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课堂活动总结

2024-09-21

精彩课堂活动总结(精选13篇)

1.精彩课堂活动总结 篇一

又到新学期啦!不知道孩儿们休养的怎么样了,假期生活丰不丰富~

经过上半年的学习,我觉得“说”对于孩子是一个相对较难解决的问题,毕竟今后走上社会要会与人交流、沟通,因此,这学期我想利用课前的三分钟,把时间交给孩子们让他们在大家面前展示一下自己,锻炼一下他们的胆量。

由于孩儿们第一次尝试,内容不予限定,可以说个小故事、说说假期的见闻,给大家介绍一个成语、说说自己的爱好等等,只要是孩子们感兴趣想说的想介绍给大家的都行,但当然既然是一次活动也会有一些要求。

1、采用满分10分。

2、仪表大方,走到台前鞠躬,介绍自己要说的内容(2分)

3、表达自信,音量适中(2分)

4、发音准确(普通话要标准)、表达流畅,感染力强(4分)

5、3分钟内完成(2分)

因为第一次,这学期我更偏重的是孩子们大大方方、充满自信的把想说的表达出来就行了,第一周时间有些紧,这项活动从第二周开始,一天一个人,按学号从1往下轮,下一礼拜是哪几个学号我也会及时提醒的。每个孩子展示的过程我也会拿dv或者照相机记录下来,期末也给大家做一个展示。

最后恭祝各位元宵节快乐!

2.精彩课堂活动总结 篇二

一、找准学习时机, 引入探究活动

传统的满堂灌、让学生机械地模仿及记忆数学知识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实践中已经证明效果不佳。为此, 需要积极改变这一教学模式, 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探究活动是一种可以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的数学学习方法。这种教学活动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小组合作, 发现问题、探究问题, 在猜想、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环节中进行探究的学习活动。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这个群体比较特殊, 十分好动, 注意力集中时间比较短, 精力容易分散。为此, 在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时, 则要根据学生这一实际情况, 找准合作的学习时机, 设置好探究情境, 营造探究氛围, 设置好探究深度及广度, 从而有效实施探究活动。

比如, 在教学《分类》这个知识点时, 可这样有计划地、有步骤地实施探究活动:第一步, 提出“在杂乱的房间里让我们一起帮助小朋友找下东西”这个探究问题以引出分类。第二步, 提出“让我们帮助下水中的这些小动物找到自己的家园”这个探究问题, 同时让学生说说“给定的交通工具应行驶在哪儿”, 这样探究氛围基本形成了, 学生也很快理解到了同一标准下的分类结果的同一性;接着, 教师可以进一步提出如何进行“水果、蔬菜”的分类, 这样就引导学生更进一步探究, 感受到了不同标准下的分类结果具有多样性的特点。第三步, 是探究活动的最高层次, 就是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感受到分类就在身边的道理, 进一步扩展探究目的,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分类。由此可见, 这种探究活动有效提升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也更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的重要能力。

二、巧用现代教育技术, 点燃课堂趣味亮点

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日益凸显出了教学优势, 可以为数学课程教学创设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 可以为学生提供声色俱佳的学习情境, 进而增添课堂教学的生机与活力。与此同时,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让小学数学课堂更具表现力及感染力, 让小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建构中能够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 使得枯燥的知识点变为有趣的学习内容。

比如, 在教学“角的度量”这个知识点时, 笔者则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通过Flash精心设计出了一些生动的、富有情趣的动画课件, 让做角、玩角、变角等动画在课堂上展示。学生通过动画的学习观察, 深刻体会及理解广义角的内涵。接着, 运用课件在课堂展示出两个一样大的角 (其中一个角的边长比较长, 而另一个角的边长则比较短) , 引导学生猜猜这两个角的大小。这样一来, 学生的学习氛围非常浓厚, 有的说边长长的角更大, 有的说则说两个角一样大。 最后, 笔者通过动画将这2 个角移动在一起, 刚好重合。这样学生在动画演示的帮助下, 比较直观地认识到“角的大小与它们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而与它们边的长短无关”的道理。 有此可见, 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 可以让小学数学教学更加直观、形象, 趣味横生, 有效地点燃了数学课堂趣味亮点, 引领学生积极探索小学数学的奥秘。

三、开展课外兴趣活动, 延伸课堂教学

课外兴趣活动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及拓展。教师应该要高度重视课外兴趣活动的开展, 结合教学实际灵活实施数学教学活动, 充分发挥出课外兴趣活动的重要作用, 进而大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点的学习及应用能力,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笔者认为, 课文兴趣活动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如果教师能够用好这种活动载体, 则可以明显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能够激发出学生的数学求知欲及学习热情, 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智慧, 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比如, 在教学完“比例”相关知识点后, 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例知识点, 笔者开展了一系列课外兴趣活动:测量学校教学楼房的高度、测量学校操场上旗杆的高度、测量学校门口大树的高度等。而这些需要测量的物体是难以直接测量出来的, 为此笔者就引导学生运用比例知识点去测量与计算。这种课外兴趣活动, 可以较好地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点应用于生活实践中, 既有效地巩固了课堂所学的知识, 又培养出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综合性应用能力。

3.趣味活动成就精彩课堂 篇三

一、赛一赛,巧妙导入

小学生年龄小,喜欢比赛,好表现。在比赛中,学生很容易产生认知冲突,形成积极心理。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时,教师设计了一个教学导入。教师让男女学生各派一名选手拿玩具小车分别沿着教室的大黑板和小黑板的外框线“跑车”比赛。结果,大黑板上跑车的学生怎么也赛不赢小黑板上跑车的学生。顿时,学生争着发表意见,认为这样竞赛不公平,因为大黑板比小黑板大,要两块黑板一样大才公平。教师对学生的说法予以肯定,并借机引导学生:那怎样知道两块黑板一样大,即两块黑板的外框线一样长呢?教师抛出问题,学生便开始思考。

