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代表作品(精选11篇)
1.朱自清的代表作品 篇一
朱自清的作品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朱自清的作品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朱自清的作品读后感1“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段话出自朱自清的《背影》。读到这里时,我不禁冒出疑问:他努力是为了谁?
当我读完全文,我才明白:原来他把儿子放在心里的第一位,而他自己,都是其次。其实,普天之下,哪位父亲不是如此呢?把孩子捧在手心上,生怕化了。
文中的朱自清当时都已经20岁了,已来往北京两三次,可他就是怕朱自清口渴,就是怕朱自清一路不顺利,就是非要送朱自清去车站。他总是为儿子着想,无非就是为了和儿子在一起多待一会儿;无非就是为了多照顾照顾儿子;无非就是为了多看他几眼。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我不由得想起我的父亲。有一次他送我,我走下台阶,三步一回头,他还在那里;三步一回头,他还在那里;等我走到了台阶最下层,直到我走远……父亲的身影才消失在茫茫人海中。父爱,是细腻的,缓缓流入儿女的心灵。
记忆的长河中,有些事儿我永远忘不了。我的父亲上班的地方离家很远——500多公里,但他不辞辛劳,每周都要坚持回家看望我,路途上的时间单程都要5个多小时。路途上,窗外的风景应该烂熟于心了吧!哪里会有一座桥、哪里会有一条隧道,父亲定然都看倦了吧!他的旅途定然是无聊的吧!路途上,父亲一定会很劳累吧!他是为了谁?可以每周都要花十多个小时在单位和家之间往返?是什么在支撑着他?是爱啊!
尽管很多时候父亲没有陪在我身边,但是,父爱一直都萦绕在我的周围,或许不曾言说,但它,真真切切的存在。当按靠在父亲宽阔肩膀上、软软的大肚皮上,就会感到一股暖意涌上心头;当我沮丧时,父亲总是想着办法来开导我,让我低落的心情乐观起来;当我高兴时,父亲总是用心倾听,耐心的与我分享喜悦……
父爱是什么?父爱如伞,为你遮风挡雨;父爱如雨,为你濯洗心灵。其实,父爱更是一份对家、对亲人的眷恋,父亲的爱就在他往返的旅途上,陪伴着我,陪伴在我的成长路上!
朱自清的作品读后感2“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见。”
读完朱自清的《背影》,仿佛有一双柔手动我的心弦,是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又仿佛一双圣洁的翅膀飞过天空,在我的心中留下点点倩影。
母爱如水,温柔圣洁,无时无刻不包围着我们,让我们沉浸在爱中;而父爱如山般深厚,父亲用坚实的双肩支撑起整个家庭,父亲那深沉的爱要用多麼华丽的语言才能说出口?
冬天的寒风,飒飒的刮着。在这孤立无助的季节,祖母又去世了朱自清望着满院的狼藉,簌簌的落泪,父亲自己虽然很难受,但却还安慰我:事以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居然已经到了变卖家产的地步,但得到的钱却仅仅够还债,连祖母的丧事都要接钱办。在这祸不单行的日子,父亲虽忙,却还亲自送我去车站,为我买橘子,“他蹒跚的走到铁道边,慢慢的探身下去。”“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父亲老了。
我不能忘记小的时候父亲牵着我的手,那时的父亲多麼高大。但是,就在那一天,在那飒飒的秋风中,在哪昏黄的路灯下,我发现,父亲的背不知什么时候弯了许多,父亲的脸不知什么时候长了许多皱纹,父亲那乌黑的头发也不知什么时候变成了银色,无惊讶的发现父亲老了。
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但亲爱的请你告诉我,为什么我们的时间一去不复返呢?
时间匆匆,不会为谁而停留,在这时间的洪流中,卷进了父亲的青春,也卷进了我们的青春,无门随着青春的流逝而长大,而父亲却慢慢老去了。是父亲用那坚实的肩膀托起了我们,也托起了我们一片光明的前途。
我们都是求学路上孤独的孩子,但有了父爱,我们的旅途不再孤独。
朱自清的作品读后感3著名的文章总能让人受益终身,在我的.心目中,朱自清写的《背影》一文就是如此。
这篇文章是朱自清在回忆自已20岁时发生的事情,那时因为一些纠纷,他与父亲已不相见已经两年多了。
那一年,祖母去世了,父亲的工作也没了,他们一起回家为祖母奔丧,那时家里很穷,他们借钱才办完了丧事,之后,父亲在南京又找到了一份工作,他也要回北京念书了,他们还是一路同行。在南京停了一天要回北京的时候,本来因为忙不去送他的父亲,还是决定自已亲自送他去车站。为了托行李,父亲和脚夫讨价还价,还为作者找好了座位,并再三的叮嘱要小心,可他却在心里笑着父亲的迂,根本体会不到父亲对他的好。
后来,父亲为了给我他买几个橘子,好让他在路上吃,不但要走到月台,穿过铁道,还要跳下去,再要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做这一切是非常困难的,看着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走路蹒跚的背影,作者流下了眼泪,这一刻,他真正的懂得了父亲对自已的爱,深深感受到了父亲浓浓的亲情.
