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发展历程

2024-06-20

企业管理发展历程(精选8篇)

1.企业管理发展历程 篇一

一、企业经营战略是企业及其所有企业员工的行动纲领。

一个企业的负责人按照什么准则来安排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只能是依据企业经营战略,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必须要服从于自身的经营战略,任何人都不能随意更改企业已经决定的经营战略。由此可见,如果企业没有一个作为行动纲领的经营战略,那么就会出现企业领导人拍脑袋瓜,随意改变企业的经营活动战略的情况,从而使得企业的经营活动没有一个有效的良好约束。因此,企业只有有了一个很好的经营战略,使得所有的人都能按照经营战略安排自己的日常经营活动,才能保证企业既充满活力,又能够有序发展。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强调企业经营战略实际上是企业的行动纲领。

二、企业生产发展的每一步都需要文化的附佐、为文化所决定

企业文化就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一个人若没有灵魂,那么他就是一个行尸走肉,一个企业也是一样;也正如伟人毛主席所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一旦得到组织成员的广泛认可,员工就会对企业形象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对企业的工作产生责任感;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使命感;对企业的利益产生维护感。员工便会形成一股合力,共同为企业效力。所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内在动力的基础,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 有一点要清楚企业文化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实打实的做出来的,喊出来的只是一个口号,喊出来没有做到反而让人觉得虚伪。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做事的方式和态度。

三、团伙为“利”,团队为“义”

团队是一群人为了长久的共同目标和理想而工作。至少他们之间的价值观不是相驳的。在共同的目标面前个体利益后退。团伙也有着共同的目标但是在个人目标和集体目标冲突时,集体目标是后退的。而且团伙时有时并无集体目标和理想,即使存在共同目标也是临时性的。笔者认为,这是团队和团伙的主要区别。当一个企业产生了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理想时,这个组织机会发挥无限的潜在能量。这些能量都是每个成员发自内心的。当企业中的每个人成员都愿意发挥自己无限潜能时这个组织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是集聚在一起的。难道组织中的每成员真的没有自己的想法?不是。当然,每个组织成员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这种想法一定是建立在共同的理想和目标之下的发挥。否则成员很难融入组织,就会脱离组织。做企业就是要建设一支目标性高度一致的团队。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掌握一定规模的企业员工或者一般企业高级员工的思想比管理员工的行为更重要。通过管理员工思想统一价值观形成团队认可的价值理念。这样会使团队产生共同的力量。

四、提高执行力是实现企业战略和经营目标的根本要求

一个企业的成功是要靠出色的执行力来作保证的。如果没有出色的执行力,那么即使企业有再好的发展战略目标、再高的经营利润率、再好的管理机制、再细的管理制度,也只能是沙盘上的宏伟蓝图、贴在墙壁上的标语,挂在口边的伟大口号,永远不会实现。

执行力源于责任心,责任心决定执行办。执行力不高有很多原因,但一切原因的深层次原因都是责任心不强;责任是一种使命,责任是一种能力,责任可以使能力发挥到极致,负责是一种素质,负责是一种美德。责任心是事业的基石,责任使人乐观向上。从日常的管理过程可以发现,责任心是激励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责任心是既需要内在的追求来培养,更需要外在的约束来强化;所以我们要用制度管“人”,流程管理“事”,健全制度,完善流程。

五、管理过程中逢事都问为什么,直至问题源头

工作中学会问封闭式问题,不要问开放式问题,这样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解决好问题,并且能够引导到员工发现问题根源;有利于节省时间和精力,所得资料也便于统计分析。

六、有效的激励机制能起到激发人的动机

激励能力是每个管理者的基本技能,激励是随时随地的,激励是一种优良的工作和生活习惯;有效的激励能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等重要作用。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不仅是企业面对市场竞争加剧环境下的中心环节之一,也是企业日常管理工作的任务之一,同时也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迫切需要。 七、有效沟通可以让员工改变工作态度、激发工作热情、更具有战斗力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桥梁,没有沟通就没有相互交流的平台;沟通还是一种技能,是一个人对本身知识能力、表达能力、行为能力的发挥。无论是企业管理者还是普通的职工,都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做好沟通工作,无疑是企业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以前认为有了“礼貌、真诚”的态度,就可以与他人进行很好交流,培训后才了解到沟通并非那么简单,有好多技巧和方法。如:工作中沟通时,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用眼睛和他人沟通,有人对你说话时,眼睛要注视着他,有人发表意见时,你的身体和脸要正对着他。

八、全面预算管理不仅财务费用预算管理,还是工作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对未来的管理。是在预算的基础上,实施的全面管理。他是全员参与的,全流程、全方位的系统管理手段。以企业战略目标、年度目标、计划、预算、绩效、薪酬及过程控制为要素,形成一个管理闭环,是目标达成得到保障。为了使企业目标更好的达成,合理分配资源,提高资源的效率,防范资金链风险,控制企业风险。

第三,加强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必须实施新举措。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形势任务的需要,依靠新的成效来体现的。“双培双带”工程着眼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着眼于农民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的现实需要,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凝聚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力量,为深入贯彻党的__大精神,开创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证。特别是通过对农村党员致富本领、先锋模范作用的培训,对致富能人党性知识、政策法规的培训,教育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群众利益的关系,摆正个人富裕和群众共同富裕的关系,积极发挥各自的优势,带领农民群众走共同富裕之路,有效地体现和保持了农村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发挥了农村致富能人的示范作用。一个“带”字,突出强调了党员要成为带领农民群众共同富裕奔小康的领头人,具体体现了新时期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一个“培”字,充分体现了通过教育引导农村致富能人,达到提高素质、发挥作用、壮大党的队伍的需要,更有效地坚持了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农民群众通过“双培双带”工程,深深感受到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从共同致富奔小康的实践中,深刻理解与领会了党的纲领与宗旨。

2.企业管理发展历程 篇二

60多年间,我国管理会计走过了计划经济时代,以经济责任为基础的执行性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期;走过了市场经济模式确立之后,以市场为导向的计划决策性管理会计体系发展期;直至现在面对世界性的经济放缓和信息技术的扑面而来,在新的经济环境下,无可避免地来到了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战略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发展期。

60多年间,每一次管理会计的变革,始终都是由经济环境的每一次巨大变化所推动。从计划经济下的责任会计至上,市场经济下的计划决策会计,到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价值创造会计——环境进化不断带动学科进步,这是结论,也是规律。

古人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本文以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的三个阶段为脉络,全面回顾和记录60多年来中国管理会计的变迁和发展,以期反思历史,更好地奔向未来。

1950 - 1991以经济责任制为基础的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期

这个阶段,我国还处于计划经济占据主导,市场经济体制尚未明确和建立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结合我国经济政策的变迁史,又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前半阶段从1950 ~1978年,这个阶段是我国单一的计划经济时代,国家是一个巨型企业,国营企业只是这个巨型企业的一个生产车间,生产计划由国家统一确定下达,产品由国家统一定价。从管理会计的角度看,企业充其量是一个“成本中心”,最多也就是一个“人为利润中心”。因此,成本及其考核是这个时代唯一可作为的事情。也是国家必然要重视的事情。这种对以成本为核心的内部责任会计的重视使得我国企业在这个阶段涌现出大量对管理会计的探索性应用,包括班组核算、经济活动分析和资金成本归口分级管理等。

后半阶段从1979 ~ 1991年,这个阶段是我国的改革开放初期,政府的经济建设思维从单一的计划经济转向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举,且市场经济的成分逐渐加强。在这个阶段,一方面,国家开始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制度体系,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成本管理制度,同时,结合经济责任制的贯彻和深化,厂内经济核算纳入到了经济责任制;形成了以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为基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制度,如责任会计制度等;另一方面,一批能够适应市场变化并有一定活力的国有企业涌现出来,并把目光转向市场和企业内部,向管理要效益,在建立、完善和深化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的同时,将厂内经济核算制纳入经济责任制,掀起了责任会计应用的高潮。

