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反思性教学初探

2024-09-07

中学语文反思性教学初探(共11篇)

1.中学语文反思性教学初探 篇一

中学语文集合教学初探(下)

教之以法――集合教学的核心

叶圣陶主张“必须废除现在通行的逐句讲解的办法”,并指出“这办法的最大毛病在于学生太少运用心力 的机会”(见《论集》)。

集合教学法的课堂教学首先摈弃的正是这种把课文孤立起来的逐句讲解的教法。在这里,它不是以一篇课 文为教学内容,而是以一类课文为例子,立足于这类课文(即某个集合)所涉及的知识的共性及其规律,引导 学生去探究,去掌握并运用来解决问题。在具体教法上,引入学生都熟知的数学教法,即从某个定理的导入、公式的证明到例题的分析到推广和应用。这里的“定理公式”就是一类课文所涉及的知识的共性及其规律,“ 例题”就是教材课文,“推广应用”就是运用规律进行阅读分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简而言之就是“授之 以本,教之以法”,“本”是规律,“法”是方法。

以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为例,如果我们的教学只停留在就事论事上,那么学生就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 然的:要他们归纳一篇没教过的同类文章的中心思想,就会一筹莫展,无从下手;即便说出来,也很少能归纳 得准确而完整的。这种教法就像教数学,只告诉学生某个题目的答案,却不教会学生如何解出这个答案的道理 、方法和步骤,怎么能行呢?集合教学则完全不同。

譬如上文提到的在进行高中第二册叙事散文的集合教学中,首先遇到的是课文中心思想的问题。学生先通 过预习,参考了课文前的“提示”,写出了各篇课文的中心思想。但对题目(1)要求从中找出归纳中心思想的方 法这一点,答案是笼统的、不完整的,这是在情理之中的。但毕竟学生通过初步的实践,积累了感性认识。这 是第一步。

第二步,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比较对照,寻找内中的规律。这一步是以课堂为基点,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下, 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关键一环,是集合教学的核心,它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施的。其具体推导过程如此:

1.由预习题目(9)得知:叙事散文主要是通过写人记事来表现主题表达作者某种思想感情的。因此,这就是 我们归纳一篇叙事散文的中心思想的主要依据。

2.从学生在此以前已归纳好的五篇课文的中心思想看,以写人为主的和以记事为主的中心思想的归纳是同 中有异的:相同的是都包含了“写了什么”和“表现或反映了什么”这两方面的内容;不同的是各自具体的写 作对象和中心思想的表现形式。

3.“写了什么”是指文章的具体材料。由此引出“题材”的概念。所谓“题材”是指构成文学和艺术作品 的材料,即作品中具体描写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现象。因此,要归纳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首先必须正确把握作 品的题材内容。

4.以写人为主的叙事散文,人物是作品主要描写对象,因此其题材一般是:(1)中心人物的事迹,或生活经 历,或遭遇等(常以第三人称写,如《火刑》、《包身工》);(2)作者与中心人物的关系、交往(常以第一人 称写,如《琐忆》、《猎户》)。以记事为主的叙事散文,事件是作品主要的叙述对象,因此其题材一般是: (1)中心事件的始末经过(第一或第三人称都有,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2)某个时期或某个大事件中 的几件事(这些大多是回忆性散文,以第一人称写,如《幼学纪事》)。由此,我们在阅读这类文章时,先要 看作品的写作对象主要是什么,次看它是以什么人称写的,写了什么,这样就能准确地把握文章的题材,并能 正确地归纳出来。――这就是归纳叙事散文题材内容的规律与方法。

5.“表现或反映了什么”是指文章的思想内容,即所说的“主题”。引出“主题”的概念:文学、艺术作 品中所表现的中心思想,是作品思想内容的核心。这种思想内容是作者通过作品中记叙描写的具体材料(即题 材)来反映或表现的。强调:题材是思想的基础,一定的思想必须由一定的题材才得以存在并反映出来。离了 题材,思想内容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6.以写人为主的叙事散文,作品是通过刻画人物来表现他的某种思想性格、精神品质,同时,也表达作者 对所写人物的某种情感(或褒或贬)或者是造成人物性格及精神状况的原因表示作者的看法与态度(如《包身 工》的主题则侧重于表现作者对造成包身工如此悲惨的社会制度的揭露与抨击)。以记事为主的叙事散文,其 主题一般是通过记事来反映某种社会现象、风尚或生活本质等,同时也表现作者对此的某种感情、态度或立场 等(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赞扬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风尚)。总之,从题材看思想内容, 这便是归纳一篇叙事散文思想内容的规律与方法。

7.由此归纳叙事散文中心思想表述的公式:

本文通过记叙题材,表现或反映了思想内容。

8.最后总结如何归纳一篇叙事散文中心思想的方法与步骤:

(1)明确文章的主要写作对象;

(2)看文章是以何种人称写的;

(3)由此归纳文章的题材内容;

(4)进而归纳文章的思想内容;

(5)按公式表述文章的中心思想。

完成了第二步,就是“定理公式”的推导,得出了规律与方法,就转入“例题的分析”。第三步,由学生 运用上述得到的归纳中心思想的方法与步骤,以教材为例子,进行分析归纳。由于掌握了规律,有了方法与步 骤,学生心目中原来不可捉摸和无从下手的问题,一下子豁然开朗,变得容易起来,真有像解答出一道数学难 题似的快感。如归纳《琐忆》一文的中心思想:

(1)本文是以写人为主的,中心人物是鲁迅先生;

(2)本文记叙了作者与鲁迅先生交往中几件琐事(根据以写人为主的叙事散文第一种题材归纳法);

(3)本文表现了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人格,表达了作者对鲁迅的怀念和崇 敬之情(根据第一种思想内容归纳法);

(4)由上得出中心思想:本文通过记叙作者与鲁迅先生交往的几件琐事,再现了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人格,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怀念和崇敬之情(根据中心思想表述的公式)。

第四步,由横而纵,由分而总。如果说集合教学的课堂教学其前三步是将集合中各篇教材涉及的共同的属 性一一抽出来,进行横向的比较分析,得出一个个的规律与方法的话,那么第四步就是运用这些规律与方法, 对每篇教材进行纵向的综合分析,归纳总结,还课文以完整的形象。因为每篇课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进行 分解分析后,还必须经过综合一环。上述所举的叙事散文集合教学的预习作业中题目(16)就是为达到这一点而 设计的综合训练。经过这样的综合归纳,就能使学生对每篇课文有一个完整的概念。这就好比在学修机器的, 先必须熟悉机器上每个零件的构造、功能以及在整部机器中所处的位置;然后再把这些零部件按其功能与所处 的位置组成一部完整的机器。这就是由横而纵,由分而总的过程。

教是为了不教――集合教学的目的

集合教学既以“授之以本,教之以法”为其核心,那么它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就是叶圣陶说的“不需要教 ”。集合法的“教”,是教会学生探求、掌握并运用语文知识的结构及其规律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 方法。它授的“本”,教的“法”,是全方位的,循序渐进的`,纵横交叉式的。

纵向的是指阅读理解或鉴赏分析特定文体的能力与方法。如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和剧本), 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乃至文言文的一般规律及其阅读分析的方法步骤。

横向的是指语文基础知识及其运用的方法和适合各类文体的阅读方法。例如理解词语在文中含义、把握文 中关键语句、概括具体内容、阐述抽象内容、解释含蓄语句、把握文章思想、分析段内层次等方法。

这些纵横向的方法又直接指导学生去掌握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及常见应用文的一般写法。因为“文无 定法,大体则有”,所以,学生通过集合教学,掌握了“大体”,不仅阅读能力提高了,而且写作能力与水平也相应地得到提高。