在父亲的来信中,作者得知父亲的身体不好,想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与父亲见面,又流下了眼泪,在晶莹的泪光中,他仿佛又看见了父亲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父亲那一刻的背影深深的印在了作者的心中。
读了朱自清的这篇文章,我懂得了,父亲与孩子之间可能会有冲突或矛盾,但在父亲心中,不管有什么矛盾,儿子在他心中永远都是最重要的,从文中父亲的一举一动,我体会到了父亲对儿子纯真、质朴、无私的爱。做为儿子,为没有好好的孝敬自己的父亲而感到懊悔。
我现在已经上五年级了,家离学校比较远,从一年级到五年级这五年来,爸爸始终如一的送我来上学,不管刮风下雨,从来没让我迟到过,我平时却没有关心过他,也没有为他做过任何事情,甚至有时还对爸爸不尊重,现在想想,我还不如作者呢。今后,我一定好好学习,来回报爸爸对我的付出,让它开花结果。
2.求“真”的朱自清 篇二
1 930年的一天,朱自清收到了一位名叫陈少白的读者来信,毫不客气地对朱自清指出,那段“月下荷塘”的描写严重失真,树上的蝉在夜里是从来不叫的。对于这位普通读者的质疑,朱自清非常重视,并决心要把此事的真相弄个清楚。他在查阅了有关这方面的资料无果后,又询问了很多朋友,大家都赞成那位读者的看法。但他并没有就此罢休,又写信请教昆虫学教授刘崇乐。接到求援信的刘崇乐也很重视,翻阅了大量书籍后,抄了一本书上的话拿给来自清,只对他说了一句话:“好不容易找到了这一段儿。”该书的作者说,蝉一般夜里不叫,但也有叫的时候,作者本人就亲耳听到过月夜蝉鸣。
朱自清看到这段文字后;为找到了蝉在夜晚会叫的证据很高兴。就在他准备给陈少白回信时,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刘崇乐教授是位治学非常严谨的科学家,他虽然拿来了关于这个问题的记录,自己其实并没有表态。如此看来,书上那一段记录也许是个例外。
于是,朱自清在给陈少白回信时说,自己请教了昆虫学专家,专家和你的看法一致,蝉在夜晚是不叫的。并表示如果以后《荷塘月色》再版时,要删掉月夜蝉声那句子。
朱自清寄信后很长时间,没有得到陈少白的回音,直到抗战爆发的第二年,才在正中书局出版的《新学生》月刊上,看到陈少白发表的一篇针对蝉在夜晚是否会叫的专文。文中不但引用了朱自清的回信,还引用了北宋诗人王安石《葛溪驿》中的诗句“鸣蝉更乱行人耳”,更正了此前对朱自清描写夜晚蝉叫的质疑。
自接到陈少白的质疑信,朱自清就非常关注所有这方面的探讨,更十分留意蝉在夜晚是否会叫。而且,他也曾两次亲耳在月夜听到了蝉声,也就是说,蝉在夜晚会叫的描写没有错。
为此,朱自清于l948年专门写了题为《关于(月夜蝉声)》的短文,感慨道:“我们往往由常有的经验作概括的推论。例如,由有些夜晚蝉子不叫,推论到所有的夜晚蝉子不叫,于是相信这种推论便是真理。其实是成见。这种成见,足以使我们无视新的不同的经验,或加以歪曲的解释。我自己在这里是个有趣的例子。”
3.朱自清作品阿河赏析 篇三
“旧新年是过去了。这时阿河如换了一个人。她穿着宝蓝色挑着小花儿的布棉袄裤;脚下是嫩蓝色鞋绳,鞋口还缀着两个半蓝半白的小绒球儿。我想着一定是她小姐们帮忙的。古语说得好,‘人要衣裳马要鞍’阿河这一打扮,真有些楚楚可怜了。她的头发早已是刷得光光的,覆额的刘海也梳的十分妥帖。一张小小的圆脸,如正开的桃花;脸上并没有笑,却隐隐含着春日的光辉,像花房里充了蜜一般。这在我几乎是一个奇迹;我现在是常站在窗前看她了。
我觉得在深山里发现了一粒猫儿眼;这样精纯的猫儿眼,是我生平所仅见!我觉得我们相识以太久,极愿和她说一句话——极平淡的话,一句也好。但我怎好平白和她攀谈呢?这样郁郁了一个礼拜。”朱自清眼中,先前的阿河很土气,而如今的阿河楚楚动人,甚至他为找不到借口和她攀谈而郁郁了一个礼拜。偶然的机会,阿河来书房刨铅笔,朱自清先生得到机会与之聊天,“她站在我面面前了,静静地微笑着说: ‘白先生,你知道铅笔刨在哪里?’一面将拿着的铅笔给我看。我不自主的立起来,匆忙地应道,‘在这里’;我用手指着南边柱子。但我立刻觉得这是不够的。我领她走近了柱子。这时我像闪电似地踌躇了一下,便说,‘我······我······’她一声不响地已将一支铅笔交给我。
4.朱自清《背影》作品赏析 篇四
内容赏析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至第三段),交代人物,叙述跟父亲奔丧回家的有关情节,为描写父亲的背影作好铺垫。文章开头一句,落笔点题。“二年余”表明“我”清楚地记得和父亲分离的日子。副词“已”体现出“二年余”在作者的心目中已相当漫长,想望之情,不言而喻。两年多的分离,“我”对父亲的思念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点出题目。接着,转入对“那年冬天”往事的追述。“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短短两句呈现出人事错迁、谋生艰难之感。“我”从北京到了父亲的住地以后,“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其潦倒之状,又使“我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因为“祸不单行”,所以回家之后,靠“变卖典质”,才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里所用的“祸不单行”、“亏空”,“借钱”、“丧事”等词语,一方面是当时情况的真实写照,同时也使后面“家中光景很是惨澹”的形容更有着落。这些叙述和描写,生动地反映了当时世态的灰暗。毛泽东主席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曾对当时小资产阶级左翼的情况做过分析,说:“这种人因为他们过去过着好日子,后来逐年下降,负债渐多,渐次过着凄凉的日子,瞻念前途,不寒而栗”。这篇散文所叙述的情节,所抒发的感情,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的,也是此文为之感动共鸣的重要原因。
第二部分(第四至第六段),写父亲为“我”送行的情景,重点描写父亲的背影,表现父子间的真挚感情。丧事完毕,因为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所以父子便一路同行到了南京。到南京之后,因为父亲要谋事,须接交各种关系,忙是可以想见的。所以说定要一个熟识的茶房为“我”送行。“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这既表现了父亲对“我”的关怀,同时也说明了他对茶房的不放心。父亲当时异地谋生,正须多方奔走,又难以抽身,因此,他“颇踌躇了一会”。“踌躇”,反映了在父亲心中谋事与送子的矛盾。而“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则又表现了父亲毅然将生计暂时搁置,执意为“我”送行的真切感情。“终予”二字,把父亲对“我”无限关切、过分忧虑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接下去写的便是车站送行的场面。进了车站以后,父亲“忙着照看行李”,“忙着向脚夫讲价钱”,“送我上车”,“给我拣定靠车门的一张椅子”,“嘱我路上小心”。父亲操劳忙碌的形象展现在面前。可“我”那时由于太年轻,对父亲尚不能完全理解,以至于还在“心里暗笑他的迂”。作者行文至此,一种近乎忏悔的感情不觉流注笔端——“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自我责备之中,包含着深切的内疚与怀念。在车上坐定之后,父亲又要为“我”去买橘子。但买橘子,“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又胖,吃力之状可以想见。因此,父亲当时去买橘子的情景,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记忆。当父亲“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时,“我”心中的酸楚是自不待言的。“蹒跚”一词,说明父亲年事已高,步履不稳,过铁路需人扶持。而今,为了“我”却在铁道间蹒跚前往。因而当看见父亲“用两手攀着……努力的样子”的背影时,“我的眼泪”便“很快地流下来了”。