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为单元网格, 通过加强对单元网格的供电管理, 建立起一种职责清晰、管理长效、资源整合、协同治理的专人专管机制。
2实现城市配电网格化的必要性
2.1 适应高可靠性供电要求
1) 明确了变电所之间的供电范围。供电局之间的供电界面清晰, 且以变电所为中心, 以城市主要街道为界面, 根据配电线路的供电半径、地理半径及负荷分布情况, 将城区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块区。每个块区安排两回配电线路供电, 互为备用, 当一回线路出现故障时, 可将负荷转移到另一回线路供电。并且, 变电所之间采用2~3回联络线, 联络线要有足够的预留容量, 正常时开环运行, 异常时转移负荷, 以适应高可靠性供电要求。
2) 由于每个块区只安排两回线路供电, 当该块区线路停电检修作业时, 只需在电源入口处做好安全措施后, 即可保证只要作业组成员作业不出此块区范围, 就无触电的危险。因为此块区无其他电源供电, 因此, 安全措施概念清晰, 适应于安全、规范、高效的集中检修需要。
3) 由于按块区供电, 供电界面清晰, 当变电所某一条线路发生故障时, 运行人员在很短的时间内即可查找到故障点。事故抢修组织指挥、管理清晰明了, 为尽快恢复供电奠定基础。
2.2 适应用电营业管理要求
实现城市配电网格化, 明确了供电局之间的供电范围, 采用块区两回配电线路的供电方式, 不存在线路交叉、重叠供电的问题, 给用户购电提供了方便, 为营业按线分卡管理奠定了物资基础。同时, 对用户供电方案的确定, 明确了基本原则, 用户在哪个块区内用电, 就必须使用供给该块区的电源, 不存在接其他电源, 提高制定供电方案工作的效率。
2.3 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
作为城市基础功能的供电网络, 特别是配电网络, 必须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统筹考虑, 这是社会赋予供电部门的职责, 配电网格化的组织与实施, 即是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组织与实施的相应部分, 并为供电企业的发展和服务奠定了基本的社会空间。
2.4 实现配电自动化的先决条件
一是规范配电网络, 明确变电所的供电界面, 明确每条配电线的供电范围, 使网架结构趋于合理;二是块区采用两回电源双T接的供电方式, 为今后组织开闭所、环网柜, 安装分段器、重合器等现代科技装备的实施, 实现配电自动化奠定基础。
3影响城市配电网格化的主要因素
3.1 变电所的地理位置
配电网格化的制定, 首先必须考虑变电所的位置所在。以变电所为中心, 确定合理的、可以实现的半径供电区域, 是确定网格化的关键。一般而言, 位于城市中心地段的变电所供电半径较小, 并力争达到《城市电力网规划导则》要求的1.5~3 km范围;处于城市中心与边缘之间的变电所供电半径, 可以按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适当扩大, 城市郊区变电所供电半径, 则可完全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趋向规范。
3.2 道路、环境对配电通道的限制
随着市政改造、环境的美化, 道路的不断拓宽, 要求主要街道不允许架空跨越, 这样需拆除部分原有的电力线路路径, 并且道路两侧不允许同时架设电力线路, 直接限制和约束了配电线路的通道。所以必须提前考虑预留电力通道, 主要街道跨越采用电缆, 架空线路采用同杆并架多回线等, 以适应城市道路拓宽改造、老城区重建、城市环境美化的需要。
3.3 滚动发展的适应性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 居民用电水平不断提高, 负荷逐年增长, 原有的配电网络薄弱, 结构不合理, 已远远不能满足负荷发展的需求。而网格化本身, 必须考虑负荷的增长和修改的可能, 如供电街区划分, 新增110 kV城区终端变电所, 要求在变动过程中, 配电线路改造量最小, 因此, 主要街道配电杆及导线均需考虑足够的冗余容量, 以适应城网改造及滚动发展的要求。
4区供电局网格化管理的基础现状
4.1 优势
经过近年来的电网发展, 网格化供电管理在区供电局已经初步具备生长的土壤。一方面, 区供电局的网格供电形式基本形成, 可作为巡维网格划分的依据;另一方面, 目前中压配电设备均在GIS系统中均有准确的地理定位, 一旦确定网格划分, 即可将网格中的设备一一列出, 建立责任清单。
4.2 劣势
①从人员定额和素质看, 区供电局现有员工人数少 (实际的一线员工不足40人) , 却要管理全区50 000多户居民, 分身乏术。同时, 专业技术人员匮乏, 直接影响网格化管理的质量。②从设备管理上看, 区供电局共有专变1 000多台, 占配变总数75%。用户设备的健康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区局的运行指标和可靠性要求。2011年区局35次中压故障中, 14次是因用户故障出门引起, 所占比例40%。2012年1~11月份, 35次线路跳闸中, 有25次因用户故障出门引起, 所占比例71%。造成用户设备故障出门的原因:一是原用户未安装故障隔离装置;二是客户不重视用电设备的维修。用户设备的管理面临一个瓶颈。③与客户面对面沟通的桥梁亟待建立。概括地讲, 就是人手不够、力量不足、与客户沟通不畅的问题。对内, 加快一专多能的技术人才培养 (全能型员工培养) , “以一当十”, 以提高网格化管理能力。对外, 充分利用和调动辖区资源和力量, “借风使船”, 以填补管理人员的空缺。这股“风”就是专变电工。一线工作人员数量不足, 即使划分了网格, 如何将责任落实到人。这里就必须用到专变 (含小区、股份公司) 电工。也就是让电工担任 “用电管家”, 即客户端用电管理联络人, 协助管理其各自所负责的企业、社区等的用电事宜, 实现电工对所辖“网格”的协同共管。
