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学好生物初中

2024-07-12

怎么学好生物初中(通用13篇)

1.怎么学好生物初中 篇一

第一,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生物是对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的总结,所以要学好生物,重视学习过程环节的把握至关重要,这里我们把学习过程大体分为四个环节:①预习;②课堂学习;③课后作业、训练;④总结、复习。如果坚持做好这些环节,相比于其他学科,生物收到的学习效果会非常明显。

第二,注重基础,立足课本。高二生物,对于高二学生来说,是一门新开的课程。很多生物学概念是第一次接触,对这些概念的正确理解,课本是最好的资料。

第三,重视实验。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高考生物考察的是能力,能力的体现集中在实验上。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重视实验,亲自动手去做,做的过程中,领会生物实验设计思想,原则,掌握实验技能。第四,积累常识知识。很多生活现象里面都包含着许多生物知识。在平时的学习中,做个有心人,注意积累见到的常识知识,比如人的血型、胃液的PH等。第五,对生物的认识要到位。生物平时考试,试题较为注重基础,立足课本,考查范围一般较窄,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一般还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次,而高考生物试题强调基础,注重应用、考查能力、关注整体素质,具体内容突出联系实验与现实生活实际。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要注意这方面的区别,特别是一些优等生,往往平时考得比较好,放松了对生物学习的重视,导致在高考中出现了“滑铁卢”。

2.怎么学好生物初中 篇二

一、用启发式教学法教会学生课前如何预习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课前预习是学生正式听课学习之前所做的知识准备, 是一种初步的自学行为。具体应注意:

第一, 教师用启发式教学法先提出一些问题, 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来初步了解教材内容, 对即将学习的基本内容可以先作一个初步的了解并进行适当的笔注, 目的是要明确本教材的学习重点。

第二, 注意加强新旧知识联系。学生先预习就可以及时复习旧知识, 及时查漏补缺, 从而使新旧知识联系起来。

第三, 生物教材中的图表较多, 预习应做到看书与思考相结合, 看书与看图表相结合, 看书与解题相结合, 看书与质疑问难相结合, 然后带着问题听课, 有的放矢, 提高听课效率。

第四, 预习时还要注意本章或本节内容中列举了哪些生物现象或生活事例, 自己试着学会用现有的知识来解释它们。

二、用探究式教学法教会学生课上如何学习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 它里面涉及许多生物观点和生物实验。对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用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 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掌握基本观点

初中生物课本中贯穿着许多辩证唯物主义的生物学基本观点, 如, 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统一的观点、生物与环境相互联系的观点、生物进化的观点等。因此学生在学习时应学会注意老师是怎样运用这些观点去分析、讨论教材中的生命现象和生命本质的。

2.重视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是指人们在科学研究中遵循的途径和所运用的各种方式及手段。老师在课堂上进行一些演示实验, 讲一些生物科学发现史和发展史, 或者讲科学家的故事时, 教师应及时提醒学生注意科学家是怎样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是怎样实验、怎样思考、怎样解决问题的。通过学习这些科学的思维和方法, 逐步培养自己的科学能力和科学品质。

3.善于应用插图

初中生物教材中插图比较多, 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理解插图内容, 培养识图能力, 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中的基础知识。

4.要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可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端正动机、激发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指导学生经常自觉地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来观察、分析和解释生产、自然、生活的一些问题, 才能达到运用知识、识记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三、用归纳综合法教会学生课后如何复习

新授课后或阶段性复习时, 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及时的复习是非常重要的, 温故而知新。目前, 新课程标准下的生物综合题考查的就是学生归纳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因此教师在对学生的复习进行指导时可尝试使用以下几种归纳综合法:

1.比较法

有比较才有鉴别, 求同法和求异法是进行比较的两种重要手段。求同法即找出事物之间的相同点, 求异法即找出不同点。

2.分类法

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有关材料进行科学分类, 分类随标准而异, 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分类。

