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基础知识,精心整理

2024-07-28

综合基础知识,精心整理(精选8篇)

1.综合基础知识,精心整理 篇一

选调生考试综合知识练习

1.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选出下列选项中最适合的一项是:

A.所以 而 倘

B.于是 非 虽

C.故 固 惟

D.兹 乃 然

2.这是一起因()引发的(),是一起本不该发生的事件,从中可以看到乡长蒋友军的(),看到基层部门的权力失范。相信随着相关部门的彻查,这起引得哗然的事件,会有一个比较妥善的结局。

选出下列选项中最适合的一项是:

A.权力 惨剧 行为与内涵

B.权力 餐具 凶险与毒辣

C.杯具 悲剧 傲慢与偏见

D.悲剧 杯具 蛮横与无理 3.只要方向正确,任何一点积极性都应当得到()和支持。

选出下列选项中最适合的一项是:

A.尊重

B.肯定

C.表彰

D.重视

4.据中国银行某分行的统计,()今年4月底,该银行的个人外币存款余额已超过了2000万美元。

选出下列选项中最适合的一项是:

A.讫止

B.积至

C.截止

D.截至 5.他并不富裕,但还()和照顾比他自己更穷的亲戚。

选出下列选项中最适合的一项是:

A.周济

B.救济

C.周恤

D.赞助

6.真诚永远都像镜子一样,当你真诚面对公众时,公众肯定会读到你的真诚,即便你存在错误和自己没有发现的过失,那可能是智力问题,或者现有的行为模式和智力结构所无法避免的,公众会原谅。

本文的主旨是:

A.无论正确错误都应该真诚面对公众

B.公众能读懂你的真诚

C.真诚面对公众,公众会原谅你的错误 D.真诚是镜子

7.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地方各级检察院和专门检察院的工作,上级人民检察院领导下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地方人民检察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和上级人民检察院汇负责并报告工作。

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

A.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最高检察机关

B.检察机关的组织形式

C.最高检察院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的D.检查系统的领导体制

8.在一个社会当中,富人群体成员的比例不可能太高,因而也就不可能成为社会主要群体。这样看来,只有中等收入人群才能成为经济状况较好的主要群体。在一个社会当中,中等收入者群体的比例如果能够占据主要位置,比如说达到80%的比例,那么,不但能够具备大幅度改善弱势群体处境的能力,而且同时也就意味着减小了弱势群体成员的比例,减小了援助弱势群体成员的压力。

最准确概括文字意思的选项是:

A.应该大力加大中等收入成员在社会成员中所占的比例

B.只有中等收入人群才能成为经济状况较好的主要群体

C.大比例的中等收入者群体成员能够有效地援助弱势群体

D.合理的社会的收入分配结构应该以中等收入者为主

9.下面的四句话中有一句多一个“只”,请找出这一句

A.我不是不想去,只是没有时间而已

B.他从不向人说起自己过去的功绩,人们都以为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C.这又让我们看到猜忌的残酷,它只找到一点借口,就可以将一个人顷刻间置于死地

D.所谓综合,就是把部分结合成整体,它不只是各部分简单相加,而是再现事物各部分的本质联系

10.从给出的几句话中选出有歧义的句子

A.雪终于停了,它好像累了

B.他背着媳妇做了不少事

C.文先生在苏州的地位让人羡慕 D.烟雾中,熊辉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

11.我们认为,“金砖四国”就国际经济和发展领域的重大问题交换看法,加强合作,有利于增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整体的(),推动多边主义发展;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

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A.声音和影响

B.信心和实力

C.结构和优化

D.目标和看法

12.目前,文化(),教育经费(),水平(),文盲数字惊人,文化领域中各个部门都面临日子不好过的严峻局面。

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A.短绌 下降 滑坡

B.滑坡 短绌 下降

C.下降 滑坡 短绌

D.滑坡 下降 短绌

13.解放后三十年过去了,我们已经积累了足够的材料,写出了许多回忆录、事迹考之类的专文和专著;但为什么新的《鲁迅传》偏偏(),至今没有人写出来呢?

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A.步履蹒跚

B.裹足不前

C.姗姗来迟

D.欲言又止

14.从中国古代人学思想进程来看,孔子的人学思想,包含着对于人的作用和价值的肯定、对于人的欲望的承认,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人的才能的重要。孔子认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他还说:“可()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

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A.予 语

B.与 予

C.语 予

D.与 与

15.当年中国工农红军赢得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震惊世界,“震惊”不是歼敌之多,而主要是红军过雪山草地时那种在极度寒冷、饥饿、疲惫、缺氧和污浊的条件下的生存能力。许多国家都在缺路、缺水、缺食、缺火、缺光、缺氧等极度艰苦的条件下,训练官兵的生存能力。这段话直接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A.吃苦能造就强人,能吃苦是强者的一种特征。

B.苦中凝聚着人类顽强的生存能力

C.不要把吃苦当作低能者的无奈生活

D.培养孩子和年轻一代人的吃苦精神,实在是关系国家发展与竞争的大计

参考答案

1.答案:C。解析:原文出自《后出师表》。由于是古文,所以看见第一个空,就应该排除掉“所以”“于是”这种现代词汇;故,古文里意思是所以;兹,古文里意思是现今;所以选C。

2.答案:C。解析:明显地,BD项删除;乡长蒋友军后面的空应该是傲慢与偏见,而内涵用在这里不合适。(该题源自人民网的文章《茶杯门事件的三大疑团》。

3.答案:B。解析:空中的词应该与后面的“支持”意思一致,故而选B。

4.答案:D。解析:AB无疑问,排除;干扰项为C,C项如果想使用,应该放在句子后面,如“到今年4月底截止”。

5.答案:A。解析:B项多用于国家行为;C项有抚恤的意思,多指为烈属等人发放物资;D项表支持协助,用在这里不合适。

6.答案:C。解析:BD无悬念,排除;A项干扰项;但是原文未从正反两面展开的论述,所以C项合适。

7.答案:D。解析:通读全文就知道了,这段话说白了就是不厌其烦地告诉你谁归谁管,所以选D。

8.答案:C。解析:A项引申了或者说延伸了作者的意思;B项照抄文中的原话;D不是作者主要论述的内容,作者讨论的是中等收入人群有什么作用,而不是谈社会收入分配结构。

9.答案:D。解析:再一道简单的06年黑龙江真题,D项的“只”可以去掉,原句是“不是……而是”句式。

10.答案:B。解析:B项既可以读成(bei四声),意为他瞒着媳妇做了不少事,也可以读成(bei一声),以为他背着媳妇做了不少事。

11.答案:A。解析:B项,就重大问题交换看法并不能增强实力;C项,不能在增强后面接结构和优化;D项,目标和看法应该搭配的是“交换”。

12.答案:B。解析:滑坡,有下滑、下降之意;短绌(chù),指短缺,如清 林则徐 《谆劝殷富平粜并严禁牙行铺户囤米抬价告示》:“来多去少,应无短绌之虞。”;下降,这个不用解释了……

13.答案:A。解析:“裹足不前”是指根本没有一丁点的进步,文中并不是说压根没人去做工作,排除B;据后文“至今没有人写出来”可排除C项;写传记不是说话,排除D。

14.答案:D。解析:“与”在古汉语里是对人……;“予”是给予的意思;“语”在古汉语里是对某人说。故而应该选D。

15.答案:B。解析:简单的2004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真题,C、D项与原文不附,A项文中没有支持。

1.社会上的各种传言和议论,有的是无中生有,有的是空穴来风,我们要善于思索和分辨。

“空穴来风”的意思是:

A.有洞穴没有风进来,比喻无原由的事

B.有洞穴就有风进来,比喻事情不是完全没有原由的 C.好像洞穴中的风一样飘忽不定,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

D.好像洞穴中的一股风,它是朝着某个方向吹去的 2.依次填入以上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只有真正做到对知识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运用,才可能______科技创新能力。

②经济学家认为,金融体系脆弱、法制体系不______、政府保护、体制惰性等弱点对中国“入世”后融入国际经济构成不小的阻力。

③这件事情盘根错节,个中______绝非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

A.加强 规范 原因

B.增强 健全 委曲

C.增加 健全 委屈

D.加强 完善 缘由

3.有学者提出,强化“国进民退”的趋势,将会产生五大后果:中国经济模式的()难以实现;中国的就业()必然会走下坡路;老百姓的收入增长会受到影响;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中国的民主法治进程()。

填入括号处最合适的一组词语是:

A.转型 增长 调整 停滞不前

B.复苏 形势 升级 严重倒退

C.转变 情况 优化 停滞不前

D.振兴 数据 改革 严重倒退

4.这是一片神奇、()、多彩的高原。就在这片神奇美丽的土地上,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灾难,造成了巨大损失。然而,玉树,你神奇的生机,你庄严的(),你美丽的魅力,绝不会因为这场灾难而从我们心里、眼里消失。

填入括号处最合适的一组词语是:

A.庄重 形象

B.绚丽 誓言

C.美丽 态度

D.圣洁 虔诚

5.理学重道德的修养固然不错,其对于中国社会日后发展贡献,也不容忽视,但不能都认,理学所倡导的偏重道轻视事功的倾向,还有他那过分的内省自律,正好为专制帝王起到了为渊驱鱼的效果。读书人的大丈夫气概日渐消亡,英雄豪杰只有在草莽中孕育,从梁山泊里诞生。宋、明两次亡于外族,无疑与宋代以来主流思想的自宫与内敛不无干系。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理解最准确的是()

A.理学特有的价值取向遵循了古代统治者的统治需求

B.理学所倡导的精神导致古代读书人中很少出现英雄豪杰

C.读书人大丈夫气概的缺失和理学自身的特点有关

D.宋明两次亡于外族,理学理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6.如果社会上有深厚的道德(),如果政治家有良好的理想()和道德(),则程序民主将有可能转化为实质民主。相反,如果从选民到政治家都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则程序民主一定会被强势集团利用,进一步促进社会的()。

依次填入空白处,下列选项最恰当的是:

A.氛围 抱负 修养 安定团结

B.情怀 愿望 准则 两极分化

C.底蕴 思维 素养 安定团结

D.资源 情怀 操守 两极分化

7.深化医药卫生体制(),加快医药卫生事业(),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依次填入空白处,下列选项最恰当的是:

A.发展 改革 素质 需求

B.改革 发展 需求 素质

C.需求 发展 改革 素质

D.发展 需求 素质 改革

8.“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根本的是(坚定不移)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对括号内的词可用下面哪一个词语代替

A.坚持不懈

B.毫不动摇

C.不折不扣

D.不屈不挠

9.从20世纪90年代“人类基因工程”计划启动之日起,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基因专利争夺战。因为谁拥有专利,就意味着谁就能在国际上获得________基因产业的“王牌”,谁就能拥有今后基因开发的庞大市场。为此,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大量地将阶段性研究成果________申请了专利。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垄断 抢先

B.操纵 独立

C.控制 自发

D.专营 及时

10.克朗凯特()、从容优雅的主持风格,让众多电视观众称他为“克朗凯特大叔”。他的表情、声音、()等,在美国那个动荡的时代,为民众带来了内心的踏实和安慰,尤其是每次节目结束时,他那句标志性的结束语“事实就是这样”(and that‟s the way it is),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语录”。

依次填入空白处,下列选项最恰当的是:

A.朴实平淡 顿挫

B.雍容华贵 谈吐

C.慷慨激昂 举止

D.实事求是 判断

11.从根本上说,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有赖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材的培养。以下各项能准确替代括号里词语的是:

A.取决于

B.鉴于

C.有待于

D.寓于

12.发达国家的考核手段都出现了自动式、信息化的(趋势)。以下各项能准确替代括号里词语的是:

A.局面

B.前景

C.趋向

D.苗头

13.肯尼亚是东非的旅游中心,这里山川秀丽,气候宜人,尤其是丰富的野生动物崐资源为它的旅游业提供了()的自然条件。以下各项最适合填入空白处的是:

A.独一无二

B.得天独厚

C.不同凡响

D.不可多得

14.随着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逐渐增强,繁华的都市里各种鸟雀逐年增多,小崐小的麻雀也敢在马路边上蹦蹦达达,不那么()地怕人了。以下各项最适合填入空白处的是:

A.胆战心惊

B.一惊一乍

C.胆小如鼠

D.提心吊胆

15.现在,广告公司越来越多,它们之间挖墙脚的现象也日趋严重。这是因为挖过来一个能干的广告人员,就意味着带过来一批广告客户,而广告市场就那么大,(),谁有客户谁赚钱。以下各项最适合填入空白处的是:

A.地窄人稠

B.杯水车薪

C.地广人稀

D.僧多粥少

16.行为科学研究显示,工作中的人际关系通常不那么复杂,也宽松些,可能是由于这种人际关系更有规律,更易于预料,因此也更容易协调。因为人们知道他们每天都要共同努力,相互协作,才能完成一定的工作。这段文字主要是在强调()

A.普通的人际关系缺乏规律

B.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比较简单

C.共同的目标使工作人员很团结

D.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要靠共同努力

17.政府每出台一项经济政策,都会改变某些利益集团的收益预期。出于自利,这些利益集团总会试图通过各种行为选择,来抵消政策对他们造成的损失。此时,如果政府果真因此而改变原有的政策,其结果不仅使政府出台的政策失效,而且更严重的是政府因为丧失公信力而使得调控经济的能力不断下降。这段文字主要论述了()

A.政府制定经济政策遇到的阻力

B.政府要对其制定的政策持续贯彻

C.制定经济政策时必须要考虑到的因素

D.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

18.在新一轮没有硝烟的经济战场上,经济增长将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而解剖中国科技创新结构,可以看出,在中国并不缺乏研究型大学、国家实验室,最缺乏的是企业参与的研究基地以及研究型企业。企业资助、共建、独资创立的科研机构,像美国的贝尔实验室,就是这种研究基地。这段话的主旨是()

A.要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B.中国不缺乏研究型大学,缺乏的是研究型企业

C.加强企业参与的研究基地建设是中国经济腾飞的必经之路

D.企业资助、共建、独资创立的科研机构是提高企业效益的关键

19.某公司的经验充分显示出,成功的行销运作除了有赖专门的行销部门外,还需要有优异的产品,精密的市场调研,更少不了专业的业务部门、公关部门、擅长分析的财务部门以及物流后勤等部门的全力配合与支持。如果行销部门独强而其他部门弱,或是行销部门与其他部门不和,或是公司内部无法有效地整合,都会让行销运作无法顺利有效进行,难以发挥应有的强大威力。这段文字主要强调的是()

A.该公司各个部门的有效整合是其成功的关键

B.注重团队合作是该公司取得成功的宝贵经验

C.成功的行销运作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D.行销部门只有与相关部门紧密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参考答案

1、答案:B。解析:空穴来风。穴:洞、孔;来:招致。有了洞穴才进风(语出宋玉《风赋》)。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若不十分清楚词义,可分析题干:“有的是无中生有,有的是空穴来风”,易得知无中生有和空穴来风是反义词。故选B

2、答案:B。解析:多词填空应选对突破口,此题突破口可以选在②。体系应搭配健全,而行为搭配规范,法规搭配完善,故而排除AD;C项的委屈显然不对,故而选B

3、答案:A。解析:作为一个要考公的人,必须有的政治常识就是“我国形势一片大好,怎么能出现严重倒退呢?”,所以BD排除。C项是干扰项,但错在第二个空,就业情况是不能搭配下滑的,情况应搭配恶化。

4、答案:D。解析:第一个空,似乎BCD皆可,但A不符合,庄重多指人的外貌举止;而第二个空,BC都不符合,因为誓言、态度,作为玉树一个受灾地区来说,并没有什么誓言,也没有表什么态,这是过度拟人化,故而排除,选D

5、答案:B。解析:中心句是“读书人的大丈夫气概日渐消亡,英雄豪杰只有在草莽中孕育”。因此选B。原文见赵瑞广 “史华慈问题”——中国思想史上的那块天花板

6.答案:D。解析:首先,AC两项的最后一个空与原文意思相悖,故排除;B项错在第一个空,社会做为一个客体,是不具备主观意识的,故而不能用“情怀”这种词来形容。

7.答案:B。解析:深化后接改革,加快后接发展,适应后接需求(需要),提高后接素质(素养),这是文章里的惯用套话,没有理解的童鞋需要加强。

8.答案:B。解析:坚持不懈是指坚持住不能懈怠;不折不扣只是照做就可以了;不屈不挠是指失败多次还继续来过。这三个词都没有括号内的全部意思(一动不动、完全照搬),只有B项才能准确地表示出这个意思。

9.答案:A。解析:拥有专利便意味着拥有的基因产业的领先优势,领先优势带来的是垄断,不能操纵或控制整个市场,也远不能做到专营。

10.答案:A。解析:B项雍容华贵是形容女性的,不是形容“大叔”的;C项慷慨激昂和从容优雅自相矛盾,同时用来形容一个人不合适(人怎能既慷慨激昂又从容优雅呢);D项实事求是表示的是一种对待新闻的态度,而并不是一种主持风格。

11.答案:A。解析:B是因为XX的意思;C是要等待XX再看;D是寄予XX的希望。故选A

12.答案:C。解析:A是已经形成的;B是将要形成的;D虽然也有方向的意思,但是只是一点点,尚未完全起步的;只有C项指发展的方向,和括号内的词语同意。

13.答案:B。解析:得天独厚,天:天然,自然;厚:优厚。独具特别优越的天然条件。泛指所处的环境具有的条件特别好。

14.答案:B。解析:四个词语虽然都是受惊吓的意思,但是ACD都有“胆”字,就是说这些都是形容人类的思想活动的词语,用在鸟雀身上不合适,故而选B。

15.答案:D。解析:明显地,C理会错了题意;A项多指实际的土地面积;B指的是(面积)很小很少,而广告市场不是很小,只是有限,不能供广告公司海吃海喝罢了。

16.答案:B。第一句为主旨句,下面都是围绕这句话而讲。

17.答案:B。是讲改变政策的弊端,故选B。

18.答案:A。只有A选项反映了这段话的主;B选项中研究型企业只是企业科技创新的形式;C、D选项显然不对。

19.答案:D。主旨就是谈行销的成功有赖于与相关部门的紧密配合。

1、某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在进行全市煤矿企业安全情况大检查时,发现甲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存在巨大隐患,责令该企业停产停业进行整顿,该企业对此决定不服,该企业()

A.可以向该市安全生产管理局申请行政复议

B.只能向该市市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C.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D.应该先向该市市政府申请行政复议,若不服复议决定,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2.我国《物权法》中的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_____三大类。

A.地役权

B.质权

C.担保物权

D.留置权

3.李某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缓刑考验期满后,司法机关查获李某在缓刑考验期内,曾经伙同他人盗窃财物价值3万元,对李某应当如何处理()

A.不撤销缓刑,以累犯从重处罚

B.撤销缓刑,以惯犯从重处罚

C.不撤销缓刑,以盗窃罪从重处罚 D.撤销缓刑,前后罪数罪并罚

4.下列哪种情形中,甲构成不当得利()

A.某城市修建地铁,地铁附近居民甲的房屋大幅升值

B.甲、乙之间订有买卖合同,价款为8000元,甲将6000元的带有瑕疵的标的物卖给乙

C.甲在娱乐场参加赌博,乙输给甲5000元,并当场支付给甲

D.甲到某超市购物,付款时由于收银员的疏忽,致使一件价值500元的商品未付款

5.以下不属于《公务员法》中对公务员处分的种类是()

A.警告

B.记大过

C.开除

D.降职

6.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下列哪一项完整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

①马列主义②毛泽东思想③邓小平理论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⑤科学发展观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③④⑤

7.建设和谐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_____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A.公平正义理念

B.四项基本原则

C.社会主义荣辱观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8.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提出要把_____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A.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C.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D.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9.根据我国现行宪法和有关组织的规定,下列关于我国现行立法体制权限划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全国人大修改宪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和修改刑法、民法和其他基本法律

B.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C.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规章

D.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10.甲与乙签订了一项买卖合同。约定:甲向乙支付定金5万元,如果任何一方不履行合同应支付违约金8万元,后来乙违约,甲打算向法院提起诉讼,下列哪种诉讼请求既能最大限度的保护自己的利益,又能获得法院的支持()

A.请求乙支付违约金8万元

B.请求乙双倍返还定金10万元

C.请求乙支付违约金8万元,同时请求返还定金5万元

D.请求乙双倍返还定金10万元,同时请求乙支付违约金8万元

参考答案

1、【解析】C。本题属于行政复议选择前置性的争议解决类型。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该企业既可以向该市政府或省安全生产管理局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2、【解析】C。根据我国《物权法》规定物权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地役权属于用益物权;质权和留置物权属于担保物权。

3、【解析】D。根据《刑法》第77条的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 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69条的规定,决定执行刑罚。因此对李某应撤销缓刑,前后罪数罪并罚。

4、【解析】D。不当得利是指无法律上的原因而受利益,致使他人受丧失的事实。A项中地铁附近居民甲的房屋大幅升值而受益,没有利益相关方受损,不构成不当得 利;B、C项不构成不当得利;D项中甲由于收银员的疏忽受有500元商品而使商场受有损失,符合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

5、【解析】D。根据《公务员法》第56条,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6、D。【解析】中国GCD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命题,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 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GCD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 心血。全面、系统、深刻地理解和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一理论体系,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 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7、D。【解析】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 和谐文化的根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就把握住了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对于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全面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8、B。【解析】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9、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7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 事、国家机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因此A项错误。

10、A。【解析】由于违约金具有预付违约金的性质,这种定金与违约金在目的、性质、功能方面相同,不能并罚,题干要求更能保护自己的利益,请求支付违约金8万比双倍退还定金(实际赔偿5万)更能保护自己利益。1.下列选项中属于辩证法观点的是:

A.“人的感官是人认识外界事物的天然屏障”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人不能两次踏进一条河流”

D.“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2.中国的英文名称“CHINA”的小写就是“瓷器”的意思,“CHINA”的英文发音源自景德镇的历史名称“昌南”,并以此突出景德镇瓷器在世界上的影响和地位。以下不属于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的是:

A.青花

B.白瓷

C.玲珑

D.粉彩

3.陈某、王某结婚后购得房屋一套,仅以陈某的名义进行了登记,后陈某独自将房屋以时价出售给不知情的丙,并办理了房屋所有权变更登记手续,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买卖合同有效,房屋所有权未转移

B.买卖合同无效,房屋所有权已转移

C.买卖合同有效,房屋所有权已转移

D.买卖合同无效,房屋所有权未转移

4.关于我国重大工程与建设项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006年全线通车的青藏铁路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

B.“嫦娥一号”是中国自主研发的首个月球探测卫星

C.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建筑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D.2008年建成通车的杭州湾跨海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桥梁

5.下列关于国际组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石油输出国组织通过实行石油生产配额制维护石油生产国利益

B.博鳌亚洲论坛是第一个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会议组织

C.蒙古国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国之一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

6._____实现管理效率和效果的灵魂,是管理过程中的核心环节。

A.计划职能

B.领导职能

C.控制职能

D.组织职能

7.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

A.挤出效应

B.替代效应

C.收入效应

D.外部效应

8.以下有关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WTO的前身是关贸总协定,WTO于1995年1月1日建立

B.部长会议是WTO的最高权力机构和决策机构

C.WTO总干事在部长会议休会期间,行使部长会议的职权

D.2001年12月11日,中国以新成员的身份正式加入WTO

9.创新型国家是指将科技创作为基本战略,能够通过大幅度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的国家,其科技进步贡献率在_____。

A.50%

B.60%

C.70%

D.80%

10.1938年,德国人_____在用慢中子轰击铀核时,首次发现了原子核的裂变现象,并放出新的中子。

A.哈恩

B.查德威克

C.卢瑟福

D.麦克斯韦

参考答案

1、C。“人不能两次踏进一条河流”是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话语,他强调世界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这是代表他辩证法思想最有名的一句哲学格言。

2、B。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全称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白瓷不属于四大传统名瓷。

3、C。陈某、王某结婚后购得房屋一套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应由双发共同行驶支配权,因此陈某无权擅自处分房屋,但是丙购房屋是不知情、以合理的价格购买并办理了房屋所有权变更登记手续,根据民法上善意取得制度原理买卖合同有效,房屋所有权已转移,王某物权请求丙返还房屋。

4、D。庞恰特雷恩湖桥 美国 38.4公里 世界上最长的桥 杭州湾跨海大桥 中国 36公里 世界第二长的桥梁

5、C。蒙古国是对话伙伴国,不是成员国。成员国 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 对话伙伴国 蒙古国、伊朗、巴基斯坦和印度 对话伙伴国 白俄罗斯和斯里兰卡。

6、B。领导职能就是管理者按照组织目标和任务,运用管理权力,主导和影响被管理者,使之为了组织目标的实现而贡献力量和积极行动的活动。领导职能是管理过程的灵魂,是集中体现管理者素质和管理能力的活动,是取得管理效率和效果的关键职能。领导职能因此常常被人们认为是管理的核心环节。

7、B。一种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总效应可以被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部分,即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其中,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为收入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为替代效应。收入效应表示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发生变化,替代效应则不改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

8、A。世界贸易组织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市举行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部长会议决定成立更具全球性的世界贸易组织,以取代成立于1947年的关贸总协定。世贸组织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1995年1月1日正式开始运作,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莱蒙湖畔。1996年1月1日,它正式取代关贸总协定临时机构。

9、C。科技部有关负责人指出,这些国家具备以下四大共同特征:一是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在百分之七十以上;二是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大都在百分之二以上;三是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在百分之三十以下;四是这些国家获得的三方专利(美国、欧洲和日本授权的专利)数占到世界总量的百分之九十七。

10、A。詹姆斯?查德威克是英国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卢瑟福是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也是英国物理学家,只有哈恩是德国人,并且首次发现了核裂变。1.社会主义时期中国GCD实现历史性转折的标志是党的()。

A.八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十二大

D.十四大

2.购买债券得到的利息收入属于()。

A.按劳分配的收入

B.剥削收入

C.按生产要素分配得到的收人

D.风险收入

3.我国《宪法》规定,()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A.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

B.总理、副总理、各委员会主任

C.总理、副总理、各部部长

D.副总理、秘书长

4.人民法院审理的行政案件,()调解。

A.不适用

B.适用

C.有条件地适用

D.有时可以适用

5.含有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损害的文件是()。

A.极密文件

B.秘密文件

C.机密文件

D.绝密文件

6.胡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党全部奋斗的最高目的是()。A.全面实现小康

B.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D.实现人的全面和自由的发展

7.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

A.新民主主义性质 B.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C.半社会主义性质 D.社会主义性质

8.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我国刑法,但是按我国刑法规定的()的,可以不予追究。

A.最低刑为5年以上有期徒刑

B.最高刑为5年以下有期徒刑

C.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

D.最高刑为2年以下有期徒刑

9.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立了()。

A.剩余价值论

B.阶级斗争理论

C.无产阶级历史观

D.科学的实践观

10.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在各自辖区内受理第一审案件的分工和权限是()管辖。

A.级别

B.地域

C.指定

D.移送

参考答案

1、B

2、C 【解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除了按劳分配的方式以外,还包括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和经营收入;按劳动力价值分配获得的收入;资产效益;按生产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等等。

3、A

4、A 【解析】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涉及到行政诉讼法中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不适用调解原则。如果适用调解,有可能出现行政机关利用掌握的职权作出不利于提起诉讼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调解结果,不适用调解的原则更有利于起诉人,保障起诉人的合法权利。

5、C 【解析】公文按内容涉及国家的秘密的程度,可分为对外公开、限国内公开、内部使用、秘密、机密、绝密六类。机密文件是含有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损害的文件

6、B【解析】我们党的最高目标的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最终目的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7、C【解析】农村合作社由于尚未改变土地等生产资料的个体私有制,因此农村生产合作社具有半社会主义的。

8、C【解析】刑法第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不予追究。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9、D【解析】A项中的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最伟大的两大发现之一;B项中的阶级斗争理论不是马克思想提。

10、B【解析】同级人民法院的级别与职权是一样的,因此他们的受理案件的权限及分工是由地域来决定的。

1.行政处分的主要形式有()。

A.警告

B.罚款

C.降级

D.拘留

2.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内涵是()。

A.行政管理的多样性、复杂性、变动性要求行政法律管理必须不断地适应这些变化

B.对偶然发生的特殊事件或首次出现的超常事务,在法律规定的原则指导下,在法定的范围内,国家行政机关有合理适当地制定规范和采取措施的权力

C.国家行政机关在依职权决策时,必须对多种行政方案作出合理而恰当的选择

D.国家行政机关在法定的自由裁定权的限度内,必须尽可能合理地作出各种具体的行政处理决定

3.复议机关与复议机构之间的关系是()。

A.委托关系

B.领导关系

C.平行关系

D.协商关系

4.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有()。

A.管制

B.劳役

C.拘役

D.罚金

5.司法监督的主体是:()。

A.法院

B.政法委

C.法制办

D.检察院

参考答案

1.AC 2.ABCD 3.AB 4.AC 5.AD 1.同一种社会关系()同时由几个不同的法律部门加以调整。

A.不能

B.只能

C.可以

D.应该

2.贯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在适用法律时,()。

A.就不必考虑形势B.也应考虑形势C.必须考虑形势 D.法律必须无条件服从形势 3.在全部社会规范中,法成为一种最有力的规范是因为()。A.它反映了一定的客观规律要求

B.人们自觉遵守

C.它具有国家意志性

D.它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4.根据宪法规定,我国国家元首职权由()行使。A.国家主席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C.国家主席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共同 D.国家主席与国务院总理共同

5.如遇非常情况,不能进行下届选举,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以全体委员的()以上多数通过,可以推迟下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延长本届任期。A.2/

3B.l/

2C.3/

4D.4/5 6.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的干涉。A.国家主席

B.行政机关

C.社会团体和个人

D.中央委员会 7.行政法制监督分两类()。

A.内部监督

B.外部监督

C.党的监督

D.专门监督 8.下列哪几项是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

A.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必有一方是国家行政机关B.行政法律关系具有双方性 C.行政法律关系具有强制性

D.行政法律关系的程序性 9.下列可以成为行政主体的是()。A.行政机关

B.公务员 C.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D.接受行政委托的组织 10.审判监督程序与二审的区别有()等。

A.审理对象不同

B.期限不同 C.审理的法院不一定相同 D.提起理由不同

参考答案

1.C 2.B 3.D 4.C 5.A 6.BC 7.AB 8.ACD 9.AC 10.ABCD 1.以下属于议论文特点的是()。

A.重在说理

B.形象反映生活

C.以情感人

D.解说性强 2.为了维护政令一致,凡下行公文()。

A.都要上级请示 B.都要和有关机关协商 C.内容涉及其他机关的职权范围时,行文前应与其协商一致

D.都与有关部门联合发文 3.下面公文写作中不恰当的是()。

A.我们一定要严厉打击少数腐败分子,把反腐败进行到底 B.以上意见如无不当,着即批转各有关单位认真遵照执行

C.我们必须排除种种不利因素,争取在第一季度建成东方贸易商厦

D.玻璃制品厂原党委书记张某一伙,几年来大量贪污盗窃、行贿送礼,其中仅行贿一项即达85,000元

4.规定性文件正文内容实际可概括为()。

A.假定、处理、奖励和惩罚

B.开头、中心部分、结尾

C.总则、分则、罚则、附则

D.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5.只有国家各级政府机关可以使用()性的文件。

A.向上级请示性

B.行政管理命令

C.沟通信息

D.针对性强

6.如果侵权行政行为是因行政工作人员的过错所致,行政机关赔偿损失之后,可以责令故意或重大过失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承担()赔偿费用。A.部分

B.全部

C.部分或全部

D.双倍 7.颁发营业执照属于()。

A.权利性行政处理决定 B.行政奖励 C.行政处罚

D.义务性行政处理决定 8.行政复议是()的活动。

A.行政监察

B.特定行政

C.行政机关

D.人民法院 9.我国刑法处罚的是()。

A.构成犯罪的行为 B.一切违法行为 C.造成了社会危害的行为D.触犯了刑律的行为 10.有关专利权的期限,错误的说法是()。

A.专利权的期限即专利的有效期限

B.我国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20年

C.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专利权的期限是20年

D.专利权均有申请日,即专利局收到专利申请之日起算 参考答案

1.A 2.C 3.A 4.A 5.B

6.C

7.A 8.C 9.A 10.C 1.首先提出世界的物质本原问题的哲学派别是()。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朴素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 D.庸俗唯物主义

2.“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了的物质的东西。”这个观点是()的观点。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3.()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A.质量互变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4.把“否定之否定”称作“仿佛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是()。

A.循环论的观点

B.诡辩论的观点C.形而上学的观点

D.辩证法的观点 5.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

B.认识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6.下列关于公文处理活动的说法,错误的是:()。A.管理公文包括对公文运转过程的组织与监控 B.今天的档案就是昨天的公文

C.机关对信息的广泛依赖性主要和直接表现为对公文约广泛依赖性 D.公文处理活动中,行政机关要全面接受党组织的领导 7.一切唯心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A.意识的B.物质的C.客观的D.运动的 8.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

A.唯心主义

B.二元论

C.辩证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9.时间和空间是()。

A.物质的两种属性

B.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C.整理感觉材料的的工具

D.感觉系列高速了体系

10.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的全面看法是()。

A.物质是第一性,意识是第二性

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D.物质是意识的根源,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参考答案

1.B

2.D 3.B

4.D

5.A

1.ABCD 2.ABCD 3.ABCD 4.AC 5.AC 1.下列法律中,属程序法的有()。

A.民法

B.民事诉讼法

C.经济法

D.行政诉讼法

2.在阶级对立社会中,法具有执行各种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主要有()。

A.维护人类社会基本生活条件

B.维护生产和交换的秩序

C.组织社会化大生产

D.推进教育、科学、文化的发展 3.社会主义法制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做到()。

A.有法可依

B.适用法律一律平等

C.有法必依

D.执法必严 4.复合制国家结构形式包括()。

A.君主立宪制

B.共和制

C.邦联

D.联邦 5.公民的政治权利主要是指()。

A.选举权

B.发言权

C.被选举权

D.著作权 6.把感觉、经验当成第一性的观点是()观点。

A.唯物主义的 B.主观唯心主义的 C.唯物主义经验论 D.客观唯心主义的 7.阶级产生的基本前提是()。

A.用暴力掠夺他人的财产

B.用特权侵吞公社的财产

C.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而出现剩余产品 D.由于产品分配不公而出现两极分化 8.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回答,划分出了()。

A.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

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C.辩证唯物主义与机械唯物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 9.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的能动地反作用集中表现为()。

A.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上层建筑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B.当上层建筑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

C.当上层建筑为束缚生产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反动势力

D.上层建筑总是为一定经济基础服务的 10.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

A.邓小平理论形成阶段

B.邓小平理论发展阶段

C.邓小平理论成熟阶段

D.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参考答案

1.BD 2.ABCD 3.ACD 4.CD 5.AC

6.B 7.C 8.A 9.D 10.D 1.列宁给社会主义下的定义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这说明()。

A.只要全国实行了电气化,社会主义大厦就可以说已经建成了

B.电气化是社会主义的一个必要条件

C.社会主义必须重视科学技术

D.社会主义社会必须重视发展生产力

2.在现代经济中,资源的分配首先表现为()。

A.生产资料的分配

B.产品的分配

C.生产要素的分配

D.资金的分配

3.市场经济产生于()。

A.原始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4.实现调控的主体是()。

A.企业

B.市场

C.行业组织

D.政府

5.社会主义商品价格的基础是()。

A.供求关系

B.购置者的承受能力 C.商品价值 D.企业的盈利目标

6.把感觉、经验当成第一性的观点是()观点。

A.唯物主义的B.主观唯心主义的 C.唯物主义经验论

D.客观唯心主义的

7.阶级产生的基本前提是()。

A.用暴力掠夺他人的财产

B.用特权侵吞公社的财产

C.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而出现剩余产品

D.由于产品分配不公而出现两极分化

8.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回答,划分出了()。

A.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

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C.辩证唯物主义与机械唯物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

9.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的能动地反作用集中表现为()。

A.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上层建筑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B.当上层建筑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

C.当上层建筑为束缚生产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反动势力

D.上层建筑总是为一定经济基础服务的

10.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

A.邓小平理论形成阶段

B.邓小平理论发展阶段

C.邓小平理论成熟阶段

D.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参考答案

1.ABC 2.ABD 3.ABCD 4.BC 5.ABCD

1.B 2.C 3.A 4.D 5.D 1.下面()在省建委和市建委之间不存在。

A.领导关系

B.指导关系

C.上下级关系

D.协作关系

2.下面()是政府非常设机构。

A.国家审计署

B.省计委

C.国家扶贫办公室

D.县建委

3.报考公务员的年龄要求一般为()。

A.35岁以下

B.35岁以上

C.25岁以下

D.25岁以上

4.民族自治地方人民政府录用公务员时,对少数民族报考者()。

A.在提高条件下择优录用

B.在降低条件下优先录用

C.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

D.在降低条件下择优录用

5.非政府组成人员的行政领导者产生可用()。

A.要任制

B.选任制

C.聘任制

D.考任制

6.个体经济中的个人收入主要是()。

A.按劳分配的收入

B.风险收入

C.资本收入

D.劳动收入

7.党的基本组织原则是()。

A.民主制

B.集中制

C.民主集中制 D.集权分权相结合的原则

8.反映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性质和方向,决定着政府机构的设置及其规模的主要因素是()。

A.政府职能

B.人员素质

C.权责体系

D.行政效率

9.产生国家行政机关的国家机构是()。

A.党的组织机构 B.国家权力机关 C.国家司法机关 D.中央人民政府

10.下面哪个是政府机构?()。

A.县法院

B.县委

C.县妇联

D.县建委

参考答案

1.D 2.C 3.A 4.C 5.A

6.D 7.C 8.A 9.B 10.D 1.把感觉、经验当成第一性的观点是()观点。

A.唯物主义的 B.主观唯心主义的 C.唯物主义经验论 D.客观唯心主义的 2.阶级产生的基本前提是()。

A.用暴力掠夺他人的财产

B.用特权侵吞公社的财产

C.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而出现剩余产品D.由于产品分配不公而出现两极分化

3.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回答,划分出了()。

A.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

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C.辩证唯物主义与机械唯物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

4.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的能动地反作用集中表现为()。

A.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上层建筑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B.当上层建筑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

C.当上层建筑为束缚生产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反动势力

D.上层建筑总是为一定经济基础服务的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

A.邓小平理论形成阶段

B.邓小平理论发展阶段

C.邓小平理论成熟阶段

D.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6.列宁给社会主义下的定义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这说明()。

A.只要全国实行了电气化,社会主义大厦就可以说已经建成了

B.电气化是社会主义的一个必要条件

C.社会主义必须重视科学技术

D.社会主义社会必须重视发展生产力

7.在现代经济中,资源的分配首先表现为()。

A.生产资料的分配

B.产品的分配 C.生产要素的分配

D.资金的分配

8.市场经济产生于()。

A.原始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9.实现调控的主体是()。

A.企业

B.市场

C.行业组织

D.政府

10.社会主义商品价格的基础是()。

A.供求关系 B.购置者的承受能力 C.商品价值 D.企业的盈利目标

参考答案

1.B

2.C

3.A

4.D

5.D 6.ABC 7.ABD 8.ABCD 9.BC 10.ABCD 1.下列关于公文处理活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A.管理公文包括对公文运转过程的组织与监控

B.今天的档案就是昨天的公文

C.机关对信息的广泛依赖性主要和直接表现为对公文约广泛依赖性

D.公文处理活动中,行政机关要全面接受党组织的领导

2.一切唯心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

A.意识的B.物质的C.客观的D.运动的3.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

A.唯心主义 B.二元论 C.辩证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4.时间和空间是()。

A.物质的两种属性

B.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C.整理感觉材料的的工具

D.感觉系列高速了体系

5.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的全面看法是()。

A.物质是第一性,意识是第二性

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D.物质是意识的根源,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6.同一种社会关系()同时由几个不同的法律部门加以调整。

A.不能

B.只能

C.可以

D.应该

7.贯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在适用法律时,()。

A.就不必考虑形势

B.也应考虑形势

C.必须考虑形势

D.法律必须无条件服从形势

8.在全部社会规范中,法成为一种最有力的规范是因为()。

A.它反映了一定的客观规律要求

B.人们自觉遵守

C.它具有国家意志性

D.它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9.根据宪法规定,我国国家元首职权由()行使。

A.国家主席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C.国家主席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共同

D.国家主席与国务院总理共同

10.如遇非常情况,不能进行下届选举,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以全体委员的(上多数通过,可以推迟下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延长本届任期。

A.2/

3B.l/

2C.3/

4D.4/5

参考答案)以

1.B 2.A 3.A

4.A

5.AC

6.C 7.B 8.D 9.C

10.A 1.以下属于议论文特点的是()。

A.重在说理

B.形象反映生活

C.以情感人

D.解说性强 2.为了维护政令一致,凡下行公文()。A.都要上级请示

B.都要和有关机关协商

C.内容涉及其他机关的职权范围时,行文前应与其协商一致D.都与有关部门联合发文 3.下面公文写作中不恰当的是()。

A.我们一定要严厉打击少数腐败分子,把反腐败进行到底

B.以上意见如无不当,着即批转各有关单位认真遵照执行

C.我们必须排除种种不利因素,争取在第一季度建成东方贸易商厦

D.玻璃制品厂原党委书记张某一伙,几年来大量贪污盗窃、行贿送礼,其中仅行贿一项即达85,000元

4.规定性文件正文内容实际可概括为()。

A.假定、处理、奖励和惩罚

B.开头、中心部分、结尾

C.总则、分则、罚则、附则

D.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5.只有国家各级政府机关可以使用()性的文件。

A.向上级请示性

B.行政管理命令

C.沟通信息

D.针对性强

参考答案 1.A 2.C 3.A 4.A 5.B 1.如果侵权行政行为是因行政工作人员的过错所致,行政机关赔偿损失之后,可以责令故意或重大过失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承担()赔偿费用。