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当学生一旦真正掌握了“本”与“法”,是能渐入“不需要教”的佳境的。譬 如学生在高一经过一学年的集合教学后,进入高二,碰到了夹叙夹议的复杂记叙文。由于学生掌握了阅读这类 文章的纵向方法,又学到了横向上的一些阅读方法,所以对像鲁迅先生的《为了忘却的记念》这样一篇比较难 懂的复杂文章,阅读起来就显得较为得心应手,有时确能达到“不需要教”的境地。譬如该文中第四部分的第 11自然段:

可是在中国,那时是确无写处的,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我记得柔石在年底曾回故乡,住了好些时,到上 海后很受朋友的责备。他悲愤的对我说,他母亲双眼已经失明了,要他多住几天,他怎么能够就走呢?我知道 这失明的母亲的眷眷的心,柔石的拳拳的心。当《北斗》创刊时,我就想写一点关于柔石的文章,然而不能够 ,只得选了一幅珂勒惠支夫人的木刻,名曰《牺牲》,是一个母亲悲哀地献出她的儿子去的,算是只有我一个 人心里知道的柔石的记念。

这段文字历来是个难点:它的主旨是什么?作者写的两件事的目的是什么?又是怎样的关系?如果没有阅 读能力,就难以正确的理解。那么,这些学生能否在老师“不教”的情况下进行阅读,独立地作出正确的分析 呢?

经过二三分钟的思考,学生纷纷举手了,综合他们的回答的要点如下:

1.本段是先议后叙,头一句议论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白色恐怖的严重。

2.其后围绕这一点记叙了两件事。先是写柔石省亲遭非难,后是写作者选画悼柔石。前者是交代后者“选 画”的原因。后者才是记叙的主体,目的是印证开头的议论(注:加点的部分是由最初的“回家探望母亲,朋 友责备,作者同情”简化到这五个字的,是学生经过争论、筛选,最后才确定到如此言简意赅的)。

3.因此,本段的主旨应该是: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白色恐怖的严重。

当老师问这段文字所表达的意思与文中《七律・惯于长夜过春时》一诗中哪两个诗句的意思最贴切时,全 班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学生的答案是令人满意的。看得出,学生们也都感到了一种快感,一种“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的快 感。

要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规律与方法的“推广应用”也是重要的一环。这种“推广应用”是指多种途 径的训练。或者由教师根据教学需要,有针对性地精选精编课外阅读题和各种形式的基础训练题,以自测和考 查相结合的形式,测试学生能否将课内学到的规律与方法运用于具体的解题之中,阅读分析能力是否有了提高 ,还存在哪些薄弱环节和问题等,及时总结,以利再教再学。或者组织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扩大阅读面,开展 书评、影评活动,鼓励学生“亲口尝梨”和“下水游泳”,在实践中锻炼,不断提高自己将语文基础知识和技 能用于现代生活的能力和本领。

综上所述,中学语文集合教学立足于语文学科的知识结构及其内部规律,以授“本”教“法”为组织教学 的核心,从预习、教学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目标的实施,试图在改革和加强中学语文教学,大面积提高语 文教学质量的方面走出一条新路子。

这条路子的产生最初是来自于教学对象。当时学生(尤其是理科学生)中普遍存在偏爱数学、厌学语文的 现象。造成学生重理轻文倾向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是在情况调查中有一点引起了笔者的特别关注,大多数学生 认为数学知识线条分明,公式定理、例题分析到解题方法步骤,明确有序;做起题目来有法可依,尤其是运用 多种定理、方法解答综合难题更是乐在其中。而语文内容庞杂,篇篇课文老套的讲析,味同嚼蜡,即便要学好 ,也无从下手,无法可依,当然是没劲了。在笔者看来,学生是用对比法,一针见血地提出了语文教学的弊端 所在,也就是从这里触发了笔者的一个想法:语文课能否不以“讲课文”为核心?能否像数学那样来教呢?― ―集合教学法由此萌发。经过多年的探索,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从感性到理性,从零 散到系统,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才形成今天这样一个模式。

由于集合教学法来自学生,反过来,又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开拓了一个新格局。它的产生到形成始终面向学 生,是为学生更好更有效地掌握语文这门学科而设计的。因此,这种教学法从一开始就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 ,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他们纷纷说,“集合法是一种新的教法”,“语文课再也不是枯燥无味的了”,“集合 法能使我们掌握语文规律,学到分析方法”等等。实践证明,学生一旦适合了集合教学法,就能走出语文学习的“必然王国”,把握学习的主动权,语文水平和能力就会得以提高。

2.中学语文反思性教学初探 篇二

一勇于尝试, 推动教法改革

自从实施新课改以来, 我们学校及时找准方向, 确立走以科研带动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之路, 并以我们语文组作为龙头。学校的信任给了我们莫大的动力, 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 立即抓住机遇, 以省级立项课题为突破口, 努力推动教法和学法的改革。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 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精心设计更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 如借助讲故事、课本剧、一句话新闻, 电教手段、多媒体技术、局域网传递等途径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我更多的是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多媒体、局域网传递这三种手段, 来激发学生的思维, 点燃创造的火花, 加强学法指导, 促进同学之间相互的交流与合作, 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进步的舞台;采用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的教学模式, 大胆尝试学生代替教师到板前授课, 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充分调动全体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努力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 使学生终身受益。

二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加强教育教学的研修能力

新课改的实施需要以理论做指导, 没有理论指导的课程改是盲目的, 也是无效的, 只有掌握了先进的课程改革理论, 才能避免这种盲目性, 少走或不走弯路, 才能发挥教师的创造性, 更利于教师摆脱传统教育的束缚。教师是实施新课改的关键因素, 直接决定新课改的成败, 所以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 加强自身基础理论的研究, 这对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新课改刚启动后, 结合本组教研计划, 我们先后认真学习和研究了语文教学大纲及新课标解读, 更好地遵循新课改要求, 并到兄弟学校和外地取经学习, 汲取别人的新课改理念、新课改精神为我所用, 努力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在此基础上, 我还努力利用自己的信息技术技能, 融入课堂, 大胆整合, 积极撰写经验总结、教学感悟或课例论文, 坚持写教育随笔, 并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我们研究的课题:吉林省基础教育校本教研“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习惯的研究”也已通过验收, 结题, 并在全市推广。

三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是学好语文的关键

兴趣, 是最好的老师。怎样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关键在于教师能否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果在一堂课中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满足, 他们就会用愉快的情绪等待下一节课的到来。因为兴趣愈浓, 产生的热情就高, 所以语文学习的兴趣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教育家陶行知认为:“学生有了兴趣, 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 更充分地证实了兴趣的重要性。