3.联系法

每门学科都有其严密的知识体系, 学科内以及不同学科间都存在着联系。教学中应指导学生从横向、纵向两方面去挖掘相关知识的联系。

生物体是一个互为联系的统一整体, 生物体各结构之间、结构与功能之间、结构与环境之间都存在着联系。此外还要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用生物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生物学现象, 做到学以致用。

四、用教学反思法教会学生课后如何反思

教师在讲解典型例题时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反思审题、解题过程, 反思错误的原因, 并要求他们及时做好反思笔记。通过对题目的反思, 实现拓展, 便于学生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 提高学生认知结构水平和思维的严密性, 并能融会贯通, 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从而提高教师解题教学的有效性。

3.浅谈怎么学好初中语文 篇三

关键词:思考性;词语积累;课外知识;自学能力

一、预习和复习

不管学习任何科目,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复习都是十分重要的,课前预习可以使我们听起课来没有那么费劲,能够很快的跟上老师的脚步,课后复习可以使我们对当天所学知识进行巩固,防止遗忘。如自查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阅读课文,找到重点,提出疑难,根据课前的“学习重点”提示和课后的“思考练习”进行思考。要养成好的习惯,不翻字典不看书,不动笔墨不看书。

二、多读多写

说实话,学习语文没有什么技巧可言,它跟数学不同,数学我们需要动脑子,但是语文就没有那么费劲了,记住了就能回答的上,记不住就回答不上,就这么简单,因此多读多写是学好语文的必经之路,俗话说的好,好记性也不如烂笔头,不仅要多读还要多写才能加深我们的记忆。

三、现代文

说白了也就是白话文,是把平时我们的生活的点滴巧妙的组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一片文章。对于现代文,我们理解它应该没有问题,关键就是它在考试中的应用,现代文的题目一般都是给你一篇文章,叫你分析结构,鉴赏人物和探究主题。翻来倒去也是这几点,因此学会分析进而描述出来成为我们首要的任务,当然这种功夫不是我们一朝一夕可以练成的,我们需要通过多加练习才能做到。特别是思考性较强的练习,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好方法。可运用比较异同或归类整理的方式学会独立作业,不断提高整体认识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能力。

四、文言文

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找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等。六个步骤:整体感悟,审清题意,回应原文,上下联系,分析综合,文字表述。九个要素:首括句,中心句,警句,矛盾句,反复句,修辞,设问句,过渡句,结尾句。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厚积才能薄发,语文成绩跟阅读量成正比。所以课外阅读必不可少,所以我们需要进行词语的积累,只有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对文言词语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积淀,才有可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文言文。当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古今词义的异同,通假字现象,以及一些常用句式,这些都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和牢固的掌握文言文。

五、古诗词

平时上课认真听,下课认真背书复习,阅读理解,注意阅读方法,四个意识:要点意识。原文意识(尽量原文答题)。对应意识。整体意识。看到文章后,看标题,辩文体,理结构,读首尾。古诗词在现代考试中的比重是越来越重了,因此对于古诗词的学习我们不能放松,其实古诗词的考试也分为课内和课外,课内的没什么好说的,自然是死记硬背了,课外的需要我们多多涉猎相关知识,当然跟文言文一样,很多东西都是一理通百理明的,实在不明白的话可以参考个别词语在其他诗词中的含义。

六、作文

我们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写作。提高写作能力要从点点滴滴做起。课外积累是写作的基础,要学会对文章的细读,精彩的篇章最好能背诵。如果腹内空空,是写不出好文章的。除此之外,注意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坚持不懈的记日记,有感而发的写随笔,都是帮助我们写好作文的有效途径。写好的作文要反复修改,也可以请教老师、同学的意见,精益求精。作文的书写不但在词汇量的积累,最主要的是看你是否能够把这些词语巧妙的结合起来,合适的词出现在合适的位置才能铸造出一片好的文章。

