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2024-07-09

村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精选12篇)

1.村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篇一

榆中县第四中学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早餐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为不断增强我校广大青少年的体质,保证青少年能够健康成长,按照全县统一安排部署,我校实施了农村中小学校寄宿生营养早餐工程,为保证广大食用鸡蛋学生的身体健康,确保出现上述不良事件后能够及时有效进行处置,特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组织机构

1.榆中县第四中学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早餐工程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组 长:范文忠 副组长:金兴荣 李得玉

组 员:王世平崔艳栋 魏相俊 张彦福 蒋荣军

及各班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主 任:王世平

副主任:崔艳栋 张彦福 蒋荣军 组 员:各班主任。

办公室设在榆中县第四中学政教处。

2.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领导组织机构,负责本校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学校要积极宣传普及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早餐工程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学生对营养早餐工程的认识,切实加强营养早餐工程中鸡蛋卫生日常安全管理,及时发现隐患,减少安全事故发生,降低损失程度。

2.依法管理。要严格执行营养早餐工程食品卫生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对学校安全的预防、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要切实发挥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员的作用,建立健全学校食品卫生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

3.快速反应。学校要建立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一旦发生食品卫生安全事故,要快速反应、及时报告、准确处置。

三、事故应急处理

1.报告制度。为学生发放营养餐的学校一旦发生事故时,应按照《榆中县县食品安全委员会重大食品安全应急处置预案》,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具体为:学校发现少量(5人以下)轻度症状(如呕吐、腹泻)应及时送医院救治;发现较严重的营养早餐卫生事故(指出现严重食物中毒症状者或出现5人以上相同症状的群体发病情况,下同),应立即在第一时间内向上级部门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报告,同时立即启动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在事故处理中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定时报告制度。2.报告内容。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人员伤亡情况、事故简要经过、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和事故现场控制情况以及报告人和事故报告单位。如果事故现场、伤亡人员数量等情况发生变化的,事故发生单位应及时补报。

3.救援措施。学校一旦发生较严重营养早餐卫生安全事故,组长应当机立断,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按照预备方案,各就各位,组织救援行动。初步摸清症状,群体发病的还应彻查事故原因,排查发病人员,并建立动态性名册,防止遗漏。

4.医疗求援。学校发生较严重营养早餐卫生安全事故,应立即向就近医疗机构和卫生防疫部门发出医疗求援,并拨打“120”医疗抢救电话。要及时将发病人员送到医院抢救。主动向医疗人员报告发病情况,并做好秩序维护等工作。

5.联系家长。学校发生的食品卫生安全事故,不论事故大小,都应及时与事故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如实说明事故情况,不盲目猜测。做好学生家长思想安抚,及时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力所能及地为家长做好服务工作,防止过激行为发生。

6.病源保护。学校发生较严重营养早餐卫生安全事故后,应立即封存样品,以便及时查找致病原因。

7.人员调度。事故应急处理人员由领导小组组长统一调度,办公室具体安排,明确分工,落实职责,听从指挥,确保到位。

四、事故责任追究

1.对因学校领导不重视、责任不到位、防范制度不落实,导致学校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按“按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到位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教育不放过”的原则,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直接责任人责任。

2.对导致事故起因的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要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3.对在事故处理中的玩忽职守、推诿扯皮等影响应急预案顺利实施的行为,按国家、省、市、县有关规定给予责任人党纪、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4.对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拖延报告或对事故未及时处理并阻挠有关部门调查处理的,要给予学校主要负责人行政降级或撤职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榆中县第四中学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早餐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榆中县第四中学 二〇一二年二月二十六日

2.村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篇二

一、旅游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旅游是人们为了休闲、娱乐而进行的非定居性旅行或浏览过程中放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 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 受空间、时间、地域制约。因此, 旅游是一项受自然及社会环境综合影响的活动, 任何环节出现异常都可能引起旅游安全问题。常见的旅游安全事故的原因有:

(一) 自然及社会因素

旅游活动的开展需要特定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但自然及社会环境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 具体表现为旅游环境的不安全状态。这种不安全状态包含:自然环境不安全状态与社会环境不安全状态。比如由于洪涝、泥石流、沙尘暴、游行示威、恐怖活动等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 旅游者行为因素

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也是诱发旅游安全事故的原因之一, 比如说随意丢弃烟头、或者为了挑战自身极限而参与挑战性、刺激性较强的体育旅游活动, 都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三) 旅游管理因素

由于旅游活动是个相对复杂的活动, 一旦管理环节出现任何纰漏都有引起旅游安全问题的可能。如果管理者不依照可持续发展原则, 肆意进行旅游开发, 对旅游地生态环境将造成一定破坏, 可能会给游客带来不安全隐患;悬壁、桥梁等危险地方未设置警示牌或未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可能会诱发游客的不安全行为, 从而酿造旅游安全事故。

二、我国旅游安全救援状态与特点

截至目前, 我国旅游救援工作已经初步形成, 成立了全国性的旅游安全救援机构。但纵观全局, 我国旅游安全救援工作的开展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我国旅游安全事故应急具有零散性、无序性, 分散的救援机构还不足以确保我国旅游安全事故应急成功, 需要在旅游管理部门的指导下结合公安、消防、武警、医疗卫生等多个部门联合形成有效的社会救援体系。

三、旅游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旅游业包括:衣、食、住、行、购、娱等多方面内容, 并涉及科、教、文、卫、交通等多个事业部门。因此可以说旅游业是一个结构繁杂的系统。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会使游客生命财产受到损害。因此, 有必要以市为单位建立旅游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 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

首先应对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进行规范及等级进行划分, 其次旅游救援应坚持属地化原则, 根据不同事故级别采用不同级别的政府预案, I级突发事件应启动国家旅游局应急预案, II级重大事故应启动省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应急预案。

(二) 组织领导

应该建立以市委领导为主体的旅游救援指挥中心, 负责对整个旅游安全事故救援工作的开展、统筹及协调, 并贯彻整个旅游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执行。

(三) 市指挥中心下设机构

1.办公室

办公室的主要任务是及时掌握安全事故发生动态, 及时做到上传下达, 通常应由市政府办公室主任担任办公室主任一职。

2.救护组

救护组主要负责现场救护及转移伤者的工作, 应由市卫生局局长担任救护组组长一职, 事故生后要及时调动医院的医疗救护队伍奔赴现场, 并在现场建立临时急救中心。

3.保卫组

保卫组负责对事故现场的保卫工作, 应由公安局局长担任组长一职。事故发生后维持现场秩序, 疏导交通、排查取证, 并协调有关部门对事故现场进行。

4.安置组

安置组顾名思义主要负责对受害者的安置工作, 应由民政局负责人担任组长一职, 具体来说负责对旅游安全事故伤者及亡者家属的临时衣、穿、住、行的安置工作, 并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对伤者的转移, 亡者尸体处理。

