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中国微课研究现状

2024-08-05

梳理中国微课研究现状(精选5篇)

1.梳理中国微课研究现状 篇一

我国微课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

综述

我国微课程的相关研究是从2011年开始,2012年、2013年微课程逐渐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2011年是微课程研究的兴起,通过对文献进行分析可知,最早发表的与微课程相关的文章是2011年关中客的《微课程》,文章阐述了国内外“微课程”概念的源,并批判性地指出:微课程不可能适用所有的课程,适用哪些课程哪些教学内容需要我们通过实践检验。此后微课程逐渐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大家开始对微课程进行解读,研究其概念含义特征等。

一、研究内容

我国微课程的研究时间较短,当前研究大多停留在对微课程的概念、含义、特征等浅层次的探讨,对微课程的设计、应用方面的研究较少。以下从微课程的含义特征、设计开发、应用领域三方面展开综述(见表1)。

(一)微课程的含义特征

目前很多学者对微课程进行了定义和解读,其核心和理念是一致的,但是还没形成统一的概念定义。

胡铁生从系统观的角度首次提出了微课程的概念,他认为“微课程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他还提出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学点评等教学资源是构成微课程教学资源生态系统的要素,这些资源以一定的结构关系和呈现方式营造了一个微课程资源生态系统。焦建利教授认为,微课程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教学视频。黎加厚教授认为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课程。同时他还指出“微视频”并非等同于“微课程”,其只有与学习单、学生的学习活动流程结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微课程”,否则它只是一个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材料。

从以上阐释可知,微课程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教学环节,而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它不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截屏,而是围绕某个知识点进行教学设计后开展的教学活动,微课程包括课堂教学的全部因素: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师生互动、教学资源等,将这些教学因素以高度凝练的方式融合形成短小精悍的视频即形成微课程。

胡铁生通过对微课程资源库的设计开发以及一系列的实践研究,总结微课程的特征包括:“主题突出,指向明确;资源多样,情景真实;短小精悍,使用方便;半结构化,易于扩充”。国内微课程领航人李玉平关注的却是微课程的视频呈现,认为微课程视频长度在5分钟左右,由文字、音乐、画面三部分组成。这种生动活泼、短小精悍的视频形式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引发思考,让学习者在充忙的生活中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实现“5分钟完成一次学习,300秒经历一次思考”。

从以上众多学者的理解可知,微课程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以视频为呈现方式;二是凸显微课程的“微”。这里的“微”是微小,碎片化,能让学习者借助移动技术和设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学习。“微”是微课程的灵魂,可从四个方面理解:一是教学内容含量小,每集只针对一个知识点或一个具体问题;二是微课程视频时间短小,一般在3-8分钟以内,这种视频时长符合学生的视频驻留规律和学习认知特点,能让学生在短暂的零碎时间中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而不会感到疲劳和注意力分散;三是微课程视频形式生动活泼,趣味性强,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四是微课程切入课题迅速,讲授线索清晰,总结收尾快捷。

(二)微课程的设计开发研究

微课程是网络时代的新型学习资源,高质量的微课程不但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有效的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因此设计开发高质量的微课程将是当前的重点问题。

通过统计分析可知,介绍微课程设计开发的文章一共12篇,占总篇数的18.8%。胡铁生是我国微课资源库的开发者,其认为微课程的开发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在现有的优秀完整课例或视频课例中经加工改造完成;二是原创开发,即设计开发一节全新的微课程。一节新的微课程的开发要通过合理选题,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撰写视频字幕,拓展其他资源等过程。金陵认为微课程是对原有课程的再开发,在原有课程分解到课时教学的基础上,再把课时教学继续分解若干个微小课程。李玉平认为微课程的设计制作实质是精细观察和深度思考,是从一个个小细节中发现亮点,通过不断追问,将看似价值不大的叙述开发成策略、梳理成故事,通过后期制作形成。以上学者阐述了微课程的内容设计来源以及制作过程。梁乐明等在《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一文中,通过对国内外有代表性的微课程网络学习资源的设计进行比较分析,构建了能有效促进学习的微课程设计模式,包括前端分析、微课程要素与设计、评价与反馈等环节。这一设计模式的提出为我们设计制作微课程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黄建军等在《论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一文中,阐述了微课程的教学设计,包括选题设计、时间设计、教学过程结构设计、资源设计和教学语言设计等。

以上阐述表明我国对微课程的教学设计模型的研究较少。今后微课程的设计制作将更多由一线教师根据教学需求选取恰当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制作一节全新的微课程对教师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挑战,需要加强教师的各项设计操作技能培训,以提高微课程的质量。

(三)微课程的应用研究

通过内容分析可知,当前文献主要研究微课程在教师专业成长以及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面的应用。微课程是网络时代的新型教育资源,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给教师的专业成长带来了发展契机。因此微课程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

胡铁生认为微课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微课程进行听评课,教研活动的方式突破了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变革教师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将更有效的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对于学生而言,微课程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不但能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强化巩固知识,又能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焦建利教授认为微课程是教师和学生的重要教育资源,对于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实践、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通过微课程的学习和反思,分享到的不仅是丰富的教学资源更是各自的教学智慧,这种研修方式更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刘静波认为教师通过制作微课程,不断深入反思,归纳总结,借助微课程这一工具,教师可以将隐性成果显性化,显性成果标准化、研究成果传媒化、科研门槛草根化,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

