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法(通用11篇)
1.读书法 篇一
《古今名人读书法》读书报告
近日在一个书院闲逛,其周围摆了很多书架,陈列各类书籍,令我读到一本《古今名人读书法》。历来主张好东西要一齐分享,就把读后一点心得写出来,看能否给朋友们一些启发。
该书作者张明仁先生,生于1918年。才22岁从,在如此年轻时,能够取得这样丰硕的研究成果,可不可以说,先生正是读书得法的一个现身说法者。说明读书得法,可以事半功倍,创造人间奇迹。读书不得法,则往往事倍功半,以至终生无所成就。
该书介绍了几百位名人的读书方法,各有特点,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梁启超的读书法。他的读书法并不是教我们有什么人不费力气可以成功,或者有什么投机取巧的捷径。反而是让我们要下苦功夫、笨功夫去学习、去积累。很多人只看到别人的成功,却看不到成功人士背后付出的艰辛努力。
当然,方法也还是有的。梁启超先生说:“正如一个极丰富极辽广的矿区,矿苗到处分布,层层堆积,只要你有方法开采、分析、制练,便可以生出许多珍奇高贵的产品。”梁启超把研究法之普遍原则归结为以下五点:
第一,用怀疑精神去发生问题。天下无论大小学问,都发端于“有问题”。一疑便发生问题;发生问题便引着你向前研究;研究结果,多少总得点新见;能解决这问题固好,即不能,最少也可作后人解决的准备资料;甚至只提出问题,不去研究,已经功德不少。
第二,用耐烦工夫去搜集资料。凡研究一个问题,搜集资料的工作,总是居全工作十分之七
八。先有丰富的“长编”,才能有简洁的定稿。
第三,用冷静头脑去鉴别资料。若将假的错的资料作为研究基础,不独自己不会成功,而且贻误别人不少。司马迁的《史记》,公认为中国史学界第一部名著,然而书中所记三代以前事,最少怕有一半错谬。
第四,用致密技术去整理资料。我们对于一个复杂问题,搜集得无数资料,如何才能驾驭这些资料使为我用呢?一是要提挈出他的特点。二是要要善于分类;把所得的资料,察其性质,纵分横分,分为若干组比较研究。三是要求出相互关系;各种资料中,或有主从的关系,或有姊妹的关系,务要寻出线索贯穿他,不令一件一件的孤立。如能常用这三种方法,那么,资料越多越得用。如其不然,会被资料把你弄得头昏哩!
第五,用谦谨的态度去判断问题。
这种研究法,我认为治文献学唯一的法门,不如此做,便非学问。但应用这种法门也非容易,总要在青年时代养成习惯,最好更得前辈所做过者为之模范。读了梁启超的读书法,真如醍醐灌顶。现在的文坛很少出精品,是大家读书不得法,不肯下苦功夫去积累,不肯下苦功夫去研究问题,不肯下苦功夫去分析问题,不肯下苦功夫去解决解决问题。急功近利,贪图省力。结果写出来的东西,往往没有什么新意,甚至错误百出,误人子弟。所以我建议朋友们有时间学一学梁启超和一些前辈们的读书方法,研究方法,应该是会有些益处
2.读书法 篇二
她上中学时, 学习成绩常常名列全班第一, 一看书就着迷, 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周围的什么事情都不知道了。女伴们见她这副样子怪可笑的, 就想着法子捉弄她。
一次, 大伙儿乘她伏案读书的时候, 悄悄地在她的座位背后垒起了一座椅子塔:左后方摆一把, 右后方摆一把, 正后方摆一把, 以这三把为底座, 再往上摆两把, 最后再摆上一把, 做这个建筑物的顶。椅塔搭成后, 伙伴们就捂着嘴忍住笑退到一边, 假装没事似的看书去了。
10分钟过去了, 20分钟过去了, 25分钟过去了, 居里夫人还没有发觉, 仍在聚精会神地看书。直到半个小时以后, 居里夫人合上书, 站起身来。只听见“哐———当”一声, 椅塔倒了, 砸在了她的肩膀上。居里夫人看看在一旁暗暗发笑的伙伴们, 说了声“无聊”就又到隔壁的房间做功课去了。
读书时必须专注, 注意力要高度集中, 这样对所读的内容才能理解得深, 记得牢固。倘若读书时心不在焉, 像民间俗话所说的“麻雀从旁边飞过都想拔根毛”, 读书的效果必然会差。
要真正做到读书专注也不是那么容易, 没有顽强的毅力和良好的自制力是不行的。毅力和自制力来源于正确的读书目的, 同时也必须经过自觉的、艰苦的磨炼。
3.读书要得法 篇三
清初的大思想家王夫之在他著的《读通鉴论》一书中,为这件事写了一篇评论。他指出,梁元帝的亡国,书是没有责任的。书本来就是为人所用的死物,它讲的道理对与不对,全由读者去判断,书里面存在的错漏也靠后人去订正,各家书籍中谁是谁非也听凭后学去批评。梁元帝虽然爱读书,可他却不会读书,吃了读书方法不当的亏。他读书的方法是“搜索骈丽,攒集影迹,以夸博记”。他平生著述,“非破万卷而不能”。但是,他搞的是花架子,全然没有从富国强兵的实际出发,没有把读书与治国联系起来,只不过用书装潢一下门面罢了。
梁元帝读书的方法错在什么地方呢?王夫之认为,错就错在“锢志气于寻行数墨之中”,“得纤曲而忘大义,迷影迹而失微言。”他不懂得,读书是要立志、是要动脑筋想问题的。他却一头钻进故纸堆,丧失了读书的主动性,被书林书海包围,禁锢起来了。或者他能找到一二奇巧之处,也不过用来自诩学问渊博而已。结果,对书中的精华、糟粕并不清楚,古人所讲的那些治国经邦的道理也体会不出来。王夫之批评梁元帝对书的态度,就同某些沉湎于声色犬马、古董之中的昏皇帝一样,实在是“玩物丧志”。从梁元帝的教训来看,读书也是要立志的,倘不立志,纵使读书万卷,于国家、民族也是没有好处的。
王夫之在这篇史论中,还提出了他所推崇的读书方法:“辨其大义”,“察其微言”,“规其大”,“研其精”,“审其时”。意思是,读书首先就要弄明白书中的大道理,找到书中所包含的精微奥妙,领会书中的精神,并结合当时的形势变化,把书中正确的道理融汇贯通,使它在治国、立身、经世等方面发挥作用。王夫之还说:“无高明之量以持其大体,无斟酌之权以审于独知,则读书万卷,止以导迷”。他很提倡读书贵在掌握书中的要旨,权衡斟酌书中的主张,做到所取所弃均得其宜。倘不如此,象一个奴婢一样拜倒在古人膝下,好读书不求甚解,是非善恶全遵旧说,这样读书,必然走入歧途,越读越糊涂,变成真正的书呆子。
4.五类读书法 篇四
第一类,毛主席博闻精读法。
毛主席是一位酷爱读书、读有所得、得而能用、用而生巧的伟人。他的博学与精读,有四大特点:
1、广泛涉猎中外名著典籍。
主席学贯中西,读书无数,所保存下来的藏书近10万册,其中很多书籍都留下批注和圈画。青年时代,毛主席有读尽世间书的雄心壮志,但受限于时间,于是提出变通法子:“择书”。22岁时,他还是一个师范生,便在汗牛充栋的国学著述中,选出77种经、史、子、集,加以研读。
2、真读、真学、真思考、真实践。
相同题材的书,主席习惯把不同的甚至是观点相反的版本对照读。例如,他读美国历史书时,就有马克思主义学者写的,也有资产阶级学者写的。读《楚辞》时,曾拿十几种版本对照读。同时,主席很注重讨论式阅读。他不光是自己读,读完以后还常常和别人讨论,有时是边读边议。比如,延安时他专门组织了德国军事家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的读书小组,每天晚上读10多页,读完后各自谈看法。通过系统钻研,学思结合,达到学以致用之目的。
3、提倡读书三复四温。
主席对喜欢的好书,那是一遍一遍研读,一次一次加深理解。每读一遍,他习惯在封页画一个圈。从中南海故居保留下来的书籍中,可以看到许多书的封页上画有四、五个圈。而他老人家读《史记》16遍,读《资治通鉴》17遍,读《红楼梦》无数遍,读《三国演义》20遍,被人戏称靠一本《三国》打神仙仗。
4、读书善于挤和钻。
主席在延安时曾说:“学习可以想法子解决。一个法子叫做‘挤’,好比木匠师傅把钉子钉到木头上,最后木头让了步。另一个办法叫做‘钻’,如木匠钻木头一样地钻进去。看不懂的东西我们不要怕,就用‘钻’来对付。主席是‘挤’和‘钻’的精神提倡者,更是实践模范。比如,青年时期他曾在路灯下看书,中年打仗时期在马背上读书等等。简言之,他利用所有琐碎时间抓紧读书。
有很多名人的读书法与主席的读书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比如,举世公认的大学问家钱钟书读书有做笔记的习惯。他做一遍笔记所花费的时间,大约是读这本书的一倍。钱老说:“一本书读第二遍时,总会发现首次阅读有很多疏忽,最精彩的内容,要读几遍之后才能发现。”
