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有效教学方法读后感

2024-11-15

读有效教学方法读后感(精选8篇)

1.读有效教学方法读后感 篇一

读《有效教学方法》有感

数学组

赵桂凤

利用寒假,我读了《有效教学方法》,深受启发,深有感触,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我觉得老师若想把认真准备的课付诸实施,把教学原则成功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还必须达到上好课的一些基本要求: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清晰授课、组织严密,学生兴趣浓厚、课堂气氛热烈。作为教师,要始终牢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自己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把握教师的主导地位,做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评价的衔接。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好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衔接。

一、目标明确。

目标明确是指上课时老师明白这堂课要掌握些什么知识和技能,要养成些什么行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等,也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在一节课上,师生的活动都应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进行,教师上课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有时插科打浑,为了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有时把内容引申出去,涉及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以外的某些知识,甚至有相当广度,只要是有利于目标的完成,都是可以的。但是,漫无目的地讲故事、炫燿知识、东拉西扯,做那些与实现目标无关的事,应予以否定,对学生也同样,教师要及时发觉并纠正学生努力完成任务。

二、内容正确、重点突出。

在一节课上教师要把精力主要放在重点内容的教学上,不要对所有任务和所有内容平均使用时间和精力,对细枝末节的知识可以蜻蜓点水地一带而过,对重点知识、概念和原理要花力气教学,对重点要引导学生弄懂、弄清、熟练掌握。教师讲授的数学知识还必须是科学的、确凿的、符合逻辑的,技能或行为要符合规范,并且应该要求学生出的反应同样是正确的。如果不正确,教师就要及时予以纠正。

三、方法得当。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善于选择方法,创造性加以运用,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方法本身无所谓好坏,但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使用范围,教师上课运用的方法要与教学情境相适合。

教师教授的知识必须是科学的、确凿的、符合逻辑的,技能或行为要符合规范,并且应该要求学生作出的反应同样是正确的,如果不正确,教师就要及时予以纠正,学生心目中的教师往往是崇高的、万能的,他们会向教师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对待学生的疑问应持谦虚、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要轻易作出没有把握的回答。当教师没有把握回答问题时,教师可以说:“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是否有哪位同学能回答?”“这个问题提得很好,课后大家可以相互交流,也可以找资料来解决等方法。

四、清晰授课

教师在上课要用普通话,声音要响亮,言语表达的速度要适合学生的可接受程度,言语要流畅、生动、明白易懂,板书要规范、大方、清楚,如果教师的表达富有感情、动人,那么效果就更好,在讲到一些重要的内容时,教师表达的速度要放慢,有些字、句不妨重复陈述一遍,表达的不同知识点之间最好有停顿,留些时间让学生思考、交流。在学生发言时,教师应同样要求学生表达清晰,让全班学生听清楚,表达要避免自顾自地独白,要注意与学生交流,抓住学生的思惟和情感,使教师的思想和情感与学生沟通。

对于教师,要做到清晰授课,就要求在课前要深入研究数学教材,钻研数学新课标,通过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了解教学内容的整体以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掌握各部分内容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仔细阅读领会教学参考书,明确教材的地位和体系,掌握其中心内容,确定教学目的,考虑教材的组织和处理。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前要对所讲授内容有清晰的理解思路,教师自身对知识有宏观和微观上的把握,对教材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在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基础上,有要求教师在平时要苦练基本功,要有较好的表达能力,能够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准确的转变为学生能够理解领会的语言并表达出来。语言是教师将自己的知识转换为学生知识的主要媒介。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总要有一个反应时间段,而教师清晰的表达,可以大大缩减转化的时间。通过教师清晰的讲授引导,形成学生较清晰的科学的知识脉络。又需要教师能够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不同的阐述方法,从知识的其他角度入手,进行再次论述。这样教师所要传授的知识才会在学生脑海里生根发芽。有了对教材的深刻理解,语言的清晰表达,要达到清晰授课的教学效果,还要利用举例、图解和示范等方法,来解释和澄清。

