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作文评价

2024-07-28

语文教学中作文评价(共9篇)

1.语文教学中作文评价 篇一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档案袋评价”的研究》

我认为小学生作文教学“档案袋评价”在设计与实施方面的优点:

1、档案袋的建立,提高了学生制作的兴趣,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每一个写作档案袋都焕发出了应有的学生个性特色,每一个写作档案袋抒写出了学生的志趣和追求。而且 能取用方便,很实用!

2、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整个过程使学生写作向着乐于表达、自由表达、有创意地表达方向健康发展,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让学生参与到作文档案袋的评价中来。

3、让家长也参与到其中,共同关注孩子的习作,不断辅导不断进步。

不足:档案袋的制作很繁琐,由于学生程度不同,对档案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能力以及对档案袋制作的参与积极性存在很大的差异。教师要培养每一个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就必须付出很多劳动。所以实施起来比较困难。

我在教学实践中使用过档案袋评价,给学生也建立一个档案袋,在具体操作总效果不尽人意。好学生的好收集一些,差生就麻烦一点。档案袋评价被认为是一种“真实的评价”,作为质性课程评价的典范之一,但是评价内容多,不好整理和分析,因此,评价的效度难以保证,很难得到客观、真实评价结果,容易造成评价走形式,走过场。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会适量的减少学生写作文的篇数,要保证家长、学生、老师在作出评价的质量,之后由课代表和小组长负责检查档案袋内容的数量,做到完整的、有效的结果。

2.语文教学中作文评价 篇二

档案袋评价十分注重评价过程中学生的参与,记录儿童成长的“故事”,是评价其最终发展水平、努力、反省和进步的理想方式。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加强对档案袋的使用,将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自我需要,促进其潜能与创造性的发挥,从而促进学生作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一、建立档案,明确目标

档案袋人手一份,由学生自己保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观来设计自己的封面,以突出自己的个性。为了便于管理,可统一要求学生在精美的封面上集中记录自己的基本情况,如姓名、年龄、性格、兴趣爱好、特长、开始时间及档案袋的目录。档案袋的目录显示了档案袋存放的有关内容,以体现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

同时,教师让每个学生明确自己在档案袋使用的一些职责,使他们心中有数。学生有评价的职责,按一定的评价标准对自己档案袋的有关内容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进行反思。学生有管理的职责,要负责按一定的目录对作文活动的有关材料进行收集整理。学生还有展示的职责,把自己的档案袋积极与他人交流。

教师要引导学生制定个人实施档案袋的具体目标。目标因人而异,可以根据档案袋存放的内容,制定每一项的星级标准,结合自己的实际发展水平,确定争星计划。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职责的履行情况提出一些具体要求。目标的制定,让学生有了奋发努力的方向,也有了拼搏进取的愿望,从而不断产生自我需要的内驱力。在目标实现的过程中,教师、家长、同学共同督促学生朝着目标前进,学生对照目标不断反省,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

二、及时收集,分类整理

为了全面反映学生写作情况,体现学生在写作方面的成长过程和各自特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促进写作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要对学生的档案袋的存放内容进行相关指导,以确定档案袋目录。

1. 习作作品。

低年级的每一篇习作都可以存放入档案袋,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习作的增多,中高年级学生可以将有纪念意义的、优秀的、喜爱的、有进步的习作收入袋中。除了正式誊写的完稿外,习作提纲、草稿、修改稿等也可以一并完整保存,体现一篇成功习作的成长历程。

2. 读书记录卡。

记录学生阅读的时间、篇目、满意程度,等等。

3. 好词好句摘录卡或观察记录本。

这些材料的收集意在引导学生养成勤读书、看报,多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经常上网搜索,关心周围一切事物,积极收集素材的习惯,从而开拓眼界,积累丰富的作文材料。

4. 实践活动登记表。

此材料收集的意义在于把学生作文和他参与社会、学校的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使作文内容融于生活之中。

5. 习作获奖证书或发表的刊物。

作为学生的习作的亮点,及时保存,增强成功的信心与兴趣。

6. 反思评价表。

根据相关评价要求对自己的习作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善于自我赏识,正确吸纳他人意见,在互动的评价中正确认识自己。

教师要根据存放内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明确实践操作的要领,从而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能根据有关目录,及时收集相关内容,并进行分类整理存放,力求在内容的数量与质量上能真实体现自己的习作水平。

三、总结反思,及时评价

我们建立档案袋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现有基础上主动谋求实实在在的发展,因此及时总结、反思,对他们在习作有关活动方面的提高显得尤其重要。我们注意让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参与到习作活动的评价中来,做到评价主体的多元。发挥学生评价主体意识,产生任务驱动,不断激励自己习作综合能力的提高。在评价的形式上,除了主要采用相关评价表进行自评、互评、他评外,还可采用评比(以小组为单位推荐优秀的档案袋,让全班学生共同参与评选并表彰)以及平时结合观察、了解,进行即时的言语评价,等等。

四、全员交流,积极展示

定期开展班级内学生全员参与的交流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来介绍自己在档案袋的收集、整理过程中的喜怒哀乐,介绍自己在使用档案袋的过程中,作文水平的点滴成功与进步,使学生能共享他人的经验与欢乐,吸取他人的失败与教训。

我们还利用各种场合,多种方式来宣传、介绍班级中的档案袋。如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等媒体或举办档案袋展览会等形式进行生动、直观的展示。我们通过交流与展示,既可以增加学生间的互动,教会学生如何展示自己,去欣赏别人,提高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同时又使学生意识到习作活动材料的收集,要靠自身写作水平与能力的不断提高的这一途径,使自己的档案袋“文质兼美”。

