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农业大学核心期刊

2024-07-17

南京农业大学核心期刊(通用8篇)

1.南京农业大学核心期刊 篇一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科技成果评审与认定,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学术水平和办学层次,根据上级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特种期刊、权威期刊、核心期刊的认定:

(一)特种期刊

Science(科学)和Nature(自然)。

(二)权威期刊

1、自然科学类

一类:SCI光盘收录。二类:SCI网络版收录。

三类:EI(核心或光盘版)收录、ISTP收录。

2、人文社会科学类

一类 :中国社会科学、SSCI、A&HCI收录。二类 :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哲学研究、经济研究、法学研究、政治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学研究、中国人口科学、心理学报、文学评论、文学遗产、外国文学评论、历史研究。

三类 :求是、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科学学研究、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收录的文章、中国哲学史、自然辩证法研究、世界宗教研究、世界经济、财贸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金融研究、统计研究、管理世界、会计研究、中国法学、中共党史研究、民族研究、中国高等教育、教育研究(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华中科技大学、中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中国语文、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艺研究、中国音乐学、中国史研究、世界历史、近代史研究、中国图书馆学报、体育科学、新闻与传播研究。

以上权威期刊如在当年CSSCI源期刊中没有列入,则予以取消。

(三)核心期刊

1、自然科学类

一类:中国科学引文索引(CSCI)核心库期刊。

二类:北京大学图书馆出版发行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认定的核心期刊。

2、人文社会科学类

一类: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源期刊。

二类:北京大学图书馆出版发行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认定的核心期刊。

第三条 由于CSCI、CSSCI源期刊每两年变动一次,《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每四年变动一次,因此学校认定的学术期刊目录随原期刊目录标准同步更新,不再另行下文。

第四条

本办法由科技处负责解释。第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凡以前规定与本办法不符的,按本办法执行。

2.南京农业大学核心期刊 篇二

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 经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计算和分析, 以及学科专家评审,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被编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 (第五版) , 为综合性科学技术类的核心期刊。

此次核心期刊评选运用比以往更为科学合理的定量评价和定性评审相结合的方法, 采用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他引量、被摘率、影响因子、获国家奖或被国内外重要检索工具收录、基金论文比、Web下载量等9个评价指标, 采集了相关统计数据, 从我国正在出版的中文期刊中评选出1980余种核心期刊。北京地区十几所高校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电子杂志社、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等相关单位的百余名专家和期刊工作者参加了研究, 5500多位学科专家参加了评审。

3.香港中文大学的核心价值 篇三

学生只是过客?

我入学的时候,金耀基教授刚接任校长,这是作为李国章校长卸任后,物色新人选期间的过渡安排。三年后,校董会聘请了经济学者刘遵义为新校长。某日,刘讲述他的教育理念时,有几句话特别令人反胃,大意如此:“大学这个地方,就像一间茶餐厅,学生是顾客,食完饭就走。”对他来说,大学跟大学生的关系,不过是服务提供商跟顾客的关系,三年读书过后,大家关系结束,互不相干。他的意思是,既然学生只是过客,便不应过问学校的校政建设、长远规划。一次,校方为了扩建一条很少车辆使用的道路,要砍掉几十棵老树,引起师生强烈不满,有同学用油漆在地上写上“保树立人”四个大字,却被刘指斥为“破坏公物”。刘做了几年校长后竟也踏入了政界,担任港府行政会议成员。但在校园内声名狼藉。

“中大精神”

可能因为刘推行的措施总引起师生不满,在中大这么多年,人们总时刻强调“中大精神”。在香港,一间没有精神的大学被认为是“学店”,其实,大部分香港人不太在乎某大学是不是一间“学店”,反而关注哪间大学、哪个学系毕业生的第一份工作工资多少。偏偏,中文大学对大学的“精神”、“灵魂”特别坚持。

在我大三那年,大学决定推动一项新政策,曰“国际化”。即为了让海外学生有充足的英语课程修读,所有学系必须有最少三分之一的课程以英语授课,而必修科则非以英语授课不可。此举打破了大学一向让老师自由选择授课语言的成规。政策一出,引起了师生强烈反弹,学生会反应最激烈,高呼“哭中大”。然而政策原封不动推行,校内师生于是开始诘问校方什么是“本土化”、什么是“国际化”,中文大学为何是“中文”大学等等。其他大学的人不明白,中大自诩要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为什么偏偏在授课语言方式上面颇多争议。

真的,他们不会明白,连中大的年轻一辈都不明白,为什么是“中文”大学,有人认为是民族的因素,也有人以为是教学方便。但是,从香港殖民史的脉络看,在英治的土地上,居然有南来文人建立一所“说中文”的高等学府,培养一批较难融合殖民管治体制的知识分子,这个状况本身,已是对既有建制和价值观的挑战了。从中文大学存在的第一天开始,这已经是一种对抗、一种反叛、一种对体制和官方的存疑。1980年代,中文大学毕业生都积极参与社会运动,挑战各种成规。从这个角度看,“中文大学”所代表的,不是国际化与否的问题,而是中文大学的核心精神。

最应该专注的事

香港大学1911年成立,是名副其实的“百年老店”;中文大学则只有约50年历史,乃南来文人创办的书院组合而成。前者座落于港岛半山,后者建于新界马料水。前者的杰出毕业生,不是从商就是加入政府,做高等华人;后者根本没有做官的份儿,不少优秀学生只得继续进修。所以香港大部分本地学者,都来自中文大学。

