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市中小学评价标准—中小学一级

2024-09-08

晋中市中小学评价标准—中小学一级(共8篇)

1.晋中市中小学评价标准—中小学一级 篇一

安徽省儿科专业质控中心一级医院医疗质量安全考核评价标准 附件2: 分得序号 检查内容 检查方法 考核评分标准 亮点与不足 值 分 1.医师、护士必须依法执业; 一 依法执业 10 查看资料 2.医护人员配备及资质满足工作需要; 医师、护士配备及资质不能满足工作需要的均扣2.5分 二 质量管理 60 应认真落实医疗、护理核心制度,执行国家、省《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临床诊制度、规查看资料疗指南》、《临床护理实践指南》、《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相关管理办法、规范、1 5 范 现场抽查 指南。抽查临床执业医师和护士各1名,医护人员1人不知晓上述制度、规范扣1-2分。

1.成立质控小组,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并实施; 2.有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院感工作; 2 质控组织 5 查看资料

3.每月开展质控活动并有记录,定期对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反馈,落实整改。一项不符合扣2分。查医务人员“三基”培训计划及落实记录。3 三基培训 5 查看资料 无培训计划不得分,有计划无落实记录扣2分。1.规范设置抢救室,至少应配备除颤仪、监护仪、负压吸引装置、吸氧装置、抢救车仪器、设等设备; 4 备、物品5 现场查看 2.抢救车内抢救药品、抢救物品齐全并在有效期内; 管理 3.有适用于儿科病人的抢救用物,如儿童用面罩、复苏气囊。管理有缺陷此项不得分,无儿童用面罩、复苏气囊扣1分。分得序号 检查内容 检查方法 考核评分标准 亮点与不足 值 分 抽查10份在院或归档病例,病历书写应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医学 5 病历书写 5 查看资料 术语使用规范、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一处不符合扣0.5分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查看资料分级管理制度》要求合理使用抗菌药物。6 临床应用5

现场抽查 现场提问1名医师,了解相关制度、规范掌握情况,不熟悉扣1-2分; 与管理 抽查10份在院或归档病例实地查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一份不符合扣0.5分。合理检查看资料随机抽查10份病历,评价检查是否合理、诊断依据是否充分、抗生素及其他药物使用 7 8 查、治疗 现场抽查 是否合理;一份病历不符合扣1分。急救设备、药品处于备用状态,医护人员能够熟练、正确使用各种抢救设备,熟练掌查看资料握心肺复苏等急救技术。抢救设备完好率100%。8 急救管理 8 现场抽查 随机抽查医护人员急救知识及技能;检查急救设备、设施能否正常使用;常备抢救包、药物和抢救物品是否齐备、处于应急状态; 一处不符合扣2分。认真落实查对制度、首诊负责制度、值班及交接班制度、会诊制度、疑难、危重病例核心制度查看资料

8 讨论制度、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等医疗核心制度;

落实 现场抽查 现场提问及查看资料,医护人员未掌握核心制度或未有效落实,一项不符合扣1分 1.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管理制度与工作流程,医护人员熟知该内容; 医疗安全查看资2.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登记本,重大医疗安全事件无瞒报、漏报。10(不良)6 料;现场 一项不符合规范扣3分。事件管理 抽查

分得序号 检查内容 检查方法 考核评分标准 亮点与不足 值 分 四 门诊质量 24 1 门诊流程 5 现场查看患儿门/急诊病历、留观病历10份,应符合省卫计委《病历书写规范》要求,查看资料每次诊察均应填写日期,急诊病历应到具体的时间,发热患儿应记录体温,记录主诉、1 门诊病历 5 现场抽查 病史,体检、实验室或其他检查记录、诊断处理,并签名; 有缺陷者,每1份缺陷病历扣1分。查看资料继续现场查看上述患儿门/急诊病历、留观病历,抗菌素、辅助药物使用不合理或不合 2 合理治疗 10 现场抽查 理输液每例次均扣1分。1.有儿科分级诊疗双向 转诊制度、流程、《儿科疾病分级诊疗指南》; 双向转诊2.有上、下级医院签订转诊协议; 五 6 查看资料 安全 3.对转入、转出的患儿进行转诊登记。一项不符合扣2分。合计得分:

督查结果: 专家签名:年 日 2017月

2.晋中市中小学评价标准—中小学一级 篇二

一、要有利于展开“对话与交流式教学”, 要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的信心

探究性教学不仅关注学生的发展, 关注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也关注教师自身的发展, 坚持“教学相长”, 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 倡导在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基础上, 既解放学生, 也解放我们的老师。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 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探究性教学改变了单向的师“授”生“受”的教学方式, 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使师生在平等、民主、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对话、交流与合作, 以真正实现教学相长。课堂中需要学生探究的问题既给了学生提供成功的可能性, 也存在失败的可能。由于能力的强弱、努力程度、任务难度的影响, 有些学生的探究活动往往达不到教师预期目的, 对于学生的暂时失败, 教师就安发挥情感效应, 与学生对话交流, 启发诱导, 排除学生因失败带来的不良心理因素, 增强学生的信心。

二、要有利于展开“情景教学”, 要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动机

探究性教学不仅重结果, 更重过程。数学课堂教学中, 不仅要求让学生明确是什么, 还要求让学生掌握为什么或怎么办 (即掌握过程与方法) ;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还要求不失时机的利用教育资源, 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即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同时, 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特点, 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探究性教学改变了以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在真实情景和现实生活中学会学习与探究, 从而真正实现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的“教学做合一”学生探索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充满诱惑和问题的情景, 可根据教学内容、生活实际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所产生的认知冲突, 把学生引入一种参与问题解决的情景之中, 使再产生对新知识的渴求, 激发探索动机。

一位老师上了一堂公开课———《合理安排时间》。首先, 创设学校来客人 (教室里来了许多客人, 座无虚席) 的情境.引出沏茶, 那么沏茶需要做哪些事? (生活中的知识) 怎样安排这些事才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问题提出后, 就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工序图片, 并提出合作要求, 让学生尝试摆一摆, 完成后接着又创设下一个情境, 整个过程都是老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 引发兴随后, 提出问题, 让学生尝试, 并在合作探究中完成。“数学知识是来源于生活, 而又应该且归于生活”这是《课标》中强调中指出的本课中在最后的环节, 这位老师设计上学生回家后运用湖茶的知识给爸爸妈妈烧壶茶、沏杯茶的生活情景, 使这堂课更加圆满。

三、要有利于展开“问题教学”,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

探究性教学以问题为中心, 要求学生始终围绕问题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等等, 为学生锻炼和提高观察与创新能力等创造了条件。教师在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 要指导学生把自己的学习也作为认知的对象, 理解、总结自己学习的全程, 掌握学习的方法和解题的策略, 让学生学会自主去尝试、探究、归纳、总结, 去发现问题, 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因此, 教师可适时指导, 采取多种形式, 设计适当坡度, 架设必要桥梁, 及时有效地帮助学生明确方向, 撞过障碍, 形成探索学习的能力

四、要利于展开“整合式教学”, 有利于学生掌握探索方法

探究性教学是一种模拟科学探究的活动.它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探究方法, 提高探究能力, 更有助于学生形成尊重客观事实、敢于怀疑和坚持真理以及锲而不舍的毅力等科学素养。如, 我在教学《植树问题》时, 放手让学生合作讨论探究, 发现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规律, 就让学生掌握了探究方法, 又培养了学生探究能力。

然而, 探究性教学在具体实施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师对探究性教学的认识不够;学生主体性不突出等。重点是我们应该指导学生学会自主探索, 当然, 这也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总而言之, 只有我们更新观念, 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合探究的氛氛, 满足学生“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需要, 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探究活动的主体, 那么.我们的探究性教学才能真正在数学课堂中具有实效性, 发挥其自身的重要价值!