(四) 紧急处理原则与要求

旅游安全事故发生后, 有关部门应迅速做出以下反应:当事故发生后, 应立即开展现场抢救工作, 并及时向旅游救援指挥中心报告。市旅游救援指挥中心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旅游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并组织相关部门奔赴现场处理。待旅游事故基本处理完毕后, 由事故发生单位向旅游局等政府部门递交关于此次旅游安全事故的书面材料及总结。

(五) 旅游安全事故应急案例

2007年7月13日中午, 西藏318国道曲水段桃花村境内发生特大旅游交通事故, 由于此次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在5名以上, 事故发生后, 西藏自治区旅游局迅速启动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并成立了“7.13事故善后处理领导小组”, 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妥善接待遇难者家属、安置受伤人员就医及转院, 进行遇难者保险金赔付等事宜, 在“7.13事故善后处理领导小组”的多次协商下, 最终达成赔偿事宜, 做到妥善处理事故。旅游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有效协调各相关部门, 将事故危害降至最低, 就是挽救群众生命财产。

四、结束语

为确保我国旅游继续保持健康、持续、蓬勃的发展态势, 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疏散避难对策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在旅游景观区应建立以市为单位的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应包括:医疗、卫生、公安、消防、武警、通讯、民政等多部门。其次, 事故发生后各有关部门应及时履行自身职责, 确保将事故危害降至最小化。旅游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建立不仅是为了确保旅游者及旅游从业人员的安全, 而且是促进我国旅游业健康发展的有效方案措施。

参考文献

[1]刘天虎, 金海龙, 吴佩钦, 胡明雷.登山探险旅游安全保障体系研究——以新疆慕士塔格峰为例[J].生产力研究, 2010 (02) .

[2]岑乔, 黄英.山地景区旅游安全感知与态度研究——基于旅游者和山地景区从业人员的调查[J].技术与市场, 2011 (06) .

3.村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篇三

[关键词]应急预案;校园安全;保障

[中图分类号] X9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12-0183-02

高等院校是国家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做好高校的安全保障工作是我们应始终坚持的重要工作。不断加强高校校园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为广大师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科研、学习和生活环境,不仅关系到广大师生财物和生命安全,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由于当前社会问题和高校内部问题相互交织,治安问题和政治问题相互影响,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相互渗透,使影响高校安全稳定的因素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1]

目前,伴随着一系列高校校园恶性事件的不间断出现,很多高等院校都已认识到校园安全的重要性,并制定了校园安全文明建设管理的规章制度。但事实上校园安全恶性事件的数量并没有明显减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各类突发事件处置工作中预警预案体系的缺失,导致突发事件发生后师生不知所措,缺乏科学合理的控制、减小、消灭事件恶果的应对预案。

一、高校校园安全问题现状

(一)校园火灾事故

高校校园火灾事故是威胁学生人身安全的重要因素。校园内寝室、教学楼、试验楼、大会堂是火灾事故发生的集中地点,校园火灾事故严重影响了教学科研活动的正常进行,威胁师生的生命及财产安全。2008年11月14日清晨,在上海商学院学生宿舍楼内发生火灾,由于火势蔓延迅速,4名女大学生从6楼阳台跳下企图逃生,但不幸全部遇难。火灾原因是寝室里使用的“热得快”烧干后点燃了易燃物。2013年6月23日,在西安交通大学的北门实验楼中浓烟滚滚,在附近的高楼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其中一栋楼的楼顶已经被大火烧得坍塌。西安消防出动5个中队进行扑救,整整两个小时后,大火才被成功扑灭,幸未造成人员伤亡。初步判断,发生火灾的原因很可能是工人违规使用电焊。

(二)校园盗窃案件

校园盗窃案是高校校园中发生率较高的案件之一。随着高校校园面向社会开放,部分犯罪分子把目标瞄准了防范意识较差的在校大学生。自2003年至2008年10月,海淀区检察院共受理大学校园盗窃案件601件,涉案财物共计价值人民币3845953元,涉及高校67所。[2]其中多数盗窃案件是由于被盗窃学生防范意识弱,平日没有养成妥善保管自己财务的良好习惯。如某高校大三学生王某发现其同学李某所用密码均为其学生证号码的后六位数字,遂萌生盗窃李某银行卡资金的念头。后王某利用一次考试中途上厕所之际,潜回宿舍盗取了李某的银行卡,而后返回考场继续考试。考完后,王某恐被银行自动柜员摄像系统拍到,便雇用一名中学生从自动取款机中盗取人民币5000元。后以其父亲的名义,用老家的地址将其中的4000元钱从邮局汇款给自己,并用弟弟的身份证开立了一个账户。纵观整个作案过程,王某巧妙地运用了“金蝉脱壳计”、“移花接木计”、“瞒天过海计”等作案手段,特别是盗窃得手后汇款给自己的行为,颇似“洗钱罪”的手法。[3]

(三)校园刑事案件

校园刑事案件中,多数当事人是在校大学生、研究生等高素质人才。目前从已发生的校园刑事案件来看,多数案件的发生源于琐事。如2013年的复旦大学的投毒案;2013年4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斗殴致死案,事件的起因竟是蒋某回寝室时敲门,而正在打游戏的袁某没有及时为其开门,之后两人发生口角和肢体冲突,冲突中袁某随手抓起一把水果刀刺向蒋某结果致其死亡;2014年11月天津城建大学发生砍人事件,致两名学生一死一伤。

(四)其他类型的校园安全事故

发生在大学生身上及出现在校园内的安全事件不止以上所提及的,还有例如意外伤害、传染病、食物中毒、跌伤、砸伤、运动受伤、触电、自杀等事件。校园中发生的各种安全事故不仅给学生本人及家庭、亲友带来悲痛,也给学校和社会带来了重大的损失。

二、高校校园安全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一)造成校园内火灾事故的原因

1.在寝室床上吸烟或未将烟头熄灭就乱扔,引燃其他物品酿成火灾。2.违章使用大功率电器,如电炉子、电吹风等,造成电路超负荷,引发火灾。3.实验课中学生违反操作规程,电气设备或线路超负荷,引发火灾。4.电气设备老旧,同时超负荷使用造成火灾。

