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的诗句

2024-10-07

苏州的诗句(精选14篇)

1.苏州的诗句 篇一

1、望月登楼海气昏,剑池无底镇云根。老僧只恐山移去,日暮先教锁寺门。

2、烟雨楼空思越吴,西施歌舞绕姑苏。一朝了却君王事,自入轻舟向五湖。

3、苏州司业诗名老,乐府皆言妙入神。

4、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里。

5、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6、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

7、弹词溯青史,灯火起红楼。一棹烟波远,姑苏访二丘。

8、凤泊鸾飘别有愁,三生花草梦苏州。儿家门巷斜阳改,输与船娘住虎丘。

9、流水阊门外,秋风吹柳条。从来送客处,今日自魂销。

10、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11、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1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苏州的诗句 篇二

雨后的天空一碧如洗,就像一颗晶莹剔透的蓝宝石,给丹桂飘香的九月增添了不少色彩。雪白的云朵飘荡在空中像笑脸、像苹果、像白兔……有几群小鸟飞过,叽叽喳喳的叫声在人们耳边回绕。天平山小手掌似的枫叶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十分壮观!远远望去像一片片火红的朝霞。洞庭西山的银杏叶黄了,一阵阵风吹过,那金灿灿的银杏落了下来,在空中随风飘荡,像一只只金黄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九月的太湖,宛如一面硕大的银镜,给大自然增添了美丽。一群群小鱼顶着水游过来,水面顿时荡起了一道道波纹。太湖上波光粼粼,芦苇摇曳。葱翠的松树仍然挺拔地站在湖边上,像士兵在边疆站岗、放哨。树上还有几只小松鼠,在窜来窜去,像是在寻找松果,不一会,小松鼠就抱着饱满的果,满载而归了。草丛中蹦出几只小白兔,小白兔一会儿跑到草丛里玩捉迷藏,一会儿围在一起像是开起了茶话会。我向它们走去,它们就像发现敌人似的藏了起来。小白兔真有趣啊!

九月的苏州多姿多彩!

3.苏州的诗句 篇三

15年来,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也为当初的决策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超过30%,累计上交各类税收超1030亿元(含海关收入),引进合同外资34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55亿美元,注册内资1356 亿元,创造就业岗位51万个。

在苏州工业园区高速增长的背后,信息化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里,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的时代气息异常浓烈,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产业发展的行为比比皆是。

日前,本刊记者对苏州工业园区的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了采访。

巧用“中新合作”

打造发展优势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政府的合作项目,这一在经济领域的合作开创了中外经济技术互利合作的新形式,新加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先进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环境都为苏州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提供了样板。结合自身实际,巧用中新合作的便利条件和优惠举措,让园区成为高新技术企业汇聚的乐园。

规划好巢穴,引得凤凰来。按照当年的规划,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目标是在苏州建设一个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现代工业为主体、第三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相配套的现代化、国际化、园林化的高科技工业园区。

1994年以来,苏州工业园区在开发建设的同时,注意发挥“中新合作”优势,进行了高起点、高水准的规划,信息化建设被纳入到政府目标管理体系,基础设施建设、电子政务建设的纲要性文件随之出台。2009年,园区进一步制定了“信息零距离,数字新园区”的三年信息化发展规划,园区未来三年有了新的发展蓝图,依托信息化手段进一步为企业、居民和游客服务。

此外,引进新加坡的先进理念、先进技术也是园区发挥“中新合作优势”的重要方面。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建设,既得益于其“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先进理念,也得益于其较早地开展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数字化规划管理。

10多年来,园区一面开发建设,一面依托GIS基础软件平台收集和积累丰富的空间地理信息资料,在完成农村向城市转化的过程中,园区生成了一个强大的地理信息库,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规划、测绘、建设、环保、国土、房地产交易中心等多个业务应用系统,实现信息的多部门共享。

地理信息库为提升园区亲民、亲商、亲环境和便捷、高效的服务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也为今后高起点实施信息化战略奠定了基础。企业法人数据库的建设就是一个例子。

企业法人数据库是区域信息化三大基础数据库之一,它整合了工商、国地税、国检以及管委会各部门的基础数据,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跨部门共享和动态更新,满足各部门对法人单位基础信息日益增长的需求。08年9月,企业法人数据库启动建设,目前已经实现了园区2万7千多家企业基础信息入库。整个项目预计将于年底全部建设完成,到那个时候,以此为基础的各类信息化应用,如一站式中心的“一表制”网上审批、“证照共享”系统、经发局的政企沟通平台等将陆续投入使用。

15周年之际,信息化又为园区增色添彩:一站式审批的加工贸易服务平台、灵活便捷的中小企业SaaS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休闲娱乐的户外信息大屏、便利惠民的智能公交等一系列项目陆续启动并建成,还有在建的数字城管、物流公共服务平台、IDC数据中心等也将进一步推进园区信息化水平。

建企业配套网

再打“亲商”牌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今年6月,苏州工业园区迎来了“五方共赢”战略合作签约和企业配套网上线的双喜临门,由中德两国政府共同搭起了新型电子商务平台,为促进园区中小型企业与世界商家的交流便捷桥梁。这是园区“亲商”政策的一大举措,也是园区保增长,促转型的重要抓手。

追溯企业配套网络平台建设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区内企业信息交流不顺畅、合作形式单一”,这一问题制约着园区内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发展。

信息即是财富。早在06年,苏州工业园区就启动了企业配套平台项目,依托互联网技术构筑网上交流平台,向企业免费提供各类产品、供求、政策信息等,帮助企业寻找商机。

如今,在园区企业配套平台的基础上,又融合了共赢网和德国联邦采购物流协会(BME)优质供应商数据库的优势,搭建起一个三网合一的全新平台,即今年正式上线的企业配套网ecsip.com(Eclub)。

合作三方根据各自优势,分工明确。其中,园区负责向区内企业提供使用电子商务平台的扶持资金,并协助共赢网收集、审核企业资料等;BME将经共赢网筛选并符合标准的园区企业加入其优质供应商数据库,即 BMEQualitySourcing Database(BQSD),并组织邀请相关采购商参加线下会议等;共赢网则负责新园区企业配套网(Eclub)的开发、建设、维护、推广和运营,筛选、审核企业信息,将符合标准的企业推荐给BME,并负责有关线下会议、活动的组织策划等。通过这种“三方”的战略协作、优势互补,无论是BME会员(采购商),还是园区企业(供应商),都能从中得到更多的贸易良机、互拓市场,最终实现“五方共赢”。