1951年

我国学习苏联的经济管理经验,开始实行企业内部经济核算制。但是,当时企业内部经济核算的内容还仅限于企业与车间两级核算,在车间核算的基础上,班组核算开始获得应用。班组核算将核算、控制、分析、考核融为一体,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责任会计,实现了厂部、车间、班组三级核算统一一体,解决了西方责任会计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说是我国责任会计的萌芽。

《大众会计》创刊号发表了汪慕恒先生的一篇比较详细介绍成本性态及其与利润关系的文章 ——《固定支出与变动支出》。这是我国学术界首个有文献记载的对成本性态及其与利润的研究。 遗憾的是,该文当时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过了将近30年之后,这个问题才被作为一件新鲜事物引入我国。

1953年

开始推广“经济活动分析”。“经济活动分析”沿于前苏联,它是在计划与实际对比的基础上,分析差异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改进经济活动的分析方法。“经济活动分析”突破了单纯财务评价指标的局限性,强调采用多元化指标评价企业经营活动,与 “班组核算”一起并列为当时我国企业管理会计的两大法宝。

1960年

60年代初期,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内部经济核算制的内容也不断深化,责任会计实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班组核算的基础上,实现了资金成本指标归口分级管理的办法。引入市场机制、设置厂内银行、实行内部价格、开展内部结算,使责任会计落到实处。

在这个时期,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应用是大冶钢厂推行的“五好”小指标竞赛,体现了“平衡计分卡” 的精髓,是我国企业早期对业绩评价应用的萌芽。

1978年~ 1979年

十年动乱期间,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已经开始起步的责任会计实践完全停滞,直到改革开放之后,企业内部经济核算制开始逐渐恢复。在这期间,最具有代表性的实践就出自大庆油田。上世纪70年代末,大庆油田率先实行了“两统”、“五定”的内部经济核算制度,在我国企业中首家设立了内部结算中心,采用了内部支票结算方式,将二级、三级核算与油田财务处的一级核算紧密联系起来,将我国的责任会计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

1980年

在当年的中国会计学会成立大会上,已故的会计学家杨纪琬、阎达五合作发表了题为《开展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几点意见——兼论会计学的科学属性》的学术论文,首次提出了“会计管理”概念,视会计为一种管理活动。对中国管理会计理论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管理活动论在本质上强调会计的控制和监督职能,后经会计学界深入讨论,逐渐形成了会计管理的概念,并将这种管理活动延伸到反映、决策、 预测等方面。

国家经委发布《全面经济核算暂行条例》,以整顿企业的内部管理,同年,成立了中国成本研究会。

1984年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学会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管理企业,并在全国推行18种现代管理方法,包括本量利分析、价值工程、目标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经济责任制、决策技术等方法。这些方法的发布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管理会计从局部方法的应用开始起步发展。

同年3月,国务院发布《国营企业成本管理条例》,对成本开支范围、成本核算、成本管理责任制、 监督与制裁等问题做出了详细规定。

1986年

当年12月,财政部发布《国营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办法》,对成本核算的任务与要求、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生产费用的汇集和分配、在产品成本和产成品成本、产品销售成本、成本核算的组织等做出规定。

1980年代后期

在这个时期,吉林省的工业企业在大庆油田内部结算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了内部银行,对于完善企业内部经济核算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一个很大的促进,是我国责任会计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发展。

同时,首钢率先实行了内部承包经营责任制,将承包上缴利润和固定资产更新改造一级企业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浮动。此举很快为其他企业所纷纷效仿,许多企业将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原则引入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实行了企业内部承包经营责任制。这是责任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又一重大突破。

总体来说,上世纪80年代末期,责任会计在我国的应用达到了一个高潮,同时,西方的作业成本法开始引入中国,在制造业企业中获得应用。

1992 ~ 2008以市场为导向的计划、决策性管理会计体系发展期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建设成为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在那之前,管理会计应用仅侧重于企业内部,内涵也仅局限于责任会计基础下的成本管理,没有明显的市场特征。而进入上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竞争的兴起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管理会计的内涵不再仅仅表现为成本管理,而是进一步改变为成本管理与资金管理结合,这个时期的管理会计开始由与市场杜绝的执行性管理会计转变为以市场为导向的计划、决策性管理会计,全面预算管理、平衡计分卡等西方先进的管理会计工具和方法开始进入中国,一些方法的本土化改良研究开始广泛开展, 信息系统在管理会计领域的研发和应用在这一阶段开始萌芽和发展。

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的应用获得了巨大突破。在这一阶段的前期,出现了“邯钢模式”这一在我国管理会计应用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典型案例;在这一阶段的后期,出现了“海尔管理模式” 这一引起西方管理界关注和赞誉的中国企业管理会计创新经典案例。

在这一阶段,以财政部、国资委为主的企业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重要的制度和办法,推动了企业管理会计的应用和发展。

1993年

当年7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企业会计准则》 和《企业财务通则》,“两则”既对企业成本开支范围做出了新的规定,尤其是明确了期间费用的概念, 也使得成本报表转变为企业内部报表。相应的,成本管理制度由国家交由企业根据相关法规自行确定。“两则”的发布,标志着企业从此开始转变观念, 以市场为导向来构建企业的管理会计制度。

宝钢开始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和标准成本管理, 在1993年至1994年初步形成了宝钢的预算体系, 设置了精英预算管理部门,并编制了第一本年度预算。1996年1月1日,宝钢正式实行标准成本制度。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导向,以全面预算管理为基本方法,以标准成本管理为基础,以现金流量控制为核心,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的全面财务管理控制体系在宝钢获得逐步创立和实行。宝钢实践不仅是我国企业早期对全面预算管理和标准成本管理的探索应用,也是信息系统早期在管理会计领域中获得成功应用的典型案例。在同一时间,标准成本管理被国内许多企业所采纳,而全面预算管理也逐渐开始在一些企业得到应用。

1996年

当年,国务院发文向全国推广邯钢“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模式,自那时起,在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22个行业中有14 000多个企、事业单位,共10万余人前往邯钢参观学习。邯钢模式自1991年开始全面推行,在实践中大获成功。 它的可贵之处在于首次跳出了中国企业责任会计体系下的成本管理模式,建立了“以成本为核心的、 以市场为基础的、全员参与、全程控制的综合企业管理系统”,作为上世纪末期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的典范,有评论甚至认为,“邯钢模式”表明我国管理会计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96年被誉为上世纪90年代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最为重要的发展之一的平衡计分卡开始引入中国,引起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人员和实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作为一种体现战略导向的超越财务的绩效评价系统,平衡计分卡自此开始了在中国企业进行推广、改良和应用的艰难探索之旅。

1997年

《会计研究》杂志开展“安易杯”管理会计论文有奖征文活动,这是我国首次开展有关管理会计研究的规模较大的论文征集活动,发表了一批质量较高的论文。

1999年

国家经贸委发布《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企业管理的规范意见》,要求推行 “全面预算管理”。自此以后,我国监管层对企业管理会计制度建设的重点由成本管理转变为预算管理。

同年,中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与应用专业委员会成立,并在当年举办了全国性的“管理会计与应用专题研讨会”。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在我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2000年

当年9月,国家经贸委发布《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管理的基本规范(试行)》,明确提出企业应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并开始探索年薪、期股、期权等新型的激励机制在国有企业中的应用。推动了全面预算管理以及新兴的业绩评价工具在我国的应用发展。

2001年

经济增加值(EVA)这一企业绩效评价方法在我国开始获得推介、研究和应用。南方基金管理公司开始应用EVA评价上市公司,并以此作为进行投资的参考,随后,大鹏证券也在EVA理念的基础上创建了一套名为“创值”的公司绩效评价体系。 五粮液、托普软件开发公司等也开始尝试性的应用EVA指标衡量企业业绩。