钱钟书考入清华后,第一个志愿是“横扫清华图书馆”。他终日泡在图书馆,博览中西新旧书籍,其阅读面之广,连许多教授也叹为观止。当时清华流行一本《简明牛津词典》词典,别人读不下来,而钱老每一页空白处都密密麻麻写满了注解,他下的功夫之深非常人所能比拟。有人曾给钱老《管锥篇》作过统计,这部稀世巨著所征引西方学者和作家
近千人,被征引著作达一千七百多种,可见他学识的博大。
当代著名作家秦牧读书推崇“牛嚼”与“鲸吞”读书法。老牛白天吃草后,到深夜还动把白天吞咽下去的东西再次“反刍”,嚼烂嚼细。秦牧认为对需要精读的东西,也应该反复多次,嚼得极细再吞下,什么东西都变得容易消化。”这就是“牛嚼”式精读。
须鲸生活在大海里,个头近3 0米长,却以小鱼小虾为食。它张着大口游动起来,小鱼小虾随海水而流入口中,须鲸嘴巴一合,海水从齿缝中哗哗漏掉,小鱼小虾被筛留下来,如此整吨整吨的小鱼小虾被它鲸吞下去。人们泛读也应学须鲸的吃法,每天“鲸吞”几万字,因为单靠精粮和维生素养生,肯定健壮不起来。“牛嚼”与“鲸吞”二者不可偏废,既需要“鲸吞”大量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又要“牛嚼”其中少量经典著作,反复钻研,细细品味。
从三位读书大家的阅读方法来看,主席的博闻精读法、钱钟书的读书笔记和秦牧的牛鲸读书不仅异曲同工,而且是读书方法中的无上妙品。
第二类,李嘉诚专题读书法。
抗战期间,日军侵占香港是李嘉诚一生中最艰难的岁月。他孤身留在香港赚钱,以维持在家乡的母亲和弟妹生活,但是这段岁月依李嘉诚所言:“过往回忆,这三年八个月,可以说是我一生之中最重要的。我现在仅有的少少学问,都是在这期间得来。当时工作清闲,同事们爱抱团打麻雀,而我捧一本《辞海》,一本老师用的教本便自修起来,书看完卖掉再买旧书。”
人家说读书是求学问,而李嘉诚笑言自己是“抢学问”,争分夺秒把古圣贤书一笔一笔抄写在旧报纸上,加深记忆。由于他是真喜欢读书,所以知识学得牢靠,印象深刻。李嘉诚晚上睡觉前一定要看半小时书,看到精采处,会舍不得放下,继续追看,直到把文章读完才肯关灯休息。他说:“自言到今天,没有一天不看书,除了小说,文、史、哲、科技、经济方面的书都有读,我从不间断读新科技、新知识的书籍,不至因为不了解新讯息而和时代潮流脱节,这其实是几十年保持下来的习惯。”
李嘉诚读书方法是每季度只读一个专题,比如一季度攻读哲学专题,二季度又专读佛学专题,三季度研读人文历史专题„„专题读书法既保证读书的深度,每个专题都能博采众家之长,确保涉猎知识广度,是一种高明读书法。
第三类,孙正义广读法。
孙正义年轻时曾利用住院的两年时间,突击阅读近4000本书,平均一天5本,海量阅读后,算是把人间大道读通
透了。出院后,孙正义一心想创业,立志做世界首富。他先后调研40多个行业,每个行业写一份创业策划报告,通过比较研究,决定在电脑软件业大施拳脚,而同年美国的比尔•盖茨也正在软件业创业。此二人在事业上抓住了社会经济发展趋势,随行业井喷式发展而极具膨胀,一个成为世界首富,一个当上日本首富,投资阿里巴巴的日本软银财团正是孙正义的买卖。翻回头来看,孙正义事业草创前有多达40个产业可供选择,而他独具慧眼,偏偏选中当时不显山不露水的软件业。嗯,理论结合实际的典范。
孙正义投身软件开发项目后,因为手头拮据,只能在地下车库办公。一天,好不容易招到两位员工,他激动地站在汽油桶上带头振臂高呼:“我要成为世界首富!我要成为世界首富!”等喊完口号,两位员工撒腿便跑,一边跑一边嘀咕:“哇,老板疯了!疯了!”简言之,孙正义是将书彻底读透,大彻大悟,从而有了大智慧和超人眼光,只是这类创业豪杰作出一些常人无法理解的举动,不被外人所知罢了。
第四类,苏轼专一目的读书法。
苏轼在诗词、散文、书法和绘画等艺术领域成就卓著,他的读书法领袖群贤,从古到今,影响深远。苏轼曾言:“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并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翻译过来是说,读书应该采用专一目的、反复阅读的模式。比如,带目的A读第一遍;带目的B读第二遍;带目的C读第三遍;带目的D读第四遍„„苏轼读《汉书》的过程是:第一遍学习“治世之道”,第二遍学习“用兵之法”,第三遍研究人物和官制,数遍之后,《汉书》已被他彻底读烂。
阅读时,读者的潜意识会指向一个方面,就像打开一道门,不能使所有知识一并涌入,读一遍书只是获取了意识指向方面的信息。所以,苏轼建议读者每读一遍书,最好只带一个阅读目的,嗯,真是顶级读书方法。
第五类,华罗庚“蒸馏”读书法。
大数学家华罗庚认为读书类似化学的“蒸馏”,蒸馏过程就是提取某一物质精髓的过程。他曾说:“一本书在未读之前,感到并不厚;在读的过程中,如果对各章节又作深入探讨,在每页上加添注解,补充参考材料,那就会觉得书变厚了。但是,当读者对内容真正透彻了解,抓住全书要点和精神实质后,就会感到书本又变薄了。愈是懂得透彻,就愈有薄的感觉。其实并不是所学知识变少,而是知识已被消化。”
华罗庚还擅长推想读书法。一本书看完书名,他便对着书开始闭目推想:这个题目如果自己来做,该怎么做?待一切想好后,再开始阅读。凡是已知晓的内容,快速浏览,而对没想到的独到观点和内容的,再专门去读,这样更容易博采众长,得益良多。
此外还有一些名人,比如,南宋理学家朱熹、科学家爱因斯坦、革命家徐特立、明代大学问家张溥等人,也有很好的读书方法。
朱熹是南宋理学大家和教育家。他的读书法有四大特点:
1、循序渐进。朱熹说:“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守而致精。就是说,读书要有先后顺序,从易到难,从浅到深;
2、熟读精思。有些人读书收效不大,是由于在“熟”和“精”二字上用功不够;
3、虚心涵泳。读书应虚怀若谷,静心思虑,耐心“涵泳”,就是要反复咀嚼,深刻体会文中旨趣;
4、切已体察。他主张“读书穷理,当体之于身”。
朱熹提出读书要“三到”,即口到、眼到、心到。近代大学者胡适加了“手到”。他认为只有边看、边诵、边写、边想,才能读得进,记得住,用得上。鲁迅先生把上面的“四到”再加上一个“脑到”,归结为“五用”。他强调不仅要用“心”记,更要用“脑”思索,善于发现规律,提出问题,勇于创造。
顶级科学家爱因斯坦习惯“总、分、合”三步读书法,即先对全书形成总体印象;再逐页却不是逐字地略读一遍全文内容,当然在略读中要特别注意重点和与自己需求密切关注的内容;最后把已获得的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吸收。他是把浏览和精读结合起来,在读书时选优汰劣,避免平均用力,同时做到学与思结合。
革命家徐特立,有一套日积月累读书法。他43岁开始学外文,每日学一个单词,一年学365个字。持之以恒的收获是先后学会了法文、德文和俄文。他说:“读书时常有走马观花、囫囵吞枣、随读随忘的毛病,而我是读多少就能学多少。”
英国大作家毛姆提出“为乐趣而读书”的主张。他说:“我不劝你一定要读完一本再读一本。就我自己而言,我发觉同时读五、六本书反而更合理。因为,我们无法每一天都有保持不变的心情,而且,即使在一天之内也不见得会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热情。”
明代大学问家张溥,喜欢“七焚七录”读书法。读书时先抄一遍,再读一遍,然后把书稿烧掉。再抄再读再焚再抄,反复七次,直到烂熟于心,融会贯通。他苦读成名,给自己书斋取名“七录斋”。
国外也有类似读书法。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早年由于家境贫寒,上完高小后便辍学了。在半工半读的学习中,他非常注意读书方法。为了锻炼理解力和记忆力,他背诵日文辞典《广辞林》时,理解记熟一页后撕下一页,然后直接扔掉。由此,他读的书功底扎实,印象深刻。田中角荣读书法是逼自己背水一战,为寻求突破而采取的极端方法,没决心勿尝试。
5.“三遍”读书法 篇五
这种“三遍”式读书法,归纳起来就是:
第一遍:鸟瞰式。要快点读,一口气把它读完,以获得对全书完整的印象,居高临下,看清全貌,从整体上把握这本书的内容。对书中难点留下记号,以便以后解决。
第二遍:精读式。要逐字逐句,逐段逐章研读,弄懂字面意义,深入理解内容、写法。挖掘作品的深层含义,从各个角度思考、品味作品的意义。