五、组织严密。数学课的进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紊,课的节奏紧凑,不同任务变换时速度自然,课堂秩序好。教师要有一定的组织才干,取得学生的积极配合,才能做到组织严密

六、学生兴趣浓厚,课堂气氛热烈。

一节课应自始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是否得到发挥取决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教师在课上要边教边观察学生的反应,根据学生的反应调节自己的教学。一旦发现学生反映漠然、注意力分散,要立刻找原因,发挥教学机智,通过调整内容、方法、管理三个方面去激起学生的积极状态,如果内容太深了,就该尽量的浅显的方式来揭示的本质;如果进程的把握,对教材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在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基础上,有要求教师在平时要苦练基本功,要有较好的表达能力,能够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准确的转变为学生能够理解领会的语言并表达出来。语言是教师将自己的知识转换为学生知识的主要媒介。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总要有一个反应时间段,而教师清晰的表达,可以大大缩减转化的时间。通过教师清晰的讲授引导,形成学生较清晰的科学的知识脉络。通过第一次讲授,学生很难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这又需要教师能够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不同的阐述方法,从知识的其他角度入手,进行再次论述。这样教师所要传授的知识才会在学生脑海里生根发芽。有了对教材的深刻理解,语言的清晰表达,要达到清晰授课的教学效果,还要利用举例、图解和示范等方法,来解释和澄清。

2.读有效教学方法读后感 篇二

1. 阅读书籍, 积累写作知识

只有通过博览群书、潜移默化, 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写起文章才能任意挥洒, 笔翰如流。“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而, 在语文课上要引导学生掌握文章内容和思想内容, 熏陶学生的情操, 还要随时捕捉学生写作契机, 相机诱导, 有意地把传授写作知识, 培养写作能力渗透到阅读教学中。通过指导学生解题, 提高学生审题立意的能力;在指导学生掌握文章思路、理清文章层次中, 培养学生选材、谋篇布局的能力;在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学习修辞方法、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同时, 培养学生遣词造句、抒情达意的能力。

语言文字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也不是每节课上语文老师“苦口婆心”地问, 学生“声嘶力竭”地答出来的, 而是通过知识的积累和感悟。好的文学作品都是前人、名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总结, 渗透着他们的心血, 各人有其不同的特点, 读得多了, 记得深了, 不仅会丰富自己的词汇, 增长自己的写作知识, 开阔视野, 启迪思维, 陶冶情操, 更可博采众长、补己之短, 提高写作水平。

2. 观察事物, 养成写作习惯

(1) 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启发他们睁开眼睛多看, 张开耳朵多听。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源泉, 但如果不注意观察, 即使材料再丰富, 也是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 成为过眼云烟, 经耳雷电。只有引导学生做有心人, 学会运用各种感官去观察, 才会留下深刻印象, 从中体会生活的乐趣和奥秘, 积累写作素材。

(2) 引导学生留心观察他们最喜爱、最熟悉的事物, 激发兴趣。小动物、小玩具是孩子们最喜欢、最熟悉的事物, 他们最感兴趣, 但如果平时不注意观察, 虽然平时经常喂养、玩弄, 可真叫他们写起来就无话可说。如有一次学生进行“我喜欢的……”习作练习。开始时他们兴致很高, 可交上来的草稿却套话连篇, 空洞无味, 没有一点儿小动物的灵气, 更不用说情感的发挥了。我们特地把学生带到学校望星园的实践基地兔舍旁, 引导他们留心观察小动物的外形与生活习性。在教好范文的基础上, 让学生试着有顺序地写自己喜爱的小动物, 这样学生就有的放矢地观察, 写作时就有“米”下锅了, 尝到了观察的甜头, 也就有了写作兴趣。