2001年~ 2002年

财政部相继下发《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及《关于企业试行财务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提出企业应试行包括财务预算在内的全面预算管理。

2003年

国务院国资委成立,并于当年提出,将从2004年起,对直接管理的189户中央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和资产经营责任制考核。此举拉开了国资委此后10余年间循序渐进推动国企从实行财务预算到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系列举措的序幕。

第一本在国内著作并以中英文双语出版的平衡计分卡管理书籍《平衡计分卡中国战略实践》在北京出版。同年,华润集团将平衡计分卡与原6S集团管控体系联接,成功建立了以平衡计分卡为核心工具的集团新6S管控体系,成就了平衡计分卡在我国大型企业中的经典成功案例。同一时期,有关平衡计分卡的研究、探讨和应用均呈现繁荣之势,本世纪初期,平衡计分卡在中国迎来了一次研究和应用的热潮。

2003年11月,上海财经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和会计学院联合主办了首届“管理会计国际研讨会”。来自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日本大阪市立大学、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国内外50多所院校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这是我国首次举办管理会计的国际性学术盛会,会议不仅就管理会计研究方法等理论问题展开了探讨,还直入实践,就作业成本法、业绩评价等管理会计方法在中国企业的应用做了深入探讨,标志着我国管理会计研究进入了新阶段。

2004年

用友、金蝶、金算盘、浪潮、东软等国内软件厂商纷纷在同一时间发布集团财务管理软件或开展以集团财务管理为主题的活动,与此同时,国内IT传媒巨头计世资讯发布研究报告称中国财务软件正迎来第三次浪潮——集团财务管理软件。集团财务管理软件市场骤然升温,“集团财务”、“战略”、 “统筹规划”、“全面控制”以及“预算”等词汇闪现率大增。集团财务管理软件的发展自此开始加速,企业对信息系统的应用开始向预算管理、资金管理等管理会计的应用深化。

2006年

全球最大的管理会计组织——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进入中国,成为第一家进入中国的国际管理会计师组织。随后,其他国际管理会计组织也开始进入中国,开展资格认证考试及培训。国际管理会计组织的进入为中国管理会计人了解国际先进管理会计理念和方法提供了另一个通道,进一步推动了管理会计在中国的发展。

2007年

新的《企业财务通则》在我国上市公司率先实施。“通则”对成本费用控制做出了明确规范,并首次要求国有企业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加强内部控制的效果与效率。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应美国会计学会之邀参加其年会,并作了海尔管理会计创新的主题发言。这是我国企业首次在国际舞台上展现来自中国的管理会计创新实践。海尔独创的人单合一双赢模式,被欧美学者誉为是“未来管理会计的新出路”,赢得了包括管理大师加里·默尔、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在内的西方学者的一致赞誉。《德鲁克的最后忠告》作者伊丽莎白·埃德沙姆在两次访问海尔后,得出这样的结论:海尔创造了管理的标准。

2008年

作业成本法计算与管理被纳入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考试内容,标志着作业成本法理论与实践已趋于成熟。

全面预算管理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绝大多数中央企业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财务预算体系,近30家中央企业实施了全面预算管理。在当年进入世界500强的19家中央企业中,100% 实行了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控制成本、提高绩效等方面价值明显。

由北京元年诺亚舟、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主办的“首届管理会计信息化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这是我国首个汇聚官、产、学、研、媒精英群体, 共同关注和探索管理会计在中国企业中的应用与实践的专业论坛。该论坛自2009年起更名为“中国管理会计论坛”,同时,创造性地启动了首个“中国管理会计最佳实践奖(MAP)”的评选活动。论坛的设立和举办对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的应用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推动管理会计从此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

2009 ~ 今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战略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发展期

一场金融危机扯去了美国华尔街股东至上治理模式的华丽外衣。全球企业管理界的学者和实践者们开始反思传统管理和商业模式的弊端,先行者们开始探讨和寻找能更好适应这个时代特征的管理模式。身处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变革时代,要想在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日增、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全球化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局面中谋取优势、脱颖而出,必须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从战术经营向战略管理转变,即从机会导向向战略导向转变,从简单资源整合向核心能力培养转变,从巧妙运作关系向系统管理战略转变,而管理会计正是帮助中国企业成功实现转变的一门科学。 中国管理会计的发展在金融危机后呈现一派炙热繁荣之势,应用管理会计实现企业做强做优一时成为企业界的主基调。监管层频频出台政策助力推动企业管理升级,各类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与创新此起彼伏。在这个阶段,伴随着战略经营的思想在企业经营中占据主流,中国管理会计开始迈入“战略管理会计”时代,其研究和应用进入了一个与国际趋同和本土化发展相适应的多内容、多视角、多学科的创新时期,并将继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2010年

当年1月,国资委发布《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要求从2010年1月1日起, 在所有中央企业实施经济增加值(EVA)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央企负责人的业绩衡量指标。“办法” 的发布标志着中央企业业绩考核从此进入EVA时代。

当年12月,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海尔集团和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发起的“管理会计研究中心” 正式成立,一种由高校、企业、国际会计协会的合作方式开启了我国管理会计研究的崭新模式。

2012年

当年3月,国资委启动为期两年的中央企业管理提升活动,并提出要以投资决策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风险管理、管理信息化等13个方面为重点,扎实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实现中央企业管理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化、精细化转变,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这是国家管理层针对企业内部管理启动的最高规格的专项活动,对管理会计的发展应用具有重大意义。

财政部起草了《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征求意见稿)》,第一次在会计制度中尝试推行作业成本法。

大数据和云计算浪潮席卷至企业界和会计界, 推动管理会计进入技术云时代。当年9月,元年软件首次提出“云报销”理念,并推出国内首款基于云计算的报销系统。此后,更多软件厂商瞄准云时代的商机,一时间,管理软件行业风起“云”涌。

2013年

财政部多次在发言、发文中指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着力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2013年9月,财政部印发了《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该制度从加强企业成本管理入手,将管理会计理念融入其中,探索推进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应用,积极发挥管理会计在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增强企业价值创造力等方面的基础作用,是对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先行探索,是财政部加强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重要标志。

12月2日,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举办的管理会计高层研讨会上,部长助理余蔚平进一步表示,财政部已将管理会计列入今后会计改革发展的重点方向,并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会计制度建设,加快管理会计人才培养。

2014年

为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提升会计工作总体水平,根据《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在总结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发展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财政部草拟了《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于2014年1月28日印发并征求意见。

相关链接

财政部公开选聘管理会计咨询专家

为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提升会计工作总体水平,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根据《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在总结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发展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财政部印发了《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并计划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正式印发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做好顶层设计,指导和推动管理会计工作全面系统开展。 这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 共同推进。为此,财政部决定公开选聘一批管理会计咨询专家。

咨询专家的专业胜任能力条件为:

1.管理会计理论界专家,应具有教授、研究员职称,长期从事管理会计研究,在管理会计领域具有丰富研究成果和较大影响;

2.企事业单位专家,应长期从事单位的规划、决策、控制、评价等管理会计相关工作,具备丰富的管理会计经验,具有经济类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在本单位担任分管会计工作的领导;

3.政府及监管部门专家,应长期从事管理会计及相关工作,具有研究、制定、宣传、贯彻相关会计规章制度的丰富经验,在本单位担任司(局)级以上领导职位;

3.我国人工成本宏观管理发展历程 篇三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人工成本宏观管理大致分为四个阶段①。