同传统电子商务平台相比,Eclub表现出独特优势。它通过与Win5、BQSD合作,让园区的优质供应商企业更加明确采购对象、采购意愿和采购需求等买方信息,从而有效确保交易的成功率。而较高准入门槛的设置,又有效避免了企业之间无序、低质、高成本的恶性竞争,让优质、规范的园区企业脱颖而出。从这种意义上说,平台的搭建也是园区引导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区域经济新一轮飞跃的有力举措。

4.关于苏州的诗句 篇四

去越从吴过,吴疆与越连。

有园多种桔,无水不生莲。

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

此中偏重客,君去必经年。

《姑苏怀古》作者为唐代诗人、文学家许浑。其全文诗句如下:

宫馆余基辍桌过,黍苗无限独悲歌。

荒台麋鹿争新草,空苑岛凫占浅莎。

吴岫雨来虚槛冷,楚江风急远帆多。

可怜国破忠臣死,日月东流生白波。

《姑苏怀古》作者为宋代诗人、文学家姜夔。其全文诗句如下:

夜暗归云绕柁牙,江涵星影鹭眠沙。

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

《京口闲居寄京洛友人》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许浑。其全文诗句如下:

高梧一叶下秋初,迢递重廊旧寄居。

月过碧窗今夜酒,雨昏红壁去年书。

玉池露冷芙蓉浅,琼树风高薜荔疏。

明日挂帆更东去,仙翁应笑为鲈鱼。

《枫桥夜泊》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继。其全文诗句如下: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翻译】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送人游吴》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荀鹤。其古诗全文如下: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翻译】

你到姑苏时将会看到,那儿的人家房屋都临河建造。姑苏城中屋宇相连,没有什么空地;即使在河汊子上,也架满了小桥。夜市上充斥着卖菱藕的声音,河中的船上,满载着精美的丝织品。遥想远方的你,当月夜未眠之时,听到江上的渔歌声,定会触动你的思乡之情。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全文诗句如下: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翻译】

金陵的夜色美丽岑寂,凉风渐渐吹起。我独自寂寞登上高楼,放眼吴越江天。白云把自我皎洁的身影投入江中,与秋水一齐轻摇水面的金陵城。树木草叶上积聚起洁白的露珠,将将滴下,宛若秋月般妩媚灵动。我在月下沉吟,久久不愿归去。古往今来,有过多少风流雅士SLKJ.ORGa24294.html,但真正能够入眼作为知己的,却少之又少。想起谢眺以往唱出的“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之佳句,真是让人空自怀念他的才华啊。

《自洛之越》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全文诗句如下:

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

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

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

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

【翻译】

5.赞美苏州的诗句 篇五

2、鸥鸟群嬉,不触不惊;菡萏成列,若将若迎。

3、居士高踪何处寻,居然城市有山林。——王赓言《游狮子林》

4、谁谓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乾隆《狮子林得句》

5、不知城市有山林,谢公丘壑应无负。

6、懒云仙,蓬莱深处恣高眠。

7、妓筵今夜别姑苏,客棹明朝向镜湖。莫泛扁舟寻范蠡,且随五马觅罗敷。兰亭月破能回否,娃馆秋凉却到无?好与使君为老伴,归来休染白髭须。

8、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9、堠馆人稀夜更长,姑苏城远树苍苍。江湖潮落高楼迥,河汉秋归广殿凉。月转碧梧移鹊影,露低红草湿萤光。文园诗侣应多思,莫醉笙歌掩华堂。

10、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11、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杜荀鹤《送人游吴》

12、塔从林外出,山向寺中藏。

13、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汪琬《再题姜氏艺圃》

14、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

15、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维则《狮子林即景》

16、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

17、俯水枕石游鱼出听;临流枕石化蝶忘机。——虎丘花雨亭联

18、吴越千年奈怨何,两宫清吹作樵歌。姑苏一败云无色,范蠡长游水自波。霞拂故城疑转旆,月依荒树想嚬蛾。行人欲问西施馆,江鸟寒飞碧草多。

19、高梧一叶下秋初,迢递重廊旧寄居。月过碧窗今夜酒,雨昏红壁去年书。玉池露冷芙蓉浅,琼树风高薜荔疏。明日挂帆更东去,仙翁应笑为鲈鱼。

20、苍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风是故人。

21、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

22、懒云仙,蓬莱深处恣高眠……林泉爱我,我爱林泉。

23、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拙政园与谁同坐轩联

24、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文徵明《拙政园图咏·若墅堂》

25、闲寻诗册应多味;得意鱼鸟来相亲。

26、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

27、君到姑苏间,人家皆枕河。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28、黄鹂巷口莺欲语,乌鹊河头冰欲销。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鸳鸯荡漾双双翅,杨柳交加万万条。借问春风来早晚,只从前日到今朝。——白居易《正月三日闲行》

29、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范成大《横塘》

6.赞美苏州的诗句 篇六

2、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

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4、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5、不知城市有山林,谢公丘壑应无负。

6、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

7、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

8、鸥鸟群嬉,不触不惊,菡萏成列,若将若迎。

9、居士高踪何处寻,居然城市有山林。

10、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11、苍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风是故人。

12、闲寻诗册应多味,得意鱼鸟来相亲。

13、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14、君到姑苏间,人家皆枕河。

15、谁谓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

16、俯水枕石游鱼出听;临流枕石化蝶忘机。

17、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

18、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

19、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

20、塔从林外出,山向寺中藏。

7.怀旧的苏州四大园林 篇七

位于园林路上的狮子林, 为苏州四大古名园之一。因园中有怪石像狮子,又因与天目山狮子岩有些瓜葛,加之取佛经中“狮子座”之意,故有狮子林之名。在我的印象里,狮子林是以假山石而著称的。你看那园中,奇峰林立,千姿百态,如狮,如虎,如……倒是每座假山石均有个颇好听的名字呢,“含晖”“吐月”“玄玉”,凡此等等。有如许多的假山, 必然会有山洞存焉。你还别说,这狮子林中的洞壑,蜿蜒曲折,盘旋迂回,扑朔迷离,恰似迷魂阵一般。我曾于飘雪之日来访,叩问这里的一座座山峰,试图从中获取些许感悟。山峰在白雪中归于沉寂,我似一无所获,然又从这沉寂中自有所获。

