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教育的认识(精选8篇)
1.对高职教育的认识 篇一
对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几点认识
摘要高职高专教育必须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首要地位;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增强办学活力,加强课程改革;同时还要加大宣传力度,树立高职高专教育的良好形象,让我国全体人民都能认识到高职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助推器”。
一、高职高专教育必须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
高职高专教育必须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必须以社会需要为目标,坚持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根据岗位和岗位群所需能力与素质提炼、整合成专业课程,构建新型高职教学模式,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为此,必须加强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推进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完善评估制度。
就业乃民生之本,它是关系到广大高校毕业生切身利益,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关系到社会稳定,涉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系全局的一件大事。尤其是对近几年发展迅猛而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高等职业教育而言,以就业为导向,将成为当前高职高专教育的主旋律。2004年的280万毕业生中,有150万是高职高专毕业生。因此,解决好这一问题是我们当前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在今后的发展中,高职高专教育必须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
二、加强高职高专教师队伍的建设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应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学校相关教师定期到企业学习和培训,同时积极聘请企业中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到高校来任教,造就一批德才兼备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教师的学位提升。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决定,我们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和实践技能,还要强调他们的人文素质,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要做到这个转变就必须靠教师的视野、素质,这与教师学位层次的高低是有直接关系的。应该看到,国外的大学,包括高职高专院校,教师所具有的学位比我们高得多。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在职称评定、教师聘任等方面单独制定适合“双师型”教师发展的评聘制度,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其次,高职院校在教学改革建设中还要注意改进理论教学方法,应重视现场教学和案例教学,教材建设要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及时地跟踪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另外,高职高专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要根据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不断更新教学设施和仪器设备,形成教学科研相结合的多功能实验室和实验基地。政府要鼓励在中心城市和高职高专院校比较集中的地区,分类创建一批示范性的高职高专教育的综合实训基地,实现地区教学资源的共享,担负起地区学生的实训、教师培养以及职业技能鉴定等任务。第三,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和高职高专教育紧密结合的纽带,是学校教学工作灵活适应社会需要的关键环节。当前,一些高职高专学校存在按照现有教师而不是按市场需要设置专业的倾向。从而使经济、财会、国际贸易、工商管理等专业布点重复,毕业生规模扩张,严重超出地区需求,最终导致毕业生就业率降低。高职高专教育应该紧密结合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专业结构。市场需求瞬息万变,高职的专业设置应当非常灵活,应大力推进“订单式”培养,密切与企业的结合。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在这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他们的经验值得大家学习。在高职高专专业设置上,国家要进行宏观调控。国家的宏观调控主要通过制定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和评估来进行。比如,在专业设置中,学校可以自行选择专业方向,只要办出特色就行;地方和 1
国家根据该专业的就业率和其他一些指标来进行评估,就业率低,就应限制招生数量。
三、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增强办学活力
产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今后几年,应力争在以下两个方面有所突破。第一,大力吸收社会的物质资源和智力资源,增强办学活力。目前,国家对高职高专教育的投入有限,要办好教育,学校就必须积极探索校企全程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式。在专业的设置与调整、教学计划的制定和修改、教学的实施、实训直至学生就业等方面充分发挥企业和用人单位的作用,把社会积淀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充分吸收到高职高专教育中。要做到这一点的关键就是探索和建立产学结合的长效机制,倡导开展“订单式”培养。所谓的“订单式”培养就是高等学校提供场地、教师、生源,企业提供一部分师资、实训基地、用人需求,双方结合起来培养人才。这种方法供需对口,效率最高。当前许多高职高专院校都在这一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有很多好的做法值得推广和学习。如青岛职院设立的海尔家电培训中心,学校为集团培训维修人员,公司为学校不断提供最新的家电设备供培训使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以零租金的方式引进企业的研发部门;宁波职院的联通通讯系,由浙江联通总经理任系主任,联通公司为学校提供最新的通信设备;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设立了金牛班,与金牛集团联合搞“订单式”培养等,均收到较好效果。
第二大力推行双证书制,促进培养模式的创新。以就业为导向,首要的就是推行双证书制,从而从根本上推动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这对于增强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今后,教育部要通过评估等手段,引导和促进学校主动与劳动、人事以及行业、企业的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不仅包括劳动部门的技术工人系列职业资格证书,也包括人事部专业技术系列的职业资格证书,还应该包括其他行业部委的职业资格证书。其次,高职院校应该与劳动部门、人事部门以及其他行业部门积极开发新领域的职业资格证书,参与到标准的制定中去,把教学计划和证书标准有机结合,用证书推动培养模式的改革,推动教学内容的改革。另外,学校还应该具有服务意识、市场意识,为学生提供培训机会,树立学校的品牌和社会影响。对毕业时没有签约的学生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学校应该在半年内定期组织职业技能培训,使其能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促进就业。力争2004年有80%以上的学生能取得双证。