5区供电局网格化管理的实施策略
5.1 划分管理网格
将区供电局下辖的6个街道划分为18个网格, 每个网格中压设备数量相当, 部分网格供电线路已形成标准接线。
5.2 划分依据
1) 根据区供电局网格化规划的思路, 一个片区由一组中压线路供电, 尽量缩短供电半径, 减少供电损耗和运行风险。目前划分的18个网格, 基本上以每个网格中压设备数量相当、网格供电线路已形成标准接线为划分标准, 对部分未形成标准接线的网格, 区供电局将进行改造, 使其形成标准接线, 主供电源应为离该网格最近的变电站, 备用线路可来自其他变电站, 以确保缩小供电半径, 降低运行风险, 提高供电质量, 减少线路损耗, 提高经济效益, 降低运维成本的效果。
2) 根据客户重要程度、工作难易程度以及设备的具体情况, 划出重点管理区域, 安排技术骨干组成网格管理小组, 相应地较早推行专变电工自治管理。
5.3 网格化管控模式
这是一个“四级管理”的网格模式。即局领导管面, 总体负责, 统筹指导:各部主任 (营业、配电、规建) 管线, 督导协调;“网格长”管片, 具体落实;“用电管家”抓点, 联动自治。通过四级管理, 实现“人员、职责、任务”三落实, 从而建立起“一网多格、一格多员、按格定岗、责任捆绑”的网格化管理格局。将网格细分, 确定责任人, 层层分解管理责任, 将6个街道划分为18个网格, 由运维、装表接电、抄表等岗位人员分别担任每一个网格单元的“网格长”, 即用电服务联络员, 并建立工作小组, 由至少1名运维人员和1名用电检查服务人员组成, 其中, 运维人员对公用设备负责, 用电检查服务人员对专用设备负责。工作小组负责巡查、处理、协调各自单元的用电需求、故障报修等业务。
6网格化管理的效果预测
1) 员工平均管理客户数减少, 管理更具针对性, 管理效能得到提升。
2) 有利于区供电局员工根据需求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
3) 提高抢修、运维效率, 缩短抢修复电时间。
4) 减少用户设备故障出门, 提高客户端安全管理、客户服务水平。
5) 有助于畅通客户沟通渠道, 推进工程项目前期工作的顺利开展。
6) 有效减少客户投诉, 提升客户满意度。
7结语
配网的网格化管理是区供电局在进行的一项管理上的创新, 它能使管理精细化, 操作更加精准, 也能充分调动基层班组、员工的积极性, 夯实管理基础。
摘要:随着近年来电网的飞速发展, 传统的管理模式已渐渐难以化解目前配网基础管理中不断涌现的诸多矛盾。因此, 公司提出了以网格化概念, 规范配电网络的建设和管理, 夯实配网管理基础。文章以区供电局探讨配网基础管理中的网格化模式。
3.“东城式”统计网格化管理 篇三
网格化管理进入统计的可行性
网格化管理具有诸多优势,将其引入统计工作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笔者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管理范围的一致性。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范围是指在社区范围内,按照相应条件和规模进行一定的地域划分,笔者认为,全国人口普查和全国经济普查的地域划分一定程度上与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范围是一致的。二者均以区域相连的管理单元或调查单元为管理对象,其不重不漏的登记特点既能满足经济统计的要求,又能满足社会统计的要求,可以说为统计系统的“应统尽统”提供了重要支撑。特别是日常统计单位名录库的维护工作,更可以融入到社区的网格化管理中。具体而言,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对象既有居民,又有单位,网格助理员作为网格工作的主体,其职责是落实网格内“人、地、物、事、组织”等基础数据的收集以及各种协管类工作,每日对其进行网格巡查和对各项事务实行动态监测。这其实与统计单位名录库所涉及的动态维护是一致的,即网格员每日对网格内单位进行动态监控,完成对网格内基本单位名录库的动态维护。
工作人员的稳定性。东城区网格管理员均为社会公开招聘人员,具有年龄小、学历高、专业知识接受能力强的特点,并且他们较为熟悉区域情况,易于同网格内单位和居民进行沟通,具有社会招聘临时调查员所不能比拟的优势。一是结构化优势。以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街道社区工作者队伍为例(即网格力量),现有社区工作者129名,30岁以下40人,占31%;31岁到50岁之间的有71人,占55%;50岁以上的有18人,占14%。研究生学历的有7人,占5.43%;本科学历的有58人,占44.96%;大专学历的有53人,占41.09%;高中学历的有11人,占8.53%。此外,在129人中具有助理社工师职称的有19人,占14.70%;具有社工师职称的有6人,占4.3%。