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现代优秀诗歌

2024-10-14

冬天的现代优秀诗歌(共8篇)

1.冬天的现代优秀诗歌 篇一

描写冬天的现代诗歌大全

冬天小姐悄悄的来了,她将秋的凉爽化作了寒寒的雪花,将这些淘气的雪花一片一片的撒向人间,寄来了雪白的祝福。这些音乐在空中飞舞,谱成了一篇魅力十足的乐章。

《雪花中的思念》

掬一捧纯洁漫过心海

融化对你的思念

那美丽的梦

一如纷纷扬扬的雪花

扑面而来

飘洒着洁白和柔软

如你曾经带来的缠绵

回望那苍茫的时光

往事依稀如梦

交织着曾经的爱恋

折叠起的岁月

却隐藏不住你的容颜

如果泪水可以融化冰雪

那漫天飞舞的雪花

都是我对你的思念

结一季素白的念

许一次倾心的愿

在岁月的轮回里凝望

那山一程水一程的遥远

《暖冬》

寒风萧萧渗人衣,

唯见双双倍窝暖。

只影形单不见抖,

缘由身心早相揉。

《冬眠》

天凉了,我感到了冷,

可为什么总是故做坚强的说不冷。

在每个冬季我都这样告诉自己,

或在每个寒冷的时候。

我不喜欢冬季也不喜欢寒冷,

不是因为这季节带来了伤感,

只是冬季我喜欢事赖床那暧暧的,

冬季我不喜欢动,

假如,

冬季我也能冬眠在我那暧暧的床上那多好。

冬季,请别叫我,因为我要冬眠。

冬季,请别吵我,因为我要冬眠。

冬季,请别走得太快,因为我在冬眠。

冬季,请在离开时把我叫醒,

我要看你最后的表演。

《冬风吹过》

一片树叶从眼前飘过

已经不见了往日的绿色

落在那枯黄的草丛中

从此沉默

一阵松涛似得的呻吟声飘来

诉说着冬日降临的情怀

一声声

一阵阵

一层层

向着远方飘去

将冬的信息传给人间的大地

一个人

踩在层层枯叶的小路上

轻轻静静的走着

享受这初冬的宁静

在耳边

没有那城市的喧嚣

在心里

没有那世间的烦恼

只有油画中的恬静与美丽

站在风中

任风吹过耳边

吹过身体每一个细胞间的缝隙

这世间只有我像精灵

融在这冬风的怀抱里

《我在等待冬天》

丝丝的冷气

在靠近

这是秋天

秋天在来临

雨在下

留下一丝冷意

我要的时间

不是在秋天

在等待

树叶在飞舞

一片又一片

盖温暖

你的身影

在闪动着

翩翩起舞

闪过身边

在夏天离开的.你

对我说冬天就回来

一天又一天

时间过许久

秋天还在

在等待

秋天的过往

停留在冬天季节

丝丝的冷气

是否冬天靠近

我在等待

在这里等待

你的微笑笑在这里

你的脸容留在这里

你的快乐在这里闪动过

你的话语在我耳边

我在等待冬天的来临

我在等待冬天的过往

我在等待冬天的身影

我在等待冬天的渴望

水波在流动

莲花早已谢了

露水在滴达

你的容颜在流过

微风吹过耳边

你的细语在停留

你的微笑在闪动

你的容颜在显现

我在等待冬天

和你一起到永远

每一个春夏秋冬

和你一起走过

你我会很真

细腻你我的心灵

我在等待冬天的来临

我在等待冬天的过往

我在等待冬天的身影

我在等待冬天的渴望

2.冬天的现代优秀诗歌 篇二

一、诗歌意象的空间特征

有关文学的意象研究, 一般认为发端于美国评论家约瑟夫·弗兰克, 他的《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细致分析了乔伊斯的《尤里西斯》、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流年》等作品, 值得注意的是, 弗兰克在研究小说空间时常常与庞德和艾略特的诗歌进行比照, 指出读者阅读他们的小说不得不运用阅读诗歌的方法, 抓住他们小说中在片刻时间内空间并置其人物的不同意象进行理解, 这些不同的意象是瞬间的感觉, 也就是空间。因为瞬间的感觉集中了各种人物、事件、意象、细节, 一刹那涌现在脑海, 由于空间密度增大、时间停滞, 造成视觉瞬间静止, 视觉瞬间静止也即空间, 这些小说大量采用空间并置而不是时间流逝的方法。这实际上就肯定了现代诗歌具有空间艺术的特征, 因此, 尽管不是分析诗歌空间, 弗兰克的《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也被认为开了诗歌空间研究的滥觞。

柏拉图认为诗人在创作时会进入一种迷狂的状态, 诗人的迷狂就是灵感的迷狂, 尼采认为诗人应当具有“酒神”精神, 此时理性因素消退, 感性、欲望、本能获得彻底解放, 生命力焕发出勃勃生机, 文思泉涌、万象云集, 面对刹那间纷至沓来的记忆、意象、人物、细节, 诗人只有采用空间并置才能充分表现内在的情感。确实如此, 李白《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庞德《地铁车站》:“在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显现, 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这些无不是刹那间瞬间画面的并置。勃留索夫说:“艺术的任务自古以来就在于鲜明生动地描绘出人们恍然大悟的感觉的瞬间……诗歌截取的只是无数感情和不断进行着的事件的某些瞬间和场面。”朱光潜先生说, 诗歌是“从混整的悠久而流动的人生世相中摄取来的一刹那, 一片段”, 并力求“在刹那中见终古, 在微尘中显大千”, 诗歌就是刹那间的片段, 是一种空间的艺术。