四、高职高专教育必须加强课程改革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这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先进的发展方向。要实现这些要求,课程改革是关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项目课程。职业教育项目课程是一种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受教育者自主选择、组织并学习工作知识的课程模式。它让学生经历接受任务、有产出的独立工作、展示成果和总结谈话这一完整的“工作过程”。但目前我国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实施仍面临许多问题:1.职业教育管理者观念的制约。出于传统思想和思维,一些职业学校的校长在项目课程改革方面还没有充分认识和思想准备,而比较习惯于传统学科型课堂教学模式,对职业教育应适应市场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根本任务把握上还不到位。或者由于项目课程改革的艰难程度,许多职业学校的校长不愿意从根本上改变学科型课程体系状况,情愿安于现状,最多只是一些不涉及课程本质的拼拼凑凑。因此职业教育普通教育模式长期得不到改变,校长和教师的观念制约是一个重要原因。2.教师能力的制约。由于长期习惯于学科型课堂教学和受到传统教师评价导向的影响,职业学校的教师比较重视按普通教育的模式主要在课堂进行理论教学,发展方向也主要是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轻视产、学、研结合工作。实施项目课程,教师的能力就不适应了,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职业学校要培养技能型人才,专业教师的素质
和水平是关键,还应具备以下与普通学校教师完全不同的八个方面的能力和一个经历:专业的操作能力,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能力,技术服务和咨询能力,专业研发能力,实训设备改造和开发能力,实验实训室改造能力,专业开发能力,项目课程和教材开发能力(DACUM方法),必须有企业工作或锻炼的经历。教师不一定在这八个方面样样具备,但至少应具备某几个方面的能力。只有通过培训和政策激励导向,明确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向,引导教师向“双师型”方向发展,才有可能将企业生产经营中最新的知识、技术、工艺、方法及时引入到项目学习中来。3.教学设备和环境的制约。实施项目课程必须有充足的设备条件予以保证,而目前职业学校的技能训练主要还是理论教学的附属,没有居于主体地位,实训条件总体上还不好,教学环境上没有企业氛围,因此还要开发许多实施项目课程学习的训练设备,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项目课程应与企业生产和工作过程有直接关系,使学习项目充分体现企业实际需要,最理想的是将企业的实际工作任务引进来作为学习项目,由学生真刀真枪或模拟操作实施,要真正做到难度较大,但应尽可能接近,使学习项目对学生胜任企业工作的知识和能力构建具有价值。4.项目课程自身系统性问题。有人担心实施项目课程会造成知识零碎不成系统,缺乏逻辑体系。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课程体系设计和项目课程开发的水平,而不是项目课程本身的问题。从理论上讲,一个高质量的课程体系和项目课程开发是可以做到逻辑性和系统性的。例如,通过精心设计,项目课程中各个项目的顺序安排、衔接过渡是可以体现学习的逻辑体系的,当然这是一个很难的技术。课程开发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作过程,它至少包括以下环节:选择确定专业、选定教学项目、确定学习范围和教学时间、确定项目(教学情境)名称、描述学习目标、确定学习内容、确认条件要求(场地,人员,设备)、描述作为项目课程基础的企业实际工作情境、教学方案设计、表述学习过程中每一环节的具体任务等。这需要课程开发人员能够设想出一个教学过程的“共同愿景”,并将这一愿景描写出来,它至少应当包括以下“镜头”:学习时间、能够传授的关键能力、具体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有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以及可供选择的教学材料和媒体等。对这一切,我们目前还缺乏成熟理论和值得大面积推广的经验。
五、加大宣传力度 树立高职高专教育的良好形象
近几年,由于高职教育发展速度过快,办学中出现很多问题,如生源质量较差、办学条件不好、办学质量不高、就业形势不好等等。加上社会上对高职教育缺乏了解,从而社会认同度不高。事实上,办得很成功的高职学校也不少,就业率并不比本科院校差。如贵州商专,年年就业率在90%以上;湖南永州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就业率100%,农业专业就业率 97%等。但是由于缺少正面宣传,社会对此并不了解。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高职高专教育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树立高职高专教育主动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好形象。
要做到这一点,国家和省级政府将要陆续建立一批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和精品专业,树立在就业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引导高职高专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完善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制度。与此同时,我们还要组织一批新闻战线上的朋友,宣传一批就业率高的学校,建一批示范性院校,树立一些典型,加强正面宣传,增加社会对高职高专教育的了解,提高社会认可度。
2.对高职教育的认识 篇二
1 当前形势下对医德养成教育价值内涵的再认识
1.1 对医德养成教育价值内涵的再认识
当前, 过度医疗、医疗费用高涨和医疗公益性质淡化的现实已经对医德的践行、医学目的的界定和医疗消费的协调运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对高职医学院校医德养成教育的有效价值提出了新的挑战, 并引来愈来愈激烈的社会讨论, 使得平衡和调整医德及其养成教育与医学目的、医疗消费关系的问题, 成为重要的社会医学话题。明晰这方面的内涵, 对强化高职医学生的医德养成教育很有必要。
受“利润提成”、“利润极大化”、“医疗技术主义”和“过度医疗”等观念影响, 医德养成教育受到巨大冲击, 许多触及医德底线的行为频频发生。面对医疗卫生机构诸多医德不自律行为, 高职医学院校对高职医学生的医德养成教育应与时俱进, 根据职业环境的变化, 重新认识和调整思路, 及时将医学职业道德的新内涵、新内容纳入高职医学生的医德养成教育机制, 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现实背景下, 医学教育机构医德教育体系对医学生医德养成教育价值的基本内涵应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 (1) 同化心灵, 勾画医务工作者和医学生思想品格结构的主题。 (2) 塑造和升华医学生人格形象及其人格素质;树立奉献精神, 增加医学情感, 强化医学理性精神。 (3) 明晰医学目的、医学合作精神;促使伦理道德观念建设与医疗服务产业相适应。 (4) 形成医学养成教育的核心价值[2]:医学职业道德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善良总原则, 忠实树立、实践白求恩精神, 重视医德底线的警示作用。善良总原则在医学职业道德内涵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是核心建设要素;白求恩精神则是医学职业道德内涵建设的强化因素;医德底线的警示作用是呼唤善良总原则、白求恩精神的最起码要求。 (5) 造就医学公益事业的主体氛围和医学人文环境, 及时矫正医德不自律行为。 (6) 强调医疗服务和医学教育的“荣辱观、廉耻观”教育, 视医学不作为为对医学应当的反动。 (7) 强化爱国主义教育与救死扶伤、民族优良传统精神的统一和践行。 (8) 树立公德意识, 面对医学丑恶现象应有所不为。 (9) 明确医疗消费是特殊的商品消费, 排除或遏制拜金现象、医疗技术主义和过度医疗思潮对医疗服务事业的干扰, 不触及医德底线。 (10) 医疗消费的第一因素是病人, 全心全意为其服务不容置疑, 正确对待医疗投诉事件。
1.2 对医德养成教育价值深化的再认识