第三遍:消化式。经过精读,品味到了作品的佳处,但这仍是作者的东西。要把它化为自身的“血肉”还需要读第三遍,以吸收消化其精华。这时要着重考虑:书中的内容能否为自己所用,可从哪个角度用。在运用的过程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6.《法哲学原理》读书笔记 篇六
在市民社会中,每个人都以自己为目的,将他人是为手段,通过个体之间的普遍交往来构建自己的现实生活世界。总的来说,市民社会有两个基本原则,即“特殊性”原则和“普遍中介”原则。
所谓“特殊性”原则,指市民社会中的个体作为特殊的以自己为目的主体,拥有对自己需要的自觉意识,为了个人的私利而与其它个体交往。黑格尔在书中说:“市民社会是个人私利的战场,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场”。这句话表明了,在市民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有着激烈的竞争关系,一个人会不择手段、不顾一切的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哪怕别人会因为他的行为会导致利益受损,因为别人在他眼中都是他实现自身利益的手段,同时他也清楚地认识到其他的人一定也抱着跟他相同的想法。
所谓的“普遍中介”原则,则是指市民社会中的个体通过互相之间普遍的交往来实现自己的利益,表现为一种形式的普遍性。
这两个原则对于市民社会来说,是不可或缺、互为补充的。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的私利的主观愿望,但这种愿望仅靠自己是不可能实现的,必须通过某种手段或者说中介,而这种中介就是市民社会中的其他人。每个人都希望以他人为手段实现自己的目的,但事实上他人也明白这一点,你与他人交往的唯一原因就是通过这种交往能增加自身的利益,而他人与你的交往也一定是出于同一原因,换句话说,每个人都互为对方实现私利的手段,个体想要获取私利必须互相交往。而这种交往必然也必须是平等的,这是黑格尔法哲学的基本出发点,在自由的最初阶段抽象法权中就已经得到承认。因此,普遍性、至少是形式上的普遍性,在市民社会中是必须的,这种普遍性即每个人都承认别人有和自己同等的追逐私利的权利。
市民社会的两个原则使特殊性与普遍性获得了统一,但这种统一仅仅是形式上的,两者在实质上还是分离的,这就表明了市民社会依旧有其内在的、特殊性与普遍性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在我看来,可具体表述为个人与社会、利己与利他之间的矛盾。
所谓个人与社会的矛盾,指的是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与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之间的矛盾,由于市民社会中的个体对其私利的追求是不遗余力、不择手段的,任何对自己有利的事他都回去做,哪怕代价是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失。
所谓的利己与利他的矛盾,则需要进一步的阐释,根据市民社会的两个基本原则,我们知道,个体拥有通过与他人的交往获得自身利益的平等权利,按理说不应有矛盾的存在,但事实上,这种平等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平等,由于个体先天后天因素的差别,具体来说,由于拥有的资本(后天因素)的不同,以及才智能力(先天因素)的高低,不同个体实际获得的利益有巨大的差异。
个人与社会、利己与利他之间的矛盾,在黑格尔看来,都可以概括为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矛盾,黑格尔在书中从否定特殊性的普遍性与脱离普遍性的特殊性两方面对市民社会的内在矛盾进行批判,指出市民社会会由于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实际分离而有解体的危险,而想要维持市民社会的健康存在,必须依靠更高层次的伦理实体——现代国家。
黑格尔站在客观唯心主义的立场,认为具有内在矛盾的市民社会只是自由精神现实化最终展开为现代国家的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是现代国家的前提,其本身是抽象的,而现代国家则是现实的自由。但事实上,从黑格尔的理论中,我们可以发现,以普遍性为原则的现代国家是以市民社会中的特殊性为目的的,从这种意义上上说,现代国家其实是属于市民社会的,也就是说,市民社会是现实的,而现代国家则是虚幻的。这其实也表明了一种悖谬性,市民社会一方面是现代国家的前提,却又在现代国家实现后成为了它的目的。这其实是黑格尔法哲学在逻辑上的漏洞,后世的马克思恩格斯等人均就其关于市民社会与现代国家的观点进行
了深刻而精辟的分析和批判,主要针对的也就是这一问题。
7.用三步读书法指导文学作品的学习 篇七
梁启超 (1873年-1929年) 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他兴趣广泛, 学识渊博, 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 都有较深的造诣。撰写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文化史》等许多重要著作和大量文章, 其中不少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所遗《饮冰室合集》, 计一百四十八卷, 一千余万字。梁启超的9个子女中, 长子梁思成是中国著名建筑学家、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委员, 次子梁思永是中国著名考古学家、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 最小的儿子梁思礼, 是火箭专家、当代中国导弹控制系统的带头人, 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国际宇航联合会副主席……梁启超的9个子女皆才俊, “一门三院士”, 这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 在世界上也是不多见的, 这离不开梁启超“家学”的浓厚底蕴及对儿女的成功教育, 探讨其中的成因, 梁启超总结出的三步读书法功不可没。
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 不像在小学的自然升班, 而是有着明显的跳跃性。这当中又以语文学习最为突出。不少学生感到, 适应中学的语文学习比较困难, 它就像一道高高的门坎, 非需很大力气而不能跨越, 因而消极地得出“中学语文难学”的结论。之所以这样, 自然有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上呈明显梯度的这一原因, 但主要还是学生缺乏应有的自学能力, 在中学语文初始阶段没能处理好从小学到中学的过渡。独立学习能力对中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随着年级的升高, 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会越来越占优势。在语文学习的各个环节中, 如果对自主性环节不能很快适应, 势必会越来越影响学习效果。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并用一句话解释为:“教是为了指导学生学。”这是很有见地的。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也曾说过:“不管教学大纲编得如何好, 学生中学毕业后不可避免地要碰到他们不懂的科学发现和新的技术, 他们必须独立地进行学习。”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学习者通过自己练习、探索、发现, 所获得的知识才真正有效。”文学家高尔基是在极恶劣的条件下自学成才的, 他深有感触地说:“自学是世界上一切财富中最宝贵的财富。”可见自学能力是学生诸方面能力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所以, 如何使初一学生尽快提高自学能力从而适应初中语文学习是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