(3) 启发学生留心观察身边偶发事件, 善于思考。学生生活常有偶发事件发生, 这些事件有积极的, 也有消极的。教师要善于处理这些偶发事件, 并将其作为写作素材, 引导学生观察。有一次, 班里有两位学生捡到一个笔袋交给了班主任, 通过写“失物招领”找到了失主。班主任就此立刻让学生们展开讨论:面对笔袋同学们会怎么做?这两位同学又是怎么做的?大家说了什么?你心里是怎样想的?由于即景即情而谈, 因此大家都有话可谈, 讨论得非常热烈。在此基础上, 教师趁热打铁, 让学生把刚才的事追忆下来。这样, 既使学生具体领会怎样发现写作材料, 又教育了人。如能坚持经常激励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随时随地地观察思考, 时间长了, 也就逐渐养成了观察事物, 积累素材的习惯。

3. 勤练笔头, 丰富写作经验

常言道:“熟能生巧”, 写作文也是一样, 写得多了, 各方面的技巧均得到锻炼, 笔下就自然“生花”。在平时注意让学生多读多练, 指导学生写“生活日记”“读书笔记”, 要求学生“天天写”“事事写”。“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知识越积累越广博, 材料越积累越丰富。观察、思考所得材料不及时记录下来会随时间的流逝而被遗忘。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思考习惯的同时, 要指导学生勤动手, 写好生活的积累簿。这样既练习了写作, 又强化了记忆, 还加深了感受, 为写作积累了素材。

4. 致力评改, 激发写作兴趣

叶圣陶先生曾对传统的作文批改提出批评:“教师改问, 夜出辛勤, 苟学弗晓知故, 即工夫同于虚掷。”这句话对我们教师很有启发。为了提高作文课堂效率, 教师要认真批改, 做好重做训练, 抓住一个重点, 解决一个问题。无论是同学们课内、课外的作文, 教师都要认真批改, 详细地做好批改记录。结合作文教学中习作训练的重点, 在每次重做训练时, 首先目的明确, 明白这次重做训练具体要解决哪一个问题, 做到心中有数。

3.“读”是学习数学的有效方法 篇三

在教学中,运用导读和自读相结合的方法,即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教材(包括预习导读,理解复读),强化通读和广泛阅读与数学有关的科普书刊和辅导资料,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预习导读

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必须要进行预习阅读,在阅读之前,教师可给出导读提纲,使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如:在讲解“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时,可给学生留如下预习提纲:什么是平行四边形?在实际生活中哪些地方能看到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是怎样得出来的?等等。学生通过阅读分析、主动探究,自己找到正确的答案,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二、理解复读

这是进一步理解数学知识的理解性阅读,每一节课的课后要抓住本节课的要点和关键进行阅读,深刻领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增强知识。如:在学完“正方形”一课后,要求学生通过阅读,以便加深对正方形概念的理解,掌握正方形与矩形、菱形的区别与联系等。既巩固了所学知识,使之上升到了理性认识,又使学生对知识准确地进行运用,因而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强化通读

即在单元或章节及总复习中通读教材,查缺补漏,并在通读中感悟各基础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提高概括能力,将所学的知识归纳分类,形成知识网络,纳入知识体系,进而夯实基础。

四、广泛阅读

阅读和数学有关的科普书刊及辅导资料,在学生已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增加阅读量,扩大信息量和知识的覆盖面。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科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而我们不可能不断地把自己日新月异的概念和规律补充到教学大纲里去。因此,现代的学校里阅读科学书刊就成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锻炼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会学习。这也是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对于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述的概念或定义、定理等,要学会译读,从而使学生不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作者单位:铁力市第三中学)

责任编辑/张烨

4.读《有效教学》有感 篇四

有效教学设计

最近一段时间读了《有效教学》这本书的前几部分,在读的过程中思考着我校的翻转课堂。感觉很有指导意义。

结合者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这一环节,在这本书里提到了一些怎么样备课才实用的一些意见和做法,在我看来很有道理,比如说在怎样解决“备课”“上课”两张皮的问题上,孙剑荣老师的阐述就很有道理:她说备课的方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教师的钻研、思考,词语合适的教学方式及手段以达到好的效果。