高职医学教育的发展必须与医学职业的发展相适应, 故对高职医学生的医德养成教育要深化其价值。笔者认为, 医德养成教育价值的深化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泛化善良总原则, 强调对病人的爱心和奉献精神, 进行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精神文明建设。 (2) 明晰医学目的与人们健康意识的对应关系, 医德风范要与人们身心健康相适应。 (3) “公正、均衡”医学伦理关系的确定和良好医学文化建设要与医疗消费者所期望的医德境界相呼应。 (4) 维护人们健康人权和救死扶伤及临终关怀要成为医学职业道德养成教育深层次的基本内容。 (5) “人人享有卫生保健”要求医学群体承诺优质服务的同时, 渗入高格调的医学情感、医学理性精神和社会公德观念。 (6) 加强“荣辱观、廉耻观”教育, 强化医德底线教育。 (7) 坚持和谐、文明行医, 在医疗服务流程中, 只能示范文明, 不能将“趋利”或“利润提成”转嫁给医疗消费者。 (8) 排除杂念, 烘托医疗消费公平, 杜绝看病难和看病贵, 应成为医疗服务机构和医务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2 对高职医学生医德形成背景与医德养成教育相关性的再认识
2.1 医德信念层次较低
高职医学生在专业思想、人生价值、学医目的及卫生服务信念方面有不同程度的缺陷, 相当数量的学生医德观念淡薄, 需要系统的医德养成教育为其提高医德素质奠定基础。
2.2 对医德的特征认识模糊, 品格结构可塑性强
高职医学生对医德主体的特定性、职业的特殊性、职业的成长性和更强的约束性等医德特征认识肤浅, 其医学品格结构构建基础的可塑性较强, 需要医德养成教育使其接受实效的医德灌输, 并对其品格结构的形成进行适时的调整。
2.3 易受师德和医德的熏陶
高职医学生易受教师的师德和医德熏陶, 他们的思想感化、道德行为攀比意识和集体意识较强, 因而需要医德养成教育丰富其精神世界。
2.4 医德修养和表现能力与职业成长性相辅相成
高职医学生要保持良好的职业成长性与医德贮备相辅相成, 需要医德养成教育提升和强化其医德修养, 完善其价值取向和医德表现能力。故有形或无形地将医德养成教育适时渗入医学教学课堂, 是凝聚高职医学生医学情感的重要环节。
3 对高职医学生医德养成教育体系的再认识
3.1 医德养成教育观念发生根本转变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医学目的和医疗消费观念的转变, 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 人们对医务工作者的人格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这昭示着高职医学院校要与时俱进, 强化医学生的专业思想、医德素养等的培养, 展示医德养成教育特色, 增强医德知识体系的教育实效。面对当前难以令人满意的医德现状, 传统的医德教育观念已阻碍了高职医学生整体思想品格结构的形成。这必然促使医德养成教育观念发生根本变化, 其基本点应着眼于医学职业工作过程和医学职业成长性的荣辱观教育, 即医德养成教育。让高职医学生明确和正视医德修养和思想品格的内化价值是靠社会舆论的褒扬、批评、谴责和医学荣辱感来实现的, 对严重违反医德的行为要追究相应责任, 除社会舆论的批评、谴责和自身知荣明耻外, 必须引入相应的制裁机制, 以呼应医学职业特有的医患人文情结。
3.2 更加重视生命价值与健康价值的关系
医德养成教育的价值论使良好的医德有效地渗透到高职医学生思想意识形态中, 学生能有专业意识地重新审视生命价值与健康价值, 真正认识到无论健康与否, 生命价值至高无上, 不可动摇, 保护和延长人的生命是医护人员的天职, 认识到医疗消费的第一因素永远是病人。
3.3 激发抵制医疗丑恶现象的正义感和责任感
系统的医德养成教育, 可培养高职医学生对医疗技术主义、拜金现象和向病人索要钱财等丑恶行径及一些医学不良事件的观察和明辨能力, 树立医学理性精神, 进而产生强烈的医学正义感和责任感, 自觉抨击这些丑恶现象, 并取向性地产生自律行为。
3.4 要求医德教育课内容更加丰富
针对高职医学生医德修养观念淡薄, 要求医德修养课强调内容的系统性和深入性, 并时时提供新的医德教育题材, 规范医德养成教育形式, 营造良好的医德教育环境, 使高职医学生全面接受医德规范教育。
3.5 医德教师的教学魅力为学生所审视
医德修养课的修身课性质、特殊的教学结构和规律决定着医德养成教育的责任教师有人格魅力和教学吸引力。人格魅力和教学吸引力的真实外化和表现对医德养成教育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在医德养成教育中, 高职医学生对医德课教师的魅力及医德教育内容的描述、证明和激励层次有较严密的审视作用。
3.6 院院结合成为一个现实命题
院院结合共同开展高职医学生的医德养成教育, 是基于工作过程进行医学职业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创造和开发院院结合的医德养成教育教学团队, 是强化和深化高职医学生医德养成教育的现实命题, 其创设性、形象化地将医学情感和白求恩精神的泛化教育付诸“工学结合”的教学过程, 是促使医学生普遍认识医学情感 (善良总原则) 和白求恩精神为医德养成教育的主要内涵的范式途径[2]。它可增加高职医学生医学情感和白求恩精神的取向性, 进而强化高职医学生直接感受不同格调的医学情感和更高境界的白求恩精神对病人之身心健康的影响, 深层次体验医学伦理道德观念与医学情感和白求恩精神的辩证关系, 使其认识到救死扶伤, 实行人道主义天经地义、顺理成章。
3.7 医德价值启蒙、价值分析和价值冲突的案例教学应成为高职医学生医德养成教育的主要手段
高职医学教育引入“工学结合”的医德相关性案例教学, 是对高职医学生进行医德养成教育的主要手段, 是课堂医德教育深层次内容, 是医德知识体系更加完备的重要环节。
3.8 正视医德养成教育对高职医学生医学理性精神的培养
高职医学教育应注重对高职医学生医学理性精神的培育, 该培育的土壤就是医德养成教育的系统性、规范化实施, 其意义在于使高职医学生在“工学结合”过程中领略医学理性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与医学伦理的关系。故正视医德养成教育对培养高职医学生医学理性精神有重要作用, 可孕育服务潜力, 加深职业成长底蕴, 贮备医学精神的内在能量, 使高职医学生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面对复杂场面时, 能排除杂念, 坚持医学理性精神, 展现良好的医学服务意识和公益服务观念, 呈现优质的服务流程和职业成长性。
4 对高职医学生医德养成教育凸显荣辱观教育的再认识
面对守望生命的事业和当前高职医学生医德养成教育的紧迫性和时代要求, 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在医德教学实践中, 要扎实开展荣辱观教育, 使高职医学生在校期间形成健康、高尚的职业品质。
荣辱观教育作为高职医学院校医德养成教育的基本内容, 与高职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息息相关。笔者认为,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言简意赅, 寓意深远, 是高职医学院校医德养成教育凸显荣辱观教育的统一标准。医德养成教育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如出一辙, 凸显荣辱观教育就是凸显医德养成教育, 其对高职医学生医德品位的形成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可为高职医学生在校期间形成健康、高尚的医德品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把凸显荣辱观教育当成医德养成教育的一项工程扎扎实实地长期开展下去, 是完善高职医学生医德养成教育的基本前提。凸显荣辱观教育使高职医学生在工作过程中知荣明耻, 不但关系到其医德品行和人格的形成, 而且关系到其将来医学实践的优劣和个人形象的建设。
研究如何把荣辱观教育与高职医学生医德养成教育结合起来, 进而促进高职医学生医德素质的提升, 是当今高职医学教育“工学结合”与医学实践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同时, 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相对立的一系列医德不自律、医学不作为问题还有待于我们深刻思考。知耻是荣辱观的核心, 高职医学院校应切实提高对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性的认识, 把凸显荣辱观教育落实到高职医学生医德养成教育的各个方面。拥有朴素的医学情感和辩证的医学理性认识, 是高职医学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 开展临床工作的重要保证。
摘要:面对高职医学生的医德养成教育, 积极思考高职医学生医德现实结构特点、医德养成教育价值及其启示等问题,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重新认识和界定医德养成教育及其价值构成, 重视医德养成教育和荣辱观教育对高职医学生医德品位形成的推动作用, 是一个现实命题。
关键词:高职医学生,医德养成教育,再认识,荣辱观
参考文献
[1]孙永波, 孙奥丽, 李俊.关于医学生医德养成教育的哲学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07, 27 (1) :46~48.