(二)高校盗窃案件发生的原因

1.近些年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人数迅速增加,并伴随科研、后勤的社会化,学校与社会各种单位的交往更加频繁密切。2.校园周边环境混乱,治安环境差。学校周边网吧、歌厅、商店、饭馆等商铺环绕,校门周围摆摊设点,人员成分复杂,周边治安环境混乱。3.师生安全意识淡薄,对盗窃行为疏于防范。4.针对犯罪分子的打击力度不足。一段时间以来盗窃案件破案率低,很多小额盗窃案件迟迟不破,不能有效打击犯罪,造成盗窃分子侥幸心理膨胀,持续作案。这些都是盗窃行为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

(三)从已发生的高校校园刑事案件发生的原因

校园刑事案件多是由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琐事产生的矛盾所引发。首先,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虽已成年,但他们的成长、生活范围多集中在校园内,心智尚未完全成熟,进入大学学习生活后各种身心活动与高中相比具有较大差异。其次,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弱,自我防护犯罪分子的能力差。再次,学校安保措施不到位,人手不足。校园安保人员普遍人数少、素质不高,存在退休、老弱人员在岗现象,缺乏系统专业训练。校园的安全管理系统存在漏洞,尤其是对重点区域和人员的防范手段不足,安全防范在学校各个部门间少有联动机制,各种安全防范手段难以形成合力,使得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三、制订应急预案完善高校校园安全保障体系

“谋先事则昌,事先谋则亡”,高等院校的安全保障工作也是如此。伴随高校校园内外环境的变化,校园已不再是宁静的安全岛、世外桃源。各种安全事故频发给广大师生员工及其家庭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越来越多的隐患,高等院校应该制订出综合、专项、现场处置的系统式应急预案程序。

(一)构建系统化的安全事件应急预案体系

各个高校都应当针对各级各类可能发生的校园安全事件,制订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专项处置预案和现场应急处理方案。完整的公共安全管理是全过程式的,包括安全事件发生前的准备、预防,到事件发生时的应对,以及事件过后的恢复。[4]由此要明确可能发生的校园安全事件中,事发前、事发中、事发后的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的职责,形成系统化闭环的高校安全应急预案处置体系。

(二)综合制订高校校园安全应急预案

对于特定的安全事件,不是某个或某几个部门能够解决的,需要学校做出综合应急预案,这是从总体上概述处理校园安全事故的应急方针和相关政策;在发生事件的前中后期,明确应急相关部门机构及其职责,应急措施、行动和后勤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环节,这是应对各类事故的协调性、系统性文件和要求。

(三)分类制订专项校园安全应急预案

校园安全的专项应急预案,是要针对高校校园中可能或已发生的具体事故类别(如交通事件、打架事件、盗窃事件等)、危险源制订的举措和方案,是校园综合应急预案的构成部分,因此,分类预案应遵循综合应急预案的要求和程序制订,并将其作为校园综合应急预案的具体要求。同时专项应急预案在研制过程中,应规定明确而具体的救援程序和应急救援措施,确保有效救援。

[ 参 考 文 献 ]

[1] 教育部、公安部关于加强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通知[Z].教社政〔2002〕11号,2002.

[2] [3] 程晓璐,刘勇,王赫新.六十七所高校601件盗窃案调查[J].安防科技,2010(4).

[4] 徐志勇.英国校园安全管理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2(4).

4.XXX村应急预案 篇四

1、总则。

为加强和规范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的管理,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持社会政治稳定,促进村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结合村级实际制订本预案。

2、村级启动预案的程序。

本预案所称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重大环境污染、重大生态环境破坏,影响和威胁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村委会应立即采取措施加以妥善处理的紧急事件。村级突发公共事件分为以下四类:

(1)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洪涝灾害,暴雨、暴风雪、冰雹、雷电等气象灾害,破坏性地震等地质灾害,森林灾害和重大生物灾害等。

(2)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业、煤矿、商贸、建筑等村办各类企业发生的安全事故等。

(3)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它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4)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各类重大刑事案件、重大社会治安事件、非法宗教事件、恐怖袭击事件,因企业改制、拆迁、土地征用、工程移民、非法金融以及学校安全事故等问题,阻断交通,非法集会和集体静坐、上访请愿等群体性事件;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安全的水电及危及生活必需品正常供应等影响正常生活秩序的事件。

3、村级领导日常应急机构。

村委会设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以下简称村应急委),村应急委下设办公室,作为常设办事机构。村应急委办公室履行的职责是,收集突发公共事件的各类信息,研究决定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的重大问题,发生一般突发公共事件时,应启动村级一般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系统,统一领导指挥一般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村应急委组成人员由村书记任主任,村主任任副主任,村两委班子为成员。

加强以户为单位的公众应急能力建设,发挥其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作用,引导和借助社会资源,建立健全群众性的村级自救互救组织,由村干部、民兵组成应急救援队伍,并建立档案,作为应急救援的重要后备力量。

4、应急处置、报告。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应当按照职责和规定的程序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1)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立即赶赴现场,组成现场应急指挥部具体负责现场应急处置的指挥协调工作,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指挥有关人员进行应急处置工作,坚决、迅速地实施先期处置,全力控制突发公共事件态势,防止次生、衍生和耦合事件发生。处置公共事件的同时,并向镇政府有关部门报告。认真收集分析各种突发事件的信息,及时上报,不得谎报、瞒报、缓报。(2)建立应急避难场所,完善紧急疏散管理办法和程序,有必要的采取防护措施,在紧急情况下做到群众能够安全有序地转移和疏散。

(3)村应急委建立了值班制度,随时接收突发公共事件信息。重大、特别重大信息报镇应急管理机构。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件性质、影响范围、事件发展趋势和已经采取的措施等。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4)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要迅速组织力量,对现场进行警戒和治安管理;维护社会秩序,依法严厉打击盗窃、哄抢公私财物,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拒绝、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进行应急处置工作等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加强对重点地点、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要物资和设备的安全保护;协助有关部门及时疏散灾民和伤亡人员;依法采取措施,控制事态,维护社会秩序。

(5)向社会发布突发公共事件有关信息时同上级政府保持口径一致,由村应急委和有关处置事件人员负责。

5、善后处置。

善后处置工作包括人员安置、补偿,征用物资补偿,灾后重建,污染物收集、清理与处理等事项。通过善后处置尽快消除事故后果和影响,安抚受害和受影响人员,确保社会稳定,尽快恢复正常秩序。按照有关程序组织或参与事件的调查处理,及时、准确地查清事件性质、原因和责任,总结教训并提出防范和改进措施,自应急状态解除的决定公布之日起15日内形成书面调查报镇政府,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事件概况,事件的起因,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以及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影响;应急处理过程,有关人员的责任,应急处置工作的经验、存在的问题以及恢复重建措施等。村应急委组织有关部门于每年第一季度对上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进行全面评估,向镇政府汇报。

6、恢复重建。

制定恢复重建计划,并按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对受灾情况、恢复重建能力制定恢复重建计划,进行重建工作需要上级政府提供援助的,逐级向上提出请求。