以上学者分别是从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个性化学习角度阐述微课程的应用。微课程教学目标明确,知识点凝练,讲解清晰易懂,形式活泼新颖,因此每一节微课程都是一个丰富的学习资源,如何将这种教学资源整合到具体学科的常规课堂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思考,借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将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目前微课程与具体学科课堂教学整合的应用研究较少,主要有刘文忠的《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微课程提高课堂的有效性》;顾柳敏的《基于微课程理论的地理合作课堂初探》;钱柳云的《新课程理念下化学微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刘文忠的研究表明,微课程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但此研究没有选取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制作微课程并在教学中进行实施,检验教学效果,因此结论有待考证。顾柳敏选取“地球的自转”为教学内容,利用微课程资源以翻转课堂的方式教学,这种探究是在微课程理念下,对新的学习模式的一种探索和尝试。以上研究表明一线教师已在课堂教学中将微课程与具体的科目相结合进行实践研究,目前这种研究的层次比较浅,微课程是否适用于所有的课程,适用于哪些课程哪些教学内容还需进一步实践检验。

二、微课程发展趋势分析

(一)微课程的教学设计研究

微课程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应具有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目前还没有极具说服力的实例研究如何设计、开发与实施微课程。可在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基础上参考借鉴,选取恰当的教学内容,设计要抓住微课程的核心理念,凸显微课程的“微”特征,通过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不断探索总结得出。今后微课程的实证研究将更多关注具体科目、具体内容的微课程设计,并将其充分运用于常规课堂教学中,以检验微课程的应用范围和效率。

(二)教师的微课程制作技能培训

目前微课程的数量不断增多,但是质量远不达标,利用率较低。教师是课堂教学的领军人,掌握学生的水平情况以及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一线教师创作微课程不但能保证微课程的教学质量,而且能有效地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目前很多教师没能把握微课程的基本核心理念以及制作技能,应对教师进行微课程的创作技能培训,使微课程成为每个教师都能创作的教学资源。

(三)拓展微课程的应用领域

目前微课程在教育领域的研究初见成效,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需拓展。今后将更多关注其“与不同的学科、不同群体进行整合,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正式与非正式学习”。微课程是一种教学资源也是一种社会资源。今后微课程将更多的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采用微课程的方式向大众传播某种绿色环保理念,或通过微课程进行某一生活技能等。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本文选自《教育科学论坛》2014年第5期,版权归原作者和期刊所有。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及理论基础

时间:2013-10-8 22:37:36 作者:未知 来源:原创 查看:371 评论:0 内容摘要:

1、国外的研究及实践现状在国外的研究中,与“微课程”有关的名词有Mini course、Micro lecture、Micro lesson等,但其对“微型课程”的研究取向不完全相同。如美国阿依华大学附属学校于1960年首先提出微型...1、国外的研究及实践现状

在国外的研究中,与“微课程”有关的名词有Mini course、Micro lecture、Micro lesson等,但其对“微型课程”的研究取向不完全相同。如美国阿依华大学附属学校于1960年首先提出微型课程(MJ_Dicourse),也可称为短期课程或课程单元;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在1998年开展了微型课程(Micro LESSON)项目。项目主持人Philip Wong教授认为,微型课程是运用计算机通讯技术(ICT)来达到特定目标的小教学材料(Chee & Wong,2011)。微型课程一般是一系列半独立性的专题或单元,持续时间比较短,一般只有l-2个学时,教学目标单纯集中,重视学习情境、资源、活动的创设,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架,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一系列支架帮助其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教学的组织规模也比较小(刘运华等,2005)。由此可见,微型课程(Micro Lesson)针对的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完整的教学活动,促进信息技术更好地整合于教与学,时间与规模都是微型的,而微课程则以微视频为核心教学资源开展教学,可以整合常规课程教学,也可以供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发展所用;微型课程基于现实的学校课堂教学,属于正式学习范畴,而微课程则适用于正式学习、非正式学习或兼而有之。

2004年7月,英国启动教师电视频道(www.teacher.tv),每个节目视频时长15分钟,频道开播后得到教师的普遍认可,资源的积累达到35万分钟的微课视频节目;2008年秋,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一分钟教授”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因首创了影响广泛的“一分钟的微视频”的“微课程”(Micro lecture)而声名远播,其核心理念是要求教师把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地联系起来,以产生一种“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可以看出:国外越来越重视“微课程”、“微视频”的研究,但其核心组成资源不统一,有的是教案式,有的是视频式;课程结构较为松散,主要用于学习及培训等方面,应用领域有待扩充;课程资源的自我生长、扩充性不够。

2、国内的主要研究观点

在国内,有高校学者、区域教育研究者、一线教师等对微课程进行了研究或实施,有“微型课程”、“微课程”、“微课”等不同提法;即使是名称相同,其界定的范围、资源组织模式也不尽相同。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的田秋华副教授基于对微型课程的内涵及实践分析,将其定义为:基于学校资源、教师能力与学生兴趣,以主题模块组织起来的相对独立与完整的小规模课程,具有“短”、“小”、“精”、“活”的特点,适用于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及各种课程类型。田秋华老师与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刘素芹提出,微课程是校本课程的重要形式,应将其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中。

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最为系统的是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教育信息网络中心的胡铁生老师,他率先提出了“微课”的概念:微课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实践,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反映教师在针对某个知识点或环节的教学活动中所运用和生成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结合体。他认为,微课程最初是“微型教学视频课例”的简称,以微型教学视频为核心,包含与教学相配套的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微点评等支挣l生和扩展性资源,从而形成一个半结构化、网页化、开放性、情景化的资源动态生成与交互教学应用环境。而微课程是“微型网络课程”的简称,除了相关的资源外,还包括相应的教学活动,是某门学科知识点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微课”的高级阶段或发展趋势,应该是走向“微课程”。

另有研究者认为,微课程是国内研究者对微课程这一术语的新解读,使其更加本土化,更为国内教育教学所接受,同时,其资源组织方式也满足了随时、随地进行移动学习的需求。当然,最为广大一线教师所广泛接受的认识是:微课程是一线教师自行开发、时间在五分钟左右的微小课程,源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为教师所需,为教师所用,解决了工作中的棘手问题;微课程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教师成长的新范式。这种理解体现了一线教师对这一概念理解的实践性一面,也是微课程得到关注和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