教师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让学生体验了公平与不公平的思辨。此时,比赛的结果并不重要,学生关注的是怎样知道两块黑板的外框线一样长。教师虽然没有引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但学生探究周长计算的欲望已呼之欲出。

二、猜一猜,快乐积累

在教学“简单推理”时,如何引导学生经历简单推理过程来学习数学思考方法?教师将“猜”引入学习,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向学生呈现三种玩具小动物:白兔、花猫、小狗,接着避开学生将它们分别装进三个纸盒,让学生猜猜三个盒里分别装了哪种小动物?课堂顿时猜“响”起来了,A学生说:“1号盒是花猫,2号盒是白兔,3号盒是小狗。”教师待学生说完后,问学生:“这样好猜吗?怎样更好猜呢?”教师给2号盒贴上“不是花猫”的字条。教师问学生根据这个提示你们知道了什么。学生纷纷举手,B学生说:“花猫可能在1号盒也可能在3号盒;2号盒可能是小狗也可能是白兔。”教师说:“尽管花猫可能在1号盒也可能在3号盒,但是花猫到底在哪个盒里还很难猜呀,那谁来摸一摸1号盒。”C学生摸后呈现给全班学生是小狗。教师在1号盒贴上“是小狗”的字条。接着,教师叫D学生猜猜3号盒并说说想法。学生都抢着回答:“3号盒是花猫,因为1号盒是小狗而2号盒不是花猫。”教师给学生的回答予以真诚的肯定,同时提出猜一猜2号盒是什么,并把猜的理由说给大家听。学生说因为1号盒是小狗,3号盒是花猫,说明2号盒是白兔。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奖竞猜,学生的情绪立刻被调动起来。随着猜的活动进一步开展,学生的激情也不断高涨。学生在欢乐的“猜、摸”中,不断积累发现与提出问题的经验,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不断积累简单推理的经验。整个课堂精彩生成,学生轻松自然地理解和掌握了基本的数学思想。

三、玩一玩,高效探究

玩游戏,小学生都喜欢,教师在课堂上结合游戏进行教学,效果颇佳。例如在教学“确定位置”时,教师设计了闯关游戏。初次闯关时,学生自己单独尝试玩打地鼠。二次闯关时,教师引导学生双打:A学生看大屏幕,记住地鼠的位置,B学生不看大屏幕,根据A学生表述的地鼠位置,用鼠标打出地鼠的位置。这样,学生学会了用“从左往右数,第几列第几个,或从上往下数第几行第几个”来确定地鼠位置。三次闯关时还是双打,学生尝试用两个数表示地鼠位置,双打学生事先要商量好,如“从左往右数第几列从上往下数第几个”,学生尝试打完地鼠后交流自己的想法,从而也就懂得了确定位置的表示。

教师引导学生分三次闯關,每次闯关都不同。他们非常感兴趣,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十分高。学生在打地鼠的游戏中,自主确定地鼠位置,并在闯关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统一的认识:如何确定位置。这种循序渐进的闯关探究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差异,在闯关游戏中充分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发现过程。

四、唱一唱,轻松总结

儿歌吟唱朗朗上口,学生易学、易记。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借用儿歌能把较为繁琐的内容浓缩总结为几句话,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对知识的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提高运用数学知识的技能。

比如,在教学“圆柱体表面积”时,为了能帮助学生更准确更系统地理清、掌握知识的脉络,帮助学生形成准确的知识结构,教师把课堂总结语设计成如下儿歌:圆柱表面积,计算真容易;先算侧面积,再加底面积;底面个数有差异,请你一定辨仔细;一般圆柱算两底,水桶无盖算一底;通风管来不算底,你说容易不容易。学生记住了儿歌,便掌握了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再如在教学“圆的面积计算”后,教师编成如下儿歌:求面积,找半径,半径的平方再乘π。通过儿歌的吟唱,学生很快记住圆面积计算方法,而且明白求解圆面积的思路就是找半径。

4.精彩课堂活动总结 篇四

——江下小学开展“课外访万家”活动总结

本学期,我校积极响应省、市、区教育局开展的“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精心安排了学校的“比教学,打造高效课堂;访万家,形成教育合力”活动。全校教师积极响应,放弃许多休息时间,参与到这次活动中。这次活动组织有序,效果明显,受到了学生及家长的好评。现将我校“访万家”活动开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

认真学习区教育局下发的关于“课外访万家”的文件及精神,迅速成立了“课外访万家”的领导机构,以校长为领导小组组长,领导班子及各班班主任为小组成员。学校制订了“课外访万家”活动方案、具体措施、并与绩效工资挂钩。

二、动员培训。

学校在“课外访万家”活动前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培训,明确家访活动的意义、目的、内容、方法和要求,通过培训使教师成为教育政策的内行、家庭教育辅导的能手。具体学习了法律法规,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及其它教育政策和教育知识。

在家访活动中,我校要求教师做到“三个必到”、“三个必讲”、“三个必访”和“六个不准”。“三个必到”指的是:留守儿童家庭必到、单亲家庭必到、困难家庭必到。“三个必讲”指的是:教育收费政策必讲、学生在校表现必讲、家长的监护责任必讲。“三个必访”指的是:和学生成长有关的家庭主要情况必访、学生监护人的信息必须访清楚、家长对学校的意见或建议必须访清楚。“六个不准”即是指省教育厅对访万家活动的要求。活动结束后,每个教师认真撰写家访手记,学校根据教师记载,电话查访落实情况,并记入教师绩效考核。

三、任务布置。

学校将全校学生的分布情况进行逐一摸底,然后进行统计,分类。将全校教师分派到辖区的三个村个村。校长包全校,领导班成员包片,班主任包班,实行三包制,每位教师填写好走访记录,回校后还务必上交一份家访手记和家访工作总结。家访形式采取学校集中安排(5次),个人随访相结合。