七、学好课本知识

课本知识是语文的基础,打好基础才能更好的学习它。有不少学生认为只要上课时专心听讲,勤记笔记,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再加上自觉复习,就能使成绩提高。其实,这还不够。学习的最重要阶段是预习。也就是说在老师上课之前,你先得自己学习一下课文,在预习中要尽量运用你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方法去主动地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上课时跟老师、同学一起学习讨论。课本要反复阅读,直到把问题看的透彻了、明白了。为了巩固知识,你最好在课下做一些练习,知识才会掌握的更牢固。这样不仅学习效果好,而且培养了自己的学习能力。

八、课外知识

知识就像海洋,课本里的知识只是海面上的一个浪花,是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的,所以适当的课外阅读是很有必要的。进入了紧张的学习阶段,我们不可能再有大量的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因此,阅读时要有选择。我们应广泛浏览各种书籍和报纸杂志,从电视、广播、网络上获取信息,并有条理的做下笔记。要关心社会生活,了解社会动态,使自己的思想要不断进步。这样不仅能使我们积累更多知识,更能丰富我们的生活。当然,考试的时候谁也不敢保证到底出什么课外知识,因此我们只能以量取胜。

九、考后总结

考试是对我们一个阶段学习的总结,也是让我们发现不足查漏补缺的方法。在考试过后,进行一番总结是必要的,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楚自己的弱点和不足之处,以便及时的更正不足,具体的总结方法可以参考小编的考后总结经验。最后一点,就是购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比如外国文学,一定不能只看包装,而要看它的翻译水准,要选择比较权威的译本,如译林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名家名译系列,万卷出版公司等,古文的话,我推荐中华书局和北京出版社家庭书架系列,选文经典,注释,译文权威,是比较适合我们阅读的。

语文学习主要是培养自学能力,平时注意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和大量的阅读,对于学习语文而言没有什么特别好的方法,就是多读多记多写,当然只是阅读书本上的知识远远不够,想要取得好成绩,课外读物是必须的,其次我们需要学会分析各种类型题目的做题技巧,当然这些都是建立在一定知识的积累之上。

4.高中理科生物怎么学好 篇四

1、培养学习生物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学习的第一位老师,有了兴趣,才会积极而愉快地投入,没有兴趣,就没有记忆,而我们生物是需要记忆的。兴趣是如何培养的呢?首先要多观察多联系,因为生物就是有生命的物体。我们人也是一个活生生的生物体,我们身边的其他各种生物或生物材料也很多。另外,每节教材也有问题探讨、资料分析、与生活联系、知识链接等材料,都是学习兴趣的好素材。也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如张海银名师工作室,接触更多的生物学知识。

2、尽快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如果一个学生了解喜欢生物老师,那么生物这门功课成绩他肯定不会差。他可以成为你们学习上的引路人,生活上的知心人,能使你的学习事半功倍。

3、要从高一抓起。

高一是起点,是基础。打好基础,循序渐进,学习就不困难,就象登一座山,看上去很高,有些怕,等到沿着阶梯一步步上来,其实并不困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认为学习的最重要的习惯就是坚持。

二、恰当的学习方法

1、建立良好的学习常规

我们所说的学习常规,是指我们学习过程中必须注意的几个步骤,包括预习、听讲、复习和作业,总结等步骤。

预习:在老师讲课前,先浏览一遍讲课内容,用笔将重点内容划出来,将自己看不懂的内容标出来,将浏览后发现的问题记下来。这样的预习可以使自己的听讲更加有的放矢,并且对自己已经弄懂的或重点知识重新加深印象。

听讲:很多优秀学生的经验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学生的主要功夫应下在课堂上,争取在40分钟的时间里完成由未知向已知的转化任务。听课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是听思路。如我们在学习有关DNA的分子结构的知识时,老师讲课的思路一般是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来讲解的,而这一顺序是:①构成DNA的基本元素是C、H、O、N、P;②构成DNA的基本组成物质是脱氧核糖、含氮的碱基、磷酸;③构成 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四种脱氧核苷酸;④成百上千的脱氧核苷酸构成两条互补的脱氧核苷酸链;⑤两条互补的脱氧核苷酸链形成有规则的双螺旋的空间结构。这一顺序也就是掌握DNA分子结构的思路,其层次性很强,很容易理解、记忆。