3.作文教学中的评价形式新探 篇三

【关键词】信息传递回路 多维评价平台 作文再创造

作文写作是学生认识世界、表达情感、体现价值的最直接的表达方式,构建一种以人为本的作文教学的模式将会在培养学生的世界观、情感价值观等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独立的人格,培养学生认识世界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和写作能力。

构建学生自我评价交叉评价的模式首先是建立在尊重写作主体的基础上的,通过写作评价修改的过程充分完成作文写作的过程,实现情感认识的完整性。

一、依赖“环形桌”,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立体空间

泽赛尔说:“环境使我们如此行动,因此,如果环境作了一个特定的改变,我们的行为也将依次改变。”

变革评价环境师生的地位自然会发生改变。以往的评价方式是以老师为终结性评价,学生老师的要求写作后,等于完成了写作的整个任务,或劣或优只是处于一人之口,老师有一统天下之势。教学环境是单调、刻板、固定的“排排座”的形式,这样直接影响作文评价活动的交互作用、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教学信息反馈等。

学生自评互评,座位安排是实现多维评价机制的重要载体,建立评价良好的信息交流环境会产生较为理想的评价效果。座位形式有“矩形座”“排排座”“圆形座”等,不同的座位会有不同的信息传达线路。比如“排排座”学生虽然参与活动,但由于某些区域信息、情感交流会产生盲闭状态,但如果课桌摆放成“单矩形”,由传统的封闭型改变为开放型,信息流动就大大增强。在众多的座位类型中 “双圆型”可能是信息的通道较发达较开放的: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在交互信息传递和反馈的回路,这种平等互通的评价环境也增强了人们互相了解、互相支持的热烈而友善氛围。灵活多变的“环形桌”的设立,不是简单的标新立异,它的存在科学有效地实现了学习的互动性和人格的平等。

二、规范评价标准,搭建多维评价平台

如果无原则地放任或者无批判地肯定,学生自我评价和交叉评价可能会变得无序无规则或者成闹剧,要获得高质量的作文,一定要规范评价标准。

1.强化基础、规范格式

“初评四步”:看题目,画段落,找错字,圈重点。每位同学拿到作文时,要求同学分析题目,如果是命题作文,看题目有没有变化,有变化就减掉分数;如果是话题作文,也看看题目有没有改变,改变的恰当与否;如果是材料作文看题目是不是由材料而出,对自己有没有触动。第二步用数字标出文章一共有多少段落,作为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有些同学只有两三段或者近二十段,是很不恰当的结构安排;第三步,快速阅读找出错别字,圈出并旁批修改;第四步,圈出文章的重点句子和段落,初步分析这些句子和段落与主题之间的关系。

2.细化评价,评判优劣

在“初评四步”之后,学生开始比较深刻的评价。要求逐段阅读分析,“中心与材料、语言、思路与结构”几个方面给予学生作文全面评价。以“中心与材料”为重点,强调学生的个性思维,要求学生对文章的思想有个较深刻的认识,不能只是富于表面缺乏独立的判断。在学生评价时,只要是有独立创新的立意的文章,首先作为优秀的文章筛选出来重点评价,相反,如没有思想或者抓不住思想的作文也要作为較差的作文分离出来作为各组评价范例,在细化评价时关于思想的价值要反复给学生讲,以此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大胆思想。

每个学生都有责任完成自己的评价任务,如果不清楚或者对文章把握不准,可以直接跟作者本人交流,在完成以上两点的评价之后,要给所评文章写出评语,并且给出合理性的修改意见。认真完成评价评语同时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实现作文的再创作。

三、分化评价组织,启动评价动力

可以采取分组的形式,组内设组长、副组长、执笔、中心发言人、成员等成分。组内抽签、阅读、朗读、讨论、评价、文字呈现。抽出典型作文,分类分析。在评价前,事先把每个同学的作文摘取精彩片段,做成课件作为固定的“语录”栏目,评价课上点评,这样每位同学的作文都有呈现的机会,尽管只是一段或几句,每个学生都很关注自己的作品,也希望别人关注自己的作品,学生的自尊心等到极大的满足,大大提高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有时由于时间关系,个人和组内评价是在课余时间完成,习惯成自然后学生感觉评价是语文作业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

四、师生共同参与,改变作文评价模式的后效性

1.作文评价模式的改变,学生的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下评语时有些同学多次跟作者交流,如有位同学作文中提到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尔”,评价的同学就自己翻资料查阅他的哲学思想,对照作文的主题分析他的思想跟本作文主题的关系。还有学生的责任心有了很大的提高。有个同学正好抽到我写的作文,她为了证明自己的评价能力反复研究我的作文,写了将近六百字的评价语,非常客观的指出作文中的一些错误。

2.交互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有一名女生,生性腼腆,平常不喜欢与人交往,学习时遇到困难也自己悄悄消化,从不求助于老师和同学。组内经研究安排这位同学朗读或中心发言人,通过一次次的大胆表现,她改变了许多,尝到了与人研究讨论的甜头,认识到了合作的力量之大,现在,她已经逐渐地活泼开朗了起来。

3.分组互批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表达能力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是与人交流思想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语文课堂上训练的一个重点。为此,在环境设置和评价环节上做进一步的完善,以真正做到学生主体老师主导的理想的教学模式。过程性评价代替终结性评价,实现了作文的再创作。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参与评价是建立在鼓励和信任的基础上的,只要认真研究作文及其作文教学的内部规律,确立科学的教学理念,设置良好的评价机制,积极发动学生的能动作用,作文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可能探索出一条革命性的作文教学途径。

参考文献:

[1]西奥多•赛泽尔《当代教育新理论》,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0.2

[2]邓志伟《个性化教学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2

[3]彭华生《语文教学思维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5

作者简介:

4.语文教学中评价的激励作用 篇四

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彩的课堂评价能蜜一般的粘住学生,磁一般的吸引学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内在潜能,让课堂迸发出生命的活力。它是完成课堂教学目标的调味剂、催化剂和兴奋剂。促进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展示自我,对实际性目标的完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重视课堂评价功效,捕捉适当评价的时机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当学生的某种良好行为出现之后,如能及时得到相应的认可,就会产生某种心理满足感,形成愉悦的心境,并使同类行为向更高层次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赏识。因此,准确合理,富有鼓励性的评价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处于兴奋、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通过教学的评价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当差生能准确认读生字词后,师评价:“你已牢固掌握了这一课的生字词,有进步了!”当一位朗读能力较差的学生能通顺地朗读课文后,师评价:“你的朗读水平在不断提高,真了不起!”当一位优等生在课堂上发表了独特的见解时,师评价:“你的想象力好丰富,你真棒!”在作文评价中,对于同一个命题,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就有不同的评价标准,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时刻感受到自己在不断进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评价应多点宽容和鼓励

鼓励和表扬是教育的法宝。他对学生有无穷的诱惑力。“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一句六月寒。”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理解和信任的师生 1

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是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用鼓励的眼光,尊重的话语,温馨的微笑去关爱每一个学生。

如在教学生字的时候,我经常采用的是抢答形式。有些同学为了得到老师的关注和表扬,还来不及思考就把小手举得高高的,当老师叫道他的时候,他又回答不出来。这时候,假如老师生气批评他不懂举什么手,我想这个学生以后即使会了,也不敢举手回答问题。这时我会微笑的对他说“是不是刚才举手太急了,又把它忘记了呀,没关系。有哪个小朋友愿意帮助他,帮他记起来。”这样,很多小朋友乐意有了表现的机会,而那个同学也不会很尴尬。

我们与其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苟求学生,不如用一点心力去发现其优点,并以此鼓励他,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滋味。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决不吝啬赞许与鼓励,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学生答得好,及时称赞,“说得很有道理”、“对了,你很会看文章”、“见解独到”等;学生发言不对,说不到要害,说不清楚教师及时补充,不使学生感到难堪,让学生保持愉快轻松的心情,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课堂上我常进行的鼓励性评价,如“相信自己,你们一定能读好。”“老师再给你一次机会,你再试试。”“你真棒。”“再努力一下你就成功了。”“你说得太好了,我怎么没想到呢?”“多好的问题,会读,会思考,你真行!”“我看到了大家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 „„鼓励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使他们感到一种满足,一种驱动。

三、加强教师知识素养,让评价日益完善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平时要博览群书,不断积累。一个积淀深厚、素养较高的教师,才能在日益开放化的课堂上对知识面日益丰富的学生瞬间做出判断,才能娴熟的运用教学方法技巧,充分发挥自己的文化积淀,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就拿读完课文后来讲,如果老师这样来评价学生: “读得真不错!”“大家听了都在佩服你念得好!”“这个句子你读得多好呀!请你 2

再读一遍,大家仔细听听!” “老师都被你读得感动了。”“你念得比老师还要棒!”“到目前为止,你是念得最出色的一个!”“老师觉得,你长大肯定能当一个播音员!”„„如此生动、亲切、明朗的语言,学生听后怎么会不被深深感染?怎么会不大受激励呢?学生们跃跃欲试,一个个教学的高潮就这样形成了。在教学中,教师的评价如果能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那么语言的回旋余地就可超出简单的评语范畴,趋向更生动、更丰富的境地。而生动丰富的评价语言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活跃课堂的气氛。

四、充分发挥同学相互评价的作用

课标中明确指出:“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要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教学中的评价并不能成为教师的“专利”,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也应把评价权利下放,提倡学生自己给自己评价以及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让学生参与评价,即让被评价者从被动接受评价逐步转向主动参与评价。使学生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加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既可以提高被评价者的主体地位,将评价变成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同时在相互沟通协商中增进了双方的了解和理解,易于形成积极、有效、平等和民主的评价关系,这将有助被评价者接纳和认同评价结果,促进其不断改进,获得发展。教师日复一日的“你真棒”,显然不如其他同学发自内心的“你真棒,我要向你学习”更能引发学生的自豪感。学生自主参与的自评与互评,与教师的评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更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发展的动力,从而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实现个体价值。

5.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课堂评价“ 篇五

作者单位:成都石室中学作者:吴潇松电话:***

【摘要】新课改实施背景下,课堂教学的内容有了很大的变化,教学主体也有了改变,但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更加全面有效地利用这些改变,提高课堂效率,是笔者的思考。其中,“课堂评价”这样一个教学关键词,也应该有其新的内涵和外延,就此,笔者比较了传统和现代的一些相关概念,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典型教学案例,对“课堂评价”的新含义、“课堂评价”的主体与种类等相关话题,有如下一些思考。

【关键词】“课堂评价”“课堂评价”主体“课堂评价”种类

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一线教师更加注意课堂教学,“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不再是主流,取而代之的另外一种看上去很美的“满堂问”,而在问答之间,对学生回答的评价也就成为一个关键。课堂评价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我们很多节课都在课堂评价,可是有多少教师会想到课堂评价者不应该只有自己一个人呢?又有多少教师会思考自己的评价是否有效,是否高效呢?又有多少教师想过评价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结合这些疑问,我有如下一些思考。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课堂评价”。课堂评价又称评价任务,是一种紧扣教学目标,并为学生创造机会展示能力的具体行为,新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谈到: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学习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完善教师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从这些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课堂评价不只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进度而改变讲授主体的一个步骤,也只是为了发现学生在教学中不足而故意设置的“陷阱”,而应该是一个“发现问题或亮点”的平台,来达到检验和改进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完善教师,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另外,对于教师而言,教学设计中难免有很多疑问,在课程进行中,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些疑问带到课程当中来,交由学生评价、讨论、生成,课堂的生成应该有这样一个内容,那就是课堂内容不必一定是教学预设,完全有可能是教学生成,这也正是课程标准中所提到的“完善教师的教学过程”。