暑假期间,哲学系、政治学系、社会学系等不同地方,都有人开办大大小小的读书组。这种氛围,不容易在其他大学找到。这是香港的悲哀,却是中大的幸运。

新亚书院校歌,钱穆写的歌词,中大人即使不会唱全整首歌,也会记得一句:“手空空,无一物,路遥遥,无止境。”这里的“手空空,无一物”,除了指客观上的资源匮乏外,也是一种心灵上的洁净,安分守己。

大学本部、新亚书院、联合书院的建筑物,大部分灰灰白白的,没有玻璃外墙,连纸皮石也没有。这些反装饰的建筑,定义了中文大学的性格。不过,自1990年代开始,各大学为了争取更多拨款,大兴土木,中大也不例外。听学兄说,以前的校长李国章,为在维修保养方面获得更多拨款,将建筑物越建越高,越建越亮丽,扩建的图书馆更强行把色彩斑斓的玻璃外墙安置于联合书院灰白的墙身旁边,致使旧建筑成为新建筑的附属品,原来的氛围,一去不返。

“酒店”与“客栈”

2003年,有机构调查发现,中大的学生对自己院校的评价,比岭南大学学生对自己院校的评价低。一名中大教授说,拿“五星级酒店”豪客对酒店的要求,与“一星级酒店”顾客对“客栈”的要求相比,是两回事,豪客当然对“五星级酒店”有更高期望。此话一出,引起了岭大学生不满:凭什么标签自己是“酒店”,别人是“客栈”?

从“手空空,无一物”,演变至揶揄别人为“客栈”大学,这究竟是为了什么呢?是管理层经常挂在唇边,要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心志,还是长期被压抑下的反弹?这段期间的中文大学,最令人痛心。

杜鹃盛开

去年,曾在“非典”期间奋力救人的沈祖尧医生,接任中大的新校长。“非典”期间,他有过这番话:“个人的追求、个人的利益,根本微不足道。”现在,他努力把大学的理念、大学的价值,拉回到应有的位置。

接任后,沈祖尧表示,“现时的绩效制度,令香港的学者,只顾追逐在外国期刊发表文章,知识难以在社会普及,因此,我将建立一套有公信力的中文期刊绩效制度。”4月初,一名学生参与抗议活动被拘捕和判监,沈祖尧正面评价该同学的行动,并承诺会给她支持。可能沈校长没有注意到,此举令他成为了中大历史上,第一位如此公开挺学生的校长。

4月,中文大学遍山杜鹃盛开,沈祖尧和一众师生,筹办了“博群花节”。以前,人人都会说“中大很美”。但所谓“美”只是抽象的言辞,直至经过了这个花节,这种“美”,从抽象的概念,变成了集体经验。唯有集体经验,才可以令大家都爱这个校园。

明年,满山的杜鹃,仍将盛开。

4.大学生核心价值 篇四

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培育途径

知识传播途径。所谓知识传播,就是通过正确的知识传播,使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心目中内化。通过正面知识传播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至关重要。当前,高等院校一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教育。二要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在坚定理想信念、端正价值追求、纯洁思想道德等方面狠下功夫。三要着重启发引导大学生形成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使大学生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所处的重要地位与肩负的神圣使命,克服各种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相背离的思想和行为。

深入社会途径。所谓深入社会,就是通过深入社会实际来培育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社会实际是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现实根据,是检验培育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成效的根本标准。只有深入社会实际,才能使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内心得到提炼和升华。高校要根据各自的实际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际活动。例如有的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到西柏坡、白洋淀、延安、瑞金、井冈山等革命圣地参观,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的可以组织学生深入到农村、工厂做社会调查,以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教育。当代大学生必须坚持从点滴做起,践行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知识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情感锤炼途径。所谓情感锤炼,是指通过各种文化渗透途径培育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一个人的价值观形成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虽然能够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体快速获取大量的信息。然而他们涉世较浅,分析和判断问题多局限于个人的视角,对世界、未来与现代化的理解比较窄,因此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想真正收到成效,必须充分根据学生的思想现状和实际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一是高校教师在传授文化知识时,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教师在教学中将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传授给学生,使他们在学习知识之中潜移默化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二是高校要努力营造培育和践行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氛围。充分利用各种仪式、标志符号以及重大场合来宣传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使每个大学生都能够深刻认识和理解核心价值观,从而树立起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三是高校要运用现实中的可歌可泣的事迹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例如2010年1月30日牺牲于援藏的特警沈战东的事迹就是培育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实际榜样。他遵守纪律,服从组织安排,哪里需要就奔向哪里。曾先后多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受到嘉奖,并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类似沈战东的事迹是教育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好教材。

调节规范途径。所谓调节规范,就是从心理上和制度上培育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心理学原理表明,任何正确的价值观都有认知、情感、意志、信念接受程度等差异,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也如此。在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时,一要注重思想调节,要营造公平、公正、平等、关爱的氛围,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二要制度规范,就是通过制定一系列体现核心价值观的管理规章制度。邓小平说过,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规章制度是以服从和强制力为前提的,具有规范、引导、惩戒等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化,就更需要有一定的规章制度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对于高校来说,必须培育大学生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如果个别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与核心价值观不符,那就需要用规章制度规范大学生的行为,使其朝向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方向发展。