A.部分

B.全部

C.部分或全部

D.双倍 2.颁发营业执照属于()。

A.权利性行政处理决定B.行政奖励C.行政处罚D.义务性行政处理决定 3.行政复议是()的活动。

A.行政监察

B.特定行政

C.行政机关

D.人民法院 4.我国刑法处罚的是()。

A.构成犯罪的行为B.一切违法行为C.造成了社会危害的行为D.触犯了刑律的行为 5.有关专利权的期限,错误的说法是()。

A.专利权的期限即专利的有效期限

B.我国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20年

C.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专利权的期限是20年D.专利权均有申请日,即专利局收到专利申请之日起算

参考答案

1.C 2.A 3.C 4.A 5.C

1.《左传》是我国古代一部非常重要并且在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历史著作,它()。

A.与《国语》一样是孔子编写的B.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史

C.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之美誉 D.是以语录的形式记叙历史大事的 2.鉴于台湾在国防上的重要地位,中法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决定在台湾正式设立行省,()为台湾省第一任巡抚。

A.刘铭传 B.左宗棠 C.关天培 D.冯子材

3.被后人称为“书圣”的东晋书法家是()。

A.钟繇 B.王羲之 C.顾恺之 D.吴道子

4.《西游记》中的火焰山是在()。

A.新疆 B.印度 C.西藏 D.甘肃

5.古希腊神话中,常叫过路人猜谜,猜不出就将行人杀害的是()。

A.斯芬克司 B.普罗米修斯 C.阿波罗 D.雅典娜

6.八股取士始于何时?()

A.秦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7.被国外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著作是()。

A.《本草纲目》 B.《天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梦溪笔谈》

8.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官名的描述,正确的是()。

A.郡守,北宋时设置,戍守边郡,起初为地方边郡官员,后逐渐演化为太守,即最高行政区域官员

B.郎中,始置于战国。汉代沿置,属郎中令(后改光禄勋),管理车、骑、门户,并内充侍卫,外从作战,历代沿置

C.钦差大臣,古代中央掌握军、政、监察的最高职官

D.巡按,清代总督、巡抚、将军的随从官称巡按,有文、武两种,文巡按以本省的佐杂官充任,武巡按以本省低级武官充任

9.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先后开展了“变法”运动,经历了100多年,新的封建制终于在各诸侯国确立起来,下列选项中,对于变法运动的原因和条件的描述错误的是()。

A.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队伍日益壮大,这是变法运动的阶级基础

B.旧中国时期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运动

C.新兴地主阶级(奴隶主贵族,将士)的经济实力逐渐增大,他们渴望国家的制度能够更有利于自己势力的扩大,故他们强烈的愿望是变法运动的精神力量

D.随着新的剥削方式和阶级关系的出现,阶级矛盾也日益激化,统治者改革是为了满足其巩固统治的需要

10.下列选项中,关于文学流派的描述正确的是()。

A.山水诗派和边塞派是盛唐以及两宋诗歌最大最重要的两个流派。山水诗人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边塞诗人以高适、岑参为代表

B.江西诗派,北宋诗人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人称“苏黄”的苏轼和黄庭坚,黄庭坚即江西诗派的开创者 C.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王实甫,他们是元代杂剧和散曲中最重要的四位作家

D.公安派以湖北公安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为代表,提倡“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其主要成就主要是小说

参考答案及解析

1.B【解析】略 2.A【解析】略 3.B【解析】]略

4.A【解析】“火焰山”自东面西,横亘在吐鲁番盆地中部,为天山支脉之一。5.A 6.D【解析】明朝时,科举考试内容必须以《四书》、《五经》的文句为题,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须依朱熹《四书集注》。7.B

8.B【解析】郡守是战国时期设置,戍守边郡。巡按是明代中央派遣的监察御史,职在考核官吏、体恤民情;钦差大臣是明清时,由皇帝亲自派遣,出外办某专项重大事件的官员。9.C【解析】 C项的主要错误在于新兴地主阶级为将士和大商人,他们是变法的阶级基础。10.B【解析】山水诗派和边塞诗派是盛唐诗歌最重要的两个流派;元曲四大家有郑光祖而无王实甫,公安派的主要成就是散文。

1、近年某地发现一座古代墓葬,出土距今5000年的玉面人和一尊扁足青铜方鼎,方鼎内壁刻有小篆。对此墓葬的年代,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据玉面人的年代推算,应为母系氏族时期 B.青铜器是商朝标志性器物,故应在商朝

C.商朝时期出现青铜铭文,估计在西周时期 D.根据文字判断,墓主最早应是秦朝人

2、“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这位书法家是()。

A.王羲之 B.张旭 C.颜真卿 D.柳公权

3、中国的英文名称“CHINA”的小写就是“瓷器”的意思,“CHINA”的英文发音源自景德镇的历史名称“昌南”,并以此突出景德镇瓷器在世界上的影响和地位。

以下不属于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的是()。

A.青花 B.白瓷 C.玲珑 D.粉彩

4、下列科技成就中不属于宋朝时期的是()。

A.制成罗盘针用于航海B.活字印刷术的发明C.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使用D.实测子午线的长度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国语》是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左传》是最早的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国语》、《左传》既长于记事,又长于记言

B.我国古典小说中真正的吸收史传文学写人艺术经验的第一部作品是《水浒传》

C.《金瓶梅》开辟了一条写平凡人生活的道路,显示了现实主义文学的长足发展

D.《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1300年的历史

6、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控制

B.春秋时代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具有朴素的辩证思想,代表作为《道德经》

C.西汉人王充是两汉时期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

D.宋代的哲学思想是程朱理学,朱熹是集大成者,著有《四书集注》

7、中西文化交相辉映,如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是同时代的著名戏剧家,下列属于同时代同一领域的文化名人是()。

A.孟子和苏格拉底 B.关汉卿和达尔文C.王阳明和哥白尼 D.曹雪芹和孟德斯鸠

8、两宋时期我国商品经济空前繁荣,与其关系密切的文化现象有()。①传奇出现 ②词成为文化主流 ③瓦子、勾栏兴起 ④出现许多话本 ⑤杂剧产生 ⑥绘画成为商品

A.①②③④⑥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⑤⑥

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晋时期的王羲之被尊为“书圣”,代表作有《兰亭序》 B.贾思勰是南北朝时期的农学家,代表作有《齐民要术》 C.顾恺之的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D.徐霞客的《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地理著作

10、下面的文学形象中不属于吝啬鬼典型的是()。

A.《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叶甫盖尼·奥涅金

B.《悭吝人》中的阿巴贡

C.《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

D.《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

1、D。解析:本题中出现三个判定历史年代的符号,5000年前玉面人为母系氏族时期,青铜方鼎在商朝至汉代,小篆则在秦朝才有。本题推测历史年代应按最迟的下限而不是最早的上限来判定。秦朝的墓葬出现5000年前的文物,应理解为秦朝人将其3000年前的文物作为古董陪葬。

2、B。解析:首先根据题干中的“当时”排除东晋的王羲之,然后我们理解诗句可以得出这位书法家的性格豪放不羁,最符合这一特点的当属草书大家张旭。颜真卿本身就是王公(鲁郡公),柳公权官至太子师,都不可能“脱帽露顶王公前”。

3、B。解析:景德镇有四大传统名瓷:青花瓷、粉彩瓷、颜色釉瓷和玲珑瓷。

4、D。解析:两宋时期,科学技术取得突出成就,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的发明、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完善了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唐代的僧一行在世界上最早实测子午线的长度,故本题答案为D。

5、A。

6、C。

7、A。

8、D。

9、D。

10、A。1.有居民20万户,城市布局打破了“坊”、“市”界限的国际性大都市是: A.唐都长安 B.宋都东京 C.宋都临安 D.元大都 2.唐太宗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3.北宋的都城为:

A.东京 B.大都 C.汴梁 D.上京

4.遵议会议召开于:

A.长征之前 B.长征开始时 C.长征途中 D.长征结束后 5.()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A.卢沟桥事变 B.西安事变 C.八?一二事变 D.华北事变

6.南京大屠杀发生于:A.1936年12月13日 B.1937年12月13日 C.1938年12月13日 D.1939年12月13日 7.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的一次胜利是:

A.淞沪战役 B.太原会战 C.平型关大捷 D.台儿庄战役

8.诙谐幽默,寓悲于喜,形成“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的美国著名小说家是: A.莫泊桑 B.杰克?伦敦 C.屠格涅夫 D.欧?亨利

9.我国古代田园诗派的创始者是:()。

A.屈原 B.李白 C.王维 D.陶渊明

10.我国唐代有“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人称“李杜”。人称“小李杜”的两位诗人分别是()。A.李商隐、杜牧 B.李清照、杜甫 C.李鸿章、杜娟 D.李世民、杜如晦 11.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是哪一家族的天下?()。

A.慕容 B.蒋氏 C.爱新觉罗 D.叶赫那拉 12.最早出现在今云南省境内的人类是()。

A.元谋人 B.蓝田人 C.丁村人 D.半坡人 13.终止禅让制的是()。

A.禹 B.启 C..纣 D.汤 14.四大美女中为汉匈友好作出了贡献的是()。

A.西施 B.貂蝉 C.王昭君 D.杨玉环 15.下列为维吾尔族祖先的是()。

A.回纥 B.东突厥 C.吐蕃 D.女真 16.我国清代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是()。

A.侯方域 B.蒲松龄 C.曹雪芹 D.顾炎武 17.撰写了《大唐西域记》的是()。

A.鉴真 B.玄奘 C.僧一行 D.柳宗元 18.北宋词坛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是()。

A.欧阳修 B.苏轼 C.王安石 D.柳永

19.“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哪篇作品中的名句?()。

A.《归园田居》 B.《饮酒》 C.《桃花源记》 D.《归去来兮辞》 20.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兵书是指()。

A.《孙膑兵法》 B.《孙子兵法》 C.《老子》 D.《易经》

参考答案

1-5 BCACA 6-10 BDDDA 11-15 CABCA 16-20 CBBBB 公务员考试地理常识精选练习题

1、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它的版图被形象地比作一只头朝东尾朝西的金鸡,地势西高东低。

2、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第三位,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

3、中国领土东西跨经度有60多度,跨了5个时区,东西距离约5200公里。

4、中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南北距离约为5500公里。

5、中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

6、中国领土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附近)。

7、中国领土最东端在黑龙江省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

8、中国领土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73°E)。

9、中国的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公里,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便于船舶避风和停靠。

10、中国岛屿大约有5000多个,绝大部分分布在长江口以南的海域。

11、中国最大的群岛是舟山群岛,它位于浙江省东面的海域。

12、中国南海有四个群岛,即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

13、中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14、内海是一个国家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的渤海是中国的内海。

15、中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是海南岛。

16、辽东半岛是中国最大的半岛,山东半岛是中国第二大半岛。

17、台湾海峡位于福建省与台湾省之间,从南到北连接着南海和东海,是中国海上运输的重要通道,人们称它为“海上走廊”。

18、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台湾省是中国地震最频繁的省份。

19、与中国陆地相邻的国家有15个。20、东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朝鲜。

21、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俄罗斯。

22、西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

23、西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阿富汗、巴基斯坦。

24、西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

25、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缅甸、老挝、越南。

26、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27、东面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为韩国、日本。

28、东南面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为菲律宾。

29、南面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为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30、中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

31、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32、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它位于中国的西北部,其人民政府所在地是乌鲁木齐市,简称为“新”。

33、因位于黄河北岸而得名的河北省,在古代它的部分土地属于冀州,所以河北简称“冀”,人民政府所在地是石家庄。

34、河南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两个重要发祥地之一,它是中国古代“九州”中的“豫州”,因此简称“豫”,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郑州,有大量古代历史和文化遣址。

35、有“古代历史的博物馆”之称的陕西省,是古代秦国的所在地,所以称“秦”或“陕”。

36、陕西省人民政府所在地西安市(古称长安),是我国著名的“千年古都”。

37、有“煤海”之称的山西省,因位于太行山的西面而得名,简称“晋”,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太原市。

38、内蒙古自治区横贯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简称“内蒙古”,人民政府所在地呼和浩特市,意思是“青色的城市”。

39、辽宁因省内有一条辽河而得名,简称“辽”,人民政府所在地是沈阳市。

40、吉林省位于东北平原的中心,简称“吉”,人民政府所在地长春市是中国的“汽车城”。

41、有“北大仓”(粮仓)之称的黑龙江省是中国最北的省份,也是最东的省份,简称“黑”。

42、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哈尔滨市,又称“冰城”,每年的元旦到春节期间,这里举办冰雕艺术节。

43、甘肃省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兰州市。

44、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北部,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银川市。

45、青海湖古代叫“西海”,蒙古语称“库库诺尔”,意思是“青色的湖”。青海省就是因它而得名的,这是我国唯一以湖泊而得名的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西宁市。

46、西藏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南边疆。从公元7世纪开始就与内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经常往来,促进了藏、汉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发展。左图为西藏布达拉宫。

47、西藏人民政府所在地拉萨市,在藏语中是“圣地”或“佛地”的意思。又因这里一年四季晴空万里,日照时间长,人们把它叫做“日光城”。

48、同缅甸、老挝、越南相邻的中国西南边疆省份是云南省,简称“滇”或“云”。

49、云南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昆明市,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闻名中外的“春城”。这里冬天不冷,夏天不热,气候温和,四季如春。

50、“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指的是贵州省,简称“黔”或“贵”,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贵阳市。

51、贵州省出产的茅台酒被列为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之一,也是中国的国酒。

52、因为物产丰富而被称为“天府之国”的四川省,简称“蜀”,人民政府所在地是成都市。

53、湖北省因地处洞庭湖以北而得名,简称“鄂”,人民政府所在地武汉市,水陆交通便利,夏季气温高,有“火炉”之称。

54、湖南省因位于洞庭湖以南而得名。因境内最大的河流湘江流经全省,所以简称“湘”,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长沙市。

55、江西省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赣江是省内最大的河流,所以简称“赣”。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南昌市。

56、安徽省出产“文房四宝”中的纸、墨、砚,它简称“皖”,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合肥市。

57、因位于太行山以东而得名的山东省,在古代是齐国和鲁国的所在地,所以简称“鲁”。

58、山东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济南市,是中国著名的“泉城”。

59、江苏省位于中国华东地区,简称“苏”,人民政府所在地南京市是著名的“六朝古都”。60、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部沿海的中段,简称“浙”。

61、浙江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杭州市,风景优美,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62、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南段,简称“闽”,因境内第一大河闽江而得名。63、福建省人民政府所在地福州市,又称“榕城”,因城中榕树多而得名。

64、厦门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是中国五个经济特区之一。境内有“海上花园”与“钢琴之岛”之称的鼓浪屿是著名的旅游景点。

65、福建省对面是中国的宝岛台湾,简称“台”,台北和高雄是两个最大的城市。66、台湾岛上居民以汉族为最多,他们的祖先大部分是从福建和广东迁过去的,通用普通话和闽南话,风俗习惯和闽南差不多。

67、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人民政府所在地南宁市。区内的桂林、阳朔一带是世界闻名的景旅游区,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称。68、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简称“京”。

69、天津市是首都北京的门户,简称“津”,是全国著名经济中心。

70、上海位于长江的入海处,简称“沪”,是全国最大的工业基地、商业中心、贸易中心。71、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的高度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

72、重庆市,简称“渝”,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它是长江上游最大的一座城市。73、有“东方夏威夷”美称的海南省,简称“琼”,人民政府所在地海口市。

74、广东省位于中国南部,毗邻港澳,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大洋州、中近东和非洲等地区的最近出海口。简称“粤”。

75、广东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广州市(又名“羊城”和“花城”)有2000多年历史,也是中国南方最大商贸中心。

76、深圳毗邻香港,是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这里的“绵绣中华”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实景微缩景区。77、中国五大经济特区是,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福建的厦门以及海南省。78、海南省是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1、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

2、中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平原面积仅占1/10多一点。

3、喜马拉雅山位于中国西藏同印度、尼泊尔等国的边境上,主脉平均海拔超过6000米,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

4、喜马拉雅山的主峰珠穆朗玛峰耸立在中国与尼泊尔边境上,海拔8848米,是世界第一高峰。

5、中国有四高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

6、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高原上,雪山、冰川很多,有“固体水库”之称。

7、西藏有三大特产:藏羊、牦牛(右图)和酥油草,统称“藏北三宝”。

8、内蒙古高原是中国第二大高原。它地面平坦,很多地方是一望无际的草原。

9、因覆盖着厚厚的黄土而得名的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10、云贵高原地面高低不平,地势比较平坦的山间小盆地,被当地人称之为“坝子”。

11、云贵高原上石灰岩分布广泛,形成奇异的喀斯特地形,如世界闻名的云南路南石林和贵州的龙宫、打鸡洞等。

12、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境内,在天山以南,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13、塔克拉马干沙漠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最大的流动沙漠。

14、准噶尔盆地位于新疆境内,在天山以北。由于降水较多,农牧业发达,被誉为“塞北江”。

15、柴达木盆地平均海拔在3000米左右,是中国地势最高的盆地。盆地里盐矿丰富,据初步估计,足够全世界的人食用1万年。

16、成都平原在四川盆地西部,因有两千多年历史的“都江堰”自流灌溉,农业发达,农产品丰富,所以四川省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称。

17、东北平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平原。

18、黑龙江省的大庆油田是中国最大的油田。

19、华北平原是中国第二大平原,也是中国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

20、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地势很低,平均海拔在10米以下,河流多,湖泊多,有“水乡”之称。

21、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稻米和淡水鱼主要产区,所以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22、历史相传的五岳:东岳是 泰山(山东)、西岳是华山(陕西)、北岳是恒山(山西)、南岳是 衡山(湖南)、中岳是嵩山(河南)。

23、泰山地处中国东部,古称东岳,是一座历史名山,历代皇帝和许多名人,都攀登过泰山,留下众多的文物古迹。联合国将泰山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录。

24、泰山脚下的岱庙是历代皇帝举行大典、祭祀泰山神和居住的地方,它与北京故宫、曲阜孔庙一起誉为中国三大宫殿建筑群。

25、西岳华山雄奇险峻,自古有“华山天下雄”之称。

26、北岳恒山最奇特景点是悬空寺。它建造在30米高的悬崖峭壁上。

27、位于湖南省中部的南岳 衡山,是古代传说中的火神祝融埋葬的地方。

28、衡山脚下的 南岳庙,占地面积9800平方米,是五岳寺庙中规模最大、总体布局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

29、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境内,被称为“中岳”。自古代起,它就成为中国宗教、文化活动的重要地区。嵩山的名胜古迹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是少林寺。30、相传印度高僧达摩来到嵩山林寺,创立名闻天下的少林拳。

31、中国的四大佛教名山是: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

32、位于浙江省的普陀山是中国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按佛教的传说,它是观音菩萨说道的地方。

33、九华山位于安徽省境内,是地藏菩萨的道场。

34、峨眉山位于四川省境内,相传是普贤传道的场所,所以山上的寺庙大多供奉普贤菩萨。山下和山顶气温相差15摄氏度,垂直变化明显,动、植物品种很多。

35、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境内,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文殊菩萨的道场。

36、千佛崖位于四川省境内,在200多米长、3040米高的峭壁上开凿石窟,面积5000多平方米,有小佛像7000多尊。

37、山海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是万里长城的起点,号称“天下第一关”。

38、河北省秦皇岛市的北戴河,气候温和宜人,夏季平均气温23摄氏度,是中国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

39、甘肃省敦煌县的莫高窟、山西大同市的云岗石窟、河南省洛阳市的龙门石窟规模特大,艺术最精,称为中国三大石窟。

40、莫高窟俗称“千佛洞”,是中国三大石窟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保存了长达1000多年的古代珍贵壁画和彩塑艺术品,是世界现存佛教艺术的宝库。

41、冬季中国大多数地方温度较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地区,平均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

42、夏季中国大多数地方气温普遍较高。

43、中国的吐鲁翻盆地中部的艾丁湖,湖面低于海平面154米,是中国地势最低的地方。

44、夏季中国气温最高的地方是吐鲁番,七月平均气温为33摄氏度以上,人称“火州”。

45、由于吐鲁番盆地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适宜瓜果生长。这里出产的哈密瓜、葡萄特别甜,全国有名。

46、夏季中国长江沿岸的不少沿江城市气温较高。重庆、武汉、南京号称中国“三大火炉”。

47、中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在台湾省东北部的火烧寮,年平均降水量达6558毫米。

48、中国降水最少的地方则数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年平均降水量仅5.9毫米。

49、六月中旬,在江淮流域,细雨连绵长达一个月之久,此时正值梅子黄熟季节,因此人们称之为“梅雨”。

50、每年的七、八月份,在江淮流域的梅雨季节刚过,随之便出现季节晴朗干旱的天气,这就是伏旱。

51、中国是世界上著名的季风气候区。大多数地方冬季寒冷降水少,夏季炎热降水多。

52、从地理上看,秦岭--淮河一线是中国南方与北方的界线。但人们常常将长江一线作为中国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

53、长江全长6300公里,它的长度,流量位居中国第一,世界第三。

54、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流经中国11省、自治区、直辖市,注入东海。

55、长江流经四川东部,江水横切巫山,形成长江三峡,正在施工建设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和发电站。

56、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长度5500公里,是中国第二长河,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57、从地图上看,黄河干流像一个巨大的汉字--“几”字。

58、人们常说黄河是“一石(担)水,六斗泥”,说明黄河含沙量很大。

59、世界上开挖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是京杭大运河,它全长1800公里。

60、青海湖位于青海省,是中国面积最大、水容量最多的湖泊。

61、中国五大淡水湖是:江西的鄱阳湖、湖南的洞庭湖、江苏与浙江之是的太湖、江苏的洪泽湖、安徽的巢湖。其中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是翻阳湖。

62、位于中国新疆的塔里木盆地北缘的塔里木河,是中国最大的内流河。63、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世界最大的峡谷。

64、中国许多自然资源不仅数量大,而且种类多,但因中国人口特别多,人均占有的资源量就很少了。

65、水、土 是立国之本。中国水资源的分布情况是南多北少,而耕地的分布却是南少北多。

66、中国水能资源蕴藏量达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

67、中国水源资源主要集中颁在西南地区,其中以长江水系为最多。

68、中国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

69、中国的草原主要颁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的高原和山地,以及青藏高原地区。

70、中国畜牧业较发达的地区主要颁在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青海省、西藏自治区。

71、中国的林地主要集中颁在东北、西南交通不便的山区和边疆地区,以及东南部山区。72、中国的矿产资源颁相对集中,煤、铁、石油的产区主要分布在北方;而有色金属矿大多分布的南方。

73、中国稀有金属、稀土金属及一些有色金属矿的蕴藏量居世界首位。

74中国海域辽阔,近海渔场很多,东海素有“天然鱼仓”之称。舟山渔场是中国第一大渔场。75、中国植物种类非常丰富,单乔木就有2000多种。还有世界上的特有树种,如著名的“活化石”水杉和银杏。

76、中国著名的水稻专家袁隆平主持培育和推广的杂交水稻,为中国增产粮食超过1300多亿公斤,也为全世界粮食的增长作出很大的贡献。

77、以北京、天津、唐山为中心的京津唐地区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78、地处长江入海口,水陆交通便利的沪(上海)、宁(宁波)、杭(杭州)地区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中心。79、靠近港、澳用东南亚的珠江三角洲是中国发展最快、最有活力的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大城市是广州和深圳。

80、中国三大航天中心是:四川的西昌、甘肃的酒泉、山西的太原。

81、中国有四大名园,即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和留园。前两座是北方皇家园林的代表,后两座是南方园林的代表。

82、中国古代有四大工程,即长城、都江堰、灵渠和大运河。83、人参、鹿茸、貂皮,人称东北大宝。

84、大熊猫人称“国宝”,是著名的珍稀动物。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东缘、四川省北部和西南部的高山箭竹林地带。

85、重庆、武汉、南京、上海是长江沿岸的重要港口,可以江海联运。

86、中国最大的港口是上海,其吞吐量位居世界第三位。

87、已经回归祖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三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

88、云南物产丰富,有许多闻名中外的物产,如专治听候打创伤的云南白药。89、中国是瓷器的故乡,被世界称为“东方瓷园”。江西省景德镇是中国的“瓷都”。90、江苏省的宜兴有“陶都”之称,其紫砂工艺品最为独特。

91、杭州出产的丝绸不但花色繁多,而且质量精美。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著名的“丝绸之府”。92、被誉为“天上云霞,地下鲜花”的杭州织锦,色彩美丽,工艺精巧。

1、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最大的湖泊(咸)——青海湖

3、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4、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

5、最热的地方——吐鲁番盆地

6、最大的岛屿——台湾岛

7、最低点是新疆吐鲁番盆地中的艾丁湖

8、最长的河流——长江

9、最长最早的运河——京杭大运河

10、最大的广场——天安门广场

11、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

12、海拔最高的大河——雅鲁藏布江

13、最长的地下河——坎儿井

14、最大的瀑布——黄果树瀑布

15、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

16、最大的草原——内蒙古大草原(我的家哦~)

17、最大的城市——上海

18、最大的山城——重庆

19、最北的村庄——漠河20、最大的自然保护区——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1、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22、最大的海峡——台湾海峡

23、最大的岛群——舟山群岛

24、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珞巴族

25、鄱阳湖是最大的淡水湖。

26、最深的湖-长白山天池

27、最大的冲积岛-崇明岛

28、中国最大的盐水湖是青海湖

29、我国最大的冰川是新疆帕米尔高原乔戈里峰北坡的音苏盖提冰川,长约40公里。30、降雨量最大的地方——台湾火烧寮

31、我国最低的冰川是云南梅里雪山的卡瓦格博的明永冰川,海拔为2650m

32、最大的狭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33、还有一个地球上最北的热带雨林——位于中国西藏的墨脱

34、中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

35、中国最高的盆地——柴达木盆地

36、最南端——曾母暗沙

37、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族,约有1600万人。

38、中国最早的运河——秦朝的灵渠

39、中国最长也是世界最长的运河——京杭大运河 40、世界上最早的船闸——灵渠的船闸

41、最西的地方——帕米尔高原 热带有几个季节? 2个 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印度 “海的女儿”是哪个城市的城徽?哥本哈根 被称为“老人国”的星系是哪一星系?椭圆星系

妙应寺白塔始建于元朝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由当时哪国的工艺家阿尼哥奉敕主持修建?尼伯尔 称为“数学之神”的科学家是:阿基米德

“薛涛笺”产生于哪个朝代?唐 产生海水潮汐的主要原因是:月球引力

天文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天体

领土面积居世界前四位的国家是:俄罗斯、中国、加拿大、美国

我国最东边的城市是黑龙江的哪一个城市?绥芬河市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时间: 1789年7月14日

面临江上大风大雨时,吴六奇唱的是哪一出戏?《沉江》

非洲产量和储量都占世界第一位的矿产是:黄金、金刚石

“杀龟大会”的“龟”是指:吴三桂 被誉为“风车之国”是哪个国家?荷兰

太阳表面温度大约多少?6000度

晋与十六国时期,谁曾建立前燕、后燕、西燕、南燕?慕容氏

荷兰的中央政府所在地是:海牙

新石器与旧石器的差别是:制作方法的差别

太阳在那一天离地球最远?夏至 “书圣”王羲之的代表作是:《兰亭序》

1945年发明了第一个充气轮胎的工程师是:罗伯特汤姆森

是谁发明了磅秤?吉尔·佩尔索纳·德·洛百瓦尔

第一架实用直升机的发明人为:西科斯基

千佛坛是哪个国家的?印度尼西亚

克里奥佩特拉是哪个王朝的君主?托勒密王朝

青海湖蒙古语为“库库诺尔”,意为:青色的海

布匿战争交战双方一方是罗马人,另一方是:迦太基人

造成我国南北方水热资源环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差异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彝族

南北朝史书称住在今日西藏地区的民族为:宝髻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位于:太平洋

三星堆位于:四川 不惑之年是:四十岁

武三思是武则天的:侄子 夏启死后,出现了几子争权斗争?五

世界最重要的IT高科技产业基地硅谷位于美国的哪个州:加利弗尼亚州 云冈石窟位于我国哪个省?山西省

构成地壳的九十多种元素中,含苞欲放量最多的三种是:氧,硅,铝

古稀指的是:七十岁

为了表演的需要,芭蕾鞋的鞋尖内塞有一小块:木头

世界上昏迷时间最长的人,大约昏迷了多长时间? 37年

中国运动员第一次打破世界纪录是在哪一年?1956 约翰·克里斯朵夫有几卷? 5 西伯利亚的房屋一般都是歪歪斜斜的,这是因为:大风吹的结果

云冈石窟创建于哪个时期?北魏 俄罗斯议会“杜马”在俄文中原意是:思维

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西南地区 世界上落差最大的瀑布是:安赫尔瀑布

我国梁式桥型的精品杰作洛阳桥位于何地?福建泉州

我国第一大岛是:台湾岛

下列国家,煤、石油和铁矿都很丰富的是:中国

“民有、民治、民享”的纲领性口号是谁提出来的?林肯

下列哪位航海家找到了航海中治疗坏血病的方法?库克

国色指的是:牡丹 在四大金刚中“青剑天王”是指:南方天王

华盛顿担任了几届总统?2 下列岛屿属于火山岛的是:大堡礁

董小宛是哪里人?南京 内蒙古草原上的芨芨草最高可达:2米

国鸟是公鸡的国家是:法国 拿破仑死于哪一年?1821 生活在里海和黑海里的欧鳇,寿命:高于100年

仰光是哪国首都?缅甸 美国发表《独立宣言》是在:1776年

唐卡是什么文化中一种著名的表现形式?藏族

抗金名将岳飞被害于:**亭

俄国十月革命发生在几月几号?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以下哪个国家建有消防博物馆?罗马尼亚

楚庄王请谁当令尹,从而使国力大增?孙叔敖

在唐代长安城经常可以见到的“新罗人”是现今我们所说的:朝鲜人

最古老的石桥在:土耳其

大陆漂移假说的提出的时间?1912 卡通人物米老鼠诞生是在哪年?1928 印度教中的除十节是:公历9月到10月的10天 人口最多的城市:东京 铁芒萁的生长反映了环境为:酸性土壤环境

海洋虽然是连在一起的水体,但海同洋之间还是有区别的,世界上最大的洋是太平洋,那么最大的海是:珊瑚海

白求恩生于加拿大哪个州?安大略 第一人征服北极点的人是那个国家的?美国

我国大陆基本轮廓形成时期,陆地上出现了大量的:裸子植物

尼日尔河位于:非洲 义和团最基本的组织形势是:坛

地上、地下文物在我国居于首位的省分别是:山西、陕西

举世闻名的泰姬陵在:印度 “枪杆子里出政权”是谁提出的?毛泽东

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 清朝皇帝退位是在:1912年

第一人征服北极点的人是那个国家的?美国

系列矿产地中,矿种伴生现象比较明显的是:金昌

我国东汉张衡制成地动仪,早于欧洲:1700多年

不属于唐代三省六部中的“三省”是:直隶省

世界上最早发行金属邮票的是哪一国家?匈牙利

被誉为“风车之国”是哪个国家?荷兰

古玛雅人流传于世的水晶头骨共有?13 大月氏王国在5世纪后半叶亡于?厳哒

我国的邻国共有几个? 12 4世纪后期,统一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政权是前秦

第二次工业技术革命的标志是微电子技术

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事件是领导集团的内部斗争

人们什么时候发现原子核反应.1938年

既是常规能源,又是二次能源的是:焦炭 火星有几颗卫星: 2 枪杆子里出政权”是谁提出的?毛泽东 尼日尔河位于:非洲

解放后,我能能源增长倍数最多的是:天然气 国际红十字会首次大会召开于:巴黎 抗金名将岳飞被害于:**亭 俄国十月革命发生在几月几号?11月7日

以下哪个国家建有消防博物馆?罗马尼亚

下列对某些洋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秘鲁寒流是补偿流

以下哪一种不是发现在中国境内?巴比伦人 我国的长绒棉主要产在:新疆

以下哪一种不是发现在中国境内?巴比伦人

梁启超和梁思成是什么关系?父子 太阳表面温度大约多少? 6000度

美国国务卿相当于我国的外长 荷兰的中央政府所在地是:海牙

大气层厚度约为? 3000公里 谁是“中山装”的创始人?孙中山

卧龙先生”是谁? 诸葛亮

崆峒山在植被尤其珍贵的西部,堪称天然植物园,这里森林覆盖率几乎达到: 100% 五岳中的中岳是嵩山 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是青海湖

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国家是:美、俄 小宝的七个老婆之中,年纪最小的是:沐剑屏

哪一民族把奶制品称为“白食”?蒙古族 《史记》中的“世家”是给什么人作的传?诸侯王

中山陵在哪座山上?南京钟山 我国海洋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八月

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事件是:领导集团的内部斗争

内蒙古人所说的“风季”是哪个季节?春季

西印度群岛位于:大西洋西部 归辛树属于何门派?华山派

中国在南极设立的第一个考察站叫什么名字?长城站

美国领土居世界第几位?第四位 北京东岳庙主祀:东岳大帝

下列国家中,农业现代化侧重生物技术和水利发展,且平均单产量高的是:日本竹筒茶产于我国云南省什么地区?腾冲 中国名山崆峒山在哪里?甘肃平凉

一日之中,海潮有两个涨落周期,落差一般在多少米之间:3—5米

在国际上享有“恐龙墓地”的大型恐龙化石群出土于:内蒙二连 鸿鹄之志最早出现在哪里? 史记 “息壤”是谁用来治水的法宝?鲧 长江流经几个省自治区直辖市:9 第一个研究色盲,发现色盲遗传规律的是:道尔顿有机宝石

荷兰的官方语言是:荷兰语 琥珀属于:有机宝石

“息壤”是谁用来治水的法宝?鲧 最深的湖泊是:贝加尔湖

最长的运河是:中国大运河

下列关于潜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有一个自由水面,与大气相接触

在俄罗斯一共有多少种语言呢?122 马可·波罗以各种身份服务忽必烈多长时间? 17年

在自流盆地及其边缘地区,可打孔开控形成自流井的区域是:承压区

非洲的沙漠面积约占整个非洲面积的:1/3 不足2千米,是世界上面积第二小国家的是:摩纳哥 有关南亚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印度河是巴基斯坦的重要灌溉水源

原始生物的时代叫作:元古代

中国最热的地方在哪里?吐鲁番盆地

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个监狱的凌里城位于现在的:安阳

从攻占巴士底狱到处死路易十六相差几年? 4年

“回眸一笑百媚生”是指哪个美女?杨贵妃 美国微软公司的总部设在:美国西部

被称为“老人国”的星系是哪一星系?椭圆星系

下列起义取得胜利的是:武昌起义 国姓爷的二公子叫郑克爽,那么大公子呢?郑经

香港的面积大约为: 1061.8平方公里 被称作“草原钢城”的是:包头

现存世界上最早的钞币是:元代的中统钞 以“无字碑”名扬天下的是:武则天

大约再过多少时间,月亮绕地球一周正好是地球上的一天? 50亿年

我国古迹龙门石窟位于哪个城市?河南洛阳

列国家,煤、石油和铁矿都很丰富的是:中国

土耳其的首都在:安卡拉

晋与十六国时期,谁曾建立前燕、后燕、西燕、南燕?慕容氏

广西郁江是通过广东的哪条江注入南海的?西江

下列四组名称中属于地质构造的是:火山和地震

注入洞庭湖的沅江发源地在:贵州 太阳大气的最外层是:日冕

一年四季中,西藏没有哪一个季节?夏季 北京东岳庙主祀:东岳大帝

古代的死刑在什么季节行刑?秋季

我国现存最早的,内容最完整的农书是:《齐民要术》

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 我国梁式桥型的精品杰作洛阳桥位于何地?福建泉州

妙应寺白塔始建于元朝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由当时哪国的工艺家阿尼哥奉敕主持修建?尼伯尔

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在:红海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于1946年11月4日成立,总部设在:巴黎

内蒙境内最大的湖泊为:呼伦湖 我国被称为“不夜城”的城市是哪一城市?漠河

谁是“中山装”的创始人?孙中山 夸父是哪个部落的族裔?炎帝

我国的哪一个民族有纪念“盘古皇”的习惯?瑶族.“麦加”是什么宗教的圣地?伊斯兰教

测量降水量用什么作为单位?毫米 穿越我国领土距离最长的纬线是:北纬40度.“喇嘛”藏语是什么意思?至胜无上

胡逸之跟随陈圆圆二十三年之中,陈圆圆向他说过几句话? 55句

以下哪个不属于十二生肖:鸭,牛,羊 日冕的内层温度约为多少? 100万摄氏度

铁矿资源主要集中在哪些省市?辽宁、山西 波旁王朝是哪个国家的?法国

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事件是:领导集团的内部斗争

撒尿小孩铜像坐落于:布鲁塞尔 中国第一个开发的海底油田位置在:渤海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谁的名言?司马迁

下列国家中森林覆盖率没有超过60%的是:中国

北京的十三陵是哪个朝代的皇帝的陵墓?明

第一次华山论剑的胜利者是:王重阳 不属于佛教三宝的是:禅

刘邦建立汉朝不久,韩信被封为:楚王 周口店猿人制造的石器是:打制的

匈奴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着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说的是哪位将军?霍去病

玛瑙上的一圈圈花纹形成于:不同时期

请选出不在东非大裂谷带上的国家:摩洛哥 在牧野誓师,大破商纣的是:周武王 1898年发生的变法是:戊戌变法

世界上14座海拨超过8000米的高峰全部集中在:青藏高原

**国家传统认为2月的诞生石是:紫晶

克里奥佩特拉是哪个王朝的君主?托勒密王朝 澳大利亚首都是:堪培拉

下列哪个国家是龙卷风频繁发生的地方?美国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

俄国十月革命发生在哪一年? 1917 闻名于世的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三大发明,开发和应用主要是在:北宋

我国在何时产生了冶铁技术?春秋中期 废除宰相一职始于:明朝

阿姆斯特朗是乘哪个飞船成功登月的:阿波罗11号 澳门唯一的一种矿产是:花岗石矿

影响新疆绿洲农业的主要因素是:水源 “布拉格之春”事件发生在:捷克斯洛伐克

历时最长的封建王朝是:唐朝 印度最大的城市孟买人口超过: 600万

孙武字什么?子卿 吴三桂在清朝初期在哪里宣布独立?云南 直升机停在半空中时,它的旋翼是:仍在转动

土耳其人最早制造硬币的材料是用:金银合金

世界水城威尼斯有多少个岛屿?一百多个 惟知跃进是谁的口号?李大钊

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是哪个国家发射的?苏联 一战后的法西斯党在哪里出现?意大利 国际奥委会在哪里建立?巴黎

瑞士是联合国的成员国吗?从来不是 在四大金刚中“琵琶天王”是指:东方天王

岩石是指:矿物组成的集合体 塔西提岛在哪里?太平洋

在英国,“瘦月”是指:八月 世界上海洋深度最大地方是:马利亚纳海沟

数学符号中的“0”起源于:古印度 《永乐大典》是什么时候纂修的?明朝

我国现存的最大的皇家园林是:承德避暑山庄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时代是:夏

人权宣言是在哪个会议上通过的?制宪会议

梭伦是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他是哪里人?雅典

傅雷家书是给谁的?儿子 范蠡是谁的手下?勾践

有声电影诞生在本世纪的:20年代 我国在何时发明了最早的鼓风冶铁术?战国 国际象棋中,黑白各:16子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海沟形成在: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碰撞处

从何时起,对最高统治者称“王”?商 世界上岛屿最多的海洋是:太平洋

我国历年来调入常规能源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上海

把地图着色,使得相邻的国家有不同的颜色,至少需要几种颜色?4种颜色

华夏民族是在哪儿诞生的?黄河流域 武昌起义时,孙中山在哪里?美国科罗拉多州

《古今图书集成》的书名是谁定的?康熙 辛亥革命发生在: 1911年

“约翰牛”是哪个国家的绰号?英国 最早公开发表“地球”概念的是:柏拉图

孟子的四端不包括:信 中国的北洋军阀在一战中何时向德奥宣战? 1918年

唯一的两个皇帝合葬陵墓在:西安 “古尔邦节”是一种什么节日?宗教节日

故宫是哪一年建成的? 1420年 下列经济作物中,主要分布在暖温带的是:苹果

下列矿种中,我国短缺的有:金刚石

四川出土的最早的保龄叫做“瓦铃”。它是什么质料的?陶

从匈奴人的地位来讲,单于以下,即以谁为最尊贵?左贤王

下列环境属于自然环境的是:横断山区的天然林区

马可波罗来中国的时候,中国处于哪个朝代?元朝

.“响板”这种打击乐器源自哪国民间?西班牙

以“无字碑”名扬天下的是:武则天

除了太阳,宇宙中哪一颗恒星离我们最近?比邻星

十八世纪欧洲能雇佣6万工人的手工业工场在:里昂 有“绿城”之称的城市是:郑州

广西郁江是通过广东的哪条江注入南海的?西江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规和矩是什么?方、圆的校正器