3.对高职动画素描教学的重新认识 篇三
素描是绘画艺术创作的基础,高职院校的素描教学作为美术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绘画艺术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动画素描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应用素描语言的技巧,而且更要培养学生应用素描的语言来进行艺术思维的能力。通过素描教学,可以使学生素描造型能力得到提高,为后续课程的专业创作和设计打好基础。
动画专业 素描 传统素描 动画素描
素描是美术创作的基础,素描的本质是以简单的工具进行朴素的描绘,准确而又概括地、生动而又深刻地表现对象。高职院校的素描教学作为美术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绘画艺术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动画素描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应用素描语言的技巧,而且更要培养学生应用素描的语言来进行艺术思维的能力。通过素描教学,可以使学生素描造型能力得到提高,为后续课程的专业创作和设计打好基础。我们知道,动画专业是专业性和边缘性都较强的学科,是科技、影视、绘画等诸多领域知识的高度统一。随着动画专业的发展,传统素描教学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动画专业的发展需要,因此,需要对动画素描教学重新认识。
一、对传统素描的重新认识
传统素描是沿用前苏联的契斯恰科夫的素描教学体系。强调形体在素描中的核心地位:“我们是在形体之中,所以我们也便于在形体中理解一切”。契斯恰科夫的立体造型原则,首先反对为线条而线条的画法,形成体面结构表现形体这一契氏素描特点。其实践训练上多以客观形态的写生再现的准确描绘为主要目的,表现的是客观形态最具视觉效果的单一的、瞬间的静态造型。它以创作相对完整的独幅绘画作品为最终训练目标,其主要功能是培养学生表现三维静态视觉形象的造型能力。它作为科学严谨的教学方法对中国美术产生了深远影响。今天全国各大美术院校素描教学依然使用契氏体系的光影素描方法来画长期作业。
近些年,由于推行素质教育,这一教学体系遭到质疑,认为它太浪费时间,并且会限制学生创造性,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开始进入美术高等院校的素描教学,如结构素描、设计素描、意象素描等教学方法,这些新的教学方法主要侧重于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以此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简化素描训练的细节因素,节省训练时间,直接达到最终目的。动画专业对造型能力的要求是不同于其他专业的,动画创作也不同于传统的美术创作,它包括场景、人物、动物、道具等元素的整体传达与表现,培养的目标是掌握动画设计的基本知识和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掌握动画特技制作的复合型人才。可见,相对于动画艺术动态的表现形式,传统的素描教学模式无论是在教学的内容上还是在教学的方式上都无法与动画专业教学相适应。
素描教学既是培养一种技能也是培养一种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高职动画专业的学生在素描课中所获得的思维方式必须是理性的、实用的。作为动画设计者,应该具备很强的造型能力与创造能力,对造型能力的要求应不同于一般的绘画创作。如果按传统素描教学方法,一是作业时间长,二是限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高职学生不同于美术院校的学生,大多数学生进校时是文科、理科的考生,艺术生很少,无论是专业技能还是文化素养,均与美院学生有较大差距。如按传统素描教学方法,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对素描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一般很少安排长期作业,而多代之以结构素描为主的短期作业,通过快速、短期的素描作业训练,可以让学生尽快提高造型能力。
二、对造型观察方法的重新认识
近几年,由于动画产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素描教学已不能适应动画专业的发展需要,因此,有些专家受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设计素描”的启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动画素描的概念;他们认为动画专业应有适应本专业的素描教学方法,“动画素描”不仅在培养动画专业学生审美判断力上,而且在素描的训练方法上,可以快速让学生掌握在从事动画创作设计之前所需的造型基础,并运用造型能力为今后动画创作和动画设计服务,真正使素描训练的过程对以后动画创作与设计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于动画素描是在传统素描的基础上加以提炼而来的,在造型观察方法上,与传统素描有相同的地方,如观察比例、透视、结构、构图等规律的要求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在动画中往往根据故事的发展,要求画出动作的全部过程,一个关键的动作情节往往需要几幅画的分解组合才能表达出来。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善于静态、整体地观察物体,更需要学会用动态的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动作和运动过程。动态观察是动画创作中非常重要的特征与基础,动画造型与绘画艺术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多体面的展示,动画片中的角色都是以运动状态出现的,这就要求动画专业的学生一开始就要养成用动态观察对象的习惯,观察物体在不同动态下不同角度下的透视变化。对运动中的形象,更应着重动态特征的观察与把握。
动画不是静止的画面,无论是二维动画还是三维动画,也无论是商业动画还是艺术动画,动画中的场景、角色在动画放映中是处在不断变换的视角中的,因此动画创作者必须要有全方位的、准确的立体观念,在动画创作中,可以根据需要,从任何角度和任何方位表现对象。这就要求动画专业的学生在平时的素描练习中,注重多角度的观察和写生,学会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表现对象的能力。这样做会方便于他们今后的动画专业学习和创作,有助于他们做更多的艺术表现和探索。
所以说,动画素描是从传统素描中提取有益的因素,根据动画专业自身的特点,着重培养具有快速塑造形象能力,分析和表现系列动作,并诱发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新式素描训练方法。
三、对素描表现方法的重新认识
素描是认识形体和表现形体的艺术,它是以研究物象形态为目的,是以黑白灰关系和因素为主,是以点线面为最基本的艺术造型要素表现形体的基本规律,是指导认识艺术造型语言的最好形式。素描教学主要是为绘画专业打基础,强调的是对物象的质感、量感、空间、光源等全因素的描绘,追求画面的完整性、绘画性。
动画素描是在传统素描的基础上加以取舍,融入动画设计的专业因素,并着重培养具有快速塑造形象能力,分析和表现系列动作,并诱发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新式素描训练方法。
动画大多是以线造型为主要手段,线色结合,以线形运动形成连续的视觉审美形式,线在动画中占重要地位,掌握好有质量和表现力的线描,可以为以后的动画创作设计做好技术上的准备。线在传统二维动画中,运用十分广泛,动画片中主要角色的表现都是线来描绘的。因此,在素描教学中,笔者认为最好采用线造型表现的方法。一方面,符合高职动画素描教学实际情况(课时较短,学生基础较差),另一方面,可以适应动画专业对技能的要求。我们知道,动画片的画面是动态的,物体的动作是连续变化的,需要大量的画面才能表现物体的运动,加上现在动画片的生产工艺,原画师一般只画出线稿,然后在电脑上完成后续的工作(如勾线、上色等),所以,根据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动画专业教学的特点,在素描教学中,应多安排画速写性的素描,速写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画出所需要表现的对象。以线条形式来描绘形象,是速写表现中最直截了当的一种方法。线条除了具有描绘对象形体的功能外,其自身还具有艺术表现功能,它可体现出丰富的内涵,如力量、轻松、凝重、飘逸等美感特征。通过速写性的素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线条表现能力,为今后的动画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动画素描教学对于培养和提高高职动画专业学生创造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对动画素描教学进行改革,就要对动画素描教学重新认识,不断探讨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动画素描学习过程中提高对美的感知能力、表达能力和动画创新能力。
[1]钱明钧《影视动画素描技法》海洋出版社 2007
[2]林木森 《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素描教学的思考》 职业教育研究 2006年第11期
10.3969/j.issn.1002-6916.2011.10.036
张良平,广西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教师,主要从事动漫设计与制作研究。
4.对高职教育的认识 篇四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难;认识;思考
我国现有的高职院校绝大部分是从中等职业学校的基础上升格而成,在办学条件、办学水平等方面存在严重的“先天不足”,尤为突出的问题是毕业生就业难,造成此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相对错位
许多职业技术院校还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在专业设置上不是考虑市场对人才的需要,而是等、靠政府下指令,习惯于向上伸手,希望政府能出台保护学校的政策,企盼上级用行政手段去解决市场经济条件的招生就业问题,使学校丧失生机与活力。而且有些学校以开办新专业为时尚,相互攀比,看谁开的多,只看社会需要,不顾自身条件,只看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结果造成热门专业重复建设,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其次,部分高职专业设置时名称不规范、特色不明显,例如有些高职院校设置英语、临床医学专业,都相应改名为应用英语、临床医疗技术,以此来体现高职特色。