四、典型事例。

10月19日下午第二节课后是学校安排四至六年级教师集中对重点学生进行家访的时间,四年级班主任张成华,骑车到学生家中去访问,在经过一条小路时,由于路

面上沙石较多,张老师不慎摔倒,手背鲜血直流,但他坚持访完了学生。后因疼痛难忍,到医院检查,诊断为右手骨折。他没有给学校领导打一个电话,第二天吊着打了石膏的手臂瞒着妻子悄悄地来到学校上班,至今从未请一天假,每天第一个来到学校督促班级卫生和学生的学习。为了不耽误学生的学习,他用左手板书、左手绘画,认真开展教学。在比教学活动中,他吊着手臂听课,用左手认真做笔记,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

三年级学生左琪,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孩子学习困难,为搞好该生的学习,班主任秦昌词老师往他家跑了一趟又一趟,决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他所带的班级教学质量长期居全区前列。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从他们身上体现了一个教师强烈的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树立了教师良好形象。

五、家访中取得的成就。第一、获得许多第一手育人资料。

一次全面家访,我们的足迹踏遍了每一个角落,我们的家访深入到了每一个学生的家庭,无一遗漏,坦诚地与学生、与家长交流,了解每一个学生地家庭状况,学习环境,学生的个性,在家的表现,了解到家长的希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并做好详细的记载,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第二、家长老师互相信任。

由于我们耐心地向学生家长讲述我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成果、教学设施等基本情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解决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困惑,这就增强了家长的责任意识和信任度,使家长也主动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来,更有信心地和学校携手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在获得家长的高度赞扬和信任的基础上,给学生以鼓励和力量。

第三、任课老师送爱上门,家访中体现出教育教学团体精神。

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一起去家访,谈了学生在学校的各方面情况,检查了孩子相关学科的学习情况,并针对这们学科的学习方法作了适当指导,以帮助孩子做好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第四、多角度认识孩子。

了解了很多档案上看不出来的东西,认识了更真实、更全面的学生。比如我校的潘子姗、黄天龙等同学在校沉默寡言,可在家里却很活泼,而有些正好相反。有些有个性的学生,走进他的家庭后,知道了他的一些生活经历,便觉得可以更好地把握他们的心理。

第五、换个角度看家长。

现在的学生家长年龄都在35-40之间,他们本身受教育的程度相对爷爷奶奶要高一些,因此他们能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普遍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并讲究教育方法,经常帮助克服学习上的困难,这对学校的教育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五、家访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现代家庭中父母外出打工,做生意的不乏少数,从而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有些交由爷爷奶奶管教,他们却更加宠爱,使得学生的心理放纵,让学校教育工作难上加难。类似的情况很多。

第二、正因为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子女有求必应,以至于溺爱和放纵,养成了骄纵的心理,他们在言论、态度、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挑吃挑穿,爱耍脾气等不良行为,这给学校教育带来诸多的难处。家长望子成龙,只看重自己子女的学业成绩而忽视或放松了对子女的思想品德、纪律教育,有些家长对素质教育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对素质教育提出质疑,与其背道而驰,这使得学校教育工作开展很不顺利。

第三、父母双方教育观念和方法不一致,导致孩子有空子可钻,言行不一。

六、家访成果。

1、通过本次家访,我们全面了解了受访学生及其家庭,为在未来教育工作中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通过家访,我们与学生家长之间建立起沟通渠道,第一时间了解家长的想法,解除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疑惑和不解。

3、以家访为平台,以学生和家长为渠道,我们对学校进行全面宣传,扩大了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

4、通过家访,广泛听取社会对我校教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

“课外访万家”活动热烈持久的开展,使家庭、社会增进了对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认同,使全校转化后进生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使我校呈现出一派新的生机:学生更加富有生气了,教师更加积极进取了,各种文体活动更加热火朝天的开展了。

我们要积极总结家访成果,将严格按照上级领导的指导,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进一步巩固和完善“课外访万家”活动,让我们的教育更加精彩。

5.精彩课堂活动总结 篇五

近日,为帮助社会公众更好的学保险、懂保险、用保险, **保险积极响应分公司及保险行业协会要求,开展“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活动。围绕今年“@保险,一切更简单”的主题,通过使用电子屏、海报、横幅以及“五进入”、“领导信访接待日”等多种方式宣传保险知识,提升公众对保险的认知,提升保险行业社会形象。

本次活动内容包括发放保险知识宣传手册、宣传**保险产品、接受群众的咨询、问卷调查等。**保险员工在活动现场热情地向群众讲解保险基础知识和公司产品,向消费者宣传公司理赔流程及服务承诺,同时还以热情、专业的态度对客户提出的理赔、产品方面的问题做了详细的回答,并认真倾听、记录下了群众对公司的各种意见建议。活动得到了消费者的普遍好评。

6.模拟课堂活动总结 篇六

模拟课堂活动总结

为加强教学实践研究,优化教学过程,促进青年教师夯实教学基本功,提高教学水平,引导青年教师逐步提高,尽快成才,在本周四上午八点在我校一楼阶梯教室举行了宋官屯联合校语文、数学模拟课堂比赛活动,此次活动共计十二位老师参赛,时间上午下午个举行了一个小时。杨文君老师和张强基老师将代表我校参赛语文组比赛。孙建强老师也将全程参与指导。7:40抽签决定出场顺序。评委老师7:45就到位了。各年级组语文老师也都提前调好了课,进行观摩学习,给参赛选手加油助威。我校邢春雪老师负责主持,朱静老师照相,于文翠和范淑英老师负责统分,个为老师各司其职。最后本次活动取得了圆满结束。