这“背影”集中地体现了父亲待“我”的全部感情,这“背影”使“我”念之心酸,感愧交并!望着父亲那吃力的背影,“我”禁不住热泪涌流,但为了“怕他看见”,“我”又“赶紧拭干了泪”,互相体谅的父子真情,表现得维妙维肖。父亲终于买来了橘子。当他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这赶紧去搀的动作,表现了“我”又疼,又愧,又欣然若释的复杂心理。疼的是父亲为“我”受累,愧的是父亲为“我”买橘,欣然若释的是父亲终于安全归来。父亲回来之后,“我”虽然没讲一句话,但一腔深情都流露在这“赶紧去搀扶”的动作之中。回到车上,父亲“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一股脑儿”一词,表现了父亲当时高兴的心情。但父亲高兴的仅仅是为“我”买到了橘子,他的心头是并不轻松的。他谋生无着,而“我”又即将离他远去,兴从何来,所以文章说“心里很轻松似的”,“似的”二字说明父亲并不真正轻松,之所以做出仿佛轻松的样子,是为了宽慰那正心中眷眷的儿子,橘子已经买来,行李也早就安放停当,嘱咐的话也已经说过,看来没什么事了。但父亲并没有马上离去,而是“过一会”才说出告别的话。这“一会”之间,有拳拳的依恋,有惜别的惆怅。父亲终于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临别的嘱咐,又一次表现了父亲对“我”的牵挂与系念。一直到他走了几步之后,还回过头来说“进去吧,里边没人”,仍关心着“我”的安全。但“我”并没有马上进去,而是“等他的背影……我便进来坐下”。这里的“等”、“再’、“便”三个字,用得极有层次,它们真实地表现了“我”站在车门口,追寻注视着父亲的背影,直到再也看不见时,才进去坐下的那种怅然若失的心情。“我”坐下之后,也许又看到了刚才父亲买来的橘子,一股热辣辣的感情又从心底兜起,“我的眼泪又来了”。
第三部分(最后一段),写对父亲的想念。作者在描写了父亲的背影之后,予深沉的怀念之中,又想起了父亲的一生。“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父亲是坚强而能干的。虽然如此,家庭生活仍然每况愈下,“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父亲“触目伤怀”,脾气也变得易于暴怒了。因而,“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这并非父亲本来的感情,父亲仍旧是父亲。两年不见,又使他在“举箸提笔,诸多不便"的情况下,写了信来,仍旧“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并在信中写道,“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哀矜之中流露出孤寂、颓唐的况昧。它使“我”震悚,使“我”苦痛,使“我”想起父亲待“我”的种种好处,使“我”透过晶莹的泪光,又看见了父亲那凄楚的背影。父亲现在究竟怎样了,“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盼望之中蕴蓄着热切的思念。
语言特色
这篇散文的语言非常忠实朴素,又非常典雅文质。这种高度民族化的语言,和文章所表现的民族的精神气质,和文章的完美结构,恰成和谐的统一。没有《背影》语言的简洁明丽、古朴质实,就没有《背影》的一切风采。《背影》的语言还有文白夹杂的特点。例如不说“失业”,而说“赋闲”,最后一节因父亲来信是文言,引用原句,更见真实,也表达了家庭、父亲的困境和苍凉的心情与复杂的感受,同时,文白夹杂的语句,也笼上了一层时代赋予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特殊语言色彩。
写作特色
这篇散文写作上的主要特点是白描。全文集中描写的,是父亲在特定场合下使作者极为感动的那一个背影。作者写了当时父亲的体态、穿着打扮,更主要地写了买橘子时穿过铁路的情形。并不借助于什么修饰、陪衬之类,只把当时的情景再现于眼前。这种白描的文字,读起来清淡质朴,却情真昧浓,蕴藏着一段深情。所谓于平淡中见神奇。其次,作品还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如写儿子“看见他的背影”,“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又写父亲买桔子回来时,儿子“赶紧去搀他”。这些侧面烘托手法的运用,更加反衬出父亲爱子的动人力量。
行文立意
5.朱自清的代表作品 篇五
朱自清中国近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其作品冬天。
【朱自清《冬天》原文】
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铝锅)白水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太高了,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这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又是冬天,记得是阴历十一月十六日晚上,跟S君P君在西湖里坐小划子。S君刚到杭州教书,事先来信说:“我们要游西湖,不管它是冬天。”那晚月色真好,现在想起来还像照在身上。本来前一晚上“月当头”,也许十一月的月亮真有些特别吧。那时九点多了,湖上似乎只有我们一只划子。有点风,月光照着软软的水波,当间那一溜儿反光,像新砑的银子。湖上的山只剩了淡淡的影子。山下偶尔有一两星灯光。S君口占两句诗道:“数星灯光认渔村,淡墨轻描远黛痕。”我们都不大说话,只有均匀的桨声。我渐渐地快睡着了。P君“喂”了一下,才抬起眼皮,看见他在微笑。这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S君还常常通着信,P君听说转变了好几次,前年是在一个特税局里收税了,以后便没有消息。
在台州过了一个冬天,一家四口子。台州是个山城,可以说在一个大谷里。只有一条二里长的大街。别的路上白天简直不见人;晚上一片漆黑,偶尔人家窗户里透出一点灯光,还有走路的拿着火把,但那是少极了。我们住在山脚下。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风声,跟天上一只两只的鸟影。夏末到那里,春初便走,却好像老在过着冬天似的;可是即便真冬天也并不冷。我们住在楼上,书房临着大路;路上有人说话,可以清清楚楚地听见。但因为走的人太少了,间或有点说话的声音,听起来还只当远风送来的,想不到就在窗外。我们是外路人,除上学校去之外,常只在家里坐着。妻也惯了那寂寞,只和我们爷儿们守着。外边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地向着我。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那时是民国十年,妻刚从家里出来,满自在。现在她死了快四年了,我却还老记得她那微笑的影子。
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
【阅读练习】
15.文章以“冬天”为题,串起三个感人心怀的片断,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4分)
①父子四人围坐 “洋炉子”边吃水煮豆腐
②
③
16.结合内容简要说说文章第一段中划线的句子写出了怎样的情趣。(4分)
17.作者心中的冬天是怎样的冬天?请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不超过150字)(7分)
【参考答案】
15.②和两个朋友月夜西湖泛舟 ③母子三人在窗边等我回家
(评分:本题共4分,每点2分)
16.孩子们眼巴巴望着“鱼眼睛”似的豆腐块,嫩嫩的、滑滑的从父亲的筷子下掉进自己的酱油碟里,孩子的贪吃、可爱与父亲对孩子温柔的爱,构成了一副其乐融融的温情画面。父子情,父子爱浓缩在这幅温情的图画之中。
(评分:本题共4分,两个要点,每点2分)
17.答案要点:寒冷而温暖的冬天。
在这寒冷的冬天中,有父亲给我们捞豆腐时所表达出浓浓的父爱、有和S君P君一起看月光时充满诗意的友情,有妻子对我的爱和一家人的天伦之乐。父子情、朋友情、夫妻情,让人感到“即使真冬天也不冷”。
