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讲稿(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精选10篇)
1.《咏雪》讲稿(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篇一
教学目标:
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汇与特殊句式;
2.借助注释和课堂补充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3.了解古代儿童的聪慧机敏。
教学重难点:
1.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与特殊句式;
2. 翻译文章。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在小学应该学过一些古代少年儿童聪慧机敏的故事,例如司马光砸缸等,今天让我们来学习一个新故事。
二、释题:了解《世说新语》的相关知识。
三、整体感知:
1、注意字音
骤差奕谢道韫
2、理解字词,注意停顿,翻译文章(朗读原文加翻译)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结合注释,补充:古今异义词“儿女”)
(2)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点“公”指谁;补充“欣然”)
(3)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点“兄”与“兄子”指谁;补充古今异义词“差”)
(4)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点“兄”与“兄女”指谁;补充古今异义词“因”)
(5)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点“大兄”指谁)
四、悟读课文,自主探究
1、理解特殊句式(读下面句子,感受它们与别的句子的不同之处)
(1)宾语前置句:白雪纷纷何所似(疑问代词“何”作“似”的宾语,原顺序应为“白雪纷纷所似何?”)
(2)状语后置句:撒盐空中差可拟(即“(于)空中撒盐差可拟”)
(3)省略与判断句: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略主语,……也)
2、文章开头一句话,短短十五字,交代了哪些内容?复述一下文章的内容。
3、“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4、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5、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五、小结
阮
[《咏雪》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2.《咏雪》讲稿(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篇二
一、用插图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插图可以通过直观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尤其是对比较枯燥的、不易理解的文言文。如《童趣》是学生进入初中的第一篇文言文。“万事开头难”, 如果直接讲解翻译, 绝对使孩子一开始就对文言文的兴趣大打折扣。而插图就是对课文主要内容形象的诠释。根据孩子们的心理, 上课前我先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 要学生描述都看到了什么。学生的兴趣马上来了, 纷纷回答自己所见。有的说, 画面的小孩留着长辫, 一看是清朝时期的人物 (说出了作者身份) ;有的说是用烟管吹烟中的一群白鹤玩 (一说烟管他们更有兴趣) ;有人问为何在床上而且还在蚊帐中抽烟, 他这样做对吗?问题形形色色。孩子们充分调动观察力和想象力, 对画面情景进行描述。我适时引导他们:要想知道答案, 请看课文文字是怎样“绘画”的。趁热打铁, 他们个个迫不及待去读课文, 寻找答案——原来画中小孩就是小时候的作者、清朝文学家沈复;他正“留蚊于素帐中, 徐喷以烟, 使之冲烟而飞鸣, 作青云白鹤观”, 他躲在床上的素帐中, 正是为了自己好玩……绘画与课文合二而一, 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课堂气氛轻松愉悦, 许多问题迎刃而解, 且当堂成诵, 教学效果非常好。
二、用插图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人物形象
《我的信念》是居里夫人所作。通过文章, 我们感受到了一个醉心于研究、淡泊名利, 热爱科学如“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 又有着坚韧不拔意志的女科学家形象。课文中有一张居里夫人在工作的照片。为了让学生对这位了不起的科学家有更深入的了解, 我让他们对这张照片进行描述, 看看能否从文章中找到切合这张照片的语句。画面上的居里夫人正坐在书房里, 认真地做实验。通过这一环节表述, 学生们对一个伟人的形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课堂适时地“插入”插图, 自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用插图教会学生如何生动描述景物
《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文中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藤萝花富有生机与活力的美。语言生动形象, 色可观、形可触、香可嗅。如何让初一的学生感受并学会描述美景美物呢?学课文之前, 我注意到一幅藤萝画的插图, 那一簇簇藤萝花开得那么繁密、那么美丽。于是, 我灵机一动, 提出几个问题:1.观察画面, 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藤萝花的样子。学生纷纷描述:花朵繁密、花色粉紫、上浅下深……2.你以为应抓住花的哪些方面才描写得详细些?学生思考后认为:描写花应从花的颜色、形状、香气等方面写才更详细。3.如何描写才生动形象?学生一致认为:要想生动形象, 就要使用修辞手法, 还得会用修饰词。
通过有针对性的描述训练, 学生已经对如何刻画景物的层次顺序了然于心, 此时教师再引导他们走进文本, 与作者的描写加以比较阅读, 进行语句品析。经过一观、一练、一品, 既提高了鉴赏能力, 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用插图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绘画就是线条和色彩写成的无字文章。因此, 我们应该用文字描述出画的意境和韵味。特别是古诗词, 语言凝练, 画面感强。不少教师在教学中会让学生根据课文去绘画, 以达到深悟文本的目的。然而, 他们常常忽略了文本插图的妙用, 它正是训练学生用文字表情达意的媒介。如七年级上册第十五课《诗四首》中马致远的《秋思》, 漂泊在外的游子郁郁寡欢, 愁眉不展, 憔悴的脸上写满了孤寂。他胯下的瘦马似乎通晓主人心思, 低头郁郁而行。正是夕阳西下时, 这对“主仆”要到哪里留宿?诗歌虽短小精悍却极富感染力, 学生读罢诗文, 再仔细观看插图, 图文对照, 一时文思泉涌, 纷纷举笔。有学生写道:
枯藤在秋风中瑟瑟颤动。薄暮中, 乌鸦在盘曲的老树上空聒噪着盘桓, 天又凉了。不远处是一座小桥, 流水潺潺从村子外边流过。几户人家屋顶上扬起了袅袅的炊烟, 他们的家人该是多么幸福地准备共进晚餐!太阳即将躲下山头, 然而, 村外的漫漫古道上, 漂泊在外的游子不知道家在何处。他孤独而悲伤, 骑着一匹瘦马, 向着那夕阳外渐行渐远……
通过这些“插曲”, 我以为观察插图进行课堂小练笔是最有效的训练途径, 不仅因为它直观, 更主要的是画面的形象性和文章的情感内蕴使学生情感内化, 产生表达的欲望, 即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所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沿波讨源, 虽幽必显。”
3.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英语教材分析 篇三
关键词:教材;七年级英语;教材内容结构和编排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00-01
一、教材简介
《新目标英语》(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Go for it》七年级下册共12个单元,加上复习单元2 个,文化背景知识和学习策略等部分补充材料。总的来说,这个长度对于一个学期的教学是合适的,与之前的教材相比, 省去了期中和期末的复习单元总结。在目录中,每一个单元中包括了题目、主题、功能、结构、目的语、单词、复习点这几部分。附录包括课文知识点、磁带录音 语音知识、语法、词汇与表达、单词index、名字列表、不规则动词变化表。每一单元都只有3页,分为A部分和B部分,各部分占一页要介绍基础性的语言知识,例如单词、句型、语法,而 B部分主要进行巩固和运用。在这两部分中,都比较好地结合了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训练,但 A部分更注重听和说,B部分注重读和写。在 B部分结束之后,就会有一个简单的自我检测,这部分一方面是对学生学习的检测或总结,另外一方面则是带有一点拔高性质的要求。每个单元还有self check部分,供学生自我检测本单元所学的语言知识之用。它采用“语言的输入——学生的消化吸收——学生的语言输出”为主线编排的。通过确定language Goal,采用听、说、读、写,自我检测等手段,有效提高语言习得者的学习效率,有利于习得者的语言产出,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二、教材特点
(一)图文并茂。
当打开教材时,你会被里面生动而又有趣、诙谐而又美的图片吸引,几乎每一页中都有插画,这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提升了他们的阅读兴趣,进而让他们爱上英语,拥有好的学习动机,是大有裨益的。
(二) 实用性强。
每一个单元的主题都取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与他们的认知水平、年龄、生活经历,习惯都有密切的联系, 例如: Unit 1:Can you play the guitar? Unit 3: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Unit 6:I am watching TV. Unit 11: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等。这些话题来自生活,所以对于学生来说,他们都懂,也有话说,也可以在实际生活中用到,所以说实用性很强。
然而它的优点其实也隐藏着缺点,譬如说,中国很多偏远地区的学校,学生们还没有机会摸到吉他,没有电视机看,没有出过大山,这些因素又造成了这套教材在地区选择上的局限性。这也是对中国教育提出的高要求,让每一个小孩受到同等的教育是很紧迫的。
三、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发展双基能力,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初步获得运用英语的能力,达到语言运用能力的迁移和拓展。
四、教学措施和方法
措施:培养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学习效率;发挥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作用:用良好的师生关系,协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开口说英语的勇气和信心;引导学生实现语言的迁移,加强日常生活中英语口语的运用;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用探究,共同提高。
1、加强词汇教学。包括单词拼写,词义记忆,语用功能的训练,在平常的教学中一定要常抓不懈。词汇是文章、句子的基本单位,词汇量的大小,将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流利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能否熟练地用英语读和写;能否顺利地用英语思考。从去冬期末考试所反映的问题看,在今后的教学中,在加强拼读与拼写的同时,应帮助学生进行有意识记,应加强对词的用法及内在含义的理解,要培养学生用英语解释单词的能力,逐步启发引导学生用英语思考。单词教学一定要做到词不离句,这样,学生在学会了单词的同时,也学会了词的一些基本用法。
2、基本的语法教学一定要与语境相结合。进行语法操练时,要坚持
“四位一体”,即话题、语境、结构、功能相结合。抓住话题,联系语境,确定语法结构,明确语法功能(交际功能)。要重视语法知识对于培养语言运用功能的基础作用,又要注重改革教法。课堂上一定要有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枯燥的题海战术已不能适应现今的英语教学。
3、加强交际用语教学。用英语进行交际是英语教学的根本目标。在教学语言功能项目时,要尽量避免格式化,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能力,要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应变能力。
4、此书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且每一单元设计有4-5个pair/group work,学生每一堂课都有充分的练习时间,以此来强化新单词以及新的语法结构。同时,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提升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如反应能力,记忆能力,分辨能力,组织能力等。笔者所实习的育才中学在组织课堂教学方面做得非常好,教师不仅基本功扎实,教学方法好,而且注重提升学生的思想。如教unit 3 动物这一单元,就注重深入要爱护动物,和动物做朋友,在unit 4职业这一方面,则强调应注重男女平等,并不是所有nurse都是女性,也并非所有警察都为男性等等。这一方面,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5、进一步培养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又一重点。阅读能力的培养在于平时。教师在平时讲解阅读理解题时,应着力帮助学生分析语言材料,而不是核对答案。
4.《咏雪》讲稿(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篇四
四川省雅安市中峰乡初级中学
程 祥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
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3、懂得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1、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人并介绍文学常识
1、导入:
同学们,自古以来,出现过许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美谈,至今流传。今天,就有这样的俩位,透过文字,穿越历史的长河,来到我们面前,与我们见面……
2、介绍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世说新语笺疏》,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课文所选的两则分别出自《言语》篇和《方正》篇。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正确停顿,了解课文大意。(1)师范读课文
(2)生自读课文,师巡视,注意听学生朗读的读音与节奏。(3)生齐读课文,师点评。
(4)师提问让学生了解课文大意
问:文中写了哪几个人?他们的名字是什么?他们各做了什么事情?
