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

2024-10-18

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9篇)

1.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 篇一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教学再设计

[摘 要]结合生态系统的基本知识,构建“创设情境导入→引导自主探究→指导生态实践”的案例探究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并应用于解决实际的问题。

[关键词]生态工程 基本原理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33.9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40114

一、教学过程

1.巧用道歉视频,创设情境导入

播放冯小刚导演,葛优、李小璐、郑恺、白百何主演的2014年贺岁片《私人订制》最后一段“向大自然道歉”视频。学生观看视频,教师依次提出下列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分析:(1)四位主角为什么要向大自然道歉?(学生:雾霾天气频发、森林乱砍滥伐、煤炭过度开采、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都与人类的不当活动有关)(2)这些问题的背后又折射出怎样的问题?(学生:人口快速增长的压力、生产生活及经济发展所需等导致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由此引起的生态恶化和环境污染,充分暴露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难以可持续发展。)(3)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是什么?(教师:建设生态工程,就是指人类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对已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从而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与一般的传统工程相比,生态工程具有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特点。)

2.运用模型构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案例1]出示“石油农业”模式图。教师:“石油农业”模式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现代化模式,由于需要大量使用石油作为原料或动力而得名。该农业模式对解决粮食需求和提高粮食产量起到重要作用,但同时由于其高能耗、高污染,使粮食品质和安全不断下降,难以可持续发展。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要发展生态农业。

介绍“传统生态农业”模式。教师:“无废弃物农业”模式是我国古代最早、最生动的一种生态工程模式。请同学们利用所给的项目绘制“无废弃物农业”的物质和能量流动图,可分组讨论、交流与合作。在学生讨论出现疑惑的地方时,教师应协助学生解答,以完成概念图的模型构建。

根据上述模型构建活动,教师提出以下思考问题:上述“无废弃物农业”模式的突出优势是什么?(回答:充分利用废弃物中的能量,通过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达到无废弃物生产,减少环境污染。)进而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引出“现代生态农业”模式。教师:上述“无废弃物农业”模式是我国传统农业的辉煌成就之一,但已无法满足人们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在上述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可增设沼气池、蘑菇等环节更好地利用物质能量。请同学们自主构建,完成下列“现代生态农业”的物质和能量流动图。

[案例2]出示“纯樟子松林、珊瑚礁区”图片。教师:我国“三北防护林”取得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最初进行林带建设时,单一种植的樟子松林遇松毛虫害大量毁坏死亡;而珊瑚礁区却能够在养分稀少的深海中,保持着很高的生物多样性?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纯樟子松林的生物多样性低,食物链短而简单,缺少松毛虫的天敌,而成片单一的林木又为其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因而导致树林的大量毁坏死亡。珊瑚礁区的生物多样性高,食物链复杂,不同的生物占据不同的生态位,通过食物链关系互相依存,充分利用了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环境,实现了很好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教师:从上述正面和反面的实例,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学生:进行植树造林等生态工程建设时,必须要考虑生物的多样性,只有保持生态系统较高的生物多样性,才能维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和平衡。(归纳总结出“物种多样性原理”)

[案例3]出示“灰色长城、水葫芦疯长、草原过度放牧”图片。教师:“三北防护林”的西北防护林早期栽种不适应当地环境的杨树林,导致“绿色”长城变成“灰色”长城。江苏、上海和浙江三省市交界孕育吴越的美丽太湖。近年来,由于富营养化促使太湖水体中水葫芦和藻类疯长,并导致鱼虾等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给水生生态系统造成极大危害。如果在西北草原地区发展畜牧养殖业,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学生:西北畜牧养殖应该注意牲畜数量不能超过草地的承载量(环境容纳量);针对公共草地的过度放牧问题,应该实行草地承包,调动个人的管理积极性,减少过度放牧现象。另外,可以在有条件的地方,人工种植牧草,增加牧草产量。

教师:从上述3个实例,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学生: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要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问题,要栽种适宜树种,要考虑生物数量不能超出环境承载量。(归纳总结出“协调与平衡原理”)

教师: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但要考虑到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更要整体考虑经济和社会等的影响力。例如,进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时,一方面要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要考虑贫困地区农民的粮食、烧柴以及收入等生活问题。如果农民的生计得不到保证,随时会发生“前面造林,后面砍林”的现象。这体现了什么原理?

学生:整体性原理。

[案例4]出示“四位一体”农业生态工程模式图。教师:“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它以沼气为纽带,将沼气池、猪禽舍、厕所、蔬菜栽培与日光温室有机组合在一起,将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资源高效利用融为一体。图3为“四位一体”农业生态工程模式及物质和能量流动图。

教师:上述“四位一体”农业生态工程模式及物质和能量流动图体现了哪些生态工程基本原理?

学生: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等。

教师:除此以外,该农业生态系统还体现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如通过增加环节,改变和优化系统内部不同组分之间的结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目的。这体现了什么原理?

学生:系统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教师:上述“四位一体”农业生态系统中,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完成物质、能量、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并且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即“1+1>2”。这又体现了什么原理?

学生:系统整体性原理。

3.利用所学知识,指导生态实践

教师:苏州太湖湖滨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建设是苏州市生态文明建设十大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程。近年来,由于围湖造田、围湖养殖、过度旅游开发和环太湖大堤建设等不当干扰,以及片面追求湖滨带的经济效应

而忽视其生态功能和美学价值,已造成苏州太湖湖滨带水位变幅增大、环境恶化、局部水域富营养化等较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为此,以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湖滨湿地为对象,运用现代生态学及生态工程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术,进行了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湖滨带湿地生态恢复及生态重建工程。请大家结合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并通过讨论,完成下列表格(表1)。

教师总结:随着生态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但愿我们的生态盛景能像唐代著名诗人张志和的词《渔歌子》中所描述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二、教学反思

1.教学主线构建:由传统化走向新颖化

本节课的课堂教学主线设计分为三个基本环节,即“创设情境导入→引导自主探究→指导生态实践”,贯穿设置一系列问题串,将各个教学环节点彼此串连成线,实现交融共生,有效突破重难点,进而形成比较成熟的、完整的、流畅的课堂教学思路,以有序进行和实施课堂教学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活动设计:由单一化走向多元化

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了具有情境性、探索性、启发性、互动性、创造性等特征的学生主体活动,如构建模型、讨论交流、分析思考、处理表格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自觉归纳、总结得出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归纳推理的能力。同时将多媒体教具和课堂多元活动有效整合起来,全方位地开展课堂教学,这已成为课堂改革和课程研究深化的必然趋势。

3.理论联系实际:有效渗透三维目标

在实现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同时,有效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联系实际,及结合贴近生活的一些案例,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与讨论,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最后提出倡议:积极实施生态文明建设,让物质循环再生,使能量多级利用,进而恢复蓝天白云本来的面貌!

[ 参 考 文 献 ]

[1]刘义友.“生态工程基本原理”一节的教学设计[J].中学生物学,2009(12):38-39.[2]冯育青.苏州太湖湖滨湿地生态恢复模式与对策[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5):129.(责任编辑 黄春香)

2.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 篇二

1.1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发动机是汽车机械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它是汽车的动力之源, 现代汽车使用的发动机以内燃机为主,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是将燃料燃烧过程中的化学能转变为热能, 再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 这种能量转换的过程全部是在发动机气缸内部完成的。以内燃机所用燃料种类不同, 可将其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 前者具备高转速、质量小、容易起动、噪声低、生产成本低等特点, 而后者热效率较高, 经济性能和排放性要优于前者。

1.2 发动机的机械构造

(1) 曲柄连杆。曲柄连杆作为发动机的主要运动部件, 是实现能量转换和工作循环的关键构造, 主要由机体组、活塞连杆、曲轴飞轮等几个部分组成。

(2) 配气机构。该机构由气门组、气门传动组、驱动组等部分构成, 其运作原理为:以发动机工作顺序为执行命令, 按照既定工作过程对进气门、排气门进行开启操作或关闭操作, 以确保可燃混合气、空气顺利进入气缸, 发动机运作中产生的废气全部排出气缸, 从而完成气体交换。

(3) 燃气系统。对于汽油发动机而言, 其燃料系统要按照发动机的工作要求, 配制出满足发动机正常运作的混合气, 并通过配气机构进入气缸, 交换出燃烧后的废气, 将废气排出气缸;对于柴油发动机而言, 其燃料系统是将柴油和空气一起供入气缸制成混合气, 并将混合气燃烧作功后产生的废气排出气缸。

(4) 润滑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机油泵、油道、滤清器、阀门等组成, 其主要作用是防止发动机零部件在相互运动中出现过度磨损, 延长零件部使用寿命。润滑系统可向零部件表面输送清洁润滑油, 以达到减少零部件摩擦阻力, 清洁和冷却零部件表面的目的。

(5) 冷却系统。不同类型发动机的冷却系统有所不同, 如水冷发动机的冷却系统由水泵、冷却水套、节温器、水箱等组成, 其作用是及时吸收或散发零部件运动中产生的热量, 为发动机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

(6) 点火系统。在整个发动机中, 点火系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点火系统能够将气缸当中的可燃性气体点燃, 这一过程主要是借助火花塞来完成。汽油发动机的点火系统具体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火花塞、点火线圈、蓄电池等。其中火花塞属于易损件, 当使用一段时间之后需要进行更换, 这样能够确保点火系统正常工作。

(7) 起动系统。该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使发动机运转起来, 进而带动其它机构工作, 使车辆可以正常运行。整个起动系统一般都是由点火开关控制, 点火系统与起动系统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 一旦点火系统出现故障, 汽车便无法正常起动。所以当车辆无法正常起动时, 除了应当对起动系统进行检查之外, 还应当对点火系统进行检查。