7.精彩课堂活动总结 篇七

这次思想品德优质课的内容是教学八年级课文《财产属于谁》中的法律知识, 多次听课后, 一位吴老师预设的教学活动引发了我的思考。在整节课中吴老师设计了7个纷繁复杂的教学活动, 却没有很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没有落到实处, 让学生一头雾水。由此可见课堂要精彩, 离不开预设有效的教学活动。怎样预设有效的教学活动,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关注课堂导入的有效性

导入环节是决定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有效的导入能帮助学生整理已有的知识体系, 并将其调整到适于接受新知识的状态。而这节课的课堂导入是让八年级的学生齐唱幼儿园小朋友的歌曲《捡到一分钱》, 很多学生都边唱边忍俊不禁, 认为老师很幼稚, 从而对这名老师的评价大打折扣, 接下来的师生配合就受到了影响。所以设计课堂导入这一环节时, 要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等, 预设有效的课堂导入。这节课的导入如果不是采用让学生齐唱幼儿园小朋友的歌曲《捡到一分钱》, 而是播放《捡到一分钱》的动画MTV, 然后让学生思考捡到的钱是否属于个人的合法财产, 就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导入形式变化一下, 采用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的方式, 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如另一位杨老师就能利用“老城区新诸暨”拆迁户的拆迁赔款是否属于合法财产这一问题作为第一幕导入新课, 与身处城区的学生身边的实际结合得非常密切, 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课堂发言非常积极。

二、关注资源运用的有效性

在吴老师设计的7个活动中, 我们发现这些教学资源纷繁复杂, 但7个活动联系不大, 如“拾金不昧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我的压岁钱我做主”“模拟法庭活动”“抢劫的视频”等都是相对独立的故事、情景, 教学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运用, 给听课师生的感觉是非常散乱的, 找不到一条主线。而杨老师就能结合“老城区新诸暨”拆迁户小亮家的故事做到一例贯穿始终。如她设计的第一幕是“老城区新诸暨”拆迁户的拆迁赔款是否属于合法财产这一问题, 进而导入新课;第二幕是小亮在“老城区新诸暨”的摄影比赛中获奖了, 获得奖金1000元, 再让学生讨论小亮如何处理这笔奖金, 经过讨论, 学生掌握了“什么是合法的财产所有权”这一知识点;第三幕是通过小亮家丢失小狗的纠纷, 让学生掌握“如何维护合法财产所有权”的知识点。仅用一个案例的三幕情景, 使得教学资源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且结构紧凑, 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三、关注活动设计的有效性

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 应构建新型学习方式, 使学生自主意识得到增强, 合作愿望不断提高, 探究热情持续高涨, 因此, 教师往往会设计多种活动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特别是在新课程的背景下, 几乎所有的课堂上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 但我们在预设教学活动时, 要关注活动设计的有效性。如这位吴老师也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 把全班同学分成了原告李某、被告张某、被告陈某和法官四组进行小组合作讨论, 但组内并没有发言人、记录人, 而且这些要求合作解决的问题, 其实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就可以独立完成, 根本没有合作讨论的必要。所以我们仔细观察发现: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 前排学生“唰”地回过头, 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 每个人都在张嘴, 可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小组长则唱“独角戏”, 一个劲地嚷嚷, 其余同学就只有当听众的份了;有的学生则茫然不知所措;还有的同学干脆把此时作为玩耍的绝好时机……几分钟后老师一声令下:“停!”全体同学立即安静下来。被叫到的同学一张嘴就慷慨激昂地说:“我当时的心情是怎样, 我认为该怎样怎样……”压根就没有合作讨论过的痕迹;想进行辩论而没被叫到的同学则只能唉声叹气;无话可说的同学则怕被叫到而诚惶诚恐或暗自庆幸。设计这样的合作学习表面上热热闹闹, 背后更多的可能是低效, 甚至是无效。所以我认为这节课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完全是没有必要的, 只要简单地让学生独立思考就可以了, 没有必要为追求形式的多样而设计无效的活动。

四、关注语言运用的有效性

课堂预设的教学活动, 如果能关注语言运用的有效性, 有效运用鼓励性评价, 就能更好地提高课堂的效率。新课程提倡鼓励性评价, 但个别老师在学生回答了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问题后也会给予“你真棒!”的“殊荣”。孰不知, 太滥、无度的表扬, 会失去表扬应有的价值。如第四个模拟法庭活动中, 学生陈述理由时陷入了“捡到东西不知是谁的, 放在家里会烂, 我不如做好事低价卖给陈某”等与财产权无关的阐述, 我认为主要原因就是吴老师盲目地进行了所谓的“鼓励性评价”, 任何学生起来发言都评价“好”或“你回答得很好”, 学生渐渐地“迷失了自我”, 在法庭上的辩论离财产所有权这一法律知识越来越远。假如吴老师有效运用激励性语言, 给予正确的教学评价, 指出那些没有运用财产所有权法律知识进行辩论的学生缺乏法律依据, 不令人信服, 学生就会意识到自己陈述理由所存在的问题, 就能回到本课的主题上来, 教学内容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

五、关注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新课程强调要创设良好的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其产生对新知识进行探究的欲望。但在创设情境前, 首先要考虑的应该是情境创设的目的性和实效性。

如吴老师教学案例中的第六个情境———分析“诸暨某中学的两位同学遭遇社会青年的抢劫该怎么办?”这一教学片段的情境设计目的是教育学生如何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与本课的知识目标无关, 也不是本堂课所要实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一堂真实有效的课, 创设的有效学习情境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 不是为了“有情境”而去创设情境的, 更无需为了追求活动的纷呈多样而创设与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无关的情境, 我们应关注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总之, 打造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 不管是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 都应该是我们每位教师的不懈追求。愿我们的教师都能预设有效的教学活动, 关注课堂导入的有效性、资源运用的有效性、活动设计的有效性、语言运用的有效性、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创造精彩的课堂, 使我们的课堂少一些做作, 多一份实在, 让我们的学生得到真正的教育!