第一阶段(1978—1990年),建立基础——我国发布相关成本法规文件,人工成本宏观管理尚未明确提出。

改革开放的70年代末至80年代,国有企业工资分配的重点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激励企业努力提高经济效益,政府调控企业的工资主要采用工效挂钩等手段。这一阶段,我国还未提出人工成本管理的问题,仍然只是颁布了有关成本管理的法规文件,主要有1984年国务院颁布的《会计法》《国营企业成本管理条例》,以及1986年财政部颁布的《国营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办法》。1988年我国颁布《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其中,第三十九条规定:“企业必须提高劳动效率,节约能源和原材料,努力降低成本。”提高劳动效率,降低成本,意味着要对人工成本进行控制,才能真正提高经济效益。国家有关成本管理法规文件的颁布,为人工成本管理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1991—1996年),明确思路——原劳动部提出要制定人工成本管理办法,并尝试进行人工成本调查试点。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阶段,企业工资应当如何管控,是政府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1993年,原劳动部发布关于印发《劳动部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劳动体制改革总体设想》的通知(劳部发〔1993〕411号),提出通过改进经营者收入分配办法,“控制企业人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这是我国政府主管部门首次在正式文件中提出人工成本的管理问题。同年,原劳动部提出,对工资总额调控时,还要通过人工成本管理制度等强化对工资总量的调控(朱家甄,1993)。

1994年原劳动部和国家统计局在联合制定的劳动统计指标解释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了人工成本概念。1994年,原劳动部综合计划与工资司在全国劳动计划与工资工作会议上提出:“研究制定企业人工成本标准和管理意见,按照国际惯例规范企业人工成本的范围及其标准的确定办法;各级劳动、财政部门每年年终要对企业人工成本执行情况进行决算。”1995年的同类会议上,综合计划与工资司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建立规范的企业人工成本管理办法,严格规定企业所得税前列支的人工成本项目。”这项工作也被列入原劳动部颁布的1995年工作要点中。1996年,原劳动部发布关于印发《劳动事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劳部发〔1996〕177号),其中规定:“加强对行业、企业人工成本情况的调查和监控,发布有关信息,指导企业合理控制人工成本水平、调整人工成本结构。”至此,人工成本宏观管理纳入政府主管部门的工作计划中。

政府主管部门为什么在这一时期开始重视人工成本管理问题?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一是我国实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企业逐步参与竞争,要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就要加强人工成本管理。有的部委同志建议要逐步实行企业全部人工成本费用与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曲凤杰、王砥,1994)。二是1992年我国颁布《企业财务通则》(财政部令第4号)、《企业会计准则》(财政部令第5号),而新的企业财务制度实行后,取消了原来的企业工资基金项目,许多人工成本列入不同会计科目中,企业就会利用非工资科目增加个人收入,甚至违法乱纪(明瑞峰,1994),所以要加强人工成本管理。三是国际劳工组织要求各会员国都要开展人工成本统计工作。国际劳工组织于20世纪后期专程来我国,召开有关人工成本方面的国际会议。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要逐步与国际接轨,进行国际比较,就必须进行人工成本统计与管理。

为了开展人工成本统计工作,原劳动部设计出了人工成本统计调查表。1995年,经国家统计局批准,人工成本统计表被纳入劳动统计报表制度。企业人工成本统计调查在小范围内尝试开展起来。

北京市是我国第一批开展人工成本调查的地区,其人工成本调查具有探索示范效应。1994年北京市劳动局对重点行业人工成本进行了调查,主要涉及制造业的9个行业和非制造业的2个行业共计300余个企业,当时调查的内容包括:平均人工成本、人工成本占销售收入比重(即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占总成本比重、工资与人工成本比例(刘志华、吕景海,1994)。原劳动部主管部领导对北京市劳动局的人工成本调查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1996年北京市发布《企业人工成本预警预报管理办法(试行)》,这是我国最早由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发布的有关人工成本方面的政策文件。

原劳动部1995年在全国第一次开展了企业人工成本抽样调查工作,涉及22 567户企业,职工1 099万人,取得了我国制造业企业1995年人工成本状况的资料。

人工成本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在这一阶段,一些企业也开始进行人工成本的管理、调查与统计分析。早在1991年,邯钢以降低人工成本,加强劳动定员定额管理为契机,推行了“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经营机制;中国石化总公司人事教育部对所属11家石化企业1991—1993年人工成本进行了内部(炼油型企业、炼油化肥型企业、化工型企业)的比较分析,人工成本指标包括人事费用率、劳动分配率、人工成本结构;宝山钢铁(集团)公司非常重视人工成本管理工作,他们直接将宝钢的人工成本与一些发达国家钢铁企业的人工成本进行国际比较分析,人工成本指标包括:工时人工成本、每吨总人工成本、人工成本占总成本比重。这一阶段早期,也有关于规范企业人工成本方面的研究报告形成②。

nlc202309032119

这一阶段,国家劳动部门主要提出了对人工成本管控的思路,重点是制定了人工成本统计表格,使人工成本宏观管理从建立数据调查等基本手段入手。

第三阶段(1997—2003年),深入调查——原劳动部正式发布文件,广泛深入开展人工成本调查,着手进行人工成本的宏观管理。

1997年,原劳动部专门成立《加强人工成本监控管理的研究》课题组,针对人工成本监控管理的基本理论、建立人工成本监控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主要配套改革措施等问题,第一次正式对人工成本进行了研究。就在这一年,关于人工成本的261号文件由国家主管部门制定并颁布,标志着在我国,正式明确了人工成本的定义和范围,为规范人工成本统计、广泛开展人工成本数据调查奠定了良好基础。

1999—2002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所属四个部门和单位又联合成立《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和人工成本预测预警体系技术支撑系统研究》课题组。该课题组在人工成本研究方面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人工成本调查的指标体系、企业人工成本统计调查及组织实施、人工成本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和预测预警方法研究、人工成本调查分析软件开发。

这一阶段,人工成本的统计调查在前一阶段小范围探索尝试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全国范围推广。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已经在全国主要的中心城市开展了企业人工成本预测预警体系试点工作,截至2001年,全国已有12个城市发布了企业人工成本信息。这项工作是和发布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共同进行的,政府转变职能,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指导和服务,这在当时市场机制不健全、市场信息不通畅的情况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当时开展人工成本统计调查工作,其目的在于:一是准确计算人工成本总量,反映人工成本构成及变动情况;二是开展人工成本的分析与预测,对人工成本异常情况及时做出提示和预警;三是开展人工成本的国际比较,为我国企业进行竞争力的国际比较提供可靠依据。

第四阶段(2004—2012年),形成制度——政府建立人工成本制度,逐步形成了人工成本宏观管理架构。

前三个阶段,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在人工成本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础和试点工作,取得了一些效果。2004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关于建立行业人工成本信息指导制度的通知》(劳社部发〔2004〕30号)。该文件的发布,标志着我国人工成本制度的正式建立,人工成本和工资分配的宏观管理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建立行业人工成本信息指导制度,目的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工资分配宏观调控体系,为企业工资分配提供信息指导和服务,促进企业加强人工成本管理,合理确定工资水平。

文件明确规定,计划到2005年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不含拉萨)建立行业人工成本信息指导制度,2006年各地区再增加2-3个中心城市,力争3-5年内,在全国各中心城市全面建立行业人工成本信息指导制度,形成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多层次、广覆盖的人工成本信息网络。

2009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下发了《关于开展完善企业在岗职工工资和人工成本调查探索企业薪酬调查方法试点的通知》(人社厅函〔2010〕371号),结合企业薪酬调查,提出人工成本调查的方法。

在这一阶段,人工成本状况也被用于国家制定相关政策中。2005年,国务院制定我国农民工权益保障政策时,就采用了人工成本的统计分析手段对农民工工资偏低的问题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政策措施(邱小平、苏海南、马小丽、刘秉泉,2005)。

2012年下半年,根据国家工资收入分配宏观调控总体要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开始就构建企业人工成本宏观监测系统进行专门部署和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我国人工成本的宏观管理在国家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有序开展起来,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从建立基础、明确思路、深入调查、形成制度四个阶段,逐步建立起了人工成本的概念与构成、调查与分析、预测与预警三位一体的宏观管理架构。