2 汽车的传动系统的功用及构造

2.1 传动系统的功用及功能

传动系统主要功能是将发动机发出的动力传递给驱动车轮, 使汽车正常运行。无论何种形式的传动系统都应当具备以下功能:其一, 减速增扭;其二, 实现汽车倒驶;其三, 必要时能够自行中断传动;其四, 差速作用。按照传动元件的特性, 大体上可将传动系统分为机械式、液压机械式、静液式、电力式等。

2.2 传统系统的构成

(1) 离合器。这是传动系统中直接与发动机相连接的部件, 它的主要功能是确保汽车平稳起步, 并保证换挡时工作平顺, 同时还能防止传动系统过载。汽车上比较常用的离合器为摩擦离合器。

(2) 变速器与同步器。 (1) 变速器。通常情况下, 变速器主要是由变速传动机构和操纵机构两部分组成, 若是有特殊需要还可加装动力输出器。根据传动比变化方式可将其分为有级式、无级式和综合式三种。 (2) 同步器。变速器在换挡的过程中, 需要同步器来确保所选档位的一对待啮合齿轮轮齿的圆周速度相等, 这样才能顺利换挡。同步器可分为常压式、自行增力式和惯性式等几种类型。

(3) 驱动桥。其功用如下:降速增扭、借助减速器改变转矩的传递方向、确保内外车轮以不同转速转向。

3 汽车的行使系统的功用及组成

3.1 行使系统的功用

汽车行驶系统具有以下功用:其一, 接受来自于发动机经由传动系传递过来的转矩, 凭借驱动轮与地面之间附着作用产生牵引力, 确保汽车正常行驶;其二, 传递并承受地面作用于车轮上的反向作用力以及由此形成的力矩;其三, 缓和不平整地面对车身造成的冲击, 以确保汽车平稳运行。

3.2 行驶系统的组成

(1) 车架。这是汽车的基体, 主要用于支撑并连接各个零部件, 同时承受来自于内部和外部的载荷。

(2) 车桥与车轮。车桥通过悬架与车架相连, 其两端安装在车轮之上, 具有传递车架与车轮各个方向作用力及其力矩的功用。车轮与车胎是行驶系统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其主要功用是承载整车的重量, 并负责行驶。

(3) 悬架。这是车架与车桥之间的传力连接装置, 其主要功用是确保汽车正常行驶。虽然汽车的悬架结构形式各不相同, 但一般都是由弹性元件、减震器、导向机构等部件组成。

摘要:汽车本身属于一种非常复杂的结构, 它是由成千上万个零部件组合而成, 大体上可将汽车分为两大部分, 一部分是机械, 另一部分是电气设备。本文重点对汽车的基本机械原理结构进行研究。

关键词:汽车,机械,结构

参考文献

3.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 篇三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

引言:景观艺术是随着人类文明不断进步、发展而倍受重视的一门集社会、人文、科学于一体的综合学科。景观是一个时代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人类文明和大众审美的综合表象,景观设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善人类生活的空间形态和质量,它给人们提供一个多层次、多方位的生存空间。如何处理好自然环境和人类的相互协调关系,创造出融自然、历史、人文、科学于一体的生态景观?对其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规划与设计是其关键。

1.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体现地方特色,因地制宜。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区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相去甚远,住区景观设计要把握这些特点,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同时住区景观应充分利用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自然环境是景观绿化的基础,在住区规划中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地貌、山水环境、气候特征,对地势的利用、水系的改造、树木的保留要因势利导,创造具有特色的环境空间。景观设计还应当发挥住区周围环境背景的有利因素,或是借景远山,或是引水入区,创造山水化的自然住区。景观设计应与建筑设计有机结合。

1.1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有机结合。

建筑的风格是景观设计风格的基础,景观设计的风格取向必须考虑建筑的特色。如具有巴渝民居特色的住区,建筑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和语汇,景观设计应崇尚“自然天成”、“依山就势”、“随高就低”的艺术效果;如某房地产开发的深圳“第五园”,第五园的原创现代中式住宅,打造前所未有的现代中式住宅院落,让天井、前庭、后院出现在现代人的生活里面,在整体规划设计上,对中式传统住宅形式进行现代手法的演绎,展现了项目对实现人文自然的现代中式居住观的追求和探索,整个项目给人一种古朴典雅而又不失现代的亲和感。

1.2强化中心、创造层次感和围合感。

住区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应着重于强化中心景观;层次感是评价住区环境设计好坏的重要标准,住区景观设计应提供各级私密空间,并且各层次之间应有平缓的过渡。住区中公私动静变化细致,应努力营造一个“围而不闭,疏而不透”的空间氛围。

1.3人性化的设计原则。

人性化的设计原则,在外部空间景观设计中,还表现为满足居民的心理需求,为此将外部空间景观环境塑造成具有浓郁居住气息的家园,使居民感到安全、温馨及舒适,产生归属感,被居民所认同。人性化设计原则即想居民之所想,造居民之所需。在设计开始前,应对整个住宅区进行朝向和风向分析,以利于组织好住宅区的风道。在景观规划阶段需考虑到向阳面和背阳面的处理,人们在冬天需要充足的日照,而在夏天又需要相对的遮阳,还有提供和设置娱乐交流的场所。

1.4景观的自然生态原则

居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要在尊重、保护自然生态资源的前提下,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充分利用基地的原生态山水地形、树木花草、动物、土壤及大自然中的阳光、空气、气候因素等,合理布局、精心设计,创造出接近自然的居住区绿色景观环境。

2.软质景观的艺术设计

2.1园林植物:植物造景可谓艺术在其中起很大作用。植物造景定义为“利用乔木、灌木、藤木、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并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观赏。“植物造景区别于其他要素的根本特征是它的生命特征,这也是它的魅力所在。所以对植物能否达到预期的体量、季节变化、生态速度要深入细致考虑,同时结合植物栽植地、小气候、干扰等多因素的考虑。在成活率达标的基础上,利用植物造景艺术原理,形成疏林与密林、天际线与林缘线优美、植物群落搭配美观的园林植物景观,随着生态园林建设的深入和发展以及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等多学科的引入,植物造景同时还包含着生态上的景观、文化上的景观甚至更深更广的含义。

2.2水体:水体有动水和静水之分。动水包括喷泉、瀑布、溪涧等,静水包括潭、湖等。喷泉在现代景观的应用中可谓普遍与流行。喷泉可利用光、声、形、色等产生视觉、听觉、触觉等艺术感受,使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水的气息。尽管如此,人工的痕迹始终不可避免地展现出来。如果能将人工与自然巧妙结合,那一定会早现另一种境界。

3.园林景观生态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

3.1景观与外部系统的相互关系

例如一条城市滨江景观带,可能会遭受台风、暴雨和洪水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同时还会遭受空气污染、交通、人流等人类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风景园林设计师在进行景观生态设计时,需要处理好目标景观与其外部的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期尽可能实现景观生态系统与其外部系统之间达到一种和谐共生的动态平衡。我认为,任一场地都必需被视为包含了该场地的较大一级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并且必需根据该生态系统整体面临的问题来处理该场地。

3.2景观内部各元素之间的生态关系

景观内部各元素之间的生态关系,是一种水平生态过程与景观空间格局之间的相互关系。即水流、物种流(包括动物和植物)、营养流、人流与景观空间格局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景观生态学用斑块、廊道、基质和边界作为景观结构的基本模式。这一基本模式普遍适用于各类不同尺度的景观,如森林景观、农业景观、城市建成区景观、郊区景观、校园景观等。景观中的任意一点,如一片树林,一个亭子,一座小桥,一排行道树,一个池塘等,都将落在这个基本模式之内,或落在斑块内,或落在廊道内,或落在基质内。这一模式为比较和判别景观的结构,分析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继而改变和调整景观提供了一种通俗、简明和可操作的语言。 实质上,任何尺度意义上的景观,大到整个地球、一个国家、一个区域;小到一个公园、一座校园、一幢房子的花园,特别是城市景观系统,与其关系最紧密的是人类自身。人类的活动和影响自始至终全方位的贯穿于整个景观系统。无论是在时间和物质空间上,还是在精神空间上,均对不同尺度的景观系统产生巨大的影响。实质上,上面所述的4个层面上的生态关系中,均包含着这一生态关系。

4.结束语

今天,通过园林景观在社会发展项目中的推广和应用,大部分有见地的社会公民都对园林景观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有了共识,也把园林景观作为提高品质和品位的主要选择,这也就确定了园林景观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怎样才能让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认为有以下几点:第一,景观规划与建筑规划同步;第二,景观规划与社会发展的策划同步;第三,景观规划与自然植物生长同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更好的做好与社会接轨的景观设计,将更好的景观呈现给人们。

参考文献

[1]吴龙辉、陈伟新.河源市九和温泉 旅游 度假村园林景观规划设计[J].广东园林,2005.12

[2]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

[3]刘滨谊《滨水景观设计》

4.生态工程基本原理一节的教学设计 篇四

生态工程基本原理一节的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1 知识目标 说出生态工程的概念;列举生态工程的意义;列举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举例说出各原理的主要内容;尝试运用生态工程原理,分析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

作 者:刘义友 Liu Yiyou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南通中学,226001 刊 名:中学生物学 英文刊名:MIDDLE SCHOOL BIOLOGY 年,卷(期):2009 25(12) 分类号:G63 关键词: 

5.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 篇五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法学专业的专业课程,属专业基础课,必修。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系统掌握了解民诉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程序法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树立公正民主的法律意识;熟悉各种民事诉讼规范,正确理解各种民事诉讼程序规定,提高运用民事诉讼法进行诉讼,处理各种民事纠纷的能力。