把办理与银钱有关的大金融机构称为银行,最早见于:《资政新篇》 契丹在北朝时,分为几部? 8 目前地球上已知的最大陨石坑位于:北美洲

尼禄是哪个国家的暴君?罗马

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谁设计的:李冰父子

哪里的庙会在北京历史上时间最早、规模最大?东岳庙

据考古资料显示,我国的钻孔技术开始于:山顶洞人时代

马拉松赛跑中的“马拉松”一词是指:地名

人类古代的“掠夺婚”产生于哪个时期?父权制初期

下列丐帮帮主,最早的是谁?萧峰

非洲热带草原上最典型的动物是:斑马、长颈鹿

地球上出现的四季更替是由于:地球公转

世界上最大的坐佛位于:中国的四川

内蒙古人所说的“风季”是哪个季节?春季 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

“海的女儿”是哪个城市的城徽?哥本哈根

我国梁式桥型的精品杰作洛阳桥位于何地?福建泉州

妙应寺白塔始建于元朝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由当时哪国的工艺家阿尼哥奉敕主持修建?尼伯尔

我国第一大河长江有多长: 5900公里 山东山西的“山”是指:太行山

《天体运行论》论证了什么?地球绕着太阳转

中国气象部门以多长时间内的降水量来区分雨的大小? 24小时

阿尔卑斯山脉的最高峰是:勃朗峰

关于日本的经济说法正确的是:日本著名的海港是横滨和神户 芬兰人属于:北欧民族

人们常说纯理性的爱情是“柏拉图式的爱情”,那么柏拉图是谁的弟子?苏格拉底 下列作物主要生在长热带和亚热带的是:甘蔗 法国被处死的最后一个皇帝是谁?路易十六 《古兰经》是哪个教的圣书?伊斯兰教 铁矿资源主要集中在哪些省市?辽宁、山西

顺治出家后的法号为:行痴 地球自转一周大约要多少时间? 24小时

最早的纸币源于哪个国家?中国 世界的活马博物馆在:法国巴黎

世界上最古老的海是:死海

欧洲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徘徊在黑暗年代,后人称为“黑暗的中世纪”,以下哪一个生活在那个不幸的年代?伽利略

下列物产中,最大产地在东南亚的是:天然橡胶,椰子

夏威夷在地理位置上属于哪个洲?大洋洲 亚欧大陆桥欧洲的终点站是:鹿特丹

印度的国鸟是:绿孔雀 面临江上大风大雨时,吴六奇唱的是哪一出戏?《沉江》

国际自然保护联合会成立于: 1948年 春城是指我国哪一城市?昆明

台风产生在:热带海洋 契丹在北朝时,分为几部?8 古埃及的畜牧业很发达,但以下哪种牲畜他们没有饲养过?恐龙

“作怀不乱”说的是:柳下惠 清劲风是风力几级的风? 5级

“四大人种”中的黄种又做:蒙古人种 雷克亚未克是哪个国家首都?冰岛

中国思想包含了许多相对的理论,如“祸福相依”,这是哪一家的思想?道家

古巴的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

“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阳关”在现在的哪个省(区)?新疆

中华民族工业短暂发展时涌现的民族资本家不包括:张之洞

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国家是:前苏联 强风是风力几级的风? 6级

我国大陆轮廓基本形成的地质时代是:岩浆活动 古老生命的时代叫作:古生代

关于九大行星的叙述,正确的是:都有固体外壳

月亮背面的中心部分是什么?山系 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在:红海 第一次探索月球的阿波罗号在飞离地球几天后到达月球? 4天

亚麻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哪一省份?黑龙江

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谁设计的:李冰父子

东岳庙素以“三多”著称,其中不包括哪一“多”?和尚多

是谁发现了好望角?迪亚士 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地中海

特种工艺品景泰蓝也叫铜胎掐丝珐琅,它是哪里的特产?北京

阿拉伯人属于:白种人 是谁出卖了耶稣?犹大

美国国旗星条旗最初制定时旗上有多少颗星? 13颗 文艺复兴时期的《忏悔录》是谁写的?卢梭

从日月山流入青海湖的倒淌河的流向是:由东向西

昭君墓为什么又叫做“青冢”?墓上草色常青

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在:红海

中华民族工业短暂发展时涌现的民族资本家不包括:张

湖南湖北的“湖”是指:洞庭湖

哥伦布航海计划得到谁的支持才变成现实?西班牙王后

我国的哪一个民族有纪念“盘古皇”的习惯?瑶族

日冕的内层温度约为多少?100万摄氏度

从长远来看,解决水资源利用问题的途径是:设法用最经济的办法淡化海水

云南的“普洱茶”缘于:地名

下面哪座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峨嵋山

下列丐帮帮主,最早的是谁?萧峰

中亚地跨亚欧两洲的国家是:哈萨克斯坦

历史上有热河之称的地方是:承德

吴哥寺是世界上最大的印度教寺庙建筑群,它位于:柬埔寨

唐朝前是什么朝代?晋朝

印度的麻纺织工业中心是:加尔各答

在我国,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地区是四川盆地

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是:青海湖

冬虫夏草自然生长在我国哪些地区?青藏、云贵高原及东北地区

太阳的平均密度是多少?1.4克每立方厘米

我国哪个民族喜爱饮用马奶酒?蒙古族

每个帝王陵区只有一个主神道,一般修在谁的陵前?第一个埋葬者

以下哪条瀑布最宽?黄果树

以下哪座塔是元大都保留至今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大的一座藏式佛塔。妙应寺白塔

在我国,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地区是:四川盆地

“干冰”的成分是:CO2 以下行星中不用天文望远镜不能看到的是:天王星 我国最先出现的纸币是:宋代的“交子”

发明了电话的科学家是:贝尔

泼水节是我国哪一民族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傣族

我国第一大湖是:鄱阳湖

素有“沙漠之舟”之称的内蒙古双峰驼生长在:荒漠地区

复活节岛地处:南太平洋

牛郎星是哪一个星座的第一亮星?天鹰座

月亮自转一周大约是地球上的多少天?27天

东北大平原由松嫩平原、三江平原与哪个平原组成?辽河平原

UFO的具体涵义是:不明飞行物

我国第一座地热发电站是:羊八井

中亚气候的最大特征是:干旱

素有“煤铁之乡”之称的省份是哪一省?山西省

在我国,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地区是:四川盆地

夏季又名:昊天

现存最著名的三大金字塔不包括:艾菲尔金字塔

举世公认的最佳天文台址是:夏威夷的莫纳克亚山

哪个国家的标志和美国的标志都是自由女神?布达佩斯(布达佩斯什么时候成了国家了)传说汉钟离是受谁的点化上山学道?铁拐李

我国西北内陆的塔里木河,其流量高峰出现在:

七、八月

不惑之年是:四十岁

南宋时期,实际成为统领全军的最高军事机构的是:御营司

“贝丘”是一种什么遗迹?人类生活遗迹

国际奥委会成立于哪一年: 1894 实行“一条鞭法”的是:张居正

科学描述了血液循环的是:塞而维特

海拔5000米以上的陆地占地球表面的:0.1% 目前人类已知的最软的石头是:滑石

秦汉时期掌管车马的是:太仆 不坠青云之志出处哪里?滕王阁序

第三国际建立于哪一年?1919年

降水量最小的大洲是:南极洲

纣的别都朝歌位于现在的:河南

被称为“小人国”的星系是哪一星系?不规则星系

“宪法”一词最早来源于:拉丁文

泰姬陵哪一年动工?1632 太平天国初期的东王是:杨秀清

《局外人》作者是:加缪

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载出自哪里?中国古代学者

石林在云南省哪一县?路南县

比长江还要长的河是:伏尔加河

被人们称作通天河的河流是:沱沱河

三月街是我国哪一民族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白族

复活节岛地处:南太平洋

我国西部新的石油基地将建设在:塔里木盆地北部和中部

牛郎星是哪一个星座的第一亮星?天鹰座

八股取士始于何时?明朝

波旁王朝是哪个国家的?法国内蒙境内最大的湖泊为:呼伦湖

猫用什么方式洗脸?用前脚蘸口水擦

以下哪个不是我国的四大佛教名山:武当山

被称为“万物之园”的是:圆明园

人全身共有几块骨头?206块

我国高出地面的最大“悬湖”是:洪泽湖

下列国家中,粮食产量在一亿吨以上,又是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的是:美国

古埃及文明的一大遗憾是没有留下?史书

围棋棋盘共有几个交叉点? 361个

有关东亚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东部属季风气候

至今为止,地球的年龄约有:45-46亿年

被称为太阳王的国王是谁?路易十四 发源于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额尔齐斯河

世界上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是:东南亚

观世音菩萨的道场是在:南海菩陀 瑞士的首都在:伯尔尼

“二人台”流行于:内蒙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时间: 1789年7月14日

东南亚最长的国际性河流是:湄公河

妙应寺白塔的刹座呈须弥座式,座上竖立着下大上小十三重相轮,即所谓的:“十三天”

吐鲁番盆地的海拨是:-154米

清期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是:总理衙门设立

胖头陀变瘦的原因是:服用豹胎易筋丸

.“海的女儿”是哪个城市的城徽?哥本哈根

下列起义取得胜利的是:武昌起义

国姓爷的二公子叫郑克爽,那么大公子呢?郑经

香港的面积大约为: 1061.8平方公里

被称作“草原钢城”的是:包头.强风是风力几级的风? 6级

.“刘三姐”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民间传说中的人物?壮族

世界各地都有“船棺葬”的习俗,它的葬具的形状似:独木舟

中亚气候的最大特征是:干旱

成都又被称为:蓉城

猫用什么方式洗脸?用前脚蘸口水擦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

以下哪个不是我国的四大佛教名山:武当山

芙蓉石的矿物名称叫做:蔷薇石英

UFO的具体涵义是:不明飞行物

吴六奇死于何人之手?归钟

下列河流注入的海洋正确的是:阿姆河—咸海

大雁塔在哪里?西安

我国的“五粮液”最早酿造在哪个朝代?明朝.“狼毫”的原料取自:黄鼠狼尾

泼水节是我国哪一民族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傣族

地质学家把地球的历史分成几个“代”,“代”下面还有“纪”,划分的主要依据是:生物的演变

我国西部新的石油基地将建设在:塔里木盆地北部和中部

.“郁金香”是哪个国家的象征?荷兰

蒙古语中的“库勒”,是什么意思?湖泊

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会议是:中共“三大”

面临江上大风大雨时,吴六奇唱的是哪一出戏?《沉江》

国际自然保护联合会成立于: 1948年

被称为“瓷都”的是我国哪一城市?景德镇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出兵侵略我国台湾的国家是:美国和日本

我国第一大岛是:台湾岛

哪一国家最先发行体育邮票?希腊

我国播种面积最大油料作物分布在:长江流域

天文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天体

百慕大三角海区引人关注的原因是:发生种种神秘事故

中秋节吃月饼最初的兴起是由于:推翻元朝统治

古老生命的时代叫作:古生代

东北大平原由松嫩平原、三江平原与哪个平原组成?辽河平原

我国江南民间三月三有吃什么的习俗?荠菜煮鸡蛋

以下行星中不用天文望远镜不能看到的是:天王星 美国国旗星条旗最初制定时旗上有多少颗星? 13颗

华夏民族是在哪诞生的?黄河流域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多少米? 4500米

下列国家,煤、石油和铁矿都很丰富的是:中国

土耳其的首都在:安卡拉

有“绿城”之称的城市是:郑州

发源于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额尔齐斯河

湖南湖北的“湖”是指:洞庭湖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讨论中国青岛的:归属问题

天然气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些地域?塔里木、渤海湾、四川盆地

韦小宝的七个老婆之中,年纪最小的是:沐剑屏

公元前177~前176年,匈奴单于冒顿举兵攻月氏,迫使其向西迁移到:伊犁河流域

白令海峡沟通哪两大洲?美洲与亚洲

周文王在哪儿创造的周易?安阳

陕西乾陵武则天墓碑上有几个字?无一字

人性善恶的讨论由来已久,中国古代提出“人性本善”的是:孟子

以下哪座塔是元大都保留至今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大的一座藏式佛塔。

妙应寺白塔

19世纪末,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划分的“势力范围”是:福建

珊瑚是:动物

有“东方瑞士”之称的城市是:大理

我国的海岸线有多少公里? 18000公里 死海位于哪个国家?约旦

最早的纸币源于哪个国家?中国

我国夏季“早穿皮袄晚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的地区是:西北内陆

现存最著名的三大金字塔不包括:艾菲尔金字塔

至今为止,地球的年龄约有: 45-46亿年

我国西部新的石油基地将建设在:塔里木盆地北部和中部

地球总面积大约是多少? 51000万平方公里

儒林外史是哪个朝代的人写的?清朝

下列关于人种的叙述,正确的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被称为黑人的故乡

19世纪70年代收复新疆的清军将领是:左宗棠

海南岛是我国的第几大岛?第二大岛

到成吉思汗死的时候,如果他想骑马从蒙古帝国的东端跑到西端,至少需要多长的时间。一年

昭君出塞嫁给呼韩邪单于是西汉哪位皇帝在位时?汉元帝

非洲的第一大河是:尼罗河

亚麻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哪一省份?黑龙江 河南出土的商代文物“司母戊鼎”是什么材料制作的?青铜

韦小宝的七个老婆之中,最温顺体贴的是:双儿

窗户最早的名字是:风的眼睛

戚继光驱逐的是哪国侵略者?日本

建立北魏的少数民族是:鲜卑

人们什么时候发现原子核反应? 1938年

荷兰的中央政府所在地是:海牙

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中国同盟会

自元朝以后,年代愈进建筑斗拱愈:细而密

太阳的平均密度是多少? 1.4克每立方厘米

古埃及的法老相当于中国古代的:皇帝

见于记载的匈奴第一个单于,驻头曼城,其地为当今内蒙古的:包头

什么高原被人民称为坝子,是我国的主要耕作地区?云贵高原

我国是什么时候采用公历的?辛亥革命以后

热带有几个季节? 2个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分布最广的气候是:热带草原气候

台风产生在:热带海洋

下列四组名称中属于地质构造的是:火山和地震

素有“沙漠之舟”之称的内蒙古双峰驼生长在:荒漠地区

芬兰人属于:北欧民族

匈奴政权的机构不包括以下哪一部分?匈奴庭

人们常说纯理性的爱情是“柏拉图式的爱情”,那么柏拉图是谁的弟子?苏格拉底

科举制始于哪个朝代?隋唐

汉平帝元始元年,是公元那一年?一年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距城约25公里,洞窟开凿在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始建于:东晋

金代长城与秦汉时代长城的区别在于:堑深墙低

下列关于秦朝的暴政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中央集权

统一埃及的上埃及国王是谁?美尼斯

下列哪个节日是穆斯林的盛大节日?开斋节

2.综合基础知识,精心整理 篇二

1 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的意义与作用

土地整理是对土地整体的管理与设计, 这其中包括农田范围规划, 水流域管理, 道路规划, 林地面积设置以及村庄布置。其目的在于提高耕地质量, 增加有效的耕地面积, 提高农业生态条件和环境保护建设。这是一项多方位多角度的建设实施工程, 其前途是光明的,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困难, 这突出了该问题在社会当中的复杂性。土地整理的综合效益评价是一个较为重要的指标, 对于这样一个复杂的问题来说, 这样的方式让我们更加深刻的了解到土地规划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运用什么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这样的做法更加高效快捷, 对于问题的解决更加直接。

2 土地整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耕地面积存在的问题。耕地面积问题在土地整理中占很大比重, 耕地面积直接决定了粮食产量, 粮食产量又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须的, 他直接连接着我们每个个体, 因此保有足够的耕地面积很有必要。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均寿命得到增长, 新生儿数量得到增加, 人口总体数量较其他时期绝对数高出很多, 粮食需求压力也是前所未有。又由于工厂、房地产等方面的发展, 在土地使用方式上, 耕地也存在很大危机, 在一些地方, 已经看到了这样的现象。

2.2 农业生态条件保持存在的问题。农业生态是指农业生物之间共存以及农业生物与其所存在的环境之间的关系。农业生物之间需要相互适应, 在共同存在的过程中, 他们需要共同从土壤中寻求营养和水分, 如果不能彻底明白农业生物的本质属性, 那么是不能合理规划出符合客观条件的方案, 农民通过多年的种植经验, 在传统作物耕种上, 他们可以做出较为合理的方案, 但是并不能做出最佳方案。同时, 在引进新的耕种植物时, 农民也会存在盲目或者不合理的举措, 这些举措并不一定都是不好的引进, 但是前提需要科学的指导, 需要有系统的学习, 可相关的人才存在不足情况, 是一大问题。

2.3 环境保护建设存在的问题。土地资源的情况是环境保护问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存在很多土地化学污染的状况, 这种状况直接导致着土地肥力下降, 耕种作物得不到足够的营养, 这种地方也不适合人类的工作与居住。土地经过长期的耕作没有得到足够的保养, 也会导致土地肥力下降, 土质松软, 向土地荒漠化方向发展, 使土地遭到不可逆转的破坏, 也影响周边的环境问题。这是属于一个整体的环境生态系统, 一个方面产生问题, 就会发生连环的影响, 这包括气候方面的影响, 调节气候, 净化空气, 减小风速都会发生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和经管的观赏性以及其稳定性带来冲击。

2.4 人为因素影响存在的问题。土地的使用权是归于农民的, 从这一点上看, 农民是人对于土地整理影响的代表, 农民具有转让使用权的权利, 也具有开发土地耕种的权利。房地产与工厂建设等经济建筑的土地需要, 这些房地产集团以及其他使用工厂的集团, 对于土地是十分渴望的, 一般做法就是用较少量的资金换取农民对于土地的使用权, 结合大片土地完整开发项目, 但是这种开发破坏了耕地的使命, 对于国家的基本工作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损害。

3 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的方法

3.1 农业使用地整理经济效益分析。在土地整理的过程中, 受到利益最大的就是在整理区域里的农户。经济效益的表现, 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土地经过整理之后的耕地数量是否有所增长, 年产量是否有所提高, 生产成本和投资回报率等方面是否在向着好的方面在进行发展。具体做法可以有将处于荒置或废弃的土地重新加以整理, 投入到生产进程中去, 并且经过一系列方法, 减少田坎的占地面积, 增加耕种面积。在水利方面也应当有所提高, 作为是离不开灌溉的, 如何能最有效的使作物得到合理充足的灌溉也是土地整理的一部分。消除限制因素, 提高耕地的产量。面对当下的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在土地耕种方面也应当进行一定的耕种方式改变, 运用先进机械设备, 以提高耕种效率, 使得农户的耕种花费也可以降低很多。面对经济因素的诱惑, 也应当理智的进行分析, 以达到增加耕地面积和投资收益等方法, 可以直接看出合理的结果。

3.2 农业使用地整理社会效益分析。农业是一切事业的基础, 社会是由人来构造产生的, 而人的行为生活都是来自于农业, 因此在增加耕地面积, 提高耕种效率, 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 我们不能盲目朝着这个目标向前, 我们还应该注意土地整理对于社会的影响。我国人口分布不够平均, 有的地方有很大的土地面积, 但是人口却较少, 有的地方没有足够的土地, 但是人们不断进入, 这种矛盾是客观存在的, 因此我们增加耕地面积的目标之一就是制定合理的耕地分配方式, 在土地的使用上发挥其最大的功效。农民是耕种作物的主体, 但是客观情况也让我们看到, 农民的生活水平在国内来比较低, 这不利于缩小贫富差距, 通过土地整理, 我们应当为他们多考虑一些问题。通过寻找荒置或者废弃的土地时, 我们应当注意这些土地的可利用性有多少, 同时, 我们还应当好好的研究本地所需粮食数量, 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

3.3 农业使用地整理生态效益分析。生物、工程措施对于土地整理具有很大的影响, 他们涉及田地、水流、道路、森林、村落的布置情况, 这些部分都需要经过整体的整理才可以得到好的方案。在整理之前, 进行实地调查研究, 对植被、土壤、气候都有直接影响的因素应当侧重留意。在植被种植率上, 耕地面积和林地面积的数量增加, 森林带与田间涉及工程进行结合, 统一设计。这样的改变会对气候有所影响, 保持水土不流失。土地整理中土地是需要巨大肥力的, 因此是否为优质土壤, 需要对土壤进行有机质含量的提升工作。气候也是其中一部分, 他受林地覆盖的影响, 固沙、防风、净化空气都有重要意义。

结束语

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是不好进行说明的, 如果从定性的角度来说, 需要专业的语言来进行描述, 这对于个人能力水平要求较高。进行理性描述, 客观观察, 但是由于整个过程都是由人来完成, 就会包含个人喜好以及个人对于一个事件的判断, 也不能够具有说服力。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对于土地整理的最终结果是具有展现的意义, 而这一切是国家之本, 需要我们不断努力。

摘要:土地整理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目的是为了提升土地自身价值, 并且合理的满足国家基本需要。但这一问题的解决涉及多方面的问题, 需要很长时间来逐步做到, 如何进行其过程中综合效益评价也就需要一个指标, 这个指标指导着当前处于土地整理工作当中的人如何工作、应当怎么工作, 同时对于当前工作也进行一个第三方的简单总结, 让长期的土地整理工作每一步都更加扎实。

关键词:土地整理,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吴明发, 周飞, 胡贵明等.土地整理效益评价——以湛江市丰收农场土地整理项目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1, 27 (11) :995-997.

3.精心设计,轻松进行综合性学习 篇三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 生活化 经验性 个性化 实践

综合性学习是教材改革的新举措,它是综合性的、生活化、经验性、个性化的课程。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因此实践是第一位的。能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实际运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是综合性学习的目的。

如何上好综合性学习课不是易事,主要因为:

第一,综合性活动课程是所有课程领域中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

第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所有课程领域中开放性最强的课程;

第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较之其他课程领域蕴藏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和关联性;

第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较之其他课程领域涉及更加宽泛复杂的课程资源。

基于这种情况,如何迎接挑战,搞好教学设计呢?

一、明确综合性学习的目标

目标设计应着眼于满足学生现实生活中运用语文的需要,并建构学生的可能生活,将语文融入其中。具体说,就是要考虑到学生在这次活动中要学到某种语文知识或具有某种实践能力,在生活中能够更加自如地运用语文;能够使学生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有某种创新,某些独到的新发现,从而促进自己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设计目标还要考虑到有利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正确面对生活的态度和科学的价值观的形成。

以“模拟面试”活动为例:一家刊物组织学生记者团,准备从在校学生中招聘一批小记者。被聘任的同学不但有机会接受专门培训,而且将有组织地深入社会进行调查采访,小记者采写的文章还可以在刊物上优先发表。此活动可由班内的同学分别扮演考官和应聘者,分别进行准备后进行。

这一活动考察的是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及自信心等,所以活动目标可定为“通过实施本活动,学生亲自充当面试中的一个角色,体验面试的过程,引起他们对现实生活中面试这一活动的关注,使学生认识到良好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及自信心的重要性,养成平时注意观察、学习、注重积累的好习惯。”活动目标的设计,要对具体的活动过程有导向作用,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目标指导下,有条不紊地展开活动过程。

二、策划制订具体的活动过程

这对实现活动目标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活动过程包括活动的准备、活动的具体实施、活动总结等几个方面。

(一)活动的准备。本阶段以教师指导为主。教师指导主要表现为帮助学生消除活动障碍,明确活动目标,保障活动顺利进行。如“采访任课教师”,这类活动一般安排在第一学期进行,这时学生与任课教师刚刚熟悉,但彼此间还不大了解,所以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告诉学生,老师跟他们一样都是普通人。可以让学生想想小学时自己最喜欢的一位老师,刚接触时的感觉跟现在对中学老师的感觉是否一样,走进老师,你发现每位老师都很和善。同时,还应讲清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如:向老师提问都要有礼貌、积极主动;注意抓住老师谈话的要点;这一准备、动员阶段的工作,是教师作为活动引导者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不可或缺的,否则将不利于活动的展开,影响活动的内容。

(二)活动的具体实施。这时活动进入实质性阶段,它包括活动的主体、时间、地点、步骤等方面的效果。

活动的主体一般指学生。活动时间的确定要结合活动内容、学生特点、本地情况等。这一活动最好与课堂教学结合,如学习了朱自清先生写的《春》,可以带学生到本地最能表现春天特点的地区(要安全、交通便利)去亲自感受。这样既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了课本知识,又拓宽了学习空间,丰富了学习内容,同时对学生进行了一次生动的美学教育。

关于活动地点的选择,要视具体的活动内容而定,要为活动的效果服务。如学会利用图书馆,地点也就单一明确。而要调查全社会用字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先确定一个大的范围,再分成若干区域去分头进行活动。在对地点的选择上,应注意既有利于开展活动,又能保障学生安全。

活动步骤,是活动的核心部分。一次活动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周密的活动步骤。活动步骤的制订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二,有利于学生进行多种方法、不同角度、多样化的探究;三,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仍以“采访任课教师”为例,首先需要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组,并以各科课代表为小组召集人;然后拟订各自的采访计划(包括人员分工、采访内容等);第三步是提前与教师约好采访时间、地点,并把采访内容预先告知老师;第四步进行采访,要记录教师谈话的要点,最后,小组合作,整理谈话记录,并由小组召集人在语文课上向全班同学汇报。

(三)活动总结与评价。这是活动过程的最后阶段。教师要对学生活动过程进行分析,客观地描述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实来评价学生,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也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三、结语

4.综合基础知识,精心整理 篇四

第一章

教育基础

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内涵

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概念:广义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

 构成要素:① 教育者:承担教的责任,施加教育影响的人,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主导者的作用。

学校教师是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

② 受教育者:承担学习的责任,接受教育影响的人,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体地位。③ 教育影响:连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纽带,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④ 三者关系: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相作用的中介。

二、教育的属性

 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PS:“人只有通过适当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夸美纽斯。 社会属性:① 永恒性:人类特有的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② 历史性: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具有 自己的特点。

③ 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质的规定性;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落后或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

三、教育的起源学说

 生物起源说:生存本能,利托尔诺、沛西能,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教育起源学说。 心理起源说:无意识模仿,孟禄。

 劳动起源说: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米丁斯基、凯洛夫。

四、教育的发展

 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① 无阶级性、公平性(教育机会均等)。

② 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③ 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 中国古代社会:① 奴隶社会:夏有学校,周教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政教合一、学在官府;春秋

私学兴起,孔孟百家争鸣。

② 封建社会:宋朝程朱理学兴起,主教四书五经;科举制兴起于隋唐,废除于清末,清末学堂出现。

 西方古代社会:① 奴隶社会:古埃及,文士学校,以僧为师、以吏为师;古希腊,斯巴达重军事、产勇士,雅典重文学、产女神。

② 中世纪:教会学校传七艺;骑士学校教七技。

 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① 古代产生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专门职能。

② 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③ 适应古代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具有阶级性、等级性。

④ 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⑤ 初步发展,尚未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

简答(已考):学校产生的条件

1、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能为社会提供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使社会上有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而专门从事教育学的活动。

2、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有了明显的分工,出现了专门从事科学文化活动的积极分子。

3、社会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积累,需要专门的学校教育进行传递。

4、文字的产生,使人类文化有了书面记载,促进了学校的产生和发展。 现代社会:① 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特点:课程内容上注入科学知识,增加新学科;引进新的教学方法;

扩大了受教育权,提出普及初等教育的口号(德国);班级授课制取代个别教学制。② 社会主义社会教育特点:教育目的在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权 为劳动人民所有,注重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

 “小学”是学龄儿童(6-12岁)接受初等教育所设的学校。

简答:20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简答(已考):小学教育的特殊特点

1、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2、小学教育的基础性

3、小学教育的义务性

4、小学教育的全面性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概念

 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学科。

二、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 特点:① 对教育的认知活动主要停留在经营和习俗的水平。

② 教育学著作多属论文形式,缺乏科学的理论分析,没形成完整的体系。③ 教育学思维与论述的方式以机械类比、比喻、格言寓言等方式为主。

 《学记》:乐正克,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启发式教学;“学不躐等”循序渐进。

 《论语》:孔子,东方启发法第一人。重视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循循善诱。

 产婆术:苏格拉底,西方启发法第一人。第一步是讥讽,第二步是助产术,第三步是归纳,第四步是定义。

 《理想国》:柏拉图,“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

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提倡和谐全面发展。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 《论演说家的教育》(《雄辩术原理》):昆体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

三、教育学的创立阶段

 培根:科学归纳法第一人,首次指出应该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从学科分类中提出来。 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① 教学原则: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 ② 教学制度:班级授课制 ③ 教学思想:“泛智教育”  康德: 最早在大学里讲授教育学这门课程。

 赫尔巴特:科学教育学之父,传统教育代表人。《普通教育学》标志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① 教育性教学原则。② 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③ 传统三中心论: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④ “四阶段教学”理论:清楚、联想、系统和方法。 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现代教育代表人,《民主主义与教育》提出 ① 新三中心论: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② 学校即社会。③ 从做中学。

 卢梭:《爱弥儿》提倡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应该使儿童“归于自然”。 洛克:《教育漫话》提出“白板说”,倡导“绅士教育”。

 斯宾塞:《教育论》对传统的古典主义教育的批判,提出教育预备说,科学知识最有价值,制定以学科知识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把课程用于教育学科的专门术语。

 佩斯泰洛奇:慈爱的儿童之父,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四、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① 马卡连柯:《教育诗》核心思想是集体主义教育。

② 凯洛夫:《教育学》世界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对我国建国后乃至现在的教育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③ 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 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① 赞可夫:提出发展性教学理论五条教学原则: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所有学生得到发展。

② 布鲁纳:提出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倡导发现式学习。③ 瓦根舍因:创立范例教学理论。

④ 苏霍姆林斯基:“活的教育学”,提倡全面和谐教育思想。

⑤ 布鲁姆:提出了掌握学习理论,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第三节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一、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简答: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目的的确定。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3、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4、生产力的发展制约学校结构。

5、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简答: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3、教育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

二、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简答: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4、政治经济制度影响部分教育内容。

简答: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1、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和各种政治人才。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3、教育通过提高全民文化素养推动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

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简答(已考):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

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3、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4、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

简答: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1、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

4、教育具有更新、创造文化的作用。

 学校文化:① 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精神文化的载体,分为环境文化和设施文化。② 学校精神文化(观念文化):校园文化的核心。③ 学校制度文化(规范文化):主要指保证学校运行的组织形态、规章制度和角色规范。④ 学校文化的功能:导向、约束、凝聚、激励 第四节 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概述

 概念: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规定着人才的质量和规格,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广义: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狭义:学校在国家对教育者的总要求指导下,对人才培育的具体要求。

 地位: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作用:导向、激励、评价

简答:教育目的的层次

1、国家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

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要求。

3、教师的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预期变化。

简答(已考):教育目的的影响因素(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

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

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二、确立教育目的的有关理论

 宗教本位论:培养宗教所需的人,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

 社会本位论: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赫尔巴特、柏拉图、孔德、涂尔干。 个人本位论: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增进人的价值,促使个人自我实现。罗斯福、卢梭、福禄贝尔、佩斯泰洛奇。

 教育无目的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杜威。

三、我国的教育目的

简答(已考):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简答(已考):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的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简答: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1、德育是使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感情和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灵魂和核心作用,起着保证方向的作用。

2、智育主要是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前提和支持。

3、体育是增强学生体质,发展机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卫生、保健习惯的教育。体育为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身体保障。

4、美育是形成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教育,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动力。

5、劳动技术教育是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活动,使他们养成劳动的观点和劳动的习惯。劳动技术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手段。综合以上四育的作用。第五节 教育制度

一、教育制度的概念

 广义:国民教育制度;狭义: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学校教育制度处于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和主体地位。

简答: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1、前制度化教育:原始社会教育,是定型的形式教育,即实体化教育。

特点:① 教育主体确定。② 教育对象相对稳定。③ 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④ 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⑤ 形成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

2、制度化教育:正规教育,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堂”。

3、非制度化教育: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简答:影响教育制度的因素(建立学制的依据)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二、西方现代学制的类型

简答(已考):西方现代学制的类型

1、双轨制:欧洲,把学校分为两个互不相同的轨道:① 自上而下:大学--中学,为资产阶级服务;② 从下而上:小学--职业学校,为劳苦大众服务。两个平行的系列,剥夺了在国民教育学校上学的劳动人民子女升入中学和大学的权利,不平等的学制。

2、单轨制:美国,特点是所有的学生在同样的学校系统中学习,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体现教育公平。

3、分支制:前苏联、中国,初等教育阶段强调共同的基础性教育,中等教育阶段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个分支的学制。

三、我国现代学制的发展

 壬寅学制:清政府(1902),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没有施行。 癸卯学制:清政府(1904),承袭了日本的学制,中国实施的第一个近代学制。

 壬子癸丑学制:南京临时政府(1912),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壬戌学制:北洋军阀统治(1922),以美国学制为蓝本,六三三学制。

第六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课程

 概念:指学生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安排,斯宾塞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 课程的类型:

固有属性不同:① 学科课程:知识逻辑体系,将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

② 经验课程(活动课程):兴趣和需要出发,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组织方式不同:① 分科课程(学科课程):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

② 综合课程:打破传统学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门以上学科领域构成的一门学科。

实施要求不同:① 必修课程:必学的公共课程,培养学生的共性。

② 选修课程:允许个人选择的课程,培养学生的个性。

开发主体不同:① 国家课程: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确保所有国民的共同基本素质。

② 地方课程:对该地课程实施有重要的导向作用,通过课程满足地方发展的现实需要。③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起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呈现形式不同:① 显性课程(公开课程)

② 隐性课程(潜在课程)计划性是区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主要标志。PS: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划分:理想的课程(应该开设)、正式课程(规定课程)、领悟的课程(教师备课)、运作的课程(课堂实施)、经验的课程(学生体验)

 课程理论流派:① 学科中心课程论: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和布鲁纳,主张以学科为中心,通过分科教学,形成学生的知识结构。

② 活动中心课程论:杜威、克伯屈,主张一切学习来自于经验,学习必须和个人特 殊经验发生联系,打破学科界限。

③ 社会中心课程论(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布拉梅尔德,主张围绕重大社会问 题来组织课程。

 课程组织原则:连续性、顺序性、整合性

简答:课程内容(课程文本的表现形式)

1、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是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学校安排整个课程检查、衡量学校工作和质量的基本依据。主要包括课程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以及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课程设置是制定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是指导和规定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

PS: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义务教育的特点是:强制性、普及性、免费性。

2、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某门学科的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前言、课程目标(核心)、课程内容、实施建议、附录。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对教师工作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是评价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标准和依据。

3、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教材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 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① 直线式(前后内容基本不重复)、螺旋式(课程内容重复出现,逐渐扩大

知识面,加深知识难度)。

② 纵向组织(知识深度)、横向组织(按学生发展阶段需要)。③ 逻辑顺序(学科知识本身的体系)、心理顺序(新生心理发展规律)。

 课程开发的模式:① 目标模式:达尔夫·泰勒(课程评价之父),以目标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

② 过程模式:斯腾豪斯,关注过程而不是目的。

③ 情境模式:劳顿,“文化分析”理论,既包含目标模式,又包含过程模式。

简答:影响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

儿童、社会及学科特征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1、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发展水平对课程开发的影响。

3、学科特征影响课程的编制。

 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① 目标评价模式: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是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

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

② 目的游离评价模式:应该注意到的是课程计划的实际效应,而不是其预期 的效应。

③ CIPP评价模式:是指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的缩写。④ CSE评价模式:需要评定、方案计划、形成性评价、部结性评价。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 课程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理论(自主、合作、探究)和多元智能理论(全面发展)。简答(已考):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智力结构中存在着七种相对独立的智力,① 语言智力,② 逻辑-数学智力,③ 视觉-空间智力,④ 音乐智力,⑤ 身体动觉智力,⑥ 人际智力,⑦ 自知智力。每种智力都有其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每个人身上的组合方式不同。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为我国新课改“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与支持。

 核心理念: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具体表现在:① 关注每一位学生。② 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用“心”施教。③ 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简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 新课程结构:①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

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② 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③从小学(三年级)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④ 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简答(已考)、材料分析:新课改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简答(已考)、材料分析:新课改提倡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1、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即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或不情愿地学习。学习的“自主性”具体表现为“自立”“自为”“自律”三个特性,这三个特性构成了“自主学习”的三大支柱及所显示出的基本特征。

2、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3、探究学习是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其具有主动性、问题性、开放性、生成性和创造性。

简答、材料分析:新课改提倡的教师观

教师角色的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教师行为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

2、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

4、在对待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简答、材料分析:新课改教学观

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简答、材料分析:新课改的评价观

1、在评价功能上,要由侧重甄别和选拔转向侧重发展。

2、在评价对象上,要从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逐步转向关注对过程的评价。

3、在评价主体上,要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信息多源化,重视自评、互评的作用。

4、在评价结果上,不仅要关注评价结果的准确、公正,更要强调评价结果的反馈以及被评价者对评价结果的认同和对原有状态的改进。

5、在评价内容上,要强调对评价对象的各方面情况进行全面综合考查。

6、在评价方法上,要强调评价方式多样化,尤其注重把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结合起来,以质性评价统整量化评价。

7、在评价者与评价对象的关系上,要强调平等、理解、互动,体现以人为本的主体性评价的价值取向。

第七节 学校组织与管理

 学校组织机构的类型:① 直线型(最早)② 职能型 ③ 直线—职能型 ④ 矩阵型  学校主要职能部门:① 校办:学校对外联络、接待和处理来访、信访,管理人事和安全保卫,学校

文件收发和归档、报表统计、处理反馈信息、安排校长日程等。

② 教务处:教学组织和管理、教研室和学科组管理、教育科研、课程资源开发、教师培训、班主任管理、学生学籍管理等。

③ 政教处:组织和设计德育活动、指导管理年级组的德育工作、拓展学校德育 资源等。

④ 总务处:经费、物质保障、综合服务等。⑤ 教研室:本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⑥ 年级组:本年级教育教学方面的工作。

 学校管理的基本要素:管理者、管理手段、管理对象。

 学校的运行机制:学校管理体制(校长负责制)和学校规章制度。

第八节 教师专业发展

 教师职业的特点:① 传道者 ② 授业解惑者

③ 示范者或榜样角色 ④ 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 ⑤ 研究者 ⑥ 朋友的角色

简答:教师劳动的特点

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2、教师劳动的连续性(时间连续,晚自习)和广延性(空间广延,去家访)。

3、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和间接性(不直接创造价值)。

4、教师劳动的主体性(教师自身也是教育)和示范性(为人师表)。

5、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简答:教师劳动的复杂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教育目的的全面性。

2、教育任务的多样性。

3、劳动对象的差异性。

简答: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因材施教。

2、教学方法上不断更新。

3、教师需要“教育机智”。简答: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1、专业理念:教师专业理念是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遵守的一套行为规范和为实现美好生活而培植自我的内在品格和德行。

2、专业知识: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四方面的内容。

3、专业能力:教师专业能力是指教师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实践练习和反思体悟而形成的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和心智活动方式。

简答:教师专业知识的内容

1、本体性知识:是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

2、条件性知识:是教师所具有的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等。

3、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灵活完成教学实践活动所具备的知识,如一般教学法知识。

4、文化知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知识。

简答:师专业能力的内容

1、教学设计能力

2、教学语言能力

3、教学交往能力

4、组织和调控课堂的能力

5、教育研究能力

6、创新能力

简答: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1、关注生存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最担心的问题时:“学生是否喜欢”“同事如何看我”“领导觉得我干得咋样”等等。

2、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学生成绩,如何上好每一堂课的内容,关心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

3、关注学生阶段:考虑学生个别差异性,进行因材施教。能否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简答:教师成长途径和方法

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

1、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

2、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的素养。

促进教师成长有以下几种方法(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3、进行专门训练

4、进行教学反思

简答(已考):《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基本理念

1、师德为先: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学生为本: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3、能力为重: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4、终身学习: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第九节 教育研究方法

简答: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

1、确定研究课题

2、文献检索

3、提出研究假设 4制订研究计划,设计研究方案

5、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

6、得出结论

7、撰写成文

简答(已考):文献检索的要求

1、检阅要全面,即全面性。放宽视野,检索内容客观全面。

2、检阅要认真细致,即准确性。对文献的观点、结论的正确性、可靠性进行评价,把握争议点。

3、勤于积累。检索方法要多样化,建立个人信息资料库,同时会使用国家的信息库。

4、善于思索。对文献进行批判性阅读,用创造性思维综合分析文献内容,找到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 教育研究的方法:① 教育观察法:有目的和计划,进行系统考察。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使

用广泛的基本的研究方法。

② 教育调查法:问卷、访谈等方式,搜集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整理和分析。③ 教育实验法

④ 教育行动研究法:在现实教育教学情境中自主进行反思性探索,并以解决 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

⑤ 教育叙事法:是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⑥ 个案法 ⑦ 历史法 ⑧ 比较法

简答:教育行动研究的实施步骤

1、确定研究课题

2、拟订研究计划

3、实施行动研究

4、进行总结评价

 教育科研成果的表现形式:① 教育调查报告 ② 教育实验研究报告 ③ 学术论文

简答(已考):教育调查报告的一般结构:题目、前言、正文、总结、附录

第二章 学生指导

第一节 心理学基础知识

一、注意

 特点:指向性、集中性  功能:选择、保持、调节

 注意的起伏:人的注意不能长时间保持固定不变,出现短时间内周期性的加强或减弱。 注意分散: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多为被动的消极干扰。

简答:注意的种类

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可以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1、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须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产生的注意。任何动物都有。

2、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3、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是有着自觉目的,但无须意志努力的注意。

简答: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范围:广度,指在瞬间被人的意识所把握的客体的数目。

2、注意的稳定性:持久性,指注意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

3、注意的分配: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对象。

4、注意的转移:人有意识地把注意力从一事物转移到另一事物上去。多为主动的积极促进。

二、感觉

 感觉的种类:① 外部感觉:外部刺激,反映外部事物个别属性。

② 内部感觉:内部刺激,反映机体内部变化的感觉。又分为:机体觉(内脏感觉,身 体内部及各器官活动变化状态)、运动觉(关节肌肉的感觉)、平衡觉。

 感觉产生的两个条件: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① 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觉灵敏程度。