注释:

①四个阶段的划分主要以国家行政主管部门人工成本宏观管理工作部署和出台相关文件规定时间为依据。

②原劳动部工资研究所孙群义1991年研究并撰写《企业人工成本管理实际操作研究》;刘福海1992年主持并执笔《规范企业人工成本研究报告》。

(作者单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

4.党支部带领企业发展历程 篇四

民营医院成立党组织在年3前是一件新鲜的事情,虽然不是首例或罕见之极,但肯定是鲜见的,无论在哪里都会成为当地媒体报道的重点。民营医疗机构大多数以营利为目的,管理上重视经济效益最大化,而对医院政治、员工思想、医院文化等方面建设往往疏于投入。即使党组织在民营医院里成功成立,但实际工作中也难起到思想领导、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的作用。

2008年12月佛山健翔颈腰医院党支部在这种环境下成立了。成立之初,仅有7名党员挂靠,大部分员工对党支部的作用持怀疑、不以为然的态度,甚至有人认为在当时医院发展瓶颈期,党支部是医院寻求突破的一个增加名声的摆设筹码、是医院沽名钓利为“多挣钱”的法子。由于党员人数少,员工思想认识松散,党支部发挥思想领导核心作用难度大。然而党支部却以坚定的姿态,切入医院工作事务,颠覆了大家对“花瓶”党支部的认识,增强支部的政治核心力和凝聚力,共同推动医院的发展壮大。

以自我批评寻求着力点

党支部成立了半年,情况确如人们预料的那样不甚乐观,尽管党员们鼓足了劲,群众的被动应对让工作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犹如击打棉花的拳头,找不到受力点。2009年5月27日,党支部召开了一次党员学习会议,无计可施的党员们对这半年来的工作思路、自身问题进行反省,各抒己见、自我批评:

1、部分党员思想觉悟不够高、党建党章知识薄弱,带头示范作用不强;

2、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党思想、党员形象不能深入人心,群众对党支部认识少;

3、党组织对员工的日常工作、生活了解不够深入,未能及时到位改善员工伙食、住宿等切身相关的问题等。在这次检讨学习会议上,党支部总结出:员工群众对党支部激起思想的认可和理解是任何工作实践落实的首要基础,这让支部找到了工作的切入点。

党员身体力行作示范

在佛山的部分农村,缺医少药、农民卫生知识薄弱的现象明显,2009

年8月中旬,党支部倡议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携手建设新农村”为主题到顺德龙江镇东头村义诊,王刚、胡洪平、刘忠毅等多个党员都争着参加,炎热的骄阳、简陋的器材、没有任何报酬也阻挡不了这些党员的决心。最终两位党员医师通过党支部批准,共同携带诊疗器材、保健宣传单到东头村,不辞劳苦地为当地群众解除疾痛,增强卫生健康意识。扎扎实实到农村中去、实实在在为群众做事,是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的要求,打破了群众对党组织“作摆设、讲空话”的认识,让更多的医护人员响应党支部的号召参与到社会义务服务队伍中来。

主动奉献,以行动实践先进思想

2011年3月迎来健翔的六周年院庆,循例这应是医院载歌载舞、宴请四方和答谢员工的时候,然而在党员和员工们的出谋划策下,党支部组织了特别的院庆活动。

1、无偿献血。来自各部门的40余名员工踊跃加入自愿献血队伍,其中大部分是首次献血,甚至有几个同事说“有点晕血,但不会退缩”。在龙院长的带领下,这些同事勇敢的踏上献血车,希望让这袋鲜血见证他们对健翔的热爱,以行动支持肯定党支部的领导;

2、医患恳谈会。从病人中随机邀请了40余名患者参加恳谈会,感谢群众对健翔的信赖,虚心向群众请教。由于一直以来,病人们和医护人员沟通良好,很多病人甚至把医生护士看做自己的亲人朋友,所以会上病人们都坦率直言个人意见。会后临床员工马上召开整改会议根据病人们的反映反省自纠,加强自身建设。以奉献和接受批评代替庆典,构建更真诚和谐的医疗关系,是员工们拥护党支部思想、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最佳体现。

5.企业管理发展历程 篇五

一、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艰难历程

我国的民营企业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历程。

中国有一个传统的观念,正经人是不能经商的。历史上中国只有一个地区比较特殊,就是会昌和晋昌,经商是很有名气的。会昌经商发达了以后,后代很少在商业上发展,一流的人才做学问去了,二流的人才做官去了,三流的人才当兵去了。只有晋昌是特殊的,清朝时候由于慈禧太后避乱,往西安去,在山西感觉不错,朝廷认同了山西的作法。山西晋昌一流人才经商,二流的当兵,三流的做官。后来发展就不行了。进入现代,官本位愈来愈厉害,民营为代表的工商业愈来愈受贬。我们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间有一首歌唱的是“工农商学兵”,建国以后慢慢变成了“工农兵学商”。到文革当中就没有“商”了,成了“党政军民学”。张永枚写了首长诗《西沙之战》,当中有一段话:“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齐声高唱《东方红》。”那个时候正是“只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时候,那时干民营企业是犯罪呀!社会发展到了一个极端,对正常的经济生活的扼制发展到了一个疯狂的程度。由此可见,中国的民营企业道路很艰难。其原因就是官本位贬斥工商业。官本位在贬斥民营企业的同时,就只有搞官营,于是走了一条官营的路。“洋务运动”,李鸿章从一开始就是一种官营的模式。以后到了地主土地兼并,到四大家族,高度集中,就是官商。建国以后,从一开始就是苏联模式,慢慢的组成了国营企业,到了1956年,手工业、工商业改造。慢慢一大二公,后来又割资本主义尾巴,把民营企业彻底割掉了。实践证明,官营企业没有活力。我们整个国家的发展,速率很低,我们宣传3/4的人口解决了温饱,人民生活幸福,大家都很陶醉。1974年,邓小平出席联大会议,在飞机上有一组镜头,从上往下看,很美呀,那法国的房子漂亮得很,资本主义很繁荣,我们才开了眼界,感觉受骗了,人们一下子觉悟了。我们说人家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其实我们比人家落后多了。经过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得到了增强,但毕竟还很贫因。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我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现在发展民营经济,一定要正本清源。对我们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当中,长期的中央集权统治,封建的官本位,我们民营企业要起到摧枯拉朽的作用。

官营和民营,在我们国家始终是一对矛盾,官营压倒了民营,这就使中国长期缺乏活力。所以打压了民营企业,就是打压了一切民营企业家,打压了一切可以在这里生活的员工,打压了一切民生,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社会政治问题。中国拨乱反正这么些年,不搞民营经济,怎么行?民营经济的发展,关系国计民生问题。孙中山很伟大,他强调民生,强调科学救国、教育救国、实业救国,他推动了中国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深层文化观念的根本性的改变,是把中国推向世界文明大道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第二,中国民营企业为什么这么难以发展?其原因是中国始终处于社会结构调整的动荡时期,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就不利于民营经济的发展。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洞开国门了,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引起的震动并不是很大,大的是1894、1895年中日甲午海战。因为1840年的时候中国非常闭塞,鸦片战争的地方比较局部,解决的比较快,只是在中国的知识界即有识之士、志士仁人中震动比较大,大家感到国耻,但是并没有真正触动中国社会各个阶层。

为什么甲午海战就震动了呢?因为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开始搞“洋务运动”,研究怎么样把国家强盛起来,不被夷人欺负。这个时候国门慢慢打开了,信息也就进来了,知道