原为南宋史正志万卷堂旧址的网师园,位于葑门十全街 ,号称“渔隐”。一度荒废,至乾隆年间重建,定名“网师园”。网师园不大,占地七八亩罢了。其主景区在园的中部,以水池为中心,配以花木、山石和一些雕刻精美的木构建筑。值得一说的是,仅有半亩的水池,因濒水而建的射鸭廊、濯缨水阁和小石桥之类,皆低临水面,故显得颇开阔。池之东南及西北皆有水湾蜿蜒,令人感受“水广波延,源头不尽”的意境。我曾设想,若是夏夜来此,定然水波粼粼,凉风习习。那悬于碧空之中的明月,此刻跃然水上,好不叫人生怜。此情此景,不由人不思绪远去,浮想联翩。

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留园,坐落在阊门之外。其园名得来颇易, 清嘉庆三年,也就是公元1798年,在旧址上建造寒碧山庄的主人姓刘,“刘”“留”同音, 因而便有“留园”之名。这留园,以山水为胜,池居中央,四周环以假山和亭台楼阁。其颇负盛名的“留园三峰”,在园内最大的建筑“林泉耆硕之馆”对面。正中最大的一块叫“冠云峰”,高约九米,两侧分别为“瑞云峰”和“岫云峰”,这三块石峰,相传为北宋花石纲之遗物。据说,这留园里的假山,其中有一部分为明代周时臣所堆, 令袁宏道大加赞赏,“无断续痕迹,真妙手也。”留园,不仅假山极有名声, 且园中建筑与景色的处理亦独具匠心。猛一看时,园中那连绵不断的建筑群似将原本完整的景象破坏了, 其实不然,你若是细细看时,便可发现那建筑物上的窗樘, 则成了沟通两边景物的极好工具。正是这些建筑物,又将原有的景物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被称为苏州园林杰出代表的拙政园,在娄门内。这座既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又为全国四大名园之一的拙政园,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 元时为大宏寺。明正德年间御史王献臣辞官回乡,置下这处寺产,并借用晋代潘岳《闲居赋》“灌园鬻蔬……此亦拙者之为政也”语中“拙政”二字,以为园名。这是个以水为主的园林, 水面约占60%,建筑多临水而立。此园中,有聚有散,布局安排,自然和谐。人们可以感受到因地造景、景随步移的风格,也可以欣赏到对比借景之类的手法。漫步拙政园,你不能不为建造者的匠心独运而惊叹。

8.苏州的“疤痕” 篇八

朱伟一,毕业于南京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获文学学位和法律博士学位。著有《听风听雨》、《走过法律》、《金融制胜》、《金融大败局》《美国经典判例解析》等。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兼职教授。

城市是什么?城市是街道,城市是历史。

古罗马的西塞罗把了解历史的重要性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他说:“如果对自己出生之前所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那就永远是个孩子。如果不能借助历史记录把人的生命与我们先人的生命编制在一起,那生命又有何意义?”

城市博物馆就是连接过去和现在的去处。卢浮宫就是一座博物馆,而出自贝聿铭的金字塔,更加强了时空上的连接。一时间,贝聿铭的英名到处传公颂,当然也传诵到他的故乡苏州。家乡领导盛情邀请,请贝聿铭为苏州设计了一座林园似的苏州博物馆新馆。

卢浮宫前的金字塔,还有香港的中国银行新楼,都是贝聿铭的神来之笔,但其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确有水土不服的问题。在沙尘暴年年光顾的北国,建一座江南林园似的饭店,成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就算是硬件到位,那也是差强人意:窗外的山水和窗前的伊人,与江南还是格格不入。

我很小的时候便离开了苏州,不过因为苏州话是母语,所以苏州话说得不好也是会说的,对苏州总有几许别情。对贝聿铭的新馆也是充满期盼,希望大师能够“彩笔飞来云一朵”,但到新馆一看,却大失所望。

新馆的几何对称太多。苏州古典林园是反几何对称的,圆型多于方型,曲线多于直线。几何对称是欧洲建筑的主要特点。卢浮宫讲究几何对称图形,贝聿铭的金字塔也是几何对称图形,相得益彰,相映成趣。苏州新馆的几何对称似乎要创造中西合璧,但很可惜,中西合璧可能是创造了美好的艺术,但也有可能是四不像,画虎不成反类犬。

苏州林园讲究借景。新馆虽与拙政园一墙之隔,却借不到景,一点都借不到。拙政园的墙很高,满园春色也无法红杏出墙。苏州林园借景,只能自己借别人的景,而不能别人借自己的景。而新馆太大,建筑也太高,尽管没有高过拙政园内的最高建筑,但仍然是太高、太大,有喧宾夺主之嫌。卢浮宫前的金字塔要比卢浮宫小得多,而且部分在地下,不可能与卢浮宫争抢视觉空间。

再有,新馆与拙政园的反差太大,新馆远没有拙政园的精致。从更深广的意义上说,新馆所要比照的不仅是忠王府或拙政园,而且是整个苏州的林园。新馆面积有19000平方米之大,可新馆再大,也大不过苏州城,其张扬之处反显力不从心。

苏州城本身就是最好的博物馆。你看干将路,最中央是一条小河,两边是草坪和绿树。再往外是车道,然后是人行道和临街的房屋。行到这里,是一种全新的感觉,仿佛是在园林之中行走。这种布局是对河道和城市的一种全新诠释。十全街是苏州的另一处胜景-红色的桃花、白色的粉墙,还有黛色的瓦。小河两侧是民居,秋天另有一番景色,是“小舟依然系门前,门前落叶正纷纷”的画面。

要体验一座城市,在街上乱走再好不过。如果去上海。在夕日的法租界行走,有如漫步在万国建筑博物馆内。而到了法国的巴黎,满城的辉煌扑面而来,是“甲光向日金鳞开”的感觉。若是步行游过巴黎,就能够理解“二战”时法国人开门献城,那或许是正确的选择。

“音乐之都”维也纳的人少,许多大街小巷有如古墓般的寂静。北京则是一座无法在街头闲步的城市,街宽、车多、人杂,而且似乎每天都是盛大的节日,是“悲愁不到贵人心”。苏州又不同,“梦入江南烟雨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

深巷幽宅是苏州千年的不变,是战乱和经济大潮不到的地方。可惜,苏州的小巷躲过了无数次战祸,却躲不过贝聿铭的新馆。“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贝聿铭老先生,