教师要加强指导, 逐步增强学生语文自学能力, 以促使学生尽快适应中学的语文学习。初中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占了绝大多数, 而三步读书法特别适合文学作品自主学习。为了提高学生自学中探索新知识的效率, 应使学生了解自读文本的规律, 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 因为自学能力主要是通过自主阅读实现的。因而三步读书法对初中学生提高语文自学能力很有现实意义。
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运用三步读书法, 笔者将三步读书法归纳为三个问题, 通俗地称为“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在初一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的第一个月课内就以此模式进行教学, 让学生熟悉三步读书法, 第二个月开始逐渐课内课外结合, 指导学生课外以此模式进行自学预习。第三个月开始学生课外以此模式进行自学预习, 教师课内精讲精练, 一般文本一课时完成, 重点文本2课时完成。
在教学实践中, 笔者是这样指导学生运用“三步读书法”的:
第一步回答“写什么”。就是要学生通过自读熟悉文本, 了解文本内容与结构层次, 对全文有个整体的感知。这一步教师指导学生做好四件事:
1、点:要求学生边阅读文本, 边圈点生字词和难解句。
2、查:即查找生字词的释义、难解句的含义。一查文本注释, 二查字典、词典, 三查辅导丛书及有关资料。
3、找:即查找全文的文眼、中心句, 各段的总起、总结句, 过渡句, 体现写作顺序的句子, 议论抒情的句子, 点明主题的句子, 以利对全文总体感知。
4、归 (纳) :即归纳全文的主要内容 (人与事) 与主题, 各段 (层) 的段 (层) 意。
第二步回答“怎么写”。就是要学生在熟悉文本、了解文本内容与结构层次对全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深入研讨赏析, 对照文本的自读提示及课后研讨与练习, 批注文本难解的句意、段意、结构、特色等。在批注的基础上, 围绕学习重点和目的要求, 发现疑难问题, 独立解决, 无法解决的和同学们互相切磋或向老师质疑发问。这一步教师指导学生搞好“四抓”:
1、抓表达方式:指导学生根据文章主要表达方式确定文体, 再按照文体特点运用相应的方法对文章进行解读。其中记叙类文体最为常见, 教师就相应多作指导, 特别是描写这种表达方式内容丰富, 对人物形象分析、故事情节发展意义重大, 对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影响较大, 应重点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了解常用的描写方法及其相应作用。
2、抓结构安排:指导学生分析写作顺序, 分析开头如何点题, 中间如何过渡, 结尾如何点明主题, 首尾如何呼应, 段落内前面如何总起后面如何总结, 各部分以什么为线索串起来。
3、抓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增强文学性的重要手段, 分析修辞手法是理解作品内涵的重要途径。比喻、排比、拟人、反复、对比等是文学作品常用的修辞手法, 教师应重点指导学生进行分析。教师要指导学生分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让学生明白该修辞手法起到什么表达效果。
4、抓关键句子:文章中的题眼句、总起总结句、过渡句、议论抒情句、点明主题句、一语双关的句子、主人公的主要语言、看似矛盾的句子等都是关键句子, 教师要指导学生理解此类句子的内涵及其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这是对作品进行赏析品味的重要途径。
第三步回答“为什么这么写”。就是要学生熟悉文本作者的成长经历, 了解文本写作背景的基础上, 全文整体感知、深入研讨赏析, 上下左右贯通, 思考分析写作顺序为什么这样安排, 人物形象是如何塑造, 使之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从而获得一种成功的快乐, 有持续的自学热情与兴趣。
实行“三步读书法”可以有机地将课后习题纳入到“三步读书”活动之中解决。如思想内容一类的问题在第一步中就解决了。写作方法一类的问题学生在第二步之中, 也迎刃而解了。语言揣摩方面的练习在第二步之中亦被重点解决了。学生在三步读书活动中, 不仅整体感知了文本内容, 理解了文章的结构特点, 而且还提高了驾驮语言的能力, 可以说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读, 掌握了重难点, 达成了学习目标。轻轻松松地解决问题, 而且是学生自己动手解决的, 多么令人高兴啊!
这套教学程序, 力求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出发点, 寓学法指导于教学实践之中, 追求启动学生思维, 提高素质,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的主导作用。笔者多年采用这套教法, 在促使学生深化思考, 悟出学法的道理, 从而培养语文自学能力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摘要:三步读书法, 即鸟瞰、解剖、会通。这是梁启超总结的一个读书法。梁启超的9个子女皆才俊, “一门三院士”。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 缺乏应有的自学能力, 势必会越来越影响学习效果。教师要针对这一情况加强指导, 以促使学生尽快适应中学的语文学习, 逐步增强自学能力。三步读书法对初一学生提高自学文学作品能力很有现实意义。笔者将三步读书法归纳为三个问题, 通俗地称为“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出发点, 寓学法指导于教学实践之中, 使学生获得一种成功的快乐, 使之有持续的自学热情与兴趣。
8.用而求学读书法 篇八
冯英子在谈到他的读书经验时曾说:“人说学以致用,我倒是用而求学。要说我的读书生活,其实就是一面工作,一面学习的过程。书到用时方恨少,我是为了用而逼着自己去学的。这种用而求学的学习方法,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抗日战争开始时,冯英子被派到前线去做战地记者。跑战地不同于跑地方,要有地理知识,更要有军事知识。这对于只读了5年私塾的他来说,是一个大难题。为此,他如饥似渴地读了大量的历史、地理和军事方面的书籍。
全国解放后,冯英子转而从事国际问题的研究工作,并撰写国际形势的文章,于是他又开始攻读有关国际问题方面的书籍,包括英国史、美国史、非洲史,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有关史料以及有关国际问题的文学作品。通过学习,他不仅了解了国际形势的发展,更丰富了知识,给工作带来了许多方便。
可见,用而求学实在是一个读书学习的好方法。俗话说,为学而学,烟云飘过;为用而学,人心揣摩。单纯地为学而学,读过的东西像过眼烟云,很难留下印象。为用而学就会细心揣摩读过的东西,使其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烙印。许多在学习、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几乎都走过这条路。
既然用而求学的读书方法能给我们带来丰厚的收获。我们该怎样利用它呢?