5.大师大学的灵魂与核心 篇五

西南财经大学校长 赵德武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集会于此,隆重纪念中国经济史学的重要奠基人、西南财经大学发展历史上最杰出的教授之一——汤象龙先生的百年诞辰。首先,我代表西南财经大学全体师生,向先生的亲属,向莅临大会的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汤象龙先生的一生,是徜徉于中国近代经济史领域不断探索、孜孜以求的一生,也是为西南财经大学建设和发展呕心沥血的一生。

一百年前的三月,伟人的故乡——湖南湘潭,诞生了这样一个新生命,历经书香门第的熏陶,聆听梁启超、罗家伦等大师的教诲,秉持强烈的爱国热情,上下求索,苦苦追寻,成就了汤象龙先生在中国经济史学奠基者的地位。

循着先生奋斗一生的足迹,我们看到一个在1928年震惊中外的“济南惨案”中,组织“济案后援会”,参与调查日货、编写《济案真相》等社会活动的热血青年;我们看到一个组织抄录清宫军机处和内阁档案中的有关近代财政经济史资料,运用统计方法整理史料进行史学研究工作的学术新派;我们看到一个与中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所长陶孟和先生,共同创办学术刊物的前瞻者;我们看到一个与著名历史学家吴晗等共同创建“史学研究会”,并被公举为总务的思想家。

当然,时代的命运,也使先生一生不断地颠沛流离,从南京到重庆,从重庆到成都,战乱的流离、“文革”的被污蔑、晚年身体的痛楚,所有这些都没有消磨先生为学术孜孜以求的志向。从《道光时期的银贵问题》到《中国近代海关税收和分配统计(1861—1910)》,从教学科研第一线到繁重行政管理,先生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1992年,汤象龙教授编著的《中国近代海关税收和分配统计(1861—1910)》一书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这部历经坎坷、凝结着先生50多年心血、长达70多万字的学术巨著,填补了中国近代史、近代经济史和近代财政史的研究空白。专家们这样来评价它:“作者精辟的分析,严谨的治学态度,顽强的探索精神,为科学献身的奉献精神,都凝聚在这一研究之中。”

今天,我们在这里追思先辈的伟绩,不仅是为了纪念,更是为了弘扬一种大师文化、一种大学精神。大师,是大学的灵魂与核心,是大学精神的缔造者。从大师文化来看大学精神,更是一条可以追寻大学理念的路径。西南财经大学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批杰出的学者,才铸就了这样一所“历史悠久、学术底蕴深厚”的现代大学,才铸就了“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的大学精神。要建设高水零财经大学,就必须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今天,我们在这里追思先辈的伟绩,更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体系,需要我们倍加努力,而实现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财经大学的奋斗目标,同样需要我们倍加努力。

汤象龙先生已经离开我们10年了,但他的精神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他追求理想、追求真理、严谨治学、自强不息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后来者勇往直前。

6.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篇六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鲜明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战略任务,深刻阐明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前进方向,也进一步明确了高校价值观教育的任务。价值观是指人们在处理普遍性价值问题上所持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是人们对事物的价值取舍模式和指导主体行为的价值追求模式。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该社会所特有的文化、文明的精神实质和显著标志,是其赖以维系的精神支柱,对个体价值观起着导向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全国人民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思想基础。大学生是具有思想意识先行性的特殊社会群体,其价值观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和代表性,既受到社会环境影响,又反过来对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的社会的价值观产生较大影响力。因为一代一代的大学生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所以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念的正确与否将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在目前大学生价值观呈现多元与多变甚至虚无的情况下,如何引导和促使大学生形成核心价值观念,如何在高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已成为高校必须直面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价值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1、大学生价值观现状

当代中国大学生大多接受过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思想政治教育,拥护党的领导,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许多大学生能认识到人的价值不仅包括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而且也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他们在学习上勤奋努力,渴望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本领,以适应竞争,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很多大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党的方针政策,心系国家安全和人民安危。不少大学生在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并且在申请入党和入党以后,基本上都能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并起到带头表率作用。然而也有部分大学生没有信仰,没有远大抱负,对未来生活没有目标,重物质利益轻无私奉献,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重等价交换而不愿付出爱心。他们讨厌学习,经常抄袭作业,考试蒙蔽过关。

2、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的理解和处理出现偏差甚至错误。受西方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使现在的不少大学生对国家主义、集体主义等根本价值原则逐渐淡漠甚至出现讽刺和唾弃的现象,开始逐渐滑向个人中心主义,过分注重自我享受、自我价值的实现。而社会责任感淡漠甚至缺失,更没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添砖加瓦、不懈努力的理念。而集体主义观念也开始淡漠,在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上,混淆甚至颠倒了整体与部分、长远与当前的关系,做出了为了个人利益而损害集体利益的错误选择。逐步滑向了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深渊。

其次,理想信念模糊,学习的动力缺失。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普遍处于缺失的状态,只注重眼前的现实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一个人作为人应该有的不断完善和丰富自己的长远、高尚的目标。一味的追求物质、贪图享受、攀比成风,颓废的、怪异的行为方式备受推崇,在学习上不求上进,意志力薄弱。很多大学生觉得迷茫,不知道为了什么而努力,更不知道努力的方向在哪里,不知道自己生命的价值是什么,不明白自己生活的意义是什么。

再次,个人与他人的关系的处理上出现偏差甚至错误,功利性明显。在处理和他人的人际关系时应用的是市场经济的利益标准而不是社会的道德标准。在自我与他人发生利益冲突时,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利己,不惜以损害他人利益为代价,更有甚者做出了损人不利己的扭曲行为。其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愈加功利主义。

