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史料教学对比研究

2024-10-04

中英史料教学对比研究(共8篇)

1.中英史料教学对比研究 篇一

中英高校软件工程课程教学对比分析论文

【摘要】软件工程课程是高校软件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和项目管理能力。本文以湖南工学院和英国桑德兰大学为例,从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设计、课堂教学组织、教材、教学资源及教学评估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进而对我校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提出建议,为国内高校软件工程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软件工程;教学;对比

国务院《“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加快建设“数字中国”,信息经济繁荣程度成为国家实力重要标志[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强化能力培养,优化知识结构[2]。王丹云等从中英高校运行管理体制、授课方式、教学管理、教育质量保障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3]。笔者在英国桑德兰大学访问学习,通过本文对湖南工学院(下称我校)与英国桑德兰大学的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进行对比研究,为高校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提供借鉴与建议。

一、中英软件工程教学比较

(一)教学大纲的比较

我校软件工程的大纲要求学生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以及应遵循的标准、规范和准则等,并能有效地进行软件策划和软件开发活动,为更深入地学习和从事软件工程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该课程是软件工程专业的必修课,学分为5.5学分,共88学时(理论56学时+实验16学时+课程设计16学时),一般安排在本科教学的第三年进行。桑德兰大学的软件工程1的大纲要求:学生理解如何为用户设计易于使用的软件及如何以职业和道德的方式进行软件开发过程;针对适当的问题能应用软件工程技术找到有效和可用的软件解决方案;对软件组件使用适当的测试技术。软件工程是计算机系各专业的必修课,学分为20学分,学时为200学时(理论24学时+课后辅导24学时+自我学习152学时),一般安排在本科教学的第一年进行。对比发现:我校的教学大纲强调基础原理和概念的学习,而桑德兰大学则强调能力、自我学习、职业与道德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设计的比较

我校软件工程教学内容是:软件工程;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与维护;软件项目管理;软件配置管理;软件质量管理与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方法等。桑德兰大学软件工程教学内容是:软件和软件工程的概念;软件项目管理;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信息收集和软件规范;软件和接口设计;结构化和面向对象开发中的测试技术;及用户交互设计和可用性的重要性。对比发现:两校教学内容基本相同。我校软件工程课程课堂教学中技能训练所占篇幅不多,多是知识传授。而桑德兰大学课堂的教学内容,大部分章节以案例、问题、项目为中心,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

(三)课堂教学组织的比较

对于软件工程课程教学,中英教学最大的差异,在于课堂教学的组织。桑德兰大学软件工程教学大纲中,课程安排为12周,每周一次2学时的理论教学,每周一次课后2学时的课后辅导。课后辅导包含习题课,讨论课和实验课。152学时的个人学习,图书馆查阅资料和在线学习、修订、准备工作和总结性评价。理论授课主要讲授软件与软件工程的概念、软件需求、设计与实现等知识和方法,保证学生对课程重点及框架的把握。大部分软件工程学科知识由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阅读文献自学获得。查阅文献和汇报学习结果是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小组讨论则在理论讲授后的课后辅导环节。小组讨论前,教师针对软件工程课程所需的内容,布置阅读文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文献并撰写专题报告,讨论课上,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学生与教师深入讨论,并形成各自的理解和结论。我校软件工程理论课时较多,为44-56学时,实验课时较少,为12-16学时。教师在课堂上教学重点难点都讲解到位,没有太多的空间留给学生探索,学生参与度不高。另外,我校学生功课较多,作业也多,没有时间探索。教师布置讨论专题,有些学生很少阅读文献。讨论课,学生发言不积极、缺乏自己的见解,有时流于形式。从以上看出,桑德兰大学单纯的理论教学学时比我校要少。理论课讲解内容为基本原理和应用,应用多为科研与实际项目相关,同时还邀请企业老师来讲解实际项目,有利于培养学生同企业人员交流的能力;而且通过讨论课培养学生汇报自学结果的能力。卢艳青等提出让学生主导工程实施,在工程实践中培养创新精神,激发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4]。因此,在软件工程的教学中,增加实验课比例,以实际项目驱动教学,让学生主导项目实施,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

(四)教材的比较

国内软件工程课程教材很多。由布西选取了中美5本经典教材进行比较研究,分类总结了软件工程课程的若干教学实施方法[5]。我校选用过张海藩等编著的《软件工程》(人民邮电出版社),也用过郑人杰等编著《软件工程导论》(机械工业出版社)。两本书内容相近:系统讲解软件工程理论与方法,同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在讲述结构化方法的同时,又注重面向对象方法。桑德兰大学没有要求学生购买教材,但指定了核心参考教材和附加的参考教材。核心参考教材为IanSommerville编著的《SoftwareEngineering,NinthEdition》,该书介绍了软件工程过程、敏捷开发、面向对象设计和设计模式;可依赖性和信息安全性问题;高级软件工程;及软件管理。该书着重阐述了在开发大型系统中一些广泛采用的技术,有大量例子和图解;并采用软件工程新知识、新方法,以一个新的病人记录系统案例研究贯穿始终,系统地讲解软件工程的各个方面。附加参考教材为RogerS.Pressman《SoftwareEngineering―APractitioner’sApproach,EighthEdition》,该书介绍了软件过程、软件建模、软件质量管理、软件项目管理和软件工程高级课题。系统阐述了软件工程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包括新的概念、原则、技术、方法和工具;注重一些新的和重要的软件工程过程及实践。综观上述4部教材可见,国内教材主要以结构化方法和面向对象方法为主线,结合信息管理系统为例进行分析。实例的选择是从教学角度出发,与实际结合较弱。国外教材案例的选取从实际应用出发,更加强调软件工程的“实践性”、“生产性”。

(五)教学资源的比较

桑德兰大学课前教师发布课件、讲义、阅读文献;另外,教材有丰富的网上资源系统,既有向学生提供学习指南、测验和题解,也有向教师提供的教学指南、PPT等教学补充资料,还有向专业人员提供的软件工程文档、产业说明等资料。同时,教材排版格式灵活,对要点浏览和关键概念增加方框、还有带图标的注释和说明等。国内教材都没有独立的网上支持系统,只有出版社提供给教师的课件,排版刻板,趣味性不强。

(六)教学评价的比较

桑德兰大学软件工程的课程成绩评定是由学生完成的模块来评定的。当完成了能证明他们开发技能的模块时,学生就建立一个电子档案。这个档案包含多个评估点,每个评估点要求学生至少演示学习的一个关键主题。电子档案由五个实际任务组成,涵盖了软件工程中的关键主题,如分析、规格说明、设计、编码和测试活动。它评估所有的学习结果,并且每个任务分值为最终模块的20%。另外,课堂有严格的考勤制度,学生进入教室时,必须刷卡。而我校软件工程的评估是期末考试成绩70%,平时成绩30%(平时成绩包含课堂考勤、作业和实验成绩)。平时成绩占比少,弱化了过程的考核。我校教学班人数较多(一般为70-110人),教师考勤花时间多,不便于课堂纪律管理。此外,桑德兰大学教师通过小组讨论和提问,考察每个学生分析问题,检索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组织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而我校学生主动查资料、阅读资料的较少,部分学生没有真正体会到课程的实质,无法灵活运用。

二、结语

软件工程课程是软件工程专业教育中为培养学生软件开发与管理能力而开设的重要课程。本文从两校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材、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便于发现我校软件工程教学的不足,借鉴国外大学经验,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加强与国外高校的交流与学习,将好的教学方法应用到软件工程新的教学改革实践中。经过教与学的共同努力,提高软件工程专业学生软件开发与管理能力,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EB/OL].

[2]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EB/OL]

[3]王丹云,蒲清平.中英高等教育比较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0):54-55

[4]卢艳青,李继怀,王力军.工程实践能力指向与创新能力形成机理[J].黑龙江高教研究,(1):144-146.

[5]由布西.中美《软件工程》教材编写及教学实施方法比较研究[J].计算机教育,(20):60-63.