9.赞美苏州 杭州的诗句 篇九

短长条拂短长堤,上有黄莺恰恰啼。翠幕烟绡藏不得,一声声在画桥西。

高梧一叶下秋初,迢递重廊旧寄居。月过碧窗今夜酒,雨昏红壁去年书。玉池露冷芙蓉浅,琼树风高薜荔疏。明日挂帆更东去,仙翁应笑为鲈鱼。

孤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

堠馆人稀夜更长,姑苏城远树苍苍。江湖潮落高楼迥,河汉秋归广殿凉。月转碧梧移鹊影,露低红草湿萤光。文园诗侣应多思,莫醉笙歌掩华堂。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妓筵今夜别姑苏,客棹明朝向镜湖。莫泛扁舟寻范蠡,且随五马觅罗敷。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

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10.赞美苏州园林的诗句 篇十

2、什么是团队呢团队就是不要让另外一个人失败,不要让团队任何一个人失败。

3、我自己不愿意聘用一个经常在竞争者之间跳跃的人。马云语:多花点时间在你的其他员工身上。

4、五年以后还想创业,你再创业。

5、小公司的战略就是两个词:活下来,挣钱。

6、选择?选择这个词对我来说太奢侈了。

7、上当不是别人太狡猾,而是自己太贪,是因为自己才会上当。

8、你犯了中国人都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太狂了!

9、其实很多人的问题是因为他们回答的全是对的。

10、权威是你把权给别人的时候,你才能有真正的权利,你懂得倾听、懂得尊重,承担责任的时候,别人一定会听你,你才会有权威、

11、人生就像一条河,你趟过去就没有了。

12、人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第一天的梦想,你的梦想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事情,就是帮助别人成功。

13、短暂的激情是不值钱的,只有持久的.激情才是赚钱的。

14、多数人总想着为了赚钱做点什么,所以赚不到。赚钱是做了什么才赚来了钱、

15、概念到今天这个时代已经不能卖钱了。

16、公关是个副产品,由于你解决了以后会逐渐传出去,这才是最好的公关。

17、很多人失败的原因不是钱太少,而是钱太多。

18、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会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

19、绝大部分创业者从微观推向宏观,通过发现一部分人的需求,然后向一群人推起来。

20、可能一个人说你不服气,两个人说你不服气,很多人在说的时候,你要反省,一定是自己出了一些问题。

21、命运本来就不公平所以我要改变命运!

22、领导力在顺境的时候,每个人都能出来,只有在逆境的时候才是真正的领导力。

11.老苏州的味道 篇十一

在我心中,印象最深的依然是那些从未变迁过的古镇古街,那里保存着姑苏从古至今的一砖一瓦,保存着姑苏小弄塘里的丝丝老味道,保存着老苏州们的童年回忆……

要说苏州古镇那就一定少不了享有“中国第一水乡之称”之誉的周庄了。周庄,是一座纯正的江南小镇,小桥、流水、人家,都是它的代名词。当你坐在周庄的某家酒楼窗前,便能看到窗外的小河上有人正用篙撑着船,载着客;当你乘上一艘小船,那撑船人便带着你划过周庄的富安桥、贞丰桥、报恩桥……这些桥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小故事,也许撑船人一时兴起还会跟你讲讲那一个个小故事;当你走在周庄的小河边,也许你还能看到有阿婆正在河埠头洗衣服……傍晚,周庄的家家户户都在门口窗前挂起一盏盏灯笼,这些灯笼与那半黑不黑的天还有栋栋房屋都倒映在河水中,这便成了一幅神秘悠远的油画,令人遐想无限……在古代,相传周庄地域春秋时期至汉代有“摇城”之说,当时吴王少子摇和汉越播君封于此,这也使得周庄的历史更令人寻味了。在周庄,你可以看到每一个土生土长的周庄人的脸上无不洋溢着自豪之情,仿佛在说,我是周庄人,我为我的故乡周庄自豪。

在苏州还有一条红色抗日老街,它就是在沙家浜景区内的——横泾老街。横泾老街“藏”在沙家浜景区的芦苇深处,这里依然保存三四十年代时的江南农村的旧貌,粉墙黛瓦,水墨画般,但老居民已为数不多了。在这样的一个地方,你可曾知道,曾经有一位阿庆嫂,她带领着村民们一起帮助八路军驱赶日寇,为八路军争取时间机智勇敢地与日寇周旋;在这里曾经有多少抗日战士为抗敌抛头颅,洒热血,只为把日寇赶出我们的家园。想到这里我便热血沸腾。如今横泾老街成为了一个红色旅游景点,阿庆嫂也自然是这里的代言人。

寻找姑苏老味道,你还可以去山塘街走走。当你踏入山塘街的那一刻,仿佛就像电视剧里的情节一样穿越到了那个繁盛的大唐时代一般:街上买饼的人,摊边正在精心制作糖人儿或是糖画的老爷爷,卖着丝绸的店主,人们进进出出的酒楼,还有一群调皮的小朋友正在给某位摊主捣乱呢!走进老弄堂,你或许还能看到年迈的老者正在跟一些孩子讲述着他们儿时的趣事与过往,讲到一些大道理,那些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也许细心的你还能发现曾经的私塾(学堂)呢!走在山塘街的老石板路上,仿佛可以听到那些历尽沧桑的一块块石板正在向你倾诉着山塘街千百年来的变迁。买一根美味的麦芽糖,漫步在山塘街上真是好不惬意……

苏州这城市有着很多古镇古街,每一个古镇每一条街都有它存在的意义,总是有人时不时想起它们。也许有人觉得曾经苏州给人的那份感觉不见了,其实那份感觉从未远离,只是你少了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颗善于感受的心……

看到苏州科技的日益发达,一步一个脚印地逐渐进步,并且依然保存着苏州深处的老建筑与老苏州的那份感觉,我为苏州感到骄傲,心动不已。

指导老师:曹丽琴

12.苏州古代寺院藏书的贡献 篇十二

苏州, 北依长江, 西滨太湖, 风物清嘉, 人文荟萃, 是吴文化的发祥地。在恢弘博大的吴文化宝库中, 苏州佛教文化以其超凡脱俗的韵味和庄严古雅的风姿为世人所瞩目。早在三国吴赤乌年间, 大乘佛教传入苏州, 苏州古代寺院藏书也随着佛教的传入而兴起。

千年斗转星移, 古城沧桑几度, 苏州古代寺院经各个时期的求经、赠经和购经, 使藏书在吸收文化经籍的同时, 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寺院藏书特色、体系, 与苏州官署藏书、学校藏书、私家藏书共同形成了苏州古代图书事业的主体。苏州古代寺院藏书的历史与特色在苏州藏书史上独树一帜。