3、国内“微课程”的开展现状及成效

在不同的理解和定义下,我国多个地区的教学研究人员、一线教师,勇于实践,不断思考反思,不断归纳总结,在实践中成长,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课程和案例。广东省于2010年建设了“广东省名师网络课堂”,在认真分析教师、学生应用名师课堂的需求、现实可行眭以及应用模式后,确定“名师网络课堂”建设的内容框架为:以重难点、特色理念的微型课为主(15分钟以内),完整课例为辅,使名师课例在时间上更容易被教师和学生接受;以精品专题为主要呈现方式,推出“信息化教学专题”“精彩导人”“合作学习” 情境探究教学”等专题,突出资源的针对性,辅以学科系列化的资源呈现,增强资源的应用效益和辐射效应。

佛山市率先启动“微课”建设,现已征集超过3000节优质微课;参与教师超过2000人;覆盖“小、初、高”各学科的重点和难点,点播数超过100万人次,深受师生欢迎。胡铁生老师主持的研究课题中小学“微课”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 被立项为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也将“微课”纳入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活动中。

深圳市自2010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优质课例视频资源的征集及在线展播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逐步搭建起了覆盖全市中小学各学段学科、与教材同步、成系列化的优质课例视频资源库,其中特别强调课例视频建设要逐步向精品化、微型化发展,要求征集的30%-50%为“微课”课例视频。

2010年,天津市普通高中选修课程“空中课堂”项目实现了向小学拓展。其中《习字与书法》网络微课程时长在15分钟左右,符合学生学习心理,既适用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又有利于基于班级授课模式下的集体学习和巩固练习。2010年秋季至2012年春季,天津市小学阶段(习字与书法 网络微课程成功录制、上线发布、推广应用,有效弥补了小学书法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张宝君老师主持的(天津市小学“习字与书法”网络微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研究)被立项为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2012专项课题。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教研中心的李玉平老师长期坚持教学研究,他带领许多地方的中小学教师开展教学策略的深层次研究,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微课程”设计,他在博客中提供了很多样例,设计了微课程的开发指南,其中对不同类型微课程的课程结构、评价标准、设计策略、开发步骤进行了定义,并提供了相应的设计模版,对于推动中小学教师通过微课程进行教学和研究起到了重要的导向和引领作用。

国内外微课程概念辨析及其研究实践现状

作者:张静然,单位:中央电化教育馆

(独家授权发布,请勿转载)

一、关于“微”的遐思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微”既有“细小,轻微”的意思,又有“精深奥妙”的解释。不得不说,“微博”“微信”“微视频”……大行其道的今天,早已经被打上了“微时代”的标签,“微”这个字所代表的意义,必然不是微不足道、微乎其微,而更代表了“微言大义”。微时代下的诸多微功能,不仅给传统的互联网应用带来了革命性的冲击,更在教育领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教师,首当其冲地成为各功能的探路先锋。

不超过140字的微博,给了不喜欢长篇大论的草根们更多的发挥空间,并相继衍生出了微小说、微刊、微访谈等功能,曾经风光一时的博客不免显得“垂垂老矣”;在教育领域,许多教师也从博客的早期追随者和饯行者,转而开始尝试应用微博来支持德育教育,甚至辅助教学。

对于相当一部分的智能手机使用者来说,已经有20年历史的、曾经不可或缺的短信功能也逐渐地“风光不在”,微信因为其语音即时通信功能占用流量少、不用输入文字等优势,正成为年轻人的新宠;在教育领域,微信成了家校互通的重要渠道,它让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更加迅速、便捷。

流媒体技术的发展、视频网站的兴起,更让制作成本低、周期短、播放时长短(短则30秒、长不过20分钟)的微视频、微电影使“人人都成为生活的导演”,草根民众成为媒介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在教育领域,来自一线的教师开始尝试以数字故事的方式制作自己的微视频课程,某些网校的行动更为迅速,他们早已经推出称之为“微课程”的、时长定义不尽相同的学习视频,供没有大段时间学习的学习者实现无时、无处不在的学习。

以上诸多“微”功能均具有“短”、“快”、“精”的核心特色,更有制作简单、容易上手,传播范围广、接受程度高、传播成本低,互动参与性强、可以形成具体相同兴趣的社交群体等共同特点,广泛分布在桌面软件、浏览器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上,这些对于教育领域中的无论是教师还是学习者来说,都是天然的优势。

二、关于“微课程”的争鸣

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中,微课程的界定还不够明晰,在e-Learning业界、基础教育领域、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定义和理解都各有不同。1.国外的研究及实践现状

在国外的研究中,与“微课程”有关的名词有Minicourse、Microlecture、Microlesson等,但其对“微型课程”的研究取向不完全相同。如美国阿依华大学附属学校于1960年首先提出微型课程(Minicourse),也可称为短期课程或课程单元;新加坡教育部于1998年实施的MicroLESSONS研究项目,涉及多门课程领域,其主要目的是培训教师可以构建微型课程,其课程一般为30分钟至1个小时,教学目标单纯集中,重视学习情境、资源、活动的创设,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架,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一系列支架帮助其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2004年7月,英国启动教师电视频道(www.teacher.tv),每个节目视频时长15分钟,频道开播后得到教师的普遍认可,资源的积累最达到35万分钟的微课视频节目;2008年秋,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一分钟教授”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因首创了影响广泛的“一分钟的微视频”的“微课程”(Microlecture)而声名远播,其核心理念是要求教师把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地联系起来,以产生一种“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可以看出:国外越来越重视“微课程”、“微视频”的研究,但其核心组成资源不统一,有的是教案式,有的是视频式;课程结构较为松散,主要用于学习及培训等方面,应用领域有待扩充;课程资源的自我生长、扩充性不够。2.国内的研究者的主要观点 国内,有高校学者、区域教育研究者、一线教师等对微课程进行了研究或实施,在提法上有“微型课程”、“微课程”、“微课”等;而即使是名称相同,其界定的范围、资源组织模式也不尽相同。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的田秋华副教授基于对微型课程的内涵及实践分析,将其定义为:基于学校资源、教师能力与学生兴趣,以主题模块组织起来的相对独立与完整的小规模课程,具有“短”、“小”、“精”、“活”的特点,适用于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及各种课程类型。田秋华老师与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刘素芹均提出,微课程是校本课程的重要形式,应将其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中。