首先,是边想边读。这里的“想”,即指创作的欲望,创作的构思过程。我们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而是学以致用 ,学用结合。就写作来说,你要写哪一种体裁、风格、流派的文章,你就去读哪种体裁、风格、流派的作品,反复阅读,读懂、读通,仔细地推敲,灵活运用书上的一切。当然,对于自己想写的东西,则必须意由己出,形随意变,不能沿袭别人的观点,死记别人的句子。这种阅读方法吸收量极大,效率极高。
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青年时参加革命,后来他身患重病,行动不便,就想把自己的经历写成小说。有了这个愿望,他便开始阅读别人的作品,如醉如痴。经过2年的积累和学习,他再也按捺不住创作的欲望。几经周折后,著名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终于问世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主人公保尔成了青年人的偶像,保尔的精神激励了整整一代人。奥斯特洛夫斯基读活了别人的书,更写活了自己的经历。
其次,是边写边读。写是对自己读书效果的鉴定,读是补救知识不足的措施。边读边写,可以推动读书向纵深发展,逼着你更专心地读书,更全面地收集参考书籍和资料,更深刻地领会书籍的含义,进一步提高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
廖沫沙原来从事新闻编辑工作。抗战时期为适应形势的需要,他担当起谈军事、写军事的任务。不是军人,却要写军事文章,怎么写?以前是读什么写什么,此时就得写什么,读什么。过去是先学后做,现在就得边做边学。
廖沫沙读了许多关于军事方面的书籍,不但懂得了“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军事离不开政治”的含义,而且对军事学中的许多名词术语搞得比较清楚,并能运用这些知识,综合当时报纸上所反映的战争情况,探索战争的发展规律,估计它的发展形势,预测其发展方向、前途和结局。仅1947~1949年2年时间里,廖沫沙运用这个边写边读的方法,在香港《华人商报》和《群众》半月刊上发表关于军事的文章60余篇。
最后,是边干边读。干就是实践,也是知识的支出。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和体会:当接受一项新的工作任务时,尽管自以为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但一动手就暴露了自己的无知,发现了学习上的漏洞。
9.16个名人读书法 篇九
“三复四温”式阅读和“不动笔墨不读书”是毛泽东主要读书方法。他在青年时期就熟读了《史记》、《汉书》等古籍,并不断重温;就是到了晚年,对他喜爱的同一本史书,也是反复研读,并有读过一遍书在封面划上一个圈作记号的习惯。在青年时代读书时即有“读得多,想得多,写得多,问得多”的习惯。他的写作多表现在作内容摘录,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符号,作批注以及写读书日记、在原书上改错纠谬。
鲁迅的读书法
鲁迅在博览群籍的基础上,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读书方法。一是泛览,他提倡博采众家,取其所长,主张在消闲的时候,要“随便翻翻”。二是硬看。对较难懂的必读书,硬着头皮读下去,直到读懂钻透为止。三是专精。以“泛览”为基础,选择自己喜爱的一门或几门,深入研究下去。四是活读。鲁迅主张读书要独立思考,注意观察并重视实践。五是参读。鲁迅读书不但读选本,还参读作者传记、专集,以便了解其所处的时代和地位,由此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苏步青的读书法
著名数学家苏步青主张读书要多读、精读、他读书时,第一遍一般先读个大概,第二遍、第三遍逐步加深理解。他就是这样来读《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的。他最喜欢《聊斋》,不知反复读了多少遍。读数学书也是这样的,边读边想,边做习题,到读最后一遍,题目全部做完。他认为,读书不必太多,要读的精,要读到你知道这本书的优点、缺点和错误了,这才算读好、读精了。
华罗庚的“厚薄”法
华罗庚主张:读书的第一步是“由薄到厚”。就是说,读书要扎扎实实,每个概念、定理都要追根求源、彻底清楚。这样一来,本来一本较薄的书,由于增加了不少内容,就变得“较厚”了,这是“由薄到厚”。这一步以后还有更为重要的一步,即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能够分析归纳,抓住本质,把握整体,做到融会贯通。经过这样认真分析,就会感到真正应该记住的东西并不多,这就是“由厚到薄”这样一个过程,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效率。
爱因斯坦的“总、分、合”三步法
所谓“总”,就是先对全书形成总体印象。在浏览前言、后记、编后等总述性东西的基础上,认真地阅读目录,概括了解全书的结构、体系、内容和要点等。所谓“分”,就是在“总”体了解基础上,逐页却不是逐字地掠读全文。在掠读中,要特别注意书中的重点、要点以及与自己的需要密切相关的内容。所谓“合”,就是在掠读全书后,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使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经过认真思考、综合,弄清全书的内在联系,以达到总结、深化、提高的目的。
钱钟书的读书法
钱钟书主张先博后约,由博返约。即先广泛涉猎,博览群书,然后再在此基础提炼吸收,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这种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仅使他成为一代学术泰斗,也为后学者指出了正确的成功之路。
朱熹的读书法
宋朝著名学者朱熹,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及自然科学,均有研究。他在读书方法上,特别强调“循序而渐进”。
朱熹说:“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如是循序渐进,则意志理明,而无疏易凌躐之患矣。”也就是说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弄明白它们的含义,一句话一句话地搞清楚它们的道理。前面还没搞懂,就不要急着看后面的。这样就不会有疏漏错误了。
秦牧的读书法:
秦牧主张“牛嚼”和“鲸吞”。什么叫“牛嚼”呢?他说:“老牛白日吃草之后,到深夜十一二点,还动着嘴巴,把白天吞咽下去的东西再次‘反刍’,嚼烂嚼细。我们对需要精读的东西,也应该这样反复多次,嚼得极细再吞下。有的书,刚开始先大体吞下去,然后分段细细研读体味。这样,再难消化的东西也容易消化了。”“鲸吞”,是指泛读,学习鲸的吃法,多读书,吸取多方面营养,丰富知识。“牛嚼”与“鲸吞”,二者不可偏废。既要“鲸吞”,要大量地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又要“牛嚼”对其中少量经典著作反复钻研,细细品味。
列宁的读书法:
列宁读书的速度和理解的深度异常惊人,这是与他读书过程中的专心致志分不开的。他读起书来,对周围的一切就理会不到了。有一次,他的几个姐妹恶作剧,用6把椅子在他身后搭了一个不稳定的三角塔。然而,正专心读书的列宁毫未察觉,纹丝不动。直到读完了预定要读的一章书,才抬起头来,木塔轰然倒塌。这个故事说明,要想把书读透、记牢,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
恩格斯的“重视读原著”法