另外, 诗歌乃至一切艺术, 无不是一个独立自足的艺术空间。它既是一个物质的空间, 又是一个独特的精神的空间, 文学就是一个白日梦, 是作家建构的第二自然, 作家建构的精神后花园。一代代诗人用自己的作品建构了一个独特的精神空间, 并且丰富和延伸了人类整体的诗性的精神空间。何其芳的诗歌《关山月》:“今宵准有银色的梦了, /如白鸽展开着沐浴的双翅, /如素莲在水影里坠下的花片, /如从琉璃似的梧桐叶流到, /积霜似的鸳瓦上的秋声。/但渔阳也有这银色的月波吗?/即有, 怕也凝成玲珑的冰了, /梦纵如一只满帆顺风的船, /驶到冻结的夜里去吗?”无瑕的白鸽的翅膀经过月华的浸洗, 洁白的素莲花片坠落在澄澈的水面, 月下的“秋声”带着琉璃和积霜的洁白与晶莹, 银白的世界安宁静谧、超尘绝俗、生气充盈, 古典的芬芳漫于笔端。诗人创造了一个充满天籁之音、方外之色的诗性空间, 读者读这首诗时无不沉浸于这个绝美的空间中, 同时这个诗性空间又是对中国传统审美空间的拓展、延伸。不同时代的读者阅读这首诗时经过自己的想象和联想, 又会对原有的诗性空间有所扩展, 从而不断延伸诗人创造的诗性空间。

二、现代诗歌的意象类型

意象是构成诗歌的基本元素, 《周易》所谓的“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 巴什拉所谓的“诗歌创作就是把许多意象集中到一起”, 皆说明了意象在诗歌中的重要作用, 失去了意象诗歌也就失去了形体的依托, 诗人创作诗歌的过程就是意象的摄取和组织的过程。宗白华说:“俯仰往还, 远近取与, 是中国哲人的观照法, 也是诗人的观照法。而这种观照法表现在我们的诗中画中, 构成我们诗画中空间意识的特质。” (3) 诗人对意象苦心孤诣的经营由此可见一斑。我们在诗歌中常常可见“一片自在的风景, 一丛野花, 总是与一壁静寂的石崖作伴, 时而有几朵流云飘曳而去, 然后裸露出天空的湛蓝;或许你听到一片自然的风声, 轻轻掠过哗哗作响的树林以及清清的河水荡起涟漪……” (4) 一首诗歌就是一个个分布与绵延的小意象构成的一个独立自足的大意象, 每一个意象都占据一个诗歌空间的一个特点位置或一个点, 是诗歌意象叙事的基本单元。朱大枏的诗歌《春光》:绿蜡笺上烘出一片云霞, /是杏花倩影投映浮萍洼。/洼里潆洄着浅碧的螺旋, /和淡青的香彖袅袅的牵:/春光撩起这流动的春光。这首诗歌前四行的每一行可以看做一个意象, 每一行里又有许多小意象, 如第一行的绿蜡笺、云霞, 第二行的杏花、浮萍洼, 第三行的洼里、螺旋, 第四行的香彖。我们这里着重分析后一种意象, 我们称之为单个诗歌意象。我们从《春光》这首诗中可以看出, 诗歌就是由一个意象到另一个诗歌意象的跳跃, 也可以说是一个意象空间到另一个意象空间的跳跃。戏剧通过场景变换和人物移动进行空间转换, 小说通过人物的移动和地点转移进行空间转换, 诗歌则通过意象空间的跳跃进行空间转换。

在上述朱大枏的诗歌《春光》中, 我们细分以上提到的意象, 可以把它们分为两类:绿蜡笺、浮萍洼、洼里一类;云霞、杏花、螺旋、香彖一类。从功能上我们把前一类意象称为情境意象, 后一类意象称为主体意象。情境意象主要表示时间、地点或隐含时间、地点的意象, 主体意象表示叙事对象、态度、行为等的意象。情境意象类似小说中的环境描写, 可以起到渲染氛围、衬托暗示、奠定基调等作用。主体意象是诗歌的中心意象, 类似小说中主要人物或事件的描写, 展示诗歌的主要情感、思想主题。一般说来, 诗歌中主体意象不可或缺, 情境意象则不一定明确出现。徐志摩《沙扬娜拉》:“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 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这首诗歌中没有出现明确的情境意象, 但读者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予以补充、还原, 诗歌的环境是日本, 诗歌实质赞美了日本女郎温柔娇羞的美感。一些诗歌中的可能情境意象就是主体意象, 如闻一多的《死水》:“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仍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这首诗歌中“死水”既是情境意象又是主体意象, “死水”应当是一片水域 (中国) , 同时死水又是诗歌所要歌咏的主体。一般说来, 用时间、地点作诗名的诗歌往往情境意象与主体意象合一。在诗歌中, 情境意象为主体意象限定一个特点的时间、空间范围, 对主体意象起衬托、限定作用。主体意象被内置于情境意象之中, 因情境意象的衬托、限定而凸显。

三、现代诗歌意象的叙述功能

文学作品一般都包含叙述者、人物、事件等基本的叙事因子, 都有一个隐隐约约的共同的叙事模式, 诗歌也是如此, 因此诗歌自然可以运用叙事学的知识解读。正如前文所说, 诗歌中的叙事一般都是通过意象空间的连缀、跳跃、切换、并置叙述的, 意象在空间上的安排成了诗歌叙事的主要内容。诗歌意象具有以下叙述功能:

1. 情境意象的氛围濡染

类似于叙事作品中的故事空间能够决定整篇小说的情感基调、氛围一样, 诗歌中的情境意象也有类似的功能。何其芳的诗歌《花环》:“开落在幽谷里的花最香, /无人记忆的朝霞最有光, /我说你是幸福的, 小玲玲, /没有照过的影子的小溪最新亮。//你梦过绿藤绿进你窗里, /金色的小花坠落到你发上, /你为檐雨说出的故事感动, /你爱寂寞, 寂寞的星光。//你有珍珠似的少女的泪, /常流着没有名字的悲伤, /你有美丽得使你忧伤的日子, /你有更美丽的夭亡。”此诗中的“幽谷”即为情境意象, 整首诗歌所具有的孤芳自赏和遗世独立的情怀, 与“幽谷”的文化蕴涵和积淀是吻合的。卞之琳的诗歌《距离的组织》实际上暗含罗马与中国两个空间、两个情境意象, 这两个意象的并置, 就造成了一种类比的意味, 渲染了一种时代背景, 很好地表现了作者在大时代中“小处敏感、大处迷茫”的时代因素。在我国古诗中, 一些情境意象也有类似作用, 如柳宗元的《江雪》中句子“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中“孤舟”、“寒江”即为情境意象, 这两个情境意象也很好地传达了作者的孤傲遗世的情怀。