三、学生翻译文言文
(1)师介绍翻译文言文的方法 ①结合注释自己理解;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或借助工具书;
③相互讨论;
④把理解出的意思组织成一句通顺的话。(语序不对的要调整,省略的内容要补出。)⑤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物名等,可照录不翻译。(2)师指导学生按以上方法翻译课文,生译课文。(3)师抽生译课文,师生共同评价。
(4)复习巩固:师抽生译课文,要求直译,能准确翻译每一句话。
四、积累文言词语,注意古今词义的不同。
师出示需学生积累的文言词语,抽生解释并积累。
内集
文理
儿女
俄而
骤
差
拟
未若
因
五、合作探究:
1、师出示合作探究的问题(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 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2)文中没有直接写两人的回答谁的好,但我们可以看出谁的回答更好,从哪里看出来?
(3)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2、生合作探究,师巡视。
3、师抽生回答合作探究的问题并给予评价。
六、总结并拓展练习
1、师总结:如何学习文言文与翻译文言文。
2、拓展练习。翻译《王戎识李》
王戎识李
王戎七岁,尝①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②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③然。
①尝:曾经 ②竞:争相 ③信:确实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第六》
七、作业布置
1、背诵《咏雪》。
5.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作文 篇五
那是发生在四年级的第二个学期,我们语文培优班的作文题目也是《我最后悔的一件事》,那天是星期二,我作业很多,晚上回家写完学校的作业都九点半了,我赶紧冲凉,然后就睡着了。第二天,哎呀,今天要交作文草稿呀,算了,不管它了,就说我没带,回家再写吧。结果,由于当天晚上作业也很多,我尽管加快了速度,还是在九点半前未能完成写作文。啊,我灵机一动,好象在那本作文选见过类似的文章,赶快找一找书,终于找到了。心想,反正这是培优班第一次作文,我就抄吧。不行,万一被人家发现了,我的脸该往哪搁呀?
最后,我下定决心,“算了,抄就抄”。我抄的作文题目是《我再也不惹狗了》。到了下星期二,老师说:“上个星期同学们写的作文都不错,我决定把它们贴在四楼的走廊里。”结果,我的抄袭行为被曝光了!
我真是无地自动容。
这件事虽己过去很久,但给我的教育很深刻,至今历历在目。
6.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篇六
第一课时
1、课题: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2、教学目标:
① 在造型表现方面,有意图地运用形、色、肌理、空间和明暗等美术语言,选择恰当的工具、材料,以绘画和雕塑等形式,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②在欣赏评述方面,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初步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尊重人类文化遗产,能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
③综合探索方面,调查、了解美术与传统文化及环境的关系,用美术的手段进行记录、规划与制作;通过跨学科学习,理解共同的主题和共通的原理。
3、课时: 1课时
4、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具:欣赏挂图、课件、课外收集表现劳动题材的美术作品、课本等。
学生准备学具:课本、钢笔、笔记本、自己收集到的作品等。
5、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① 通过欣赏(用课件展示)表现劳动题材的中外美术作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
② 教师宣布本课时教学任务及采用的学习方式方法,要学生注重对中外美术作品的比较、分析,谈自己对作品的初步感受和理解。
③ 学生预习,看课本上的图片和文字,认真观察、思考问题。(2)发展阶段
① 欣赏、评述《在激流中前进》 ☆ 展示图片,学生欣赏、讨论。
☆ 请几名学生根据预习时提出的问题谈自己对这幅作品的初步感受和理解。
☆ 教师归纳总结:
② 欣赏、评述《粮食》
☆展示图片,学生欣赏、讨论。
☆请同学根据预习时提出的问题谈自己对这幅作品的初步感受和理解。
☆教师归纳总结:
《粮食》(油画)
作者:(苏联)雅布隆斯卡娅,卫国战争后著名女油画家、基辅美术学院教授。
③ 欣赏、评述《牛耕》,写观后感受交流。
☆展示挂图,学生欣赏。☆分组讨论、写观后感。
☆学生发言,根据预习时提出的问题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教师归纳总结:
《牛耕》(甘肃嘉峪关魏晋时期的墓砖画)
④ 欣赏、评述《清明上河图》
☆展示挂图,学生欣赏、讨论。
☆学生自愿发言,根据预习时提出的问题谈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教师归纳总结:
《清明上河图》(中国画)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作者:张择端,北宋画家,东武(今山东诸城县)人。
⑤ 欣赏、评述《捣练图》
☆展示挂图,学生欣赏、讨论。
☆学生发言,根据预习时提出的问题谈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教师归纳总结:
《捣练图》(宋代摹本,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作者:张萱,盛唐著名人物画家,擅长画妇女。现存的宋代摹本《捣练图》和《虢国夫人游春图》是他的代表作。
3、课后拓展
(1)请同学展示自己收集的图片,欣赏、评述、交流,课后写自己的心得体会。
(2)课余时间,多搜集优秀中外美术图片,通过欣赏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
第 二 课 时
1、课题:美术是个大家庭
2、教学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
3、课时:1课时
4、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具:欣赏挂图、课件、课外收集表现劳动题材的美术作品、课本等。学生准备学具:课本、钢笔、笔记本、自己收集到的作品等。
5、课堂教学(1)引导阶段 ☆通过进一步欣赏(用课件展示)表现劳动题材的中外美术作品,拓展学生视野,体会劳动是人类最崇高的品质。
☆教师宣布本课时教学任务及采用的学习方式方法,培养学生从事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能力。
☆学生预习,看课本上的图片和文字。
(2)发展阶段
① 欣赏、评述《北方的九月》 ☆展示图片,学生欣赏、讨论。
☆请同学根据预习时提出的问题谈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教师归纳总结:
《北方的九月》(套色木刻)
作者:晁楣,当代著名版画家,1949年参军,从事美术宣传工作。1958年初,转业黑龙江的“北大荒”。创作许多表现北大荒的版画。
① 欣赏、评述《倒牛奶的女佣》 ☆展示挂图,学生欣赏、讨论。
☆学生发言,根据预习时提出的问题谈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教师归纳总结:
《倒牛奶的女佣》(油画)
作者:(荷兰)维米尔,十七世纪荷兰杰出的风俗画家,擅长表现荷兰普通巿民日常的室内生活。绘画风格深受科学精神的影响,以形体结实,结构精致,色调和谐,尤其善于表现光线和室内这空间感著称于世。
② 欣赏、评述《播种者》 ☆展示挂图,欣赏、讨论。
☆学生发言,根据预习时提出的问题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教师归纳总结: 《播种者》(油画)
作者:(荷兰)凡·高,十九世纪后印象主义画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③ 欣赏、评述《收获》 ☆展示挂图,欣赏、讨论。
☆学生根据预习时提出的问题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教师归纳总结:
《收获》(雕塑,青铜)
作者:(苏联)穆希娜,苏联老一辈著名女雕塑家,是一位具有才华和大胆创新精神的杰出艺术家。
②欣赏、评述《纺织女》
☆展示挂图,学生欣赏、讨论。
☆学生交流发言,根据预习时提出的问题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教师归纳总结: 《纺织女》(油画)
作者:(西班牙)委拉斯凯兹,十七世纪西班牙最杰出的画家。擅长肖像画和风俗画。虽任宫廷首席画师,绘画题材受到一定限制,但仍然有不少作品具有积极的思想意义。
③欣赏、评述《弋射收获图》 ☆展示挂图,学生欣赏、讨论。
☆学生交流,根据预习时提出的问题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教师归纳总结:
《弋射收获》(东汉画像砖,四川出土。)((3)收拾与整理
收拾课堂用品及资料。
(4)课后拓展
提醒学生课后收集优秀中外美术作品,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欣赏、评述,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第二单元 多彩的学习生活
活动一
课题:优美的校园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感受校园环境及建筑的美感。
2、结合校园建筑物,学习方形物体的透视现象和规律,了解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基本知识。
3、指导学生运用绘画透视和绘画构图知识表现校园环境和建筑的美感。活动安排:
体验与选择:
1、你对校园有哪些美好的印象?