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最为系统的是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教育信息网络中心的胡铁生老师,他也率先提出了“微课”的概念:微课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实践,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反映教师在针对某个知识点或环节的教学活动中所运用和生成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结合体。“微课”具有主题突出、类型多样、情景真实、交互性强、可生成性、使用方便等诸多优点。

他认为,微课最初是“微型教学视频课例”的简称,它以微型教学视频为核心,是由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等组成的一个资源应用生态环境。它强调的是资源的有机组成和可扩充性、开放性、生成性、发展性。而微课程是“微型网络课程”的简称,除了相关的资源外,还包括相应的教学活动,是某门学科知识点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微课”的高级阶段或发展趋势,应该是走向“微课程”。

有研究者认为,微课是国内研究者对微课程这一术语的新解读,使其更加得本土化,更为国内教育教学所接受,同时,其资源组织方式也满足了随时、随地进行移动学习的需求。最为广大一线教师所广泛接受的认识是:微课程是一线教师自行开发、时间在五分钟左右的微小课程,源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为教师所需,为教师所用,解决了工作中的棘手问题;微课程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教师成长的新范式。这种理解体现了一线教师对这一概念理解的实践性一面,也是微课程得到关注和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

三、国内“微课程”的开展现状及成效

在不同的理解和定义下,我国多个地区的教学研究人员、一线教师,勇于实践,不断思考反思,不断归纳总结,在实践中成长,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课程和案例。

广东省于2010年建设了“广东省名师网络课堂”,在认真分析教师、学生应用名师课堂的需求、现实可行性以及应用模式后,确定“名师网络课堂”建设的内容框架为:以重难点、特色理念的微型课为主(15分钟以内),完整课例为辅,使名师课例在时间上更容易被教师和学生接受;以精品专题为主要呈现方式,推出“信息化教学专题”“精彩导入”“合作学习”“情境探究教学”等专题,突出资源的针对性,辅以学科系列化的资源呈现,增强资源的应用效益和辐射效应。

2010年11月,佛山市教育局开展了“佛山市中小学新课程优秀课例片段(微课)征集评选活动”的通知,要求教师在选题设计和拍摄制作视频时针对课堂教学的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以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为核心内容,同时提交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教学支持资源。短短三个月的征集期间就收到近1000位教师提交的各类参赛微课作品1700多节。2012年3月,佛山市又启动了第二届中小学教师微课作品大赛(活动网站为:http://hudong.fsjy.net),该活动已成经佛山教育信息化的口碑项目。佛山市教育信息网络中心在区域实践中不断完善微课的定义、内涵、组成、分类、特点、建设途径和流程、应用方式;从区域层面统筹“微课”的设计、开发和应用等多个核心环节,并进行整体研究、系统思考和顶层设计;与广州市远程教育中心联合开发集上报、管理、点播、交流、研讨、共享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区域性微课管理平台,已在实践应用中产生了良好的效益。胡铁生老师主持的研究课题《中小学“微课”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被立项为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

2010年,天津市普通高中选修课程“空中课堂”项目实现了向小学拓展。其中《习字与书法》网络微课程时长在15分钟左右,符合学生学习心理,既适用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又有利于基于班级授课模式下的集体学习和巩固练习。2010年秋季至2012年春季,天津市小学阶段《习字与书法》网络微课程成功录制、上线发布、推广应用,有效弥补了小学书法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张宝君老师主持的《天津市小学“习字与书法”网络微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研究》被立项为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2012专项课题,其目标是建设一至六年级12个学期192条《习字与书法》网络微课程并推广应用,提高学生、教师、家长的写字能力和鉴赏能力,传承中华文化。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教研中心的李玉平老师长期坚持教学研究,他带领许多地方的中小学教师开展教学策略的深层次研究,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微课程”设计,他在博客中提供了很多样例,设计了微课程的开发指南,其中对不同类型微课程的课程结构、评价标准、设计策略、开发步骤进行了定义,并提供了相应的设计模版,对于推动中小学教师通过微课程进行教学和研究起到了重要的导向和引领作用。

四、结束语

从不同层面、不同区域的研究与实践可以看出,微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不仅在新的网络技术环境下、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资源开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实现了对教师“教”的资源和学生“学”的资源的有效补充,提供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有效实现模式。当然,“微课程”这一理念还有待于进一步界定和梳理,内容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这将依赖于研究者和一线教师更深入的研究和更广泛的实践。