2.中英史料教学对比研究 篇二

1中国茶文化

1.1中国“茶”的历史

在中国, “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六千年前, 中国的农业之神———神农氏最早发现茶树, 并开始探究茶树的药理功能。据神农氏的《神农本草》记载, 神农尝百草时, 不小心中毒, 发现有一种树的叶子可以减轻症状, 这种树就是茶树。神农尝百草得茶后, 中国的茶叶事业逐渐发展起来。春秋时期, 人们用茶的鲜叶作饭菜, 这便是所谓的“吃茶”。商朝末期, 巴蜀人开始饮茶。到了西汉时期, 茶业已有一定规模。唐朝时期, 茶业进入昌盛时期, 出现了茶馆、茶宴、茶会等。中唐时期, 民间流传一种说法“开门七件事, 柴米油盐酱醋茶”。这说明在当时茶已经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种, 饮茶的现象已经十分普遍了。中国“茶圣”陆羽撰写了《茶经》。这是世界上第一部专门记录茶学知识和中国茶文化的著作。据《茶经》记载, 中国茶文化发源于巴蜀地区。 (茶之为饮, 发乎神农氏, 闻于鲁周公《茶经》) 。中国茶文化发展达到鼎盛时期始于宋初明末。这一时期, 斗茶、贡茶和赐茶等与茶相关的礼仪流行与世。此外, 各种规模的茶馆遍布大街小巷, 戏曲、曲艺都进入茶馆表演。进入清朝以后, 对外茶叶贸易不断发展, 且始终处于突出地位。

在中国茶业的历史嬗变中, 茶和茶文化逐渐被赋予深厚的文化内涵, 不断地充实和丰富, 形成今天我们所认识的中国茶文化。在中国茶文化系统中, 采茶、制茶、烹茶、品茶的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不仅是一种技术操作, 更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境界和道德境界。

1.2中国的“茶”内涵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的“茶”不仅是一种生理层面的必需品, 还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精神追求, 衍生出茶文化的庞大体系, 茶礼仪便是依附于茶文化体系的物质形式。这种物质形式是可以感知、可以触摸的。

中国茶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体系中一道奇特又靓丽的文化景观。它涉及历史、美学、哲学、伦理学、宗教学等多个文化领域。中国茶文化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 且不断被传承、被创造, 与茶文化厚重的内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茶文化体系庞大、内容繁多, 包括茶的历史发展、茶具、茶礼和茶道茶艺、饮茶的环境、茶书茶画茶诗词等文化艺术形式, 以及茶道精神与茶德、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等诸多方面。关于茶的历史发展, 上文已作叙述。

在茶具的选择上, 中国的茶人十分讲究。茶杯、茶夹、茶盘、闻香杯是茶礼仪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器具。至于茶具的材质、规格, 因个人的爱好与品位而各异。相同的是, 茶人们都希望通过茶具的选择获得最好的茶汤。由天然材质制成的紫砂壶被认为是茶壶中的极品。人们认为这种材质的茶壶能够长时间地保持茶的香味与原始口感。中国人对饮茶环境也有很大的讲究。不难发现, 中国的茶馆中的环境有四个特点, 安静、清新、舒适、整洁。

中国茶文化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汲取中国的儒教、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髓, 不断地丰富和提升自己的精神文化内涵, 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茶文化主张通过饮茶互相交流、增进感情, 和谐相处。道家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中国茶人对饮茶环境的要求———安静、清新、舒适、整洁也体现了中国茶人们希望融于自然, 达到精神与物质和谐统一的美好愿望。佛教强调冥想自省, 才能大彻大悟。茶文化也提倡通过饮茶感悟天道、人道、茶道, 得到心灵的净化。换个角度讲, 在茶文化的发展进程中, 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士大夫阶层把茶当做一种载体、一种媒介, 去承载、表现和传播儒释道文化。

此外, 中国各民族将茶与本民族文化生活融合到一起,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茶礼、茶艺、饮茶习俗。文人墨客对茶也是青睐有加, 他们喜欢通过品茶赋诗的方式, 表达自己的心境或理想, 如“诗写梅花月, 茶煎谷雨春”。从对茶的品味上讲, 中国人比较喜欢绿茶, 为的是追求一种原始的、淳朴的茶味。

2西方茶文化

2.1西方国家“tea”的由来

众所周知, 英语中的“tea”指的是“茶”。实际上, “tea”是一个汉语借词, 由中国福建地区茶的方言tei音译而来。早在18世纪时期, 中国福建地区便开始与荷兰开始频繁地进行茶叶贸易, 荷兰商人把茶的福建方言的茶带到了欧洲。英国获得海上霸权后, 开始谋求通往神秘东方的道路, 东印度公司最早将中国武夷茶引入英国, 并将其作为贵重的商品销售给英国上流社会, 英语中随着出现了tea。一开始, 由于茶叶功效失衡, 茶与普通民众是绝缘的。但是, 在上流社会, 饮茶之风盛行。人们普遍认为茶是高贵身份的象征, 是高雅品味的体现。贵族、豪门、世家阶层的贵妇们对于茶的痴迷几乎到了狂热的程度。18世纪西方有一部喜剧《茶迷贵妇人》深受喜爱与追捧, 剧中的主人公就是整日沉浸在饮茶社交礼仪活动中的贵妇人。英国完全掌控印度次大陆后, 有了大量的茶货源, 饮茶开始大众化。随着英国茶业的发展, 商业性茶室、茶座应运而生。与此同时, 以茶待客的茶礼仪逐渐形成, 从迎客、敬茶、寒暄到辞别, 每一步的礼节都是十分严谨的。

与中国不同的是, 英国人比较注重商业利益, 他们没有以农业文明作为经济基础的文化形态。因而, 英国人对茶的理解和认知停留在个人精神享受层面, 而并非是共同的精神境界。这一点是由以个人为中心的西方商业文明决定的。此外, 还有一点, 中国人以饮用绿茶为主, 西方国家则偏好红茶。同时, 还喜欢在茶中加一些自己喜爱的佐料, 以丰富滋味。

2.2英国的下午茶

下午茶是英国人自我标榜的文化符号。英国从中国引入茶叶后, 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广泛欢迎, 饮茶逐渐成为英国人生活习俗的一部分。公爵夫人Anna很喜欢饮茶。她觉得英国的早餐和晚餐隔的时间太长, 人们在下午的时候很容易感到饿。 (当时, 英国人只吃早餐和晚餐。) 于是, 她便邀请朋友在下午到自己家里饮茶, 并为朋友提供小蛋糕、面包、三明治等小点心。通过这种方式能增进朋友间的感情, 还能帮人们解渴充饥, 便很快在上流社会流行开来。

2.3冰茶和袋茶

1904年, 在美国举办的第一个世界商品展览会上, 一位美国商人突发奇想, 把一大块冰放入冲好的茶中, 为的是吸引参加展览会的客人品茶自己的茶叶样品。这便是世界上第一份“冰茶”。让人意想不到的是, 这种做法受到了参加展览会的客人的极大的关注。于是, 茶商们争相效仿。1908年, 一位纽约茶商无意中看到饭店为了避免茶叶渣流入下水道, 把茶叶放在袋中冲。由此, 他产生了生产“袋茶”的想法。于是, 把茶叶装入用布或过滤纸制的袋中, 放在杯中泡的茶便产生了。后来, 袋茶又流传至中国。

3中西茶文化对话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中西各国在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流日益频繁。可以说, 中国茶文化和西方茶文化的融合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茶承载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底蕴与精神特性。遍布世界各地的茶馆见证着世界各国茶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对中西方文化的相互交融、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是有重大促进作用的。

毋庸置疑, 中国茶文化和西方茶文化的融合会引发文化思想领域中新的文化浪潮。中国茶文化和西方茶文化不存在合理与不合理之说。不同的文化系统造就了不同的茶文化。对于中西方国家来说, 各自的茶文化的产生与发展都是一种必然。我们不必全盘否定西方茶文化, 更不应彻底接受西方茶文化。同时, 对于中国茶文化, 我们也无需追求“原汁原味”的中国茶文化。但是,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中国茶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地位与作用, 找准中国茶文化的定位。中国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交流的窗口, 对展示中华文明, 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文化影响力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要做到这一点, 就必须理解中国茶文化的内涵, 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底蕴。只有这样, 才能让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 展现中国茶文化的独特魅力, 扩大中国茶文化的影响。

4结语

茶源于中国。西方国家从中国引入茶后脱离了中国茶文化的基本面貌, 融合了本土文化,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西方茶文化。中国茶文化和西方茶文化各成体系, 又相似相通。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 中国茶文化是主流文化, 西方茶文化是一种流行文化。我们可以追求“流行”, 但却不能跳出“主流”。

摘要:茶不仅是一种饮品, 也代表着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中西方国家茶的起源不同, 饮用方式不同, 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也存在很大的差异。经过历史的沉淀, 中西方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茶文化体系。但是, 两者仍有许多相似相通之处。本文主要探究了中西方茶文化各方面的差异, 以促进中西方茶文化的互相理解和交流。此外, 也为中国茶文化的自我定位提供依据, 以进一步提升我国的文化地位。

关键词:茶文化,中国,西方国家,茶历史

参考文献

[1]弗·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2]于丽萍.中日茶文化精神内涵的比较[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2) :181-182.