二是素质化强势,社区网格员在年龄和学历上的优势突出,计算机应用能力较高,接受新生事物较快,具备从事基层统计工作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和技能要求,笔者相信经过日常业务知识学习和专业调查培训,他们能够较快地胜任统计调查工作,从而保证统计调查质量。相关实践也表明,网格力量已经能够满足大型普查的需要。以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为例,东四街道共划分了8个普查区和145个普查小区,抽调85名普查员,抽调人数是社区工作者人数的65.9%,也就是说在人口普查这样大规模的调查工作中,依靠网格力量也是可以实现的。目前,社区规模虽已调整,但总的户籍数仍保持现有数量,从现有社区工作者队伍的数量来看,7个社区129名社区工作者,是能够保证大型普查任务需要的。
如何将网格化管理引入统计
通过实践,笔者认为网格化管理可以在统计工作的如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借助网格化管理维护统计单位名录库。一是明确工作思路。以全面核查社区内单位为切入点,通过网格员对网格内单位的动态监测,实现名录库的及时更新和维护。将全区统计单位名录库的信息,与网格员日常维护的单位名录信息、工商部门的个体商户和单位的基本信息、街道经济部门的税源单位名录信息进行整合、剔重,形成社区内全部法人、产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基本单位信息,为网格员实地踏查提供参考资料。并按照核实内容对网格员进行统计业务培训,掌握统计单位名录库核查的方法。二是开展单位核查。网格员结合日常工作,以基本单位信息为底册,逐一进行实地核查,对新增、迁出或注销未办理手续的单位进行确认,凡符合办理统计登记的单位,督促其办理相关手续,符合报送统计报表的单位及时纳入统计范围,确保统计单位无遗漏,提高统计数据的全面性。三是认真进行比对。将核查的单位与统计单位名录进行详细比对,通过核实结果,查找当前统计单位名录库信息与实际情况间存在的较大差异。
借助网格化管理开展人口抽样调查。人口抽样调查是以人口普查为基础进行的,二者间的调查区域划分、调查内容、方法、调查量度等基本相同,因此笔者认为也可以将网格化管理引入到人口抽样调查中。以东四八条社区为例,共有两个小区在人口抽样调查中被抽中,其小区规模为119户和126户,分布在两个网格中,网格区域均为住宅类型网格,每个网格约500户。按照调查中每50户配置一名调查员的配置标准来看,这意味着该社区需要配置4名调查员和2名指导员,合计6名调查员均由社区网格员来承担。值得一提的是,网格员充分发挥其“地熟人熟”的优势,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了人口抽样调查工作,尤其在小区图绘制、建筑物核查方面的优势更为突出,入户阶段没有出现拒访现象。
借助网格化开展城镇住户调查。“入户难”是住户调查中遇到的难题,东城区利用网格员、网格助理员与居民间的良好关系,开展住户调查工作。目前,东四街道住户调查员分别由两个社区的网格员担任,他们承担了22户记账户的调查工作,进展非常顺利。
网格化管理进入统计的成效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网格化管理已经在统计工作中初见成效,但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创建了“网格”统计管理模式。统计工作采取网格化管理,实现了经济统计和社会统计的区域全覆盖和信息全覆盖,做到了应统尽统、不重不漏,实现了区、街、社区、网格“四级”统计工作的常态化管理,构建了区级的完整的统计管理体系,对加快建立现代统计体系,努力实现统计现代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建立了社区网格统计工作机制。实现了统计工作向社区的有效延伸,在街道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社区统计工作制度》、《社区网格调查队员工作职责》等制度,规范了社区的统计工作。将统计工作纳入到社区的工作范围,形成了良性的工作机制,使统计进社区更加有章可循。
促进统计服务水平步入新台阶。一方面,通过全面了解辖区单位情况,健全单位名录库,开展高质量的统计分析和监测,为街道提供了管理决策的依据,提出了培育产业发展的方向,增加了税源建设的重点等建议;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单位信息共享机制,避免了重复调查和数出多门,统一了调查口径,降低了工作成本,较好地发挥了统计数据的信息服务功能。
由于社会管理和创新网格化开展的地区并不普遍,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问题。首先是网格员依法开展调查的问题。网格员在调查中暂无合法的工作身份,因此可能会遭遇调查单位的拒绝。其次是社区单位信息与统计名录库有效衔接的问题。目前,网格员发现没有办理统计登记的单位,只能采取督促的方式,尚不能实地办理。再次是日常经费支持的问题。网格员主要承担社区服务管理以及城市管理工作,其任务较重,再承担统计工作任务,需要给予工作补贴,而这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目前,这类工作的财政预算还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认可,需要进行主动沟通。