2.梳理中国微课研究现状 篇二

自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来, 人际传播学作为美国传播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经历了初创、基本形成和不断丰富的历程, (1) 这个新兴学术领域的版图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集腋成裘, 很快形成显学。迄今为止, 美国学术界创立的人际传播理论有50余个, 其中大多数的理论植根于人类人际传播的实践传统和现实土壤, 对人类传播行为有高度的概括性、解释力和预测力。 (2) 相对于美国人际传播研究的丰富和日益成熟, 人际传播研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 表现为研究多为简单的现象描述, 研究方法不足, 缺乏学理上的探讨。这种情况虽然尽可以解释为学科成熟和细化需要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但恐怕与儒家文化的特殊性大有渊源。 (3) 虽然人际传播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入, 但我们需要肯定的是学者们为之所做的努力。在人际传播思想和理论方面,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 就有学者开始对西方人际传播思想和理论进行引介 (芮必峰, 1995, 1997;王怡红, 1996, 1998) 。如果说芮必峰、王怡红这两位学者在引介西方人际传播思想和理论方面是先行者, 近几年来又有学者 (殷晓蓉, 2008, 2009;胡春阳, 2007, 2009;刘蒙之, 2008, 2009) 加入到这一行列之中, 对西方人际传播研究的历史、现状进行回顾和追踪, 对人际传播思想进行追根溯源, 同时, 也对西方人际传播理论进行系统地介绍。西方人际传播思想和理论的介绍和引进, 对于我国人际传播研究意义重大, 一方面, 可以为我国人际传播研究提供理论框架和研究视角;另一方面, 对于开展我国本土化的人际传播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人际传播研究的其他方面, 如人际传播在社会生活各领域中的应用性研究、人际传播在大众传播中的作用、新媒介下的人际传播研究、人际传播本土化研究以及中国古代人际传播研究近年来也开展得如火如荼, 出现了一批研究成果。

本文在对中国人际传播研究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时发现, 虽然近年来人际传播研究文献数量增长迅速, 但是, 很少有学者对中国人际传播研究进行回顾分析, 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人际传播”为关键词对1980年—2009年的文章进行检索, 仅发现一篇中国人际传播研究回顾 (孙琳, 2009) 。在这一背景之下, 本文对已有人际传播研究进行回顾、梳理、分析和总结, 以期对30年来中国人际传播研究历史和现状进行清晰呈现。

研究方法

本文以“人际传播”为关键词, 以1980年—2009年为时间段, 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 共检索到相关研究1602篇。笔者对这1602篇文章进行梳理, 从文献总体分析、研究主题、研究人员等方面进行分析, 将相关研究成果以图表的方式表示, 以期更加清晰直观地呈现30年来中国人际传播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主要包括三个部分。首先, 对检索到的文章进行总体分析, 包括对文章数量的描述, 以及对相关原因的探寻;其次, 对文献按照研究主题进行分类和总结;最后, 对研究人员和研究期刊进行分析。

总体分析。1980年—2009年, 以“人际传播”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 共检索到相关文章1602篇, 其中, 1980年—1989年16篇, 1990年—1999年282篇, 2000年—2009年1304篇。

1980年—1989年, 人际传播研究数量较少, 多是对西方传播学的引介, 严格意义上的人际传播研究尚未开始。20世纪70年代末, 西方传播学刚刚传入中国, 学者们开始对西方传播学著作进行翻译引介。考察译著所涉及的内容, 按照通常所谓的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的学科分类, 有关大众传播的译著占绝对优势, (4) 而人际传播的译著却屈指可数, 这一情况同样体现在人际传播研究的论文数量上。第一篇涉及人际传播的文章是居延安翻译的美国东西方中心传播研究所的一个研究课题, 其中, 提到在进行人际传播网的调查时, 可采用人类学的考察方法。 (5) 肖月在另一篇对西方传播学翻译的文章里, 提到了人际传播的复杂性和准确性, 对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关系进行了介绍。 (6)

1990年—1999年, 人际传播研究的相关文章在数量上有所增加, 研究主题日趋拓宽。这一时期, 有学者对西方人际传播思想和理论进行介绍, 芮必峰 (1995) 介绍了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米德和库利关于“自我”的理论以及库利的“初级群体”理论。 (7) 王怡红 (1996) 对西方人际传播定义进行辨析, 找寻界说人际传播的定义对人的意义, 观察不同的定义是如何构筑人际传播的理论基石的。王怡红认为在不同的人际传播定义的背后, 存在一个共同的, 关于传播的本质思想, 那就是, 人际传播对人的关注。 (8) 这两篇文章是在数据库里检索到的国内最早介绍西方人际传播思想和理论的文章, 在其后的几年里, 西方人际传播思想和理论得到进一步介绍。这一时期, 多数文章关注的是人际传播在社会生活各领域中的作用, 如人际传播在高校教育、医疗卫生、农村健康、博物馆、图书馆、产品营销以及企业公关方面的作用。大众传播中人际传播的作用也引起了学者的关注。

2000年—2009年, 人际传播研究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研究内容更加丰富, 研究视角较为多元化。近几年来, 一批学者对西方人际传播思想和理论进行更加系统的介绍, 如从戈夫曼“拟剧理论”的独特视角审视和探讨人际传播的内涵和特点, (9) 对齐美尔人际传播思想的介绍, (10) 对西方人际传播研究的问题及其由来的探讨, (11) 此外, 也有对当代美国人际传播学的发展与趋势的研究, (12) 对美国人际传播代表性理论的梳理等, (13) 出现了一批富有价值的研究成果。随着新媒介的迅速发展, 网络、手机、数据广播等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新媒介环境下的人际传播研究成为一个关注热点, 网络人际传播和手机中的人际传播尤其受到关注。有学者对网络人际传播的定义、性质、特点进行研究, 更多的学者则关注于网络传播的匿名性问题、网络传播的身份认同问题以及网络人际传播的符号交流问题。而手机中的人际传播受到集中关注的则是手机短信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其他研究主题如人际传播的本土化研究、中国古代人际传播思想研究、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关系等问题等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

研究主题。1980年—2009年, 中国人际传播研究的论文数量共1602篇, 研究数量较大, 看似繁杂, 研究内容却相对集中, 较为集中的研究主题有:人际传播在大众传播中的作用研究、人际传播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性研究、新媒体背景下的人际传播研究、西方人际传播思想和理论研究、人际传播的本土化研究、古代人际传播研究。

研究人员分析。在这一部分, 主要对研究人员进行分析, 包括对研究人员的身份构成和研究人员的学科背景进行分析, 其中, 研究人员的身份构成分为高校及研究机构人员、媒介从业人员以及其他人员。