(评分:本题共7分,第一问2分,结合内容分析3分,语言表达2分)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跟着朱自清学散文
2.朱自清背影写作特色
3.朱自清《扬州的夏日》欣赏
4.朱自清背影散文鉴赏
5.朱自清《南行杂记》赏阅
6.朱自清《买书》原文赏读
7.朱自清《重庆行记》赏析
8.荷塘月色朱自清散文
9.春朱自清
6.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特色 篇六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语言;特点
【中图分类号】G634 【文献标识码】A
著名语言文字学家朱德熙说:“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讲究语言的,哪怕是一个字两个字的问题也决不放松。”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特色,一言以蔽之,便是“新而不失自然”,在口语的基础上刻意出新,既有平白如话、毫无雕饰之感的文字,更有精心“择炼”的遣词用字,真正保持了既不“过分的要求自然”也不“过分的忽略艺术”的平衡。
一、平白如话、毫无雕饰之感的文字
朱自清的许多散文作品中都有这类文字,《背影》、《给亡妇》更是以这类文字为主的优秀代表。《背影》中叙事的文字,如“我们过了江、进了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等短短几言,既交代清楚所叙之事,又使读者瞬间引起共鸣,于普通中见真情,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给亡妇》用第二人称,平白如话,如泣如诉地抒发了对亡妻的深切怀念,真实感人。
二、叠词的大量运用
朱自清散文语言的另一特点是叠词的大量运用。《莱茵河》中描写两岩的古堡,用“高高下下的,错错落落的,斑斑驳驳的”三个叠词将古堡的形态、分布和古老刻画得淋漓尽致。写梅雨潭的“绿”用了“闪闪的”、“汪汪”“松松地”、“滑滑地”、“清清的”,赋予梅雨潭醉人的美。朱自清笔下“脉脉的流水”(《荷塘月色》)、“油油的绿意”(《绿》)、“酽酽的歌喉”(《威尼斯》)、“涓涓的东风”(《歌声》)、“薄薄的夜”(《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都是因叠词的运用而增添了几多诗意和神韵。
三、动词的精心选择
朱自清散文对于动词的精心选择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准确性。如“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拥着。”(《绿》)一个“拥”字,体现了三面围的状态。“仿佛蔚蓝的天空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绿》)一个“融”字准确生动地描绘出天与水融合为一体的画面。“(黑影)和(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的”(《荷塘月色》)一个“画”字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2.动态化。“这个亭踞在突出一角的岩石上”(《绿》)和“(月光)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荷塘月色》)两句中,“踞”和“泻”两个动词分别使“亭”和“月光”富于动感。3.人格化。“梅雨潭的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绿》)“招引”使梅雨潭更具人情味。《匆匆》里的“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跨过”、“飞去”、“遛走”、“闪过”把时光写成了似梦幻、转瞬即逝的精灵,表达了在飞逝的时光面前欲留不能、欲追不及的心情。
四、形容词的创造性使用
朱自清在散文中,除了将许多形容词重叠起来起修饰作用外,还善于将量词活用作形容词。如“一丝颤动”、“一带远山”、“一道波痕”、“一两点灯光”、“一团烟雾”、“一粒粒明珠”(《荷塘月色》)、“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一角的巖石”(《绿》)、“一片飞烟”(《白水漈》)等,都生动地起了丰富、润饰和强化形象的作用。关于形容词的精心择炼和创造性使用的例子有很多,如“恬静的红、冷落的紫和苦笑的白与绿”(《歌声》)、“别致的威尼斯”、“简截不啰嗦,痛快之至”的建筑(《威尼斯》)等,这些词语既不怪诞,又不是对象固定不变的修饰语,朱自清先生将其巧妙地挪一挪位置,或赋予其某种感情色彩,它便又有了新的含义,而这些新含义又为其修饰对象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五、人物语言的揣摩
朱自清的散文写景抒情的多,叙事的少。而在他的叙事散文中,人物的语言描写也很少。但是,作品中人物的语言都是经过精心选择提炼,最后才出现在作品中。一般来说,朱自清散文中人物的仅有的几句话,都深刻地表现了人物的个性和思想。可以说,朱自清对于人物语言的揣摩和取舍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如《给亡妇》中,朱自清只引用了亡妻的三句话:“我死了,这一群孩子可苦了。”“还不知能不能再见了?”“没有书怎么教书?况且他又爱这个玩意儿。”充分表现了她气质的淳朴、善良、无私以及对丈夫和孩子们深深的爱。另外《我所见的叶圣陶》一文中引用叶圣陶先生短短几句话,便将一个心胸宽广、反对虚伪的形式主义、具有高超的文学技艺以及独特个性的老先生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在《阿河》和《飘零》中他用了大量的人物对话,都或多或少地表现了不同人物的性格。朱自清散文对人物语言的揣摩艺术可见一斑。
六、丰富的文化底蕴
朱自清的《你我》一文深刻地剖析中国的称谓文化,博古通今,从口语到书面语,从中国到外国,不但列出了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称谓,更深刻地透视了这些称谓所体现的深厚文化背景。由于此文的丰富文化底蕴,只有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才能深刻理解此文的含义,那些不懂得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国朋友是很难理解的。相对而言,《欧游杂记》中的多篇散文,字里行间渗透着丰富的欧洲文化。所写的威尼斯、佛罗伦萨和罗马等都是欧洲的文化名城,在描绘和说明这此城市时,都或多或少带着某种文化的气息,而正是因为这一点,这些文章才跟所写的城市一样,充满独特的艺术魅力。《博物院》一文更是精妙。以博物院为中心,将各国文化进行一次大比拼。语言上,自是各有各的风味。另外《乞丐》、《圣诞节》等文也展示了朱自清对欧洲文化的独特理解,表现在语言上,显现了丰富的文化底蕴。
总之,朱自清散文语言的“新而不失自然”,典雅清丽、蕴藉深厚、雅而不俗、柔而不媚,与其刻意出新的口语化、叠词的大量运用、动词和形容词的精心选择、人物语言的揣摩以及建立在深厚的文化基础上是分不开的。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荷塘月色:阅读和写作(第一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二版),1995.71.
[2]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 荷塘月色:语文(第一册)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00.7.
[3]梁实秋.论散文[J]俞元桂.中国现代散文理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38-39.
[4]朱自清.朱自清散文精选[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6.