最后,很多大学生的日常行为方式不矩,并且有不道德的倾向性。舍友间的盗窃行为屡见不鲜,学生间的打架斗殴行为屡禁不止,男女朋友间的非法同居行为愈演愈烈,而随地吐痰,不尊敬老师长辈的行为更是随处可见。作为高素质人才被社会给予厚望的代表着祖国未来的现代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和道德素质逐渐滑坡。

3、原因分析

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过程,而是充满了矛盾和对抗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首先,市场经济衍生出的负面因素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发展的影响。市场经济是一个优胜劣汰的竞争经济,而金钱无疑是竞争中最重要的砝码,所以导致学生对金钱的无度的追求,很多学生把自己的人格、情感甚至身体作为商品来获得金钱和自己的地位,用经济即金钱标准来评判身边的一切事物,凡事向钱看,追求物质利益的最大化,并引发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加速蔓延。

其次,社会思潮的多样性和西方社会思潮的冲击。现在的中国是一个开放的国度,是一个兼容并包的社会,在社会文化思潮上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有精华也必然会存在糟粕。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带来的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和西方道德思潮的冲击,使资本主义的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涌进中国,冲击着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受到削弱和怀疑,使传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受到挑战。从而使大学生感到无所适从,其价值取向也陷入了慌乱、迷茫和矛盾中。

再次,社会腐败现象和其它不良现象的影响。很多不良的社会现象,比如弄虚作假、损人利己、坑害国家、谋取暴利,特别是党内权钱交易、贪污贿赂、以权谋私等现象的恶性循环和不断蔓延,使大学生深受其害并以此作为衡量社会和人生的标准和尺度。

最后,大学生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带来的问题。现在的大学生正处于社会思想大转变的关键时期,青少年的不成熟的心理和不完整的文化结构决定了他们思想的动态性,自我意识过于强烈,突出强调追求自由,而对传统又保持一份天生的批判和怀疑态度,喜欢用自己并不成熟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但由于长期处于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缺少社会实践,缺少对事物的理性判断和评价,容易误入歧途、混淆是非。可见,我们现在的大学生的价值观还需要进一步成熟和完善,还需要不断提高和发展。

二、用核心价值体系的发展来促进问题的解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和谐文化的根本和中国意识形态的主流,必然对每个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具有深刻的影响。所以也是我们高校在指导大学生树立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和方向。下面将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组成部分的阐述和发展来应对大学生价值观中存在的问题:

1、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教育,使大学生自觉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自己的行为。马克思主义从来都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所以在高校价值观的教学中,要从中国最基本的国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对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的重大问题,对大学生现实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做出符合实际的、有说服力的阐释。要指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立场和观点来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中的现实问题。从问题的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从问题的现状看到问题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清问题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从而为解决问题找到正确的方法。也可以自觉抵制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并逐渐清除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和极端的利己主义,从而树立并坚持正确的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念越是多元化,越是要指导大学生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并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2、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引领大学生的个人理想。在21世纪的今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我们高校一方面要选择合适的国情教育、科学发展观教育和形势与政策教育,使大学生深切感受到我们正在努力建设的社会主义是充满活力的,是朝着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的本质不断坚实的迈进的。而这样的理想和价值追求符合全国各民族和各个阶层的人民,当然也和大学生个人理想的实现相一致。另一方面,既然我们提倡以人为本,那么我们就应该以学生为本,紧密结合学生成长的实际需要加以引导和支持,寻找学生自身特点和社会的需要的相契合的点展开理想信念教育,比如职业生涯规划、生命、生存和生活的“三生教育”等等,激发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对生活的热爱、对真善美的向往、对幸福的自觉追求等等。从而确定自己的具体目标和长远目标,并将自己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自觉统一起来。

3、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江泽民同志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首先,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并不断创新民族文化,高举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的伟大旗臶。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光辉灿烂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宝贵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我们大学生应该通过各种方式来学习民族精神,内化为思想的自觉,外化为行动的自觉。同时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发展和创新民族精神,使其具有新的形式和更加丰富的内涵,从而符合时代的发展潮流。其次,引导学生树立改革创新的时代观念。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所以我们要引导和鼓励大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创新和善于创新,使中华民族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最终,使我们大学生精神上更为充实,学习上更有动力,价值观可以和国家命运紧紧融为一体。

4、加强道德教育,使大学生自觉接受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恩格斯说过:“每个社会集团都有它自己的荣辱观。”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艰苦奋斗中形成的革命道德同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道德要求结合起来,提炼出来八个方面最基本的道德规范。高校应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来统领大学生道德教育,把道德教育、学风建设和内外环境的改观、心理共识的形成等要素融为一体。从而创建一个全体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和谐的大环境,进一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我们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生命线”。同时也为在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核心内容和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为大学生价值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供了解决的主要依据。

三、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养成教育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仅靠行培养政人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是远远无法完成的。因此,必须在学校的统一指导下,充分发动党政系统、教学系统和学校管理系统的全体教职员工和全校大学生,各有侧重,多系统、多角度、全方位努力,常抓不懈,才能可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1、大力推进马列主义政治理论课、社会主义思想品德课和时事政策教育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表明,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采用典型案例和生动有力的事实与数据资料,有针对性地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进行分析讲解,以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多方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学是可行的、有效的,有助于形成巩固的政治信念和社会信念。高校另外一个政治课堂是积极分子的党课培训和党员的定期学习制度,不能流于形式,应该讲清、讲系统、讲得生动鲜活,只有清楚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到和谐起来的艰辛历程,才谈得上爱党爱国。