2、你想选择哪个场景表现你的感受? 学习与研究
1、风景画是怎样表现景物空间的?
2、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各有什么消失的规律?
写生与表现:
1、怎样取景与构图才能表现好校园?
2、采用什么表现方法才能显示校园的美感?
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具:石膏正方体、长方体或纸盒等立方体;厚纸板;建筑物图片或挂图;本校校园环境和建筑物照片等。
学生准备学具:厚纸板;方开纸盒;画纸;铅笔、钢笔或其他画笔。
2、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①选择在校园中进行教学。教师带领学生游览校园环境,引导学生留心观察校园的各个角落,注意从不同角度观察校园建筑物所得到的感受,对具有美感特征的场景、角度进行必要的观赏提示。
②引导学生注意建筑物呈现的透视现象,并讨论怎样才能基本正确地表现校园场景和建筑的透视现象。通过在室外结合校园场景、在室内结合石膏立方体、挂图或图片与学生共同研究平行透视、成角透视的规律。
③演示并指导学生用厚纸板制作取景框,用取景框或用双手组合手势代替取景框的方法观察校园场景和建筑物,提示选择最佳构图的方法。
④引导学生在对透视规律有了基本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校园场景并进行
交流和讨论,通过观察,自己确认校园中最具有美感特征、印象最深、最想表现的场景、建筑物及其角度。
(2)发展阶段
①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课前准备的纸盒,练习运用透视规律表现纸盒的立体形象。
②鼓励学生自由选择理想的位置和角度,大胆运用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知识,在校园中进行对景写生。写生过程中应指导学生确定最佳构图、对物象主次的区别表现以及对物象简繁的必要的取舍。(3)收拾与整理
在写生过程中,应提示学生注意爱护校园设施及花草树木,并随时保持环境卫生和个人安全。、课后拓展
①提示学生留心观察乡村或社区环境的场景及建筑物,注意物象所呈现的透视现象,感受其美感特征并大胆进行写生表现。
②也可在家中进行立方体静物的写生练习,以巩固所学的透视知识。
③同学之间将平时所做的写生练习,集中在一起进行交流和欣赏评述,并在教室里开辟作品专栏进行展示。
④平时多做一些校园环境场景写生练习,为今后校园题材的绘画创作积累素材。教学评价:
1、能否自觉地以审美的眼光观察校园或其他环境,并养成具有对景物细致观察,科学分析的良好习惯。
2、能否运用透视规律对景物形象和结构进行分析并基本正确地进行绘画表现。教学参考资料: 《绘画透视》 《绘画构图》
相关教学研究课题:
关于透视教学的课外拓展的研究。
活动二
课题 校园伙伴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人体的基本比例及其处在不同姿态情况下比例的变化。
2、学习用简单的线条描绘人物动态的基本方法和人物写生的一般步骤。
3、通过人物全身姿态的写生练习,感知人体结构的和谐美和人体的动态美。
活动安排: 学习与研究:
1、不同姿态的人体比例有什么不同?
2、人物的动态与重心如何掌?
写生与表现:
1、怎样把握与表现小伙伴的动态特征?
2、试试画出照片中人物的重心线。
3、怎样把握与表现小伙伴的形象特征和性格特征?
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具:人体比例教学挂图;人物动态录象或多媒体演示设备等。学生准备学具:画纸;铅笔、钢笔或其他画笔。
2、课堂教学:(1)引导阶段:
A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说一说在校园里能看到的小伙伴的各种动作姿态,用语言描述这些动态特征,并相互表演一下这些动作姿态。
B 利用挂图指导学生以人体头的长度为单位,测量立姿、坐姿和其他各种姿势人体的大致比例。
C 用录象或多媒体配合,介绍人体比例知识以及表现人体动态的要点,不同姿势下人体比例的变化;把握人物的动态特征。(2)发展阶段:
做人物练习。先练习临摹静止画面(照片、图片、录象定格等)中的人物,再由同学当模特儿进行静止动态姿势的写生练习。引导学生随时注意测量自己所画人物身体比例是否正确,动态重心是否稳定。还要注意把握小伙伴的形象特征,并尽可能表现出他的性格特征。
(3)展示讲评:
交流作业,师生共同评述作业的优缺点,总结出存在的共性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方法。
3、课后拓展:
(1)随时做一些校园生活中的人物速写练习,一方面巩固本课所学知识技能,一方面为以后的创作搜集积累素材。
(2)运用所学的人体比例知识以及表现人物动态的方法,用线条对家庭成员或社区中的人物进行写生练习,除画静态姿势外,还可以初步尝试用速写方式练习画运动状态中的人物。教学评价:
1、是否基本掌握了人体比例的大体测量方法。并正确运用于对人物的描绘中。
2、课后能否养成随时观察人物动态形象并用本课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描绘。
3、在课堂写生过程中能否愉快地相互合作。
相关课题研究: 关于透视教学的课外拓展的研究。
教学参考资料:
人物速写,是在较短时间内概括而生动地表现人物的形象和动态的一种绘画形式,其任务是迅速捕捉人物的形象特征、运动姿态和生活情趣。一般是以线造型,强调简练、概括、生动的笔法。是为绘画创作搜集素材最为常用的手段。
《人体的比例与结构》
《人体解剖》
《人物速写画法》
相关教学研究课题: 转型期(抑制期)少年儿童的人物画教学。
活动三
课题:在校园中健康成长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人物题材绘画的一般创作方法。
2、进行在一定场景中以成组人物及情节表现一定主题的绘画合作。
3、培养热爱校园生活的情感,提高对周围事物敏锐的观察和感觉能力。活动安排: 选材与构思:
1、选择什么样的学习生活作为表现题材?
2、想要表现什么样的意义和主题? 讨论与交流:
1、谈出自己对校园生活的突出感受与表现意图。
2、其他同学的选材与构思对自己有什么启发? 表现与绘制:
1、采用什么样的构图最能表现自己的构思?