[3]龚永心.弘扬茶文化, 推动茶文化产业建设[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 (7) :97-99.

[4]张荣翼.冲突与重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8.

[5]李少林, 王达林.中国茶话全书[M].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7.

3.中英商业广告语文化对比教学研究 篇三

[关键词] 中英广告语;文化;比较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11-0108-02

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都有着不同于他人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历史和文化。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演变之后,中西方民族在文化上也形成了许多差异。这种差异存在于人们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语言则是其中重要的一项。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加深中西方文化间的相互了解,促进中西方良好的交流与沟通已经成为重要议题。其中语言上的沟通顺畅问题尤为突出。

商业广告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在沟通中起着传递商品信息实现良好广告效果的重要作用。同时,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它也受到文化的影响,并影响着文化。现今,中西方交流愈加频繁,这也要求我们清晰地认识到中西方商业广告语的文化差异,并在交流沟通和翻译中正确使用广告语,使广告语更加本土化,取得最好的广告效果。

一“天人合一”与“天人各一”

各民族对世界不同的认识和表达、不同的哲学观念也体现在中英商业广告中,其中典型的代表就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一元论和西方“天人各一”的本体论。

“天人合一”思想源于我国古代人民对世界的认识:认为世界是一个整体,人和自然都包括在整体之内,要了解部分,必先了解整体,是一种综合概括、众多归一的思想。我国的很多商业广告也体现了这一特点:“集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滋补品)这则广告把天地、日月和人的身体联系在一起,灵气、精华和补品联系在一起,充分体现了人和自然的合一、同一的一元论的观点。

“天人各一”的本体论思想源于西方人的崇尚科学,相信人类可以征服自然:认为人和自然是对立的而非统一的,人是万物的中心、是主体,外物是客体,注重客体的变化和多样性,因此他们注重通过努力去改变自然。这样的思想在商业广告中也有所体现:“why grow old gradually? Fight it.”(化妆品)从“Fight it”(战胜它)中我们明显可以看到这是一种对“变老”这一自然现象的对抗和征服,而不是和谐相处。

二权威观念与事实依据

使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就要提出相应的论据支持,在这一点上中西方文化有着不同的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权威的力量和可信度,而西方人更加民主,注重事实的重要性。这一不同也体现在商业广告上。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绝对的权威,尤其是权威机构,这也成为很多人做决定时的重要依据。因此在中国的广告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级各单位评选出的诸如“全国驰名商标、著名商标、优质产品、质量奖”等各项荣誉。

与之不同的是西方文化强调个人的经验,以及事实权威,即具体的事例的印证。例如在一则手表广告中用到“Selected by James Bond The Sign of Excellence”。这则广告中用成功人士的具体实例做印证,告诉购买者该产品所代表的文化内涵为通过奋斗最终取得成就的成功人士的形象。

三群体取向与个人取向

群体与个人的利益往往存在着对立和矛盾,有时人们并不能同时满足双方的要求。此时,中西方文化给出了不同的取向答案:中国传统文化倾向于个人服从集体;西方个人主义观念强调个人成功。

中国人的集体倾向表现在:统一思想行动,提倡个人为集体的利益的无私奉献,个人的利益与集体保持一致。因此每个人都紧密地和小到家庭大到社会的集体联系在一起,个人的幸福与社会和家庭的和谐、安定是密不可分的。在一则脍炙人口的商业广告“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中,“大家”成为集体的代表,而“好”字明显地体现了利益的取向。

西方人的个体倾向表现在:突出个体、讲究机会均等、强调个性和以自我为中心、宣扬个人自由。鼓励个人通过奋斗得到发展、受到重视,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在商业广告中为了强调消费者的个性、突出个体,多强调产品的特性及与众不同。例如在一则汽车的广告中就提出:“Now it is your turn to have an extraordinary driving experience ”,其中“your turn”强调的就是消费者个体的体验。

四历史倾向及未来倾向

在看待时间的问题上,不同文化也有着自己的特色。中国更加尊重传统,而西方国家更倾向于展望未来。

中国历史悠久,更加强调尊重历史、以史为鉴,会让历史作为制定方针政策的指南和参照。一则白酒的商业广告:“千古佳酿,万代留香,中华酒宗,汝阳杜康”,其中“千古”“万代”体现了品牌的历史悠久性,厂商希望从久远历史的角度来证明产品的品质。

西方文化看中未来,并对未来有不断的规划,在新的规划中使未来更美好。一则经典的钻石广告:“A diamond lasts forever”,其中“forever”(永远)就是一个典型的具有未来含义的词,强调在未来时间里永远不会变,突出了钻石的品质也同时寓意了爱情的永恒。

五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

语境是学习语言及进行交流的环境,在不同的语境中,即使是同样的句子含义也不同。高语境传播指的是在传播时绝大部分信息或存于物质语境中,或内化在个人身上,极少存在于编码清晰的被传递的语言文字中,而低语境正好相反。中国社会正是高语境社会,而英美社会则是低语境社会。

在高语境文化中,语言的意义与文化背景相关。只有少量信息是通过语言编码被清晰传递出来,大量的信息是通过语境甚至是非言语行为或历史文化传统被传递出来的,这也就造成了一种含蓄的沟通。在这种沟通中,人们对含蓄的信息非常敏感,非常重视语境。中国人交流时并不完全依赖语言本身,而更多依赖社会语境,从语境中获得字面没有传达出来的信息。一则手机广告: “梦幻魅力,舍我其谁”。其中“舍我其谁”出自《孟子》“当今之世舍我其谁”,通过这短短几个字的广告语的特殊历史文化语境,高语境的中国消费者可以获得的信息是:这是一家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厂商,手机的质量和功能也是值得信赖的。

低语境文化中,语言的意义与文化背景无关,人们通常需要通过明确的词句获得信息。体现在语言上便是直言不讳,比较直白。在广告中也是如此,消费者可以从广告语中直接了解产品的功能、优势、新颖之处。如手机广告“bigger than bigger”,用了两个比较级来直接突出产品的“大”这一特点。

六思乡之情与迁徙之好

在对待故乡这一问题上,来自于农耕文化的中国和来自于海洋文化的西方国家的人民有着不同的态度。中国人以家族为本,喜聚居,讲究落叶归根。西方人家庭观念淡化,强调个人生活和自由。

农耕文化的安逸、稳定、诚实等意识使人们的故土难离的思想根深蒂固。个人对家庭家族和邻里故土都有着深深的依赖和眷恋之情。白酒广告:“千万里,千万里,我一定要回到我的家,孔府家酒让人想家”,道出了游子的心声,也触动了消费者的内心深处。

海洋文化的开放、流动、宽容等意识,使得西方国家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的人在迁徙成为生活常态时,家园观念薄弱,人与人之间更多地是理性的契约关系,相对的人情世故较为淡漠。一款纪念币广告:“A voyage to the labyrinth throughout Chinas Centuries”,“voyage”(旅行)恰好契合了人们喜欢迁徙的习惯。