第二是听联系。老师讲课时,一定会联系许多过去学过的旧知识,使学过的旧知识成为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上课时注意听这种联系,不但可以复习巩固旧知识,而且对于学习新知识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例如,我们前面学习的关于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等化合物的结构和作用的知识,是我们后面学习细胞新陈代谢、遗传变异等众多知识的基础。

第三是听重点、难点。每一节课都有每节课的重点内容,有的课还有一些难点内容。对于重点知识,老师会反复强调,会不断地从不同的角度去讲解,会围绕重点提出一些问题,以便让同学们理解和掌握。有时老师会明确指出哪些内容是重点,是必须掌握的。一般情况下,在每节课快要结束时,老师都会对本节课的讲课内容加以归纳总结,而归纳总结的内容恰恰是本节课的重点。如:讲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的原因时,就会从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序、肽链数,空间结构等方面反复举例讲解,这部分知识就是这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认真记好笔记。老师在黑板上写的应该说是课本知识内容的高度浓缩,是重点所在,是精华所在,也可以认为是知识内容的纲要,所以要认真记好笔记。课后看自己的笔记不仅促进我们思维拓展和深化,还能为我们以后的复习提供了提纲和资料。

复习和作业。每节课后,无论课上老师是否留有作业,课下都应该先进行复习,及时将当天老师所讲的知识复习一遍,这可以加强记忆,克服遗忘。

总结和反思。总结的方法一般可用构建知识网络的方法和纲要法。

2、掌握规律理解记忆。

生物有自身的规律,如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生物与环境相协调,以及简单→复杂、低等→高等、水生→陆生的进化规律等。掌握这些规律将有助于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如线粒体学习就应紧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规律:有双层膜,内膜向内折迭形成嵴,扩大了膜面积,有利于有氧呼吸酶在其上有规律地排布;因而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这样较易理解并记住其结构与功能。

3、观察比较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不仅可以获得新知,也能验证已知。生物学是实验科学,观察是获得生物知识的重要环节。如观察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生长发育等等,有效地发挥观察在生物学学习中的作用。而我们生物学的原理、规律都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得来的。教材中就有很多可观察的素材。如:图片、物理某型、装置图等。

比较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生物中能比较的东西很多,如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冬眠与夏眠、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等。比较时注意对比较对象全面了解,然后确定比较项目,并做到简明扼要,如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这两类生理过程,可从场所、条件、过程、结果、意义等进行全面了解。通过比较有利于理解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实质。中学生物概念多,易混难记,比较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4、综合归纳:教师授课尤其是新授课,一般是分块的,但各块各知识点之间有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各年级生物知识是连贯的,是一个整体。学习时要将分散的知识聚集起来,归纳整理成为系统的知识,这样易理解好记忆。

5.初中怎么学好地理 篇五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它能将我们不能亲眼见到的广大地理环境变得一目了然。初中地理教材中有着丰富多彩的各种类型的插图,与文字配合,使教材内容的呈现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通过分析地图,可以认识地理特征、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径,要学会读、用各种地图,首先要记住最基本的地图。对于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然后是室川、河流、城市的地理位置。因为地图一旦记住了就经久难忘,便于运用,所以学好地理一定要学会掌握用图的方法。这需要持之以恒的训练。

1.熟练掌握地图的基础知识,明确地图构成的基本条件及要素。用图时,能准确地认清图中文字、符号、点、线、面所表示的地理含义。

2.要认真读懂在教材中出现的各类图像,理解,认识图像所反映的地理意义及地理规律,解决有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等问题。

3.多动手勾画和绘制重要的示意图、剖面图、分布图、折线图、地理简图等,以便加深印象和记忆。如月相成因示意图、北半球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及天气图、世界洋流模式图、工农业布局图等。