了我们东边有个小小的小日本,明代老是叫倭寇,不成气候的强盗,现在发展起来了,一打就把我们打败了,奇耻大辱啊!这个时候对中国的触动非常大,大家恍然大悟,感觉到过去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失败是“旧君主当上了新都督”,没有什么变化,光去学人家的所谓“硬件”即买枪炮啊,叫图其皮毛。后来研究日本,他为什么发达起来了呢?他是搞了“明治维新”,改变了社会的政治结构。这个时候革命党就起来了,发现这一套东西不行,就推翻了满清,以后军阀混战,这就是中国社会的结构调整,最终都是为了国富民强,走上现代化的道路。

这个调整,找来找去找不到一条好路子,孙中山也没有找到,他开始说要学德国的“精良”,美国的“开放”,他找人家要钱,人家都不理他,他醒悟了,说:“他们断没有使我们民族强大的意图!”他最后被迫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结构调整为“苏联模式”。建国前,处在兵荒马乱的动荡之中,建国以后,一直在冷战的状态下,这种情况下,民营企业怎么发展呢?还有一个原因,受洋货的冲击。由于有这三个原因,中国的民营企业就有这样几个结果:一是上不了规模;二是商业型成分超过工业型的成分,实际上不是实业救国,流通大于制造;三是搞得稍为象样一点的,又有地方势力的介入,成为一种“准官僚”;四是技术等级接近,基本上是小加工,前店后厂。

中国的民营企业为什么发展这么艰难?是有它特定的背景和文化传统的,有它的历史的沿革。建国以后长期的备战,弦都崩得很紧,政治上管束很严,经济上控制得很紧,基本国策上是打压民营企业的。对民营企业认为是“非法”。结果是两方面互动,民营企业得不到发展,人民心理上蒙着浓厚的阴影,活得也不很健康,国家的发展不仅很缓慢,而且也很危险,到了崩溃的边缘。

打压民营企业,就是打压民生,打压人的一种正常的创造性,就是把你的国家搞得乌烟瘴气,把你的人搞得不象人。改革开放后,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中国人也觉悟了,了解了国外的情况,大气候变了。现在民营企业发展在中国历史上总量是前所未有的,为什么发展这么快?

一是真正有了工商实力,现在二分天下有其一,吸纳就业人口多,有统计资料说吸纳就业人口达60%。现在有的地方国营企业下岗工人游行,要饭吃,说“我青春献给党,老了没人养,想问自己要,单位要下岗”。民营企业吸纳下岗人员,可开形成社会的良性循环。

二是民营企业取得了正宗的正统地位,这是官方认可的,更重要的是在国民心上,过去认为干民营企业心里不踏实,现在有了新的认识。

三是今后发展的程度还要提高,大有要民营企业救活国有企业的趋势,卖掉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来买。这不是民营来救国营吗?民营企业的发展相互结合起来看,可以说:和我们民营企业经济发展相伴随的是整个国民生活的深层结构的自明末清初以来的革命性的转折。这就是民营企业地位和作用的实质。

二、民营企业的发展前景

民营企业的发展前景无可限量。为什么样这样说呢?应该放在时代改变了这样一个角度来看问题。现在90年代和20年代相比,时代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民营企业更能符合时代的要求,更能跟上潮流。八十年代,政治经济军事问题因扰得很严重,加剧了冷战思维。冷战思维在国际上表现为“打压”,当时的发展环境不适宜民营企业发展。八十年代,我们和越南打了一仗,那时候叫“北重南轻”,北重,就是对付苏联;周边国家和我们的关系比较紧张。印度闹得很凶,台湾也开始造地对空导弹,日本军事发展很厉害,我们国际环境很差,与美国的关系很不好。民营企业在这种形势下只有自生自灭。

到了九十年代,国营企业这老母鸡就是不下蛋,只有靠小母鸡下蛋。这个时候是没有负担的、人员包袱轻的、机制灵活的民营企业发展的大好时机。民营企业打的就是游击战。在现代条件下,国营企业是打正规战的,可以有限地适应现代市场经济,但是他的人才素质,官员队伍都很难适应现代激烈的竞争局面。而民营企业轻装上阵,有创新机制,更适应时代发展。国营企业要靠民营企业来带动。不敢说今后民营企业包打天下,但必然是“二分天下有其一”。以后国有企业少了,也就慢慢地走上良性轨道,运用民营企业的运行机制了。法国铁路不得不改为民营,日本也是这样。德国之所以发展得比较慢,就是国营成分太重。

三、关于民营企业发展的建议

民营企业的发展前景很好,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机会要抓住,优势要变成现实。具体分析起来,是有很多困难的,一是文化问题,有人说拼到最后拼文化,我认为这话是很有哲理的,文化不是一般企业的循规蹈矩,是一种凝聚力,是一种崇高的自信心,一种文明程度,也是一种创造力,拼到最后就是拼这些东西。一个企业发展到了一个平台了,进入良性循环了,就拼文化了。冯巩讲得有道理,人生三阶段:一阶段是拼业务,拼能力;二阶段是拼人格,拼品质;三阶段拼身体,你能力再强,人格再高尚,没有好的身体也不行。这个身体包括全体员工的身体健康。文化问题讲起来很玄虚,其实也很具体。日本侵华的时候,对中国文化研究得很透彻,他们给士兵发小册子,告诉哪个地方的人是个什么特点,什么优点,什么缺点。他们研究得很具体。我们现在看企业,东北的企业为什么现在是这种状况?这是一个文化问题。说企业老化,这只是一个问题,但不单单是这个问题,包括广东,广东在中华民族两次大的关键时刻都是起到了关键作用的,一次是孙中山革命,北伐,还有一次就是改革。现在就不行了,他有他的局限性。这个局限性就是,他可以卖土地,让外国人来搞,但是他有狭隘性,好象他不是属于汉文化的中心地域似的,往前走就有困难。东北也是这种情况。东北本溪一个国有企业400万他不卖,结果100万卖掉了。这是什么问题呢?这是文化。东北就是一种官本位很浓厚的“面子文化”。文化素养问题。因为满清入关带走一批精英,国民党撤走也带走了一批精英,林彪入关也带走了一批精英。东北人“面子文化”很重,不送礼办不成事。我认为这样的人是好干部:

6.企业管理发展历程 篇六

一、合同能源管理的优势 1)用能单位不需要承担节能项目实施的资金、技术风险,并在项目实施降低用能成本的同时,获得实施节能带来的收益和获取EMC提供的设备。

2)节能效率高,EMC项目的节能率一般在5%-40%,最高可达50%。

3)改善客户现金流,客户借助EMC实施节能服务,可以改善现金流量,把有限的资金投资在其他更优先的投资领域。4)使客户管理更科学,客户借助EMC实施节能服务,可以获得专业节能资讯和能源管理经验,提升管理人员素质,促进内部管理科学化。5)提升客户竞争力,客户实施节能改进后,减少了用能成本支出,提高了产品竞争力。同时还因为节约了能源,改善了环境品质,建立了绿色企业形象,从而增强市场竞争优势。

6)节能更专业,由于EMC是全面负责能源管理的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所以能够比一般技术机构提供更专业、更系统的节能技术。

7)节能有保证,EMC可向用户承诺节能量,保证客户可以在项目实施后即刻实现能源利用成本下降。

8)投资回收短,EMC项目投资额较大,但投资回收期短。从已经实施的项目来看,投资回收期平均为1~3年。

9)市场机制及双赢结果,EMC为客户承担了节能项目的风险,在客户见到节能效益后,才与客户一起分享节能成果,而取得双赢的效果。

五、合同能源管理的发展历程

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一种基于市场的、全新的节能项目投资机制“合同能源管理”在市场经济国家中逐步发展起来,而基于合同能源管理这种节能项目投资新机制运作的专业化的节能服务公司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在美国、加拿大,ESCO已发展成为新兴的节能产业。