七内敛保守与奔放外向

受农耕文化、儒家思想和封建传统的影响,中国人的观念相对保守传统,在海洋文化的影响下,西方人则走上了开放与突破前人的道路。

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建立了一套相对保守的伦理道德规范,这其中的一些保守传统的思想至今仍然存在。例如在传统文化中女性是弱势的,如今女性已经得到了同男子相同的地位、待遇和社会角色。但在一个电饭锅广告“给太太一份安全感”中,“太太”和电饭锅的关联还是能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女主内、由女性来照顾家人的传统思想。

海洋文化使得西方人更加开放,他们通过冒险甚至叛逆和不断地变革突破前人的思想。他们外向、好动、感情奔放、 富于冒险精神,他们可以漠视文化遗产,注重创新。比如:“百事可乐,新一代的选择”,就是百事可乐面对传统可乐业的霸主可口可乐,迎合“新一代”的年轻人想确立自己独特选择的心理创作的广告语。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西方商品纷纷涌入中国,与此同时中国的强大也将大量中国制造的产品推向全世界,在此过程中广告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在跨文化的经济交流中让广告的定位更加准确,效果更加显著,答案很明显:在充分认识和了解中西方两种不同文化对中英两种广告语产生的影响,以及两种广告语存在的差异的基础之上,人们在实际交流当中要做到广告创作和翻译的本土化,以促进中西经济交流和文化沟通。参考文献

[1]爱德华·霍尔.超越文化[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顾嘉祖.跨文化交际:外国语言文学中的隐蔽文化[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中英法官遴选制度对比 篇四

12级法硕(法学):许后生

摘要:司法公正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如果说法院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那么法官就是这道防线的守门人”,本文通过对中英法官遴选制度的介绍、比较总结出中国好法官的标准。

关键词:遴选制度 法官 标准 公正

一、法官遴选制度概况

何谓法官的遴选制度呢?简而言之,法官的遴选制度就是指规定法官的任职资格,以及通过一定的方式从符合资格的人中遴选法官的制度。由概念可知,法官遴选制度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确立法官的任职资格;二是如何通过一定方式从具备资格的人中遴选法官。为什么需确立法官的任职资格呢?这一方面当然是为了遴选合格的人做法官;另一方面乃是为了确保法官队伍的精英化。而遴选法官的方式则主要有这么三种:一是任命制;二是选举制;三是选举制与任命制相结合

二、中国法官遴选制度

中国法官遴选制度包括遴选资格和遴选程序两部分

首先,在我国,对法官遴选资格的法律依据是 《法官法》的第九条和第十一条,规定担任初任法官必须具有下列条件:(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2)年满23周岁;(3)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4)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品行;(5)身体健康;(6)高等院校法律专业本科或者高等院校非法律专业本科具有法律专业知识,从事法律工作满二年,其中担任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应当从事法律工作满三年;获得法律专业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或者非法律专业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具有法律专业知识,从事法律专业满一年,其中担任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应当从事法律工作满二年;(7)德才兼备,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我国自从2001年实行国家统一司法考试以来,从法官队伍“入口”处杜绝了不符合要求的人员进入司法领域,保证了司法队伍无论在法律专业素质上,还是在学历要求上大体有一个共同的基点。这对于提高法官的遴选资格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次,关于法官遴选程序,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罢免,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院长由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罢,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由本院院长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在省、自治区内按地区设立的和在直辖市内设立的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主任会议的提名决定任免,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由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提请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在民族自治地方设立的地方各级人民法院院长,由民族自治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罢免,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由本院院长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人民法院的助理审判员由本院院长任免。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的任免办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另行规定。由此看出,我国现行法律规定有两种:一是选任制;二是任命制。就我国法官产生方式的实践来看,无论是经权力机关选举产生还是任命产生,法院在法官产生的过程中起不到主要作用,起实质性作用的是人事部门和党政部门。

三、英国法官遴选制度

1、英国法官的任职资格

英国的法官遴选制度确立了许多重要的法官任职资格条件,只有符合法官任职资格的人才有可能被选任为法官。在英国,法官必须具有“法律知识和经验,判断和分析能力,有良好的决定和交流技巧。富有权威、道德、公正、能够理解普通人和社会,性格温和,有礼貌和尊严,对社会服务具有责任”。由此可见,英国法官的任职资格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法官的法律知识和经验;二是从事法律工作的技能;三是法官个人的人品。例如以英国巡回法官为例,从法官候选人中挑选法官的标准包括:

1、熟悉法律知识、具有丰富的司法经验和较到达的职业成就;

2、具备较强的思维分析能力;

3、具备良好的判决能力;

4、具备较强的决断能力;

5、具有与各种人员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6、具有保持法院权威、维持法院尊严的能力;

7、具有诚实正直、礼貌与仁慈的的品格;

8、具有正义感;

9、能理解民众和社会;

10、司法的适当、有效及公共服务职责。

在英国,法官候选人除了要具备上述任职资格外,还有一项重要的任职条件,那就是除治安法官以外的所有法官都只能从参加全国4个法学会的成员(出庭律师)中任命。其中担任地方法院的法官(不包括治安法官),必须有不少于7年的出庭律师经历;担任高等法院法官,必须具有10年以上的出庭律师经历,或者2年以上地方法院法官的经历;最高上诉法院法官,必须具有15年以上出庭律师的经历或者担任高等法院法官职务2年以上的经历。

因此,从英国的法官遴选制度来看,英国除治安法官外的所有法官都必须从参加全国4个法学会的出庭律师中遴选。这种制度确保了法官队伍的精英化。在英国,律师被认为是社会的精英,而从律师中选任法官,可谓是从精英中挑选精英。因此,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官一般都从业绩卓越的律师中选任(即所谓的法官资格取得一元制)。法律院校毕业生不可能走出校门即从事法官职业,只有在学识和阅历达到一定层次后,才有可能被遴选为法官,正如格伦顿等所指出的:“对于有朝一日成为法官有任何想法的普通法国家法学院学生而言,哪怕成为低级法院的法官也被当作是对其长期而出类拔萃的律师生涯的承认。”

2、英国法官的产生方式

前文已经谈论过,法官遴选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一是任命制;二是选举制;三是选举制与任命制相结合。英国则通过任命制来遴选法官。在英国,所有的法官都是行政机关的任命而产生的。英国法官的任命程序包括法官的提名程序和任命程序。

在英国,有权提名法官候选人的只有司法大臣和首相。具体来讲,在英国,上议院常任法官、上诉法官的法官、高等法院的法官,由司法大臣和首相共同提名,其他法官由司法大臣提名。可见,司法大臣在法官遴选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在提名法官的时候,主要遵循以下三项原则:

1、任命是基于业绩,而不考虑种族、婚姻状况、性别、性倾向、政治关系、宗教及是否残疾;

2、着重征求那些了解候选人的法官、司法人员及律师对该人的意见和看法;

3、申请法官资格的候选人至少要在兼职法官的职位上先干上几年,以对其能力和稳定性有进一步的了解。

候选人要最终成为法官,除了要获得提名外,还必须得到任命才能最终成为法官。在英国,首相只有提名法官候选人的权力而没有任命法官的权力,司法大臣则除了具有提名法官候选人的权力外,还具有任命治安法官的权力。具体来讲,在英国,上议院常任法官、上诉法官的法官、高等法院的法官,都是经过司法大臣和首相的提名后,由国王(女王)任命;其他法官经司法大臣提名后,由国王(女王)任命;治安法官则由司法大臣任命。

由此可见,英国的法官遴选制度并不具有司法独立性的特征。谁能当选法官的决定权把握在政府的手中,但这并没有妨碍英国的司法独立。法官的遴选制度不具有司法独立性,但其选出来的法官却具有独立的特性,这主要得益于英国的法官保障制度。当然,法官的保障制度已经不属于本文讨论的范畴了。

总之,英国已经确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法官遴选制度。通过这套法官遴选制度不仅确保英国法官队伍的精英化,而且也确保英国能尽可能地挑选出合格的候选人担任法官。