目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管理体制基本上是沿用原有的普通高校的体制,而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是要面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需要为主战场,因此专业能力标准要有企业、行业主导来制定。在专业设置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专业设置的方针、区域专业设置的布局规划、政策的制订、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课程开发和实施,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管理体制建立及完善等。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专业设置不以快速变化的市场为导向,将直接影响学校招生、学生就业。是学校能否较好地服务于社会,能否发展的最基本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教育部原部长陈至立部长指出:“要使高职教育充满生机和活力,应及时地调整专业,适应各地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错位是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就现行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机制和根据而言,学生就业是与专业设置相统一的。根据市场岗位需求设置专业培养出的人才,毕业后到所需求的具体工作岗位,从而补充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产生的岗位缺口。因此,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机制本身就已经确定了学生的具体从业岗位。专业设置之前,对经济发展信息的搜集,以及在此基础上确定专业设置的意向,再将意向逐一地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与相关企业共同谋求和设计专业的发展和建设方案,根据企业需求的人数确定招生计划,根据企业岗位能力需求确定开设课程。当市场需求量超过高校实际该专业实际培养人数的情况下,就业压力相对较少;当市场需求量小于高校该专业实际培养人数的情况下,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据统计,日本专修学校由于学校课程和专业设置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使得毕业生备受社会各行业各部门的欢迎,具有很高的就业率。毕业生的就业率为85%,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在95%以上,大大高于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目前,我国企业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是高校专业培养人才的2~4倍,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因此,高职院校在专业的设置时必须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是考虑市场的需求现状及趋势;二是考虑自身是否已具备开设该专业的条件。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教学质量的巨大反差
来自教育部的数字显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03年达到17%,2004年达到18%,2005年达到21%,早在2004年教育部部长周济就宣布“我国开始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最初是通过扩大原有高水平大学的招生规模,后来是升格一批中等职业院校去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高职院校在已有的资源水平上来培养急剧增多的生源,其质量水平下降将是不争的事实。虽然我们可以用发展的质量观、大众化时期的质量标准来搪塞质量下降的问题,但是教育质量问题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这也是不争的事实,而是教育质量确实下降的事实。扩招后,大学毕业生已经从没有生存压力的优势群体彻彻底底地沦为充满竞争压迫和职业危机的弱势群体,而天生韧劲和抗击打能力的缺乏更使这种困难和压力无限放大。
任何一个国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都会受到入学人数剧增而教学资源有限所带来的质量问题。高等教育质量下降最明显的后果之一就是影响高等学校的学生就业。由于原有的普通本科院校扩招再加上高等教育质量总体水平不高,那么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就是雪上加霜了。我国地方性院校、高职、高专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过程中,可以说是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所谓先天不足,是指创办之初的办学模式与办中专雷同,没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后天失调是指在高等育大众化过程中受本科生的挤压,没有定好位,而是拼命争取升格以更趋同于本科院校模式,事实上挤压更厉害。因此,我国地方性院校高职、高专有必要调整自己的办学思路,根据当地社会发展需要来设计自己的专业,在社会认同中得到较大的发展,最终成长为大众化进程中的主力军。
因此我们不是想要高校扩招,而是教学质量的改善,是在质的层面上提升。才能正真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三、学校所学无法转化为实际动手能力
衡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指标之一就是学到了什么、掌握了什么、学会并转化成自己生存发展的能力是什么。然而,据我校被调查的60%企业反映,应届大学生到岗位工作,学什么专业干什么工作,实际知识应用率不足40%,对近1000名已经毕业的大学生调查,30%的学生反映,在校学习知识离市场需求较远,30%的学生认为在校所学知识陈旧。大多学生反映,在校学习多数精力都应付考试、考级、考证上,等考试结束后知识都忘的差不多了。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在对学生的培养模式上过于注重其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却忽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缺乏对大学生情感与态度方面的培养。在这种培养模式下的教育抹杀了受教育者的个性与积极性,从而也抹杀了受教育者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因而造成了高校毕业生知识能力结构失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现状。其次,当前我们有些高职院校不管就业情况,不问社会需求,闭门办学的做法也还存在,有什么教
师就开设什么专业的现象也十分普遍,尤其是不发达的省市开办的高职高专院校不认真研究自己的方向和定位,一味追求生源与本科院校攀比,把自己变成本科压缩型,未与市场需求接轨,高校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同社会需求脱节,造成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我们有的学校教学课本和教学内容是多年一贯制,专业知识陈旧、技术落后,学生动手能力弱,社会实践少,学生就业会遇到很多困难,甚至会出现学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如电脑培训班的学员好就业的现象。
大众化的高等教育不仅仅是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更重要的是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那些从培养模式单一的高校中走出来的毕业生,他们的就业将面临极大的挑战。我们讲发展,从来都是要求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不能片面追求速度和规模。经济发展是这样,教育发展也是这样。对那些社会需求不大、几经证明毕业生就业率过低的专业,要果断实行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止招生。在教学中,高职专科院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工作力度,应尽可能结合专业特点申报技能鉴定站,加强对学生的技能培训,要以就业为导向,找准定位,使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的知识结构合理,充分体现现代职业人的特征。
四、市场需求与毕业生择业观的差异
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和市场的飞速扩大,在一段时间内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确实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这就使得大学生的就业状况水涨船高,难免让学生都觉得自己毕业了理应有很高的位置和很多的票子,可实际情况却是随着市场的秩序化、理想化和成熟化,企业对于人才市场的需求早已悄悄转变了,但大学生还在用昨天的谱来唱今天的曲,相当一部分同学因为工资不理想、地点不理想、职务不理想而不去就业,形成“自愿失业”。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从英国回来的经济学研究生,到惠普公司面试,公司给他4000元底薪,他不满意薪酬待遇,又去新加坡读了个博士,回来后还去惠普公司面试,结果底薪还是4000元。他就索性留在惠普了,但心中肯定是不太舒服,但不到一年时间他的待遇就超过万元了。因此我们要转变择业观念,起薪和自己的希望值之间存在的差异是有个过程的,这个过程也是自己价值转化的过程。如果你能够转化,期望值就可以转化;如果转化不过来,可能就无法实现。大学生距离企业的要求有差距。一方面是专业知识上,学校的培养和企业的需求有距离。另一方面,个人素质方面,企业对员工要求的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合作意识等方面的东西,诸多方面还存在问题。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成功的择业是建立在以市场价值观为导向的择业,从你进入大学的第一天起就要考虑,你能为企业做什么,你能创造什么价值。
五、明确求职目标,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高职院校毕业生在求职时,首先要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在求职过程中不要凭运气碰,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次,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当前社会需要大学生具有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与
人协作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再次,加强社会实践。在校学习期间,积极参加学生社团的活动,扩大交往的范围,注重培养自己的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在实践中增加对社会的了解,完善并提高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充分的准备。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念,倡导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自主创业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就业,大学生不能由于就业或其它压力而“逼”自己去创业,应该把被动的就业观念转为主动地创业观念,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规划的选择之一。
参考文献
[1]马丁·特罗.从精英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J].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9,(1).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政策法规司.人才市场供求信息.参见http:///Desktop.aspx
[3]马宁,陈立文.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风险[J].河北学刊,2005,(6).
[4]刘志坚.专业教育.就业培训.创业指导[J].煤炭高等教育,2005,(6).
[5]温云峰,石星.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榆林学院学报,2005,(4).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5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7]李长安.大学生就业难的制度性缺失[J].中国社会导刊,2006,(4).