1997年,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登陆中国。相关部门同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共同开发和实施了“世行/全球环境基金中国节能促进项目”,在北京、辽宁、山东耀通节能成为了示范性能源管理公司。运行几年来,3个示范合同能源管理公司项目的内部收益率都在30%以上。项目一期示范的节能新机制获得很好的效果,即以盈利为目的的3家示范EMCo运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运作节能技改项目很受用能企业的欢迎;所实施的节能技改项目99%以上成功,获得了较大的节能效果、温室气体CO2减排效果和其它环境效益。鉴于此,国家发改委与世界银行共同决定启动项目二期。2003年11月13日,项目二期正式启动。在中国投资担保有限公司设立世行项目部为中小企业解决贷款担保的难题,并专门成立了一个推动节能服务产业发展,促进节能服务公司成长的行业协会——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EMCA)。

7.我国家族企业概念及发展历程研究 篇七

家族企业是伦理家族文化概念和商业文明概念的结合体,它兼具二者的相关特性,且有不同于二者的特征。家族企业概念的界定对于家族企业的研究具有基础性的重要作用,学术界对该概念的观点并未完全统一。我国家族企业的发展从时间跨度和历史文化背景等角度都有不同于西方家族企业的特点,基于对我国家族企业的研究目的,本文根据前辈学者观点结合实际研究环境对家族企业概念及历史发展进程进行界定。

1.家族企业的概念定义

本文对家族企业的范围界定主要从下面几个维度进行分析与判断:(1)从企业所有权维度界定,所有权问题是学者对家族企业进行分析研究的重点,所有权是企业归属问题的体现,也是其他所有关于企业利益问题所有权的基础。关于所有权拥有的临界点目前并没有统一的观点,起初学者认为应当拥有100%的所有权,当然这是一种极端的状态,往往仅在初创期才可能存在。本文认为该临界值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根据企业所在经济、法律、人文等因素的变化,该临界值处于连续变化分布状态。(2)从家族成员参与管理维度界定,企业的经营管理是否有家族成员参与重要高层管理及参与程度对家族在经营决策、战略制定、信息掌握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3)从企业经营控制权维度界定,企业经营控制权由企业所有权派生而来,但与企业所有权又有重要区别,对企业的经营控制权并不一定完全依赖于企业的所有权。企业经营控制权在企业内部的划分对家族企业的研究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我国的家族企业中,由于我国传统文化及思维习惯等原因,企业创始人及其家族对企业经营控制权的要求比西方企业家更高。因此,将经营控制权作为界定家族企业的标准之一具有现实意义。(4)从家族使命传承维度界定,在对家族企业的研究中,学者主要从所有权、参与管理度、控制权三方面对家族企业进行界定,而忽视了家族企业自产生就与家族文化及家族延续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家族企业是家族文化与商业文化的结合,其不仅有商业文化盈利特性,还有家族文化信仰、家族财产、地位等香火延续的特性。家族企业的这些特性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理念及决策方式,从而与非家族企业形成了明显的不同。因此,将家族使命传承特性作为家族企业界定的标准之一。

2.家族企业分类及其发展进程

家族企业的发展是一个从无到有逐渐壮大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和家族二者的关系不断变化,二者关系的变化过程就是家族企业发展的轨迹。其一般依次遵循如下五个阶段:

(1)企业家个人企业,最初期企业家发起企业创建,此时由企业家个人完全控制企业并承担企业风险。(2)家庭企业,经过企业家对企业的初创经营后逐渐的扩大家庭成员参与企业经营得程度,从而形成以家庭为单位的家庭式企业。(3)家族企业,在企业的不断成长中由于资金、人力等的需求,同时受限于现实风险及传统文化影响,企业家不断地以家族为界限引入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成员参与企业经营,逐渐形成家族企业。(4)泛家族企业,所谓泛家族企业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以家族为中心,以各种关系及熟人圈子为途径引进相关人员加入家族企业,从而扩大企业与社会资源的融合,该阶段企业仍很大程度上局限于基于血缘关系、地缘关系等的圈子文化内,没有充分地利用社会资源。(5)准家族企业,该阶段企业主要特征是引进具有专业技能的职业经理人进入企业从事中高层企业管理,逐渐分离部分经营权和所有权,从而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需要,此时企业已很大程度上和社会资源进行结合。

二、我国家族企业发展状况分析

事物的产生与发展是与外部环境及自身盾相互作用的结果,家族企业是企业、家族、内外部环境之间矛盾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以我国家族企业发展阶段为基准,通过外部环境和家族企业自身状态两个维度进行比较分析,揭示我国家族企业存在的必然性及其发展中的相关问题。本文根据我国实际将家族企业的发展阶段划分为初创期和发展中期,依据企业发展进程将企业内部状态划分为小而简单和大而复杂两种状态、外部环境划分为资源竞争决定型和知识竞争决定型。据以上度量维度总结我国家族企业发展历史我们重点分析以下时期:A时期:家族企业规模小结构简单、处于以资源竞争决定的初创期;B时期:家族企业规模大结构复杂、处于以知识竞争决定的发展中期。

1.A时期我国家族企业经营模式分析

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环境具有独特的历史色彩,对于我国家族企业发展的外部大环境具有显著影响。在当时的环境下我国的经济发展、信息沟通、市场化程度等都有很大局限性,经济的发展处于资源竞争决定阶段,市场经营过程中信息资源处在较大的不均衡状态。正是这样的国内大环境使部分企业可以通过相对较少的资源或信息优势维持经营,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相对单一,依赖企业家个人的经验能力及社会资源可以维持企业较好发展。因此,我国家族企业在初创期能够适应当时的外部环境的。另一方面,资金融通、人力资源引进等方面的限制,在当时的环境下家族企业模式帮助企业家解决了企业家才能和资源结合的问题,因而家族企业模式有其必然性。

家族企业在初创期由于规模小、内部结构相对简单,家族企业模式在当时的环境中有其内部的劣势,但相对于现代企业其更多的表现出的是无法替代的优势,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高度目标一致性;(2)低沟通成本性;(3)低签约、履约成本性;(4)产权界限清晰;(5)灵活高效决策性;(6)传承性导致的高度自律。

2.B时期我国家族企业经营模式分析

近年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逐渐由最初资源粗犷式逐渐向知识化、绿色集约式转变,同时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竞争环境一步步走向国际化,促使市场竞争方式及竞争强度发生巨大变化。在当下这种新的经济环境下我国家族企业经营模式表现出与环境的不适性,具体表现如下:(1)竞争环境的巨大变化对家族企业经营发展的影响。随着家族企业的发展,其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伴随而来的是经营范围及环境关系增多,复杂程度加强,从而给企业的经营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我国近年不断地加快市场化、国际化使国内经营环境更加复杂。另一方面,由于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开拓国际市场成为家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样给家族企业的经营带来更多的挑战。然而,由于我国家族企业发展历史不久及其经营管理文化特性导致其不能很好地应对现有的复杂市场环境。(2)家族企业经营发展中融资难问题。家族企业的发展从最初就受限于资金融通问题,正是这一原因导致企业家不得不选择可以获得资源的家族模式。在经营初期家族企业尚能依赖家族及企业自身现金流来保持良好经营,但随着企业规模扩大,企业发展需求的资金不断增加,最终家族内部的资金必然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同时,公共金融机构往往顾忌家族企业的经营风险等原因而不愿意出借资金于家族企业。现在的经营环境和家族企业发展阶段,融资问题已成为阻碍家族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事物的发展外因是重要的,但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事物的内因。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固然对家族企业产生重要影响,但究其根本原因还是企业内部因素,且这也是企业有机会可以调整改善的方面。我国家族企业发展到今天的状态,随着企业规模及经营范围的扩大其自身的局限性及本身的缺陷不断突出。

我国家族企业在现有经营环境中的劣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组织及管理缺陷;(2)企业内部产权不清晰;(3)人力资源管理问题;(4)企业文化理念建设问题;(5)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

三、结语

家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一直以来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无论从经济产出角度还是从社会就业提供角度。我国家族企业自近几十年快速发展,现在其经营已面临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家族企业的健康发展不仅仅是家族企业自身的事情,也是国家应该关注和支持的,国家政策的引导及相关组织机构的支持对家族企业的存续有重要影响。重视家族企业的传承、管理、发展问题对整个社会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至关重要。本文仅从家族企业概念和发展状况两方面作简单梳理性研究,望对该领域进一步研究做出微薄贡献。

摘要:全球范围内家族企业在世界经济中均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我国近几十年经济的发展,家族企业在我国迅速崛起并在全国经济中占据重要影响地位。因而,学术界逐渐重视对家族企业的研究。概念的界定是问题研究的基础,本文针对我国家族企业的特点对相关概念进行梳理总结,对我国家族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初步研究,以期有助于我国家族企业的持续发展,进而提高社会资源的高效利用。

关键词:家族企业,概念界定,发展状况

参考文献

[1]孙治本.家族主义与现代台湾企业[J].社会学研究,1995,(5).