一、苏州西园戒幢律寺藏书的历史与特色

西园戒幢律寺简称西园寺, 坐落于苏州城西阊门外, 东靠以古典园林闻名的留园, 西邻幽寂的寒山古寺, 北倚美丽的虎丘风景区, 南临阊门运河, 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寺内古木幽深, 梵宇重重, 绿茵曲水, 鸟语花香, 经声梵乐中怡然使人步入了一个清净庄严的伽蓝圣地。

西园寺创建于元代至元年间 (1264~1294) 始名归元寺, 距今已有700年的历史。明嘉靖 (1522~1566) 之末, 太仆寺卿徐泰时构筑东园 (今留园) 时, 把已经衰落的归元寺改建为宅园, 名西园。徐泰时故世后, 其子徐溶舍园为寺, 取名复古归元寺, 并于崇祯八年 (1635) , 延请报国禅寺茂林律师任住持, 改名戒幢律寺, 该名反映出寺院高树戒律之幢, 以戒为本、以律为宗的立寺原则。经茂林律师及尔后数代住持的努力, 西园寺成为律宗道场, 法会盛极一时, 列为江南名刹。惜于清咸丰十年 (1860) , 毁于兵燹, 只剩下残垣颓壁、荒草萋萋。光绪年间, 浙江按察使盛康与吴郡士绅共同倡议修复西园寺, 请紫竹林寺方丈荣通及其徒广慧来主持此项工作任务。广慧法师自承担大任之后, 任劳任怨, 全力以赴。他托钵四方, 化缘重建戒幢律寺。从43岁到73岁, 在30年中先后修建了大雄宝殿、观音殿、罗汉堂、天王殿、放生池及安僧的配套设施, 待基本形成了全寺的建筑规模, 及完成了内部塑像, 已是民国十五年 (1926) 。广慧法师重振寺宇, 劳苦功高, 西园寺再度成为吴门首刹。

西园戒幢律寺历来重视对法宝经书的收集保存工作。早在清代咸丰年间, 在经历了洪杨兵燹后, 广慧法师一方面不辞辛劳, 进行着伽蓝的重建;另一方面酝酿着迎请《龙藏》的计划。终于在光绪二十九年, 因缘成熟, 他亲自晋京, 迎请到这部属于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官府刊刻的汉文大藏经。整部藏经为梵箧本, 共七百二十四函, 一千六百六十九部, 连同旧有的藏经, 一起珍藏在藏经楼中。其后几经沧桑, 至本世纪五十年代初, 明开法师主持西园寺工作, 他更加关注这些藏经, 小心翼翼地保存着这些难得的法宝。当“文革”浩劫来临之际, 眼看着这些法宝将毁于一旦, 他冒着生命危险, 用自己的智慧、勇气, 找到当时相关管理部门的负责人, 说明经书的重要, 在他的苦口婆心和情理互动之下, 管理部门最后同意将经书封存。在1970年以后的那段艰难的岁月中, 他又会同安上法师陆续整理藏经, 一共整理出 (含编目、分类) 经书合计六万余册。

“文革”结束后, 寺院作为全国重点开放寺庙, 在向外开放之初, 他就与安上法师一起确立了三个基本原则, 其中第一个就是“重视文化建设”。以后的几年时间里, 又陆续购买了大量经书, 至今, 部分书的扉页和封三上仍钤盖有明开法师和安上法师的印鉴。当我们摩挲这些藏经时, 不能不佩服二位法师的眼光, 是他们使这些经籍得以保存, 使西园寺成为全国保存经书资料最丰富的寺庙之一。

当普仁大和尚接任西园寺方丈后, 更是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在原来藏经楼藏书的基础上, 开设了“戒幢佛学研究所图书馆”, 设址于丈室法云堂对面楼中, 整个图书馆加上旧有的藏经楼, 占地面积达600多平方米。并陆续从海内外请购了《大正藏》、《嘉兴藏》、《卍字续藏经》等十余部藏经及近代金陵刻经处刊刻木板经书多种, 并收藏了泰文、巴利文经典等大型丛书多种, 还请湛如法师等在日本购买了好几批日文佛学典籍。

在收集佛学经典的同时, 并收藏有《二十五史》、《四部备要》、《册府元龟》、《全唐文》、《中国通史》、《道藏》及《中国西北地方文献丛书》等传统文史哲典籍。随着近年来敦煌学的兴起, 为了满足大家研究的需要, 特迎请了《敦煌宝藏》全部, 计140册, 还收集了《俄藏黑水城文献》、《俄藏敦煌文献》、《英藏敦煌文献》、《甘肃藏敦煌文献》、《浙江藏敦煌文献》等大型书籍多部。目前, 图书馆藏书达8万余册 (包括藏经楼古籍6万余册) , 同时又征订学术期刊、大学学报及其他报刊百余种, 为借阅者拓宽眼界起到良好的作用。

丰富的藏书引起了教内外人士的极大关注, 台湾学者林光明看到如此众多版本的《大藏经》后, 极为震惊, 连声说:“想不到大陆会有藏书这么多的大寺院!这些图书资料的充分利用, 将会给中国佛学带来新的希望。”上海复旦大学王雷泉教授在参观后也惊喜地说:“西园戒幢律寺的藏书堪称全国第一!”

二、灵岩山寺藏书的历史与特色

灵岩山寺位于江苏省吴县木渎镇灵岩山, 是江南著名的佛教圣地, 也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净土宗道场之一。

该山本是春秋时代吴王夫差馆娃宫的旧址, 也是越国献西施的地方。相传东晋司空陆玩曾居此山, 因闻佛法, 舍宅为寺, 从此, 便成为灵岩道场之开端。于梁武帝天监年间 (502~519) , 将之扩充为秀峰寺。据传为大哀经 (竺法护译) 中所述之智积菩萨应化之道场。唐玄宗天宝年间 (742~755) , 天台宗中兴之祖道遵曾在此地修法华三昧。宋初, 一度为律宗寺院, 元丰年间 (1078~1085) 改为禅院。南宋绍兴年间 (1131~1162) , 因赐抗金英雄韩世忠荐先福名, 敕改寺名为“显亲崇报禅寺”。明洪武初年, 又改名“报国永祚禅寺”。永乐十年 (1412) 重修, 弘治年间毁于火。清顺治六年 (1649) 重修, 咸丰十年 (1860) , 由于太平天国之兵火, 寺内建筑, 除九层塔外, 大半焚毁。宣统三年 (1911) , 真达法师住持本寺, 与妙真法师协力大举复兴堂舍, 殿宇渐全, 越为江南名刹。