通过梳理发现, 中国人际传播研究中高校及研究机构人员的研究数量是759篇, 近文章总量的一半, 而媒介从业人员则是另一支主要力量。在对研究人员身份构成研究的基础上, 本文进而对高校及研究机构人员的学科背景进行分析, 笔者发现, 尽管人际传播受到许多学科如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新闻传播学、医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学科的关注, 在我国, 中国人际传播研究人员的学科背景是以新闻传播学为主, 在高校和研究机构人员发表的759篇文章中, 新闻传播学学科背景的研究人员的文章是637篇, 其他学科, 如文学、社会学也出现了少量的文章, 其他学科背景的研究人员则相对分散。

结语

本文通过对1980年—2009年中国全文数据库检索到的1602篇文章进行内容分析, 发现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人际传播研究呈现以下特点:

(一) 从研究数量上来看, 人际传播论文数量增长势头渐趋强劲。30年来, 中国人际传播研究虽然仍处于传播学研究中的边缘地带, 但是, 已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论文数量从1980年—1989年第一个十年的数量稀少, 到1990年—1999年第二个十年的有所增长, 一直到近十年里论文数量的快速增加, 从这一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人际传播研究的渐变轨迹。

(二) 从研究内容来看, 人际传播研究内容较为丰富, 研究视角较为多元。在传播思想和理论方面, 既有对西方人际传播思想和理论的引介, 也有对中国古代思想家传播思想的探寻;在传播实务方面, 既有对传统媒介中人际传播作用的研究, 也有对新媒介环境下人际传播的研究, 还有对人际传播在社会生活各领域中的应用性研究。此外, 也有对西方人际传播学研究的介绍, 研究视野日渐开阔。

(三) 从研究人员的学科背景来看, 新闻传播学人士是主要力量。笔者在对研究人员的学科背景梳理时发现, 新闻传播学人士占了绝大多数, 其他学科如社会学、管理学、文学等学科的学者也有涉足这一领域的, 但研究数量较少。

(四) 从研究人员的身份构成来看, 高校和研究机构人员占据研究人员的半数。通过对研究人员身份构成进行具体分析, 我们发现, 高校和研究机构人员占研究总量的47.4%, 媒介从业人员所占比例为15.5%, 其他研究人员所占比例为37.1%。这其中,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其他研究人员所占的比例之高, 笔者认为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在于人际传播与现实生活各领域的密切相关性, 这使得各行各业的人员开始研究人际传播在本行业的作用, 相关研究散落于人际传播在图书馆、高等教育、博物馆、农村教育、医疗卫生、企业形象、产品营销等的作用之中。这类研究数量较多, 研究人员为社会各领域的从业人员, 研究内容多为对现象的简单描述, 研究缺乏深度。

3.微课在高校应用的现状研究 篇三

关键词:微课;微课应用;微课优势;教学改革

1 高校教学现状

较之近些年来出现的在线学习、网络课堂等新兴形式的教学手段,现行课堂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教师主动地讲授和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主要通过语言的讲授和行为的灌输来实现知识的传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而惯性地忽略学生主体学习的地位。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教得费力没效果,学生学得疲于应付、茫然无措,课堂教学过程过于单调死板,没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同样也削弱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方法的作用。

1.1现行课堂限制了学生思维方式的发展

现行课堂中教师位于高位之上、居高临下,学生处于压力包围、被迫学习的环境中。学生在统一、规范、整齐的课堂氛围中,被忽略了对于知识的体验过程,而更多地关注结论记忆;被剥夺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而缺少质疑和创新精神。这样便压抑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和积极性,遏制了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反思的学习情绪,形成了严重的模仿性和依赖性。

1.2现行课堂降低了应有的教学效果

尽管应用了各种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但大多数情况还是将写在黑板上的内容移动到了电脑屏幕上显示而已,所有教学活动都忠实于教科书,从中可以看出教师更加关注“教教科书、考教科书”。在教师精心定制的教学行为规范中,体现的是“重知识,轻能力”的方式,却真实地忽略了“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

2 微课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国内最早由佛山市教育局教育信息网络中心的胡铁生老师于2011年提出微课概念,并主要在中小学进行研究和推广。而在高校,对于微课的理论研究偏多,实践和应用研究紧缺,微课的设计与开发的推广,主要是通过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举办的两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来促进的。

对于微课在高校中的建设和应用情况,《中国高校微课研究报告(2014)年》通过对全国高校微课比赛作品的分析发现,高校微课的教学设计和开发制作方面均存在着很多问题。教学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命名选题不当、表现形式单一、教学逻辑含糊、微课定位错误、教学平铺直叙、教学表达欠佳等;开发制作方面存在的问题有,教师PPT颜色搭配不够合理、PPT文字的排版缺乏层次感、PPT动画过于绚丽、字幕的设计与整体风格不符、片头的设计不够简洁大方、教学内容的展现不够清晰完整、视频中的声音不清晰和有杂音、画面中的灯光不均匀、画面构图不够合理、镜头组接不够符合教学逻辑与认知心理等。

胡铁生等对全国首届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的527位参赛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将高校微课的制作水平总结为三点:①微课制作技术培训迫在眉睫;②微课制作形式大于内容现象普遍;③微课制作没有突破传统课程开发模式;刘美凤等认为当前高校教师的微课教学设计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对微课的认识不清晰、选题零散教学目标不集中、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的安排不合理、学习者个性化需求处理较少、微课不够短小精湛、媒体的呈现水平较低、教学总结没有实质性内容等。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当前微课在高校仍处于建设的探索阶段,无论是微课的设计方面还是开发制作环节,均存在着许多问题,仍需要教师仔细研究,认真思考,距离真正的教学应用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是急需大力推广的。

3 微课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3.1具体

微课虽然一次课时间较短,但内容不能短,一次微课一个内容,主题清晰,情节完整,结构流畅,要有引入,要有高潮,要有结论。除此之外,微课的内容一定要与具体的生活或工作岗位案例相结合起来,从而将字面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具体的实践体验,微课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与微课设计过程中选取的具体主题案例有关,案例选择合适,则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3.2生动

