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三史”试题(选择题专练)

2024-11-07

“新疆三史”试题(选择题专练)(共7篇)

1.“新疆三史”试题(选择题专练) 篇一

“新疆三史”试题(含答案)

姓名:________ 分数________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答对一题得 2分,共 20 分)

1.公元前______ 年,西域都护府的建立,标志着西汉在西域统治的确立。2.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的民族融合呈现出________趋势。

3.702年,唐设___________都护府取代金山都护府,管理西突厥故地。4.《突厥语词典》的作者是___________。

5.柯尔克孜族的著名史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清朝前期清政府在天山以南的其他地区,保留了__________的行政制度。7.1851年8月,中俄签订_____________________。

8.1937年10月,_____________________,标志着新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9、1948年8月1日,新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伊宁成立。10.1949年10,_________ 任新疆省主席。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答对一题得 2分,共 50 分)

1、新疆除东南联接甘肃、青海,南部联接西藏外,从东北至西南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及印度等八国接壤,边境线长()公里,是中国边境线最长、对外开放口岸最多的省区。A、5600 B、4600 C、5000

2、阿尔泰山位于新疆最北部,是中国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的界山,总长近2000公里。阿尔泰,蒙语的意思是()。A、银山 B、金山 C、冰山

3、新疆新石器时代遗存的典型代表是()。A、交河故城沟西台地 B、呼图壁县康家石门子岩画 C、伊犁特克斯八卦城 D、哈密七角井和吐鲁番阿斯塔那

4、新疆古称西域,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公元前()年,西汉中央政府在轮台设置西域都护府,是西域的最高军政机构。西域都护府的建立,标志着西汉在西域统治的确立,西域从此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A、80年 B、70年 C、60年 D、50年

5、东汉相继镇守西域的父子将军是()。

A、司马迁父子 B、窦固父子 C、班超父子 D、张骞父子

6、公元()年,班超出使西域,证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体现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历史见证。A、74 B、73 C、93 D、78

7、公元七世纪,被包括西域在内的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的皇帝是()。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隋炀帝

8、唐代“安西四镇”是()。

A、哈密、伊犁、阿克苏、吐鲁番 B、龟兹、于阗、疏勒、碎叶 C、塔城、库尔勒、库车、若羌 D、尉犁、焉耆、莎车、和田

9、()年,清朝政府在新疆设臵伊犁将军,伊犁将军是新疆的最高军政长官,权限之大,统辖地域之广,在当时全国驻防将军中首屈一指。A、1777年B、1762年C、1768年 D、1770年

10、博州西部文化广场的西迁广场和东归广场,反映公元1770年冬土尔扈特部的东归壮举,是十八世纪最大的惊天动地的民族大迁移事件,也是一次极为悲壮的爱国行动。率领土尔扈特部东归的首领是()。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拔都 D、渥巴锡 11、1875年5月,清政府任命()为钦差大臣,总统收复新疆。前敌指挥是刘锦棠。

A、林则徐 B、左宗棠 C、刘锦棠 D、白彦虎

12、左宗棠在《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19中,曾记载 “吐鲁番地土肥沃,尚惜渠失修,沾润不遍,林文忠公戍边时,需修伊拉里克河渠。考其遗法,亦止于渠中凿井,上得流水,下通泉脉,故引灌不穷。”请问林文忠公是指()。A、林伯渠 B、林语堂 C、林则徐 D、林彪

13、在以下古迹中,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与四川的都江堰、广西的灵渠并列,被誉为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的是()。A、二道桥大巴扎 B、坎儿井 C、楼兰古城

14、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于()。A、1950年10月 B、1952年10月 C、1954年10月 D、1956年10月

15、中国共产党派遣党员和干部到新疆开展工作是从()开始的。A、从大革命时期开始的 B、从土地革命时期开始的 C、从抗日战争前夕开始的 D、从解放战争开始的

16、()年,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成立,标志着新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先后有四任党代表在这里工作过,他们是陈云、滕代远、邓发和陈潭秋。A、1935年; B、1937年; C、1940年; D、1942年; 17、1946年12月,一位少数民族代表借赴南京参加国民大会之机,冒着危险两次秘密到中国共产党代表驻地拜会中共代表董必武,请求中国共产党人派人到新疆工作,并直接领导三区革命,这位新疆少数民族代表是()。A、阿合买提江 B、达列力汗 C、阿巴索夫 D、伊斯恰克伯克

18、在维吾尔族以外的新疆其他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还成立了哈萨克、回、柯尔克孜、蒙古等4个民族的()个自治州,以及哈萨克、回、蒙古、塔吉克、锡伯等5个民族的6个自治县,还有43个民族乡。新疆是全国唯一的三级(区、州、县)自治地方俱全的自治区。A、3 B、4 C、5 D、6

19、大型维吾尔族古典音乐套曲(),在新中国成立前已濒于灭绝,自治区人民政府将其列为重点抢救的艺术品种,组织力量搜集、整理,现已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A、十二木卡姆 B、麦西来甫 C、阿肯弹唱 20、大力弘扬()的新疆精神

A.爱国、感恩、勤劳、互助、开放、进取

B.爱党、爱国、团结、互助、开放、进取 C.爱国、感恩、团结、互助、改革、开放

21、和田地区喀拉喀什河渠首纪念馆纪念的是和田各族人民群众的好干部王蔚同志的事迹,他一生扎根和田,经手设计建造了()座水库。A、45 B、55 C、58座半 D、60

22、民族是人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有共同()、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A、语言 B、文字 C、服饰 D、饮食

23、至清末,新疆已经生活着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回、柯尔克孜、塔吉克、满、锡伯、乌孜别克、达斡尔、俄罗斯、塔塔尔等()个主要民族。A、12 B、13 C、14 D、15

29、新一轮对口支援新疆工作的重要决策,是中央新时期新疆工作总体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的战略举措。

A、深化改革开放 B、贯彻两个大局思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C、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新疆发展

3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于()施行。A、2010年2月1日 B、2010年1月1日 C、2009年12月31日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答对一题得 6分,共30分)1、199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关于语言文字颁布了什么条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设置了什么机构,正式将西域纳入版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什么时间成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股势力”是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新疆“三史”是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1、60 2.铁勒化 3.北庭 4.马赫穆德〃喀什噶里 5.《 玛纳斯 》

6、伯克制 7.《 中俄伊塔通商章程 》8.八路军驻疆办事处成立 9.保卫和平民主同盟 10.包尔汉

二、ABDCC BCBBD BCBCC BCCAA CABAA

三、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条例》

2.西域都护府。

3.1955年9月30日。

.4.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

5.新疆历史、新疆民族发展史和新疆宗教演变史。

2.历史(新疆三史)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2、3、4、1、2、认识到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对新疆的主权从汉代就开始确立。

了解和认识历朝对新疆的统治以及新疆与内地的联系,说明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通过对新疆地方史的学习,了解新疆的和平稳定对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的意义,培养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思想。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了解“西域”与“新疆”的概念;新疆与内地的经济联系;新疆与内地的文化交流。

了解历代中央政权对新疆的行政管理;了解历代中央政权在新疆设立的军事机构与驻军;了解历代中央政权在新疆实施的赋税制度与法律制度;了解新疆各族人民对祖国的认同。3、1、2、3、知道新疆涌现的英雄人物和考古发现

通过收集新疆的有关资料,出墙报或历史小报,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分组采访,整理成文或制成短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设计发散性的问题,注重探究式学习,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过程与方法: 知识与能力:

教学思路

教学重点: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教学难点:新疆地方发展的历史

教学设计

一、教师导入

新疆由于地处欧亚大陆的中心位置(目前亚洲大陆的地理内心点位于乌鲁木齐市、欧亚大陆的内心点位于新疆塔城地区的托里县),在西方航海时代没有到来之前,新疆是亚洲的中国内地经济与欧洲的地中海经济的最大枢纽,形成了以中国丝绸为主要商品的贸易路线,即古代著名的陆地丝绸之路。与此同时,新疆也成为东西方古代灿烂文明传播、交融和创新的辉煌之地。陆地丝绸之路分别沿蒙古大草原、塔里木盆地北缘和南缘,形成三条连接中原工商业、蒙古畜牧业和西域农耕业的经济纽带,使古代中国的内地经济与西北、西域经济紧密地融合起来,促进了中国各民族、各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古代格局。让我们一起学习新疆的历史,增加对新疆的了解。首先我们一起学习历朝对新疆的统治吧!