编辑:张雪威 / 邮箱:zxw@bjstats.gov.cn
4.网格化管理经验介绍 篇四
一、构建组织体系,推进党建引领全覆盖
一是科学规划“产业园区网格化”。
按照集群布局、集成创新、集约服务的思路,出台了《关于加强全区产业园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的实施意见》,将产业园区根据企业(项目)特点、规模大小、地域分布等,划分为XX个产业园区大网格,XX个产业园区小网格,并相应设立XX个产业园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及XX个网格片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探索出了适合实际情况的产业园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二是全力推动“支部建在网格上”。
出台了《以区域化模式推动园区党建工作上档升级的实施意见》,全区XX个产业园区小网格全部成立网格党总支,在园区党委领导下开展工作,形成了“区党工委—产业园区党委—网格片区党总支—党员干部”党组织架构体系。网格片区由各园区党委书记负总责,党总支书记任网格长,每个网格均配备1-2名专职网格员,并吸收园区机关相关科室人员、企业党组织书记、企业项目服务专班等任兼职网格员,加强片区网格管理服务,统筹推进各项工作,有力提升了产业园区社会治理整体统筹和协作联动水平。三是积极推进“网格建设一体化”。
实行党建与社会治理“一网覆盖”下的“网格化+党员先锋引领作用发挥”工作格局,全面整合党建、综治、环保、应急、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等部门力量,以职能之和促网格要素之全,变“各自为战”为“同驻共建”,变“各司其职”为“协同作战”,建设管理全面、服务齐全的全要素网格,实现“党建引领、多网合一、全域覆盖”。二、强化治理举措,实现网格运行全贯通
一是平台建设信息化。
打造“智慧型”指挥调度体系,深度融合政法综治服务平台、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治安监控系统等资源,为全区XX个相关部门单位建立了政法综治信息平台专用账号,构建了内、外、纵、横多维度高标准深度融合的信息共享平台。为全区XX名网格员配备手持信息采集终端或手机APP,实现与各级综治中心实时视频互联,形成基层社会治理源头预防的有效机制。今年以来,各产业园区网格员累计采集外来务工人员信息XX条,上报各类矛盾隐患XX余条。二是信息处置规范化。
落实“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制定并下发了《网格员上报信息分流转办工作机制》,形成源头发现、采集建档、分流交办、检查督促、结果反馈的闭环工作流转。建立基层网格员“一级哨”、街道园区“二级哨”、区级部门“三级哨”工作机制,明确区职能部门、各园区“吹哨”“应哨”责任人,逐步构建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工作新格局。今年以来,各相关部门单位协助处理产业园区企业劳资纠纷、建设领域纠纷等矛盾纠纷XX件了,及时有效地将矛盾化解在源头。三是人员管理标准化。
各产业园区共配备专职网格员XX名,按照“1+2+N”的工作模式,每个网格配备1名网格党总支书记和1名园区机关相关科室人员、至少1名专职网格员以及若干企业兼职网格员。每月组织召开一次网格党总支成员调度会议,专题研究网格内企业、项目相关工作。规范网格长、网格员工作职责,建立健全上岗公示、学习培训、情况报告流转办理等工作制度,出台了网格员考核办法,落实了专职网格员每月XX元的薪酬待遇,并将网格化服务管理纳入产业园区综合考核,做到日统计、周通报、月考核、季评议。三、创新工作模式,确保服务管理全方位
一是资源共享,推动网格服务管理力量不断增强。
以各产业园区网格党总支为依托,全力为企业项目提供服务。建立“企业下单、园区派单、部门接单”的订单式服务模式,网格党总支及时收集企业需求并第一时间推送至相关部门单位,部门单位落实情况及时向园区、企业反馈。今年以来,各园区网格党总支累计收集企业订单服务XX项,各部门单位已兑现承诺XX项。二是精准服务,助力矛盾纠纷化解水平不断提升。
积极引导网格员亮出身份、担当作为,争当文化宣传员、卫生管理员、生活服务员、治安协调员、安全生产监督员,深入企业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网格,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园区”。今年以来,各级网格员累计参与志愿服务XX余次,为园区企业职工群众办实事XX余件。截至目前,网格员自行办结矛盾纠纷数量XX件,占比XX%,各园区矛盾纠纷数量及信访量同比下降XX%和XX%,群众满意率不断提升。5.网格化管理经验介绍 篇五
【58 小编按】
近日,范家镇创新党建工作模式,通过“五级网格化”管理抓好基层党建工作,把党组织触角延伸到 15 个村、118 个巷道、1239 名党员,实现党组织和工作全覆盖、无遗漏,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工作服务水平。一是构建党建工作网。…范文文库小编为您整理了《五级网格化”管理抓好基层党建工作经验材料》,供您学习参考使用。
?五级网格化 管理抓好基层党建工作经验材料 ? ?