感觉阈限:能够引起人的感觉的刺激范围。

关系:感受性是通过感觉阈限来测量的,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感觉阈限越大,感受能力越差。② 绝对感受性:感觉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得最小刺激量。

③ 差别感受性:能觉察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的能力。

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

 感受性变化规律:① 感觉适应:外界刺激持续作用(明适应、暗适应)。

② 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同时对比、继时对比)。③ 感觉后效:外界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④ 感觉的补偿作用:某些感觉失去后,可以由其他感觉来弥补。

⑤ 感觉的相互作用(联觉):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 觉的现象。

三、知觉

 知觉的种类:① 空间知觉:空间特征,包括形状、大小、方位和深度。

② 时间知觉:人脑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

③ 运动知觉:物体空间移动,分为真动知觉(实际的空间位移)和似动知觉(实际不 动的物体知觉为运动的,或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似动知觉主要有 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和运动后效四种主要形式。

简答(已考):知觉的基本特性

1、选择性: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就叫知觉的选择性。

2、整体性: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一个整体的过程。

3、理解性: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知觉对象的特征。

4、恒常性:人的知觉映象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相对稳定性的过程。

四、记忆  记忆的类型:

记忆内容不同:① 形象记忆:事物具体形象。② 逻辑记忆:概念、公式、规律。

③ 情绪记忆: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④ 动作记忆:身体运动状态和动作技能的记忆

记忆时间长短不同:① 瞬间记忆(感觉记忆):1秒左右,容量较大。

② 短时记忆(工作记忆):不超1分钟,5-9个组块。

③ 长时记忆:超1分钟以上,容量无限。长时记忆又分为情景记忆(对某个事件的 记忆)和语义记忆(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

信息加工和存储内容不同:① 陈述性记忆:事实类信息,静态。

② 程序性记忆:技能记忆,对程序性知识进行记忆,动态。

 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三个基本环节。

识记:记忆过程的开端,获得的过程。分类:无意识记、有意识记、机械记忆、意义记忆。保持:第二环节,已获得后巩固。遗忘:识记过的东西不能再认或回忆或再认或回忆发生错误。遗忘的原因:① 记忆痕迹衰退说(自动消退):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弱,最后消失。② 干扰抑制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前摄抑制:前对后干扰,后摄抑制:后对前干扰。

③ 动机说: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压抑解除记忆恢复。④ 提取失败说:提取时没有线索。

⑤ 同化说:知识的组织和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高级代替低级,是积极地遗忘。简答:艾宾浩斯遗忘规律

最早对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这条曲线表明:遗忘是在学习之后立即发生的,而且遗忘的进程是不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下降。由此可以看出,遗忘是有规律的,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并且达到一定的程度就几乎不再遗忘了。

简答:良好记忆品质的特点

1、敏捷性:指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即识记的快慢。

2、持久性:记忆的保持特征,即记忆内容保持的时间长短。

3、准确性:指正确和精确特征。

4、准备性:指记忆提取和应用特征,即能否提取所需的知识经验以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是前面三种品质的综合体现。

简答: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材料的意义,少用机械记忆。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深度理解。

4、运用组块化策略,合理组织材料。

5、运用多重编码方式,提高加工质量。

6、注重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简答(已考):运用遗忘规律有效的组织复习(防止遗忘的方法)

1、及时复习,经常复习。这是根据艾宾浩斯遗忘的规律来进行的复习。

2、合理分配时间。

3、做到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4、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

5、复习方法要多样化。

6、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五、思维

 思维特征:间接性(媒介)、概括性(规律) 思维的类型:

发展水平不同:① 直观动作思维:以具体、实际动作作为支柱。

② 具体形象思维:借助于表象(材料)而进行的思维(概括加工)。③ 抽象逻辑思维: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反映事物本质属性。

思维的逻辑不同:① 直觉思维:未经分析对答案作出的猜测。

② 分析思维:逐步分析后作出的结论。

指向性不同:① 聚合思维:集中一个方向,唯一确定的答案。

② 发散思维:扩散各个可能方向,多种答案。

创造程度不同:① 再造性思维: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

② 创造性思维:以新颖独特的方式解决问题。

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① 流畅性:规定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同一问题,可能答案越多,流畅性越高。

② 变通性(灵活性):不墨守成规,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同一问题,不同 类型答案越多,变通性越高。

③ 创造性:独具慧心,不同寻常。同一问题,意见越新奇独特者,创造性越高。

简答、材料分析:创造性的培养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① 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② 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① 保护好奇心。② 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③ 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④ 重视非逻辑思维。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① 发散思维训练,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

② 推测与假设训练。

③ 自我设计训练。④ 头脑风暴训练。

 问题解决:指为了从问题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而采取的一系列具有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的过程。 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发现问题(首要环节)、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关键阶段)、检验假设。

简答: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1、问题情境。(已有知识越接近越易解决)

2、定势与功能固着。(定势有积极消极影响)

3、已有的知识经验——迁移。(专家和新手的区别)

4、原型启发。

5、情绪与动机。(积极和消极影响不同)

除了上述因素外,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性也制约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

简答:如何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2、教授和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4、培育独立思考问题的机会。

六、想象

 无意想象:不随意想象,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 有意想象:随意想象,是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

分类:① 再造想象:读者读《红楼梦》想象林黛玉的形象,强调再一次。

② 创造想象:作者写《红楼梦》创造林黛玉的形象,强调从无到有。

③ 幻想: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可以实现则变成理想,无实现可能则变成空想。

七、情绪与情感

 情绪的状态分类:① 心境:微弱、平静、持续时间较长而且带有感染作用的情绪状态。具有弥散性(向周围一切事物扩散)和长期性(长时间主导人的情绪)特点。

② 激情:爆发强烈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③ 应激: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的。

 情感的分类:① 道德感:道德标准评价他人。

② 理智感:存在于智力活动中。③ 美感:审美标准。

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① 来源不同:情绪与自然需要有关,情感与社会性需要有关。

② 主体不同:情绪人和动物共有,情感是人类特有。③ 产生时间不同:情绪产生早,情感产生晚。

④ 体验不同:情绪具有情境性和动摇性,情感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⑤ 表现不同:情绪多是外显性和冲动性,情感具有内隐性和持久性。

 情绪与情感的联系:① 情绪受情感制约,情感在情绪中体现。

② 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③ 二者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侧面。

八、意志过程

 意志的基本特征:① 有明确的目的性。② 对活动有调节作用。

③ 克服困难是最重要的特征。④ 以随意动作为基础。

 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采取决定阶段(准备阶段)、执行决定阶段(关键)。

准备阶段分为:① 动机斗争 ②确立行动目的 ③ 选择行动方法和制定行动计划

动机冲突:① 双趋冲突:二者同等吸引力,只能选一个。

② 双避冲突:两个都不想要,但只能避一个。③ 趋避冲突:同一目标,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

④ 多重趋避冲突:对含有吸引与排斥两种力量的多种目标予以选择。

 意志品质:① 自觉性:自己支配自己行动服从活动目的,暗示性、独断性。

② 果断性:明辨是非迅速采取决定,优柔寡断、草率决定。③ 坚持性:克服困难坚持决定,见异思迁、顽固执拗。

④ 自制性:不受无关诱惑的干扰,能制止自身不利于达到目的的行动,任性。

九、个性心理

 需要: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匮乏性需要”(完全依赖于外界)和“成长性需要”。

简答(已考)、材料分析:马斯洛需求层析理论

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归属与爱的需要

4、尊重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五个层次的关系:

1、最低层次的需要是生理的需要,中间层有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2、马斯洛认为,五种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一般情况下,某种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就会向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如“衣食足而知荣辱”。但这种需要层次的等级也不是绝对的,有时人会在低层次需要尚未得到满足之前,去寻求高层次需要(如自我实现的需要)。

3、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

 动机:激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某一目标的内部推动力量,内在需要+外在诱因。动机的分类:① 远景性动机 ②近景动机 ③ 内部动机 ④ 外部动机  兴趣的品质:① 广度 ② 中心 ③ 稳定性 ④ 效能  能力的分类:

能力的构造不同:① 一般能力:一切活动所必备的能力的综合,抽象概括能力是核心。

② 特殊能力:专业活动必备。

创造性程度不同:① 模仿能力:观察别人的行为或活动,以相同的方式做出反应的能力。

② 创造能力:创造新颖独特。

能力发展趋势不同:① 流体能力:表现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先天,20岁顶峰,30岁后下降。

② 晶体智力:表现在知识学习和社会交往,后天,一生发展,25岁后平缓。

简答: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1、先天因素

2、早期经验

3、教育与教学

4、社会实践

5、主观努力(内在因素)

 智力测验:① 比纳-西蒙智力量表: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

② 斯坦福-比纳量表:流传最广的智力测验之一。③ 测量智商的公式:IQ=智龄(MA)/实龄(CA)*100

十、人格

 概念:人格是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性格(核心)、气质和自我调控等方面。 特点: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

简答: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

2、社会文化因素

3、家庭教养方式

4、学校教育因素

5、个人主观因素

6、自然物理因素

7、自我调控因素

 性格: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

性格的结构特征:① 态度特征(核心)

② 意志特征 ③ 情绪特征 ④ 心理特征

简答:良好性格的培养

1、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2、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

3、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

4、利用集体教育力量。

5、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

6、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材料分析:气质类型特征及教学启示

1、胆汁质(兴奋型):直率热情、精力旺盛、表里如

一、刚强、但暴躁易怒,脾气急,易感情用事、好冲动。

教学启示:对胆汁质的学生进行具有说服力的严厉的批评,可以促使他们遵守纪律,约束自己的任性行为,但不能激怒他们,在日常工作学习中要去锻炼他们的自制力,沉着冷静地对待事物。

2、多血质(活泼型):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热爱交际,能说会道,适应性强,但稳定性差,缺少耐性,见异思迁。具有明显的外向倾向,粗枝大叶。

教学启示:对于多血质的学生可交给他们更多的任务,让他们有机会参加更多的活动,在活动中磨练他们意志的坚韧性、情绪的稳定性。

3、粘液质(安静型):安静稳重踏实,反应性低,交际适度,自制力强,话少,表现出内倾性,同时可塑性差。有些死板,缺乏生气。

教学启示:对于黏液质的学生需要更耐心地进行教育,指出他们的缺点和错误时应给予更多的思考时间,才能使他们逐步认识自己的问题所在。

4、抑郁质(抑制型):有些孤僻,不善交往,易多愁善感,反应迟缓,适应能力差,容易疲劳,性格具有明显的内倾性。

教学启示:于抑郁质的学生则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怀和照顾,不宜在公开场合批评他们,要在能接受的范围内,鼓励他们参加公开活动的勇气。

十一、印象形成效应

 分类:社会刻板印象、晕轮效应(优点无限扩大)、首因效应(第一面扩大化)、近因效应(最近一个)、投射效应(以己度人)第二节 个体身心发展概述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 内发论:源于自身的内在需要。① 孟子:“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② 弗洛伊德:人性本能是推动人发展的根本动因。③ 威尔逊:强调“基因复制”。④ 格赛尔:双生子爬梯实验及其“成熟势力说”。⑤霍尔:“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 ⑥ 高尔登:“优生学”的代表人。③ 华生:教育万能论,“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

简答(已考):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1、遗传: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环境: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

3、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4、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简答: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简答: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要表现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简答(已考):主观能动性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的作用。

1、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只有外部环境的客观要求,转化为个体自身的需要,才能发挥环境和教育的影响。

2、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广度和深度,主要取决于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高低。

3、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人不仅能反映客观环境,而且也能改造客观环境,以促进自己的发展。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离开人的活动,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所赋予的一切发展条件,都不可能成为人的发展的现实,所以,从个人发展的各种可能变为现实这一意义上来说,人的身心发展是通过活动来实现的,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简答、材料分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启示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身心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

启示:教育工作者应按照发展序列进行施教,循序渐进。PS:“拔苗助长”“陵节而施”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的任务,不能超前教育。

启示:教育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在教育要求上不能“一刀切”。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同一方面,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是不平衡的。启示:重视关键期和最佳期的教育,在人的素质发展关键期内,施以相应的教育,促进该素质的发展。新生儿与青春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两个高速发展期。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发展得到部分的补偿。启示:教育应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注重发现学生的自身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群体间和个别间。

启示: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发展。 外铄论:人的发展主要靠外在力量。① 荀子:“性恶论”。② 洛克:“白板说”。简答(已考):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1、具体表现:① 从个体角度看: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

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

② 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它不仅是自然性别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

2、教学启示: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发展。

二、小学生身体发展的特点

 骨骼:小学生的骨骼骨化尚未形成,注意孩子正确姿势的培养训练,养成好习惯,防止驼背。 肌肉: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比较用力和动作幅度较大的动作应该避免。 神经系统:大脑结构逐步完善,语言开始发展。

 心脏和呼吸系统:注意不要让孩子开展过分剧烈的运动和繁重的体力劳动,以防损害心脏。

第三节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发展理论

一、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 认知发展的特点:① 感知觉的发展特点:小学入学之初已充分发展,在儿童时期,小学生的感知觉

发展迅速,为个体学习提供了保障。

② 认知发展的特点:有意注意逐渐发展,无意注意仍起作用、范围依然有限、集 中性和稳定性较差、分配和转移能力较弱。

③ 记忆的发展特点:有意记忆逐渐增强、意义记忆迅速发展。

④ 想象力的发展特点:有意想象增强、更富于现实性、创造成分日益增多。⑤ 思维发展的特点: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三四年级是小学生思 维发展的质变时期、思维的基本过程日趋完善。

⑥ 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情绪情感的丰富性、稳定性、深刻性不断增强。⑦ 学习动机发展的特点:社会性日益显著、直接近景向间接远景转变、外在向内 在发展、认识兴趣不断发展。

⑧ 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社会性认知的发展。

二、小学生心理特征的发展理论

 图式:认知周围世界中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

 同化:面对新的刺激情景,整合到已有图式中,认知结构不发生改变。 顺应:不能整合到已有图式中,改变认知结构。

简答: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① 仅靠感觉和动作适应外部环境,应付外界事物。

② 低级的行为图式。

③ 获得了客体的永恒性(9-12个月)。

2、前运算阶段(2-7岁):① “万物有灵论”。

② 一切以自我为中心。③ 思维不可逆性、刻板性。④ 没有守恒概念。⑤ 集中化。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简答已考):① 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守恒性)。

② 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的事物支持,可以进行简单抽象思维。③ 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只能刻板遵守规则,不敢改变。④ 思维具有可逆性(儿童思维发展的最重要特征)。

4、形式运算阶段(11-16):① 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方式来解决问题。

② 能够理解符号意义、隐喻和直喻,能作一定的概括。③ 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 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与教育:①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动物进化结果的低级心理机能,历史发展结

果的高级心理机能。

② 心理发展观:低级向高级转化。③ 内化学说

简答: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的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

教育意义: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该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水平,还应该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潜在的发展水平变成现实的发展水平,并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

 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论:

婴儿阶段(0-18个月左右):基本的信任感--基本的不信任感 儿童早期(18个月-3岁):自主--羞怯、怀疑 学前期(3-

6、7岁):主动--内疚 学龄期(6、7-12岁):勤奋--自卑感 青年期(12-18岁):同一性--角色混乱

第四节 小学儿童的学习

一、学习概述

 概念:学习是个体在特别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能力或倾向上的比较持久的变化及其过程。

 实质:① 学习不仅指学习后所表现的结果,还包括从不会到会的行为变化的过程。

② “行为”既包括外显行为,也包括内潜行为。③ 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遗传、机体损伤等不是学习。④ 学习的行为变化是比较持久的,较短暂的不是学习。⑤ “行为变化”有好有坏。

简答:学生学习的特点

1、学生的学习是以掌握间接知识经验为主的。

2、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下进行的。

3、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是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技能,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4、学生的学习是在学校班集体中进行的。

5、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二、学习理论

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学习过程是有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刺激和反应的联系从而获得新经验的过程。强化在刺激-反应联结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试误说):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再尝试”而形成的。这是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

简答:桑代克三条学习定律

1、准备律:在进入某种学习活动之前,如果学习者做好了与相应的学习活动相关的预备性反应(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学习者就能比较自如地掌握学习的内容。

2、练习律:对于学习者已形成的某种联结,在实践中正确地重复这种反应会有效地增强这种联结。

3、效果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得到的各种正或负的反馈意见会加强或减弱学习者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某种联结。效果律是最重要的学习定律。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巴甫洛夫最早用精确的实验对条件反射做了研究。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后天获得的经过学习才会的反射。无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先天遗传的本能。

第一信号系统: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物理性的条件刺激叫做第一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以语言为中介的条件刺激叫做第二信号系统。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① 获得:条件刺激反复与无条件刺激相匹配

② 消退:条件刺激多次出现而没有无条件刺激伴随。③ 刺激的泛化: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④ 刺激的分化: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种--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① 正强化:实施奖励(给你想要的)。

② 负强化:撤销惩罚(拿走你不想要的)。

③ 惩罚: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给你不想要的)。④ 消退: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 刺激物相伴,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达到消除目的(不理你)。

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环境和行为三者都是作为互相决定的因素而起作用的,彼此相互影响。人的学习主要是观察学习,指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从而获得某些新的行为反应,或已有的行为反应得到修正的过程。

强化的三种形式:① 直接强化: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

② 替代性强化: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

③ 自我强化:人能观察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来判断,由此强化或处罚自己。

 认知学习理论:学习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建认知结构,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 苛勒的完形-顿悟学习理论(格式塔学习理论):① 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

② 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蓝图)。

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论:布鲁纳是发现学习的创始者,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学习观:① 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② 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教学观:① 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② 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③提倡发现学习:让学生独立思考,提出假设,进行验证,自己发现要学习的概念、规则等知识。

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将新知识与已有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简答(已考):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1、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

2、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3、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 先行组织者策略:“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起来。

简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知识观:① 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最终答案。

② 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我们并不是拿来便用,一用就灵,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

③ 对知识的理解由每个学生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

2、学生观:① 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强调学生的巨大潜能。

② 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学生有其个性化和独特性的经验。

3、学习观:① 学习的主动建构性 ② 学习的社会互动性 ③ 学习的情境性

4、教学启示:① 探究学习:通过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学生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

② 支架式教学:教师为学生学习提供外部支持,逐步撤去支架。③ 情境教学:学生在真实任务情境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④ 合作学习:师生、生生互动合作,以小组为单位。

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是马洛斯和罗杰斯。主要观点是有意义的自幼学习观和学生中心的教师观。

三、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

 能力差异:① 智力水平差异(有人高有人低,大部分中等)

② 智力类型差异(各有所长)

③ 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早期显露、大器晚成)④ 智力的性别差异(男女总体大致相等、各有所长)

 认知方式差异:① 场独立型:依赖内在标准或内在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

② 场依存型:依赖外在标准或外在参照,易受周围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 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

③ 冲动型: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反应非常快,但往往不够准确。④ 沉思型:有的学生虽然反应很慢,却很仔细、准确。

⑤ 辐合型: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辐合思维的特征,缩小解答范围,找到最适当的唯一正确的解答。

⑥ 发散型:思维沿着不同的方向扩展,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而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

四、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 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① 事物本身的特性

② 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 ③ 人们对事物产生的愉快情感体验

简答(已考):学习兴趣的特点

1、由直接兴趣逐渐向间接兴趣转化。

2、兴趣广度逐步扩大,但缺乏中心兴趣。

3、逐渐由不稳定向稳定发展。

简答: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

1、建立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

2、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兴趣在第一课堂及第二课堂中共同培养。

5、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简答: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特点

1、广泛性(教材、学习中各环节、教学过程预习听课巩固等都需良好学习习惯参与)

2、实践性(基本特点)

3、阶段性(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决定)

4、模仿性(重要心理特征之一)简答:促进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

1、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课堂中正确引导。

3、注重激励和表扬,对学生进行正强化教育。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

5、发挥家长的作用,形成家校合力。

6、分层渐进,注重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7、建立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评价体系。

第五节 小学德育

一、德育概述

 广义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德育:学校德育。

 德育内容:政治教育(方向)、思想教育(基础)、民主法制教育(保障)和道德教育(核心)。 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特点:① 小学生的道德发展所显示出来的基本特点是协调性。

② 小学三年级是道德情感发展的转折期。

③ 小学一年级至三年级之间、三年级至五年级之间是爱国主义情感发 展的关键期。

二、道德发展的基本理论 简答: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

皮亚杰通过对偶故事法研究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水平,发现儿童道德发展经历了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10岁是他律到自律转化的分水岭。把儿童的品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1、前道德阶段(0-2岁):处于无律期,无任何规则意识,行为多与生理本能的满足有关,以“自我中心”来考虑问题。

2、他律道德阶段(道德现实主义、权威阶段)(2-8岁):服从成人,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只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对错。

3、他律或合作道德阶段(8-

11、12岁):这一时期儿童的道德判断有了自律的萌芽。同伴间可逆关系的出现,标志着品德由他律开始进入自律阶段。不再无条件地服从权威,开始讲条件,“平等观念”出现。更看重以行为动机来判断对错。

4、公正阶段(11、12岁以后):出现利他主义,开始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

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三水平六阶段)

科尔伯格编制“道德两难故事”(海因茨偷药,道德价值冲突)作为儿童道德判读的工具,揭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① 前习俗水平(9岁以下):

一阶段: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为了避免惩罚服从权威,受罚则是坏的。

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来自对自己需要的满足,他们不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②习俗水平(9-16岁):

三阶段:寻求认可定向阶段(“好孩子”定向阶段):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他们认为好的行为是使人喜欢或被人赞赏的行为。

四阶段:维护权威或秩序定向阶段:以服从权威为导向,他们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

③后习俗水平(16岁以后):

五阶段:社会契约定向阶段:认为法律和规范是大家商定的,是一种社会契约,他们看中法律的效力,认为法律可以帮助人维持公正,但同时认为契约和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绝对,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六阶段: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这是进行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表现为能以公正、平等、尊严这些最一般的原则为标准进行思考。认为人类普遍的道义高于一切。

三、德育过程基本规律 简答: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 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① 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

道德认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包括道德知识和道德判断两个方面。道德情感: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道德意志:是调节道德行为的精神力量。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志。

② 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情意行,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德育具体实施过程,又具有多种开端。

 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① 活动和交往是品德形成的基础。

② 学生在活动与交往中,必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简答、材料分析:德育的原则

1、导向性原则

2、疏导原则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知行统一原则

7、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8、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长善救失原则)

9、集体教育原则(平行教育原则)

简答、材料分析:疏导原则

1、基本含义: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2、贯彻要求:① 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② 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③ 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简答、材料分析:因材施教原则

1、基本含义: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2、贯彻要求:① 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② 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③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简答、材料分析:知行统一原则

1、基本含义: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教育理论,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2、贯彻要求:① 加强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

② 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③ 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④ 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简答(已考):小学德育的途径

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德育最基本的途径)

2、课外、校外活动

3、劳动

4、少先队活动

5、班会、校会、周会、晨会

6、班主任工作

简答、材料分析:小学德育的方法

1、说理教育法(基本方法,又叫说服教育法)

2、榜样示范法(选好的、有效的、引导学生用榜样调节行为)

3、陶冶教育法(潜移默化的熏陶,创设环境、引导学生参与、与启发说服结合,又叫情感陶冶法)

4、指导实践法

5、品德评价法(奖惩法,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6、品德修养指导法(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反省)

第六节 小学生安全与心理健康教育

一、小学儿童的安全防范常识  小学儿童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

① 流行性感冒:加强锻炼,流行期避免去公共场所,教室要消毒、通风换气等。

② 病毒性肝炎:管理传染源,发病后立即隔离、切断传染途径,普及防范知识、消毒管理、预防接种和中药预防的方式保护易感人群。

③ 细菌性痢疾:关键是切断传染源,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勿食牛奶和油腻食物。④ 沙眼:做好群防群治,一人一巾。

 小学儿童意外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①中暑:将病人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让病人躺下,但头部不要垫高,昏迷者要及时送医。② 溺水:清除口鼻内的淤泥、杂草等,以确保呼吸畅通;迅速倒水;使溺水者俯卧,腰部垫高。③ 电击:切断电源。

④ 烫伤和烧伤:不要急于脱去贴身单薄的衣服,应立即用大量冷水冲淋烫烧伤部位,等冷却后再脱去衣物。若伤势较轻,可用红花油或紫草油等涂抹,并保持干燥。⑤ 骨折:救命在前,防止休克,及时固定,先止血再包扎固定。

⑥ 虫咬:乙醇消毒,冲洗并冷敷、宠物咬伤应立即彻底清洗伤口,不要包扎,狗咬的尽快送医院注射款狂犬疫苗。

⑦ 中毒:先清除毒物。

⑧ 常见外伤:擦伤、刺伤、扭伤、割伤、挤伤、跌伤。

二、小学儿童心理健康

 概念: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至少包括了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有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① 多动症: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核心特征)、冲动行为、学习困难

(成绩下降)。

② 焦虑症: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③ 学习困难综合症:缺少某种学习技能(生理缺陷)。④ 强迫症:强迫观念、强迫行为。

⑤ 厌学症:人为因素造成儿童情绪失调,对学习不感兴趣,讨厌学习。

三、小学生心理辅导

 心理辅导的目标:学会调适(基本目标)、寻求发展

 心理辅导的原则:① 面向全体学生原则。② 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

③ 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④ 学生主体性原则。⑤ 个别化对待原则。⑥ 整体性发展原则。

简答(已考):心理辅导的含义及途径

基本含义:心理辅导是指在一种新型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学校辅导教师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的活动。学生心理辅导的途径:

1、开设以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为主的有关课程。(基本途径)

2、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的内容。

4、结合班级、少先队活动开展心理辅导。

5、开展面向学生的个别心理辅导活动。

6、开展小组辅导。

7、进行对学生家庭的心理辅导教育。

四、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

 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① 强化法:正激励。

② 惩罚法:不良行为出现后(+厌恶刺激)、不良行为出现时(-愉快刺激)。③ 消退法:停止对不良行为的强化。④ 代币奖励法: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⑤ 行为塑造法: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⑥ 示范法:观察、模仿教师呈示的范例(重要方式)。⑦ 自我控制法 ⑧ 暂时隔离法

 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① 全身松弛训练 ② 系统脱敏法:逐渐消除对某事物环境的恐惧心理。

③ 肯定性训练(自信训练、果敢训练):请求、拒绝、表达。

 来访者中心疗法:罗杰斯(美)创立,为来访者创造无条件支持与鼓励,以恢复来访者真实的自我。 理性情绪疗法:心理学家艾丽斯提出,是认知疗法的一种,主要理论是ABC(A:诱发事件、B:个体对A的信念观点、C:事件造成的情绪结果)理论,认为人的情绪由人的思想决定,合理观念导致健康情绪,不合理则导致负向情绪。

第七节 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协调

 学校与家庭的配合:① 一般指导 ② 针对性指导 ③ 分类指导 ④ 个别指导

简答(已考):家校配合(联系)的常用方式

1、家访

2、班级家长会

3、家长学校

4、家长沙龙和家长委员会

 学校与社会的配合的主要途径:

① 学校鼓励学生参加校外社会教育机构组织的活动,关心了解学生在校外活动中的表现。

② 学校向校外教育机构提供具体的意见,给予具体的指导;应动员学校的人力和物力,为校外教育机构的活动提供帮助和支持。

③ 学校利用社会各种团体为儿童提供的活动条件对学生施加影响。④ 学校通过社区教育委员会的组织形式沟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第三章 班级管理

第一节 班级与班级管理

一、班级概述

 班级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是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生活、发展的直接环境,同时也是学生实现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场所。 最早使用“班级”一词: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 班级对学生成长的作用:① 有利于促进学生相互学习与共同成长

② 有利于学生社会化与个性化发展

③ 有利于学生提升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二、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

 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由具体明确的奋斗目标、坚强的领导核心及良好纪律和舆论的班级学生所组成的活动共同体。 班级与班集体的区别:班集体是班级群体的高级形式。

简答: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1、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为实现这一目标而组成的共同活动(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班级形成的基础条件)。

2、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坚强的领导核心。

3、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健全的规章制度。

4、健康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5、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 班集体的发展阶段:① 组建阶段 ② 核心形成阶段 ③ 发展阶段 ④ 成熟阶段

简答: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简答(已考):形成良好班风的措施

1、发挥班主任的表率作用。

2、发挥舆论阵地的宣传作用。

3、发挥身边榜样的作用。

4、发挥任课教师和家长的作用。

三、班级管理概述

 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 班级管理的功能:① 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② 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③ 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让学生学会自治自理。

 班级管理的内容:① 班级组织的建设:班委、小组、制度、班风等,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有

利于教育。

② 班级日常管理:思想、纪律(最重要)、学习等。

③ 班级活动的管理:学校教育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班级教育的重要形式。④ 班级教育力量的管理:班主任对影响班级发展的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

 班级管理的原则:① 方向性原则(正确的方向)② 全面管理的原则(五育并举)

③ 自主参与原则(民主意识)④ 教管结合原则(教育、管理)⑤ 全员激励原则(每位学生)⑥平行管理原则(集体、个人)

简答:班级管理的模式

1、常规管理: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是建立良好班集体的基本要素。

2、平行管理:指班主任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3、民主管理: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法。

4、目标管理:最早提出目标管理的是德鲁克,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再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简答(已考):班级管理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

2、目标管理法

3、榜样示范法

4、情境感染法

5、规范制约法

6、舆论影响法

7、心理疏导法

8、行为训练法

简答、材料分析: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

1、小学班级突发事件的类型:① 成员间的分歧 ② 打架斗殴

③ 顶撞 ④ 恶作剧

2、处理的原则:① 教育性原则:教师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要让学生受教育,促进每个学生的成长为目的。

② 客观性原则:避免“定向思维”,客观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偏心。

③ 有效性原则:班主任处理突发事件时要考虑到自己的方法和措施的效果如何。④ 可接受性原则:学生双方都接受处理结果,认识到错误。

⑤ 冷处理原则:教师在处理突发事件时,保持冷静、公平、宽容的心态。

3、处理方法:① 沉着冷静面对,不要急于下结论发脾气。

② 机智果断应对,充分发挥教育者机智,轻松幽默有效的解决课堂问题。③ 公平民主处理,不因个人情绪迁怒学生。

④ 善于总结引导,把处理一桩突发事件看成一次了解班级情况,教育引导学生的机会,要 允许有“突发事件”的存在,帮助学生从“突发事件”中接受教育。

⑤ 在处理课堂突发事件过程中,要注意不牵扯太多时间、精力和学生,保证课堂教学的氛 围和进度。

第二节 班主任与班主任工作

简答:班主任的角色

1、班主任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者。

2、班主任是班级活动的管理者。

3、班主任是班级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者。

4、班主任是班级普通的一员。

简答:班主任的基本素养

1、责任意识与移情能力

2、学习意识与探究能力

3、团队意识与领导能力

简答:班主任工作的内容

1、小学班主任的常规工作(已考)

① 了解和研究学生(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前提和基础)。②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③ 建立学生档案 ④ 开展班会活动 ⑤ 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⑥ 操行评定

⑦ 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2、个别教育工作

① 先进生工作 ② 后进生工作 ③ 中等生的个别教育

 班主任了解、研究学生的方法:① 观察法

② 谈话法

③ 书面材料和学生作品分析法 ④ 调查访问

简答(已考):班主任了解、研究学生的主要内容

班主任了解学生包括对学生个体的了解和对学生群体的了解两方面。

1、对学生个体的了解包括:① 个体的思品德

② 个体的学习③ 个体的身体状况 ④ 个体的心理 ⑤ 个体的家庭

2、对学生群体的了解包括:① 对正式群体的了解 ② 对非正式群体的了解

简答(已考):操行评定的注意事项

1、操行评语要实事求是,抓住主要问题,有针对性,能反映学生思想品德的全面表现和发展趋向。

2、要充分肯定学生进步,适当指出他们的主要缺点,指明努力方向,不可罗列现象,主次不分。

3、文字要简明、具体、贴切,使人一看就明白,能够接受,切忌空洞、抽象、一般化,严防用词不当,伤害学生情感,造成家长误解。

简答:先进生工作

心理特征:自尊好强,充满自信,强烈的荣誉感,较强的竞争意识 教育工作:① 严格要求,防止自满

② 不断激励,弥补挫折

③ 消除嫉妒,公平竞争 ④发挥优势,全班进步

简答、材料分析:后进生工作

心理特征:不适度的自尊心,学习动机不强,意志力薄弱,是非观念模糊 教育工作:① 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

② 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③ 提供范例,增强是非观念 ④ 根据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

简答:中等生工作

心理特征:信心不足,变现欲不强 教育工作:① 重视对中等生的教育

② 根据中等生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个别教育

③ 给中等生创造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第三节 班级活动与班队活动

 班级活动基本途径:① 日常性班级活动(班队会活动、班级晨会、执勤、班级自办报刊等舆论宣传

活动)

② 阶段性班级活动(工作型活动、竞赛型活动)

 班级活动的特点:自愿性、差异性、广泛性、自主性、灵活性

 班级活动的功能:① 满足交往功能:符合学生身心特点、满足心理发展需求、提高班级生活质量。

② 学习发展功能:对促进学生的隐性学习有积极作用。

③ 个性发展功能:有利于促进思想道德水平、能力水平、自律水平提高,培养兴 趣爱好,心理健康发展。

④ 班集体建设功能: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⑤ 班主任专业提升功能:熟悉了解学生,师生关系融洽,促进班级自主管理。

 班队活动的类型:① 主题教育 ② 班队活动 ③ 班队文艺活动 ④ 班队体育活动

⑤ 班队科技活动 ⑥ 班队劳动 ⑦ 班队游戏活动

⑧ 少先队活动(特点:教育性、自主性、组织性、趣味性、实践性、创造性)第四节 课外活动

 外活动的内容:① 学科活动(主体部分,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补充)

② 科技活动(动手能力)③ 文体活动(身体素质)

④ 社会活动(社会责任感)⑤ 游戏活动(心理素质)

⑥ 课外阅读活动(增长知识经验)⑦ 主题活动(情感与态度)

 课外活动的特点:① 性持:自愿性和选择性

② 内容:伸缩性和灵活性

③ 形式:多样性 ④ 活动组织:自主性

⑤ 活动方法:实践性 ⑥ 活动评价:综合性

 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个人活动、小组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群众性活动  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① 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② 活动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 ③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 课外活动的管理过程:① 制订课外活动的工作计划

② 建立、健全课外活动工作管理系统 ③ 建立辅导队伍,提高辅导队伍素质 ④ 创设条件、充实设备、保证课外活动时间 ⑤ 课外活动的工作评价

第五章 教学实施

第一节、教学概述

 内涵: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 地位: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活动的统一。

 教学的特点:① 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② 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③ 教学具有多种形态(课内外、班级、小组、个别),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简答:小学教育的基本任务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双基教学)。

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4、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 教学的意义:① 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② 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人才的基本途径。③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第二节 教学过程

 孔子的学习过程观:学、思、习、行  荀子的学习过程观:闻见、征知、行  王夫之的学习过程观:学、问、思、辨、行  教学过程的本质:① 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②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认识的间接性、认识的交往性(双边过程)、认识的教育性(知识+品德)、有领导的认识(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简答、材料分析: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间接性规律)关系:① 间接经验为主

② 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教育要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增加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所必须的感性认识,以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

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发展性规律)关系:① 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

② 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③ 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教育要求:① 教学中传授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

② 必须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

③ 重视学生的操作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能力,提供学生参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④ 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生个别差异。

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双边性规律)关系:① 教师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

② 学生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其主体能动性。③ 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教育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有机结合。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育性规律)关系:① 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② 思想品德的提高又为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 ③ 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 教育要求:传授知识同时注重思想品德教育。

第三节 教学原则与方法

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简答、材料分析:教学原则

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基本涵义: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贯彻要求:① 要确保教学的科学性。

② 要深入发掘教材和教学情境中蕴含的教育性因素,自觉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③ 要把这些教育性因素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④ 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基本涵义: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贯彻要求:① 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② 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③ 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④ 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3、直观性原则

基本涵义: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

教学要求:① 要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直观手段的种类: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语言直观)

② 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相结合。③ 要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4、启发性原则(启发创造原则)

基本涵义: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主动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贯彻要求:① 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是启发的首要问题。

② 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 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 发扬教学民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

5、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原则)

基本涵义: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贯彻要求:① 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② 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③ 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6、巩固性原则

基本涵义: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贯彻要求:① 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理解知识是巩固知识的基础。

② 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③ 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7、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

基本涵义: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是为了防止发生教学难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贯彻要求:① 重视儿童的年龄特征。

② 了解学生发展的具体特点。③ 恰当地把握教学难度。

8、因材施教原则

基本涵义:是指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贯彻要求:① 要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

② 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③ 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创造条件。

简答、材料分析:教学方法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主要有讲述、讲解、讲读、讲演四种方式。优:短时间系统传授知识 缺:不利于学生主动性发挥

运用的基本要求:① 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② 注意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③ 讲究语言艺术。④ 注意启发。

2、谈话法(复习谈话、启发谈话):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优:能照顾每个学生的特点 运用的基本要求:① 做好提问准备。

② 提出的问题要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难易因人而异。③ 要善于启发诱导。

④ 做好归纳、小结,使学生知识系统化、科学化,帮助他们准确地掌握知识。

3、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辩论,以获取知识的方法。优:利于学生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运用的基本要求:① 讨论前做好充分准备 ② 讨论中要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③ 在讨论结束时要做好小结。

4、读书指导法: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1、演示法: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现代视听手段,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特点在于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2、参观法: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对实际实物进行实地观察、研究,分为三类:准备性参观、并行参观、总结性参观。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1、练习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进行实际操作,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方法。

2、实验法: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在一定的条件下引起某些事物和现象发生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3、实习作业法(实习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校内、外一定场所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如数学课的测量练习、生物课的植物栽培等。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1、欣赏教学法:是指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的一种教学方法。

2、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以形象为主体的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1、发现法:又称探索法、研究法,是学生借助于教师提供的适宜于进行“再发现”的问题情境和学习内容,积极开展独立的探索、研究和尝试活动,以掌握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简答: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

1、教学目的和任务要求

2、课程性质和教材的特点

3、学生特点

4、教学时间、设备和条件

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6、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因素

第四节 教学组织形式

 个别教学制: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采用个别教学形式。优:有利于因材施教,缺:效率低  班级授课制(课堂教学):是把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我国最早实行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基本特征:① 以班为单位集体授课,年龄和知识水平大致相等、人数固定

② 有统一和固定的教学内容 ③ 以课教学 ④ 按时授课

简答: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和局限性

优越性: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

4、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局限性:

1、教学活动多由教师直接做主,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

2、学习主要是接受现成的知识,动手机会少,不利于培养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3、教学面向全班学生,强调的是统一,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4、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有限。 班级授课制的辅助形式:个别辅导、现场教学

 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复式教学: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 分组教学:① 外部分组:是指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

② 内部分组:是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班级内,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组。

 设计教学法:克伯屈所创立,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任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与能力。

 道尔顿制:柏克赫斯特,教师只为学生分别制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主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

 特朗普制:又称为“灵活的课程表”,它是美国教育学教授劳伊德·特朗普提出。把大班上课(40%)、小班研究(20%)和个别教学(40%)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

 常见的教学过程组织形式:集中授课、小组学习、个别化学习

第五节 课堂教学的实施

一、教学实施的环节

简答:教学实施的五个基本环节:

1、备课: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是教好课的前提

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4、课外辅导

5、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评定方法:观察法、测验法、调查法、自我评价法)

简答:教师应如何备课

1、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① 钻研教材(备教材):课程标准是教师备课的指导文件、教科书是教师备课上课的主要依据、阅读参考资料

② 了解学生(备学生)③ 设计教法(备教法)

2、备课要写好三种计划:① 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② 单元计划(课题)③ 课时计划(教案)

简答:上课的具体要求

1、目标明确

2、内容正确

3、方法得当

4、结构合理

5、语言艺术

6、气氛热烈

7、板书有序

8、态度从容

 测验的质量指标:① 信度:指测验结果的稳定性或可靠性,即多次测验所得分数稳定。

② 效度: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③ 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的难易程度。④ 区分度: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

二、课堂教学实施的策略

 直接教学策略(讲授法):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策略。 自主型教学策略(发现教学法)

 共同解决教学策略(谈话法、问答法):借助师生对话,共同思考探索,教学相长。

三、课堂教学行为

 教师行为是教师一切行为表现的统称,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主要表现在教学语言的使用上,包括口头语言、体态语言、书面语言。

 教学行为对学生学习的影响:① 对学生学习动力的影响。

② 教师态度和行为对学生学习的影响。③ 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

四、课堂管理

 功能:维持、促进、发展

 影响因素:教师的领导风格(直接影响)、班级规模(重要因素)、班级的性质、对教师的期望  课堂纪律管理

类型:教师促成的纪律、集体促成的纪律、任务促成的纪律、自我促成的纪律

简答: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

1、建立有效的课堂规则

2、合理组织课堂教学

3、做好课堂监控

4、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

简答:课堂问题行为及其应对

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学生在课堂中作出的违反课堂规则、妨碍及破坏课堂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行为。关于课堂行为的应对,教师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1、运用积极的言语和非言语手段调控。

2、合理运用惩罚。

3、进行心理辅导。

 课堂结构包括课堂情境结构(班级规模的控制、课堂常规的建立、学生座位的分配)和课堂教学结构(合理利用教学时间、课表编制、教学过程的规划)。

第六节 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概述

 构成: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内部需要)和学习期待(外部诱因)。 功能:激发、指向、维持

 分类:一般学习动机的分类、奥苏贝尔成就动机的分类

一般学习动机的分类:① 动机来源:内部学习动机(内在需要,自身兴趣)、外部学习动机(外部诱因,奖励相关)