二、传授新课

1、师生共同学习新疆的地方史,并进行归纳概括

(1)汉代西域

A匈奴在西域

B张骞出使西域 C乌孙与汉联姻

D西域都护府的建立 E班超在西域

F汉代治理西域的措施 G经济和文化

公元前60年(汉宣帝神爵二年),设置“西域都护府”。当时,匈奴统治层内部发生**,驻守西域的匈奴日逐王贤掸“率其众数万骑”自愿归服汉朝,西汉王朝委任郑吉为“西域都护”,驻乌垒城(今轮台县境内),治理西域全境,西域各地的首领和主要官吏均接受西汉赐予的印绶。西域都护府的设立,标志着西汉开始在西域行使国家主权,新疆成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一个组成部分。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西域

A鲜卑、柔然、高车、琰达在西域

B中原政权对西域的管理 C高昌王国

D突厥汗国的建立和分裂 E经济和文化

公元221年,三国(魏、蜀、吴)曹魏(公元220年-公元265年)政权继承汉制,在西域设“戊已校尉”,治设高昌(吐鲁番),后又置西域长史以对西域各地诸多民族进行管理。西晋(公元265年-公元316年)末年,前凉政权(公元301年-公元376年)创建者张骏发兵西征,占领高昌地区,设立高昌郡。北魏王朝设置鄯善镇、焉耆镇,加强对西域的治理。

(3)唐代西域

A唐朝统一西域

B唐朝在西域的军政建置 C回纥汗国和回颚西迁

D经济与文化

隋唐时期,中央政府加强对新疆的统治。公元六世纪末,隋朝统一中原,隋炀帝(公元604年-公元618年在位)即位之初,就派遣吏部侍郎裴矩到张掖、武威主管与西域的互市,了解西域民情。公元608年,隋军进驻伊吾,建筑城郭,设鄯善(今若羌)、且末(今且末西南)、伊吾(今哈密境内)三郡。

(4)宋代西域

A高昌回鹘王国

B于阗王国 C喀唻汗王朝

D西辽王朝

五代宋辽金时期,因中原地区诸朝争夺统治权而无暇顾及西域,西域出现了几个地方政权并列的局面。其中主要有高昌、喀喇汗和于阗等地方政权,但它们同中原诸王朝都保持着密切关系。

(5)元、明时期的西域

A蒙、元对西域的统治

B东察合台汗国 C叶尔羌汗国

D准格尔部的兴起 E经济、文化和宗教

元朝时期成吉思汗完成对天山南北的政治统一。蒙古汗最初设立“达鲁花赤”(蒙古官名,意为镇守官)、“别失八里等处行尚书省”等军政管理机构,对西域进行军政管辖。元朝建立后,在发展西域各地社会经济的同时,在吐鲁番地区设立提刑按察司,以后,又在吐鲁番等地建立交钞提举司(印钞机构)和交钞库等机构,设置“别失八里元帅府”以总管派往该地的“新附兵”(元朝以俘降的南宋士卒组成的军队)屯垦事务,派兵到和阗、且末等地屯田,在别失八里设立冶场“鼓铸农具”。

(6)清朝统一的新疆

A统一天山北路

B统一天山南路 C清朝前期对新疆的治理

D土尔扈特部落回归祖国 E平定张格尔之乱

清朝政府对西域的统一规模和管辖范围。1757年,清朝平定长期割据西北的准噶尔政权。两年后,清朝平定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大、小和卓(大和卓波罗泥都、小和卓霍集占)叛乱,巩固了对西域各地的军政统辖。在管理制度方面以1762年设立的“伊犁将军”统一行使对天山南北各地的军政管辖,官府驻地在“惠远城”(今霍城县境),分设都统、参赞、办事、领队大臣管理各地军政事务。

(7)两次鸦片战争时期沙俄对新疆的侵略

A沙俄对我国西北边境的早期入侵

B不平等的《中俄伊塔通商章程》C屈辱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D新疆各族人民的抗俄斗争(8)阿古柏、沙俄对新疆的入侵

A吏治腐败

B1864年农民大起义 C阿古柏入侵与新疆各族人民反入侵斗争

D沙俄侵占伊犁与伊犁人民的抗俄斗争

E俄、英殖民主义同阿古柏的勾结(9)清朝收复新疆

A中国军民驱逐阿古柏

B中俄交涉与《伊犁条约》 C新疆建省

D帕米尔问题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新疆受到沙俄等列强的侵略。1875年,陕甘总督左宗棠就任钦差大臣,督办新疆事务。到1877年底,清军陆续收复了中亚浩罕汗国(费尔干纳)阿古柏侵占的天山南北诸地。1881年2月,清政府收复被沙俄强行占领长达十一年之久的伊犁。1884年,清政府正式在新疆建省,并取“故土新归”之意改称西域为“新疆”。新疆建省,是清朝政府对历朝各代治理新疆的一次重大改革。

2、新疆与内地的联系

(1)师讲授“西域”与“新疆”两个不同的概念

今天的新疆古时候属于泛称的西域。2000多年前汉代史籍中首次出现西域的概念,其地域泛指玉门关、阳关以西的地方,历史上也泛指历代中原王朝的西北部地区。尽管各朝史籍对西域的记载范围不同,但其中心部分都包括今天我国新疆在内的中亚地区。

(2)讨论新疆与内地的经济联系

从历史到当今,新疆与内地的经济发展源远流长,并且越来越密切。正如新疆各民族之间形成的“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三个离不开一样,新疆与内地之间的经济社会的促进关系更是相互离不开。

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整体增强,作为中国主要的资源战略基地,新疆对中国经济的能源、矿产以及其它轻工产品的原料供给越发重要,以霍尔果斯、阿拉山口、红旗拉埔等新疆主要的陆路开放口岸,不仅是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更是中国向西战略的进出口基地。因此,新疆的资源、区位优势在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中会越来越重要。

另一方面,内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多可供利用的条件。大量的内地资本、先进技术、科技管理人才,随着新疆的发展,源源不断地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自发涌入新疆各地区,形成了新世纪的新疆开发“新热潮”,增添了新疆经济的巨大活力。如塔里木油气田的开发,在沙漠上造就了新的绿洲和在戈壁上推动了中国西部最有魅力的库尔勒市发展,兵团人在荒漠戈壁滩上建成了世界闻名的军垦城市石河子市,南疆重镇喀什已经成为中亚地区最为重要的旅游、商贸、文化传播的现代城市,一年一度的喀什中亚地区经济贸易洽谈会是中亚规模最大、最为隆重、最具吸引力的盛会。

第三个方面,新疆经济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与融合,形成了各民族共同开发、建设新疆的美好局面。由于新疆北部的哈萨克族是以牧业为主、新疆南部的维吾尔族以农业为主,这种以天山为界导致的生产力自然分工,长期以来受制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使南北疆地区的发展各自相对独立,缺乏真正的互补与促进,这是新疆经济多年来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随着新疆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在资本、技术、贸易、人员交流的带动下,南北疆的经济融合速度日益加快,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回族、蒙古族、塔吉克族、锡伯族、俄罗斯族等少数民族逐渐担当起发展新疆、建设新疆的重任,这些少数民族也分享了越来越多改革开发的发展成果。

可以说,从历史上新疆的开发,直至新疆现在的快速发展,都验证了新疆经济与内地的密不可分、新疆各个民族与内地民族之间的密不可分、新疆与内地国土的密不可分、新疆的主权与中国人民的主权密不可分。

(3)生结合身边实际生活讨论新疆与内地的文化交流

一、新疆与祖国内地交往交流交融历史悠久

二、新疆与祖国内地交往交流交融为中华文明做出贡献

三、汉族先进文化的传入促进了新疆的发展

3、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师讲授历代中央政权对新疆的行政管理

(2)师讲授历代中央政权在新疆设立的军事机构与驻军(3)师讲授历代中央政权在新疆实施的赋税制度与法律制度 总结: 新疆各族人民对祖国的认同是任何东西都隔离不断的!