四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学好语文的重要因素

自从事语文教学以来, 我一直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六点, 收效很好: (1) 学生要养成勤查字典、词典等工具书的习惯。定期开展有关汉字知识的比赛。除了字典、辞典工具书外, 还要求学生搜集一些对作家、作品深入研究的文献资料、个人传记等信息, 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2) 课本内所给的现代文及文言文, 必须仔细解剖透彻;要以课本为蓝图, 依托教材, 才能使学生在课外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课本要求背诵的一定要背诵下来, 该熟读的一定要做到烂熟于心。 (3) 要学会独立思考。思考是掌握知识的关键环节, 要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只有思考了才能提出问题, 才能更好地发挥潜能。 (4) 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日记顾名思义就是把自己一天的经历有选择、有重点地记录下来。这对积累写作素材, 写好作文是最佳的方法。日记的形式十分灵活, 可长可短, 可以综合运用多种语言表达的方式, 而且内容也不受限制。自己可以随便地写, 不必进行过多的加工。最初可能写得不怎么样, 语言也不一定通顺, 但坚持写下去就会逐渐提高, 更好地达到练笔的目的。日记能更好地锻炼学生对客观事物的描述能力和对自己思想感情的表达能力。因此, 日记是最好的练笔方法。 (5) 要广泛涉猎课外书籍。语文学习仅仅靠课堂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还必须从生活中汲取。在如何利用课外学习语文的问题上, 我想, 教师在设计课外活动时, 一定要与课本的学习内容相结合, 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 才能做到学以致用。如:在教学每单元课文时, 我都围绕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 事先布置学生在课外有目的地搜集与该单元学习相关的资料。这样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资料, 组织课堂教学;学生可利用这些资料进行深层次的阅读及思考。 (6) 语文课堂除了认真听老师讲解外, 重在动笔, 要在书上进行圈、勾、点、化, 在笔记本上记下重点、难点和疑点, 要边听边思考, 听课要跟着老师的教学思路、要点, 要积极思考, 积极回答问题和勇于提出问题。很多同学往往不注意课堂听讲这一环节, 总认为语文课听不听都无所谓, 从而忽视语文课的学习, 这是极其错误的做法, 从而导致语文成绩的落后。

五结束语

3.中学语文戏剧教学初探 篇三

一、中学语文戏剧教学之现状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戏剧主要是指中国现当代和外国的戏剧。戏剧作为一门艺术,在我国的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现当代戏剧,在我国的文学宝库中,数量较少,堪称大家的精品之作更是寥若晨星,所以入选到教材中的经典之作,相对于其他文学样式简直就是凤毛麟角。由此中学生对戏剧常识的关注与了解就可想而知,而入选到教材中的戏剧剧本多半是节选,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四册第四单元为例,入选的现当代戏剧剧本共四篇。其中节选的有三篇,分别是《雷雨》、《茶馆》、《罗密欧与朱丽叶》;全文选录只有一篇,是丁西林的独幕讽刺剧《三块钱国币》。即便是节选,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篇幅也较长。要整体感知,比较困难。从学生的接受水平看,由于他们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贫乏,解读戏剧有困难,难以产生共鸣,而入选的外国戏剧,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存在,学生在阅读中会遇到许多障碍,削弱了其审美的内涵。而戏剧教学的有关知识,从近三年的高考试题看,基本处于不考状态。即使考,也只有作家作品类文学常识题型,分值不会超过4分。由于高考的指挥棒作用,使得一线的语文教师淡化戏剧教学,具体表现为有的教师用很少的课时进行戏剧教学,教材处理方法与小说大体相同;有的教师甚至弃之不讲,由学生自己课外阅读,考什么教什么,急功近利。归纳起来,目前中学语文界戏剧教学的基本方法大体有四种:(1)了解剧情梗概和创作时代背景;(2)以台词为重点,分析人物形象故事情节;(3)进行相关的读写训练;(4)演课本剧。这四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小说环境分析的照搬只是针对具体篇目各有侧重罢了,没什么新意可言。譬如,分析戏剧冲突,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其地位何其重要!剧本通常是以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这样的结构方式来表现冲突的,所以,分析冲突应遵循此规律,按部就班地逐一归纳。如果讲授的是独幕剧的戏剧冲突,教师就要按此结构来分析。通过人物形象分析戏剧,关注个性化的人物语言的品味,以台词为重点进行分析,与小说人物对话分析基本一致,只是小说在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段方面比戏剧用台词刻画人物形象要灵活得多。戏剧由于时空的限制,刻画手法比较单一,需要学生富于创造性的想象才能读懂潜台词,把握人物形象特点。许多教师恰恰没有关注戏剧语言在刻画人物形象时的这一独有特征,而这一特征正是戏剧教学中的难点所在,正是学生难以走进戏剧、探究其奥秘的主要原因。用解读小说情节的方法分析戏剧冲突,用解读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品味戏剧人物性格特征,在教学实践中的确有成效,但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戏剧有自己独有的审美特质,相应的教学方法也应力求与“众”不同,走出一条属于戏剧自己的科学的解读之路。

关于演课本剧的教学方法,笔者以为教师应首先考虑投人与产出的实效问题。课余时间排演课本剧,学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准备道具、背诵台词、必要的化妆等等,课堂上不过是几分钟或十几分钟的展现,又不可能45分钟都表演。所以在戏剧教学中,演课本剧虽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但应因地制宜,根据教学的需要适当运用,不可流于形式。

二、研究性学习是进行戏剧教学的有效方法

随着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戏剧教学的力度必将增大,它将作为一份精神大餐奉送给学生。人们将越来越认识到戏剧的恢弘与深刻。雨果曾感慨地说:“戏剧具有无底的深渊和凶猛的风暴。”戏剧融多种艺术于一炉,显示了它博大的胸怀,同时,这也为解读戏剧增加了难度。从某种意义上说,戏剧教学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向世界、通向心灵的窗口,引导学生探寻、领略西方的文学艺术与哲学精髓,为民族文化的积淀注人新鲜的血液。在戏剧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探索,必将是充满希望的有意义的尝试。它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也许将是走出戏剧教学困境的一条理想之路。

三、在戏剧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几个途径

其一,课题的确立。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首要问题是课题的确立,而课题的确立应从语文学习实际入手,有效地利用教材资源、课堂教学资源来完成。教材资源是指课本中戏剧的选文,教师可以利用单篇课文学习确立课题,也可以用单元篇目组合的形式确立课题。单篇课文学习,比如学习《雷雨》,就可以对作者及其作品进行研究,确立“曹禺及其作品”这一课题。课堂教学资源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向权威挑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视其为一种资源。该资源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二,拟定标题。确立课题之后,学生可以据此拟定“研究报告”或“论文”的标题。比如,“曹禺及其作品研究”这一课题,可以拟定若干标题:“曹禺戏剧艺术表现手法探微”、 “伟大的作家,悲情的晚年”等。“周朴园形象研究”这一课题,可拟出“为周朴园鸣不平”、“我看周朴园”、“作为资本家的周朴园”、“作为父亲的周朴园”等等。再如,学习戏剧《屈原》,课题确立为“《屈原》主题研究”、“《屈原》表现手法研究”,据此可拟标题“评屈原人物形象”、“屈原,黑暗中的一道闪光”、“《屈原》的现实意义”等。标题的拟定,有利于学生以书面形式展示研究成果,它是一个由课题确定到成果总结的写作过程不可或缺的环节。

其三,研究过程。这是指围绕课题,查阅资料,获得大量的信息,然后比较分析,得出结论的过程。比如研究屈原,可以查阅郭沫若的《屈原》、《天狗》,屈原的《离骚》、《涉江》,将查阅资料组合起来,对比分析,归纳异同,得出对屈原形象的评价。

其四,研究性成果展示。展示方式,可以是采访,也可采取辩论、答辩等方式。辩论在学生中是比较受欢迎的一种成果交流方式。比如,辩论双方可就周朴园形象的解读进行辩论。以人性的角度分析为正方观点,以阶级性的角度分析为反方观点,双方观点的碰撞,会产生共振的效果,绝非简单的一个结论可比,会使学生的认识更加清晰、更加深刻。答辩是研究性学习中经常使用的成果交流方式,像大学生毕业论文答辩一样,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就自己研究的内容予以回答,或者某一个学生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其余同学提问、质疑。