二、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掌握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较为完整、准确地理解本学科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熟练地掌握现行民事诉讼法律和法规的规定,了解各类程序的规定和运行,能运用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原理、民事诉讼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在民事诉讼实践中解决具体的问题。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基本原则和制度,当事人,证据规则以及通常程序,特殊程序和执行程序的诉讼原理,各程序的具体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的规定。

难点: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诉讼基本原理的理解,当事人的确定,证据规则的

运用,通常程序与特殊程序的运用,执行程序的运行。

四、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案例教学(本课程将安排4学时案例教学与讨论。

五、课程知识单元、知识点及学时分配 见表1。

表1 课程的知识单元、知识点及学时分配 知识单元知识点讲 课序号描述序号描述 1 民事诉讼与 民事诉讼法 课程内容、任务和学习方法 2 2 民事纠纷与民事诉讼,民事诉讼法概述。3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2 诉与诉权1 民事之诉 3 2 反诉 民事诉权 3 民诉法的基 本原则 1 基本原则概述 2 2 当事人平等原则、辩论原则 处分原则、诚信原则、检查监督原则 基本制度1 合议制度、回避制度、公开审判制度 2 2 两审终审制度、陪审制度 5 受案范围1 受案范围概述 1 2 法院受案范围的立法规定及存在的问题 3 法院受案范围的界定 6 管辖1 管辖概述 4 2 级别管辖 知识单元知识点讲 课序号描述序号描述 3 地域管辖 4 裁定管辖 管辖权异议 诉讼参加人1 当事人概述 6 2 当事人能力与诉讼能力 3 当事人适格 4 诉讼辅佐人 5 共同诉讼 6 代表人诉讼 实验性诉讼、团体诉讼 8 诉讼第三人 9 诉讼代理人 8 民事诉讼证 据 1 证据概述 4 2 证据能力与证明力 3 证据的分类 4 证据的种类 5 证据的收集和保全 民事诉讼证 明 民事诉讼证明概述 4 2 证明对象 3 证明责任 4 证明标准 10 法院调解 1 法院调解概述 1 2 法院调解的原则 3 法院调解的程序 4 法院调解的效力 11 临时性救济1 财产保全 2 2 行为保全 3 先予执行 知识单元知识点讲 课序号描述序号描述 诉讼保障制 度 1 期间 2 2 送达 3 强制措施 诉讼费用与司法救助 13 第一审普通 程序 普通程序概述 6 2 起诉与受理 3 审理前的准备 4 开庭审理 5 撤诉与延期审理 6 诉讼中止与诉讼终结 14 简易程序1 简易程序总论 1 2 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 简易程序的具体规定 15 民事诉讼中 的裁判 1 裁判概述 2 2 裁定与决定 3 判决 上诉程序1 上诉程序概述 3 2 上诉的提起与受理 3 上诉案件的审理 4 上诉案件的裁判 再审程序1 再审程序概述 2 2 当事人申请再审 3 法院决定再审 4 检察院抗诉提起再审 5 再审案件的审判程序 18 特殊程序1 特殊程序总论 2 《民诉法》第十五章规定的特殊程序 3 督促程序 知识单元知识点讲 课序号描述序号描述 4 公示催告程序 19 强制执行通 则 民事执行概述 4 2 执行主体与执行标的 3 执行依据与执行管辖 4 执行和解与执行担保 5 委托执行与协助执行 6 妨害执行的强制措施 7 执行竞合与执行救济 8 执行的开始、中止和终结 20 强制执行措 施 给付金钱的执行(Ⅰ:查封、扣押、冻结 4 2 给付金钱的执行(Ⅱ:拍卖、变卖、以物 抵债 给付金钱的执行(Ⅲ:参与分配 4 交付物和完成行为的执行 21 涉外民事诉 讼程序的特 别规定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 2 2 司法协助 22 总计60

六、实验、上机与实训教学条件及内容

无实验、上机。该课程的实训教学由后续课程“模拟法庭课程”来完成。

七、作业要求

要求学生自购国家司法资格考试民事诉讼法练习册。

八、考核方式与要求

1.知识考核 占总成绩的 80%,主要采用期末书面闭卷考试的方式评定。2.能力考核 占总成绩的 20%,主要根据作业、质疑、课堂讨论、课堂答问以及考勤等情况进行评定。

6.《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厦门大学 篇六

B、HRRB335 级钢筋

C、HRB400级钢筋

D、RRB400级钢筋 标准答案:C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由混凝土立方体试块测得的,以下关于龄期和保证率的表达中,哪项是对的()

A、龄期为21天,保证率为90%

B、龄期为21天,保证率为95%

C、龄期为28天,保证率为95%

D、龄期为28天,保证率为97% 标准答案:C

3关于混凝土收缩正确的是:()(1)收缩随时间而增长(2)水泥用量愈小,水灰比愈大,收缩愈大(3)骨料弹性模量大级配好,收缩愈小(4)环境湿度愈小,收缩也愈小(5)混凝土收缩会导致应力重分布

A、(1)、(3)、(5)

B、(1)、(4)

C、(1)~(5)

D、(1)、(5)标准答案:A

4混凝土内部最薄弱的环节是:()

A、砂浆的抗拉强度

B、水泥石的抗拉强度

C、砂浆与骨料接触面间的粘接

D、水泥石与骨料间的粘接 标准答案:C

5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能力说法正确(A、变形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比光面钢筋略有提高

B、变形钢筋的粘结能力主要取决于钢筋表面凸出的肋的作用

C、粘结力主要取决于钢筋的直径的大小

D、粘结力主要取决于混凝土强度等级E钢筋伸入混凝土中的长度愈长,二者的粘结力越大

标准答案:B

6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的强度标准值是根据下面()项指标确定的?

A、极限抗拉强度

B、比例极限

C、下屈服点

D、上屈服点

标准答案:C

7凝土的弹性模量是指()

A、原点弹性模量

B、切线模量

C、割线模量

D、变形模量 标准答案:A

8属于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有()

A、冷拉钢

B、筋钢丝

C、热处理钢筋

D、钢绞线 标准答案:A

9钢筋混凝土梁在正常使用情况下()

A、通常是带裂缝工作的

B、一旦出现裂缝,裂缝贯通全截面

C、一旦出现裂缝,沿全长混凝土与钢筋间的粘结力丧失

D、通常是无裂缝的

标准答案:A 10钢筋与混凝土能共同工作的主要原因是()

A、防火,防锈

B、混凝土对钢筋的握裹及保护

C、混凝土与钢筋有足够的粘结力,两者线膨胀系数相近

D、钢筋抗拉而混凝土抗压 标准答案:C

11与素混凝土梁相比,适量配筋的钢筋混凝土梁的承载能力的抵抗开裂的能力()

A、均提高很多

B、承载力提高很多,抗裂提高不多

C、抗裂提高很多,承载力提高不多

D、均提高不多 标准答案:B

12混凝土在复杂应力状态下,下列()的强度降低

A、三向受压

B、两向受压

C、双向受拉

D、一拉一压 标准答案:D

13按我国规范,混凝土强度等级定义为:边长为()的立方体试块,按标准方法制作并养护28天,用标准方法所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

A、100mm

B、150mm

C、200mm

D、250mm

标准答案:B 14就混凝土的徐变而言,下列几种叙述中()不正确。

A、徐变是在长期不变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的变形随时间而增大的现象

B、持续应力的大小对徐变有重要影响

C、徐变对结构有影响,多数情况下是不利的D、水灰比和水泥用量越大,徐变越小 标准答案:D

15混凝土各种强度指标数值大小排列正确的是()

A、fcuk>fck>fc>ftk>ft

B、fc>fck>fcuk>ft>ftk

C、fcuk>fc>fck>ftk>ft

D、fck>fcuk>fc>ft>ftk 标准答案:A

16对于有流幅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取()作为钢筋设计强度的取值。

A、弹性极限

B、屈服强度

C、极限强度

D、条件屈服强度 标准答案:B

17指的是混凝土的()

A、弹性模量

B、割线模量

C、切线模量

D、原点切线模量 标准答案:B

18关于混凝土的疲劳强度,以下说法最正确且全面的是:()

A、混凝土疲劳强度与荷载的重复次数和重复作用的应力的变化幅度有关

B、混凝土疲劳强度只与重复作用的应力的变化幅度有关

C、混凝土疲劳强度只与荷载的重复次数有关

D、混凝土疲劳强度与荷载的重复次数、重复作用的应力的变化幅度和试验机的性能有关 标准答案:A 19与素混凝土梁相比,钢筋混凝土梁抵抗开裂的能力()

A、提高不多

B、提高许多

C、完全相同

D、不确定 标准答案:A

20与素混凝土梁相比,钢筋混凝土梁的承载能力()

A、相同

B、提高许多

C、有所提高

D、不确定

标准答案:D

1无腹筋的钢筋混凝土梁沿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与剪跨比的关系是()

A、随剪跨比的增加而提高

B、随剪跨比的增加而降低

C、在一定范围内随剪跨比的增加而提高

D、在一定范围内随剪跨比的增加而降低

标准答案:D

2下列哪种荷载不属于《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中规定的结构荷载的范围()

A、永久荷载

B、温度荷载

C、可变荷载

D、偶然荷载

标准答案:B

3对钢筋混凝土超筋梁受弯破坏过程,以下何项描述为正确?()A、受拉区钢筋被拉断,而受压区混凝土未压碎

B、梁支座附近出现 45°斜裂缝导致梁破坏

C、受拉区钢筋未屈服,受压区混凝土先压碎

D、受拉区钢筋先屈服并经过一段流幅后,受压区混凝土压碎

标准答案:C

4少筋梁的正截面极限承载力取决于下列中的哪一项?()A、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B、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C、钢筋的抗拉强度及其配筋率

D、钢筋的抗压强度及其配筋率

标准答案:B

5结构构件的重要性系数与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有关,对安全等级为一级的建筑,其重要性系数为()