4、英雄人物和考古发现(1)解忧公主

汉代史学家班固撰写的《汉书》中记载了一个解忧公主,她是第三代楚王刘戊的孙女,她在出使乌孙和亲的细君公主去世后,为了维护汉朝和乌孙的和亲联盟,也奉命出嫁到西域的乌孙国。

她一生经历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朝;曾嫁予三任丈夫,皆为乌孙王。解忧公主在乌孙生活了半个世纪,她一直活跃在西域的政治舞台上,积极配合汉朝,遏制匈奴,为加强、巩固汉室与乌孙的关系作出了贡献。年逾七十之时,上书给汉朝皇帝陈述思乡之苦,请求把自己的遗骨埋葬在故国(《汉书·西域传》:“公主上书言年老土思,愿得归骸骨,葬汉地。天子闵而迎之,公主与乌孙男女三人俱来至京师。是岁,甘露三年也,时年且七十,赐以公主田宅奴婢,奉养甚厚,朝见仪比公主。后二年卒。”)。甘露三年回到汉朝,天子怜悯她的境遇,亲自出城迎接解忧公主的归来。每逢上朝,解忧公主的礼仪待遇和皇室公主一样。

(2)库车新古墓

4月8日,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部城镇库车县的一个闹市区里,一处1700多年前的古墓群再度引发了中国考古界的热切关注;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负责人证实,库车县友谊路晋十六国时期砖室墓入选“2007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数月前,这里曾因发现晋十六国时期砖室墓而轰动考古界。这也是新疆首次发现的典型的汉式砖室墓。

权威人士称,这批墓葬的发现。“填补了新疆考古史上的空白,”对研究和探讨晋十六国时期中原王朝和西域绿洲城邦国间政治、文化、经济关系及丝绸之路历史,“具有重要历史、考古价值”。

那么,从这批古墓葬的遗迹中,考古人员又捕捉到了哪些历史信息呢?专家们介绍说,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战时繁乱。先有魏蜀吴三国并立,西晋短暂统一,其后 东晋与十六国南北对立,整个中原处于大动荡,大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此时,包括龟兹在内的西域原有的几十个地方政权,也在进行激烈的兼并,但中原各政权对西域钱冠设职、推行政令、从未中断。

专家们分析说,砖室墓的形制,与河南、甘肃、青海等地发现的晋十六国时期砖室墓非常相似。其墓葬构筑方式、用材规格、砖雕风格等,又与酒 泉、嘉峪关的魏晋壁画墓、敦煌佛爷庙湾墓地、大通上孙家寨墓地等魏晋时期的墓葬极其相似的。出土的部分遗物也与佛爷庙湾墓地、祁家湾墓地、酒泉、嘉峪关魏晋壁画墓、大通上孙家寨墓地等魏晋墓出土的欺侮相似或相同,墓葬的年代应该与甘肃河西地区的晋墓相近。

显然,这批墓葬的形制为典型的汉式墓葬,形制和营造方式显示出墓葬存在等次规格的差异。从墓葬形制、布局并结合出土随葬品的情况来看,所反映的丧葬文化特点受到了中原汉文化传统的直接影响。“这是在新疆首次发现的典型汉式砖室墓。”于志勇等考古研究人员认为。

至于葬者的身份,专家认为:“可能是深受传统汉晋文化影响的龟兹国贵族,抑或是居住在龟兹地区的汉地吏民、屯戍军吏或河西豪族移民。”

(3)霍去病的故事

霍去病(前140-前117),汉族,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西南)人。中国西汉武帝时期的杰出军事家,是名将卫青的外甥,任大司马骠骑将军。好骑射,善于长途奔袭。霍去病多次率军与匈奴交战,在他的带领下,匈奴被汉军杀得节节败退,霍去病也留下了“封狼居胥”的佳话。

三、课堂小结

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是我国各民族长期共同团结奋斗的结果。不仅人口众多、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汉族起了主导作用,各少数民族也发挥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心向祖国,心向统一,是我国各族人民优良的历史传统。即使一些边疆民族地区一时处于割据状态,身处这些局部地区的少数民族谋求统一的作为,也为全国的大一统创造了必要条件。正是中华民族的这种无比强大深厚的内聚力,为中国广阔疆域的确立奠定了坚如磐石的基础。[思考题]

1、如何认识国家与民族的关系?

2、简述古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过程。

3、新疆作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标志是什么?

4、用史实说明古代新疆与内地密不可分的经济与文化联系?

5、用史实说明新疆各族人民对祖国的认同。

6、为什么说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生活聚居的地区?

7、当代中国和新疆的民族分布有什么特点?

8、为什么说新疆是各族人民共同开发和建设起来的?

9、新疆民族历史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课后参考书目]

1、吕一燃编:《马克思恩格斯论国家领土与边界》,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2、卢勋、杨保隆等著:《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民族出版社出版2000年版。

3、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著:《新疆简史》 第1-3册,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1980年版。

4、余太山主编:《西域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2版。

5、马大正主编:《中国边疆经略史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0年版。

新疆宗教史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对新疆的主权从汉代就开始确立。

2、了解和认识历朝对新疆的统治以及新疆与内地的联系,说明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通过对新疆宗教史的学习,了解新疆的和平稳定对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的意义,培养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思想。

4、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生的爱国主义情操。知识与能力:

1、了解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

2、了解新疆宗教演变的四个特点

3、了解新疆宗教的发展演变所经历的阶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收集新疆的有关资料,出墙报或历史小报,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2、分组采访,整理成文或制成短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设计发散性的问题,注重探究式学习,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教学思路

教学重点:新疆宗教发展的演变过程 教学难点:新疆宗教发展的历史特点

教学设计

一、教师导入

二、传授新课

1、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历史上有塞人、羌人、汉人、匈奴、月氏、乌孙、铁勒、高车、柔然、鲜卑、突厥、粟特、回鹘、黠戛斯、契丹、蒙古等民族,现有维吾尔、蒙古、满、汉、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俄罗斯、回、锡伯、达斡尔等十三个世居民族。同时,新疆还是多宗教并存地区,历史上有萨满教、祆教、佛教、道教、摩尼教、景教、伊斯兰教等宗教,现有伊斯兰教、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道教、萨满教等。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自己的信仰,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构成了新疆多元文化一体的格局。

2、师传授新疆宗教的发展演变所经历的阶段

第一阶段,是以佛教为主要宗教的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这个格局延续了一千多年。从公元前一世纪佛教传入新疆以后开始形成的,一直到伊斯兰教传入新疆,这是一个阶段。到了公元十世纪初伊斯兰教传入新疆,经过一些战争,最后从南疆地区驱逐了佛教。第二个阶段,是在北疆地区的佛教势力不断发展起来。这个时期经历600多年。这个发展阶段多种宗教并存格局的特点是南疆地区以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北疆地区以佛教为主要宗教,这样的格局。

第三阶段,是到了16世纪初,伊斯兰教逐渐排斥佛教势力,发展成为新疆的主要宗教。

3、集体讨论新疆宗教演变中呈现的四个特点

外来宗教传入前的新疆宗教

新疆地区是人类活动最早的地区之一。远古时期的新疆先民,就已经产生了原始的宗教观念和崇拜行为。在万物有灵观念的驱使下,他们崇拜天地日月、风雨雷电、河流山川等一切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崇拜动植物、崇拜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祖先。萨满教在新疆古代各民族中都十分盛行。在《突厥语大词典》、《福乐智慧》、《乌古斯可汗的传说》等少数民族文献中,对维吾尔等民族的萨满教信仰都有大量记载和反映。迄今,在维吾尔、哈萨克、锡伯、达斡尔、柯尔克孜等民族中还程度不同地保留着萨满教的习俗。

A新疆是多种宗教并存的

生讨论总结:新疆作为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和枢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现在新疆主要有伊斯兰教、佛教(包括藏传佛教、汉传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等,萨满教在一些民族中仍然有一定的影响。其中伊斯兰教是新疆信奉人数最多的宗教,共有10个少数民族,即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东乡族、撒拉族和保安族,信教群众占新疆总人口的58.3%。蒙古族、锡伯族、达斡尔族等民族信仰佛教。