总之, 探究性教学是以现代教育学与心理学理论为指导, 以建构主义与师生互动为核心, 关注学生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关注过程, 关注教学效益, 关注教学策略, 从而形成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 建构发展性的教学评价体系, 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摘要:探究性教学真正体现了目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有助于推动课程敌草向纵深发展, 有助于促进课堂教学, 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它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 它的有效性评价标准从六个“有利于”方面把握。本文旨在抛砖引玉, 供大家参考。

3.晋中市中小学评价标准—中小学一级 篇三

美国联邦政府颁布的教育法案提出:“每个班级都应当拥有‘高质量的教师’,因为只有高质量的教师才能确保所有学生的成功。”“教师的素质决定了教学的质量。这些素质包括:教师职业道德、知识基础、人际交往关系、教学组织能力等。”依据这个原则,美国肯塔基州政府负责基础教育部门一直将教师的质量视为基础教育发展及改革的关键,并且制定出十大项中小学教师评价标准,以期增强教师的教学能效、提升他们的整体素质及改进教学。这十大项评价标准又划分为诸多细则,内容涉及广泛,归纳起来则侧重于如下三个方面。

一、教师的专业素质

该项评价标准包括三项。1.表现能力:即能与他人交流所授学科知识使其更加完善、能够将全部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教学计划及教学实施均能反映对现任课程建设及原则的了解、能够与其他学科的教师共同分析、构建跨学科的教学方法。2.提升自我能力:即能够确立自身专业发展的方向、制定个人的专业发展计划、将专业发展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应用到教学中以提高教育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3.应用能力:即能够操作多媒体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并且安装使用各种软件,能够运用与电脑有关的技术进行交流,能够利用扫描仪、数码相机以及摄像机进行多媒体教学,能够利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建立数据库、设计表格程序,收发电子邮件以及登陆互联网从事教学,利用其他新兴技术提升专业素质及其教学,将计算机及相关技术应用于个人辅导及班级的学习活动中,能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综合评价,从道义上及其法律上监督学生使用计算机及其技术。

二、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

该项评价标准包括四项。1.教学能力:即能够沟通学习的特定目标以及更高的预期,能够将教学与学生的知识现状、经历、背景以及学生的未来发展方向相联系,身体力行充分展示技能、观念、态度,以及思维过程,充分利用并研发出多样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个人及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能够增长知识、提高识别文化差异的机会,激励学生去认真思考自己及他人的观点,利用恰当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能够独立设计出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考核、可能的答案,在跨学科教学中能够将知识与经验相结合并且展示出独特的见解,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运用及实践所学到的知识的机会,帮助学生消除理解偏差。在学生不断进步的进程中,能够不断地给他们提供反馈。2.设计能力:即能依据教学目的与目标进行教学,所讲授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掌握、应用及思考,能完善教学技能,利用自身的学习经验调动、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组织各种有利于教学及学习的活动,能掌握及充分利用各种学校及社会上的资源以支持学生的学习,鼓励学生学会灵活地、卓有成效地以及创造性地学习,能积极应对新的教学挑战。3.创新能力:即能与学生积极交流并且给他们提供有益的反馈,在班级活动中创建恰当的预期以保持班级的积极互动,充分展示对学生个人需求的敏感性并且客观地对此作出反应,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展现出灵活性及创造性,鼓励并支持学生个人或集体积极提出问题,充分利用各种课堂安排培育学生个人的责任意识及合作精神,能够利用各种教学策略分析、应变课堂中出现的问题,与同事合作创设出一种有效的学习氛围。4.评价能力:即评价教学有效性的能力。该项标准要求教师能够准确评价及分析教学的有效性,能够依据反馈、思考及评价结果在教学过程中作出恰当的调整,能够就教学大纲及课程设置作出评价并且提出恰当的建议及必要的修正意见。

三、教师的课外工作能力

该项评价标准包括三项。1.参与能力:即能协助建立学校与社区之间的积极关系、促进同僚之间的合作潜能,积极参加专业组织及其专业活动,投入大量的时间提高教学及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积极从事课程设置及教材改革,工作准时、尽职尽责,遵守校董事会的各项政策,履行校董事会的各项行政措施。2.沟通能力;即能与学生沟通的能力,能够选择并且利用恰当的评价标准评价学生,能够在探讨社会、文化及自然的多样性的过程中预先采取恰当的措施,能够利用与本州评价纲领相一致的标准及打分原则评价学生的表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供其依据既定的评价标准正确评价及改进自己的表现,利用恰当的技术,搜集并分析评价数据以及确保学生不断取得进步创新纪录,能够就对学生的期望值、评价标准、学生进步情况、学生的优缺点与家长及学生进行沟通交流。3.合作能力:即能与同事、家长合作的能力。能够主动与他人合作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能够与学生及其家长探讨合作的宗旨及范畴,能够清楚地表述出对于每一项合作的预期,能够展示出卓越的领导才能以及有利于相互发展的团队合作技能,能够获取并利用学校及社区的各种资源,能够邀请同事、家长、社会代表以及其他方面的人士协助设计及其实施合作教学项目,能够分析合作经验以便改善未来的教学实践,能够正确评价学生的特殊需求,与学校的服务部门及其社区机构合作满足学生的各种需求。

由此可见,美国肯塔基州政府负责基础教育部门制定的中小学教师评价标准具有多元性,体现了当代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的新理念,真正突出了教师的质量是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评价强调教师“双项能力”的培养,即通过评价确立教师的专业地位,帮助他们达到专业化的标准,增强他们的教学能力及工作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教学质量。二是教师评价注重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即接受评价的教师既能有效地教学及工作,还能有效贯彻教学方针及制定出长远的教学规划,同时又重视对信息技术的掌握。三是突出“人本”,注重教师的个性发展,强调教师的主动性、注重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尤其强调教师的“高质量”。美国肯塔基州中小学教师评价更多地是注重“软件(教师)”的培育,即教师的专业素质、职业道德、人际交往能力、实际教学能力等,而非着眼于“硬件”(校园、教学设施。科研论文等)的投入。

此外,肯塔基州政府负责基础教育部门在实施教师评价过程中还提倡“双向评价”及“差别化评价”。所谓“双向评价”是指教师的自评与校方验收相结合,即在实施评价过程中既强调评价标准的导向性,又注重教师的自评,并且给予接受评价的教师修改及发展的空间。所谓“差别化评价”是指在实施评价过程中对教学经历不同的教师采取灵活的评价方式及评价周期。教师评价细则要求所有持证教师每年接受一次形成性评价,从教不足四年的非长期聘用教师每年接受一次累积性评价,从教四年以上的长期聘用教师每三年接受一次累积性评价。

四、启示

4.晋中市中小学评价标准—中小学一级 篇四

嘉兴市中小学教师水平评价标准(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引导广大教师进一步提高专业水平,积极投身教育教学实践,全面履行教师职责,造就一支数量充足、师德高尚、业务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根据人社部、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教师水平评价基本标准条件》和《浙江省中小学教师水平评价标准(试行)》中小学教师工作岗位特点及要求,特制定本评价标准。

第二条 本标准适用于本市普通中小学、职业中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及教科研机构和校外教育机构的在职在岗教师。

民办中小学可参照本标准组织参加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

第三条

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分为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助理级、员级五个等级,名称依次为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

第四条

坚持以德为先。把践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作为教师职称晋升的首要条件。在教师职称评审中,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第五条

坚持教学中心地位。中小学教师专业评价标准,要适应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充分体现教师职业特点,注重教育教学工作实绩,注重教学改革,切实改变过分强调论文的倾向,引导教师立德树人,爱岗敬业,不断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第二章 申报基本条件

第六条 基本条件

(一)拥护党的领导,胸怀祖国,热爱人民,遵守宪法和法律,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牢固树立爱与责任的意识,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二)自觉履行教育教学职责,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合法权益,坚决反对和抵制有偿家教,未出现过歧视学生、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等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

(三)具备相应有效的教师资格及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在教育教学一线任教,切实履行教师岗位职责和义务,注重教育教学方法。