4.能在地图上反映出来的地理事物(地名、资源、河流、山脉、城市、交通线等),尽可能地表示在图上,并用地理术语或规范的语言解释图像,说明原理。

6.引导学生学好生物的有效方法 篇六

一、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俗话说, 态度决定一切。学习如此, 学习生物也是如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是教好生物的关键一环。由于升学考试的关系, 学生对生物学科是不重视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生物学科的重要性, 强化学生的生命科学意识。另外还可以采取迂回的办法, 可以通过班主任、其他科任老师、家长配合, 在日常生活中感受生物学科的重要性, 因为由第三者来讲生物学科的重要性会更有说服力。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把课堂的气氛搞活跃, 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把学生的思想由“要我学”转化成“我要学”。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时, 学生的主体意识也发挥出来了, 学生也会主动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 也会提出探究性的问题。

二、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

兴趣是人们追求知识、探索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同时兴趣又是最好的老师, 当我们对某种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时, 就会对该事物表现出特别的关注、大胆的探索。生物教材中安排了许多科学探究活动, 如观察与思考、实验、调查资料分析等活动内容。这些教学活动中, 活动性最强的是探究, 探究的方法灵活多样, 有观察、调查或测量等, 这要根据探究的课题来确定。如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如果我们翻动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 常常看到一些身体略偏, 长椭圆形, 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动这就是鼠妇, 又叫潮虫。很快地爬走了, 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亮了吗?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作出假设, 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作出假设的依据是, 在花盆、石块下等阴暗地方看到了鼠妇, 而在明亮的地方没有看见鼠妇, 当把花盆、石块搬开后, 鼠妇很快地爬走了。这个假设是否正确呢?你也可能会说, 把花盆搬开后, 鼠妇爬走, 不一定是光的影响, 因为搬动了花盆本身就是对鼠妇的外来刺激, 看来要检验假设是否正确, 我们还要进一步探究, 鼠妇的生活是否还受其他因素影响呢?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一个类似的探究, 涉及对照试验, 探究结束后, 完成一个探究报告, 进行表达和交流, 像这样的科学探究活动课内外都可以进行, 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不能懒惰, 自己必须亲自参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只要我们经常参加这种探究活动, 就能逐渐培养我们对生物学的兴趣, 同时也培养我们的探究能力。

三、养成善于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生物学涉及各个领域, 因此我们平时要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不能迷住学生的眼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是学生接受新现象和新事物的第一感觉器官, 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吸引学生的眼睛, 培养学生观察、观看和辨析, 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采用各种途径给学生增加趣味性实验、生活小实验等, 让学生准确、细致、耐心地观察现象和探究结合, 引导学生观看录像、挂图及查阅信息网站等生物教学资源。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在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真知, 与教师形成互动的情感交流情况。

7.怎么学好初中物理 篇七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法拉第曾经说过:“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科学发现诞生于仔细的观察之中。” 因些,要积极做实验,不仅课堂上做,课前课后还要反复地做,用“VCM仿真实验”,多做几遍实验,牢牢掌握每个化学反应的具体条件、现象、结果,加深理解和记忆,努力达到各次实验的目的。

二、学习物理概念,力求做到“五会”

初中将学习大量的重要的物理概念、规律,而这些概念、规律,是解决各类问题的基础,因此要真正理解和掌握,应力求做到“五会”:

会表述:能熟记并正确地叙述概念、规律的内容。

会表达:明确概念、规律的表达公式及公式中每个符号的物理意义。

会理解:能掌握公式的应用范围和使用条件。

会变形:会对公式进行正确变形,并理解变形后的含义。

会应用:会用概念和公式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和计算。

三、重视画图和识图

8.初中理科怎么学好 篇八

其次,注意听讲,遇到不会的问题及时解决。理科和文科一样,在上每一节新课时,都要专注地听老师讲解每一个知识点。如果有不了解的地方也要及时地弄懂。可以在课间询问一下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如果还是没能解决的话那就去问老师吧。不要害怕去向老师请教,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我的理解是,只有真正做到这一点,把新知识吸收消化,把新知识化成自己能理解和消化的东西,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理科成绩。