2、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的主力军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理解科学理论知识的价值、专业的价值、职业的价值,促使学生形成清晰稳定的核心价值观体系。这些人生价值只有通过学习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技能,积极从事社会职业,创造物质财富和社会效益,才能充分展现出来。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的社会,市场经济的社会,谁拥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从事稳定的社会职业,谁就拥有了创造财富、获得物质资料的基础,谁就拥有了未来。我们的教师不能站在社会主义的讲台上大肆宣扬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不能培养共产党的掘墓人。

3、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陶冶作用。要针对高校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所学专业的特点和未来职业的特点,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促使大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其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及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我校的一些具体做法:一是充分利用校园内所有宣传阵地,校园广播、网络、宣传栏、标语进行宣传、感化教育。例如一进校门的 “八荣八耻”等。“八荣八耻”,将“耻”字重新臵于人人应当关注的突出位臵,是要使人们在重视荣誉感的同时,也要确立正确的羞耻观,不但犯罪的事不能做,错误的事不能做,连同蒙羞的事也不能做,更不能以耻为荣,荣耻不分。这就为大学生理想人格建设从正反两个方面设定了不可动摇的新坐标,从而使学生明荣辱之分,知荣而勇为之,知耻而力避之,形成推动奋发向上、文明正义的强大内在动力。

4、对于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得加倍重视实习、见习和实验教学等实践环节的指导,增强大学生的动手能力。任何职业化的专业能力、专业技术和技能都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只有在实践活动中,知识才能转化为能力,转化为技术和技能,历练好本领,才能形成学科优势和技能优势,才能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否则立志成才,立业为民,就只能是“纸上谈兵”,有心无力的抱憾。

7.南京农业大学核心期刊 篇七

“学科建设·社会发展: 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主编与青年学者对话论坛”9月19日在华东师范大学隆重举办。

这次论坛既是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主编第一次大规模的集结,也是语言学核心期刊主编第一次大规模与青年的对话。会议由《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哲社版) 》主编、上海市语文学会会长、《当代修辞学》编委会主任胡范铸教授主持。论坛特邀嘉宾《中国语文》编辑部副主任刘祥柏、《当代语言学》副主编徐赳赳、《语言文字应用》执行主编叶青、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 《语言文字学》主编王贵元、《语言教学与研究》主编施春宏等14位核心期刊主编、副主编和1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语言学者展开了非常热烈的对话: “青年学者如何走出青年身份的自限,以‘学者’而非‘青年学者’的自信思考问题?”“青年学者如何走出理论范式的自限, 以‘目标/问题/方法’的自觉而非‘二级三级学科’的意识思考问题?”“青年学者如何走出中国空间的自限,以‘当代高本汉’而非‘某地语言学者’的气度思考问题?”激烈的对话不但激活了青年的思路,也启发了主编。

主编与青年学者纷纷表示,华东师大为语言学的发展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热切希望以后还能够继续这样的活动。

8.南京农业大学核心期刊 篇八

摘要:当前,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全世界大学共同关心的问题,成立服务于大学教师发展的专门机构也因此成为大学的普遍选择。运用内容分析法和词频分析法对30个国家级教师教学示范中心陈述稿进行分析后可知,我国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有六大核心使命,即:教学研究、咨询服务、示范辐射、教师培训、质量评估和资源共享。为推动大学教师可持续发展,我国教师发展机构今后应注重倡导多元化的教学研究、提供针对性的咨询服务、开展宽领域的区域服务等。

中图分类号:G520; G52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5)03-0036-07

Key words: university teacher; center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content analysis; word frequency analysis; core mission

Abstract: Currentl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has been a common issue of universities worldwide, and setting up special agencies to serve the faculty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 popular choice of universities. By using content analysis and word frequency analysis to study their presentation statements, we found that the 30 national centers for teaching excellence in China had six core missions including teaching research, consulting services, exemplary ramification, teacher training, quality assessment and resource sharing.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teachers, the agencies should propose diversified teaching research plans, provide targeted advisory services as well as carry out wide-ranging regional services.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重心已从关注数量转为提高质量。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高等教育宣言》中指出,对于高等教育机构来说,强有力的人员开发政策是非常重要的〔1〕。据统计,美国高校从20世纪60年代起陆续成立了教师发展机构,截至2010年,约有“75%的大学与学院设置了大学教师发展项目及组织机构”〔2〕。日本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关注高校教师发展问题,并出台相关措施推动高校教师发展,“2004年,75%的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都实施了不同形式的FD计划”〔3〕。2003年,英国政府颁布《未来高等教育》法案,拟拨专款建立“卓越教学中心”,至今发达国家的研究型大学大多已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4〕。克拉克等学者认为,“大学教师的发展活力虽没有处在极度危险状态,但组织需要持续主动地关注教师的活力需要”〔5〕。可见,建立大学教师发展机构以促进高校教师发展和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已成为发达国家的共识。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提高教育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对高校教师发展水平和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2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启动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系统地提出了我国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的建设目标:以提升高等学校中青年教师和基础课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为重点,完善教师教学发展机制,推进教师培训、教学咨询、教学改革和质量评价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切实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在经历了快速发展之后,中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2006年以来,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成为大学教师的主体,51岁以上的教师所占比例较低。