近日,范家镇创新党建工作模式,通过 五级网格化 管理抓好基层党建工作,把党组织触角延伸到 15 个村、118 个巷道、1239 名党员,实现党组织和工作全覆盖、无遗漏,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工作服务水平。
一是构建党建工作网。着力构建党建工作网状管理体系,即党委抓党支部,党支部抓党小组,党小组抓党员;党委成员联支部,支部委员联党小组长,党小组长联党员。镇党委每月对各村党建工作进行一次总结通报,支部每周听取一次党小组长汇报工作,党小组长时刻保持与党员联系,了解党员服务群众情况。通过 三抓三联 网状管理模式,有效激活全镇党组织和党员干事创业激情。
二是党员定格联户服务。每一名党员同村民代表一起,主动联系服务群众,服务政策法规宣传、民事代办、矛盾纠纷调处、结对帮扶、民情信息收集等内容。各村党支部每周对党员收集到的网格内群众反映意见和建议进行研究解答,镇党委每月在党建工作例会上集中研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
三是群众参与考核评分。镇党委建立党建工作 网格化 积分管理机制,定期对网格党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估和量化考核,对负责各 网格 的支部、党小组长、党员进行严格考核。镇党委注重群众参与考核评分,加大群众评分权重,做到支部工作群众说,党员好坏群众评,量化结果及时公开公示,对网格党建工作中表现优秀的镇村干部、党员进行表彰奖励,对排名靠后的相关人员进行通报批评。
范家镇党委实行党建工作 网格化 以来,各支部、党小组、全体党员主动参与,党建工作取得了明显进步。范家镇雷北村党总支部书记王民理这样说道:
网
格化管理体系使得党员们工作重心下移,扩大了服务范围,畅通了群众利益诉求渠道,更加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提高了管理服务效率,有效地避免了服务 盲区 和管理 真空。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略阳县乐素河镇探索乡村网格化治理助推当前各项工作,镇党委、政府积极部署,集中精力,靠前指挥,将 10-15 户划分为一个网格单元,全镇 12 个村 65 个村民组划细划小为 155 格小网格,构筑以镇、村、组联动的严密 网格化 疫情防控体系,统筹整合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各方面力量和资源,调动党员、村民小组长、公益岗位人员、护林员、村民代表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实现 单兵作战 向 合力作战 全面转变。222 个三级网格长、网格员对 12 个村2129 户 7538 人进行精准摸排,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不留死角。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死角的疫情防控工作格局。
一是组织管理,明确责任。建立疫情防控三级网格管理体系,镇为一级网格,党委书记为总指挥,镇长为副总指挥,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全体人员为成员;各村为二级网格,联村领导为网格长,村四支力量为网格员,村各小组划细划小为第三级网格,网格长为村四支队伍成员,网格员为该组村民小组长、党员、公益岗人员、护林员、村民代表、中心户长等人员。
二是细化分工,层层压实。实行逐级管理,加强相互衔接、上下联动,逐级共建立疫情防控网格微信群 168 个,工作任务和工作指令由一级网格向三级网格逐级组织开展,工作数据和工作反馈由三级网格向一级网格逐级汇总上报。
三是全面覆盖,落实制度。疫情防控通过入户摸排、微信、电话等多种方式实现三级网格化管理,人员实现全覆盖,无盲区、无死角。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精准建档立卡,动态管理人员不出视线范围。
下一步,该镇还将组织开展网格员培训,提高网格员参与基层治理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将防控措施落实到户、到人,激发群防群治、联防联控的优势,将网格化管理推广到乡镇基层常态化管理之中。
五级网格化 管理抓好基层党建工作经验材料 ?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略阳县乐素河镇探索乡村网格化治理助推当前各项工作,镇党委、政府积极部署,集中精力,靠前指挥,将 10-15 户划分为一个网格单元,全镇 12 个村 65 个村民组划细划小为 155 格小网格,构筑以镇、村、组联动的严密 网格化 疫情防控体系,统筹整合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各方面力量和资源,调动党员、村民小组长、公益岗位人员、护林员、村民代表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实现 单兵作战 向 合力作战 全面转变。222 个三级网格长、网格员对 12 个村2129 户 7538 人进行精准摸排,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不留死角。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死角的疫情防控工作格局。
一是组织管理,明确责任。建立疫情防控三级网格管理体系,镇为一级网格,党委书记为总指挥,镇长为副总指挥,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全体人员为成员;各村为二级网格,联村领导为网格长,村四支力量为网格员,村各小组划细划小为第三级网格,网格长为村四支队伍成员,网格员为该组村民小组长、党员、公益岗人员、护林员、村民代表、中心户长等人员。