5.村防汛抢险救灾应急预案 篇五

为有效防御灾害性台风、暴雨、洪水,规范防汛抗灾程序,开展防汛抢险救灾工作,更好地贯彻执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方针,做好本村防汛减灾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创建和谐平安村,特制订本预案,本预案于年3月2日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

一、基本概况:

祥云村位于国宝乡东南部,与南斗村、厚德村和雷峰镇的李溪村毗邻,下辖5个村民小组,土地总面积3.9平方公里,全村共166户557人。

二、主要易发灾害点:

我村辖区范围内主要有易发生山体滑坡地带1处——上云共居住有2户8人。

三、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应急小组:

成立村防汛抢险救灾应急小组,负责辖区内防汛、抗洪、抢险、救灾的总体工作,协调涉及本村的防汛抢险救灾行动,具体如下: 乡下村联络员:黄凌鸥(乡干部)电话:*** 组长:陈贞鹏(村书记)电话:*** 常务副组长:陈信灿(村主任)电话:23547669

四、防汛抢险重点部位情况:

上述易发灾害点的每个片区设立中心户长一人(设A、B角,A角外出时,由B角代替履行职责),遇紧急情况,中心户长必须将汛情信息迅速传达到所负责片区的每家每户,做好防范或转移工作,具体见表一。

五、防汛物质储备:

我村共储备了雨衣2件、编织袋150条、铜锣3付等防汛物质。具体见表二。

六、组织防汛抢险救灾:

1、信息传输:根据紧急程度,分别或同时采用电话、手机短信、广播、敲锣等方式将台风、暴雨、洪水和可能出现灾情等汛情信息及时通知村民;特急情况或电源、通讯中断时,由村两委和中心户长分头入户通知易发灾害点村民,尤其是夜间可能发生相关灾害时,要保证信息传递的可靠性,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2、人员到位:接到镇政府灾害天气预报时,实行防汛值班和村领导带班制度,当出现暴雨以上(指24小时内降雨量在50毫米~99.9毫米及以上)降水时镇下村联络员要迅速到村,村两委组织应急小组排班进行防汛巡查,村值班室通知防汛抢险应急小组人员回村待命,不得外出。当应急小组成员接到集合命令时,应在10分钟内赶到指定地点。

3、组织抢险:接到巡查人员或村民发现灾情苗头的报告后,村两委迅速召集应急小组人员到灾害点开展抢险救灾、撤离人员。若群众不愿撤离时,由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下令村防汛抢险救灾应急小组执行强制撤离,撤离安置地点按重点部位情况表妥善安置。当几处灾害点同时发生灾情时,按如下责任分工开展抢险工作:

祥云村救灾负责人:陈少斌组员:陈金安、陈惠阳、陈惠巧、陈晓明、陈贞团、陈传太、陈剑锋

4、灾后自救:由村两委组织开展灾后自救工作,内容包括:灾民安置,疫情防治,恢复生活、生产秩序等。

5、灾情收集上报:开展抢险救灾的同时,各片区救灾负责人要及时将灾情状况和抢险救灾情况及时反馈到村值班室,由值班人员迅速汇总上报镇政府,再由镇政府及时上报县防汛抗旱指挥部。

详见附图人员转移路线图。

七、建立长效机制

1、发放明白卡:每年都要编制出符合本村实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群众转移方案,发放《地质灾害隐患点群众转移方案明白卡》,同时公布村防灾责任人、中心户长的手机和电话,以便群众报灾和咨询,使群众了解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规模、影响范围、可能受威胁的对象。

2、规定转移信号:规定群众转移信号为电话通知或敲锣,当群众接到转移信号时应马上转移,村干部逐户进行检查转移情况。

6.村场村防洪抢险应急预案 篇六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工作部署,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创建和谐平安村,特制定村场村防洪抢险预案。

一、基本概况

村场村位于水口镇西南部,东接榜上村,西邻樟镜村,南与南埕镇交界,全村土地面积13.47平方公里,辖有白马埕、村场、石柱3个自然村220户739人。

二、组织保障

(一)防汛抗洪抢险应急小组

镇下村联络员:林建兴(挂片领导)电话:***

张光辉(驻村工作队)电话:***

组长:陈春水(村防汛责任人B角:村书记)

电话:***

副组长:吴明发(村防汛责任人A角:村主任)

电话:1364597548

2成员:林诗君、陈仁忠、叶丽清

组长应对应急管理工作总负责。

副组长协助组长做好应急管理工作。

林诗君负责做好防洪抢险救灾等应急知识的宣传工作。陈仁忠、负责做好紧急救援和现场处置工作。

叶丽清负责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和善后工作。

(二)应急值班室

应急值班室设在村委会办公室,应急电话:陈春水(***),吴明发(***)。移动电话实行24小时不关机。应急行动时,值班室安排专人值班,确保上情下达,通信联络畅通。

(三)防灾负责人、信息接报员

防灾负责人:陈春水(B)吴明发(A)信息接报员:林诗君(***)、陈仁忠(***)负责接报群众上报的突发事件信息和向上级及时报送信息。

三、主要易发灾害点:

4组:陈育成17人

1组:肖央6人

德化县双坑水力发电有限公司

德化县水口村场电站

四、应急队伍保障

1、以民兵联防队为基础,指定具体负责人陈正秒,负责紧急救援和现场处置工作任务。

2、具体人员名单:林诗君、陈仁忠、叶丽清、陈正秒、林月星、吴联星、林书立、陈福达。

五、本村应转移对象

4组:陈育成17人

白马埕:肖央5人

德化县双坑水力发电有限公司

德化县水口村场电站

六、职责分工

4组:陈育成17人(吴明发、林诗君、叶丽清)

白马埕:肖央6人(陈春水、)

德化县双坑水力发电有限公司(陈仁忠)

德化县水口村场电站(吴明发)

七、应急响应

组长陈春水接到上级通知后,立即组织通知地质灾害隐患点应转移群众及本村应急队伍,做好转移群众的安置工作。

4组:陈育成17人,其中陈育成等8人转移至陈清函厝,锦呈等2人转移至南埕娘家,玉文等2人转移至美铆厝,炳辉等3人转移至陈春水厝。

白马埕:肖央6人转移至陈春水厝。

德化县双坑水力发电有限公司、德化县水口村场电站工作人员转移至村场小学

八、保障措施

生活安置由村委会提供资金,安置房业主提供生活物资等必需品。

九、治安保卫

村委会指定林诗君、陈仁忠、叶丽清、保护转移群众的财产等工作。

十、其他相关工作

(一)事件信息报告

1、发生突发事件后,现场发现者应在第一时间向村委会应急值班室或信息接报员报告突发事件信息,紧急时要向“110”报警。

2、村应急值班室或信息接报员在接报后15分钟内应立即向镇应急值班室报告突发事件信息,紧急时要向“110”报警。

报告内容: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现场伤亡或损失等简要情况。

(二)事件处置工作分工及工作流程

1、到达现场。发生突发事件,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应立即带“两委”成员赶赴现场,快速召集应急小分队进行先期紧急处置。