7.近代文学家朱自清及其作品 篇七
“他的作品一开始就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近代散文家李广田评)[15]
“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毛泽东评)[16]
8.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 篇八
【关键词】朱自清 艺术 风格
朱自清,生于1898年,逝世于1948年,本名自华,自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其散文淳朴细腻,清隽沉郁、语言洗炼,文笔清秀,包含真情实感,字里行间透着灵气。朱自清以其标志性的美文艺术风格,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中一抹綺丽的色彩,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代表作品有《寻朝》、《踪迹》、《背影》、《欧游杂记》等。
大师生于近代中国,对于所有炎黄子孙来说,都是一段沉痛的历史。在漫长曲折的人生经历后,大师以其深重的爱国情怀和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成为了一名鉴定的民主主义革命斗士。纵使身患重病、缠绵床榻,也极力的投入反内战、反饥饿的民主斗争中,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愤怒的签署了自己的名字,并告诫家人绝不能因为一点面粉而丢失对于国家的忠诚,从始至终坚持着自己的气节。毛主席曾大力的赞扬了朱自清大师不为美帝国虚伪“救济粮”折腰的爱国精神,评价他“宣示了我中华子民的英雄血性”
1 朱自清散文艺术风格的形成
民国时期的大家,其作品都带有那个残酷时代的烙印,朱自清先生也不例外。先生开始拿笔写文章,便是受到了当时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的影像。自那时起,先生的散文一直与时代保持一致,深刻的反映了当时每个阶段的历史。后来的五四运动的低潮、再发展、西方文化刺激下传统文化的变革大跃进和大时代背景下的民族伤痛,都在先生的文中得到了详细的体现。而随着先生人生的前行,先生的文体日趋圆满,风格益发显著,最终诞生了独树一帜的朱自清派散文。
先生的文章偏向于叙事和抒情。先生叙事的散文,多是描写社会百态、芸芸众生;而抒情的散文亦或描写家庭的温脉的亲情(比如《父亲》、《儿女》),亦或以大千世界内的自然之景传递出先生内心的感慨与思考(比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春》、《绿》、《荷塘月色》等)。而说到借景抒情,不得不提先生的一篇绝佳之作《白马湖》,借着对曾经逝去的时光的回忆,先生用笔表达出了常人难以言喻的对故友的思念和牵挂。而本文将从结构、抒情、语言表达等角度来探讨先生的散文风格。
2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风格
2.1 结构上的艺术风格
就论散文自身而言,如其名所意,散文便是松散随性,不拘格式和规则,其文只求写出作者的主题思想,虽看起来语句飘忽东一句西一句,但“形散而神不散”。先生的散文更是得了其中真味。随意翻动先生的文字,看起来充斥着大量毫无关联的语句,可若静心细细研读,就能发现先生埋藏在其中的精巧构思和严谨的结构。譬如《荷塘月色》一文,先生一笔写景一笔说情,看起来松散不知所云,可仔细体会下,你就能感受到先生在字里行间表述出的苦闷,而随之你也被先生的文字所感染,被带进了他当时那苦闷而无法明喻的心情。这就是优异散文的必须品质之一。
2.2 抒情上的艺术风格
散文的另一大特色就是抒情。先生的散文中主要有三种抒情方式:借景抒情、借人抒情和接物抒情。
(1)借景抒情,在著名代表作《荷塘月色》中一开头就写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先生是为了追求片刻精神上的安宁,而走到了这片安详的荷塘月色中,为的只是暂时抛开烦恼,但先生忧思繁多,怎可能真的在这些景色中忘我沉迷?便是一片蝉鸣与蛙声,也能重新勾起先生的愁绪,叹道“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安详的景色与阴云密布的心境的对比,体现出了先生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以及对黑暗现实的失落。先生对景色由衷的赞叹,更让人感受到他内心的复杂心情。
(2)借人抒情,在另一篇被采纳进高中教材的文章《父亲》中,描述到父亲从不放心茶坊而决定亲自来送,到帮助儿子挑选座位、叮咛嘱托,又跑去买橘子等一连串琐碎平常的小事中,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父亲对儿子深厚的爱。
(3)借物抒情,通过对日常生活的事物进行描写,看似不经意的小细节,却能被先生拿来表达出深沉的哲学思想。
2.3 语言表达上的艺术风格
先生的散文,其语言表述也是一绝,简要的形容就是:口语化、简练含蓄、画面感强。
(1)先生的观念里,文学创作中最忌讳用过于华丽的语言矫揉造作,语言就该是清新淳朴的。所以在先生的文字里,我们能发现大量的口语化淳朴清新的语言描写。譬如在写威尼斯的桥时,先生是这么写的“威尼斯并非没有桥,三百七十座,有的是。只要不怕转弯抹角,哪儿都走得到,用不着下河去。”于此类似的口语化表达,在先生的文集中俯拾皆是。这种口语化的表达不仅没有使得散文读起来十分的粗俗,而且让文章显得自然真实,翻开时犹如清风拂面。
(2)其次,先生的语言一直力求简练含蓄,不说废话。在《春》中有这么一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拟人化的“偷偷”让文中的小草更添一分生气,使得冬去春来、生机盎然的场景描写生动形象,不显得刻板和套路化,多了几缕喜悦在其内。
(3)最后,先生的文字里能够装下一副画。你读完一遍先生的景,闭上眼睛,那画卷就在你的脑中铺陈开来。先生把“田田的叶子”写成“亭亭的舞女的裙”,那绿油油的叶子就恨不得从字中钻出,要与你共舞一番。而这种特殊的内涵,便来自于先生那细致入微的观察力。
3 结语
实际上,凡是成绩斐然文史留名作家,都具有自己辨识度极高的风格特色。朱自清作为中国文坛的一座高耸的山峰也不例外。朱自清通过自己在结构、抒情、语言表达等诸多方面自创的鲜明特色,为自己成为散文巨匠奠定了不可撼动的基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读者对朱自清的解读可能还会更加深入, 但是有一点是永恒的, 那就是朱自清独特的写作风格将会在中国的新文学史上永远传颂的。
【参考文献】
[1]黄凌飞.情真意浓 精美缜密 清秀纯朴——朱自清散文特色的研究和分析[J].阅读与鉴赏:中旬,2011,(10):3-3
[2]林金海.读美懂美享美--朱自清散文与小学语文[J].新校园(上旬刊),2014,(6):242-242
9.浅谈朱自清散文的诗性 篇九
一、朱自清的诗性人格
朱自清人格完美,温润如玉,是标准的谦谦君子。他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表现了自己一以贯之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与孤傲,以自己的死警醒世人。当年毛泽东给朱自清以很高的评价:“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他还说:“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朱自清文如其人,诚为“积极的狷者”,字里行间洋溢着他对反动统治者的恨,对劳动人民的爱,对幸福未来的盼,逼真似画,清隽如诗,或亲切抚慰,或金刚怒目,如椽巨笔谱写出生命的华章,人生的绝唱。其诗性人格在散文世界里光照千古,彪炳日月,使人徜徉其中,感受无边无际的诗情画意,汲取无穷无尽的精神养分。正如当代学者陈剑晖先生所言,诗性“是一种难以把握,甚至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社会生活、自然状态和精神感觉的复合体”,读者可以从散文中感觉朱自清的完美人格所散发出来的博大宏阔的诗意。