2、采用什么样的表现形式才能达到好的表现效果? 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具:校园活动场景照片一组;以校园生活为题材的画家绘画作品图片若干;同一课题的学生作业若干。学准备教具:平时搜集和积累的校园生活题材的创作素材;根据自己采用的画种,准备的所需的工具材料。
2、课堂教学:(1)引导阶段:
A 引导学生回忆、交流自己在校园生活中印象最深刻,最有意义的事物,并讨论如何才能作为绘画创作的主题加以表现。
B 向学生提供校园活动场景照片、校园生活题材的画家绘画作品图片、同一课题的学生作业等资料作为构思的参考。
C 让学生拿出平时积累的有关校园生活的创作素材,进行选择、分析、改造,用于本课的创作实践。(2)发展阶段:
A 将自己的创作构思画成简单的草图,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进行交流与讨论,对各自的构思草图进行修改与完善
B 根据创作意图、作品主题的需要,选择一种表现手段,如线条画、色彩或纸版画等,进行绘制。
C 创作过程中,仍可进行相互交流,交换各自所需的素材,或根据需要临时进行场景写生和人物动态写生。
D 要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的构思,大胆落笔,细心收拾。要独立思考,表达出自己的意思,交流的目的是启发创作灵感,而应避免相互照搬或套用一个模式。E 教师应在辅导中,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透视知识画场景,运用所学的人体比例及动态表现的知识处理画面中的人物,成组人物的表现,应注意画面的均衡构图、前后遮挡、远近虚实等关系的处理。(3)收拾与整理:
作业接近完成时,指导学生从整体上对自已的作品进行调整和修改,最后完成作品。
整理资料、素材、画具。恢复教室的整洁。交还暂时借用别人的资料、工具材料等并表示谢意。
3、课后拓展:
(1)课后可让学生进一步审视自己的作业,找出成功与不足,并利用课余时间尝试用另外的构图、方法和手段表现同一主题,看看会出现什么不同的效果。(2)进一步选取新的创作主题,从另一个角度表现校园学习生活。(3)尝试将所学的创作方法运用于校外生活的绘画创作中。
(4)以《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为主题办一个作业展览,展示每个同学的作业,组织参观与评述活动。教学评价:
1、是否表现出自己的创作意图和主题。
2、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是否适于主题的表现。
3、创作过程中是否正确运用了以往所学的透视、人体比例等知识的技能。
4、在创作活动中能否与同学愉快地交流与合作。
相关教学研究课题:
1、学生生活经验与中学生绘画创作教学。
2、对学生绘画创作进行选材指导的研究。
3、拓展思维领域,启发学生的构思联想,进行绘画创作教学。
4、关于“双基”与中学生绘画创作教学关系的研究。
第三单元
传递我们的心声
活动一
课题:壁报信息搜集、交流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明确壁报编排设计的意义和作用,引发其设计实践的兴趣和愿望。
2、使学生学会为办壁报而进行的资料信息的搜集、选择、分析、整理,了解壁报总体设计构思的过程。
教学评价建议:
1.能否有日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搜集、分析、整理信息资料。
2.能否与同学协调合作进行信息资料的交流和加工筛选。
教学参考资料:
有关信息及传播媒体的书籍 相关教学研究课题提示:
从中学擘报的教学看美术与语文学科的交融。
活动安排: 收集与交流:
收集报纸、网络信息。
为使壁报的内容丰富多彩,要注意选择有特色的学习、生活主题。
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具:壁报范例小样;文稿图稿等展示资料,设计示范用工具等。
◆学生准备学具:采用自己撰写、绘制、剪报、网上下载、复印、手抄等方式搜集的壁报文稿、图稿等信息资料,及纸、铅笔等用具。
2.课堂教学:(1)引导阶段:
①由欣赏壁报范例小样、参观校园内的优秀壁报导入本课的教学。
②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什么是壁报?为什么要办壁报(意义何在)?壁报在校园文化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
③师生共同归纳以上问题的答案:壁报是在墙壁上开辟的信息传递媒体,它是用图文并茂的艺术形式呈现。办壁报的意义在于拓展、延伸课堂所学文化知识,丰富信息范围,扩大信息量。办壁报的活动过程,可使我们学会搜集和整理信息,学会将这些信息以艺术的形式传达出来,并可通过大家的相互合作,加强团结,增进友谊。
(2)发展阶段:
A.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共同分析所搜集的各类信息资料。讨论确定壁报的主题。两种确定主题的方式:
(a)先讨论确定一个主题,再根据这个主题的需要筛选所搜集来的信息资料;
(b)先整理、分析信息资料,加以分类集中,从各类信息资料所反映的众多主题中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有特色的主题确定下来。
B.根据壁报面积的大小、所选文章的篇幅、篇数及图的数量和大小,在纸上粗略画出壁报设计草图小样,以决定文章和图的增删、字体和图的大小。
(3)收拾与整理:
草图完成后,提示学生收起被淘汰的信息资料,将拟用的文、图分门别类地整理保存好,以备正式办壁报时使用。
3.课后拓展:
提示学生留心观察乡村或社区的宣传栏、画报、报纸、杂志等传播媒体的内容、设计所呈现的面貌,与自己的壁报设计初稿进行对比。
活动二
课题:字体设计与版面设计
学习领域 :设计·应用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字体设计的知识,了解黑体、宋体、仿宋体等基本美术字体的笔形 特征和写法;了解变体美术字的创意方法。
2.学习壁报版面设计的基本知识,了解版面设计的 —般方法。
教学评价建议:
1.是否掌握了字体及壁报版面设计的——般方法。
2.变体美术字的设计构思是否具有独特的创意。
3.是否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字体设计和版面设计。
教学参考资料:
《字体设计》
《版面设计》
相关教学研究课题提示:
美术教学与校园壁报栏的编辑设计
活动安排:
学习与练习:
学习字体设计和版面设计,并做练习。
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具:美术字体基本笔画和字例、版面设计图例等的挂图或多媒体演示设备。
◆学生准备学具:画纸;铅笔、钢笔或其他画笔;电脑(如有条件)。2.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①教师与学生交流讨论,说一说在校园里各种场合能够看到的各种美术字体,明确这些美术字体的名称,引导学生总结出字体的选择与使用场合有什么关 系——什么样的场合适用什么样的字体。
②利用挂图或多媒体设备展示黑体、宋体、仿宋体、变体美术字的基本笔画及字例,指导学生辨认、区别不同的字体,并描述不同字体的笔画造型特征。
③采用多媒体设备进行版面设计过程的演
示,可使用AdobePageMaker软件进行版面设计的排版演示。注意提示美术字字体、字形、字的大小与版面上图、文的关系。注意提示版面图文块面安排及色彩搭配中均衡、对比的处理方式。
(2)发展阶段:
①指导学生调出电脑字库中的各种字体,对其字形、笔画特征作对比认识。
②进行黑体和宋体美术字书写练习,教师进行书写要点指导:
a打格。成篇文字,字与行之间应留出适当的字距与行距。
b书写。字体结构设计的几个基本原则:
字形匀称,大小统一。
上紧下松,上大下小。有争有让,适当穿插。笔画统一,主次分明。
③指导学生进行变体美术字的书写练习。使学生了解变体美术字是通过各种变化和装饰手段,达到字体和字形的多样化,以满足不同的实用要求;字体设计应从文字的内容和涵义出发,对字形、笔形做出合理的夸张变异,使之既有艺术性、趣味性,又有适应性,可读性;举例说明变体美术字创意设计的一些规律如象形法、省略法、添加装饰法、投影式、立体式、折带式、连笔式等。
活动三
课题: 壁报编辑制作
学习领域: 综合?探索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将前两课所学的知识技能应用于班级壁报的实际编辑、设计、制作全过程。
2.培养热爱校园文化生活的情感和同学之间良好合作的精神。教学参考资料
编排设计的法则:
平面设计是门信息艺术,需要“引人注目”的编排法则。(1)最佳视域与视觉流程。
(2)点、线、面。(3)远、中、近。(4)黑、白、灰。
(5)色彩与秩序。
(6)节奏与韵律。(7)对比与极限。(8)调和与统—。
(9)装饰与趣味。(10)版面美与刻、板、结。活动安排: 研究与设计:
研究版面设计方案,自己或与小组同学一起进行壁报的设计。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具:报头图案资料;有关图形图像资料;版面设计示例幻灯片或多媒体课件;电脑及扫描仪、打印机等外围设备(如有条件)等。
◆学生准备学具:已搜集和积累的壁报文字稿件和照片、图片已剪辑装册的报头、栏图、题花、尾花图案参考资料;画笔,颜料,彩纸、白纸,剪刀,胶水等。
2.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教师提出运用前两课所学的知识,全班合作,办一期班级壁报。首先经过讨论确定壁报的主题,引导学生回忆、交流,温习前两课所学内容,每人将自己在第1、2课上所完成的版面设计草图拿出来,集体分析、研究各自的优点和独到之处,将这些优点和独到之处加以集中、整理,形成新的集体设计方案,经过方案的逐步实施,完成班级壁报的制作。
(2)发展阶段:
按照研究讨论确定的活动程序进行以下各项活动——
a.分析已确定的主题并将主题展开成为若干个方面的子题,每个子题作为一个栏目。
b.进行栏目分工(比如分为6个栏目),每个小组负责一个栏目,分头进行各自栏目内容的组织和设计。
c.全班集中,将各栏目草图组合成整个壁报全貌,由各组推举代表发表修改和调整意见,经全班讨论认可,进行整体调整完善,完成定稿。
d.返回各小组进行各栏目正稿的设计制作。完成栏目正稿。厂全班再次集中,进行整体“拼装”后稍作调整,正式上墙完成整个壁报的设计制作。
(3)收拾与整理、单元小结:
打扫整理教室恢复整洁。一面欣赏全班合作的成果,一面回顾本单元学习的内容,总结知识学习和操作实践中的得失,巩固本单元教学成果。
3.课后拓展:
(1)各班相互参观班级壁报,评选最佳壁报,交流学习心得。
(2)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办个人手抄小报并相互交流。
(3)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社区或村庄的宣传栏,将课堂所学应用于社会实践。
教学评价建议:
1.是否突出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和壁报主题。
2.版面内容的设计制作是否有助于强化壁报主题的突出表现。采用的具体制作方法、手段和步骤是否恰当。
3.设计制作过程中是否正确运用了所学的字体设计和版面设计的知识和技能。
4.活动中能否与同学愉快的交流与合作,能否虚心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并经自己头脑的分析,对合理的部分进行采纳。
第四单元
我为校园添色彩
活动一
课题:学生装设计与模拟制作
学习领域:综合·探索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装的设计与模拟制作练习,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对着装美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创新意识。活动安排: 设设与展示
1、画一幅学生装设计图,写出设计思路,还可以用你小活中的材料试着做一件模拟学生装。
2、利用自己设计的学生装开—个学生装发布会。
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服装设计作品欣赏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人体模特图投影片及与之配套的数套服装图复合投影片;预制供学生叠加粘贴服装的黑色或灰色男女人体模特剪影图;请数名同学课前穿好大小合体、款式新颖、色彩搭配协调的学生装以备课堂表演供同学欣赏、参考。
◆学生准备学具:搜集若干服装设计效果图、照片等图片参考资料;铅笔、彩色水笔、各色布头或彩纸,剪刀,胶水等。
2.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a.与学生讨论“如何为校园添色彩”这一话题,引出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b请数名已穿好学生装的同学进入教室进行服装表演,导入本课的学习内容。
c.师生讨论以下问题:购买服装时你如何进行选择?服装设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起什么作用?学生装应该具有什么特点?我们学校的学生装应该体现什么特色?