四、中英两国法官遴选制度比较

通过对上述中英法官遴选制度的遴选资格、遴选程序两方面的介绍,我们不难看出中英两国法官遴选制度存在较大差距,下面我们对中英两国的遴选制度做进一步的比较分析。

(一)关于遴选资格

中英两国都要求初任法官具有丰富的法律专业知识,但两国在初任法官的法律实践经验的要求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英国法官在遴选资格上强调必须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担任法官职务,如担任地方法院的法官(不包括治安法官),必须有不少于7年的出庭律师经历;担任高等法院法官,必须具有10年以上的出庭律师经历,或者2年以上地方法院法官的经历;最高上诉法院法官,必须具有15年以上出庭律师的经历或者担任高等法院法官职务2年以上的经历。所以英国的法官都是从优秀的律师中选拔,在英国一个法学院的学生从律师到法官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而我国只要求通过司法考试有一到三年的法律实践经验即可,对法律知识的要求也很低,非法律专业具有法律知识的也行,还有学历越高对法律实践的要求就越低,如获得法律专业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或者非法律专业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具有法律专业知识,从事法律工作满一年,其中担任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应当从事法律工作满二年。学位取代不了实践,这样的规定缺乏合理性,通过以上比较不难看出,与英国的法官遴选制度相比我国对法官的实践要求不高,相应的初任法官的年龄普遍偏低。

(二)关于遴选程序

英国无论采用选举制还是任命制都要经过一套较为复杂、严格有时近于苛刻的程序,并且对于候选人的司法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颇为重视。如在英国,上议院常任法官、上诉法院的法官、高等法院的法官,由司法大臣和首相共同提名,其他法官由司法大臣提名,其在提名法官的时候,主要遵循以下三项原则:

1、任命是基于业绩,而不考虑种族、婚姻状况、性别、性倾向、政治关系、宗教及是否残疾;

2、着重征求那些了解候选人的法官、司法人员及律师对该人的意见和看法;

3、申请法官资格的候选人至少要在兼职法官的职位上先干上几年,以对其能力和稳定性有进一步的了解。提名完了以后,必须通过任命才能成为法官,具体如,上议院常任法官、上诉法官的法官、高等法院的法官,都是经过司法大臣和首相的提名后,由国王(女王)任命;其他法官经司法大臣提名后,由国王(女王)任命;治安法官则由司法大臣任命。相比之下我国则对法官的遴选程序重视不够。在实际运作中,法官的选任遴选程序大致是:由党组织的组织部门或法院党组织提出法官候选人名单,经同级党组织审查同意后,由拥有法定提名权的机构或人员,正式提交给同级权力机关再由它按照法定程序选举和任命,权力机关在选举和任命法官时,往往仅凭候选法官的个人简历来投票表决,而对法官候选人的业务素质和道德修养等方面根本没有或基本没有详细了解的渠道和途径,起不到真正的审查作用。通过以上比较我们得知,英国的法官遴选程序比较科学和理性,可以真正检测出一个法律人的业务素质和道德修养,从而选出合格的法官,而我国的法官遴选程序基本上是公权力说了算,仅看个人简历不能直观的反映一个人的业务素质和道德修养,因此,在现实中会出现一些法盲、文盲、流氓在担任法官,如原山西省绛县法院副院长姚晓红。

五、从合格的法官到好法官

我们知道法官遴选制度的目的是选择出合格的法官,通过对中英两国法官遴选制度的比较、升华,我们可以大概地总结出中国好法官的标准:(1)较高的道德修养,甚至可以说道德的完人。

这一点中英是一致的,衡量一个法官是否是一个好法官首先应该从对待当事人的态度做起,不论是原告还是被告都应一视同仁出以公心保立。要做到这一点他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品格,他的思想品德、道德修养要远远高于常人,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一个心术不正、缺乏良心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一名好法官的。(2)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这是一个法官业务能力的本保证,法学理论功底的提升不仅需要法学院的系统学习,还需要刻苦钻研、求索创新。在现实处理案件的中,不仅要严格依据法律,还要提出合理的解释,这就需要扎实的功底了。(3)真正以法律为办案准绳。社会大众对法官的要求是非常低的,认识和评价一个法官的好坏,就看你办案公不公正,在人们眼中法官就是法律的化身,你办案不公正,业务水平再高有什么用?你践踏了法律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4)及时的正义。正义一定要及时,迟到的正义非正义,司法行为直接关乎人的财产或人身安全,司法过程中的当事人无时不在受着司法判决或结果的心理煎熬。优秀的法官,应该够运用娴熟的法律知识和裁判技能,从容地作出正确的裁判,及时地确定公民之间正确的社会关系,让当事人尽可能早地、尽可能心服地了断纷争,开始自己新的生活。(5)重视人文关怀。法官必须对他人和群体的利益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利益抱以最大的关注,正确把握法理与情理之间的内在联系,运用裁判手段维护社会公理。在法律运作中体现人文关怀,充分调动内在力量,努力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将法制、民主与人权有机地统一起来。(6)是要勇于挑战。法官在断案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阻力,要面对方方面面的压力。有的是有形的,有的是无形的,有的是来自上级的,有的是来自亲朋好友的……。作为一名好法官要有勇气去面对,并勇于冲破阻力和挑战,维护法律的公正。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

2、英国《法官法》

3、《职业化视野下的法官特质研究》吕忠梅

5.中英颜色词汇的对比与翻译 篇五

An Analysis of The Bible’s Influence on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An Analysis of Main Characters in Wuthering Heights 12 论《英国病人》中角色的自我认知 个体取向与集体取向对中美商务交流的影响 14 汉英姓氏文化差异 探析王尔德童话中的死亡主题 运用概念整合理论解读英语幽默理解障碍 17 初中生英语听力理解的障碍因素及对策 18 《等待野蛮人》中的寓言式写作手法 On Wisdom of Tao in Tao De Jing and the Subjectivity of Translator--Based upon Translations of Wu(无)and You(有)An Analysis of Translation of Road and Traffic Public Signs 22 象征主义视角下《致海伦》中的意象美 A Brief Analysis of Willy Loman’s Tragedy in Death of a Salesman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中式英语成因之分析

The Use of Symbols in A Farewell to Arms 管窥世纪年代以前的朴素社会语言学思想 论汉语新词语的英译

丁尼生《鹰》与休斯《鹰之栖息》的对比分析

A Study on English and Chinese Euphemis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Difference 寻找真正的自我

浅析库尔特•冯尼古特《猫的摇篮》中的黑色幽默 广告英语的语言特征

On Translation of Symbolism in Pop Songs with a Case Study of Hotel California 霍桑的罪恶观在《红字》中的体现 面部表情和目视行为的跨文化研究 探析《劝导》中安妮的成熟形象

工业化进程下人的主体性的追问——梭罗的《瓦尔登湖》 论《荆棘鸟》中的女性意识

从《红字》看霍桑对清教主义的批判与妥协

A Contrastive Study on Language Feature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Proverbs 41 An Analysi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arlett’s Personality in Gone with the Wind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分析内战对《飘》中斯佳丽的影响

《远大前程》中通过研究匹普对乔的态度转变来探讨他的成长经历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目的论指导下的旅游资料汉英翻译及翻译策略 萧伯纳的费边思想在芭芭拉少校中的体现 中英书名翻译的对比 论英语谚语的翻译

英汉动物习语中隐喻用法的对比分析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51 中西方新闻报道看道德观差异

从跨文化视角看中国红色旅游的翻译策略 53 Teleology, Religion and Contexts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中学英语课堂中的情感教育

《京华烟云》中姚木兰和《飘》中斯嘉丽的性格对比 尤多拉•威尔蒂摄影叙事技巧分析 商标文化特色和翻译技巧 文化因素对英汉互译的影响

An Analysis of Gothic Features in Jane Eyre and Wuthering Heights 从《欲望号街车》探析田纳西•威廉姆斯诗意现实主义风格 增译法在《水晶宫》英译汉翻译中的应用