第三就是复习。对于理科的复习,我的体会就是除了多问,就是勤做笔记。不要以为只有文科才需要勤做笔记,据我观察,理科学得好的同学,他们的课本上一定是做满笔记的。但理科学习笔记不需要把所有的知识点都抄在书上,你只需要将适合自己的、自己还有疑问的摘录下来,以便以后继续温习。如果有时间的话,做完作业后再将每一节新课的结构内容都整理在自己的本子上。这样提纲挈领地记笔记,既为以后的复习做了概括,也相当于又上了一次课,对巩固新学的知识大有帮助。

第四,准备一本错题本。把错过的难题理解后抄在一个本子上,再合上书重新做一遍,如果做对了就说明你已经理解了这道题;如果还有错误,那就要再做一遍,直到理解做会为止。在临近考前复习的时候,把错题本拿出来翻翻,不看答案,看看这些曾经错过的题目你是否还记忆犹新。假如已经胸有成竹了,那么考试时就不会遇到很多拦路虎了。

9.学好生物要有科学的思维方法 篇九

一、分析和综合

分析是把整体分解成若干部分、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简单的要素来认识、学习的一种思维方法。例如, 结构和功能的分析、物质与能量的分析、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分析在生物学习中都有重要的意义。综合是在分析学习的基础上把整体的各个部分联系成有机整体来认识学习的一种思维方法。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生物的新陈代谢, 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等内容的学习都离不开分析和综合。

二、归纳和演绎

归纳是根据个别事物具有某种属性而推论某类事物具有该属性, 从个别事物中概括出一般结论的一种逻辑思维方法。归纳法能从经验事实中找出带普遍性的规律和原理, 扩大和获得新知识。演绎是从一般性原理出发, 按照一定规则得出个别具体事物的结论的逻辑思维方法。在科学证明、科学预见和构建理论体系方面有着显著的作用。例如, 遗传的基本规律是在大量的实验基础上得出的, 教学中可以用一些个别的例子, 引导学生归纳出其中的规律。然后应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中的更多现象, 从而更深入地掌握遗传的基本规律。

三、比较、分类和类比

10.初中科学该怎么学好 篇十

(1)课前阅读,做到有的放矢。如阅读“功”这一节,可列出如下提纲:①物理学上“做功”的含义是什么?它和日常生活中常说的“做工”有什么不同?②做功必须具备哪两个必要因素?有哪几种情况不做功?⑧做功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怎样计算做功的多少?④功的单位是什么?

(2)课堂阅读,对于那些重点知识(概念、规律等),可以是齐读或默读,边读边记。对于关键的字、词、句、段落要用符号标志,只有抓住关健,才能深刻理解,也才能准确掌握所学的知识。

(3)课后阅读,结合课堂笔记,在阅读的基础上勤总结、归纳。学完一章后,结合课堂笔记去阅读,及时复习归纳,把每节或每章的知识用思维导图归纳,使零碎的知识逐步系统化、条理化。通过归纳,可以把学过的知识串成线,连成网,结成体。以便加深现解,使知识得到升华。

2细观察,会观察,培养观察能力

(1)观察要有主次

在观察前要弄清观察的目的、任务和要求,明确观察什么和怎样观察。如在观察水的沸腾时,要围绕下列问题观察:沸腾前气泡发生的位置、气泡大小、多少,温度计的读数怎样变化?沸腾时观察气泡的变化,温度计的读敷是否有变化?停止沸腾时,温度是否变化?……

(2)观察要有步骤

复杂的物理现象,应按照一定的步骤,一步步地仔细观察。如在”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中,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首先要观察所使用的压强计,用手指挤压压强计金属盒上的橡皮膜,观察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形管两边液面出现的高度差,压强越大,液面的高度差也越大.(2)接着将水倒人烧杯中,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水中,观察u形管两边液面是否出现高度差,根据观察判断水的内部是否存在压强? (3)改变橡皮膜所对方向,再观察u形管两边的液面,根据观察判断水是否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其大小有什么关系? (4)保持金属盒所在的深度不变,使橡皮膜朝上、朝下、朝各个侧面,比较同一深度,水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有什么关系? (5)将金属盒放入不同深度,水的压强随深度增加怎样改变? (6)观察在同一深度清水的压强和盐水的压强是否相同?