d.出示服装设计作品欣赏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欣赏介绍服装设计过程的几个环节:
①服装的款式造型设计:从整体造型人手,用简单的几何形概括地把握服装的轮廓,要与人的职业、身份相适应。
②服装的色彩设计:服装的色彩要与人的肤色、发色成对比或调和的关系,也要考虑与人的职业、身份相适应。常用的色彩搭配方法有同种色组合、类似色组合、对比色组合。
③服装的面料选择(只作提示,内容从略)
(2)发展阶段
指导学生进行学生装设计练习。练习方式:
①效果图的绘制:用铅笔画设计草图,用彩色水笔着色完成。线条应简练概括,涂色不必过于均匀,只作标示性涂绘,体现生动的效果。
②用简练的线条勾画出人体的大致轮廓,用碎布头或彩纸剪贴服装。教师预制的黑色或灰色男女人体模特剪影图可供学生叠加粘贴,展示自己的设计效果。
③要求每位同学任选以上两种方式之一,设计男、女学生装各一套
(3)收拾与整理
整理学具,恢复教室整洁。
3.课后拓展
(1)评选出最优秀的学生装设计作业,主动向学校推荐,争取用于今后本校学生装设计制作的备选方案。
(2)举办学生装设计作业展览、交流、评议活动。
活动二
课题:校园环境艺术品设计与模拟制作
学习领域: 综合*探索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校园环境艺术的意义和作用;学习环境艺术壁画、雕塑小品的设计制作过程。
2、校园雕塑小品和壁画的设计应与校园整体环境相协调符合审美要求。能初步提出校园环境艺术设计的改进建议。
活动安排:
1、欣赏这些艺术品,想一想,它们与环境协调吗?
2、集体考察一下自己的校园环境,讨论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具:环境艺术雕塑、装饰壁画的图像资料、泥、泡塑块、卡纸或其他材料制作的校园环艺雕塑小品和装饰壁画小样范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如有条件)等。
◆学生准备学具:泥、泡塑块、卡纸、竹、木、金属等材料;塑形、切割工具;乳胶等粘接材料等。
2.课堂教学(1)引导阶段
a.展示环艺雕塑、装饰壁画的图象资料和校园环境艺术雕塑小品和装饰壁画小样范作实物,引导学生欣赏并提出思考问题校园里设置的艺术品应该如何与校园环境相协调?在校园里设置艺术品应该考虑选择那些内容和形式?你认为目前我们的校园环境应作哪些改进?何处应增加何种壁画或雕塑艺术品?提出作业要求设计一件校园环境艺术雕塑小品或装饰壁画,并任选材料制作成小样。
b.走出教室,进行校园实地考察,然后交流讨论,对校园环境现状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改进实施方案,包括自己要设计的校园艺术品的内容、形式、使用的材料及制作方法步骤,并对同学的方案加以评述。
(2)发展阶段
归纳学生的各种方案,分步讲解艺术品与所处环境协调统一的原则、立体造型的基本规律、材料的选用以及制作方法步骤。学生进入设计制作过程,其间教师及时将有创意的作业向大家介绍,供大家借鉴。对创意构思和制作有困难的同学给以适当的指导帮助。
(3)展示讲评
交流展示作业,师生共同评述作业的优缺点,总结出存在的共性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方法。注意将作品与拟置于的环境结合起来进行评价,避免单一评价作品本身。
3.课后拓展
(1)对社区或乡村环境进行审美考察,提出自己的改造见解,并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技能进行环境艺术小品的模拟设计制作实践。
(2)如有条件,请校方安排施工,将优秀作业小样放大为设计尺寸,置于校园中。环境艺术是人与其活动的环境场所、自然景况、各种接触用品等之间的综合设计和处理。它包括城乡环境总体规划设计、园林绿地设计、商业及交通信息系统环境设计、室外建筑群体的设计、室内陈设,各种用品设计以及与之相配的室内外雕塑、壁画等的统一安排设计。
教学评价建议
1.是否明确了环境艺术品与所处环境的协调统一设计原则。
2.通过本课的学习,是否养成留心观察周围环境,化建设的习惯。
3.是否表现出关心校园和社区环境艺术建设的热 ‘隋。
4.制作过程中是否表现出有计划性、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
活动三
课题:校园规划模型设计制作
学习领域:综合·探索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建筑和环境,模型设计制作知识和技能,合作设计制作校园规划模型,开拓学生的三维立体想像空间,训练立体造型的创意和动手制作能力。培养热爱生活、学习环境及学校的情感。
活动安排:
1、集体策划,绘制校园规划图。
2、用容易找到的材料,全班同学一起制作一组校园模型。
3、布置展示,邀请全校同学或家长参观、评述。
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具:建筑模型设计制作图片、效果图、制作步骤图示等参考资料。
◆师生通过搜集,共同准备模型制作所用的材料、工具:各种白色、彩色卡纸、硬纸板、纸箱板、瓦楞纸、玻璃纸、废透明胶片、易拉罐等金属板材、木材、吹塑纸、硬泡塑(聚苯乙烯板)、软泡塑(海绵)、电热丝泡塑切割器、美工刀、剪刀、圆规、直尺、乳胶、胶水、铅笔、橡皮等。
2.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a.引导学生讨论、想像自己校园未来的美好面貌,描述自己所见的建筑中最喜欢的一两个,从造型、布局、结构、色彩等方面进行介绍。
b.展示建筑模型设计制作欣赏图片、效果图、制作步骤图示等参考资料。介绍校园建筑模型的具体制作过程:
(a)总体构思:有哪些建筑设施,如何布局各建筑的造型、结构、色彩等;
(b)平面规划设计:画出平面布局草图;
(c)主体建筑的制作:大型部件的制作、表面构件的处理;
(d)附属建筑的制作;
(e)其他设施的制作与配置;
(f)总体调整完成。
(2)发展阶段。
a.讨论确定校园模型的总体造型和实施方案。小组之间进行设计在课堂完成模型基础上,进一步添加制作必要的附属部件,完善地形、操场、绿化、景观(如壁画、雕塑、喷泉)等区域,使整个校园模型更为精致、美观。
b.为模型拍照,布置模型的展示场地,邀请家长、老师和同学前来参观,共同进行欣赏、评述。分工合作,各组分别同时设计制作所分工负责的建筑和区域。
c.小组内进一步将各建筑部件的制作分工到人。
d.用两课时的时间完成设计制作过程。
e.各组同学把做好的模型单元组合在一起,成为校园模型整体。(3)收拾与整理
教学评价建议
1.是否充分表达出了想像力和新颖的设计创意。
2.设计构思中,是否充分考虑到了各个建筑主体和设施与整个校园环境的协调。
3.制作过程中是否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且步骤清晰,耐心细致,专注投入。
4.在设计制作活动中能否于同学愉快的交流与合作。
第五单元
实用又美观的生活用品
课题:实用又美观的生活用品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关注生活中的设计的习惯,学会从不同的审美角度欣赏、分析、评述—件生活用品的设计效果,认识实用与美观有机结合的设计原则。
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具:优秀生活用品设计作品欣赏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生活用品实物数件。
◆学生准备学具:每人带一件生活用品实物或图片。
2.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a.请学生以一件自己最喜欢的生活用品为例导出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b.在几分钟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上的图例,师生共同分析,学生发表意见,教师提示和归纳。提示要点:
(a)果盘:缠枝鸡冠花纹的纹饰,色彩古朴典雅,构图大方简洁,放置水果时,与水果的鲜艳色彩形成鲜明的对比,缠枝加水果,同类物在平面、立体上的结合形成了统一的美感。不放置水果时,也是一件美观的案头摆设。
(b)木椅:金字塔式的造型,使人有稳固,安全的感觉,可以放心的倚坐休息;木质部分单纯的造型,朴实的色彩和原始感的木纹,与现代气息浓厚的椅垫形成对比,似乎暗示了现代人与大自然的融合。
(c)办公文具:简洁的半圆周组合造型、配以古朴的黑红色彩装饰,这种古代文化符号式的表达与现代文明的撞击所产生的视觉冲击力,谁能抵挡得住?
(d)家庭用汽车造型设计图:整体的小巧,却又最大可能的加大内部空间,流线型的外形设计使速度得以更好的发挥;柔和的外观曲线造型加强与人的体贴,使人仿佛呼吸到家庭的温馨气息。
(2)发展阶段
请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各种生活用品,共同讨论它们的设计好在哪里,有什么缺点。
将几件相同用途的生活用品放到一起进行对比欣赏,展开讨论:同是喝水的杯子,你更喜欢哪只?为什么?进行分析评述。
师生讨论以下问题:购买某种生活用品时你如何进行选择?工业设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起什么作用?生活用品的设计应该遵循什么原则(实用与美观相结合)?