其次,我们来思考一下关于“评价的主体”。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样的说话已经不是新鲜词语,但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之中,如何呈现和体现这一点,却还有一些做法值得我们思考。在“课堂评价”中,我们就可以想一想,谁是课堂评价的“主体”?也就是说,除了我们教师自己的评价,学生该不该有发言权,该有多大的发言权?我认为,在“教学评价”中,更应该重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有评价的权利,这是民主的一种体现,评价已不再是教师的“专利”,也不久仅仅是学习总结阶段的一个环节,它应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既是被评价者又是评价者。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评价的机会,赋予学生评价的权利,要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学生自我评价有助于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并且可以锻炼学生的判断能力,发展问题的能力以及根据已有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对其他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其判断能力自然会得到发展。

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把自己定位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组织者、促进者、启发者、帮助者、激励者,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多元激励性评价。如:在朗读教学中,数名学生朗读课文后,即可让他们分别谈谈自己朗读的效果如何、优劣在哪里,再相互之间 评一评谁读得更好、好在哪里、还有哪些方面是需要改进的,然后再让其他同学进一步的评议,最后教师做总结性归纳补充。学生在这种广泛的交流中取长补短、学习他人、认识自我并不断改进自我。再如,作文教学中进行的习作互评、互改、组内评议、集体点评等都旨在以学生激励为评价主体,通过学生互评互议,构建各抒己见、张扬个性的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以达到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学生自信心的作用。

在这里尤其要注重发挥同学之间的互评作用,事实证明,来自同伴之间的激励作用是巨大的。美国一位名叫海伦的教师,在教育后进生效果不佳时,想了一条“妙计”:让每个学生用纸写下其他同学的优点,然后海伦再把每个学生的优点集中起来,抄在一张张小卡片上,分发给每一个学生。学生们看到“优点单”上写的自己的优点,一个个惊喜万分,这张并不起眼的小卡片,让优秀学生的优点更加突出,使他们更加自信,同时也使那些有这样或那样缺点的后进生看到了自己的优点,增加了自信。海伦的学生中有位叫迈克的青年军人——这个当年因上课捣蛋而被其他老师用胶带封住嘴巴的学生,后来还把这张卡片带到了越南战场上。他阵亡后,人们从他的衣袋里发现了那张因折叠、磨损而破旧的、有的地方还被粘贴过的卡片,那就是由同学们评述而由老师亲手抄写的迈克最好品行的卡片!由此可见,同伴间的激励,更能使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产生强大的动力,增强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勇气。

最后,我们不妨再来思考一下“评价的种类”。评价有种类之分吗?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中,大部分教师无非就是肯定或者否定学生的回答,当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中得知要“激励性评价”后,“表扬之声”满课堂,这又好吗?

我曾经见到这样的语文课堂,从课始到课尾,无论学生是读了一段课文,还是口头回答的;无论是答对了一道题的,还是回答了几句话的,教师几乎无一例外地竖起大拇指,“说得真好!”“真不错!”“你真棒!”的称赞声不绝于耳,有的教师甚至要求全班孩子一次次掌声鼓励。可是慢慢地,你会发现起先整齐响亮的掌声会变得稀稀拉拉,有的学生甚至根本没有听别人的发言,只是为了鼓掌而鼓掌,这样的课堂效果好吗?究其原因,那就是教师会不会“评价”。

要有恰到好处的激励式评价。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们均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培训,对学生多鼓励,少批评,已成为共识。多表扬,少批评,本身没错,但教师所扮演的角色绝不应只是一味地“喊好”,而是要赏识学生,不断地唤醒、鼓舞、激励学生,适时地,恰当地使用表扬。我认为,在激励式评价中,有这样几个原则:要具体,要真诚,要有度。

请看下面这个案例:

师:同学们,听了刚才我的采访,你获得了什么启发? 生:我刚才观察刘老师,发现刘老师爱重复杨烈驰的话。生:刘老师采访时眼睛直盯着杨烈驰,而且边听边点头。师:(很满意地点头)好,这是采访的技巧,采访者要会倾听,适当重复被采访者的话,会使对方有认同感,愿意继续交谈。

生:我认为有时采访者要根据被访者的回答调整一些问题。师:(赞赏地)太棒了!这一点是你自己思考出来的,我刚才的确因为杨烈驰的回答省略了一个问题,你很有眼光。

生:我发现杨烈驰作为被采访者回答问题很完整。

师:对!被采访者要听清楚问题,用完整、概括、简炼的语言来表达。师:请同学们谈谈吧。

生:采访者面带笑容,这样被采访者很乐意接受采访。生:采访者的问题明确,便于回答。

师:这一点很重要,设计问题也是个学问。(师故意喊了一个刚才回答问题出错的学生)生:我觉得采访者要注意目光与对方的交流。师:(大力表扬)好,这次的发言抓住要害了,说明你捕捉信息的能力提高了。在上述这个案例中,教师的每一句激励式评价的语言都很具体明白,有针对性,如“好,这是采访的技巧,采访者要会倾听,适当重复被采访者的话,会使对方有认同感,愿意继续交谈。”“太棒了!这一点是你自己思考出来的,我刚才的确因为杨烈驰的回答省略了一个问题,你很有眼光。”“好,这次的发言抓住要害了,说明你捕捉信息的能力提高了。”要针对学生的表现具体评价,不能过于笼统,使学生听起来糊里糊涂的,只说一句“你真棒!”、“太好了!”“你真了不起!”等类似的激励,其效果就不如具体评价的效果好。

激励性评价可以就事论事,针对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具体行为,具体作品,也可以概括地针对学生某个阶段,或针对某个方面的学习和发展的倾向性表现。但在评价中一定要有针对性,不能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因为此时的主体不仅仅有回答的学生,更有在座的更多学生,如何有效的把这个学生的长处分享到其他学生身上,这样具体的激励才更有效。