2. 意象的组接方式制约整首诗歌节奏

一般认为, 诗歌的节奏取决于读音的高低轻重长短变化, 以及韵脚等的设置, 但诗歌的节奏也受到意象的制约。一般说来, 情境意象密集, 主体意象单一, 诗歌的节奏可能较快, 反之, 情境意象单一, 主体意象密集, 诗歌的叙述节奏可能较慢。如徐志摩的诗歌《再别康桥》的情境意象比较单一, 就是康河, 主体意象较多, 如云彩、金柳、青荇、水草、水波和星辉等, 同一个环境之下不同意象反复描绘, 犹如电影的慢镜头缓缓推进, 自然使诗歌节奏舒缓。从时间和空间的关系来看, 同一空间下缓慢推进时间自然变慢, 节奏自然轻徐舒缓。当然, 这首诗的舒缓节奏也有赖于它的韵脚、叠字的运用, 这两方面是紧紧结合在一起的。艾青的诗歌《旷野》的情境意象主要如诗名“旷野”, 诗歌运用广角镜头, 慢慢推进, 描绘了田亩和池沼等的贫瘠、衰败景象, 悠长哀怨的调子, 表达了对民族和人民无尽的悲悯。光未然的诗歌《黄河大合唱·保卫黄河》:“风在吼, 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 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 /河东河北, 高梁熟了。/万山丛中, 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 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 挥动着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此诗歌的情境意象一再变换, 河东、河西、万山丛中、青纱帐里, 空间跳跃很大, 结合短促句式、鼓点式节奏, 造成全诗节奏迅急、情绪饱满、富有战斗力。从总体来看, 现代诗歌中, 慢节奏、情绪舒缓的诗歌居多, 节奏快的诗歌相对较少。节奏的变化与诗歌的情绪传达密切相关, 节奏快, 一般比较激昂、热烈, 节奏慢, 则易形成沉思的品格或低沉的情调。

3. 意象的牵引流动推动诗歌的叙述进程

如果小说和戏剧推动情节发展的动力是矛盾冲突, 推动诗歌叙述进程的则是意象的过渡和跳跃, 诗歌叙述就是从一个意象到另一个意象, 从一个空间到另一个空间。意象变换一次, 诗歌叙述就向前推进或转折一次。如郑敏的诗歌《金黄的稻束》:“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收获日的满月在/高耸的树巅上/暮色里, 远山/围着我们的心边/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 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而你们, 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诗中的意象有稻束、疲惫的母亲、满月、树巅、远山等, 依靠意象的依次推进, 由近及远, 又由远及近, 动静结合, 画面似隔而意相连, 营造了一种肃穆的氛围, 构成了一幅优美深沉的艺术空间, 宗教的情感氤氲在其中, 疲倦而又辛劳的母亲的形象, 在一片收割后的田野的映衬下, 超越历史的进程而具有了永恒性。李金发的诗歌《时之表现》:“风与雨在海洋里, /野鹿死在我心里。/看, 秋梦展翼去了, /空存这委靡之魂。”第一行主体意象“风与雨”, 第二行忽然转入主体意象“野鹿”, 并没有对前面主体意象进行陈述和描绘, 这里可以看做一个转折, 两个意象之间好像没有什么关联, 却是诗歌意象叙述的手法———非时序手法, 将时间上并非直接联系的两个意象按语义构成“板块”结构并置, 通过喻义上的相似性渲染诗歌主题———委靡之魂。

诗歌中的意象叙述是一种非事件叙述, 一个意象牵引另一个意象, 构成时间的流动, 同时单个意象又组成一个个意象空间, 也就是说, 意象叙述就是意象空间的流动所形成的线性时间流程。

以上通过诗歌中局部意象的分析, 阐释了诗歌意象的空间叙述功能, 应当说在一首具体的诗歌中, 这三个功能是相互结合、不可分割的, 它们共同朝着一个总体效果生发, 最终完成诗歌的意象叙述, 实质就是生成了一个大的整体的意象空间, 局部意象从属于这个整体意象空间, 又服务于这个整体意象空间。诗歌的空间叙述主要就是意象的空间叙述, 这是把握诗歌空间叙述的中枢。

探讨和阐释诗歌的意象空间叙述, 要立足于具体的诗歌文本, 同时我们要探究生成这种意象空间的时代因素。一般说来, 不同时代的诗歌意象空间具有不同的特质, 同一时代不同的文学派别的诗歌意象空间也具有不同的风貌。由于经历、审美、价值、伦理等方面的差异,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派别具有选择不同的诗歌意象空间趋向。唐诗的意象空间与宋词的意象空间迥异, 象征派的诗歌意象空间与七月派的诗歌意象空间径庭, 大漠、孤烟的雄浑与小桥、流水的婉约反映了两个不同的时代气象, 死亡、枯败、黄昏的没落与纤夫、绿草、种子的沛然, 表明了两个不同的价值取向。在一个宏观的历史领域中俯视仰观, 更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歌意象空间的深层背景和意义, 更有助于烛照洞微, 探索诗歌意象空间隐秘而深远的内在蕴涵。福柯指出:“当下的时代将可能首先是空间的时代。” (5) 意象空间诗学研究, 诗歌研究的一个新的意义场, 一定有着广阔的前景和未来。

注释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64-65.

2谭裘麟.唯有时间 (绵延) 真实——帕格森自我意识本体论初探.哲学研究, 1998 (5) :67.

3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93.

4孙基林.“他们”论.崛起与喧嚣.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4:237.