B宗教具有本土化和民族化的特点

生讨论:新疆流传的宗教,除原始宗教外,其余均为“外来宗教”,主要经由中西南亚传入,这些外来宗教传入新疆后,都有一个与本地区、本民族传统文化和习俗相融合、相适应的过程。这些 “外来宗教”可分为几种类型:一是印度文化型,如佛教;二是波斯-阿拉伯文化型,如祆教、摩尼教、伊斯兰教;三是罗马文化型,如基督教,包括基督新教、天主教、东正教和基督教“异端”派别聂斯托里派,即景教;四是中原文化型,如道教。这些不同文化类型的宗教,不仅其教义、礼仪等各不相同,而且产生的历史背景、社会制度、文化环境等也迥然相异,最初都带有较浓厚的地方性色彩。在向境外传播中,都不可避免地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社会制度、文化习俗等相互吸收,从而带上这些地区和民族的文化印记。佛教传入中国后,流传于汉族地区的为“汉传佛教”;流传于藏族、蒙古族等地区的为“藏传佛教”;流传于云南傣族等地区的为“南传佛教”。这种现象就是外来宗教地区化、民族化的结果。佛教在古代新疆的传播形成了我国富有特色的“西域佛教”,是佛教与西域各民族社会文化相互吸收、融合的结果。这种地方特色,不仅反映在佛教经典的翻译和佛教礼仪的改造上,更突出地反映在代表佛教的文化艺术如雕塑、绘画、艺术造型以及音乐、舞蹈等方面。西域佛教也因各地文化背景的差异而形成了各自的传统,如代表丝绸之路南道的于阗佛教文化、代表北道的龟兹佛教文化、代表吐鲁番盆地的高昌佛教和高昌回鹘佛教文化等,都呈现出不同的风格而大放异彩。伊斯兰教在新疆少数民族中的传播也具有不同的特点,特别是苏非派的广泛传播,把南疆地区固有的某些传统如祖先崇拜、陵墓崇拜、“万物有灵”的信仰观念以及祆教的拜火习俗、萨满教的习俗等与伊斯兰教的教义相糅合,形成了维吾尔族伊斯兰信仰的特色。这种特色在南疆地区至今仍然盛行的麻扎朝拜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相比于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的伊斯兰信仰又有不同,后者在接受伊斯兰教的过程中,部落宗法制度得以保留并在社会生活中发挥支配作用,伊斯兰教法并未得到严格遵行,宗教居于次要地位,部落头人的权力高于宗教人士,宗教人士也没有司法权。草原上的游牧民由于流动不居,一般不修建清真寺,也不十分重视礼拜和斋戒等教仪。萨满巫师在民间仍有一定地位,在伊斯兰教的一些仪式里也有萨满教的遗俗。塔吉克族信奉什叶派,在接受伊斯兰教的过程中,把适合于自己的生活习惯与伊斯兰教结合在一起,如一般不封斋,也不去麦加朝觐,多数穆斯林只做节日礼拜,宗教首领是“依禅”,各户世代信从某一依禅及其继承人。由上所述不难看出,外来宗教在新疆的传播过程中,地区化、民族化都是不可避免的。惟其如此,这些宗教才能根植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土壤中得到广泛传播。

另一方面,多种宗教的并存流传,还造成了不同宗教之间相互渗透的现象。伊斯兰教尽管有着比较严格的一神论教义和教规,但在传播过程中,也或多或少地受到其他宗教的渗透和影响。从南疆地区某些清真寺建筑上的壁画、雕刻就可以看到古代佛教艺术的遗风。如莎车县加满清真寺梁坊上是用莲花、祥云和金色光环色彩图案装饰。有些古代保存下来的伊斯兰教建筑并非都是阿拉伯式的“方基圆顶”,而是保留了当地原有的建筑风格,著名的库车额什丁和卓麻扎的陵墓就是一种平顶式、有廓檐和窗格的古建筑。南疆苏非派中有个特殊的 “乞食者”团体,其成员披头散发,不修边幅,极端厌弃今世,不娶妻生子,不成家立业,四处游荡,以乞食为生。其渊源与从前当地佛教的游方僧有关。而活跃在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民间的“巴合西”、“达汗”等则可以追溯到历史上的萨满巫师;拜火习俗和过“诺鲁孜节”则是祆教的遗留。这些现象都是新疆多种宗教并存、各宗教相互影响的痕迹。

C新疆宗教是在新疆社会发展适应中流传的,新疆那个宗教发展,哪个消失取决于新疆统治集团的态度。

生讨论:我国宗教的最大实际是宗教的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和复杂性特征突出。在新疆,除以上特征外,还有一些不同于其他省区的特点。例如,宗教有广泛的群众性,信教群众占全区总人口的半数以上,信教群众中,伊斯兰教信教群众又占绝大多数,为维吾尔、哈萨克、回、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东乡、保安和撒拉等10个民族所信仰,人口总数逾千万,约占全新疆人口总数的60%。宗教与政治的关系容易交织在一起,宗教和民族问题、周边国际问题和其他社会问题相交织,极具复杂性。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至关重要。

从政治层面来讲,一方面宗教界要自觉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面对“三股势力”加大利用宗教从事破坏祖国统一的图谋,应高举“四个维护”旗帜,同破坏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危害人民利益和法律尊严的行为作斗争,理直气壮地批驳“三股势力”散布的各种歪理邪说,从而正本清源,净化环境,消除杂音。另一方面,宗教界要自觉抵制和反对邪教。针对邪教滋生发展对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宗教界可以通过发挥传统宗教的优势,批驳其歪理邪说,揭露其反动本质,尽力帮扶被蛊惑上当受骗的群众,遏制邪教滋生蔓延。

从经济和文化上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要把意志和力量更多地集中到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上,要重视开发文化资源为旅游业服务。此外,要实现宗教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就要着眼宗教的发展规律和时代要求,引导宗教向理性化、伦理化和更加宽容的方向发展,走向健康、良性的发展道路。

D新疆一些宗教的变化与民族迁徙有关

生讨论:乌孜别克族与新疆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一样,禁食猪、狗、驴、骡肉等,多吃牛、羊、马肉和乳制品。但是,乌兹别克人并非自古就生活在中亚以及我国的新疆,其祖先经历了长期的战争和艰难的迁徙历程,逐步定居此地。民族迁徙主要是指一个民族的整体或部分,“在某种原因的驱使下,有组织地或自发地离开其原始居住地而较大规模地向其他地区移动的现象”。无论民族迁徙的原因是 自然条件的压迫还是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亦或是民族之间的征服战争,由于其在迁徙中的文化接触和民族融合必然引起社会生活方面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我们通常称为“社会文化变迁”。“凡是因为一个民族内部发展所引起的,或是因为不同民族之间的接触所引起的一切社会文化现象(民族的社会组织结构,人的环境以及民族生活方式)的突发的、持续的、急剧的或缓慢的变迁,都称为社会文化变迁。”[3 ]乌兹别克人在长期的民族迁徙的历程中,经过与其他民族或部落的不断战争与融合,其社会文化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4、师生总结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就是要求宗教必须遵守社会主义社会现阶段的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一是基于宗教发展对社会发展的适应性;二是基于宗教长期存在的客观实事;三是基于求同存异的思想;四是基于我国的政治基础和宗教实践基础。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由于宗教具有的群众性特点,这就决定了各种宗教团体、爱国宗教人士以及广大信教群众必须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构建和谐社会本身包含了宗教自身的和谐,以及宗教与社会各有关方面的和谐。适应的必然要求。

三、课堂小结

新疆多种宗教并存格局的发展

1、伊斯兰教在新疆的发展

在察合台汗国统治者的大力推行下,伊斯兰教于16世纪初最终取代佛教成为新疆的主要宗教。以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的多种宗教并存的新格局形成。

2、藏传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与东正教在新疆的传播

藏传佛教于唐代随吐蕃传人新疆。藏传佛教在新疆的勃兴,是与拉特蒙古进入新疆联系在一起的。19世纪到20世纪初,天主教和基督教开始在新疆广泛传播。18世纪东正教随着大批俄罗斯人的到来传入新疆。这些宗教的传入,进一步丰富了新疆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

3、当代新疆宗教概况

近现代以来,新疆继续维持了多种宗教并存的基本格局。现有宗教为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和道教。伊斯兰教是新疆地区信仰民族和人口最多、分布地域最广、社会影响最大的宗教。

[思考题]

1、为什么说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种宗教并存地区?