2、投入先期救援。救援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先救伤员,后救物资,避免人员更多伤亡;重点救援对象:对孤、老、病、残或五保户要列为重点保护对象,优先安置。

(三)灾后恢复重建和善后处理

1、灾后恢复与重建。根据实际,迅速组织居民灾后自救,恢复生产和正常生活秩序。

2、负责做好死伤者的善后处理和死者家属的抚恤工作。

3、协助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事件事故调查工作。

4、协助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民政赈灾工作。

5、协助村民向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申请临时征用物资的补助事项。

6、及时统计上报人员伤亡情况和经济损失情况。

村场村党支部

村场村村委会

7.村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篇七

1.1 建筑工程行业的安全问题现状分析

我国建筑行业在经济建设大潮中得到空前的发展, 各种的民用、工业、交通、城市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随处可见, 建筑规模正在不断扩大。但是, 建筑施工的风险也呈现出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的特点, 这是由于多层分包工程的存在、没有专业知识的农民工大量存在以及分布凌乱的“大工地”现象等等, 这些都是建筑业生产安全的巨大隐患。考虑到大多数建筑工程都已经在人口密集区域进行, 所以当建筑安全出现问题, 影响到的不仅仅是工程项目本身, 还包括周围正常生活的居民和企事业单位。

目前, 如何尽可能使得建筑施工事故进一步降低, 如何减少事故带来的损失, 以及如何保护事故发生后的人身安全保护等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经过多年的实践可知, 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能够有效使得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有所减少, 这也是建筑工程中一个重要方面。

1.2 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制定

应急预案主要包括, 在安全评价的基础上, 明确安全事故发生之后相关的救援所用的设备、条件以及环境, 还包括应急救援人员、救援机构以及相应的救援实施的步骤、纲领等等, 这样才能有效使得事故所带来的人身、财产损失降低到最低点, 另外, 还包括应该提前做出的相关科学合理的计划, 以及事故发展的控制方法与程序等。由于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在某些施工单位并没有引起重视, 只是简单按照惯例进行方案编制, 流于形式的针对性并不强, 内容又过于简单, 这样的应急预案无法有效应用于真正的安全事故。正确且合理的制定安全预案应该在实际工程特点的基础上, 充分考虑施工单位的能力以及现场所具备的具体条件来进行。

一些出现在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中的问题分析如下, 认识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重要性还存在差距, 相关的理解还不完备, 很多企业只能在表面上理解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含义, 使其指导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应该把有效的安全应急预案看做一项机制, 在施工管理的各个层间都渗透相关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制定也应该符合现在多元化社会的发展而呈现出多元化特点。为能够有效提高提高救援的成功率, 应该充分考虑现场情况的复杂性, 同时, 迅速到达现场开展救援则是需要合理的应急预案的保证。

1.3 预案制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准确细致的质量应该在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应急援预案中体现。相关的预案的六项基本原则, 以及结合工程事故实际情况设置都应该充分考虑, 只有这样才能对于事故大小进行有针对性地、准确的预见。方便现场使用的简洁性则是制定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另一个特点。应该充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重点落实好参与救援力量的分配情况。对于单位级的预案来说, 考虑到上级制定的预案要求, 重点应该落实到自己负责的相关救援行动。工程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在上述的明确分工下才能发挥出积极的指导意义。

2 预案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事故发生之后的紧急行动和救援措施的理论依据则是应急预案, 其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好的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能够使得人员的伤亡和财产损失降为最低, 充分的应急救援结构能够保证及时的救援, 能够为和谐社会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针对上述分析的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在某些单位没有起到指导性作用的情况, 分析存在问题及对策如下。

1) 应急预案不能较好对应工程施工设计, 缺乏一定针对性。某些施工企业只是在生搬硬套, 没有考虑施工企业和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 这样, 应急预案的指导性作用就无法充分发挥。所以, 对于施工企业来说, 应该充分考虑自身的条件和工程本身的实际情况, 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制定安全预案, 使得安全预案具有可指导性。

2) 员工对于应急预案的理解及熟悉程度还不够。某些单位的员工对于应急预案往往之流于形式和应付考核, 没有真正去理解预案的内容与内涵, 这容易出现在安全事故发生时候的执行力不强的现象。因此, 为了更好执行预案, 在安全事故之前, 相关领导一定要敦促员工熟悉一整套的预案, 以保证顺利进行预定的救援工作。

3) 应急预案的措施有待进一步具体, 应急预案的制定有待进一步完善。不完善的预案往往是由于企业单位对事故风险认识不足的原因所致, 这种敷衍了事的态度往往导致出现不完善的预案。所以, 工程的特点与施工设计应该在编制预案之前就仔细研究, 为了避免不必要损失, 尽可能使得所有可能的安全事故都充分考虑;确保合理的设备, 相关设备的使用方法以及型号规格都应该清楚标明。

4) 现场存在盲目撤退或冒进的指挥情况。在现场中, 更大的损失和人员伤亡往往是由于指挥者准备不充分所致, 应该明确救援时时间就是生命的观点。因此,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指挥命令切不可冒进, 应该经过科学设计和指导。

5) 应急效果及时进行有效评估存在问题。安全预案的可行性评价方法没有落实, 定期评估业务也无从谈起, 实战后没有对预案效果评价则往往是问题所在, 因为不能及时修改救援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对于救援工作的再次展开具有一定负面作用。因此, 应该积极提出正确合理的安全预案有效评估方式。

6) 宣传教育在应急预案的措施中还不够。等到安全事故发生以后才去了解应急预案, 这种做法已经没有什么用处。应该为了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包括应急预案的宣传工作, 这对于提高自救能力和安全防护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3 结语

安全是前提这在建筑行业领域的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是不可动摇的, 应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提出针对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的工作的具体措施, 从而更好保证施工安全。事故之后的紧急行动和救援措施的理论依据就是应急预案, 只有在编制良好的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基础上, 才有准备充分的应急救援机构, 从而使得人员的伤亡和财产损失减少到最小化, 同时, 能够为我国建筑事业的安全健康发展提供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肖澜.浅谈建筑施工现场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J].建筑安全, 2011.