A、1.3

B、1.2

C、1.1

D、0.9

标准答案:C

6仅配筋不同的梁(1、少筋;

2、适筋;

3、超筋)的相对受压区高度ξ满足()。

A、ξ3>ξ2>ξ1 B、ξ3=ξ2>ξ1

C、ξ2>ξ3>ξ1

D、ξ3>ξ2=ξ1

标准答案:A

7四根材料和截面面积相同而截面形状不同的均质梁,其抗弯能力最强的是()

A、圆形截面

B、正方形截面

C、宽高比为0.5的矩形截面

D、.宽高比为2.0的矩形截面

标准答案:C

8梁中配置受压纵筋后(A、既能提高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又可减少构件混凝土徐变

B、加大构件混凝土徐变

C、不影响构件混凝土徐变

D、只能提高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标准答案:A

9受弯构件在正截面工作的第一阶段末期,即将开裂的Ⅰa状态时,钢筋的应力大约为()

A、5~~10MPa

B、20~~30 Mpa C、60~~70 MPa

D、100~~110 MPa

标准答案:B

10下列各项作用是可变荷载的是()Ⅰ风荷载 Ⅱ雪荷载 Ⅲ地震作用 Ⅳ楼面活荷载Ⅴ温度变化 Ⅵ土压力 Ⅶ安装检修荷载

A、Ⅰ.Ⅱ.Ⅳ.Ⅴ

B、Ⅰ.Ⅱ.Ⅳ.Ⅶ

C、Ⅰ.Ⅱ.Ⅲ.Ⅳ.Ⅶ

D、Ⅰ.Ⅱ.Ⅲ.Ⅳ.Ⅴ.Ⅵ.Ⅶ

标准答案:B

11已知混凝土自重标准值为25KN/m3,100厚混凝土板的恒荷载设计值为()

A、2.5 KN/m2

B、3.0 KN/m2

C、2.75 KN/m2

D、3.5 KN/m2

标准答案:B

12()作为受弯构件抗裂计算的依据

A、Ⅰa状态

B、Ⅱa状态

C、Ⅲa状态

D、第Ⅱ阶段

标准答案:D

13有两根条件相同的钢筋混凝土梁,其受拉钢筋的配筋率r不同,一根r大,另一根r小,设Mcr为梁正截面的开裂弯矩,Mu为梁正截面的抗弯强度,则r与Mcr / Mu的关系是()。

A、r大的,Mcr / Mu大

B、.r小的,Mcr / Mu大

C、两者的Mcr / Mu相同

D、不能确定

标准答案:B

14下列各项因素中,哪一项与梁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无关()

A、.构件截面尺寸

B、混凝土强度

C、.纵筋配筋率

D、纵筋的强度

标准答案:D

15双筋梁计算中满足 时,表明()A、拉压钢筋均屈服

B、拉筋屈服,压筋不屈服

C、拉压筋均不屈服

D、拉筋不屈服,压筋屈服

标准答案:A

16一根普通钢筋混凝土梁,已知:Ⅰ混凝土和钢筋的强度等级;Ⅱ截面尺寸;Ⅲ纵向受拉钢筋的直径和根数;Ⅳ纵向受压钢筋的直径的根数;Ⅴ箍盘的直径、间距和肢数;Ⅵ保护层厚度。在确定其截面受弯承载力的因素中,下列何者是正确的()?

A、Ⅰ.Ⅱ.Ⅲ.Ⅳ

B、Ⅰ.Ⅱ.Ⅲ.Ⅴ

C、Ⅰ.Ⅱ.Ⅲ.Ⅳ.Ⅵ

D、Ⅰ.Ⅱ.Ⅲ.Ⅴ.Ⅵ 标准答案:C

17与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有关的因素为()

A、钢筋强度等级及混凝土强度等级

B、钢筋强度等级

C、钢筋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截面尺寸

D、混凝土强度等级

标准答案:A

18下列有关荷载标准值、设计值、准永久值、荷载效应组合的叙述中,()是错误的A、荷载设计值大于荷 载标准值

B、荷载准永久值小于荷载标准值(积灰荷载除外)C、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应采用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进行设计

D、对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应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分别采用荷载的短期效应组合和长期效应组合进行设计

E、短期效应组合和长期效应组合的荷载设计值应考虑荷载分项系数

标准答案:D

19下列构件中哪一种超过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A、构件在荷载作用下产生较大变形而影响使用

B、构件在动力荷载作用下产生较大的振动

C、构件受拉区混凝土出现裂缝

D、构件因受动力荷载的作用而产生疲劳破坏

标准答案:D 20)作为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依据

A、B、Ⅰa状态

C、Ⅱa状态

D、Ⅲa状态

E、第Ⅱ阶段

标准答案:C

1梁的抵抗弯矩图要包住弯矩图,是为了保证()

A、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B、斜截面受弯承载力

C、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D、正截面受剪承载力 标准答案:B

2对于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梁,当hw/b≤4时,其受剪截面应符合下列()项条件。

A、V≤0.7ftbh0

B、V≤0.3fcbh0

C、V≤0.25fcbh0

D、V≤0.25βcfcbh0 标准答案:D

3无腹筋梁斜截面的破坏形态主要有三种,其破坏的性质是:()

A、都属于脆性破坏

B、斜压破坏和斜拉破坏属于脆性破坏,剪压破坏属于延性破坏

C、斜拉破坏属于脆性破坏,斜压破坏和剪压破坏属于延性破坏。

D、都属于延性破坏 标准答案:A

4轴向压力N对构件抗剪承载力VU 的影响是()。

A、不论N的大小,均可提高构件的抗剪承载力VU

B、不论N的大小,均可降低构件的抗剪承载力VU

C、N适当时提高构件的VU,N太大时降低构件的VU D、N大时提高构件的VU,N小时降低构件的VU 标准答案:C

5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中,通过限制最小截面尺寸的条件是用来防止()。

A、斜压破坏

B、斜拉破坏

C、剪压破坏

D、弯曲破坏 标准答案:A

6不宜采用绑扎接头?()A、受弯构件及受扭构件

B、轴心受压构件及偏心受压构件

C、轴心受拉构件及偏心受拉构件

D、轴心受拉构件及小偏心受拉构件 标准答案:D

7在混凝土梁上使用箍筋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B、弥补主筋配筋量的不足

C、承担弯矩

D、抵抗剪力 标准答案:D

8下列有关钢筋混凝土梁的箍筋作用的叙述中,哪一项是不对的?()

A、增强构件抗剪能力

B、增强构件抗弯能力

C、稳定钢筋骨架

D、增强构件抗扭能力 标准答案:B

9当钢筋混凝土梁的 V>0.25βcfcbh0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A、增大箍筋直径或减小箍筋间距

B、提高箍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C、增大截面积或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D、加配弯起钢筋 标准答案:C

10对于无腹筋梁,当 时,常发生什么破坏()

A、斜压破坏

B、剪压破坏

C、斜拉破坏

D、弯曲破坏 标准答案:A

11图示工字形截面柱的三种箍筋配置方法,其中那一种是错误的()。

A、A

B、B

C、C 标准答案:C

12梁受剪承载力设计计算公式是根据哪种破坏形态建立的?()

A、斜压破坏

B、剪压破坏

C、斜拉破坏

D、剪拉破坏 标准答案:B

13对钢筋混凝土梁来说,当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不足时,如果不改变梁截面的大小而使它们之间的粘结力达到要求,以下这些方法中,哪个最为适当?()A、增加受压钢筋的截面

B、增加受拉钢筋的周长

C、加大箍筋的密度 D、采用高强度钢筋 标准答案:B

14关于受拉钢筋锚固长度说法正确的()A、随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而增大

B、钢筋直径的增大而减小

C、随钢筋等级提高而提高

D、条件相同,光面钢筋的锚固长度小于变形钢筋 标准答案:C

15受压构件的长细比不宜过大,一般应控制在l0/b≤30,其目的在于()。

A、防止受拉区混凝土产生裂缝

B、防止斜截面受剪破坏

C、防止影响其稳定性或使其承载力降低过多

D、防止正截面受压破坏.标准答案:C

16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中,混凝土徐变将导致钢筋应力()。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难以确定。标准答案:A

17配置螺旋箍筋的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柱,其正截面承载力高于配置普通箍筋柱的原因是()。

A、螺旋箍筋参与受压

B、螺旋箍筋使混凝土密实

C、螺旋箍筋约束了混凝土的横向变形

D、螺旋箍筋约束纵筋以防过早压屈。标准答案:C

18以下哪种破坏属于延性破坏()

A、粘结破坏

B、剪压破坏

C、适筋梁破坏

D、少筋梁破坏 标准答案:C

19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当采用绑扎骨架时,关于接头区段内受力钢筋接头面积的允许百分率分别按受拉区和受压区的规定为()。

A、50%,25% B、50%,50%

C、25%,50% D、50%,不限制 标准答案:C

20对薄腹梁,截面限制条件要严格些(V <0.20 的原因

A、在梁腹中部剪应力很大,与一般梁相比容易出现腹剪斜裂缝,裂缝宽度较宽

B、薄腹梁容易斜拉破坏

C、薄腹梁容易斜压破坏

D、薄腹梁容易纵筋锚固破坏 标准答案:A

1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预应力总损失值不应小于()

A、80N/mm2

B、90N/mm2

C、100N/mm2

D、110N/mm2

标准答案:A

2对于弯剪扭构件,当 时,不正确的措施为()

A、增加抗扭钢筋

B、提高混凝土标号

C、增加截面高度

D、增加截面宽度

标准答案:A

3钢筋混凝土构件受扭纵筋的布置,应该是()

A、周边均匀布置

B、下面布置

C、上面布置

D、上下面均匀布置

标准答案:A

4在短期加荷的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短柱中,达到极限荷载时()