在翻转课堂背景下,教学设计要充分备好学生与备好课堂,依据课标找准重难点,同时再结合学生的实际,真正找准学生的难点。

另外在教学方法的预设上,我们如果能从目标、核心环节、练习、板书、变化等多方面考虑备起,并且多参与有效的集体备课,那么对于我们自身教育教学水平来说将是一个很大的提升。

认真做好教学设计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最佳前提: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善于调整和修正教学参考资料的相关内容,不要完全依赖于教学参考书及教材所约束的内容及进度安排。对于不适于学生的学习实情的内容,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及进度。让学生的学习符合学生的整体认知规律和学生其它学科关联知识。

教学设计的科学性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注意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力争设计科学合理,时间分配及安排尽最大可能在学生的有意注意的时间段落。对于重点和难点的突破时间要放在课堂时间的黄金时间,并要留下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来回顾当堂课的知识,做到即时消化。

5.读《有效教学》有感 篇五

在平素的教学中,有些现象是值得我们深思及追问的:学生能够背诵图形的面积公式就会求各种图形的面积了吗?能的够背诵出“两个数相除,就叫做这两个数的比,被除数相当于比的前项,除数相当于比的后项……”就理解比了吗?能够背诵“像2x+5=27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就是认识了方程?认识三角形就一定要让学生顺利的说出“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再运用这个定义去判断图形(即使不学习这个定义学生也能判断)是否是三角形,这个教学价值又是什么?……这些是有效的教学吗?

非常喜欢弗洛伦塔尔的一段话,它是这样描述数学的表达形式:没有一种数学的思想,以它被发现时的那个样子公开发表出来。一个问题被解决后,相应的发展为一种形式化的技巧,结果把求解过程丢在一边,使得火热的发明变成冰凉的美丽。因此他说:教材是“教学法的颠覆”。

这让我想起了前些天跟学校同事的一次磨课。一年级的《找规律》一课,对于教材给出的例题,如一红一黄,一红一黄,一红一黄……花的排列,我相信即便是学前生也能发现这样的规律,如果教学活动仅仅是让孩子们找一找规律,接着填一填,那么我想这是无效的教学。我想探究规律存在的本质才是这堂课的重点所在。因此,这堂课让学生感悟诸如以几个图形为一组,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个过程比学生找一找规律来的更有意义。

又想起最近在教的六年级,总复习中关于图形的认识这块,如果仅仅是将知识点笼统的复习一遍,学生需要接纳的知识点不可谓不多。如果教师之前做过一次归类(用树形结构归类等方法),我想知识点会显得更清晰易懂。一般我们都这样做。也有不同寻常的,从点线面三个方面来对图形进行认识,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进行沟通。静态的方面来看,我们可以先复习线的内容和角的内容及线的位置关系,然后从边的特征和角的特征来对各种图形进行归类讨论。动态方面,让学生感悟点动成线,线动成面这样的运动过程,形成更深刻的体会。如果认真这样去做,我想这堂课的教学学生会收获更多。

如何实现从“冰凉的美丽”到“火热的思考”?小学数学教学应该给孩子留下什么?毋庸置疑,我们该给孩子留下的是数学的思考方式、数学的思想,浸润的是对数学学习的热爱以及对数学的积极态度。我想,我们需要努力的还有很多。