3.现代诗歌的朗读教学 篇三

【摘要】朗读是一种既传统又富有新意的阅读方法。在整个阅读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有利于学生激发学习兴趣更好的理解作品,培养语感,同时提升了写作水平。然而在高考的指挥棒下,教学大多存在功利性,现代诗歌的教学往往避重就轻,忽略了朗读在诗歌教学的重要性,朗读教学环节更加单一化。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朗读教学方式,让学生要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从而助推语文课堂效率的提升、新课程改革的贯彻以及师生的共同进步。

【关键词】朗读;朗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在现代诗歌的学习中,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越来越功利化,教学失去了它应有的色彩与活跃。老师的教学能力有限,知识储备不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弱化,教学模式的僵化,教学手段的单一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不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学生对于诗歌,因为时代背景的差异,难以理解其诗意,不敢读;因为诗歌的语言简短凝练,学生从心理上的不重视,不屑读;受地方方言的影响,普通话的不标准,学生害怕读错,不愿读。这些问题制约了诗歌的学习。导致原因很多,从根本上来讲,教师在诗歌教学中一味对字词句的分析讲解,忽视了诗歌的朗读教学,使多样的朗读方式得不到有效开展,学生也就失去了对诗歌学习的兴趣,则是其主要原因。本文将探讨如何在课堂上更有效地进行现代诗歌的朗读教学。

一、何为朗读

朗读,自语文教育的诞生就已存在,是最早的阅读学习方法。在千百年来的发展中,朗读可谓是最基本并被普遍认可的一种语文教学方法。接下来我们看看名家经典对于朗读的理解。《学记》中就有“呻其占毕”的说法,即吟诵写在竹简上的文字,孟子也有“诵其诗,读其书”的说法。在古代,无论是私塾还是学馆,皆以琅琅书声为其特征,故有“背熟一道,二无讲明之说”。宋代理学家朱熹也积极主张朗读,“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且要“逐句玩味”、“反复精详”、“诵之宜舒缓不迫,字字分明。”《现代汉语词典》将“朗读”定义为“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就是用清楚高亮的声音将文章朗读出来。著名语音学家、普通话教学专家徐世荣先生对朗读作了较全面的定义:“朗读就是把书面上写的语言变为口头上说的语言,把无声语言(文字、文章、文学作品)变为有声语言—更能表情达意的口头活语言。”

笔者认为,朗读是把书面文字作品有声化形成语音作品的再创作活动。这里的再创造则相对于作品的第一次书面语言的创作,通过清晰生动的语音,将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再现出来,传递给听众,做到以声传情。

二、何为朗读教学

“朗读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是以朗读为主要方式的教学活动。换言之,朗读教学就是在有感情的朗读中,老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一个交流互动的过程。其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是朗读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朗读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接受者;而文本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教学活动的对象。朗读贯穿诗歌教学的整个过程,并非作为教学过程中一个环节存在。因此,在诗歌教学中,老师如何安排朗读在教学环节中的穿插,成为诗歌教学课堂的主题行为。采用何种朗读方法,体悟诗歌什么样的情感,对该堂课的教学是否有效起着关键的作用。

三、朗读教学的重要性

在诗歌教学中,朗读活动作为指挥棒,统一整个教学过程。朗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诗歌有了兴趣,就会主动地学习诗歌、朗读诗歌。朗读作为一种艺术化的教学方式,除了对课文中原有情境的表达传递外,由于融入了朗读者自身对课文的理解和情感,还原并丰富了课文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内涵,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引起他们的兴趣,从而进入一种积极学习的状态;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洪镇涛先生对语感是这样认为的:“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是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的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反复地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途径;朗读,可以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感受力。一般情况下,对于一篇陌生的课文,学生难以仅通过初步阅读就掌握作者的情感,往往需要反复的咀嚼体悟。课堂上老师要求学生反复朗读并获得情感的体悟,实现朗读者和作者情感的共振。经过朗读者的再创作后,不但朗读者自身对文字作品有了更深的理解,听者也比自己去阅览文字得到的情感体验更丰富,朗读引导着读者和听者都向文本更深处探索;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朱自清说过:“写作和诵读是关联着的;诵读可以帮助思想和写作技术的进步。”读是写的前提,写是读的延伸,二者相辅相成。

四、如何有效的设置朗读教学环节

我们以南开中学敬军老师《在山的那边》的教学设计为例,探究现代诗歌的朗读教学策略。这是一堂关于朗读训练的诗歌教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初读感知”、“朗读体悟”、“研读探究”、“演读升华”四个环节,整首诗歌的教学体现了“朗读”的本色,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美,体悟诗人的情感。

(一)初读感知,体会诗歌的形式美

《在山的那边》全诗30行、343个字,语言凝练,却意蕴深刻、富有哲理。全诗最短一行6个字,最长不超过15个字。句式整齐,表意清晰不繁冗。老师采用范读的形式,让学生初步感受本首诗歌。

优美的声音、抑扬的语调、快慢的语速,声情并茂地诠释着诗歌的情感。学生跟着老师的朗读,感知诗歌的内容、文字,在内心形成初步体验。随后老师要求学生进行齐读,读出语调的轻重缓急。齐读是一种常用的朗读方式,由同学们共同完成,有效的节约了课堂时间,且声音整齐洪亮,振奋人心,更加朗朗上口。这要求学生顾全大局,保持好自己与其他同学的语速一致,音调和谐,从而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学生齐读诗歌《在山的那边》,通过不同的节奏,不同的语调,感受诗歌情感变化。例如:

——山那边/是什么呢?(语调轻快,“是什么呢?”轻读,读出孩子的天真、淳朴以及对外面世界的渴望);

妈妈给我说过:海(轻缓平和的语调,突显出母亲对“我”的慈爱);

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终于”重读,读出“我”攀爬过程的辛苦以及对即将看到“海”的激动);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语速缓慢,读出孩子的沮丧,重读“零分”,体会出孩子的失望)

学生们在齐读的过程中,感受到节奏的快慢,语调的抑扬顿挫,感受到诗歌不同于散文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体会到诗歌的形式美。

(二)研读探究,体悟诗歌的情意美

研读,就是研究、体会该怎样读才能更好地传递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一千个读者就会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自由朗读的过程中,由于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同,性格特征也有差异,对同一首诗歌自然会有不同的感受。在上个环节,学生经历了老师的范读,全班齐读,初步感知了诗歌的内容。朗读好一首诗歌的关键在于是否获得了情感体验。此环节,老师要求学生自由朗读,通过对诗歌的反复研读,形成个性化的理解,体悟诗歌的情意。

师:同学们,经过反复的朗读,本首诗是围绕着那句话发展的?诗歌两节分别怎么诠释的?