不温不火,绵里藏针——分析《格列夫游记》的讽刺意义

对比分析苔丝和蓓基--哈代《德伯家的苔丝》和萨克雷《名利场》 浅谈企业形象广告设计

初中学生听力理解障碍简析及应对策略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中普通而独特的女性形象

基于荣格的“人格面具”理论分析《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性格 论赫尔曼•梅尔维尔《白鲸》中的象征主义 从《印度之行》看东西方文化冲突 从CIF与CIP的比较看CIP的优势 论《紫颜色》中黑人妇女的反抗

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中凯蒂的悲剧成因分析 The Exploration of Tragic Fate of Tess 《德伯家的苔丝》中的意象分析 堂娜•哈拉维的赛博女性主义分析

An Analysis of the Cultural Identity in Amy Tan’s The Joy Luck Club 战争、归乡、爱情—《冷山》的多元主题研究 文化视角下的英汉动物隐喻对比研究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使用初探 吸血鬼传说对英国文化的影响

中学英语教学到大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研究 《推销员之死》中丛林法则的牺牲品 新闻英语的特征及其翻译

汽车广告翻译浅析---论消费者心理差异对汽车广告翻译的影响 85 从《警察与赞美诗》看欧亨利式结尾

An Analysis of the Main Characters in Twilight-eclipse 87 英语教育产业化对英语教育的影响 88 产品生命周期的营销策略

论马可•吐温小说中的讽刺技巧 90 《红字》中的基督教因素初探

A Study of Fu Donghua’s Translation of Gone with the Wi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writing 92 93 94 95 《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的悲剧

从礼貌原则的角度对比英汉女性称谓语 英语新闻中批评性语篇的对比分析

A Study on Developing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96 《欢乐之家》孤独灵魂的自我发现

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98 A Study of Chinglish as Found in Students’ Writings 99 跨文化交际中英语副语言的表现和交际功能 100 伍尔夫的《到灯塔去》中的女性主义 101 谈成长中的大卫•科波菲尔的情感波折 102 中美大学生课堂讨论话语性别差异对比

Which Woman is More Popular in Modern Society:A Comparative Study of Tess and Jane 104 论翻译方法的选择

对《呼啸山庄》里所反映的人性的解读 106 论《在另一个国度里》中的象征主义

浅析好莱坞英雄主义中的传统英雄和反英雄形象 108 商业意识对美国电影片名翻译的影响 109 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的逃离与守望 110 参与式教学法与初中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

111(英语系经贸英语)国外对华“双反”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 112 《理智与情感》中埃莉诺的性格简析

从《鲁宾逊漂流记》看创新精神和知足长乐 114 On the C-E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115 On Mother-daughter Relationship in The Thorn Birds 116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17 Euphemistic Expressions in Business Correspondences 118 Rhetorical Art and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Suggestions of Business Transaction Correspondence 119 论《等待戈多》中的荒诞与象征 120 论英汉翻译过程

英汉习语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研究

以“三美论”对比《登高》两个英译版本的“意美”与“音美” 123 产品说明书的翻译技巧

分析《老人与海》主人公圣地亚哥的人物形象 125 《红楼梦》两英译版本中姓名翻译的对比研究

Effects of Chinese Culture on Promotion of Automobiles--Traditional Cultural Elements 127 从《爱玛》看简•奥斯丁的女性主义意识

从传播美学分析国内畅销知名化妆品广告中的译文

A Southern Elegy—a Feminist Study on Faulkner’s A Rose for Emily 130 《红字》中霍桑的女性观

论英语中的汉语借词(开题报告+论)132 合作原则下幽默的语用分析

Strategies of Activating Middle School Classrooms for Effective English Learning 134 从电影《刮痧》看东西方文化差异

The Strategies and Translation of Politeness in English Business Letters 136 浅析《宠儿》中塞丝背上的树的形象 137 中英社交礼仪差异的比较与分析 138 文化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 139 试析《假如明天来临》的叙事艺术

On the Aesthetic Connotation of the Death in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by Hemingway 141 浅析《墓园挽歌》中意象的变化 142 《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的性格分析 143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体态语

从世纪后服饰发展比较中西文化差异 145

浅谈英语委婉语的作用和原则

《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奶妈与《西厢记》中红娘的人物形象对比 148 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的女性主义解读 149 Roberta’s Role in An American Tragedy 150 旅游景点名翻译的异化与归化 151 汉语公示语的英译

152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幻灭与重生 153 功能对等理论在新闻英语翻译中的应用 154 对《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的性格分析 155 论奥斯卡•王尔德的艺术道德观 156 论汉英翻译软件的局限性 157 英语词汇教学方法探讨

158 An Analysis of American and Chinese Culture in Kung Fu Panda 159 黑人社区的替罪羊--论托尼•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小女孩佩科拉 160 《了不起的盖茨比》叙述者尼克分析 161 广告语篇中的预设分析

162 浅谈网络聊天中的英语缩略语 163

164 “反偶像的偶像”乔治奥威尔 165 谈商务英语信函的词语汉译

166 对爱伦坡侦探小说犯罪心理的分析 167 提高中学生听力的有效策略 168 浅析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

169 从文化的角度审视中西习语的来源

170 The Joy Luck Club-A Bittersweet Picture of Chinese-Americans across Two Generations 171 《推销员之死》的文化解读

172 浅析莱辛在《屋顶丽人》中的女权主义思想 173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主义 174 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浅析及其解决方法

175 Growing Pains: An Analysis of the Hero in Catcher in the Rye 176 中外服装品牌英文标签语言的跨文化研究

177 扬•马特尔《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的空间叙事与空间形式 178 中文被动句的英译

179 论《猫城记》和《格列弗游记》的讽刺手法 180 英汉形状类量词的隐喻认知分析

181 从阿里巴巴BB电子商务平台论中小企业的发展趋势 182 《小城畸人》里的象征主义手法分析

183 由女性“奴性”潜意识解析玛利娅姆多舛命运

184 Psychoanalytical Study of Kate Chopin’s The Awakening 185 论《黑夜中的旅人》中主人公的信仰冲突与融合 186 罗伯特弗罗斯特田园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 187 网上英语聊天的会话结构特征

188 作者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所表现的双重人格 189 礼貌原则在商务英语中的运用

190 论“冰山原则”在《白象似的群山》中的应用 191 《恋爱中的女人》人物及其人物关系的象征分析 192 中美时间观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193 归化和异化在影片名翻译中的应用 194 环保宣传语翻译中的文化介入 195 《夜莺颂》的翻译技巧探究

196 从原型批评的角度透视《野草在歌唱》的人物及意象 197 简爱的双重性格分析

198 从功能对等的角度浅谈商标翻译

6.中英史料教学对比研究 篇六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As an outstanding politician and litterateur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the works of the author Fan Zhongyan are of uniqueness with exquisite insight from the politician’s point of view.We can feel it by reading his poems and learning the history at his age.The poem actually represents patriotism of the general and soldiers for their country and determination that sacrificed themselves at any time in order to protect their motherland.Meanwhile, it also represents the emotion of soldiers’ miss to their families when they were in the army far away from the country.The first part of the poem depicted a gloomy picture by the descriptions of views they camped where land was wild and dreary.However, soldiers within deep love for the country and their families defensed enemies at any time.It also implied emotion of soldiers’ love for the home.The second part depicted the different life in the army and resolution to protect the country.Meanwhile, it reflected soldiers’ wish to come home earlier after the defense war.Viewing from the whole poem, bleak prospects and vivid images reflected the situation what the author saw and heard, even experienced, and expressed inner emotion in soldiers and himself.Keats’ famous poem To Autumn is often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the greatest in the English language.As with all great poems, its greatness can only really be justified by one’s experience of the poem;but by looking at details of the way the poem is composed and structured, and the important themes the poem addresses, one can come to understand why one has, or ought to have, certain experiences in reading it.“To Autumn” is one of the last poems written by Keats.His method of developing the poem is to heap up imagery typical of autumn.His autumn is early autumn, when all the products of nature have reached a state of perfect maturity.Keats opens his first stanza by addressing autumn, descriping its abundance and its intimacy with the sun, with whom autumn ripens fruits and causes the late flowers to bloom.In