那么平常的教学中,我们该怎么要求自己呢?看了《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这一书,对我启发也是很大的。首先,把握概念本质是有效教学的根本。为什么这么说呢?它源于对教师备课过程以及教师教学实践场景的追问和理性思考。通俗点说,你要给孩子一杯水,自己得先有一桶水。其次,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打造厚重的小学数学课堂。它作为数学知识内容的精髓,是对数学的本质认识,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指导思想和普遍适用的方法。如“数形结合思想”、“集合”、“极限”、“函数”、“分类”、“一一对应”、“转化”等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最后,我们要研究学生,了解学生,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和谐、全面的发展。但是,我们真的了解学生吗?虽然我们天天和学生在一起,但是仅凭自己的主观感觉和经验推断学生的发展需求,会造成主观认识和客观现实的差距,从而导致教育教学活动的低效甚至无效。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学前调查就显得尤为重要。近段时间,我们也一直有在做学生的前侧分析,发现学生的一些思想能力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如果我们没做这些,根本就不会有这样的发现,这些发现对我们的课堂教学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必须进行学生研究。

6.读《有效教学法》有感 篇六

杨 辉

“有效教学”的最终衡量的标准就是“学生成长”,这里的“有效教学”是个大概念,包括有效备课、有效上课、有效拓展和有效评价。从行动策略角度来看,有效备课是指“师生共备”;有效上课是指“师生共学”;有效拓展是指“师生共拓”;有效评课是指“师生和评”。

这种新视野下的新课程有效教学,主张“先学后导,问题评价”的教学思维,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有效课堂教学将是师生共同围绕研究主题或项目进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生成意义的共同体。新课程有效教学将呈现出问题性、和谐性、开放性、多样性、灵活性、情境化等特征。读了韩立福教学法,我受的启发很大,有些感想,非常深刻。印象最深的是以下几点:

1、教学设计的四化:知识问题化、目标具体化、主体探究化和训练课堂化。他其实就是在诠释新课标里对于教师、学生、课本、课堂的要求:教学设计必须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实现教学设计主体化;教师角色应由“控制者”向“引领者”转变,实现师生关系民主化;课程整合应由“学科视野”向“课程视野”转变,实现课程整合适用化;教学模式应由“传递中心教学”向“对话中心教学”的转型,实现教学模式多样化;教学方法应由“提示型教学方法”向“自主型教学方法”转变,实现教学方法灵活化;教学方式应由“教的课堂”向“学的课堂”转型,实现教学方式开放化;教学环境应由“静态平衡”向“动态和谐”转变,实现教学环境和谐化.2、高质量的预习。韩教授提出了:现在的预习要由以前的“感知预习”转变为“理解预习”,他还提出了“查、画、写、记、练、思”六字诀的预习法,说当学生预习就能自己学会的知识,我们就坚决不讲,多余的时间就练笔。(专指语文)与此相应的课型就由以前的“复习课”和“新授课”就转变成了“问题生成课”和“问题解决课”。此处对我们设计导学案大有启发。

3、课堂发展形态。韩教授把课堂的发展形态分为由低到高的六种:“教师搭台教师唱—教师搭台师生唱—教师搭台学生唱—师生搭台师生唱—师生搭台学生唱—学生搭台学生唱”,风趣幽默的表述把动态课堂阐述得很准确。也让我们每一位在听讲座的教师深深地思索:我的课堂在第几层次?我要追求怎样的课堂?怎么样达到我的目标?……

7.读有效教学方法读后感 篇七

第一, 读准字音。

洪镇涛老师说:“认清字形, 读准字音, 是文言文学习的起码要求, 也是文言文诵读的起码要求。”[2]文言文有很多生僻字、多音字, 如果想当然地读, 就很容易读错。有些字读错, 就可能破坏文章的音韵;有些字读错, 就可能会把字义曲解。更为可怕的是, 有些字读错, 就可能一辈子都纠正不过来。因此文言文的诵读, 最基本的要求是要让学生读准字音。请看欧阳代娜老师的《岳阳楼记》教学片段:

首先由两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由大家指出听读中发现的读音方面的问题。

生:在第一自然段的朗读中“属”字读错了。

师:应该怎么读?

生:应读zhǔ, 不应该读shǔ。

师:“属”字在此当什么讲?