当前,我国大学教师发展组织的建设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教师发展组织所需的内外部条件不尽成熟,且大多采取“自上而下”的发展模式〔6〕,大学教师发展仍处于“由外部主导和对外部依赖”的状态〔7〕。因此,从大学教师发展的外部组织机构着手已成为了解和研究我国大学教师发展特征及其使命的应然之举。尽管我国高校新任教师中以取得博士学位者居多,但他们大多是刚毕业即走上教学岗位,缺乏实践训练,加之“科研漂移”①现象普遍盛行,我国大学亟需教师发展机构来“满足大学组织和教师发展的需求”。作为以教师培训、交流与咨询服务方式提升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的教师发展机构,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成立恰逢其时。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内容

本研究以2012年教育部公布的30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以下简称“示范中心”)为研究对象,以30个示范中心陈述稿内容和示范中心官方网站中与“核心使命”相关的表述为研究内容。30个示范中心所属的单位都是在国内享有较高声誉的高校,且每个中心都成立了专门网站,因此本研究所采用的数据信息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全面性和公开性。

(二)研究方法

1.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是对文献内容进行客观、系统、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8〕。内容分析法旨在将非定量的文字信息转化成定量的数据信息,在此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并作出判断和推论。“在近一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内容分析法已经被广泛运用到新闻传播、图书情报、政治军事、社会学、心理学等社会科学各领域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9〕。内容分析法的具体实施包括六个环节:(1)提出研究问题,(2)抽取文献样本,(3)确定分析单元,(4)制定类目系统,(5)内容编码与统计,(6)解释与检验〔9〕。通过对30个示范中心陈述稿内容的分析,发现“核心使命”存在“目标与使命”、“工作职责”、“建设目标”、“中心职能”以及“工作宗旨”等不同的表述,如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的目标与使命为“激发教师潜能、追求卓越教学、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开展合作交流、服务区域”;重庆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主要职能是“辅助指导教师制定职业发展规划,为教师提供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培训,开展相关的教学研究,进行教学咨询与评价等”。

2.词频分析法

“词频分析法是利用关键词一段时期内在某个领域出现的频次高低以及频次的变化来确定该领域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的文献计量方法”〔10〕。词频分析法通过量化的表示形式探究事物的本质内涵,相较于传统的科学研究方法,词频分析法“克服了传统文献综述方法过于依赖定性的总结描述、难以摆脱个人经验和主观偏好、无法深入揭示文献隐含的深层次内容等弊端,具有客观性、准确性、系统性、实用性等特点,因而被广泛用于揭示我国各学科领域的发展动态,取得了丰硕成果”〔11〕。本文采用词频分析法对30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能够反映“核心使命”的关键词进行统计,根据关键词的词频数量来分析和预测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的发展重点,“通过关键词所出现的频次,可以判别某一领域的热点概念、热点问题及其发展趋势,在学科发展动态方面得以广泛应用”〔11〕。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通过查询30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的陈述稿②和相关网站,围绕与“核心使命”相关的陈述进行概括提炼,包括目标使命、工作职责、建设目标、中心职能以及工作宗旨等。以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为例,通过分析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的陈述稿和查询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的核心使命,发现该中心的核心使命为“激发教师潜能、追求卓越教学、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开展合作交流、区域服务”③。据此,该中心的核心使命关键词可概括为教师潜能、卓越教学、教学科研、合作交流、区域服务,其他教师发展中心的核心使命也以同样的方式进行统计分析(详见表2)。

在此基础之上,本研究围绕“核心使命”进行二次细分、筛选,遴选出能够全面反映各示范中心核心使命和本研究主题的关键词汇,并以此作为最终统计对象。统计结果显示,我国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涉及六大核心使命,分别是教学研究、咨询服务、示范辐射、教师培训、质量评估和资源共享(见图1)。

(一)多元化的教学研究成为改革关键

本研究通过对30个示范中心陈述稿的分析,发现有25个示范中心的核心使命中含有教学研究,占全部示范中心的83.3%,为核心使命陈述频率之最。可见“教学研究”是示范中心最为关注的内容,也是高校不断推动现有组织变革、树立严谨教学意识、努力提高教学能力、营造良性教学文化的直接动因。作为促进大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致力于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具体而言,通过对30个教师教学示范中心的核心使命统计发现,教学研究既体现了以师生共同发展、以学生为中心、尊重教学规律、营造教学氛围等为主的教学文化,又表现为重视人才培养和课程研究、鼓励研讨式教学、积极开发国际课程、努力倡导有效学习和提升教学技能以及提升执行力等的教学改革。如南京大学教学发展中心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推进新开设的新生研讨课和通识课程的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国际化比较研究、大学教学支持服务体系研究和研究型教学研究等。北京理工大学注重依托大学生深度辅导模式研究、大学生学业困境研究、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学习科学研究等教学研究,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山东大学通过开展“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长效机制的构建与研究”、“研究型大学教学质量长效机制的研究与实践”、“影响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等系列课题推动教师教学研究。

“高等教育在渐趋兴盛和日益多元的同时,大学教师的考核标准和奖惩机制却不断走向单一,过分偏倚学术成果的产出,无视人才培养尤其是本科生的教学工作,长此以往,将影响高校人才的培养,严重时可能危及国家未来的发展”〔12〕。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围绕教学改革采取的系列举措正是对“培养人才”的大学根本的有效回应,也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积极探索。