“文革”中, 灵岩山寺遭到破坏。从1979年起, 陆续得到修复。1980年末创办了“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1983年, 该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藏经楼内藏有佛经47, 000余卷, 其中有元代《普宁藏》之孤本;此孤本原系康有为珍藏, 几经辗转始入寺。

《碛砂大藏经》:40册, 该藏刊刻于南宋时期, 近代于陕西开元、卧龙两寺发现。《频伽大藏经》:100册, 民国初年以日本《弘教藏》为底本所刊行。《洪武南藏》:四川省佛教协会, 1999年开始出版。《宋藏遗珍》:收集了《金藏》中的珍本佛典。《中华大藏经》 (大陆版) :106册, 以《金藏》为主要底本而成。《普慧藏》 (《民国增修大藏经》) :线装一套, 21函100册。《敦煌大藏经》:63册, 是一部以北京所藏敦煌写本为主的佛教丛书, 台北前景出版社。《敦煌宝藏》:140册, 黄永武主编, 台湾新文丰出版社。《佛光大藏经》:新式标点本, 本馆藏有《阿含藏》、《禅藏》、《般若藏》、《净土藏》四种。《百衲藏》: (金陵刻经处本刻版) 《永乐北藏》:奉明成祖敕命编纂的一部大藏经, 计收佛教典籍1, 662部、6, 930卷、693函, 据故宫博物院珍藏明初版为底版影印。

三、苏州寒山寺藏书的历史与特色

寒山寺, 坐落在苏州古城西阊门外七里古运河畔, 毗邻枫桥, 曾称枫桥寺。坐东朝西, 门对古运河, 旧临官道, 今属江苏省苏州市金阊区枫桥镇。其创建年代已不可详考, 相传始于梁武帝天监年间 (502~519) , 初名“妙利普明塔院”。 (首见《吴郡图经》, 后《吴郡志》、《姑苏志》、《百城烟水》、《苏州府志》等地方史志均沿其说以至于今)

寒山寺历史上曾有藏经, 明万历四十年建藏经阁 (即龙函阁) 。当时藏经版本, 已无文献记载, 按时代推定, 当系永乐南藏。咸丰十年战火, 经籍与寺舍几归于尽。“文化大革命”浩劫中, 为保护藏经, 性空书写毛主席语录封在经橱上, 使藏经免遭“破四旧”的毁坏。后重建藏经阁及新建佛教图书馆陆续入藏了一些珍贵经籍。

《清版藏经》保存在寒山寺藏经阁, 通称为《龙藏》。该藏刻印于清雍正十三年 (1735) , 全藏以千字文排编, 从天字至机字凡724字, 每字一函, 每函十册 (卷) , 计7, 240册 (卷) 。雍正时命撤出73册, 如《楞严蒙钞》, 钱谦益著, 60本, 因此色字至勉字六函无书。这样全藏只有7, 167册, 外加目录5册, 序文1册, 共计7, 173册, 保存完整。现龙藏是乾隆三年 (1738) 在北京以北藏为底本 (略有增减) 刻印而成, 属梵筴式, 现为镇寺之宝。

《龙藏》在藏经楼上设8橱存放, 每橱9层, 每层10函, 每函10册。各橱题名依次为:贝叶灵文;皇图永固, 帝道遐昌;三乘圣教;钦赐龙藏;钦赐龙藏;昙花现瑞;佛日增辉, 法轮常转;大龙全经。在“龙”函中有“御制”、“大清雍正十三年四月初八日”字样。右下方并有一方圆章“隆庆常住”, 系隆庆寺请来。

《房山石经》即《房山云居寺石经》, 为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石刻佛经, 存于北京市房山县大房山中。隋末唐初幽州沙门静琬 (?-639) 首先在此刻藏石经, 以后历代继续增刻, 至清康熙三十年 (1691) 止;以盛唐、辽、金时期所刻数量最多, 分别藏于石经山上九个石洞及云居寺西南地穴中。1956~1958年中国佛教协会对石经进行调查、发掘和整理, 共有大小经版15, 000余块, 刻有佛经1, 000余部、3, 400余卷。有些刻经题记中, 还保留唐天宝 (742~756) 至贞元 (785~805) 年间北方某些州郡行会名称, 对研究当时工商业, 亦有参考价值。

四、结束语

苏州古代寺院藏书作为寺庙文化的一部分, 它是宗教文化和民族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寺院藏书多是汉文经籍, 一些佛经传入苏州, 同时苏州的一些佛经也流向内地, 在不断的佛经流通中, 一方面使苏州古代佛教事业得到发展, 藏书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也促进了苏州写经、刻经事业得到发展。特别是在明清时期, 寺院起到学校的作用, 僧侣也是老师, 既教儒学也教佛典, 对社会起到了普及教育的作用, 这对推进苏州古代文化发展的意义是深远的。

摘要:苏州古代寺院藏书是苏州古代图书事业的主体之一。苏州古代寺院藏书一方面使苏州古代佛教事业得到发展, 藏书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也促进了苏州写经、刻经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苏州,寺院,藏书,贡献

参考文献

[1]韩荣钧.书院教育对扬州学派的影响[J].滨州学院学报, 2012.1.

[2]陈炬弘.元代书院刻书事业述略[J].图书与情报, 2006.2.

[3]真理.试论明代书院藏书[J].江西图书馆学刊, 2005.4.

[4]李嘉球.苏州状元[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2.

13.苏州的散文《苏州的秋天》 篇十三

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是一个诗意的季节!我喜欢秋天,经过暑夏炎酷的炙烤,可谓:清风徐来,有凄清之凉,信安体之时节,诚养神之天气矣。

有诗云:春云夏雨秋夜月,然则江南苏州当属繁华,夜间赏月也是一件奢侈的事。一来潮湿天气多变,彤云蔽月;二则灯红遮天,月色羞涩,待到秋季,秋高气爽,天高云淡,苏州的月色也是迷人的,或皎皎孤月,或霁月偶逢;月明星稀,照燿在河道,银蛇起舞,波光粼粼,随着乌篷船划过的微波中闪烁荡漾,月色懒散地洒落于湖中,水波不兴,鱼龙潜跃,随着月光追逐水月,吞月之鱼,细语嗔笑。

俗话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话说这秋天有初秋,仲秋和深秋之分。来苏州的这几年,每逢初秋,便是细雨绵绵,淫雨霏霏,淅淅沥沥,真是一场秋雨一场凉啊,前几日还是夏日炎炎,每天夜睡凉席,空调对吹,蚊香氤氲缭绕,冰镇啤酒来降温,爱人的体温似乎也经过火焰山的洗礼,尴尬的躲避不及。