恩格斯说读书要系统地读原著,因为“研究原著本身,不会让一些简述读物和别的第二手资料引入迷途。”从其阅读过的书目来看,恩格斯虽然也读过大量的通俗小册子、报刊等,但花功夫最大,读得最多的还是那些经典原著。他认为,系统读原著是从事研究的一种正确的读书方法。这样,可以了解一个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不仅可以全面系统地掌握基本原理,而且可以掌握其发展过程,了解这一理论的全貌。
杨振宁的“渗透”法
杨振宁教授认为:既然知识是互相渗透和扩展的,掌握知识的方法也应该与此相适应。当我们专心学习一门课程或潜心钻研一个课题时,如果有意识地把智慧的触角伸向邻近的知识领域,必然别有一番意境。在那些熟悉的知识链条中的一环,则很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发现。对于那些相关专业的书籍,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不妨拿来读一读,暂时弄不懂也没关系,一些有价值的启示,也许正产生于半通之中。采用渗透性学习方法,会使我们的视野开阔,思路活跃,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
杰克·伦敦的读书法
凡是到过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家中的人都觉得很奇怪:窗帘上、衣架上、柜厨上、床头上、镜子上、墙上„„到处贴满了形形色色的小纸条。这些纸条上写满了他搜集来的材料:有美妙的词汇,有生动的比喻,有五花八门的资料。,方便他随时阅读思考。外出的时候,他把小纸条装在衣袋里,只要一有空就随时随地掏出来看一看,想一想,记一记。
朱熹的读书法
中国古代学者对如何读书有不少论述,其中最有影响的,当推朱熹读书法。朱熹一生读书万卷,学识广博。他的读书方法有六条:1 循序渐进;2 熟读精思;3 虚心涵泳(不要用自己的思想去杜撰前人的学说);4 切已体察;5 着紧用力(发愤努力、抓紧时间);6 居敬持志(专心、沉静)。后人把这六条称为“朱熹读书法”。
茅盾的读书法
茅盾在1942年时曾经总结他的“三遍读书法”。他说,读书起码要读三遍。第一遍最好很快读完,这就好比坐飞机鸟瞰桂林全景;第二遍要慢慢读,“细嚼慢咽”,注意各章各节各段结构;第三遍要细细地一段一段地读、领会、运用,这时要注意到它的炼字炼句。这一方法归纳起来就是:鸟瞰式——精读式——消化式。
顾炎武的读书法
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勤奋治学,他采取了“自督读书”的措施:首先,他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读完的卷数;其次,他限定自己每天读完后把所读的书抄写一遍。他读完《资治通鉴》后,一部书就变成了两部书;再次,要求自己每读一本书都要做笔记,写下心得体会。他的一部分读书笔记,后来汇成了著名的《日知录》一书;最后,他在每年春秋两季,都要温习前半年读过的书籍,边默诵,边请人朗读,发现差异,立刻查对。
梁启超的读书法
10.我的读书法作文 篇十
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教过的读书的方法有好多。比如泛读、速读、序列读、粗读、背读、想读……其实,哪种读书方法好,学习效果最佳,这要靠自己去摸索去尝试。
我的读书方法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简单的如细读、略读。细读,是指仔细读,认真理解。如果一字不漏地阅读故事,就会发现,原来,有些句段里面所写的内容是话里有话呢!略读,一般是在时间紧迫时使用。先将要读的内容浏览一遍,然后将重要的内容再读一遍,把自己认为无关紧要的内容放一边,这样读,整个故事的内容也就了解得差不多了,这就是老师说的整体把握。如果将来有时间,再次进行阅读,将原本认为不是很重要的内容,里面比较重要的地方再读一读,读到几乎完全理解为止。
我的读书方法不止上面所讲的,还有精读、通读、复读、写读、选读、跳读等等方法。
精读,与细读差不多,但精读却要复杂一些。这种方法一般在时间充足、精力沛时(假期)使用。将一本好书翻来覆去地读,将整篇故事内容理解得滚瓜烂熟,努力做到精益求精。
通读,是指将两篇或两篇以上的文章同时进行略读。一般是在时间不多时进行。经过通读,文章内容就能略知一二,过后再慢慢细读,这样读书,速度快,阅读效率大大提高。
复读,顾名思义,就是把内容反复读。反复读,你可能会觉得枯燥、乏味,但是孔子说:温故而知新,著名思想家、文学家福尔斯泰也说:重读一本好书,犹如老友重逢。所以,只有反复读,才能学到更多知识,学得扎实。
将书中的好词佳句或者十分重要的部分摘抄下来,就是写读。这样读书:一是方便积累知识;二是可以复习巩固知识。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我认为写读是最有用最有效的读书方法。
选读,人人都会做,这与略读差不多。但这种读法一般是用于不想读太久,没有耐心读书的情况下。选读要选择自己认为最有用,最重要的地方读,只要读懂重要内容就可以了。这种读法不用反复进行。
跳读,是在读书过程中,如果遇到不理解的内容,可以先跳过去,读到后面时,再前后内容对照来理解。这样做,大体上能够将原来不懂的内容弄懂。
11.钱穆论朱子读书法 篇十一
关键词:钱穆;朱子;读书
朱子教人为学,必教人读书。朱子教人格物穷理,读书亦是格物穷理当中一重要项目。在治学与读书之路上,朱子曾经穿越历史的时空给予了钱穆莫大的影响。或许正因此故,对于“朱子读书法”,钱穆曾经给出了极高的评价:“朱子教人读书法,平实周详,初视若大愚大拙,实启大巧大智之键。初视若至钝至缓,实蕴至捷至利之机。学者苟不潜心于此,而徒惊其学问之渊深广博,与其思理之缜密宏伟,而叹以为不可及。是犹临渊羡鱼,不知归而结网,亦终无门径阶梯之可寻矣。”[1]691
1 朱子读书法之步骤
根据自己对“朱子读书法”的领会,钱穆认为,朱子读书过程大致可以划分成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步,“读书须先知晓那书中说了些什么”[2]13。
读者如何才能知晓那书中到底说了些什么呢?此一问题正如朱子所说,“近日看得读书别无他法,只是除却自家私意,而逐字逐句只依圣贤所说白直晓会,不敢妄乱添一句闲杂言语,则久久自然有得。”[3]2457所谓“白直”,即不妄添注脚,不曲折生解,书上如何说,便依它如何说。而只有如此,才是真“晓会”。如此读书,才是会读书、真读书。若将自家意见添加进去,便是不白不直了,所晓会的自然不是书中意思,而仅是自家意见。易言之,读书“譬如听人说话一般,且从他说尽,不可剿断他说,便以己意见抄说。若如此,全不见得他说是非,只说得自家底,终不济事。”[4]191读书又“须如人受词讼,听其说尽,然后方可决断。”[4]179
读书要想达到“白直晓会”的地步,要能“如听人说话一般”,能“如人受词讼”,这需要非常重要的一个心理条件——虚心。曾经有人请教朱子:“《易》如何读?”朱子回答道:“只要虚其心以求其义,不要执己见读。其他书亦然。”[4]1660推而广之,不仅读《易》要虚心,读其他一切书都要虚心。而所谓虚心,也就是“不要执己见”。读书时先执一个己见,便是心不虚。读书自然需要聪明,但对读书来说,虚心甚至比聪明还要重要。曾经有人因读史书无记性的问题求教于朱子,朱子指点他说:“读书须是有精力。”其人又补充说,仅有精力还不够,还须有聪明。朱子又补充道:“虽是聪明,亦须是静,方运得精神。……盖静则心虚,道理方看得出。”[4]198朱子在另一处又曾说道:“某如今看来,惟是聪明底人难读书,难理会道理。盖缘他先自有许多一副当,圣贤意思自是难入。”[4]185因此,读书一定要虚心,一定要破除己见;己见破,他见才会来。因此,“看书,不可将自己见硬参入去。须是除了自己所见,看他册子上古人意思如何。”[4]185不仅开始读书时要虚心,此一心理条件当贯彻始终,即使读书有得时亦然。朱子说过:“读书若有所见,未必便是,不可便执着。且放在一边,益更读书,以来新见。若执着一见,则此心便被此见遮蔽了。”[4]184读书纵有所得,仍当虚心,仍不可执着。一旦执着,便又成一种己见。心满之后,对新见自然会深闭固拒。因此,读书即使有所收获,也须将此收获暂时放下。放下之后,自己的学问才可能会有长进。因此,朱子一再告诫道:“学者不可只管守从前所见,须除了,方见新意。如去了浊水,然后清者出焉。”[4]186又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3]286读书时自始至终保持着谦虚,自己的心才会如同那半亩方塘,因不断有源头活水源源而来,它才会清澈明净地像一面打开的铜镜,天空的光彩与浮云的影子倒映在其中,变幻莫测,生机黯然。