生:与“嘱咐”的“嘱”相通。[3]

欧阳老师将字义与字音相联, 学生在读准字音之时, 也理解了为何读此音。这个过程费时少, 收益大, 效果明显。

无独有偶, 韩军老师对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视的。他认为读书时, 要“通过老师指导, 或利用工具书和文下的注释, 把每个字音都核对准确。不能带着错音来读”。[4]基于这一认识, 韩军在上《与朱元思书》时, 让学生当小老师为学生范读课文, 并请其他学生纠正错误读音。之后, 韩军总结:“缥, 我们很容易读错, ‘缥缈’中应该读一声, 而‘缥碧’中只能读作三声。‘缥缈’还可以写成‘飘渺’, 都是若有若无、隐隐约约的意思, 而‘缥碧’是青白色的意思。‘窥’只有一个音, 就是一声。他还把一个字读错了, ‘急湍甚箭’, ‘湍’应是一声, 他读成了二声。这封信美不美?一封信居然还写得如此美!下面我们一起齐声把全文朗读一遍。注意, 刚才纠正的字不要再读错了。”[4]

笔者也特别注意这一点。在学习文言文之前, 必定让学生提出容易读错或难读的字音, 师生共同解决。这样, 学生读错的现象大大减少了。

第二, 读准节奏。

韩愈说:“彼童子之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其中“习其句读”, 就是断句。古人的文章是无标点的, 学会断句是古人读文章的一个基本功。今人读到的古文都是标好标点符号的, 但句内的停顿也是存在的。句内停顿读错, 就有可能曲解句意。因此, 对于难以读准的片段和句子, 教师可借助语法、语义等手段帮助学生揣摩涵泳, 读准节奏。

如教学《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有学生读“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一句, 只在“将”后停顿, 把“天将”这两个单音词读成双音节词, 这就会把“上天”误解为“天将”, 把“于是”误解为现代汉语的连词。此时教师就要强调“天”与“将”都为单音节词, 为避免曲解文意, 此时应在“天”后停顿。而此句中的“于是”也属相同情况, “于”和“是”也要分开读。可见, 读准节奏, 不仅能使朗读更为流利顺畅, 还有助于把握文意。

第三, 读懂文意。

文言文阅读目标定位于读懂文章内容, “如果对作品思想内容理解错误, 那么朗读一定会以失败告终”。[6]的确如此, 文意不解, 文章其他方面的解读也就无从谈起。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要着力引导学生读懂文意。

读懂文意有两层含义。一为读懂文内之意。由于客观原因, 文言文存在很多疑难字词, 如果不清除字词障碍, 就无法准确理解文章, 读的有效性就如空中楼阁。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让学生结合课文注解、相关词典进行口译。二为读出文外之意。读《愚公移山》, 教师就对“愚公”、“智叟”称呼的不同引导学生进一步品读文章, 在学生了解实际上“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之后, 教师乘机追问:为何作者不称愚公为智公, 智叟为愚叟呢?学生在读中往深处思索, 进而明确:一方面作者用“反讽”的手法, 隐含着作者人定胜天的价值观;另一方面, “公”之意为老公公, “叟”之意为老头子, “公”、“叟”之间彰显了作者的感情倾向。引导品读这两字, 学生不仅更为准确地把握了其中之意, 且对文章内涵有了更深的认识。

第四, 读出文化。

脍炙人口的文言文大都是经过千百年淘洗而流传下来的, 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闪耀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的光芒。朱自清认为, 对于中国古代经典作品, 可以止于理解和欣赏, 增加一番文化见识。因为古典文化的学习, 主要是对本国国民的一种文化素质的培养, 并不完全着眼于实际的应用。可见, 在读文时, 如果不透过语言与古人交流, 寻得文字符号背后的文化, 获得对时代文化的体验, 那这样的读很难谈得上高质量。文言文教学势必要引导学生关注其中的文化因素, 读出蕴涵于文字内的丰富文化。