今立秋之后,秋雨袭来,温度骤降,凉风陪伴,风清心淡。让我不禁心情凉爽起来,散步暇观,吟赏烟霞。泼墨抒情,想起诗豪刘禹锡《秋词》中写到: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是的,秋天的美,是诗意盎然的。毛公年少秋季游长沙感慨万千,便挥笔诗就: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秋天是诗意的,也是豪装的,更是正义凛然的。范仲淹在《渔家傲》中有: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的慷慨,辛弃疾有: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激昂。鬼才李长吉有诗云: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的豪情。秋天的凉,在诸多诗人的笔毫下,豪气冲天,山河悲壮,霁月光风,风轻云淡。让人感觉秋天就是一个豪装的汉子,他明朗,他担当,他坦荡,悠然自得,闲云野鹤。

我喜欢秋天,至若细雨盘旋,可以屋居终日,或睹书泼茶,或静心酣睡,梦中滴滴嗒嗒,摇曳若仙,勾起我陇右獂道的家人,不知他们此刻可好?细细品酌:雁过也,却是旧时相识的涩味。若夫风清云淡,晴空万里,可以踏着清风,留恋即将逝去的美景,残阳如血,高雁排空,秋季当好。

江南本妩媚,深秋也不像北地飔风肆掠。秋季,不似春天的耕耘劳碌,没有夏季的酷热难当。更不会有冬天凛冽刺骨的寒风。我向来喜欢凉爽的.秋天,亦喜欢苏州的秋天,时逢初秋,天气转凉。走在街道,男子没有了袒胸露乳的必要,少年没有裸漏纹身的藉口,香樟树还是那么绿,美女裙裾依然,窈窕娴静,步调轻盈,媚于语言。媖姑美女们多有爱美者,于是她们生怕寒冷暨来,只能待到来年才能展示她们火辣的体态,每天换不同的夏季服饰,来满足她们小小的爱美虚荣之心,今天旗袍,明天黑色蕾丝袜,后天超短裙,在丝丝凉意中抱怨天气的多变,不时寒气习习,寒噤不断。苏轼有云:噫,尔何为其然也?

苏州的秋天,正是游山玩水的好时节,秋水无声,有凤来仪,曲径通幽,寂水远引,秋高气爽。八月桂花香天下,喜迎五湖四海客。太湖湖畔,橘子挂满树梢,秋风送爽,树杪点头, 临池而渔,鳜鱼鲜肥。阳澄湖的大闸蟹闻名遐迩,食之令人寿,只是多有挂羊头,卖狗肉的经商者,欺骗消费者。

一年一度秋风劲,美丽之秋辗转又来,长空雁叫,残阳如血。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秋无声,秋天正仪静体娴,柔情绰态的踏步走来,愿我们珍惜美丽的凉爽秋天。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待到寒流及至,再慢慢回味秋之魅,秋之美。

14.苏州建设“智慧城市”的定位思考 篇十四

一、对智慧城市的理解

IBM在《智慧的城市在中国》白皮书中,将智慧城市定义为:可以充分利用所有今天可用的互联化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控制城市运营,并优化有限资源使用情况的城市。IBM“智慧城市”的理念把城市本身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城市中的市民、交通、能源、商业、通信、水资源构成了一个个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形成一个普遍联系、相互促进、彼此影响的整体。借助新一代的物联网、云计算、决策分析优化等信息技术,通过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的方式,可以将城市中的物理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和商业基础设施连接起来,成为新一代的智慧化基础设施,使城市中各领域、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显现出来。

因此,IBM定义的实质是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IBM公司更多的是从其公司战略转型目的出发,更多是站在技术应用层面阐述如何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使城市资源更加优化,使城市更加充满活力,使城市运作更加高效。

但是,城市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综合体,仅有智慧的技术是不够的,还必须汇聚人的智慧,赋予物以智能,这样才能实现经济社会活动最优化和人类生活便捷化、智能化。所以建设智慧城市既要建设高效城市、增值城市、科教城市和低耗城市,也要建设人文品质型城市和生态友好型城市。

二、苏州的城市特色

(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当人们吟诵这首意境悠远的千古名句的时候,自然会想起那充满历史气息的姑苏古城。谈起苏州,有人想到的是绚丽的苏绣,有人想到的是婀娜的古典美人,有人想到的则是精致的园林。苏州是座可以给人带来太多故事,太多想法的城市。

苏州,古称吴、吴都、吴中、东吴、吴门,现简称苏。苏州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已有4000多年,公元前514年建城,是我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4个重点环境保护城市之一。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始定名为苏州,以城西南的姑苏山得名,沿称至今。

(二)优越的地理位置

苏州位于长三角东部,土地面积为8488.42平方公里。东临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是江苏省的经济、对外贸易、工商业和物流中心,也是重要的文化、艺术、教育和交通中心,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长三角重要中心城市之一。苏州四通八达的铁路和公路交通网与全国各大城市相连。另外,苏州还是我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内河航运港口、江苏的第一大港。这些都为苏州的城市发展提供了天然的优势。

(三)强劲的经济实力

历史赋予了苏州生命,而苏州也赋予了历史新的面貌。自从改革开放后,苏州以旅游、贸易、制造等产业为基础,以优势行业、新兴行业、民生行业和高技术行业为带动,整体经济获得了迅猛发展。2008年苏州地区生产总值为6701.29亿元,居全国主要城市第5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18630.13亿元,居全国主要城市第2位;进出口总额2285.26亿美元,居全国主要城市第4位;实际利用外资为81.33亿美元,居全国主要城市第2位;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867元,居全国主要城市第9位。2009年苏州成为除上海之外的我国第二大工业城市。这一切都使苏州再次呈现出“风物雄丽为东南冠”的气质。

(四)创新开拓的人文精神

苏州秉承“开拓、创新、融合”的城市精神,具有敢抓机遇、善抓机遇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30余年苏州取得巨大成就,就是因为抓住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从而为苏州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建设智慧城市,是苏州面临的又一次新的、难得的发展机遇。

(五)良好的人才队伍和自主创新优势

在刚刚过去的“十一五”期间,苏州市科技投入持续增长,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增强,科技人才集聚优势日益凸显。现在,苏州人才总量达到100万人,每万人拥有人才数1461人,这在全国同等城市中位居前列。同时,苏州市引进海外人才数累计已经超过5000人,纳入国家、省高层人才引进计划的人才数量更是居于国内地级城市前列。目前,苏州还成为唯一拥有3个国家高新区的城市,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从3家增至20家,并建有33家创业孵化器,孵化面积达136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规模位居江苏省前列。