第二步,“少读熟读,渐得趣味,到不忍舍处”[2]20。
朱子教人读书,先要“白直晓会”,次要“熟”。朱子十分赞同黄庭坚“泛滥百书,不若精于一”[4]169的观点,因而提出了“读书不贵多,只贵熟”[4]167的观点。贪多必然嚼不烂。只有少,才能熟。只有熟,才能有趣味,才能到不忍舍处。对此,朱子告诫道:“读书,且就那一段本文意上看,不必又生枝节。看一段,须反覆看来看去,要十分烂熟,方见意味,方快活,令人都不爱去看别段,始得。……须玩味反覆,始得。用力深,便见意味长;意味长,便受用牢固。”[4]167因此,假如读书只想向前赶,而不懂向后反复,这便是心不静。相反,则正如钱穆所说,只有“懂得向后反复,才有基址可守,才有业绩可成。”[2]14如此读书,才能读出味道,才能读出快活,才会受用无穷。
朱子又说道:“看文字须子细。虽是旧曾看过,重温亦须子细。每日可看三两段。不是于那疑处看,正须于那无疑处看,盖工夫都在那上也。”[4]171-172对此,钱穆解释道:“读书能白直晓会,才能不旁生枝节。能不向前趱,才能于无疑处仔细用工夫。当知此等境界,此等情况,都当先向自己心地上求。此即是‘修心养性’,读书做人,打成一片。如此读书,才始不是读死书,才始不是死读书。当知朱子教人读书,即已同时教了人如何修心做人,亦所谓‘吾道一以贯之’也。”[2]15读书要想白直晓会,要想达到烂熟于胸的境界,必须懂得静心、虚心、宽心、精心,而此等情况,都只能自求己心。因此,正如钱穆所说,“朱子教人读书,须心静,须心宽,须心虚,须心精,其实只此一‘心’。”[2]11
第三步,“读书广,索理精”[2]25。
“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4]168朱子教人读书,看似主张熟与精,反对泛与博,其实不然。朱子又说道:“学者须是多读书,使互相发明,事事穷到极致处。”[4]184又云:“读书,理会一件,便要精这一件;看得不精,其他文字便亦都草草看了。一件看得精,其他亦易看。”[4]169由此可见,朱子不是反对博,他所反对的是没有精作基础的博。有人问朱子:“看文字为众说杂乱,如何?”朱子回答道:“且要虚心,逐一说看去,看得一说,却又看一说。看来看去,是非长短,皆自分明。”[4]180若真能虚心就一说看去,一说看完,再看另一说,如此下来,则众说之是非长短自然显现。此一是非长短绝非硬参入之己见,因此,学者至此已于不自觉中步入了成学阶段。由此可知,成学乃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之事,而非刻意追求的结果。正如朱子所说,“今世上有一般议论,成就后生懒惰。如云不敢轻议前辈,不敢妄立论之类,皆中怠惰者之意。前辈固不敢妄议,然论其行事之是非,何害?固不可凿空立论,然读书有疑,有所见,自不容不立论。其不立论者,只是读书不到疑处耳。”[4]190钱穆对于朱子的此番议论极表赞同,并结合自己的时代风气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忠告:“朱子教人读书且虚心,并非要人读书老是无主见也。此层当细会。然今世上却另有一般议论,成就后生懒惰,而并不如朱子此条所举者。如云:‘莫让人牵着鼻子走’,‘莫轻信前人’,‘须自出手眼’之类。此亦中怠惰者之意。因从此可以不细心读书,纵我对此书未彻了,仍可对此书作批评。”[2]23
毋庸讳言,读书自然要广,索理自然须精。但现实情况却往往并非如此,原因正如朱子所说,“大抵今人读书不广,索理未精,乃不能致疑,而先务立说,此所以徒劳苦而少进益也。”[5]“读书不广,索理未精”与“先务立说”,两者之间实际上互为因果。读书不广,索理不精,自然不会产生疑问;没有疑问,则只能先务立说。反过来,先务立说,读书自然不会广,索理自然不会精,这样的情况自然不会产生真正的疑问。因此,正如钱穆所说,“正因不先立己见,故至群疑并兴。正因群疑并兴,故须苦苦大杀一番。若一向以己意衡评一切,信了自己,不信别人,譬如入无人之境,将不见有敌,何须厮杀乎?学者当善体此意。莫谓不管事情曲折,不辨义理精微,只肆意一口骂尽古人,便是大杀善胜也。”[2]22为要“读书广,索理精”,便不能“先立己见”、“先务立说”。如此,自然要求首先要虚心。由此同样可知,“朱子教人读书,即已同时教了人如何修心做人”。
第四步,“读通一切书,便可无俟乎书”[2]32。
朱子指出:“修德是本”[4]858,而“读书已是第二义。盖人生道理合下完具,所以要读书者,盖是未曾经历见许多,圣人是经历见得许多,所以写在册上与人看。而今读书,只是要见得许多道理。及理会得了,又皆是自家合下元有底,不是外面旋添得来。”[4]161修德为本,是第一事,读书乃为修德,故“读书乃学者第二事”[4]161。圣贤先得我心之同然,我读圣贤书,只为修我德。换言之,正如钱穆所说,“我心与圣贤心本无二致,圣贤之心见于方策,我之读书,正为由书以求圣贤之心,亦不啻自求我心也。”[1]693也正因此,朱子方才进一步指出:“读六经时,只如未有六经,只就自家身上讨道理,其理便易晓。”[4]188又曰:“读书,不可只专就纸上求理义,须反来就自家身上推就。秦汉以后无人说道此,亦只是一向去书册上求,不就自家身上理会。自家见未到,圣人先说在那里。自家只借他言语来就身上推究,始得。”[4]181读书当以切己修德为重,当就自家身上讨道理,当借书中言语来就自己身上推究。
“经之有解,所以通经。经既通,自无事于解,借经以通乎理耳。理得,则无俟乎经。”[4]192解以通经,经通则无事于解;经以通理,理得则无俟乎经。解、经、理三者之间的关系正如《庄子·外篇·外物》所说,“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钱穆认为,朱子所揭示出的“理得则无俟乎经”的境界乃读书之最高境界,并告诫道:“学人当知有此一境,却不可骤企此一境也。”[2]32
2 朱子读书法之精义
朱子教人读书法,记录流传极多,后人汇集朱子语为“朱子读书法”者,不止一家。钱穆通过自己的总结,将“朱子读书法”大致概括为上述四大步。而每一步又都跟人的心性修养有关,且以心性修养为基础,这可以说是“朱子读书法”最大一特点。对此特点,钱穆总结道:“朱子读书,同时即是心地工夫。朱子教人要能具备虚心,专心,平心,恒心,无欲立己心,无求速效心,无好高心,无外务心,无存惊世骇俗心,无务杜撰穿凿心,能把自己放低,退后,息却狂妄急躁,警惕昏惰闲杂。能如此在自己心性上用功,能具备此诸心德,乃能效法朱子之读书。故朱子教人读书,同时即是一种涵养,同时亦即是一种践履。朱子教人读书,乃是理学家修养心性一种最高境界,同时亦即是普通读书人一条最平坦的读书大道。理学之可贵亦正在此。慎勿以为此等乃是理学家之教人读书而忽之。”[6]188简言之,“朱子教人读书工夫,即是养心工夫,又即是处事工夫。养得此心,自能读书,自能处事。然此心又须在读书处事上来养。所谓内外交相养,吾道一以贯之也。”[1]747-748
读书之目的很多,涵养心性乃其中一重要目的。涵养心性之途径多方,读书乃其中一重要途径。而涵养出怎样的心性,便会有怎样的处事践履。读书之过程,即涵养心性的过程,同时也即处事践履的过程。读书治学、涵养心性、处事践履三者,初视似乎各不相关,实际上乃三位一体。三者当中,尤以涵养心性为核心与关键。而在各种心德当中,钱穆最为推重“虚心”一德。钱穆认为,“虚心”乃“朱子教人读书最大纲领”,“朱子读书法之最大精义”,“读书第一最要法门”。而朱子之所以高揭“虚心”此一心德,主要是针对当时理学家废书不读、各务新说之时弊。