职业中学专业课教师原则上要求取得相应专业(工种)中级及以上技术等级,同时,每两年必须到企业挂职研修两个月。

(四)身体健康,心理素质良好,具备从事教育教学的身心条件。

(五)申报高、中级的教师,近3年考核均在合格以上等次,且达到规定任职年限的考核要求。

(六)积极引导普通高中教师参与课程改革和职业中学教师参与社会培训。应将普通高中教师参与开发和开设选修课情况,以及职业中学教师参与社会培训(包括为普通高中开设职业技能课程培训)情况列入高中教师教学工作量考核范围;将普通高中教师参与选修课开发研究及成果,以及职业中学教师参与社会培训、实践教学和专业建设研究及成果列入高中教师科研工作考核范围。

第七条 学历(学位)、任教资历条件

(一)正高级教师

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在高级教师岗位任教5年及以上。

(二)高级教师

具备博士学位,并在一级教师岗位任教2年及以上;或者具备硕士学位、学士学位、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并在一级教师岗位任教5年及以上;或者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并在初中、小学、幼儿园一级教师岗位任教5年及以上。45周岁以下小学、幼儿园教师,申报高级教师需大专以上学历。45周岁以下城市初中教师需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城镇义务段中小学教师应具备在农村或薄弱学校全职支教1年及以上的经历。

(三)一级教师

具备博士学位;或者具备硕士学位,并在二级教师岗位任教2年及以上;或者具备学士学位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并在二级教师岗位任教4年及以上;或者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并在初中、小学、幼儿园二级教师岗位任教4年及以上;或者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学历,并在小学、幼儿园二级教师岗位任教5年及以上。

(四)二级教师

具备硕士学位;或者具备学士学位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见习期1年期满并考核合格;或者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并在初中、小学、幼儿园三级教师岗位任教2年及以上;或者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学历,并在小学、幼儿园三级教师岗位任教3年及以上。

(五)三级教师 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并在初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岗位见习1年期满并考核合格;或者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学历,并在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岗位见习1年期满并考核合格。

第八条

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

除符合相应的免试条件者外,凡年龄在45周岁以下(不含45周岁)的人员,申报一级教师的,须取得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3个科目(模块)合格证书;申报高级教师的,须取得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4个科目(模块)合格证书。

第九条 继续教育要求

继续教育合格作为申报评审职称(职务)的必备条件。2011年7月1日起,按照《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试行)》(浙教师„2010‟175号)的要求,每5年一周期,周期内参加专业发展培训时间应累计不少于360学时,周期内至少参加一次不少于90学时的集中培训。

为与原继续教育的相关规定相衔接,2016年前申报和晋升者,其继续教育学时,2011年前按照《浙江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规范(试行)》(浙教师„2004‟30号)的要求,任现职以来每年需完成不少于48学时(学分);2012年起,每年平均需完成不少于72学时。

第十条 班主任工作要求

申报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职称(职务)的,任现职以来班主任年限不得少于3年,申报一级教师职称(职务)的,任职以来班主任年限不得少于2年。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视作符合条件:

(一)任现职超过规定任职年限3年,且考核均达到合格及以上的;

(二)任现职以来,担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学校中层及以上岗位管理工作满3年的;

(三)任教音、体、美、技术、心理健康教育等学科的或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教师,任现职以来,所在学校证明未曾安排过其担任班主任的;

(四)教育研究机构从事教研和科研的工作人员。

第三章 正高级教师申报条件

第十一条

教书育人成绩卓著

(一)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师德高尚,出色履行全员育人职责,能够结合所教学科特点,将德育融入课堂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健全人格。

(二)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工作中能够准确把握学生成长规律,及时了解学生思想状态,帮助学生正确分析、认识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尊重学生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专职从事教科研工作的人员,在第一线从事教学工作累计不少于10年。

(三)从教以来出色地完成班主任、辅导员等学生管理工作任务,为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发挥了指导者和引路人的作用。

第十二条 教学业务精湛

(一)深入系统地掌握所教学科课程体系和专业知识,教学理念先进,具有较强的教学本学科及课程的能力和很强的开发及开设选修课能力。

(二)教育教学业绩卓著,教学艺术精湛,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形成了独到的教学风格。

(三)任现职以来,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普通高中教师每学年需承担学校规定的选修课工作量,职业中学教师每学年需承担一定工作量的社会培训任务。

(四)任现职以来,在地市级及以上范围开设教学示范课、观摩课或学科讲座,效果良好。

第十三条 示范引领作用显著

(一)具有主持和指导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在教育思想、课程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创造性成果,并广泛运用于教学实践,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任现职以来,在核心刊物上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过高水平、有创见的本专业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或学术论文、著作至少2篇(部),专职从事教科研工作的人员至少4篇(部)。主持完成1项省教育厅或教育部的教育教学科研课题。

(二)在指导、培养一级、二级、三级教师方面特别是在培养、指导中青年骨干教师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在本学科教学领域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是同行公认的教育教学专家。

第十四条 破格条件

对不具备规定学历者,担任高级教师职务5年以上的人员,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中的2项者,可以破格申报正高级教师。

(一)获国家级劳动模范,省功勋教师,全国模范教师或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或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称号。

(二)获省基础教育研究成果奖一等奖或教育部基础教育研究成果奖二等奖(排名前三)及以上。

(三)获省特级教师、地市级名师名校长、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第四章 高级教师申报条件

第十五条 教书育人业绩显著

(一)根据所教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想实际,能有效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二)任现职以来,比较出色地完成班主任、辅导员等工作,教书育人成果比较突出。

(三)能与学生家长进行良好沟通,并对学生的教育成长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第十六条 教学业务精通

(一)具有所教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技能,具有较好的教学本学科课程的能力和较强的开发及开设选修课的能力。

(二)教学经验丰富,教学业绩显著,形成一定的教学特色。

(三)任现职以来,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普通高中教师每学年需承担学校规定的选修课工作量,职业中学教师每学年需承担一定工作量的社会培训任务。

(四)任现职以来,在县(市、区)级及以上范围开设教学示范课、观摩课或学科讲座,效果良好。

(五)职业中学专业课教师应具有高级工及以上技术等级证书。第十七条

教学科研成果显著

(一)具有指导与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在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在素质教育创新实践中取得比较突出的成绩,发挥一定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任现职以来,在公开刊物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本学科研究论文至少2篇,或者已获优秀论文评选县级一等奖、市地级二等奖、省级三等奖及以上。论文内容应与所教学科对口(兼任行政领导或班主任的教师可有一篇内容是学校管理或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能反映本人学术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发表的研究论文可减少1篇:

1.任现职以来,主持过选修课开发且主编过选修课教材;

2.已在偏远农村学校任教满20年,现仍在农村学校工作的教师;

3.任现职以来,正式出版过与本学科教育教学相关的专著或译著,或参编过与本学科相关的教材; 4.任现职以来,职业中学专业课教师在省级以上教师技能大赛中获二等奖以上或者取得发明、专利证书。

(二)能胜任教育教学带头人工作,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在指导、培养二级、三级教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

第十八条 破格条件

对虽不具备规定学历担任一级教师职务5年及以上者,或具备规定学历担任一级教师不满5年者(破格年限不超过1年),具备下列条件中的3项者,可以破格申报高级教师。

(一)学校教育、教学主要业务骨干,在教育、教学或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有较强的专长和丰富的经验,成绩显著,在同行中具有一定知名度。

(二)任现职以来,获国家、省(部)或市(地)级劳动模范,省特级教师,全国或省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省春蚕奖,省教坛新秀、省中小学师德楷模等荣誉称号。

(三)任现职以来,正式出版过较有价值的本学科教材、专著、译著或教学用书。

(四)在教育、教学研究和指导教师方面成绩突出,效果显著,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教育、教学科研成果获国家三等奖,部、省级二等奖以上的主要完成者;