生:全诗的中心句是“山那边是什么呢?”第一节讲的是孩子对山那边的未知世界的憧憬;第二节讲的是经历努力达到希望后对山那边的感受。

生:全诗围绕着“山那边是海吗?”来发展。第一节中“海”对于孩子来说就是对外面世界的好奇,这时的孩子是童真的、单纯的;第二节中“海”就是不断努力的信念,这时的孩子是自信的,是坚定的。

师:同学们概括出了诗歌两节的内容,那么你们在朗读中分别读出了什么样的情感?

生:第一节孩子从好奇到沮丧,第二节读出了孩子的执着。

生:第一节读出了孩子的天真和委屈,第二节读出了孩子的自信、阳光。

从老师的问题设置以及学生的回答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通过自由朗读,反复的研读诗歌,揣摩诗歌的语言,体会诗人的情感,获得了自己的情感体验。

(三)演读升华,体悟诗歌的人性美

针对诗歌中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场景,进行分角色的演绎,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更好地理解、记忆课文。为诗歌教学创设朗读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知作者的情感,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实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在分角色朗读中,学生发挥想象将自己的情感与作者表达的感情相互融合、互为一体,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表演,向读者传递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理解。《在山的那边》一课中,角色单一,内容简单,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师: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请两位同学分别扮演诗歌中的“妈妈”和“我”,发挥想象表现出人物特点,同学们在观看的同时思考两个人物的特征。

(同学表演)

师:表演完了,我们先请两位表演的同学说说他所扮演的角色有什么特征。

扮演妈妈者:我觉得妈妈是个很慈爱的母亲。当孩子问道:“山那边是什么呢?”妈妈说是“海”。我用很慈爱的口吻表现出来。因为妈妈知道山的那边依然是山,但是她为了给孩子希望,希望孩子自己去寻找那片海。“山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妈妈告诉孩子,任何梦想都要有坚定的信念才可以实现。

扮演孩子者:我觉得他是一个天真,好奇,勇敢、执着的孩子。因为在他小时候就常常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天真的以为山那边就是海,为了实现他心中的梦想,他不断努力终于爬山了山顶,可见他是勇敢的。可是山的那边还是山,他很沮丧但是没有放弃,他依然坚持不懈,翻过无数座山,战胜无数失望,最终还是找到了那个全新的世界。

两位同学在角色扮读中,结合诗歌内容,依据自己的情感体验,将作者的情感与自身的体会融为一体,演绎出人性之美,达到全新的情感共振。

(四)诗句写作、朗读集髓

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朱自清说过:“写作和诵读是关联着的;诵读可以帮助思想和写作技术的进步。”读是写的前提,写是读的延伸,二者相辅相成。在朗读过程中,学生会自然地注意到诗歌遣词造句的精妙。学生通过反复地朗读,在对文章进行了深入理解后,获得情感的体验,有助于激发起学生的创作灵感,获得写作素材。《在山的那边》课堂结束之前,老师要求学生用凝练的语言来概括作者小时候对“山”和“海”的理解与长大后的理解有什么不一样。我们举例看学生如何创作的。

生:小时候山是希望,海是梦想;长大后山是困难,海是成功。

生:小时候海是干涸的,长大后海是创造出的新天地。

生:小时候成功是容易的,只要爬过高山;长大后成功是艰辛的,只要克服困难。

生:长大后山是实现理想的困难重重,海是理想的境界。

本堂课,老师围绕着“朗读”的线索,理清了诗歌的脉络,体会到诗歌的情感、掌握了诗歌朗读的技巧。在朗读教学中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让朗读充分发挥它的解析、鉴赏、感悟、记忆等作用,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诗歌。

曹文轩先生说:“朗读在德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是一种日常的同时也是一种优雅的行为。”如今,朗读无论在学习或者生活中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朗读是有声的传递,诵读经典、传承文明。而朗读学习是为了守住我们民族的语言,守住我们中华文明。朗读的魅力不仅存在于课堂,更存在于生活,让我们一起朗读吧!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

社,1980.

[2]张颂.朗读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3]乔桂英.阅读方法指导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3(07).

[4]曲英华.语文新课标朗读教学指导[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7(06).

[5]毛世侦.朗读与朗读指导[M].西藏:西藏人民出版社,2012(01).

[6]顾树森.中国古代教育家类编(下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71.

[7]李慧兴.朗读法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语言与翻译(汉文版),2004(04).

[8]李建敏.论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

[9]史立娟.诵读法培养语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2008.

4.审美性现代诗歌欣赏的核心 篇四

以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还原现代诗歌欣赏的审美核心呢?可以从以下三点来思考:

一、抓住诗眼

《艺概·词曲概》中说“眼乃神光所聚”, 这表明“诗眼”是诗中最富表现力, 最能将自己的“立言之本意”昭示给读者的句子。同学们看到一首诗歌时, 要主动去寻找诗眼, 抓住诗眼, 由此切入有助于了解全诗立意。如海子的“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一句就极易让我们读出诗人对平凡生活的真诚和向往;又如余光中《乡愁》一诗中“而现在, 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就是全诗的点睛之语。

二、由意象切入意境

“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所谓“意象”就是集中寄寓作者思想情感的物象。意象是诗歌看语文得见的灵魂, 诗人不仅要用意象来进行思考和感受, 也要用意象来进行表达, 抓住一首诗的意象就等于获得了解读该诗的一把钥匙。如食指的《相信未来》就用了“蜘蛛网”“余烟”“灰烬”等几个意象描绘出了荒芜、贫困、艰难的年代;又如卞之琳的《断章》中诗人用“人”“桥”“明月”“窗”几个简单的意象营造了两个优美的意境, 同时带着深深的伤感。对诗的解读离不开对意象本身的把握, 诗的创造力、想象力、一切生命力都在意象的塑造上。