2、新疆多种宗教并存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3、伊斯兰教传入后新疆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发生了怎样的演变? 4、20世纪30年代以来“双泛”分子利用伊斯兰教进行了哪些分裂活动?

[参考书目]

1、《中国新疆地区伊斯兰教史》编写组:《中国新疆地区伊斯兰教史》

1、2册,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马品彦、赵荣织编:《新疆宗教史略》,新疆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李进新编:《新疆宗教演变史》,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马品彦主编:《正确阐明新疆伊斯兰教史》,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新疆民族发展史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对新疆的主权从汉代就开始确立。

2、了解和认识历朝对新疆的统治以及新疆与内地的联系,说明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通过对新疆宗教史的学习,了解新疆的和平稳定对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的意义,培养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思想。

4、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生的爱国主义情操。知识与能力:

1、了解在党的领导下,新疆的明天会更好 过程与方法:

2、通过收集新疆的有关资料,出墙报或历史小报,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3、分组采访,整理成文或制成短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设计发散性的问题,注重探究式学习,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教学思路

教学重点:新疆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焕发着生机 教学难点:新疆在党的领带下,明天会更好

教学设计

一、教师导入

历史上各族人民对新疆的开发

(1)先秦时期各族人民对新疆的开发

新疆地区的开发,自有人类活动出现就开始了。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生活在吐鲁番、乌鲁木齐和鄯善一带的居民,人们主要使用石器进行生产活动,开始了原始的手工业生产。进入“细石器时代”,新疆居民制作石器的手工水平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并了解了火的特点,掌握了使用火的技能。有了原始的农业生产活动。

青铜时代,人们已开始用青铜制作斧、凿、镰、锥、刀等生活用具以及各种装饰品,同时并用石器。纺织、皮革、织毡等家庭手工业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品,出现了彩陶制造业。

铁器时代,铁质兵器和铁质工具的使用在新疆居民中已较普遍,冶铁、加工制作技术已经有了一定的水平。农业、牧业、纺织、皮革、制毡、木器、制陶等其它手工业生产均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铁刀、铁矛、带钩、马衔、铁针、铁镞等的发现,充分说明了这一时期冶铁、加工制作技术的发展情况。其它各业也有一定的发展。

(2)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族人民对新疆的开发

秦汉时期,随着塞人、月氏、乌孙、汉人、羌人等在新疆的迁转和定居,新疆地区的开发有了明显的进步。汉朝政府在西域屯田的同时,也兴修了大量的水利设施。畜牧业是汉代新疆地区的主要经济部门。农业、畜牧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进步。中原先进的冶铁技术传人新疆地区,使当地冶铁水平有了提高。生产工具如铁铧、铁锄等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如代田法等带到了新疆。冶铁开始使用来自中原的鼓风设备——陶瓴。现在新疆地区所种植的农作物、蔬菜、瓜果品种当时大都已出现。园艺业有一定的发展。马、牛、羊、驴、骡、骆驼数量众多。纺织开始使用纺轮和纺杆。木器制作开始使用旋木工艺。陶器的制作已开始采用轮制法。开始制造流通货币。

魏晋南北朝时期,内地先进的牛耕技术开始在新疆地区普遍推广使用。突厥人的锻冶技术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稻种及其耕种技艺开始传入新疆,并得到推广。棉花种植遍及全疆。养蚕、缫丝织锦技艺普遍提高。园艺业进一步发展,促进了酿酒业的发展。

(3)唐宋元明时期各族人民对新疆的开发

唐朝统一新疆地区后,新疆地区的社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大量汉民存在并实行与内地相同租庸调制的伊、西、庭三州居民,家畜饲养已占重要的地位。三州官营手工业作坊出现了“行”的组织。造纸术已在西州出现,屯田规模进一步扩大。设置“掏拓所”管理水利。吐鲁番地区农作物一年可以两熟。西瓜从河中传入新疆。高昌回鹘工匠熟练掌握了用硇沙软化皮革的技术。喀喇汗王朝时期,新疆地区的农牧业持续发展,手工业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其采矿和冶铁技术很先进,采矿有排水和通风设备。金属冶炼已经普遍使用鼓风机,普遍使用陶轮制陶。出现了玻璃作坊。契丹人将选育牲畜及独到的捕猎经验带到了新疆。同时也带来了辽朝非常先进的冶铁技术。

元朝统一西域后,为了镇抚西北,曾先后征发大批内地的汉军、新附军,及农民和工匠到西域驻防建设。实行军屯,民屯和犯屯。并设立了提刑按察司监管水利兴修事宜。高昌的畏兀儿人不仅大量种植葡萄,而且还酿造葡萄酒和蒸馏加工葡萄酒。元朝政府在别失八里设立冶铸场,同时还设忽丹巴里、别失八里局掌管染织手工业生产。开凿了伊犁的果子沟涧道,在交通要道设置了“站赤”。设置“交钞提举司”和交钞库,管理货币的发行和流通。叶尔羌汗国时,新疆南部经济的发展有了各自的地域特色。

(4)清朝时期各族人民对新疆的开发

准噶尔统治时期,新疆地区的畜牧业、农业和手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清朝统一新疆后,为了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理,维护社会的安宁和边境的安全,大力支持陕、甘一带的汉、回居民迁居新疆开荒。从1760-1768年,先后从阿克苏、叶尔羌等南疆地区迁移维吾尔族农民到伊犁河两岸垦荒种地,是为“回屯”。对于流放到新疆的遣员,是为“犯屯”。为了满足财政、军事、屯垦、民生等方面的需要,组织各地军民大力发展采矿、冶铸等手工业。随着乌孜别克、俄罗斯、塔塔尔人来到疆经商落户,促进了新疆商业经济的发展。

二、传授新课

1、党中央、国务院60年来始终关怀新疆人民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从普遍贫穷到总体小康的历史跨越

我国少数民族人口主要集中在我国西部。近20多年来,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实现了从普遍贫穷到总体小康的历史跨越,使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各族人民的生活总体达到了小康水平。国民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各族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1)第一代领导集体:戈壁惊开新世界

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新疆从1950年9月至1951年10月,在全省各地的农业区的147个乡试办了减租。从1951年9月开始,在全疆农业区普遍开展减租反霸斗争。至1952年5月,在全疆9个专区的58个县,1500多个乡,近400万人口的地区完成了减租反霸任务,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减租反霸只是削弱了封建势力,并没有彻底改变封建的土地制度。许多农民群众说:地主阶级和封建土地制度是一座山,恶霸等反革命分子是山上的狼,减租反霸中把这批狼打倒了,可是这座山还挡着我们前进的路。这充分说明农民在减租反霸后,对于土地的要求是十分迫切的。

经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批准,1952年9月至1953年12月,在新疆农区分四期进行了土地改革,打倒了千百年来压在各族人民头上的地主阶级,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使345万农民,分得737万多亩土地,使各族农民不仅摆脱了汉族反动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而且结束了本民族内部的以地主阶级为代表的封建势力的压迫和剥削,真正在政治上、经济上得到了翻身。各族农民欢欣鼓舞,他们更加热爱毛主席,更加信赖中国共产党。1952年3月23日,疏附县帕哈太克里乡维吾尔族农民在庆祝土地改革胜利的大会上,以长诗形式给毛泽东写了一封致敬信——《献给毛泽东》,倾诉过去的苦难生活,描述土改翻身的喜悦,抒发他们对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无比热爱的深厚感情。8月30日,毛泽东复信给帕哈太克里乡全体农民,鼓励他们“在爱国丰产的口号之下,更加团结,努力生产,改善自己的物质生活;并在这个基础之上,一步一步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

新中国成立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加入了开发新疆、建设新疆、发展新疆的事业中。兵团的广大职工风餐露宿、开渠引水、垦荒造田,向亘古荒原、向千里隔壁、向被称为“死亡之海”的沙漠宣战,建成了一片片绿洲、一个个农场。解放前,新疆基本没有现代工业,兵团人兴办工业、交通运输、建筑业,使新疆顺利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指标。改革开放以来,兵团的职工积极开展工农业生产的技术创新与革命,并向地方大力推广和传播,有效带动了新疆地方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2)第二代领导集体:积蓄发展新能量 遵照邓小平的指示,国家农委党组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很快给中央起草了《关于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报告》。经过王震多次亲笔修改和国家农委党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多次讨论,9月22日,报告正式成文。《报告》提出,从防御霸权主义入侵,维护祖国的领土完整和建设社会主义富强、文明的新疆的战略考虑,建议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体制。