如《季氏将伐颛臾》, “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贫而患不安”与“故远人不服, 则修文德以来之”这两句, 对大多数学生而言, 翻译并非难事 (教科书更是给足了注释) , 但仔细读, 我们就会发现句中的“均”、“安”、“文德”体现了孔子“仁”的政治理想。此时就要适时引导学生研读, 使学生理解并沉浸于优秀的民族文化中。

诸如此类的例子在教材中有很多, 教师要注意挖掘其中的文化蕴涵点, 在琅琅读书声中, 导引学生涵泳、品味, 使学生得到优秀民族文化的熏陶。

第五, 读出情感。

文章不是无情物, 大凡优秀文章, 都蕴涵着作者浓郁的思想情感。读文言文, 要读出字里行间的跌宕情感, 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 使自己与作者的情感相契合。

情感倾向比较明显的文章, 教师可抓住情感关键词句, 引导学生品读。如《出师表》中的“临表涕零, 不知所言”一句, 就使诸葛孔明“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情感溢于文表之外。扣住此处再读全文, 情感就会更为到位。

情感含蓄的文章, 教师可引导学生找到文章的情感处, 与学生一起琢磨体会。如《与朱元思书》, 其中“泉水激石, 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 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 猿则百叫无绝”几句, 很多学生认为是纯粹写景。其实这几句从听觉入手, 写了水声、鸟声、蝉声及猿声, 但种种声响不会让人觉得嘈杂, 反而构成和谐的乐曲。这样细细分析, 我们不难发现, 隐藏在字词背后的是作者对大自然的向往、赞美之情。只有理解了这种情感, 学生才能更为准确、深刻地把握文章的思想, 读得才有成效。

第六, 熟读成诵。

韩军老师说:“熟读成诵, 这是语文教育最关键、最重要的环节。”[4]文言文更是如此。读的最高境界是熟读成诵, 能否使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文, 使文言文的精髓融入学生的血脉中, 让学生获得文言学习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 是熟“读”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

我们应想方设法让学生当堂成诵。洪镇涛老师就是这方面的典范。如在《伶官传序》的教学中, 洪老师通过“读———分析——背———再读———再分析———再背”的方式, 逐层推进, 学生分段背诵。课末, 洪老师进一步巩固背诵成果。请看教学片段:

师:下面呢, 我想我们能不能把全篇文章都背一遍!现在各人背一遍, 然后分角色来背诵全文, 好, 背书!

生: (紧张而快速地背, 书声琅琅约两分半钟)

师:好!我们一起来背, 还是这个办法。第一段, 男生;第二段按刚才那个办法;第三段男生;第四段全体。好吧!可以看黑板, 黑板上有提示。“呜呼……”预备起。

生: (合上书, 大声、整齐、有节奏、有感情地背) [2]

课结束, 学生背得差不多。这样, 学生的文言语感才有可能得以巩固。

清代桐城派刘大櫆提出“因声求气”说, 这是学习文言文的不二法门。在教学中我们要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读, 甚至要求学生背诵。同时在读的过程中, 我们也不能“放羊式”地让学生读, 更不能“一读了之”, 作为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读”, 发挥“读”的最大功用, 提高“读”的有效性。我们有理由相信, 只要我们不断提高“读”的有效性, 文言文就会越“读”越精彩。

参考文献

[1]朱瑜章《也谈文言文的教学目的》, 《语文学习》2002年第2期。

[2][8]邹贤敏主编《洪镇涛:打开“学习语言”的大门》,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第51、133页。

[3]邹贤敏主编《欧阳代娜:“呼唤”整体改革》,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第89页。

[4][5][7]韩军《韩军与新语文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第140、213、147页。

8.读有效教学方法读后感 篇八

一、确定分步目标细化“读”的有效要求

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一般过程和阅读教学的规律,学生学习课文一般分四步走,即读通→读熟→读懂→背诵,这四步是环环相扣、步步加深的,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确定分步目标,并向学生提出各步的明确要求。