4.中学语文教学反思 篇四

1、回归教材

高三复习除了题海式强化训练,还应充分开发利用课本。实践证明,回归教材是提升高考分数的有效途径,“以本为本”是高考复习的有效策略。

平常考试,我们常说“万变不离其宗”,还说“题在书外,答案在书内”。这话适用于高考,也适用于当今极具灵活性和时代性的高考语文。我们手中的复习材料尽管是精心挑选的,但其宽度与深度都不及教材。一是其涉及面不会比教材更全面,二是其深浅度的把握上不比教材更适中。所以对那些掌握教材不是非常透切的学生而言,教材应该是最好的复习资料。现今的高考命题坚持以教材为依据,所以学生要想考出好成绩,在高三的复习中仍不可脱离教材。下面以写作为例谈回归教材的重要性。

在写作中,许多学生总是因素材太少太肤浅,从而导致“言之无物”。所以高三阶段,教师和学生依然会在积累写作素材上下大功夫,通过网络,通过报刊,通过各个途径积累方方面面的素材。殊不知,我们的教材就是一个巨大的材料宝藏,只是我们没有发现,或者说没有有意识地去开掘罢了。历年的高考话题都没有在教材中出现过,但是,均可以从教材中找到直接、间接的写作材料,找到分析问题的方法,获得有益的借鉴或启示。20xx年高考话题“感情的亲疏与事物的认知关系”这一话题在《邹忌讽齐王纳谏》里就能找到素材获得启示。同时,历年高考的优秀作文相当一部分是得益于“活”读“活”用教材的,又如“相信自己与听从别人””这一话题在《游褒禅山记》里也能找到素材获得启示。还有大家熟悉的《孔雀东南飞》一文,曾在多年的高考优秀作文中被采用被演绎。仅从这个角度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教材是一座富矿,等待着我们去开发。如果能灵活运用好课文中的素材,既能解决写作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难题,又能增加文章的文学及文化底蕴,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2、感悟生活

当今高考,语文是最贴近现实,最接近生活的一门学科。所以我们的高三复习要让学生懂得感悟生活,学会感悟生活。

5.中学语文教学反思 篇五

现在,相当一部分学校都在强调:要加强教研组建设,加强备课组建设,强调要集体备课。有的学校还明确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规定了集体备课的时间、地点及要求,逐渐形成了制度化。更有学校明确规定:一个备课组要统一教案,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讲义。乍听之下,颇为有理。人多力量大,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集体备课有利于团结协作,可发挥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整体作战能力。发挥集体智慧,备课可能更能把握好重点与难点,找到更好的教学切入点,教学设计可能更优化,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统一了教学进度、教学内容,也便于学校进行教学调研及教学常规检查。而且,近几年教学规模扩大,年轻教师增多,他们有活力,有朝气,但教学经验不足,加强集体备课,可帮助他们更准确更科学地把握教学重点与难点,帮助他们设计出科学合理、高效优化的教学方案,从而减少他们在教学探索中的失误,让他们少走弯路,这就加快了年青教师的成长。这样看来,集体备课是很有好处。

但细细反思,越来越觉得这里面有问题。集体备课是好事,但凡事均有一个度,强调过了头,就不是好事了。一个备课组要统一教案,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讲义,这就有悖于教学规律了。原因其实很清楚。首先,从教师角度来看。每位教师的自身情况不同,教学能力及教学风格各异,即使是统一教案,也不见得就适合不同的教师,有时反而束缚了教师的手脚,不利于教学风格多样化个性化的形成,甚至还会使得课堂教学呆板机械。尤其对年青教师而言,这种集体备课,更会使他们逐渐养成跟着老教师走的依赖心理,从而逐渐缺乏自己的钻研与独特的教学个性,从短期来看,他们的课堂教学似乎也与老教师一样像模像样一板一眼了,但从长期的发展的角度来看,他们的独立钻研能力其实是逐渐降低了。这对年青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有害无益。其次,从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语文教学并不一定要像理科那样有固定的解题格式,而是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解读,教学中也会有适合于自己的教学设计。新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明确提出要求,要从以往的注重统一规格向注重教学的差异性转变。同一篇课文如《胡同文化》,普通话出色、感情丰富的教师可采用朗诵法,用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诵感染学生,并指导学生从朗诵中感受课文的丰富内涵;善于网络教学的教师则可引领学生走进网络世界,查找胡同文化的相关资料,再查找写其他地方建筑的美文进行比较阅读;善于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师,则可进行民居文化的研究性学习……这样的课堂,才真正变成个性挥洒的广阔天地,学生才会从中感受到语文教师的魅力以及语文教学的魅力。再次,从学生的角度来看。统一性越多越不符合教学规律。这是最为关键的一点。我们的教学,不仅要考虑如何发挥教师个人的特点与充分展示个人的教学艺术,更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班级与班级不一样,学生与学生不一样。针对不同的学习对象,就应有不同的教学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才是尊重客观实际实事求是的做法。如何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发展,这是新课程的核心要求。所以,包括最基本的字词教学,最好不要整齐划一,因为,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同,他们所认为的生字词也必然不同。基础过硬的学生,可能已基本没有生字词,而基础薄弱的学生,可能遇到的生字词还很多。教师指出最基本最重要的几个字词就可以了,其他的应让学生自己去把握。针对基础弱一些领悟能力弱一些的学生,教师的讲解就要多一些;面对基础过硬理解接受与感悟能力强的学生,就要更多地发挥学生自己阅读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自己探究质疑讨论。注重教学的差异性,才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在这方面,特级教师给我们作出了榜样。魏书生老师强调学生自习、自己摘抄读书笔记,包括生字词在内,还让学生自己命题进行考查,这才真正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一篇课文有哪几个生字词,由学生来说,并要求学生说说为什么认为这几个字词重要,它们该如何应用。这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具体体现。而钱梦龙老师去外地借班上课,一开始总要问几个问题,用钱老师的话说,就是那几个问题让他大体了解了自己所借班级学生的语文基本素质,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设计。这才是真正符合教学规律的啊!不能不让人叹服。

因此,我认为:集体备课有其合理的内核,但一定要尊重教学的客观规律,求大同而存小异,每位教师应针对所带班级的具体情况,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以符合学生实际,并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特长,展现教师个人魅力与教学的独特风采。只有这样的课,才是高效的,才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好课。

思考二:双语教学

眼下,随着教育国际化进程步伐的逐渐加快,双语教学正逐渐成为热门话题。开展双语教学,是教育改革中的新的尝试。广东、山东等省均已开始试点,上海第二期课改正在稳步推进,其重要内容之一是在非外语学科实施双语教学。毋庸置疑,对相当一部分学科(例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心理教育、信息技术等等)来说,进行双语教学,更有利于直接引进国外先进的学科研究成果,也更有利于培养直接与国际要求相接轨的学生,它扩大了学生的英语语境,而不仅仅只限于英语课,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词汇量,涉及了一些学科特有的专业语言,开拓了学生的眼界,提起了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通过双语教学,让学生有了更多机会用英语交流,从而大大提高听、说的能力。

但常规的语文教学是否也应采用双语教学?我以为不妥。语文教学,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这些语文教育本质的东西一定要弄明白。要学原汁原味的外国文学,有外语教学在承担应有的责任,有条件的,可以开设中外比较文学研究课。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英语来介绍中国文化,以利于与外国人交流,可以开设涉外汉语课。中小学的语文学习是学生掌握本国语言文化基础知识的关键时期,常规的语文课堂教学,其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母语表达能力、提高文字的鉴赏水平、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说到底,它已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语言工具,而是培养我们的民族情结、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一种手段。母语和学生之间的联系是一种亲情的联系,方块字中蕴涵着中国魂,包孕着深厚的民族精髓。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规范汉语,让学生学会应用规范汉语,体会与领悟方块字中的文化底蕴,是语文教学工作者神圣的使命。为什么在国际科学家大会上作报告就一定要用英语?美籍华人丁肇中先生在诺贝尔奖的颁奖典礼上致词时,这位英语远比汉语讲得流利的科学家,却坚持要讲汉语,就因为那是母语。这种言行,不仅让我们钦佩,也赢得了国外科学家的尊重。这种言行,大大激发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而我们现在如果要本末倒置地用英语来讲授语文,这是对自己母语的不尊重,这是语文教育的莫大悲哀!都德的《最后一课》中曾经感叹:法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不管什么时候,只要语言还在,民族就不会灭亡。而我们语文教学也应该告诉每一位学生:汉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在我们考研评职称等许多事情都非考英语不可的时候,我们已经把英语放到了极重要的位置。不要再打着与国际接轨的幌子,让本真的语文教学也进行双语教学,不要到我们的年青一代中文基础不扎实或者不重视中文的时候再来呼吁:重视语文!救救语文!