A、各级钢筋均能发挥其抗压屈服强度fy

B、各级钢筋的应力均能达到0.002Es

C、.混凝土强度越高,σs 也越高

D、与混凝土强度无关,σs 只能达到屈服强度fy 与0.002Es二者中的较小值。

标准答案:D

5在弯矩、剪力和扭矩共同作用下的矩形、T和工字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弯剪扭构件,下列()项叙述为正确。

A、A当 T≤0.175 时,可仅按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分别进行计算

B、当 T≤0.35 时,可忽略扭矩,仅按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C、当 ≤ 或 ≤0.1 时,可仅按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和纯扭构件的受扭承载力计算

D、当剪力和扭矩均不能忽略时,纵向钢筋应按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和剪扭构件的受扭承载力分别按所需的钢筋截面面积进行配置,箍筋应按剪扭构件的受剪承载力和受扭承载力分别按所需的箍筋截面面积进行配置

标准答案:A

6在钢筋混凝土梁中,下列哪些钢筋既能抗剪又能抗扭()

A、受压纵筋

B、受拉纵筋

C、构造纵筋

D、箍筋

标准答案:A

7对于矩形截面轴心受压柱,稳定系数ψ不仅与计算长度l0有关,还与下列()有关。

A、矩形截面长边尺寸

B、矩形截面短边尺寸 C、矩形截面周长

D、矩形截面面积

标准答案:B

8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受扭纵筋和箍筋的配筋强度比 说明,当构件破坏时,()。

A、纵筋和箍筋都能达到屈服

B、仅箍筋达到屈服

C、仅纵筋达到屈服

D、纵筋和箍筋都不能达到屈服

标准答案:D

9决定钢筋混凝土柱承载能力的因素中,哪一种是不存在的?()

A、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B、钢筋的强度等级

C、钢筋的截面面积

D、箍筋的肢数

标准答案:D

10根据偏心力作用的位置,将偏心受拉构件分为两类。当()为小偏心受拉,否则为大偏心受拉。

A、eo≤(h/2)-a

B、eo>(h/2)一a

C、e >(h/2)一a

D、e ≤(h/2)一a

标准答案:A

11轴压构件按螺旋箍筋柱计算的受压承载力设计值,不应大于按普通箍筋柱计算的受压承载力设计值的1.5倍,是因为()。

A、保证间接钢筋的屈服

B、保证在使用荷载下混凝土保护层不致过早剥落

C、保证足够的安全

D、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要求

标准答案:B

12提高受弯构件抗弯刚度(减小挠度)最有效的措施是()

A、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B、增加受拉钢筋的截面面积

C、加大截面的有效高度

D、加大截面宽度

标准答案:C

13轴心受拉构件的承载力只与()有关。

A、构件的截面尺寸

B、纵向受力钢筋

C、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D、力的大小

标准答案:B

14钢筋混凝土梁中承受扭矩的钢筋有哪些?()

I纵向受力钢筋;II.箍筋;III.腰筋;IV.吊筋

A、I、II、III

B、II、III、IV

C、I、II、IV

D、I、II、III、IV

标准答案:A

15对于钢筋混凝土偏心受拉构件,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如果 说明是小偏心受拉破坏

B、小偏心受拉构件破坏时,混凝土完全退出工作,全部拉力由钢筋承担

C、.大偏心构件存在混凝土受压区

D、大、小偏心受拉构件的判断是依据纵向拉力N的作用点的位置

标准答案:A

16在钢筋混凝土双筋梁,大偏心受压和大偏心受拉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要求压区高度x≥2a′,是为了()。

A、保证受压区钢筋在构件破坏时能达到其抗压强度设计值

B、防止受压钢筋压屈

C、避免保护层剥落#3保证受压钢筋在构件破坏时能达到极限抗压强度

标准答案:B

17计算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柱正截面受压承载力时,应采用混凝土的哪一种强度?()A、立方体抗压强度

B、轴心抗压强度

C、抗拉强度

D、视压力偏心距的大小确定

标准答案:B

18对于高度、截面尺寸、配筋完全相同的柱,以支承条件为()时,其轴心受压承载力最大。

A、两端嵌固

B、一端嵌固,一端不动铰支

C、.两端不动铰支

D、一端嵌固,一端自由

标准答案:A

19一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当轴力增加()

A、对大偏心受压构件有利,对小偏心不利

B、对小偏心受压构件有利,对大偏心不利

C、对小、大偏心受压构件有利

D、对小、大偏心受压构件不有利

标准答案:A

20影响柱延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I轴的轴压比;II 柱的纵向配筋率;III.柱的配箍率;IV 柱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A、I、II

B、I、III、IV

C、I、II、III

D、I、II、III、IV 标准答案:B

1设计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时,σcon应按()确定。

A、按预应力钢筋强度标准值计算

B、能使抗裂度越高越好

C、愈高愈好,以减少预应力损失

D、按承载力大小计算

标准答案:B

2配置受压钢筋的梁长期刚度大些,主要原因是()A、类似增加了上翼缘

B、可减少混凝土收缩、徐变对刚度的影响

C、降低了压区

D、增加了配筋率

标准答案:B

3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应根据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和设计使用年限进行设计,室内正常环境属于环境类别的()。

A、一类

B、C、二类

D、E、三类

F、G、四类

标准答案:A

4一般钢筋混凝土梁在正常使用荷载作用下 :()

A、通常是带裂缝工作的

B、一旦出现裂缝,裂缝贯通全截面

C、一旦出现裂缝,沿全长混凝土与钢筋间的粘结力丧尽

D、一般是不带裂缝工作的

标准答案:A

5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是指()。

A、纵向受力钢筋外皮至混凝土边缘的距离

B、纵向受力钢筋中心至混凝土边缘的距离

C、箍筋外皮到混凝土边缘的距离

D、箍筋中心至混凝土边缘的距离

标准答案:A

6混凝土保护层的作用哪一项是不对的?()

A、防火

B、防锈

C、增加粘结力

D、便于装修

标准答案:D

7以下关于钢筋混凝土梁的变形及裂缝的叙述,哪一种是错误的?()

A、进行梁的变形和裂缝验算是为了保证梁的正常使用

B、由于梁的类型不同,规范规定了不同的允许挠度值

C、处于室内环境下且年平均相对湿度大于60%的梁,其裂缝宽度允许值为0.3mm D、悬臂梁的允许挠度较简支梁允许挠度值为小

标准答案:D

8在室内正常环境下,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梁和柱的最小厚度为()毫米。

A、15

B、.20

C、25

D、30

标准答案:C

9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等级为()。

A、一级

B、C、二级

D、E、三级

F、G、四级

标准答案:C

10预应力钢筋的预应力损失,包括锚具变形损失(σl1),摩擦损失(σl2),温差损失(σl3),钢筋应力松弛损失(σl4),混凝土收缩、徐变损失(σl5),局部挤压损失(σl6)。设计计算时,预应力损失的组合,在混凝土预压前为第一批,预压后为第二批。对于先张法构件预应力损失的组合是()。

A、第一批σl1+σl2+σl4

B、第二批σl5+σl6

C、第一批σl1+σl2+σl3

D、第二批σl6 E、第一批σl1+σl2+σl3+σl4

F、第二批σl5

G、第一批σl1+σl2

H、第二批σl4+σl5

标准答案:C

11有一后张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配有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两者都是对称配置的。预应力钢筋的弹性模量是180 MPa,非预应力钢筋的弹性模量是200 MPa。当构件受拉混凝土开裂时,预应力钢筋的应力增量Dssp与非预应力钢筋的应力增量Dss 之间的关系为

A、Dssp / Dss =1.0。

B、Dssp / Dss =0.9。

C、Dssp / Dss =1.1。

D、不能确定,因为还与预应力钢筋的截面面积有关。

标准答案:B

12钢筋混凝土梁纯弯段在裂缝稳定以后,以下何项叙述正确()

A、钢筋的拉应变沿梁长为波浪变化的,压区混凝土的压应变沿梁长也呈波浪变化

B、每个截面均符合平截面假定

C、钢筋的拉应变沿梁长为波浪变化的,而压区混凝土的压应变沿梁长则是均匀的D、钢筋的拉应变沿梁长是均匀的,压区混凝土的压应变沿梁长也是均匀的。

标准答案:A

13控制混凝土构件因碳化引起的沿钢筋走向的裂缝的最有效的措施是()。

A、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B、减小钢筋直径

C、增加钢筋截面面积

D、选用足够的钢筋保护层厚度

标准答案:D

14钢筋混凝土梁的裂缝控制要求为()。

A、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

B、裂缝宽度不大于 0.1 mm C、裂缝宽度不大于 0.2 mm

D、裂缝宽度允许值根据使用要求确定

标准答案:D

15受弯构件减小受力裂缝宽度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是()

A、增加截面尺寸 B、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C、增加受拉钢筋截面面积,减小裂缝截面的钢筋应力

D、增加钢筋的直径

标准答案:C

16混凝土碳化对钢筋混凝土构件的主要影响为()。

A、降低混凝土强度

B、提高混凝土强度

C、减缓钢筋锈蚀

D、加速钢筋锈蚀。

标准答案:D

17钢筋混凝土构件变形和裂缝验算中关于荷载、材料强度取值说法正确的是()。

A、荷载、材料强度都取设计值

B、荷载、材料强度都取标准值

C、D、荷载取设计值,材料强度都取标准值

E、F、荷载取标准值,材料强度都取设计值

标准答案:B

18在计算钢筋混凝土构件挠度时,《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02)建议:可取同号弯矩区段内的哪一项刚度进行计算? A、弯矩最大截面的刚度

B、弯矩最小截面的刚度

C、最大刚度

D、平均刚度

标准答案:A

19进行简支梁的挠度计算时,取Bmin代替EI,Bmin指()