8.村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篇八

1 数据统计与分析

1.1 文献年度分布。文献年度分布及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

从图1文献年度载文量和变化趋势来看,档案安全应急预案研究成果大体呈上升趋势。2005年最早出现2篇研究文献,2010年研究成果量迅速增长到13篇,2013年达到32篇的峰值,2014年又回落到20篇。可以看出,该领域研究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2000年到2009年是起步阶段,2010年到2015年是快速增长阶段。

1.2 文献来源分布。对文献来源进行统计,结果显示,125篇文献分布在36种期刊、一个重要会议全文数据库、一个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发文3篇以上的有14种期刊,共60篇,占总发文量的48%;档案学核心期刊共发文48篇,占总发文量的38.4%,分别如下:《兰台世界》16篇,《档案学通讯》9篇,《档案学研究》和《中国档案》各5篇,《档案管理》《北京档案》《浙江档案》和《山西档案》各3篇,以及《档案与建设》1篇。

1.3 研究机构分布。125篇文献的第一作者大致分布在高校院系、高校档案馆和地方档案局(馆)、企业以及机关事业单位,具体分布如表2所示。

由表1可知,研究机构分布广泛,有高校、高校档案馆和地方档案局(馆)、企业以及机关事业单位,这也可分为档案学者和档案工作者。其中,发文在3篇以上的研究机构有:湘潭大学12篇、河北大学5篇、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4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档案馆3篇。数据显示,档案工作者的发文量占总发文量的58.4%,档案学者的发文量占总发文量的41.6%。可以看出,档案工作者是我国档案安全应急预案的研究主体。

1.4 作者分布。普赖斯定律:n=0.749(ηmax)1/2,其中发文量n篇以上的为核心作者,ηmax 为发表论文最多的作者所发表的论文数。由表2可知,发文最多的为湘潭大学的向立文,共计发文9篇,所以ηmax=9,n=2.247,取最大整数3,所以发文量3篇以上为该领域研究的核心作者,如表2所示。

统计数据显示,核心作者共发文18篇,占文献总量的14.4%。根据普赖斯定律,当核心作者发文量约占文献总量的20%时,学科的核心作者群才算形成,所以该领域还未形成核心作者群,有待学者们进一步加深研究。

表3显示,125篇文献共出现了141位作者,从期刊论文的合著情况看,共有36篇文章的作者在2人或2人以上,合著度是28.8%,而且是以2人合著为主。总体来说,我国档案安全应急预案研究文献合著率较低,作者之间交流较少,合作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2 主题内容分析

笔者将文献的主题内容研究划分为7个方面,具体发文量及占比,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知,我国档案安全应急预案研究的内容广泛,其中档案部门应急预案建设研究最多,占文献总量的44%,学者对这一研究主题主要阐述了档案应急预案的重要意义、编制原则、分类和基本内容、编制步骤、存在问题以及应对策略等问题。由于2006年1月6日国务院发布并实施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8年汶川地震后,国家档案局编制并发布了《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办法》和《档案馆防治灾害工作指南》,因此研究内容就相对细化了。如出现了对专门类型档案馆的应急研究,主要有医院档案馆、企业档案馆和城建档案馆应急研究。此外还有鲁汉蓉《基于旅游目的地的藏族档案防灾策略探析》,陈文贵《论建立山美水库水利档案灾害应急处置预案体系的重要性》等的案例研究。

学者对于另外几个方面的内容也进行了研究,如档案部门应急抢救机制,毛惠芳以一篇硕士学位论文详细介绍了通过预警、应急和抢救,来构建档案灾害管理体系。而许登霞对构建档案馆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谈了几点思考,提出应当从提高思想认识、明确档案安全防范重点、加强档案馆库建设、加强安全设施建设以及加快档案数字化进程来来构建档案安全保障体系。除此之外,在档案馆自然灾害防治的研究上,胡红霞以美国、日本为例,介绍了发达国家档案自然灾害防治的历程和经验,认为我国可以借鉴其发展,如高度警惕的防灾意识、充分的防灾准备等。

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1 存在的问题。

3.1.1 研究主体分布不均衡,没有形成有影响力的核心作者群体。统计数据显示,研究机构分布在高校、高校档案馆和地方档案局(馆)、企业以及机关事业单位,由于高校档案馆和地方档案局(馆)、企业以及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都属于实际工作者,实际工作者凭借其丰富的工作经验优势,其发文量比档案学者要多,因此档案工作者是我国档案安全应急预案的研究主体,这导致了我国档案安全应急预案研究主体分布不均衡。而且从论文的作者分布与独著、合著及合著度来看,合著度较低,还未形成有影响力的核心作者群,还有待档案学者和档案工作者进一步加深研究。

3.1.2 主题内容研究不够深入且较多重复。档案安全应急预案研究的主题内容涉及7个大的领域,覆盖面较宽。但从纵向角度来看,则不够深入、系统。如有44%的文献是对档案应急预案的重要意义、编制原则、分类和基本内容、编制步骤、存在问题以及应对策略等问题的研究,一方面聚合度高,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大量的重复研究,所提论点相似,缺乏创新点。这种过多偏重宏观方面的研究选题,使得研究成果不够深入、更不够系统。

3.1.3 研究方法单一。档案安全应急预案研究方法多是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少。在125篇文献中,只有5篇运用案例分析法,如丁平以贵阳城建档案信息系统为例展开分析;鲁汉蓉结合西藏旅游特色谈藏族档案防灾策略;陈文贵从山美水库水利档案谈灾害应急处置预案体系的重要性;卞咸杰通过汶川地震谈对档案馆建筑安全设计的启示;胡红霞以美国、日本为例,介绍了发达国家档案自然灾害防治的历程和经验。个别硕博论文运用到了社会调查法。不过总体来看,研究方法还是过于单一,形式不够新颖,没有较强说服力。

3.2 建议。

3.2.1 档案工作者和档案学者加强合作,建立团队。由于档案安全应急预案是一项业务性较强的工作,因此作者之间可以建立团队,相互交流。团队的形式有很多,档案学者之间、档案工作者之间,最重要的是档案工作者和档案学者之间的团队合作,发挥学者的理论优势和实际工作者的业务能力,相互探讨,更好地促进档案安全应急预案的实践工作。这不仅能形成有影响力的核心作者群,还能解决研究主体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3.2.2 细化档案安全应急预案,为学界深入研究提供依据。档案部门在制定预案时,多是照搬上级制定的预案,只将其文件名字换一下,而内容却是笼统的、方向性的话语。因此要将理论和实践要相结合,细化档案安全应急预案,进而完善相关理论。基于细化的档案安全应急预案,学者们的研究才能挖掘更多的创新点,研究成果也会更加深入、系统。