思考三:教学目标学生决定论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进,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理念已经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接受。这本应该是好事。但随后就听说了这样的大讨论: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应该由谁来定?激进者当然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要学什么,我们就应满足学生的需要教什么。学习目标,当然应该由学生来定。初听似乎很有道理。但细细琢磨,我还真是有点担忧。一堂课两堂课这样进行教学可能不要紧,但若所有的课都这样进行,能行吗?这事情还真有点悬乎了。要能这样进行教学,学生得有多少知识与能力才行呢?

6.中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初探 篇六

一、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对于中学语文教学而言,听说读写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学科所必须具备的技能,因而教师在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应采取积极的策略,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样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水平的提高。学生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能够将语文基础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活动教学中,进而转化为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点燃信念的灯》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有效开展教学活动,以强化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首先,在教学准备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相关资料和动向等内容进行一定的了解,并拟定调查问卷,以期对学生理想信念而开展调查活动。学生在调查活动中,如遇同学不在家等状况,则教师鼓励学生利用应用文中留言条而进行留言,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文运用能力。基于此,学生的听、读、写能力得到锻炼。其次,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鼓励学生对“我的理想”话题而开展讨论,一是小组交流;二是全班学生进行集体交流。该过程中,学生说的能力可以得到培养。通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进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二、创新教学方式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对中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创新教学方式,才能更好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过于注重对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基础知识方面的培养,而忽视了语文实践和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对学生终身发展有不良影响。基于此,教师应创新教学方式。中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体,通过施以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增强教学效果,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例如,在《走进生活,关注环保》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参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吸引学生注意力,以增强教学效果。首先,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鼓励学生事先对活动内容加以了解和掌握,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积极的交流。但是,如若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则学生之间的交流比较乏味,不能激发学生倾听兴趣和引发学生关注。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利用多媒体,将收集的材料信息以多媒体课件形式呈现,并在课堂中为学生展示。如此,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关注,而且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通过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增强环保意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中学语文教学活动取得最大成功。

三、加强情感教育

7.中学语文教学之反思 篇七

可以说, 大多数教师教案翻录教参, 甚至课后练习的参考答案, 也全为他人之语, 少有自家之言, 人云亦云, 敷衍了事。使用媒体多用现成的电子版本。其实教案的全部内容就包括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作业布置等内容。这里面, 几乎全是教参的临摹, 如教学方法可冠以堂皇之名;板书设计, 教参有, 照抄照搬之;教参无, 则段落大意列之。故教案实为盗版教参, 根本谈不上创造性的、方法型教案。此种弊端不除, 直接影响教法, 影响课堂教学, 影响到教学质量、效果。故备课的体现一一教案, 已成为制约语文教育发展的“瓶颈”。

中学语文教育呼唤对盗版教案的打假。笔者认为根本思路应从"教什么 (WHAT) "、"为何教 (WHY) "、"如何教 (HOW) "着手。 ("WHAT"可使教师备课时目标明确, "WHY"可使教师备课时重点清晰, "HOW"可使教法灵活适宜。) 写出自己处理教材的真知灼见, 再结合学生的实际, 设置恰当教法, 因材施教。这样才能突破"瓶颈", 一举皆发。

第二, 走出"讲"、"练"的误区——语文教育也期盼传统

中学语文课长期以来, 形成了一种怪现象, 课本被看成了图解知识点的范本, 讲台成了演绎知识点的戏台, 课堂教学成了"讲"学, "讲"风日盛, 愈演愈烈, 分析文章面面俱到, 点点承包。甚至一首好诗也被五马分尸, 条条缕缕。另外, 一些教师也以出题为趣, 花样层出不穷, 甚至阅读分析也成为客观选择题的天下。真谓"书声琅琅, 一去不返;习题如海, 颇为壮观。"这无疑使语文教学走向了一个极端——只讲不练、忽略对学生能力 (包括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的培养、更谈不上创新意识的提高。

语文教学可以在利用学生的年龄优势的基础上, 让学生大量阅读, 而后咀嚼、消化、吸收。在教师评点之下学习积累自悟, 以感知语言之神妙, 洞察语言之精髓, 把对握语言之理趣, 融会贯通, 潜移默化。就如《红楼梦》中黛玉之教香菱学诗, 不是大讲特讲"写法"之诀窍, 而是让香菱诵读王维、杜甫、李白的诗作, "细心揣摩熟透", 然后再广泛涉猎其他诗人之作品。这样, 过了几个月, 香菱就写出了清新有趣的诗来, 此谓"会读"而后"会写"。

另一方面, 有些教师把语文课当成了练习课。出习题形式之多令人想之不及, 出习题内容之怪令人料之不到。客观题成为时尚。客观选择题是由美国发明经香港传入内地的舶来品。而今, 美国在文科考试中早摒弃了此题型, 香港也仅仅采用了两三年, 主要原因是因为语文在于理解, 其语言的理解往往具有多重性而不具有唯一性。而客观题恰恰束缚了学生的理解思维, 故此上海闵行区教委率先实行考试改革, 试题仅仅出一作文。这未免又走上了另一极端, 但从另一方面来讲对那种把语文课分析得支离破碎, 处处为题眼, 时时做练习的做法进行了批判。

第三, 使用现代电教手段——乱花渐欲迷人眼

现代化电教手段应用无疑具有划时代意义。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使语文教育更加便捷, 亦增添了语文课容量。但是, 另一方面它削弱了语文素质之核心一一想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以至于有些教师讲《石榴》犹如演示石榴之叶、花、果、实, 全无语文课品味理解之情趣:讲《雨巷》犹如美术课上展示《雨巷》之图画, 亦无语文课想象、体验之深蕴。这样过于物化直观岂不是拿中学生如小儿吗?又谈何实现培养语文素质的核心一一理解思维能力呢?

笔者不是敌视现代化电教手段, 只是强调即使味美亦不可多食, 否则会拉肚子, 抑或消化不良。该用则用, 不可强用。

第四, 语文考试试题一一丧钟为之而鸣

中学语文教育为基础教育, 并非选拔教育。故此, 试题应多从基础学习角度考虑;中学语文教学的宗旨在于培养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质疑能力、探究学习能力、阅读能力、创造性思维等基本能力, 故试题应以能反映语文素质教育为目标;考试命题以从中学语文课的性质去考虑、命题内容。总之, 如上海闵行区语文考试只考作文不足取一样, 近几年的中学语文统考命题亦有一些弊端。因此语文教学考试命题唯有反思改新才能适应新课改变化了的要求, 否则, 丧钟将为中学语文试题鸣响。