参考文献

[1]毕田增.新课程教学设计概念[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8.科学设计活动,呈现课堂精彩 篇八

一、注意活动设计的目标性

每一个活动的设计都必须有一个明确、具体的目标。任何活动都应围绕使学生获得语言知识和发展语言技能这个目标进行。如果采用的活动方式偏离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那么,最好的活动形式也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笔者曾经在教学PEP第一册时,在学习动物时曾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动物园,学习食物单词后,让学生设计一个食物娃娃,结果,学生更多地关注在画画上,而忽视了英语的练习和应用,本末倒置,英语课变成了美术课。经过反思,我作了以下的改变,事先自己画了一两张样板,在上课时利用投影进行展示和描述,再请学生模仿描述。然后,布置学生课后回家设计,下次英语课展示描述。这样一来,既节约了课堂的时间,同时有给了学生更多的准备时间,对任务的完成效果大大提高了!

二、注意活动设计的参与性

成功的教学活动设计应有一定的参与面。要尽可能让所有的学生都获得表现自己的机会。如果设计的活动经常只有部分人参加,必然会使多数人感到失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在一些公开课或现实课上,常常出现老是这么几个优秀的孩子回答问题,有些孩子一堂课下来甚至没有一次参与的机会。笔者曾在教学 in,on ,under 等几个介词时,为了练习,曾设计了藏一藏猜一猜活动。我准备了一个盒子和几样小物品。请一个孩子藏东西,另一个学生蒙起眼睛猜藏的地点。由于场景的限制,该活动每次只有两人参加,活动的效率大大降低。学生更多地注意了活动的情景,而忽视了语言训练。更有学生因为没有上台来猜,不愿意坐“冷板凳”,往往會把答案透露出来,活动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经过反思,我对这个活动做了修改,我学魔术师,准备了一块布当帘,请一个同学藏,全班同学参与猜。这样一改,全班的孩子都有机会,孩子们的积极性更高了,活动的效果也提高了。

三、注意活动的节奏性

学习一种辛苦的活动,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但时间长了,学生容易感到疲劳。设计活动时要注意动静结合,快慢结合,努力使课堂教学跌宕起伏,张驰有度。一些活动如TPR 活动,抢答,快速反应,表演竞赛活动,则能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这些活动要求学生充分集中注意力,需要他们思维快,反应快,学生既紧张又活泼,但如果时间过长,学生会感到疲劳和压力。因此,在进行完紧张的活动之后,教师可安排一些相对放松和静态的活动,如字母和单词描红,读一读连一连,听故事,或听歌曲等活动,让学生休息和放松一下,才能继续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学习之中。例如,在教学第一册10个数字后,我让学生先进行快速报数,快速认读数字、快速说出相邻的数字、抢答十以内的算式结果等快节奏的活动后,设计了一个认读连线的活动。就是在作业纸上设计十个点,每个点都用英语标上数字,让学生根据顺序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如果作业正确的话,结果就成了一条小鱼的图案。然后,再让学生听一听歌曲《Ten Little Candles》这样,就让学生从激烈动态的活动中,进入静态和相对放松的活动中来。努力作到动静结合,快慢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注意活动的常规性

在教学实践中,我曾碰到这样的难题并为此苦恼,如在竞赛或游戏中,不少学生因为小组或个人之间的输赢而争吵不休;当要结束一个活动时,学生非常兴奋,任由教师喊停,仍然难以安静下来进行下一步的学习。俗话说:“没有规矩,难成方圆。”为了保证活动的有效开展,必须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首先要建立课堂常规,为学生确立良好的行为标准 ,帮助形成自觉的纪律意识,养成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如要求学生学会聆听,会聆听的同学授予 “金耳朵” 称号,要学会模仿,善于模仿的同学授予“金喇叭”称号。利用一些简单的指令和手势语进行调控,慢慢养成良好的习惯。其次,活动的组织过程中要讲清活动的要求和步骤,时间。活动的要求尽量使用简单的英语进行解释,复杂的活动要求或情景创设可用中文书面形式,制作成PPT形式,也比较有效。例如,在PEP三下四单元教学中,为了练习:

A:Do you like bananas?

B:Sorry. I don’t like bananas. Can I have some …please.

A:Certainly. 为了增强练习的趣味性,我模仿幸运52节目,把每一样水果当成商标,学生选择不同的水果可以获得不同的奖励分数。为了更好地操作,我在PPT上用中文作了游戏规则说明。要求学生用英语进行练习。同时,为了让学生明白活动的操作,做了简单明了的示范,示范是最好的途径。为了激励,活动的设计还可以与竞赛相结合,开展分组记分夺冠活动最后,在活动中,先要求代表发言,再随机要求其他同学重复,如果重复正确,则给予该组奖励,错误的话,说明没有注意聆听,则要扣分,这样就促使学生养成静听习惯,努力形成人人参与,个个投入的氛围。还可以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把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如语音、语调、速度、纪律等纳入竞赛范围,如在练习过程中,声音响亮、语调优美的话再附加加分,这样一来,能让学生尽最大的努力按老师的要求去完成任务,使活动更有质量,真正起到提高教学活动的作用。

9.高效课堂活动总结 篇九

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参加比赛而是让我们的教学更加精进,相互交流,相互取长补短,从而使得课堂的有效性提高。“同课异构”就是同一课本,同一个教学内容,在同样的课程标准,相同的重难点下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不同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所呈现出的不同教学风格。要求教师要有创新,要有新思路,充分展示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本次活动课题为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在串联、并联电路中的应用》。各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使用了多媒体教学,而且可以很好的将书本与多媒体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自身的良好素质进行精彩的讲解和分析,将自己的特色很好的展现出来。