② 社会意义:高尚的动机(利他主义)、低级的动机(利己的,自我中心)③ 目标的远近关系:远景性动机(长远目标)、近景性动机(近期目标)④ 学习活动的关系:直接动机(直接兴趣爱好)、间接动机(社会意义)

奥苏贝尔成就动机的分类:① 认知内驱力:即一种学生渴望了解和理解,要求掌握知识解决问题,好奇

倾向派生出来的,内部动机。

② 自我提高内驱力: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 要,外部动机。

③ 附属内驱力: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如教师、家长等)的赞许和同伴的接 纳而努力学习的一种需要,外部动机。

二、学习动机与效率的关系

简答、材料分析:学习动机与效率的关系(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是倒U型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即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

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导致工作效率下降。此外,动机的最佳水平还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在学习较复杂的问题时,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低些 在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高些。

三、学习动机理论

 行为主义:强化理论,巴甫洛夫、斯金纳,强化可以促进学习动机。局限:只强调引起学习行为的外部力量,而忽视了人的学习行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 人本主义: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人的行为动机都是在需要发生的基础上被激发起来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 认知主义:① 成就动机理论:麦克里兰、阿特金森,个体的成就动机分为趋向成功的倾向(力求克服困难展现才能)和避免失败的倾向(避免失败形象受损)。

② 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影响因素有成败经验(最重要)、替代经验、语言信息、情感状态。

③ 成败归因理论:韦纳,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的结果的原因所做出的解释。六个因素三维度:能力高低(内部,稳定,不可控)、努力程度(内部,不稳定,可控)、任务难易(外部,稳定,不可控)、运气好坏(外部,不稳定,不可控)、身心状态(内部,不稳定,不可控)、外界环境(外部,不稳定,不可控)。

习得性无助:是当个体感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对自己的重要生活事件产生影响时所体验到的一种抑郁状态。一个总是失败并把失败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的(即能力低)的学生会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的自我感觉。

四、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特点  社会性动机日益明显

 直接的近景性动机向间接的远景性动机转变  外在动机向内在动机发展  认识兴趣不断发展

简答、材料分析:学习动机的培养

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

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简答、材料分析: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第七节 学习方式

一、知识的学习

 知识的类型:① 感性知识 ② 理性知识

③ 具体知识 ④ 抽象知识 ⑤ 陈述性知识 ⑥ 程序性知识  知识学习的种类:① 符号学习(代表学习):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② 概念学习:同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③ 命题学习: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④ 下位学习(类属学习):总 分,下位学习分⑤ 上位学习(总括学习):分 总。⑥ 并列组合学习(并列结合学习)

 陈述性知识学习的过程:理解、巩固、应用

 程序性知识学习的过程:陈述性阶段、转化阶段、自动化阶段

 概念学习的过程:① 概念获得:概念形成(大量例子归纳得到)、概念同化(主要获得形式)② 概念教学:从例子到规则、从规则到例子

简答:概念教学的具体方法

1、以准确的语音明确揭示概念的本质

2、突出有关特征,控制无关特征

3、正例与反例的辨别

4、变式:保持概念的关键特征而变化非关键特征

5、比较:区分事物的异同

二、技能的学习

 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程序化、自动化和完善化的操作活动方式。

特点:对象具有客观性、过程具有外显性、结构具有展开性 高原现象:练习的进步是先快后慢的,到中期出现暂时停顿现象。

练习曲线特点:开始进步快、中间明显暂时停顿、后面进步慢、总体趋势是进步。

过度识记:指达到一次完全正确再现后继续识记的记忆。过度学习50%,熟练程度达到150%时,学习效果最好。

简答: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

1、操作定向(认知阶段):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和程序的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印象的过程。

2、操作模仿:学习者通过观察,实际再现特定的示范动作或行为模式。

3、操作整合: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依据其内在联系结合起来,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4、操作熟练:是操作技能掌握的高级阶段,这个阶段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程序化、自动化和完善化。

简答: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关键环节)

3、充分而有效地反馈

4、建立稳定清晰的感觉

 心智技能:心智技能:也叫智力技能、认知技能,它是一种借助于内部力量调节、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简答: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

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

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

4、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为派生类属和相关类属。

三、学习策略

简答:学习策略的分类

1、认知策略

① 复述策略:复述策略是指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之上的学习策略。

常用的复述策略:利用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排除相互干扰、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形式多样化、画线圈点批注。

② 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记忆术(位置记忆法、缩简和编歌诀、谐音联想法、关键词、视觉联想)、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

③ 组织策略: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

常用的组织策略:列提纲、利用图形、利用表格。

2、元认知策略:是对认知的认知,是个体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

① 计划策略: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一项活动之前制定计划,预计结果、选择策略、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预计其有效性。

② 监控策略: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③ 调节策略: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如发现问题,则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或者根据对认知策略的效果的检查,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

3、资源管理策略: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的环境和资源的策略,对学生的动机有重要的作用。① 时间管理策略:统筹安排学习时间、高效利用最佳时间、灵活利用零碎时间。② 环境管理策略:消除与学习无关的外界因素。

③ 努力管理策略:系统性的学习大都是需要意志努力的。为了使学生维持自己的意志努力,需要不断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激励。

④ 资源利用策略:学习工具、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

第六章 教学评价与反思

第一节 教学评价

 功能:诊断、反馈、导向、检验  教学评价的类型:

评价功能不同:① 诊断性评价和安置性评价:学期或单元教学开始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② 形成性评价: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

③ 总结性评价:大的学习阶段、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

参照标准不同:① 相对性评价:教招考试,标准可变

② 绝对性评价:教资考试,标准不变

③ 个体内差异评价:对被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个体内部的各个方面进行纵横比较。

评价主体不同:外部评价(别人评)、内部评价(自我评价)根据评价的方法:定性评价(文字)、定量评价(数字)

第二节 教学反思

 教学反思的基本内容:理念、过程、得失、教学再设计  主要类型:① 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

② 自我反思和集体反思 ③ 纵向反思和横向反思 ④ 理论反思和经验反思

 教学反思的方法:行动研究法、自我提问法、教学诊断法、比较法、阅读新知法

教学设计

历年真题展示

(2012年上)美丽的小兴安岭(三年级上册):(1)请分析文本景物描写的特点。(2)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文本,试拟定教学目标和重点。(3)围绕教学重点,设计教学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2013年上)黄山奇石(二年级上册):(1)试对上文进行文本解读(10)。(2)若指导低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8)。(3)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写话教学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22)。(2013年下)海底世界(三年级下册):(1)简要分析该文本的写作特点。(2)如何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3)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三道练习题,并说明设计意图。(2014年上)日月潭(二年级下册):(1)简要分析文本的写作特点。(10)(2)指导低年级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10)(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并说明理由。(20)(2014年下)春天来了识字(一年级):(1)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谈谈应如何开展识字教学。(8)(2)如指导一年级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10)(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过程。(22)

(2015年上)中彩那天(四年级):(1)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10)(2)为本课设计三组课堂提问并简要说明理由。(15)(3)为本课设计一则板书并简要说明理由。(15)(2015年下)写作课“说说心里话”的教学内容(四年级):(1)设计本次写作课的教学目标。(15)(2)分析学生完成该写作内容的难点。(15)(3)为上述学生的习作写一则100字左右的评语。(10)(2016年上)《草》(白居易):(1)描写该诗的意境并分析主题。(10)(2)如指导小学二年级学生学习该材料,试拟定教学目标。(12)(3)设计针对生字“枯”的写字指导过程。(18)(2)分析“饥”“贫”二字的构字特点。(10)(3)分析学生写“暖”字时可能会出现的错误及其原因,并设计完整的写字指导过程。(20)

(2017年上)白鹅:(1)简要分析文本的写作特点。(10)(2)指导中年段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14)(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课导入环节并说明设计意图。(16)

综上所述:

1、主体类型:低年级:识字课;中高年级:阅读;写作

2、提问方式:第一问:文本、写作特点类,教学目标、第二问:教学目标,重难点、第三问:教学过程 阅读类:(1)导入类(2)整个教学过程(导入、新授、课堂提问、课堂总结)

(3)课堂练习类(提问)(4)作业类(5)板书设计

识字类:(1)识字教学(2)写字指导环节(3)构字结构 写作(写话)类:(1)教学环节(2)评语

《 》教案

一、教学目标 【第二问】

1、知识与能力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第二问】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三、教学方法

四、教学过程 【第三问】

1、课堂导入

2、新课讲授(初读、再读、品读)

3、课堂提问及练习

4、课堂总结

五、板书设计(2016年下)识字:(1)如指导小学二年级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10)第一节 文本解读

语文的第一问:文本特点(写作特点)类 模板:文体+修辞手法+语言特色+文章结构+内容

本文是一篇记叙文/散文/说明文/寓言,采用了(比喻、拟人、排比、反问、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的修辞手法,用词/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准确、质朴、简洁),通过(总分总/总分/时间顺序)的结构/顺序(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某个故事/某地方优美景色/某种建筑),表达了作者„的感情。例:《美丽的小兴安岭》

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溪里涨满了春水。一根根原木随着流水往前淌,像一支舰队在前进。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常常没过膝盖。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黑熊用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

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答: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采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按照总分总的结构:首先,围绕绿色的海洋总写小兴安岭的美;其次,按照时间顺序,分别写小兴安岭春的生机勃勃、夏的郁郁葱葱、秋的硕果累累、冬的白雪皑皑,最后再总写小兴安岭景色如一座大花园。整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喜爱之情。

《中彩那天》

答:本文是一篇记叙文,作者采用平实、质朴的语言,通过细节描写出父亲中彩时的“神情严肃”,通过母亲的话反映出父亲中彩后的纠结抉择,最后又通过描写父亲选择诚信,送走汽车后的“神采奕奕”,告诫读者“诚实、有信用才是人生最大的一笔财富”。

《白鹅》

答:《白鹅》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文章,作者丰子恺采用拟人、对比、反语等手法把白鹅描述成一位高傲而固执、忠诚而可爱的朋友,通过将白鹅与狗、鸭的对比,彰显了白鹅的大家风范和老爷派头;通过用“不胜其烦”、“架子十足”等似贬实褒的词语彰显了白鹅的性格高傲,个性率真;通过采用拟人的手法,描写白鹅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样子。整篇文章字里行间都体现了作者对白鹅深深的喜爱之情。

语文第二问: 题型一模板: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读/写„„.字/词,理解„„的含义;了解„„的结构,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文章。

2、过程与方法:通过(集体谈论、分角色朗读、探究学习、分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体会„„的发生发展过程,提高/锻炼(语言表达、与人交往、探索研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祖国、自然;保护环境;科学探索的兴趣、无私奉献的精神、文化的博大精深„ 例:《美丽的小兴安岭》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融、汇、赏等14个生字,学会正确书写剑、舔等10个生字。能理解抽出、欣赏、献出、飞舞、宝库等词语的含义,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探究发现作者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描写小兴安岭美景,积累生动的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小兴安岭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中彩那天》

(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正确读写拮、据等6个字,认读维、财等14个字,理解这些词语的基本含义;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的方式,理解故事发展过程及主旨大意,提高分析文章中心思想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到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养成守信用的好习惯。《白鹅》

1、知识与能力:认读剧、邻等12个生字,会正确书写吠、供等8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过程与方法: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小组交流谈论的方式,体会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来描写白鹅的个性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题型二模板:教学重难点

重点:文章内容;修辞/写作手法,文章结构。难点:写作手法;中心思想/主旨;实践应用。PS:教学重难点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教学重点,是指在教材内容的逻辑结构的特定层次中占相对重要的前提判断或在整个知识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和突出作用的内容,是授课时必须着重讲解和分析的内容。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难于理解、掌握或容易引起混淆、错误的内容。联系:重点不一定是难点,难点也不一定是重点,难点因人和教学条件而异。例:《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学重点:准确理解课文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语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中彩那天》

教学重难点:理解诚信、有信用是人生一笔财富。

《白鹅》

重点:理解重点词句,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白鹅性格特点。难点:朗读全文,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语文第三问: 教学设计流程:

1、导入

模板:采用XXX导入法,激趣导入。

① 教师播放《XXX》视频/音频。/教师讲《XXX》故事。/今天我们来做一个《xxx》游戏。② 教师提问:„„ ③ 学生回答:„„ ④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xxxx 【设计意图】通过XXX导入方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好奇心。给学生提供XXX让学生自己来发现,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激起学生学习xxx的兴趣与热情。例:《美丽的小兴安岭》 采用情境导入法,激趣导入。① 教师播放《美丽的小兴安岭》的旅游宣传片,学生认真观看。

② 教师提问:同学们,在视频中你看到了哪里美丽的景色? ③ 学生回答:小兴安岭。

④ 教师:美丽的小兴安岭坐落于我国的东北部,它是一位浑然天成的大花园。大家想不想跟着老师一起去看看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景呢? ⑤ 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想。⑥ 教师:好!现在大家就和老师一起走进我们今天的文章《美丽的小兴安岭》。

《中彩那天》 采用悬念导入法,激趣导入。

① 教师提问: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你现在中了大奖,奖品是辆崭新的奔驰汽车,你的心情是怎么样呢? ② 学生七嘴八舌地回答:开心、兴奋。

③ 教师总结引入:大家都非常激动,仿佛真的中了奖一样。在生活中,当我们中了奖,尤其是中了大奖以后往往会向大家一样高兴。可是我们文章的主人公在中了奖以后却是“神情严肃”。他为什么会神情严肃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彩那天》,一探究竟。

《白鹅》 采用谜语导入的方法,激趣导入。

① 师:同学们,老师出几则谜语,你们来猜猜谜底。1.一只顺风船,白蓬红船头,划起两只桨,湖上四处游。2.头戴一顶红帽子,身穿一件白袍子。脚蹬一双红靴子,唱着歌儿伸脖子。(教师诵读谜语,学生举手回答谜底,活跃课堂氛围。)

② 师:同学们还记得写鹅的诗歌吗?(跟学生起诵读“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③ 师:那么漫画家丰子恺先生笔下的鹅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一起去书中寻找答案吧。

2、新课讲授

阅读类模板:①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通过工具书,自行查阅生字词„、教师指导学生分小组/分角

色/合作朗读课文„)

② 精读赏析,体验情感(教师针对重点词句,问学生问题„、学生分小组讨论,派小组代 表回答„)

③ 再读总结,拓展延伸。(教师设疑,问学生„、学生谈感受„、教师推荐课外读物„.)

例:《美丽的小兴安岭》

1、初读课文,整理感知。

① 学生通过工具书,自行查阅融、汇、舔等生字词语,扫清阅读障碍。② 学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小兴安岭的美景。

2、精读赏析,体验情感

① 教师分别指名学生朗读“春夏秋冬”四个段落。教师提问:在作者笔下,春天的小兴安岭是什么样子?具体用了哪些词语来描述。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分别回答。

教师总结:春天:生机勃勃(嫩绿、积雪融化、小鹿散步、溪水流淌);夏天:葱葱茏茏(树木茂盛、金色的太阳、百花齐放);秋天:硕果累累(落叶飞舞、果实满枝丫);冬天:白雪皑皑。

② 教师提问:作者在描写春天的小兴安岭时,用了“抽出”这一词语?可以用“长出”替换吗?为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抽出一词比长出更加形象生动。

③ 教师提问:作者再描写小兴安岭的美景时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学生回答:比喻:流水像舰队;太阳射出金光;拟人:小鹿悠闲的喝水,散步。

3、再读总结,拓展延伸。

① 教师总结: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作者通过描写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景,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深深热爱。下面让我们再一次全班齐读课文,感受美丽的小兴安岭吧!② 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一处你熟悉的美景。

识字写字类模板: ① 提出生字:

② 教学生字:认读——教师范读,学生圈点、出示生字卡,教师领读、组内朗读,互相解决、借助字典,自主学习

识记——字理、字趣、联想 书写——示范、书空、练习、点评 运用生字——编故事、联系生活、办手抄报、读课外书、组词造句

例:“枯”字教学(1)略版

1、看图片,对比茂盛与枯萎,感受“枯”(图略)

2、以学生为主,通过观察田字格的“枯”字,分析“枯”的结构: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3、呈现“枯”字诀:体型窄,左边站,横向短,捺笔收,右边宽,要舒展

4、教师示范学生练习:教师边板书田字格,边讲解,学生跟随在田字格中练习

5、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运用投影仪进行评议(2)详细版

1、提出生字:教师呈现两组图片,第一幅初夏时期,草木茂盛,生机勃勃;第二幅深冬时期,草木枯萎、凋零。让学生感受“枯”,顺势提出“枯”字。

2、教学生字

认读:教师示范读“枯”字,学生复读,全班齐读。

识记:联想理解“枯”字含义,“枯”字左右结构,“木+古=枯”,草木长得时间久了就会变老。书写:① 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枯”字,呈现“枯”字诀:体型窄,左边站,横向短,捺笔收,右边宽,要舒展。②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书写“枯”字,先左后右,左窄右宽,注意笔画笔顺。③ 教师带领学生书空“枯”字。

④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请书写规范的学生到黑板上示范。

运用生字:以语文小组为单位,以“枯”字组词造句,看哪一个小组做的最好。最后对优胜小组进行奖励。写作(写话)类模板:

① 写作前指导:主题、要求、回忆 ② 写作中指导:内容结构、谋篇布局、写作技巧

③ 写作后指导:自读改错;组内范读;评阅,整体点评,个别指导

例:材料:请你把自己想象成大自然中的一员,你可以把自己当成一种植物或一种动物,也可以当成一种自然现象;想想它们在大自然中是怎样生活或变化的,想象它们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并融入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1)采用情境导入法,激趣导入

师课前准备视频,视频内容为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和生活着的可爱小动物。师:同学们,在视频中你都看到了什么? 生:回答问题,小鸟,白兔„„。

师:同学们,老师常想如果老师不是人类,老师想做一颗大树,夏天能让行人乘凉,秋天能长满丰盛的果实,长得很高,看到很远。那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特别想成为的第二种身份? 生:回答问题小溪、小白兔。师:同学们想法真丰富多彩,那今天就让我们动手写一写,让老师看看你们笔下的另一个自己。(2)写作前指导,了解写作要求。

① 引导学生确立写作的主题:想象自己是大自然中的一员;

② 明确写作要求:写作要包含三方面内容:首先进行想象,转变身份;其次,描写“自然中的自己”如何生活、变化;最后加入情感,描写“自然中的自己”眼中世界的样子。③ 指导学生回忆相关材料。(3)写作中指导,具体成文。

具体指导内容包括:内容结构,谋篇布局,写作技巧的运用等。

① 内容结构——如:想象“我是一只小鸟”当你是一只小鸟时,你是什么样子的?你的家在哪里?生活的环境如何?过着怎样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快乐或烦恼?飞翔在天空中的你眼里的世界又是什么样子?如果是“溪流”、“大山”又会怎样? ② 谋篇布局——按怎样的顺序来进行描写:时间先后顺序,事情的发生发展顺序。③ 写作技巧——排比、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4)写作后指导,修改评阅

① 学生自读,发现习作中的明显错误并进行改正 ② 组内交流评议,互相评价修改 ③ 教师评阅,针对学生的整体问题进行全班讲评,对个体存在的问题通过评语进行专门指导。

3、课堂提问(练习)模板:具体书写如下:

① 从文章的关键词或关键句入手:理解文章XXX是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己对课文的阅读,理解文章的关键信息,进一步理解文章的主要思想。② 从文章的主旨思想入手:文章主要表达了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文章的精细阅读,训练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能力 ③ 从对文章中心的评价入手,如果你是主人公,你会怎么做?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评价欣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鉴赏评判能力,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例:《中彩那天》

(1)通过阅读文章回答,为什么父亲梦寐以求的就是能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在中奖后却闷闷不乐?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阅读,理解文章的关键信息(2)父亲面对汽车和信用,最终选择了什么?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对文章的精细阅读,训练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能力。

(3)如果你是父亲,你会怎么做?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学生的看法,强化他们诚实守信的道德信念。

4、作业设计和课堂总结 作业设计模板:

① 学生自己任选一种方式,来展示自己眼中的XXX.(比如是画画、照片、视频等,尤其是针对风景类材料时易采用)② 观察XXX,仿照课文写作方式写一篇观察日记/小短文。(针对说明类的素材采用)

③ 通过阅读XX课外读物,寻找自己喜欢的XX,下节课分享给同学。(针对说明类、寓言故事类素材采用)④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扮演,编一个XXX短剧。(针对寓言故事类的素材采用)课堂总结模板:

① 教师提问:哪位同学可以告诉老师,今天我们学了什么? ② 学生踊跃发言,纷纷表述自己学到了什么。

③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了„„修辞手法,„„

5、板书设计

提纲式、对比式、图表式、脉络式、总分总式、形象图解式、图示式

例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

村子里住着几十户人家。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家有了锋利的斧头。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那个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一、导入

采用情境导入法。教师在多媒体上呈现两组图片,一幅图片森林郁郁葱葱,一片生机勃勃,另一幅图片中只有光秃秃的山,一片死气沉沉。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在这两幅图中的哪里生活? 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第一幅。

教师总结引入:同学们,我们都喜欢在第一幅图中生活,但是如果我们不爱护我们的环境,那么终有一天我们会落入第一幅的生活环境中。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二、新授: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利用工具书自学,解决文章中的生字词,扫除阅读障碍。老师对重点词汇进行提问,如锋、犁、咆、哮等字的字音,检查同学们在斧头、裸露、咆哮等词语的书写。

(2)老师提问,文章描写了什么故事呢,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同学2人之间互相讨论,总结得出文章描写了一个村庄的变化变迁。

2、精读课文,体味情感

(1)村庄发生了什么变化?请学生再次阅读,通过抓住关键词句得出村庄的变化是从穷——富——消失。那么除了村庄的变化外,还有什么发生了变化。引导学生思考树从多——少是由于人类砍伐所造成的。(2)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段?请学生分成4人一小组讨论,老师指点请学生先思考斧头在文章中出现了几次,每次的含义是什么?结合上下文来想一想最后一段话的意思。同学们通过讨论,抓住上下文,理解斧头之前是致富的工具,同时也是破坏大自然的刽子手,及时表扬学生的积极表现。汇报总结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我们依靠斧头得到了大自然的恩赐,但是如果不注意保护大自然母亲,那么势必会被大自然惩罚。

3、熟读回顾,迁移应用

(1)情感体悟:同学们,这个村庄消失了原因是什么啊?学生得出是因为不注意保护树木,导致洪水泛滥。那么我们又该怎么做呢?请学生集思广益提出保护自然的措施。

(2)联系生活实际,我们身边有哪些破坏环境的现象呢?同学们会怎么做呢?引导学生保护自然从身边做起。

4、小结作业

(1)回顾课文,同学们学会了哪些道理呢?(教师小结:保护自然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职责,我们热爱地球母亲,地球母亲才会热爱我)

(2)作业:A把今天学会的道理讲给爸妈听。B观察生活中保护环境的标语口号,积累下来下节课分享。

综合素质

第一章 职业理念 第一节 教育观

一、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内涵:

①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材料分析:什么是国民素质。② 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材料分析:不放弃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一视同仁,不过分关注个别学生。③ 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材料分析:五育并举,知识传授与实践相结合,三好生,均衡课程设置。④ 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材料分析:教育内容上发挥学生特长,教育方法上有的放矢、因材施教。⑤ 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材料分析: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操作能力、培养动手能力,教育创新、发散思维。

二、实施素质教育

1、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① 面向全体学生 ②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③ 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 ④ 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⑤ 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①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核心目标)。②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③ 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④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⑤ 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主体多元、内容综合化、过程动态化、方式多样化)。⑥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3、新课改的教学观

① 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材料分析:教师听学生意见,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② 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材料分析: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并加强训练。③ 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材料分析:容错教育,重视非预期结果。④ 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材料分析: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

第二节 学生观

新课改学生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①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顺序性(发展过程不可跨越,循序渐进)。阶段性(不同阶段不同特点,不能一刀切)。

不平衡性(速度,关键期)。互补性(身心、身身互补,扬长避短)。个别差异性(不同特点,因材施教)。②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材料分析:教师看到学生可以进步,能够改正错误。③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材料分析:教师要原谅学生错误。

2、学生是独特的人。① 学生是完整的人。

②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材料分析:因材施教。

③ 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材料分析:把孩子看做孩子,不能以成人的角度考虑孩子。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①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材料分析:教师尊重学生。②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材料分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③ 学生是责权的主体。第三节 教师观

一、教师职业的劳动特征

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2、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

3、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

4、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5、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二、新课改提倡的教师观 教师角色的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材料分析:教学方面要启发诱导、因材施教,育人方面要到的培养、情绪情感。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材料分析:建设者是指从有到优、改进现有课程,开发者是指从无到有、开发新课程。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材料分析:改进教学方法,解决教育问题,撰写研究论文。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材料分析: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教师行为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

2、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

4、在对待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

第二章 职业道德

一、《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997年修订)

1、依法执教:爱党、爱国、守法、言行。

2、爱岗敬业:教书育人、认真备课上课。

3、热爱学生:关爱学生、严要求耐教导、不歧视体罚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严谨治学:钻研业务、学习新知识、改进教育方法。

5、团结协作:尊重同行、互相学习、关心维护学校荣誉。

6、尊重家长:主动联系家长取的支持与配合、宣传科学教育思想。

7、廉洁从教:不利用职权之便牟取私利。

8、为人师表

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爱国、爱党、爱人民、守法 材料分析:侵犯学生权利、不能胡说八道

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诚恳敬业、乐于奉献、认知备课上课 材料分析:认真负责、努力工作、利用休息时间备课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关心爱护尊重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不歧视体罚学生 材料分析:尊重学生、不侵权、平等、保护

4、“教书育人”——教师天职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材料分析:教书要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品的创新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对自己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对同事团结协作、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材料分析:以身作则、尊重同事家长、廉洁从教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5.综合基础知识,精心整理 篇五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基础解读】

一、“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及评价

1、原因:(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他们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要求,提出自己的主张。(2)政治和经济大变动,导致教育和学术领域也发生变化。社会上形成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这些学者和思想流派,被称为“诸子百家”。(3)学派之间的互相诘难、批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2、评价:“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生平: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鲁国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理论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人尊称“至圣”。

2、早期儒学:

(1)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认为仁就是爱人,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要做到待人宽容,“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2)孟子和荀子是儒家学派的两位重要代表人物。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实行“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

荀子也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著名论断。

(3)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三、道家和法家

1、道家:

(1)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他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他指出社会动荡的根源,在于人们的行为违背了自然,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2)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学说。

2、法家: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是战国末期的韩非子。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法家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基础解读】

一、从“无为”到“有为”(1)原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2)目的: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3)措施:减轻田租、赦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让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并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等。(4)结果: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5)汉初面临的社会问题: 内: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严重,割据局面正在形成。外:匈奴为患,边关危机,威胁着西汉的稳定。(6)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形势的发展需要,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董仲舒其人:

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

成了新的儒学体系。汉武帝在位期间,董仲舒曾三次参加对策,阐发他的儒学思想。

2、董仲舒的思想主张:(1)为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提出不在儒家六经范围之内的各家学术都应罢黜。(2)为了加强君权,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他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3)董仲舒还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

三、儒学成为正统

1、儒学兴起的原因: 汉武帝起用很多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士人纷纷研习儒家经典,儒学得以大兴。

2、儒学教育状况:(1)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设立专事研究和传播五经的教官,称为“博士”。自此,教育为儒家所垄断。(2)兴办太学,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到政府任官。太学的兴办,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使非贵族官僚家庭的子弟也可凭太学资格做官;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3)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儒学于各郡县得到推广,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的地位。

3、结果: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第3课

宋明理学

【基础解读】 一、三教合一

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新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也在民间广为传播。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2、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3、唐朝: 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佛教和道教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二、程朱理学:

1、程朱理学产生的背景原因:(1)统治者支持:长期的混乱,不利于大一统的稳定和巩固,宋代统治者倡导尊儒读经。(2)儒家学者的努力: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3)代表人物:北宋时期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时期的朱熹,成就最为突出,所以“理学”也称为“程朱理学”。

2、程朱理学的内涵:(1)程颢、程颐的思想主张: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2)朱熹的思想主张: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3、程朱理学的影响: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播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三、陆王心学

1、陆九渊的思想主张: 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2、王阳明心学出现的背景:(1)明中期以后,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封建专制统治陷入危机。(2)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

3、王阳明的思想主张:(1)更多地吸取了佛教的“心外无佛,即心是佛”思想,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2)在认识论上,他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4、评价: 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宋明理学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并不能科学地说明人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基础解读】

一、李贽的离经叛道

1、李贽离经叛道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1)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2)江南一带工商业者成为社会上不可忽视的力量。(3)社会吏治腐败,奸佞当道。(4)李贽目睹了官场的污浊和道学家的伪善,不愿与他们同流,形成了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

2、李贽的思想主张: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他认为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他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二、明清时期的三大进步思想家

1、黄宗羲的思想主张:(1)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猛烈抨击,尖锐地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2)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3)影响: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1)主张走出家门,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2)著述《天下郡国利病书》。这部书记述了山川形势、物产风俗、民生利弊,有很高的实用价值。(3)影响:顾炎武以他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3、王夫之的唯物思想(1)思想来源:他继承了以前思想家的唯物思想,并加以发展。(2)思想主张: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在认识论方面,他认为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他还认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3)影响: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4、进步思想家思想的积极意义: 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基础解读】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1、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雅典等一些古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雅典成为希腊政治和文化中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有些学者的研究越来越关注“人”本身。

2、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1)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规范等。(2)强调人的价值。(3)代表人物及主张:

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他的思想概括了智者学派的主要思想,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二、美德即知识

1、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1)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2)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3)提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是出于无知。(4)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

2、影响: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1、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关注的焦点也是人类社会,著有《理想国》一书,他根据智慧品德而不是按照出身,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主张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

2、柏拉图的这种想法尽管有很多错误,但他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在很多学术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古希腊最博学的人。他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基础解读】

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

文艺复兴的背景:(1)出现了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等著名的工商业城巾。在激烈的竞争中纷纷采取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政策,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2)新兴资产阶级希望创造财富,他们重视通过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经营手段创造财富。

(3)教会严格控制着文化思想的发展。

二、文艺复兴

1、性质: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2核心:人文土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3、表现:首先在文学艺术领域表现出来。

4、代表人物:(1)薄伽丘,文艺复兴时期著名文学家,代表作短篇小说集《十日谈》。作者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2)但丁和彼特拉克,他们和薄伽丘一起被誉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但丁在他的长诗《神曲》中,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彼特拉克的代表作是《歌集》,他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3)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创作了许多杰出作品,一扫中世纪的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

5、文艺复兴的扩展: 16世纪以后,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越来越多的人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

三、宗教改革

1、原因:(1)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质疑,要求改革教会的愿望日趋强烈。(2)天主教会在四分五裂的德意志势力很大,教会不仅在精神上统治着德意志,还从德意志掠取了大量财富,德意志因此被称为“教皇的奶牛”。(3)罗马教皇以筹资修缮教堂为名,出售赎罪券,激化了矛盾。

2、马丁•路德改革:(1)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列举兜售赎罪券的种种谎谬,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2)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无需购买赎罪券。他主张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3)影响: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许多地方兴起,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基督教派,这些教派统称为新教。新教除了路德派以外还有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民众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第7课

启蒙运动

【基础解读】

一、理性时代的到来

1,原因:(1)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2)自然科学取得重大进展。(3)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

2、代表人物: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一大批启蒙思想家。

3、思想主张:(1)启蒙思想家们不满足于对人性的尊重,要求获得人本身的解放,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2)他们否定一切外在权威,认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只有人自己的“理性”。“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

4、影响: 启蒙思想家们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美好时代。他们以生动的文笔,通过戏剧、小说等形式,猛烈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科学、自由和平,促进了思想的解放。

二、法国的启蒙思想家

1、伏尔泰,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

2、思想主张:(1)猛烈抨击天主教会,称教皇为“两足禽兽”,号召人民粉碎教会这个邪恶势力。(2)他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3)他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4)他相信法律应以人性为出发点,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孟德斯鸠:(1)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法律应是理性的体现(2)影响:孟德斯鸠学说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他的代表作

是《论法的精神》。

4、卢梭:(1)著有《社会契约论》一书,阐述了“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思想。(2)他认为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他同人民签订的契约,如果他违反了民意,人民就有权推翻他。(3)卢梭还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5、康德:德意志著名的哲学家,著有《纯粹理性批判》等著作,人非工具,人要自律,主权属于人民

三、评价:启蒙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传播了自由和平等思想。启蒙运动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欧洲范围,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基础解读】

一、四大发明

1、概况:

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成就。

2、四大发明的产生与传播:

(1)造纸术。西汉前期,中国已经有了纸。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人称“蔡侯纸”。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2)印刷术。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宋代是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人们已经使用了彩色套印技术。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3)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最早的火药武器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宋朝为了抵御辽、西夏和金的进攻,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4)指南针。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中国在战国时期发明的“司南”。后来,人们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制成指南针。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5)传播。a 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b

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衰落。c

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d

欧洲人还借鉴中国的印刷术,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二、《九章算术》和珠算

1、《九章算术》

成书于东汉,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2、珠算

珠算运算法编成歌诀流利顺口,配合小九九和十进位值制记数法,运算如飞。明清时期,珠算应用得到普及和发展。明朝时,珠算法已传播到朝鲜、日本、东南亚以至世界其他地区。

三、石氏星表和浑仪

1、中国是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

2、中国古代天象观测记录,是世界公认最悠久最系统的。

3、编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4、《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保留了一百多颗恒星的赤道坐标数据,对天文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5、为了更好地观察天象,古代中国创制了许多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如浑仪、简仪等。

四、《授时历》和四大农书

1、夏朝时,我国就有了历法《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

2、元朝时,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集前代各家历法优点之大成,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

3、四大农书。(1)西汉汜胜之的《汜胜之书》;(2)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3)元朝王祯的《农书》;(4)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5)特点:是中国古代成就卓著的四大农书。《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部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五、《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

1、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2、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中医专著《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提出辩证施治的方法,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后世医家誉为“万世宝典”。

3、李时珍,写成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对中药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基础解读】

一、从《诗经》到唐诗

1、《诗经》(1)中国第—部诗歌总集《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2)《诗经》经孔子整理编定,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3)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想象奇特,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骚体”。

2、唐诗

(1)唐诗繁荣的原因:a 唐朝文明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b 科举考试中以诗赋为主促进了诗歌的繁荣。

(2)代表人物及作品: a 初唐的著名诗人有王勃、陈子昂等。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名句。b 盛唐诗人: 高适的“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岑参的“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都洋溢着豪迈的气概;孟浩然、王维的山水诗,景物如画,意境幽深,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王维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都富于诗情画意。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的诗是唐诗发展繁荣的丰碑。李白以浪漫主义的创作,赢得“诗仙”的美誉;杜甫以现实主义的“诗史”,被誉为“诗圣”。c 中唐的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创作了大量平实浅近,针砭时弊的讽喻诗。

二、宋词和元曲

1、宋词出现的原因:(1)宋代商业的发展。(2)城市的繁荣。(3)市民数量的不断增加。

2、流派:(1)婉约派 代表人物 柳永、李清照。柳永州《雨霖铃》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李清照的“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等,都是流传极为广泛的佳句。(2)豪放派

代表人物 苏轼、辛弃疾等。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3、元曲:元代,散曲的创作进入繁荣阶段,与元杂剧一起,合称为元曲。元曲通俗生动,豪放飘逸,以关汉卿、马致远等人的创作成就最高。

三、明清小说

1、小说的发展历程:(1)魏晋南北朝,出现了《搜神记》等志怪小说。(2)唐朝短篇小说传奇。(3)宋朝供说话人用的话本,把中国小说创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2、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1)专制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2)手工业、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3)为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小说创作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

3、代表作品:《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四部长篇小说最为著名。

4、评价:它们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基础解读】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1、汉字的发展历程:(1)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六千多年前,“图画文字”出现。(2)象形字后来逐渐符号化,脱离图画,形成汉字。(3)至商朝,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其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2、书法艺术的形成: 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中国书法兼具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自觉地创造书法美成为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3、代表人物及特点:(1)魏晋楷书有定鼎之功,钟繇、王羲之贡献最大。(2)唐代楷书步人盛世,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各具特点,分别被称为欧体、颜体和柳体,成为后人学习、临摹的范式。(3)魏晋以来,草书盛行不衰,名家辈出。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唐朝的张旭、怀

素等,都是草书大家。(4)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东晋王羲之、唐朝颜真卿、北宋苏轼、元朝赵孟頫、明朝文征明等人的行书,历来备受世人喜爱。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中国画的发展历程:

(1)彩陶画:《鹳鱼石斧图》是其中的杰作。(2)战国帛画:《人物龙风图》《人物驭龙图》,造型准确,线条流畅,色彩绚丽,表明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3)魏晋时期,顾恺之留下了《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传世佳作,提出“以形写神”,画人物要注重表现人的精神气质。(4)隋唐时期,展子虔、阎立本、吴道子等创作出《游春图》《步辇图》和《送子天王图》等许多优秀作品。(5)敦煌莫高窟的壁画。(6)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三、京剧的出现

1、发展历程:(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称为优伶。(2)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3)明朝时候,江苏昆山一带形成的昆曲,流传甚广。(4)清朝前期,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5)道光年间,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形成了一个新剧种,就是后来的京剧。(6)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

2、代表人物:程长庚、谭鑫培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

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第11课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基础解读】

一、经典力学

1、经典力学产生的背景:(1)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也对科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2)资产阶级迫切需要自然科学作为其理论武器。

2、伽利略的成就:(1)伽利略通过实验证实,外力并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只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2)他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等物理学定律,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后来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3、牛顿的成就:(1)确认了物体宏观运动的规律。(2)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3)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形成了一个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牛顿力学体系,即经典力学体系。

二、相对论的创立

1、相对论提出的历史背景:20世纪,随着物理学研究的进展,经典力学无法解释研究中遇到的一些新问题,面临着挑战。

2、相对论的主要内容:(1)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了相对论。(2)内容: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认为,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大,同时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广义相对论认为,空间和时间的性质仅取决于物质的运动情况,也取决于物质本身的分布状态。(3)意义: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它也发展了牛顿力学,将其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 1、1900年,为了解决热辐射理论上的疑点,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山了量子假说。这一假说宣告了量子论的诞生。

2、爱因斯坦利用量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应。

3、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有关原子的量子理论。20世纪30年代,量子力学建立起来。

4、意义:(1)量子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的进步,成为20世纪最深刻、最有成效的科学理论之一。它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2)相对论和量子论弥补了经典力学在认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方面的不足。它们的提出,不仅推动了物理学自身的进步而且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第12课

破解生命起源之谜

【基础解读】

一、早期生物进化思想的产生

1、拉马克和早期生物进化思想产生的背景:(1)在欧洲封建社会,基督教会是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2)基督教宣扬,世界上的一切,包括光、日月星辰、天空、陆地、动植物,都是由上帝创造的。(3)教会还指责那些敢于挑战神学说教的思想为“异端”,致使生物学研究进展缓慢。(4)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打击了宗教神学。

2、拉马克和早期生物进化思想(1)18世纪下半期到19世纪,生物学研究陆续取得重大成果,细胞学说发展起来。细胞学说的确立,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2)19世纪初,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提出了生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早期的生物进化思想开始形成。

二、达尔文与进化论

1、达尔文进化论的产生——《物种起源》一书,创立了生物进化论。内容:(1)达尔文认为,生物既不是上帝创造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进化而来的,它们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2)他提出,生物现存的物种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不同物种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这一原理,被后人归纳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

2、生物进化论创立的地位和意义: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绝大多数人的看法,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在教会和保守势力看来,这不仅是对神和宗教的极大亵渎,更是对人类尊严的莫大伤害。支持达尔文的人称他是“生物学领域的牛顿”。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基础解读】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1、历史背景:(1)英国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2)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应用机器生产成为可能。(3)科学技术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发现和发明。

2、过程:(1)18世纪60年代,瓦特制成了装有冷凝器的单动式蒸汽机。(2)80年代,他又制造了联动式蒸汽机,采用曲柄机构,使往复的直线运动转变为旋转运动。(3)瓦特还在蒸汽机上增加了可自动调节蒸汽机速率的装置。工业部门先后采用蒸汽机作为动力。

3、意义:19世纪三四十年代,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蒸汽机促使工场手工业作坊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工厂,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在工业化进程中,工业城市形成。英、法、美等国家成为工业国家。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二、电气革命的出现

1、过程:(1)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2)随着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成为影响人们生产和生活的一种新能源。人类开始进入“电气时代”(3)发电机不断完善,不同地方的人们通过输电可以很方便地使用发电厂传输来的电。

2、影响:(1)更多的工业部门涌现,生产技术也更加先进。(2)工业生产力的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3)资产阶级实力日益壮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4)企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促成了垄断组织的形成。(5)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

1、过程:(1)1946年,美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2)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了包括四个站点的网络,促进了互联网的产生。(3)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为全球信息网。

2、影响(评价):(1)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2)信息经济在世界各地全面发展,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3)传统产业也借助互联网提高管理水平,并通过全球营销和采购扩大市场。(4)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着改变,网络聊天、网上购物使人们足不出户也能够与其他人沟通并享受服务。(5)网络也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基础解读】

一、“开眼看世界”

1、背景:(1)外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加紧对外侵略。(2)内部:闭关自守,对外部世界一无所知

2、开眼看世界的状况:(1)林则徐,编译出《四洲志》《各国律例》等资料。《四洲志》介绍世界三十余国的地理、历史和政情,林则徐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2)魏源完成林则徐嘱托,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撰出《海国图志》。魏源在该书序言中,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明确了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和目的,引导着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背景:(1)外有西方列强的侵略(第二次鸦片战争)。(2)内有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