再看这个案例中教师的这样的评价:“我刚才的确因为杨烈驰的回答省略了一个问题,你很有眼光。”这就是教师在诚恳承认自己的不足,哪怕有时候是教师“有意识的错误”,能够在学生面前“承认”,这就是一种真诚与气度。学生听了这样的评价必然无比自豪,学生同样也会会为教师的真诚而感动,从而促发其主动回答的勇气,“老师都不怕有错,更何况我们?”。这就是评价中的真诚,既是在激励发现教师“不足”的学生,同样在激励达不到一定水平的学生。

最后我们来关注这个案例中教师的最后一次评价,是针对一个之前回答错误的同学,教师再次给了这个同学机会,在学生回答之后评价“这次的发言抓住要害了,说明你捕捉信息的能力提高了”,在教学中,教师要有一双“锐利”的眼睛,紧紧盯住学生的优点、长处,但是也应该关注学生的“提升点”,这就是说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懂得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应该更多地看到学生的可取之处,而不是挑剔、刻薄地要求学生尽善尽美。这就要求教师的评价应该有度,要有包容度。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广度。

上海育才中学特级语文教师李强老师说到这样一个案例,有一次他在西安高新一中听课,一位语文老师教授《再别康桥》的最后,请学生起来评价《再别康桥》与《再见康桥》,一个学生用了巧妙的比喻来形容“小提琴与二胡的两种感觉”,当时李老师和在场所有听课同学、老师都被这位学生的回答所折服,掌声经久不息,不过李老师却在高度评价后追问了一句:用比喻来回答,你境界很高,那你知道中国文学史上也有一位很善于用比喻来说理的大家吗?学生回答不知道,这个时候老师板书“钱钟书”,事后,高新一中的老师给李强老师反馈,他们学校图书馆所有钱钟书的书籍被学生借完,还要求学校追加购买。

这个案例,李强老师想告诉我们的无非就是,课堂的激励式评价不仅仅应该激励在座学生,连那个已经很优秀的学生也可以再上一个台阶,那就要看你的评价中有没有这个广度的意识。

综上所述,在我们的“课堂评价”中,只有正确认识到课堂评价的含义、主体、种类,我们才会抓住课堂抓住学生抓住实效,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新课程理念。最后,以李强老师的一句话来结束“只有会评价的教师才是一位成熟的成功的语文教师”。

参考书目:

1、《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王荣生著,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

6.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 篇六

这两天认真学习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这节课。以下是我的学习心得。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的原则1.主体性原则2.激励性原则3.导向性原则。从教学内容的角度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表现为:

(一)识字、写字:重在考察认读汉语拼音,使用字典、词典,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不用罚抄来纠正错别字。

(二)阅读:综合考查阅读过程(感受、体验、理解与价值取向),阅读兴趣与习惯(选择材料、阅读量)和阅读方法(精读、略读、浏览)的运用。加强感情朗读,鼓励在诵读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领悟。提倡多角度、有创意阅读,尊重独特体验。

(三)写作:求真情:作文评价要努力保障学生真情实感的顺畅表达,鼓励独立有创意的思考和想象;重过程:评价要重视材料准备过程,考查占有运用材料的方法、途径;多修改:教师评改、学生自改互改相结合,关注修改的态度、内容、方法。

(四)口语交际: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查参与意识、情意态度。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水平。(五)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不是听说读写能力的简单相加,而是运用语文、解决问题、探究创新。评价着眼点在于:活动中合作与参与的态度;主动发现与探索的精神;收集、整理信息资料的积极性;语文知识能力的综合表现。在实际教学中,评价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学生们之间的评价便是其中一种。在实际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互相进行评价。通过实践证明,这样做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

1、学生互相评价时往往是站在同一个高度来看问题,这样更直接,也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2、学生们在评价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加深认识,甚至是对问题的理解上升一个层次,从而提高学生的比较和分析能力。

3、这样做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4、在学生进行评价的同时,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更加注重总结对学生学习有关的评价方法,让评价更加真实,更加有用。

《小学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设计》学习心得

连续几天,我细细品读了《小学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设计》,让我受益匪浅。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通过学习我明白了小学记叙文写作教学设计及其意义。体会到记叙文写作教学设计是记叙文写作教学的基础,直接关系到记叙文写作教学的成色。小学记叙文写作教学设计,实际上就是小学语文教师在记叙文写作教学的工程之中、活动之中的蓝图、预案。教师倘若能够做好,他的记叙文教学效果则好。反之,他的记叙文教学效果则差。小学记叙文构思教学设计是教师完成记叙文写作教学设计时的重要工作。在设计过程之中,需要关注两个方面:基础构思教学设计、实战构思教学设计。小学记叙文构思教学设计的入门,需要关注三个重要问题:①关注构思“入点句”的设计。②关注构思“配合句”的设计。③关注构思“归纳句”的设计。在小学记叙文构思教学设计入门之后,教师还需要进行构思教学设计升级。记叙文构思教学设计的升级,需要关注三个重要问题:第一、明确三类“基础题型”的“入点句”设计方法;第二、学会设计“变易题型”的“入点句”;第三、了解构思教学设计升级中的事半功倍、以逸待劳。

以前,我在作文教学中也经常考虑如何教学生更好地审题、如何将文章写得更好,但学生似乎缺少一种有效方法的指导,有话不知从何说起的感受。我认为袁老师的讲解把以前学生在作文中常见的冥思苦想这种“比较抽象”的作文方式具体化了。我想,教师若能认真研究袁老师讲解中“三步构思入门法”,将其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并在实践中不断训练学生这种能力,学生写作时就有了具体可操作的方法,这样学生的写作水平会日渐提高。