从教学过程来看,参赛教师都能以教学模式为基础,以自身的素质、学生学情为依据来设计自己的教学设计,课堂中能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不落下一个学生。整个课堂教学显得“朴实”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在课堂上由“不会”到“会”。由不会表述到准确概括的学习过程,每个参赛选手为我们呈现出来的真实的,有研究价值的课堂教学。

10.智慧课堂活动总结 篇十

张东旭

学校 “智慧课堂”综合学科评优课活动已落下帷幕。留给人无尽的思考,细细品味,回味无穷,无论是上课的老师还是组员老师均感觉收益颇丰。教师的内心感受也起了微妙的变化。不再把评优课看作是一种负担,而是看作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的很好的锻炼机会;下面就这次活动进行总结。

活动过程中,各教研组长提前通知、认真组织,十分到位,本学科组中绝大多数教师能按时参加听课、评课,相近学科的教师也积极参与,热情高涨。听评课记录客观真实、具体细致,上交的非常及时。

各执教教师,在课前都能认真钻研教材教法、领会策略精神、理清教学思路,授课中,教态亲切自然、教学环节有条不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相机诱导,适时点拨,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触发了听课教师们的思考,使更多的老师借鉴运用,更好地促进了教研组建设和教师专业化发展。听完课后,与老师们一起评课切磋、交流探讨,客观真诚地指明优缺点,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开拓了老师们的思路,开阔了老师们的视野,激活了老师们的思维,焕发了老师们的热情。务实高效的研讨氛围让老师们受益匪浅!

亮点——

1、教师基本功扎实,教态自然亲和、声音响亮悦耳、指导明晰具体、点拨适时到位。

2、教学环节紧凑顺畅、科学合理,辅之以多媒体手段,使学习更直观形象具体,学生乐于接受。

3、知识传授与方法指导相结合,使学生学会知识、学会学习,得法于课内,必得益于课外。

不足——

1、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教师仍想做“牵牛放牧人”。老师们较多的担心教学任务与进度,忽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我们应带着“学生”走进“教材”,师生一起研讨学习,追求良好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率。

2、习惯养成教育不系统化。学生的学习常规与习惯,除了班主任反复强调外,学科老师应持之以恒地抓实抓好,勤指导督促,勤总结反馈,习惯养成教育应贯彻课堂始终,特别是七年级更应如此,常抓不懈,将事半功倍!

11.加强实践活动,打造精彩阅读课堂 篇十一

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一节英语课文阅读教学中增加实践环节的实例(牛津英语7B Unit 5 Reading A教学片断),谈谈如何通过增加英语实践环节、打造英语精彩课堂。

一、 新课导入

1. 师生就能力(abilities)问题自由问答: 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abilities. What abilities do you have?

2. 用多媒体出示熊熊燃烧的大火(fire)的图片,老师说:“Fire is useful but dangerous. Who can give us some examples?”之后,小组讨论,不同的学生给出不同的例子,分别说明火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火可能带给人们的危害,再引发学生总结: Since fire is dangerous, we must be careful with it.

3. 笔者继续启发学生: “If a fire happens to you, what should you do?”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Shout, fire! fire!”, “Call 119.” 教师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后,接着问: “If a fire happens to your neighbor, what should you do?”待学生回答后,巧妙引入新授: On May 10, a fire happened to Zhanghuas neighbor, a 79?year?old Mrs. Sun. If you were Zhanghua, what should you do? 有的学生一口气说出几个连续动作,把张华独自一人在家、听到呼救声、观察情况、准备相救、全力救助、受伤住院、亲朋好友探视等经过叙述得完整细腻。

二、 读课文

这篇课文故事性较强,篇幅短小,生字词也不多,句型简单,学生读起来相对比较容易。根据课文的特点训练学生“扫读”和“泛读”两种快速阅读的技巧。

1. 扫读。扫读是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一种重要方法,不要求逐字逐句地读课文。教师提出问题Whos the brave young man? Did the fire burn the young man? 让学生带着问题读,并从中汲取有用的信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的能力。再设计T/F练习,让学生再次快速浏览课文,并快速进行正误判断,以检测阅读效果。

2. 泛读。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快速阅读,把握课文全貌。这个环节可以设计难度相对较大的问题,比如根据课文内容完成排序练习等,可以检查学生对故事发生、发展的经过和结果的把握情况,也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三、 巩固提高

这一环节主要是给学生提供语言实践机会,促使其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形成。笔者在学生阅读后设计了如下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 复述课文。笔者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张华所发出的一系列动作,便于学生使用重点词语来复述课文,也可以根据第二环節中的句子排序所提供的相关信息复述,从而使复述课文的难度降低。

2. 情境表演。假如你是电视台的记者,得知张华救人的动人事迹后,对张华进行采访,请设计几个问题采访张华。于是,学生兴致浓厚地积极准备,乐于参与,创造思维的火花自然而然地绽放开来了。“小记者”们一个又一个的直击目的的问题,“记者”们脸上洋溢着对“英雄”的敬佩的微笑;“英雄”张华面对“记者”镜头略显腼腆之色,又落落大方款款而谈,简洁的回答更使张华的谦恭表现得淋漓尽致;每个小组、每个成员都能用流利的英语将“采访”经过演得生动逼真、且条理清晰,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小观众”们不时报以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一位“记者”在采访即将结束之际,还煞有其事地作了恰到好处的总结和点评:“大火无情人有情,世上好人多,当别人需要帮助时,请伸出我们的友谊之手,让我们的世界充满爱。”

四、 教后反思

笔者认为这节英语课通过增加实践环节来处理英语课文的教学,把课堂真正地还给了学生,打造了精彩课堂,其精彩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巧妙设计活动,增加语言实践量。 Ability是一个很生活化的主题,首先通过问答互动的形式谈论本单元的中心话题——Ability,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先谈论自己具有哪些能力,再就火灾问题谈论面对大火该怎么做,告诉学生自救和他救的道理和方法,再进一步探讨邻居家失火该如何从容应对,复述张华灭火救人的经过,现场采访英雄等,通过这些环节增加了学生的语言实践量。