the second stanza, the speaker describes the figure of autumn as a female goddess, often seen sitting on the granary floor, her hair “soft-lifted” by the wind, and often seen sleeping in the fields or watching a cider-press squeezing the juice from apples.In the third stanza, the speaker tells autumn not to wonder where the songs of spring have gone, but instead to listen to her own music.At twilight, the “small gnats” hum among the “the river sallows,” or willow trees, lifted and dropped by the wind, and “full-grown lambs” bleat from the hills, crickets sing, robins whistle from the garden, and swallows, gathering for their coming migration, sing from the skies.Firstly, they are different in theme.The poem politely reflected the contradictory emotion between soldiers’ patriotism and strong wish to come home by depicting the bleak views of the battlefield, thus it gave expression to the author’s taciturn patriotism.n both its form and descriptive surface, To Autumn s one of the simplest of Keats’s odes.There is nothing confusing or complex in Keats’s paean to the season of autumn, with its fruitfulness, its flowers, and the song of its swallows gathering for migration.The extraordinary achievement of this poem lies in its ability to suggest, explore, and develop a rich abundance of themes without ever ruffling its calm, gentle, and lovely

description of autumn.“To Autumn” is concerned with the much quieter activity of daily observation and appreciation.In this quietude, the gathered themes of the preceding odes find their fullest and most beautiful expression.Secondly, they express different feeling about autumn.The Chinese poem created a scene which was stagnant and stagnant.Wild goose flied away, sunset came, frost covered the ground, solders’ eyes full of tears.All of the articles here are lifeless.Autumn in Keats’s ode is a time of warmth and plenty, but it is perched on the brink of winter’s desolation, as the bees enjoy “later flowers,” the harvest is gathered from the fields, the lambs of spring are now “full grown,” and, in the final line of the poem, the swallows gather for their winter migration.The understated sense of inevitable loss in that final line makes it one of the most moving moments in all of poetry;it can be read as a simple, uncomplaining summation of the entire human condition.Despite the coming chill of winter, the late warmth of autumn provides us with ample beauty to celebrate: the cottage and its surroundings in the first stanza, the agrarian haunts of the goddess in the second, and the locales of natural creatures in the third.We are able to experience these beauties in a sincere and meaningful way.Thirdly, they have different structure.The Chinese poem include two parts in which the exact number of words is the same according to the position of the exact sentence in the poem.The first part emphsised on depicting the scene while the second part payed attention to express emotion.The whole poem touches by its realness.To Autumn is written in a three-stanza structure with a variable rhyme scheme.Each stanza is eleven lines long and each is metered in a relatively precise iambic pentameter.In terms of both thematic organization and rhyme scheme, each stanza is divided roughly into two parts.In each stanza, the first part is made up of the first four lines of the stanza, and the second part is made up of the last seven lines.The first part of each stanza follows an ABAB rhyme scheme, the first line rhyming with the third, and the second line rhyming with the fourth.The second part of each stanza is longer and varies in rhyme scheme: The first stanza is arranged CDEDCCE, and the second and third stanzas are arranged CDECDDE.Lastly, they used different rhetoric.The Chinese poem mainly used two kinds of rhetoric.“Wild goose flied away and didn’t want to come back”.This sentence used personification to reflect depressing scene surrounded the camp and implied

7.中英文经济词汇隐喻对比研究 篇七

一、理论介绍

西方对隐喻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 隐喻的英文表达形式是“metaphor”, “meta”是“穿过”的意思, “phor”是“携带”的意思。 因此, “metaphor”的本质意义是“由此及彼”。 也就是说, “metaphor”这一术语本身就含有用一事物来承载另一事物之意 (王文斌, 2005) 。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比较轮”的观点, 他认为“隐喻是把属于别的事物的词借来作比喻, 或借‘属’作‘种’, 或借‘种’作‘属’, 或借‘种’作‘种’, 或使用类比”。 20世纪30年代, 英国文学评论家理查兹提出了隐喻互动理论, 他认为本体和喻体是“普通相关事务的系统”或“隐含意义复合体”。

Lakoff和Johnson在20世纪80年代所写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 提出概念隐喻理论来解释隐喻现象。 他们认为, 隐喻普遍存在于语言中, 语言中词汇绝大多数是隐喻的, 而且存在于思想和行动中。Lakoff认为人们利用一个具体的概念域中词汇来描述另一个抽象的概念域, 即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人们通过熟悉的、 具体的概念域来认识陌生的、 抽象的概念域。 这种映射是不对称的、是部分的。 每一种映射都是源域与目标域的实体之间一系列固定的本体对应。 一旦那些固定的对应被激活, 映射就可以把源域的推理模式投射到目标域的推理模式中。 映射不是任意的, 它源于人体和人的日常经验和知识, 因此, 映射的基础是人体的经验。

二、研究方法

首先, 确定英汉财经隐喻词汇的标准。 隐喻的标准是“隐喻的本质是通过另一件事物理解和体验一类事物”, 即在财经报道词汇中, 描述日常生活的词汇被用于描述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的词汇。 其次, 分别从英文网站www.newyorktimes.com和中文网站www.sina.com的财经栏目中随机挑选30篇英语财经报道和30篇汉语财经报道, 根据隐喻标准, 挑选隐喻词汇, 组成两个小语料库, 并对其中的概念隐喻词汇进行统计和分析。 从隐喻词汇的类型和每种类型的词汇数量两方面, 对英汉财经报道中的概念隐喻异同进行对比研究。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从英汉财经报道挑选隐喻词汇构成的英汉语料库中一共发现了六种类不同相同的概念隐喻, 分别是旅行隐喻、人体概念隐喻、水概念隐喻、战争概念隐喻、机器概念隐喻和动物概念隐喻。 由于篇幅限制, 仅对旅行隐喻、人体概念隐喻和战争概念隐喻三种隐喻进行讨论, 重点分析这三种隐喻的隐喻词汇和类型。

在人体概念隐喻中, 市场状况具有生命周期、健康、身体部位和运动人体特征。经济现象可以看做“婴儿”, 有“手”, 会生病。市场有生命周期, 中文语料中有3个词, 英文语料中有4个词。市场状况有健康问题, 中文语料中有3个词, 英文语料中有3个词。市场状况类似于身体部位, 中文语料中有3个词, 英文语料中有5个词。英文隐喻词共计30个, 中文隐喻词共计13个。这表明英文财经报道者比中文财经报道者更倾向于使用人体概念隐喻。

小计 (1) 经济15有生命周期29

例1 Consumer credit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例2 在由“成长型产能周期”向“成熟型产能周期”转型的过程中, 如何熨平经济波动的风险?

(2) 经济有健康问题

例3 In China, growth remains robust by Western standards.

例4 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基表示, 央行已准备好迅速行动以提振欧元区疲软的通胀率。

(3) 经济有身体部位

例5 So it teamed up with BOCHK, whose asset management arm could handle the investment.

例6在恒大人寿出生之前, 已经有不少A股上市公司频繁涉足保险领域。

(4) 经济会运动健康

例7 So it teamed up with BOCHK, whose asset management arm could handle the investment...部位arm (2) hand (1) muscle (2) 涉足 (1) 手拉手 (1) 心脏 (1)

例8在领跑华东乳品市场的同时, 光明乳业又发力领跑华中新鲜乳品市场。

从表2可以看出, 英汉财经报道者把市场经济活动当做旅行活动。市场经济活动可以有道路、障碍和目的地。中文语料中有4个词表示道路, 英文语料中有9个词表示道路。中文语料中有3个词表示障碍, 英文语料中有6个词表示障碍。中文语料中有4个词表示目的地, 英文语料中有3个词表示目的地。中文语料库共有11个词表示旅行概念隐喻, 英文语料库共有18个词表示旅行概念隐喻。这说明英文财经报道中更喜欢把经济活动视为旅行活动的现象更普遍。

(1) 经济发展有道路

例9Lossescame across the board, with banks hit the hardest, following in the path of earlier sharp market drops in Europe.