1981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决定调当时担任吉林省委第一书记的王恩茂回新疆工作。14日,王恩茂来到北京。19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开会讨论新疆问题,并形成了中共中央书记处领导同志同新疆领导同志谈话的要点。王恩茂离京赴新疆前,邓小平对他作了五个方面的指示,并强调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就是现在的农垦部队,是稳定新疆的核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要恢复。

1981年12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发出《关于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决定》。《决定》指出:“生产兵团屯垦戍边,发展农垦事业,对于发展自治区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建设,防御霸权主义侵略,保卫祖国边疆,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央希望兵团各级党委和干部职工,“总结历史经验,继承革命传统,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发扬成绩,克服缺点,认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同新疆各族人民团结一致,艰苦奋斗,为建设边疆、保卫边疆作出新的贡献。”从此,被撤销6年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得以恢复。

1982年6月1日,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庆祝大会在乌鲁木齐召开。受中央委托,王震专程到新疆出席庆祝大会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1975年兵团撤销时的全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1981年中央批准恢复的名称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对于为什么要这样,邓小平在视察新疆时作了解释,他说:“生产兵团恢复起来,这是稳定的力量,不要用解放军的名义„„解放军不要搞得太复杂了,如用解放军的名义,搞军衔就要轮到它,几万人不好办。”

(3)第三代领导集体:跨世纪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新疆稳定和发展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为新疆跨世纪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江泽民同志两次视察新疆,反复强调加快新疆经济发展,关键是要加快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进而变为经济优势的进程。

1996年,中央决定对新疆经济发展实施倾斜政策,在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财政信贷、对外开放等方面,对新疆给予更多的支持。

从1997年开始至今,中央已先后为新疆选派了6批共3700多名援疆干部支援西部建设,来自全国各地的援疆干部,把新疆当作第二故乡,引进项目资金,兴建希望小学,培训技术人员,传播先进经验,为我国东西部经济文化交流架起桥梁,成为助推新疆经济社会大发展的不竭动力。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新疆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投资环境不断完善,对外开放水平迅速提高。

(4)第四代领导集体:稳疆兴疆,富民兴边 2004年4月,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专题研究新疆工作,提出实施“稳疆兴疆、富民兴边”战略,始终把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以发展促稳定,以稳定保发展,确保新疆各族人民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努力开创新疆团结稳定、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2006年9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察工作时强调,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宝贵机遇,大力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切实提高各族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开创民族地区团结稳定、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2008年3月8日上午,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新疆代表团,在人民大会堂新疆厅举行全体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到这里,同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全国人大代表一起进行审议,共商国是,共话新疆又好又快发展大计。他就进一步做好新疆工作讲了三点意见:切实把发展作为新疆工作的第一要务,充分发挥新疆的优势和潜力,在推动科学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注重做好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方面的工作,在促进社会和谐上迈出新步伐;切实做好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进一步维护社会稳定,在加强民族团结上迈出新步伐。

2009年8月22日至25日,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和自治区政府主席努尔·白克力等陪同下,到阿克苏、昌吉、克拉玛依、石河子、乌鲁木齐等地,深入乡村、林场、社区、企业和部队营区,实地了解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和执行维稳戍边任务的部队官兵。总书记勉励新疆各族干部群众一手抓改革发展,一手抓团结稳定,加快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的社会主义新疆,努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创造新疆更加美好的明天。

2、中央部署援疆战略,确保2020实现全面小康

(1)对口援疆工作的具体部署及目标

一、建立起人才、技术、管理、资金等全方位对口支援新疆的有效机制。

二、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支援的优先位置,着力帮助各族群众解决就业、教育、住房等基 本民生问题,着力支持新疆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三、2010年要深入调查研究,编制专项规划,加强人员培训,抓紧做好对口援疆的前期准备。

四、2011年起全面实施对口援疆工作。力争经过5年努力,在重点任务上取得明显成效。

五、经过10年努力,确保新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2)对口援疆工作的主要特点

一、支援范围扩大。受援方由过去的新疆10个地州、56个县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3个师,扩大到新疆12个地州、82个县市和兵团12个师。在支援省市中,新增了安徽、山西、黑龙江、吉林四省和广东深圳市。

二、调整结对关系。以支援方综合实力和受援方实际困难,尽力使支援双方强度匹配。比如,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及深圳等经济实力强的省市对口支援贫困程度较深的南疆三地州;地域上相对集中,便于展开工作,尽可能安排一个省市对口支援一个地州或一个地州的几个县市和师团场;考虑双方资源地理气候特点,更有效做好援助工作。比如,东北三省对口支援气候条件相似的北疆塔城、阿勒泰地区,山西对口支援同样拥有煤炭资源的阜康市等地。

三、重点支援基层和南疆。新疆主要困难难在基层、难在南疆、难在国家扶贫县、边境县和团场。因此,要把援助重点放在基层,放到贫困县、边境县和团场,放到乡镇和农村。

3、新疆的明天会更好

进入新世纪后,国家为了加快新疆的发展速度和增强扶持力度,相继出台了重大文件和一系列政策措施,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在新世纪迈上了新的台阶。新疆经济发展的特点是“一黑一白”的资源优势,黑即石油和煤炭资源,白即棉花资源。2008年,新疆石油产量为2722万吨,天然气产量236亿立方米,油气当量约合4797万吨,位居全国第一,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产量为全国最高,确保了西气东输充足的气源供给。尽管新疆的煤炭产量目前仅有5000万吨,但随着准东盆地、吐哈盆地等大型百亿吨煤田的勘探成功,至2020年,新疆能够填补全国15亿吨煤炭需求的缺口。2008年,新疆棉花总产量达到301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近40%,棉花已成为新疆农业经济的“王牌”产业,棉花在品质、商品量、调出量、单产、总产等方面位均居全国第一。新疆成为我国不可替代的最大商品棉基地。

新疆农牧业资源丰富,目前是全国最大的加工番茄、啤酒花、红花、枸杞、甜菜糖生产基地,番茄酱出口量占国际贸易量的1/4,啤酒花产量占全国总产的70%,甜菜总产和单产均位居全国第一。新疆是国家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有可利用草场面积7.2亿亩,牲畜品种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2007年,牲畜年末存栏5023.4万头(只),肉类总产量160.6万吨,牛奶产量196.2万吨,羊毛产量9.3万吨,其中细羊毛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3。2007年,新疆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063.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8.1倍,年均增长7.9%,为发展新疆的工业、商业、对外贸易以及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无可替代的生产资源。

新疆采取石油、煤炭、矿产、特色农业等优势资源开发战略,不断地将其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力推进了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2007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GDP)3494.42亿元,比上年增长12.2%。人均生产总值16860元,增长9.9%,以当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2229美元/人,首次突破2000美元大关。目前,新疆“两基”人口覆盖率为99.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经覆盖农牧业人口973.99万人,实际参加的农牧民人数有847.25万人。

4、师生总结

在这跨进“十二五”新征程的起步时刻,新疆各族人民求发展、谋富裕、思稳定、盼和谐的愿望和信念更加坚定。面对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光辉前景,面对同全国一道同步迈进全面小康社会的灿烂愿景,我们豪情满怀,继往开来。不可否认,完成“十二五”预期目标,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极大的努力,因此,我们既要有坚定的信心和旺盛的斗志,因为,信心是无价之宝,信念弥足珍贵,诚如温家宝总理所言,“信心就像太阳一样,充满光明和希望。”又要有忧患意识,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意识让人沉着冷静,理智地科学谋划、科学发展。

三、课堂小结

“人心齐,泰山移”。新起点奋斗目标的实现,一定要“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需要一种政治大智慧,唤起各族干部群众同心同德、同向同力地干,只有万众一心、心无旁骛、始终如一地同心干,新疆的明天才会更好,新疆的明天就一定会更好!

[思考题]

1、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对待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

2、为什么说民族分裂主义是危害祖国统一与安全的主要危险?

3、“三股势力”是怎样产生的,其反动本质和危害性是什么?