9.谢家坝村山洪灾害防御应急预案 篇九

为了切实贯彻做好山洪灾害防御各项工作,更好地贯彻执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抢、救相结合”的防汛方针,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村山洪灾害防御应急预案。

一、基本情况

谢家坝村全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239户,983人,有 耕地面积1842亩,房屋272栋。

二、危险区分布情况

受灾害的主要类型为山洪、滑坡。主要在三、四社,受 山洪威胁的共9户,37人。危险区主要是临近台子社的大水沟,每到汛期,容易形成特大泥石流,给沟两边的9户群众形成威胁。

三、防御组织机构及职责

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由村支部书记韩合作为组长,村主任张学隽和村文书刘岳峰为主要成员,全面负责防御避险工作。负责险情发生时,在第一时间向村民传递转移信息,并成立应急抢险队20人,负责抢险救灾、人员安置。

四、撤离路线及避险场所

因泥石流一般是从大水沟出来向下涌,所以群众的撤离路线是向上边撤,具体避险场所在学校或乡政府院内。

谢家坝村委会

10.XX村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篇十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健全本村救灾工作管理机制,提高快速反应和紧急救助能力,推进救灾工作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确保我村发生重大、特大突发性自然灾害时高效、快速、有序地做好抗灾、救灾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减轻或避免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二)编制依据

依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xx镇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甘肃省地震应急预案》、《张掖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消防法》、《xx镇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国家有关救灾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原则,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凡在我村发生的水旱灾害,暴雨暴雪、低温冻害和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森林火灾及其他突发公共事件达到启动条件的,适用于本预案。

二、启动条件

出现下列任何一种情况,启动本预案。

(一)基本标准

本村内发生的水旱灾害,暴雨暴雪、低温冻害和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森林火灾,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

因灾死亡1人以上;

因灾紧急转移安置群众50人以上; 因灾倒塌房屋20间以上。

11.应急预案的基本要素 篇十一

1.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参加单位、人员及其作用;应急反应总负责人,以及每一具体行动的负责人;本区域以外能提供援助的有关机构;政府和企业在事故应急中各自的职责。

2.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地点;事故影响范围及可能影响的人数;按所需应急反应的级别,划分事故严重度。

3.通告程序和报警系统

报警系统及程序;现场24小时的通告、报警方式(如电话、警报器等);24小时与政府主管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便于应急指挥和疏散居民);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向公众报警的标准、方式、信号等。

4.应急设备与设施

可用于应急救援的设施,如办公室、通讯设备、应急物资等;有关部门如企业、武警、消防、卫生、防疫等部门可用的应急设备;与有关医疗机构(急救站、医院、救护队等)的关系;可用的危险监测设备、个体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护服等)。

5.能力与资源

决定各项应急事件的危险程度的负责人;评价危险程度的程序;评估小组的能力;评价危险所使用的监测设备;外援的专业人员。

6.保护措施程序

可授权发布疏散居民指令的负责人;决定是否采取保护措施的程序;负责执行和核实疏散居民(包括通告、运输、交通管制、警戒)的机构;对特殊设施和人群(学校、幼儿园、残疾人等)的安全保护措施;疏散居民的接收中心或避难场所;决定终止保护措施的方法。

7.信息发布与公众教育

各应急小组在应急过程中对媒体和公众的发言人;向媒体和公众发布事故应急信息的决定方法;为确保公众了解如何面对应急情况所采取的周期性宣传以及提高安全意识的措施。

8.事故后的恢复程序

决定终止应急、恢复正常秩序的负责人;确保不会发生未授权而进入故现场的措施;宣布应急取消、恢复正常状态的程序;连续检测受影响区域的方法;调查、记录、评估应急反应的方法。

9.培训与演练

对应急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合格者上岗;年度培训、演练计划;对应急预案的定期检查;通讯系统检测的频度和程度;进行公众通告测试的频度和程度及效果评价;对现场应急人员进行培训和更新安全宣传材料的频度和程度。

10.应急预案的维护

每项计划更新、维护的负责人;每年更新和修订应急预案的方法;根据演练、检测结果完善应急计划。

12.村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篇十二

新时期新阶段我国广播电视安全播出面临着严峻的新形势、新挑战。一方面,我国广播电视的规模大、战线长、环节多,做好安全工作极为重要;另一方面,我国广播电视与“法轮功”邪教组织和境外敌对势力存在着西化与反西化、渗透与反渗透、破坏与反破坏的长期政治斗争,安全播出面临着严重威胁。我们要从思想、组织、制度、技术、人员等方面建立保障体系,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确保广播电视安全、优质、不间断播出。

1 目的

广播电视是我们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阵地,是我国最为普及、最为便捷的信息工具和文化娱乐载体,是广大人民群众是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直接关系到中央政今的畅通,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收听收看权益。

2 指导思想

以“确保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责任重于泰山”为指导思想,坚持“预防”和“处理”两手抓,防止发生事故,避免发生大型、恶性事故,力争把事故减到最少,把事故造成的损失减到最小。

3 原则

快速反应、统一指挥、信息畅通、资源共享,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

4 工作重点

安全播出工作的重点是要做到“两防、三确保”,即:防止敌对势力对广播电视的攻击破坏,防止发生重大技术事故和突发事件,确保广播站、电视台的安全播出,确保卫星、光缆的安全传输,确保有线、无线接入不发生事故。

5 安全播出的特点

1)政治性强,影响大;

2)实时运作,不可挽回;

3)设备多、操作多、环节多、单位多、环境复杂,可能发生的问题多;

4)广播电视处在敌对斗争的前沿。

6 安全播出事故的分类

广播电视事故分为播出事故、技术安全事故和侵扰事故三大类。

7 播控机房基本情况

我台广播电视播控机房位于广电大楼六楼、七楼,大楼主体为框架结构,现有房屋电视前端机房一间、广播站一间、配电室一间;另大楼后侧有发电室一间。

7.1 有线电视前端机房

目前,我台有线电视前端机房收转、传送节目46套(包括重复节目),其中卫星电视节目34套,光纤传送节目(SDH)9套,自办节目3套。

机房内有播控操作台一个,机架三个,有卫星电视接收机34台、解码器9台、调制器46台、电脑3台、光发射机13台、录像机4台、监控电视机3台、空调2台、干粉灭火器5台。

7.2配电室

配电室有主电源一路,发电机一台,室内有配电柜1个、UPS电源4台(其中主机4台、蓄电池柜4台)、空调1台、干粉灭火器2台。

7.3发电室。

发电室有柴油发电机1台(100kW),开气开关一个。

8发生安全播出事故的原因和事故特点

1)“法轮功”邪教组织和境外敌对势力的非法干扰事故;

2)节目信号或设备事故;