三、品味语言

诗歌是用最准确, 最生动的语言表现尽可能丰富的内容, 很多名家诗句读来如行云流水, 好似诗人信手拈来, 其实一字一句, 无不是诗人呕心沥血之作。因此, 对诗歌中吸引自己的优美句子不妨大声朗读, 尝试吟咏玩味一番。如戴望舒的《雨巷》为什么会流传至今让许多人喜爱?就因为有“撑着油纸伞, 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这类优美的语句打动人心;再比如台湾诗人郑愁予的《错误》中“我达达的马蹄是个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 是个过客”这一句引起了多少人的遐思?这些都说明了语言本身的魅力和耐人寻味之处, 在体味到语言的魅力后, 感受到诗中的情感也就自然而然了。

5.浅谈古诗歌的现代教学 篇五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课堂教学;兴趣;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要让课堂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最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以实现教书育人的最终目标。在新的课程环境下,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师都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并对“如何形成高效的课堂”进行了探索,同时也取得一些长足的进步,但是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经过多年的教学,以及参阅大量的文献,对于新时期初中阶段语文优质课堂的构建有着深刻的认识,在此表述,供同仁参考指正。

一、重视学生兴趣培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不容否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使人前进的动力。新时期,对于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教师们应该把兴趣培养放在教学首位,通过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学习动机是能够直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它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更为集中,对课堂活动的参与更为积极。而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包括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以及语法知识的学习,都需要充分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动机,否则,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正是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所在。快乐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是一种享受的过程,学生学到新知识会感觉很快乐。而现在很多中小学生,由于各种原因,丧失了学习兴趣,这种被动的学习对于他们来说根本没有快乐可言,这种情况下,高效学习只能是奢望。所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首要前提就是让学生热爱学习语文,让学生能够充分体验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乐趣。在教学过程中,我总会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游戏教学是初中这个年龄段学生最乐于接受的教学形式,同时也是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手段。此外,在语文课堂上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小辩论赛、竞背比赛以及分角色朗读课文等教学方式来活跃课堂氛围,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思维也运转起来,同时也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总之,各种教学策划的目的只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构建优质的教学课堂。

二、合理规划教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优质的教学课堂并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各种习惯,从而综合发展。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习的过程是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的过程。只有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产生探究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言,让学生在探究中寻找答案,教师作适当点拨和补充。同时注重教学互动,打造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而教师只能起到主导作用。高效课堂要想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活跃起来,让课堂生动起来,让学生的思维灵动起来,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愉悦、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的作风要民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个性张扬,健康的人格得到和谐、全面发展,使学生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能够成为一个独特的自我。久而久之,课堂中学生爱发言的多了,参与活动、讨论问题的人多了,学习劲头足了,实现了课堂上互动共鸣,课堂氛围真正达到了愉悦和谐。新课程标准要求:“不要拘泥于教科书上规定的教学内容。要打破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构建以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双向互动、探究创新为主的教学新模式。”学生眼中的世界是新奇的、充满神秘和乐趣的,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会生发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智慧火花,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一火花,积极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当他们把思维完全打开,思路就会源源不断地涌出。要实现语文教学内容从知识传授向知识来源和应用方向拓展,就必须从教材之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里获取信息,教会他们自主探究。

三、学习注重方法,听课同样也要注重方法

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如何提高学习效果一直困扰着广大的师生。其实,只要注重方法,特别是听课的方法,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前要预习,这是至关重要的。教师有必要花大力气指导学生进行课前的预习。让学生掌握预习的基本方法。预习时,我们不必搞得太细。合理分配时间,这是必要的。上课时认真听课当然是必需的,但科学推测,任何人也无法集中精力一节课,就是说,连续四十多分钟集中精神不走神,是不太可能的,所以上课期间也有一个时间分配的问题,老师讲有些很熟悉的东西时,可以适当地放松一下。课堂笔记,要有的放矢。记笔记有时也会妨碍课堂听课效率,有时一节课就忙着抄笔记了,这样做,有时会忽略一些很重要的东西。但这并不等于说可以不抄笔记,不抄笔记是不行的,人人都会遗忘。有了笔记,复习时才有基础。有时教师讲得很多,在黑板上记得也很多,但学生并不需要全记,书上有的东西当然不要记,要记一些书上没有的定理定律、典型例题与典型解法。这些才是真正有价值去记的东西。否则见啥记啥,势必影响课上听课的效率,得不偿失。

总之,新时期,对于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积极培养学生的兴趣;合理规划课堂时间;以及听课方法的合理指导,从而真正的构建高效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

6.优秀诗歌这个冬天没有雪 篇六

夜。

安详。静谥。

心跳声在房间里回响。

一波。又一波。直叫人害怕。

天黑。灯亮。

城市通明。人群躁动。

不安。遗忘。恐惧。荒芜。

些许未知莫名的狂野。剑指心房。

推窗。

席地的月光。

耳膜里播放着一曲曲断肠的旋律。

多少往事。在岁月中流失。几缕忧伤。在天际边滑翔。

背影。

搁置在靠椅上。

遥望平静湖面。轻触肩上熟睡的笑脸。

一个人的温暖。能否驻留。每一次的擦肩而过。

如水的月色。

银白里透着心伤。

奶黄色的灯光轻佛着过往路人。

各色各样的脸庞。逝者如斯的沧桑。

香烟。又夹在了指缝间。

文字。再次在键盘上狂舞。跳跃。

从流浪的三毛。想到了在寂寞中慢慢老去的几米。

怎能忍受。在麻木中成长。却越来越张狂的所谓坚强。

校园。

夺命坡。地下通道。

来来回回。走了无数遍。

满大街的幸福。整座城的快乐。都被车辆所隔断。

高速公路。

胡乱地向远方延展着。

十字路口急转后的街头与拐角。

公交站台里的徘徊和张望。好似来时的茫然。

紧裹床单。

睡了醒。醒了睡。梦了又梦。

梦见那群让人心疼的学生。像当年的自己那样。在大学里混着日子。

想起那个全身关节都会疼痛的女孩。感觉一条颓败的河流在内心迂回曲折。

无以承受。

如此幸福的生活。

常常在想。寂寞。你又在哪里等我。

我在怜惜着什么吗。这些本不该出现在我梦境里。

人生。

似一首歌。

悲天。悯人。

却不是我的.性格。

六月的麦田很寂静。

生命的顶点却到此嘎然止声。

彷徨于麦田这边和那头。像阵风。

幻想着。有一天。也会有自己的金黄。

伤秋的悲情。

唤醒十一月的肖邦。

二零零九年的冬天。整座城。

7.寻找小学现代诗歌教学的基点 篇七

王荣生教授说:“阅读教学是一种文体思维。”这就告诉我们,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要具备文体意识,针对不同文体的话语体式与结构方式去定位文本、走进文本,以文本特有的路径针对不同学段的要求寻找教学的基点,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感受不同的文本风格,最终达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何谓教学的基点,笔者认为,基点的含义应有两层,一是明白教什么;二是选择什么教学策略来达成教学目标。下面笔者以《最后一分钟》为例谈谈小学高段现代诗歌的教学基点。