2.有两篇论文在国家专业性学术会议或全国性报刊上发表,或获得优秀论文评选国家三等奖,省级二等奖以上。

(五)大专毕业从事教育工作20年以上,中专毕业从事教育工作25年以上。

第五章 一级、二级、三级教师申报条件

第十九条 一级教师

(一)具有良好的教书育人能力。能根据所教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想实际,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有比较丰富的班主任、辅导员工作经验,并较好地完成任务。

(二)教学业务良好。对所教学科具有比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教学经验比较丰富,有较好的专业知识技能,并结合教学开展课外活动,开发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教学效果好。

(三)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并承担一定的教学研究任务,能独立开发及开设选修课,在素质教育创新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经验,其经验在本校或一定的地区范围内交流。

(四)在培养、指导三级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方面做出一定成绩。第二十条 二级教师

(一)比较熟练地掌握教育学生的原则和方法,能够胜任班主任、辅导员工作,教育效果较好。

(二)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教材教法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所教学科必备的专业知识,能独立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正确传授知识和技能,胜任选修课开设要求,教学效果较好。

(三)掌握教育教学研究方法,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创新实践。第二十一条 三级教师

(一)基本掌握教育学生的原则和方法,能够正确教育和引导学生。

(二)具有教育学、心理学和教材教法的基础知识,基本掌握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教材教法,能够完成所教学科的教学工作和比较好地完成开设选修课任务。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本评价标准为中小学教师相应职称(职务)评审委员会对申报者进行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评审委员会在对申报材料进行充分审议的基础上,以投票表决的方式产生评审结果。

第二十三条 对在申报和评审过程中查实有弄虚作假行为的人员,从评审次年起3年内不受理申报高一级职称(职务),已参加评审取得职称(职务)的由原公布评审结果的部门和单位取消其评审结果。

第二十四条

中层管理人员的教学工作量不少于当地教师1/2课时,校领导不少于当地教师1/3课时。第二十五条 本评价标准中有效学历、论文材料(包括课题等)取得时间、发表(获奖)时间均截止到申报当年6月底。

5.小学高效课堂评价标准 篇五

一、教学目标:(10分)

1、目标设置:教师“导”的思路清晰,学生“学”的目标明确。

2、层次划分:知识与技能的达成目标,过程与方法的揭示目标,情感与态度的孕育目标,能力与素质的发展目标。

二、教学内容:(10分)

1、内容选择:教学容量适度,重难点把握准确。

2、呈现方式:能有效地整合三维目标,突出能力培养。

三、教学结构:(20分)

1、环节设计:课前先学有体现,设置情境、激发动机、展开过程、巩固训练、发展提高、达标检测;每一环节学生都有事做。

2、时间分配: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参与活动、自主学习的时间。

四、教学方法:(20分)

1、教法优化:教法设计合理,教学方式多样化。

2、学法指导:指导学法得当,体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五、教学状态:(10分)

1、师生互动:师生要有激情,课堂气氛要和谐,具有学术研究氛围。

2、学生参与:学生思维活跃,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能愉快的获得新知。

六、教学效果:(20分)

1、思维训练:课堂容量要大,学生思维积极主动、缜密有效,课堂练习要有梯度、切实达到巩固新知的效果。

2、达标训练:能及时反馈练习,教学目标达成率高。

七、教学特色:(10分)

1、创造性:导学过程设计新颖,富有创造性。

2、艺术性:导学不出现“超导”与“滞导”现象,艺术性高。

3、生动性:导学具有感染力,课堂教学深刻、生动、形象。

等级设置:

总分85分以上为优秀;75-85为良好;60-75为一般;60分以下为不合格

推荐学习:什么是高效课堂

1、高效课堂的概括:

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2、高效课堂的四个核心词: 教育、教师、学生、教室。A、教育即解放 B、教师即开发 C、学生即创造 D、教室即成长

3、高效课堂的一个中心:

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

A、由追求知识的完整性、全面性到更加关注学生的性格、人格的健全; B、由注重知识能力的培养到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精神成长; C、由传统共性和整齐划一的教育到更加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

D、由注重课堂环节、程序的编制到更加关注学情、氛围和师生、生生关系。

4、高效课堂的两个基本点:

A、关注学生弱势群体,从最后一名学生做起,人人成功才谓成功,唯有“水涨”才能“船高”;

B、教材分析的“无边界原则”。不讲“进度”,只要“目标”,人人学会才是目标。用一种思路做十道题,不如一道题找出十种思路。揪住一个知识点“无限”放大,四处出击,形成上挂下联、左顾右盼。

5、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 致力于学习能力的培养 A、高效课堂出发“原点”,是从“两率”入手,即解决课堂精力流失率和提高高效学习率;

B、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 C、素质教育的“素质”最主要的是“学习能力”:思维力、生成力、表达力(听说读写);

D、实现“人”的解放,即学生的解放、教师的解放、学校的解放。

6、高效课堂的特点:

A、三高: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

B、三动:身动、心动、神动

C、三量:思维量、信息量、训练量 D、三特点:立体式、快节奏、大容量 E、三学:肯学、想学、学会

F、减负: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

7、高效课堂的基本元素:

A、课堂效益公式:1×?=效益 “1”即教师,并假定为“恒数”,那么学生即为“?”,学生投入多少状态的“?”,即收获正倍或负倍的效益。

假定“?”是0,那么1×0=0,这样的课堂叫“零效益课堂”; 假如“?”是2,则1×2=2,这样的课堂叫“正效益课堂”;

假如“?”是–1,则1×–1=–1,这样的课堂叫“负效益课堂”。因此,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才能好起来!B、核心理念:自主、合作、探究

C、技术支撑:高效课堂模式——通过展示实现交流、通过纠错实现落实、通过点拨实现提升、通过开放实现拓展。

D、学习方式:小组学习——独学、对学、群学;独自思考、合作探究、对抗质疑

E、三种利器:又称“学习三宝”——活页夹、双色笔、纠错本 F、教学抓手:导学案——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和方向盘,“五步生成”,实现四级目标。

G、教学目标:通过“三维”目标的落实,致力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8、高效课堂的基本模式: A、时间划分: 10+30+5 B、环节划分:预习、展示、测评

C、六大模块:预习交流、分配任务、合作探究、展现拔高、串插巩固、达标测评。

9、高效课堂的评价: A、师生关系:

传统课堂是“地心说”,高效课堂是“日心说”。学生是“太阳”,课堂教学教师要绕着“太阳”转。

B、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让学生学会的课才叫好课。让学生学会的老师才叫好老师。哑巴能成为好教师吗?当然可以,只要哑巴能让学生学会,岂不是好教师吗? C、“三看”学生:

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

一看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人数,是100%参与,还是大于或小于100% 二看学生参与的质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态度是否积极认真,情感是否投入,精神是否饱满,板演书写整齐工整,词、句、符号、公式是否正确,等等。三看学生的预习笔记,检查“预习”情况,以便教师可以根据学情,适时导入下一个环节,准确做好课堂决策。D、“四看”教师:

一看课中是否坚持了“学生中心”;二是否依据模式备课、上课;三是否体现了三维目标,培养了学习能力;还要四看教师的学案备课。E、评课三看:

一看教师是否遵循了模式,是否使用导学案上课,是否充分使用和调动了小组,是否组织了当堂达标测评,严格规定“讲”绝不能超过10分钟;

二看学生的学习状态、课堂气氛,是否有走神、打瞌睡精力不集中,或者假学、伪学现象;

三看教师是否注重学习方法,关注学习过程,严禁教师上课“对答案”,严禁用标准答案囚禁学生的思维。

10、高效课堂的课堂要求

A、文本挖掘:①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否深刻:有自己的认识,观点,能够分析,结合事例表述、板演、绘图、感受感悟,艺术形式表达、写作、制作、实验、多媒体、录音、辩论等;②寻求方法,发现规律,总结特征,概括重点;③举一反三,拓展演绎,深化提升,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情感流露。