第一步“读通”。即要求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这是阅读的首要环节。在这一环节,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自由放声地读课文,这时学生难免会遇到一些生字词,教师首先要启发学生查阅课文后面注有拼音的生字或工具书,使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并初步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然后要求学生读时做到不漏字、不添字、不重复、不破句以及按标点停顿。

第二步“读熟”。在“读通”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朗读时做到通顺、流畅,有一定的速度。在这一环节,可以教师范读,让学生模仿,也可以指名读或抽样检查,并根据学生读的情况,及时进行评价与指导。

第三步“读懂”。就是要求学生在前两步的基础上,带着问题融情诵读,通过“领悟于心,以声传情”的读,能真真切切地去感受语言,品味文韵,升华感情。

第四步“背诵”。背诵是储存、积累、丰富语言和文化的有效手段。在这一环节,教师要加强背诵指导,授之以法。要求学生要有量有质,不仅要背得正确、流利、朗朗上口,而且要有感情,能准确表达语气,真正做到“读而明其旨,背而知其味”。

二、综合多种形式强化“读”的有效训练

为了使阅读教学中“读”得有序、有目的、有效,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针对小学生的特点,综合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读的有效训练。

1.激情引读,引导学生在感染中读。课堂上教师丰富而充满激情的语言、动情的语调极具鼓动性和感染性,它如同一颗催发情感的种子,落入学生的心灵,从而把学生带进文本,感受文本。例如:我教《盘古开天辟地》一文时,用十分动情的“一年过去了,盘古怎么做?”“一百年过去了,盘古仍然怎么做?”“一万年过去了,盘古仍然怎么做?”的激情引读,催发学生的情感,学生在教师的引读感染下,进行激情朗读,从而让学生在读中走进童话世界,感受盘古的坚毅与顽强,形成读者与作者的情感共振。

2.视、听结合,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读。教学中创设与课文相应的情境,通过画面、音乐的观察与欣赏,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读。把文本中的语言文字化作有声有色的情景,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融入教材,在语言文字中畅游。例如:我在教《村晚》这首古诗时,首先通过图文对照和播放乐曲,借助优美的画面和幽雅的音乐,形象地展示、烘托、渲染“村晚”的秀美,然后在学生陶醉于村晚美景的情境中时,进行看图朗读与配乐朗读,让学生入其境而知其事,明其境而通其情,情为所系,心为所动。

3.比较揣摩,引导学生在感悟中读。文章的意蕴、作者的感情,往往都是通过文本中一些词语或明叙或暗含,只有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进行比较揣摩,在感悟中读,才能使学生的语感不断上升。例如:《天鹅的故事》一文中,共出现过三次“克噜—克哩—克哩”,我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比较天鹅每次发出这叫声时所处的不同情境,指导学生在感悟中要用不同的语调,模仿天鹅的叫声去读,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这样学生通过比较揣摩,在感悟中读,就能读出审美感、情味感、意蕴感。

4.角色模拟,引导学生在表演中读。角色模拟在表演中读是小学生喜爱的形式,也是训练读的重要方法,让学生进入角色,模拟角色口吻表演读,是对课文情境的一种延伸,可以较好地让学生体验语言包含的情意,学生把朗读和体验完美地结合起来,学生读起来就会兴趣盎然、有声有色。

5.释疑解惑,引导学生在震撼中读。我们发现有些学生读课文时往往读得索然无味,缺乏感情,其实这并非是学生的情感淡漠,而是对文中所描绘的情形或人物形象不理解、不认同,于是难以感同身受而不易与文本、与作者产生心灵共振,情感共鸣。因此教师必须及时给学生释疑解惑,突破难点,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撼而融情去读。如此,学生必然会读得声情并茂,感情充沛。

阅读教学中,在积极开启读的闸门的同时,教师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充分激发学生读的兴趣,适时进行读的检测和评价,切实加强读的方法指导和技能的训练,努力培养学生读的良好习惯,从而扎扎实实地提高读的质量。

上一篇:青年教师个人总结-李亚下一篇:关于表彰优秀班集体和十佳校园之星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