(六)完善的数字信息基础设施

“十一五”以来,苏州市通过实施“数字苏州”建设使城市信息化、数字化取得了显著成效,信息化指名列江苏省第一,数字化整体水平位居国内大中城市前列。“数字苏州”建设期间,苏州市宽带IP城域网全覆盖了五市七区,数字传输主干网带宽达到400G,城域网出口带宽超过600G。到2010年底,完成了光纤网络的无缝覆盖、城域DWDM建设、MSTP专网建设和IP城域网的升级改造,全市宽带用户数已达203万户,接入率达96.82%。各级党政机关和社区(村)上网率达到100%,全市有线数字电视普及率达到100%。苏州在江苏省率先建设了人口数据库(含外来人口)、法人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政务信息数据库和自然资源与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等“五大基础数据库”;率先开展了市级政务网络管理中心、政务数据中心、数字认证中心和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等“四大中心”建设;率先开展了数据交换平台、协同工作平台等“两大平台”建设。苏州市已有64%以上的企业建成了ERP系统,60%以上的企业开展了电子商务建设。此外,苏州已建成苏州市基础地理信息平台、苏州数字城市三维基础平台及“数字城管”、“数字交通”等各类数字化信息系统近百个。

三、苏州的城市发展战略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持苏州古城的传统面貌,尤其是保证自然环境不受破坏一直是苏州市政府不断思考的问题。最终,苏州市确定了“科技、山水、人文”的基本建设方向。

“十二五”是苏州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五年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建设宜居新苏州、打造创业新天堂、共筑幸福新家园”。其中人居生态环境和人民幸福指数计划要走在全国前列。同时为进一步强化科技对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支撑引领作用,苏州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到2015年,将苏州基本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战略目标。

四、苏州建设智慧城市的定位思考

根据前述对智慧城市的理解和苏州城市特色,结合苏州城市发展战略,笔者认为“智慧苏州”建设既涉及到城市环境信息获取、处理、管理、服务全流程的信息化系统,又涉及到“智慧城市”理念、理论和技术上的创新和具体运用,同时还涉及到苏州城市的人文传承与发展。因此,苏州在智慧城市建设的定位中,应考虑到以下几点:

(一)坚持“绿色、泛在、协同”的定位指导思想

从苏州城市发展战略出发,考虑到苏州的特色和优势,苏州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应坚持“绿色、泛在、协同”的定位指导思想。“绿色”,是指苏州智慧城市建设应围绕节能减排和优化环境进行谋划建设,以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藉以提高城市的宜居度;“泛在”,即实现各城市内和城市间在智慧技术支持下的跨越时空的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的网络数字信息联系,使各类资源的效能最大化和最优化,藉以提高市民生活和工作的便捷度;“协同”,就是要实现城市社会管理各要素间的整合转型,以信息集群为基础,实现跨系统应用集成、跨部门信息共享、跨网络融合互通,体现城市反应的即时性和适时性,藉以提高城市管理的灵敏度。

(二)明确兼顾技术特点和人文特色的创新型定位目标

从技术上分析,“智慧苏州”是由各种不同角色、不同类型、不同功能、不同结构、不同平台的复杂系统和服务按照统一的标准松散耦合形成的一个结构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计算机、网络通信、地理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等技术。这个系统工程的建设必须对其技术体系结构进行科学的设计和详细的论证,明确其需求体系、平台体系、信息资源体系和标准体系,准确定位建设目标、服务对象、服务机制、服务内容,精确描绘建设的总体思路、技术途径和实施步骤,以及所能达到的效能、效益、效果,为项目的具体实施提供依据。

从人文的角度思索,“智慧苏州”不仅仅是纯粹的科技概念,应该也是吴地文化、人文精神的名片,必须为苏州城市思想文化传播提供新的载体,催生新的文化业态,以独特的方式增强吴地文化的表现力、吸引力和感染力。通过人机的同体和信息的直接耦合,并同步培训和拓展人的智慧,使作为城市主体的人获得智慧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带给公众更美好的生活体验。

(三)构建支撑智慧定位主题的顶层体系架构

在“绿色、泛在、协同”定位的基础上,“智慧苏州”顶层体系架构应该是更多的支撑城市的主题,包括: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创新、高效、服务主题,城市运转中的严密监测、精确和协调主题,居民生活幸福当中的便捷、低碳、健康主题,和谐社会方面的平安、绿色和诚信主题。使智慧城市和智慧人文协调发展,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提高城市智慧,以创造人文环境和科技环境来增加城市智慧。

(四)确定融合提升的产业定位方向

在原有信息基础设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培育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结合苏州已具有的工业基础,确定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提升的产业定位方向。一是建设产业基地:建设辐射全市的“智慧苏州”产业载体。产生多个千亿级工业园区产业以及众多新兴产业,形成创新资源高度聚集的产业集群。二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包括软件产业、软件服务业、高端信息产品服务业和物联网设备制造业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培养骨干企业:培育一批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智慧产业”设备制造企业、中间件生产企业、系统集成企业和解决方案提供企业,扶持一批具有领先商业模式的“智慧苏州”运营和服务企业,聚集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占领技术高端的专业企业,促进“智慧苏州”应用市场和产业链形成。四是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大力推进“智慧苏州”关键技术攻关,强化技术对产业的支撑引领作用。研究制定一批智慧城市标准规范,并争取上升到国家级标准规范。

五、结论

总之,苏州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应结合苏州城市发展战略目标,兼顾苏州城市特点和人文特色,依靠自身经济和信息优势进行定位。在新一轮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中,苏州应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提高苏州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途径,以智慧城市建设作为转型发展的载体、创新发展的支柱、跨越发展的动力,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在定位中,苏州应以智慧基础设施建设、智慧产业建设、智慧政府建设、智慧人文建设为突破口,争取建成国内先进、全球有影响力的“智慧城市”高新技术研发基地和国家创新型城市,从根本上提高苏州整体城市的综合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IBM公司.智慧的城市在中国[EB/OL].http://www-900.ibm.com/innovation/cn/cities/pdf/white_paper_0924.pdf

[2][美]施奈德(Schneider,G.P)/成栋.电子商务第七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3]陈劲.绿色智慧城市[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09

[4]姚万华.用智慧谋划“智慧城市”[J].中国信息界,2010(1)

上一篇:调查访问策略下一篇:X中心学校控辍保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