B、课堂形式:①合作学习、兵教兵、兵练兵、兵正兵,弱生是否参与表现,气氛浓厚,人人踊跃;②个体展示、分析、表达精辟,语言通达流畅,语言洪亮,无语病,尽可能到板前或聚焦处锻炼同学们的演讲、说理、辨析、自信的能力,声情并茂,动人;③板面设计精彩、美观、规范、横平竖直、作图科学、重点突出、图文并茂;④点评恰当,突出要点,重在本质规律,被点评的同学要有表示,或口述或板演,要当即纠正其差错;⑤每节要有总结、反思、测评。

C、课堂流程:①预习交流,确定目标;②分配任务、立体教学;③完成任务,合作探究;④展现拔高,师生互动;⑤串插巩固,全面掌握。⑥达标测评,检查验收。

D、课堂气氛:和谐、民主,学生敢问,敢说,敢爬黑板,敢下桌讨论,形成一种积极主动,争先恐后,紧张活泼,读、说、议、评、写贯穿始终;拓展、挖掘、提高,重视能力培养;学生活动人次多,密度大,人人参与;课堂效率高,效果好,达标率高。

11、预习、展示、反馈的具体要求

A、预习:学习的起点——让50%的学生通过自学掌握50%的问题,然后通过合作交流,再让70%的学生掌握70%的问题,建构起初步的知识结构; B、展示:解决学习内驱力的“金钥匙”——“先学后‘教’,当堂达标”。教师根据学情组织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展示;

展示分为:组内组织的“小展示”和班内“大展示”。

大展示要讲究技巧:展示“普遍性”问题,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一般主张由学力较弱的学生多展示;当然对展示内容教师要学会取舍,太难和太易的都不作为展示内容。展示过程教师要敢于“利用”学生,实现学生自身能力差异的资源共享,“兵教兵”、“兵练兵”、“兵带兵”、“兵强兵”,“兵教官”、“官教兵”。C、反馈:落实效益——实行验收制度,检查目标达成的情况,也是对学习目标的回归性检测。在考试制度未被取消的前提下,任何教学都必须满足两个要求:学生的需要和考试的需要。反馈即是当堂达标,又是教师对知识的提炼、拓展和升华。

12、小组的要求和评价:

A、分组:异质同组,同组采用AA、BB、CC分法;同质结对,竞争合作; B、理念:小组组长又叫“教师助理”。一间教室里的N个小班:每个小组视为一个“小班”,高效课堂等同于“小班化”教学;

C、小组学习:可概括为“1:6教学法”——1个教师负责解决6个组长的问题,调动掌握6个小组的学情;每个组长负责解决6个组员的问题,调动掌握每个成员的学情;

D、即时性评价:教师上课要抓好小组学习的即时性评价,一评知识;二评情感态度;三评行为习惯、动作语言;

6.晋中市中小学评价标准—中小学一级 篇六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引导广大中小学教师进一步提高专业水平,积极投身教育教学实践,全面履行教师职责,造就一支数量充足、师德高尚、业务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根据人社部、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水平评价基本标准条件》、浙江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价指导标准(试行)》和我市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及中小学教师工作岗位特点与要求,特制定本评价标准。

第二条

中小学教师职称分为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助理级、员级五个等级,名称依次为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

第三条 本标准适用于全市普通中小学、职业中学、幼儿园、特 殊教育学校及教科研机构和校外教育机构的在职在岗教师职称评价(含民办学校)。

根据浙江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要求,全面实行评聘结合,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应严格在核定的岗位结构比例内进行(民办中小学可参照执行)。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四条

坚持以德为先导向。把践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作为教师职称晋升的首要条件,强化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考察,对教师违反师德行为实行“一票否决制”。

第五条

坚持教学中心地位。要适应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充分体现教师职业特点,注重教育教学工作实绩,注重教学改革,积极探索“轻负高质”教学模式,努力推行素质教育。引导教师立德树人,爱岗敬业,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第六条

坚持实施分类评价。中学教师要注重考核其学科专业能力,是否掌握进行教学、研究性学习以及课程资源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职业中学专业课教师要注重专业技术技能和参与社会培训的考核。小学教师要注重考核其实际教学水平和实践经历,是否掌握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小学生品行养成的特点和规律。幼儿园教师要注重考核其教学实效,是否具有根据幼儿实际制定教学活动方案的能力,以及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幼儿的表现和需要适时调整活动并给予指导的能力。

第三章 申报条件

第七条

基本条件

(一)拥护党的领导,胸怀祖国,热爱人民,遵守宪法和法律,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牢固树立爱与责任的意识,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二)自觉履行教育教学职责,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合法权益,不得从事有偿补课,近5年内未出现过歧视学生、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等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

(三)具备相应有效的教师资格及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在教育教学一线任教,切实履行教师岗位职责和义务,注重教育教学方法。职业中学专业课教师应取得相应专业(工种)技术等级证书,同时,每两年应有不少于2个月的企业挂职研修经历。

(四)身体健康,心理素质良好,具备从事教育教学的身心条件。

(五)申报高、中级的教师,近5年、3年考核需在合格及以上等次。

第八条

学历(学位)、任教资历条件

(一)正高级教师 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在高级教师岗位任教5年及 以上。

(二)高级教师

具备博士学位,并在一级教师岗位任教2年及以上;或者具备硕 士学位、学士学位、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并在一级教师岗位任教5年及以上;或者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并在初中、小学(幼儿园)一级教师岗位任教5年及以上。45周岁以下初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申报高级教师应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三)一级教师

具备博士学位;或者具备硕士学位,并在二级教师岗位任教2年 及以上;或者具备学士学位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并在二级教师岗位任教4年及以上;或者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并在初中、小学(幼儿园)二级教师岗位任教4年及以上;或者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学历,并在小学(幼儿园)二级教师岗位任教5年及以上。

(四)二级教师

具备硕士学位;或者具备学士学位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见习1年期满并考核合格;或者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并在初中、小学(幼儿园)三级教师岗位任教2年及以上;或者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学历,并在小学(幼儿园)三级教师岗位任教3年及以上。

(五)三级教师

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并在初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岗 位见习1年期满并考核合格;或者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学历,并在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岗位见习1年期满并考核合格。

第九条

继续教育要求

继续教育合格作为申报评审职称(职务)的必备条件。2011年7月1日前,任现职以来每年需完成不少于48学分;2011年7月1日至2016年8月31日,每年平均需完成72学时,并完成不少于90学时的一次性脱产学习。2016年9月1日起,每年取得的培训学分不得少于24学分,年均总量需完成72学分,至少要参加一次基础学分为90及以上的集中培训。计算学时(分)的年限必须与任职年限一致。

对现任普通中小学、职业学校的校长和幼儿园园长,推荐评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的,必须取得《校长岗位培训合格证书》或《任职资格培训合格证书》,并在领证后的每五年中按计划继续参加提高培训,否则不得推荐评审。

第十条 普通话能力要求

申报对象普通话要求按原省教委、省语委《关于在教师中开展普 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通知》(浙语[1999]5号)的规定执行。凡1955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教师均应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其中普通话口语课或语言课教师需达到一级乙等及以上;1965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语文教师需达到二级甲等及以上;其他教师需达到二级乙等及以上;对于我市任教满20年的乡村学校教师(包括全市乡中心区、村庄学校教师,以及享受当地农村特岗教师津贴的镇中心区学校教师,下同),现仍在乡村学校任教的,可放宽到三级甲等。

第十一条 班主任工作年限

申报高级教师职称(职务)的,要求累计担任满5年及以上班 主任或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的经历(其中任现职以来需有满2年及以上的经历),申报一级教师职称(职务)的,要求任职以来有满2年及以上班主任工作经历。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视作班主任工作年限:

(一)担任学校中层及以上岗位的管理工作年限可视作班主任年限,担任副班主任的年限折半计算,德育导师不能代替班主任工作经历;

(二)任教音、体、美、信息技术、心理健康等学科的教师,任现职以来,所在学校证明未曾安排过其担任班主任的可暂不作班主任任职年限要求,但需有相同年限组织、辅导学生课外活动的经历,并能胜任工作。