(3)收拾与整理
整理学具,恢复教室整洁。
3.课后拓展
(1)留心生活中各种常见的生活用品的设计,分析其优缺点和需改进之处。
(2)运用所学知识在父母、亲友购买生活用品时,尝试为他们提供参考意见。
教学评价建议
1.能否自觉地以实用与美观有机结合的眼光观察和分析周围常见的生活用品。
7.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七
1.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和主要内
2.理解通过比较的写法突出事物的特点。
3.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和主要内容,学习写景的方法。
教学难点:比较的写法突出事物的特点
教学方法:以诵读为主,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思想感情。
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作者老舍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被誉为“语言艺术大师”。他
所写的小说《骆驼祥于》和话剧《茶馆》等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坛上产生了广泛影响。其散文也写得清新优美,《济南的冬天》就是其中的一篇。
题目《济南的冬天》明确地交代了描写的地方和时令。济南位于山东省内,它的南面,距市中心五里有著名的千佛山,东接佛懋山,西边南马鞍山、四里山,形成济南的天然屏障。它们都是“小山”,最高的千佛山海拔也只有285米。济南的冬天与北中国的其他地方
的冬天的气候截然不同。那么,作者笔下的济南的冬天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就让我们边学习边领略。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齐读课文,同时自己查字典、词典弄清生字、生词的音和义。
三、初步领会课文的大概内容和脉络。
1.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出示自学提纲,要求学生重点思考下面三个问题:
济南的冬天总的特点是什么?
文中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
作者怎样展开对景物的描写?
2.组织学生就上面三个问题展开讨论。
明确:全文围绕济南的冬天“温晴”这个特点,描写了济南的山、水、城、雪等景物。
文章先从自己感受的角度总括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然后具
体描绘了济南暖冬的三幅画图:阳光下济南全景、雪后山景的秀美、济南冬天的水。
四、细读、分析课文。
引导学生逐段细读课文,要求他们在自读的同时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并指导他们就文章各段的内容、描述方法和语言,在课文一旁的空白处写些简要的批注。
各段问题和提示如下:
1.第一自然段
①课文从什么角度写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段与下文有什么关系?
明确:课文从自身感受的角度来写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作者把济南与北平比较,又与他刚刚离开的伦敦比较,再与热带比较,突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很自然地发出“济南真的算个宝地”的由衷赞叹。所以,可以从全文最后一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看到作者写本文的目的,就在于对济南的赞美。这段的对比方式,是一种“曲折行文”的手法。这段课文,总写了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是全文的总起,为下文具体描述作了铺垫。因此,这段与下文是总分关系。
②课文中的“响亮”是什么意思?“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一句,如果把“声”字去掉,可不可以?为什么?
明确:“响亮”一词,一般用来指声音宏大。但根据上下文意思来判断,在这里是指“晴朗得刺眼”。“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是说济南冬天的风并不猛烈,是柔和的,如果把“声”字去掉,就说成了“没有风”,不切合实际。
第二课时
(继续细读、分析课文)
2.第2自然段
作者怎样描写济南古城的地理环境?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济南的可爱的?
明确:“小山把济南围了个圈儿”,这是济南地理环境的特征,也是济南“温晴”的原因。作者从人的感受和对人们的心理描写,来表现济南的可爱。作者把济南比作婴儿,把老城四周的小山比作“小摇篮”,用拟人的方法来写城:“在天底下晒太阳,暖和安适地睡着”;写山:“安静木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再现了这个“理想境界”的明静、温暖和舒适的特点。济南人由于身在温暖冬天而引起对温暖的春天的联想,但眼前春天并未到来,他们却又“并不着急”,而且“脸上含笑”,“有着落”,“有人依靠”,表现了济南人对这“慈善”冬天的真切留恋,也洋溢着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无限喜爱之情。
3.第3自然段
这段也是写山,是小雪点染了山之后的景色。那么,作者从什么角度描写哪些景物?议论后在全班交流。
明确:作者从色彩和变化两个角度描写了山上的矮松和薄雪等景色,“山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的看护妇”,是对小雪后矮松秀美形态的比喻。 “一件带水纹的花衣”,“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到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这是小雪后雪色与草色相间的美景引人产生的联想。“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了粉红色”,用拟人的方法描绘了夕阳斜照下雪色娇美的情态。作者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再现了冬天济南周围的小山,在白雪与蓝天的相映中的雪色与草色、雪光与日光交融的情态。
4.第4自然段
①作者在写了冬天济南“温晴”、“秀气”之后,把视线放到城外的景色。作者以城内的“狭窄”与城外的“宽敞”对照,用“小村庄”来点缀山坡,以小雪点染屋顶,这样,读者就看到了济南的全貌。
②在这段文字中,“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这里为什么用一个“卧”字,和文章的什么地方相呼应?
明确:“卧”字用得很贴切。济南城外的小村庄被作者赋予了生命和感情,它们都“安适地睡着”,心情享受这“温晴”的天赐。这“卧”字,正好与第二段中的“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相呼应,用拟人的手法写活了济南。
5.第5自然段
①作者是怎样写水的“温晴”的?
明确:课文紧扣“暖”字,写水“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写水中的水藻“把终年贮藏的绿色全拿出来”,所以它“不忍得冻上”。水还多情地让“长枝的垂柳在水里照个影儿”。读到这里,让我们感受到济南的冬天真是风情万种,使人留恋不舍。
②作者是如何收束全文的?
作者紧扣“亮”字,由下而上,再由上而下,从河水的清亮引出整个空间的清亮,并把红屋顶、黄草山、灰树影都溶入其中,在天水一色的广阔背景下,描绘了冬天济南瑰丽的色彩。在此铺垫下,以高度概括而充满激情的句子“这就是冬天的济南’咱然而然地收了尾。
五、引导学生小结课文的写作艺术。
1.让学生再将课文默读一遍,要求边读边找出作者的各个观察点。
明确:作者在不同的观察点上,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济南冬天的特有美景;第二段从俯视的角度写阳光下的济南;第三段从仰视的角度,写小雪点染后的山景;第四段从城内拉城外,写雪后山村的景色;第五段由俯视到仰视,写出整个济南的形象。作者正是从多个不同的角度的观察,才生动形象地写出冬天济南“温晴”的这个特点。
2.学生再议论,归纳课文的各种表现手法。
明确:
①用作者以前生活过的地方(北京、伦敦),与济南对比,从而突出了济南冬天的“温晴”,使人们确实感到它是“宝地”。
②作者不仅细致观察和描写冬天济南的景色,而且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告诉读者,以此来感染读者,使读者有如临其境的感受。
③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把冬天的济南写得脉脉含情,把作者感情融入了对景物的描写之中。
六、反复朗读课文。
朗读前要指导学生怎样读出感情来,如朗读课文时可根据文中描写的景物展开想象,脑海中映现作者描绘的画面。
七、指导学生作文。
8.《咏雪》讲稿(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篇八
学习目标:
①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引导学生体味感悟亲情的含义;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教学过程:
我们的诊所来了一个病人……
一、说病症:
学生读课文1、2段,说说这位先生有什么异常之处。
“风筝”--惊异、悲哀
播放歌曲《三月三》,对比感悟。
二、探病因:
萦绕在先生心头的到底是一件什么事?(结合时间、人物、事件概括)
--我粗暴的不许小兄弟放风筝的事情。
1、老师心里有一个疑惑:一件过去了二十多年的往事,为什么还如此耿耿于怀?
(虐杀残酷,十分后悔,补过不得。)
2、品味“虐杀残酷”:
(1)弟弟对风筝的痴迷体现在那些词句中,找到相关内容,勾画重点词加以体会,说明。
(2)我怎样虐杀了弟弟的风筝梦?找出相关句子加以说明。
(3)文章中的小弟是如此可怜,“我”是多么冷酷狠心的毁掉了他的风筝。是什么使作者对弟弟采取这样的行动?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我们来朗读第3、4两段,把小兄弟的可怜,“我”的残忍读出。
3、理解“补过不得”:
(1)“我”想补过的心意诚吗,表现在哪些方面?