7.语文教学中作文评价 篇七

一、综合评价模式的概念

综合评价是课堂教学评价模式的一种, 指在对课堂教学实施评价时可采用由专家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和教师自己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模式[1]。究竟怎样对以上主体的评价作出综合评价呢?首先制定出各个评价表, 由专家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并记录相应的等级分数, 在一般情况下是依据教师总的等级分数来进行评价, 即等级分数越高, 评价主体对于教师的评价越高, 反之亦然。

二、评价主体相关性的获取

为进一步了解教师的每一个指标上的情况, 可以结合教育测量与统计中的肯德尔系数 (W) 作出最后量上的分析。本文单从专家这一评价主体的评价结果进行相关性研究, 从而研究专家这一评价主体是否都已具备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评价意识, 是否掌握评价方法。专家评价是指针对专家设计评价指标, 见表1[1]。

说明:

1. 此处专家评价中的专家包括学校领导、对应学科的教学专家。

2. 在表1中, 评分等级及其赋值分别为:优秀=5;良好=4;一般=3;及格=2;不及格=1。

3. 在以上关于专家的三大评价指标体系中, 每个指标的权重不一样。可以假设上述指标权重:教学基本功 (20%) 教学思维 (30%) 教学过程 (50%) 。若想仔细比较大指标下对应小指标, 可以就每个大指标下小指标再次赋予不同权重。

在教师教学技能大比赛中, 一般是由多位专家对多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 假设有K位专家 (K=4) 对N位教师 (N=5) 课堂教学进行评价, 当然此时评价对象只有专家, 此处为单一评价, 此时对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比较在数据的处理方式如下:

(1) 直接把各项评价指标的等级分数乘以各自对应权重, 然后三大指标分别相加。教师间的分数进行比较。

(2) 进一步知道不同专家对不同教师在教学基本功、教学思维、教学过程三大指标上的评价是否具有一致性, 使用肯德尔和谐系数 (见表2) 来进行比较。

每位专家可以对5位教师在教学基本功 (教学思维、教学过程) 指标进行等级评定 (按照五位教师的等级高低进行, 如最高等级=5, 最低等级为1) , 并把相应的等级分数填入上表。

基本公式[3]及计算:

其中, Ri代表教师获得的K个等级之和, N代表被评价者教师的数目, K代表评价者专家的数目。

W值介于0与1之间, 计算值都为正值, 若表示相关方向, 则从实际资料中进行分析。如果K个评价者 (专家) 意见完全一致, 则W=1;若K个评价者的意见存在一定的关系, 但又不完全一致, 则0

若专家在评定过程中, 发现几位教师的能力不相上下, 就会对其作出相同的等级评定。此时肯德尔和谐系数计算公式为:

三、相关性研究结果的分析及启示

依据上述肯德尔和谐系数的计算公式, 把所得W值分别填写到表3中, 或使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结果处理。

针对上述每位专家对于教师同一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 (W) 的比较:若W在0.9左右, 则认为各位专家对于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理念趋于一致。若W小于0.6, 则需要进一步找出在评价等级中哪位专家评分等级是偏低或偏高, 从而进一步分析在教学基本功指标下每个小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W的大小比较, 找出哪项小指标的评定上各专家的意见分歧较大。该分歧是由于评价者受到自身认知图式或自身经验的影响, 或是对于新课程所要求的课堂教学评价的“三个转变”理解不够深入而形成的。其一是由过去主要评价教师的“教”向重点评价学生的“学”转变;其二是由过去注重“双基”和“学科能力”目标落实的评价, 向既注重“双基”和“能力”的形式, 又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的发展转变;其三是由注重教师对教材使用和教学方法选择的评价, 向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教学媒体的有效利用转变[4]。

新课程下实施的课堂教学评价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 需要所有评价主体学习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评价的评价思想、评价方法、评价目的。为新课程在课堂教学中的顺利实施提供正确的“评价风向标”, 特别是针对专家而言, 所谓“专家”只是说在某一阶段某一领域内的认识暂时是领先的, 但这并不表示专家就永远是专家, 专家也需要通过学习新课程要求下的评价理念来提升自己的理论基石, 以保证对于课堂教学评价中各项指标的评定是符合新课程要求的。现行的课堂教学评价主体—专家中, 不仅有学科领域专家, 而且有学校的领导等, 学科领域专家对学科基础知识的把握是牢靠的, 这样对于新课程下课堂“教”与“学”中教师的“教”评价往往偏重。学校领导可能由于并非教育评价出身, 对于课堂教学评价常常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这对于试图把被评价者进行量化是尤为不利的。教育部门可以设立各评价主体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评价的交流平台, 大家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同时还应建立相应的选择评价主体的机制, 只有那些真正理解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评价的评价要求的个体才能成为评价主体。一个平台和一个机制, 两者一脉相承, 相互影响。只有如此, 才能整体提高评价主体的评价水平, 更好地为新课程下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科学提供人才上的储备。

摘要:本文从统计学的角度分析了课堂评价主体对课堂教学评价的结果相关性, 进而为实施课堂教学评价主体的选择及提高评价水平作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课堂教学评价,评价主体,相关性

参考文献

[1][2]戎世忠.新课程理念下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与做法[J].基础教育研究, 2004, (04) .

[3]张厚粲, 徐建平著.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04) .