一、 走进诗歌,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与韵律

《最后一分钟》是一首现代抒情诗,作者用凝练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倾述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在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无论什么文体都应从整体入手,当然诗歌也不例外。怎样引导学生在整体中体会诗歌大意,在整体中领悟诗歌内涵与情感,为深入研读奠定坚实的基础呢?

1.请你自由朗读这首诗,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引导学生交流:读完这首诗后,你心中有着怎样的情感?你认为这是怎样的最后一分钟?用一个词写上感受。

3.认真阅读每一小节,思考每一小节写了什么内容?你是否发现自己又有别样的情感?

4.出示下列词语:风雨归程、叩问、嘴唇、伤痕、灵魂、沸腾、钟声。

(1)阅读上面词语,你发现这些词语的韵母是什么?

(2)这些词语在诗歌的哪儿?

(3)再尝试读读这首诗,你发现读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教学的关键是要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根据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目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和节奏等体味作品内容和情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诗歌的韵律,并在反复对比诵读中感受韵脚的作用和诗歌的韵律之美。

二、 补充资源,领悟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在《最后一分钟》里,作者沸腾的热血与奔涌的豪情都融入在诗句的每一个词句之中,由于其语言高度概括和提炼,象征意义极强,加之大量运用了现代诗歌独有的比喻、用典和含蓄等表现手法,尤其是诗中的脊梁、硝烟、虎门和紫荆等许多意象,含义较深,学生理解上的难度很大。怎样突破诗歌内容与学生认知水平上的冲突,这无疑形成了本课的教学难点——抓住意象读懂诗歌,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引导学生学习诗歌第二节,体会“欢腾与寂静”中的自豪。

(1)自主阅读诗歌的第二节,认读:欢腾、寂静。

①读这两个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②读含有这两个词语的诗句,你又有什么发现?

③你有什么疑惑?你想提什么问题?

④教师引导学生交流问题。

(2)想像画面:诗人描写了哪些欢腾的场景?描写了哪些寂静的场景?

(3)引读:所以在诗人的眼中,最后一分钟是——

(4)资源补充,在这最后一分钟,摄影师们还抓拍了很多很多精彩的画面,让我们一起欣赏香港回归时精彩瞬间的经典图片。

(5)你能仿照诗句中的形式写两句吗?

2.引导学生自学诗歌第三节,体会“痛苦与欢乐”中的欢欣。

(1)请你找出第三节中的一组反义词,体会痛苦指什么?欢乐指什么?

(2)教师播放关于香港回归、虎门销烟和关于香港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图片、文本、视频等资料。让学生快速浏览并获取有效信息。

(3)看到这些,你有着怎样的心情?这就是诗人笔下的——

(4)引读:

①这种痛苦伴随着我们一百多年,虎门上空的硝烟一直如阴霾般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头挥之不去,直到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才——

②每一张不平等的条约,都包含着刻骨铭心的伤痛,如烙印一般深深地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所以说诗人说它是被撕碎的历史教科书——

③此时此刻,这些条约的悄然落地标志着百年屈辱、百年痛苦终于画上了句号。每个中国人的心情无比兴奋,所以诗人说——

3.解读“午夜与清晨”,感知深情祝福。

(1)弄清“最后一分钟”的时间节点以及含义。

(2)明白“紫荆”作为香港的标志。(出示《永远盛开的紫荆花》大型雕塑图片,简介香港的标志。)

(3)读出深深地祝福。

现代诗歌文体的主要特征就是善于用抽象的意象表现诗人独特的情感,教师要善于将其具象化,从而帮助学生领悟诗中所蕴含的的情感。课堂教学就是要在陌生处着力,因此,笔者针对学生不熟悉的这些历史事件,通过各种资料的呈现,适时帮助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尽管课程标准中强调诗歌要反复吟诵,但是如果学生不理解其中的意境,读出感情是很难的。基于此,在本环节教学中,笔者还通过用语言对诗歌中关键句子的解读帮助学生领悟诗情,这样的引读真正达到了在读中涵泳诗味,在读中品味诗意的目的,使他们的感情在朗读中不断升华。

三、 拓展阅读,积累诗歌的语言形式

由于人教版教材在第三学段所选的现代诗歌数目不多,尽管教师在课堂上针对其独有的文学特质进行教学,但是学生接触的材料有限,加之大部分学生并不喜欢阅读诗歌,他们对其表现形式的领悟往往会昙花一现。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拓展阅读,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歌的特点,培养他们热爱阅读的兴趣,从而达到积累诗歌的语言形式。

1.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了这首现代诗歌,也初步感知了其特有的表现手法。请大家仔细阅读作者李小雨在《中国校园文学》上发表的《从<最后一分钟>谈新诗的几个特点》这篇文章,老师相信大家也会对新诗有所了解的。

2.比较阅读艾青的《下雪的早晨》。简要思考,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内心世界?作者通过哪些画面来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

3.阅读金波的《如果我是一片雪花》。简要思考,诗人有哪些奇特的想像?每一节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你能否以《如果我是……》为题创作一首诗歌。

通过多篇同类文体的阅读,能将阅读的理念浸润到课堂、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不同诗人作品的阅读,有助于学生感知诗歌表现的共性和差异,积累诗歌的语言形式。因为语言的学习运用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是在阅读文质兼美的课文时,接触大量各具特色、富有表现力的语句、段篇之后才能变成自己的财富。