4、怎样正确认识民族自决权和人权问题?

5、为什么说反对“三股势力”的斗争是长期的和复杂的?

[参考书目]

1、《“东突”恐怖势力难脱罪责》人民日报2002年1月21日。

2、《“四个认同”读本》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新疆“三史”考试卷(答案) 篇三

单位: 姓名: ;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

1、新疆三史具体新疆历史、新疆民族史、新疆宗教史。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的时间是 1955年10月1 日。

3、民族团结是党的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也是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

4、民族区域自治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5、第一个“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时间”是1983年5月。

6、我国的宗教政策是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7、我们通常所说的反动“三股势力”指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

8、在新疆,我们大力提倡的 “三个离不开”思想是

指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9、马克思主义“五观”是指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

10、长期以来,国家把加强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

11、新疆正式隶属于中国版图的时间是公元前60年,标志是西域都府的设立。

12、蒙元明时期是新疆历史上各民族大迁徙、大融合时期。

13、新疆和平解放的时间是1049年9月25、26 日。

14伊斯兰教传入新疆的两个重要标志是:阿图什大清真寺的建立和萨图克·布格拉汗接受伊斯兰教。

14、喀喇汗王朝时期,产生了突厥语大词典、福乐智慧重要的文化巨著。

15、公元1884年11月,清朝正式在新疆建省,刘锦棠被任命为新疆首任巡抚。16、2009年12月,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将我区的民族团结教育纳入法制化管理。

17、四个认同的主要内容是对伟大祖国的高度认同、对中华民族 的高度认同、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认同。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9分)

1、东汉相继镇守西域的父子将军是(C)。A、司马迁父子 B、窦固父子 C、班超父子 D、张骞父子

2、公元七世纪,被包括西域在内的少数民族尊称为“天 可汗”的皇帝是(C)。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隋炀帝

3唐朝在新疆设立(B),做为在西域的最高军事行政机关。A西域长史府 B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C别失八里宣慰府 D乌鲁木齐都统

5、(B)年,清朝政府在新疆设置伊犁将军,伊犁将军是新疆的最高军政长官,权限之大,统辖地域之广,在当时全国驻防将军中首屈一指。

A、1777年 B、1762年 C、1768年 D、1770年 6、1875年5月,清政府任命(B)为钦差大臣,总统收复新疆。前敌指挥是刘锦棠。

A、林则徐 B、左宗棠 C、徐学功D、白彦虎 7、1928年七七政变中新疆军阀 被杀,军阀 上台。(C)A袁大化„杨增新 B杨增新„盛世才 C杨增新„金树仁 D金树仁„盛世才 8、1937年10月,中国共产党在迪化设立 A,标志与盛世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A、八路军办事处 B、新疆省民众反帝联合会 C、边务处 D、协调处 9、1941年,被盛世才杀害牺牲在新疆的主要中共烈士有(C)。A、方志敏、瞿秋白、陈延年、蔡和森 B、夏明翰、陈乔年、恽代英、彭湃C、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 D、李大钊、项英、陈延年、恽代英

10、(B)兰新铁路通车到乌鲁木齐,结束了新疆没有铁路的历史。A、1949年10月; B、1962年12月; C、1964年10月;

11、率领人民解放军进军新疆的一兵团司令员是(B)。A、彭德怀 B、王震 C、许兴达 D、徐立清

12、新疆和平解放时新疆省临时人民政府主席是(C)。A、王震 B、陶峙岳 C、包尔汉 D、赛福鼎

13、(B)年,克拉玛依油田的正式开发,拉开了新疆石油工业发展的序幕。

A、1955 B、1958 C、1962 D、1964

14、伊斯兰教成为新疆主要宗教是(C)。A、公元1世纪 B、公元11世纪 C、公元16世纪初 D、公元15世纪末

1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任主席是(B)。

A、包尔汉.沙赫德拉;B、赛福鼎.艾则孜; C、司马义.艾买提; D、铁木尔.达瓦买提

16、大型维吾尔族古典音乐套曲(A),在新中国成立前已濒于灭绝,自治区人民政府将其列为重点抢救的艺术品种,组织力量搜集、整理,现已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A、十二木卡姆 B、麦西来甫 C、阿肯弹唱

17、至清末,新疆已经生活着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回、柯尔克孜、塔吉克、满、锡伯、乌孜别克、达斡尔、俄罗斯、塔塔尔等(B)个主要民族。

A、12 B、13 C、14 D、15

18、在维吾尔族以外的新疆其他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还成立了哈萨克、回、柯尔克孜、蒙古等4个民族的(5)个自治州,以及哈萨克、回、蒙古、塔吉克、锡伯等5个民族的6个自治县,还有43个民族乡。新疆是全国唯一的三级(区、州、县)自治地方俱全的自治区。

A、3 B、4 C、5 D、6

19、“麦西莱甫”是一种最有广泛群众基础的(A)族歌舞。A、维吾尔 B、哈萨克 C、柯尔克孜 D、塔塔尔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西汉采取了那些措施治理西域?

答:(1)、任免、派遣西域都护、专理屯田事务的戊已校尉等高级官员;(2)、册封当地首领,颁发印绶;(3)、屯田戍边;(4)、修筑城堡,建立烽燧,保证军事行动进行,维护交通要道的畅通。

2、我国的宗教政策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3、什么是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答: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指政府对有关宗教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实施进行行政管理和监督,而不是干涉宗教的内部事务。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要旨是“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

4、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中的“四个人人”是什么?

答:在新疆,加强民族间的团结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前提和保证,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自治区政府长期倡导:“人人都有民族团结的思想,人人都讲民族团结,人人都懂民族政策,人人都做民族团结的好事”

四、论述题(共22分)通过学习“新疆三史”,请谈一谈如何认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

答:新疆自古就是一个多种族、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历史上在新疆活动的各个民族都为连续的开发和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从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建立开始,历代中央王朝对新疆的统辖从没间断过;特殊的地理区位和多民族共居的历史,以及中央政府统一管辖期间的社会稳定环境还营造和促进新疆多种宗教、多元文化共存发展。(3分)

新疆宗教演变的历史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原始宗教阶段,历时数千至数万年。

(二)以佛教为主要宗教的多种宗教并存阶段。历时1000年。

(三)佛教、伊斯兰教并立为主要宗教的多种宗教并存阶段,历时大约六个世纪。

(四)以伊斯兰教为主的多种宗教并存的阶段。16世纪初延续至今。(5分)

做到四个认同:新疆解放以来的发展进步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在祖国的怀抱里,新疆才能获得

跨越式发展和进步;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新疆改革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根本前提和基本保证。新疆各族人民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有幸福美好的生活(6分)

4.学习新疆三史小结 篇四

新疆“三史”内容

活动小结

2012年4月24日小三四工一村党支部代理村上的党员、村民代表学习新疆“三史”,通过学习新疆“三史”使我们村党员和群众进一步加深了对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的了解,也增强了对学习“三史”基本知识重要性的认识。学习“三史”是深化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尤其是生长、生活在新疆的公民,更应该认真的学习掌握新疆的历史,只有正确了解历史,才能深刻理解现实,正确把握未来。

这次学习,认识到: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伟大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虽然特殊的地理位置远离祖国内地,但党和政府的阳光雨露却播洒在天山南北的各个角落,处处充满欢声笑语。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新中国就没有繁荣昌盛的新疆。我们新疆好地方,也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好地方处处才能有好风光。学习新疆的历史,我们了解到:远在古代,我们新疆曾经是民族纷争的战场;到了近代,我们新疆又成了统治者流放政治犯的地方;时光进入到新世纪,国内外的敌对分子又将分裂的眼光投向新疆。新疆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分裂与反分裂斗争的历史。因此,我们感谢张骞,他架起了新疆与内地沟通的桥梁;我们感谢班超,守卫了丝绸之路的桥头堡;我们感谢唐王朝,把新疆的治理进一步加强;我们感谢左宗棠,是他力主收复了新疆。但新疆各族人民,只有在新中国,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有可能一步步走向富强。

世世代代生活在天山南北的各族人民,历来都是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主力军。我国各民族坚持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因此,我们生活在新疆的每一个人,都有义务营造平等和谐团结的民族氛围,相互尊重,共同发展,和平共处,维护团结、维护稳定,始终坚持“三个离不开”的思想,用热情建设我们共有的家园,用信心守卫祖国边防的钢铁长城。