8.语文教学中作文评价 篇八

一、引进激励机制,让学生乐于表达

(一)日记,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载体

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只能基于大量的写作实践。写作实践的形式是多样的,结合阅读教学的练笔、周记等都是有效的形式,但在众多的练写方式中笔者更注重写日记,这是因为:

1、日记是最贴近写作本真的练写形式

对于写作的实质,作家巴金有过精妙的言论:“我们作文,只是因为我们心里有话想说,有感情要倾吐,我们用笔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写作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生活中倾吐、表达的需要,它关乎两个问题:一是心中是否有渴望表达的内容,二是一定表达技巧的掌握。两者之中,内容是前提,只有心中渴望表达,才有表达技巧运用的可能,离开了表达的内容,表达技巧也就失去了依附;表达是关键,有了表达的内容后,如何用恰当的方式进行直接关系到表达的效果。因此,旨在锻炼学生写作能力的写作形式首先要重视学生表达欲望的激发,使学生有渴望表达的内容。同时要认识到,写作技巧的形成与掌握,诚然与别人的帮助指导相关,但最终要靠个体在大量的实践中感悟得来。也就是说,理想的写作形式应该是一种为学生乐意并经常性为之的表达。依此对照,日记无疑是最佳的练写形式——它形式自由,有着充分的自主表达空间,能激起学生天然的表达欲望,有感而发;它记述的是学生真实的生活,使表达不乏内容,有感可发;它要天天写,使学生熟能生巧,感悟写作之道。

2、日记是促进人生成长的有效途径

习作水平的提高是与人心灵的丰富和人生的成长紧密相关的。写日记,需要对当天所做的事情进行回顾:今天的我做了什么?今天的我想了什么?今天的我哪些是正确的?今天的我哪些是错误的?……于是,正确的我得到了肯定,错误的我受到了批判,正是在这样的思辩中,人的心灵得以丰富,人生得以成长。诚如著名学者周国平忆及自己中学期间坚持日记时所言:“……日记,在我的生活中成了比一切功课重要无数倍的真正的主课。日记的存在使我觉得,我的生命中的每一个日子没有白白流失,它们将以某种方式永远与我相伴。写日记还使我有机会经常与自己交谈,而一个人的灵魂正是在这样的交谈中日益丰富与完整。”魏书生在谈到日记时也说:“如果我们每个人一生都坚持写日记,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伟人。”写日记,将有效地促进人生的成长;而人生的成长又反过来促进作文能力的提高。

(二)有效评价促学生日记习惯的养成

要做到每天写日记,这需要坚持不懈的恒心和毅力,实属不易,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如何使学生从开始学写到能多写日记,最后逐步实现每天写日记呢?我把重点放在日记的评价上。

1、解除形式束缚,倡导自主表达。在日记的内容上不作约束,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均可作为题材;在日记的形式、体裁上也不作过多要求,叙事日记、心情日记、观察日记、阅读日记都行,记叙文、说明文、童话、诗歌、小说亦无妨。但倡导写出真情实感,做到我手写我心。

2、及时批改反馈,善用表扬鼓励。针对学生写了好的日记后期待得到表扬的心理,我坚持每天及时批改。我总是以赏识的心态去阅读学生的日记,对写得好的篇章乃至偶尔闪现的佳句好词,都及时加以肯定。定期举行日记评讲课,将优秀的进行交流表扬。根据实际有选择地写一些评语,如学生写得特别好或者进步大时加以激励,如情绪低落或有不正确的思想时,教师以适当的语言加以疏导沟通。使他们逐步感受到日记的乐趣,喜欢上日记。

二、采用“三度评改”,使学生善于表达

使学生学会规范的书面表达,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这要通过预定的习作教学来完成。如何使习作教学更有效?我亦把突破口放在作文评价的改进上。

反思传统的作文教学,作文评价的任务大都落在教师身上,“学生管写,教师管改”已成为一种定式。这样做的弊端在于:一方面面对堆积如山的作文本,教师精力难以真正到位,不可能做到精批细改,从而影响到批改的质量;另一方面学生由于缺少对评价过程的参与,对发回的作文本往往只是浏览一下分数了事,缺少了对自己习作的进一步修改。而从作文评价要实现的功能来看,它必须把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到位地反馈给学生,并督促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在这一点上,传统的教师评价方式是很难完全實现的。如何实现作文评价所要达到的功用呢?我在实践中进行了“三度评改”的尝试。

(一)自我评价,一度批改

“好作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让学生懂得修改对于写好作文的重要性,重视对自我习作的修改。要求他们在草稿完成后认真朗读几遍,发现问题及时修改。在定稿之后进行自我评价,在文后写上“本篇作文我满意的地方是什么?我不满意(或困惑)的地方是哪里?

(二)同伴互评,二度批改

教给学生批改作文的方法。我给学生打了一个比方:我们现在给别人批改作文,就好比医生给病人看病,人家的作文就好比前来就疹的病人,病人到医院要做两方面的检查——常规体检和专项体检。我们批改作文首先也要进行“常规体检”——书写是否认真,格式是否正确,有无错别字、病句,有无佳词妙句,标点符号是否正确都要一一指出;“专项体检”——每次作文都有训练的重点,对照训练重点来检查这位同学做得怎样。然后对照这位同学的作文,用批改符号进行批改。同时根据需要进行眉批,最后必须认真写出批语。

(三)教师评价,三度批改

在进行了前面的二度批改之后,教师再把学生的作文收上来进行三度批改。教师所做的工作一方面是审查学生的批改中是否有漏批和错批,对漏批的补上,对错批的进行纠正;另一方面检查学生的批改是否符合要求,对批改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对存在问题的批改提出改进意见和要求。同时挑选写得好的和存在问题比较典型的文章,在专门的作文讲评课上讲评。

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这一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学生作文从书写格式的规范、内容的选取到表达的完整准确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9.新教学模式中的教学评价 篇九

北京师范大学 李秀兰

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学校和家庭,成为教与学的工具,促进了学校根本性的改革。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Internet网络教学的飞速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取代了传统教学中视为理论基础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而占据了优势。在新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否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能提高教与学的效果,教师、学生家长和学校的管理人员,怎么知道教学工作已经圆满完成,学生如何知道自己是否达到了学习目标,需要有可靠的评价标准和科学的评价方法。