5.对高职教育的认识 篇五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专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简称“高职高专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教育部对高职高专教育的定位为:高职高专教育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
高职高专教育有两个主要特征,一个是“高”,另一个是“职”。侧以国际贸易专业为例,“高”决定了它必须以一定的现代科学技术、理论知识和管理知识为基础,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熟练的、高智力含量的国贸知识及技能并具有一定的对未来职业技术变化的适应性和分析能力;“职”则要求国际贸易应用技术和职业技能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围绕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以必需、够用为度。除此以外,从事外贸工作还需要他们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
而目前实际的情况是,高职高专教育非常强调、甚至有些过度强调应用性和实践性,注重从社会需要出发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对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而言,国际贸易实务、进出口合同履行、报关、报检、单证、外贸英语函电等是对学生的基本也是主要技能要求。而过度强调应用性的另一方面,造成了高职高专教育中对专业理论课程,特别是核心理论课程的忽视。如在国际贸易专业教育中,普遍存在学生对宏微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学、货币银行学等理论课程的忽视,导致其专业理论基础比较薄弱。
二、学生对专业理论课程忽视的原因
综合来看,学生对专业理论课程的忽视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也是最直接的原因,来自学生的学习心态。一方面,由于工作实践、社会岗位需求等信息的传递,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专业理论课程过于理论化,这些基本原理和理论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基本用不上,从而学生看不到学习专业理论课程的实际效益。另一方面,由于专业理论课较之实践课而言,大部分相对比较抽象、理论基础也较高,比如宏微观经济学中较多地用到数学模型,这些使学生普遍认为专业理论课难于理解,也难学。学生学习理论课程中的“无用”观点和畏难情绪两方面的心态造成了其对专业理论课的忽视。
第二,社会需求。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深人,整个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分工和定位也逐步明确、逐步细化。社会和用人单位对研究生、本科生、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定位一般有着清楚的界线,需求层次也大不相同。对于高职高专毕业生,大部分用人单位都倾向于其能够操作具体实务,特别是实务中的某一个环节即可。比如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其就业方向大部分是去各类外贸公司从事进出口业务有关的工作,如报关员、报检员、跟单员、外销员等岗位,而用人单位对这些岗位的职责都比较明晰,要求也非常具体,因而在招聘时也主要看中学生是否具备相应的报关、报检、跟单、外销等实操能力,却没有对专业理论基础的要求—实际上,招聘方考察前者也较为容易,而后者则难以考察。而与此同时,社会需求这一信号传递更加剧了学生本就存在的“实践课程实用性强,而专业理论课无用”的观念,更进一步加重了学生对专业理论课程的忽视态度。第三,教的问题。国际贸易专业绝大多数理论课程都是该学科基础性、全局性、原理性的抽象观点,这些理论本身的发展虽然与社会实践有一定的联系,但主要还是“学术研究”推动的逻辑推理式的发展,并且一般都建立在较多“脱离现实”的假设基础之上,这使得相关理论基础课程都显得抽象、枯燥和“远离现实”。冈例如,国际贸易理论这一门课程中,经典的要素察赋理论,其模型结论就建立在11个基本假设基础之上。因此,具有强烈的实践应用偏好的高职高专学生对这些理论基础的内容大多“敬而远之”,只求考试过关,不求甚解。另一方面,近年来无论学校管理部门还是学生都对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形象化和生动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专业理论课程内容的抽象性使得教师们难以很好地将其讲授得形象、生动,这使得讲授专业理论基础课程的部分教师心理带着“不乐意”或者“得过且过”的心态教学,其讲授形式单调、枯燥,这进一步加大了学生的厌学心理。
三、改进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的对策
事实上,无论从短期对学风建设的作用,还是从学生的长期事业发展来看,在高职高专国际贸易教育中,重视理论课程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都是非常必要的。在保留理论课程的现实下,忽视理论课程的教学会导致不良的学习风气,这不仅仅将破坏专业理论教学,更将破坏整个教学气氛和环境。另外,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和前提,譬如国际贸易实务中的进出口报价行为,就涉及到关税、汇率、外汇风险等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需要透彻掌握相应的理论基础课程。最后,对国际贸易从业者而言,其长期的成功,各种操作技能只是相对次要的一方面,而更为重要的是其对商业的理解、对经济社会现象的洞察,甚至是其人生的哲学,这些素养都可以从理论课程的训练中获得。困也就是说,专业理论课程的这种思维训练比之其操作技能,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可能更为重要。因此,针对高职高专教育中普遍地对基础理论课程的忽视,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改进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从而扭转这种不利局面。本文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第一,思想上要充分认识专业理论课程的重要性。目前,在高职高专国际贸易教育中,师生们都对专业理论课程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忽视专业理论课程的破坏性更是缺乏充分的警惕和重视。要改进国际贸易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的效果,首先要端正这种轻视专业理论课程的不良心态。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到专业理论课程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在教学中搞好专业理论课程教育,提高教学效果。
第二,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需求,树立长期的学习发展目标,端正心态。学生们忽视专业理论课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无用论”的影响,是缘于对社会需求片面的认识,是急功近利的学习态度的直接体现,这对学生们的长期发展是极其不利的。提高国际贸易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的效果,要全面准确地传递社会需求信息,纠正其“无用论”的片面认识,更要纠正其急功近利的学习态度,树立长期的学习发展目标。
6.对教育督导的认识 篇六
该委员会的成立,被视为国家教育督导制度改革上的一大进步。专家认为,跳出教育部进行教育督导工作,才能真正达到“督学”与“督政”相结合的效果。
“陌生”的督学
“民众对教育督导制度存在误解。”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指出,督学本身,从合理设计的角度来讲,教育督导是不应该隶属于教育部门的,如今由国务院直接成立专门的委员会,对于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是有利的。
本月初,教育督导委员会成立的消息传出后,网络上对该机构的设置出现了一些不解的声音:“这跟教育部有什么不一样?”“又多了一个部委,是干嘛的呢?”„„
有观点指出,这种误解反映出我国在过去的教育督导工作中与家庭、社会间存在脱节,导致了民众对督学以及教育督导的陌生。
据了解,在督学制度较为先进的英法等国,督学工作注重公开性与透明度,公众对其认知情况也较高。例如英国作为督导评估标准的“学校督导大纲”,经常向学校及家长公开,帮助了解评价标准、督导内容、督导方法和督导程序;而在督学的选拔上,在作为一线督导的“督导小组”中,也设置了至少一名与社区、家长接触,收集意见的代表人员。而法国的教育督导则经常会深入学校督查和指导老师。观察老师怎样解答学生疑问,收集本学科教育时间发展的信息,研究教法和教学大纲等。这些教育督导一方面要评估教师和校长,另一方面也要接受区长和总督的双重评估。“事实上,我国建立督学队伍也有多年了,但是目前来讲,队伍成员主要还是教育部门的行政官员。”储朝晖认为,未来的督学队伍应该向多样化发展,有更多领域的人士参与进来互动,这样功能才能发挥出来。
强化督学独立性
在我国,教育督导不只是“督学”,还要“督政”。如果督学只是教育行政部门下设的机构,就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因为只能监督学校,却难以监督政府。“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是这种传统制度设计的症结所在。
储朝晖指出,从合理设计的角度来讲,教育督导是不应该隶属于教育部门的。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院长卢晓中也表示,“以广东为例,广东省的教育督导室叫广东省政府督导室,而不是广东省教育厅的督导室。”
卢晓中介绍,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探索教育督导工作已近廿载,并经历了一个从隶属于教育行政部门到从中分离独立的过程。1983年,教育部就提出了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都要设立督学机构;1986年,国务院批准教育部视导室更名为国家教委督导司,正式确立了国家教育督导制度。这之后,国家教育督导机构一直隶属于教育部门,直到进入新世纪后,才脱离了教委,正式由国家教委教育督导团更名为“国家教育督导团”。
“因此,国务院这次设立教育督导委员会,也是循着这一方向进一步强化教育督导部门的独立性,以便更好地发挥督政作用。”卢晓中说。
国家督学、广东省政府副总督学陈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国家督导委员会的成立,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规划纲要》关于教育督导工作“两独立”精神,即独立设置教育督导机构,独立行使教育督导执法监督职能的重要举措。
多部委共同掌舵 本次教育督导委员会的成立,其意义并不仅限于独立性的增强,还在其层级的提高。“督政”的范围包括财政部、卫生部、人力资源等其他相关部门,都是需要督导的对象。以往的国家督学由教育部聘任,显然不可能起到监督其他国家部委的效果。
根据近期通过国务院审议的《教育督导条例(草案)》,教育督导工作的范围包括了教育经费投入情况、学校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配备和使用情况等多方面与教育质量息息相关的内容,而这些工作的落实,显然是需要多部门协同合作的。而在此次教育督导委员会的领导班子设置中,也可以看到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等中央部委负责人均在该委员会中担任委员。
储朝晖介绍,此次由国务院设立教育督导委员会,是在许多地方进行试点后,中央作出的肯定。记者了解到,地方对教育督导机构设置的探索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由政府成立,另一类是由当地人大进行督学。“这两种模式各有利弊,而此次教育督导委员会是由国务院管理的,主要考虑的是对部委之间一个全局性的统领协调作用。”
事实上,教育督导委员会的成立,比许多地方的尝试要更进一步。此次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直接由国务委员刘延东“挂帅”,教育部长袁贵仁仅兼任副主任,这是对国家教育督导机构级别的提升。
有评论指出,直接由国家领导人担任教育督导委员会主任,这表明国家对于教育督导工作的高度重视。
“国家教育督导委员会除了要发挥对现状的纠偏以外,还应更好地发挥预警引导的功能。”卢晓中表达了他的期望。