2、过程: 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的洋务派,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乃不能及”。于是,他们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

3、目的:洋务派肯定封建制度,强调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它命的根本,同时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挽救江河日下的封建统治。

4、实践:掀起一场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迈出了中国进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三、维新变法思想

1、背景:(1)洋务运动的展开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2)早期维新思想的出现。代表人物有王韬、郑观应等。

(3)思想主张: a 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 b 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c 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4)特点:早期维新派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

2、维新变法思想的形成:(1)时间:19世纪90年代初。(2)这时主要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

(3)过程:a 康有为在广州办万木草堂,宣传维新思想.b 撰写《新学伪经考》,将封建统治者奉为儒学正统的古文经典斥为伪书。C 撰写《孔子改制考》一书,借助经学的外衣,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3、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和顽固派的因循守旧,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

4、实践:

1898年,在维新思想的推动下,光绪帝实行变法,这就是戊戌变法。

5、影响:尽管变法失败了,但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基础解读】

一、《新青年》的诞生

1、诞生的背景:(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2)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牢笼,实行民主制度。(3)窃取大总统职位的袁世凯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4)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国先进分子奋起反击,力图“根本之救亡”。

2、过程:(1)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文化,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2)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他锐意改革,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纷纷到北大任教,北大学术思想空前繁荣。(3)《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成为《新青年》的编辑和主要撰稿人。这样,《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二、新文化运动

1、主要内容:(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科学”,是指科学精神和近代自然科学法则。(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有人甚至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3)它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917 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作无病之呻吟”;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倒陈腐、雕琢、晦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文学革命由此开始。鲁迅写出《狂人日记》《孔乙己》等小说,深刻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成为新文学的典范。

2、影响和评价: 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在运动中出现一概否定的偏激思绪。

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1)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2)五四运动爆发,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3)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出现,建立了一些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4)1921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基础解读】

一、三民主义的提出

1、孙中山创立三民主义的背景:(1)鸦片战争以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2)许多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不同的救国主张,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改良,使中国免遭列强侵略、摆脱危机。(3)19世纪末,当中国面临瓜分危机的时刻,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

2、三民主义的创立:(1)1895年,孙中山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丰富了民主革命思想。(2)1905年,孙中山同黄兴、宋教仁等在日本东京组建了中国同盟会。(3)在《中国同盟会总章》中,孙中山提出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不久,又将这个纲领进一步阐发为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目标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3、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1)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2)民权主义指“创立民国”,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3)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主张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二、三民主义的实践活动(1)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辛亥革命的成功,是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一次实践。(2)1912年,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认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

二、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1、原因:(1)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援助。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与帮助下,孙中山决定吸收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改组国民党。(2)孙中山本身的与时俱进的精神。(3)当时革命斗争形式的需要。

2、过程: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宣言,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主张,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3、基本内容:新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有两方面含义:一为中华民族自求解放;二为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则指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民生主义指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4、影响及评价:新三民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封建军阀统治,这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此后,轰轰烈烈的

国民革命在全国展开。但是,新三民主义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第17课

毛泽东思想

【基础解读】

一、革命道路的探索

1、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1)五四运动时期,毛泽东结识了李大钊、陈独秀等人,阅读当时所能见到的共产主义书籍。(2)创办《湘江评论》,宣传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马克思主义者。(3)1921年,毛泽东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之一。

2、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1)国民革命时期,撰写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提出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2)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以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理论,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1)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先后发表了《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文章,在分析中国国情基础上,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作了详尽完整的论述。(2)到抗日战争结束前后,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论述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在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评价: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1)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事业为一切工作的中心。他还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规定了革命胜利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以及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2)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全面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规定即将建立的人民共和国的政权性质是工人阶级(经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准备。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等报告中,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方针,这就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4)意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毛泽东思想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基础解读】

一、伟大的转折

1、背景:(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将向何处发展,引人关注。(2)1978年底,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发表讲话,号召大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在中国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2、转折: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决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我国的改革开放从此揭开序幕,中国人民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1)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1987年,中共十三大召开,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3)1992年,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4)党的十四大,会议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明确改革的下一步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5)1997年,中共十五大决定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

(6)意义:邓小平理论除了对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主义的论述外,还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阐述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等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

实际结合,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背景:(1)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许多新变化。(2)中国共产党面临怎样完善自身、与时俱进的新问题。

2、内容:(1)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3)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意义:(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涵盖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2)在中共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写进了《中国共产党章程》。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基础解读】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1、时代背景:(1)国际背景:美国敌视中国,中苏关系恶化,美苏争霸,世界局势紧张。(2)国内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家一穷二白、百废待兴。(3)目的: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2、重大成果:(1)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打破美苏和垄断,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2)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3)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4)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5)1992年,中国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研制计划。这是中国在世纪之交规模最庞大、技术最复杂的航天工程。(6)2003年10月15日载人飞船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了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二、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1、过程:(1)1964年,袁隆平偶然发现了一株天然杂交水稻,优势非常明显,这给了他很大启发。(2)1973年,他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3)2001年,他获得中国国家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对人类的贡献: 袁隆平是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他选育出的杂交水稻不仅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也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联合国粮农组织把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杂交稻技术作为一项战略计划,还聘请袁隆平为首席顾问,为一些国家培训技术专家。袁隆平多次获得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三、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1、计算机技术的发展:(1)1946年,美国研制出世界第一台大型电子计算机。(2)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了计算机研制工作。(3)1983年,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定名为“银河一I号”。

2、生物技术的发展:(1)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2)20世纪末,中国在依靠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动植物品种、治疗人类重大疾病的药物研究等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健康做出了贡献。

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基础解读】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1、“双百”方针的提出的背景:(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2)1956年初,三大改造基本完成。(3)党中央提出让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2、“双百”方针的提出:(1)1956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在科学文

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2)毛泽东强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一个基本性的同时也是长期性的方针,不是一个暂时性的方针。

3、结果:(1)“双百”方针提出后,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2)代表人物及作品:老舍的话剧《茶馆》,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等,都是贯彻“双百”方针以后的出色作品

二、曲折的年代

1、“双百”方针未能坚持贯彻下去的原因:(1)政治运动的扩大化,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到来,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甚至上升为阶级斗争问题。(2)不同的学术观点,被看作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一些优秀作品受到错误批判。

2、受到政治批判的人物及作品:(1)王蒙的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2)艾青的寓言诗《蝉的歌》。(3)昆曲《李慧娘》和电影《北国江南》《早春二月》等。(4)作者多被划为“右派”或“反动学术权威”,许多知识分子受到了伤害,文艺园地百花凋零。(5)结果: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受到很大影响。

三、文艺的春天

1、出现的背景:(1)“文化大革命”结束。(2)党总结社会主义时期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明确文艺必须植根于人民生活。(3)邓小平指出,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强调坚持贯彻“双百”方针,对我国发展科学文化具有重要意义。(4)20世纪80年代初,中共中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强调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还要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2、繁荣的表现:(1)反映“文化大革命”为主题的“反思文学”“伤痕文学”。(2)以改革实践为主题的文学作品。(3)还有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的戏剧、电影,如《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等。(4)科学和文艺工作者迎来了又一个春天。学术讨论空前热烈,文学艺术创作欣欣向荣。

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基础解读】

一、人民教育的奠基1、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决定“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来建立人民教育事业;成功地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

2、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制定新中国的教育方针,是人民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就确定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3、在发展全日制学校教育的同时,建立起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学生可根据需要选择全日制学习或半工半读。

4、结果: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学前教育、大中小学教育及成人教育初具规模,全日制、半工半读、业余教育共同发展,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二、**中的教育

1、表现:(1)“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很多师生都被卷入“扫四旧”批走资派活动中,各地大中小学一度停课,教育战线一片混乱。(2)1966年夏,高考制度被废止。(3)70年代初,高等院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导致大学教育水平下降。

2、结果:“文化大革命”使中国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各行各业专门人才缺乏,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了。

三、教育的复兴

教育复兴的过程及表现:(1)“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刚复出就自告奋勇抓教育。(2)在实行改革开放的同时,邓小平提出教育应优先发展的思想,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3)20世纪80

年代,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快。(4)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制定了《义务教育法》。(5)20世纪90年代,为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发展,国家着手实施发展高等教育的“211工程”计划,一批重点高校和重点实验室迅速发展壮大。(6)在教育投资上,实行国家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体制。社会力量办学也应运而生,启动了“希望工程”。到20世纪末,我国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7)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8)国家出资支持西部一批高校建设,并在西部近200个县建立职业教育中心。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基础解读】

一、浪漫主义文学

1、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1)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欧洲革命和战争不断,社会**不已。(2)政治中的黑暗,社会的不平等,使人们感到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远不如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好。(3)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2、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1)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2)在创造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

3、浪漫主义文学家及作品:(1)法国,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典型地表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2)英国,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斗争。(3)德意志,诗人海涅在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里,对自己国家的分裂和落后、君主专制的腐败和资产阶级的软弱进行了抨击,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二、现实主义文学

1、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2、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它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3、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及作品:(1)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展现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2)英国,狄更斯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等,通过对社会下层生活的描述,真实反映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状况。(3)俄国,普希金的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等,都是享誉世界文坛的名著。(4)北欧,丹麦安徒生在他的作品中同情弱者,嘲弄权贵;挪威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揭露资产阶级的唯利是图和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5)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批判了美国社会中的种族歧视现象,痛斥了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的丑恶本质。

三、20世纪的世界文学1、20世纪早期,现实主义作家创造了大量优秀作品,如英国萧伯纳的《苹果车》、法国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等。

2、世界大战前后,美国作家海明威在继续进行现实主义创作的同时,也奉献了大量现代主义作品,代表作是《老人与海》。法国剧作家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文学荒诞派的典型。

3、20世纪上半期,苏联文学高度繁荣。高尔基的小说《母亲》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具有很大的世界影响。

4、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文学家和文学作品,反映了反帝反殖和爱国主义精神。印度的泰戈尔、中国的鲁迅、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尼日利亚的索卡因等都有很大的世界影响。

第23课

美术的辉煌

【基础解读】

一、从新古典主义美术到浪漫主义美术

1、新古典主义美术产生的背景:(1)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处于大革命前后的剧烈动荡中。(2)在资产阶级对古代希腊罗马英雄主义精神的追求中,新古典主义美术诞生了。

2、新古典主义美术的特点:(1)强调理性,往往以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为题材。(2)在表现形式上,它突出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与和谐。

3、新古典主义美术的代表人物及作品:(1)法国画家大卫,代表作有《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等。表现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统治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生动再现了这一时期法国重要的历史画面。(2)法国画家安格尔的作品《泉》,充分展现了人体美与古典美的完满结合。

二、浪漫主义美术的产生:

1、背景:拿破仑统治结束后,人们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推崇的“理性王国”感到失望,寻求新的精神寄托。这种情绪反映在美术创作领域中,就产生了浪漫主义美术。

2、特点:它注重表现人的感情,运用鲜明色彩和奔放笔法,强调画面整体的完整和统一,但不拘泥于局部和细节的过分描绘和刻画。浪漫主义美术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使画面丰富多彩,辉煌瑰丽。

3、代表人物及作品:19世纪前期,法国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洛瓦的代表作《自由引导人民》,典型表现了这一画派的风格特征。

三、现实主义美术和印象画派

1、时间:19世纪中期。

2、代表人物及作品:(1)法国的米勒。米勒的作品主要反映农民的生活和情感,代表作有《播种者》《拾穗者》等。(2)俄国的列宾。俄罗斯画家列宾满怀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深刻展现了俄国的社会现实,对劳动人民的悲惨处境寄予深切同情,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渴望。他的代表作是《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3、印象画派产生的背景:(1)19世纪后半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2)一批青年画家以“不关心主题思想”为宗旨,反抗保守陈腐的主题思想。

(3)特点:a 借助当时光学领域的新成就,醉心于光和色的研究,强调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b 19世纪末20世纪初,印象画派进一步发展,强烈主张个性的抒发。作品大多线条粗犷、形式夸张、色彩明快,富于装饰韵味。

(4)印象派因法国画家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而得名。

(5)荷兰的凡高是这一时期印象画派的著名代表。凡高被称为“扑向太阳的画家”。他的作品《向日葵》让人感受到灼热阳光下的灿烂。

(6)法国画家塞尚擅长画静物,色彩反差强烈,立体感强,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四、现代主义美术

1、现代主义美术产生的背景:(1)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巨大创伤。(2)伴随工业化而来的快节奏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已无法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3)科技的发展拓宽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他们尝试用新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精神进行创作。他们开创的形形色色与传统美术迥然不同的新流派,统称为现代主义美术。

2、现代主义美术的特点: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流露出艺术家愤怒、消极、悲观、失望等各式各样的复杂心理。

3、现代主义美术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西班牙画家毕加索是最有影响的现代主义美术大师之一。他的作品《格尔尼卡》通过一系列变形的图案组合,控诉了法西斯德国空军轰炸西班牙城市格尔尼卡的罪行。

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

【基础解读】

一、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

1、浪漫主义音乐的兴起:(1)时间: 19世纪。(2)特点: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的形式,突出个人感受。(3)发展:以奥地利和德意志为中心,到19世纪中叶,浪漫主义音乐走向鼎盛时期。

2、代表人物及作品:(1)德意志音乐家贝多芬的晚期作品,是连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他的交响乐作品中,表达了反对封建专制,歌颂资本主义的思想感情。(2)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还有奥地利的约翰•施特劳斯。他被誉为“圆舞曲之王”,作品旋律优美,节奏轻快,以《蓝色的多瑙河》最为著名。

3、歌剧的辉煌成就:(1)意大利音乐家威尔第创作了歌剧《茶花女》等,他的作品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意识。(2)法国歌剧家比才的作品《卡门》,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浪漫主义色彩。

4、民族乐派的兴起:(3)19世纪的欧洲,出现了弘扬本民族特性的民族乐派。(4)19世纪中后期,俄国的民族乐派音乐兴起。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天鹅湖》等是世界闻名的杰作。

二、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变化

1、现代主义音乐的兴起:(1)时间: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爵士乐,在一次大战后受到空前欢迎。(2)特点:轻松活泼,通俗易懂,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3)发展:二次大战后,以摇滚、蓝调和爵士等为代表的音乐更加通俗化,吸引了无数听众。新时代大众心理的变化,特别是青少年反叛精神的增长,使摇滚乐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

2、代表作品:(1)20世纪50年代初,摇滚乐《围着时钟摇吧》对美国青少年造成巨大震撼。(2)20世纪60年代,摇滚乐在美国更加火暴,出现了《时代在改变》等作品。(3)英国的披头士乐队在西方也有很大影响。

3、影响: 随着传播技术的革命和交通的日益便捷,日益繁荣的流行音乐活动改变着人类的娱乐和生活方式。各国间的音乐交流和交融日益增强,加深了对不同民族音乐的理解和尊重,推动着世界音乐的繁荣。

三、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1、电影艺术的产生与发展:(1)条件:19世纪晚期,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为电影的出现提供了技术和物质基础。(2)产生: a 19世纪末.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制成兼有拍摄和放映功能的活动电影机。b 1895年底,他们首次向公众放映自已拍摄的电影短片,这标志着电影的诞生。c

20世纪初,美国人格里菲斯拍摄和导演了集故事性和艺术性于一身的电影作品,如《一个国家的诞生》等。但是最初的电影是黑白无声片,称为“默片”。d 苏联电影事业迅速发展,拍摄了《波将金号战舰》等影片。

2、成熟:

(1)1927年,美国首次拍摄成功有声音、有对白、有音乐和歌唱的有声影片,电影进入有声片时期。

(2)1935年,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家》拍摄成功。

(3)二次大战后,电影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宽银幕和立体声电影等相继问世。

3、电视的产生与发展:(1)产生: 2O世纪20年代中期,电视机出现。(2)发展: a 1929年,英国伦敦首次播送了电视节目。b 30年代播出世界上第一部电视剧.首次开办每天两小时的电视广播。C 30年代末,英国拥有电视机的家庭已达两万户。b 40年代初,美国开始试播彩色电视节目。(3)普及运用:

6.综合基础知识,精心整理 篇六

一、法学基础理论

一、法的概念、特征与作用:

㈠法的的概念:指以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统

治阶级意志调整行为关系的社会规范。㈡法的的本质:统治阶级实现阶级统治的工具。

㈢法的特征:规范性、国家意志性、国家强制性、普遍性、程序性。

规范性:可为模式、勿为模式、应为模式。法的产生:法的制定,法的认可。程序是社会制度化的最重要的基石。

法既执行政治职能,也执行社会公共职能。

法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法受客观规律的支配。

㈣法的作用:规范作用、社会作用。

1.规范作用:指引作用、评价作用、预测作用、教育作用、强制作用。

指引作用的种类:确定的指引和有选择的指引;羁束的指引和非羁束的指引; 原则的指引和具体的指引。

评价作用:专门的评价和一般的评价。强制作用的对象是违法犯罪者的行为。

2.社会作用:

⑴维护统治阶级方面的作用:

调整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统治阶级内部;统治阶级与其同盟者之间的关系。

⑵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作用:

维护基本生活条件;维护生产、交换条件;确认、执行技术规范;促进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促进公共设施建设,组织社会化大生产。

二、法律规范、法律关系与法律行为: ㈠法的规范:

1.法律规范的概念:指国家制定并认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以国家强制力保证

实施的行为规范。

2.法律规范的要素:法律规则、法律原则、法律概念。3.法律规则的种类:

⑴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

授权性规则:规定人们有权做一定行为,有权不做一定行为的规则。义务性规则:命令性规则,禁止性规则。

⑵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

确定性规则:内容已明确无需参照或援引。

概括性规则:只规定某种概括性指示,有相应机关加以确定。准用性规则:内容没有规定,可参照、援引。

⑶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

强行性规则:内容规定具有强制性。任意性规则:在一定范围内,可选择或协商。法律规则具有微观指导性、可操作性强、确定性程度高的特点。

4.法律原则的种类:

⑴公理性原则和政策性原则;

政策性原则具有针对性、民族性和时代性。

⑵基本原则和具体原则; ⑶实体性原则和程序性原则。

法律原则是法律诉讼、法律程序、法律裁决的确认规范。

5.法律概念的种类:主体概念、关系概念、客体概念、事实概念。㈡法律关系: 1.法律关系的概念:指以主体权利、义务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特殊社会关系。

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实现了权利义务的相对一致性。

2.法律关系的构成:主体、内容、客体。

法律关系的客体:物、人身利益、智力成果、行为。

3.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消灭的前提:法律规范的存在,法律事实的存在。

法律事实指法律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法律事实包括法律事件与法律行为。

法律事件:与主体意志无关的法律事实。法律行为:受主体意志支配的法律事实。

㈢法律行为:

1.法律行为构成的客观要件:外在的行为、行为的方式、具有法律意义的结果。2.法律行为构成的客观要件:行为意思、行为认知。

三、立法、执法、司法: ㈠立法:

1.立法的概念;

⑴广义上的立法:指一切有权的机关制定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⑵狭义上的立法:仅指享有立法权的机关的立法活动。

2.立法权的分类:国家立法权、地方立法权、行政立法权、授权立法权。

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政法规:国务院。地方性法规:省级、较大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注意:县级人大不可)规章:国务院组成部门、直属机构,省级、较大市的政府。自治条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单行条例:人大(注意:常委会不可)。

3.立法的效力:

⑴上下位阶的法:中央(上级)> 地方(下级);权力>行政。⑵同一位阶的法:没有上下之分。4.立法的裁决:

⑴部门规章与地方性法规之间 :

先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适用地方性法规;

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裁决。⑵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国务院裁决。

⑶较大的市的地方性法规与省级政府的地方政府规章间:省级人大常委会裁决。

小结:同等效力法冲突时由共同上级裁决。

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殊规定不一致,由制定机关裁决。

5.法的改变或撤销:

⑴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人大对本级人大常委会: 可改变可撤销。(有隶属关系)

⑵人大对政府;上级人大常委会对下一级人大及常委会:撤销。(无隶属关系)㈡执法:

1.执法的概念:

⑴广义的执法:指所有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法的活动。⑵狭义的执法:仅指行政机关实施法的活动。

2.执法的特点:具有国家权威性、具有国家强制性、具有主动性和单方面性、主

体是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3.执法的原则:依法行政、讲求效能、公平合理。㈢司法:

1.司法的含义:司法机关将法运用于具体案件的专门活动。2.司法的特点:⑴司法机关是法院和检察院;

⑵司法活动具有国家权威性、国家强制性;

⑶司法活动要依法进行;

⑷司法权效力具有终极性。3.司法的原则:⑴司法公正;

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⑶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⑷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四、法的价值、法治: ㈠法的价值:

1.法的价值种类:自由、秩序、正义。

⑴自由:①使主客体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

②是法的最高价值目标;

③是评价法进步与否的标准,体现了人性最深刻的需要。

自由是有限度的,这个限度由法律规定。

⑵秩序:①主要指的是社会秩序;

②法总是为一定秩序服务的。

③任何统治的建立都意味着统治秩序的形成。

④秩序的性质决定了秩序是法的基本价值。

⑤秩序是法的其他价值的基础。⑶正义:①正义是法的基本标准;

②正义是法的评价体系;

③正义推动着法的进化。2.平衡价值冲突的原则:

价值位阶原则(自由>正义>秩序)、个案平衡原则、比例原则。3.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

⑴事实判断是一种描述性判断,即是什么的客观判断。

⑵价值判断是一种规范性判断,即应该是什么的主观性判断。⑶法律规范和依照法律规范作出的实体性结论为价值性判断。

⑷对案件的认定总体上属于事实判断,但是证据的证明力需要主体作价值判断。㈡法治:

1.法治的概念:指统治阶级按照民主原则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

法管理的一种治国理论、制度体系和运行状态。

法治的核心内容:依法治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任何组织和个人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

2.法治的原则:法律至上、权利保障、权力制约、正当程序。法律至上是最基本的要求。3.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本质是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法律不受个人意志的影响;根本目标是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维护当家做主的地位。

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4.社会主义法治理念:⑴依法治国是核心内容,⑵执法为民是本质要求,⑶公平正义是价值最求,⑷服务大局是重要使命,⑸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

二、宪法

一、宪法的特征与本质: ㈠宪法的特征:

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㈡宪法具有最高效力:

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其相违背,是最高的行为准则。㈢宪法的本质:是各种政治力量对比的集中体现。

宪法的产生:1215年英国《大宪章》(最早实行宪政);1787年美国宪法(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1791年法国宪法(欧洲第一部宪法)以《人权宣言》为序言。

宪法核心价值:限制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列宁。效力最高修改程序复杂的,是刚性宪法;效力相等修改程序相同的,是柔性宪法。

二、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㈠公民与国籍:1.我国不承认双重国籍;

2.父母有中国公民则具有中国国籍;

3.国家工作人员、现役军人,不得退出中国国籍。㈡公民的基本权利:

1.平等权,2.宗教信仰自由,3.政治权利和自由,4.监督权,5.人身自由,6.财产权,7.社会经济、教育、文化方面的权利,8.特定主体的权利。

平等权是最基本的人权。

人身自由: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秘密受法律保护。国家可以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㈢公民的基本义务:1.维护国家统一各民族的团结;

2.遵守宪法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

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依法纳税;

三、国家机构:

㈠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原则:1.民主集中制;2.法治;3.责任制。

国家机构就是组成国家机器的一切国家机关的总和。

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大是最高的权力机关,最高的立法机关;人大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为5年。

1.全国人大的职权:

⑴修改宪法和监督宪法实施;

由人大常委会或者1/5 以上的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其他法1/2即可)口诀:常说无一帅哥不三心二意。

⑵制定和修改国家基本法律;

⑶对国家机构组成人员的选举、决定和罢免;

①人大常务委员会全体成员; ②国家主席、副主席;

③中央军委主席、最高法院院长、最高检察院检察长;

④根据国家主席提名决定总理人选,根据总理提名决定国务院的其他组成人员; ⑤根据中央军委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其他组成人员。

⑷决定国家的重大事项。

①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②审查和批准国家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③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 ④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制; ⑤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 ⑥决定战争与和平问题。

2.全国人大代表的权利:

⑴提出议案、质询和询问的权利;

30名以上的代表联名才能提出议案。提出议案口诀:国军常法检,30委员主席团。8类

⑵言论、表决免责权; ⑶刑事豁免权。

人大代表非经人大会议主席团许可,闭会期间非经人大常委会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乡级代表无)

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是行使最高权力的机关,也是立法机关。与全国人大之间是隶属关系。

1.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组成和任期: 全国人大常委会由委员长、副委员长若干人、秘书长、委员若干人组成。常委

会的组成成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全国人大

常委会的任期是5年。委员长、副委员长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2.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 ⑴立法权:

①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②制定、修改由全国人大制定的以外的其他法律;

③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对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其基本原则相抵触; ④解释法律。

⑵监督权:

①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国家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所必须作的部分调整方案;

②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根据总理的提名,决定部长、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注意:副总理、国务委员无权决定);

③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根据军委主席的提名,决定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

④据最高法院院长的提请,任免最高法院副院长、审判员、审判委员会委员和军事法院院长。⑤与法院相同:根据最高检察院检察长的提请,任免最高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员、检察委 员会委员和军事检察院检察长。

与法院不同:并且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检察院检察长的任免。

⑶重大事项决定权:

①决定特赦;

②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决定战争状态的宣布; ③决定全国总动员或者局部动员;

④决定全国或者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紧急状态;

(还有决定驻外全权代表的任免,批准和废除缔结的条约、协定,规定专门的衔级制度,规定和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

㈣国务院:

国务院即中央政府,是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行政机关。

1.组成和任期:

国务院由总理、副总理若干人、国务委员若干人、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组成。国务院的任期为5年,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连续任

职不得超过两届。

2.会议制度:全体会议、常务会议(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秘书长)。3.国务院的职权:⑴法规制定权;

⑵提案权;

⑶领导权;

⑷任免权;

⑸行政区域划分权;

国务院有权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划分,批准自治州、县、自治县、市的建臵和区域划分。

⑹紧急状态决定权。

国务院有权依照法律规定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部分地区的进入紧急状态。

㈤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我国54年宪法设臵国家主席,75、78宪法对国家主席未加规定,82年又设臵了国家主席。

1.国家主席的产生和任期:

主席、副主席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主席、副主席的任期是5年,且连续任职

不超过两届。2.国家主席的职权:

根据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公布法律,发布命令;任免国务

院的组成人员和驻外全权代表;外交权;荣典权。3.国家主席职位的补缺:

任期届满前,主席缺位时,由副主席继任;副主席缺位时,由全国人大补选;

国家主席、副主席都缺位时,由全国人大补选,在补选以前,由全国人大常务

委员会委员长暂时代理主席职位。

㈥中央军事委员会:

中央军委是国家的最高军事领导机关,领导全国的武装力量。

1.组成和任期:

中央军委由主席、副主席若干人,委员若干人组成。中央军委的每届任期为5 年。宪法没有对军委主席连续任职问题作出规定。㈦人民法院:

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

1.组织体系与领导体制

⑴全国设立最高法院、地方各级法院和专门法院;地方各级法院分为高级法院、中级法院、基层法院;专门法院包括军事法院、海事法院、铁路运输法院。⑵上下级法院之间的关系不是领导关系,而是监督关系。⑶法院审判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㈧人民检察院:

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1.组织体系与领导体制:

⑴全国设立最高检察院、地方各级检察院和专门检察院。专门检察院包括军事检

察院、铁路运输检察院等。

⑵检察院实行双重从属制,从上级、从人大及其常委。

三、行政法

一、行政法概述:

㈠行政法的概念:指有关行政机关的职责、权限、工作原则和活动程序等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行政法的特征:①尚未形成统一、完整的实体法典;

②数量众多;内容广泛、富于多变性。

③行政法律关系中当事人的地位往往是不平等的。

㈡行政行为:

行政行为的基本特征:①行政行为必须是行政主体所为的行为;②行政行为是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

1.抽象行政行为的概念:指针对不特定的人和事制定出来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

为规则。

抽象行政行为的特征:对象的普遍性;效力的普遍、持续性;准立法性;不可诉性。

2.具体行政行为的概念:指就具体的事项,作出权利义务的单方行为。

二、行政处罚:

㈠行政处罚的种类:1.警告(精神罚):书面形式的谴责与告诫; 2.罚款(财产罚);罚金是一种刑罚。3.没收违法所得和没收非法财物(财产罚); 4.责令停产停业(能力罚);

5.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执照(行为罚或能力罚); 6.行政拘留(人身自由罚):只有公安机关有权决定和执行。㈡行政处罚的设定:

1.法律:设定各种行政处罚。

2.行政法规: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外的行政处罚。

3.地方性法规: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外的行政处罚。4.规章:设定警告或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㈢行政处罚的管辖:1.地域管辖:发生地; 2.级别管辖:县级以上;

3.指定管辖:争议时,上级指定。㈣行政处罚的适用:

1.不予处罚:没造成后果;不满14周岁;正在精神病。2.从轻、减轻处罚:主动消减危害、受胁迫、有立功表现;

已满14不满18;正在精神病。

3.一事不再罚:对一个行为已做出行政处罚的,任何机关不得以同一事由再做出

同一种类的行政处罚。4.追诉时效:行政处罚的追诉期为2年。㈤行政处罚的程序: 1.简易程序的适用条件: ⑴违法事实确凿;

⑵有明确、具体的法定依据;

⑶对个人处以50元以下罚款或警告,对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或警告。简易程序:一人执法、当场决定、当场交付处罚决定书。

2.一般程序的具体内容:⑴立案; ⑵调查取证;

⑶告知处罚的事实、理由、依据和有关权利;

⑷听取陈述、申辩或者举行听证;

⑸决定处罚。

一般程序(不适用简易或听证):至少2人执法、机关负责人决定、7日内送达处罚决定书。

3.听证程序:⑴当事人申请:在告知后3日内以书面形式提出;

⑵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

⑶除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外,听证公开举行;

⑷当事人不承担听证费用。

听证程序的适用: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执照、大额罚款。

㈤行政处罚的执行: 1.罚缴分离原则:

2.当场收缴制度:20元以下罚款的;事后执行有困难的事后缴纳有困难的。3.强制执行:15日到指定银行缴纳;逾期不缴每日加罚3%;将查封、扣押的财

产拍卖或冻结的存款抵缴罚款。

违法行为已构成犯罪,给予的行政拘留,折抵刑期;给予的罚款,折抵罚金。

三、行政诉讼:

㈠行政诉讼的概念: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一种

诉讼活动。

法院只受理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只在显失公正时才审查其合理性。

㈡管辖: 1.级别管辖:

中级法院特殊管辖: ①发明专利案件; ②海关处理案件;

③对国务院各部、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的诉讼。各级法院的各自管辖辖区内的案件。

2.地域管辖: ⑴一般地域管辖:

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所在地法院的管辖,经复议改变的由复议机关所在地的法院管辖,即“原告就被告”原则。⑵特殊地域管辖:

①限制人身自由的由被告所在地或原告所在地的法院管辖; ②不动产的由不动产所在地的法院管辖。

㈢诉讼当事人:

被告:①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②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原机关是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③被授权的组织所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被授权的组织是被告。④被委托的组织所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委托的机关是被告。

⑤机关被撤销的继续行使职权的机关是被告。无则撤销机关的机关是被告。

㈣证据:

证据的种类:①书证;②物证;③视听资料;④证人证言;

⑤当事人的称述;⑥鉴定结论;⑦看验笔录、现场笔录。

对报案人的询问笔录,经确认无误后,由报案人签名或盖章,而不需要加盖公安局的印章。证据必须经过对质、辨认和核实,才能作为定案的证据。

㈤行政诉讼程序:

①审理依据:依据法律、法规,参照规章。②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法院的审理。③行政诉讼案件,不适用调解。

④诉讼期间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但有被告认为要停止的,原告申请,法院裁定停止的,法律、法规规定停止的,则停止。

⑤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可以改判。其他的撤销。⑥法院3月内作出一审判决,2月内作出终审判决。

其他:在行政诉讼中,经法院两次合法传唤,原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视为申请撤诉;

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四、国家赔偿法: ㈠国家赔偿的概念:

指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

害的,依法由国家承担责任对受害人所给予的赔偿。

国家赔偿→违法行使职权的后果/一定在损害产生之后; 国家补偿→合法行使职权的后果/可能在损失发生之前。

㈡国家赔偿的构成要件:1.主体:是国家机关和机关工作人员; 2.行为:是行使职权的行为;

3.后果:必须有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并造成损害的事实; 4.因果关系:行为与结果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㈢国家赔偿的赔偿方式:

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能返还或恢复原状的予以返还或恢复原状。

归责原则:致害行为必须具有违法性+刑事羁押除外。

四、刑法

一、刑法概述:

㈠刑法的概念、性质和任务:

1.刑法的概念:指统治阶级为维护其统治,以国家的名义制定的。规定什么行为

是犯罪并应给予什么样的刑罚处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2.刑法的性质:阶级性质、法律性质。

刑法的阶级性质: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的工具。

刑法的法律性质:保护的范围更广,是其他部门法的保护法;强制性最为严格。

3.刑法的任务:

⑴首要任务:同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作斗争,保卫国家安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 会主义制度。

⑵根本任务:同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侵犯财产的犯罪作斗争,保卫社会

主义的经济基础。

⑶重要任务:同侵犯公民权利的犯罪作斗争,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⑷中心任务:同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作斗争,保障社会主义。

㈡刑法的基本原则:1.罪行法定;2.罪行相当;3.适用刑法一律平等。㈢刑法的效力范围: 1.刑法的空间效力:

⑴属地原则:行为或结果有一项发生在我国领域内,就是领域内犯罪。

⑵属人原则:国家工作人员、军人和公民在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适用本法。但

公民在最高刑3年以下,可以不予追究。

⑶保护原则: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或我国公民犯罪,最高刑为3年以上的,可以适用本法,但犯罪地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⑷普遍管辖原则:在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在我国条约义务的范

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本法。2.刑法的时间效力:⑴生效时间:即时生效、隔时生效。

⑵失效时间:明示废止、自行废止。

⑶溯及力:从旧兼从轻。

二、犯罪:

㈠犯罪的概念:指刑法规定的具有社会危害性并且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㈡犯罪的特征: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刑罚当罚性。㈢犯罪的构成:

1.犯罪客体:一般客体、同类客体、直接客体。(犯罪客体是犯罪分类的依据)2.犯罪客观要件:⑴危害行为:作为、不作为;

⑵危害对象:不是一切犯罪的共同要件;

⑶危害结果:不是一切犯罪的共同要件;

⑷行为与结果间的因果关系.3.犯罪主体:

⑴自然人犯罪主体:

①刑事责任年龄:a.完全无责任年龄:不满14。

b.相对责任年龄:已满14不满16。

但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负刑事责任(注:无绑架)

c.完全责任年龄:已满16。

已满14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已满75周岁的人故意犯罪,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过失犯罪则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②刑事责任能力:

a.已满16周岁的精神正常的人,包括醉酒的人犯罪,负刑事责任。b.正在精神病的,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精神病正常时,负刑事责任。

c.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又聋又哑的、双目失明的,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⑵单位犯罪的特征:①由单位决策机构或负责人决定实施的;

②必须是为了谋取非法利益以单位名义实施的;

③犯罪行为必须是法律明文规定的;

④单位犯罪多数是故意,少数是过失。

单位包括法人、非法人组织。单位犯罪采取“双罚制”:单位判处罚金,负责人判处刑罚。4.犯罪主观要件:

⑴犯罪的故意:①直接故意:明知(可能会、一定会)+希望; ②间接故意:明知(可能)+放任。⑵犯罪的过失:①过于自信的过失:预见(可能)+轻信;

②疏忽大意的过失: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

⑶犯罪的目的:指行为人希望通过实施行为实现某种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⑷犯罪的动机:刺激、促使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后思想活动。

意外事件与不可抵抗力造成的损害不是犯罪。

㈣正当防卫的必备条件:1.起因条件:现实的不法侵害。

2.时间条件:不法侵害已经开始尚未结束。3.对象条件: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4.主观条件:防卫意图。

5.限度条件: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无限防卫权:正在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等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防卫过当:应当减轻、免除处罚。

㈤紧急避险的必备条件: 1.起因条件:现实危险。

2.时间条件:危险已经发生尚未结束。3.对象条件:第三人的合法权益。4.主观条件:必须有正当的避险意图。5.限制条件:只能出于迫不得已。

6.限度条件:没有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

并非公共利益永远高于个人利益。

7.例外限制: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

避险过当:应当减轻、免除处罚。

㈥犯罪的形态:1.犯罪预备:主观想做+客观预备+意志外未做。2.犯罪未遂:客观做了+意志外未得逞。

3.犯罪中止:客观做了+主观中止+未发生犯罪结果。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判断可以、应当看主观)

4.犯罪既遂:主观做了+已发生犯罪结果。㈦共同犯罪:1.共同犯罪的概念: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2.共同犯罪人的法定类型: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

从犯、胁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教唆未满18岁由刑事责任能力的,从重处罚;教唆无刑事责任能力的,是间接正犯。

㈧刑事责任:

1.刑事责任的概念:指犯罪分子因其犯罪行为而应当承担的国家司法机关依法对

其犯罪行为及其本人所作的否定评价和谴责。2.刑事责任的特征:强制性、严厉性、专属性、准据性。

严厉性:最严厉。专属性:不可转嫁、替代。

准据性:刑事责任一经确认,犯罪分子被害人均不能自行改变。

3.刑事责任的实现方式:⑴定罪判刑方式;⑵定罪免刑方式;

⑶消灭处理方式;⑷转移处理方式。

消灭处理:法定阻却事由的存在,使责任归于消灭。转移处理:外交途径解决。

三、刑罚:

㈠刑罚的概念与功能:

1.刑罚的概念:指刑法明文规定的,由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限制或剥

夺其某种权益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式。2.刑罚的功能:⑴对犯罪人而言:剥夺功能;矫正功能;感化功能。⑵对被害人而言:补偿功能;安抚功能。

⑶对社会而言:威慑功能。

㈡刑罚的目的:对曾犯的特殊预防;对未犯的一般预防。㈢刑罚的种类:

1.主刑: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的刑罚。⑴管制:

①管制的概念:指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的刑罚方法。是我国主刑中最轻的一种刑罚方法。②管制的特征:

a.在执行期间禁止从事特定的活动、进入特定的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b.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

利,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迁居。要按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c.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最并罚最高不超过3年,减刑后实际执

行的刑期不少于原判刑期的1/2。

d.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2日。⑵拘役:

①拘役的概念:指短时期剥夺犯罪分子自由,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并实行劳动改

造的刑罚方法。②拘役的特征:

a.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最高不超过一年,减刑后实际

执行的刑期不少于原判刑期的1/2。b.先前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1日。⑶有期徒刑:

①有期徒刑的概念:

指剥夺犯罪分子一定期限的人身自由,强制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②有期徒刑的特征:

刑期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数罪并罚总刑期不满35年的,最高不能超过 20年;在35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25年。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有

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1/2.b.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1日。⑷无期徒刑:

①无期徒刑的概念:

指终身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并进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②无期徒刑的特征:

a.先前羁押的不存在折抵刑期的问题。b.必须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c.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自裁定减刑之日起,不能少于13年。⑸死刑:

①死刑的概念:指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方法。②死刑的限制性规定:

a.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和死缓。

审判的时候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和死缓,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b.死刑除最高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法院核准。死缓执行的,可以由

高级法院判决或核准。

c.对于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不必立即执行的,可判处死刑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死缓2年期满后,无故意犯罪的,改无期;有重大立功表现的,改25年有期。减刑执行的日期:改无期的,不能少于25年;改25年有期的,不能少于20年。

2.附加刑:即可附加适用、也可独立适用的刑罚。⑴罚金:指法院判处犯罪分子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⑵剥夺政治权利:

①剥夺政治权利的概念:

指剥夺犯罪分子参加国家管理与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②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

a.独立适用或是有期徒刑、拘役的附加刑,期限为1年以上5年以下。b.为管制附加刑的期限与管制的期限相等。

c.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d.死缓、无期减为有期,应当把附加剥夺政治权利期限改为3年以上10年以下。⑶没收财产:指没收犯罪分子一部或全部财产的刑罚方法。

没收全部财产的,应当为犯罪分子及其抚养的家属保留必需的生活费用。

没收财产前犯罪分子所负的正当债务,需要以没收财产返还的,经债权人请求,应当返还。

㈣刑罚的具体运用: 1.累犯:

一般累犯:①前后两次都是故意犯罪;②都是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

③后罪在执行完毕或赦免5年内发生,被假释的从假释之日算起。累犯应该从重处罚,但过失犯罪和不满18岁的人犯罪的除外。

特别累犯: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在任何时候再犯上述任一类罪都以累犯论处。

2.自首:

一般自首:①自动投案;②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特别自首:①主体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②如实供述司法机关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不具备自首情节,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此避免特别严重后果的,可以减轻处罚。

3.立功:

立功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重大立功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4.数罪并罚:

数罪并罚:①管制最高不超过3年;

②拘役最高不超过1年;

③有期徒刑不满35年的,最高不超过20年;35年以上的,最高不超过25年;

④死刑、无期徒刑采用吸收原则;⑸附加刑:种类相同的,合并执行;种类不同的,分别执行。判决宣告后,刑罚尚未执行完毕,发现有漏罪的,采用“先并后减”。(已执行的算)判决宣告后,刑罚尚未执行完毕,又犯新罪的,采用“先减后并”。(已执行的不算)

5.缓刑:

缓刑指附条件暂缓刑罚的执行的制度。

缓刑的条件:①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②没有再犯危险,对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③不是累犯及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符合条件的不满18岁、已满75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应当宣告缓刑。缓刑的考验期:①拘役: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且不少于2个月; ②有期徒刑: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且不少于1年。