(3)观察时要思考

11.初中学生怎么学好英语 篇十一

其次,等自己有了学习的兴趣后,便可以制定学习英语的计划了。每天看英语材料和听英语广播如VOA,BBC等寻找学习环境,生活范围有多大,学英语的天地就有多宽广,利用一切机会去接触英语。在课堂试着讲英语,平时同学之间交流时多用英语,鼓励自己不要怕出错,错了没关系。同时要建立每周学习生词的目标,在记录词汇本里,记录各种各样的生词,短语。因为学好英语必须要有词汇作基础,要打持久战;记单词要打游击战。就能做到“from little to more”。

学英语如同交朋友,在不同的场合接触就可能记牢,不能孤立的记单词,要记住它的左邻右舍。同时很有必要进行大量的阅读,这对学习英语有是非常重要的,多了解西方文化,学习西方习惯,掌握大量的语言背景是学习的又一条重要途径。那么就达到from Chinese to English。我们最终要达到目的 “from English to English ,from English to Chinese ”

最后,学会在学习中苦中享受欢乐,越学越有趣,从被动变主动,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学好英语的四大绝招:听、说、读、写!

听:最好在早上听上半个小时左右的初中课文听力,坚持每天,当然,如果能边听边默写下来效果更好,听一下默写一下,每天早上听的时间不要太长,半个小时足够,坚持是最重要的。听力材料不要买太难的,之前提到的新概念一册也是不错的选择,循序渐进,从简单开始,一册到二册。

说: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随时有说英语的准备。如果家里没有语言环境,就当是自言自语也可以啊。聊Q的时候跟其他有兴趣学英语的人用英语聊天也是不错的选择哦。或是来优习英语论坛,跟我们的优友们,每天坚持学习!

读:这是比较重要的,每天放学回家,应该抽出20分钟来阅读你的英语课文,学过和没学过的都可以;主要是练语感。时间也不宜过长,20分钟足够。难在每天坚持。

写:在中国,写是应试教育最重要的,单词量一定要过关,背单词(20种方法让你牢记英语单词)要有技巧,蛮背乱背,只会搞残自己,而已效果也不好。像你说的,背了后面忘前面。在背单词的过程中,一定要写,边写边背,最好是练听力的时候能把听力的内容默写下来,考试的时候才不容易忘或是写错单词,这对将来高考的时候写作文很重要,要知道,写错单词可是要扣分的。

12.怎么学好初中历史的方法 篇十二

其二是“审问”。擅长历史的同学大多有一个特性,就是热爱历史景点和全国各地的博物馆。在这一方面,本人可是算是一个反例:从小不喜欢去博物馆,到了历史展览类景点时总是走马观花不求甚解,很少去认真看解说。当我高考之前做到题目、对一些史料一知半解时,同学会很轻描淡写地说“我知道啊,我以前去xxx旅游过,就记住了”,然而我却只能追悔莫及——曾经有一份崭新的历史知识在我面前,我却从来不问清来龙去脉、从来不好好了解,最后真是追悔莫及。不仅要对生活中接触到的历史知识刨根问底,对于课本上不清楚的概念更是要及时追问,历史是一条线,一寸不清便一尺混乱,一尺混乱便影响全局,切不可人云亦云一知半解。

其三是“慎思”。江苏的历史教育近年来有突出思辨性的趋势,尤其是高考历史,越来越少注重背书能力,而是大力侧重考察对历史的思考和个人见解。历史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我们往往习惯于戴着政治的有色眼镜去考量其他国家、其他时代和历史人物,放弃了思考、遵从社会大潮的结果往往只能是丧失最重要的思辨能力。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结合当时社会背景考量的思维习惯必须早早养成,这需要我们时常面对历史事件时多问一个“真的是这样吗”、“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只有客观中立地去了解历史,思维才灵活通透,眼界才包容宽广。