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赵正元)由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北京市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北京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承办的“北京2014教育督导与评价研讨会”,2014年7月10日在京召开。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北京市副市长杨晓超、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陶西平、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何秀超、教育部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张力、北京市教委主任线联平、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唐立军等出席会议。来自全国30个省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部门领导、督学,部分教育专家等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此次研讨会以“现代教育治理与教育督导改革”为主题,围绕着当前各省市在教育治理与教育督导改革领域内的重点、热点话题,深入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变革,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强监督监管,进一步完善督政、督学、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系,推进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行交流研讨。
据了解,经过多年努力,北京市建立了以政府、教委、学校为一体推进素质教育综合督导评价制度,并在2014年修订和颁布了新的《北京市区县政府、教委、学校(教育机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评价方案》。北京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先后对区县政府推进初中建设工程、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校外教育、社区教育、特殊教育、高中课程改革、减负等情况进行专项督导检查。今年4月,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完成了对所有区县学前教育工作的首轮专项督导。此外,还制发了《关于建立和完善督学责任区制度的意见》、《北京市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实施意见》,在全市层面正式建立了督学责任区制度和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实现了责任督学挂牌全覆盖。
7.对高职体育教学质量的认识与思考 篇七
一、对体育教学质量的理解
“体育教学的质量”, 我们理解为体育教学工作的优劣程度, 根据体育教育的特点和规律, 它是一个系统工程, 同时需要时间来检验, 不能仅凭一两次体育课就能表述清楚的, 要从满足以下两个需要的程度来认识这一问题。
1. 满足高职教育的需要
应满足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对体育教学的需要, 特别是生产一线对高职人才综合能力的要求。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指出:“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 能适应职业岗位对体质的需要, 肢体灵活, 视觉良好;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具有良好的体育意识, 熟练掌握体育锻炼的技能和方法”。这是学院从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角度对体育教学提出的需要, 体育教学应围绕上述需要组织开展体育教学活动。
2. 满足学生的需要
应满足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需要, 首先确立“以学生为本,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激发运动兴趣, 培养体育爱好是满足学生体育锻炼的前提。要从学生的需要、动机、行为、目的入手。对学生这一教学的主体来说, 他们的需要、动机有两个方面:一是外在性的。主要表现在社会、情感性的需要, 即得到学校、教师、同学给予的信任、尊重、关心、友谊、表扬、认可和赏识;二是内在性的。学生可在锻炼过程中得到身心的满足, 使自己的运动能力得以展示;体育学习取得积极成果, 增强了体质, 学会了技能, 从而体验到成就感与自豪感。满足学生需要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手段的更新, 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需要, 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爱好, 达到“增强意识、满足兴趣、强健体魄、愉悦心身”的目的。
能否极大程度地满足两个需要, 恰如其分地表达了高职体育教学质量的内涵。而这些需要往往受到时间、空间、对象、环境和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 体育教学质量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 它是动态的、变化的、发展的;它随着时间、空间、对象的不同而不同,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更新和丰富。
二、评价体育教学质量的范畴
1. 毕业生能否满足一线工作对身心素质的需要
提高学生的职业基础能力, 首先要塑造学生一个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 能够适应生产、经营、管理第一线工作环境、职业特性、劳动强度对身体素质的要求;同时, 具备较强的与人沟通协作能力, 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受挫承受能力、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勇于进取的意志品质。
2.《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合格率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衡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锻炼效果的评价标准, 涵盖与学校体育密切相关的学生身体健康范畴, 是国家对高职学生在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 从学生的身体素质、身体机能、身体形态几个方面全面综合地评价学生的体质健康状态, 非常客观准确地反映出学校体育教学的质量水平。
3. 完成体育课程教学情况
高职体育课程主要是以运动项目和体育健康常识为知识链, 以运动场馆为学习情景, 以运动器械为学习工具。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下,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各种身体练习, 达到学习运动技能和知识、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身心健康, 提高综合素质。是学院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文化教育过程, 是学生掌握1—2门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学习体育知识, 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的主要途径。完成教学任务的质量好坏, 直接影响到学生体育意识的形成, 科学锻炼方法的掌握, 健康水平的提高。
4. 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
高职生毕业工作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是保持身心健康、做好工作的重要途径, 对承受来自社会、工作各方面的压力, 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具有特殊的作用。自觉地将体育锻炼作为生活中的一部分, 成为企业和社会的体育骨干或积极分子, 为企业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努力实现“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工作五十年, 幸福生活一辈子”。
三、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
1. 学院领导的教育观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学院领导应全面领会《意见》精神, 落实各项政策措施, 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 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理念, 本着对学生未来和谐发展负责的精神, 从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来认识学院体育工作,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学院体育事业发展创造条件。
2. 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教师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热爱体育教育工作, 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把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为己任。要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素质, 加大对体育教师的再学习力度, 以便他们及时掌握学科领域发展的新知识, 用最先进的知识武装自己, 紧跟体育教学改革和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不断接受新的体育思想理念, 重视教育教学研究, 具备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体育教学的能力。
3. 学生对体育的认知
学生对体育认识来源于他们在不同阶段所受的体育教育程度和社会家庭对他们的影响。受到积极影响的学生, 他们对体育的认识清晰, 产生对体育的爱好, 在体育教学中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 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锻炼激情, 能积极主动配合老师完成体育教学任务, 确保课堂教学质量。受到消极影响的学生则是对体育认识模糊, 对体育没有兴趣, 在体育教学中行为懒散, 消极应付, 课堂教学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
4. 体育场地器材保障
体育场馆设施的配置、配备能满足体育教学、学生体育课外活动所需要的体育场馆设施、运动器材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物质保证。学院应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的要求, 逐步配齐体育教学必须的场地器材, 保证必要体育经费, 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5. 体育课程建设
加强体育课程的建设, 促进体育教学的改革。在课程定位、课程设计、内容安排、教材及相关资料、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网络教学环境等方面加强改革和建设, 使体育课程建设向精品课程化方向迈进。让全体学生在体育教育中成为真正的受益者, 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发挥特殊的作用。我们将“强化学生的体育意识, 学会锻炼方法, 养成运动习惯, 形成快乐人生”作为高职体育教育的理念。高职体育教学既不是小学、初中体育课的简单重复, 也不是高中体育的补课, 而是以学生未来职业岗位要求, 增强学生体质、陶冶情操、促进个性发展、提升团队合作精神、强化竞争意识为目的, 对学生进行体育的“认知、参与、爱好、终身”四个层面的教育过程。
6. 体育教学成绩评价
学生体育教学成绩的评价、考核以“重过程, 轻结果”为指导思想, 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突出“重健身、淡竞技、重参与、淡应试”的考核观念。体育成绩以学生上课的锻炼态度、出勤情况, 提高的程度;期末体育知识和技能的考核成绩;并结合《国家学生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的测试等级进行综合评价。
提高高职体育教学质量是体育教学永恒的命题, 我们要不断探索, 只有认识到高职体育教学质量的内涵实质, 理清各要素的内在联系, 把握其规律性, 才能在高职体育教学实践中有的放矢地采取有效的措施, 提高职高体育教学质量。
摘要:文章探讨高职体育教学质量及内涵, 提高认识, 理清思路, 找准提高高职体育教学质量的着力点, 把体育教学过程融入到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中去。
关键词:体育,教学质量,认识,思考
参考文献
[1]刘增安, 张小菊, 贾树生.论职学生综合素质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 2008, (21) .[2]孙承文, 姜志明.体育教学质量影响因素研究[J].运动精品, 2011, (6) .