2. 摈弃传统课文教学方法,引发学生构建知识。这堂课的中心任务是一篇阅读课文的处理,笔者不是让学生去读课文,而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去“写”这篇文章,“假如你是张华,邻居家失火,你会怎么办?”让学生试着描述故事情节,紧接着再让学生将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张华,学生对文章会印象深刻。

3. 增加实践环节,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由“写课文”、复述课文,到启发引导学生“记者采访”环节的训练,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活动学生们都无拘无束、积极参与其中,成功的精彩表演更彰显了课堂的高效性。笔者从头到尾没有去过分讲授教材,把四十五分钟还给学生,把课堂主阵地交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实践活动成为英语教学的彩翼。

总之,英语教师应该结合英语学科的特点,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结合教材、教学内容,灵活适当地增加实践环节,坚持不懈地上好每一节英语实践课,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去主宰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成为“知识的超市”,让学生在知识的超市里尽情“生命的狂欢”,诠释高效课堂的最高境界。

12.精彩课堂活动总结 篇十二

一、教学观摩研讨, 体现三地教改成果

2013年11月19日上午, 本次研讨会给代表们展示了四节精彩的体育课。这四节课展现出四位不同年龄、不同地区的教师风采和水平, 更代表着一代又一代体育教师积极进取、努力探索、科学实施新课程的成功经验与教育智慧。

江苏省盐城市俞向阳老师执教的水平二 (四年级) 《跳跃:跨越式跳高》吸引了很多观摩教师的眼球。俞老师精心选用“橡皮筋”这一体育器材, 通过折叠、变形等方法用“橡皮筋”形成多种“器材”, 时而成为做操道具, 时而成为跳高横杆, 时而成为游戏玩具等。俞老师以认真、严谨的态度, 巧妙设计课堂教学流程, 运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从跨越地面橡皮筋→斜拉橡皮筋→拉直橡皮筋的练习, 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学练跨越式跳高的动作。俞老师能够有效地调控课堂, 用“小皮筋手”的相互轮换, 体会“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互助精神;通过观察、体验、比较、领悟, 留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练习空间。

浙江温州夏玲玲老师执教的《各种姿势的合作走》没有用体育器材, 地面上的点与线都没有设置, 只用了一个哨子和一张嘴。这也许就是所谓的“胸中有丘壑, 决胜千里外”。夏老师的课运用了“情景教学法”, 通过讲解与模仿、重点与难点的分解、尝试体验、纠错练习、完整展示、评价激励等多种教学形式, 让学生抓住重点、分解难点, 分层次、反复地练习。以小组合作学练为主线, 将自主、探究逐步渗透,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他们在“模仿体验——实践尝试——互助互评——改进与完善”的学练过程中愉悦身心, 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及身体的协调能力, 通过不同的队形和动作的练习, 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走路姿势和良好的身体形态, 培养了同伴间友好合作的伙伴意识。最终达成了掌握技能、发展体能、培养能力的学习目标。

上海陆倍倍老师执教的水平一 (二年级) 《立定跳远》是以卡通游戏“超级玛丽——玛丽竞技场”为学习主题, 通过各种游戏形式体验立定跳远技术动作。学生在玩、说、看、想、练中, 逐渐建立了正确的动作, 使枯燥的跳跃练习通过器材、多媒体等整合, 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盐城贾琳老师执教的水平一 (二年级) 《双人合作跳绳》, 俨然是一节优秀的常态体育课。无论是练习的密度、运动量、教学手段、方法设计还是两人一组合作的协调性、节奏感等要素都考虑到了。盐城市实验 小学平时的体育课功夫比较扎实, 无论是常态化的活动, 还是表演, 还是上课, 都体现了平时对学生教学的到位。

南师大泰州学院体育系主任周兵教授指出, 这四节课都能体现本次研讨会的主题, 每一堂课的设计都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值得一提的是无论什么年龄段的教师都体现出了与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需求尽量吻合、尽量接近的特点。让学生用便 于接受的方式来学习, 用他们喜欢的方式来练习, 这一点值得肯定和借鉴。

二、多种特色活动, 展现盐城精品 学校

19日上午, 全体与会代表来到了盐城市实验小学的足球场上观看盐城市实验小学的大课间活动和学校校园足球特色活动。整齐划一的广播体操、团体操、特色操给与会 代表带来了动感、激情、震撼的视觉盛宴。

20日上午, 与会代表一起到希望剧场看了《绿茵梦想》的情景剧。该剧是一个以校园足球为题材的舞台情景剧, 反映了目前在校园足球开展方面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许多有足球天赋的孩子, 由于受到家长的反对而不得不放弃踢球, 而家长们功利化的教育观念正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教师们看完之后感慨良多, 有的教师还动了情、红了眼眶。那么, 现实中该校的校园足球开展情况是怎样的呢?全体与会代表带着好奇的心情、学习的态度, 来到了学校的足球场观看了盐城市实验小学的校园足球一系列的特色活动, 并观看了校园足球训练的场景—只见6个梯队的队员们正生龙活虎、动作规范、配合娴熟的踢球, 时而还传来教练和队员们的呼喊声、欢乐声……

盐城实验小学始终秉持“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办学宗旨, 追寻“让每一个学生发展, 让每一个生命精彩”的育人理想, 学校体育工作一直以来就是“一切为了儿童的健康成长”。如, 全校的各类团体操都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而创编的, 低年级学生做简单的韵律操则显得有点枯燥, 因此可以增加小的道具;中年级学生可以跳广场舞;高年级学生完全可以结合本校的足球特色做足球操, 不断彰显校园足球文化。