(2)弟弟竟然“完全的忘却”说明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至此仍旧不能释怀,心只得沉重着,甚至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
(3)请朗读课文第10--12段,感受着内心的无尽的、难以言说的悲哀。
三、对症下药:
“心病还须心药医”, 请用一、两句话安慰作者。
四、结束语:
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取这个沉重而悲哀的教训吧,让我们永远怀着一颗民主、善良的心吧,唯其如此,那晴朗的天空才会永远飘扬着我们快乐的风筝
杨玲玲
9.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生物试题 篇九
一、请你选一选(下列各小题均为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编号写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6分)
1.你喜爱生物吗?地球由于生物的存在而美丽。下面是在某小水塘中发现的物体,请选出全部是生物的一项。()
①水 ②泥沙 ③小鱼 ④水草 ⑤青蛙 ⑥石块 ⑦微生物 ⑧贝壳 A.①②⑥⑧ B.①③④⑦ C.③④⑤⑧ D.③④⑤⑦
2.中国是裸子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下列植物中属于裸子植物的是()。A.核桃 B.杨树 C.玉米 D.银杏
3.在调查校园生物的活动中,以下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A.赵伟发现一只老鼠,太恶心了,他没有记录
B.王峰发现好几株他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
C.李玉拨开草丛,一只蝗虫跳出来,很快蹦到了校园外。李玉把它也记下了 D.张宏的调查记录中有蛐蛐,看到其他同学的记录中没有,张宏决定删掉它 4.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研究时,材料必须是()。A.新鲜的 B.薄而透明的 C.干燥的 D.完整的 5.动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A.液泡 B.染色体 C.叶绿体 D.线粒体 6.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A.水 B.蛋白质 C.食盐 D.氧气
7.下列做法中,不属于正确的收集资料方法的是()。
A.查阅书刊报纸 B.采访有关人员 C.上网搜索 D.编写拼凑数据 8.种子结构中哪个部分实际上就是小麦幼小的生命体?()A.种皮 B.胚 C.胚乳 D.胚轴
9.下列生物中属于消费者的是()。A.小草 B.猫头鹰 C.松树 D.蘑菇
10.剪取一段带有叶的凤仙花的茎,插入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取出,用刀片把茎纵切开,用放大镜观察,被染成红色的是()。A.导管 B.筛管 C.形成层 D.表皮
11.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和气体交换的“窗口”是()。A.表皮 B.叶肉 C.叶脉 D.气孔 12.我国的植树节是()。
A.3月12日 B.3月15日 C.5月1日 D.6月1日 13.2003年春天,“非典型性肺炎”在我国部分省市的人群中开始传染并且迅速扩散,党和政府采取了有力措施进行防治。“非典”的病原体属于()。A.植物 B.动物 C.细菌 D.病毒
14.同学们都喜欢吃苹果,苹果属于植物体的()。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15.植物在白天进行()。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三种作用都进行 16.人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经过细胞分裂,新的体细胞中含有染色体()。A.46对 B.23对 C.23条 D.24条
17.农民移栽茄子秧、黄瓜秧时,总是保留根部的土坨,这样做能()。A.促进根毛生长 B.防止秧苗的幼根和根毛受到损伤 C.减少土壤中无机盐的丢失 D.减少水分蒸发
18.牧草留种区为了预防鸟啄食草籽,用网把留种地罩上。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环境污染 B.植被被破坏 C.缺水干旱 D.食物链被破坏
19.从母羊甲的体细胞中取出细胞核,注入到母羊乙去掉核的卵细胞中,结合后的细胞经卵裂形成早期胚胎,再植入到另一只母羊丙的子宫内,出生的小羊长得()。
A.难以预测 B.像甲 C.像乙 D.像丙
20.据报载,几乎每年都有至少一种鸟类或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它们濒危或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 B.天敌过多 C.动物病害 D.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21.“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证明了()。
①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②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 ③光合作用产生了氧 ④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2.绿色植物具有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作用的是()。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 D.吸收作用 23.提倡“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筷子”的出发点是()。A.减少个人的经济支出 B.减少城乡垃圾 C.节约木材、保护森林资源 D.移风易俗
二、请你填一填(每空1分,共13分)
24.________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它由地球表层各种生物和生物生存的_______构成。25.与草履虫一样,仅由一个细胞构成生物体的生物还有很多,例如_________。(只要求写出一种。)
26.在炎热的沙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当体温升高到46 ℃时才会出汗,主要是对缺___________环境的适应。
27.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欲观察的结构在视野的左上角,应向___________方移动装片,能使欲观察的结构移至视野中央。
28.17世纪,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虎克研制出能够放大140倍的光学显微镜并用它来观察软木薄片,发现了___________。19世纪德国生物学家施旺和施来登共同创建了___________学说,恩格斯把该学说与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并列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29.生物兴趣小组在适宜的条件下让种子萌发,如果100粒种子有89粒萌发,则该种子的发芽率是___________%。
30.写出两个我们佳木斯地区常见的生态系统:___________生态系统、___________生态系统。
31.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_中,DNA上有特定的遗传信息的片段叫___________。
32.猜猜看:空气中95%氧气由我来提供,我分布在地球表面70%的水域环境中,我的结构很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诗人曾用“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来形容我。我是___________。
三、请完成实验探究(每空1分,共9分)33.同学们在做“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时,都亲自捕捉过鼠妇。大多数同学都是在石块下、花盆底部或者在放置擦地墩布的角落里捉到鼠妇的。
(1)请你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角度,提出一个问题,并作出相应的假设。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做这个探究实验所用的鼠妇数量最好是()。A.一只 B.两只 C.三只 D.十只以上
(3)做完实验后,你是怎样处理这些鼠妇的?
34.李强小组做了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下表是他们的实验结果,请根据表格分析回答问题:
(1)本实验中,对照组是________瓶。
(2)① ③ ④瓶中种子未萌发原因分别是:①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因此而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
四、请你简要回答(共8分)
35.黑龙江省科技馆中的机器人能与前去参观的人进行简单对话,并能作出如握手、抬腿等简单的动作。有人因此说机器人也有生命,是生物。你同意吗?请讲述你的理由(至少谈三点)。(4分)
36.在新世纪的曙光里,生物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它的每一个新进展都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令人惊喜,并使人浮想联翩。你一定知道很多生物学新进展。请你介绍其中两个你最感兴趣的新进展,并简单谈谈与我们的生活有怎样的关系。(4分)
五、展示你的绘图与识图实力(共18分)
37.在生物实验课上,我们用显微镜观察了动植物细胞。请回忆一下你看过和画过的植物细胞或动物细胞。在下面适当的位置按生物绘图的画法要求,画一个结构比较完整的细胞结构简图,注明所画图形的名称,并标注图中主要结构。(10分)
38.每年“五一”节前后的杏林公园,粉红的杏花竞相开放,你观察过美丽的杏花吗?下图是杏花的基本结构模式图,请仔细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8分)(1)图中部分数字标号代表的结构分别是指杏花的什么部位?
花的结构模式图
①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
⑥__________(2)怒放后的杏花随风飘落,她已将自己的骄傲──果实悄悄留在了树上。夏日收获的甜美的杏是经过传粉和受精,由杏花的[ ]__________发育而成的,杏仁是由__________发育而成的。因此[⑨]__________和[⑧]__________是杏花的最重要的结构。
六、请展示你的综合实力(共6分)
39.张女士特别喜欢花卉,乔迁新居时,她在卧室里摆放了20余盆花卉。晚上,在沁人心脾的花香中,张女士进入了梦乡。谁知第二天早晨她却头晕目眩,并有呕吐症状。张女士被送进了医院。医生了解了她家的情况后,告诉她只能选择两盆花留下,其余的必须搬走。请你分析,张女士的病与花卉有关系吗?(2分)
40.绿色植物、野生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但是,公园里有时还会看到践踏草坪、攀折树枝等不文明的现象,餐桌上有时还会出现田鸡、野生动物等。请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写一份20字以内的短文,或设计两个警示牌,或两条广告语等。呼吁、提醒、号召大家爱护植物、保护野生动物。(4分)
附参考答案
一、请你选一选(每小题2分,共46分)DDCBDBDBBADADCDBBDBDAAC
二、请你填一填(每空1分,共13分)
24.生物圈 环境 25.变形虫等 26.水 27.左上 28.细胞 细胞 29.89 30.城市 湿地等(答案不唯一)31.细胞核(或染色体)基因 32.藻类植物
三、请完成实验探究(每空1分,共9分)33.(共4分)(1)光(或水、温度、等环境因素)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光(或水、温度、等与所提出的问题相对应的环境因素)会影响鼠妇的生活(1分,要求必须是陈述句)(2)D(1分)(3)送回原来的生活环境(或其他适宜环境)(1分)34.(1)2号瓶(1分)(2)缺水温度过低缺空气(各1分)种子萌发需满足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1分)
四、请你简要回答(共8分)35.(共4分)不是生物(1分)。机器人不能进行呼吸;不能排泄;不能进行新陈代谢;不能生长和繁殖等(答出一条给1分),不具备生物的基本特征,所以不是生物。
36.(共4分)每答一项新进展给1分,指出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再给1分。
五、展示你的绘图与识图实力(共18分)
37.(共10分)绘图规范正确2分,绘动物细胞者正确标注每项2分,注明所画图形的名称2分;绘植物细胞者正确标注每项结构1分,注明所画图形的名称2分。
38.(每空1分,共8分)(1)花冠(瓣)花药 花柱 子房(2)⑥子房 胚珠 雄蕊 雌蕊
10.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实验计划 篇十
实验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基本途径。生物实验中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指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过程及现象,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然后进行积极思维,把观察到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归纳,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正确概念。认真上好实验课,既能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现将本学期的生物实验教学工作制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组员的协作精神。让学生通过现象观察事物的本质,从而认识和揭示自然科学规律,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意识,切实让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
二、基本情况: 1学生好奇、好动,对实验十分有兴趣但又陌生。2有的学生认为上实验课好玩,缺乏科学态度, 3有的学生认为升学不考,学习目的不明确, 4学校条件有限,这些都给实验课组织教学带来一定困难 三,教学要求
学生分组实验和探究实验,要按教学大纲的要求把学生实验全部开齐。对于学生实验,若能当堂看清实验结果的须在实验室里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师监督学生对每个实验达到操作规范.熟练的程度;培养他们浓厚的生物学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方法和措施
1.激发兴趣。培养兴趣激发思维,进行积极自觉的观察,才能使他们获取正确的信息,发展思维,获得知识,掌握技能,进而认识生物的自然变化规律。2.严格规范。指导学生观察和在演示实验中,教师应向学生介绍仪器的使用规则、操作方法,提出注意事项,最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的每个细节以至全过程,并恰当地解释实验现象。3.明确目标。在生物实验中必须使学生明确所要观察的内容和观察的范围,明确通过观察要获得哪些资料,解决哪些问题;拟定好观察计划,制定观察程序,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层次清晰的观察,防止主次不分、顾此失彼。