二、朱自清散文的诗性意境
朱自清认为书与画是同源的,诗与文也是同律的。他借鉴盛唐“诗佛”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写作技巧,有意打破诗与文的界限,刻意追求诗情画意,使散文变作有形的画与无声的诗,创造了和谐丰满的诗性意境。
1.情与物融的诗性意境
《春》借鉴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写作技巧,是满贮诗意,情与物融的名篇,文中人格美的“情”与自然美的“景”相交融,诗风款款。他深情地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与春雨图这四幅卷轴,悬于春天的天空,供观者把玩,令游者动心。“草”“花”“风”与“雨”已经不仅是“草”“花”“风”与“雨”,而是饱蘸作者厚谊与浓情的审美意象,“春天的天空”也不仅是“春天的天空”,而是寄托作者感奋与行动的审美意境。“‘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一句道破天机,《春》原本是作者“从此我不再仰眼看青天,不再低头看白水,只谨慎着我双双的脚步;我要一步步踏在泥土上,打上深深的脚印!”的一阕心曲。
此外还有《绿》《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和《荷塘月色》等名篇佳作。
2.情与人会的诗性意境
《背影》是情与人会的名篇,文中人格美的“情”,与父亲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相融,诗情荡漾。他敏锐地捕捉到父亲传统的、权威的正面的“背影”——新式的、平等的、温柔的、母亲般的父爱,并将之烙印在登爬月台为儿买橘的“背影”意象之中。他所褒扬的新时代的父爱就这样浮出水面,《背影》成了作者精心营造的讴歌人格美的一首颂歌。
此外还有《冬天》《白采》和《给亡妇》等经典美文。
3.情与理交的诗性意境
《匆匆》是情与理交的名篇,文中表现了追寻时间踪迹而引起情绪的飞快流动,语言的节奏和情绪的律动自然吻合,匀称和谐。文章饱含人生哲理,传递了抓住“刹那”,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生活理念,诗思和合。
此外还有《新中国在望中》《生命的价格——七毛钱》和《飞》等理趣奇文。
三、朱自清散文的诗性结构
1.锦绣文章片段织
朱自清散文喜用横式结构,组织片段,营建意境。文章类似诗歌的意象跳跃,在不经意之间,带读者进入诗性王国,领略人生万象,品尝生活百味。中国当代朱自清研究专家吴周文先生就盛赞朱自清散文“擅长在作品的风景画面或生活片段之间贯穿线索,使他散文的结构具有紧凑、完整的特点”。如《冬天》一文,貌似散散漫漫地记叙了三件关于“冬天”的小事:小时候在家里和兄弟几个围着小锅,等着父亲搛豆腐给他们吃,后来与两位朋友一起月下放舟西湖,再后来见到妻儿守着一扇大方窗张着笑脸候他回家。似乎全无章法,然而细细回味,这正是他别出心裁之处,一是父子情,再是朋友情,三是夫妻情,无论“冬天”怎么冷,有了这些人间“温情”,心上总是“温暖”的。他以“温暖”为文眼,聚焦全篇,自成一体,建筑诗性大厦。
2.回环往复诗意来
朱自清十分善于将诗歌的重章叠句的特点运用到散文中,一唱三叹,回环往复,诗情浓烈。如《绿》,开首“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中间则以两大段描写前瞩后顾,映衬对比,层层开拓,煞尾又说“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文章起于“惊诧”,终于“惊诧”,以“我”的两次“惊诧”,烘托出“梅雨潭”国色天香的“绿”之迷人醉人;读者的阅读心理得到两次强化,自然情不自禁,陶然怡然。
3.对立统一中和美
朱自清信奉正宗的中庸之道,行文不偏不倚,材料处置各得其所,讲究对立统一,中和为上。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以秦淮河六朝金粉的遗留“艳迹”——歌妓卖唱,与作者恪守的“道德律”的矛盾作为结构全文的框架,波澜迭起,意境横生,综观一篇,自有平衡对称的诗性之美。再如《航船中的文明》,连续描写了两位妇女的反抗和臣服,以及封建卫道士的压迫与征服,相反相成,矛盾统一,结构独特,中和协调,也是自有一番圆润柔和之美。
〖JP2〗通过以上的简要论述,我们可以看出,朴实又新鲜的诗性正是朱自清散文的重要特征,值得我们研究探讨,以救时文粗疏浅鄙之弊,以传中国散文薪火。
参考资料:
1.朱金顺《朱自清研究资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蒋荫楠、严迪昌《朱自清散文的语言艺术》,福建教育出版社。
3.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朱自清研究论文集》,扬州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10.朱自清呐喊作品读后感600字 篇十
印象最深的还是《孔乙己》,以一个穷读书人为主人公,刻画了此人的平庸可笑,讽刺了社会对待没有身份地位的人毫无留念的态度。
“念过书么?”这是孔乙己问“我”的话。“念过。”“那你知道茴香豆的茴字怎么写么?”孔乙己自知与大人说话会被取笑,便和小孩子炫耀起来,第二次提到其迂腐。关键来了:“我心中气愤:难道我还要给这样的人教一个字吗?”这是“我”的心理描写,看不起孔乙己,一个庸俗的人。“会写罢我教你他很恳切地说”。迂腐再现,其随便找个人炫耀也好的心理突出。再看几个动作服装描写:“他总是穿着那件破布长衫,虽是长衫,却是补了再补,他从不肯脱下”长衫是读书人穿的,孔乙己不论如何也要让人知道我是读书人、有身份的人的性格显然可见。“他从门前踱了进来”,从“踱”字可见,此时他是慢条斯理地进来,就像有身份的人,譬如宫里的娘娘,走路仍神神气气。“他排出了大钱来”从“排”可见其装模作样的架势,对短衫主顾的不屑一顾。“孔乙己,你又偷钱了。”这是主人家对其的玩笑,对其的鄙夷,自认为他的存在就是给人解闷的,是死是活无所谓。“你凭空诬陷,之后又是什么“君子固穷”之类的”其迂腐又浮现纸上。直接跳过,细观最后主人家的话:“孔乙己还欠着钱呢!”如果没有钱,根本不会想起有孔乙己这个人,在社会上,他只是个可悲可怜、可多可少的人。
11.朱自清的诵读观及其当代启示 篇十一
为了更好地挖掘朱氏诵读观中的有益成分并对其进行扬弃,我们先对其诵读观进行必要的梳理。
一、朱氏诵读观的内涵
诵读,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念(诗文)”。在朱自清的著述中,诵读多数是个上位概念,包含“诵”“吟”“读”“说”“吟诵”“朗诵”“朗读”等等[1]。朱氏认为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诵读,因为诵读有助于了解文章真正的含义,领会文章的意蕴、神气,提高学生对美的感悟、鉴赏能力。除了能提高学生的国文水平外,还能帮助学生人格的形成及自我价值的实现。他的诵读观包括以下几个层面:
(一)诵读是个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
朱自清是把诵读作为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来论述的,他曾多层次多角度地论述诵读这个环节的过程:“可以先由教师范读,后由学生跟着读,再由学生自己练习着读,有时还得背诵。”还可以“看着书自己读,看着书听人家读”。从方式上说,可以读,可以诵,可以吟,可以说,还可以吟诵、朗诵,或者吟唱。
朱自清是从文言诗文和现代白话文两个范畴来进一步阐述这个环节的具体实施的:一般地说,现代白话文要读、朗读或朗诵,文言诗文就要配以吟诵或吟唱。如果说现代白话文的诵读要清晰响亮,即朱自清所谓“清朗”的话,那么文言文的诵读则讲究“行腔使调”,韵味十足。