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实行社区矫正。如没有漏罪,也未犯新罪,在考验期满时,原判刑罚不再执行。(缓刑考验期从判决确定之日算起,先前羁押的,不能折抵考验期)

6.减刑和假释:

减刑:①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得少于原判1/2;

②无期徒刑的,不得少于13年;自裁定减刑之日算起;

③死缓该无期的,不得少于25年;死缓改25年的,不得少于20年。

假释:①不是累犯及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有组织的 暴力性犯罪;

②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 ③判处有期徒刑的,必须执行了原判的1/2以上;无期徒刑的,实际执行了13年以 上。假释的考验期:有期徒刑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无期徒刑为十年。

7.时效和赦免:

追诉时效:①法定最高刑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期为5年;

②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期为10年;

③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期为15年;⑷无期徒刑或死刑的追诉期为20年。追诉时效:①起算:犯罪成立之日起;

②中断:在追诉期内又犯新罪,前罪的追诉期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③延长:因进入刑事诉讼程序而延长,因被害人在追诉期内提出控告而延长。则不论罪犯逃避多久,任何时候

都可以对其进行刑事追诉。

时效分为追诉时效和行刑时效,我国刑法只规定了追诉时效。赦免:我国刑法只规定了特赦,没有规定大赦。

四、常见犯罪的基本特征: ㈠危害国家安全罪:

1.间谍罪:指参加间谍组织或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为敌人指示轰

炸目标,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主观表现为直接故意。

2.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主观表现为故意。㈡危害公共安全罪:1.放火罪:主观表现为故意。2.爆炸罪:主观表现为故意。

3.投放危险物质罪:主观表现为故意。

4.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主观表现为故意。5.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主观表现为故意。6.交通肇事罪:主观表现为过失。7.重大责任事故罪:主观表现为过失。㈢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1.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主观表现为故意。2.生产、销售假药罪:主观表现为故意。3.伪造货币罪:主观表现为故意。㈣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1.故意杀人:主观表现为故意。2.故意伤害罪:主观表现为故意。

3.强奸罪:强行与妇女发生性关系或与不满14周岁的幼女发生性关系的行为。

主观表现为故意。

妇女不能单独成为强奸罪的主体,但可以成为强奸罪的共犯或间接实行犯。4.非法拘禁罪:主观表现为故意。

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以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论处。

5.绑架罪: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或绑架他人为人质或偷盗婴幼儿的行为。

主观表现为故意。

6.拐卖妇女、儿童罪:主观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以出卖为目的。

拐卖已满14周岁的男子的行为,不构成本罪为非法拘禁罪。

7.侮辱罪:指公然贬低他人人格,败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主观表现为故意。

8.诽谤罪:指捏造并散步虚构的事实,损害他人人格与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主观表现为故意,9.刑讯逼供罪:目的在于逼取口供,主观表现为故意。伤残、死亡的,以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论处。

⒑虐待罪:指虐待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行为,主观表现为故意。⒒遗弃罪:指负有抚养义务而拒绝抚养,情节恶劣的行为,主观表现为故意。⑤侵犯财产罪:

1.抢劫罪:指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劫取财物的行为,主观表现为故意。

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消灭罪证,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抢劫罪论处。

2.盗窃罪:主观表现为直接故意。3.诈骗罪:主观表现为故意。

4.侵占罪:指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

额较大的行为。主观表现为故意。

5.职务侵占罪:指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

财物非法占有,数额较大的行为。主观表现为直接故意。6.挪用资金罪:

指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⑴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借贷他人,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⑵虽未超过3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性活动的,⑶挪用资金用于非法活动的。主观表现为故意。7.敲诈勒索罪:主观表现为故意。㈥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1.妨害公务罪:指明知是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正在依法

执行职务,而阻碍,希望其停止职务或改变执行职务的行为。

主观表现为故意。

2.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主观表现为故意。

3.伪证罪:主观表现为故意,并有陷害他人或隐藏罪证的目的。㈦贪污贿赂罪:

1.贪污罪:主体为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人员。

主观表现为故意。

2.挪用公款罪: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⑴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⑵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性活动,⑶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主观表现为故意。

3.受贿罪:主体为国家工作人员,主观表现为故意。

4.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主体为国家工作人员,主观表现为直接故意。㈧渎职罪:

1.滥用职权罪:指国家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规定的权限,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到重大损失的行为。主观表现为故意。2.玩忽职守罪:主观表现为过失。

3.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主观表现为故意。4.徇私枉法罪:主观表现为故意。

五、刑事诉讼法

一、刑事诉讼法概述:

㈠刑事诉讼法的概念:指国家制定的规范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刑事诉讼的法律。㈡刑事诉讼法的任务:

1.首要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运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2.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3.教育公民遵守法律,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4.维护国家法制,保护公民权利,保障社会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㈢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1.国家专门机关行使职权的原则。

①公安机关: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②法院:审判;

③检察院:检察、批准逮捕、提起公诉、检察机关直接受理案件的侦查。

2.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基本原则。3.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4.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原则。5.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的原则。

公诉案件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 自诉案件的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

6.未经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的原则。7.具有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原则。

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告诉或撤回告诉的。

二、管辖与回避: ㈠管辖:

管辖指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等在直接受理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划分以及审判机关系统内部在审理第一审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划分。

1.立案管辖:

立案管辖又称职能管辖或部门管辖;指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在直接受理刑事案件范围上的权限划分。

⑴公安机关直接受理:刑事案件的侦查一般由公安机关进行。⑵检察院直接受理:

①贪污贿赂犯罪;②渎职犯罪;

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的犯罪。

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由国家安全机关管辖,检察院予以配合。法条竞合原则:指择一重罪处罚。

⑶法院直接受理:自诉案件:

①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侮辱、诽谤案;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虐待案;侵占案。②检察院没有提起公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故意伤害案(轻伤);非法入侵住宅案;侵犯通信自由案;重婚案;遗弃案;生产销售伪

劣商品案;侵犯知识产权案;可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其他案件。

③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

安机关或检察院以作出不予追究的书面决定的案件。

2.审判管辖:

审判管辖指法院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的权限划分。

⑴级别管辖:①基层法院管辖一审普通刑事案件。

②中级法院管辖:a.反革命、危害国家安全的案件;

b.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 c.外国人犯罪的刑事案件。

此外,还有审判监督的任务。

③高级法院管辖:全省(自治区、直辖市)性的重大刑事案件。

④最高法院管辖:全国性的重大刑事案件。级别管辖可以变通。⑵地域管辖:

①犯罪地法院管辖:犯罪地和被告人居住地。犯罪地:犯罪行为发生地和结果地。

②优先管辖和移送管辖:a.都有管辖权的,最初处理的法院审判。b.必要时可移送主要犯罪地法院审判。

③指定管辖:当地域不明或有管辖权的法院不宜、不能管辖,上级法院可指定其

他下级法院管辖。④专门管辖:军事法院、铁路运输法院。㈡回避:

1.回避的主体:占行政编制的工作人员。2.回避的程序: ⑴回避的决定;

①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

人决定。

②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

③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

④检察委员会委员的回避,由检察长提交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但相关人员不得

参加。

⑤审判委员会委员的回避,由法院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有关人员不得

参加。

⑵回避的效力:

①一经作出,立即生效。司法人员立即退出相应的刑事诉讼活动。②对侦查人员回避作出决定前,侦查人员不得停止对案件的侦查。

⑶回避的复议: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有权对原作出驳回申请回避决定的组织或个人

申请复议一次。

回避可以口头提出申请,并由公安机关当场记录在案。

三、证据:

㈠证据的概念:指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

㈡证据的特征: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指证据必须依法加以收集和运用(仅限言辞)㈢证据的意义:

1.证据是进行刑事诉讼活动的依据; 2.证据是证明犯罪事实的唯一手段; 3.证据是司法公正的基础;

4.证据是促使罪犯认罪的武器,也是进行社会主义法治教育的工具。㈣法定的证据种类: 1.物证、书证:

以内容证明案件事实的是书证;以物质属性、外观特征证明案件事实的是物证。具有两种作用的,既是书证又是物证。

2.证人证言:

一般是以笔录加以固定的口头陈述,但经办案人同意,也可由证人亲笔书写书面证词。

3.被害人陈述。

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

5.鉴定结论:指派或聘请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进行鉴定后所作的书面结论。

6.勘验、检查笔录:包括文字的记载、绘制的图样、照片、复制的模型材料和录像等。7.视听资料:包括录音、录像、储存设备所储存的信息。㈤刑事证据的分类:1.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原始证据也称:第一手材料;传来证据也称:第二手材料。

2.有罪证据与无罪证据; 3.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

言辞证据: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以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实物证据:物证、书证、勘验、检查笔录,视听材料一般也认为是实物证据。

4.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直接证据:是能够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

间接证据:不能单独直接证明刑事案件主要事实,需其他证据相结合才能证明。

四、刑事强制措施: ㈠刑事强制措施的概念:

指公安机关、检察院和法院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对犯罪嫌疑人、被

告人的人身自由进行限制或剥夺的各种强制性方法。

㈡刑事强制措施的种类: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

1.拘传:指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依法强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到案接受询问的一种强制措施。

注:一次拘传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两次拘传之间时间不得低于12小时。

2.取保候审:

⑴取保候审的概念:

指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逃避后不妨碍侦查、起诉、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

种强制性措施。(注:不能同时适用保证人保证和保证金保证)⑵取保候审的期限:最长不超过12个月。

⑶取保候审的义务:①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②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③不得干扰证人作证。

④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串供。⑷违反义务的处理:

①视情节轻重没收保证金的全部或一部分。

②根据具体情况,责令其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或提出保证人。③对不宜再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符合条件的,应当依法予以逮捕。3.监视居住:

⑴监视居住的概念:

指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一定期限内不得离开指

定的区域,并对其后动予以监视和控制的一种强制性措施。⑵监视居住的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

⑶监视居住的义务:①未经批准不得离开住处或指定的居所。

②未经批准不得会见他人。

③在传讯时及时到案。

④不得干扰证人作证。

⑤不得会没、伪造证据或串供。⑷予以逮捕的情况: ①故意实施新的犯罪。

②企图自杀、逃跑,逃避侦查、审查起诉的。

③实施毁灭、伪造证据或串供、干扰证人作证行为,足以影响侦查、审查起诉工

作的。

④未经批准,擅自离开住处或指定的居所,造成严重后果的,或擅自离开2次的。⑤未经批准,擅自会见他人,造成严重后果的,或擅自会见2次的。⑥经传讯不到案,遭严重后果的,或2次传讯不到案的。4.拘留:

⑴拘留的概念:指公安机关、检察院等侦查机关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

中,遇有紧急情况下,依法临时剥夺某些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的人生自由的一种强制性措施。刑事拘留中,被拘留的人羁押在看守所。⑵拘留的适用:

①公安机关拘留的法定情形:a.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犯罪后及时被发现的。b.被害人或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其犯罪的。c.在身边或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d.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在逃的。e.有毁灭、伪造证据或串供可能的。f.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g.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②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决定的拘留:a.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在逃的。b.有毁灭、伪造证据或串供可能的。⑶拘留的期限:

①公安机关对逮捕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在拘留后3日以内,提请检察院审查

批准.特殊情况下可延长1至4日,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可延

长至30日。检察院指接到公安 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7日内作出决定。

即公安机关对普通刑事拘留最长期限不超过14日; 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不超过37日。

②检察院直接侦查的案件中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在10以内作出决定,特殊情况下,可延长1至4日。5.逮捕:

⑴逮捕的概念:

指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实施妨碍刑事诉讼的行为,逃避侦查、起诉、审判或发生社会危险性,依法暂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性措施。

逮捕必须经检察院批准或法院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

⑵逮捕的适用条件:

①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②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

③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害性。⑶逮捕的变更、撤销或解除的情形:

①可以变更或解除:患有严重疾病的;正在怀孕或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②应当变更、撤销或解除:

a.案件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办结的;

b.法院一审判处管制或宣告缓刑及单独适用附加刑,判决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 c.第二审法院审理期间,被告人被羁押的时间已到一审对其判处的刑期期限的; d.不符合逮捕的适用条件。③应当变更为逮捕:

a.已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义务,不逮捕可能发生社

会危险的。

b.应当逮捕但因患有严重疾病或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而未予逮捕的,在疾病痊愈 或哺乳期已满时予以逮捕。

五、立案、侦查和审查起诉: ㈠立案:

1.立案的概念:指公安机关、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或者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对对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以及自诉人

起诉的材料,按照各自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决定对刑事案件进

行侦查或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2.立案的条件:⑴有犯罪事实;⑵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责任时,不予立案,并将不予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3.立案的程序:立案材料的接受、审查、处理。4.立案的监督:

指有监督权的机关和公民对立案活动进行监视、督促或审核的诉讼活动。

①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责任时,不

予立案,并将不予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②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予立案侦查的,或被害人认为对应当立案

侦查的案件而不予立案侦查并向检察院提出的,检察院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理由。认 为不立案理由不成立的,则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接到通知马上立案。

㈡侦查:

1.侦查的行为:

⑴讯问犯罪嫌疑人:

①询问的时候,侦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

②一般刑事案件应当在律师提出会见的48小时内安排会见;对于重大复杂的共同犯罪案件,应当在律师提出会见的5日内安排会见。

⑵询问证人(被害人):

询问证人可以到证人所在单位、住处进行,但必须出示相关证件,必要时也可通知证人到检察院、公安机关提供证言。询问证人应当个别进行。

⑶勘验、检查: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侦查人员对于与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尸体应当进行勘验或检查。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指派或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在侦查人员的主持下进行勘验、检查。对于死因不明的尸体,公安机关有权决定解剖,并通知死者家属到场。

⑷搜查:

进行搜查时必须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证。但在执行拘留、逮捕的时候,遇有紧急情况下,不另用搜查证也可进行搜查。搜查时应当要有见证人在场。搜查女性身体应由女工作人员进行。

⑸扣押物资、书证:

在勘验、搜查时发现的可证明犯罪嫌疑人有无罪的各种物品和文件应当扣押。

经查明确实与案件无关的,应当在3日内解除扣押、冻结,退还原主或原邮电机关。对于扣押的物品和文件,应会同在场见证人和被扣押物品和文件持有人查点清楚,当场开列清单一式二份,由侦查员、见证人和持有人签名或盖章,一份交给持有人,一份附卷备查。

⑹鉴定:

鉴定指公安机关针对某些专门性问题,指派或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科学鉴别的一种侦查活动。①鉴定人进行鉴定后,应当写出鉴定结论,并签名。

②对人身伤害鉴定有争议需重新鉴定或精神病的鉴定。由省级政府指定医院进行。

③用作证据的鉴定结论,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如有异议可补充鉴定或重新鉴定。

⑺通缉:

对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公安机关可以发布通缉令,采取有效措施,追捕归案。超出管辖区的应当报请有权决定的上级公安机关发布。

2.侦查的终结:

⑴终结侦查的条件:案件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法律手续完备。⑵对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作出提起公诉、不起诉或撤销案件的决定。

犯罪罪嫌疑人身份不明的,侦查羁押期限自其查清其身份之日算起,对于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也可按其自报的姓名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

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2个月;案情复杂、届满不能终结的,经上级检察院批准可延长1个月。

㈢审查起诉:

1.审查起诉的内容:

⑴情节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认定犯罪性质和罪名的意见是否正确。⑵有无遗漏罪行和其他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⑶是否有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⑷有无附带民事诉讼。⑸侦查活动是否合法。

2.提起公诉:犯罪事实已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3.不起诉的种类: ⑴法定不起诉;

⑵酌定不起诉:情节轻微不需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的,检察院可作出不起诉决定。⑶证据不足不起诉。

①原告方可在收到不起诉决定书7日内向上一级检察院申诉,原告方也可不经申诉直接向法 院起诉。

②被不起诉的人可在收到不起诉决定书7日内向上检察院申诉。

③公安机关认为决定有误的,可以要求复议,检察院应当在收到要求复议意见书后30日内

作出决定。

六、审判程序: ㈠第一审程序:

1.普通程序:公诉案件一审普通程序,自诉案件一审普通程序。⑴公诉案件一审普通程序:①宣布开庭;

②法庭调查:

公诉人宣读起诉书;被告人、被害人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进行陈述;对被告人进行讯问。

③法庭辩论。⑵自诉案件一审普通程序: ①可以独任审判;

②告诉才处理和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法院可以调解; ③自诉案件被告人可以反诉;

反诉的对象必须是本案自诉人;反诉的内容必须是与本案有关的行为。

④自诉人可以和被告人经行和解和撤诉; ⑤在开庭之前法院要进行实质性审查;

⑥自诉人2次合法传唤无故不到庭或未经许可中途退庭的按照撤诉处理。2.简易程序:

⑴简易程序的适用条件:

①可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罚金的公诉案件,事实清楚、证

据充分,且检察院同意或建议适用简易程序的; ②告诉才处理和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⑵简易程序的特点:①只适用于第一审程序;

②只适用于基层法院;

③只适用于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刑事案件;

④简易审判的重要特征是程序的简化(如可独任审判)。

2、第二审程序:

⑴第二审程序的基本原则: ①全面审查原则:

从形式和实质两个方面对一审判决所认定的事实和适用的法律经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或抗诉范围的限制。

②上诉不加刑原则:

被告方上诉的,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

检察院提出抗诉或自诉人提出上诉的,则不受该原则限制。

③死刑复核程序:死刑由最高法院核准;死缓执行由高级法院核准。

④审判监督程序:指法院、检察院对确有错误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依法对该案件进行重新审判的程序。

七、执行:

㈠执行的概念:指把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付诸实施的活动。㈡执行的机关:

1.法院执行:死刑立即执行、罚金、没收财产的判决及无罪或免除刑罚的判决的执行。

2.监狱执行:死刑缓期2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执行。未成年犯监狱负

责未成年犯。

3.公安机关执行:余刑不足一年的有期徒刑、有期徒刑缓刑、拘役缓刑、管制、拘役、剥夺政治权利、暂予监外执行、假释等的执行。㈢死刑立即执行: 1.死刑的执行:

⑴法院将罪犯交付执行死刑,应当在3日前通知同级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 ⑵下级法院接到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应当在7日以内交付执行。2.执行的停止:⑴在执行前发现裁判可能有错误的;

⑵在执行前有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改判的;

⑶罪犯正在怀孕的。

对前两种停止执行原因消失后,必须报请最高法院院长再签发执行死刑命令才能执行;第三种原因停止执行的,应当报请最高法院依法改判。

㈣监外执行和保外就医:

1.罪犯有严重疾病需保外就医。

但对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或自伤自残罪犯,则不得保外就医。

2.罪犯是孕妇或正在哺乳自己的婴儿的妇女。

3.罪犯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生活不能自理且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适用暂

予监外执行。

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由居住地公安机关执行。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消失后,罪犯刑期未满的,应当及时收监。

其他:①军队内发生的刑事案件由军队保卫部门进行侦查;监狱内发生的刑事案件由监狱进

行侦查。二者适用本法。

②一人犯数罪、共同犯罪和需要并案审理的案件,只要其中一人或一罪属于上级法院

管辖,则全案都由上级法院管辖。

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委托1至2人作为辩护人。正在执行刑罚或依法剥夺、限制

人生自由的人,不得担任辩护人。

④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

自己管辖的移送主管机关处理;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先采取紧急措施,后移送主

管机关。

⑤罪犯在执行期间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应当依法予以减刑、假释的。由执行机关提

出建议书,报请法院审核裁定。

六、民法

一、民法概述:

㈠民法的调整对象: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1.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

2.⑴从主体来看,调整关系的主体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⑵从内容来看,调整的关系主要包括财产所有和财产流转关系。⑶从利益实现来看,调整的关系主要体现等价有偿的基本要求。2.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

⑴从内容来看,调整的关系主要指人格关系和身份关系。

⑵从与财产关系的相互联系来看人身关系与财产关系是密切相关的

基于侵权行为引起的赔偿请求权属于相对权。

行使抗辩权的前提是先承认对方享有请求权,然后再提出阻止对方请求权利的事由以此对抗对方权利的行使。

㈡民法的基本原则:1.平等原则;

2.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原则; 3.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权益原则; 4.公序良俗原则。㈢民法的适用范围:

1.时间上的适用范围:实施起,废止止;或其他特别规定。2.空间上的适用范围:在制定机关的辖区内有效。

3.主体上的适用范围:一切在我国领域内的自然人、法人及非法人组织。

二、民事法律关系:

㈠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构成与特征: 1.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

指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也就是民法所确认和保护的社会关系。2.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⑴是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关系;

⑵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

⑶关系的保障措施具有补偿性和财产性。3.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

⑴主体: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

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在特殊情况下也能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⑵内容: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⑶客体:权利和义务所指的对象。㈡民事法律事实:

1.民事法律事实的概念:指法律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

消灭的客观现象。

2.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⑴法律事件:与主体意志无关的法律事实。

⑵法律行为:受主体意志支配的法律事实。

三、民事主体:

民事主体的能力:

①民事权利能力:指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从而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 资格。民事权利始于主体的形成,止于主体灭亡。

②民事行为能力:指主体独立进行民事活动,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

㈠自然人:

1.自然人的概念:基于自然出生而取得的民事主体资格的人,包括本国公民、外

国公民、无国籍人。

2.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⑴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18周岁以上的公民;16 周岁以上不满18 周岁的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

活来源的公民。

⑵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⑶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不满10 周岁的未成年人,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我国法律对民事行为能力人的限制,不包括事实行为。(如著作权)

侵权行为发生时未满18岁,诉讼时已满18岁且有经济能力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3.监护:

⑴监护的概念:监护是为了监督和保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合法权益而设置的一项民事法律制度。⑵监护人的设定:

①设定法定监护人。顺序前排斥顺序后,可由同一顺序的数人担任。②指定监护人。只近亲属才有资格,协商一致时则不必再指定监护人。

为患有精神病的未成年人设定监护人,适用未成年人的监护规定。

⑶监护人的职责:

①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 ②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

③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但不得处理); ④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 ⑤对被监护人进行管束和教育; ⑥代理被监护人进行诉讼;

⑦承担因不履行责任致使被监护人给他人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宣告失踪和死亡:

4.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

⑴宣告失踪:下落不明满2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宣告失踪。战争期

间下落不明的时间从战争结束之日起算起。⑵宣告死亡:

①下落不明满4年的,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时间从战争结束之日起算起。

②意外事故下落不明从事故之日起满2年。利害关系人可向法院申请宣告死亡。⑶法律效果:①宣告失踪:财产由人代管;②宣告死亡:等同于死亡。㈡法人及非法人组织: 1.法人的概述:

⑴法人的概念: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

民事义务的组织。

⑵法人的种类:企业法人,非企业法人。2.法人民事行为能力的特点:

⑴法人的行为能力与权利能力在发生和消灭的时间上具有一致性。(成立时产生,终止时消灭)

⑵法人的行为能力的范围不一致,受权利能力范围的限制。3.法人的成立、变更和终止: ⑴法人的成立:

①指社会组织依照法律规定创设并取得法律上的人格。

②法人成立应当具备的条件:依法成立;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⑵法人的变更:

①法人人格的变更:又称法人的改组,包括法人的合并与分立。②法人组织形态的变更。

③法人宗旨的变更:又称法人目的的变更,指法人所从事事业的变化。⑶法人的终止:指法人人格的消灭。

4.非法人组织:指依法成立的,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财产,但又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组织,包括合伙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等。

四、民事法律行为:

㈠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1.民事行为的概念:

指民事主体为了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法律关系而实施的行为。2.民事行为的特征: 3.⑴是一种合法行为;

⑵是以人的意思表示未构成要素;

⑶能够实现行为人所预期的民事法律后果(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㈡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

1.单方民事行为和双方民事行为:

单方民事行为:指基于当事人一方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的民事行为。双方民事行为:指基于当事人双方的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民事行为。

2.单务民事行为和双务民事行为:

单务民事行为:民事行为的一方负有义务,而另一方仅享有责任。双务民事行为:民事行为的双方均承担义务,也都享有权利。

3.有偿民事行为和无偿民事行为:

有偿民事行为:一方承担某项义务要求对方给付对价; 无偿民事行为:承担义务不要求对方给付对价。

4.诺成性民事行为和实践性民事行为:

诺成性民事行为:指仅以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即可成立的民事行为。

实践性民事行为:不仅要双方意思表示一致而且还要交付实物才能成立的民事行为。

5.要式民事行为和不要式民事行为:

要式民事行为:指必须采用某种特定的形式才能成立的民事行为。

不要式民事行为:指当事人没有规定特定形式而允许当事人选择约定形式的民事行为。

6.主民事行为和从民事行为:

主民事行为:可以独立成立的民事行为。

从民事行为:从属于其他民事行为,成立和效力取决于主民事行为。

㈢民事行为的有效条件:

1.实质要件:行为人合格;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行为内容合法。2.形式要件:行为形式合法。

㈣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1.行为人对行为内容存在重大误解; 2.民事行为显失公平。㈤代理:

1.代理的概念:指代理人依据代理权,已被代理人的名义与第三人实施民事行为,而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的民事法律制度。2.代理的特征:⑴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实施代理行为;

⑵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代理行为;

⑶代理行为是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

⑷代理行为直接对被代理人发生法律效力。3.代理的种类:

⑴委托代理、法定代理与指定代理:以代理权产生的根据不同划分。⑵一般代理与特别代理:以代理权限的范围划分。⑶单独代理与共同代理:以代理权人的数量划分。⑷本代理与再代理:以代理权的层级划分。

⑸直接代理与间接代理:以谁的名义行使代理行为划分。⑹有权代理与无权代理:以代理人有无代理权限划分。4.表见代理:

1.表见代理的概念:

指本属无权代理,但因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而与其进行民事行

为,故法律使之发生与有权代理相同的法律效果。⑵表见代理所具备的特别要件: ①行为人无权代理;

②有使相对人相信行为人具有代理权的事实或理由; ③相对人为善意;

④相对人之间的行为具有民事行为成立的有效要件。

五、诉讼时效:

㈠诉讼时效的概念: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

利,当时效期届满时,法院对权利人的权利不再保护的制度。㈡诉讼时效的种类:

1.一般诉讼时效:为2年。2.特别诉讼时效:

⑴短期诉讼时效:为1年,有:①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②出售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③延付或拒付租金的;

④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毁的; ⑵长期诉讼时效:为2年以上20年以下。①环境污染为3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计算。②油船的油污损害为3年,从损害发生之日起计算。且任何情况都不得超过事故发生之日起6年。

③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为4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计算。⑶最长诉讼时效:为20年,自损害之日起计算。㈢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和延长:

1.诉讼时效的中止:指在诉讼时效的最后6个月内,因不可抵抗力或其他障碍不

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

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2.诉讼时效的中断:

指在诉讼时效期间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

归于无效,待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诉讼时效的中断:

①当事人以递交主张权利文书、发送信件或数据电文方式主张权利,到达或应当到达对方当

事人的;

②当事人一方为金融机构,依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从账户中扣收欠款本息的;

③当事人下落不满,对方当事人在下落不明的当事人所在的省级以上的媒体刊登具有主张权

利内容的公告的。

3.诉讼时效的延长:指法院查明权利人在诉讼时效期间内确有法律规定之外的正

当理由而未行使请求权,适当延长已完成的诉讼时效期间。

六、物权: ㈠物权的概述:

1.物权的概念与特征:

⑴物权的概念: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⑵物权的特征:①物权是支配权; ②物权是绝对权;

③物权是财产权; ④物权的客体为物,且为有物体;

⑤物权具有排他性 ⑥物权具有优先效力。2.物权的基本原则: ⑴平等保护原则:

法律地位的平等;适用规则的平等;保护的平等。(平等保护原则是最基本的原则)

⑵物权法定原则:种类、内容、效力和公示方法必须由法律设定。⑶公示、公信原则。

公信主要适用于不动产交易,指一旦当事人变更物权时依法进行了公示,不管该物权存不存在、是否有瑕疵,都具有相同的法律效果,以保护交易安全。(保护善意第三人)

㈡财产所有权:

1.财产所有权的概念:

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2.财产所有权的特征: ⑴独占性;

⑵全面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完整权利。

⑶单一性;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不是简单相加,而是一个整体的权利。⑷存续性;法律不限制各项财产所有权的存续期限。

⑸弹力性。各项权能可以通过法定的方式或合同约定的方式同整体的所有权相分离。3.所有权的原始取得:

指最初取得财产的所有权是不依赖于原所有人的意志而取得的。4.所有权的继受取得:

又称传来取得,是指通过某种行为从原所有人处取得对某项财产的所有权。㈢相邻关系:

1.相邻关系的概念: 指相邻不动产的权利人,在行使对不动产的权利时,相互之间应当给予必要的便利或接受必要的限制所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2.相邻关系的处理原则: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㈣共有: 1.按份共有:

⑴按份共有的概念:指共有人按照各自在共有财产中所占的份额,分别享有权利

和分别承担义务的一种共有关系。

⑵按份共有人的权利:共有财产属于全体所有,共有人依据份额享有权利,共有

人有处分其份额的权利,且其他共有人有优先购买权。⑶按份共有人的义务:依据份额承担相应的义务。2.共同共有:

⑴共同共有的概念:指共有人对某项共有财产不分份额地共同享有权利、共同承

担义务的一种共有关系。⑵共同共有人的权利:共有人平等享有权利。⑶共同共有人的义务:共有人共同承担义务。

对共有财产的处分及重大修缮,应经占份额2/3以的按份共有人或全体共同共有人的同意。

㈤用益物权:

1.用益物权的概念:

指用益物权人对他人的财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2.用益物权的种类: ⑴土地承包经营权; ⑵建设用地使用权; ⑶宅基地使用权;

⑷地役权:指利用他人土地以便有效地使用或经营自己的土地的权利。㈥担保物权:

1.担保物权的概念:指以确保债务的履行行为为目的定限物权。当债务人不履行

时有优先受偿权。

2.担保物权的种类:⑴抵押权:财产不转移占有而仅作担保。

⑵质权:动产或一定的财产权利移交债权人作担保。

⑶留置权。

七、债权: ㈠债权的概述:

1.债的概念:指享有权利的人使债权人,负有义务的人是债务人。2.债的分类:⑴单一之债与多数人之债;

⑵按份之债与连带之债;

⑶特定物之债与种类之债;

⑷简单之债与选择之债;

⑸主债与从债;

⑹意定之债与法定之债。3.债的发生、变更和消灭:

⑴债的发生有:合同、不当得利、无因管理、侵权行为、缔约过失、单独行动。

单独行为:指表意人向相对人作出的为自己设定某种义务,是相对人获得某种权利的意思表示。

⑵债的变更:指不改变债的主体只改变债的内容的情形。

债的变更的效力:①内容发生改变;②仅对将来有效;③有要求因变更造成损失的权利。

⑶债的消灭:清偿;抵销;提存;免除;混同。(债主体的消亡,也可能造成债的消灭)㈡合同:

1.合同的概念: 指意思表示一致的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2.合同的基本原则:⑴合同自愿原则;

⑵当事人地位平等原则;

⑶合同公平原则;

⑷诚实信用原则。3.合同订立的程序:要约;承诺。4.合同的效力:

⑴有效要件:1.主体合格;2.意思表示真实;3.内容合法;4.形式合法。⑵无效的合同:①用欺诈、胁迫手段订立有损害国家利益的;(内容不合法)②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者利益的;

③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④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⑤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⑶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①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

(意思表示不真实)②显失公平的合同。

③受欺诈而订立的合同。

④受胁迫而订立的合同。

⑤乘人之危而订立的合同。⑷效力待定的合同:(主体不合格)

①无权代理而订立的;无权处分他人权利而订立的。

②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人超出其行为能力范围订立的。5.合同责任:

⑴违约责任:指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不符合约定的,应当继续履行

义务、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的责任。

违约金:低于或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增加或适当减少。定金:给付方不履行约定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方不履行约定债务的,双倍返还定金。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选择使用条款。

当事人约定由第三人履行债务的,第三人不履行或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债务人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

⑵缔约过失责任:指在订立合同过程中,一方因未履行依诚实信用而应承担的义

务,造成对方的损失而应承担的责任。㈢无因管理:

1.无因管理的概念:指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而为他人的利益所进行的管理。2.无因管理之债的内容: ⑴管理人的义务: ①适当管理的义务:

依本人明示或可推知的意思管理。但出于维护公共目的,而违法本人意思的管理,仍为适当管理。

②管理开始时通知本人的义务;

③继续管理的义务:在本人、本人的继承人或法定代理人进行管理前,应当继续管理。④报告及计算的义务。

⑵管理人的权利:①请求偿还必要费用;②请求偿还必要债务;

③损害赔偿请求权。⑶赔偿责任:

管理人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义务,对本人照成损害,应当承担赔偿责任。㈣不当得利:

1.不当得利的概念:指无法律上的原因而受利益,致使他人受损失的事实。2.不当得利之债的内容: ⑴善意受益人的返还义务:

善意受益人指受益时不知其无法律上的原因的受益人;返还义务的范围以现存的利益为限。⑵恶意受益人的返还义务:明知无法律上的原因而取得利益的,自知晓之日起成为恶意受益人。应当返还初始所受的一切利益及该利益所生的利益。⑶第三人的返还义务:

不当得利受领人将其所受领的标的物无偿让与第三人,于受领人免除返还的义

务限度内,第三人对损失者负返还责任。

八、人身权:

㈠人身权的概念:指民事主体享有的与其人身不可分离、无直接财产内容但与财

产权有一定联系的民事权利。

人身权的除了“非财产性”、“联系性”、“不可分离性”外,它还是一种绝对权,其法律效力及于一切人。

㈡人身权的种类:人格权(主体的自然属性);身份权(主体的社会属性)。1.人格权: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荣誉权。2.身份权:配偶权;亲属权(三代以内的直系血亲)。

九、民事责任:

㈠民事责任的概念:指民事主体违法民事义务而依法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㈡民事责任的特征:

1.以违反民事义务为前提; 2.主要是财产责任;

3.以补偿受害人的损害为目的; 4.是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的责任。㈢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1.停止侵害 2.排除妨碍 3.消除危险 4.返还财产 5.恢复原状 6.修理、重作、更换 7.赔偿损失 8.交付违约金; 9.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⒑赔礼道歉 ⒒精神损害赔偿; ㈣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

1.过错归责原则:民事主体只在主观有过错的情况下,才对因自己的行为造成的损害承担民事责任。

2.无过错归责原则:指某些领域或行业内,仅以损害后果事由是行为人造成的作

为确定民事责任归属的法定原则。

3.公平责任原则:指不具备无过错归责原则的情况下,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没有

过错的,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㈥免责条件:

1.法定免责事由:受害人过错,第三人责任,不可抗力,正当防卫,紧急避险。2.约定免责事由:受害人同意免责的。

七、人民警察法

一、人民警察法的概述:

㈠人民警察法的概念:指规定警察任务、职权、义务、纪律、组织管理、警务保

障、法律责任和执法监督的法律。㈡人民警察法的立法目的:

1.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2.为了加强警察的队伍建设,从严治警,提高警察的素质;

3.为保障警察依法行使职权,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㈢人民警察法的适用范围: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和法院、检察院的司法警察。

二、人民警察的条件即录用: ㈠人民警察的条件:1.年满18岁;2.拥护宪法;3.身体健康;4.高中以上文化; 5.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品行;⑹自愿从事警察工作。㈡人民警察的录用:按国家规定,公开考试,严格考核,择优录取。

三、人民警察的职权与任务: ㈠人民警察职权的概念与特征:

1.人民警察职权的概念:指国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人民警察的职权与责任,是人

民警察总任的具体化、规范化、法律化。2.人民警察职权的特征:

⑴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是最基本的职责。⑵警察行政管理是国家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⑶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警卫特定目标,是警察的重要职责。㈡人民警察的基本任务:1.维护国家安全; 2.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3.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

4.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 5.保护公共财产。

四、人民警察的机构设置和职务序列: ㈠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机构设置: 1.中央公安机关(国务院公安部); 2.地方公安机关(省、市、县三级);

3.专业公安机关(铁路、港行、民航、林业、海关)。

㈡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职务序列:警官、警员、专业技术员、铺助人员。

五、人民警察的警务保障:

㈠法律保障:指警察依法行使职权、履行职务,受国家法律法规保护。

①依法执行职务受法律保护。

②必须服从命令,听指挥,保证警令畅通。

③依法执行职务,不受非法干涉,有权拒绝执行超越其职权范围的指令。

㈡社会保障:指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对警察依法行使职权的行为所给予的支持和

协助。

①公民、组织有义务支持和协助警察依法执行职务。

②拒绝或阻碍警察依法执行职务要承担法律责任。③警察的警用标志、制式服装和警械受法律保护。

㈢物质保障:指警察在执行警务活动中,国家保证对警察物质方面的保障。包括

经费保障、基础设施建设保障、装备保障、科技成果运用保障。㈣生活保障:指工资、福利、抚恤和优待保障。

六、人民警察的法律责任: ㈠人民警察法律责任的概念:

指警察机关及警察在执法活动中,违法法律法规构成侵权,或警察在执法行为

时,由于违法而其行为最终构成犯罪时,依法要承担的法律后果。㈡人民警察法律责任的种类:

1.行政责任:对警察给予的行政处分: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2.刑事责任:

警察违反规定使用武器、警械,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尚不构成犯罪的,予以行政处分。

3.降低或取消警衔:对于受行政处分的警察,按照规定可以降低或取消警衔。4.停止执行职务、禁闭的措施:

对违反纪律的警察,必要时可以对其采取停止执行职务、禁闭的措施。

5.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警察在执行职务中,侵犯公民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依法予以赔偿。

其他:①县级以上的公安机关,可以在一定的区域和时间,限制人员、车辆的通行或停留,必要时可实行交通管制。

②县级以上的公安机关,经上级公安机关和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

秩序的突发事件,可以根据情况实行现场管制。可以采取必要手段强行驱散,对拒

不服从的人员强行带离现场或立即予以拘留。

③担任人民警察领导职务的人员必须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经人民警察院校培训,考试合格。

④人民警察的因公致残等同于现役军人的因公致残。

第二部分 警察专业知识

一、我国的政法机关

一、我国政法机关概述: ㈠我国政法机关的构成:

由党委政法员会、国家审判机关(法院)、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检察院)、公安

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及其领导的监狱、劳动教养机关、律师组织、公证机关,以及国家安全机关组成。

㈡各政法机关的性质和基本任务: 1.人民法院:

⑴法院的性质:是国家的审判机关。⑵法院的基本任务:

审判各种诉讼案件,惩治犯罪,保障人权,解决民事纠纷,调整社会关系,维

护社会秩序,保卫国家制度和利益,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通过审判活

动教育公民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法院审判的案件包括: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行政案件。

2.人民检察院:

⑴检察院的性质: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⑵检察院的基本任务:

①追诉危害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刑事犯罪分子,保卫国家安全和维护国家统一

制度,保障公共安全和维护社会秩序。

②追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各种犯罪分子,保护社会主义制度下各种合法的财产关系,维护社会主义的经济秩序。③追诉侵犯公民权利的犯罪活动,维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④通过检察活动,进行法律宣传。3.公安机关:

⑴公安机关的性质: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中具有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力量和

刑事司法力量。

在国家政权中,军队和警察是最主要的支柱。周恩来曾说:“国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

⑵公安机关的基本任务:①维护国家安全;

②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

③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人身自由;

④保护公共财产和个人合法财产;

⑤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 4.监狱:

⑴监狱的性质:是对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执行刑

罚,实施惩罚与改造的国家刑法执行机关。

⑵监狱的基本任务:对罪犯执行刑罚,惩罚和改造罪犯,预防和减少犯罪。5.劳动教养机关:

⑴劳动教养机关的性质:

是国家为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劳动教养法律、法规,收容、管理和教育挽救

劳动教养人员、完成劳动教养工作任务而依法设置的国家行政执法机关。⑵劳动教养机关的基本任务: ①依法准确使用劳动教养。

②依法准确、及时地收容劳动教养人员。

③对劳动教养人员依法实行严格、文明、科学管理。④认真做好对劳动教养人员的教育挽救工作。⑤积极开展劳动习艺和矫治。6.国家安全机关:

是国家安全工作的主管机关。它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反间谍工作和其他有关国家

安全工作。开展隐蔽战线斗争,保卫、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加强人民民主专政,维护政治稳定,保障国家安全。㈢我国执法机关的组织管理:

1.从纵向看:我国政法机关的组织分为两级:中央政府机关和地方政法机关,地

方政法机关又分为省、市、县三级。

2.从横向看:我国政法机关组织系统包括党委政法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国家安全机关。

除法院、检察院外,其他机关实行条块结合的双重管理体制。

㈣各政法机关的组织体系和机构设置: 1.人民法院:上下级法院是监督关系。2.人民检察院:上下级检察院是领导关系。

3.公安机关:实行双重领导体制:从人大,从上级。4.监狱:

①监狱的设臵主要包括两种:监狱、未成年犯管教所。

②监狱实行两级管理,国务院司法部主管全国监狱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行政部

门负责本地区监狱管理工作。

③监狱的设臵、撤销、迁移,由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批准。

5.(戒毒)劳动教养机关:

根据职权范围分为: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大中城市三级。

按照所属关系分为:政府部门的劳动教养领导机关,司法行政系统的劳动教养管理机关,按特殊带来单位对待的劳动教养执行机关。

命名:××省(市、自治区)××(地名)劳动教养管理所。

6.国家安全机关: 在中央成立国家安全部,在省一级成立国家安全厅,在设区市成立国家安全局。在设区市以上的党委设立国家安全领导小组。

二、我国政法工作的概述:

㈠政法工作的根本原则: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是政法工作的根本原则,也是首要的政治原则