A、沿梁长的平均刚度

B、C、沿梁长挠度最大值处的截面刚度

D、E、沿梁长内正弯距最大值处的截面刚度

F、G、沿梁长内负弯距最大值处的截面刚度

标准答案:C 20在使用荷载作用下,计算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挠度时,其截面弯曲刚度()A、随所承受荷载及其作用时间的增大而增大

B、随所承受荷载及其作用时间的增大而减小

C、仅与所承受荷载的作用时间有关

D、仅与所承受荷载的大小有关

7.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探讨 篇七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特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探讨

前言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属于土木工程类核心专业课程之一, 其内容丰富、理论严谨、应用性强, 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相融合的一门学科。课程主要讲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理论与基本构件的设计计算方法, 以及相应的构造措施等, 旨在培养学生基本的工程结构设计能力。目前涉及这门课程的教材种类繁多, 但有关其教学方法探讨与改革实践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较少[1,2,3,4]。因此, 本文从该门课程特点与教学目的出发, 对其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了探讨。

一、课程特点

1. 课程内容多, 与基础课程联系紧密。

混凝土结构包括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结构形式, 其设计方法各不相同。要掌握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与计算方法, 首先要了解这种复合材料特殊的物理力学性能, 更重要的是理解基本构件的受力特性、破坏形态与承载力计算方法, 以及相应的构造措施[2], 课程教学内容多, 涉及知识面广。同时, 课程内容与其他基础课程联系非常紧密, 特别是对基本构件受力特性的理解以及荷载、内力与变形计算要求有材料力学、理论力学、结构力学的基础知识作为支撑, 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力学理论基础。

2. 参数符号多, 取值应用经验性强。

课程参数符号多:一方面表现在材料强度指标与荷载代表值种类多, 不同极限状态表达式中荷载代表值与材料强度取值不同, 同时还包括相应的分项系数, 学生在初次接触这些参数时很容易混淆;另一方面, 基本构件强度与承载力影响因素多, 计算方法复杂, 为简化计算, 在公式推导中引入了计算参数与经验系数, 比如相对受压区高度ξ、配筋强度比ζ、剪扭承载力降低系数βt等, 这些参数符号大多较抽象, 取值应用来源于试验分析与工程经验, 理解相对较困难。

3. 计算公式应用存在限制条件。

钢筋与混凝土这两种材料的相互作用、组成比例直接影响基本构件的力学性能, 且混凝土属于弹塑性材料, 力学性能影响因素多, 离散性大, 导致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分析十分复杂, 不能直接沿用材料力学的推导公式。基本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方法主要是以试验分析为基础, 结合工程经验, 拟定计算基本假定简化构件截面应力分布, 由几何关系与力的平衡原理以建立相应的计算公式。这样, 计算公式的应用必须满足一定的适用条件, 凡满足条件的设计结果都是可行的, 结果具有不唯一性, 需要学生转变这种思维模式[3,4]。

4. 构造措施多, 工程背景强。

不同类型的结构构件构造措施很多, 有些规定是为避免结构计算中基本假定与实际力学特性的差异, 有些是针对一些不便或不必计算的内容而进行的要求。但大多都是根据长期的工程经验和试验结果而规定的, 比如受力钢筋直径、间距、保护层厚度, 架立钢筋与腰筋的布置, 板中分布钢筋的布置, 以及最小配筋的规定等。这些措施关联性不大、系统性不强, 有的只能死记硬背, 有些需要结合工程应用来理解性记忆, 且容易混淆。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内容丰富, 专业性与实践性强, 是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尤其是从事结构设计工作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随着混凝土材料与结构工程技术的进步,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的教学内容还会相应增加, 教师应对教学内容编排、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考核机制等各方面尝试创新与改革, 改善教学效果, 使学生转变学习思维, 扎实掌握混凝土结构的基本设计原理与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培养学生工程结构设计能力[5,6]。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探讨

针对混凝土设计原理课程的特点, 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体验, 通过与同行教师的讨论、交流, 认真探讨总结了该门课程的教学方法与和教学手段, 并在教学中得以实施, 有效帮助学生掌握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程设计能力。

1. 注重传统板书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

传统板书思路清晰, 逻辑性与连贯性强, 可以较好地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主动思考, 但一些复杂图形不便描述, 试验过程与试验现象无法展示;现代多媒体教学主要是以计算机为核心, 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 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辅以适当的动画和视频录像来进行讲解的现代化教学方法[5]。由于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内容复杂, 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能有效完成教学任务或者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1,2,3,4], 因而可以有机结合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板书的优点, 以多媒体教学为主。教师制作课件前先整合提炼教学内容, 编列讲解提纲, 理清教学思路, 多以图片和动画代替一些枯燥的叙述。针对一些重点内容则需结合传统板书, 既能引起学生的重视, 也能加深理解。例如讲解受弯构件正截面与斜截面破坏形态时, 可以简要板书主要的破坏形态, 然后结合试验视频, 让学生对破坏特征进行归纳总结;由等效应力图建立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时, 应力分布图可采用多媒体演示, 平衡方程的建立及其适用条件可以通过板书推导;构造措施可以结合工程照片或施工图进行讲解, 通过工程实例让学生有较直观认识, 提高学习积极性。

2. 重视规范应用与工程实践。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是一门工程实践性很强的核心专业课, 课程内容与规范密切相关, 且主要是对规范条款的解释、细化和延伸, 尤其是一些构造措施与基本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方法。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紧密联系现行规范, 结合工程实例, 既要指明规范要求, 也要阐述清楚理论依据与工程意义, 让学生理解工程结构设计不仅应满足理论计算要求, 更应符合规范规定, 培养学生处理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另外, 应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工程现场参观和学习[5,6], 了解基本构件的钢筋布置与相应的构造措施, 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 提升学生对结构设计的认识, 培养学习兴趣。

3. 强化试验教学。

混凝土结构构件受力机理复杂、力学性能分析困难, 不能直接沿用材料力学的推导公式, 需通过大量试验, 结合工程经验, 提出基本假定, 推导承载力计算方法进行结构设计, 总体思路可概括为:试验分析与工程经验→基本假定→简化应力图→基本公式→构件设计[2,3]。可见, 试验分析是构件受力分析与计算方法建立与截面设计的基础, 课程教学中应重视试验教学。在进行拉、压、弯、剪、扭五大基本构件受力特性讲解前, 可先结合力学基础知识分析受力机理, 然后给学生观看试验教学视频, 了解各种受力状态下构件的破坏过程、破坏特征、破坏形态与影响因素。结合试验视频阐述哪些破坏形态是实际工程中不允许发生、设计时需避免的, 哪些破坏形态是我们分析构件承载力的依据和基础。再分析并建立相应的承载力计算方法, 规定其适用条件, 学生自然比较容易接受。另外, 尽量安排试验教学环节, 以分组的形式让学生全程参与基本构件试验模型, 从钢筋的绑扎、应变片的粘贴、混凝土的制备与浇筑, 到模型试验测试、数据记录与结果整理, 让学生对比体会理论与试验结果的异同, 巩固对不同结构构件受力特性的认识和理解。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重视课堂例题与课后习题。

课程中公式参数多, 不同构件的设计计算方法不同, 计算方法建立过程学生应尽量掌握, 但关键是计算方法如何应用、相关参数的取值、如何进行构件截面设计或校核, 这就需要加强课堂例题和课后习题练习。课堂上每个基本构件的计算方法提出后, 要分析运用该计算方法时的解题思路, 总结计算步骤和注意事项, 让学生先结合教材上的例题熟悉公式与参数的应用, 然后再进行随堂例题演练, 考察学生对计算方法的应用能力, 及时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指导。比如, 关于偏心受压构件是否需要考虑二阶效应应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1) 杆端弯矩比M1/M2≤0.9; (2) 轴压比不大于0.9; (3) 长细比lc/i≤34-12 (M1/M2) 。给出这个三个条件后, 随即给出三个条件同时满足与个别条件满足的相关例题, 让学生对比分析, 这样学生就能较容易掌握何时该考虑二阶效应。对于这些枯燥的公式和参数, 学生在课堂上理解了而不及时复习巩固也容易遗忘, 课后习题是较好督促学生学习和巩固的手段, 并能检验一些基本要求和验算条件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清楚, 同时了解、发现学生容易犯的共性错误, 再有针对性地组织进行习题讲解与答疑。

5. 课程考核方式多样化。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构件的受力性能、计算方法以及相应的构造措施, 学会运用规范, 具备一定的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与工程结构设计的能力。但课程中构造规定多, 公式计算复杂, 参数取值需要查表, 课程考核方式完全依靠闭卷考试的形式, 难免加大学生的记忆工作量, 且有些知识点学生在实际工程设计时套用公式或按规范取值即可, 另外也有些内容在实际工程设计时较重要但不适合作为闭卷考试题目[4]。因此, 教师应对课程考核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按平时考核占课程成绩10%、作业占课程成绩10%、期中测试占课程成绩10%、试验占课程成绩10%, 期末考试占课程成绩60%的模式进行综合考评。同时, 为激励学生主动思考, 提高学习积极性, 对课堂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 根据情况可给予总评成绩0.5~1分的奖励。考试中一些参数指标或经验计算公式, 比如材料强度指标、斜截面抗剪计算公式、考虑二阶效应时截面弯矩计算公式等可有限提供。总之, 课程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课程考核方式可以多样化。

三、结语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主要讲述基本设计原理和构件设计方法, 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相融合的课程, 内容多, 知识面广, 应用性很强。教授这门课程要根据课程特点, 结合现行设计规范,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认真探索和实践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 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工程结构设计的能力, 为从事土木工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华新, 魏巍.混凝土结构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J].辽宁工学院学报, 2001, (9) :90-91.