微课的表达方式必须生动。这里讲的生动并不仅仅是说要有精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和清晰具体的主题,同时还需要有精心设计的流程和表现手段。如:分析真问题与假问题,大问题与小问题,问题背后的问题对问题的剖析总能看到看不到的东西,想到想不到的角度——所谓“将理论倒过来讲”;通过精心梳理、创造悬念,巧妙设疑,层层递进,不断地追问,比一般的循序渐进式教导,更能让学生充满好奇和兴趣,使学生有意外的收获。

4 结语

4.梳理中国微课研究现状 篇四

浙江温州市育英国际实验学校 孙双武

摘 要:从近年来新课程历史高考试题的命题选点来看,《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是命题的“高发地带”,每年都有试题出现。本文拟从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和明清等四个阶段,对新课程历史必修1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知识进行重新整合、梳理和适当的拓展,旨在帮助学生理清线索,形成知识系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专题的知识体系。本文对现行的四个历史新课程版本教材均可适合。

关键词: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特征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发展进程来看,主要包括先秦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等四个阶段。

一、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萌芽──先秦时期

这一时期的主要政治制度包括世袭制度、宗法制度、礼乐制度和分封制度。

古代中国的世袭制度起源于夏朝的启时,他用王位世袭制度代替了禅让制度;世袭制度最终形成于西周,与宗法制度的盛行密切相关。宗法制度初步形成于商朝晚期,西周以后进一步严格化、完整化、系统化,逐步周密有序。西周初年,周公制作礼乐制度,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确立宗法制度。宗法制度的内容包括了嫡长子继承制、封邦建国制和宗庙祭祀制度。至此,绵延三千多年的家国同构的帝制社会逐步形成。古代中国的分封制度起源于殷商时期,完善成熟于西周。西周的分封制度一度扩大了西周的疆域,巩固了西周的统治,但西周末年成为削弱西周君主统治的重要因素。

这一时期,我国政治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处于萌芽、雏形时期。具体表现在:在王位和爵位的继承上实行世袭制度;在地方管理上实行分封制度;在王族内部实行以嫡长子继承制为特点的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西周监察职能的官员开始出现。此外,神权与王权的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也是这一时期政治制度的典型特征。先秦时期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雏形和萌芽,为秦汉时期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正式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形成──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这一时期的主要政治制度主要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御史刺史监督制度、郡县郡国制度、察举征召制度等。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萌芽于战国时期,正式形成于秦朝,两汉继承发展。与这一制度

相配套的是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和郡县制度,其构成了秦汉时期中央和地方政治制度的主体。鉴于春秋战国的长期战乱,秦朝推行郡县制度以加强对地方的管辖,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两汉出于秦朝短命而亡的教训,推行郡国并存的地方管理体制,意在遏制非同姓诸侯势力的发展,结果却出现了诸侯割据“尾大不掉”的局面;为此,汉景帝通过武力镇压,汉武帝用“推恩令”、“附益法”、“罢黜百家和独尊儒术”、设立“中朝”遏制“外朝”削弱相权等手段,才实现“大一统”局面,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巩固。为加强对诸侯王和地方官吏的监督,汉武帝推行刺史制度,“以小驭大”;但到东汉时期,刺史的权力不断加强,汉末成为州牧,掌管军政大权,其监督职能逐步丧失。汉武帝为选拔人才佐君治国,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的需要,采取察举制度和征召制度,以品德和才能作为推选人才的主要依据,从而选拔出了大量具有雄才大略的有识之士;他们治国安邦,成效显著,使汉武帝统治时期达到西汉的鼎盛时期;然而,东汉察举推选制度逐步倾向于乡举里选和门第族望,推选作用终于丧失殆尽,且为九品中正制度起了奠基作用。

这一时期,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最突出的特点是处于形成时期。具体表现在:皇权不断加强,君主丞相制度正式形成;相权不断受到制约而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被削弱。

三、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完善──隋唐宋元时期

这一时期的主要政治制度包括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科举制度、三省六部制度、行省制度、御史监察制度、府兵制和募兵制度、节度使制度和都督府制度等。

由于三省六部制度的推行,宰相权力被分割牵制,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政府行政效率得到提升;隋炀帝正式推行的科举制度,把选拔用人的权力由门阀士族收归到中央政府手中,缓解了士族地主与庶族地主之间的长期存在的矛盾,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的公平与公正,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走向完善。北宋时期,宋太祖把军权、行政权、财政权和司法权收归中央;中央还进一步限制宰相的权力,并进一步发展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加强。唐代在地方设置道、州、县三级加强管辖,宋代则变更为路、州、县三级;元朝时期为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统治,调整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加强中央集权,推行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也巩固了元朝对全国的统治,对后世影响深远。这一时期,御史台、都察院等监督机构的设置,使监察制度也逐步走向健全。

这一时期,我国政治制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进一步发展并走向完善、加强,中原先进的政治制度进一步向边疆扩展。以宰辅制度的形成和官吏机构相互牵制和分权为突出标志,以各种配套的政治制度的纷至沓来为主要表现。如:三省六部制度正式确立,科举制度出现并日臻完善;节度使制度和都督府制度在边疆得以实施,“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出现而削弱了中央集权;府兵制度在改革中发展、衰弱,以职业性为特点的募兵制度正式形成;少数民族也逐步承认和引进汉族先进的科举制度、皇帝制度等封建政治制度,加快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宋元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继续发展和加强,行省制度的设立使古代地方行政制度达到成熟;保甲制度、将兵制度、宣政院制度的实施表明中央对地方管辖进一步加强。