(三)担任教研室教研员、电教馆电教人员和教科所教科人员的年限可计算。

第十二条

支教要求

(一)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07‟60号)和《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对1970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城镇(不含农村地区的镇)义务教育教师,在评聘高级教师职称(职务)时,应有在农村、欠发达地区和薄弱学校任教或全职支教满1年的经历。

(二)城镇(不含农村地区的镇)义务教育教师,在评聘一级教师职称(职务)时,也应具有在农村或薄弱学校任教或全职支教满1年及以上的经历。

(三)从2020年开始,男50周岁及以下、女45周岁及以下的城镇义务教育教师在申报高级教师职称(职务)时应具备在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3年的经历(原参加的全职支教时间可累计计算)。

(四)民办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晋升高一级教师职务不作要求。

第四章 正高级教师评价条件

第十三条

业务精湛

(一)深入系统地掌握所教学科课程体系和专业知识,教学理念先进,教学艺术精湛,教学风格独特,受到学生普遍欢迎,得到同行普遍认可。

(二)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具有较强的教学本学科及课程的能力和很强的开发及开设选修课能力。

(三)任现职以来,在地市级及以上范围开设教学示范课、观摩课或学科讲座,效果良好。

第十四条

业绩卓著

(一)任现职以来,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普通高中教师每学年需承担学校规定的选修课工作量,职业中学教师每学年需承担学校规定的社会培训任务。义务教育教师每学年需承担学校规定的拓展性课程工作量。

(二)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对所在学校的发展或当地的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专职从事教科研工作的人员,在一线从事教学工作时间累计不少于10年。

(三)从教以来出色地完成班主任、辅导员等学生管理工作任务,为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发挥了指导者和引路人的作用。

(四)积极参与社会教育活动,与社区和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能够针对学生的教育成长、学校教育工作和社区教育发展等提出指导性意见或方案。

第十五条 示范引领作用显著

(一)任现职以来,在教育思想、课程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创造性成果,在核心刊物上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著作至少2篇(部),专职从事教科研工作的人员至少4篇(部)。主持完成至少1项教育部或省教育厅的教育教学科研课题。论文内容应与所教学科对口,能反映本人学术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并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二)具有很强的团队精神,在教学团队的成长和发展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在指导培养一级、二级、三级教师方面,特别是在培养指导中青年骨干教师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在本学科教学领域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是同行公认的教育教学专家。

第五章 高级教师评价条件

第十六条 业务精通

(一)具有所教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技能,教学经验丰富,能够自如驾驭课堂教学,并形成一定的教学特色,得到学生普遍认可。

(二)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具有较好的教学本学科课程的能力和较强的开发及开设选修课的能力。

(三)任现职以来,城区教师至少开过一次县级及以上范围教学示范课(观摩课或学科讲座),效果良好;农村教师至少开过两次乡镇及以上范围教学示范课(观摩课或学科讲座),或至少开过一次县级及以上范围教学示范课(观摩课或学科讲座),效果良好。

(四)职业中学专业课教师应具有高级工及以上技术等级证书。第十七条

业绩显著

(一)任现职以来,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普通高中教师每学年需承担学校规定的选修课工作量,职业中学教师每学年需承担一定工作量的社会培训任务。义务教育教师每学年需承担学校规定的拓展性课程工作量。

(二)任现职以来,比较出色地完成班主任、辅导员等工作,教书育人成果比较突出。

(三)能与学生家长进行良好沟通,并对学生的教育成长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第十八条

教学科研成果显著

(一)具有指导与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在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在素质教育创新实践中取得比较突出的成绩,发挥一定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任现职以来,至少有2篇反映本人学术知识和业务能力的代表性专业论文。其中城区教师至少有1篇在公开刊物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的本学科研究论文,有1篇可在省、市级专业学术会议上交流,或已获优秀论文(课题)评选县级一等奖、市地二等奖、省级三等奖及以上;农村教师有1篇或在公开刊物上发表,或在省、市级专业学术会议上交流,或已获优秀论文(课题)评选县级一等奖、市地二等奖、省级三等奖及以上,有1篇可在市级专业学术会议上交流,或已获优秀论文(课题)评选市级三等奖或县级二等奖及以上。对于在农村学校任教满20年,现仍在农村学校任教的教师,只需要1篇已在县级以上教科研论文评选获奖的代表性专业论文。

(二)能胜任教育教学带头人工作,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在指导培养二级、三级教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当地本学科教学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第六章 一级、二级、三级教师评价条件

第十九条

一级教师

(一)具有良好的教书育人能力。能根据所教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想实际,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有比较丰富的班主任、辅导员工作经验,并较好地完成任务。

(二)教学业务良好。对所教学科具有比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教学经验比较丰富,有较好的专业知识技能,并结合教学开展课外活动,开发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教学效果好。

(三)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并承担一定的教学研究任务,具有开发及开设选修课的能力,在素质教育创新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经验,其经验在本校或一定的地区范围内交流。任现职以来,至少开过1次乡镇及以上范围教学示范课(观摩课或学科讲座);至少有1篇能反映本人学术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教育教学经验总结在乡(镇)以上教研会上交流,或在县以上刊物上发表。

(四)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在培养、指导三级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方面做出一定成绩。

第二十条

二级教师

(一)比较熟练地掌握教育学生的原则和方法,能够胜任班主任、辅导员工作,教育效果较好。

(二)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教材教法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所教学科必备的专业知识,能独立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正确传授知识和技能,胜任选修课开设要求,教学效果较好。

(三)掌握教育教学研究方法,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创新实践。一般应具有讲授校级及以上公开课、示范课、优质课的经历。

第二十一条

三级教师

(一)基本掌握教育学生的原则和方法,能够正确教育和引导学生。

(二)具有教育学、心理学和教材教法的基础知识,基本掌握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教材教法,能够完成所教学科的教学工作和比较好地完成开设选修课任务。

第七章 倾斜政策

第二十二条

对不具备规定学历担任高级教师满5年,或具备规定学历担任高级教师满4年,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中2项者,可破格申报正高级教师。

(一)获国家级劳动模范、省功勋教师(省杰出教师)、全国模范教师或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或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称号。

(二)获省特级教师荣誉称号或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三)获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或国家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集体项目排名前三)及以上。

(四)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第二十三条

对不具备规定学历担任一级教师满5年,或具备规定学历担任一级教师满4年,任现职以来具有下列条件中2项者,可破格申报高级教师。

(一)学校教育、教学主要业务骨干,在教育、教学或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有较强的专长和丰富的经验,成绩显著,在同行中具有一定知名度。

(二)任现职以来,获国家、省(部)或地市级劳动模范,省特级教师,全国或省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省春蚕奖,省教坛新秀、省中小学师德楷模等荣誉称号。

(三)教育、教学科研成果获国家三等奖,部、省级二等奖以上的主要完成者。

(四)有3篇论文在国家专业性学术会议或全国性期刊上发表,或获得优秀论文评选国家三等奖,省级二等奖以上。

(五)任现职以来,正式出版过较有价值的本学科教材、专著、译著或教学用书。

第二十四条 对不具备规定学历担任二级教师职务达到规定年限,或具备规定学历担任二级教师职务未达到规定年限(限破1年),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中3项者,可破格申报一级教师。

(一)在省、部级专业学术会上交流或在省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过2篇专业论文(第一作者),或省级出版社出版过本专业著作或译作,或获省、部级优秀论文三等奖或地区级优秀论文奖2篇,其中1篇必须是二等奖以上(第一、二作者)。论文、著作、译作必须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二)教育、教学、科研工作成绩突出,效果显著,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四等奖,或获省厅(局)、地区级科研成果三等奖或县市级一等奖以上的主要贡献者(排名前三名)。