8.企业管理发展历程 篇八

一、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业务概述

所谓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可以理解为国库集中支付手段的电子化,在国库集中支付业务及制度的框架内,运用电子科技手段,将财政、人民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网络连接,实现集中支付业务的电子凭证信息传递,资金支付和清算。推进业务流程再造与管理模式创新,提供比传统资金支付管理更为安全、快捷的管理手段。

电子凭证库是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体系的核心,它由签名服务器、电子印章服务器、电子凭证数据库等组成,实现电子凭证的安全存储、管理、传递等。财政部门、人民银行、代理银行之间各自部署电子凭证库,并通过网络实现各单位之间报文交换和业务处理(如图1所示)。从而实现财政部门、人民银行、代理银行之间电子凭证传递,电子办理资金支付及清算,取消纸质凭证和单据流转,实现集中支付业务全程无纸化。

二、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发展历程

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起步阶段,从2007年开始,财政部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开始了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探索,并于2009年运行了中央财库业务电子化管理。第二阶段是发展阶段。为解决起步阶段发现的问题,财政部与人民银行、公安部、商业银行等单位共同开发,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设计方案和技术和业务标准。财政部、人民银行总行印发了《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接口报文规范(暂行)》《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草拟相关制度模板。第三阶段是试点及全面推广阶段。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财政部与人民银行组织试点省份的启动工作,于2013年1月选择河北、重庆两省作为试点省份,正式启动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工作。并于试点期间陆续出台文件进行业务推广。于2013年4月确定北京等10个省市作为第二批试点省份,并于同年9月份召开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全国推广电视电话会议,全面启动业务推广工作。截至2015年,全国已有超过三分之二的省份运行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系统。

三、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的实施背景

1.对业务电子化处理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财政收支规模不断扩大,管理内容不断细化,与之相对的是财政支出大多需要人工核对纸质凭证及手工操作,工作效率已远远不能适应业务管理的需要。亟需一种安全、高效的支付管理体系,简化操作流程、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2.支付电子化实施条件成熟

目前。多数省份的上下级财政之间业务软件系统已统一整合,人民银行随着横向联网系统深入推广,已与财政及商业银行之间实现网络联通,业务电子管理的技术基础已经成熟。《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的颁布,为实现电子签名,电子印章提供了法律保障。

3.深化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需要

财政国库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在现今技术手段越来越高的情况下,纸质凭证及印章的伪造技术门槛越来越低,已经成为现有信任体系的短板,新形势下要想全面提升财政资金安全管理水平,必须摒弃纸质凭证及印鉴,使用防伪造,防篡改性强的电子印鉴方式。传统模式下各地集中支付业务标准不统一,财政部门、人民银行、预算单位、代理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不利于全局带动。要想深化财政国库管理改革,必须形成一个全国统一标准,各方信息共享,业务自动化衔接的统一业务体系。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正式解决这一问题的良好渠道。

四、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取得的成效

1.增强财政国库资金安全性

集中支付电子化改变了过去延续上千年的以“纸质凭证”及“大红印章”为载体的信用控制体系,采用电子认证及电子印鉴作为业务审核、业务办理手段。在技术上有着更强的防伪造、防篡改及防抵赖性。同时,集中支付电子化由分散控制发展成全流程控制。过去财政与银行间的信息传递依靠纸质凭证,打印后的环节就脱离了系统监控,造成财政系统内部审核控制与纸质凭证管理相互脱节。实施电子化管理后,依靠流程、规则及相关电子安全产品共同作用形成了立体“防护网”,将原来独立的分散控制通过流程再造整合成一个完整的管理链条,确保任何人都无法单独完成财政资金支付交易,财政与人民银行、代理银行之间额度和支付信息实时交互及反馈,保障各方信息的连贯性和一致性,从而从整体上筑牢财政资金安全防线。

2.提高业务办理效率

实施集中支付电子化以前,财政向人民银行提供的额度信息和拨款单,代理银行的资金清算信息,都需要打印并人工传递。每一笔业务财政及代理银行处理完手续后,人民银行还需要人工审核及手工重新录入,不但影响工作效率,而且有一定出错概率。实行集中支付电子化后,电子额度及支付信息在各单位间无缝连接,避免了大量手工重复劳动。签章速度由过去的一笔几秒钟提高到现在的几千笔几十秒,支付速度由原来的每笔几分钟缩短为现在的几秒钟,对账由原来的手工对账转变为系统自动对账,将工作人员从手工录入票据等大量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为预算单位的业务办理放宽了时间,每日平均业务受理时间能够延迟一个小时。

3.提升财政国库信息化管理水平

国库集中支付无纸化改革使财政、国库、商业银行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自动化衔接,提高了信息数据处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创建了动态校验、电子验章、自动对账、全程跟踪等新型国库业务管理模式,创新了财政管理体制。财政部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共同制定了统一的支付电子化业务和技术标准,带动了财政标准化体系的建设,形成以预算管理为源头,以国库收支为主线,涵盖财政指标管理、国库支付、总账管理、资金支付等预算执行全过程的电子化信息管理系统,同时通过人民银行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接口程序,实现各类财政收支报表和全省财政预算执行数据的查询统计和综合利用,提升了财政国库信息化管理水平。

五、集中支付电子化后需关注的问题

1.人民银行监督预算支出的职能一定程度上被弱化

按照集中支付流程,虽然集中支付电子化系统能够系统控制在財政支付额度范围内进行资金清算。但是对于在额度范围内的不合规定的支付无法实现系统自动控制。如对于授权支付的工程建设支出,财政规定“投资额度不足30万元人民币的工程采用授权支付支出”,但是在日常操作中,业务量比较大,时间比较紧张,人员业务无法对明细信息一一审核,且对于集中支付使用预算科目也无法逐一审核,对于超出预算科目使用范围的一些拨款监督起来比较困难。这些功能有待系统继续完善。

2.电子化部分业务处理细节有待完善

目前集中支付电子化只支持将商业银行清算资金整包进行退回,如果人民银行审核业务时发现包内有部分业务有误,系统无法支持将剩余正确的部分资金进行清算。因造成错误的原因可能出自财政、人民银行、商业银行多方,延迟清算会造成人民银行延压合法部分的清算资金,引起的法律后果难于判定,因此系统应对业务处理细节进行完善,以更好的适应实际业务情况。

参考文献:

1.王雪琦.商业银行代理集中支付业务的监督现状[J].中国外资,2014(02)

2.张文胜.地方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系统建设方案[J].金融科技时代,2014(12)

3.为国库集中支付安装“电子引擎”—记河北省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试点改革[J].中国财政,2013(02)

作者简介:

上一篇:2011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综合知识真题(甲乙级)下一篇:军人个人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