4.开辟第二课堂,扩大学生的观察范围。如在开设植物课时,组织学生到城郊的野地和农田中观赏植物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状态,采集植物标本,同时也可到城内的植物园中去观赏各类植物花卉,理解和认识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的主要区别。
五、实验课进度安排
学生实验:
1.练习使用显微镜 第二周 2.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 第二周 3.观察洋葱叶表皮细胞的结构
第四周 4.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第四周 5.观察大豆种子的结构 第六周 6.观察小麦根尖的结构 第七周 7.茎的输导功能 第八周
8.观察叶片的结构及绿叶细胞中的叶绿体第十一周 9.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第十二周 10.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第十四周 探究实
1.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第三周 2.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第四周 3.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 第六周 4.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 第六周 5.根的生长部位 第七周计划制定人:陈全、万绍锋
2015.9.5
2008年下学期七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总结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开展好实验教学是学好生物的前提条件。生物实验具备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的功能,更有培养学生动脑、启迪思维、开发潜能的作用。努力创造条件 ,完成大纲、教材规定的课堂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是我们生物教师的责任。自己经过一学期的实验课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明确实验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心理学告诉我们,目的是人采取行动的结果,而动机则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动力。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自觉地产生动手实验的内部动机,实验效果就会很好。但是学生好奇、好动,对实验陌生。有的学生认为上实验课好玩,缺乏科学态度,有的学生认为升学不考,学习目的不明确,这些都给实验课组织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实验前除要求学生明确教材上的实验目的
二、指导学生掌握实验步骤的方法,规范操作。
实验步骤是学生动手规范操作的要领,只有理解、掌握才能规范操作,实验才能成功。因此实验前指导学生预习,将实验步骤由繁化简,抓住每一步的关键词语串通于实验步骤之中可以收到好的实验效果。
三、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规范操作是进行实验的基础,而对实验现象的认真观察,是达到实验的目的、探索实验结果的关键。但学生在实验中往往重视操作,忽视观察、分析。然后,按步骤规范操作,教师检查评分。这样通过学生动手、动眼、动脑、观察、分析思维,培养了学生认真的科学态度,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四、对教材要求掌握、难度大的实验进行考查。
通过实验考查,促使学生认真预习、复习、动手操作。对实验操作差的学生及时发现,加强个别辅导,做到人人过关。这样克服实验仪器少、学生多、难于动手的矛盾,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生物课的兴趣。
综上所述,通过实验教学,培养了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认真的科学态度,发展智力,提高了学习生物的兴趣,从而提高了生物教学的质量。
2009年上学期七年级下册生物实验计划
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学科素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协作精神,落实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因此,做好实验教学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现将本学期的生物实验教学工作制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组员的协作精神。让学生通过现象观察事物的本质,从而认识和揭示自然科学规律,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意识,切实让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
二、教学要求 1.演示实验必须按大纲要求开足,教师在课堂上用演示的方法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使学生能够获得感性的认识和验证,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若有条件可改成分组实验。
2.学生分组实验,也要按教学大纲的要求把学生实验全部开齐。对于学生实验,若能当堂看清实验结果的须在实验室里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师监督学生对每个实验达到操作规范、熟练的程度;培养他们浓厚的生物学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实验课的教学方法
实验课教学应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设备条件等因素,采取探究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多动脑、多思考,锻炼自己能找到一些新方法、新步骤;在讲授理论知识时,最好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法去归纳出这些知识,这样做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加强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充分发挥其科学思维和想象力。
四、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
1. 制定出本学期实验教学进度计划。
2并写明实验目录,写明实验的日期、班级、节次、名称,教学。
五、将德育工作渗透于教学中
1.,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明确相互协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团结合作的精神。
2.要教育学生遵守实验规则,爱护财务,节约用水、电、药品,从而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
3.要求学生严格认真的按照实验要求来操作,细心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
4.培养学生井然有序的工作习惯。实验结束后,把仪器放回原处,整理好实验台。
六、实验效果检查和成绩评定
1.学期教学结束后,对学生的实验效果进行检查,了解学生的实验技能。2.检查内容:学生对实验的原理、装置、药品、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熟练程度。3.实验结束后要填写好实验报告册,教师当场检查学生的实验结果。
2009年上学期七年级下册生物实验总结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理解和巩固生物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因此,为使今后实验教学顺利有效开展,现将本学期生物实验教学做如下总结:
一、指导思想方面
认识到新课程标准的总要求,明白生物实验的重要性和意义,强调了“倡导
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从而树立“生物实验是培养
能力的主要途径”思想。
二、教学经验与启示: 1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
在平时的学生实验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当实验得不到正确结果时,学生常常是马虎应付,实验课堂一片混乱,铃声一响学生不欢而散;当老师催要实验报告时,他们就按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填写实验报告;还有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不成应该做的实验项目,就抄袭他人的实验结果,或凭猜测填写实验结论等等。这样就不能达到实验教学目标。可见,对生物实验教学,必须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实验教学技能,势力严谨细致、认真科学的态度,要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完成实验教学的任务,才能达到理想的目的。
2、认真完成实验环节,注重操作引导
在实验教学工作中,无论是实验员准备实验,教师演示实验,或者指导学生实验,以及对待实验的严格态度等方面,处处,时时,事事都要体现教师的言传身教,只有教师教得扎实,学生才能学得牢固。
三、改正方法与措施:
1备好实验课是上好实验课的首要条件
教材中要求做的实验,无论简单也好复杂也好,都必须要备好课,写好切实可行的教案,并且在实验课之前要亲自动手做一遍,即预备实验。教师做了,才可能指导学生如何应对操作过程中每一个细节可能出现的问题,看到实验现象,学到真正的实验方法和科学知识。
2注重实验引导
知道学生实验时,既要面面具到,事无俱细进行引导,同时,又要注意切忌包办代替。从实验材料的选择,仪器的装配到操作步骤和技巧,既要科学规范,又要密切结合具体实际,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以保证现象清晰,结果正确
3注重实验结果的分析与小结
要求学生,在填写实验报告时,要如实填写。实验失败时,要如实地与学生一起分析失败原因,可课后补做。如果学生实验失败,我们就通过示范帮助学生掌握操作技能,取得成功,或帮助分析失败原因让学生重做,直至成功。不能听之任之,否则,就达不到实验课的目的。
4对一些特殊的材料、仪器以及实验的目的和原理都要加以必要的说明,如选材原因、一起的功能等。
综上所述,生物课实验,无论教还是学,都必须坚持客观、严谨、认真、扎实的作风,教师才能教好,学生才能学好,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果。
2009年下学期八年级上册生物实验计划
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三个基本原则,即:客观性原则;严谨认真的原则;尊重学生,灵活引导的原则。这是提高学生学科素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协作精神,落实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因此,为了做好本学期实验教学工作,现将这学期的生物实验教学工作制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组员的协作精神。让学生通过现象观察事物的本质,从而认识和揭示自然科学规律,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意识,切实让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
二、教学实验要求
1、课前认真预习有关实验内容,写出预习报告,上课前由组长收齐并于上课时上交,没有预习报告的同学不准参加本次实验;
2、实验课过程中,注意用电安全,严格按规定程序操作设备,并填写实验记录表,记录所用设备的型号及运行状况。设备出现故障,应及时跟老师联系,不能擅自处理;
3、实验结束,应先报告老师,检查实验结果无误后,清点整理设备完毕,方可离开;
4、课后,根据实验记录,认真书写实验报告。
演示实验必须按大纲要求开足,教师在课堂上用演示的方法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使学生能够获得感性的认识和验证,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若有条件可改成分组实验。
三、实验课的安排:
学生实验:
1.练习使用显微镜 第二周 2.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 第二周 3.观察洋葱叶表皮细胞的结构 第四周 4.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第四周 5.观察大豆种子的结构 第六周 6.观察小麦根尖的结构 第七周 7.茎的输导功能 第八周
8.观察叶片的结构及绿叶细胞中的叶绿体第十一周 9.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第十二周 10.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第十四周 探究实
1.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第三周 2.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第四周 3.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 第六周 4.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 第六周 5.根的生长部位 第七周四、具体措施与方法: 1注重实验引导
知道学生实验时,既要面面具到,事无俱细进行引导,同时,又要注意切忌包办代替。从实验材料的选择,仪器的装配到操作步骤和技巧,既要科学规范,又要密切结合具体实际,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以保证现象清晰,结果正确
注重实验结果的分析与小结
2要求学生,在填写实验报告时,要如实填写。实验失败时,要如实地与学生一起分析失败原因,可课后补做。如果学生实验失败,我们就通过示范帮助学生掌握操作技能,取得成功,或帮助分析失败原因让学生重做,直至成功。不能听之任之,否则,就达不到实验课的目的。
五:实验效果检查和成绩评定
1.学期教学结束后,对学生的实验效果进行检查,了解学生的实验技能。2.检查内容:学生对实验的原理、装置、药品、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熟练程度。
3.实验结束后要填写好实验报告册,教师当场检查学生的实验结果。
【《咏雪》讲稿(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推荐阅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07-18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教案07-11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学习方法08-31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之人生寓言07-23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专题08-22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