教学评价是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按一定的规则对教学效果作出描述和确定,是教学各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的目的是检查和促进教与学。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已经产生了多种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如: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等。然而新教学模式需要发展学生许多新能力,传统的评价标准对于新能力有相当的局限性,或者说,新的能力是不能用过去的评价方法度量的。在某种程度上,传统教学模式采用的教学评价,已经不能完全适用于新的教学模式,其主要表现在:

1.教学评价是以教为主还是以学为主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刺激??反应,把教师放在主导核心的位置,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灌输者,而把学习者视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是灌输的对象,因此教学评价的主要对象是教师,评价的内容,围绕教师的教展开,如:教师确定的教学内容的范围和深度是否合适;选择的教学媒体是否适合所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讲解的时间有多长等。这种评价体系中,对学习者的评价,一般是检验学生接受教师所传授知识的数量和程度,通过学生的学习状况来审查、评价教师确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否合适;教学策略是否得当等,评价结果是作为评价教师的实例和佐证。简言之,这种对学习者的评价,是为评价教师服务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所以教学评价的对象,必然从教师转向学习者,评价学习者的学习。如: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在此指导思想下,教学评价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当然也对教师进行评价,但评价的出发点从教改变成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是否为学生创设了有利于学习的环境及是否能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等,显而易见,对教师的评价标准是围绕着学习者制定的。

2.不同教学模式下的评价标准

教学评价的关键在于制定出明确而又客观的标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最主要的责任是把知识传授给学习者,所以教师本人的学识是重要的。另一方面,相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达到相同的教学目标,经验丰富的教师能省时、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而没有经验的教师,往往既费时又费力,效果还不佳,这是因为教师采用的教学策略和方案不同。而教学方案的好坏,教学策略的优略,是靠诊断和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作出判断的。因此评价教师的教,通常是以教师拥有知识的数量大还是小,面宽还是面窄,渊博还是肤浅;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容易被学习者所接受等为标准的。这种模式下对学生的评价更多地集中于对教师所传授知识接受的数量有多少,掌握程度的深浅等为标准。

而对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评价,评价对象从教师转到了学生,评价的标准从知识转向了能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是因为,在信息社会里,知识的数量已经大大地超越了人类记忆的极限,知识更新又是如此之快,人们不得不终生学习。已经掌握的知识会很快地过时,自己需要的知识,不仅可以通过听教师讲课,更可以跨跃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自己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寻找、挑选甚至挖掘。搜集、整理数据;提取出有用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才是立足于高科技信息时代的根本。当然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评价体系,仍需对教师进行评价,但是,因为教师已经从中心主导地位转变到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习者的伙伴,所以评价的标准也相应转变成了教师是否为学习者创设了一个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情境;是否能激发学习者的动机、主动精神和保持学习兴趣;以及是否能引导学生加深对基本理论和概念的理解等。而课堂讲解时间的长短等一些表面形式的标准已经不能适用于新模式,是需要彻底屏弃的。

3.两种教学模式下的评价方法

在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评价体系中,评价方法一般是收集、整理和分析学习者的有关信息,用来证明教学的效果。并且以知识为核心,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确切地说,是学习者能够记忆教师所教知识的数量的多少。这种评价方法的问题是,学习者学习的好坏,固然与教师的教密切相关,然而也不能排除如下因素:课堂集体式的教学形式,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结构,而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肯定会影响对所灌输的知识的接受能力。课堂集体授课的形式,还不能适用于具有各种不同认知特性的学习者,这是因为,有的学习者善于形象化思维,而另一些学习者则长于抽象思维;有些学习者喜欢听教师讲解,而有的学习者更愿意独立思考,自己学习;有的学习者记忆能力很强,而另一些学习者强于推理;有的学习者自主学习意识强烈,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而另一些学习者却依赖成性,必须依赖教师指导。另外,学习者的个性、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等都会影响教师教学效果。

技术对教学的支持,促进了教学环境的变化,环境的变化把重点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由以教为主转变成以学为主。在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中,因为采用了自主学习策略,学习者可以按照自己的认知结构、学习方式,选择自己需要的知识,并以自定的进度进行学习,所以评价方法也多以个人的自我评价为主,评价的内容,也不是掌握知识数量的多少,而是自主学习的能力、协作学习的精神等。个人自我评价的优越性在于,学习者可以不顾及评价结果造成的不利影响,因此评价会更客观确切地反映学习者的实际情况。

4.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传统的教学评价,侧重于学习者掌握知识的数量和程度,因此可以用定量的方法,既搜集学者练习、测验、考试、作业及课堂口头回答问题的成绩数据,然后运用数理统计、多元分析等数学方法进行处理,提取出规律性的结论来,如:学生学习成绩多呈正态分布,方差值表明了评价群体中每一成员,对应达到的教学目标偏离的程度等。对于学习者的非智力因素,因为多是用语言加以描述的,所以多采用定性评价,评价的结果也是没有量化的描述性的资料。

在新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评价,因为评价的标准从知识转向了学习能力,还包括了学习动机,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因此,体现学生情况的数据,很难用数字精确地表示出来,而多用自然语言加以描述。在自然语言中,大量的陈述语句存在模糊性,对评价标准的描述也不例外,具有模糊性,如学习能力很强,学习兴趣浓厚,学习动机差,不能很好地与他人协作等。这些评价是明白的、具体的,但具有模糊性。那么对于评价标准的语言描述,能不能用定量评价方法呢?答案是肯定的。作法是将模糊性语言描述加以数量化,从而可利用传统的数学方法进行分析处理。模糊集合理论为把具有模糊性的语言描述进行量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性很强的科学方法,模糊多级多因素综合评判方法,能很好地适用于新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评价。

上一篇:煤矿劳动合同下一篇:who食品安全五大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