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成熟、衰落和消亡──明清时期

这一时期的主要政治制度有内阁制度、特务制度、三司制度、军机处制度、土司制度、八旗制度、理藩院制度、乌思藏卫所制度、僧官制度、****册封制度、驻藏大臣制度与金瓶制掣签制度等。

内阁制度正式设置于明成祖时期,出于加强皇权为主要目的,是导致宦官专权的诱因之

一。特务制度形成于明太祖时期设置的锦衣卫,明成祖时期设置的东厂和明宪宗时期设置的西厂等,是明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强化最重要的表现。明代废除行省制度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也加强了中央权利。军机处设立于雍正帝时期,是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的最突出标志。土司制度形成于元朝,明代鉴于土司在地方叛乱,在贵州省局部开始推行“改土归流”的作法;清朝在平定“三藩之乱”后,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使中原地区的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扩展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加速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八旗制度最早由努尔哈赤推行,一直沿用至清朝灭亡,是一种兵民合一、军政一体的制度,加速了满洲的封建化进程。理藩院设于清朝,系掌管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宣政院制与理藩院制的建立推行,有利于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管理,有利于密切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乌思藏卫所制度和僧官制度是明朝在西藏地区推行的军政制度,**和**册封制度、驻藏大臣制度、金瓶掣签制度分别是清朝顺治帝、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时期推行的政治制度,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实现了多元化、系统化管理,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5.梳理中国微课研究现状 篇五

1、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要地位。

2、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

3、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4、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其核心是宗族家长制,突出君权、父权、夫权。

5、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6、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一方面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延续,另一方面也使其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的政治经济危机。

7、资本主义产生需要两大前提:一是少数人积累大量财富;二是,劳动者丧失生产资料变成自由出卖劳动力的生产者。8、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标志着世界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9、中国近代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等5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

10、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11、反侵略战争等的失败根本原因:a、社会制度腐败;b、经济技术落后。

12、两大任务:a、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b、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1856年,俄国二战签订《瑷珲条约》,割去黑龙江以北的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2、1860年,中俄签订《北京条约》割去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领土,割让香港对岸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给英国,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向俄国开放伊犁、喀什 尔等商埠。3、1864年,中俄签订《勘分西北边界约记》,割去西北44万平方公里领土。4、1881年,中俄通过《改订伊犁条约》和5个勘界协议书,割去中国西北7万平方公里领土。5、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6、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使馆区等地留兵驻守。7、1899年,义和团在山东兴起。

8、《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开放牛庄、登州、台湾、汉口、九江、南京等十个口岸。

9、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战争。

10、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组织翻译《地理大全》并编成《四洲志》。

11、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12、严复翻译了《天演论》,他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这种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了理论根据。13、1894年11月,孙中山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第二章 对中国出路的早期探索 1、1851年1月,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天平天国。

2、《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3、洪仁轩提出的《资政新篇》是天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4、天京事变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5、太平天国起义在19世纪中叶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

6、洋务派的代表人: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7、对洋务派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后被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8、曾国藩支持、左宗棠筹办的上海江南制造总局,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

9、左宗棠在福建创办的福州船政局,附设有船政学堂,是当时国内最大的造船厂。

10、李鸿章在南京设立金陵机器局,崇厚在天津建立天津机器局,张之洞在汉阳创办湖北枪炮长。

11、清政府分别建成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南洋水师和北洋水师,北洋水师是清政府海军主力,归李鸿章管辖。

12、洋务派创办新式学校:翻译学堂(京师同文馆)、工艺学堂、军事学堂(船政学堂)。

13、甲午战争一役,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失败。

14、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

15、维新派宣传主张的行动:a、向皇帝上书;b、著书立说;c、介绍外国变法的经验教训;d、办学会;e、设学堂;f、办报纸。

16、维新派和守旧派的这场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17、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

18、戊戌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以慈溪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已经彻底放弃了抵抗外国侵略者的念头。

2、清政府于1908年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制订了一个学习日本的实现君主立宪的方案。3、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组建了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立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建联合政府”。

4、邹容的《革命军》中阐述了中国进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和正义性,号召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

5、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主要有: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光复会、岳王会等。6、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黄兴和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公举为总理,黄兴被任命为执行部庶务。

7、同盟会以《民报》为机关报,并确定了革命纲领。

8、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的全国性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9、三民主义: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和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10、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初步描述出中国还不曾有过的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11、革命派和改良派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12、1911年4月27日,黄兴率队举行广州起义,其中七十二烈士葬于黄花岗,史称“黄花岗起义”。

13、湖北新军中的共进会和文学社两个革命团体联合举行武昌起义。14、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标志着封建帝制结束。15、1912年1月1日,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孙中山选举为临时大总统。

1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17、1912年8月,宋教仁在征得孙中山、黄兴的同意后,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其他几个政党,组成国民党。

18、护法运动失败标志着整个中华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1、1914年至1918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2、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3、苏联红军在斯大格勒战役的胜利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根本性的转折。4、1922年7月,中共二大提出了反帝反军阀的民主革命纲领。5、1925年1月,中共四大提出了工人阶级应当领导民主革命的明确主张。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件

1、五四运动是从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后改名《新青年》)杂志开始的。

2、《新青年》提出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

3、李大钊是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他是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4、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5、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6、1920年11月,创办的《共产党》标志着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的旗帜已经在中国大地上树立起来了。

7、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举行,改在了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大会选举产生了由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的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以陈独秀为书记。

8、党的一大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9、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10、独立团在北伐战争中战功卓著,使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称号。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并选出了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2、1927年8月1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共产党反动统治掌握或影响下的北伐军举行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这是中国共产党对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3、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4、1927年12月11日,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和叶挺、叶剑英领导了广州起义。

5、毛泽东在《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文章,明确地指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

6、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进一步指出:红军、游击战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

7、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阐明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即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极端重要性,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8、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得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9、红军游击战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

上一篇:教师在高三学生家长会上发言稿下一篇:线条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