3)火灾事故;

4)停电事故。

9应急处置(救援)机构

9.1安全播出指挥部组织机构

9.2指挥部人员组成(略)

若出现应急状况,指挥部组成人员不在岗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迅速调整人员分工,并及时与其他人员联系。

9.3指挥部人员职责

9.3.1指挥长职责

当发生“法轮功”非法干扰等突发事件时,在指挥长的统一指挥下,实施应急处置(救援)行动;在指挥长不在现场的情况下,由值班室员代替指挥长行使指挥权。指挥长的主要职责是:

分析紧急状态,确定事故类型、替在后果、现有资源和控制紧急情况的行动类型;启动和终止应急预案;指挥和协调应急反应行动;应急评估,确定升高或降低应急警报级别;决定请求外部援助;上报县委办、县府办、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新局和市级有关部门;配合有关部门调查处理事故的善后事宜。

9.3.2值班组职责

当发生“法轮功”非法干扰等突发事件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置,并报告指挥长,确保广播电视安全、优质、不间断播出;及时通知维修组人员赶赴现场;根据指挥长的指令或情况紧急时,立即报警、求援;在指挥长不在现场的情况下,代替指挥长行使指挥权。

9.3.3维修组职责

当发生“法轮功”非法干扰等突发事件时,或接到值班人员的通知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置,在最短时间内排除故障,恢复正常播出;协助值班人员处置突发事件。

9.3.4后勤组职责

当发生“法轮功”非法干扰等突发事件时,或接到值班人员的通知后,及时联络各部门和信息传递,与公安、消防、供电、供水等部门进行联络,请求其做好应急救援准备;收集、保护与事故现场相关的数据、资料等;协助值班人员处置火灾等突发事件。

1 0 应急处置(救援)程序

1)先切断干扰源,后排除故障;先控制危险源,后排除危险;

2)服从命令,听众指挥;

3)及时报告有关领导和部门;

4)及时恢复正常播出。

1 1 报告、报警及联络方式

内部报告及联络方式:第一发现人员立即告知在场人员,值班人员立即报告台安全播出指挥部指挥长和其他成员(电话见指挥部人员组成表)。

外部报告及联络方式:值班人员及时与市网络公司机房和市广电监测台联系,并向区委宣传部、区文广新局、区610办报告。

发生火灾、治安、停电等突发事件情况紧急时,向县消防(119)、公安(110)等部门报告,并与供电、供水等部门联系。

12应急处置(救援)措施

12.1前端广播电视播出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1)值班人员(或维修人员)在值班过程中,应严密监视广播电视播出信号,当CCTV-1出现非法声、视频信号(“法轮功”非法干扰等),应立即切换至SDH信号(0208),若干扰仍未消除,应及时报告指挥长和有关部门、维修人员,并关断接收机或调制器电源;当其他节目出现非法声、视频信号(“法轮功”非法干扰等),应及时报告指挥长和有关部门、维修人员,并立即关断接收机或调制器电源;

2)当节目信号突然中断,在排除“法轮功”非法干扰的情况下,对接收机电源复位,若故障仍未排除,立即通知维修组人员,维修人员应迅速赶赴前端机房,在最短时间内排除故障,恢复正常播出,并报告有有部门的领导;

3)当出现其他轻微异常故障且值班人员无法处理的,立即通知维修组人员,维修人员应迅速赶赴前端机房,在最短时间内排除故障,恢复正常播出,并报告有关部门和领导。

12.2前端停电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1)当外供电停电时,将配电柜上的电源开关切换至“辅电源”位置;若仍无电,则关闭电视墙上的监视器(CCTV-1除外),问询綦南供电局(电话:)停电原因和停电时间;然后检查发电机电瓶是否有电、油和水是否足够,做好发电准备;

2)若停电30min以上,则应发电。发电后,调整电压为380V,将配电柜上的电源开关切换至“发电电源”位置,则发电机对UPS电源进行供电;然后再次调整发电机供电电压为220V,观察发电机运行是否正常。发电过程中,应第隔1小时加一次水,每隔2小时加一次油;

3)当外供电恢复后(或停电时间在50min内),将配电柜上的电源开关切换至“市电”位置,然后关闭发电机。

12.3前端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救援)措施

1)值班人员(或第一发现人)发现前端机房、或广播站发生火灾,立即用喊话方式向在场人员报警,迅速取就近的灭火器对准着火点进行灭火,尽快控制火势。若发现配电室发生火灾,应首先拉下配电柜总电源,然后迅速灭火;

2)值班人员立即向指挥长、维修组、后勤组、值班组报告;

3)指挥长(值班人员)视火势情况确定升高或降低应急警报级别,决定是否请求消防大队(119)救援;

4)维修组、值班组接到报警后,应迅速赶到火灾现场,参加灭火战斗;

5)后勤组接到报警后,迅速与消防、供电、供水部门联系,要求其做好救援准备。

13预案分级响应条件

13.1有下列情形之一,立即启动本预案

1)电视节目出现非法声、视频信号(如“法轮功”非法干扰等);

2)电视节目信号突然中断(排除“法轮功”非法干扰);

3)电视节目信号出现其他轻微异常故障;

4)外供电停电;

5)发生火灾;

6)其他安全播出事故。

13.2统一指挥

4当公安消防大队到达现场后,台安全播出指挥长(或值班人员)汇报现场及救援情况,移交指挥权,服从消防大队统一指挥。

1 4 应急预案(救援)培训和演练计划

1 4.1 培训目标

1)应急处置(救援)人员应熟悉掌握应急处置(救援)预案的内容、程序和实施方法;

2)应急处置(救援)人员应了解掌握应急处置(救援)预案和实施程序变动情况;

3)提高应急机构人员的应急综合素质。

1 4.2 培训内容和时间

1)播控机房的基本情况、危险识别和应急措施;

2)火灾扑救的方法,应急救援器材使用操作技能;

3)安全播出指挥部机构和人员职责;

4)应急响应条件,如何启动紧急报警系统;

5)指挥人员的分级指挥技能知识培训;

6)培训时间为每月至少一次。

1 4.3 演练计划

1)指挥部制定演练实施计划,确定演练;

2)现场应急演练每季度进行一次,由维修组负责人组织实施。

摘要:本文重点从安全播出的特点、事故的分类、事故的原因、应急机构的组成和职责、应急处置的措施、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等方面进行探索,努力编制一套完善详细的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应急预案,以减少和避免播出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安全播出,应急,预案

参考文献

[1]全国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培训讲义.国家广电总局,2005.

[2]任金州,刘洪才.广播电视系统设备维护与管理.2005年

上一篇:银行案件防控心得下一篇:春节朋友圈的唯美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