之后是“明辨”。这里我着重突出两点,即明辨历史的时间概念和空间概念。学习历史,不背时间是断断不行的;脑子里没有一条多维立体的时间轴,是一定不能弄清楚历史发展脉络的。而人们常说“史地不分家”,有了时间,记不住地点,恐怕是要闹出许许多多笑话来的。以长征为例,约两年的长征中重要的时间节点、重要的会议地址、行进的路线,都是不能忽视的知识。只有清晰地分辨出中外发展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变化,才能在相对琐碎复杂的历史知识点中游刃有余——最高的境界从来不是死记硬背,而是理解和推断。

13.怎么学好初中物理 篇十三

一、在物理教学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

(一)利用物理的每一个知识点充分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我们在备课与教学中注意挖掘,选择好教学与德育的最佳结合点,找准某一知识点为突破,将辩证唯物的思想贯彻进去,潜移默化,使教学内容与德育达到完美的统一。侧如,在讲作用与反作用、压力与支持力、力的合成与分解、吸热与放热、正电与负电、裂变和聚变,可以向学生揭示物质的对立统一规律。物体温度的量变会引起物态的质变,而物态的质变又会导致体积、密度、比热等量的变化;透镜成像中,物距的量变会引起像的质变等,可揭示质变与量变的辩证关系。

(二)利用物理学史和物理实验充分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例如,在讲授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时,可概述亚里±多德两千年来一直得到人们公认的说法被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所否定,以后科学家又进一步发展了伽利略的思想,最后由牛顿概括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总结出了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过程,通过这一规律得到逐步认识过程的教学,向学生渗透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使学生认识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又必须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同时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认识到物质运动的形态都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说明“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论断在物理学及其发展中得到验证。

二、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强的意志和正确的科学态度和方法

(一)物理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强的意志等心理品质方面,有着无法取代的优势。在中学物理教材中,许多重要的定律、概念、公式都是通过实验推理出来的,如光的反射定律、二力平衡条件、欧姆定律等。学生由于经历和学识的限制,对一些物理知识不可能一听就懂,有时还会怀疑其客观性,这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不迷信课本、权威,积极思考,大胆探索,认真实验,让学生努力做好一切实验,使学生积累物理现象并有正确的思考,能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逐渐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品质。

(二)中学物理中的物理学史向我们展示了物理学家探索自然、追求真理的顽强力,严肃认真、锲而不舍、无私奉献的科学精神。例如,“欧姆定律”这节课,在得出欧姆定律后,抓住时机讲欧姆花费了十年的心血发现了“欧姆定律”,当时的实验条件极差,没有现成测量电流的仪器,他想了种种办法,经历了多少次失败,才制成了相当精密的测量电流的电流扭秤,当时电源电压也不稳定,经过五年他才找到电压稳定的电源。教育学生在科学面前来不得半点虚假,培养学生不仅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还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三、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一)结合中国古代物理学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深入挖掘物理学史,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在物理学发展领域中的巨大作用,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据史料记载:公元前6世纪《考工记》中记述了滚动摩擦、斜面运动、惯性、浮力等现象;公元前4XX年墨翟在《墨经》中记载并论述了力的概念、杠杆、小孔成像等问题。这些伟大的发现对物理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利用这些素材结合物理各章节的内容,通过课堂渗透,充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使学生了解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科技人员奋发图强的事迹,增强他们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崇高感情。解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发展。我国在理论物理方面提出的物质结构的层子模型理论,超导的研究与实践,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尖端技术方面,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的实验成功,人造卫星的发射与回收,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建成,都处于国际前列。结合教材内容,可以进行今昔对比,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

上一篇:中考总结经验交流下一篇:乡镇禁毒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