第五, 树立大语文教育观一一语文教育发展的方向

8.浅谈中学语文反思性教学 篇八

关键词:中学;语文;反思性教学

我国的教育问题也始终是国家、社会、学校高度重视、亟待解决的问题,学校教育处理得好坏,关系到个人的塑造,关系到文明的延续,关系到文化的传承,更关系到社会的长远发展,影响国家未来持续性的繁荣与富强,中学语文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小学阶段与高等教育阶段之间衔接的桥梁,作为学生生理与心理由幼稚走向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关键阶段,在培养学生良好素质的任务上有着重中之重的地位。为提高中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促使学生更好的学会学习、教师更好的能够教学,人们在不断的寻求更高效更合理的语文学科教学研究成果,并认真执行、大胆创新,将这些教学研究成果运用于实际的语文学科教学之中,反思性教学应该成为众多富有反复深入研究价值的课题之一。

一、反思性教学的特征

中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会遇到形形色色、种类繁多的与语文教学相关联的问题,种种这些与语文教学相关联的问题在语文反思性教学中会相对容易被引起被发现,语文反思性教学所注重的“反思”使教师与学生在教学的始终都能够自觉注意对问题的提出与选择,对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产生敏感性关注,并为着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与学生语文素养的增强不断对问题进行适当地假设、探究、深化,寻求更优的关于问题的结果。语文教学也可以说是生活教学、社会教学,教学的过程常常会融入语文教师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在语文反思性教学的促进下可以达到更好的融通。语文反思性教学注重教师与学生在反思中彼此心灵的对话,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听取学生的声音,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学生对课文主旨与情感的理解与把握,更加充分的尊重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并在这一过程中显现彼此精神交流的和谐。例如具有语文反思性教学理念的教师与学生在接触到《小狗包弟》这样一篇课文的时候,为尊重学生对课文的自我理解,充分反思课文主旨,教师让学生以自由组合的方式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围绕课文的一个主题,如“美与丑、真与伪、人性与兽性”等与教师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在对课文主题的反思中更好的向教师、同伴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阐述自我对课文主旨的认知程度,教师在认真倾听了学生的讨论后给予学生合理适当的反馈,肯定学生的想法,理解学生的不足,使双方的交流沟通在反思学习下更加和谐而愉快,学生的自学习能力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更大的提升空间。语文反思性教学应当处于一个螺旋式的循环上升的状态,在永不满足于当前的教学结果的情况下,行走在永无止境的更优的教学道路上。

二、反思性教学的意义

我们几千年的民族文化,想要传承和发展,就一定要开展有意义的语文教学,通过语文教学我们才能够理解民族文化的内涵、民族文化的意义、民族文化的作用,通过语文教学,教师要传递给学生最古老的中国文化,最神韵的中国文字,语文的教学传递好更有助于帮助其它学科的理解和扩展,才能够扩充学生的知识。学好语文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基础,同时也是学好其它学科的保证,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反思性教学,有助于教师开展正确的教学活动,同时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自觉遵守老师的要求,通过反思式教学,让语文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发扬光大,给学生积极的民族力量,其它学科的教师也可以通过反思教学与语文学科融会贯通,全面细腻的丰富学生思维,反思性教学,加强学生与教师的情感交流,让二者产生对语文学科的情感,在这样的情感下进行课堂教学活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此外,我们还需要记住的是,不光是要在语文的有限课堂内进行反思性教学,在课外的实践上学生也会自然的进行自己行为的反思,教师也会对自己为人师表的行为进行反思,不仅要在课堂上面实践,还要再课后实践,这是对整个教学系统体系的提高,让学生和教师得到系统全面的发展,对学校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意义。在国家的建设中,学生通过反思性教学后的体验,对身边的事物进行反思,有利于投入到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去,学生凡事都以反思的角度想问题,让很多以往想不明白的事情迎刃而解,能够友好的处理同身边朋友的关系,也是学校进行反思性教学的另外意义。反思教学带给学生想不到的积极影响,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坚决的反对了新课程改革之前保守的教学方式,完全符合新课程改革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通过反思教学,我们反思以往错误的教学经验,通过反思教学,我们反思自己以前的错误,透视自己之前的不足,积极的改正自己,营造一个全新的自己,在反思的影响下,教师的思想也在与时俱进,学生的素质大有提高。

中学语文反思性教学,是对教师的一次挑战,同时也是一次机会,作为教师的最终目标,就是带领学生打好中学语文反思性教学这场战争的胜利。

参考文献:

[1]肖友琴.反思性教学与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J].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7.

[2]吕洪波.教师反思的方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9.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艺术初探 篇九

郸城县*** ***

课堂提问,是艺术性很强的教学手段之一。在实际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在接受新知的过程中始终让学生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了一些这方面的看法。

一、提问要新颖,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课堂提问,要讲究发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得巧,发人深思,要力求新颖,能激发学生兴趣。例如:在讲《苏州园林》时,教师导入新课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同学们,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美在山水,苏州美在园林,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呢?它美在何处呢?下面请同学们读《苏州园林》之后,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样设疑导入,既创设了问题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提问要抓住契机,设置矛盾,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教者应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 1 突”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上海的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文时,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她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教者在此基础上,顺势引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

三、提问要灵活多变,引人入胜

课堂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以“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如《小橘灯》中写道: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如果让学生分析小姑娘话没说完的原因,可以这样问:“小姑娘话没说完就停住,是不是她不知道爸爸到哪里去了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继续问:“既然知道爸爸的去处,为什么不直说?”有的学生会说“怕别人知道”“当时不方便说”,在这个时候,就可以提出关键的一问:“文章这样写小姑娘,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呢?”很明显,因为有了前面第一处的“曲问”,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小姑娘在此处“机警”的性格特点。因此,因势利 2 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四、提问要注意选准角度,化难为易

一个问题可以从多种角度来提问,但最佳角度只有一个。选准一个角度提问,可以活跃学生思维,减少理解障碍。例如:《项链》一文中“路瓦栽夫人的悲剧是怎样造成的”这个问题,就显得太大,学生难以理解。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理解文章中的两句话:“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这些年来我忍受着许多苦楚,„„而且都是因为你!”路瓦栽夫人的遭遇是不是因为丢项链这件小事?是不是因为佛来思节夫人?然后架梯设题,就可以推论出她的悲剧来自个人,来自本阶级和那个资本主义社会。

总之,课堂设疑提问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高质量的课堂提问可以说是一门教育艺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教师要掌握提问的艺术,才能娴熟自如地驾驭课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灵活性,走出一条有独特风格的

10.中学语文反思性教学初探 篇十

【摘要】中国古诗之美如何被中学生读懂、欣赏是一个难题。为了有效开展诗歌鉴赏教学工作,笔者尝试在吸取他人一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探索提高中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有效方法。意象成为中学生走进诗歌艺术大门的一把钥匙。

【关键词】语文教学诗歌鉴赏意象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057-01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留下了无数辉煌的诗篇,这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也是培育民族精神的沃土。诗总能让你能从意境里望见无垠,有音韵和意象之美。然而中国古诗之美如何被中学生读懂、欣赏是一个难题。为了有效开展诗歌鉴赏教学工作,笔者尝试在吸取他人一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探索提高中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有效方法。唐代诗评家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缜密》说:“意象欲出,造化已奇”。明代诗评家胡应麟也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钱钟书在其名著《管锥编》中说:“诗也者,有象之言,依象以成言,舍象忘言,是无诗矣。变象易言,是别为一诗甚且无诗矣”。意象成为中学生走进诗歌艺术大门的一把钥匙。

一、意象是诗歌的生命

本文中所指意象,采用袁行霈先生对意象的定义,认为“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意”是内在的抽象的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它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是一种富于更多的主观色彩、迥异于生活原态而能为人所知的具体艺术形象。意象进入系统不是随意的拼凑,而是诗人匠心的显现。试以杜甫的名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来说,“酒肉臭”与“冻死骨”是两个不同的意象,但它们的并置形成了一个新的意象,表达的是诗人对阶级对立的强烈的愤慨。