[3]巩庆伟.影响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质量的因素及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 2011, (3) .
[4]范国谦.影响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质量因素及对策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9, (3) .
[5]张超慧.学校体育评价[M].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5.
[6]吴晓鸣, 陈一曦, 汪荣, 梁建锋.大学体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 2008, (6) .
8.对高职教育的认识 篇八
关键词 资源共享课程 教学内容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struction Courses Resources
Sharing Course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LI Yi, XU Yanghui
(Department of Real Estate Research and Design, Chongqing Real Estate College, Chongqing 401331)
Abstract Since 2012 Chongqing Real-estate Vocational College has upgraded the college and city fine courses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excellent resources sharing courses. In contrast to the "building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AD" course which is the school specialized fundamental course, which I participate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ine course and boutique resources sharing course ,I have a new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teaching content design and th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Key words resource sharing course; teaching content; course construction
0 导言
为了达到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建设目标,①我院自2012年起,将以往的市级、院级精品课程均按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要求进行了“升级”建设。在对比以往参与本校专业基础课程建筑装饰工程CAD的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设计与课程建设方面产生了新的认识。
1 教学内容设计认识
1.1 定位教育者的角色
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不仅要求教师能在人类发展过程中起到传承文明的作用,也要求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学会分析预测本领域未来发展的方向,将自己的理解正确地传递给学生。
伴随课程资源的上网及互联网的发展,教师传授并非学生接受知识的唯一途径,因而仅仅靠传统的固定场所、时间的面授方式有待于改善。并且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再仅仅是师生关系、朋友关系,还应该是伙伴关系、战略合作关系。
当然,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与学生互换角色,不仅仅以“教师为教学中心”,还要考虑以“学生为教学中心”。
1.2 课程建设过程中,注意课程内容设计、共享学习的内容,与现代传输设备、接受终端技术的无缝对接
在参与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过程中还发现,伴随网络信息化技术及各类终端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导致知识的交流和学习的方式由传统的固定时间、场所面对面或单纯的被动接受方式,转变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采取多种途径进行学习交流的方式。因此,为了有更多的受众,必须加强如下方面建设。
首先,课程精品资源课的内容设计上,可以不拘泥于传统的以教材为导向,而是要通过教研活动和团队合作,分析、吃透教材及知识,根据本课程的知识构成规律及认识过程规律,重组教材,有效讲解。不仅要体现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还要求资源必须是丰富的。②
其次,共享学习内容。由于现阶段学习的非正式性,范在性,社会性,情景性,适应性,因此学习内容要求广泛共享,并且共享要求有较强的可识别性。
另外,伴随科技及设备的发展,课程资源的传输及应用要求与现今及以后较长时间内的传输方式及接受方式要求无缝对接,并且传输及应用要保证质量,以免因繁琐的中间或技术环节而导致传播不流畅,使适应性下降。
1.3 考虑教学模式多样化
在教学模式上,不能简单依靠传统传授模式。我们应该在吸取传统教学模式“营养”的同时,还要考虑网络学习模式、混合模式及协作学习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有很多优点,应该在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但是为适应学习要求,就必须在课程建设上,考虑网络学习模式,混合及协作学习模式。
2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认识
2.1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重视实用性
在以往的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难免出现“老资格”的挂名主持人,结果很少见到视频传授。在精品资源课程建设过程中,严格要求课程的主持人必须要有30%以上的课程视频,避免挂名现象。课程负责人的职称要求有所降低,鼓励有能力、实干的青年教师参与其中;教学资源、课程文案常态化,少了死板、突击甚至“牛头不对马嘴”的材料等。
2.2 更加准确地定位课程
在笔者参与的校级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当时有些困惑。其中,课程内容定位时,非常尴尬。课程定位如果太过注重“理论化”,并不适用于本校学生;如果太注重实践,好像容易与理论脱节。在实践过程中,面临着实践的深度到何种层面,是否符合目前人才培养目标等等问题。
在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中,要求“回归”课堂,教师讲课要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分类指导,根据不同层次、类型的学生,调整教学形式;根据本校特征,解决教学问题,实现教学目标,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目标。资源共享课程建好后,更多的是为本校学生服务,兼顾服务于网络对象。
2.3 更重视特色的发挥
在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中,更重视课程、学校、教师和学生、教学资源的建设,这样更能体现出课程的特色。针对同一门课,有不同的受众、教学团队就应该有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这样反而有利于本学科的发展,更有利于各校资源“百花齐放”。
在建设过程中,还增加了教师能力、个性的展示,学生互动环节,教学成果和学生风采展示,这样课程更有利于互动教学,形式更加丰富,方式更为灵活。
3 结语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中,我们不仅要设计与不同受众相适应的课程内容,还要考虑到建设与现代传输和接受终端相适应,避免“新瓶装旧酒”的现象。
注释
① 教育部办公厅.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Z].2012-05-21.
【对高职教育的认识】推荐阅读:
高职学生美术教育的论文08-14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08-19
高职学生新生入学教育08-11
高职院校创业创新教育09-29
高职计算机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07-10
高职院校化学教育论文10-20
高职教师教育教学责任感评价的思考论文08-31
高职校工科学生行为养成教育研究论文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