例10这四大路径不仅直面中国经济重点难点、对症中国经济痛点, 而且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

(2) 经济发展有障碍

例11 They may face another obstacle:their bankers.

例12没有壁垒的壁垒, 外来客如何突围湖南地板市场?

(3) 经济发展有目的地

例13 As China remains a top destination for FDI, its fastgrowing central region...

例14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东风雷诺将不仅依靠一两款产品, 而是有更长远的产品规划。

从表3可以看出, 英汉财经报道者都把激烈的市场经济活动看成残酷的战争, 这样的残酷战争包括三个方面: 战争类型、战争策略和战争关系。 市场活动有不同的战争类型, 市场活动具有不同的阵营, 市场活动采取不同的战争策略。 在中文和英文财经报道中, 分别有13个和6个隐喻词汇表示战争类型, 有8个和5个隐喻词汇表示战争策略, 有8个和4个隐喻词汇表示战争阵营。 显而易见, 中文隐喻词共有29个, 英文隐喻词共有15个, 中文财经报道中的战争概念隐喻更加普遍。

(1) 经济有不同战争类型

例15 Italy’s efforts to balance its budget and spur growth a very tough war...

例16大家与客户的距离都是一样的, 客户争夺战越发激烈。

(2) 经济有不同战争策略

例17 .. a marketing strategy that is in line with the direc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例18两国关系迈入历史最佳黄金期, 这为中捷两国企业开展投资合作创造了战略机遇。

(3) 经济有不同战争阵营

例19 Since a consortium comprising ENN Energy, a smaller rival of China Gas ...

例20苹果公司移动支付服务Pay推出后反应未如理想, 如今再遇劲敌。

通过对汉英经济语篇中隐喻词汇、 数量及其使用频率的统计和分析, 可以发现汉英经济语篇中隐喻现象的异同。汉英经济语篇中会使用相同的概念隐喻, 都使用了人体隐喻、战争隐喻和旅行隐喻。 然而, 每一种相同的隐喻现象中, 出现的隐喻词汇及数量都不相同, 这体现了中文文化对经济语篇中的同一种隐喻的重视程度不同。 英文经济语篇中更多地使用了人体隐喻词汇和旅游隐喻, 中文经济语篇更多出现的是战争隐喻词汇。 在撰写中文和英语财经报道过程中, 可以根据各类隐喻词汇的分布, 恰当地使用不同数量的隐喻词汇, 符合中英文财经报道的特点。 因此, 在财经报道的撰写过程中, 应该充分了解中英文之间的区别, 满足不同阅读者的需要。

参考文献

[1]Mc Closkey, D.N.The Rhetoric of Economics[M].Economic Literature XXI, 1983.

[3]Lakoff, George.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In Andrew Ortony (ed.) , Metaphor and Thought, 202-251.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4]Richards, A.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罗念生, 译.修辞学[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6.

[6]崔光虎, 莫莉莉.论经济新闻英语词汇的隐喻[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

[7]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

[8]胡志清.英汉财经报道中的概念隐喻对比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2006.

8.中英翻译中语言文化的对比研究 篇八

关键词: 中英翻译 语言文化 对比研究

当今国际交流变得越来越紧密,我们不仅需要掌握语言技巧,而且需要了解文化差异。在进行翻译时,译者要考虑到宗教信仰、文化习俗和地理位置等因素。在中英翻译中,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中英翻译基于语言学的理论具有实践意义。翻译的中心研究是语言的转变及其相关问题。翻译的过程是使用语言,中文与英文是不同的语言,它们有着各自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我们对中文及相关背景知识是十分了解的,但是在学习英文时则会遇到很多问题。中西文化差异会影响翻译,不同的国家之间使用不同的语言进行交流。对于翻译技巧的掌握,不仅需要知道单词的意思,还需要了解社会背景和文化历史习俗,这些对于中英翻译语言的对比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在字典《辞海》中,翻译是指把一种语言文字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翻译理论家趋向于从文化交流的角度处理翻译语言。翻译不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变化,更多的是文化传递。人们在进行交流时需要使用语言,每一种语言又是独特文化的载体。在字典《现代汉语字典》中,对文化有三种解释:第一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文明,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第二是考古学用语,指同一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第三是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中国人和西方人对文化有着不同的理解,中国人更重视物质文化财富,而西方人更加重视精神文化财富。语言是文化的象征,不同国家间文化是不同的,在进行翻译时,国籍、历史、社会机制和生活方式都会影响翻译。翻译可能为文化所影响和限制,一些学者认为翻译是文化交际的内容,它不仅是语言符号的转化,还是语言符号所反应的文化。翻译不仅仅只是简单地翻译单词的意思,更需要我们了解语言知识。

在中文和英文中有很多关于宗教信仰的俗语。中文中有些关于佛教的俗语,如借花献佛、临时抱佛脚。在西方国家很多人崇尚基督教,所以就会有很多关于基督教的俗语,如下地狱(go to hell)、上帝保佑你(god bless you)和自助者天助(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等。中国深受佛教的影响,在中国大多数人都喜欢数字8,因为8象征着发财;然而,很多中国人却不喜欢数字4,觉得意味着死亡。中国人民也习惯用古代神话传说来表达情感,如盘古开天辟地、牛郎织女等,西方国家则是有很多关于古希腊罗马神话的表达,如争斗之源(an apple of discord)、薄弱环节(the heel of Achilles)等。不同的宗教信仰和神话传说有着不同的表达含义,所以我们必须了解中西文化的内涵意义。

历史因素也会影响翻译。中国人和西方人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和历史文化,所以在翻译句子时应该注意历史因素和内涵。例如在中文中就有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的说法,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就不能简单地译成“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equal Zhu Ge Liang”。译者应该向读者解释诸葛亮的人物背景。中国有堂兄、堂姐、表哥、表弟、姑姑、舅舅、伯伯等的说法,然而英语中仅仅是cousin和uncle。所以译者应该采取容忍的态度理解语言和文化。

地理因素通过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也会对文化产生影响。不同的国家对语言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例如当男女爱陷入爱河时,中国人的惯性思维是月老牵的红线,而西方人多认为是丘比特射的箭。如果某人脑袋不是很灵光,西方人常说笨蛋(as foolish as ass),中国人则常说笨得像猪一样,所以译者应该考虑到地理因素。中国与西方有着不同的地理气候,比如中国人与英国人对西风就有着不同的理解。英国是岛国,英国人民就认为西风意味着温暖和希望,象征着春天的到来。然而,中国人却不喜欢西风,它意味着寒冷,中国人更加偏爱东风,那是温暖和春天的象征。英国是船业发达国家,如果有人浪费金钱,英国人常说spend money like water,中国人则常说挥金如土。中国和西方国家是不同的民族,对世界有着不同的理解和看法,所以在进行翻译时地理因素也是十分重要的,不容忽视。

进行翻译时,传统因素是需要注意的。由于不同的传统因素,人们对语言有着不同的态度。例如中国人和西方人对狗就有着不同的理解,中国人常说哈巴狗、狗急跳墙、走狗和狼心狗肺等,这些关于狗的词语大多都是不好的。然而,西方人却是十分喜欢狗的,他们认为狗是很好的宠物,是家庭成员和朋友,英文中爱屋及乌的说法就是“love me,love my dog.”。同时,中国人和西方人对龙也有着不同的理解,中国人认为龙是权利和权威的象征,常说望子成龙,然而,西方人却将龙视为邪恶的喷着火的凶残的象征,他们不会用龙来描述好的事情。译者在翻译望子成龙这个成语时一定要把中国父母希望孩子成功的内涵意义翻译出来,否则会使得西方人产生误解。

总的来说,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文化塑造了语言的特征,语言是文化的表达手段。想要在翻译上取得建树,就不仅要掌握翻译技能,更重要的是要了解语言所处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等因素,不能机械地照字面意思进行翻译,这样会给人生硬且难懂的感觉。

参考文献:

[1]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2]李东辉.英汉对比研究的翻译学视角[D].四川外国语学报;2006.

[3]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上一篇:湖南高考作文题出炉下一篇:创新开展基层党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