5.(底稿)新疆三史宣讲总结 篇五

为广泛深入扎实地开展好“新疆三史”学习宣传教育活动,掀起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潮,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五观”、“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的思想,大力营造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发展稳定、团结和谐的浓厚氛围,我院扎实开展“新疆三史”宣讲,现总结如下:

一、做好学习教育宣传

我院从2011年3月起启动“新疆三史”宣讲活动,征订和学习了《中共新疆地方史》第一卷、《民族团结教育简明读本》、《新疆“三史”教育简明读本》,2012年又征订了自治区党委宣传片《新疆历史与民族发展史》光碟一套,组织全院干部职工收看新疆“三史”电教片,将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到医院工作中,利用每周院周会、职工大会对党员干部职工面对面开展党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的教育,扎实推进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二、做好州、市民族团结模范市的创建活动

积极申报“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州、市同创。以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落实民族地方政策、改善和保障职工群众的生活为重点,通过宣传教育、医疗服务、维护民族利益等多领域、多渠道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创建,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力争用三年时间,将我市创建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市,实现我市经济跨越式发展。

积极开展民族团结知识竞赛、板报比赛、电视专题片展播、民族职工座谈等活动,组织医疗骨干下社区、慰问民族特困户、到民族聚居地开展送医送药,举办高血压等地方病知识讲座,让各族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结合医院实际,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拓宽活动领域,把创建活动与落实“三个率先”、与主题教育,“五观”、“六史”教育及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民生建设、平安单位创建等结合起来,使 创建有计划、有部署、有落实,实现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围绕医院中心工作,以“医疗质量万里行”、“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平安医院”活动为主线,特别是开展以“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为内容的“三好一满意”活动,增强人文关怀理念,倡导人性化服务,张贴基础护理服务标准300余张、105个健康宣教挂板和60个温馨提示卡,门诊还对病重和无家人陪诊的老人安排专人全程陪检,为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2011年利用“3.24结核病日”、“5.8红十字会”、“5.12护士节”等卫生节日上街头、走社区、下基层为人民群众送医送药17人次,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3560份,制作宣传版面21块,免费接受就诊1356人次,免费体检346人次,免费送药品15000元。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参与博峰街办事处“关爱女孩、爱心捐助”活动,359名职工共捐款3880元,上缴特殊会费242元,表达了医务人员对弱势群体的关心。

2012年三月“立足岗位学雷锋 争做医德高尚人”活动中,“3.3爱耳日”、“3.24结核病日”等卫生日进社区、街头义诊180余人,发放宣传材料2300余份,深入甘河子镇卫生院和三宫乡卫生院开展业务指导及义诊活动,医疗队对乡镇卫生院的门诊工作及传染病防治、妇幼工作进行了指导,义诊咨询95人次,义务为群众量血压20多人次,发放健康教育宣传单1500份,免费送药品价值500元,把雷锋同志热爱人民、助人为乐的精神落实到医疗服务当中,用行动缓解边远农牧区患者看病难问题。申报我院心内科为学雷锋先进集体,申报门诊部护士长者学珍为学雷锋先进个人。

三、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在院前张贴了“民族团结是各民族的生命线”、“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等民族团结宣传标语,印发“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五观”等民族团结应知应会知识,在院内OA网、流动屏幕 及宣传栏开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市的宣传。院内制作了创建活动《简报》16期,撰写民族团结稿件23篇,在院刊《白衣风采》开辟了“争创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市”专栏,宣传民族团结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坚持为民族群众办实事,以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充分发挥典型引路作用,参加自治州“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百例和征文活动各一篇;选送3幅作品参加由市委宣传部组织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演讲比赛及摄影、书画等系列展览活动;有3名职工参加了热爱家乡演唱比赛,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怀。为庆祝建党90周年,总结医院发展史,撰写的《回顾光辉历程 展望美好前景 服务人民健康》医院成就研讨论文,参加市宣传部“庆祝建党90周年”理论研讨会。

6.五小学习新疆三史学习方案 篇六

为深入贯彻落实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巩固民族团结大好局面,加强我校教职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维护我校政治稳定和长治久安,按照上级相关工作要求,特制定沙湾县第五小学学习实施方案,具体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教职工的政治理论水平和能力,切实增强师生的遵纪守法意识,使“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成为教职工及青少年学生的共识和自觉行动,努力构建平安、和谐和健康发展的育人环境。

二、成立领导小组 组 长:王子涛 副组长:李 军

成 员:齐朝阳 高蕾 庞杰 张银环 马菊香 张惠君 胡晓霞

三、学习内容

1、《新疆三史》及新疆主要少数民族风俗介绍。

2、《“反分裂斗争再教育、揭批暴力恐怖罪行活动”宣传教育读本》;

3、《“四个认同 ”读本》;《中华传统文化》资料。

4、反暴力、讲法制、讲秩序专题教育学习材料。

5、《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

四、学习方法:

以学校为单位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系统学习与专题学习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通过以辅助学、以查导学、以赛促学的形式,使政治理论学习收到实效。

五、学习对象

全校教职工、学生。

六、时间安排

学习时间: 2012年5月18日至6月18日

七、具体要求

1、要充分认清学习的重要性。通过学习认真查找自身不足,充分认清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加强学习作为做好工作的第一需要。

2、要确保人员、内容、时间的落实。要统筹安排,科学设置学习内容。无特殊事由要积极参加学习,遇有特殊情况要严格执行请假制度,确保人员、内容、时间的落实。

3、要突出学习的效果。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团员,要努力率先垂范,做学习的宣传者、组织者、示范者,带着问题去学习,并认真做好学习笔记,撰写学习心得,确保取得实效。

4、要搞好学习考勤。建立严格的考勤制度,定期对参加学习情况进行通报,并作为考核的一项依据,对无故不参加学习的,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

5、学习期间要以专题讲座、座谈、要求撰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沙湾县第五小学

7.“新疆三史”试题(选择题专练) 篇七

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州干部赴基层转变作风服务群众工作会议,扩大新疆“三史”宣传教育覆盖面,巩固民族团结大好局面,进一步加强我校教职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维护我校政治稳定和长治久安,按照尉犁县“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领导办公室〔2012〕3号号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州“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全校教职工的政治理论水平和能力,切实增强师生的遵纪守法意识,强化师生马克思主义“五观”、“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的思想观念,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激发他们“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努力构建平安、和谐和健康发展的育人环境。

二、成立领导小组

深入开展新疆“三史”集中宣讲教育活动,是统一思想、坚定信念的政治要求。通过开展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和宗教演变史的学习,使广大师生明确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进一步打牢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根基,使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新疆成为思想共识,全面推进尉犁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为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成立尉犁县第一小学新疆“三史”宣讲学习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 石为民

书 记

副组长:李厚全

校 长

程建军

正科级干部 黄建荣

副校长 张

副校长 古丽娜尔·阿不力米提 副校长

成 员:马玉琴

德育处主任

王丽艳

行政办主任 张新平

总务处主任 刘德兰

教务处主任 郁光伟

教研室主任 龙

工会主席 葛丽丽

团委书记 李

大队辅导员

三、学习内容

1﹒《新疆三史专题讲座》。2﹒《新疆三史教育简明读本》。3﹒《五观教育读本》。4﹒《新疆巨变》。

5﹒《 民族团结在新疆》等为主要内容。

四、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以学校为单位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系统学习与专题学习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五、学习对象

尉犁县第一小学全校在校师生。

六、时间安排

学生学习时间:2012年4月16日-6月25日

教师学习时间:2012年4月15日-7月13日

七、具体要求

1﹒要充分认清学习的重要性。通过学习充分认清学习新疆“三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要确保人员、内容、时间的落实。要统筹安排,科学设置学习内容。无特殊事由要积极参加学习,有特殊情况要执行请假制度。

3﹒要突出学习的效果。学习人员要带着问题去学习,并认真做好学习笔记,撰写学习心得,确保取得实效。

4﹒要搞好学习考勤。建立严格的考勤制度,对无故不参加学习的,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

尉犁县第一小学

上一篇: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个人求职简历下一篇:家乡的景物小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