[2]王秋萍, 李宏伟.混凝土结构课程的教学方法初探[J].高等建筑教育, 2005, 14 (1) :59-61.

[3]许英, 汪宏, 等.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 2008, 17 (3) :88-91.

[4]任凤鸣, 袁兵.“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的教学探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06, 12 (增刊) :122-123.

[5]刘杰.学生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教学与社会科学, 2009, (2) :12-13.

8.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 篇八

【摘要】本文指出了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将目前广泛运用的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引入到这门课程中来,研究了其实施方法并从任务分配、任务指导及成果汇报三方面对其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 项目驱动式教学法 ;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3-0257-01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对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能力来说至关重要。目前混凝土结构应用广泛,能否良好地掌握混凝土结构设计方面的知识,一方面关系到学生对于其他学科比如结构力学、土木工程材料等知识的融会贯通,一方面又关系到其能否顺利地从事相关领域的专业工作。

1.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涉及混凝土及钢筋的材料特性,梁的弯、剪、扭计算和柱的拉、压计算,同时还要与有关规范相结合,需要学生掌握的概念、公式繁多,教学难度较大。教师在讲授的时候,往往只能配合教材内容,通过多媒体教学、布置课程设计等手段将一系列复杂的概念及公式解释给学生听,而这种做法较难达到良好的成效。

其次,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这门课程本身理论性较强,需要具体到某一实际工程案例中来看待某一问题,如果脱离实际直接讲授某个概念或公式,则学生理解起来较为抽象,对课程感到枯燥,同时也增加了课程的教学难度。

再者,虽然在课程结束后,教师会要求学生进行相关的课程设计,希望学生将理论运用到实际中,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但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一是从单纯的概念理解到设计,是一个需要学生主动变化思维的过程。在缺乏对实际工程问题的理解的情况下,学生简单地参照模板、套公式,缺乏自主思考,并没有真正理解所设计内容,也就达不到课程设计的期望;二是缺乏系统、规范的施工图制图训练,学生的图纸质量大都质量不高,达不到专业图纸的要求,造成对学生的制图能力培养脱轨。

2.项目驱动式教学的理念

项目驱动式教学即将课程内容划分成若干个完整的小任务并分配给学生,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成果演示完成教师所指定的任务的教学方法,整个过程类似于完成一项项目。这种教学模式旨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并在此过程中更为深刻地学习和掌握所需知识,提高对课程的学习兴趣。目前这种教学方法已经广泛运用于各类课程,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成效。朱芳芳[1]采用项目教学的方法对桥梁结构物钢筋混凝土技术课程进行了改革研究,实施后发现效果良好,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均得到了普遍提高;吴秀峰[2]等对钢结构课程进行了驱动式教学实践研究,同样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熊浩[3]将这种项目驱动式教学法运用到了土力学课程中,并进行了实践调查,认为这种教学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可见,已有不少教育工作者将项目驱动式这一新型教学方法应用到土建类学科,并且进行了相应的实践调查。从成效上来看,其均能与课程内容良好地融合和协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专业综合能力。在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时,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具有不可否认的优势,并且这一方法同样也适用于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

3.项目驱动式教学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3.1 任务分配

任务的内容关系到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所能学到的知识及能够得到的锻炼,因而在整个课程教学中占有主导地位。教师须根据课程核心内容对任务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设计。在分配任务前,教师可對核心知识和任务过程进行大概的讲解,令学生对整个任务有总体上的认识。

所分配的任务需要满足以下几点要求:首先,每个任务的内容不易太大,可将一章的内容按知识点组成划分为一个个铰小的任务,这样使得任务更有针对性,学生实施起来也更容易。例如,在受弯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这一章,可布置任务:自学双筋矩形截面的承载力计算。学生须根据不同的受力情形制作学习笔记,分组讨论交流,掌握双筋截面的设计原理及公式的适用条件,完成课后有关计算习题,最后以讲演的形式分组进行成果汇报。

其次,任务内容不宜单一,而应多样化,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任务形式。如在学习受弯构件的受力过程时,可安排学生进行相关实验,或观察试验时构件的裂缝开展过程并记录;在进行板或梁的承载力计算时,可给定一套建筑图纸,指定不同分组的学生不同的构件,采用实际的荷载来进行指定板和相邻梁的设计。

3.2 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辅导

学生在完成不同的任务时,可根据任务性质让学生自行分组。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交流,讨论完成任务。一般的小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均能解决,如果不能解决的,教师可以通过收集各个分组遇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统一讲解。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学生往往处于老师教多少就学多少的被动学习状态,而驱动式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学到的知识往往更为牢固。

3.3 成果汇报

为了对学生任务的完成度进行检验和考核,学生在完成任务后,需要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整理,然后统一向教师汇报。由于任务是分组完成的,学生可以组为单位,分工合作,结合笔记、相关资料、习题等形成讲演大纲,并派代表在讲台上统一汇报,以此作为平时成绩的考核。教师在进行考察时,可根据学生平时作业及笔记整理、成果汇报进行综合评定,对平时认真完成任务、表现出色的同学给予肯定,对于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问题、出现错误的同学及时给予指正。

4.结论及展望

本文对驱动式教学在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了这一教学方法的实施方案,并进行了详细阐述。但在实际实施时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这种教学方法的实施方案还需多次实践来进一步对其探索和改进。

除了对教学形式的改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可以引入更多新颖、有效的办法。如部分学校没有让学生参与结构试验的条件,则可将实验过程录制成视频在讲解时进行播放,以让学生实际地了解受弯、受压等构件的从开裂到破坏的详细过程,提高对课程知识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朱芳芳.基于项目教学的钢筋混凝土技术课程改革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 2010,12 (9):72-75.

[2]吴秀峰,杨春玲,段晓牧.任务驱动是教学在钢结构课程中的实践研究[J].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2010,12:228-230.

9.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 篇九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点知识总结

(1)马克思主义哲学(16分,客观题和主观题)(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4分,客观题)(3)科学社会主义原理(4分,客观题)

(4)本文列出的全部为考点,其中正方形方框标识的是分析题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思想渊源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家占有之间的矛盾——生产过剩危机周期爆发; 英、法、德三国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批判地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政治经济学、英国空想社会主义; 3.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创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1848年二月,《共产党宣言》发表 4.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基本立场: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一切„„(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基本观点:关于自然、社会、人类思维规律的科学认识„„

基本方法: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基础上 5.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

1917年,创立苏维埃俄国;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特理论)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1.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的和最鲜明的特征。

2.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政治立场、理论品质、社会理想

哲学基础:唯物辩证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该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其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两个史观的分水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私有制、货币、商品、市场消失)、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阶级、法律、国家消失)、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物质世界与实践(唯物论)

一、世界的物质性

1.世界观、方法论与哲学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也是方法论。2.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其一,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者正确认识存在,即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3.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4.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旧唯物、半截子唯物)、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角度出发)

马克思主义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线。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5.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三个发展

阶段(一切物质世界所具有的反映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

2)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3)意识从其本质上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 的统一。

6.物质与运动、运动和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静止是运动的衡量尺度。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分别体现为一维性和三维性。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其具体特性又是相对的。世界上除了运动的物质,什么也没有。

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关于物质与意识的物质统一性及其辩证关系,可以从以下角度理解;第一,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和物质的表现。第二,物质运动服从客观的规律。第三,人的活动集中体现了物质世界多样性的进化系列和运动规律。

2)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最高产物,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并对客观世界产生能动的作用。意识的能动性集中体现在意识能动地反映和创造世界。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建立在物质决定意识这一唯物主义基本前提上的。首先,意识的能动性受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的制约。其次,意识能动性的实现最终还受制于人类实践的发展水平。

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及其意义

原理的内容包括:其一,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其二,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其三,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性,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

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1.人类的生产、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础方式和标志的。首先,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其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最后,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2.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3.社会生活从本质上的实践的,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内在地包含三重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其自身意识的关系);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三、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1.规律及其客观性

规律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规律这一范畴揭示的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客观性是事物的本质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相反,人的意识及其指导下的实践却要受规律的支配。

不能藐视、创造、消灭、改造,只能认识、发现、利用规律。人们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使事物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2.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表现

意识的能动作用,其一,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其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其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其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首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能动性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要注意: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经;最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辩证法)辩证法=两大特征+三大规律+六对范畴+四对思维方法

一、联系与发展的普遍性(两大特征)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1.联系的内涵和特点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辩证法要求在联系中看到区别,在区别中看到联系。

联系的特点: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这是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辩证法、诡辩论的重要区别所在;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它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中/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最后,联系具有多样性。

2.发展的实质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合乎历史前进的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因为三条。

 发展与过程

(1)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

(2)坚持事物发展是过程的思想,就要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把一切事物如实地看作是变化、发展的过程,既要了解他们的过去,观察他们的现在,又要预见他们的未来。

可联系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等出题。

4.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六对范畴)

1)整体与部分

整体与部分,又称全局与局部,是一对广泛使用的辩证法范畴。整体与部分的存在是互为条件的,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没有部分便没有整体;反过来,整体制约着部分,没有整体便没有部分。整体包含部分,部分反映整体,整体和部分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注意:整体功能不一定等于部分功能之和。

可联系五位一体整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出题。

2)原因与结果

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引起某种想象的现象是原因,而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是结果。原因与结果的关系是辩证的:第一,原因与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第二,原因与结果相互作用,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反过来影响原因,互为因果。第三,原因与结果相互渗透,结果存在于原因之中,原因表现在结果之中。第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四,原因与结果的关系是复杂的,有一因多果、同因异果、同果异因等。

题目中的关键词是“引起”。

3)必然性和偶然性

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范畴。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两者是相互区别的(不考);另一方面,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统一的,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受必然性的支配,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机械决定论,只要必然不要偶然;唯意志论,只要偶然不要必然)