一般来说,诗的基础是意象,意象构成意境,意境表情达意。因此对诗歌意境的鉴赏应遵循:意象(诗的基础)→意境(诗的画面)→诗情(诗的内涵)的思维流程进行。诗人在运思之中会经历一个过程:第一步,他要为这种情感寻找恰当的“表象”载体。读者欣赏诗歌的过程,恰恰是诗人创作诗歌的逆向过程。因此,如果说情志是诗性生命的本原,那意象就是诗性生命的实体,因亦构成诗歌艺术的审美本体。

二、经典意象的隐喻

用意十分,下语三分。古人作诗常常如此,这也恰见前人的含蓄,乃人们常说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多采用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的“情”,咏物所言的“志”,即为主观的“意”。随着诗词的发展,一些常用的意象就具有了某些隐喻,并屡屡现身于不同时代的诗词中,中学生若能积累和掌握其中的规律和隐含的情感寓意,或能窥见诗词的意境与情感。

如:松柏生长环境恶劣、经寒不衰、枝干坚韧,具有一种凛然正义。在文人笔下,松是坚贞、孤直和高洁的象征,古人常通过咏松来表现自己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追求。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绿竹葱茏、正直谦虚,坚贞高洁。如:“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张九龄),赞美竹的气节与虚心。“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苏轼《于潜僧旅筠轩》)可见将竹视为名士风度的最高标识。乌鸦因形象不美,叫声难听,常用以描荒凉、衰败之景,表凄清之情。如“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枯藤老树昏鸦”。意象常用的寓意多与这个意象的某个特点直接相关。

三、意象之外的意境及情感精髓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如是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诗歌的美不仅在于诗歌的语感,更在于诗歌的意境。诗歌的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感情和客观事物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是一种情景交融而又虚实相生的艺术形象,是作者的创作与读者的想象共同创造的结果。它是诗人主观的“意”(思想感情)与客观的“境”(自然景物)的有机统一。诗人常通过一系列相关意象的组合,构成具有特定意义的意境。鉴赏意境就要从作者所描绘的风物、景象入手,把握作者贯穿其中的思想感情。即象――境――情。例如马致远的《秋思》中那些冷落衰败的意象,构成了萧索悲凉的深秋的意境。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表现出宁静幽深的意境。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的惆怅失意;“寒蝉凄切”的凄清;“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的衰败,孤寂飘零。以上诗句虽然没有直言喜怒哀乐,然而读者自能感受到作者寄予其中的情感――由意象而感知。意象可以引发想象,激发情感,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意象探究是中学生鉴赏古典诗歌的一把钥匙,它或许能成为孩子们走入诗境,体悟诗人情感的领路人。

参考文献:

11.中学语文体验式教学初探 篇十一

据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这种教学方法给我们现行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启发:“体验式”教学,让学生自己体验教学,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把学生当成容器,当成盛桃子的筐,一节课下来,学生看似“满筐而归”,得到一满筐的桃子,可是摘桃子的不是学生,而是老师。学生在课堂上只是一个观众,有时甚至连观众都不是,只是一个在台下默默听的听众,他们只是被动的接收。这样完全抹杀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提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语文教育界思想解放的重要成果。语文是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工具,是人脑思维的工具,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工具性、人文性统一的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激发人的生命力、创造力的过程,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生命运动的过程。

所以,“体验式”教学应运用于语文教学中。

何为“体验式”教学?体验式学习强调身体历行的“体验”,就是从你亲身的感受中去学习及领悟。在国外的教育界,可以被看作是“右脑式学习”。右脑式学习越来越被强调了。因为科学家与教育家发现,人的右脑的智慧能力比左脑强,一些右脑极度发达的人,常常就是被我们目为有超能力和特异功能的人。美国、日本等很多国家的儿童教育家近年来都致力于开发儿童的右脑,因为他们认为只有右脑被开发好的儿童才有可能有一个更智慧和更美好的未来。仔细想一下,那些完全靠左脑背下来的知识或理论在我们离开学校以后,就逐渐“还给老师”了,因为那些“二手”的知识没有经过我们的身体历行,其印象不可能深刻。而如果你曾经学过骑自行车,虽然有十几年没再骑过了,可是当你一骑上车以后,几分钟之内,你就可以驾轻就熟了,这是因为,你骑自行车的经验是来自你的身体,是一种右脑式学习,所以,它很难被忘记。我们的身体是极有智慧的,当一些经验通过我们的身体发生作用之后,它就开始在身体里储存起来,并在需要的时候为我们所用。教学的特点是“少说多做”,因为我们过去听别人的“二手经验”和“二手知识”都太多,更多的理论对人来说,已经没有太大的作用。只有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更多的让当事人亲身参与的主题活动,才会让当事人得到收获。因为领悟力不是老师或培训师教给你的,而是你自己从亲身经验中体会出来的。

中学语文课堂如何体验式教学?

一、鼓励体验

课前应鼓励学生做好“体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课前,让学生“体验”课文,不仅要读懂课文,更要走进课文,进入课文“角色”。如《论语十二章》,这是2013年下学期初一的一篇文章,较之以往教材有所改进。我们教师要时刻关注课文的改革,课前应布置好学生预习,课堂上学生不仅要理解意思,更要把自己想象成孔子在和学生对话,体会其中深刻的哲理性。例如;“三省”,鼓励学生体验,畅所欲言。

二、创设情境,诱发体验

有时应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自参与教学,让学生直接获取知识。例如《出师表》课文的最后部分,让学生进行讲解。给学生一些时间准备,这时学生会和老师一样有模有样的讲解起来,老师在讲台下进行掌控,“课后”可进行作业模式,让学生自己查缺补漏。《小圣施威降大圣》,我让学生想象打斗变化场面。《皇帝的新装》让学生自己演出童话剧,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让学生喜欢学语文。

三、积极反馈,完善体验

课后,教师应通过一、两个问题进行评估,学生是不是理解有误,这时教师应及时引导,及时总结错误的原因,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学生改正错误的同时就是一种更高一层的“体验”。如爱国主义情怀,真正的爱国是什么?让学生关注时事“钓鱼岛事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与时俱进,让学生关注时事,进行语文的人文教育。

四、单元总结,升华体验

在教完一个单元或学期后,要进行总结与复习,让学生有一个认识的飞跃,即一个“体验”的飞跃,让学生的知识概念化,系统化,综合化,使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例如,初三上册第一单元,通过总结,让我们体验大自然的美,赞美大自然的美。

以上“体验式”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激发语文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爱上学习语文,同时提高学生语文的实际“应用”能力。但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能过多强调学生体验的主体性,而使课堂放任自流,应积极引导,尊重学生的多样学习方式。

(作者单位:江西省景德镇第十九中学)

曾看过一篇报道《80后老师有绝招,从不教学学生成绩却很好》,毛春霞老师,一位80后女教师,有着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她自己上课从来不讲课,每堂课的“老师”是学生,学生是“老师”,考试成绩出来后,她所教的班的语文成绩并不比别的班差。这不禁让80后的我,深受启发。

据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这种教学方法给我们现行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启发:“体验式”教学,让学生自己体验教学,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把学生当成容器,当成盛桃子的筐,一节课下来,学生看似“满筐而归”,得到一满筐的桃子,可是摘桃子的不是学生,而是老师。学生在课堂上只是一个观众,有时甚至连观众都不是,只是一个在台下默默听的听众,他们只是被动的接收。这样完全抹杀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提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语文教育界思想解放的重要成果。语文是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工具,是人脑思维的工具,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工具性、人文性统一的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激发人的生命力、创造力的过程,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生命运动的过程。