二是细化分工,层层压实。实行逐级管理,加强相互衔接、上下联动,逐级共建立疫情防控网格微信群 168 个,工作任务和工作指令由一级网格向三级网格逐级组织开展,工作数据和工作反馈由三级网格向一级网格逐级汇总上报。
三是全面覆盖,落实制度。疫情防控通过入户摸排、微信、电话等多种方式实现三级网格化管理,人员实现全覆盖,无盲区、无死角。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精准建档立卡,动态管理人员不出视线范围。
下一步,该镇还将组织开展网格员培训,提高网格员参与基层治理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将防控措施落实到户、到人,激发群防群治、联防联控的优势,将网格化管理推广到乡镇基层常态化管理之中。
6.网格经理营销经验介绍 篇六
***于今年2月份由后台支撑人员转岗为网格经理,经过近两个多月的锻炼,不但适应了岗位职责要求,更是摸索出了自身工作经验,在光改预约、宽带续费、欠费收缴、客户挽留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工作业绩。她的做法是:
一、按照光改预约规定动作,将各项工作做细
1、利用村委会喇叭进行广播,在村里明显地方挂宣传条幅,张贴宣传海报并留下联系电话。
2、入户时态度亲切,拉近与客户的关系,向客户宣传改光纤的好处及联通电视的优点,对于客户提出的问题,能当场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记录下来,查清后回复用户。
3、对家中无人的用户张贴光改预约通知单并留下联系电话。
4、随工程队一起放线的同时,对观望、考虑的用户再次预约。
5、光改预约过程中,对于包月客户引导其办理包年资费,向客户介绍资费时由高至低,因人而异,灵活推介,从宽带免费或并价入手,引导办理智慧沃家108、4G融合业务,尽可能的多推介业务。
6、在有异网进入的村庄,进行自我宣传和反宣传,以联通产品的亮点和竟争对手的劣势,去比较、分析,赢得客户的认可;通过与友商比网速、比服务,显出联通业务的优势;同时,在村内找出几个异网不好用的实例,进行反宣传,更突显出联通宽带的优势。
二、切实走访客户,做好宽带续费工作
1、首先利用电话通知宽带即将到期的用户;
2、上门粘贴宽带续费通知单;
3、月底对于没有办理宽带续费业务的用户进行上门收取;
4、对于一直联系不上、家中又无人的用户,采取去本村打听其联系电话或其家属的联系方式,通过其它途径联系到用户。例如:八户庄用户赵颖利是在3月30日晚上8:00多联系到的,接通电话时向其说明情况,并介绍了现行优惠资费;用户表示认可,由于他出车暂时无法回来,家中平时又没人,用户说把宽带费打到我的银行账号上,让我为其办理宽带续费手费。第二天上午用户就把宽带费打入账号。通过这件事情表明,只要服务态度好,为用户着想,用户肯定会信任并认可我们。
三、对于公司下发的欠费用户,及时进行电话催缴和上门张贴欠费催缴通知单。
7.发电企业网格化管理探索与实践 篇七
1网格化管理的“面”管理
(1) 建立指标体系。
年初根据集团公司下达的发电量和利润计划, 组织企管和财务部门从煤、油、水、电、运行费用等成本主项, 到四项费用、劳保、卫生、教育等成本辅项, 全面进行了测算和分解。并与对应科室、车间一对一进行交流, 听取意见, 直至最终确定承包指标, 形成部门、班组、个人和值与值之间的纵横交错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同时, 明确责任、权利和义务, 避免出现生产和经营脱节现象, 强化生产、技术、安全部门的成本管理和经济运行责任。
(2) 建立控制体系。
指标分解后, 厂里以正式文件下发, 并制订了相应的管理措施。每周召开燃料分析会和经济运行分析会等专题分析会, 对本周经营动态进行事中控制。月末召开经济活动分析会全面总结、评价当月经营效果。对指标完成好的单位及时总结和表扬;对未完成指标的单位及时查找漏洞, 帮助整改。使每个经营过程、经济指标的运行始终处于可控状态下。
(3) 建立奖罚体系。
虽然对指标进行了科学、详细的测算, 对管理过程加强了控制, 但仍难以避免主观、客观因素的影响, 造成部分指标无法完成。为奖勤罚懒, 鼓励先进、鞭策落后, 在构建指标体系的同时, 出台了具体的奖罚措施。月度指标当月考核兑现, 季度、年度指标按季预兑, 年终总兑, 从而充分调动全厂干部职工开展节支降耗、降低成本的积极性。
2网格化管理的“线”管理
“线”管理即抓好经营活动中的物流、工艺流、资金流、信息流。
(1) 物流。
在物流的管理过程中, 主要是围绕燃料的采购、运输、验收、存放、配煤、上煤等方面下工夫。在燃料采购上, 根据集团公司制订的内部资源产品交易价格政策 (动力煤320元/t, 低值煤230元/t, 中煤110元/t) , 结合电厂锅炉实际燃烧所需的发热量, 制订了相应的采购原则:禁止采购动力煤, 大量采购中煤, 根据燃烧需要少量采购低值煤。2009年二季度综合采购成本为137.08元/t, 比一季度145.41元/t下降了8.33元/t。在燃料运输上, 积极与铁运处、行调联系, 保证燃料及时、足量到厂。在煤场安装轨道衡加强燃料的计量和验收, 每月与铁运处核对磅单, 校正误差。配煤过程中, 根据2台锅炉对入炉燃料发热量的不同要求, 组织不同煤种之间的配比, 以满足机组满负荷的需要。上煤环节上, 注意控制燃料的粒度和数量, 以保证锅炉安全稳定运行。在材料及备品配件的采购上, 坚持集中采购物资供应处采购, 自购物资市场比价采购的原则。在自购物资上, 严格执行采购权、定价权、验收权、监督权“四权分离”原则, 努力降低采购成本。2009年二季度采购价格比一季度下降了5.2%。
(2) 资金流。