13.高效课堂活动总结 篇十三

一、完善集体备课内容,“备”为“教”服务

我们围绕“高效课堂教学”一主题,将抓集体备课作为突破口,通过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来达到提高学生学的质量和教师教的质量这两个目的。我们强化集体备课实效性,对集体备课建章立制,严格规范集体备课的内容、要求、时间等环节,我们制定“两带、三定、四新、五清”的制度。

两带:集体备课时老教师要带头帮助青年教师;骨干教师要带头解疑答难。

三定:集体备课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

四新:教学设计要树立新观念、突破重难点要有新方法、发挥学生主体性要有新形式、扩展知识面要善于查找新素材。

五清:清楚教材编排意图、清楚教材知识体系、清楚学生学习情况、清楚学生知识能力的生长点、清楚进行创新思维训练的切入点。

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老师们不但能备课,还能备好课、备精课,我们对集体备课提出了“三个结合”的要求,即: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反思与问题解决相结合、个人引领与平等交流相结合。

共性与个性相结合。这里的共性是指我们对集体备课提出的基本要求是相同的,要实现“五统一”,即统一内容,统一目标,统一重难点,统一进度,统一练习。但这并不是最终的要求,还要在形成“共性”的基础上,突出“个性”。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因班而异,因人而异。因此,我们在集体备课的内容上将做适当的调整,增加教学预设和学情分析两项内容,要求在教学预设中,除了确定性的内容外,还要增加多元性和非确定性的内容;要求通过学情分析,不断增加选择路径,形成多种方案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要。反思与问题解决相结合。我们将“问题解决”纳入反思的范畴,将教学中的案例,归纳整理提炼成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集体攻关,依托集体智慧释疑解惑,调动每个教师形成观点交锋,在争论中深化认识,在参与中提升水平。

比如针对学困生辅导的问题,不局限在教师间的交流和研讨上,及时将“学困生形成的原因与转化”作为一个课题,组织全体教师参与研究,将问题分类,分析解决,年级间、学科间协调起来,共同制定转化计划,及时交流学生在各科课堂上的表现,各科教师联合起来,使学困生转化工作增加了一条新的途径。

个人引领与平等交流相结合。集体备课应该是教师互助合作的有效形式,它必需能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发挥群体的作用与优势,因此,“一枝独秀”的现象根本无宜于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我们要求在集体备课中,每一个教师必须提前“预习”,备课时必须发言,不但要有数量,还要有质量。这样就充分发挥了每一个教师的作用,各抒己见,真正实现同伴互助,资源共享。

二、丰富校本教研的形式,“研”为“教”服务

开展“课堂如何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效益”校本教研活动,达到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的目的。我们在组织校本教研时,注重克服重理论,轻实践;重学习,轻交流的弊端,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吸引老师们乐于参与,善于参与,高质量地参与。

1.构建学习型教研组织,激励教师主动发展

我们倡导教师读书作为校本教研的重要内容,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制定读书计划,每学期每人自选2本教育专著阅读,并撰写读书笔记和心得。定期做搞好读书交流活动。

学校定期举办专题研讨会、教师论坛、课题交流等活动,使学习小组成员逐步完成从粗浅、零碎的实践经验到系统的理性认识的提升,不断提高教学研究水平。

过去各学科教师常常以“隔行如隔山”的理由自我谅解对其他学科的陌生,不同学科的教师在教研上无对话的基础与需要,教研活动处于“学科孤立”的状态。因此,学校建立跨学科的协作教研组,通过对各学科教材内容的共同分析研究,有机整合其他学科中的相关知识,利用、借鉴其他学科相关知识和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形成。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开阔视野,实现专业的增值。

2.开展主题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提升

教学研究离不开理论的指导,更不能脱离实践的检验。我校将实行学科、年级组教学展示活动。活动分为两个层面:即1—3年级的组内常规课和4—6年级的校内课件课。活动中,授课教师在学科组说课,每个教研组的教师集体备课,共同准备教学材料、学具、制作课件,再由授课教师进行试讲,最后上课。上课后由全组成员集体反思点评。在活动中,同学科教师均参加听课,不同学科教师可选择性听课,并就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参加展示的教研组教师进行交流。教师在彼此反思交流的过程中检验集体备课的效果,切实解决许多实际教学问题。

三、细化常规管理环节,“管”为“教”服务

在常规管理中我们提出的口号就是:课堂是教学领导工作的第一现场。我们要求行政领导一定要坐得住板凳,尤其是课堂里的板凳、年级组的板凳。教学管理人员担任“高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的评委和组织者。

在管理中,我校将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

1.对教学流程中“硬件”的调控。包括:教案的撰写、及时进行教后反思、互相听课评课情况、作业的批改、学习笔记等材料的检查坚持每月一次,并认真进行记录,作为业务考评的第一手资料,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调整、解决。

2.对教学流程中“软件”的调控。主要指对课堂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控。我们将进一步修订《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学校教师工作制度》、《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每位行政、教师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并严格落实。采取“四个不打招呼”的方式,即:不打招呼地听课、不打招呼地深入班级测评、不打招呼地检查备课、批改情况,不打招呼地倾听教学反思。针对这一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必须认真上好三种课:常规课、研究课、公开课,尤其要扎扎实实上好常规课,切实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常规课不认真、不过关,坚决不推荐做公开教学。教学领导坚持深入课堂听课,并采取随堂听课、重点听课、跟踪听课等形式,及时发现教学中的共性问题,围绕教师困惑的问题,及时与老师交换、研究和解决。

3.对教学效果进行质量调控。我们将认真做好平时的质量检测工作。抓课堂教学的反馈环节——作业质量;抓阶段学习效果——每学期的质量监测;抓学习能力的质量检测——学能测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上一篇:听于永正老师讲座的心得体会下一篇:医院药库信息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