所以,“体验式”教学应运用于语文教学中。

何为“体验式”教学?体验式学习强调身体历行的“体验”,就是从你亲身的感受中去学习及领悟。在国外的教育界,可以被看作是“右脑式学习”。右脑式学习越来越被强调了。因为科学家与教育家发现,人的右脑的智慧能力比左脑强,一些右脑极度发达的人,常常就是被我们目为有超能力和特异功能的人。美国、日本等很多国家的儿童教育家近年来都致力于开发儿童的右脑,因为他们认为只有右脑被开发好的儿童才有可能有一个更智慧和更美好的未来。仔细想一下,那些完全靠左脑背下来的知识或理论在我们离开学校以后,就逐渐“还给老师”了,因为那些“二手”的知识没有经过我们的身体历行,其印象不可能深刻。而如果你曾经学过骑自行车,虽然有十几年没再骑过了,可是当你一骑上车以后,几分钟之内,你就可以驾轻就熟了,这是因为,你骑自行车的经验是来自你的身体,是一种右脑式学习,所以,它很难被忘记。我们的身体是极有智慧的,当一些经验通过我们的身体发生作用之后,它就开始在身体里储存起来,并在需要的时候为我们所用。教学的特点是“少说多做”,因为我们过去听别人的“二手经验”和“二手知识”都太多,更多的理论对人来说,已经没有太大的作用。只有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更多的让当事人亲身参与的主题活动,才会让当事人得到收获。因为领悟力不是老师或培训师教给你的,而是你自己从亲身经验中体会出来的。

中学语文课堂如何体验式教学?

一、鼓励体验

课前应鼓励学生做好“体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课前,让学生“体验”课文,不仅要读懂课文,更要走进课文,进入课文“角色”。如《论语十二章》,这是2013年下学期初一的一篇文章,较之以往教材有所改进。我们教师要时刻关注课文的改革,课前应布置好学生预习,课堂上学生不仅要理解意思,更要把自己想象成孔子在和学生对话,体会其中深刻的哲理性。例如;“三省”,鼓励学生体验,畅所欲言。

二、创设情境,诱发体验

有时应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自参与教学,让学生直接获取知识。例如《出师表》课文的最后部分,让学生进行讲解。给学生一些时间准备,这时学生会和老师一样有模有样的讲解起来,老师在讲台下进行掌控,“课后”可进行作业模式,让学生自己查缺补漏。《小圣施威降大圣》,我让学生想象打斗变化场面。《皇帝的新装》让学生自己演出童话剧,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让学生喜欢学语文。

三、积极反馈,完善体验

课后,教师应通过一、两个问题进行评估,学生是不是理解有误,这时教师应及时引导,及时总结错误的原因,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学生改正错误的同时就是一种更高一层的“体验”。如爱国主义情怀,真正的爱国是什么?让学生关注时事“钓鱼岛事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与时俱进,让学生关注时事,进行语文的人文教育。

四、单元总结,升华体验

在教完一个单元或学期后,要进行总结与复习,让学生有一个认识的飞跃,即一个“体验”的飞跃,让学生的知识概念化,系统化,综合化,使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例如,初三上册第一单元,通过总结,让我们体验大自然的美,赞美大自然的美。

以上“体验式”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激发语文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爱上学习语文,同时提高学生语文的实际“应用”能力。但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能过多强调学生体验的主体性,而使课堂放任自流,应积极引导,尊重学生的多样学习方式。

(作者单位:江西省景德镇第十九中学)

曾看过一篇报道《80后老师有绝招,从不教学学生成绩却很好》,毛春霞老师,一位80后女教师,有着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她自己上课从来不讲课,每堂课的“老师”是学生,学生是“老师”,考试成绩出来后,她所教的班的语文成绩并不比别的班差。这不禁让80后的我,深受启发。

据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这种教学方法给我们现行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启发:“体验式”教学,让学生自己体验教学,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把学生当成容器,当成盛桃子的筐,一节课下来,学生看似“满筐而归”,得到一满筐的桃子,可是摘桃子的不是学生,而是老师。学生在课堂上只是一个观众,有时甚至连观众都不是,只是一个在台下默默听的听众,他们只是被动的接收。这样完全抹杀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提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语文教育界思想解放的重要成果。语文是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工具,是人脑思维的工具,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工具性、人文性统一的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激发人的生命力、创造力的过程,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生命运动的过程。

所以,“体验式”教学应运用于语文教学中。

何为“体验式”教学?体验式学习强调身体历行的“体验”,就是从你亲身的感受中去学习及领悟。在国外的教育界,可以被看作是“右脑式学习”。右脑式学习越来越被强调了。因为科学家与教育家发现,人的右脑的智慧能力比左脑强,一些右脑极度发达的人,常常就是被我们目为有超能力和特异功能的人。美国、日本等很多国家的儿童教育家近年来都致力于开发儿童的右脑,因为他们认为只有右脑被开发好的儿童才有可能有一个更智慧和更美好的未来。仔细想一下,那些完全靠左脑背下来的知识或理论在我们离开学校以后,就逐渐“还给老师”了,因为那些“二手”的知识没有经过我们的身体历行,其印象不可能深刻。而如果你曾经学过骑自行车,虽然有十几年没再骑过了,可是当你一骑上车以后,几分钟之内,你就可以驾轻就熟了,这是因为,你骑自行车的经验是来自你的身体,是一种右脑式学习,所以,它很难被忘记。我们的身体是极有智慧的,当一些经验通过我们的身体发生作用之后,它就开始在身体里储存起来,并在需要的时候为我们所用。教学的特点是“少说多做”,因为我们过去听别人的“二手经验”和“二手知识”都太多,更多的理论对人来说,已经没有太大的作用。只有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更多的让当事人亲身参与的主题活动,才会让当事人得到收获。因为领悟力不是老师或培训师教给你的,而是你自己从亲身经验中体会出来的。

中学语文课堂如何体验式教学?

一、鼓励体验

课前应鼓励学生做好“体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课前,让学生“体验”课文,不仅要读懂课文,更要走进课文,进入课文“角色”。如《论语十二章》,这是2013年下学期初一的一篇文章,较之以往教材有所改进。我们教师要时刻关注课文的改革,课前应布置好学生预习,课堂上学生不仅要理解意思,更要把自己想象成孔子在和学生对话,体会其中深刻的哲理性。例如;“三省”,鼓励学生体验,畅所欲言。

二、创设情境,诱发体验

有时应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自参与教学,让学生直接获取知识。例如《出师表》课文的最后部分,让学生进行讲解。给学生一些时间准备,这时学生会和老师一样有模有样的讲解起来,老师在讲台下进行掌控,“课后”可进行作业模式,让学生自己查缺补漏。《小圣施威降大圣》,我让学生想象打斗变化场面。《皇帝的新装》让学生自己演出童话剧,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让学生喜欢学语文。

三、积极反馈,完善体验

课后,教师应通过一、两个问题进行评估,学生是不是理解有误,这时教师应及时引导,及时总结错误的原因,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学生改正错误的同时就是一种更高一层的“体验”。如爱国主义情怀,真正的爱国是什么?让学生关注时事“钓鱼岛事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与时俱进,让学生关注时事,进行语文的人文教育。

四、单元总结,升华体验

在教完一个单元或学期后,要进行总结与复习,让学生有一个认识的飞跃,即一个“体验”的飞跃,让学生的知识概念化,系统化,综合化,使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例如,初三上册第一单元,通过总结,让我们体验大自然的美,赞美大自然的美。

以上“体验式”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激发语文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爱上学习语文,同时提高学生语文的实际“应用”能力。但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能过多强调学生体验的主体性,而使课堂放任自流,应积极引导,尊重学生的多样学习方式。

上一篇:九九重阳节敬老活动主持稿下一篇:部编语文小学一上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