(二)针对性的咨询服务成为迫切需求

在30个示范中心的陈述稿中,涉及咨询服务的有18个,占全部示范中心的72%。有63%的示范中心为广大教师提供有效的咨询服务,63%的示范中心着力构建多样化的保障体系,33%的示范中心为在校教师提供有效的交流和互动平台。此外,也有部分示范中心采取教学方法指导、职业生涯发展以及激发教学动力等途径为广大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咨询服务。如清华大学依托校园网建立师生间、教师与专家之间、教师间的网络交互咨询平台,构建有利于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咨询机制。同时,运用挑战性课程交流平台与示范基地,充分发挥教学顾问优势,组建文理兼顾、专业课与基础课并重、各年龄段全覆盖的专家组,并定期更新教学顾问组专家成员。西南财经大学由教学经验丰富的在职教师、退休教师组成教学咨询专家团队和教学督导组,面向全校教师开展教学咨询,提供教育教学改革建议。组织各教学单位的教学院长、教学咨询专家、学科领域的带头人、课程学习与学习心理方面的专业人士、教学运行系统的工作人员为学生提供学业咨询,并对全校教师免费提供教学录像、个别教学咨询、教研沙龙、微格诊断、课堂观察、评教结果深度分析、教学资料借阅等个性化服务。

根据统计发现,大多数示范中心的定位是为全校教师提供经常性咨询的服务性、支持性机构,也有部分示范中心在提供咨询服务的同时兼具管理职能。如吉林大学在提出“通过建立校内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机制,为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实施全方位服务”的同时,通过制定《吉林大学教师本科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加强对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能力、教学效果等方面的考核。北京大学教学发展中心明确将自身定位为“服务性的学术机构,学术机构与管理机构相互配合”,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学环节管理。西安交通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指出该中心“要区别于其他行政机构,以‘教学服务、教学发展”为根本宗旨,同时兼顾“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的工作职责。

然而,无论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如何定位,都必须同时兼顾全方面地满足教师发展需要与符合学校发展的整体规划和现实条件。如何有效实现二者之间的平衡,是我国大学教师示范中心面临的一个难题。相比较而言,美国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更倾向于服务性导向,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工作的开展以教师自身内部需要为前提,而非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强制推行。当然,也需要尽量与大学整体发展保持一致,这就要求教师发展中心要不断探索和改革以适应新的需要,不断走向完善。

(三)宽领域的区域服务成为必然趋势

《通知》明确提出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应“承担促进区域内高校加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的相关任务……发挥‘中心的示范、辐射、引领作用”〔13〕。30个示范中心中,有17个示范中心不同程度地提出面向社会、服务区域发展的理念,占全部示范中心的57%。如复旦大学通过举办全国教师发展培训工作坊、召开区域及全国性教学研讨会以及引领高校课程资源共享系统建设等方式实现区域辐射作用。四川大学积极与该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密切配合,努力开展先进教学技术推广,同时定期开展对口支援活动,组织选派教师在受援高校举办各类交流、培训活动。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明确提出要根据地方教师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发多种类型的培训项目,致力于服务不同类型院校、教师,对大学教师发展目标内涵、教学方法技能和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需求提供智力支持。

(四)多元化的教师培训持续升温

在30个示范中心中,明确提出开展教师培训项目的示范中心有18个,占示范中心总数60%。尽管不同的示范中心围绕教师培训所开展的活动不尽相同,但示范中心核心使命的陈述主要涉及培训模式、培训团队和培训资源等三大方面。北京交通大学通过完善教师培训专项计划,围绕青年教师教学和管理组织高等教学理论、教师心理、职业规划、教学技能、青年教师工程实践和教师教育教学出国等多项培训活动。西安交通大学针对不同的教师群体开展针对性培训,既有新入职教师的教学培训,也有申报副教授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还有研究生助教教学培训,不断推动教师培训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陕西师范大学凭借三十多年的高校教师培训经验,开发了一批优质培训共享资源,包括高校教师专业能力培训案例库、专题讲座资源建设和课程资源建设等,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获得了广泛的社会支持与反响。

长期以来,尽管教师培训是我国提升教师能力、水平的主要途径,但传统的培训活动存在理论性太强、时间太短、形式化严重等突出问题,教师培训难以取得满意效果,因此有必要开展针对教学培训效果的研究,逐步提升教师培训的研究性、针对性、长效性和互动性。一方面,应针对大学教师群体开展调查,了解广大教师发展的意愿,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将教师个人发展与学校整体发展有机结合,制定科学有效的培训项目,以此促进教师培训制度的完善和项目的开展。另一方面,充分了解大学教师发展的需求,在此基础上丰富和拓展教师培训内容和策略。教师培训的根本在于实现教师全面、持续、动态的发展,因此培训的项目既要涵盖相关理论知识和学科专业的前沿信息,又要包括操作性的知识;既要有知识的传授,又要有科学的研究;既要有某一学科的专题研究,又要有多门学科的交叉研究,以此帮助大学教师拓宽视野,提升能力。

(五)制度化的质量评估备受关注

在30个示范中心的核心使命陈述中,与“质量评估”直接相关的有15个,占全部示范中心的50%,包含“质量评估”、“质量监控”、“质量保障与监控”、“教学质量评价”、“质量控制”等。多数院校围绕“质量评估”开展了系列活动,如南京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在不断探索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课堂评估、同行评估、过程评估、回顾评估、课题评估等多种形式、全方位测评的教学评估体系,并积极探索建立全面的反馈机制和教学激励机制。厦门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提出“教学和学习质量评估计划”的建设计划,开展年度校内教学评估,为学校改进教学指明方向;开展课程教学评估,为教师提供个性化教学诊断服务,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建立教师发展状态数据库,定期发布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报告;建立教学状态数据库,定期发布年度教学质量报告。