先说文言诗文。朱自清对文言诗文情有独钟,他建议文言诗文“每讲完一遍,还该由教师吟诵一两遍,并该让学生跟着吟诵”。文言诗文讲究韵律、神气(或兴味)、节奏、美感,讲究“因声求气”,单凭朗读是不足以表达气韵和神采的,要表达气韵和神采就必须得“行腔使调”地吟诵。朱自清说:“现在教师范读文言文和旧诗词,都不好意思打起调子,以为那是老古董的玩艺儿。其实这是错的;文言文和旧诗词等,一部分的生命便在声调里;不吟诵不能完全知道它们的味儿。”(《再论中学生的国文程度》)他很赞赏钱基博给黄仲苏的《朗诵法》所作的序。钱先生援引姚鼐和曾国藩的话,称他们论“因声求气”最详尽。姚鼐说:“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尺牍·与陈硕士书》)曾国藩说:“《四书》、《诗》、《书》、《易经》、《左传》、《昭明文选》、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读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二者并进,使古人之声调拂拂然若与我之喉舌相习,则下笔时必有句调凑赴腕下,自觉朗朗可诵矣。”
姚鼐说的“放声疾读”、曾国藩的“高声朗读”“密咏恬吟”都非我们今天理解的“朗读”,而是集读、诵、吟于一体的诵读,是朱自清着力探讨的诵读方法。
文言诗文又分为散文和韵文。散文的诵读方法因文势而不同。比如他举唐擘黄朗诵韩愈《送董邵南序》和苏洵《乐论》的节拍为例,唐先生认为前者是二字一顿或一字一顿,如“燕赵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有六拍;后者如“雨,吾见其所以湿万物也”便只有两拍。唐擘黄说:“每秒时中所念的平均字数之多少随文势之缓急而变。如上示两例,《乐论》比《送董序》每秒平均字数多一倍(前者每秒均二、四字,后者一、二字);而它的文势也比《送董序》急得多。”一般而言,情境、情感的缓急决定着诵读文势的缓急,也就是说诵读的语气语调一定要契合文章的思想感情,要能恰当地传情达意。
韵文主要指诗。诗和散文的诵读方法不大一样。诗中的近体诗和词要吟,古体诗有时吟,有时吟诵,或者吟诵相杂。两者都有一定的曲调。朱自清是古典文学研究者,对古典诗歌有特别的兴趣。他说吟诵是古典的训练,文化的训练,有助于对旧体诗的了解和欣赏。吟诵“是诗的兴味的发端,也是诗学的第一步。”“但偶然的随意的吟诵是无用的”,因为随意吟诵虽“足以消遣”,却“不足以受用或成学”,要受用或成学,“那得下一番切实的苦功夫,便是记诵。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而且“中国人学诗向来注重背诵”。朱自清主张在吟诵前要熟读。“‘熟读不独能领略声调的好处,并且能熟悉诗的用字、句法、章法。”朱自清说,诗是精萃的语言,有它独具的表现法式。学习这些法式最有效的方法是综合,背诵便是这种综合的方法。“因为声调不但是平仄的分配,还有四声的讲究;不但是韵母的关系,还有声母的关系。”而这些都需从熟读里慢慢体会。“这些我们现在其实也还未能完全清楚,一个中学生当然无需详细知道”;“但他会从背诵里觉出一些细微的分别。他会觉出这首诗调子比另一首好,即使是平仄一样的律诗或绝句。这在随便吟诵的人是不成的。”(《论诗学门径》)
朱自清没有详尽论述或举例说明旧体诗的吟诵曲调,但从他对“平仄的分配”,“四声的讲究”,韵母和声母的关系等问题的强调来看,学好旧体诗仅仅朗读两下子怕是不能深得其味的。他说:“文言诗文,最好恢复吟诵;只有在吟诵里,骈文和所谓八家文,以及近体诗,才能发挥充足的意味。”当然,他认为有些古典诗文也是可以朗读(宣读)的:“其馀经、史,和一般著述的文字,以及古体诗,可以用‘宣读的调子,却要使每个字都有相当分量。白话诗文,也该用‘宣读的调子;那些用口语写的,得用口语的调子说出。”(《诵读的态度》)
吟诵曲调还有地域上的差别。语言学家赵元任说:“吟律诗吟词,各地的腔调相近,吟古诗吟文就相差得多。大概律诗和词平仄谐畅,朗读起来,可以按二字一拍一字半拍停顿,每顿又都可以延长字音,每拍每顿听上去都很亭匀的,所以各地差不多。古诗和文,平仄没有定律,就没有这样客观的一致了。而散文变化更多。”(朱自清《论朗读》)笔者曾经听过一位老师讲授杜甫的《登高》,该教师把杜甫沉郁的诗风用诙谐的语言与当下学生的情感经验巧妙串连起来,并采用了一家吟诵的曲调当堂吟诵,随后让学生跟着吟诵。由于诵读过程中的朗读、朗诵、吟诵变化有致,又寓满轻松幽默,不知不觉间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让听课教师耳目一新,记忆深刻。
现代白话诗文。在现代文学史上,由于教学和文学艺术探索的目的不同,白话诗文的诵读有着形式的不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白话诗文的诵读是为了培养语感,训练文脉,积累词句,提高说话和写作的水平,方法主要以朗读为主;而对于文学艺术的探索来说,除了运用朗读的方式外,还要运用朗诵和说(类似日常说话,也类似于话剧的说话)的方式。朗诵的发端是为了探索新诗的发展,摸索新诗的韵律,所以新诗要朗诵;说则是为了体现口语化文章的情感内涵,多用于信件及独白之类的文章。作为一个热衷于探索文学艺术形式的学者,朱自清不仅与时人讨论了白话诗文的具体诵读方法,而且身体力行,多次参与诵诗和说文的活动。他“说”过自己的独白体散文《给亡妇》,也听别人“说”过胡适之、康白情等人的白话诗。这些对现代白话文诵读形式的探索,对于今天多元化的语文教学来说,都能给我们很好的启示。
(二)诵读环节与分析、讲解的关系
诵读作为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又与其它环节诸如讲解、分析相互关联,相互糅合,不可机械割裂。朱自清反对死记硬背,认为“从前私塾里教七八岁的孩子念‘四书,并不讲,只教念,念了背”,古人“以为‘吟哦上下,便使人有得处”,其实所得只是“不能消化的句子”,于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理解、欣赏、感悟能力是毫无用处的。
他认为词义,句式,声调,论理,段落,全篇主旨,都应分析的说明,比较,练习。但他的“分析的”了解不是“细碎的了解”,而是对文中关键词句进行深入挖掘。他又借助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的态度,讲述了语文教学中诵读与分析、讲解的关系。
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三、四十年代的青年学生曾争相效仿。朱自清认为,这些学生“不重视诵读,认为咬文嚼字费功夫,只求了解大意”,“却不知道没有受过相当的咬文嚼字的训练或是没有下过相当的咬文嚼字的功夫的人,是不能了解大意的,至少了解不够正确。”因为陶渊明的“不求甚解”求得的是哲学的领悟,道家或佛家的体味,而学生仅从实用上着眼,觉得逐词逐句求解费功夫,全没有只求大意“快当”,却不知道“‘只观大意并不容易”。朱自清说,陶渊明的“不求甚解”“原本为聪明人说的,聪明人对于词句的了解,有过相当的训练,便能举一反三,随宜应用;即使有不懂的词句,凭着上下文和文字的背景,也可猜出十之七八……”至于这些学生平常读报纸、杂志、小册子等等虽都能懂得大意,“那还得归功于历来所有的词句了解的训练,若是没有过相当的词句了解的训练,却说日常阅读能懂得大意,那简直是难以相信的奇迹。要不然,便是自以为懂,实在全不是那回事。”
在朱自清眼里,诵读和讲解分析就如鸟之两翼,不可或缺。至于怎么讲怎么读,何时讲何时读全在于执教者对教学艺术的领悟和运用。反观当前,诵读也是新改革强调的理念之一,事实上,相对比较重视诵读的小学语文课堂上也有很多教师或者忙于接受自己理解中的新理念,强调教师与学生“探究者”“对话者”“合作者”的学习身份,忽略了诵读,使诵读被“自主探究”和“对话”活动挤压;或者在诵读过程中把必要的讲析压缩,使学生不能充分领会关键词句传达的神韵。而在中学课堂上,诵读则完全让位于分析讲解:教师的方法仍以灌输为主,无视学生的学习效果,结果教师口干舌燥,学生昏昏欲睡。这不得不令我们想起朱氏观点中诵读与“咬文嚼字”的辩证关系。
朱自清提倡“咬文嚼字”,精“求甚解”,但反对断章取义,反对一个人“根据他的信念,成见或偏见,就词句的一枝一节联想开去”而得到的“结论或创建”。针对有些教师“拿些主义问题凭空口讲”,学生追求“不求甚解”,用“文字作引子,走到自己的信仰的境界里去”的做法,朱自清持坚决批评的态度。他认为这不再是普通的了解,不是文学的理解和欣赏,不是诵读的正确态度,而是“哲学的领悟”了。“这种领悟往往无中生有,幻假成真”,背离了文章原有的意旨。而原文的意旨要在长时的吟味、涵泳、默念中才能体会得真切。