资金流是伴随产品产生过程中资金的筹措、投入、使用、增值的过程。加强货币资金预算管理, 每月25日前, 由各资金使用单位按照燃料、水、运行费用在投入中急需和必须原则上报下月的资金需求计划, 上报的资金计划经申请单位负责人签字, 战线领导、厂长审批后上报财务科, 由财务科汇总后, 上报集团公司内部银行审批, 根据公司审批资金按比例分配资金, 确保生产安全所需资金。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由财务科负责清理, 实行客商负责制, 财务科指定专人负责管理清收, 按月考核, 季度兑现。严格执行货币资金支出审批程序:计划内的经济业务, 须由经办部门负责人确认, 财务部门核对认可, 财务负责人审批后财务科方能入账;计划外的经济业务, 须经办部门负责人确认、主管领导审批、厂长审批、财务负责人审批后, 财务科方能入账;及时统计各项成本支出, 以保证及时、准确反映经营成果。
(3) 工艺流。
在锅炉—汽机—发电—供电生产工艺流程上, 重点突出经济运行管理。①加强锅炉燃烧调整, 降低排烟温度及飞灰含碳量。②加强汽机动态调整, 提高真空度, 保证回热系统的投入率, 从而提高给水温度, 以小指标考核为平台, 量化各项经济指标及机组运行参数, 使主蒸汽参数及其他运行参数压红线运行, 从而提高机组热效率。③在发电环节上, 强化设备管理, 提高设备健康水平, 设置发电红旗值, 充分调动各值人员积极性, 从而提高机组负荷率。④在供电方面, 出台相关政策, 鼓励峰段多发低谷消缺, 同时加强用电管理, 采用避峰多上煤、多制粉、多制水等措施, 提高供电的含金量。在抓好工艺流上经济运行的同时, 还强调了安全运行, 认真开展了系统性安全评价和治理活动。通过系统性安全评价和治理活动, 对系统存在的隐患制订针对性的治理方案并逐项实施, 保证系统安全可靠。
(4) 信息流。
信息流是指人们采用各种方式来实现信息交流, 从面对面的直接交谈直到采用各种现代化的传递媒介, 包括信息的收集、传递、处理、储存、检索、分析等渠道和过程。在生产经营中注重信息采集, 主要包括:①购进的燃煤产地、生产数量、煤质变化、水分、发热量以及来厂化验情况;②生产运营中各种运行参数变化情况;③财务经营中各种指标完成情况等。每月按时召开各项专题分析会和月度经济活动分析会, 通报上1个月份生产经营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安排布置下1个月份生产经营主要工作。管理人员将采集到的各种数据按管理结构层层传递;统计人员按管理结构层层进行统计分析, 通过计算机网络完成, 利用OA办公系统反馈到各单位、部门指导生产经营。
3网格化管理的“点”管理
“点”管理即抓好物流、工艺流、资金流、信息流中的关键环节。
(1) 燃料物流中的配比环节。
电厂采购来的煤种多种多样, 有十一矿的低值煤, 也有八洗、七洗、田庄的品质不同的中煤, 它们之间发热量、灰分、水分等参数各不相同。如何使其合理掺配, 从而满足锅炉燃烧需求至关重要。为此, 化水车间及时对来煤进行化验, 提供准确的发热量报告;燃运车间克服场地狭小的困难, 将不同发热量的燃料分堆存放, 上煤时根据不同的发热量计算配比, 尽可能满足锅炉设计入炉燃料发热量的要求。避免入炉燃料发热量过高, 造成燃料浪费;也避免入炉燃料发热量过低, 造成机组无法满负荷发电。加强燃料配比环节设备检修工作的前瞻性, 加强易损备品备件管理, 满足生产需要。加大燃料效能监察工作力度, 出台了节煤、节水、节电管理办法, 并进行了考核。通过加强配煤管理, 克服了煤质太差、耗煤量增加等困难, 有效地控制了燃料成本。
(2) 工艺流中的安全环节。
严格执行厂部制订的安全管理“五个到位”实施细则, 对发生事故、造成隐患的责任人, 将根据《坑口电厂安全事故责任追究的若干规定》和《坑口电厂重大安全隐患责任追究的若干规定》的有关规定从严追究。组织开展“三零” (零违章、零差错、零事故) 班组创建活动;强力推行手指口述、岗位描述和准军事化管理, 进一步规范职工岗位行为, 提高执行力, 创建具有该厂特色的安全文化, 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结合生产实际, 开展安全质量达标活动, 制订详细的考核标准, 重点抓好现场跑、冒、滴、漏;认真落实隐患排查与整改制度;认真做好事故预想和反事故演习;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 采取多种形式加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培训, 提升职工安全意识, 打造本质安全人, 创建本质安全岗, 努力实现本质安全。
(3) 资金流中的资金支出环节。
要做到“四审四看”:一审支付申请, 看申请是否有理有据、是否有计划;二审支付审批, 看审批程序、权限是否正确, 审批手续是否完备;三审支付复核, 看复核工作是否到位;四审支付办理, 看货币资金支付是否按审批意见和规定程序、途径办理。加强二级核算管理工作, 做好二级核算员培训, 逐步达到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效果。上半年未出现资金违规支出现象, 实现了资金安全。
(4) 信息流中的信息反馈环节。
每月召开经济活动分析会, 通报指标完成情况, 及时将生产经营中的各类数据信息上网传输公布, 对各部门进行信息反馈, 促使各部门查找漏洞和不足, 并及时改进工作。做到资源共享, 信息发布及时, 压减各类非生产经营性支出, 以提高办公效率, 提升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4结语
网格化管理在中平能化集团坑口电厂实施1年以来, 解决了制约该厂改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重大管理难题, 显著提高了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顺利完成了各项指标任务, 发电量创出了建厂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