(三)被授予县市区级以上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人员、劳动模范,或获台州市500精英人才称号、台州市拔尖人才称号、省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及以上培养人选、台州市211第二层次及以上培养人选,或省厅(局)授予的功勋教师(杰出教师)、春蚕奖、绿叶奖、中小学师德楷模、农村教师突出贡献奖、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教坛新秀等荣誉称号。

(四)学校教育、教学主要业务骨干,在教育、教学以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有比较突出的专长和丰富的经验,成绩显著,在本学科县市区范围内有一定的知名度。

(五)从事教育工作,中专毕业满十五年以上,高中及以下学历满十八年以上。

第二十五条

对于现在我市乡或镇以下中小学任教的教师,距法定退休时限1年以内(即次年的12月31日前退休)的现任二级教师,不具备规定的学历或任职年限(限破一年),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中的3项者,可破格申报一级教师。

(一)曾获得过乡镇党委、政府及以上荣誉称号的。

(二)连续担任班主任10年以上,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有丰富经验,所带班级、团队、课外活动小组获乡镇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或政府综合部门的表彰奖励。

(三)任现职期内连续两年及以上考核优秀的。

(四)任现职以来,教学效果突出的,在乡镇级及以上组织的教学评比、竞赛中获奖。

(五)语文、数学包班,教学效果突出的。

(六)教学经验总结在县级及以上交流或获三等奖及以上的。

(七)连续任教30年以上的。

第二十六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教师,在申报中、高级教师的评价中应给予倾斜:

(一)已在农村学校任教满20年,现仍在农村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

(二)任现职以来,积极参加教师交流并随迁人事关系,交流期满后留在农村学校继续任教的交流教师。

(三)担任班主任满15年(不含副班主任任职时间),任现职以来担任班主任满5年,且现仍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教师。

(四)从事特殊教育工作满10年,且仍在特教岗位上工作的教师。

第二十七条 乡村学校教师申报高级及以下职称的,论文课题不做刚性要求。具有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职业中学专业课教师,申报高级及以下职称的,可以适当放宽学历要求。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本评价标准为中小学教师相应职称(职务)评审委员会对申报者进行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评审委员会在对申报材料进行充分审议的基础上,以投票表决的方式产生评审结果。

第二十九条 申报对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取消其评审资格;已取得证书的,由发证机关收回其相应证书,并从评审次年起3年内不得参加相应资格评审:

(一)伪造、变造证件、证明的;

(二)提交虚假申报材料的;

(三)有严重违纪违法行为,仍在处理、处分、处罚阶段的;

(四)任现职期间曾有严重违纪违法行为,在申报材料中瞒报的;

(五)其他严重违反评审规定的行为。

第三十条 本评价标准规定的学历(学位)指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国民教育系列学历(学位)。

第三十一条 中小学教师必须承担足量的学科教学任务。近3年累计承担教学工作量已满5个学期,并且截止到申报时仍在承担教学工作。周教学课时量一般为高中教师10—14节,初中教师12—16节,小学教师14—18节,幼儿园教师15—20个活动,中层管理人员的教学工作量不少于当地教师1/2课时,校领导不少于当地教师1/3课时。

第三十二条 本评价标准由台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台州市教育局按职责分工解释。

7.晋中市中小学评价标准—中小学一级 篇七

关键词:美国,中小学,数学评价标准,启示

美国在最初进行中小学主修课程评价时, 没有制定全国统一的课程评价标准。到了1988年, 美国国会批准成立了国家教育进步评价管理委员会, 专门负责选择评价的学科、制定评价标准等。从1990年开始, 美国国家教育进步评价管理委员会陆续制定了中小学主修课程各科评价标准, 评价也更为科学、规范。美国中小学主修课程评价包含两部分, 一是主体评价, 针对4, 8, 12年级的学生进行;另一是长期趋势评价, 针对9, 13和17岁的学生, 每次采用相同的测验设计来评价学生的长期发展趋势。每次评价之前, 国家教育进步评价管理委员会都会发布该门课程的评价标准来指导评价。各门课程的评价标准一般比较稳定, 评价标准主体部分多数维持十年不变, 只在某些细节方面出现一些新变化。研究美国中小学主修课程评价标准, 有利于推进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中小学课程改革。

一、美国中小学数学评价标准的发展与变化

自1990年起, 美国国家教育进步评价管理委员会开始制定、发布美国中小学数学评价标准。[1]1990年的中小学数学评价标准维持了十年, 然后在2000年美国国家教育进步评价管理委员会发布了新的评价标准。在2000年的评价标准中, 认为1990年的评价标准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过度强调高水平的数学技能, 而忽略了基本的数学运算技能;二是8年级学生的几何和代数评价目标设置不合适;三是对12年级学生的数学期待不明确。为此, 2000年的美国中小学数学评价标准提出要重视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 科学设置8年级学生的几何和代数目标, 明确指出12年级学生的数学成就应达到的水平等。

2000年的数学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三个维度:数学内容、数学能力和数学素质。数学素质包含数学推理、数学联系和数学交流三个方面。此次修订后, 直到2005年出现了新变化。2005年的数学评价标准对2000年评价标准的数学内容保持了稳定, 而对数学能力和数学素质做出了重大修改, 把数学能力和数学素质合二为一, 变革为数学复杂性。设立数学复杂性的目的是希望借助新发展的教育测量理论科学设置评价项目, 使项目具备优良的测量属性, 具有更高的测量效度, 能科学、有效地测量出学生的数学成就水平。

2012年10月, 美国国家教育进步评价管理委员发布了2013年中小学数学评价新标准。在2013年的新标准中, 4年级、8年级的数学内容目标与2005年的保持不变, 各年级的题目分布比例不变。出现的主要变化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4, 8, 12年级的数学内容部分均增加了数学推理的考察;二是重新设定了12年级的数学内容目标, 提高了考察标准;三是对数学复杂性做了重新分类。

二、美国2013年中小学数学评价新标准的主要内容

美国2013年中小学数学评价新标准主要包括三部分, [2]一是评价内容, 这是整个评价标准的主体部分, 主要包括两大块:数学内容和数学复杂性;二是题目结构;三是计分标准和学生数学水平等级划分。

1. 数学内容

数学内容包括五个维度, 一是数的性质和运算。考察对于数的概念的理解和运算, 包括数的意义、数的估计、比率和比例的推理、数的性质和操作、数的推理五个方面;二是测量。考察使用测量工具, 能够理解面积和体积等基本概念并做出求解, 包括测量物理属性、测量系统 (如长度、时间、温度等) 、测量三角形;三是几何。考察空间推理和应用几何属性的能力, 包括维度、形状, 维度和形状的转换, 几何图形的关系, 解析几何, 几何推理五个方面;四是数据分析、统计与概率。考察描绘统计图、做出统计分析的能力, 包括数据表示、数据特征、实验和抽样、概率、数据推理五个方面;五是代数。考察数的关系和函数等, 包括模型、关系和函数, 代数表示, 变量、符号和操作, 方程和不等式, 代数推理五个方面。对于不同的年级, 这五个方面考察比例有所区别。对于4年级, 五个维度分布比例依次为:40%、20%、15%、10%、15%;对于8年级, 五个维度分布比例依次为:20%、15%、20%、15%、30%;而对于12年级, 把五个维度中的测量和几何合并为一个维度, 从而只有四个维度, 分布比例依次为:10%、30%、25%、35%。

2. 数学复杂性

数学复杂性不是数学课程评价中的某一独立部分, 而是体现在每一个具体的评价题目上。不同难度的题目需要学生不同的推理思维, 这些推理思维构成了题目的数学复杂性。因此, 数学复杂性是建立在以往数学能力和数学素质基础之上的, 是学生整体数学成就的一个评价。数学复杂性关注的是在某一个具体题目中, 学生被要求做什么。依据题目的具体要求, 数学复杂性分为低、中、高三个水平。每个水平都包括数学推理、数学操作、概念理解和问题解决等数学方法。低水平的数学复杂性要求学生能理解基本的概念和程序, 解决简单的问题;中等水平的数学复杂性要求学生能够做出更为灵活的思维和选择, 学生要知道做什么和如何去做, 能够把不同领域的概念和过程组合起来;高水平的数学复杂性要求学生会推理、计划、分析、判断及创造性解决问题。在整个测验中, 低水平、高水平各占测验时间的25%, 中等水平占50%。