8.让朗读成为现代诗歌教学的手段 篇八

关键词:朗读,现代诗歌,教学

前不久, 我参加了宁波市教育学院组织的诗歌教学培训, 给我们培训的刘飞耀老师说:“这次能来参加这种培训的人都是很有先知的, 现代诗歌在今后的教学中会越来越重要。”

一、要注重朗读技巧的指导

朗读教学不是让学生在那里朗读就算教学了, 而是需要有效的技巧指导。朗读技巧的指导光靠灌输不行, 因为学生尚未形成“内化”, 要想做到灵活运用已是“奢侈”的了, 更不要奢望他们达到朗读的最高境界——创新!我以为朗读教学必须在范读的影响下鼓励学生进行模仿, 继而主动地通过实践学习来达到提高的目的。

通常情况下, 我的做法是自己范读或者把名家的朗读搬到课堂上来。在范读的影响下, 有些擅长模仿的学生早就主动学着老师的腔调, 读得声情并茂;有些悟性更高的学生, 甚至努力进行创造性朗读, 展示自己的个性。这样, 琅琅的读书声回荡在语文课堂上。

在学生朗读基础比较好的情况下, 我还会让学生拿自己的朗读和老师的范读、名家的朗读作一下比较, 在比较中发现自己的问题, 在提升中质疑老师和名家, 这样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并进一步巩固了朗读技巧。渐渐地, 我发现, 学生对朗读的理解已是“青出于蓝”了。

二、要注重汉语的语音形象

汉语的语音有清音、浊音之分, 而不同的语音色彩引起的情绪反应是截然不同的。如清音可以引起轻、柔、静、美、少、小等的联想;而浊音则大多产生重、劣、乱、大、多等的感觉。

比如我在教学《星星变奏曲》时, 其中有一小段“一个柔软的晚上, 柔软得像一片湖”这些我选择让女生朗读, 因为这里有很多都是清音, 女生声音的轻柔, 能让人产生许多美好的联想。

现在的普通话是不讲究字音的长短, 或者说是无所谓长短的。但古代的字音是有长音、中音和短音之分的。朗读的时候, 平声字要读长音, 入声字要读短音, 其余的字要读中音。且入声字代表顿挫之感, 可用来表达强调、痛苦、决绝等含义;上声字给人一种余音绕梁的美感。

在教学中, 我还送给学生一个口诀:“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然强。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在教余光中的《乡愁》时, 我引导学生关注“小小、矮矮、浅浅、窄窄”, 它们都是第三声。学生在反复朗读中, 感受到了虽然乡愁浓得化不开, 但整体的语气语调却显得温婉柔和;虽是一首现代诗, 却充满了古典味。

在诗歌教学中, 重要的不是老师的讲解要多精辟, 教学技巧要多高超, 而是要把课堂时间充分地留给学生, 引领学生反复吟读, 让学生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三、要再三地回味虚词, 读思结合, 把语感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现代诗歌中出现了大量的虚词。虚词成分的激增和合理使用, 使诗歌语言的表意更趋丰富与复杂, 并形成了自由、多变、新颖的美学趣味与审美风格。所以, 在现代诗歌教学中, 千万不要轻易放过虚词, 要知道虚词其实不虚, 它背后有着许多无可捉摸的内涵, 挖掘它, 对理解诗歌有着莫大的益处, 更重要的是, 它对学生语言感受能力的培养更有非同小可的好处!

比如, 在教学诗歌《我爱这土地》时, 读到这一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时, 学生都把重点放在后半句, 品出了诗人的献身精神。但我没有让学生就这样轻易地过去, 而是追问:“为什么是‘然后’而不是‘最后’?”学生先是沉默, 接着是沉思, 最后是豁然开朗:“‘最后’给人的感觉是奋斗到了终点了。但是‘然后’的意蕴就丰富得多了:可以是一种从容赴死的感觉, 诗人歌唱, 然后死去, 好像诗人把自己的死亡都安排好了, 这是一种怎样的坦然呀;也可以是再接再厉, 诗人虽然死了, 可还有后来人, 对侵略者的反抗永远不会结束;也可以是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诗人就算是死了也还要拼尽生命最后的力量为祖国呐喊高歌……”“一石激起千尺浪”, 大概说的就是这个吧。在品味中, 学生的思维碰撞出了火花;在品味中, 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得到了培养。

又比如, 在教学诗歌《我用残损的手掌》时, 我紧紧地抓住了“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中的“该”字, 让学生再三品味:“‘该’字”能不能去掉?换一种说法试试!”学生纷纷给出了答案:这一片湖怎么会是我的家乡呢?这一片湖哪里会是我的家乡呢?这一片湖不像是我的家乡啊!我进一步追问:“反问句、感叹句不是更能表达强烈的感情吗?为什么诗人要用这样一个陈述句呢?”沉默了一会儿后, 就有几个学生举手了, 他们的答案让我很惊喜:“用陈述句写感情更压抑, 而且诗歌刚开始, 不适合一下子就达到高潮, 所以不适合用感情强烈的反问句和感叹句。”“当我读到‘该’这个字时, 我总有一种心灵颤抖的感觉, 我的家乡被摧毁成什么样子呀。”……是啊, 这个“该”字并不响亮, 它更像是琴弦轻轻地在拨动, 令人心酸, 令人哽咽。所以, 在读这句诗的时候不能用平常的重读法来处理, 而可以尝试着用颤音等方法来表现。

古人云:“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由此可见读的重要性。语言这个东西, 单靠老师讲解和分析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风景还是需要学生自己去感受, 去领悟。古代私塾教育的读读背背, 虽然不再是我们教学的唯一形式, 但我们也不能全把它抛了, 毕竟, 我们两千多年无比灿烂的文学硕果也是这种教学形式的功劳呀!

参考文献

[1]钱韧韧.现代汉语虚词与现代汉语诗歌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2]王君.《我爱这土地》《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手记.玲伢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d3b78b0100z96g.html) .2013.

上一篇:民宿酒店农家乐横幅标语下一篇:高中化学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