摘要:面对内外部环境压力, 中平能化集团坑口电厂积极强化成本管理, 建立和完善企业管理创新机制, 在全厂范围推行了网格化管理。网格化管理紧紧抓住了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关键流程——物流、工艺流、资金流、信息流以及关键环节——燃料物流中的配比环节、工艺流中的安全环节、资金流中的资金支出环节、信息流中的信息反馈环节, 取得较好效果。
8.网格化助力无线电管理新发展 篇八
随着无线电技术数字化、微功率、智能化的发展,电磁环境日益复杂,传统的无线电监测网络已无法适应未来无线电事业的发展。城市规模的快速发展,高楼密集建设,使传统的高山点、制高点监测网络失去优势,空中电波折射、反射和多径衰落影响监测网络的精确测向定位,不能捕获微功率信号。
当前,台站管理数据库技术指标的统计专业性越来越强,有助于在国家层面上全面掌握我国无线电发射设备的使用情况。而对于地方无线电管理,则更注重的是信息平台的可视化、直观化和便利化服务。目前来看,台站管理数据库应用方式缺乏创新,服务理念没有结合地方无线电管理的需求。
无线电管理面临着信息孤立、管理被动等一系列问题。当前的信息系统,如台站管理系统、监测测向系统等,分别处理自身的信息,不能实现数据的共享和整合。同时这些系统分别由不同的职能部门管理,信息的封闭、沟通合作的不力以及潜在的人为因素势必影响无线电管理决策的制定。
网格化无线电管理
网格化无线电管理以网格化属性数据库为基础,以地理信息系统为依托,以应用和服务为表现形式,整合台站管理系统、电磁兼容分析系统、监测测向网络、行政审批和监督执法系统、干扰排查系统等资源,采用多层网格技术,为无线电管理提供可视化的信息一体化平台。
网格化无线电管理系统组成如图1。中心控制机房由属性数据库、地理信息数据库和应用服务数据库组成。属性数据库信息来源于台站数据系统、电磁环境分析系统、监测测向系统、行政审批监督执法系统和干扰排查系统;地理信息数据库配合属性数据库为应用服务数据库提供数据资源;应用服务数据库为无线电管理工作者提供频率台站信息查询、地理信息查询、移动执法、监测数据统计和分析、干扰排查分析等服务。终端用户根据不同职能部门和岗位的权限分别获取不同的服务。多功能节点采用网格化分布,负责采集周边无线电频谱信息并回传给监测网络控制中心,同时从应用服务数据库中获取服务,提供移动办公。
网格化无线电管理的关键技术。一是网格技术。网格化无线电管理运用地理编码技术,按照一定比例对电子地图进行网格划分,将台站、多功能节点、信号源等作为一个节点分布在可视化平台上。每个节点作为网格化管理系统中最小管理对象。不同的网络资源具有不同的节点属性,且隶属于不同的资源拥有者。网格化无线电管理平台示例图如图2所示。二是多层技术。网格化无线电管理系统采用分层技术,实现由宏观整体到具体节点全方位的管理。每层可调整网格面积大小,各种信息和业务根据需要分布在不同层面。顶层为总览层,以行政区域进行划分,以直观的方式展示无线电台站在地域上的分布情况以及各种资源的监管状态。中间层为监测和业务网络层,负责各种业务数据统计、电磁环境分析、频率指配等。底层为最小网格管理层,展示各类型节点的属性信息,如图2所示。
网格化无线电管理的系统特点。一是智能化。网格化无线电管理系统的智能化服务使技术和设备隐身为“程序代码”,回归支撑管理、服务管理的本位,有利于扭转无线电管理过分依赖专业技术的局面。无线电管理工作者只需根据需求,调用相应的服务模块。各类资源间实时地数据比对和分析,可以为无线电管理者提供频率指配智能分析、无线电干扰预警、非法设台设频预警、电磁环境恶化预警等服务。
二是资源共享。网格化无线电管理系统可以使自治的、分布式资源按照一定约束实现数据的共享和整合,发挥数据库集合优势,最大化地提高各种信息资源的利用价值,解决不同职能部门之间合作不力,信息不畅通等问题。
三是一网多用。在信号监测网络中,控制中心利用不同的多功能节点采集的信息,通过TDOA(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到达时间差)信号定位技术,实现监测和测向双功能;在服务提供网络中,利用多功能节点配备的热点覆盖设备,获取服务信息,为周边的移动终端提供移动办公。
网格化技术的应用服务
移动办公。移动办公,将中心控制机房“搬移”到移动车或终端上,使无线电管理工作者摆脱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可获取相应的服务。相比传统的机房办公,移动办公可以节省现场和机房之间的往返时间,迅速获取台站信息和执法信息,定位干扰信号。移动办公包括移动查询、移动执法、移动监测和移动干扰查找。
频率指配智能分析。传统的频率指配是一种经验式、粗犷式的指配方式,在理论上缺少严密的科学验证。网格化无线电管理系统使频率指配智能分析成为可能。频率指配智能分析服务首先根据预指配的频率查询台站数据库,确认是否有同频或邻频;如果有同频或邻频,根据无线电发射设备指标,确认理论上的覆盖范围,在网格化平台上自动绘制覆盖区域,进一步确认是否存在同频或频率干扰;最后查询频率数据库,确认是否有互调干扰。
无线电干扰预警。网格化无线电管理系统提供无线电干扰预警功能,通过对周边信号的监测和数据库信息实时比对,确定潜在被干扰对象,锁定干扰源,并将预警信息及时告知管理工作者。相比传统的“投诉+排查”的工作模式,无线电干扰预警具有及时性、主动性等优势,可将无线电干扰事件消灭在萌芽之中。
无线电管理引入网格化技术,是无线电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创新,是对未来无线电管理进行的一次有意义探索,有助于解决信息分化、管理被动等一系列问题,提高无线电信息化、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水平。
【网格化管理经验介绍】推荐阅读:
环保网格化管理07-10
网格化综合管理10-03
现场防火网格化管理07-06
创新网格化服务管理07-12
网格化管理模式08-14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08-20
市网格化服务管理10-06
城市网格化管理方案11-01
网格化管理工作宣传标语06-23
村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