朱氏诵读观既反对“不求甚解”,忽略字里行间的微言大义,导致无法深入文本的内核,又反对对文本作过度的阐释,反对现代人用个人的观念或个人化的理解去误读作品,篡改作者的意图。这对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偏离文本内涵的过分“个性化”“创造性”的解读也有很好的警示意义。由此,我们认为,研读作品,即使是新课标倡导的主动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也不能无视作者的本义,不能脱离历史文化背景对作品进行随意曲解。正如孙绍振先生所倡导的,只有回到文本细读,对作品的创作时代及主题作一番客观深入的考察,才能挖掘作品的合理内核,呈现出个性解读文本的精华。纵使“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也仍然应该是哈姆雷特;《皇帝的新装》中骗子蒙骗的对象再虚伪再丑恶,骗子也仍然是骗子,也不应该因其对象而变得高尚起来成为我们讴歌的对象[2]。
二、朱氏诵读观的时代背景及当下启示
朱自清从事语文教育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他关于诵读的论述多见于三四十年代。那是一个一切都要“重新估定价值的时代”,语文教材的选文、编写顺应了时代潮流,粗浅的白话文占据了教材的绝对地位,同时,西方的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等教育教学理论也强势闯入中国教育者的视野,语文教学方法的嬗变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但是,就新教材应该怎样教并没有现成的经验,也缺少行之有效的一致方案。当时,因为白话文浅显易懂,用不着教师耗尽时日地翻译、讲解,而且社会思潮关于各种问题、各种主义的讨论“天翻地覆”、“如雷震耳”,“人生教育和社会问题,几乎占了全部的地位”。所以一些不知白话文如何讲法的教师干脆拿些主义问题凭空口讲,“从此,中学国文教学紊乱不定,各教师只顾各用其长,各献其技,各自迎合学生的意思,各自教各人所选的文章,教材无所准则,教法无所依据,国文教学没有一致的中心思想。”[3]语文教学呈现出一种无序状态。即使有人顾及语文教学的目的或效果,也多从“关系日用”的写作谈起,诵读因为“只关系文化”不太“实用”而被搁浅。在《再论中学生的国文程度》中有一段论述可以窥见当时对于国文教学的普遍态度,同时也隐含了朱自清对于当时语文教育忽略诵读的心情,他说:“一般人讨论中学生的国文程度,都只从写作方面着眼;诵读方面,很少人提及。大约因为写作关系日用,问题的迫切,显而易见;诵读只关系文化,拿实用的眼光去看,不免就是不急之需了。但从教育的立场说,国文科若只知养成学生写作的技能,不注重他们了解和欣赏的能力,那就太偏枯了。了解和欣赏是诵读的大部分目的;诵读的另一部分目的是当作写作的榜样或标准。按我的意见,文言文的诵读,该只为了了解和欣赏而止,白话文的诵读,才是一半为了榜样和标准。”
在朱自清看来,写作是技能、技巧,是为了实用;诵读是为了了解和欣赏,是为了提高看待事物的眼力和境界,类似于当下所说的人文素养。众所周知的是,人文素养可以奠定学生的“精神的底子”。如果说技能是居家所用,人文素养就是为人之本,两者即使没有先后之别,至少也是缺一不可。从当时普及平民教育的宗旨来看,写作技能的训练确实是“关系日用”,问题紧迫,了解和欣赏的能力却好像多少有些远离劳苦大众的生活诉求,与当时的形势未免有些隔阂。但在喜欢“较真儿”的朱自清看来,只抓技能的训练忽视人文素养的提高却像走路的人短了一条腿,从长远来看,于提高国民的素质是十分不利的。况且,诵读不仅仅有利于提高了解和欣赏的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写作技能,而且又具有其他多种教育功能、文化功能和社会功能。
朱自清自称只是“大时代中的一名小卒”,没有挽千钧于一发的能力,但他的“刹那主义”人生观督促他抓住眼前的每一刹那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量,寻求人生的价值。他与叶圣陶、夏丏尊等人经常探讨语文教学上的看法并付诸实践,因此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核心理念在那个年代得以保存并得以发展。他热爱古典文学、文化,认同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也使他在那样一个变动不居的时代对国文教学做出了极有意义的探索和尝试。对于今天的语文教学来说,朱自清对古典诗文诵读的论述似乎显得繁琐或有“酸馅味儿”,但是,近年来大范围内对学生人文精神缺失原因的讨论及以燎原之势兴起的古典文化热不能不说是对当下只重“实用”的价值观的批驳及对迷失已久的古典人文精神和个性追求的一种群体追溯。这些被称为“文化现象”的事常常值得我们这些一线语文教师思考。
当前又是一个变革的时代,朱氏诵读观给我们的启示应该是多方面的: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目的的确定,教学方式的运用,教学环节的安排,等等。在新课改方兴未艾的潮流中,当很多一线语文教师漠视传统的诵读教学方式而对“对话”教学、“自主”“探究”更感兴趣时,当“新课程”走过一段摸索的路,很多人开始对“新课程”进行新的理解,开始结合当下实际进行深层次思考时,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怎样去面对新课程、新教材、新教具、新方式、新的教师观、学生观?我们怎样去看待前人的思考、进行自己的思考?怎样避免“皮毛改新,心思仍旧”(周作人语)把新课程理念仅仅体现在课堂操作的形式上的现象?
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无论课程、教材及教学手段怎样更新,语文教师必须深刻认识汉语言文字的特点:汉字多源于象形,随着文字的变迁,象形文字已经成为纯粹的记号,但其含义则比古文字有增无减,这就决定了学习汉语言文字在很多情况下非“咬文嚼字”不能理解;其次,汉语音节多由元音组成,没有辅音连读的情况。元音发音清晰响亮、清脆悦耳,加之汉字含义深刻、以形见义,音形义统一,所以只有在朗朗念诵、慢慢涵泳之间,使音形合一才能品味出汉语言的独特意蕴和个性魅力。特别是那些古典诗词、骈赋及各代散文,或节奏整齐、音调铿锵,或长短有致、婉转流畅,大声诵读可以使之气韵生动,气势飞扬。黄仲苏说:“夫表情之渊雅,每藉韵律音节以传达之。”[4]所以,语文教学不能绕过传统的方法——诵读。
所以,我们还要把话题转回到诵读这个根本上。叶圣陶说:“教学千法读为本。”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对学生、对语文教学心存“天性的爱”,结合中国语文自身的特点充分挖掘传统教学方法的合理内核,在多种诵读教学方法中挖掘语文的美,并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合作、探究,才能与学生展开真正的对话,才能把传统的诵读教学方法与西方主体性教学的核心理念结合起来,使之在适合本土的情况下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探索精神、创新思维及综合语文能力。
注释:
[1]王春芳:《朗读、朗诵及其他……》,《现代语文》2007年第11期。
[2]孙绍振:《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主体性问题》,《语文建设》2005年第2期。
[3]顾黄初、李杏保编:《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1991年版第605页。
[4]黄仲苏:《朗诵法》,开明书店印行,民国廿五年第42页。
【朱自清的代表作品】推荐阅读:
赏析朱自清的春08-19
朱自清的《背影》写作背景06-30
朱自清散文的诗意美08-17
论朱自清的散文特色10-10
论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美08-18
读朱自清的《匆匆》有感作文09-30
试论朱自清的写作教学观09-15
朱自清散文的情理美人情美07-30
朱自清《荷塘月色》的读后感400字08-15
朱自清散文看朱自清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