为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层次和水平,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强调“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必须坚持重点突破……在推进教学改革力度上的激励作用和在提高教学质量上的辐射作用,调动地方、高校和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14〕。《通知》要求以提升高等学校中青年教师和基础课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为重点,完善教师教学发展机制,推进教师培训、教学咨询、教学改革、质量评价等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切实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其中“质量评价”就是示范中心的建设目标之一。

(六)有效的资源共享成为共同心声

在30个示范中心核心使命陈述中,涉及“资源共享”的示范中心有13个,占全部的43.33%,不同示范中心围绕“资源共享”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尝试。北京大学教学发展中心围绕教学资源开发和建设进行了系列探索,包括每年投入1000万资助包括专业基础课、大类平台课和通选课在内的主干基础系列课程;在研究生中设立“才斋讲堂”,打破教学体系中以学科为基本单元的格局,为学生开展跨学科研究提供一个开放的平台;利用新技术手段,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新技术应用和共享。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围绕“资源共享”实施了优质学科教学资源共享计划,通过建立课程教学资源网,为教师提供网络资源;建立学科教学资源网,为教师开展教学提供典型教学案例分析、教学策略帮助;设立教师教学讨论区,就教师关心或经常遇到的问题展开网络自由讨论,提供互相帮助。

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要实现长期有效的发展,必须具备充足的教育教学资源,而在资源相对有限的条件下,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最大程度地服务本校教师教学发展,其根本在于通过多方途径实现资源共享。

四、结语

作为新生事物,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在成立之初就备受高等教育界的关注,并承担着复杂的角色和任务,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核心使命的研究,即是对该机构形式、功能、责任和角色全方位的认识。关于使命的研究,以往多采用思辨的方式,本文突破了传统的路径依赖,在已有研究基础上通过实证方法对30所示范中心的陈述稿及其网站进行分析,探讨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核心使命。“使命陈述的有效性和内涵,以及使命陈述的实用性和简洁性,使得它成为运用实证方法来分析使命的有用的,合理的文献”〔15〕。

通过对我国30所示范中心陈述稿关键词进行词频分析,能够比较有针对性地、量化地揭示我国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核心使命。研究结果显示,本文的统计结果与教育部等部门成立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宗旨基本吻合。此外,本研究所延伸的系列问题在今后研究中值得进一步思考,例如如何有效地开展教学研究,如何将教学学术有机的引入大学教师发展之中,如何有效处理组织服务与管理之间的平衡关系,如何加强组织机构的顶层设计,如何防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内部机构的虚设,如何有效调动大学教师中心活动的积极性等等。

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因其自身肩负复杂的使命,身处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必然面临系列的理论与实践难题,因此需要认清自我核心使命,提升自我实现方式,不断寻求突破和改革创新。

注释:①

“科研漂移”一词源自美国著名高等教育专家伯顿·克拉克的著作,他认为大学中存在一个非常严重的现象(或事实),即大学中科研与教学呈严重的分离趋势。

②30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的申请陈述稿均通过查询教育部官方网站获得。

③相关信息来源于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官方网站:http://ctld.xmu.edu.cn/Item/Show.asp?m=1&d=950。

参考文献:〔1〕

世界高等教育宣言〔EB/OL〕.(19981009)〔20140510〕.http://course.bua.edu.cn/homepage/infoSingleArticle.do?articleId=10654.

〔2〕林杰.美国大学教师发展的组织化历程及机构〔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2):50-52.

〔3〕施晓光,夏目達也.日本“大学教师发展”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基于名古屋大学的个案〔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4):79-85.

〔4〕London Metropolitan University.Educational and Staff Development Centres 〔EB/OL〕.(20120928)〔20140501〕.http://www.londonmet.ac.uk/deliberations/gateway/centres.cfm.

〔5〕李红惠.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组织的建设趋势研究——以30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的陈述稿为分析样本〔J〕.复旦教育论坛,2013,(1):29.

〔6〕周海涛,李虔.大学教师发展的模式探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3,(4):61.

〔7〕阳泽,杨润勇.自组织: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机制〔J〕.教育研究,2013,(10):95.

〔8〕邱均平,邹菲.我国内容分析法的研究进展〔J〕.图书馆杂志,2003,(4):5.

〔9〕邱均平,邹菲.关于内容分析法的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2):12,16.

〔10〕马玉慧,周越,郭炯.2002~2008年我国教育技术研究的重点及其演进:基于词频统计的分析和讨论〔J〕.中国电化教育,2009,(6):14.

〔11〕张勤.词频分析法在学科发展动态研究中的应用综述〔J〕.图书情报知识,2011,(2):95-98.

〔12〕欧内斯特·博耶.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M〕.涂艳国,方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9.

〔13〕关于启动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EB/OL〕.(20120712)〔20140530〕.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les/moe/A08_gggs/201207/139396.html.

〔14〕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EB/OL〕.(20120410)〔20140507〕.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666/201109/125202.html.

〔15〕Stemler Steve Bebell Damian.An Empirical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and Analyzing the Mission Statements of Selected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EB/OL〕.(20040420)〔20140507〕.http://www.eric.ed.gov/contentdelivery/ERICServlet?accno=ED442202.

上一篇:浅议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建设下一篇:五三小学2007年普法工作总结