孔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7]对此一条,朱子在其《论语集注》当中解释道:“述,传旧而已。作,则创始也。故作非圣人不能,而述则贤者可及。窃比,尊之之辞。我,亲之之词。老彭,商贤大夫,见《大戴礼》,盖信古而传述者也。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皆传先王之旧,而未尝有所作也,故其自言如此。盖不惟不敢当作者之圣,而亦不敢显然自附于古之贤人;盖其德愈盛而心愈下,不自知其辞之谦也。然当是时,作者略备,夫子盖集群圣之大成而折衷之。其事虽述,而功则倍于作矣。此又不可不知也。”[8]93
针对朱子的注解,钱穆评价道:“此一段话,不啻是朱子之自道。孔子集古圣之大成,而朱子则集孔子以下诸贤之大成。其主要点只在求能述,而不敢自居于作。但真能述,则其功自倍于作。此中有深意,非真能明白到千古学术之大传统者不易知。若其必欲有作,而不愿自居于述者,此则先自把自己地位太提高了,太放前了,把轻视前人之书之心来读前人之书,固宜于朱子之教人读书法,感其无可欣赏,而亦不易于接受。”[6]189-190
当朱子时,理学风气率多高谈心悟,轻视读书,朱子针对此一学弊,乃单独高揭诸心德当中的“虚心”一德,盛赞孔子“述而不作”。然此种学弊,亦不尽于当时而已,乃亦时时有之。新文化运动当中,学人在疑古思想主导下高唱打倒孔家店,要废止汉字代之以罗马拼音,要将线装书统统扔进茅厕等,此一学弊可看成为朱子所深斥之学弊在新时代的改头换面。为了力矫时弊,钱穆在其初辞新亚书院院长前后,一共花费了七年时间撰成近一百五十万言之《朱子新学案》,高扬朱子其人其学。正像朱子评价孔子,钱穆认为是朱子之自道。而钱穆评价朱子,认为“真能述,则其功自倍于作。此中有深意,非真能明白到千古学术之大传统者不易知”,这同样可以看成钱穆之自道。
孔子认为,学者当“笃信好学”[9]。孔子将“笃信”置于“好学”之前,如此安排,实有深意存焉。“笃信好学”当中的“信”是信别人。若一上来就怀疑别人,也就意味着自己首先就对别人关上了心灵的大门。如此,则自己势必很难从别人那里获益。因此,“信”所表达的是一种谦虚的态度,而“笃信”更是谦之又谦。但这时的“笃信”都只是暂时的信,接下来要做的通过自己的“好学”来证实或证伪自己的“笃信”。因此,实事求是地说,非“好学”,固然不能“笃信”;但非“笃信”,同样不能“好学”。“笃信”与“好学”相比,“笃信”应该是开始时态度,是先“笃信”之,经过“好学”,然后才能有所怀疑,其学才有进步可言。若一上来就怀疑,则必不能“好学”,这实际上是“师心自用”。疑古派学人虽强调可贵的怀疑精神,但惜乎该派学人对寄寓于“笃信好学”当中的深意少有理解,他们虽在口头上讲疑古,但骨子里却是鄙古,有此成见而不自觉,因此,在中国近现代学术发展史上,疑古派理性少而情绪多,建设少而破坏多,而新文化运动也只能更多地属于政治,而较少地属于学术。
孔子以“述而不作”自任,并且倡导“笃信好学”,可见,孔子本人非常重视“虚心”这一德性。后之儒者对作为儒家创始人的孔子的这一提示一直非常看重,如曾子曾经因为其“友”能虚心而盛赞他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关于《论语·泰伯》此章,朱子引谢良佐观点解释道:“不知有余在己,不足在人;不必得为在己,失为在人,非几于无我者不能也。”[8]104谢氏认为,唯有“无我者”方可臻达“虚”境。而《荀子·解蔽篇》也曾经提出通过“虚壹而静”的方法来获“知”求“道”,并进一步这样解释道:“不以所已藏害所将受谓之虚”,亦即所谓“虚”,即不使已经储藏在心中的知识去妨碍将要接受的知识。由上可知,真正的儒家一定是非常看重“虚心”这一德性的,孔子如此,曾子如此,朱子与钱穆亦如此。可见,看重“虚心”乃儒家之传统,因为舍却“虚心”,就不存在所谓儒家。
3 余论
通过自己的理解与实践,钱穆将“朱子读书法”总结为四个步骤,并认为“虚心”乃“朱子读书四步”甚至全部“朱子读书法”之“最大精义”。在“虚心”精神的指导下依据上述四个步骤读书治学时,学者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学者入门时尤当记取钱穆对“朱子读书法”的总结与概括。“朱子读书四步”将读书治学的过程明确地分成四个步骤,简洁明了,操作性很强,凡有志于学术者皆可循此步入学术之堂奥。当然,治学有成者也可将自己的读书治学方法与钱穆对“朱子读书法”的总结与概括进行比较,以便扩大自己的治学智慧,增强自己的治学自信。
第二,“朱子读书四步”当与“朱子读书六法”结合起来使用。“朱子读书六法”由朱子门人及私淑之徒会粹朱子平日之训并节取其要而成,分别为: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10]由此可见,“朱子读书六法”与“朱子读书四步”两者虽有重叠,但前者主要侧重于读书治学之具体方法,而后者则主要侧重于读书治学之连续步骤。两者结合起来,则既有步骤,又有方法。故此,合则两美,分则两伤。
第三,学者最好能够就读书治学与朱子本人直接展开跨越时空的“对话”。实际上,“朱子读书四步”主要是基于步骤的视角对“朱子读书法”的总结,正如“朱子读书六法”主要是基于方法的视角对“朱子读书法”的总结一样,都只是一管之见、一家之言。因此,要想了解博大精深的、集古代读书法之大成的朱子读书法的原貌与全貌,学者最好能够亲聆朱子本人的教诲,直接阅读朱子本人有关读书治学的系统论述,如《朱子语类》中的第八卷(“总论为学之方”)、第十卷(“读书法上”)、第十一卷(“读书法下”)等。
参考文献:
[1]钱穆.朱子论读书法[M]//朱子新学案:三.钱宾四先生全集:第13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
[2]钱穆.朱子读书法[M]//学籥.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4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
[3]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M].上海,合肥: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4]黎靖德.朱子语类[M].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
[5]朱子学的[M].王云五,主编.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六年:51.
[6]钱穆.朱子学提纲[M]//朱子新学案:一.钱宾四先生全集:第11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
[7]论语·述而[M].
[8]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9]论语·泰伯[M].
[10]程端礼.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 附纲领[M].王云五,主编.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六年:120.
Abstract: Qian Mu thought Zhu Zi’s Reading Methods mainly includes four steps: first, “you need to know what the book says”; second, “read a bit less and highly skilled as far as possible”; third, “read widely and think deeply”; fourth, “read through so many books so that you do not need to rely on books”. Qian Mu pointed out that “modesty” is the essence of the four steps or Zhu Zi’s Reading Methods.
【读书法】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