4)可能性和现实性(选择)

注意区别可能性与不可能性(现实中有无实现条件)

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现实中的条件是否充分)

5)现象和本质

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现象和本质也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一方面,现象和本质是有区别的,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人们可以通过感官感知,本质则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特征,只有依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另一方面,现象和本质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任何现象都要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即使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

题目中的关键词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等。

6)内容和形式(选择)

内容是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综合,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内容诸要素相互结合的结构和表现形式,内容和形式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当形式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形式不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二、对立统一(矛盾)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三大规律之一)

1.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解释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原理

矛盾是指事物或者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相互关系。简言之,矛盾即对立统一。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

题目中的关键词是:“反义词、统一战线、外交(和而不同)等”

 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因,内因即内部矛盾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它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所以它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外因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它能够加速或者延缓甚至暂时改变事物发展的进程。| 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题目中的关键词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对外开放方针、国企与农村改革(变输血为造血)”

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关系原理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个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题目关键词:“一刀切、马克思中国化、一分为

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

主要矛盾在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起到影响作用。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只有如实地分析矛盾的地位,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方针和办法去解决矛盾。

题目中的关键词是:“中心、核心、重点关键、重中之重等”

三、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其它两个规律)

1.事物存在的质、量、度

质是一切事物成为其自身并区别于其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质的规定性是由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所决定的;量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的界限,即事物的范围、幅度和限度,它的极限叫做关节点,超出了关节点,事物就形成了新的质量统一。

2.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量变是事物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和量变是相互渗透的。

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首先,它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其次,它是我们分析社会发展形式的基本理论工具,对于我们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具有指导意义。

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辩证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肯定因素是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因素。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 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形而上学否定观: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题目中的关键词是:“文化自信(但所有的都要去除封建立场)”

4.否定之否定规律原理的意义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不能奢望一切事情发展都是径情直遂、一帆风顺的,要经得起挫折和困难的考验。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四、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

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者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的规律。

 唯物辩证法与“四个全面”战略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总书记在论述四者之间的关系时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要努力做到“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四个全面”战略构想在各个方面都体现了唯物辩证法思想。第一,体现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思想;第二,辩证法要求我们用整体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第三,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方法居于核心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如要求人们做到“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等,“四个全面”思想也是矛盾分析方法的具体体现。总之,“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是唯物辩证法思想的集中反映和深刻体现。3.辩证思维的主要方法(四对思维方法)

1)归纳与演绎

归纳是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方法,即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的原理。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方法,即从一般原理推论出个别结论。2)分析与综合

分析和综合是两种相反的思维方法,但它们又是统一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分析是综合的基础,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综合是分析的完成,离开了综合就没有科学的分析。3)抽象与具体

抽象和具体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抽象是对客观事物的某一方面本质的概括或规定;思维具体或者理性具体是在抽象的基础上形成的综合。过程:感性具体—抽象—理性具体。4)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历史是逻辑的基础和内容,逻辑是历史在理论上的再现,是“修正过”的历史。逻辑和历史的一致是辩证思维的一个根本原则。

4.增强辩证思维能力

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战略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底线思维能力。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认识论)

第一节 认识与实践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1.实践的本质含义、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人类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等。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社会政治实践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科学文化实践是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准备性和探索性的实践活动,科学和文化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2.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客体和中介

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是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3.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及相互作用的过程

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总之,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认识特别是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有两种情况:一是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二是当错误的认识误导实践时,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的甚至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失败。

二、认识的本质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1.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唯心主义哲学把认识看作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内心反省”的结果。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它们在本质上都反对唯物主义反映论,坚持唯心主义先验论。2.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直观反映论的区别

旧唯物主义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外界对象,两个严重的缺陷是离开了实践和辩证法。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3.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的主要内容

 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1.从实践到认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第一次飞跃)

认识的发展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即从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然后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理性认识的特点是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首先,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其次,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相互交织、互相渗透,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践的感性材料;二是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2.从认识到实践: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第二次飞跃)

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一个在实践中检验认识的过程,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才能使认识受到实践的检验而得到修正、补充、丰富和发展。

四、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理性因素:指导作用、解释作用、预见作用 非理性因素:动力作用、诱导作用、激发作用

五、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主观真理论有两种典型表现:马赫主义认为真理是“思想形式”,是“社会地组织起来的经验”,凡是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实用主义认为“有用即真理”,把真理的有用性和真理本身等同起来,它们共同的错误都是否定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真理是个发展过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真理的绝对性或者绝对真理有三层含义:一是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二是就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完全可以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三是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真理的相对性或者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也有三层含义:一是从广度上说,有待于扩展;二是从深度上说,有待于深化;三是从进程上说,有待于发展。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绝对主义(例如两个凡是)片面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把已有的理论看成是永恒不变的教条,表现为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相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客观性,怀疑科学理论的可靠性,那真理看作主观随意的东西,表现为怀疑主义和诡辩论。

题目可能涉及:“中特的发展”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和优点,还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和优点。2.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1.价值及其特性

特性:价值具有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2.价值评价及其特点和功能

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着直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对于当代青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要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再者,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坚持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文精神要求人们时刻以符合人民的利益和发展要求的价值标准审视一切思想和行动的合理性。

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一、二、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包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包括改造自然界和改造人类社会,改造主观世界就是改造人们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核心是改造世界观。自由与必然

必然是自由的前提和限制条件。

共产主义前的有阶级的社会是必然社会。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党的思想路线四、五、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唯物史观)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两种基本对立的历史观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其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唯物史观,另一种是唯心史观。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心史观一直占统治地位(旧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也是唯心的)。马克思正确的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构成及作用

社会存在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生产方式是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意识划分为个人意识、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成为社会意识形态。

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内容及其意义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首先,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其次,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再次,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首先,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且各具有其历史的继承性;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

题目可能涉及:“文化教育体制改革、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意识发展水平的不同步性”。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1.生产力的含义和结构

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基本要素包括:劳动资料(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劳动者(劳动者是人、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劳动者)、科学技术。

2.生产关系的含义和内容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狭义的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最基本的)、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产品分配关系。

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当生产力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题目可能涉及:“经济体制改革、供给侧改革、制造强国、分配结构调整”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内涵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体制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意识形态称为观念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以及设施和政治组织称为政治上层建筑。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于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2.国家的起源和实质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

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中,首先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具体表现在: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着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及其方向。其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既可以起促进作用,也可以起阻碍作用。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当它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发展服务时,它就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阻碍力量。

题目可能涉及:“政治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反腐、法治中国、党建”

4.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关系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1.社会形态的内涵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基本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

经济基础是社会的骨骼系统,上层建筑是社会的血肉系统。2.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依据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社会历史可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统一性是指社会形态运动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多样性是指不同的民族可以超越一种或者几种社会形态而跳跃式地向前发展。3.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包含三层意思:第一,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第二,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称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第三,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一个民族之所以做出这种或者那种选择,有其特定的原因:一是取决于民族利益,二是取决于国际交往,三是取决于对历史必然性以及本民族特点的把握。

4.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2.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

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阶级的产生和本质

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2.阶级斗争的根源和作用

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

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3.阶级分析方法

区分对抗阶级之间的矛盾和非对抗阶级之间的矛盾,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

三、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

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转到革命阶级手里,是实现社会形态变革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

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矛盾的尖锐化。2.革命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四、改革的性质和作用

1.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社会形态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2.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和目的

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改革是用新体制取代旧体制。

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科学技术革命的作用

首先,现代科技革命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其一,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其二,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其三,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其次,现代科技革命推动了生活方式的变革;最后,现代科技革命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

2.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双重性 3.科技发展与“全球问题”

“全球问题”是指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能源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人人创造历史——唯心 分对总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唯物 分对分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2.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在于劳动,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唯物史观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的原则

首先,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其次,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最后,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人与历史的关系具有类与历史、群体与历史、个体与历史三层关系。

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相一致的。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和作用,又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5.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群众路线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和运用。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1.个人与社会历史

2.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历史人物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过重大作用的人物。任何历史人物的出现,特别是杰出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3.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

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4.正确评价无产阶级领袖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政治经济学)

第一节 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一、自然经济

二、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三、商品的二因素:价值和使用价值

商品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交换价值由价值决定

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缺一都不是商品、某一方不能同时获得,解决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的关键是商品顺利通过交换。

四、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不同的具体劳动生产出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生产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五、商品价值量的确定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六、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商品的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以及货币形式。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是货币天然是金银。货币的五种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标价)、流通手段(买卖同时进行、实在的货币参与)、贮藏手段(必须是退出流通的足值的黄金)、支付手段(税、工资、租金等赊欠形式)、世界货币(黄金、美元、英镑、欧元)。

七、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自发波动。

八、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四对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基本矛盾)、使用价值和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途经:小商品经济中分化出来/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 2.资本的原始积累

途经: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是自然人;第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的一无所有; 使用价值是劳动,价值是工资。2.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三个方面: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获得剩余价值时,货币转化为资本。

三、资本主义所有制

1.所有制和所有权

2.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实质

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四、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

价值形成和价值增值过程/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

2.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所创造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3.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4.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剩余价值率 5.绝对剩余价值(加班)、相对剩余价值(提高生产率)、超额剩余价值(商品的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超额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的前提。

五、资本积累(剩余价值资本化)

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劳动力的剥削程度、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水平、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预付资本的大小。资本的技术构成(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数量的比例)资本的价值构成(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钱数的比例)

六、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 购买阶段(货币资本)、生产阶段(生产资本)、销售阶段(商品资本)

七、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利润和剩余价值是同一个东西,区别是相对而言的对象不同。

八、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矛盾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趋势

略看课本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

细看课本,有新增考点

第八章 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略看课本

上一篇:汽车保险与理赔试题库下一篇:传统文化经典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