3. 题目结构

整个评价题目有三种题型:一是多项选择题, 从多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学生一般不需要计算器;二是简答题, 即给出问题, 要求学生写出正确答案, 或对给定的数学概念举出例子, 或对数学结果做出解释等, 如给出5个学生的阅读考试得分, 要求学生回答平均分是多少等;三是扩展性问题, 即给出问题, 学生可能要求描述问题情境, 分析数学统计图表, 解答数学方程式, 进行特定的数学运算等。在评价中, 学生可以借助计算器等相关工具进行解答, 4年级的学生可以携带一般的四则运算计算器, 8年级的学生可以携带统计型计算器, 12年级的学生则可以携带图形计算器等。

4. 计分标准和学生数学水平等级划分

美国中小学数学评价标准以两种方式报告学生的成绩:一是在0~500分的测量量表上报告学生的总体平均分, 同时还报告学生数学成绩在总体中所处的百分位数;二是依据学生的评价成绩把4, 8, 12年级的学生分为三类数学水平:基础水平、熟练水平、高级水平, 报告每类阅读水平学生的百分比。基础水平意味着学生掌握了所在年级必须掌握的部分数学知识和技能;熟练水平表示学生掌握了数学学科知识, 并能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真实场景问题, 形成了恰当的数学分析技能;高级水平表示学生能够进行更加高级的数学操作。以4年级为例, 基础水平的学生能够理解数学内容的基本概念和程序;熟练水平的学生具备了完整的数学程序知识和概念, 并能解决一般性的数学问题;高级水平的学生能够应用完整的程序知识和概念去解决复杂的、非常规的现实数学问题。

三、启示

从美国中小学数学评价标准发展历程及2013年数学评价新标准的变化中, 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1. 适时变革, 准确定位评价目标

与其他课程评价标准一样, 美国中小学数学评价标准汇集各方力量的参与, 稳定性很强, 十年修订一次。同时, 美国国家教育进步评价管理委员又不断注意每次评价信息的反馈, 及时对评价标准进行修订, 确保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每年发布的数学评价标准, 以及其他的主修课程评价标准, 都会对评价内容、题型、学生水平、计分标准等做出详细规定, 明确定位, 并列举大量实例, 非常便于中小学一线教师实际操作。我们在制定中小学主修课程评价标准时, 首先要明确评价标准不是课程标准, 不能用评价标准去代替课程标准;其次, 制定评价标准时要注意吸收各方力量, 尤其中小学一线教师的参与, 注意保持标准的稳定与变革;最后, 要注意评价标准的科学、准确定位, 追踪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 及时提高要求, 确保评价标准真正起到评价的作用。

2. 重视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美国自1973年开始对中小学生进行数学课程评价时, 就一直强调要重视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1990年起制定的中小学数学评价标准, 在数学内容的五个部分都特别强调要考察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美国国家教育进步评价管理委员会认为, 学生只有具备了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 才有可能学习更高深的数学知识。在2013年的评价标准中, 又再次强调要重视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考察, 并要求学生在作答考察数学运算能力的测验题目时, 不能借助计算器等外在计算工具, 而必须自己手动计算解答。从美国数学评价标准重视数学运算能力的考察, 我们有必要反思我国当前的数学教育, 加强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 而不能舍本求末, 一味追求高深数学的教学, 造成学生数学基础不牢, 影响数学素质的形成与发展。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

美国2013年中小学数学评价标准的一个重大变革, 就是特别提出要在数学内容的每一部分, 着重考察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 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批判性思维。依据历年的评价结果, 2013年评价标准把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大致划分为三个水平, 通过设计不同数学复杂性的题目, 对不同水平的数学推理能力进行考察。低水平的数学推理能力要求学生能通过理解基本的概念和程序, 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中等水平的数学推理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把不同数学领域的概念、过程及具体的情境结合起来, 做出更为灵活的思维和选择, 解决更为复杂的问题;高水平的数学推理能力要求学生对整个数学内容非常熟悉, 具有熟练的数学技巧, 能自己做出各种假设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数学运算能力是基础, 数学推理能力才是数学能力的核心。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 在教学和评价中, 注重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培养和考察, 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整体数学素质, 也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4. 加强理论数学与应用数学的结合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美国教育界一再提出“恢复基础”, 要求加强数学的实际应用, 这点在历年的中小学数学评价标准中也得到了体现。测量、概率、统计、计算机和程序技术等属于应用数学范畴的知识内容, 随着年级越高, 占的比例越大。在2013年数学评价标准中, 更是加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以及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的联系, 要求设计评价项目时大量增加供学生思考讨论的实验性的材料和现实性生活的数学问题, 加强了数学同其他学科尤其是自然科学的结合和联系, 希望利用其他学科的内容来显示数学的使用价值。这提示我们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与评价中, 有必要对数学内容不断更新、精简, 逐步增加数理逻辑、程序设计、线性规划等反映现代数学思想和科学成果的新内容, 逐步扩充微积分、统计和概率等与现实生活和其他学科相联系的内容, 逐步把传统的按数学分支考察趋向各分支互相联系, 综合成有机整体, 使中小学数学真正向现代数学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http://www.nagb.org/content/nagb/assets/documents/publications/frameworks/math_07.pdf.

8.谈小学生作文的评价标准 篇八

作文的评价标准应该是什么呢?

第一、小学生作文务须求真

从作文内容看,文真则可成,文假则应废。生活中,“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之一,“真”是做一个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起码要求。学生作文是他们对现实生活的集中反映。生活五彩缤纷、善恶兼存,只要学生以儿童或少年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认识生活,将他们认为重要或新奇的事物用文字写出来,就应该首先肯定。因为它内容真实,学生写作的路子是对的。教师绝不能以成人自己的心态去认识、去评价学生的“真”文,否则,学生便可能弃真求假,步入歧途。当然,其内容是否表述准确、明了,以及完整等问题,可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分别指导,以使学生逐步提高。而学生在作文中的感情和观点只要真实明确就好,如果认识有误,则另当别论。

第二、小学生作文务须求善

从作文思想感情看,善才能提高自身修养,善才能对别人产生积极影响。这“善”仍然是做人所必需、社会所必要的,但作为小学生,并不可能总是积极地选择生活,而一般总是自然地参与生活,接受生活的熏陶、感染。因此,他们在作文中所流露或包含的思想感情如何,至关重要。我们说作文求善,就是要通过作文这一途径培养学生准确评判是非的能力,弃恶扬善,明辨美丑,无论何时何地,也无论对何人何事都能抱积极健康、明确向上的态度。其实,这一点正是作文的主要目的之一。现在提倡让学生“会生活”,其实是讲让学生会在社会中生活。在社会中生存的前提是构成社会的成员应该有共同的价值标准,共同的社会理想,共同的道德准则以及可以相互理解的文化传统、行为方式和个性。学校的任务就是把原始的人陶冶成社会的人。小学生的作文训练正是实现陶冶学生的一种主要形式。

第三、小学生作文务须求美

美是人类共同追求的最高境界。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就小学生作文而言,其美除了内容的真实美、思想感情的向上美之外,文章形式的表现美就更显其重要。因为无论表达怎样的思想内容或感情,总是通过具体的文字语言、篇章结构让别人接受的,所以应竭力追求尽可能完美的表达方式。一篇作文,语言、文字的运用如何?是否能准确、生动、形象地反映生活,是一项基本功;作文的结构、布局安排是否顺当、合情合理以至达到精巧新颖的地步,这些都会对读者产生直接的影响。

【晋中市中小学评价标准—中小学一级】推荐阅读:

晋中市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学习心得体会06-25

上一篇:金蝶软件云介绍下一篇:2020年党员两学一做总结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