政法工作的原则有:

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执法为民、依法办事、专群结合、改革创新的原则。

㈡党对政法机关工作绝对领导的必要性:

共产党执政时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坚持党的领导,是由政法机关的性质

及任务决定的。

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公安机关正确运用法律赋予的权力。

㈢党对政法工作绝对领导的途径:

1.政治领导;2.思想领导;3.组织领导;4.决策领导;5.法制领导。

决策领导包括:①进行宏观公安决策;②对重大问题作出必要指示;③做好组织协调工作。

㈣政法工作的根本路线:群众路线,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和组织路线。

政法工作的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是政法工作的宗旨和出发点。一切依靠群众:是政法工作的根本态度。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政法工作的基本方法。

㈤政法工作坚持群众路线的必要性:

1.坚持群众路线是政法机关的宗旨要求。

2.坚持群众路线是政法机关的职能要求。主要有两方面:保护人民、惩治犯罪。3.坚持群众路线是法律的要求。4.坚持群众路线是宝贵的经验。

执法为民是公安工作贯彻群众路线的重要方面,是公安机关执法思想的核心。

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 1.概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国家与法的理论同中国国情和现代

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实践经验的总结。2.内容:

⑴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①人民民主;

②法制完备;

③树立宪法法律权威;

④权力制约。⑵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①以人为本;

②保障人权;

③文明执法。

⑶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②合理合法;

③程序正当;

④及时高效。⑷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①把握大局;

②围绕大局;

③及时高效。

⑸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①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思想指导;

②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政治领导;

③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组织领导。

二、人民警察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一、警察的起源和发展: ㈠警察的起源:

1.警察的含义:指具有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惩治犯罪、保卫国家安全的国

家行政力量。

世界各国都拥有自己的警察力量。有国家甚至不设军队,但都设臵警察机构和专职警察力量。

2.警察产生的条件是:

⑴经济条件: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

⑵阶级条件: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⑶社会条件:维护统治秩序与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⑷政治条件:国家机器的形成。

警察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也必将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决定警察必要性的直接因素是由社会矛盾引起的犯罪、对抗冲突和社会秩序问题。

㈡警察的发展: 1.萌芽期的警察:

⑴时间:氏族公社向奴隶制国家过度过程中。

⑵功能:氏族武装从不脱离生产向独立武装力量转化。

在萌芽时期同时伴生监禁行为和审判行为的萌芽。

2.古代警察:

⑴古代警察的含义:指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执行警察职能的机构与官吏。

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警察的职能是由军队、审判机关和行政官吏分别掌管的。

⑵古代警察的特点: ①军警不分,警政合一。

②古代警察行使职权在法律上极不严格,神权、皇帝或长官的意志起决定作用。③私刑、私狱普遍存在。3.近代警察:

⑴近代警察的含义:指适应资本主义制度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专门执行警察职能的机构和官吏。

近代警察发端于西欧,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和社会分工日益细密的必然结果。

⑵近代警察的建立:

①较早建立警察制度的法国与英国:

a.1789年法国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了保安官制度。b.1790年据人权宣言建立市政警察。c.1801年拿破仑建立巴黎警察总局。d.1829年英国通过了《警察法》,并由罗伯特·皮尔建立了首都伦敦警察厅。②近代警察的管理体制:

由于受英、法两国警察制度的影响,形成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警察管理体制:地方自治制和中央集权制。地方自治制是以英国为代表的,这种警察管理体制的特点是警察受地方政府领导,中央政府只起监督作用。中央集权制是以法国为代表的,这种警察管理体制的特点是警察由中央政府统一领导。美国仿效英国,日本仿效法国建立了本国的近代警察制度。

③中国的近代警察制度:

a.1898年,湖南巡抚陈宝箴在长沙成立“湖南保卫局”,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专职警察机构。

b.1902年,袁世凯在保定创设了警务总局。创办了中国第一所警察专业学校:

保定巡警学堂。

c.1905年,清政府在北平建立“巡警部”,这是清政府的中央警察机构,也是中

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专职警察机构。

d.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南京临时政府将“巡捕”和“巡警”改为警察。e.1927年,蒋介石设立“内政部警政司”。把各省、市、县的警察机关改为“公 安局”。同时,设立了庞大的特务机构。f.1946年,设立“内政部警察总署”,各省、市、县警察机关改为“警察局”。旧中国近代警察的历史,是军、警、特结合在一起,镇压革命、迫害人民的历史。④近代警察的特征:a.警察职能的独立化。b.警察机构的专门化。c.警察管理的法治化。d.服装及装备的统一化。

二、我国人民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 ㈠新中国成立前的人民公安机关: 1.中央特科:

1927年12月在上海建立。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央机关设立的最早的保卫组织。

它的主要任务是:⑴保卫党中央机关和中央领导的安全;

⑵收集情报、掌握敌情;

⑶惩办特务、叛徒、内奸;⑷建立秘密交通联络和秘密电台。1933年党中央迁往苏区,特科工作于1935年结束。

功绩:积累了经验;收集了情报;保卫了领导;镇压了叛徒。

2.国家政治保卫局:1931年在瑞金成立。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人民政权的公

安保卫机关。

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召开的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上,成立了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以原来的苏区中央局保卫处为基础,组建了国家政治保卫局。

3.延安市警察队:

1938年5月成立了延安市警察队,全称“陕甘宁边区人民警察”,简称“边警”。

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支比较正规的人民警察队伍。

各敌后抗日根据地也相继建立了除奸保卫机构,如:晋察冀边区公安总局、晋绥公安局、冀鲁豫边区政府公安总局。4.社会部:

1939年2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党的高级组织内部成立社会部。

社会部的任务是:

⑴与敌伪特务、奸细作斗争,保障党的政治、军事任务的完成和组织的巩固;

⑵开展对敌情报工作和掌握敌人动向;

⑶进行锄奸宣传,培养锄奸骨干;

⑷负责军队和尚未建立民主政权的新辟根据地的锄奸保卫工作。㈡新中国成立后的人民公安机关:

1949年10月9日任罗瑞卿为第一任公安部部长,杨奇清为副部长; 10月15日第一次全国公安会议; 11月1日公安部正式成立。

1.“文革”前17年公安机关取得的伟大成就:

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健全了公安组织机构,明确了工作任务。

公安工作的组织形式由党的组织形式变为政权形式。

⑵清除反动势力的残渣、余孽和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污泥、浊水。⑶开展了镇压反革命运动。

镇反运动从1950年10月开始,到1953年6月结束。

⑷改造了大量战争罪犯。

⑸保证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保卫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

设的顺利 进行。

2.十年“文化大革命”使公安工作遭受严重挫折。3.在新的历史时期公安事业在改革中创新发展:

公安工作的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迅速转移到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上来,实现了公安工作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

三、人民警察的职责与权力

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职责: ㈠公安机关职责的含义和特点:

1.公安机关职责的含义:指公安机关依法在管理范围内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由

公安机关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

2.公安机关职责的特点:⑴法律性;⑵有限性;⑶政治性;⑷行政性;⑸责任性。㈡新世纪、新阶段公安机关担负的三大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

由“二十公”提出:①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②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③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㈢公安机关的职责:

公安机关有负责管理集会、游行、示威活动,监督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卫工作的职责。

1.法律规定的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的职责:

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其职责范围内的紧急情形,应当履行职责。2.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在公益方面应当履行的责任义务:

警察遇到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应当立即救助;

对公民提出解决纠纷的要求,应当给予帮助;对公民的报警案件,应当及时查

处。人民警察应当积极参加抢险救灾和社会公益工作。㈣公安机关主要警种:

1.治安警察:是负责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的人民警察。2.户籍警察:是负责管理户籍、掌握户口动态等户政工作的人民警察。3.刑事警察:是负责刑事案件侦破工作的人民警察。

“刑警”包括刑事侦查人员和从事刑事科学技术的法医、化验员、鉴定员、警犬训练员等。

4.交通警察:是负责维护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处理交通事故、进行交通安全管

理工作的人民警察。

5.外事警察: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对进出我国(边)境的外国人(包括无国籍

人)和我国公民进出管理的人民警察。

6.巡逻警察:是指在一定路线或一定地段用巡逻方式进行勤务活动的人民警察。7.督察警察:是对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执行法律、法规、遵纪守法情况进行监督的人民警察。

8.边防警察:负责维护我国边境地区的社会治安,处理边境涉外事务的人民警察。

边防警察实行义务兵役制,属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序列。1997年京津沪等九城市试点职业制人民警察。

9.消防警察,是同火灾作斗争的人民警察。

消防警察实行兵役制,属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序列。

㈤公安机关各警种的分工与协作:

各警种之间的分工是根据各警种的任务、职责、权限的不同而划分的,是为了

便利日常工作。这种分工是相对的,在发生重大事件时,往往是各警种联合作

战,在需要履行职责时,不允许以不属于其责权范围而拒绝执行。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权力: ㈠公安机关权力的概念及特点:

1.公安机关权力概念:是指公安机关为履行职责,依法采取的权威性措施和手段。

由于公安机关的权力是在法定职责限度内行使的,并受相应的制约,故又称为公安机关的权限。

2.公安机关权力特点:⑴法定性;⑵特许性;⑶强制性;⑷单向性。㈡公安机关的治安行政管理权: 1.治安行政处置权:

⑴概念:治安行政处置权,是指公安机关在治安行政管理时,依法对特定的人、物、事、场所采取的一种权力行为。⑵内容:命令,禁止,许可。2.治安行政处罚权: ⑴概念:

治安行政处罚,是公安机关对于不履行治安法规所确定的义务或者危及社会治

安秩序,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依法实施的行政处罚。

⑵内容: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和驱逐出境。

3.治安监督检查权:是公安机关依法对应负治安责任的社会团体、组织及个人履

行治安责任、预防治安问题的情况所进行的监督检查。4.劳动教养审批权:劳动教养是指对有违反治安管理经处罚仍不悔改,有轻微违

法行为而又不够刑事处罚的人所实施的强制性教育改造的行政强制措施,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种方法。5.治安行政强制权:

⑴概念:治安行政强制,是指公安机关在依法进行治安行政管理和实施治安行政

处罚时,为达到使行为人履行法定义务或接受处罚的目的,对不履行法

定义务或不服从治安行政处罚的人所采取的人身和物品的强制手段。⑵内容:强制传唤、强行带离现场和强制拘留、强制隔离、约束特定的人、盘问

检查等。

㈢公安机关的刑事司法权: 1.立案权:

⑴概念:立案是刑事诉讼活动的开始,只有经过立案,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才有

合法的依据,才能行使侦查权力。⑵内容:

①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报案或举报。②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控告。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并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①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立案。

②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不予立案。③对于不属自己管辖的,应及时移送主管机关处理。

2.侦查权:

⑴概念:侦查是指公安机关、检察院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依法进行的专门调

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⑵权力组成:

①有权收集证实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 ②有权讯问犯罪嫌疑人(包括传唤犯罪嫌疑人);

③有权询问证人(包括通知证人到公安机关提供证言)④有权对与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尸体进行勘验或检查; ⑤有权进行侦查实验;

⑥有权为收集犯罪证据和查获犯罪人进行搜查;

⑦有权扣押物证、书证(包括犯罪嫌疑人的邮件、电报); ⑧有权依照法律程序对刑事侦查对象的通信进行检查; ⑨有权对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定; ⑩有权通缉应当逮捕而在逃的犯罪嫌疑人。

公安机关因侦查犯罪的需要经批准,可以采取技术侦察措施。

3.刑事强制权:

⑴概念:刑事强制权是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由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使的强制权力。⑵权力组成:

①有权对犯罪嫌疑人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②有权依照《刑事诉讼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拘留、提请逮捕和执行逮捕。

4.刑罚执行权: ⑴概念:执行,是法定机关将法院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付诸实施的活动。⑵公安机关负责执行的刑罚:

①短期有期徒刑执行;②暂予监外执行;③缓刑执行;④假释执行; ⑤拘役、管制和剥夺政治权利执行;⑥驱逐出境执行。

短期有期徒刑指被判处1年以下或剩余刑期在1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㈣警械、武器使用权:公安机关依法享有使用警械、武器实施管理、守卫、保护、制服和杀伤的权力。

①有权依法对警卫、守卫、守护目标采取武装保卫措施,以确保其绝对安全; ②有权采取武装追捕、押解、看押、巡逻等措施; ③有权运用武装力量进行边防检查、边境守卫;

④为制止严重违法犯罪活动的需要,公安机关的人民警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使用警械; ⑤遇有拒捕、**、越狱、抢夺枪支或者其他暴力行为的紧急情况,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依

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使用武器。

㈤紧急状态处置权: 1.概念:

紧急状态处置,是指公安机关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对突发的重大

暴力犯罪、重大治安事件和重大治安灾害事故依法采取的非常措施。2.组成:⑴紧急优先权和紧急征用权:①紧急优先权;②紧急征用权。

⑵紧急排险权;

⑶管制权;

⑷戒严执行权。

三、其他国家机关人民警察的职责和权力: ㈠国家安全机关人民警察的职责和权力: 1.国家安全机关人民警察的法定职责:

⑴承担反间谍工作和其他国家安全工作,开展隐蔽战线的斗争; ⑵防范、制止和依法打击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违法犯罪活动; ⑶加强人民民主专政,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⑷保障、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促进祖国统一大业。2.国家安全机关人民警察的法定权力: ⑴刑事执法权;

⑵依法执行国家安全任务时的其他权利: ①查验证、调查权;

②进入有关场所和查档权; ③优先通行权;

④优先使用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场地和建筑物权; ⑤查验电子通讯设备权; ⑥提请免检权。

㈡监狱人民警察的职责和权力: 1.监狱人民警察的法定职责: ⑴亲自行使监管罪犯的职权; ⑵依法执行刑罚;

⑶保障罪犯合法权利; ⑷清正廉洁; ⑸严守纪律。

2.监狱人民警察的法定权利: ⑴执行刑罚权; ⑵管理监狱权; ⑶教育改造权;

⑷刑罚变更执行的建议权。㈢劳动教养机关人民警察的职责和权力: 1.劳动教养机关人民警察的法定职责: ⑴依法收容劳动教养人员;

⑵依法管理劳动教养管理所和劳动教养人员; ⑶维护劳动教养所的安全与稳定; ⑷依法对劳动教养人员进行教育挽救; ⑸依法组织劳动教养人员进行劳动生产; ⑹依法保障劳动教养人员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⑺依法对劳动教养人员按期解除劳动教养。2.劳动教养机关人民警察的法定权利: ⑴收容执行权; ⑵行政管理权; ⑶教育挽救权; ⑷考核奖惩权;

⑸解除劳动教养处置权。

㈣人民法院人民警察的职责和权力: 1.法院司法警察的法定职责: ⑴警卫法庭,维护审判秩序;

⑵值庭是负责传带证人、鉴定人,传递证据材料; ⑶送达法律文书;

⑷执行传唤、拘传、拘留;

⑸提解、押送、看管被告人或罪犯;

⑹参与对判决、裁定的财产查封、扣押、冻结或没收活动; ⑺执行死刑;

2.法院司法警察的法定权力:

⑴履行职责时,可以依法采取强制手段,依照有关规定使用机械甚至武器; ⑵为保障安全,可以对进入审判场所的非依法履行职务人员,进行安全审查,并

采取措施。

⑶遵照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的指令,对违反法庭规则的人员采取强制措施。㈤人民检察院人民警察的职责和权力:

1.人民检察院人民警察的法定职责:⑴保护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案发现场;

⑵执行传唤;

⑶参与搜查;

⑷执行拘传和协助执行其他强制措施;

⑸提解、押送、看管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

⑹送达法律文书;

⑺参与执行死刑临场监督活动。2.人民检察院人民警察的法定权力:

⑴为制止严重违法犯罪行为,可以依法采取强制手段,依照有关规定使用机械甚

至武器;

⑵对以暴力、威胁方式妨碍检查活动的人员,可以强行带离现场或采取其他强制

措施。

四、人民警察的义务与纪律

一、人民警察的义务:

㈠人民警察义务的概念与特点:

1.概念:人民警察义务,是指警察在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过程中必须作出的或不

得作出的一定行为的约束。2.特点:⑴警察义务主体的特定性; ⑵警察义务具有平等性;

⑶警察义务直接决定于国家的任用行为。㈡人民警察义务的主要内容:1.秉公执法,办事公道; 2.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3.礼貌待人,文明执勤; 4.尊重人民群众的风俗习惯。

二、人民警察的纪律:

㈠人民警察纪律的概念和特点:

1.概念:人民警察纪律,是指根据人民警察职业特点而制定的,要求人民警察在行使权力时必须遵守的义务性行为规范的总称。2.特点:

义务在道德层面上多一些,而纪律在职务职责层面上多一些。纪律和义务都有

强制性和约束性。纪律是最基本的要求,纪律是履行义务的基础,而义务则是

在履行职责基础上的进一步要求。

警察禁止参加罢工,禁止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或者任何个人或组织。

㈡人民警察纪律的内容:

1.政治纪律:是民警政治觉悟,政治行为和政治言论方面的规范。2.组织纪律:是对人民警察行动上的要求。

3.工作纪律:包括履行公务,秉公执法,文明执勤三方面。4.保密纪律。㈢五条禁令:

为严明纪律,树立公安队伍良好形象,2003年1月22日,公安部发布了加强公

安机关内部管理的“五条禁令”。2003年2月1日起施行。

五条禁令内容是:

1.严禁违反枪支管理使用规定,违者予以纪律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辞

退或者开除。

2.严禁携带枪支饮酒,违者予以辞退;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开除。3.严禁酒后驾驶机动车,违者予以辞退;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开除。

4.严禁在工作时间饮酒,违者予以纪律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辞退或者

开除。

5.严禁参与赌博,违者予以辞退;情节严重的,予以开除。㈣人民警察违法违纪处分的种类: 1.行政处分:

⑴概念:行政处分是国家行政机关根据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给予有违纪行为的公安民警的处分。

⑵种类: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人民警察受处分期间,不能享受正常的晋升职务、级别,其中受警告以上行政处分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

2.警纪处分:对受行政处分的人民警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降低警衔、取

消警衔。对违反纪律的人民警察,必要时可以对其采取停止执行职 务、禁闭的措施。3.刑事处罚:

对违反纪律构成犯罪的人民警察,按照刑法规定,依法给予刑事处罚。

五、人民警察执法监督

一、人民警察执法监督概述:

㈠人民警察执法监督的概念和特征:

1.概念:人民警察执法监督,是指法律授权的机关以及公民和社会组织对公安机

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的活动和遵守纪律的情况所实 施的监督。

2.特征:⑴监督对象的特定性;

⑵监督主体的广泛性;

⑶监督形式的多样性;

⑷监督过程的程序性。㈡人民警察执法监督的分类: 1.根据监督主体分类:

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检察机关的监督、审判机关的监督、行政监察机关的监督、公安机关内部的监督、公民和社会的监督。2.根据监督主体与对象的隶属关系分类: ⑴外部监督:

监督主体是公安机关以外的其他机关、组织和公民个人,主要有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行政监察监督、检察监督、行政诉讼监督、社会监督等。⑵内部监督:

监督主体是公安机关自身,主要有督察监督、法制部门监督以及行政复议和国

家赔偿制度等。

3.根据实施监督的时间分类: ⑴事前监督:

包括上级对下级执法工作方案事前的审核,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提请逮捕犯罪

嫌疑人的审查批准等。

事前监督可以提前预防和避免违法现象的发生。⑵事中监督:

包括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侦查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行为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督

察机构对人民警察的执法活动进行现场督察等。

事中监督具有控制作用,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⑶事后监督:

包括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等。

事后监督对违法行使职权所造成的后果,予以纠正和赔偿,具有救济作用。4.根据监督行为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分类: ⑴直接监督:

指监督主体的监督行为具有直接的法律效力,能产生直接的法律后果的监督。

包括检察机关作出的批准或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法院作出的撤销公安机关

具体行政行为的判决等。⑵间接监督:

指监督主体的监督行为不具有直接的法律效力,不能产生直接的法律后果的监

督。包括社会组织、公民的监督和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等。㈢人民警察执法监督的意义:

1.是实现公安机关职能的重要条件;

2.是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的重要手段; 3.是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

4.是加强公安机关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和途径。

二、人民警察内部执法监督: ㈠督察制度:

1.督察制度的概念:是公安机关督察机构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

责、行使职权和遵守纪律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制度。2.督察监督的主要方式:

⑴进行明察和暗访; ⑵专项督察和集中督察;

⑶手里喝茶检举控告;⑷组织开展警务评议。3.督察机构的权限:

⑴督察机构对本级公安机关所属单位和下级公安机关拒不执行法律、法规和上级

决定、命令的,可以责令执行;对本级公安机关所属单位或者下级公安机关作

出的错误决定、命令,可以决定撤销或者变更,报本级公安机关行政首长批准 后执行。

⑵督察人员在现场督察中发现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违法违纪的,可以当场处置: ①对违反警容风纪规定的,可以当场予以纠正;

②对违反规定使用武器、警械以及警用车辆、警用标志的,可以扣留其武器、警

械、警用车辆、警用标志;

③对违法违纪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以及拒绝、阻碍督察人员执行现场督察工

作任务的,必要时,可以带离现场。

⑶督察机构认为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违反纪律需要采取停止执行职务、禁闭措施的,由督察机构作出决定,报本级公安机关行政首长批准后执行。

⑷督察机构认为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需要给予行政处分或者降低警衔、取消警衔的,督察机构可以提出建议,移送有关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⑸督察机构在督察工作中发现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

法处理。

㈡法制部门监督制度:

1.法制部门监督制度的概念:

指公安机关的法制部门,对下级公安机关、本级公安机关所属业务部门、派出

机构及其人民警察的执法活动实施的监督。

法制部门的主要职能:综合职能,办案职能,依法监督、检查职能。

2.法制部门监督的方式:

⑴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执法程序和制度进行监督。

⑵对起草、制定的有关执法工作的规范性文件及制度、措施进行法律审核。⑶对疑难、有分歧、易出问题和各级公安机关决定需要专门监督的案件,进行案

件审核。

⑷组织执法检查、评议。⑸组织专项、专案调查。

⑹依照法律、法规进行听证、复议、复核。⑺进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

⑻各级公安机关决定采取的其他方式。3.法制部门监督的权限:

⑴对错误的处理或者决定予以撤销或者变更。

⑵对拒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责令其在规定的时限内履行法定职责。

⑶对拒不执行上级公安机关决定和命令的有关人员,可以停止执行职务。

⑷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违法行使职权已经给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造成损害,应当按照《国家赔偿法》的规定给予国家赔偿。

⑸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在执法活动中因故意或者过失,造成执法过错的,按照《公

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规定》追究执法过错责任。㈢公安行政复议制度:

1.公安行政复议制度的概念:

公安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公安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

犯其合法权益,依法提出申请,由受理的公安机关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

和决定的活动。

2.公安行政复议的适用:

不适用的范围:①不服公安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提出申诉。

②不服公安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或者其他处理,依法申请仲裁或者向 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上述争议均不能提起公安行政复议。㈣公安赔偿制度:

1.公安赔偿制度概念:

公安赔偿,是指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

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由国家承担的赔偿。

公安赔偿是国家赔偿的一种,包括公安行政赔偿和公安刑事赔偿。

其赔偿责任的主体是国家,而赔偿义务的主体是具体实施侵犯行为的公安机关。

2.公安赔偿的构成要件:

⑴主体要件: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

⑵行为要件: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行使职权的行为。⑶后果要件; ⑷因果关系要件。

3.公安行政赔偿:是指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违法行使行政职权,侵犯公民、法

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由国家承担的赔偿。4.公安刑事赔偿:是指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违法行使侦查职权,侵犯公民、法

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由国家承担的赔偿。

因未达到法定责任年龄或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而不负刑事责任的人被羁押的,不构成公安刑事赔偿。

5.公安赔偿的方式: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能够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的,予以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

三、人民警察外部执法监督: ㈠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制度:

1.概念: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是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公安机

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活动的监督。2.方式:

⑴通过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行使职权的活动进行制约。⑵对各级政府制定的有关公安工作经费的预算、决算进行审查,作出批准与否的决定。

⑶依法改变、撤销受监督机关制定或批准的不适当的法律、法规、决定和命令。⑷听取公安机关关于法律实施情况的报告,对法律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有权要求

公安机关进行汇报,提出批评、意见、建议或者作出决定。

⑸通过对公安工作中的违法违纪行为提出议案,要求公安机关报告有关情况,改

正错误的、不适当的行为。

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享有受理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提

出的申诉和意见的监督权。㈡行政监察制度:

1.概念:行政监察监督,是指行政监察机关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行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决定、命令的情况和违法违纪行为所实施的监督检查。2.方式:⑴经常性的一般检查;⑵专项检查;⑶立案调查。3.职权:⑴检查权;⑵调查权;⑶检察建议权;⑷处分权。㈢检察监督制度:

1.概念:检察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通过行使检察权,依法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

警察遵守和执行法律的情况进行的法律监督。2.方式:⑴立案监督;⑵审查批捕;⑶审查起诉;

⑷侦查活动合法性监督; ⑸执行监督。

㈣行政诉讼制度:指人民法院通过行使行政审判权,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具体审理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的一种监督形式。

三大诉讼包括:行政诉讼,民事诉讼,刑事诉讼。不能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形: ①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②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③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 ④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㈤社会监督制度:

1.概念:社会监督,是指来自国家机关以外的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对公安机关及

其人民警察执法活动的监督。2.社会监督的形式:

⑴人民政协通过批评、建议等方式的监督。

⑵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通过批评、建议、控告、检举等方式的监督。⑶公民个人通过检举、控告等方式的监督。

⑷新闻机构通过揭发、检举、控告等方式进行舆论监督。3.接受社会监督的形式:⑴警务公开制度;

⑵110接受群众投诉制度;

⑶特邀监督员制度。

六、人民警察的素质和职业道德

㈠人民警察的素质:指人民警察应具备的政治思想、业务能力、文化水平、心理

特征、身体状况诸方面条件的总和。

㈠政治素质:指人民警察应当具有的政治觉悟、理想信念、道德品质和革命人生

观的综合体现。㈡业务素质:

1.概念:业务素质是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务,完成各项任务的实际本领,是公安

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综合体现。

2.内容:岗位专业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变决断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写作表

达能力。

㈢法律素质:指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所应具备的法律意识、法律知

识和执法技能的综合体现。

㈣文化素质:文化素质不仅指人民警察必须具有相应的文化程度,而且要求人民

警察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

㈤心理素质:指人民警察在特定职务活动中心理活动的综合体现。

㈥身体素质:是人民警察各种才能得以正常发挥乃至超常发挥的物质基础。

一、人民警察的意识:

㈠大局意识:经济建设是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公安机关必须自觉服从服务于这

个大局,积极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为现代化建设创

造和谐的社会环境。㈡政治意识:“国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公安机

关在新时期的总任务。

㈢忧患意识:要充分认识到,虽然剥削阶级已经消灭,但阶级斗争并没有结束,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激化。㈣群众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宗旨,维护最广大

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公安机关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㈤法治意识:公安机关的性质、任务决定了公安机关在依法治国过程中将发挥十

分重要的作用。

三、人民警察的职业道德: ㈠概念:

人民警察的职业道德是指人民警察在依法履行职务活动中所遵循的道德原则 和道德规范。鲜明的阶级性、广泛的人民性和行为的表率性,是人民警察的三

个最显著的特征。

㈡内容:1.对党忠诚:其要点是:坚定信念,听党指挥,维护宪法,忠于祖国。2.服务人民:其要点是:热爱人民,甘当公仆,爱憎分明,除暴安良。3.秉公执法:其要点是:不徇私情,不畏权势,严禁逼供,不枉不纵。4.清正廉明:其要点是:艰苦奋斗,克己奉公,防腐拒贿,不沾不染。5.团结协作:其要点是:顾全大局,通力协作,相互尊重,相互支持。6.勇于献身:其要点是:忠于职守,听从命令,遵守制度,保守机密。7.严守纪律:其要点是:服从领导,听从命令,遵守制度,保守机密。8.文明执勤:其要点是:谦虚谨慎,不耍特权,礼貌待人,警容严整。

四、人民警察的核心价值观:指人民警察对自身存在意义、价值追求的根本看法

7.综合基础知识,精心整理 篇七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课,合作探究能力

作为一门综合课程, 《历史与社会》大力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为学生终身学习、持续发展奠定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为此, 《历史与社会》教材在单元结构的编排上, 每个单元均专门设置了一堂综合探究课, 其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所谓合作探究能力, 即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 通过组建合作小组, 各小组成员互相配合协作, 提出问题、收集证据、总结交流、评价反思, 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在此联系自身《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综合探究课的教学经历, 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良好的合作意识、具体的交往礼仪和探究方法是合作探究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

学生有了良好的合作意识, 掌握了一定的交往礼仪, 他们就会乐意与他人合作, 与他人分享喜悦与忧愁。但在平时的教学中, 笔者发现, 学生的合作意识不强, 交往礼仪欠缺, 主要表现在:小组讨论时, 有些同学以自我为中心, 不关心周围的人和事, 只关注自己的发言, 不喜欢倾听别的同学的意见与建议;小组中, 学习好的同学或能力强的同学的观点或思想占了主导地位, 其他同学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 如当一同学表达不清楚或不流利时, 有“权威”的同学说他“你真笨”;由于分工不明确, 常有“做事的人做得要死, 不做事的人无所事事”的现象;小组间比赛竞争时, 缺乏团队精神, 失败后互相指责埋怨等。

为改变这些不良现象, 笔者在平时的单元教学中, 采取措施, 运用多种方式, 如组织开展游戏活动, 讲生动有趣的故事, 播放有教育意义的影视片段等,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使他们认识到现代社会中团体合作的重要性;同时使他们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礼仪, 如何学会倾听, 学会互相帮助, 同学相见时怎样打招呼, 来了客人如何迎接, 同学之间如何送礼, 等等。

在教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第一课时, 通过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圆和画方, 使他们认识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导入新课后, 组织了一个“同舟共济”的小游戏:将全班分成六组, 每组六人;首先每组地上放一张大报纸, 要求各组成员想方设法地抱成一团, 用单只脚踏在报纸上站立10秒钟;此后逐渐将报纸撕剩一半, 用单脚站立的报纸的面积越小的那一组获胜。此游戏既让学生们了解了规则的含义, 又领悟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会运用到许多具体的探究方法, 如采访法、问卷调查法、辩论法、小组讨论法、收集资料的方法, 等等。学生是否掌握了这些方法将直接影响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 因此, 教师应采取措施让学生掌握这些方法。笔者在教学中十分注重这一点, 并注重通过开讲座、现场指导、组织观摩、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上述方法。

二、合理构建合作小组, 明确分工是小组合作探究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

小组合作探究能否取得预期效果, 有赖于合作小组的合理组建与小组各成员的明确分工。若小组人员太多, 既不容易进行明确的分工, 也不利于对个体学习情况的检测;小组各成员分工不明确, 往往存在互相扯皮的现象。鉴于笔者所任教的班级人数有36人, 分组时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 将每个小组分成4~6人。各小组成员在性别、兴趣、能力、学习成绩等主要方面合理搭配, 保证组内各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 小组之间合理竞争的公平性。当然, 针对不同的探究主题, 分组的形式也会灵活变通。每个小组各成员进行明确分工, 根据各成员的性格和能力特点设置了主持人 (管理活动的开展、小组秩序纪律的维护、对各成员的协调) 、记录员 (记录小组各成员讨论交流的内容、撰写成果报告等) 、发言人 (代表该小组在全班发言) 、收集员 (从网络、报刊杂志上收集信息资料) 等角色。小组成员为五六人时, 分别增加收集员一二人。上述角色可以相互补充, 比如, 小组长也可以是发言人、记录员, 发言人也可以是记录员等, 这些角色实行定期轮换制。为改变传统“秧田式”座位编排不利于生生互动的局限, 在课桌椅的编排上, 笔者采用了“○”型、“U”型、会议型、“T”型、半环型等多种形式 (如图1) , 大大方便了学生间的合作交流, 提供了表现自我、展示个性的机会, 满足了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当然, 每一种编排形式都各有优缺点, 要根据具体的探究主题采用相应的形式。

如在教学综合探究九“实话实说话‘流行’”一课时, 针对学生中的“追星”现象, 设计了五个供讨论的问题: (1) 据你们了解, 现代中学生主要喜欢哪些歌星、明星、球星? (2) 你认为中学生追星都有哪些原因? (3) 随着年龄的增长, 你看待中学生流行追星的观点有哪些变化? (4) 在对待追星问题上, 青少年学生和父母亲以及老师之间往往存在哪些分歧?为什么? (5) 作为一名青少年学生, 你认为追星对你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将全班分成六个小组, 每组六人;在座位编排上笔者采用“U”型式, 这既利于教师纵览全貌, 又利于各小组间的交流互动;组织指导各小组进行角色分工, 一人担任主持人, 负责讨论活动的开展, 维持现象秩序;组内发言时, 所有人均为发言人, 依次对五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向全班汇报交流时派一人代表小组发言;一人担任记录员, 将各成员的发言内容一一记录下来。这种组织形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小组各成员的主动参与性, 锻炼了合作意识与协作精神。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小组合作探究活动顺利开展的保证

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并取得预期效果, 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在综合探究课中, 教师是规划设计者、管理协调者、指导合作者, 教师要扮演好这些角色。

1. 规划设计者。

《历史与社会》每个单元的综合探究课均规定了探究主题, 设计了大致的教学过程, 但比较笼统、宽泛, 教师在组织学生探究时需要加以具体化、细化, 如全班要分成几个小组, 小组座位如何编排, 具体采用何种探究方式, 具体的尝试探究内容是什么, 等等。教师事先应根据学生特点加以具体规划设计, 有时针对学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要对原有的教学内容和活动过程加以调整, 甚至专门组织一次探究活动。《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综合探究六的主题为“大众传媒的影响”, 该课通过简单介绍大众传媒在历史上的发展情况, 设置了一场关于“青少年与电视”的讨论, 引出“传媒对青少年的影响究竟是利大于弊, 还是弊大于利”的思考, 组织学生在长辈中进行访谈调查, 再组织一次班级辩论会, 最终使他们认识到大众传媒各有利弊, 要做到合理使用。

事实上, 若该课按照教材的原有设计组织探究活动完全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但考虑到学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富裕家庭, 许多学生家庭购置了电脑, 接上了互联网, 再加上学校每周安排了三节电脑课, 这为学生们充分接触网络提供了良好的软硬件条件。学生们对此极感兴趣, 甚至有一部分学生达到痴迷的程度, 只要课堂上一提到“电脑”、“网络”、“QQ”等词, 学生们就议论纷纷, 教室里就十分热闹。但很多学生不能合理使用电脑网络, 影响了身心健康。虽然电视与电脑网络均为重要的大众传媒, 存在很多相似之处, 但毕竟电脑网络在内容的丰富性、使用的灵活性上优于电视, 同时也拥有自身的许多特色, 为此, 笔者在上好原有综合探究课之后, 又专门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青少年与互联网”的探究活动, 依次设计了三个探究问题: (1) 互联网与电视有哪些相同点, 有哪些不同点? (2) 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究竟是利大于弊, 还是弊大于利? (3) 青少年应该如何合理使用互联网?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积极探究。课前翻阅报刊杂志、搜索互联网、观后影视收集资料, 课中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课后认真总结反思。通过此次探究活动, 既培养了学生们的合作探究意识, 又使他们知道了应如何合理使用互联网。

2. 管理协调者。

良好的班级秩序与小组纪律是顺利开展合作探究活动的保证。各小组在开展合作探究活动的过程中, 难免会出现个别学生故意捣乱、开小差、大声喧哗等过激行为, 而影响活动开展的不良现象, 同时, 一些学生因性格过于内向或不善于表达等, 还可能导致小组合作活动“冷场”。对于前者, 教师除了制订详细的活动规则来规范、约束他们的行为外, 还需要进行现场管理, 自始至终都维持好班级的纪律;对于后者, 教师要力图通过营造宽松的气氛来鼓励这些学生积极行动。教师在扮演好管理者的同时, 也要扮演好协调者的角色。由于小组内可能存在分工上的不合理, 个别学生会产生不满、甚至敌对情绪, 小组与小组之间在竞争过程中为维护自身利益会出现矛盾冲突, 这些都需要教师从中协商、调解。

3. 指导合作者。

小组各成员由于在性格、兴趣、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 他们在合作探究的实践过程中经常会有各种不同的问题产生, 教师要经常穿梭在各小组中及时给予指导帮助, 方式可以多样, 如提供资料、讲解示范、与学生辩论、纠正错误等。在各小组成员进行合作探究的过程中, 教师既可以作为小组顾问参与到学生的小组学习研讨之中, 对他们的观点提出质询, 引发他们深思, 给予帮助;也可以作为小组一员承担一部分任务, 收集资料, 发表观点。

8.综合基础知识,精心整理 篇八

要想在语文课堂上进行“语用”教学,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筛选资源是保证。小学语文这门学科应着力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教师悉心研读教材是为教学服务的,不能把自己的阅读所得全部作为教学的内容,面面俱到不可能,要“取舍”,做到“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保留其洁净之美、简约之美。那该选哪一瓢呢?

一、可以精选需要积累的词句

语文学习是范例学习。大量的心理语言学的实例证明,流利地使用语言的能力来自储存在人脑记忆中以往体验过的大量语言范例。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比如,(苏版三下)《槐乡五月》,课文的语言如诗般美妙动人。比如,课后第三题的六个叠词“白茫茫、白生生、喜盈盈、傻乎乎、甜丝丝、香喷喷”,这种ABB式的词语就值得归类梳理,让学生读读、品品、背背,可以丰富其语言积累,提高其认识事物的能力。再如,文中对称句式的妙用,“‘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甜的蜜。‘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这两句有声有色,有花有果,有滋有味,值得作为范例让学生背诵积累并仿写。

二、可以精选需要品味的语言

语言文字的品味是学生阅读能力形成的关键因素。而学生只有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才能感悟到语言的魅力所在,从而在以后的阅读中关注语言,主动积极地去思考。为了培养学生对语言敏锐的感受能力,阅读教学不能一味抓情节,应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富有生命力的词语和生动的句式。比如,“……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槐乡五月》这一段文字直接写花香的词就有六个:“香喷喷”“清香”“醇香”“浓香”“香气”“香海”,足见其香。此外,文中的“省略号”和“浸”字同样让人感受槐花香味之浓烈。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把玩一番。其次为了凸显文本的核心价值,我们可以充分挖掘出教材中看似普通的语句、寻常词语的丰富内涵,让学生多品味语言。比如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苏版五上)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人物平淡的语言、动作等描写品评林冲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应该说“让”是林冲的最本质的品格。林冲“躬身施礼”“起身让座”,是“礼让”;被洪教头奚落、羞辱了一顿,他不但不怒,反而连声说“不敢,不敢”是“忍让”;洪教头掂起棒来,“耍了一阵”,大喝一声:“来!来!”林冲说“请教了”,是“谦让”;一交手,洪教头举起棒“劈头打来”,三五回合后,林冲找了个破绽,却只是“一扫”,洪教头“扑”地倒地,而未受伤,是“宽让”。

三、可以精选需要诵读的内容

人民日报社副社长、著名作家梁衡这样介绍自己学习语文的经验:“大量阅读还不够,语文学习最基本最简便的方法就是背书。要背下来,才能将众多的资源转化成自身的营养。”语文学习要让学生学有所得,须诵读(朗读、背诵)。注重基础知识的有效积累,比如,学完杨万里的《小池》(苏版6册),可以设计:夏日,公园里鲜嫩的荷花在水面上刚露出尖端,便有蜻蜓欢悦地飞来立在上面。看着这情景,我不由吟诵道……仍以《槐乡五月》为例,这么美的课文教师可以用煽情的语言激发学生诵读:放眼望去——“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仔细观赏——“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的小辫”;用心聆听——“‘嗡嗡嗡……‘啪啪啪……”;用力深吸——“……清香、醇香、浓香……”;赶快品尝吧——“吃咸的,浇上麻油、蒜泥、陈醋;吃甜的,撒上炒芝麻、拌上槐花蜜”……

四、可以精选需要研读的关键词

“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我们对一个词、一句话、一个细节描写、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轻易放过,要细细体会它们的作用。俗话说得好,字词有温度,文字知冷暖。以《谈礼貌》一课为例,朱师傅为周总理理发,一不小心在脸上划了一道小口子,朱师傅深感不安,可是周总理只一句话就打消了朱师傅的顾虑。这句话非常神奇,里面肯定有大学问。细读不难发现,从提示语中的一个“安慰”可以读出周总理的宽容;从“这不能怪您,怪我咳嗽没有向您打招呼,还幸亏您刀子躲得快哩!”可以读出周总理不光宽容,还把责任全转移到自己身上了;从一句话连用了三个“您”,可以读出周总理对朱师傅十分尊重。文章不是无情物,一言一句总关情。从简朴的一句话里读出了安慰,读出了尊重,读出了学识,文雅、和气、宽容的周总理的形象在我们心中立起来了。这就是研读文本的大学问,大智慧。

五、可以精选需要拓展的文本

新课标提出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缺乏这种能力的教师当然也不算是一名合格的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因此,凡与文本有关的,教师都应通过看工具书或上网查询等方式积极查阅,解决心中的疑问,丰富教材的内容。比如,我们教材中有一种文体,叫科普小品文,像四年级的《雾凇》,六年级的《大自然的文字》,三年级的《石头书》等,这样的文章科学性较强,备课时你必须查阅相关资料,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只有让自己拥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面对学生的质疑,面对突发的状况,面对“异样的声音”,才不会惊慌失措,解决问题的手段才能灵活多变。

上一篇:语文学业评价实践谈下一篇:《鸿门宴》总结分析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